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803

张伟志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门诊。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包括: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法洛四联症(TOF),主动脉缩窄(CoA),等等。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不开刀”、“无放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等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开胸体外循环手术以及放射线(DSA)引导下经皮介入封堵术。经典的开胸手术需要通过正中切口或侧切口,建立体外循环,让心脏停下来,然后切开心脏,用针线将补片缝在心脏上修补缺损,由于创伤大,且需要体外循环,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固有的风险和并发症。随着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后来出现了放射线引导下经皮介入封堵术,避免第一种方法的缺点,具有创伤小、不用体外循环的优点,实现了不开刀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但是这种方法却有放射线辐射损伤、造影剂相关的器官功能损害及封堵失败的风险,被认为是“外面伤口小,里面伤害大”。近年来,外科医师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并引入食道超声技术,创造了兼具两者优点的第三种方法——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这种方法不用放射线、没有辐射,而且不用体外循环,但是手术切口仍有2厘米左右,比经皮介入的创伤还是大一些。为了实现不开刀也不用放射线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第四代治疗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封堵术。这种新技术只要在大腿根部用针穿刺股静脉,伤口只有米粒大小,并将传统的放射线引导改为全程在超声引导下完成,不使用放射线,没有辐射,无需特殊防护,安全可靠,真正实现了 “不开刀、无放射” 治疗先心病。由于不需要使用放射线,这种新型治疗方法不必在导管室进行,可以在外科手术室进行,其带来最大的好处是一旦封堵失败,可立即改为开胸直视手术,不但能做到只进一次手术室就能治好病,减轻患者负担及痛苦,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我们的新技术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EuroIntervention》上。

发布了文章

右侧腋下超小切口心脏手术

心脏外科医生进行体外循环下的心脏直视手术时,目前大多数医生在大多数手术都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这种切口的优点是术野显露好,可以完成大部分心脏手术。但这种切口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一方面切口的位置在胸前正中,而且切口比较长,非常影响美观,甚至给部分病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由于要劈开胸骨,术后有些病人会出现鸡胸或漏斗胸,也影响美观。 对于很大一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对于简单先心病,如: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瓣狭窄(PS),可以选择更加微创的侧切口,也就是右侧腋下小切口。右侧腋中线的超小切口,它的优点是损伤小,肌肉切开的少,几乎仅仅就是肋间肌。这种切口很隐蔽,胳膊放下,根本看不出来做过手术。我做的最小的室缺的切口只有2.5厘米,和拇指差不多宽。与胸骨正中切口相比,这种右侧腋下小切口不会造成鸡胸和漏斗胸。下面两张图片,是我做的两个孩子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时拍的。这种切口对外科医生要求较高,解剖和操作要很熟练。显露差时,过于复杂的病例难以操作。但是家长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建议尽量选择这种侧切口手术,如果对此手术方式方法还有其他疑问,可以与我联系。


发布了文章

室间隔缺损什么时候治疗最佳?

经常有患儿父母问:室间隔缺损到底什么时候(多大年龄?多少体重?)做手术最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室间隔缺损的一些基本知识。室间隔缺损(VSD)指在室间隔上存在开口,造成左右心室间血流异常交通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单纯性VSD是最普遍被认识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2‰,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0%。室间隔缺损根据其解剖位置可分为3种类型:膜周型、肌部、双动脉下型,其中以膜周部VSD最为多见。VSD依据其缺损的大小可分为小型VSD和大型VSD:小型VSD是指直径小于主动脉开口直径一半,由于分流量有限,除在婴儿期易患感冒外,多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仅在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大型VSD则是指直径大于1.0cm或接近于主动脉开口直径,左右心室间的压力已较为接近,其分流量的大小及方向取决于肺血管阻力的变化。胎儿期肺血管高阻力出生后下降缓慢或无明显下降者,整个婴儿期可无心衰表现;降低肺血管阻力药物的使用、提高氧分压的治疗,均可导致肺血管阻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衰;多数患者生长发育较落后,婴儿期可无呼吸道感染增多现象,但下呼吸道感染时,可发生紫绀。胎儿期肺血管高阻力出生后下降迅速者,临床上可于数日内即出现呼吸急促、苍白多汗、喂养困难、肝脏增大,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心衰、肺水肿;患儿症状可因左房压上升所致心室间分流减少而暂时缓解,临床表现时轻时重,反复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发育迟缓、胸骨突出以及肺血管高阻力的临床表现,部分病人死于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由于室间隔缺损复杂多变,所以手术时机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VSD的大小和类型、自然史、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考量。小型VSD:这类病人很少或不需要药物治疗,应随访以期VSD可能变小和/或自然闭合。1岁后定期评价无症状的膜周或肌部VSD病人的生理和解剖指标,出现心室扩张、主动脉瓣脱垂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无明显自然闭合可能性的病人,多在2岁前建议其手术。大型VSD:表现为严重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大型VSD婴儿一般应在出生后3个月内手术矫治。部分对药物治疗有效者可推迟到6个月后,在这以后自然闭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肺血管阻塞性病变会进行性加重,固应尽早手术。  双动脉下型VSD病人,一般无自愈可能,且容易引起主动脉瓣脱垂和反流,影响心功能,一经确诊,均应尽早手术治疗。  由于室间隔缺损肺循环血流量增加,患儿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喂养困难等症状,甚至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药物不能控制时宜早期手术。如果患儿生长发育良好,体重正常增长,无经常呼吸道感染,且缺损有自愈趋势者,每3-6月随访一次。不急于行手术治疗。  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才能使疾病得到更好的治疗,才能保证术后的良好恢复,如果您的孩子有室间隔缺损而不清楚什么时候是手术的最好时机,请不要耽误,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方便就诊的可以先网上或者电话咨询,与我一对一的交流。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