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419

李炯

乌镇互联网医院

徐州市儿童医院 血管瘤介入科 李炯主任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血管瘤
静脉畸形
血管畸形
鲜红斑痣
淋巴管瘤
脉管畸形
动静脉畸形
色斑

发布了文章

置顶

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外涂药水or药膏治疗

【门诊】头顶以及腿红色肿物,鲜红色,稍突起于皮肤表面 【诊断】婴幼儿血管瘤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目的:测量血管瘤深度以及血流速度,评估血管瘤。1、血管瘤越深治疗越复杂,血管瘤越表浅治疗越简单2、血流量越丰富血管瘤后期长得就越快,血流量越少,后期血管瘤长得就慢。 【治疗方案】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 【关于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于颌面部以及四肢,特别是颌面部高发,男女比例1:3,早产儿高发。婴幼儿血管瘤有四个期:1、快速增长期2、增长期3、稳定期4、消退期。不同时期血管瘤表现也不同,颜色:淡红色➡️红色➡️鲜红色(草莓样)➡️暗红色,凸起程度:无凸起➡️稍凸起➡️凸起➡️明显凸起,皮温(血管瘤温度):皮温正常➡️皮温增高/正常。 【治疗方案】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三点:1、血管瘤临床表现2、血管瘤分期3、超声检查。但治疗总的原则是:尽量选择简单、安全、无痛、微创以及对宝宝创伤小的治疗方案,从简单治疗方案开始。 【病情分析】这三个血管瘤宝宝,均选择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虽然这三个宝宝月龄偏小、血管瘤鲜红以及血管瘤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但是超声检查提示血管瘤表浅、无(少量)血流信号,适合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 【治疗效果】三个血管瘤宝宝,治疗时间为1个月、2个月、3个月,均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总结】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不要盲从,因为血管瘤治疗方案有九种:观察、加压包扎治疗、外涂药水治疗、激光、冷冻敷贴、硬化治疗、硬化栓塞治疗、口服盐酸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所以需要先评估一下血管瘤,再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发布了文章

胎儿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医学科普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Malformations,LMs,又称淋巴管瘤、淋巴管水囊肿,淋巴管囊肿以及淋巴管水瘤等,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脉管畸形。【胎儿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孕妇产检(孕后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体表囊型肿物,胎儿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治疗时间】1、出生后病灶无压迫表现如压迫气管以及无严重贫血等,一般情况正常的情况下,建议满月后治疗。2、如果出生后有压迫症状或严重贫血等情况,一般情况较差,建议及时处理压迫症状以及纠正贫血,必要情况下及时硬化治疗。 【硬化治疗方案】婴幼儿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硬化治疗就是腔内治疗,细针穿刺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囊腔抽取淋巴液,注入硬化剂,破坏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囊壁细胞,使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囊腔向心性萎缩纤维化而被机体吸收消失,硬化治疗简单、安全、无疤痕以及复发罕见。 【医生简介】李炯徐州市儿童医院血管瘤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妇儿介入专家工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介入专委会妇儿介入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血管瘤与血管畸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血管瘤与儿科介入常务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分会儿童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妇儿介入联盟常务理事;中国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介入分会委员;中国介入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静脉介入联盟理事;中国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常务理事;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介入分会委员。 对儿童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以及肿瘤具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擅长: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肾动脉狭窄、咯血以及血管性出血的介入治疗。

发布了文章

儿童静脉畸形病因发病时间症状及治疗方案(全篇)

【静脉畸形概念】静脉畸形(Venousmalformation,VM)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脉管畸形之一,属于血管畸形,由发育异常静脉构成。表现为青紫色肿物,部分病灶扪及静脉石会引起酸痛,随身体发育成一定比例生长,无自愈性,不会自行消退,发生于头以及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好发。既往多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由于静脉畸形多好发于头颈颌面部,易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器官,难以切除完全、易复发、严重者可影响容貌以及重要功能。我是徐州市儿童医院血管瘤/介入科李炯医生,关于儿童静脉畸形的医学科普,将按照病因、发病时间、症状、治疗方案以及各种治疗方案优缺点给大家展现,这样更直观明了。 【静脉畸形病因】静脉畸形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属于脉管畸形,异常发育的静脉管壁菲薄,异常扩张扭曲而形成,是血管畸形之一。 【发病时间】静脉畸形属于先天性发育畸形,即胎儿时期就已经发生。所以出生时大部分会被发现。部分深部静脉畸形如四肢肌间隙静脉畸形,早期很难被发现,到学龄前或学龄期时由于活动量增加,出现疼痛症状时才引起重视而被确诊。 【好发部位】儿童静脉畸形好发于体表,特别是头颌面部、颈胸部以及四肢等部位。 【临床表现】静脉畸形呈青紫色肿物,凸起或平于皮肤表面,皮温不高,早期按压无痛,后期静脉石形成后,会有疼痛感。 【静脉畸形分型】静脉畸形分四型,即:I型静脉畸形、II型静脉畸形、III型静脉畸形以及IV静脉畸形。 【关于静脉石】静脉石是静脉畸形比较特征的表现,较大的静脉石在体表可以扪及颗粒感。静脉石形成后会引起明显疼痛,病灶会持续变大。 【静脉畸形疼痛】1、早期疼痛很短暂,患儿会主动告诉家长哪里疼或不适,但是立马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这时期很容易被家长忽略。2、中期疼痛时间开始延迟,患儿可能会明显不适或哭闹不安,此阶段有可能会误认为是生长痛。3、晚期疼痛会持续发生,患儿无法忍受,甚至会引起功能异常,如发生在小腿会引起破行,发生在前臂无法做精细动作如使用筷子以及写字等。 【如何发现静脉畸形】1、出生时,体表青紫色肿物被家长发现。2、婴幼儿期,体表颜色正常,但患儿哭闹或情绪激动时,发现忽大忽小的肿物,但其表面肤色正常或轻微发青,超声检查确诊。3、学龄期,由于无明显诱因的疼痛,超声或者磁共振检查被发现。4、由于患儿磕碰或挤压等外力因素造成静脉畸形内出血,导致突发肿物而被发现。 【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可探及肿物,CDFI:丰富的血流信号。2、磁共振平扫+增强:软组织不规则包块,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边界清晰,T2压脂序列呈高信号,信号较均匀,内见流空血管影及结节状短T1短T2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 【诊断】静脉畸形/血管畸形 【鉴别诊断】1、动静脉畸形:皮温增高,有搏动感,可以排除。2、鲜红斑痣:暗红色或淡红色,皮温不高,不凸起于皮肤,可以排除。3、婴幼儿血管瘤:鲜红色肿物,生长迅速,可伴皮温增高,结合病史以及临床表现,可以排除。 【诊疗方案】静脉畸形经皮硬化术(pse术) 【治疗过程】用细针多点多角度穿刺静脉畸形,回抽血液成功后,术中造影病灶呈不规则囊状分布及回流静脉显影,分多点多次硬化治疗。 【治疗效果】硬化治疗后复查,青紫色肿物消失,无破溃,无疼痛,临床治愈。 【关于硬化治疗】向畸形静脉腔内注入硬化剂,硬化剂会迅速作用于畸形静脉管壁细胞,使其坏死管腔粘连闭合后纤维化,最后被机体吸收。 【代替治疗方案】外科手术切除 【关于静脉畸形治疗方案优缺点】一、硬化治疗属于腔内治疗,硬化剂在畸形静脉腔内起作用,不影响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以及神经等功能,治疗后皮肤表面只有细小针眼,无疤痕,由于硬化剂是液体会在畸形静脉内快速弥散至静脉畸形每个部分,治疗上没有“死角”,治疗更彻底,不复发,所以硬化治疗静脉畸形优点:简单、安全、有效、无疤痕、微创以及复发罕见,缺点:需多次硬化治疗。二、手术切除,由于静脉畸形分布比较散乱,面积大,造成手术切口大,影响后期美观,术中易出血止血困难,增加手术风险,由于手术切除属于物理性剥离,有可能造成周围组织器官等的损伤,切除不彻底,造成静脉畸形复发,优点:手术次数少,目前不推荐常规首选治疗方案。 【个人经验总结】1、得了静脉畸形,由于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得不到家长足够重视,会拖延治疗,等静脉畸形发展后,会增加治疗难度,所以建议早发现早治疗。2、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得到了医学界普遍认可,效果确切,并在专家共识和指南上被推荐,同时硬化治疗简单、安全、有效、无疤痕以及复发罕见等优点,所以从诸多角度考虑,推荐硬化治疗静脉畸形。3、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建议在医学设备的引导下进行,更加精准,可以明显提高硬化治疗的效果,同时有效规避硬化治疗风险,尽量避免无医学设备引导下的“盲打”。4、静脉畸形硬化治疗需要术中造影确定静脉畸形分型以及引流静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硬化剂种类,提高硬化治疗效果。5、对于静脉畸形侵及范围比较大,深入肌层或重要器官的,建议确保硬化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分次治疗,可以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6、关于鉴别诊断,需与婴幼儿血管瘤相鉴别,既往静脉畸形被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目前对此类疾病进行了细化,属于不同疾病,治疗方案迥异。 【医生简介】李炯徐州市儿童医院血管瘤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妇儿介入专家工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介入专委会妇儿介入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血管瘤与血管畸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血管瘤与儿科介入常务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分会儿童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妇儿介入联盟常务理事;中国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介入分会委员;中国介入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静脉介入联盟理事;中国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常务理事;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介入分会委员。 对儿童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以及肿瘤具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擅长: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肾动脉狭窄、咯血以及血管性出血的介入治疗。

发布了文章

儿童淋巴管畸形病因发病时间症状及治疗方案(全篇)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Malformations,LMs,又称淋巴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脉管畸形,好发于儿童,约占儿童良性肿瘤的6%。分为:大囊型、多囊型以及微囊型淋巴管畸形,其中大囊型以及多囊型淋巴管畸形占比最高。我是徐州市儿童医院血管瘤/介入科李炯医生,关于儿童淋巴管畸形的医学科普,将按照病因、发病时间、症状、治疗方案以及各种治疗方案优缺点给大家展现,这样更直观明了。                                不同部位淋巴管畸形【发病年龄】淋巴管畸形发病年龄跨度大,从胎儿至青少年均可发病,但主要集中于新生儿或低龄儿童,多在2岁以前发病。【发病部位】以颌面部颈部最为常见,约占70%左右,其次为腋下及四肢等部位。【病理病因】从病理上看,淋巴管畸形是由于淋巴管发育异常局部淋巴管无法连接至正常淋巴系统,造成淋巴液引流障碍所致。                                 不同部位淋巴管畸形【门诊】门诊接诊淋巴管畸形的患儿大概分为四种情况,1、孕妇产检(孕后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体表囊型肿物,胎儿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2、患儿出生时即被发现体表包块,按压较柔软,呈水囊样,无痛感;3、患儿出生时没发现,家长无意间发现患儿体表囊性肿物,但患儿无明显不适,这部分患儿年龄集中在2岁以内,特别是几个月龄的患儿;4、自幼未发现病灶,由于激烈运动或磕碰挤压,造成原本闭合的淋巴管畸形腔内出血,迅速肿大成巨大肿物,患儿有轻微症状如疼痛,呈水囊样但张力较高,这部分患儿主要集中在学龄期儿童,甚至是青少年。【淋巴管畸形特点】体表囊性肿物,表面肤色正常,或皮下轻微发青(淋巴管畸形出血引起),按压无痛感或轻微疼痛不适,如水囊样改变,高发于颌面部、颈部、腋下以及四肢,甚至是胸背部等。【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提示无回声区,有分隔,呈囊状改变,CDFI:无血流信号,2、磁共振检查提示长T1长T2信号,囊状改变,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无明显强化。目的:1、超声检查用于明确诊断,2,磁共振检查用于了解淋巴管畸形病灶范围、侵及周围组织情况以及是否包绕重要器官如血管神经以及气管等。                产检超声检查提示淋巴管囊肿(旧称)                       胎儿磁共振检查提示淋巴管畸形                      儿童磁共振检查提示淋巴管畸形 【门诊诊断】淋巴管瘤或者淋巴管畸形 【鉴别诊断】1、囊肿:发生在关节部位如腱鞘囊肿,发生在颈部如腮裂囊肿及甲状舌骨囊肿,发生在颌下部位如颌下腺囊肿等;2、血管畸形:青紫色,静脉石形成时会有疼痛感。 【治疗方案选择的原则】总体原则是:尽量选择简单、安全、无痛、微创以及对患儿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硬化治疗。                   枕部淋巴管瘤(旧称)硬化治疗前后 【关于硬化治疗】用细针穿刺淋巴管畸形囊腔,抽取淋巴管畸形囊腔内淋巴液,在注入硬化剂,注入硬化剂的目的是破坏淋巴管畸形囊壁细胞,最后淋巴管畸形囊腔萎缩闭合纤维化后被机体吸收。                 颈部淋巴管瘤(旧称)硬化治疗前后 【硬化治疗效果】按疗程硬化治疗后,一般1/3个月复查,超声检查提示淋巴管畸形消失,临床治愈。                          耳后淋巴管畸形硬化治疗前后 【替代治疗方案】手术切除 【淋巴管畸形治疗方案优缺点】淋巴管畸形治疗方案分为腔内治疗和腔外治疗,相对应的就是硬化治疗和手术切除。所以两种治疗方案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硬化治疗需要考虑淋巴管畸形囊腔内情况,手术切除需要考虑淋巴管畸形周围情况如是否有重要组织器官等。从这方面思考就不难确定它们的优缺点了,总结如下:1、手术治疗,相对比较传统,需要切开后剥离淋巴管畸形周围组织取出淋巴管畸形,优点可以一次治疗,缺点对淋巴管畸形生长部位要求严格,需要周围没有重要组织器官,如重要血管、神经以及气管等,否则手术很难在不伤及这些重要组织或器官的情况下完全剥离淋巴管畸形,而且70%的淋巴管畸形生长在颌面部以及颈部,特别是颈部有重要的大血管、神经以及气管,所以很难进行彻底的剥离,从而造成淋巴管畸形残留导致复发,而且留有疤痕,影响患儿容貌,所以不做常规治疗方案选择:2、硬化治疗也就是腔内治疗,细针穿刺淋巴管畸形囊腔抽取淋巴液,注入硬化剂,破坏淋巴管畸形囊壁细胞,使淋巴管畸形囊腔向心性萎缩纤维化而被机体吸收消失,所以硬化治疗不会对淋巴管畸形周围重要组织或器官造成影响,但是由于淋巴管畸形发病时间较长、反复感染、反复出血,淋巴管畸形会发生无菌性或有菌性炎症导致淋巴管畸形囊壁增厚,增加硬化治疗次数。简而言之:1、手术治疗复杂、痛楚、有疤痕以及易复发;2、硬化治疗简单、安全、无疤痕以及复发罕见。               面部淋巴管瘤(旧称)硬化治疗前后 【个人经验总结】1、淋巴管瘤属于旧称,现多称为淋巴管畸形,它不是肿瘤,是先天性脉管畸形;2、淋巴管畸形发生与患儿父母没有直接的关系,是自身发育异常引起的;3、淋巴管畸形过往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创伤大、疤痕以及复发率较高,目前根据诊疗指南以及专家共识推荐硬化治疗,简单、安全、微创、无疤痕、复发罕见;4、需要强调的是硬化治疗需要在影像设备(如超声或DSA)的引导下进行,硬化治疗就更加精准,治疗无“死角”,减少治疗次数,防止残留淋巴管畸形复发,所以不建议“盲打”。5、硬化治疗特别适合颌面部及颈部淋巴管畸形的患儿,不影响患儿容貌。                   前胸壁淋巴管畸形硬化治疗前后 【李炯简介】副主任医师,徐州市儿童医院血管瘤介入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妇儿介入专家工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介入专委会妇儿介入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血管瘤与血管畸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血管瘤与儿科介入常务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分会儿童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妇儿介入联盟常务理事;中国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介入分会委员;中国介入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静脉介入联盟理事;中国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常务理事;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介入分会委员。 对儿童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以及肿瘤具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擅长: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肾动脉狭窄、咯血以及血管性出血的介入治疗。

发布了文章

婴幼儿血管瘤病因发病时间症状以及治疗方案(全篇)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源性肿瘤之一,在脉管畸形中占比最高,发病率为2%~10%,男女比为1:3,早产低体重女婴高发。我是徐州市儿童医院血管瘤/介入科李炯医生,关于婴幼儿血管瘤的医学科普,将按照患儿就诊流程给大家展现,这样更直观明了。【婴幼儿血管瘤】1982年,JohnB.Mulliken首次提出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方法,即婴幼儿血管瘤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即所谓的自我克隆复制,具有肿瘤的属性,也就是说婴幼儿血管瘤是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肿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的结果。【就诊医院及科室】徐州市儿童医院血管瘤介入科专病门诊【门诊】三个典型病例,病例1:患儿女出生后一周家长无意间发现患儿体表淡红色斑块,未予重视,满月后逐渐变成红色;病例2女出生后二周发现体表红色肿物,两月龄时开始逐渐凸起;病例3:男患儿出生后20天左右发现体表红色肿物,并快速增大伴皮下青紫色改变,四月龄时明显隆起,伴皮温增高。病例1: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诊断】三名患儿均诊断为婴幼儿血管瘤。【辅助检查】超声检查,目的:测量血管瘤深度以及血流速度,评估血管瘤;意义:1、血管瘤越深治疗越复杂,血管瘤越表浅治疗越简单2、血流量越丰富血管瘤后期长得就越快,血流量越少,后期血管瘤长得就慢。病例1患儿血管瘤很表浅位于皮层,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病例2患儿血管瘤位于皮肤层并侵及脂肪层,CDFI:可见纤细样血流信号;病例3患儿血管瘤深达脂肪层,并开始侵及肌肉层,CDFI: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鉴别诊断】1、鲜红斑痣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不凸起于皮肤表面,按压容易褪色。2、血管畸形属于先天性脉管畸形,出生时即被发现,呈青紫色肿物,皮温不高,增长缓慢。【治疗方案】病例1外涂噻吗洛儿药水治疗,病例2硬化治疗(瘤体内注射硬化剂),病例3硬化栓塞治疗及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病例2:硬化治疗【替代治疗方案】激光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方案选择原则】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三点:1、血管瘤临床表现2、血管瘤分期3、超声检查。但治疗总的原则是:尽量选择简单、安全、无痛、微创以及对患儿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案,从简单治疗方案开始。【病情分析】这三个血管瘤患儿,由于发病年龄、血管瘤发展速度以及超声检查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总体而言,婴幼儿血管瘤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治疗方案简单,患儿痛楚少。【治疗效果】三个血管瘤患儿,病例1外涂噻吗洛儿药水治疗4个月,病例2硬化治疗一次,病例3硬化栓塞治疗及口服普萘洛尔3个月,均达到较满意治疗效果。病例3:硬化栓塞以及口服药物治疗【关于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于颌面部以及四肢,特别是颌面部高发,男女比例1:3,早产女婴高发。婴幼儿血管瘤有四个期:1、快速增长期2、增长期3、稳定期4、消退期。不同时期血管瘤表现也不同。颜色:淡红色、红色、鲜红色(草莓样)、暗红色。凸起程度:无凸起、稍凸起、凸起、明显凸起。皮温(血管瘤温度):皮温增高或者正常。婴幼儿血管瘤有四个发展阶段:快速增长期0~3月龄,增长期3~8月龄,稳定期8月龄~1.5岁,消退期1.5~5岁。【总结】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不要盲从,因为血管瘤治疗方案有十种:观察、加压包扎治疗、外涂药水治疗、激光、冷冻、敷贴、硬化治疗、硬化栓塞治疗、口服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所以需要先评估一下血管瘤,再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不同部位血管瘤治疗前后 【不同治疗方案优缺点】1、观察:对于婴幼儿血管瘤发展缓慢,超声检查提示表浅而且无血流信号,患儿年龄满8月龄,可以采取观察,缺点需要定期随诊检查超声。2、外涂噻吗洛儿药水治疗:对于婴幼儿血管瘤早期而言,血管瘤还没有发展起来,超声检查血管瘤表浅位于皮肤层,CDFI提示无血流信号,可以外涂噻吗洛儿治疗,这种治疗方案简单、安全、有效、基本无副作用,缺点涂药时间长。3、加压包扎治疗:适合于1.5岁后处于消退期的血管瘤,优点简单、安全,缺点一般适用于消退期血管瘤。4、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家长急切要求治疗好患儿的血管瘤,对激光治疗寄予厚望。须知,激光的平均穿透深度有限(穿透深度仅为1.0~1.5mm),主要用于表浅血管瘤的早期干预和消退期血管瘤的治疗。激光治疗一般在6~8月龄时进行,缺点对于混合型血管瘤治疗效果欠佳。5、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引起细胞损伤、坏死,或致微血管血栓形成,从而达到破坏瘤体的目的,为早期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手段,但由于其适应证较窄,易出现溃疡、感染及瘢痕等并发症,目前不作为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的常规选择。6、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线作用于瘤体产生电离作用后出现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管腔闭塞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由于放射性治疗可能导致的潜在危害及与远期肿瘤发生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目前已不作为血管瘤治疗的常规选择。7、硬化治疗,所谓的硬化治疗属于微创的范畴,细针穿刺血管瘤瘤体在影像设备(如超声、DSA等)引导下注入硬化剂,行硬化治疗,硬化治疗不受血管瘤瘤体深度的影响,适合深部血管瘤治疗,缺点治疗相对复杂。8、硬化栓塞治疗,适合于巨大的婴幼儿血管瘤,经股动脉置管,引导微导管至巨大血管瘤的供血动脉注入硬化剂以及栓塞剂,缺点治疗方案复杂。9、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根据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诊疗指南以及专家共识,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属临床一线治疗方案,疗效确切、适用于多发以及相对较大的婴幼儿血管瘤,缺点疗程长,一般选择联合治疗。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瘤由于副作用较大,糖皮质激素已经退二线,较少用于血管瘤的治疗,主要应用于特殊类型的血管瘤治疗如卡波西型血管瘤(KM综合征)早期治疗。10、外科手术:早期由于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案不够完善,治疗方案单一的选择。缺点手术治疗不可避免的创伤性、手术本身风险及术后遗留瘢痕等因素,目前手术治疗在血管瘤的治疗中已不再推荐。 不同部位血管瘤治疗前后 【个人经验总结】谈瘤色变导致大部分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家长都比较担心和焦虑,经过网上搜索咨询和多方打听后,会更加担心和焦虑,不知所措。其实得了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因为:1、婴幼儿血管瘤是肿瘤,但是是良性肿瘤;2、婴幼儿血管瘤诊疗指南以及专家共识对于婴幼儿血管瘤的诊疗方案已经相当成熟完善;3、目前对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大多为局部治疗,并发症罕见;4、婴幼儿血管瘤治疗可以做到无疤痕,不影响患儿容貌。                                   

发布了文章

关于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中国专家共识之个人篇

【中国专家共识】专家共识是由多个学科的专家代表组成的团队,针对特定的临床问题或疾病的诊疗方案所达成的共识。在我国,这些共识通常由医学分会学组或某些专家,并由他们带领一个专家团队对特定问题或疾病进行治疗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共识的重要性在于强调了专家的经验在指南制定过程中的作用,而这些专家经验则来自于多学科专家代表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学术组织】1、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妇儿介入委员会2、中国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3、中国微循环学会外周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专家委员会4、中国血管瘤血管畸形协作网5、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整形分会介入专委会【相关内容】针对儿童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发表时间】2022年及2023年,2年3篇中国专家共识【关于个人】本人有幸参与讨论、编写、审校

发布了文章

儿童淋巴管瘤硬化治疗

淋巴管畸形旧称淋巴管瘤是比较常见的脉管畸形,3岁前高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60%发生于头颈部以及四肢躯干。淋巴管畸形分为:1、大囊型2、多囊型3、微囊型4、混合型。超声检查提示无回声或囊型回声。 淋巴管畸形治疗不要盲从,首选硬化治疗,硬化治疗:细针穿刺淋巴管畸形囊腔抽取淋巴液,注入硬化剂,简单、安全、无疤痕,无痛楚、复发罕见。

发布了文章

儿童血管畸形硬化治疗

【门诊】血管畸形患儿,分别为2月龄、4月龄以及5岁,出生时即被发现膝部、枕部以及额头青紫色肿物,后逐渐增大。【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可探及肿物,CDFI:丰富的血流信号。2、磁共振平扫+增强:软组织不规则包块,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诊断】血管畸形【鉴别诊断】1、动静脉畸形皮温增高,有搏动感,可以排除。2、鲜红斑痣呈暗红色或淡红色,皮温不高,不凸起于皮肤,可以排除。【诊疗方案】硬化治疗【代替治疗方案】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过程】铺无菌单,细针穿刺畸形静脉团,术中造影观察病灶,呈不规则囊状分布及回流静脉显影,分多点多次硬化治疗。【治疗效果】三名患儿行2-3次硬化治疗,血管畸形缩小消失,无破溃,无疼痛。【总结】比较典型的血管畸形,位置实验阳性。三名患儿分别在2-3次硬化治疗后,外观及功能均得到改善。硬化治疗血管畸形:简单、安全、微创。

发布了文章

儿童血管畸形硬化治疗

【门诊】血管畸形患儿,分别为2月龄、4月龄以及5岁,出生时即被发现膝部、枕部以及额头青紫色肿物,后逐渐增大。【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可探及肿物,CDFI:丰富的血流信号。2、磁共振平扫+增强:软组织不规则包块,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诊断】血管畸形【鉴别诊断】1、动静脉畸形皮温增高,有搏动感,可以排除。2、鲜红斑痣呈暗红色或淡红色,皮温不高,不凸起于皮肤,可以排除。【诊疗方案】硬化治疗【代替治疗方案】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过程】铺无菌单,细针穿刺畸形静脉团,术中造影观察病灶,呈不规则囊状分布及回流静脉显影,分多点多次硬化治疗。【治疗效果】三名患儿行2-3次硬化治疗,血管畸形缩小消失,无破溃,无疼痛。【总结】比较典型的血管畸形,位置实验阳性。三名患儿分别在2-3次硬化治疗后,外观及功能均得到改善。硬化治疗血管畸形:简单、安全、微创。

发布了文章

静脉畸形硬化治疗策略

【门诊】三名患儿,分别为2岁、7月龄以及8岁,出生时即被发现舌部、下唇以及左侧胸壁青紫色肿物,后逐渐增大。 【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可探及肿物,CDFI:丰富的血流信号。2、磁共振平扫+增强:软组织不规则包块,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 【诊断】静脉畸形 【鉴别诊断】1、动静脉畸形皮温增高,有搏动感,可以排除。2、鲜红斑痣呈暗红色或淡红色,皮温不高,不凸起于皮肤,可以排除。 【诊疗方案】硬化治疗 【代替治疗方案】外科手术切除 【治疗过程】铺无菌单,细针穿刺畸形静脉团,术中造影观察病灶,呈不规则囊状分布及回流静脉显影,分多点多次硬化治疗。 【治疗效果】三名患儿行三次硬化治疗,静脉畸形缩小消失,无破溃,无疼痛。 【总结】比较典型的静脉畸形,青紫色包块,位置实验阳性。三名患儿在3次硬化治疗后,外观及功能均得到改善。硬化治疗静脉畸形:简单、安全、微创。

发布了文章

巨大婴幼儿血管瘤微创治疗(Tase术)

【门诊】患儿,女,3月龄,体重6kg,“发现右侧颌面部红色肿物2月余”就诊。患儿出生后2周左右,家长发现右侧颌面部肿物,逐渐变大,皮下呈青紫色改变,表面红色,伴皮温增高。 【诊断】巨大婴幼儿血管瘤。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目的:测量血管瘤深度以及血流速度,评估血管瘤。该患儿血管瘤大部位于皮下深部,深达肌层,CDFI:丰富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1、鲜红斑痣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不凸起于皮肤表面,按压容易褪色。2、血管畸形属于先天性脉管畸形,出生时即被发现,呈青紫色肿物,皮温不高,增长缓慢。 【治疗原则】1、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2、不影响容貌。 【治疗方案】经皮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治疗(Tase术)+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 【替代治疗方案】手术切除 【病情分析】该患儿血管瘤生长迅速,由于大部分血管瘤位于皮下,早期很难发现,等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凸起而皮下发青,才被家长注意,属于巨大血管瘤,结合超声CDFI血流丰富,后期仍会持续快速增长。 【治疗效果】Tase术+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后,满1月及3月复查,血管瘤临床治愈。 【关于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于颌面部以及四肢,特别是颌面部高发,男女比例1:3,早产儿高发。婴幼儿血管瘤有四个期:1、快速增长期2、增长期3、稳定期4、消退期。不同时期血管瘤表现也不同。颜色:淡红色、红色、鲜红色(草莓样)、暗红色。凸起程度:无凸起、稍凸起、凸起、明显凸起。皮温(血管瘤温度):皮温增高或者正常。 【总结】该患儿血管瘤属于巨大婴幼儿血管瘤,发现较晚,而且发展迅速。由于血管瘤长在面部,诊疗方案选择除了治疗血管瘤,同时不影响患儿容貌,所以诊疗方案推荐Tase术+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Tase术先硬化栓塞治疗大部分血管瘤,后期配合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3个月后该患儿血管瘤达到临床治愈。

发布了文章

儿童淋巴管瘤微创硬化治疗

【门诊】1、家长产检超声发现宝宝体表无回声肿物,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2、患儿出生时即被发现体表包块,按压较柔软,呈水囊样,无痛感。3、对于大龄儿童,自幼未发现病灶,偶然由于激烈运动或磕碰挤压,突然发现孩子体表巨大肿物,孩子一般无自觉症状,按压柔软呈水囊样。 【病情特点】体表肿物,表面肤色正常,或皮下轻微发青,按压无痛感,如水囊样改变。 【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提示无回声区,呈囊状改变,CDFI:无血流信号,2、磁共振检查提示长T1长T2信号,囊状改变,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无明显强化。 【门诊诊断】淋巴管瘤 【鉴别诊断】1、婴幼儿血管瘤:鲜红色,突出于皮肤表面,生长快,2、血管畸形:青紫色,静脉石形成时会有疼痛感3、囊肿:儿童少见,一般发生在关节部位,质地较硬。 【治疗方案】硬化治疗。 【替代治疗方案】手术切除 【病理生理机制】淋巴管瘤属于先天型脉管畸形,出生前即已经存在,属于淋巴系统异常迷走而形成。 【小结】淋巴管瘤属于旧称,目前称为淋巴管畸形,分为大囊型、多囊型以及微囊型。淋巴管瘤过往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创伤大、疤痕以及高复发。目前推荐硬化治疗,硬化治疗就像打针一样,细针穿刺淋巴管瘤囊腔抽取淋巴液,注入硬化剂,然后淋巴管瘤囊腔闭塞纤维化后被机体吸收消失。淋巴管瘤硬化治疗优点微创、无疤痕、复发罕见。

发布了文章

儿童静脉畸形微创治疗

【门诊】三名患儿,分别为6月龄、1.5岁以及3岁,脚趾、小腿以及头部青紫色包块,头部病灶位于皮下青紫色不明显,出生时即被发现,后逐渐增大,实验阳性:患儿改变或哭闹憋气时,静脉畸形会变大或变小。 【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可探及肿物,CDFI:丰富的血流信号。2、磁共振平扫+增强:软组织不规则包块,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边界清晰,T2压脂序列呈高信号,信号较均匀,内见流空血管影及结节状短T1短T2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 【诊断】静脉畸形 【鉴别诊断】1、动静脉畸形皮温增高,有搏动感,可以排除。2、鲜红斑痣呈暗红色或淡红色,皮温不高,不凸起于皮肤,可以排除。 【诊疗方案】静脉畸形经皮硬化术(pse术) 【代替治疗方案】外科手术切除 【治疗过程】用5号半针多点多角度穿刺肿物,回抽血液成功后,用注射器注入少量碘油造影,示造影剂在病灶内呈不规囊状分布及回流静脉显影,分多点多次硬化治疗。 【治疗效果】均行3次治疗后复查,静脉畸形明显缩小,表面青紫色明显减轻,无破溃,无疼痛,活动度良好。 【总结】本病例均较为典型,体表青紫色包块,实验阳性。其造影结果显示病灶主要为Ⅰ、Ⅱ型静脉畸形,所以采用硬化治疗思路,由于硬化剂仅仅局限在畸形静脉团内,所以在获得显著疗效的同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例患儿在3次硬化治疗后,外观及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硬化治疗静脉畸形:简单、安全、有效、无疤痕、微创以及复发罕见。

发布了文章

肉芽肿型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的治疗

【门诊】家长无意间发现患儿皮肤红色肿物,稍凸起于皮肤表面,未予重视,后逐渐变大,明显凸起于皮肤表面,呈鲜红蘑菇样改变,质地较脆,易破裂出血,止血困难。 【诊断】考虑:肉芽肿型血管瘤。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目的:测量肉芽肿型血管瘤深度以及血流速度,评估肉芽肿型血管瘤。 【鉴别诊断】1、鲜红斑痣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不凸起于皮肤表面,按压容易褪色。2、血管畸形属于先天性脉管畸形,出生时即被发现,呈青紫色肿物,皮温不高,增长缓慢。3、婴幼儿血管瘤:出生后一月内发现,面积较大,皮温增高。 【治疗方案】硬化治疗 【替代治疗方案】激光治疗 【治疗方案选择原则】肉芽肿型血管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四点:1、肉芽肿型血管瘤临床表现2、肉芽肿型血管瘤大小3、超声检查4、肉芽肿型血管瘤发病部位。但治疗总的原则是:尽量选择简单、安全、无痛、微创以及对宝宝创伤小的治疗方案。 【病情分析】肉芽肿型血管瘤好发于面部,特别是眼睛周围,而且凸起明显,考虑发病部位以及病灶大小,所以安全考虑推荐硬化治疗。 【治疗效果】图示肉芽肿型血管瘤行硬化治疗,治疗效果满意。 【关于肉芽肿型血管瘤】肉芽肿型血管瘤又称化脓性肉芽肿。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主要由于外伤或蚊虫叮咬引起,早期不被患儿家长所重视,会逐渐变大,逐渐凸起,发生磕碰挤压后止血相对困难,颌面部特别是眼睛周围易高发。 【总结】肉芽肿型血管瘤治疗有3种方案:1、硬化治疗2、激光治疗3、冷冻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2个方面:1、肉芽肿型血管瘤大小2、肉芽肿型血管瘤发病部位。治疗方案选择:1、如果肉芽肿型血管瘤处于早期,凸起不明显首先考虑冷冻以及激光治疗,2、如果肉芽肿型血管瘤较大且凸起明显,推荐硬化治疗3、发生在眼睛周围如上下眼睑或内外眼眦,首先考虑硬化治疗。

发布了文章

鹤吻痕、V型红斑、鲑鱼斑属于自限疾病,可自然消退

【门诊】患儿家长自诉患儿出生时即被发现额部、上眼睑、枕部红色斑块,呈片状红斑,额部呈宽条状及V字型红斑。【病情特点】患儿哭闹、憋气、洗澡以及气温变化时,红斑颜色会加重,按压时红斑会褪色,不凸起于皮肤表面。【辅助检查】皮肤镜检查见扩张毛细血管【门诊诊断】中线型微静脉畸形【鉴别诊断】1、婴幼儿血管瘤:鲜红色,突出于皮肤表面,生长快,2、血管畸形:青紫色,静脉石形成时会有疼痛感【治疗】中线型微静脉畸形不需要治疗,1.5-5岁自然消退,大部分1岁之内会消退【病理生理机制】中线型微静脉畸形,属于先天脉管畸形之一,是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从而导致扩张所引起【小结】中线型微静脉畸形,又称鹤吻痕、V型红斑、鲑鱼斑,发生在人体中线部位,上眼睑、额部、枕部为高发部位,属于先天发育畸形,为自限疾病,可以自然消退。

发布了文章

表浅型血管瘤外涂药水治疗,简单、安全、有效

【门诊】患儿出生后一周左右家长无意间发现患儿体表淡红色斑块,未予重视,后逐渐变成鲜红色,并凸起于皮肤表面。【诊断】考虑:婴幼儿血管瘤。【辅助检查】超声检查,目的:测量血管瘤深度以及血流速度,评估血管瘤。该患儿血管瘤很表浅位于皮层,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参考:1、血管瘤越深治疗越复杂,血管瘤越表浅治疗越简单2、血流量越丰富血管瘤后期长得就越快,血流量越少,后期血管瘤长得就慢。【鉴别诊断】1、鲜红斑痣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不凸起于皮肤表面,按压容易褪色。2、血管畸形属于先天性脉管畸形,出生时即被发现,呈青紫色肿物,皮温不高,增长缓慢。【治疗方案】外涂药水治疗【替代治疗方案】激光治疗【治疗方案选择原则】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三点:1、血管瘤临床表现2、血管瘤分期3、超声检查。但治疗总的原则是:尽量选择简单、安全、无痛、微创以及对宝宝创伤小的治疗方案,从简单治疗方案开始。【病情分析】这三个血管瘤宝宝,均选择外涂药水治疗,虽然这三个宝宝月龄偏小、血管瘤鲜红以及血管瘤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但是超声检查提示血管瘤表浅、无(少量)血流信号,适合外涂药水治疗【治疗效果】三个血管瘤宝宝,治疗时间为1个月、2个月、3个月,均达到满意治疗效果。【关于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于颌面部以及四肢,特别是颌面部高发,男女比例1:3,早产儿高发。婴幼儿血管瘤有四个期:1、快速增长期2、增长期3、稳定期4、消退期。不同时期血管瘤表现也不同。颜色:淡红色、红色、鲜红色(草莓样)、暗红色。凸起程度:无凸起、稍凸起、凸起、明显凸起。皮温(血管瘤温度):皮温增高或者正常。【总结】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不要盲从,因为血管瘤治疗方案有九种:观察、加压包扎治疗、外涂药水治疗、激光、冷冻敷贴、硬化治疗、硬化栓塞治疗、口服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所以需要先评估一下血管瘤,再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发布了文章

婴幼儿表浅血管瘤外涂噻吗洛尔药水治疗

【门诊】患儿出生后3-7天家长无意间发现患儿体表淡红色斑块,未予重视,后逐渐成鲜红色,并凸起于皮肤表面。 【诊断】考虑:婴幼儿血管瘤。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目的:测量血管瘤深度以及血流速度,评估血管瘤。该患儿血管瘤很表浅位于皮层,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参考:1、血管瘤越深治疗越复杂,血管瘤越表浅治疗越简单2、血流量越丰富血管瘤后期长得就越快,血流量越少,后期血管瘤长得就慢。 【鉴别诊断】1、鲜红斑痣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不凸起于皮肤表面,按压容易褪色。2、血管畸形属于先天性脉管畸形,出生时即被发现,呈青紫色肿物,皮温不高,增长缓慢。 【治疗方案】外涂噻吗洛尔药水+凝胶治疗 【替代治疗方案】激光治疗 【治疗方案选择原则】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三点:1、血管瘤临床表现2、血管瘤分期3、超声检查。但治疗总的原则是:尽量选择简单、安全、无痛、微创以及对宝宝创伤小的治疗方案,从简单治疗方案开始。 【病情分析】这三个血管瘤宝宝,均选择外涂噻吗洛尔药水+凝胶治疗,虽然这三个宝宝月龄偏小、血管瘤鲜红以及血管瘤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但是超声检查提示血管瘤表浅、无(少量)血流信号,适合外涂噻吗洛尔药水+凝胶治疗 【治疗效果】三个血管瘤宝宝,治疗时间为1个月、2个月、3个月,均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关于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于颌面部以及四肢,特别是颌面部高发,男女比例1:3,早产儿高发。婴幼儿血管瘤有四个期:1、快速增长期2、增长期3、稳定期4、消退期。不同时期血管瘤表现也不同。颜色:淡红色、红色、鲜红色(草莓样)、暗红色。凸起程度:无凸起、稍凸起、凸起、明显凸起。皮温(血管瘤温度):皮温增高或者正常。 【总结】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不要盲从,因为血管瘤治疗方案有九种:观察、加压包扎治疗、外涂药水治疗、激光、冷冻敷贴、硬化治疗、硬化栓塞治疗、口服盐酸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所以需要先评估一下血管瘤,在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发布了文章

儿童静脉畸形硬化治疗

【门诊】女,1岁4月,发现左手肿物1年余,患儿出生后不久家长即发现患儿左手掌可见一花生米大小青斑,质软,触之无哭闹,家长误认为胎记,未予重视,后肿物渐增大,隆起明显,左手中指增粗,表面呈青紫色,肢体下垂时肿物明显增大,患儿6月龄时于外院行激光治疗数次,效果不佳,肿物仍继续增大,现患儿左手明显畸形,活动受限。 【辅助检查】MRI左手MRI平扫+增强:左手掌及中指软组织不规则包块,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边界清晰,T2压脂序列呈高信号,信号较均匀,内见流空血管影及结节状短T1短T2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病灶向深部肌组织浸润,较大截面18.0mm×30.2mm,骨骼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左手静脉畸形 【诊疗方案】左手静脉畸形经皮硬化术,采用硬化剂对病灶行硬化治疗。 【治疗过程】用5号半针多点多角度穿刺肿物,回抽血液成功后,用注射器注入少量碘油造影,示造影剂在病灶内呈不规囊状分布及回流静脉显影,分多点多次硬化治疗。 【治疗效果】3次治疗后复查,患儿左手肿物明显缩小,表面青紫色明显减轻,无破溃,无疼痛,活动度良好。 【总结】本病例较为典型,患儿左手巨大病灶已累及整个手掌并导致畸形,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其造影结果显示病灶主要为Ⅰ、Ⅱ型静脉畸形,所以采用硬化治疗思路,由于硬化剂仅仅局限在畸形静脉囊内,所以在获得显著疗效的同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例患儿在3次硬化治疗后,外观及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硬化治疗静脉畸形:简单、安全、有效、无疤痕、微创以及复发罕见。

发布了文章

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外涂药水or药膏治疗

【门诊】头顶以及腿红色肿物,鲜红色,稍突起于皮肤表面 【诊断】婴幼儿血管瘤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目的:测量血管瘤深度以及血流速度,评估血管瘤。1、血管瘤越深治疗越复杂,血管瘤越表浅治疗越简单2、血流量越丰富血管瘤后期长得就越快,血流量越少,后期血管瘤长得就慢。 【治疗方案】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 【关于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于颌面部以及四肢,特别是颌面部高发,男女比例1:3,早产儿高发。婴幼儿血管瘤有四个期:1、快速增长期2、增长期3、稳定期4、消退期。不同时期血管瘤表现也不同,颜色:淡红色➡️红色➡️鲜红色(草莓样)➡️暗红色,凸起程度:无凸起➡️稍凸起➡️凸起➡️明显凸起,皮温(血管瘤温度):皮温正常➡️皮温增高/正常。 【治疗方案】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三点:1、血管瘤临床表现2、血管瘤分期3、超声检查。但治疗总的原则是:尽量选择简单、安全、无痛、微创以及对宝宝创伤小的治疗方案,从简单治疗方案开始。 【病情分析】这三个血管瘤宝宝,均选择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虽然这三个宝宝月龄偏小、血管瘤鲜红以及血管瘤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但是超声检查提示血管瘤表浅、无(少量)血流信号,适合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 【治疗效果】三个血管瘤宝宝,治疗时间为1个月、2个月、3个月,均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总结】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不要盲从,因为血管瘤治疗方案有九种:观察、加压包扎治疗、外涂药水治疗、激光、冷冻敷贴、硬化治疗、硬化栓塞治疗、口服盐酸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所以需要先评估一下血管瘤,再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