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662081

赵天智

乌镇互联网医院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讲师,医学博士,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颅底组组长。擅长颅内各种复杂肿瘤(尤其是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如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诊疗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脑膜瘤
垂体瘤
听神经瘤
神经瘤
腺瘤
头痛
脑肿瘤
良性肿瘤
癫痫

发布了文章

如何预防手术后出现听神经瘤面瘫?

听神经瘤(前庭神经鞘膜瘤)是原发于第八对颅神经鞘膜上的良性肿瘤,大多来自于前庭神经。该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占小脑脑桥肿瘤的80%~90%,多见于30~60岁的成人,女性较多见,男女比例为2:3,借助于诊断方法的进步,其发病率逐年增长,目前已达2.28例/10万人/年。多为单侧,双侧者罕见。肿瘤生长一般比较缓慢,平均每年月增长0.25-0.4cm,个别肿瘤可在1年内增大2cm。  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  听神经瘤临床表现较复杂,其症状并不完全一致,可轻可重,这主要与肿瘤起始部位、生长速度、发展方向、肿瘤大小、血供情况、是否囊性变等诸多因素有关。听神经瘤典型的首发症状为单侧耳聋和耳鸣,大多数病例中,患耳耳鸣,为高频音,耳鸣被描述为“汽笛声”、“哨音”、“蝉鸣音”、“轰鸣声”等。耳鸣的声音有时经常变化,出现一段时间有时自行消失。  耳鸣可为间断性,也可为持续性。其非典型症状包括头痛、耳闷胀感、眩晕及行走不稳。后期瘤体增大,会压迫脑干或造成颅内高压,不及时进行外科干预则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以耳鸣及听力下降为主诉的病人前来就诊时,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排除听神经瘤可能。  听神经瘤的治疗:  听神经瘤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三种:随访观察、放疗及手术切除治疗。  对于小听神经瘤,特别是局限于内听道内症状轻微及无症状的肿瘤可以进行随访观察。放疗适应于首发或复发的小型或中型听神经瘤,但不适用于大于3cm的听神经瘤。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途径,特别是对于肿瘤直径大于2.5cm,或出现脑干压迫或其它症状的患者。  预防术后出现听神经瘤面瘫有以下方案:  1、术中精细操作:在手术中要尽可能的去做到精细操作,将面神经识别,精细的从肿瘤上分离,如果黏连特别紧的情况下,必要时甚至可以残留少部分肿瘤,尽可能保住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是由于对患者将来的社交生活较为重要;  2、面-舌下神经吻合:如果由于肿瘤可能特别大,或者在某些出血的情况下为达到术中止血的目的等,确实造成面瘫,要根据术中的情况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如果术中确切发现已经无法找到面神经,或面神经已经彻底断裂,此时常建议患者早期做面-舌下神经吻合,用舌下神经代替面神经功能,帮助重建面部表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面神经会逐渐萎缩,因此患者需要尽早手术。在没有面神经营养支持的情况下,如果拖得越晚,即便用舌下神经去替代面神经功能,面部的表情也不一定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3、保守治疗:如果面神经在术中仅是短暂性损伤,此时还有恢复的可能性,通常不建议患者优先考虑面-舌下神经吻合,可以先观察0.5-1年的时间。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进行康复锻炼,包括搓揉面部、针灸,或面部康复性运动等。如果病人的面神经功能有恢复,可以起到较好的观察效果,通常无需再行手术。如果在此过程中,患者的面神经没有改善,甚至呈现进行性加重,此时再进行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手术,纠正面瘫。

发布了文章

听神经瘤不做手术会怎么样?

听神经瘤起源于神经鞘瘤,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鞘瘤,占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75%-80%,发病率约1/10万人,多发年龄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听神经瘤为良性肿瘤,引起的症状主要是随瘤体的生长,对周围神经、血管及脑组织产生压迫。听神经瘤大多数发生于单侧,虽然它发展缓慢,但与脑干及脑神经相邻,随着肿瘤的增大会导致耳鸣,听力下降,最终会导致丧失听力;肿瘤进一步生长还会引起其他颅神经受侵犯的症状,如面神经受累,出现面瘫,三叉神经受累出现面部,舌尖麻木、舌咽、迷走神经受累出现咳嗽无力、吞咽困难等。肿瘤压迫小脑后,会出现行走不稳,眩晕,不能完成一些精细的动作。肿瘤进一步发展可能会造成脑积水,一旦颅内压增高会导致头痛加重、呕吐、视力下降,甚至出现脑疝,威胁病人生命。由于听神经瘤起病隐袭,早期症状有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初期因症状轻微很容易被忽略。  目前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最佳选择,既可以把肿瘤全部切除,还可以尽可能地保留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小的听神经瘤首选显微外科手术,也可考虑伽玛刀治疗,后者的治疗目标是阻止肿瘤继续生长,维持神经功能和预防新的神经损害,但是存在治疗不彻底和放射性脑水肿问题,而且照射后再手术,面神经功能保留较困难。  患有听神经瘤,不进行手术,随着听神经瘤进展,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听力下降:随着疾病自然进展,听力会慢慢下降,此过程可能会较长,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  2、手术难度增大:随着听神经瘤生长,体积增大后,手术时再保留面神经、听神经的难度会增加。  通常医生给不同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会考虑个体化原则。如果患者有听力,术中保留听力的把握不大,但肿瘤较小,没有明显压迫,为保留患者双耳听力的生活状态,可能会建议先观察。如果病情发生变化,如听力急剧下降,或肿瘤进行性增大,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有听力,术中保留听力的可能性较大,会建议早期手术,因早期手术可能将听神经瘤和面神经、听神经分开,并全切听神经瘤,将来可能终身保留听力。因此,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

发布了文章

垂体瘤手术治疗需遵循哪些原则?

目前,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术后残留、复发及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药物溴隐亭可使部分泌乳素腺瘤缩小,使闭经泌乳消失,恢复生育功能,可作为未育妇女首选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垂体肿瘤的类型而定。  垂体瘤处于接近头颅中心、颅底正中的位置,其在颅腔外的投影正好就是蝶窦。而鼻腔和鼻窦是人体本身就具有的空间,经蝶窦入路很好地利用了这些空间作为手术入路,经此入路施行手术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远比经颅手术轻微。  什么是经鼻蝶手术?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对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了很大的飞跃,诊断和治疗水平越来越高。  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是微创技术一大进展,此入路经历了借助显微镜和内窥镜两种工具,尤其是内窥镜技术使手术创伤,肿瘤切除程度,具有了革命性进展。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约95%的垂体瘤手术可通过经鼻蝶入路完成,应用神经内镜,借助鼻腔里面一个小切口,神经外科医生便可以利用这一微小的通道,到达脑垂体,进行垂体病灶的微创手术治疗。由于切口是在鼻腔里面,外表是看不到任何手术痕迹的。该入路具有肿瘤切除彻底、脑组织及神神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可开阔手术视野、切除肿瘤更彻底。  垂体瘤虽然解剖位置复杂,但绝大部分垂体瘤的病理组织有质地松软脆弱的特点,使得通过鞍底的较小骨窗分块切除大的瘤体现实可行;另外,垂体的硬膜间位器官特点使鞍隔在经蝶窦手术时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屏障,从而可大大减轻手术过程对颅内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干扰和影响。  所以,综合上述,经蝶窦入路手术因其创伤小、脑保护好、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垂体瘤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

发布了文章

泌乳素垂体瘤的治疗方该如何选择?

垂体瘤有很多种,泌乳素型垂体瘤是常见的垂体瘤。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多发在20~40岁之间。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月经稀少、闭经、不孕、泌乳、性欲减退等。泌乳素垂体瘤肿瘤占位的表现,与其他垂体瘤一样、增大的垂体瘤尤其是巨大的肿瘤可压迫、浸润邻近组织结构,出现头痛、偏盲型视野缺损、视力下降。  泌乳素型垂体瘤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由分泌催乳素或生长激素的一种瘤细胞组成或由分泌混合型多激素两种或多种以上瘤细胞组成。  泌乳素增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下丘脑性障碍。下丘脑及邻近部位的疾病,如脑炎等将会影响泌乳素抑制分子,抑制分子减少,泌乳素释放因子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将会导致泌乳素增加。  另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是垂体肿瘤,因为肿瘤是由分泌泌乳素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失控状态的时候会无节制地分泌泌乳素,同时,垂体柄受压等原因也会造成泌乳素升高。  大多数患者都会担心泌乳素型垂体瘤会危及生命,但其实泌乳素型垂体瘤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因为垂体瘤一般都是良性肿瘤,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以后是能够实现长期生存的。  目前,临床上对于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治疗首选。从临床效果来看,药物(溴隐亭)治疗能够促使肿瘤体积缩小,甚至治愈,如果药物治疗后无缓解可等到患者出现垂体腺瘤卒中或明显增大,在考虑手术的问题。当然,如果患者药物治疗副作用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是极其有效的,据统计,60%~90%的患者在术后达到正常的泌乳素水平。当然,手术的效果也受到术者的经验、肿瘤的大小和是否具有侵袭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患者最好选择大一点医院,神经外科比较强的医院就诊。

发布了文章

听神经瘤患者必须手术吗?风险大吗?

临床上,经常有脑肿瘤患者询问:颅内长了肿瘤,还有救吗?事实上,长了脑肿瘤以后,只要治疗及时并不是一定会威胁患者的生命,而是影响其他功能,比如垂体瘤影响内分泌,听神经瘤则主要影响听力。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0%。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10%,发病率约为1/10万人。临床上,听神经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听神经受到影响,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需要同正常耳科疾患鉴别。据统计,57%的听神经瘤患者会出现耳鸣、听觉障碍或者有耳部症状;26%的听神经瘤患者会出现突发性耳聋。因此,当出现听力异常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听神经瘤的可能。  除了耳部症状,听神经瘤患者可能会出现不稳感和平衡问题,表现为:眩晕、恶心及呕吐,面色苍白与多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  听神经瘤作为良性肿瘤,患者只要及时接受治疗,多数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听神经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临床上有的患者会问:能不能不手术?手术危险吗?  需要提醒听神经瘤患者的是:手术是目前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如果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抗拒手术,及时手术有利于保留听力。治愈患者朋友们担心的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发布了文章

确诊脑膜瘤该怎么办?观察还是手术?

一般,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一般来讲,肿瘤平均年增长体积为3.6%,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脑膜瘤运动障碍表现为从足部开始,渐至下肢,继而上肢肌力障碍,最后波及头面部,如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出现双侧肢体肌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癫痫,颅内压增高症状等。脑膜瘤的潜藏期较长,出现早期症状的患者一般都已生长1-2年;按照肿瘤3.6%的年体积增长特性,患者应该尽早就医并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不可拖延。  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脑膜瘤的手术原则是:控制出血,保护脑功能,争取全切除。对无法全切除的病人,则可行肿瘤次全切除或分次手术,以免造成严重残废或死亡。  什么样的脑膜瘤不需要手术治疗?  脑膜瘤的发生率大约占所有颅脑肿瘤的15%,是成人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它们大多生长缓慢,常常需要经过许多年,且极少恶变。所以很多患者是在无症状情况下行常规体检发现的。  对于已经产生临床症状(如癫痫,虚弱乏力,感觉缺失,颅神经功能紊乱等)的脑膜瘤,应该手术治疗。对于那些没有临床症状的小脑膜瘤,年龄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可以首选观察,在确定治疗方案。  做了脑膜瘤手术,术后饮食有什么禁忌的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没有什么需要特殊注意的饮食,保持规律生活及健康饮食即可,多吃蔬菜,补充一些维生素,这样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发布了文章

脑膜瘤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是“惰性肿瘤”,即这种肿瘤很“懒”,不爱进展、也极少转移。脑膜瘤的病因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  有许多脑膜瘤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但若肿瘤位于脑功能区,或短时间内加速生长,就会出现头痛、突眼、视力、嗅觉、听觉障碍及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等。  虽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要2~5年,但它长在颅内,总会让我们害怕,因为大脑是我们的精神、语言、感情和行为的指挥中枢,所以必须重视它。  确诊脑膜瘤需要做哪些特殊检查?  脑电图多为局限性异常Q波,慢波为主,背景脑电图的改变较轻微。脑膜瘤血供越丰富,δ波出现越明显。X线平片可显示局部颅骨内板增厚,骨板弥漫增生,外板骨质增生呈针状放射。颅骨脑膜动脉沟增粗扭曲。其中颅骨增生部位提示为肿瘤的中心位置。脑血管造影对证实肿瘤的血管结构、肿瘤富于血管程度、主要脑血管的移位以及肿瘤与大的硬脑膜的关系、窦的开放程度(决定术中是否结扎)提供必不可少的详细资料。  CT检查可见,肿瘤位于脑外,边界清楚、密度均匀,于硬脑膜有广基接触,强化后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MRI检查可见,等T1或者稍低信号,T2信号可以为等信号,高信号(提示肿瘤质地相对较软),低信号(提示肿瘤质地相对较硬),强化后明显强化。针对于脑膜瘤检查,主要为CT及核磁共振。  因脑膜瘤绝大部分为良性肿瘤,故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复发脑膜瘤的首选方法仍是手术。并可以配合放射治疗等。  脑膜瘤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决定于脑膜瘤部位、大小,对于周围组织有无压迫,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若脑膜瘤相对较小(如1cm)以下,对脑组织及颅神经无明显压迫症状,可以观察,建议每年复查一次,有无变化。脑膜瘤直径小可行伽玛刀治疗若肿瘤相对较大,对于周围脑组织及颅神经有明显压迫、或者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只要患者无手术禁忌症,能够耐受手术,建议行手术切除。由于肿瘤接受来自颈内颈外动脉的双重供血术中出血较多彻底切除应包括受侵犯的硬脑膜及与之相邻的颅骨否则容易复发。

发布了文章

泌乳素型垂体瘤该怎么治疗?药物还是手术?

泌乳素型垂体瘤是垂体前叶的泌乳素细胞合成和分泌过量泌乳素(PRL)引起的下丘脑-垂体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统计可占到分泌性垂体腺瘤的40%-60%,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中以3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期,5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下降。  泌乳素增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下丘脑性障碍。下丘脑及邻近部位的疾病,如脑炎等将会影响泌乳素抑制分子,抑制分子减少,泌乳素释放因子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将会导致泌乳素增加。  另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是垂体肿瘤,因为肿瘤是由分泌泌乳素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失控状态的时候会无节制地分泌泌乳素,同时,垂体柄受压等原因也会造成泌乳素升高。  大多数患者都会担心泌乳素型垂体瘤会危及生命,但其实泌乳素型垂体瘤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因为垂体瘤一般都是良性肿瘤,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以后是能够实现长期生存的。  目前,临床上对于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治疗首选。从临床效果来看,药物(溴隐亭)治疗能够促使肿瘤体积缩小,甚至治愈,如果药物治疗后无缓解可等到患者出现垂体腺瘤卒中或明显增大,在考虑手术的问题。当然,如果患者药物治疗副作用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是极其有效的,据统计,60%~90%的患者在术后达到正常的泌乳素水平。当然,手术的效果也受到术者的经验、肿瘤的大小和是否具有侵袭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患者最好选择大一点医院,神经外科比较强的医院就诊。

发布了文章

【在线答疑】垂体瘤患者溴隐亭药物治疗,泌乳素降不下来怎么办?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在发现有垂体瘤后做过2次核磁共振,第一次检查是5mm的垂体腺瘤,第二次检查是7mm的垂体瘤腺瘤,一直服用溴隐亭药物治疗,有一年时间;第一次,泌乳素110,范围为2.8-29.2,一天一片,泌乳素一直是50;2018年9月开始一天两片,泌乳素还是50;童年12月份开始3片,泌乳素还是50;现在药物剂量:一天一片秀隐亭泌乳素50ng/ml,一天2天秀阴亭泌乳素50ng/ml,一天3片秀阴亭泌乳素50ng/ml,但是泌乳素降不下该怎么办?”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现提供的资料看,可以把溴隐亭药物剂量继续加大,一天四片,两周后再复查泌乳素结果。  目前,临床上对于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治疗首选。从临床效果来看,药物(溴隐亭)治疗能够促使肿瘤体积缩小,甚至治愈,如果药物治疗后无缓解可等到患者出现垂体腺瘤卒中或明显增大,在考虑手术的问题。当然,如果患者药物治疗副作用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是极其有效的,据统计,60%~90%的患者在术后达到正常的泌乳素水平。当然,手术的效果也受到术者的经验、肿瘤的大小和是否具有侵袭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患者最好选择大一点医院,神经外科比较强的医院就诊。

发布了文章

【在线答疑】听神经瘤手术、伽马刀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优势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咨询下听神经瘤,大小10mm*15mm,最佳的治疗方法,1.能否保住听力,2.面瘫恢复。想了解下这么大的肿瘤是手术好还是伽马刀好?”  赵天智主任介绍:对于听神经瘤,首选手术治疗,争取首次手术就能将肿瘤完全清楚。如果术前检查显示患者已经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术后听力恢复较困难。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听神经瘤能不能用伽马刀治疗?什么情况下适合用伽马刀?  目前显微神经外科的医生一致认为,听神经瘤首选手术治疗,争取首次手术就能将肿瘤完全清除。而对于年老体弱,或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脏病、肝肾疾病等其他系统性疾病,承受不了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可以使用伽马刀治疗。  如果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外科手术不得不残留小部分肿瘤细胞时,术后也可以用伽马刀补救。但不推荐患者一上来就做伽马刀。  跟手术比,伽马刀的治疗效果如何,能完全清除肿瘤吗?  伽马刀其实是一种放射线,这种放射线通过生物学效应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使之逐渐坏死,很难达到完全清除肿瘤的目的。发现听神经瘤首选手术,特别是65岁以下的患者。

发布了文章

2024年肿瘤防治周|防治颅脑肿瘤,早筛早诊

2024年4月15-21日是  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宣传周主题是  “综合施策科学防癌”  对于大多数颅脑肿瘤患者来说,早筛查、早诊治。大脑是人的司令部,任何部分的脑损伤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重者要命轻者重残,同时很多人对颅脑有一种神秘感,特别是部分网络帖子报道失实,及有些影视作品做了艺术加工后,以及部分患者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导致人们对颅脑疾病尤其是颅脑肿瘤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误解。认为颅脑肿瘤是不治之症,即使能够治疗也是多活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后遗症。  这些恐惧不是无处而来,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医疗技术水平有限,等到患者已经有明显症状才能作出明确诊断,这时肿瘤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时机。而手术器械和设备都非常简单,更没有高倍显微镜,导航等等医疗器械,所以以前颅脑肿瘤的手术死亡率、致残率确实非常高。再加上肿瘤本身就已经很可怕,故而人们对颅脑肿瘤有恐惧心理也不足为奇,但是过度担心手术风险,不及时手术治疗也不可取。  目前医疗技术:颅脑肿瘤手术没那么可怕!  目前医疗技术,部分颅脑肿瘤可以达到彻底治愈,且不会损伤患者其他正常大脑神经系统。  1、尽早确诊、明确肿瘤分类、大小及位置  影像学的发展让我们更早期更及时的发现肿瘤;而且能够显示肿瘤以外的很多信息例如肿瘤周围的血管,周围的重要神经等,MRS还能对肿瘤的性质做出诊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这些检查我们对肿瘤的各种信息了解的非常详细;高倍显微镜等设备的应用使手术更便捷,精准微创让手术更安全。  需要提醒的是,早期确诊的颅脑肿瘤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过度担心手术风险不可取,如果等到肿瘤已经侵袭到其他正常组织,会加大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  2、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方式,降低手术风险  针对颅内肿瘤治疗,特别是颅内复杂肿瘤,如何选择最佳入路方式,在尽可能的全切肿瘤同时,保留患者正常神经功能是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点。  3、如何正确认识“微创手术”  对于微创手术治疗,很多患者都存在一定认识误区,错误认为微创手术只是伤口大小,微创的前提是安全有效的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如何能够让脑组织减少损害才是微创的,例如,听神经瘤,从18世纪至今,手术切口的变化也不大,但是病人的安全性和疗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目前医疗技术真正体现了微创的意义。  4、权威医疗机构及专家的选择很关键  颅脑肿瘤、特别是针对复杂性颅脑肿瘤,手术难度较大,并非所有的脑外科专家都有绝对的把握,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患者反映“同样的疾病,有的医生认为风险很大,有的专家认为风险极小”,选择权威医疗机构及专家是治疗的关键。

发布了文章

【在线答疑】听神经瘤手术治疗及术后保听保面的几率多大?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患者数年前出现左侧耳鸣,右耳正常,夜间明显症状加重,呈电流滋滋声,听力检查示高频4.5kHz左右听力降低明显,头颅检查初步诊断左侧听神经瘤,3月中旬发现左耳听力下降,但是还能听到些声音,有检查听力的图。现患者为寻求下一步治疗方案前来问诊。”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提供的检查资料:患者的听力检查结果还缺一个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言语识别率的结果,且这个纯音听阈的检查也没有给出患者的气导的分贝数是多少?因此现在不好评价患者到底还有没有有效听力?同时根据患者的听神经瘤大小,面神经的保留率在95%以上。听力需要确定患者是否有有效听力。  患者疑问:我2月份左边耳朵个人感觉都是正常的听力,3月开始感觉降低,一直在找医院治疗耳鸣,因为不知道有瘤子,现在用手机放音乐的话,右耳捂住,我左边耳朵也还能听清声音说的什么。也上传了听力检查结果。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听力检查结果看,应该算B级听力了,但实话实说,根据患者的肿瘤大小,以及它是囊性的病变,还有在内听到里面长得很靠外,保留几率很低很低,这种情况保留听力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  患者疑问:如果做左边听神经瘤手术后保留了点左耳听力,过几年左耳听力还是逐渐变差吗?  赵天智主任介绍:如果肿瘤全切了,听力也保住了,那就不会再变差了。  听神经瘤手术中保留听力是神经外科追求目标,但是,并非所有的听神经瘤手术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听神经瘤患者听力能否保留与肿瘤大小、术前听力水平直接相关。肿瘤直径<2cm、术前有听力者,术后面神经及听觉功能的保存率就愈高。因此,早期诊断对提高听神经瘤术后,面、听神经功能的保存率至关重要。  与手术效果相关因素除了肿瘤的大小之外,手术医生的显微操作技术、微创的理念、以及是否具备超声吸引、高速磨钻、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先进的仪器设备都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要做到真正的微创,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除了仪器设备、显微手术技术外,还需要手术医生的科学微创理念。提到微创,或许广大患者会有一个严重的理解误区,误认为小切口就是真正的微创。正确的微创理念,除了切口小、骨窗小,美容以外,更重要的是对脑功能的微创。  神经外科真正的、最重要的微创概念是指对脑组织、脑功能的微创。优良设备和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是包括锁孔入路手术在内大多数神经外科手术的必要条件,片面强调对头皮、骨窗的微创,却不重视显微操作技术;在手术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却勉强为之,最终只能是加重了脑损伤、甚至造成脑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的后果,陷入“微创”误区。在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中,全切肿瘤,完美的保护脑神经组织的前提下,结合小切口,才是最好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在仪器设备、显微技术和微创理念全部具备的情况下,微创显微手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首选方法,能够安全的全部切除肿瘤,保留神经功能,且不复发等优点。

发布了文章

【在线答疑】蝶骨嵴脑膜瘤影响到哪些神经?手术难度大吗?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2019年肺磨玻璃结节(肺腺癌1A期)术前检查,发现左外侧裂池(蝶骨嵴)脑膜瘤1.1厘米,2021年5月,未长大,2023年2月,1.6厘米,2024年2月,长到2厘米,2024年3月做MRV血管造影,请帮助作手术评估,包括手术风险,后遗症,能否全切,脑膜和颅骨是否也要切除,复发概率。每年4毫米的生长速度,会是2级非典型脑膜瘤吗?现在贴近中动脉分支M1段,延迟一年手术会大幅度提高风险吗?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提供的检查资料,只能看到肿瘤长大,到底是不是非典型的,现在不好判断,需要进行病理才能明确。同时再等一年,再长大一点做也来得及,肿瘤位置在凸面,不是在深部,不存在包绕血管、包绕神经的风险,患者如有肺部的问题,再等一年手术都来得及。  患者疑问:贴在肿瘤上的血管会被正在生长的肿瘤包进去吗?更多的血管长久贴在肿瘤上会难以手术分离吗?肺部的手术是四年多前做的,现在没什么影响。  如果手术效果接近,延期没有大的影响的话,希望能尽量延期,毕竟开颅是个难以承受的手术,对工作和家庭影响很。我现在55岁,很尴尬的年龄。  赵天智主任介绍:时间长,有可能包进去,但是现在肿瘤大小并不是很大,目前看还暂时不会包进去。再过一年复查发现肿瘤明显增大,还是要尽快手术区治疗,不能一直拖。  患者疑问:我如果延期手术的话准备三个月做一次增强MRⅠ和MRV,以保证血管安全,可以吗?肿瘤附近没有神经吗?  赵天智主任介绍:每三个月复查也是可以,观察肿瘤生长的情况。患者的肿瘤目前看附近没有重要的颅神经,但是它旁边挨着的是脑组织,脑组织也是神经,而且这个肿瘤是在额叶和颞叶交界的地方,左侧,额叶面交界骶骨骶骨肌的位置再往上扩展一点,可能会影响到语言的中枢,其他颅神经没有影响到。  患者疑问:去年和前年每年4毫米的生长速度,贴上去的血管一般是被推移压迫还是直接被逐步包生长余地吗?4毫米的年生长速度恶性的可能有点大吧?MRⅤ肿瘤中心有空洞是坏死吗?手术难度高吗?一般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可以吗?  赵天智主任介绍:肿瘤的生长速度并不能说明它就是恶性的,还是要根据术后的病理来看,从检查结果,没有看到中心怀起。手术难度不算高,一般省会城市三家医院应该都可以。  蝶骨嵴脑膜瘤是起源于蝶骨大、小翼上的脑膜瘤。内起自前床突,外抵翼点。早年Cushing将蝶骨嵴脑膜瘤分为内、中、外三个部位。近年Watts建议将此传统的定位分类方法简化为两型,即内侧型和外侧型。肿瘤多为球型,可以向周围各个方向生长。蝶骨嵴脑膜瘤可向颞部、额部和额颞交界处生长。内侧型肿瘤可起源于前床突,向眼眶内或眶上裂侵犯,也有少见的肿瘤向前颅窝底生长,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早期不出现症状。  症状体征: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内侧型早期症状明显,患者早期可出现脑神经受压表现,如视力下降等。如肿瘤向眼眶内或眶上裂侵犯,眼静脉回流受阻,患者可以有眼球突出等症状。内侧型患者还可出现Ⅱ、Ⅳ、Ⅵ及Ⅴ第1支脑神经损害症状。精神症状和嗅觉障碍多见于肿瘤向前颅窝生长者,但较少见。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症状出现较晚,早期仅有头痛而缺乏定位体征。一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颞叶癫痫发作,如肿瘤侵犯颞骨可出现颧颞部骨质隆起。上述两型患者肿瘤生长较大时,均会引起对侧肢体肌力减退和颅内压增高。  预后: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切除困难不大,术后复发和神经功能损害较少见。内侧型脑膜瘤全切多有困难,术后可有Ⅲ、Ⅳ、Ⅵ脑神经功能损害。另有患者术后可有肢体运动障碍和运动性失语。对于未能全切的内侧型患者,术后可辅以放疗,以防复发。如肿瘤复发可考虑再次手术切除。

发布了文章

听神经瘤不手术会怎样?会消失或变小吗?

听神经瘤的首发症状往往是单侧听力下降和耳鸣。听神经瘤的生长速度较慢,很多患者早期难以察觉。许多患者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时多去耳鼻喉科看病,被认为是一般的听力衰退或老年性耳聋。其实,当耳鼻喉科检查无明显病因时,就应引起重视及时前往神经外科就诊进行检查。  症状与肿瘤大小以及肿瘤影响周围神经结果的先后与程度有关,如果影响到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及小脑、脑干等,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上称为桥脑-小脑角综合征,包括听神经前庭支及耳蜗支的功能障碍、各邻近颅神经的刺激或麻痹症状、小脑症状、脑干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等。但本病的首发症状几乎都是听神经本身的症状,包括头昏、眩晕、单侧耳鸣及耳聋。由于本病的头昏、眩晕都不剧烈,也伴有恶心、呕吐,所以常被忽视。  90%以上早期症状只有单耳重听或耳鸣;约30%伴有晕眩,大都轻微;和听力疾病类似易混淆;重听的特性是语言辨识度变很差;单侧脸歪、眼张不开的颜面神经麻痹现象很少见;若有脸麻木感或痛感,表示已压迫到三叉神经,此时肿瘤通常已出现较长时间,若肿瘤大到压迫小脑则会表现步态不稳,颤抖及眼振。若任由听神经瘤发展可能会压迫到脑干的生命中枢,导致死亡。  听神经瘤不手术会变小或者消失吗?  听神经瘤不会自动消失,如果不积极治疗的话会继续生长,而且生长速度因人而异。随着肿瘤慢慢长大,就会逐渐产生压迫,对脑干、小脑、颅内其他神经都会有影响。比方说刚开始听神经瘤在内耳道里,压迫听神经,患者一侧耳朵听力下降,直到听力完全丧失,甚至突聋。肿瘤变大后,就从内耳道里“冒”出来,压迫小脑,走路就会摇摇晃晃,容易摔跤。同时还会感觉到一侧手脚不灵活,没劲。  肿瘤变得更大之后,就会压迫其他颅内神经,比如三叉神经、外展神经等,让人感觉到脸麻,看东西有重影。如果肿瘤没有及时处理,继续长大,还会引起吞咽困难、偏瘫等症状。  如果听神经瘤特别小,仅仅局限在内耳道里,并没有“冒”出来,而且也没有出现任何耳鸣、耳聋、眩晕、面瘫等表现,就可以暂时观察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主要看肿瘤对听力有没有影响,至少每年要做一次核磁共振,对比检查结果,来估算肿瘤的生长速度。  患了听神经瘤怎么办?  当然,患者若诊断出听神经瘤,也无需过于恐慌,早期发现听神经瘤是可以治愈的,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上,患者若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听神经瘤的手术均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选择正规的医院神经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发布了文章

听神经瘤症状的发展顺序及诊断检查

听神经由前庭神经和蜗神经组成,听神经瘤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由于没有听神经本身参与,因此,听神经瘤准确地应被称为前庭神经鞘瘤。此瘤占颅内肿瘤的8.43%。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病程相对较长,大多数在4-5年。  肿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神经,随着肿瘤生长变大,压迫桥脑外侧面和小脑前缘,充满于小脑桥脑角内。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属良性病变,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和转移,如能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  典型的听神经瘤症状的发展顺序:  1、病情一开始有头昏、眩晕、耳鸣、耳聋等前庭神经及耳蜗神经受损症状。  2、额枕部头痛伴有病变侧枕骨大孔区不适。  3、小脑性共济失调、动作不协调。  4、病变相邻颅神经损害症状,如病变侧面部疼痛,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面部抽搐、周围性面瘫等、传导束异常表现。5、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不清等  ,颅内压增高症状,直到最后阶段吞、咽困难,脑疝危象而至呼吸停止。  临床诊断  根据病人典型的病情演变过程及具体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问题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最好能在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受损的“耳科”阶段或肿瘤局限在内听道时就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以便能够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手术风险,使面神经、听神经功能得以最大可能的保留。病人早期有以下症状者应考虑有听神经鞘瘤之可能:  1、间歇性发作或进行性加重的耳鸣。2、听力呈现进行性减退或突然耳聋。3、头晕或躯体改变时出现一时性不平稳感觉。4、外耳道深部或乳突部间歇性刺痛。应进行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以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要行头颅CT及磁共振检查。  手术是目前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如果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抗拒手术,及时手术有利于保留听力。治愈患者朋友们担心的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发布了文章

脑膜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

脑膜瘤是常见的良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20%,仅次于胶质瘤。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  脑膜瘤的特点  脑膜瘤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有报告认为,脑膜瘤出现早期症状平均2.5年,少数病人可长达6年之久。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还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在老年病人,尤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多见。颅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尤其在高龄病人。在CT检查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许多患者仅有轻微的头痛,甚至经CT扫描偶然为发现脑膜瘤。因肿瘤生长缓慢,所以肿瘤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还不严重。有时病人眼底视乳头水肿已很严重,甚至出现继发视神经萎缩,而头痛并不剧烈,没有呕吐。值得注意的是哑区的肿瘤长得很大,而脑组织已无法代偿时,病人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病情会突然恶化,甚至会在短期内出现脑疝、死亡。  脑膜瘤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缓、病程长。不同部位脑膜瘤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成年人发病较多,故成年人有慢性头痛、癫痫、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共济失调等,特别是伴有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时,要考虑脑膜瘤的可能性。通过做头部CT、核磁共振(MRI)或头部PET/CT,可对脑膜瘤早期确诊。  脑膜瘤属实质外生长的肿瘤,大多属良性。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越早发现,越早手术,效果越好,风险越小。  脑膜瘤虽多为良性同样危及性命  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颅内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分布较多之处,都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脑膜瘤在颅内分布很广,几乎各部位都可发生。此外,脑膜瘤有多发的特点,大的如拳头,小的如核桃或粟粒。  虽然脑膜瘤多为良性,但随着肿瘤的长大,同样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形成脑疝,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患者应当引起重视。

发布了文章

发现了脑膜瘤该怎么治疗?观察还是手术?

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是“惰性肿瘤”,即这种肿瘤很“懒”,不爱进展、也极少转移。脑膜瘤的病因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  检查出脑膜瘤,应该观察,还是手术?  有许多脑膜瘤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但若肿瘤位于脑功能区,或短时间内加速生长,就会出现头痛、突眼、视力、嗅觉、听觉障碍及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等。  虽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要2~5年,但它长在颅内,总会让我们害怕,因为大脑是我们的精神、语言、感情和行为的指挥中枢,所以必须重视它。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它呢?  如果瘤体小、多次复查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部分钙化,观察就是很恰当的处理方式。但如果脑膜瘤位于脑功能区,或者复查期间发现它不老实,逐渐增大了,就要及时治疗了。  脑膜瘤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等。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脑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使手术的精细程度大大提高,不仅使脑膜瘤切除得更为彻底,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主要的神经和血管,减少了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手术的疗效大大提高。  2、放射治疗  良性脑膜瘤全切效果极佳,但因其生长位置,约有17%~50%的脑膜瘤做不到全切,另外还有少数恶性脑膜瘤也无法全切。上述两种情况需在手术切除后放疗。恶性脑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脑膜瘤对放疗敏感,效果是肯定的。而一般良性肿瘤的放疗是否有效仍有不同意见。

发布了文章

泌乳素垂体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选择

垂体瘤有很多种,泌乳素型垂体瘤是常见的垂体瘤。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多发在20~40岁之间。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月经稀少、闭经、不孕、泌乳、性欲减退等。泌乳素垂体瘤肿瘤占位的表现,与其他垂体瘤一样、增大的垂体瘤尤其是巨大的肿瘤可压迫、浸润邻近组织结构,出现头痛、偏盲型视野缺损、视力下降。  泌乳素型垂体瘤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由分泌催乳素或生长激素的一种瘤细胞组成或由分泌混合型多激素两种或多种以上瘤细胞组成。  泌乳素增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下丘脑性障碍。下丘脑及邻近部位的疾病,如脑炎等将会影响泌乳素抑制分子,抑制分子减少,泌乳素释放因子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将会导致泌乳素增加。  另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是垂体肿瘤,因为肿瘤是由分泌泌乳素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失控状态的时候会无节制地分泌泌乳素,同时,垂体柄受压等原因也会造成泌乳素升高。  大多数患者都会担心泌乳素型垂体瘤会危及生命,但其实泌乳素型垂体瘤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因为垂体瘤一般都是良性肿瘤,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以后是能够实现长期生存的。  目前,临床上对于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治疗首选。从临床效果来看,药物(溴隐亭)治疗能够促使肿瘤体积缩小,甚至治愈,如果药物治疗后无缓解可等到患者出现垂体腺瘤卒中或明显增大,在考虑手术的问题。当然,如果患者药物治疗副作用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是极其有效的,据统计,60%~90%的患者在术后达到正常的泌乳素水平。当然,手术的效果也受到术者的经验、肿瘤的大小和是否具有侵袭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患者最好选择大一点医院,神经外科比较强的医院就诊。

发布了文章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垂体瘤预警信号!

垂体瘤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但由于垂体瘤的类型较多,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没有特异性,很难第一时间被发现,是一个非常容易误诊的疾病。例如,如果你突然出现视力下降,你会选择眼科就诊;或是发现不孕不育,你会选择妇科或男科就诊,而这恰恰也是垂体瘤的一些症状,如果患者根据首发症状去了对应的科室就诊,治疗一段时间后没有疗效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得了垂体瘤。  哪些症状是垂体瘤常见的信号呢?  垂体瘤常见信号一:性欲下降、月经紊乱、不孕不育  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腺瘤,会影响到男性性功能,如性欲下降。更常见的是引起女性的月经紊乱、月经减少、稀少或者是停经,甚至是不孕不育。如果患者出现了以上症状,到妇科、男科治疗没有效果的时候,也应该去神经外科作检查,排除垂体瘤的可能。  垂体瘤常见信号二:脚大、手指大、嘴唇大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是生长激素腺瘤的常见症状,有些患者会明显表现为鼻大、嘴唇厚、手大、脚大。郭英教授介绍说,在临床上,我们会碰到一些病人发病后,穿鞋子的码数会不断增加,成年人原来可能穿40码鞋子,有可能会穿到45码,增长的速度很快。另外,此类病人的脸型也很特殊,看上去颧弓突起,鼻子也大、嘴唇也厚实,像特写的画面。生长激素腺瘤主要是对肢体和面部的影响,如果出现了这些明显的症状,建议大家考虑是否得了垂体瘤。  垂体瘤常见信号三:视力下降  当垂体瘤的不断增大,会对周围的重要组织产生压迫作用,最常见的是视神经,会引起视力、视野的改变。通常来说短期出现视力下降,就需要高度怀疑垂体瘤。在临床上,我们有过这种病人,病人发现视力下降,一直看眼科,看了好长时间都没发现是什么问题,到后面压迫很厉害了,最后才考虑到是垂体瘤,做了检查后证实是垂体瘤。  垂体瘤常见信号四:甲亢表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常常表现为多汗、多食、消瘦、乏力、心率快、易激动、突眼及甲状腺肿大。大部分甲亢是由于甲状腺自身的病变导致的。但也有一部分是由垂体腺瘤过度分泌促甲状腺素,从而促进甲状腺体增生,分泌甲状腺素引起甲亢。患者如果有甲亢的症状,可先查看有无甲状腺本身的问题。但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会有垂体的问题,这样不至于导致误诊。  如果出现了以上四种常见的信号,我们就需要警惕垂体瘤了,可到医院作以下的检查:视力视野检查、垂体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  目前,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泌乳素腺瘤,药物控制最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泌乳素水平,泌乳素水平回到正常以后,相应的生育能力、性功能、月经紊乱等问题也会随之恢复。  手术的目的不仅在于有效切除肿瘤,而且还要尽力保留正常的腺垂体组织,减少压迫,力争激素水平回到正常,恢复正常内分泌生理。最常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近年来经蝶窦术式不断改进,同时应用最新的神经内窥镜技术,在术中更清晰看到肿瘤及其周围的结构,使得手术更微创、更精细,肿瘤切除更彻底,相应的术后并发症也减少。

发布了文章

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主要评估指标及原则

听神经瘤是内听道附近(“耳朵眼”对应的颅骨内侧的骨孔)的神经起源的良性肿瘤。症状在最早往往表现为听力下降和耳鸣,后期随着肿瘤增大压迫其他神经及脑干、小脑,逐渐出现面部麻木、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眩晕、平衡共济功能减退,严重时将出现瘫痪、剧烈头痛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因脑干功能严重受损、脑积水、脑疝等危及生命。  由于面神经、听神经和前庭神经共同进入内听道这一狭小的骨孔,这三根神经往往被听神经瘤肿瘤压迫、粘连或破坏的最为严重。  听神经瘤的主要评估指标  1、面神经功能评估:可采用多种分级系统或量表对面神经功能加以评估。目前,通常采用House-Backmann(HB)面神经,将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及2年的面神经功能分别进行评估,判定面神经状态,决定进一步治疗。  此外,根据掌握程度,还可以选择性使用区域性HB分级系统、面神经分级系统2.0(FNGS 2.0)、Sunnybrook量表、Terzis量表等,对面神经功能进行更为精细地评估。面神经临床电生理检查可作为面神经功能评估的参考指标。  2、听力: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0-HNS)听力分级法,根据纯音平均听阈和言语识别率进行术前、术后听力评估。术后听力保留率以听力水平C级以上(含C级)为统计依据,术后听力良好率以听力B级以上(含B级)为统计依据。  3、肿瘤切除范围评估:可分为全切除(total removal)、近全切除(near total removal)、次全切除(subtotal removal)和部分切除(partial removal)。其中,全切除是指术中肿瘤全切,影像学无肿瘤残余;近全切除仅限于为保留面、听神经完整性,在神经表面残留小片肿瘤,影像学无肿瘤残余。  听神经瘤治疗现状  1、随访观察对于年龄较大(>70岁)或寿命有限者,或有同侧听力丧失但没有脑干压迫或脑积水症状的患者,可定期行CT或MRI随访,并密切观察症状,反复神经系统查体。症状和体征因肿瘤增大加重或肿瘤生长每年大于2mm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  2、外科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的肿瘤多为良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尽可能安全彻底的切除肿瘤。  3、放射治疗可单独治疗或作为外科手术的辅助性治疗。多用于直径小于3cm肿瘤,还可用于不愿意进行显微手术,一般状况不稳定、有症状的老年患者、显微手术切除后复发和手术再次全切除后有残余病变的患者。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