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480499

黄闰月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八楼类风湿关节炎专病门诊天河德润风湿免疫门诊。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风湿
类风湿
痛风
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AS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炎
高尿酸血症
风湿关节炎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这4类人群最易患上类风湿,早发现、早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症、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尤其容易侵犯手和足的小关节,且常常呈对称分布。 中医将其归于“痹证”范畴。痹,即痹阻不通,意指人体由于外邪侵袭、内伤情志、饮食劳倦等原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类风湿的患病率大约为0.5%至1%。尽管许多人误以为类风湿性主要影响老年人群,实际上,该病并不局限于特定年龄段。不少人群存在着较高的易感风险,而日常生活习惯也可能是潜在的诱发因素,悄无声息地增加了患病几率。你是否属于以下4类易感人群之一呢? 图片 ◼有家族病史的人 虽然类风湿并非直接遗传性疾病,但研究证实,其发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及遗传倾向。 有数据显示,在91例类风湿患者和91例健康人的一级亲属中,前者的患病率为6.4625%,而后者的患病率为1.054%。举例:如果李四患有类风湿,那么李四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的患病率为普通人的6倍,表明类风湿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高于普通人。 更有甚者,相比于普通人群类风湿0.5~1%的患病率,同卵双胞胎其中之一患有类风湿后,另一胎的患病率高达30%-50%。 这可能与患者自身携带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该抗原与类风湿有密切关联,携带该抗原的个体具有对类风湿更高的易感性。 图片 ◼经常吸烟的人 吸烟是类风湿最大的风险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不仅损害肺部健康,还可能增加患类风湿的风险。 吸烟不仅明显增加遗传易感性类风湿的患病机率,还是引起和加重类风湿患者凝血和纤溶障碍的重要原因,经常抽烟的类风湿患者外伤出血时,比普通类风湿患者更不易止血。 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与皮毛相合,且肺气的宣降直接影响身体水液的代谢。长期吸烟不仅伤及肺脏,导致“肺失宣降”,还可能引发全身气机不畅,湿邪、痰浊易于停留,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关节。 因此,黄闰月医生建议吸烟的类风湿患者戒烟,而没吸烟的类风湿患者尽量远离二手烟。 ◼女性人群 女性相较于男性,更易遭受类风湿的困扰,尤其是绝经后女性。 这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中医理论中,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而肝肾同源,肾主骨生髓。雌激素的波动会影响肝肾功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易发为痹证。 图片 ◼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 居住环境的湿度对健康影响深远,中医里湿邪是引发“痹症”的重要外因之一,《内经》也提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湿邪易趁虚而入,阻滞经络,损伤关节,引发或加重类风湿病情。现代研究也证实,潮湿环境与类风湿的发病和病情恶化有关。 早发现、早治疗对类风湿至关重要。 根据一项覆盖全国300余家医院、涉及超过5万名类风湿患者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80%的类风湿患者在首次就医时,病情就已经发展到了中到重度阶段,这无疑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黄闰月医生认为,如果能够在发病后的6个月到1年内对患者进行规范的干预治疗和密切的病情监测,就有可能避免患者出现残疾,并有望实现临床治愈。 因此,对于类风湿易感人群来说,认识自身的患病风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并在发现症状时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是保持关节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实现“治未病”的目标,将类风湿对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益西拉姆,林雪妮,赵国青,等. 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J]. 西藏医药, 2023, 44 (05): 153-155. [2]王凯. 早诊早治,警惕“类风湿”偷袭女性[N]. 中国妇女报, 2021-11-03 (008). [3] 韩咏霞.烟、酒、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0(12):25. [4] 武伟,张延,李文宁,黄艳艳.吸烟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凝血与纤溶障碍的影响[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13-16. [5] 鲁邦华,蔡欣荣,黄琼,蔡德慧,向阳.被动吸烟对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及疾病活动的影响[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0,24(12):811-816. [6]乔禹. 类风湿关节炎为何“独宠”女性?跟内分泌有很大关系 [J]. 家庭生活指南, 2023, 39 (03): 34-35. [7]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2020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5.10世界狼疮日,教你如何实现“达标治疗”

每年的5月10日是“世界狼疮日”,其宗旨是提高社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视及关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作为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在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病程的不确定性及波动性,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然而,随着医学研究领域的持续进展,对狼疮患者的预后已取得了显著改善。 现今,患者十年内的生存率已超过90%,标志着治疗效果的大幅提升。相应地,SLE的治疗策略也经历了从仅仅缓解症状向更积极的目标转变,即致力于降低疾病活动度,并力求实现“治疗达标”,这体现了对疾病管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追求。 图片 ◼ 什么是SLE的达标治疗? “达标治疗”通俗的来说,就是指针对SLE患者的个体化医疗方案,以明确且可衡量的目标为导向,力求将疾病活动度降至最低,并维持在低疾病活动状态或临床缓解状态。 《2020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划分了两个治疗目标,即: ✔短期目标:控制疾病活动、改善临床症状,达到临床缓解或可能达到的最低疾病活动度; ✔长期目标:预防和减少复发,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和控制疾病所致的器官损害,实现病情长期持续缓解,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片 ◼ 治疗药物都有哪些,效果如何? “达标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疾病活动,减少复发和药物不良反应,降低累及器官损害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而药物治疗是“达标治疗”的核心,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SLE的药物及其效果。 ⏩糖皮质激素 很多SLE患者一听到激素就很害怕、很抵抗,担心药物副作用,但临床上,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SLE的基础药物。常见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对于急性发作和危象阶段的SLE患者,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可迅速控制病情;而小剂量则适用于维持治疗,以控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然而,长期使用需谨慎,因其副作用较多,故在病情稳定后应逐步减量至泼尼松≤7.5mg/d或等效剂量其他激素,并尽可能逐渐停用。 ⏩免疫抑制剂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调节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常见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酸羟氯喹、环孢素等。 这些药物属于慢作用药,通常需要治疗2~4个月时间才能显示效果,并且在疾病的活动期可能需要两种或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和减药。 图片 ⏩生物制剂 近年来,生物制剂在SLE的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生物制剂是一种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常用的生物制剂包括:抗CD20抗体、抗TNF-α抗体等。 生物制剂的疗效较好,但价格较高。2020年指南推荐对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或复发的 SLE 患者考虑使用。 ⏩中医治疗 SLE 在祖国医学中归属于“阴阳毒”、“红蝴蝶疮”等范畴,其中《金匮要略》对此记载:“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诸多中医医家认为SLE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SLE发病的根本原因。治疗上,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扶正与驱邪兼顾,可以有效调节免疫,缓解SLE患者症状,改善补体、免疫球蛋白等实验室指标。 近年来,中医药与激素联合应用,在避免或减轻激素不良反应、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延长缓解期、减少或避免复发、提高疗效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图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李娟,张卓莉. 达标治疗 改善预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进展 [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 14 (08): 22-26. [2]王嘉凯,杨娉婷. 重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达标治疗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 41 (09): 737-740. [3]杨程德,陆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达标以及达标后的治疗 [J]. 浙江医学, 2018, 40 (22): 2408-2410. [4]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协作组.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3):172-185.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关节疼痛不再难忍,中药熏洗方帮您轻松应对

关节疼痛问题,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引发的长期不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与身心状态。针对这一复杂且持久的健康挑战,传统中医凭借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医学理论,提出了多样化的治疗策略。 其中,中药熏洗疗法作为一项古老而有效的康复手段,因其实现了治疗与调养并重且副作用小的优点,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 什么是中药熏洗? 中医熏洗疗法,又常被称作“药浴”或“熏蒸”,其理念源自《黄帝内经》所载“渍形以为汗”的理念,是一种通过外治法达到内病外治目的的治疗方式。 具体而言,它是将精选的多种中草药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精确配伍后煎煮成药液。随后,利用药液的蒸汽或直接浸泡的方式,使药物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屏障,渗入机体深处,作用于病患区域。 黄闰月医生指出,相较于口服药物和手术等常规治疗手段,中药熏洗有以下显著优势: 1、直接渗透,作用迅速 熏洗过程中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和关节表面,更易于透过皮肤进入关节周围组织,快速缓解疼痛和肿胀。 2、无创无痛,副作用小 熏洗治疗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减少了药物对肝脏、肾脏等器官的代谢负担,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整体调节,兼顾内外 中药熏洗不仅作用于局部关节炎症,还能够通过调整机体气血运行状态,促进全身气血通畅,提高机体抵抗力。 4、个性化治疗,适应症广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制定个性化的熏洗方案。 🟧 中药熏洗在类风湿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类风湿关节炎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根据其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热病论》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又指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从而说明外邪侵袭是疾病发生的外部条件,而正气亏虚是疾病发生发展与演化的根本因素。 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袭机体,可引起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 研究显示,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晨僵、压痛等临床症状。且熏洗过程中利用蒸汽使温度升高,促使局部病灶的皮肤毛孔打开,有利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进入病灶,作用于关节处,起到由表及里的疏通作用,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针对不同中医辨证类型,推荐如下熏洗方剂: ✔ 风寒湿痹阻型:采用桑枝、桂枝等药物,以温经散寒、活络止痛。 ✔ 风湿热痹型:选配石膏、知母等清热解毒、凉血通络之品。 ✔ 肝肾不足型:则以杜仲、牛膝等药材补益肝肾、强筋骨,促进长期康复。 温馨提示: 熏洗时长控制在20至30分钟内,避免过度。 注意药液温度适宜,以防烫伤,尤其是对敏感群体需特别小心。 皮肤破损或存在特定健康状况(如心脏病、高血压)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控反应。 出汗多时,及时补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尽管中药熏洗在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上展现出显著效果,但其应作为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必要的生活方式调整,共同作用于疾病管理。患者应坚持医嘱,积极采取综合措施,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 [1]王丽娟,芦煜,黄伟青等. 中药熏洗联合中药敷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 [J]. 中医外治杂志, 2023, 32 (05): 50-52. [2]张宗星,江露,刘道忠等. 中医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J]. 中医临床研究, 2023, 15 (27): 96-100. [3]邵曼茹. 中药熏洗联合拔罐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3, 35 (11): 120-123. [4]杨薇琳.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 37 (11): 1935-1936.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你的孩子会遗传强直吗?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病程中可导致脊柱结构的强直。 黄闰月医生指出,虽然,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虽不高,在我国,AS的患病率 0.3% 左右 (相当于每 1000 人当中就有 3 人患病,多见于15~40岁年轻男性),但其遗传倾向一直是患者和家庭关注的焦点。 图片 🟥 强直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在 AS 的诸多致病因素中,家族遗传确实位列其中。研究表明,AS 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其中,最为显著的遗传相关标志是 HLA-B27 基因。大约 90% 的 AS 患者携带 HLA-B27 阳性基因,而在一般人群中,HLA-B27 阳性的比例则远低于此。 具体到性别差异上,男性后代可能比女性后代面临更高的患病风险。例如,一位父亲患 AS 并 HLA-B27 阳性,其儿子患病的可能性约为 12%,女儿则相对较低,大概 5% 左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 HLA-B27 与 AS 的发病高度相关,但并非所有 HLA-B27 阳性个体都会发展为 AS ,HLA-B27 阳性者的 AS 发病率仅为 10%~20% 。 这表明,除了遗传因素外,其他环境和免疫因素也参与了 AS 的发病过程。 图片 🟥 传统中医又是如何看待遗传的呢? 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AS 属于“痹证”范畴,认为其病因多由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同时结合个体的体质偏颇和脏腑功能失调共同作用所致。在中医理论中,风、寒、湿邪是导致痹证的主要原因,这些外邪侵入人体后,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关节疼痛和僵硬。 中医虽然没有现代医学中关于遗传基因的具体描述,但其“体质”与“先天禀赋”的理念间接涵盖了遗传因素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在中医看来,每个人的体质差异,部分源于父母遗传的精血质量,这部分构成了“先天之本”。此外,后天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管理等也极大地影响着体质的形成与演变,这被视作“后天之养”。 因此,对于AS患者而言,其疾病的发生发展,既可能与先天体质的薄弱有关,也离不开后天诸多因素的诱发和促进。 图片 🟥 强直家庭的孩子需要做基因筛查吗? 对于新生儿或幼儿是否需要做 AS 相关的基因筛查,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指南推荐常规进行此项筛查。通常情况下,基因筛查主要用于已出现症状或者家族中有多个 AS 患者的个体,以辅助诊断或评估风险。 由于大部分 HLA-B27 阳性者并不会最终发展为 AS ,且疾病的发作还涉及众多非遗传因素,因此不建议在没有医学指征的情况下对婴幼儿进行预防性筛查。 最后,遗传因素只是 AS 发病的诸多要素之一,家长们其实没有必要过分焦虑。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关注身体状况变化,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才是更为实际的应对策略。 图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刘宏艳,魏华.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 10 (02): 67-72. [2]任伟凡,胡劲涛,全仁夫等. 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的相关研究进展 [J]. 中医正骨, 2019, 31 (04): 48-51. [3]夏晓龙,陈扬,张伟彬等.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 5 (02): 68-73.

发布了文章

暴雨来袭,类风湿、关节痛易发作,多喝2碗祛风除湿粥!

类风湿关节炎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每到阴天、下雨天或是换季的时候,关节肿痛症状很容易加重。 在中医中,类风湿归属于“痹证”范畴。痹症指的是人体受到风、寒、湿、热侵袭而导致的疾病,主要有关节肿痛、麻木、屈伸受限等表现。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还与体质有关,哪些体质人群易高发呢? 图片 中医体质主要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寒湿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和肝肾虚质等。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以虚实夹杂为主要表现的虚损性疾病。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可能与体质相关,类风湿易患体质为虚性体质,占30.8%,其中阳虚质20.9%,阴虚质5.5%,气虚质4.4%。 那如何分辨自己是否属于虚性体质呢?可以对照以下症状自查下: 1、阳虚体质:常有怕冷、手脚冰凉、怕吹风等。 2、阴虚体质:主要有脸部烫红、手脚发热、皮肤干燥、眼睛干、小便黄、便秘等。 3、气虚体质:主要有抵抗力低,易感冒,容易疲惫、气短心慌、懒言少语、易出汗等 如果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尤其在关节部位出现疼痛、肿胀、僵硬、发热等表现,以及身体疲惫无力时,要引起重视并尽早检查,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发作了。 图片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累及关节滑膜,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还会引起受累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进而导致肌力下降,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很大。据统计,约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手部功能障碍,因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手部功能训练至关重要。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症状呢?黄闰月主任给大家分享了2个关节操,适合日常的锻炼,有助缓解手指关节肿痛、晨僵症状。 ✔捏指操:用食指接触大拇指,其他四指依同样动作轮流和大拇指碰触,力度依耐受程度决定,每次维持3-5秒。上述动作重复6次,放松,早晚各一次。 ✔握拳操:用力伸展5只手指,尽量让手掌和手指扩张,保持3~5秒;用力握拳,保持3~5秒;动作可反复做20次。 除了日常锻炼,膳食调养也是不错的养生方法,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在饮食上过分进补,这也是一种错误的饮食法则。 药补应在医生的指导进行,而食补亦要根据病情以及脾胃消化功能适当配合,食品要求新鲜,荤素皆有,数量不宜过多,以能吸收为度,使饮食调味适合患者胃口。 黄闰月主任给大家分享了2个适合类风湿患者的养生粥疗方:如果是有类风湿关节炎肢体关节疼痛,且痛处不定的患者,日常可以喝防风粥,可祛风除湿,通经宣痹。如果是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体疼痛麻木,可以用秦艽粥,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也对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发布了文章

天气潮湿闷热,红斑狼疮患者日常防护,注意做好这4件事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常出现全身系统损害,其主要侵犯的器官是皮肤和肾脏,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现代医学主要用激素和免疫剂来控制病状,但不少患者可能会担心激素药是不是要用一辈子?如果停用激素,病情是否会复发?今天就来给大家讲清楚。 图片 事实上,激素停用与病情复发风险并存。因此,我们叫激素“零用药”,而不轻谈停药。 换句话说,哪怕激素用药已经减到零,我们仍然反复强调定期监测病情,在激素“零用药”的情况下,密切监测定期随诊,是避免病情突然复发的唯一手段。即使复发了,也可以避免处于被动状态,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 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患者不能因为惧怕病情复发,而一直不减停药物。实际上,大部分的病人经治疗后病情稳定,激素“零用药”后,如果继续跟着医生随访,很少出现病情的严重复发。 而且,在维持治疗中,激素并非不可替代,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还包括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临床上治疗也会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如急性、重症期与缓解期调整用药方案,因此患者不必过于焦虑。 图片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环境潮湿闷热,对于红斑狼疮患者来说,日常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不妨做好一下几件事: 1、出门要做好防晒工作 红斑狼疮患者平时出门要加强自我保护,少晒太阳,外出最好用遮阳伞或帽子避光。因为红斑狼疮易侵犯面部皮肤,而夏季强烈的阳光极易引起光敏感而出现面部红斑,且不易消退。 2、适当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最近降雨较多,天气变化多端、时冷时热,红斑狼疮患者由于长期使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抵抗力有所下降,容易并发病毒感染,如“热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因此红斑狼疮要根据气温及时调整衣着,气温降低要及时添衣,如果发现感冒症状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3、合理饮食,适当忌口 在日常饮食上,红斑狼疮患者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还要多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日饮水量应在1.5L以上。而羊肉、狗肉、马肉等要适当忌口,否则容易加重红斑狼疮病患的内热症状。 如果是长期服用激素而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应注意少吃脂肪、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肥鸭、肥鸡、肥鹅、动物内脏、猪油、肥猪肉、肥牛肉、羊肉、带鱼、鳗鱼等。 4、用好2个营养药膳 如果是阴虚内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以用杏母甲鱼汤,清热解毒,滋阴生津;如果是长期低热持续不退,有自汗盗汗、失眠、关节酸痛、纳呆口渴等表现的患者,可以用地黄枣仁粥,养阴退热。 除了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外,红斑狼疮患者平时也要注意运动锻炼,可以帮助增强体质,降低疾病发作的频率。

发布了文章

潮湿多雨,类风湿易复发!用好2个调理方,改善关节炎症状

谷雨过后,初夏到来,天气越来越热,多雨潮湿,不少家庭都已经开起了空调。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夏季天气变化无常,多雨、潮湿、闷热,一个不慎可能就会诱发风湿病发作。 类风湿本身就是一种难治愈的慢性疾病,其发病不仅与患者自身有关,也与环境、气候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空气湿度。 类风湿关节炎发作后,不少患者为了追求疗效,可能会听信一些不法商家的宣传,并购买一些“见效快、能根治类风湿”的药物,那类风湿关节炎是否有能根治的药物?患者日常又应该如何正确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图片 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中西医各有优势。西药在控制病情、保护关节、延缓关节损坏等方面有明显的疗效。而中药可以在缓解关节症状的同时,还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调理体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而市面上一些“见效快、能根治”的药物,其实是不法商家往里面添加了激素粉剂,如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这些激素药物可以快速止痛,但疗效只是暂时的,一旦停药,关节肿痛症状会再次发作甚至加重,无法控制病情。如果患者长期使用这类药物,最终可能会导致关节畸形的出现。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尚未有可以根治的方法,患者需要长期用药、长期治疗。 因此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控制激素的用量和用法,降低副作用的发生概率,并定期复诊,不私自减药或停药。 图片 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时,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抗风湿药等。其实中医在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治疗的核心是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改善关节炎症。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铺灸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且对于预防并发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针灸外治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理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带来的疼痛。常见的针灸疗法有毫针针刺、电针疗法、温针灸、火针治疗、穴位埋线疗法等,但需注意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医生来操作,患者不可自行在家针灸。 中医铺灸法 铺灸指的是用姜泥铺于督脉上,借助艾草的燃烧促使姜汁及艾草的药力渗透于督脉,以达到温经散寒、除湿解表、疏通经络的功效。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能减轻炎症反应。 用好2个祛湿调理方 日常可以选用黄芪、当归、五味子、何首乌、枸杞等扶正固本、益气补肾食材来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助于防治类风湿关节炎。另外,黄闰月主任还分享了2个祛湿调理方,长期坚持使用可以帮助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 如果是湿气重,脾胃虚弱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用黄芪薏米粥,健脾补气,除湿;如果是过度疲劳,易水肿,有湿热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用赤小豆粥,清热利湿,健脾养胃。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切勿操之过急,私自购买或使用一些来源不明、不正规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日常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避免过度运动或过度劳累。平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多摄入寒凉食物,以维护身体的阴阳平衡。

发布了文章

谷雨时节,高尿酸、痛风人群备好2杯茶,少做3件事!

明天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而今天正好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谷雨,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了。谷雨过后,即将进入夏季,气温上升,雨量增加,早晚温差较大。此时如果痛风患者不注意做好保暖,很容易导致痛风反复发作。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所致的特征性关节炎症。 痛风多在午夜或清晨发生,起病较急,疼痛性质呈刀割样、噬咬样,发病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 临床上,有些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后,便会放松警惕,不再按医嘱坚持用药,饮食不忌口,生活习惯也没有改善,这时候受到外界气候、环境影响时,痛风容易再次发作,难受不已。 那么,在春末初夏之际,痛风患者应该如何有效预防痛风发作呢? 诱因一:饮食不忌口,经常吃高嘌呤食物 广东人平时喜欢煲老火靓汤,味道虽好,但喝多了很容易升高体内的尿酸水平,体内的嘌呤逐渐积累,久而久之就可能发展为痛风。 此外,海鲜、动物肝脏、肉类等都属于高嘌呤食物,若痛风患者平时不忌口,吃太多很容易加重尿酸状态和诱发痛风发作。 诱因二:爱喝含糖饮料 随着气温越来越热,不少人开始喝冰冻的各种饮料,而市面上大部分的饮料都含大量果糖,会使人体在代谢过程中生成更多的嘌呤。此外,果糖的分子结构类似于尿酸,会导致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下降。 诱因三:过早停药,不遵医嘱坚持用药 痛风的治疗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但不少患者在痛风症状出现时才会开始用药,症状一旦缓解或是消失,就会开始停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当血尿酸降低至360μmol/L以下,体内的结晶与痛风石开始溶解至血液里,总量减少。此时血尿酸会开始升高,在降酸药的持续作用下,患者无法感受出这种变化,这时痛风很容易反复发作。 因此,建议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血尿酸水平降至300μmol/L以下,且维持半年才能停用降尿酸药物。 降尿酸的药材较多,如车前子、黄芪、益母草、猫须草、玉米须等都有一定的功效。日常中,痛风患者也可以取几味药食同源的食材来冲泡茶饮,可以防病保健、祛邪治病,适合日常养生保健,辅助降尿酸。 黄闰月主任推荐2款适合痛风患者日常可以喝的降尿酸茶饮,但需要辩证饮用,建议在饮用前先咨询医生 。 如果是血压偏高,痛风并发高血压的人群,可以用菊花山楂茶,能减少尿酸生成,防治痛风并发高血压。如果是尿酸持续偏高的人群,可以用黄芪红枣茶,有显著的利尿作用,有助于尿酸的排出。 预防痛风的反复发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稳定尿酸水平的关键手段。除了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和科学饮食以外,日常还应加强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等,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加速尿酸的代谢。 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建议每天不少于2L的饮水量,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规律作息,少熬夜,也有助于痛风病情的恢复。

发布了文章

风湿寒邪侵袭,类风湿关节炎反复!做好3件事,通经络,少病痛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年分24个节气,清明过后,谷雨将至,这段时间雨水相对富足,因此也被称为“风湿季节”。尤其在广东地区,气候变化无常,乍暖还寒,阴湿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容易病情反复。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遗传、生活方式、气候等,其中气候是重要影响因素。潮湿、寒冷的气候会使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从而加重关节炎症和疼痛症状。同时还会影响免疫功能,导致患者更易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春季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较大,此时风、寒、湿邪易入侵人体,因此在这个时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 在中医中,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症”的范畴。痹症,指的是当人体遭受外邪侵袭后,气血不通,引起的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出现疼痛、酸楚、麻木等症状。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这段话具体指的是: ●“行痹”——风邪 病邪在人体内行走,病处不固定,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症状发作的部位在哪里,这种可导致人体游走性发病的病邪称为“风邪”。 ●“痛痹”——寒邪 寒性收敛,寒邪入侵人体导致痹症时,除了会出现麻木、活动受限、僵硬,还常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 ●“着痹”——湿邪 “着”指的是肢体麻木。湿性粘滞,容易导致经络运行不畅,因此湿邪为主的痹症以麻木酸胀症状为主。 受气候变化、外界环境以及患者自身情况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发作时,出现的症状可能会有轻微的不同,以关节尤其是双手小关节,出现晨僵、麻木、疼痛、酸胀等症状为主。 首先要适当保暖,避免受寒。 清明到谷雨期间,早晚气温寒凉,但白天转热,衣服穿多容易上火,因此要注意根据气温来调整衣着,早晚可以加一件外套,避免受寒。吹风或下雨时要额外保护好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腰椎、肩关节等部位,以免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其次要定期锻炼,适量运动。 适度、合理的运动可以升发体内的阳气,促进气血和经络的流通,有助于减轻经络阻塞,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适合类风湿患者的运动有: ■慢跑、步行等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帮助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对关节压力小,有利于关节养护; ■手指伸展握拳、手腕旋转、肩部绕环等关节活动操,可以促进关节液分泌,减轻关节僵硬与疼痛; ■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项目,能有效缓解关节僵硬情况,改善患者骨质疏松情况。 药膳食疗胜于药补。 面对潮湿多雨的气候,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适合用祛风、健脾除湿、温阳散寒、疏经通络的食疗方—— 如果是受风寒、湿气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用三藤活络粥,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如果是肝肾亏虚、关节疼痛变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用乌鸡杜仲煲,滋补肝肾,舒筋活络,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疼痛变形的情况。 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也对控制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了文章

关节痛,尿酸高,运用中医“提壶揭盖”法,健脾益肾,治痛风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炎性关节病,近年来发病率急剧上升,许多患者苦不堪言。 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西医各有不同——西医治疗以控制炎症、降尿酸为主,但存在药物肝肾功能毒性、胃肠道刺激等治疗瓶颈。中医治疗痛风历史悠久,不良反应少,历代学者对痛风各有见解并凝练出诸多效验方。 黄闰月教授认为痛风发生的病机为脾肾两虚,人体气血不畅通,导致湿浊内生,痰湿瘀滞留在人体内,最终导致痛风发生。 在《黄帝内经》所载古法“提壶揭盖”的基础上,黄闰月教授从肺脾肾论出发,通过调畅气机、宣肺祛湿、健脾护肾来治疗痛风,临床上疗效显著。 “提壶揭盖”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但目前认为真正的理论总结出自于朱丹溪的《古今医案按》:“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以药大吐之,病如失。” “提壶揭盖”,最初指的是若想使水从茶盖很紧的茶壶中倒出,则必须在壶盖上凿个小孔,或把壶盖揭开,如此水才会顺利流出。在《中医大辞典》上,“提壶揭盖”为通过宣肺或升提以促进小便排出的一种借喻。 中医理论上,人体三焦分为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大肠、小肠、肾与膀胱,其生理功能是运行人体元气和水液。 肺为“华盖”,在人体内位置最高,可类比为茶壶盖。若肺部气机堵塞,肺气无法向下宣发,就会导致下焦水液输布失常,出现排尿困难、尿量减少、尿频、水肿、便秘、小便失禁等情况。 因此,治疗应当使肺气运行正常,保持人体三焦中的下焦功能正常和通畅。上下焦气机运转顺畅,水液代谢障碍自然就能解决。这就是下病上治、开上通下的“提壶揭盖”法。 黄闰月教授结合了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的思想经验以及自身的诊疗实践,总结出用“提壶揭盖”法从肺脾肾论治痛风的理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气下降,肾气上升,两者相互影响。若肺肾升降失调,则气机失常,水液代谢出现障碍,痰湿内生。而脾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主运化水谷津液,脾胃健运则气机调畅、湿邪难生。 黄教授认为“提壶揭盖”法的核心是以“下病上治”为方法,以“调畅气机”为目的。因此,“提壶揭盖”法主要是通过宣肺利尿、健脾护肾、升清降浊、治上通下等方式,来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 临床上常使用以下药材来达到功效,疗效显著: 麻黄、杏仁、桔梗、苏叶等 宣发肺气 升麻、柴胡、防风 升提下焦阳气 川芎 行气活血 人参、黄芪 健脾补气 苍术、薏苡仁 健脾祛湿 泽泻、土茯苓、薏苡仁 利水健脾 巴戟天、车前子 护肾利尿 此外,黄闰月教授自创“提壶揭盖茶”,可以健脾温中、宣肺利尿,适用于脾虚湿阻证的痛风患者,这类患者常有精神疲惫、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黏腻不成形、舌头暗淡、舌体大且边有齿痕、舌苔薄白等表现。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长期需要管理的疾病,除了遵医嘱治疗,日常也要做好生活和饮食管理。注意饮食卫生,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过多的肉类、动物内脏、海鲜、老火汤、高热量食物。注意保暖,保护好患处,以免外感寒湿。平时多喝水,少喝酒和高糖饮料。

发布了文章

湿气重,痛风,尿酸高人群,四月这5种食物要忌口!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后接谷雨,这段时间气候阴晴不定,冷暖交替,最大的感受就是“湿气重”。 湿为万病之源,滋生百病。人体外感湿邪,会导致体表经络不通,容易出现全身乏力、犯困、皮肤肿胀、皮肤瘙痒、湿疹发作等情况。 另一方面,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湿邪困脾时,湿浊就会在人体内生发,导致脾运化能力失常,可能会出现疲倦乏力、身体困重、口干口苦、腹胀、大便黏腻等情况。 脾失健运时,其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生成过多的血尿酸在体内积聚,流注于关节、筋骨等,形成肿胀、凝结、积聚,严重的最后演变成痛风石。 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来说,清明后要重视祛湿健脾,以防痛风复发。 脾有运化水谷的能力,其中包括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喝进去的水。饮食不节除了会导致湿浊内生,影响脾胃功能,还可能会升高人体尿酸水平,诱发痛风的发作。黄闰月主任提醒大家,以下几种食物要适当忌口: ●肉类、动物内脏 平时应酬、聚会较多的男性,经常吃各种肉类、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嘌呤值,容易导致血尿酸升高。另外,吃太多高脂肪食物,会使血液粘稠度升高,加重肾脏负担,产生更多的尿酸。 ●水产海鲜 如牡蛎、贻贝、龙虾等海鲜的嘌呤含量都偏高,经常吃很容易升高尿酸水平,导致痛风发作。 ●酒精 酒精进入到身体后会代谢产生乳酸,抑制尿酸的排出,从而容易诱发痛风。尤其啤酒中含二氧化碳,不但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降低pH值,导致尿酸排出受阻,痛风发作风险升高。 ●甜饮料 大部分甜饮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浆,属于人造果糖,进入人体后会有升高尿酸的风险。 1、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无论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应长期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日常少吃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多吃牛奶、鸡蛋、蔬果、大米、玉米面、面条,以及各类谷物质及其制品等低嘌呤食物。 2、日常做好保暖 最近一段时间气候时冷时热,降雨多,气候潮湿。而寒冷、潮湿都是诱发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意做好保暖,尤其要保护好关节部位。 3、睡前泡脚 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都有密切关系,若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泡脚,就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使双脚温暖。但要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不要泡太长时间,30~40分钟为宜。 4、多喝水,少喝饮料 平时多喝水可以帮助排尿,同时可以将体内多余的尿酸排出体外,建议每天的饮水量应控制在2000~3000ml,并保持24小时尿量大于1800ml。少喝高果糖饮料和碳酸饮料。 5、用好2个祛湿消肿食疗方 祛湿健脾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吃茯苓、苍术、薏苡仁、砂仁、玉米须等药食材,如果是湿热体质、痛风急性发作、关节有红肿疼痛人群,可以用马齿苋薏米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若是脾虚、湿气重、痛风急性发作、关节有红肿疼痛人群,可以用赤豆薏苡仁粥,祛湿、健脾,消肿止痛。 最近降雨天气较多,经常涉水触水者应做好防湿措施,如出门备好雨伞、穿水鞋雨衣等,以防湿邪侵袭。如果是痛风患者,要注意护理患处,做好保暖,避免着凉,以免病情加重或复发。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出门适当运动一下,如跑步、太极、八段锦等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帮助水湿通过汗液、小便排出。

发布了文章

清明后,痛风、风湿高发!调理2个方祛湿止痛,少病痛

春季处于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升发,但寒气还未散尽。尤其在四月,天气忽冷忽热,气候潮湿,此时如果没有注意好保暖,很容易受寒感冒。 湿热夹杂的天气,容易使脾胃受困,湿气困脾影响人体尿酸排泄,诱使痛风发作。再加上长期熬夜、喝酒、经常吃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痛风发作的几率。 在我国,痛风面临年轻化的趋势。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病理生理基础,我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0%(男性为24.5%,女性为3.6%),其中青年男性(18~29岁)患病率达32.3%,呈显著年轻化趋势。另外,我国男性的痛风发病率高于女性。 痛风还有明显的地域高发特征,尤其在岭南地域,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之所以岭南地区痛风高发,与饮食习惯、气候离不开关系。 岭南地区均为沿海地区,盛产海鲜,广东、广西、海南三省部分地区居民喜食海鲜这一类高嘌呤食物。同时,广东地区居民平时还喜欢喝“老火汤”保健养生,这些饮食习惯都提高了痛风的发病率。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期时主要以湿热证为主,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发热,以及关节重着、屈伸不利等症状。到了痛风缓解期,湿热内蕴,时间长了容易伤及脾肾,容易出现关节酸软、腰酸、腹胀、夜尿增多等症状。 当患者面临痛风急性期和缓解期时,应该怎么治疗、缓解呢?接下来黄闰月主任给大家一一讲清楚。 ■痛风急性期治疗 痛风急性期治疗目标以抗炎止痛、改善症状为主。 在急性痛风发病后24小时内,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推荐痛风急性发作期一线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小剂量秋水仙碱。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病情难以控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切勿乱用、滥用。 除了规范用药,痛风急性期的常用外治法还有中药敷贴法,即直接将消肿止痛膏、新癀片等药物制作成膏剂或散剂,直接敷在患处上。作用原理是让有防治功效的药物通过皮肤腠理、穴位、经脉来起作用,以此达到缓解症状、增强体质的目的,适用于非疮疡性所有痛风急性发作1。 ■痛风缓解期干预 痛风缓解期治疗目标以稳定降尿酸为主。 在服用降尿酸类药物的初期,可能会引起痛风的发作。为预防降尿酸起始阶段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在降尿酸治疗期间,如果痛风发作可以先不停药,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对痛风进行对应的处理。 常用的缓解期降尿酸药物有苯溴马隆、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等,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均不同,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1。 ●调整饮食摄入,多吃低嘌呤、低热量食物 少吃动物内脏、海产品、烟、酒、汤汁、可乐雪碧等易升高尿酸的食物。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营养素,多吃鸡蛋、鸡肉等来补充蛋白质。 ●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体内有三分之二的尿酸从肾脏排出体外,建议每天喝2-3L水,促进尿酸排泄的同时也能保护肾脏健康。 ●多运动,推动气血运行 运动可以升发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帮助泄浊。同时适量、合理的运动能缓解痛风症状,帮助增强体质,促进脾胃运化能力,如太极、散步、游泳、瑜伽等,每天也可以练一次八段锦功法。 ●消肿止痛食疗方 要想有效缓解痛风症状,可以用一些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药,将其做成药膳,帮助改善尿酸水平,如菊苣、土茯苓、蒲公英、车前子、芦根、百合、玉米须等药食材。如果是痛风急性发作、关节有红肿疼痛人群,可以用土茯苓薏苡仁粥,养脾,祛湿,消肿止痛;如果是脾虚、气虚、体弱人群,可以用党参黄芪粥,适用于痛风引起的五脏虚衰久病体弱、脾虚水肿。 ●经络穴位按压止痛 通过按压、刺激人体特定经络穴位,能够缓解痛风症状,如心包经和太冲穴。 心包经:从胸部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手臂内侧中线下行,经手掌中心劳宫穴,至中指末端的中冲穴,左右手臂各一条。按压心包经可以缓解胸闷、心烦、肘臂屈伸困难等症状,适合手指及手腕、肘部痛风发作人群。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第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按压太冲穴可以除肝热、疏肝气,缓解眩晕头痛、膝股内侧痛、脚部肿痛、下肢无力麻痹等症状,适合下肢痛风及痛风合并高血压人群。 痛风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缓解和治疗痛风除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以外,还要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多喝水。同时要调理体质,注意祛湿防寒,降低痛风复发的几率。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高尿酸不只是吃出来的,也有可能是它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患有糖尿病的痛风患者。 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疾病,在现代生活中却常常“结伴而行”,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图片 那么,如果同时患有痛风和糖尿病,应该怎么办呢?让我们听听黄闰月主任怎么说吧~ 痛风与糖尿病有啥关系?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盐在体内沉积,引发关节炎症的疾病;而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血糖升高的慢性病。 两者虽然病因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代谢性疾病),它们是彼此关联、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 ● 血尿酸升高可通过氧化应激途径直接或间接使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 ● 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明显减少肾脏血流量,导致肾小球呈缺氧现象,进而增加乳酸生成。与尿酸呈现为竞争性排泄,明显减少尿酸排泄量; ● 患者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胰岛素促进肾脏重吸收尿酸,增加血尿酸含量。 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成正比。 血尿酸水平每升高 60 μmol/L(1 mg/dl),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约 17%。 那么,对于同时患有痛风和糖尿病的人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调整饮食和用药呢? 图片 饮食调整 对于同时患有痛风和糖尿病的患者,饮食管理尤为重要。 首先,要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合理的体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也需要精细计算。 碳水化合物: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 蛋白质:来源以瘦肉、蛋、奶为主,尽量少吃或不吃红肉、内脏和海鲜等高嘌呤食物; 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等。 此外,饮食中应限制盐的摄入,过多的盐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尿酸和血糖的控制;同时要严格限制糖分摄入,避免食用高糖食品,防止血糖飙升。 酒精摄入也需严格限制,因为酒精会抑制肝脏对糖原的分解,导致血糖波动;同时酒精会影响尿酸的排泄,诱发痛风发作。 图片 药物治疗 当痛风和糖尿病同时存在时,用药也需更加谨慎。 一些治疗痛风的药物如利尿剂可能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而一些降糖药物会因胰岛素分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因此,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中医中药在协同治疗上亦有独特优势。 如黄芪、山药等可补气养阴,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体质;泽泻、车前草等能利水渗湿,有助于痛风患者的尿酸排泄。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面对痛风和糖尿病的同时挑战,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与规范严谨的药物治疗是并驾齐驱的两大关键环节,千万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的“根治”、“神效”偏方。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赵华,李中南.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1,31(12):1460-1462. [2]董晓梅,张加仪,张思恒等.糖尿病与痛风发病的竞争风险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04):430-433+509. [3]龚敏.当糖尿病遇上痛风[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3(03):24-25. [4]付培权. 糖尿病合并痛风的兼顾治疗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0, 26 (45): 6.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11.3%的类风湿患者竟全依赖它,你也是其

在当今社会,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 但在风湿免疫科,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中,激素的使用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据统计,有高达 11.3% 的 RA 患者仅依赖激素进行治疗;另一方面,黄闰月主任在门诊时经常会遇到患者把激素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其实呀,这两种态度都是不科学、不正确的! 图片 什么是激素? 激素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具有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 激素分为内源性激素和外源性激素: ● 内源性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 外源性激素: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摄入的,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在 RA 治疗中提及的激素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激素在 RA 治疗中的作用 RA 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症、疼痛、肿胀、僵硬,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激素是治疗 RA 的常用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肿痛和僵硬。 此外,激素还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自身免疫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图片 关于激素的使用条件,2023年《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是这样建议的: 图片 伴有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的重症 RA; 不能耐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 RA 患者,作为“桥梁”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 RA 患者; 伴局部激素治疗指征(如关节腔内注射) 使用原则是短疗程、小剂量(如泼尼松≤7.5mg); 同时应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激素治疗过程中,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图片 激素的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使用或不适当依赖激素治疗则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这些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 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等库欣综合征表现; 代谢紊乱,如血糖升高、高血压、电解质失衡; 抑制免疫系统,增加感染的风险; 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高; 撤药反应,即停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反弹; 特殊的并发症,如股骨头坏死; 胃肠道问题,如消化性溃疡; 心理效应,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失眠等精神兴奋症状。 许多患者在得知激素的运用会带来如此多的问题,常避之不及,但通过中医中药的调整,能一定程度规避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中医是如何规避   激素副作用的? 中医认为,激素为助阳生热之药,虽然,它们具备缓解改善某些临床症状的效用,但长期依赖有生热耗津之弊,久用会造成机体出现“三潜证”,也就是瘀血证、肾虚证及正气耗伤。 在激素使用过程中,中医治疗会特别关注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并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采取多种疗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减轻激素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图片 根据激素使用的不同阶段,中医还会实施阶段性治疗。 例如,在激素使用初期,由于其助阳生热的特性,容易导致津液损伤和气虚,进而引起三焦气化不畅和水液代谢紊乱,出现小便短少、水肿等症状。 此时,中医治疗会着重于健脾利水,更同时顾护津液,为预防激素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的其他不良反应做好准备。 临床研究显示,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激素副作用已经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更体现了中医药在整体治疗上的优势。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激素在治疗 RA 等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滥用风险大。患者应理性看待激素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激素。 同时,结合中医调理方法,减轻激素的副作用,维护身体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合理地使用激素,为健康保驾护航!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徐德强.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J]. 医学信息, 2023, 36 (08): 143-146. [2]梁倩倩,茅建春,肖涟波等.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J]. 世界中医药, 2023, 18 (07): 923-928+935. [3]高晓平. 分析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及颈椎失稳发生率的影响 [J]. 智慧健康, 2022, 8 (12): 34-36. [4]熊俊慧,薛静,丁振华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6, 36 (18): 1582-1585. [5]徐东,史群,张烜. 糖皮质激素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使用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 (10): 775-778. [6]马茂森.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并发症治疗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1, 26 (03): 34-36. [7]张红梅. 中医对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J]. 北京中医, 2001, (02): 58-60. [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2020》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蝶友们晒太阳真的会加重病情吗?专家告诉你真相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器官受累和免疫异常。 在众多诱发SLE的环境因素中,紫外线的作用备受关注。 许多患者担心晒太阳会加重SLE病情,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让我们听听黄闰月主任怎么说吧~ 图片 SLE为何要“避光” 研究显示,紫外线是触发SLE活动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SLE 患者病程中因接受阳光照射而激发或加重病情的患者高达 80%,最常出现的为皮损加重。 这种皮肤状况,即紫外线引发的原皮肤损害加剧或产生新的皮肤损害,被称作"光敏感性"。 其中,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在SLE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研究显示,长期反复接触复印件、美甲灯、紫外线杀菌灯等辐射产生的UVA紫外线,也会导致SLE皮损的发生或加重。 紫外线为何会加重皮损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细胞凋亡有助于维持机体内部稳定,清理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并防止这些细胞释放出的DNA、蛋白质等物质引发自体免疫反应。 然而,在SLE患者体内,这种平衡被打破,紫外线照射可能导致T淋巴细胞凋亡失调,未能及时清除的凋亡产物反而成为自身抗原,进一步激发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从而推动疾病进程。 此外,紫外线还能抑制DNA甲基化,导致免疫细胞异常激活,进而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也是加重SLE病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片 如何预防? 然而,并非所有的紫外线照射都会对SLE患者产生负面影响。 低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刺激皮肤细胞产生维生素D,这对SLE患者是有益的。 同时,小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增强免疫细胞功能,从而帮助SLE患者抵抗疾病。 因此,SLE患者并非完全不能晒太阳,关键在于照射剂量和时间的控制。 黄闰月主任建议,SLE患者可以适度晒太阳,但应避免阳光直射,尤其是避免在紫外线指数最高的 10:00~16:00 之间暴露于阳光下。 患者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阳光较弱时进行户外活动,并采取遮阳措施,如佩戴帽子、墨镜和使用防晒霜等。 同时,患者也应避免在高温天气进行户外活动,以免加重症状。 图片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拥抱阳光!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秦瑞婷,邓丹琪. 紫外线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影响 [J]. 皮肤病与性病, 2015, 37 (02): 77-79. [2]徐文英. 紫外线与红斑狼疮关系的分子、细胞水平研究进展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 28 (03): 307-309. [3]张华丽,许仕超,唐德燊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的季节分布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 [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09, 3 (01): 56-61. [4]赖伟红. 复印机辐射出的UVA引起红斑狼疮皮损加重 [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6, (03): 180-181.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为什么你的类风湿难以缓解?究竟“难”在哪里?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 达标治疗是当前 RA 治疗的重要策略,是否达到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是决定治疗升级的风向标。 然而,有一部分 RA 患者尝试多种治疗方案后,仍然存在持续的关节疼痛、僵硬及肿胀等症状,这类患者被称为难治性 RA 。 接下来,就让黄闰月主任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难治性 RA ? 2021 年欧洲风湿病协会联盟(EULAR)正式定义难治性 RA 为,经过至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生物或靶向合成的抗风湿性药物治疗失败, 症状和(或)体征仍然持续存在的 RA 患者。 我国风湿病专家于 2021 年在全国 32 个省份进行横断面调查,提出了中国难治性 RA 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 3 个要素: ① 药物治疗失败史: 根据 EULAR 颁布的 RA 治疗指南,经过两种 csDMARDs 联合1个 bDMARD 或1个 tsDMARD 治疗 3~6 个月后仍然治疗失败; 无法减少糖皮质激素治疗( ≤10mg 泼尼松或同等剂量); ② 疾病活动评估: DAS28-ESR>5.1; ③ 同时考虑:疲劳、足部关节炎、影像学进展、关节外表现及共病等因素。 难治性≠难以治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念:“难治性” RA 并不等同于“难以治疗”。 黄闰月主任指出,医学上的“难治性”更多地是对疾病复杂性和治疗难度的描述。 图片 调查数据显示,难治性 RA 在 RA 患者中的占比约为 6%~21% 。这种类型的 RA 患者可能由于个体差异、基因多态性、免疫紊乱状态复杂等因素导致治疗难度加大。 此外,难治性 RA 患者往往依从性较差,并可能同时伴有纤维肌痛和其他疼痛综合征及骨关节炎,导致临床上药物选择更加有限。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疾病完全无药可医。 事实上,许多难治性 RA 患者在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关键在于要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坚持长期治疗。 中医怎么看难治性 RA 中医认为,难治性 RA 属于“顽痹”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多由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凝结筋脉所致。 “顽痹”这一病名最早出现在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其中提到“久而不治,令人顽痹”,表明“顽痹”可能与疾病长期没有得到正确治疗或被错误治疗有关。 中医治疗难治性 RA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诊断,从病因病机入手,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气血流通为目标,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图片 研究证明,中医药可有效减缓难治性 RA 的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关节症状。 Meta 分析结果也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提高总有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表明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效果,能够显著改善难治性 RA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检验指标。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难治性 RA 并非无法逾越的鸿沟,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充分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和个体化诊疗优势,有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疾病的长期稳定甚至临床治愈。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何婷,代云,吴慧玲等. 中医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J]. 湖南中医杂志, 2023, 39 (11): 116-123. [2]应振华,黄薇,顾沁晨等. 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J]. 浙江医学, 2023, 45 (19): 2017-2022. [3]余雅坤,王鑫,王红霞等.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影响因素分析 [J]. 医学研究杂志, 2023, 52 (04): 36-40+82.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这种野菜鲜美又健康,还能有效降低尿酸!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不起眼的野菜,它们或许在田野、路旁、山间默默生长,却拥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今天,黄闰月主任要为大家介绍一种名叫“车前草”的野菜,它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降低尿酸的神奇功效。 图片 车前草的营养价值 车前草,学名又称为平车前,属于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田间地头、路旁草地,生命力极其顽强。 其叶片宽大,色泽翠绿,春天嫩叶尤为鲜嫩可口,是百姓餐桌上的佳肴。 将新鲜的车前草烹制成汤或凉拌,不仅味道鲜美,口感细腻,能为餐桌增添一抹清新之气,同时也为人体提供了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车前草的价值远不止于餐桌。 车前草的药用价值 中医药典籍中记载,车前草性味甘寒,归肺、肾、肝、小肠经,具有利湿通淋、凉血解毒、清热祛痰的功效。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车前)草及根,气味甘、寒,无毒,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本草备要》中云:“车前草甘寒,凉血去热,止吐衄,消瘕瘀,明目通淋”。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车前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物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其中车前草醇提物能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与腺苷脱氨酶(ADA)的活性而抑制尿酸生成,并能通过下调肾脏mURAT1 mRNA的表达促进尿酸排泄。 此外,车前草还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的作用,对于缓解痛风引发的炎症反应也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尽管车前草在降低尿酸方面的功效显著,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宜大量食用。 对于脾胃虚弱、肾功能不全或者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食用或避免使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同时,任何食物都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治疗,若患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等疾病,仍需遵医嘱进行系统治疗。 车前草食疗方 车前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如凉拌、炒菜、煮汤、泡茶等。下面,黄闰月主任就为大家推荐一道简单的美食——凉拌车前草。 图片 材料:新鲜车前草500克,大蒜、辣椒、盐、醋、香油适量。 做法: 将新鲜车前草洗净,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大蒜切末,辣椒切丝; 将车前草、蒜末、辣椒丝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醋、香油,拌匀即可。 这道凉拌车前草色泽碧绿,口感爽脆,既保留了车前草的鲜美口感,又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大家不妨在家尝试一下,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车前草是利尿药物,易引起低钾和其他电解质异常,不宜长期服用。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刘佩,史玉聪,邓力,赵欢,陈孝银.车前草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10):172-175. [2]王特,李兆福,张薇,张小宇.车前草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06):65-67.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早期强友注意啦!这4个误区你可能已经犯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骨盆关节,严重时可导致患者脊柱和关节强直,使患者失去活动能力。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很多病友因为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在治疗上走了不少弯路,不仅花了冤枉钱,最痛苦的是耽误了病情! 今天,黄闰月主任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坑”,你是否也踩过! 图片 误区一 强直性脊柱炎只是一种骨科疾病 许多人初次听说“强直性脊柱炎”时,因其症状包括腰背疼痛、脊柱僵硬等,便自然而然地将其归类为骨科疾病。 实际上,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进而可侵犯四肢关节和眼部等其他器官。 因此,其诊疗涉及风湿免疫科、骨科、眼科以及康复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而不应仅仅局限在骨科范畴内处理。 误区二 HLA-B27 阳性≠强直性脊柱炎 HLA-B27 是与强直性脊柱炎高度相关的遗传标志物,其阳性率在 AS 患者中确实很高,尤其在我国患者中可达到 90% 以上。 然而,单一的 HLA-B27 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确诊或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的唯一依据。(点击查看👆:HLA-B27阳性?我是不是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 有些 HLA-B27 阳性的个体并不一定会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而部分患者即便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患病的可能性。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实验室指标及体格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判断。 误区三 需要多休息,尽量做到能不动就不动? 休息对于急性期缓解症状确有必要,但长期过度卧床或避免运动则是错误的做法。 图片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强调,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非药物治疗的基石就是积极的运动康复和物理疗法。(点击查看👆:告别痛苦!强直患者如何通过运动锻炼改善症状) 适量且规律的体育锻炼,尤其是针对脊柱和关节的伸展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延缓结构破坏进程,并帮助维持肌肉力量和耐力,从而减轻疼痛、增强生活质量。 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误区四 西药治疗更有效,中医治疗没有用 强直性脊柱炎目前的确首选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等,这些西药对于控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阻止病情进展具有显著效果。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医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毫无用处。(点击查看👆:强直困扰多年?中医疗法助您打通“任督二脉”!)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运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手段,能够辅助改善病人的症状,促进气血循环,调整机体的整体平衡。 在临床上,西医与中医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图片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患者应当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更好地战胜病魔。 同时,患者还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这也是战胜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一步。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张梦莹,李雪琴,吕坤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3, 42 (01): 50-52. [2]包利红,张丽平,可易弘等.运动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3,15(05):131-136. [3]周明钊;苏本兰;吴杨玲. 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 7 (17): 128-131.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类风湿肝损伤:这么养一季胜一年

不知道有没有类友发现,今天就是大名鼎鼎的“全国爱肝日”了。说起肝脏,巧了,春季正好是养肝护肝最好的季节。 类风湿跟肝脏有什么关系呢?黄闰月主任告诉类友们:这两者颇有渊源!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肝与类风湿发病的关系 明·秦景明《幼科余针》有言:“痹者,内因肝血不足,外被寒湿所中,盖肝主筋,通一身之血脉也。” 肝血亏虚是肢体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2009年有文章表明,肝血不足是类风湿发病的基础[1]。 除此之外,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肝气郁结,日久必导致血瘀、痰饮等病理产物,使类友发病。 简而言之,养护好肝脏,类友们的病情能好得更快。 类友们的肝损伤 类风湿病程相对较长,部分治疗用药,如雷公藤制剂中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等,可能对类友产生药物性肝损伤,因此黄闰月医生常给患者加用保肝药物调理。 需要注意,各种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都存在肝损伤的风险,有“伤肝”的可能,不代表一定会“伤肝”,通常遵医嘱用药可将风险降至最低。 如果没有严格遵医嘱用药,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出现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春季适合养肝 在春季与肝的认识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详细介绍自然界草木植被受春季风气催生,在人体脏腑中与肝脏相对应,酸味入肝,肝可养筋,怒气伤肝等规律。 春季调养不当容易伤肝,调理得当对肝大有裨益。类友们趁着春季将肝脏调理好,对类风湿病情的稳定上也有很大的帮助。 春季类友可通过以下几点养肝: 01 敛酸增甘 酸性收敛,甘养脾土。春季人体容易出现肝旺,可出现急躁易怒的表现。五形之中肝木克土,肝旺则伤脾胃,因而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问题。 因此在春季适当多吃点甘性食物,减少进食酸性食物有利于调养肝脏。处于疾病活动期的类友们建议先咨询医生,确定自己的病情适宜进食甘性食物,避免留邪。 02 运动 还是那句老话,运动时建议类友们以自己的身体情况为标准,选择强度适宜的运动。春季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生发阳气,黄闰月医生建议类友们适当做做太极拳、八段锦或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 03 养肝护肝功法 《遵生八笺》是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将不同季节的五脏特性和调养方法详细论述的古代养生学重要参考文献。以下是其中记载的行之有效的春季养肝治肝的功法,对类友的肝脏养护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嘘”字诀 图片 “六字诀”是道家修炼五脏常用的方法。《遵生八笺·六气治肝》提出,“六字诀”中的“嘘”字诀可用于治疗肝病。 做法:端坐或盘膝而坐,调整呼吸,平静思绪,缓缓吸气,睁大双目后缓缓呼出,呼气时小声发出“嘘”字音,但音量以听不到为最佳,再缓缓吸气,反复30次,缓慢均匀而不间断。 适用于:春季肝经有实邪,出现四肢发热、掌心发红、头晕、双眼发红、急躁易怒等症状。 注意:“嘘”字诀做得过多容易损伤肝气,症状消失后应立即停止。 2 静坐扣齿修肝法 图片 静坐扣齿修肝法调心是功法的核心,在锻炼的同时也强调宁心静气,不仅可以生口中津液,还可以调摄气血心神,从而达到修养肝脏的目的。 做法:春季早晨太阳刚升起时,面朝东边,屏息凝神,上下牙齿相互叩动。通常静坐半小时左右即可。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类友们定期复查记得不要遗漏肝功、肾功的复查哦,可以及时发现身体是否出现药物性损伤以调整用药。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 孙丽霞,金桂兰,汪悦.论类风湿关节炎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J].吉林中医药,2009:13-14. [2] 刘媛媛,胡亚男.《内经》视角下《遵生八笺》春季养肝治肝法探析[J].吉林中医药,2022,42(07):769-773.

发布了文章

风湿闰月说|关于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要点你不可不知!

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药物,在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这类药物以其独特的抗炎、镇痛和退热效果,在对抗诸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时发挥着关键作用。 今天,就让黄闰月主任和大家聊聊有关 NSAIDs 的那些事儿~ 图片 什么是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是一大类不含有甾体结构(即激素)但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的合成。 COX 有两种同工酶形式, COX-1 和 COX-2。 ● COX-1 参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如保护胃黏膜及调控血小板聚集; ● COX-2 在炎症过程中被诱导产生,催化生成促进炎症、疼痛与发热的前列腺素。 其代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 在风湿免疫疾病中的应用 风湿免疫性疾病涵盖了一大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NSAIDs 在这些疾病治疗中扮演了基础且重要的角色,它们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关节肿痛、晨僵以及其他炎症表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活动度。 对于轻至中度病情的患者,NSAIDs 往往是首选的抗炎药物,为患者提供即时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 然而,尽管 NSAIDs 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中有显著疗效,但其潜在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 01 消化系统损害 由于对 COX-1 的抑制,可能导致胃肠道黏膜防护机制受损,易诱发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减少这类风险,新型的选择性 COX-2 抑制剂旨在保留 COX-1 的保护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02 心血管风险 部分 NSAIDs 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风险,尤其是在长期高剂量使用时。 某些特定药物在这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 03 肾脏毒性 NSAIDs 可通过影响肾血流动力学和抑制肾内前列腺素的保护作用,导致水钠代谢紊乱、高血压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 04 其他副作用 包括但不限于皮疹、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温馨提示:在临床中,要避免联合用药,即不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 NSAIDs ;此外,服药期间不要饮酒。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综合运用中医药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NSAIDs 的不良反应,并且可以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形成中西医结合的优化治疗方案。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了解非甾体抗炎药 [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3, (10): 32-33. [2]王若伦,冯霞,唐波. 广东省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临床快速综合评价专家共识 [J/OL]. 今日药学, 1-12[2024-01-26]. [3]顾云霞,朱华,孙家艳等. 风湿免疫科非甾体抗炎药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评价 [J]. 海峡药学, 2022, 34 (09): 121-123.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