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7622

刘玉欣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五官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感染
过敏反应
感冒
中耳炎
腺样体肥大
耳炎

发布了文章

疫情期间宝宝生病了是否去医院?

近期我们在“微医医生端”在线咨询活动中经常被问及“宝宝发热、宝宝咳嗽要不要去医院?”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冬春时节,早晚温差大,空气干燥,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当下正值疫情流行期,医院是相对易感区域,宝妈们特别纠结,到底要不要带宝宝去医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区别,以供非重点疫区的宝妈们针对自家宝宝的情况理性选择。普通感冒 我们平常说的感冒,实际上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平时家长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时,医生诊断的“上感”就是此病。上感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约占宝宝日常疾病的80%以上。它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其中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由病毒引起的上感可继发细菌感染,或发病开始即由病毒、细菌同时感染,我们称之为“混合感染”。本病虽不是传染病,但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空气和直接接触传播。宝宝感冒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宝宝自身机体抵抗力较弱。2.家长护理不当,使之受凉。如寒冷季节洗澡、宝宝出汗后吹风、天气变化没有及时加减衣物等。3.有密切接触感冒者。宝宝感冒时有哪些表现:1.感冒初期多以“卡他”症状为主,如流清涕、打喷嚏、流眼泪等。2.发病初期可不发热或低热,随着疾病发展体温逐渐升高,部分宝宝高热或体温升高时可发生“抽风”,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3.咽部不适,包括咽干、痒、痛,张口发“啊”音时可见咽峡部充血、红肿。部分宝宝会由于咽痛而进食欠佳。4.咳嗽,可表现为干咳或咳痰,若合并细菌感染,则会咳黄痰。5.部分宝宝可出现流泪,是由于眼睛结膜发炎或病原微生物刺激鼻黏膜反射性引起。宝宝感冒后应如何处理:1.注意休息 感冒早期应卧床休息,减少外出,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疾病恢复。2.多饮水 饮水可及时补充因发热出汗丢失的水分,也可对咽部病毒、细菌起到冲刷作用。3.合理饮食 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稀饭、面条等;可补充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避免进食鱼腥、油腻、辛辣食物。4.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是降低室内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浓度的有效方法。如不能开窗通风,可用空气消毒机。5.对症退热处理 体温在38.5°C以下,没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热。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善,发热时一般不用退热药,以物理降温为主。常用物理降温法有:首先宝宝适当减少衣物,穿透气舒适棉衣,盖轻便薄被,避免捂汗,捂汗时由于热量聚集,散热不好,容易引起宝宝抽搐。湿毛巾或退热贴敷额头,可用略高于宝宝体温的温水泡澡或温水擦浴,擦拭宝宝的颈部、腋窝、肘窝、四肢、腹股沟、腘窝等处。由于酒精可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现在多不提倡酒精擦浴。若宝宝体温持续升高不降,体温在38.5°C左右可使用退热药物,常用的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赖氨匹林、牛磺酸、羚羊角颗粒等。若宝宝服药困难,可用布洛芬栓剂纳入肛门。若持续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若宝宝在家里发生高热惊厥,家长要保持镇静,可做如下处理:1)让宝宝躺在床上或平地上休息,松开衣领,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以利于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引起窒息。2)对牙关紧闭者,不能强行撬开牙齿,不要把手指或其他物体塞入宝宝口中;3)不要掐人中,这种做法往往没有效果,还会损伤宝宝稚嫩的皮肤;4)不要强行按压抽搐的肢体,试图使其停止抽搐,以免导致骨折和关节损伤;5)可用手机记录下宝宝抽搐的情景,有利于医生分析病情;6)若宝宝抽搐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短时间内连续发作,中间意识状态不恢复,或发作停止10~15分钟后仍不能恢复意识,应呼叫救护车立即就医。6.抗感染治疗 感冒初期多建议服用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感冒药,如小儿金翘颗粒、清开灵、鱼腥草、山腊梅叶颗粒等;对于氨酚黄那敏的使用仍有争议,若宝宝以流清涕、打喷嚏、流眼泪的症状为主,可适量服用氨酚黄那敏颗粒;若合并细菌感染,如流脓涕、咳黄痰等,则应给予有效抗生素,如希克劳、头孢丙烯、头孢克肟、头孢地尼等,可加用止咳、分泌物化解药物。 感冒病程大约1周,超过10天以上不愈者或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如嗜睡,情绪异常,或发热时间较长、症状渐重或迁延不愈,请及时带宝宝就医。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中国以冬春季多发。流感潜伏期通常为1~3天,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按病毒型别不同分为甲、乙二型,我国甲型流感最为常见,乙型流感流行强度低于甲型流感,两者均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传播,依据病情可分为普通型流感、重症流感、危重症流感。轻型流感 发热仅为轻或中度发热,全身及呼吸道症状都较轻,2~3天内可自我恢复或痊愈。流感病毒性肺炎 肺炎型流感起初与典型流感症状类似,但1~3天后病情迅速加重,出现高热、咳嗽、胸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及心、肝、肾等多器官衰竭。 这类流感多发生在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疾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在病程5~10天内发生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治疗难度大,死亡率较高。对于儿童来说,当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1.发热达40°C以上,或反复高热;2.咳嗽渐进性加重;3.胸痛或严重的肌肉疼痛;4.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口唇发绀;5.脱水,8小时内无排尿;6.癫痫发作;7.慢性疾病恶化。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背景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 2020 年1月7日,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检测,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目前的研究显示,2019-nCoV可能来自野生动物,其具体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具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易发展为重症。儿童确诊病例不多,大多症状较轻,尚无死亡病例报道。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导致儿童感染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多为3~7 天,可达14天,据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或可长达24天。对已报道的儿童确诊病例资料分析显示,发病年龄最小30小时,最大17岁 。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或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也可能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从目前收治的儿童病例情况来看,多数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可无发热或肺炎表现,预后良好,多在1~2周内恢复,部分儿童病例或可进展为下呼吸道感染。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感染和新生儿感染病例。目前由于儿童病例数较少,随着病原学检测的广泛应用,病例数可能会增加,有待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进一步观察。虽然截至目前暂无儿童患者死亡病例,但不能忽视潜在的死亡风险。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流行期间,尽管儿童患者与成人相比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曾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 d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 d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 d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对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史的儿童需监测体温和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去指定医院排查;对于新生儿,若其母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生儿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测,根据病情实施病房隔离或居家隔离观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管理。需要从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个环节进行预防。控制传染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根据患儿病情轻重,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观察或去指定医院治疗。居家隔离患儿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居室保持通风,患儿使用后的物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照顾患儿者应佩戴口罩,口罩使用后应妥善处理。阻断传播途径 防止呼吸道或接触传播。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臂弯等遮住口鼻。咳嗽手捂之后或从公共场所返回以及饭前便后需彻底清洁双手,洗手前尽量不接触口、鼻、眼。儿童玩具需要定期消毒,如56℃加热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或紫外线等。保护易感人群  1)减少感染暴露机会。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人群密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时需佩戴口罩;不要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不要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的市场。2)加强暴露儿童监测。对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史的儿童,需监测体温和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去指定医院排查;对于新生儿,若其母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生儿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测,根据病情实施病房隔离或居家隔离观察。3)增强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均衡膳食、保持口腔健康、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正在研发过程中。如何甄别疑似患者? 对湖北以外省份的疑似患者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临床表现: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胸部影像学检查示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和/或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者可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确诊病例体温恢复正常3 d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2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 d),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疑似病例连续2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 d),可解除隔离。就医注意事项 1)就医前可提前电话或网上预约,以减少候诊时间,减少陪同人员;2)出门后及就医全程应佩戴口罩;3)尽量乘坐私家车,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重症患者可呼叫救护车运送,途中适当开窗通风;4)注意咳嗽礼仪,保持手卫生,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5)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6)就医时,应如实详细陈述患儿病情,尤其应如实告知有无流行病学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资料:李兴旺教授对《流感诊疗方案》的解读和《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

发布了文章

疫情期间宝宝生病了是否去医院?

        近期我们在“微医医生端”在线咨询活动中经常被问及“宝宝发热、宝宝咳嗽要不要去医院?”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冬春时节,早晚温差大,空气干燥,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当下正值疫情流行期,医院是相对易感区域,宝妈们特别纠结,到底要不要带宝宝去医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区别,以供非重点疫区的宝妈们针对自家宝宝的情况理性选择。普通感冒 我们平常说的感冒,实际上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平时家长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时,医生诊断的“上感”就是此病。上感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约占宝宝日常疾病的80%以上。它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其中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由病毒引起的上感可继发细菌感染,或发病开始即由病毒、细菌同时感染,我们称之为“混合感染”。本病虽不是传染病,但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空气和直接接触传播。宝宝感冒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宝宝自身机体抵抗力较弱。2.家长护理不当,使之受凉。如寒冷季节洗澡、宝宝出汗后吹风、天气变化没有及时加减衣物等。3.有密切接触感冒者。宝宝感冒时有哪些表现:1.感冒初期多以“卡他”症状为主,如流清涕、打喷嚏、流眼泪等。2.发病初期可不发热或低热,随着疾病发展体温逐渐升高,部分宝宝高热或体温升高时可发生“抽风”,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3.咽部不适,包括咽干、痒、痛,张口发“啊”音时可见咽峡部充血、红肿。部分宝宝会由于咽痛而进食欠佳。4.咳嗽,可表现为干咳或咳痰,若合并细菌感染,则会咳黄痰。5.部分宝宝可出现流泪,是由于眼睛结膜发炎或病原微生物刺激鼻黏膜反射性引起。宝宝感冒后应如何处理:1.注意休息 感冒早期应卧床休息,减少外出,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疾病恢复。2.多饮水 饮水可及时补充因发热出汗丢失的水分,也可对咽部病毒、细菌起到冲刷作用。3.合理饮食 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稀饭、面条等;可补充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避免进食鱼腥、油腻、辛辣食物。4.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是降低室内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浓度的有效方法。如不能开窗通风,可用空气消毒机。5.对症退热处理 体温在38.5°C以下,没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热。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善,发热时一般不用退热药,以物理降温为主。常用物理降温法有:首先宝宝适当减少衣物,穿透气舒适棉衣,盖轻便薄被,避免捂汗,捂汗时由于热量聚集,散热不好,容易引起宝宝抽搐。湿毛巾或退热贴敷额头,可用略高于宝宝体温的温水泡澡或温水擦浴,擦拭宝宝的颈部、腋窝、肘窝、四肢、腹股沟、腘窝等处。由于酒精可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现在多不提倡酒精擦浴。若宝宝体温持续升高不降,体温在38.5°C左右可使用退热药物,常用的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赖氨匹林、牛磺酸、羚羊角颗粒等。若宝宝服药困难,可用布洛芬栓剂纳入肛门。若持续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若宝宝在家里发生高热惊厥,家长要保持镇静,可做如下处理:1)让宝宝躺在床上或平地上休息,松开衣领,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以利于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引起窒息。2)对牙关紧闭者,不能强行撬开牙齿,不要把手指或其他物体塞入宝宝口中;3)不要掐人中,这种做法往往没有效果,还会损伤宝宝稚嫩的皮肤;4)不要强行按压抽搐的肢体,试图使其停止抽搐,以免导致骨折和关节损伤;5)可用手机记录下宝宝抽搐的情景,有利于医生分析病情;6)若宝宝抽搐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短时间内连续发作,中间意识状态不恢复,或发作停止10~15分钟后仍不能恢复意识,应呼叫救护车立即就医。6.抗感染治疗 感冒初期多建议服用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感冒药,如小儿金翘颗粒、清开灵、鱼腥草、山腊梅叶颗粒等;对于氨酚黄那敏的使用仍有争议,若宝宝以流清涕、打喷嚏、流眼泪的症状为主,可适量服用氨酚黄那敏颗粒;若合并细菌感染,如流脓涕、咳黄痰等,则应给予有效抗生素,如希克劳、头孢丙烯、头孢克肟、头孢地尼等,可加用止咳、分泌物化解药物。 感冒病程大约1周,超过10天以上不愈者或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如嗜睡,情绪异常,或发热时间较长、症状渐重或迁延不愈,请及时带宝宝就医。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中国以冬春季多发。流感潜伏期通常为1~3天,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按病毒型别不同分为甲、乙二型,我国甲型流感最为常见,乙型流感流行强度低于甲型流感,两者均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传播,依据病情可分为普通型流感、重症流感、危重症流感。轻型流感 发热仅为轻或中度发热,全身及呼吸道症状都较轻,2~3天内可自我恢复或痊愈。流感病毒性肺炎 肺炎型流感起初与典型流感症状类似,但1~3天后病情迅速加重,出现高热、咳嗽、胸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及心、肝、肾等多器官衰竭。 这类流感多发生在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疾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在病程5~10天内发生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治疗难度大,死亡率较高。对于儿童来说,当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1.发热达40°C以上,或反复高热;2.咳嗽渐进性加重;3.胸痛或严重的肌肉疼痛;4.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口唇发绀;5.脱水,8小时内无排尿;6.癫痫发作;7.慢性疾病恶化。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背景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 2020 年1月7日,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检测,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目前的研究显示,2019-nCoV可能来自野生动物,其具体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具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易发展为重症。儿童确诊病例不多,大多症状较轻,尚无死亡病例报道。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导致儿童感染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多为3~7 天,可达14天,据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或可长达24天。对已报道的儿童确诊病例资料分析显示,发病年龄最小30小时,最大17岁 。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或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也可能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从目前收治的儿童病例情况来看,多数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可无发热或肺炎表现,预后良好,多在1~2周内恢复,部分儿童病例或可进展为下呼吸道感染。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感染和新生儿感染病例。目前由于儿童病例数较少,随着病原学检测的广泛应用,病例数可能会增加,有待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进一步观察。虽然截至目前暂无儿童患者死亡病例,但不能忽视潜在的死亡风险。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流行期间,尽管儿童患者与成人相比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曾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 d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 d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 d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对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史的儿童需监测体温和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去指定医院排查;对于新生儿,若其母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生儿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测,根据病情实施病房隔离或居家隔离观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管理。需要从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个环节进行预防。控制传染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根据患儿病情轻重,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观察或去指定医院治疗。居家隔离患儿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居室保持通风,患儿使用后的物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照顾患儿者应佩戴口罩,口罩使用后应妥善处理。阻断传播途径 防止呼吸道或接触传播。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臂弯等遮住口鼻。咳嗽手捂之后或从公共场所返回以及饭前便后需彻底清洁双手,洗手前尽量不接触口、鼻、眼。儿童玩具需要定期消毒,如56℃加热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或紫外线等。保护易感人群  1)减少感染暴露机会。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人群密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时需佩戴口罩;不要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不要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的市场。2)加强暴露儿童监测。对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史的儿童,需监测体温和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去指定医院排查;对于新生儿,若其母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生儿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测,根据病情实施病房隔离或居家隔离观察。3)增强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均衡膳食、保持口腔健康、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正在研发过程中。如何甄别疑似患者? 对湖北以外省份的疑似患者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临床表现: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胸部影像学检查示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和/或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者可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确诊病例体温恢复正常3 d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2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 d),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疑似病例连续2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 d),可解除隔离。就医注意事项 1)就医前可提前电话或网上预约,以减少候诊时间,减少陪同人员;2)出门后及就医全程应佩戴口罩;3)尽量乘坐私家车,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重症患者可呼叫救护车运送,途中适当开窗通风;4)注意咳嗽礼仪,保持手卫生,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5)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6)就医时,应如实详细陈述患儿病情,尤其应如实告知有无流行病学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资料:李兴旺教授对《流感诊疗方案》的解读和《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








发布了文章

婴幼儿常见急症——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耳鼻喉科常见的可危及生命的急症之一。婴幼儿易发生气管异物的原因有:3岁以下小儿磨牙未萌出,咀嚼功能不完善,喉的保护功能不健全,小儿进食或口内含食物或物品时,哭笑、打闹或跌倒,突然吸气,由于声门开放,食物或玩物就会被吸入气管、支气管内,形成气管、支气管异物。异物较大可完全嵌顿于声门区或总气管,导致窒息死亡,如果冻等;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小儿耳鼻喉科刘玉欣异物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后,常伴有咳嗽发热,容易被误诊为“感冒”、“肺炎”等,长期停留者由于阻塞和炎症刺激,可引发肺气肿、支气管肺炎、肺不张等,严重者可导致肺脓肿,纵膈气肿和气胸,导致生命危险。常见的异物有花生,瓜子,腰果,杏仁,豆类,铁钉,小玩具零件,塑料笔帽等,气管异物停留越久危害越大,因此,气管异物一般均应尽早取出,病人一般情况较好时,可在全麻下,通过支气管镜将异物及时取出;或抗炎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异物取出术。气管异物是器官进入异物中较危险的一种,手术风险大,严重者危及生命!气管异物的预防: 避免幼儿在吃东西时哭闹、嬉笑、跑跳,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给幼儿吃炒豆子、花生、瓜子等不易咬嚼的食物,更不要强迫喂药,这些都容易造成幼儿气管异物的发生。在幼儿的活动范围内应避免存放小物品,如小钮扣、

发布了文章

警惕儿童最危险的鼻腔异物---纽扣电池

儿童常常由于好奇玩耍,易将手中玩耍的小物品塞入鼻腔内。由于年龄小不会表达或较大点的孩子担心家长斥责,当时不敢告诉家长,时间久了遗忘。等到出现鼻塞、脓涕,单侧鼻腔恶臭等鼻腔异物的典型症状后,往往已经延误治疗,引起鼻窦炎、气管炎等并发症。在小玩物、塑料珠、玻璃球、橡皮头、金属子弹、小石子、小饰物、五谷杂粮等品种繁多的鼻腔非生物异物中,以纽扣电池最为凶险。一旦进入鼻腔,短时间内会很快腐蚀鼻腔粘膜,造成粘膜坏死糜烂甚至鼻中隔穿孔。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小儿耳鼻喉科刘玉欣1.纽扣电池含有铬、汞、镉、铅、锰、镍等重金属,进入鼻腔后发生化学反应,电池包壳破损,有毒物质渗漏,严重腐蚀鼻腔黏膜,其中铬酸盐和氧化汞腐蚀性最强。 2.渗漏的电解质液使黏膜逐渐发生液化坏死。 3.电池在导电良好的湿润鼻腔内发生短路、放电产热,使鼻中隔黏膜、软骨严重烫伤4.异物对局部黏膜的机械性压迫造成黏膜坏死。 5.电池表面的化学物质氧化锌和银能与鼻黏膜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 另外:重金属被人体吸收后可长期滞留在体内导致慢性中毒,引起中枢、消化、呼吸等系统疾病。

发布了文章

节日期间预防婴幼儿异物发生

春节来临,各种糖果、干果集中消耗,家长忙年顾不上照看孩子,极易发生异物。近日我们接诊了不少气管异物、鼻腔异物、喉咽异物以及耳道异物的孩子,家长的一时疏忽造成孩子极大风险。提醒有小孩的家长尽量不让3岁以下孩子吃食坚果类食物,在孩子吃东西时一定不要逗他们说笑及哭闹,以免造成孩子不必要的伤害。祝所有的宝贝及家人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发布了文章

青岛市新生儿听力诊断流程

1、初筛:宝宝出生后在产科或新生儿科进行听力筛查,没有筛查条件的接产机构会安排新生儿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筛查。2、复筛:初筛未通过的宝宝在30-42天回初筛机构进行复筛。3、转诊:复筛仍未通过的宝宝会接到筛查机构开具的转诊单,到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听力诊断。4、诊断:家长在宝宝1-3个月内,携带转诊单到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门诊1楼,给宝宝建卡后挂耳鼻喉科号,到3楼耳鼻喉科门诊就诊,进行听力诊断。做听力诊断的宝宝不需排队等候,直接到护士站,护士会安排相应的大夫接诊。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小儿耳鼻喉科刘玉欣注意事项:1、带宝宝就诊之前尽量不让宝宝在路上睡觉,以免因听力检测时宝宝睡眠不沉而影响诊断结果。2、最好在宝宝状态好的时间带宝宝到医院做听力诊断,如果宝宝有感冒、发热、鼻塞等症状都会影响诊断结果。3、对单耳未通过的宝宝也一定去做诊断。4、家长不要自己感觉宝宝能听到就拒绝带宝宝去做诊断,对轻中度听力损失的宝宝如果不及时被发现会影响他们的语言发育。5、对于生后黄疸严重、生后缺氧、窒息或颅脑损伤的宝宝,即使生后听力筛查都通过也要到诊断中心进行听力诊断,以免漏诊听神经病的宝宝。

发布了文章

小儿肺炎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儿肺炎是由不同致病原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脂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多发于冬春季节,肺炎死亡占小儿死亡的第一位,被卫生部列为小儿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 肺炎应该注意什么? 1、要保持居室环境安静,舒适,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3-4次,每次30min。室温18℃-22℃,湿度55%-60%为宜。 2、合理安排生活,降温时及时增添衣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3、预防呼吸道感染,在发病季节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或人群聚集之处,避免交叉感染。室内可定期用食醋熏蒸的方法进行空气消毒。 4、家长要加强患儿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给油炸食品及易产气的食物;耐心哺喂,每次喂食必须将头部抬高或抱起,以免呛入气管发生窒息;鼓励患儿多饮水。 5、家长要会观察患儿神志、呼吸频率及节律。呼吸突然加快、面色苍白或发绀、鼻翼煽动、神情淡漠或烦躁不安,为病情加重的表现,应及时就诊。

发布了文章

儿童为什么容易患急性中耳炎

天气变冷,最近耳鼻喉科门诊中耳炎的小患者逐渐增多,那么什么原因会引起中耳炎反复发作呢?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小儿耳鼻喉科刘玉欣中耳炎常见病因:1.受凉感冒后,细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2.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游泳,用力擤鼻涕,婴幼儿平卧吮奶等均可引发急性中耳炎3.我们每个人耳朵和鼻咽腔之间有一个管道(咽鼓管)。咽鼓管一端开口于鼻腔后方鼻咽部的侧面,另一开口位于中耳腔,正常情况下咽鼓管的开放维持中耳炎的正常压力,同时咽鼓管的纤毛运动将中耳腔的液体和细菌排出到鼻咽部。4.儿童咽鼓管较成人短、平,因此中耳炎发病率较成人高,腭裂患儿更易患中耳炎。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1.耳痛是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最常见表现;2.急性中耳炎可有畏寒、发热、倦怠、呕吐、腹泻及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3.若发现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鼓膜穿孔,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多可缓解;4.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尽早使用抗生素),通畅引流及病因(感冒等)治疗,局部使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感染控制后,多可好转,多不会影响听力。

发布了文章

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微创、疼痛轻、出血少...

目前最常用的扁桃体、腺样体手术方式是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小儿耳鼻喉科刘玉欣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系统的作用原理是使电极和组织间形成等离子薄层,层中离子被电场加速,并将能量传递给组织,在低温下(40°C―70°C)打开细胞间分子结合键,使靶组织中的细胞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造成病变组织液化消融,称为等离子(不是热效应),从而达到靶组织体积减容的效果。 等离子手术系统优点:(1)疼痛轻,较低的温度(40-70度)来进行组织的切除,从而避免对组织的损伤,并且能够大大减轻病人的术后疼痛;(2)手术时间短,等离子手术系统边消融、边凝血同时吸引,不必单独止血,节省手术时间。 传统手术时间一般1-2个小时左右,等离子扁桃体加腺样体手术时间约30分钟(单纯腺样体分钟左右)。(3)出血少,等离子手术通常出血1-2ml,传统的剥离和切割手术出血量在50-100ml。

发布了文章

我已开通家庭医生服务

各位宝宝家长你们好!宝宝的健康问题往往牵动着一家人的心绪,为了更好的随访照顾和帮助到每位可爱的宝宝,我已经开通了好大夫的家庭医生服务,医学上讲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回去的看护非常重要,因为你们不是医生,往往出现问题的时候只能束手无策,需要长期随访或者需要医学指导的家庭可以申请家庭医生这个服务,我每天会抽出一定的休息时间在网上回复你们,因为平常工作比较辛苦繁忙,有时候回复不及时也请多多谅解,我会尽量照顾到每位宝宝,祝愿每位小天使都快乐健康成长。

发布了文章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该如何预防?

支气管炎系指支气管发生炎症,小儿最常见且较严重的是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冬季,可引起局部流行。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此病多发生在2.5岁以下的小儿,80%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儿。 预防毛细支气管炎要做到:1.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忌对流风。室温18℃-22℃,湿度55%-60%为宜。每日通风换气,冬季及初春天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不宜使用空调。 2.保持安静和充分睡眠。 3.饮食上多食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避免有呼吸道感染者探视小孩,避免将小儿抱入人多的公共场所,患者家长注意自身的清洁卫生,小孩餐具每日煮沸消毒1—2次,防止腹泻发生。

发布了文章

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的表现及危害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4-6岁时为增殖最旺盛的时期,青春期以后逐渐萎缩。 在正常生理生长期,大多数孩子不会出现呼吸道梗阻的症状,但是当腺样体组织异常增生肥大时,引起相应症状: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小儿耳鼻喉科刘玉欣1.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或咽鼓管口淋巴组织增生堵塞咽鼓管口,引起该侧分泌性中耳炎,出现传导性聋及耳鸣现象,有时引起化脓性中耳炎。2.鼻部症状:肥大的腺样体及粘脓性分泌物堵塞后鼻孔,并发鼻炎及鼻窦炎而出现鼻塞、流鼻涕症状。由于小儿鼻咽部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会因鼻塞影响而张口呼吸,尤其夜间睡眠时舌及咽部的肌肉放松后造成舌根向后面轻度下垂,使呼气时排气受到影响,会使症状加重。长期的张口呼吸,气流会冲击硬腭,使之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也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称之为“腺样体面容”。3.咽部及下呼吸道症状:患儿的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粘膜,出现咳嗽,易患支气管炎。4.全身症状:鼻咽分泌物咽入胃中导致儿童厌食、呕吐、消化不良、继而营养不良。因呼吸不畅,肺扩张不足造成鸡胸。同时因气道狭窄,血液中氧饱和度不足,大脑长期处于慢性持续缺氧状态,使孩子白天昏昏沉沉,精神欠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长期鼻堵、呼吸不畅,还能影响心、肺功能。有的患儿因鼻堵塞还可使发音受到影响,形成闭塞性鼻音,俗语称“囔囔”声。 因此对腺样体肥大不可轻视。如果不及时治疗而形成上述疾病,如颌面畸形、心肺疾病等,即使切除了腺样体,呼吸通畅了,仍需继续长期治疗其他的病症。

发布了文章

国庆节值班通知

因国庆节值班调整,本人10月1-7号节日期间,1、2号上午值班,3、4号全天值班,节后恢复正常。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