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9548487

赵刚

乌镇互联网医院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管结石。保胆治疗胆囊疾病。


发布了文章

置顶

胆石病术后尿潴留原因及治疗02

2、胆石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2.1诱导排尿临床上常采用打开水龙头开关或者交替向盆中倒水,让患者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按摩、按压、热敷膀胱区;对病情允许的,让患者坐起或者站立排尿;能饮食患者给予热饮料;使用温热便盆;放患者双手于热水中;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等方法,诱导患者排尿。2.2健康教育宣教患者早期下床排尿,结合心理护理解除术后尿潴留,比传统诱导排尿法有显著意义,安全有效。2.3物理疗法2.3.1足底反射、按摩疗法腹部手术后的女性患者每天进行足底穴位按摩15分钟,连续5天,结果表明,接受足底反射疗法的女性患者拔除尿管后更容易排尿,拔尿管时间更早。2.3.2电热腹带辅以药物热敷法低压电热腹带温热腰腹部,同时辅以中药外热敷治疗术后尿潴留,有效率达70%。方法是将中药肉桂、炮山甲、白芷等煎成热滤汁,将浸有此滤汁的纱布敷料持续温热敷于脐部和膀胱区。低压电热腹带在持续温热效应作用下,能使腹部、膀胱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尿道括约肌松弛,从而反射性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排尿。2.3.3局部理疗用红外线灯或周林频谱仪在术后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区照射15-20分钟,效果良好。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是热,热能进入患者组织后,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可解除膀胱括约肌的痉挛,促使尿液排出。电磁波本身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能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2.4药物疗法2.4.1  a受体阻断剂a受体阻断剂能促进逼尿肌收缩和膀胱括约肌松弛,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促进排尿。165例疝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前、术后和术后口服a受体阻断剂哌唑嗪1mg,结果表明,预防性应用哌唑嗪能明显减少疝气手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2.4.2开塞露纳肛法86例行椎管麻醉术后尿潴留患者用开塞露刺激排便法诱导排尿,方法是用开塞露20-40ml纳入肛门,与诱导排尿对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开塞露刺激排便法有效率达95.8%。开塞露是一种甘油制剂,主要是由于高渗液刺激直肠壁增加肠蠕动引起排便,通过盆神经传出冲动,尿道内外括约肌亦不断地舒张,从而引起排尿。综上所述,胆石病术后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尿潴留对胆石病患者的恢复极为不利。而且延长住院日,增加住院费用。其病因与年龄、手术、麻醉、药物、精神心理、大量输液、留置导尿、尿潴留史、人工气腹及慢性合并症等有关,发病机制在于以上诸因素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大脑皮层及脑干的自主排尿控制功能受抑制而致排尿障碍。诱导排尿法无创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在临床普遍应用,对于因痛疼、心理等因素引起的尿潴留有一定的疗效。临床上尽可能选择可靠的方法解除尿潴留,避免导尿,以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本文选自:石泽亚等,神阙穴隔物灸治疗胆石病术后尿储留的护理研究。原文地址:神阙穴隔物灸治疗胆石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CT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准确性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以胆囊粘膜腺体和肌层慢性增生,伴有粘膜上皮陷入肌层形成特征性罗-阿氏窦的胆囊良性疾病,较多患者常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出现恶心、上腹部饱胀感等症状。但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易与其他腹部疾病混淆,故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显得极为重要。超声因操作方便、价格廉价、结果准确等优势,已成为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方法,但传统二维超声对于局限型胆囊肌腺症与早期厚壁型胆囊癌等病变的诊断特异度偏低,且易受腹部脂肪和胃肠道气体的影响而难以得到准确的诊断。 CT清晰地显示胆囊壁形态、病变位置和胆囊壁增厚特征等,对局限型胆囊腺肌症的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在组织学上,胆囊腺肌症多表现为胆囊粘膜、肌层、胆囊壁过度增生、增厚,增生的粘膜上皮伸入肌层,可形成多数小囊状突起。目前诊断胆囊腺肌症的关键是罗-阿氏窦(RAS)的存在,胆囊肌层的RAS窦被认为是胆囊腺肌症的特征性表现。超声诊断时无法显示较小的 RAS 窦,而可能导致误诊的现象发生。CT 增强扫描时扫描速度快,减少了胃肠道蠕动对胆囊显示的影响,对细微的解剖结构也能清晰地显示,故而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研究发现CT 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高于超声检查,提示 CT 扫描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价值较高,其原因在于胆囊癌患者 CT 扫描门静脉期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与胆囊腺肌症的 CT 增强图像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可通过是否出现临近侵犯、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等全身情况来鉴别两种疾病。胆囊腺肌症是以黏膜上皮陷入或穿过肥厚肌层为特征的良性病变,可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其中弥漫型和节段型的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异性易于区分,但局限型与胆囊癌容易混淆,而两者的临床处置方法和预后存在巨大的差异。 既往研究表明,胆囊壁增厚形态及其特征、肝胆界面清晰度、胆道梗阻水平、肝胆直接受侵犯等对区分胆囊壁良恶性增厚病变具有诊断价值,通过分析两种疾病患者的 CT 征象,结果发现胆囊腺肌症组在胆囊增厚方式为弥漫型、胆囊壁光滑、RAS 窦显示、肝胆交界清楚方面发生率显著高于胆囊癌组,表明胆囊腺肌症患者出现弥漫型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光滑等 CT 征象的概率显著高于胆囊癌,这主要与胆囊腺肌症为黏膜上皮和肌层的过度增生,而胆囊癌为浸润性生长有关,提示可通过仔细发现 CT 这些征象以区分疾病类型。 研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胆囊壁光滑、RAS 窦显示对胆囊腺肌症的鉴别价值大于胆囊壁增厚方式或肝胆交界清楚,这主要是因为胆囊癌多表现为肿瘤局限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与局限性胆囊腺肌症易混淆,而胆囊腺肌症患者炎症进展累及胆囊周围脂肪间隙时,可出现一过性强化或环形强化,从而影响了肝胆交界清晰度,故而会降低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CT 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优于超声检查,该病患者的主要 CT 影像学特征为胆囊壁光滑和 RAS 窦显示等。 故而,可通过观察患者胆囊的这些影像学特征并综合全身病情而做出正确的早期诊断。本文选自:杨帆等,CT检查对诊断胆囊腺肌症的效能分析原文链接地址:CT检查对诊断胆囊腺肌症的效能分析 - 中国知网 (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超声造影(CEUS)检查对胆囊腺肌症诊断的准确率

胆囊腺肌症是临床常见胆囊疾病类型,据相关资料数据统计显示,其发病率为2.0%~8.7%左右。由于胆囊腺肌症无明显临床特异性症状,易被患者忽略,通常于检查其他疾病或体检时发现。因为胆囊腺肌症存在不同程度恶变倾向,应及早进行确诊,及时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治疗,以降低恶性病变发生风险。常规超声是临床诊断胆囊腺肌症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其检出率相对较低,存在误漏诊现象,可能是因胆囊腺肌症早期罗-阿窦较小,无法清晰显现,且部分罗-阿窦窦口狭窄或部位较深,多合并胆固醇结晶、胆汁淤积等,从而降低内部透声性,对检查造成干扰;同时常规超声检查极易受分辨力低、混响伪像等多种因素干扰,导致图像仅可呈现出胆囊壁非特异性增厚,无法作为最佳检查方式。针对胆囊腺肌症患者采用CEUS检查,其诊断准确率高达96.40%。结果显示,46例胆囊腺肌症患者经CEUS诊断,44例得到准确判断。相比于常规超声,CEUS可更为清晰、准确。同时,CEUS还可清晰显示胆囊病灶血供情况,可一定程度区分胆囊疾病良、恶性。文章选自:张娜,CEUS检查对胆囊腺肌症患者诊断的价值分析原文链接地址:CEUS检查对胆囊腺肌症患者诊断的价值分析-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MRI诊断局限性胆囊腺肌症(GBA)1例

患者,男,46 岁,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 5 年余,体检腹部无包块,无肌紧张及压痛、反跳痛,无放射性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MRI 表现:显示胆囊底部局限性增厚,约为 12 mm×14 mm,呈筛孔状,胆囊底与肝右叶分界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部分间隔呈线样强化,门脉期呈网格状强化、范围扩大,延迟期分隔进一步强化。MRCP 示病灶内多个点状胆汁样高信号,部分与胆囊腔内的胆汁相连。MRI 诊断胆囊底部局限性腺肌症。 腹腔镜术中所见:胆囊 6 cm×3 cm×3 cm,胆囊底壁局限性增厚,可见直径约 10 mm 隆起型病变。 术后病理: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底局限性腺肌症。目前,临床以超声影像为主,而 MRI 影像报道较少。 MRI 检查是诊断 GBA 的可靠方法,胆囊壁增厚和 罗-阿氏窦(RAS) 形成是诊断 GBA 的基本依据,MRI 能准确发现 RAS,典型 RAS 在 MR 图像上呈“珍珠项圈征”,为 GBA 诊断的特有征象。 本文选自:高飞、李乃玉等,3.0TMRI诊断局限性胆囊腺肌症1例。原文链接地址:3.0TMRI诊断局限性胆囊腺肌症1例 - 中国知网 (cnki.net)

发布了文章

磁共振评价胆胰管异常汇合与胆囊腺肌症发病关系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胆囊非炎症性慢性增生性疾病。据文献报道,胆囊腺肌症的构成比近年呈上升趋势,以女性较多见。胆囊腺肌症的病理学特征为胆囊腺肌体增生过度,突破胆囊黏膜层并侵入肌层,从而形成罗-阿氏窦腔,根据胆囊腺肌体增生累及部分可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弥漫型3种不同类型。有学者报道胆囊腺肌症有癌变的可能性,其中以节段型胆囊腺肌症多见。胆囊腺肌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是十分明确,普遍认为和感染、胆囊内压力升高、先天性因素等有关,目前有不少学者认为,胆胰管汇合异常和胆囊腺肌症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胆管和胰管在十二指肠壶腹部处汇合,由十二指肠壶腹部括约肌调控胆管和胰管分泌的消化液;胰胆管汇入异常的情况下,胰胆管于十二指肠壶腹部之外提前汇合,汇合点远离十二指肠壶腹部,十二指肠括约肌丧失控制消化液功能,胆管内胆汁和胰管内的胰液无法调控,相互发生逆流,胆汁进入胰管,胰液进入胆管,两种消化液相互逆反,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胆囊和胰腺疾病。胆囊腺肌症是慢性非炎症性增生性疾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无特异性,与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等胆囊慢性疾病临床表现十分类似,鉴别较困难,特别是疾病发生早期,影像学辅助检查成为重要鉴别诊断手段。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检查,超声检查优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快捷,缺点是由于肠道气体的干扰及检查者探查手法的优劣,病灶检出率较低;CT检查密度分辨力高,对于骨骼及胸部情况的显示有其他检查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软组织分辨率远远低于MRI成像,特别是胆囊壁结构的显示,MRI病灶检出率高于CT;磁共振成像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更清晰,可以多序列各个角度成像,其中MRCP检查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胆管和胰管情况,成为胆胰系统疾病重要的检查方式。磁共振MRCP技术研究胆胰管汇入分型与胆囊腺肌症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异常汇入的类型中胆囊腺肌症发病明显高于正常汇入类型,发病机制可能为胰管和胆管在十二指肠壶腹部括约肌以外提前汇合,胰液及胆汁相互逆反,胆汁中含有的胰酶激活剂激活胰酶,从而导致胆管上皮细胞受损,胆管上皮细胞反复的破坏、修复,发生纤维化增厚,甚至恶变。胆胰管异常分型中P-B分型(胰管汇入胆管)胆囊腺肌症发病高于B-P分型(胆管汇入胰管),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胰管提前直接汇入胆管,大量胰液直接逆反入胆管,更容易造成胆道黏膜屏障的损伤、破坏,不断的损伤修复过程促使慢性增生性病理变化的发生,从而诱发胆囊腺肌症,因此,P-B型异常分型者胆囊腺肌症的发病更高。综上所述,胆囊腺肌症与胰胆管汇合分型关系密切,磁共振MRCP技术对评价胆胰管汇入分型和胆囊腺肌症发病关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选自:边芳、翟冬枝,3.0T磁共振MRCP技术评价胆胰管异常汇合与胆囊腺肌症发病关系的价值.原文链接地址:3.0T磁共振MRCP技术评价胆胰管异常汇合与胆囊腺肌症发病关系的价值-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02

二、手术治疗目前,外科手术仍是胆道残留结石的主要方法,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和防治复发依旧是治疗原则。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已获得肝胆外科界的青睐,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专家共识中指出绝大多数的胆道术后结石残留或复发,都可行腹腔镜技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及肝移植等是此病的主要手术方式。肝胆管切开取石术胆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较常见手术方法,一般用于急症和重症患者,目的是暂时性的引流胆汁,使其顺利排出体外,缓解症状,并且可以控制胆道感染,进而防止病情加重,以便为后期确定性手术而准备。也可以用于结石数量少且肝管无狭窄,肝脏无纤维化或者没有萎缩的病例,即取完结石后肝内并无残留病灶的病人。肝部分切除术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以来,肝切除术的使用逐渐增加,在一些医疗中心已用于近一半的病人运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并且使用此手术方法的比例还有增加的趋势。对早期结石在肝内局部分布的特点,采用规则性肝段术。近年来,有于对肝胆管结石沿着有病变的肝胆管树和受累肝实质分布的特征,采用解剖性肝段切除用来治疗肝胆管结石病,这是精准外科术式。精准肝切指的是手术之前精确的评估结石分布情况及肝脏病变程度、手术中最大可能切除病肝,同时也要尽可能保留剩余肝脏完整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性的正常,减少全身性创伤侵袭,并减少出血,使患者恢复健康的效果最佳。减少术后结石残留的必由之路是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肝切除配合术中胆道镜治疗,实践证明可有效降低肝管残留结石发生,避免再次手术。胆肠吻合术肝胆管结石形成一般与肝内胆管狭窄有关,结石的形成和复发的因素之一是也是胆管狭窄。由于肝内胆管狭窄病变类型比较复杂,常常需与多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是当前最常用的方法,也是适用范围最广、治疗效果最确定方式,可作为胆肠吻合术的标准术式。肝移植术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终末期病人来说,原位肝脏移植术是其最佳治疗方法。有报道称肝移植术的手术指征有以下几点:(1)有过多次胆道手术史并且无法手术或手术效果不佳。(2)全肝都有结石的病人。(3)肝内胆管结石并且有肝脏萎缩程度严重或者肝衰竭的病人。肝移植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手术,病人也要承担巨额费用,再者供肝缺乏等原因使得因肝内胆管结石病行此手术报道相对较少。本文选自:纪豪俊,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临床观察原文链接地址: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临床观察-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02

2、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2.1肝叶切除(HR)目前HR联合胆道镜被认为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表明HR是合并有肝叶萎缩的肝内胆管结石唯一根治方法。HR的指征是:①局限于一个肝叶(段)的结石;②难以解除的胆管狭窄;③并发肝脓肿,肝胆管外瘘,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及其它肝占位性病变;④肝叶、段明显纤维化萎缩;⑤疑有肝内胆管癌变。清除结石及病变的胆管,减少复发及降低胆管癌变的风险是HR的最大优点。规则性肝切除虽然最大程度地祛除了病因而减少复发机会,但肝内胆管结石病变具有广泛性和多灶性,单用HR难以解决弥漫性、散在性的肝内胆管结石,尤其合并多处狭窄者,且这类患者常常合并严重的胆道感染、肝硬化甚至门脉高压等情况,肝脏储备功能较差,因此在行肝切除之前需系统分析全身情况,特别是肝功能代偿情况。2.2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该方法是外科治疗最基本的术式。主要应用于急症和重症的患者,显露和切开肝内各叶段胆管的狭窄段,达到建立通畅的胆流通道,清除结石,控制感染,改善肝功能的目的。手术过程中应轻柔操作,避免胆道损伤、出血,冲洗胆管时禁用高压注水,以免胆道压力过高,感染的胆汁通过开放的血窦逆流,引发败血症、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2.3肝脏移植对于肝内复杂、弥漫存在的广泛性结石,合并了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肝移植供体短缺,费用昂贵,手术复杂困难,排斥反应等原因,难以广泛推广。2.4经皮肝胆管取石术(PTCSL)目前认为,PTCS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手段。尤其在耐受力低的老年人、高危病人、复发性和残余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如有必要,可行PTCS代替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的治疗胆管结石的方法因所需时间长且并发症多难以在临床推广应用,但经内镜医生和外科医生努力改良后,在PTCD一周后即置入鞘管,代替原先的窦道,将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手术疗效亦有增强。

发布了文章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01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发病率高,结石导致胆管阻塞引起胆道炎症、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引起萎缩性肝硬化、并诱发肝内胆管癌等严重损害。由于肝内胆管解剖的复杂性,不仅在诊断上容易出现漏诊,而且治疗后容易出现胆管炎症发作难以控制、残留、高复发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使该病成为当今胆道外科治疗的重大难题。术前对结石做出定位诊断,对数目做出较精确的估计,并全面了解胆道狭窄等复杂的病理,选择每种类型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手术的主要目的应达到:①尽可能取净结石,清除病灶;②纠正胆管病变;③建立通畅的胆汁引流;④为胆道的再处理创造微创通道。治疗手术方式种类繁多,但目前主要为以下几类。微创手术以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内环境稳态等优势成为21世纪外科的发展方向。随着临床应用的开展,近年来,腹腔镜或胆管镜下行肝胆管结石治疗术日趋成熟,为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带来新希望。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多有胆管炎症反应,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若治疗不恰当会带来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甚至肝脏癌变等严重后果。肝胆管结石虽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发生率高且难于治愈,部分复杂病例手术多次依然无法痊愈。肝内胆管结石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依靠超声、CT、MR、造影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超声检查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快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黄疸和胆道梗阻患者均不受限制。CT用于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特异性为97%,对X线不显影结石诊断率低。MR检查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上特异性和灵敏度与CT类似,MRCP与CT胆道造影同样能够很好的明确肝内胆管胆汁的引流情况以及胆管的狭窄部位。MRCP对胆道结石的敏感度达92%。ERCP的诊断价值相当,ERCP是一项融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微创内镜介入技术,不仅可以确诊胆总管结石,而且还可以处理结石,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ERCP属于有创性检查,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一般不实施单纯诊断性的ERCP。B超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其操作方便,简便易行,是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操作者经验有时会影响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结果。当胆道肿瘤、感染、积气合并胆管结石将难以断定检查的结果及正确性,对胆管狭窄部位的显示不如CT和MRI,因此制定手术方案是不应完全按照B超的诊断。CT通常能显示出结石在肝内胆管的分布,胆道系统的扩张,肝实质的萎缩以及门脉高压导致的脾大和食管胃底曲张等情况,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但CT对于一些细小结石和不能被X线显影的结石诊断较为困难。MRCP费用相对较高,但对于多方位显示胆管结石的部位、数目、大小和胆管扩张或狭窄的程度,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日臻完善,但对于狭细胆管的显示不如胆管直接造影清晰准确。ERCP(经内窥镜胆胰管造影)和PTC(经皮穿刺胆管造影)为胆管直接造影,是诊断肝胆管结石的传统方法,因有创伤性,首次已不作为胆管结石的常规诊断手段,而二期手术同时PTC不仅可作为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及胆管引流、也可作为后续胆道造影检查。本文选自:吴英俊等,一期二期硬质胆道镜取石术并发症的观察和临床意义。原文链接地址:一期二期硬质胆道镜取石术并发症的观察和临床意义-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治疗02

3、术后腹泻的治疗3.1药物胆汁酸螯合剂是治疗胆汁酸腹泻的一线药物,化学成分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能够促进胆汁酸排泄,阻滞胆汁酸重吸收,进而降低胆汁酸浓度。考来烯胺(消胆胺)、考来维仑均是常见的胆汁酸螯合剂,推荐作为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早期首选药物。但是胆汁酸螯合剂均有树脂粉末味道和刺激性,耐受性较差,且容易出现便秘、腹胀、恶心和腹部痉挛等不良反应。奥贝胆酸已被证明减少胆汁酸合成,并且可以改善排便频率和粪便形态,对回肠切除的患者也有效,可以改善腹痛。3.2益生菌肠道微生物群被认为是维持宿主健康,特别是维持正常胃肠道功能的重要宿主,粪便微生物菌群改变被认为是许多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因。慢性腹痛和腹泻患者可以使用肠道益生菌和肠道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这两种制剂都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组的平衡,抑制机会性病原体的生长,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3.3饮食饮食干预可以用来改善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低脂肪饮食已被证明可以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在紧急情况、腹胀、腹泻、腹痛和夜间排便等方面均有改善。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应以低脂肪、低糖半流食为主,坚持少食多餐原则,通过适度刺激胃肠道收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总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临床发生率较高,其比病理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缺乏准确的诊断方法,应结合其危险因素,优化手术方案,尽可能降低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腹泻发生风险。在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治疗方面,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变化,通过药物、益生菌以及饮食干预等对症治疗。今后,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发病机制出发,根据病理生理变化,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本文选自:李瑞等,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与胆汁酸分泌节律及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联系原文链接地址: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与胆汁酸分泌节律及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联系-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治疗01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是胆囊切除术的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存在很大差异,大多在2.1%至57.2%之间。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排便紧迫以及排便频率增加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诊断一般认为,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排便紧迫、排便次数增加、大便呈水样、黏液样等症状,腹泻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且术前无腹泻症状,同时排除其他明显诱因时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由于腹泻病因复杂,日常生活中容易受饮食、受凉、疲劳、情绪、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且腹泻与胃肠功能密切相关,肠道内环境变化对腹泻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导致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一直缺乏公认的临床诊断标准。由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与炎症性肠病、回肠克罗恩病临床症状相似,仅通过临床特征描述难以鉴别。患者粪便样本均无特异性指标,且结肠镜特征亦无典型表现。胆囊切除术后腹泻影响因素2.1胆汁酸吸收不良胆囊在消化间期储存和浓缩胆汁酸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胆汁酸吸收不良被认为是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最重要因素。腹泻是由身体无法抑制水分和盐分进入肠道引起的,胆汁酸代谢紊乱可加速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增加胆汁酸从末端回肠溢出到结肠,并最终增加结肠中粪便胆汁酸浓度,且直接从胆管流出的胆汁酸可加速患者的结肠运输并增加粪便重量。2.2手术和药物有研究报道,胆囊收缩率是影响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危险因素,随着术前胆囊收缩率的提高,术后腹泻发生率随之升高,且腹泻严重程度加重。许多研究表明,腹泻可能是由药物引起的,已经证明700多种药物与引起腹泻有关,如用于治疗高血压、感染、痛风、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失眠或泻药和抗生素的药物。2.3饮食有研究报道,胆囊切除术后腹泻发生率与高胆固醇饮食有关,患者手术后可能会降低对高脂肪食物的耐受性,因为胆固醇能够加速胆汁酸分泌,进而导致胆汁酸吸收和排泄障碍,最终导致腹泻。此外,摄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尤其是大肠杆菌,也是导致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重要原因。本文选自:李瑞等,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与胆汁酸分泌节律及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联系原文链接地址: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与胆汁酸分泌节律及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联系-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式介绍05

7、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PTCL)是经皮路径的胆道镜取石术,是经内镜取石或经腹腔镜取石以外的补充术式,主要分为一期法与二期法。一期PTCL需要在全麻下进行,通常需要使用硬质胆道镜,通过穿刺进入胆管后,短时间内扩张经皮经肝窦道,并置入硬质鞘管建立通道。而二期法则需要完成建立通道、逐级扩张通道、取石等多个步骤,该术式具有一定的创伤,并且总体实施时间较长,可能涉及到反复出入院及长期带管,因此不是主流的胆管结石治疗方式。行二期法治疗胆管结石的患者,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一、基本情况无法耐受任何形式的全身麻醉;二、肝移植患者、消化道重建无法行ERCP或不能耐受局麻下经口进镜患者;三、胆总管结石合并大量肝内胆管结石,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取出者。四、通常需伴随肝内胆管扩张。该术式需要在放射介入科或超声介入下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PTCD),待窦道形成后逐渐更换大引流管不断扩张,直至能通过经皮胆道镜取石。有报道在23例高龄患者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患者行胆道镜液电碎石取石,平均窦道扩张时间为20.1日,最长扩张时间为28日,其中首次结石取净率60.9%,总体结石取净率86.9%,结石复发率为8.79%,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二期法PTCL在肝移植术后并发胆管结石及胆管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中的应用,其中60%的患者实现了结石或吻合口狭窄完全治愈,32%患者部分有效,没有引起其他并发症。在充分符合适应症的条件下,PTCL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总之,胆总管结石的疾病谱较为多样,结石的数量、位置、直径及胆道解剖条件、病人的一般情况都能影响并决定临床治疗方案的最终决策。总体而言,新技术创伤更小的同时也意味着适应症较经典术式更窄。因此必须在术前严格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解剖情况及病变特征进行精细化、个体化的评估,根据每种手术方案的适应症进行灵活选择。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创伤,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不断发挥新技术在快速康复上的优势。本文选自:李劲,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原文链接地址: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胆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式介绍04

6、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肌球囊扩张术(EPBD)/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EPLBD)内镜取石前,经导丝置入球囊行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方法,按照所使用的球囊尺寸的不同,具体术式可分为EPBD与EPLBD。球囊大小的选择由结石大小、胆管直径、乳头形态和是否行乳头预切开而决定。球囊的常规尺寸在6至10mm之间,若结石超过10mm,则需要使用12mm以上的大球囊进行扩张。多个指南认为:针对直径<8mm的结石,在没有临床及解剖禁忌证的情况下,EPBD可作为推荐手段;但对于直径>12mm的大颗胆总管结石,EPBD效果较差。并且有学者认为此情况下更容易因乳头扩张不足而引发PEP。以上多种因素使得直径超过12mm的大颗结石过去被认为是EPBD的禁忌证之一。EPBD不需要切断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因此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Oddi’s括约肌的损伤。研究表明,不伴乳头肌切开的EPBD术后3周后,Oddi’s括约肌基础压力可恢复至术前的7成,其收缩压可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这项技术使得ERCP取石后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它的原理也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使得其仅适用于直径不超过8mm的中小型结石。对于>12mm的较大胆管结石,EPLBD从原理上弥补了EPBD的不足,同时减少对EML的依赖,但也有报道通过比较发现EPLBD对Oddi’s括约肌的损伤与EST+EPLBD没有明显别,在术后一周其基础收缩力均从平均30mmHg下降至平均8mmHg,且括约肌的基础收缩力均未能在一年以内恢复。基于这种结果,大胆管结石的治疗与Oddi’s括约肌功能保护间的抉择似乎又成为了ERCP取石不可不面对的问题。7、ERCP+Spyglass™DSII胆道子镜碎石取石SpyGlass™DSII系统是由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内镜系统,在ERCP过程中,SpyGlass作为十二指肠镜下的子镜发挥作用,它可在导丝辅助下通过逆行途径进入胆总管下段,并通过可旋转的光纤束和摄像头提供高清晰度的胆道图像,帮助医生进行对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管癌、胆管狭窄、胰管结石等进行诊断和治疗。既往ERCP取石是借助插管后造影显示胆管内部充盈缺损等间接征象,对于大结石及复杂结石,比如重叠结石或泥沙样结石,需要内镜医师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方能实施取石。有研究表明,约10~15%的困难胆管结石无法通过常规的ERCP手段取出。借助SpyglassDS系统,不仅能获取直观的胆道内部图像,降低操作门槛,还能对胆管壁是否因结石刺激而产生异常改变进行及时判断,有助于实现胆管癌或炎性增生的早期诊断。此外,在Spyglass胆道镜直视下进行大结石的精准液电或激光碎石相比传统EST+液电碎石(EML)而言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一项横跨欧美韩的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难治性胆总管结石,在胆道镜直视下行液电碎石是切实可行的,单次结石清除率可达74.5%,且仅不到5%的病人最终需要依赖外科手术方式清除结石。有报道10例妊娠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使用SpyGlass取石及安置塑料支架,在SpyGlass镜下对大结石进行激光碎石后取石,取石率100%。并且局部麻醉风险低,所有孕妇术后均正常按时分娩,未发生近远期并发症。  本文选自:李劲,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原文链接地址: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胆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式介绍03

4、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及胆道镜取石术(LCBDE)+顺行支架置入(AS)+胆管一期缝合(PDC)胆道镜下顺行支架置入是降低单纯PDC术后胆漏风险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也逐渐得以应用。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胆道支架的类型五花八门,常见的有泌尿外科单双J管、双侧倒刺导管、“眼镜蛇”形聚氨酯导管及单侧倒刺-单猪尾管等等。其中,直径较细的8mm*7Fr单猪尾胆道导管,可经由胆道镜操作孔目视置入,其位置和引流效果得以保证。近期数个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胆道支架置入+PDC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应激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肝功能恢复速度、胆管炎症消退速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等多个维度优于T管引流。与单纯PDC相比,胆道支架置入+PDC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胆漏发生率更低。其原因可能在于胆道支架实现了术后早期胆管的全时段内引流,显著降低了胆道压力,使得淤积胆汁排出,有助于肝功能恢复。胆汁内引流与鼻胆管引流相比,能使肠道更早恢复生理微环境,使消化功能恢复速度加快。此外,“眼镜蛇”形聚氨酯导管及单侧倒刺-单猪尾管等类型的胆管支架还报道了相对稳定的自脱落性能。多个研究观察到的排出日期为术后的7到10日,术后二周支架残留需行内镜取出的比例不到3%。本术式优势在于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无需带管,尤其适合老年及合并基础疾病的部分患者。针对老年人群,报道了在35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该术式,平均手术时间94.57±27.92分钟,术后住院时间6天,无术后胆瘘发生,远期并发症与LC+ERCP+EST取石相当。胆道支架置入+PDC的适应症必须严格满足以下几点:1.胆管直径≥8mm;2.一期探查能保证取净结石;3.十二指肠乳头形态及功能良好,胆总管下段无狭窄及畸形。在患者情况充分满足上述几点条件时,可选用本术式。5、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ERCP+EST通过内镜下对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切开,提高了插管及内镜下取石的成功率,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取石嵌顿及反复插管引发ERCP后胰腺炎(PEP)的风险。但EST不仅使Oddi’s括约肌失去了基于其连续的解剖结构所具备的节律性,也使得其抗反流的神经通路永久性丧失,进而会引起多种远期并发症,包括:继发性乳头狭窄、胆道逆行感染、顽固性复发型胆管结石等。研究显示,即便术后时间维度拉长到15年,行EST患者的胆-肠压力差及Oddi’s括约肌基础张力依旧未能恢复正常值。多个研究表明,内镜取石后因Oddi’s括约肌功能不良导致的肠腔-胆道反流成为了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术后三年内结石复发率可达11.1%~17%。值得注意的是,这几项研究间隔时间长达10年,但报道的结石复发率却未随发表年而逐年降低,因此EST取石后顽固性复发性结石至今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EST取石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并发症是PEP,通常情况下,其总体发生率在8%左右,然而在高危人群中可达到15%。PEP常见原因为胰管或乳头的机械损伤、热电损伤及化学损伤,进一步导致胰腺组织水肿及胰管压迫,进而引发内源性胰酶的激活和腺体受损。并且胆总管结石所引发的胆管梗阻和胆汁淤积同样也影响了肝脏功能。在这种情况往往更容易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比如前列腺素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介导的级联反应。同时,由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引发的器官内局部组织灌注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损伤,导致全身系统性炎症风暴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预防PEP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中之重。本文选自:李劲,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原文链接地址: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胆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式介绍02

2、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及胆道镜取石术(LCBDE)+胆管一期缝合(PDC)  LCBDE+PDC即在探查取石结束后,直接对胆管切口进行缝合。PDC无T管造成的机械性刺激,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感,不会发生管道滑脱、扭曲、电解质紊乱等T管相关并发症。近期有临床研究表明,单纯PDC在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总体费用等方面显著优于T管引流。但对于肝功能恢复及炎症消退速度、胆漏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上仍存在争议。PDC按取石入路,还可分为经胆囊管汇合部切口与经胆总管前壁切口。胆囊管入路的优点是胆管损伤小、缝合难度低,且汇合部直径增宽处缝合更难发生远期胆管狭窄。但并非所有患者皆须联合胆囊切除,此外较细的胆囊管限制了取石设备及取石直径,超细胆道镜在视野及取石上亦存在劣势,不利于一期取净结石。此路径适合合并胆囊结石且胆囊管直径较粗的患者。而常规入路则不受胆总管结石大小及是否切除胆囊的限制,并能向近端胆管反向探查以取净潜在的肝总管结石和部分肝门部胆管结石。而在胆管切口缝合方式中,近期研究认为以单向倒刺线行连续缝合或锁边缝合较间断缝合在手术出血量及时间、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胆漏发生率、胆管炎症消退速度及住院时间上存在优势,因此考虑作为首选缝合方式。尽管一期缝合术对比传统T管引流存在诸多优势,但由于不存在二期取石窦道,不适用于术中无法取净结石及多发砂砾样结石患者。此外对于胆管直径小于8mm的人群,术后胆管狭窄的风险更高,故对于胆管不扩张的患者应谨慎选择直接PDC。一期缝合在胆管急性炎症期易造成切口水肿,因此也不适用于合并梗阻的急性胆管炎患者。随着越来越多对一期缝合术式的改良,单纯PDC已不推荐作为首选术式。3、LCBDE+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PDC又称为“三镜法”,是对直接PDC的改进,即术中取石完毕后,直接经胆管切口顺行置入鼻胆管,并行十二指肠镜牵出妥善安置。与直接PDC最大的不同是该术式在一期缝合的基础上实现胆汁了持续外引流,进一步有效降低各级胆管内部压力,实现类似T管引流的效果。但与T管引流不同,ENBD更强调早期引流,平均拔除时间仅为术后2至5天,通常情况下不会因早期拔管或管道误滑脱造成胆漏等并发症,安全性较T管引流更高。对比单纯PDC,此术式显著加快了术后肝功能恢复速度,降低了早期胆漏发生风险。与ERCP+EST+ENBD+LC相比,能实现一期手术治疗同时还可保留乳头括约肌功能,同时也能避免十二指肠穿孔、医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但此术式仍有无法耐受鼻胆管发生严重呕吐造成管道移位的报道,因此术后对引流管的维护和安置方式应当引起重视。此外,三镜法术后通气时间较单纯一期缝合更长,其机制可能是ENBD管占据了部分胆汁解剖学流出通道,且肠腔内压力在未通气时高于外界压力,使得大部分胆汁向体外分流,减少了对胃肠道的生理刺激。最后,实现术中ENBD需与内镜医师配合,手术时间会有所延长,步骤较繁琐,经口进入内窥镜也对全身麻醉的插管方式及气道管理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控制麻醉时间的高龄患者、心肺基础功能较差或鼻咽部有畸形的患者、有多次胆道探查术、胆肠吻合术史的患者,不宜采用此术式。本文选自:李劲,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原文链接地址: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胆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式介绍01

胆总管结石好发于罹患胆囊结石的患者人群中,有10%~20%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但其总体发病率目前尚不明确。胆总管结石按其形成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生成于胆管的原发型结石与胆囊结石排石形成的继发型结石,其中西方国家通常以继发型结石为主,而原发型结石则常见于东南亚,其发病与寄生虫、胆道感染及胆汁淤积等多种因素有关。胆总管结石是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等疾病的主要病因。此类疾病临床起病快,好发人群常因高龄、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更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健康。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以清除胆管内结石、解除胆道梗阻并尽可能保留胰胆管的解剖结构作为目标,其手段大致分为药物溶石及外科手术。药物溶石对结石成分、大小、数量及结石形状均有一定要求,且无法避免治疗过程中胆管炎急性发作,无法单独应用。外科手术依然是胆总管结石的唯一根治手段,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开腹手术逐渐被创伤更小的腹腔镜及内镜手术所取代,极大缩短了住院时长,改善了术后生活质量。1、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及胆道镜取石术(LCBDE)+T管引流LCBDE+T管引流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典腹腔镜术式,在开腹手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其疗效及安全性已经临床广泛检验。对于急性期患者,因结石机械刺激导致胆管壁炎性水肿及胆汁淤积,T管可实现胆汁通畅持续的引流,有效避免胆道内高压及术后早期胆瘘。此外,T管能根据胆总管直径灵活选择合适的规格,具有支撑及预防胆管狭窄的功能。但其弊端亦十分明显,腹腔镜术后窦道形成缓慢显著延长了T管携带时间,平均带管时间由开腹的2至4周延长到8至10周,显著增加了胆道出血、T管扭曲滑脱、逆行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等T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出院后长期带管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能满足术后快速康复的需求。因此T管引流更适合多发结石无法取净或伴结石嵌顿及肝内胆管结石等需二期碎石取石术的部分患者,而对于一般条件尚可、胆管扩张良好且术中可一期取净结石的其他患者,LCBDE+T管引流不宜再作为首选术式。本文选自:李劲,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原文链接地址: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胆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不同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梗阻的优缺点02

4、并发症相关4.1胆囊炎胆囊炎是金属支架植入后的严重并发症。有报道认为发生急性胆囊炎的风险可能是覆膜支架(CSEMS)使用的主要问题。CSEMS特殊的膜结构完全覆盖住网孔会导致胆囊胆汁排出不足,所以接受CSEMS的患者更有可能发生ERCP术后胆囊炎,而无覆膜支架(USEMS)保留了网孔从而能减少胆囊炎的发生。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软组织的可塑性,因为USEMS压迫胆囊管开口也可能导致胆囊胆汁排出受阻,最终导致胆囊炎。一项研究报道了CSEMS胆囊炎的发生率为4.2%。4.2支架移位支架移位通常是计划外再干预的主要原因,导致医疗成本增加和发生相关并发症。最近一项研究1272例患者的分析显示,CSEMS比USEMS更易发生支架移位,是CSEMS的一个主要缺点。USEMS自身的网状结构和自膨胀性可嵌入胆管壁,能够抗迁移,CSEMS相较USEMS没有孔隙,容易移除,但代价是易于发生支架移位。4.3支架堵塞无论CSEMS或USEMS均会发生堵塞,支架阻塞的原因可能有肿瘤组织向网格内生长、肿瘤组织向支架两端过度生长,污泥或食物嵌塞,粘膜增生、胆道出血等。USEMS阻塞的原因主要为肿瘤向内生长,CSEMS表面的膜结构可以防止肿瘤向内生长到管腔中,导致闭塞的发生率低于USEMS。有研究认为污泥的形成与通过支架的十二指肠胆汁反流有关,当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胆道树内时,可能会导致胆泥和食物嵌塞,并造成CSEMS梗阻。4.4术后出血金属覆膜支架本身具有压迫止血的作用,但CSEMS与USEMS之间关于出血的研究显示无差异。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共纳入602例接受内镜下金属覆膜支架植入的患者,并报道了他们的术后出血率为0.5%。4.5术后胰腺炎ERCP术后胰腺炎(PEP)是经ERCP放置胆道金属支架的常见严重不良事件。一项研究显示,插管困难是PEP发生率升高的因素。多项研究表明,USEMS和CSEMS在术后胰腺炎中没有显著差异。当金属覆膜支架横向放置在十二指肠乳头上时,其表面的膜可能遮挡胰管的开口,阻止胰液自由流动,在理论上增加了PEP的风险。在ERCP前后,直肠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可降低PEP发生的危险。总之,由于任何支架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考虑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例如估计的生存时间、后续的治疗方案,以及手术前是否存在胆囊炎。随着医学技术和材料学的进步,将有更多类型的支架问世,并由科研人员进行优化,例如半覆膜支架、药物洗脱支架、抗返流和抗迁移支架。然而,这些仍处于临床应用的早期阶段,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试验。本文选自:罗渟,不同金属支架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远端胆道恶性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原文链接地址:不同金属支架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远端胆道恶性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不同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梗阻的优缺点01

远端胆道恶性梗阻(DMBO)是由肿瘤引起的胆道狭窄,可发生于胆管癌、壶腹癌、胆囊癌和胰腺癌,也可能发生于转移性疾病。与多种症状相关,如梗阻性黄疸、胆管炎、瘙痒、尿色深、大便颜色浅、疲劳和吸收不良。大多数DMBO患者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在诊断时不能手术,而且使用放疗和化疗效果不佳。远端胆道恶性梗阻的姑息性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内镜下放置支架,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内镜下胆道消融术等。对于已经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DMBO患者,姑息性胆道引流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生存时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ERCP胆道支架置入和引流是缓解远端胆道恶性梗阻的首选方法,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等外部引流相比,内部支架引流更符合生理状况,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对正常生活的影响。此外,由于不需要经皮穿刺,也减少了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塑料支架受直径大小限制,容易造成堵塞。多项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果,认为金属支架的通畅时间显著优于塑料支架,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金属自膨式支架又分为覆膜支架(CSEMS)及无覆膜支架(USEMS)。USEMS由于其钢丝网状结构和自膨胀性而嵌入胆管壁,可以防止支架迁移和减少污泥积累,但不易更换。因肿瘤易穿过孔隙向内生长,引起堵塞,需要再次干预。CSEMS有一层薄而柔韧的膜,以阻止肿瘤长入,与USEMS不同,CSEMS不嵌入胆壁,在放置后可取出,但因其没有孔隙,也易于发生支架移位。目前,对于USEMS和CSEMS用于恶性胆道引流的优缺点是有争议的,因为先前的研究报告在术后不良事件(如胆囊炎、胆管炎、出血、胰腺炎、支架梗阻和支架移位)、总体生存时间和支架通畅时间方面的结果不一致,仍存在争议。总体生存时间尽管纳入了跨度时间长和不同样本量的研究,也仍然得出了CSEMS和USEMS的总体生存时间相似的结果。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CSEMS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4天,USEMS为112天,两组生存时间无差异。2、支架通畅时间支架通畅的时间决定了有效引流的持续时间,有时甚至决定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支架阻塞的主要原因包括肿瘤向内生长或向外生长,最终阻塞支架管腔。据报道,肿瘤增殖引起的机械力挤压也是支架阻塞的原因,这在胰腺恶性肿瘤中很常见。CSEMS特殊的膜结构可以防止肿瘤向内生长到管腔中。因此,理论上,CSEMS可能具有更长的通畅时间。一项研究报道,CSEMS组中位支架通畅时间455天,明显长于USEMS组301天。3、引流效率/减黄效率最近的研究表明,USEMS和CSEMS之间的植入成功率没有显著差异。一项对照研究发现,148例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第一周内明显下降,CSEMS的中位变化为-70%,USEMS的中位变化为-68%,CSEMS组和USEMS组的引流效果相似。在总体疗效无显著差异的基础上,CSEMS的成本更高。本文选自:罗渟,不同金属支架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远端胆道恶性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原文链接地址:不同金属支架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远端胆道恶性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胆囊穿孔原因与治疗02

2、影像学检查:2.1  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由于方便、便宜的特点已经成为胆道系统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既往相关报道腹部超声对GBP的敏感性约为50%-70%。胆囊壁连续性中断是腹部超声检查直接征象,即“孔洞征”(Holesign),此征象是GBP唯一可靠的超声检查表现。此外,GBP还有许多间接征象:(1)胆囊壁出现局限性分层或增厚。(2)胆囊透声差,能够观察到斑片状和细小回声且不会沉积。(3)胆囊积液包裹或腹腔积液。超声发现GBP直接征象的同时存在1个以上间接征象,可证实GBP;若直接征象不明显,但是可观察到2个以上间接征象,则应高度怀疑GBP,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2.2  CT及MRI检查:CT相比于腹部超声而言,对GPB的诊断敏感性更高,其对胆囊结石及胆囊穿孔的敏感度分别为88%、89%。GBP在CT影像中的直接征象也为胆囊破口或(和)胆囊壁不连续。相对于腹部超声和CT,MRI显示胆囊壁情况较CT更佳,同时还能显示胆囊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3、胆囊穿孔的治疗:3.1治疗原则当前,GBP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胆囊切除被认为是唯一的治愈手段。GBP的治疗方式应根据分型不同而不同,强调个体化治疗。I、II型GBP的手术原则强调:(1)解除脓毒症、控制腹腔内感染,快速清除腹腔内胆汁、脓性分泌物,彻底清洗腹腔。(2)尽早切除坏疽穿孔的胆囊,寻找穿孔部位,防止胆结石经破口掉入腹腔,防止胆囊颈部结石掉入胆总管。而III型穿孔的治疗原则则强调切除胆囊、清除结石、切除瘘管、修补瘘口。3.2急诊/一期胆囊切除:相关研究表明,延迟的外科干预是GBP高并发症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原因,早期切除坏疽穿孔的胆囊切除可以终止全身炎症反应的进展,避免出现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使患者尽早康复。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曾是治疗胆囊穿孔的首选治疗方式。研究发现相比延期手术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预后更好。但是,由于GBP患者局部炎症重,组织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作者建议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LC)既往在GBP的治疗中未体现出明显优势,成功率低,常需要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I、II型穿孔患者常因为胆汁泄漏而引起腹腔或局部腹膜炎,胆囊周围组织水肿严重,三角区解剖结构显示不清,组织质地较脆,接触后易出血。对于III型穿孔,胆囊瘘管形成复杂,粘连严重,且腹腔镜下修复瘘管明显增加手术难度。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LC日渐成熟,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可完成各种复杂的胆囊切除,急性化脓、坏死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已不再LC的禁忌症。本文选自:朱加啟,PTGD序贯LC治疗NiemeierII型胆囊穿孔应用价值初步探讨。原文链接地址:PTGD序贯LC治疗NiemeierⅡ型胆囊穿孔应用价值初步探讨-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胆囊穿孔原因与治疗01

胆囊穿孔(GBP)是急、慢性胆囊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危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GBP的发生率约为2-15%。多种原因可引起GBP,如结石性和非结石性胆囊炎、恶性肿瘤、创伤、特异性感染(如伤寒、结核),其中约90%的GBP由胆石性胆囊炎引起。女性患者胆石症的发病率通常高于男性,但相关研究表明男性患者GBP的发生率却高于女性,其原因尚不明确。GBP最常见的部位是胆囊底,其次为胆囊体部、颈部、胆囊管,因为胆囊动脉为终末动脉,胆囊底部血供最少,当发生胆囊炎症时,底部最容易因血供障碍而引起穿孔,特别是合并有GBP危险因素的患者,如高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更易导致胆囊穿孔。GBP的发生与以下机制有关:(1)胆囊颈结石嵌顿:当结石阻塞胆囊管,胆汁排泄不畅,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肿大,影响胆囊远端血液供应。(2)化学物质损伤:胆汁浓缩后胆红素等化学物质的损伤。(3)继发细菌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胆囊壁发生水肿、化脓、溃疡等病理改变,最终导致局部坏疽穿孔。此外,对于高龄、合并慢性胆囊炎病史患者,胆囊壁逐渐肥厚或萎缩,胆囊组织变脆,收缩功能减退。同时,胆总管Oddi括约肌肌松弛,容易造成逆行性感染;加之高血压、糖尿病引发血管的病理性改变可加重胆囊动脉缺血,从而更容易引起胆囊穿孔。GBP分为3型,即:I型(急性穿孔):胆囊腹腔侧穿孔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II型(亚急性穿孔):胆囊周围脓肿或周围胆汁包裹形成,合并局限性腹膜炎;III型(慢性穿孔):胆囊穿孔后与周围脏器形成内瘘,以胆囊-十二指肠瘘最为常见,其次为胆囊-胃和胆囊-结肠瘘。在以上3型穿孔中,II型穿孔最为常见,其次为I型和III型。既往GBP的死亡率较高,相关报道其死亡率约为12-42%,主要原因为:(1)GBP的症状和体征和急性胆囊炎鉴别困难,超声检查敏感性低,故术前难以获得准确诊断而导致治疗延误;(2)GBP病情重,进展快,且患者多为高龄,常合并有一种或多种系统疾病,导致治疗较为棘手;然而,随着超声、CT及MRI等诊断方式的发展,GBP的术前诊断率已有明显提升;同时,随着麻醉技术及重症患者管理不断完善,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GBP患者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最近文献报道其死亡率为11-16%。GBP的症状和体征:GBP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为腹痛,可表现为上腹或右上腹部疼。I型GBP患者可出现持续性上腹、右上腹痛后逐渐或突然加重并累及全腹,也可表现为腹痛突然减轻后随即出现全腹疼痛,提示胆囊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其次,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部分患者出现寒战、高热。除此之外,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GBP的体征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表现。然而,对于老年患者,上述症状、体征可能不典型,导致未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导致病情进一步进展。部分II型穿孔患者可在右上腹扪及包块,此包块为胆囊周围脓肿形成,具有一定提示性。III型穿孔通常无特征性表现,常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时术中发现胆囊-肠内瘘形成,从而确立诊断。部分III型患者胆囊结石可由瘘管排入肠道而引起结石性机械性肠梗阻表现。另有部分患者形成胆囊-腹壁瘘,可于腹部见瘘管外口,具有提示性,但发生率极低。本文选自:朱加啟,PTGD序贯LC治疗NiemeierII型胆囊穿孔应用价值初步探讨。原文链接地址:PTGD序贯LC治疗NiemeierⅡ型胆囊穿孔应用价值初步探讨-中国知网(cnki.net)。

发布了文章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特点

近些年老年急性胆囊炎(AC)的发病率及患病总人数也显著性升高。在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老年AC患者与其他年龄段AC患者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多数老年AC患者伴随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多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特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常见的慢性基础性疾病中,老年人群伴随至少一种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概率超过80%。故在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老年AC患者应充分考虑患者为老年人群的特点,其他年龄段AC患者比较,临床诊断和治疗老年AC患者更为困难。发病原因胆囊结石是导致AC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根据AC是否因为结石原因梗阻所引起的,将AC患者分为结石性、非结石性等两种类型。根据调查发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老年AC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增加,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可能也有所升高,由于多数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伴随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需要特别注意。2、临床症状体征AC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胆囊绞痛不适及体温升高,典型的临床体征则表现为右上腹部位压痛明显、腹部肌紧张,并且通过询问患者可以发现此疾病发生之前,患者常常有摄取富含油脂类食物的因素存在。但是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群感受疼痛刺激和应激反应的敏感性程度明显下降。老年AC患者的疼痛表现常缺乏明显的典型性,据相关临床文献发现有12%的老年AC患者表现出非典型的疼痛症状,还有5%的老年AC患者则未表现出典型的疼痛症状;还有一些老年AC患者因为低反应性而无法引出AC的典型临床体征。上述因素均使得老年AC无法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即被发现和准确诊断,最终导致患者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3、影像学检查对于高度怀疑发生AC的老年患者,在经过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进行实验室检查以后,还需要影像学检查为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提供充分的证据。老年AC患者由于存在动脉硬化形成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其较非老年AC患者更易发生胆囊坏疽、胆囊穿孔等并发症,因此需要采取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超声在手术治疗前预测AC手术操作难度方面的准确率高达94%。老年AC患者极易出现胆囊坏疽、胆囊穿孔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期间如发现胆囊壁回声减低呈不均匀表现,同时伴随有局部连续性中断影像学现象,则提示患者出现胆囊坏疽等异常情况。    对于老年AC患者而言,CT典型表现主要为:(1)胆囊体积明显增大;(2)胆囊壁的厚度明显增加;(3)胆囊结石形成或者胆总管结石形成;(4)胆囊周围表现为水样密度影影像学图像。采取CT影像学技术检查如果发现胆囊壁缺口、胆囊内气体影及胆囊壁强化不连续或不强化等表现,则提示老年AC患者出现坏疽性胆囊炎,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采用MRI临床诊断A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85%,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MRCP影像学技术检查不需要应用造影剂,还可清楚的展现患者胆道系统的解剖位置,有助于医务人员清楚明确患者胆管出现梗阻现象的原因和评估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4、临床治疗4.1根据不同的手术操作方式,临床上医务人员将胆囊切除术分为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和LC,根据胆囊组织是否被医务人员完全切除,又分为胆囊切除术和胆囊次全切除术。4.2胆囊置管引流术如老年AC患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即发展至严重程度,第一次住院治疗期间行保守药物治疗后采取胆囊切除术的治疗风险性较大。为有效降低手术治疗的风险性,则需要采取胆囊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使得高危险性的手术安全过渡至择期手术进行治疗。本文选自:谢军等,C臂CT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原文链接地址:C臂CT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中国知网(cnki.net)。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