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4342

刘沂

乌镇互联网医院

刘沂,男,主任医师 、教授。从事创伤骨科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近40年,在严重创伤及其全身反应、并发症的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系列研究、骨折的内固定技术和骨关节损伤及康复治疗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关于运动锻炼,并非“练了就比不练好,多练总比少练好”!(教您科学锻炼)

很多人有锻炼热情,但缺乏科学锻炼方法,总有“练了就比不练好,多练总比少练好”的错误观点。今天的文章,就教您如何科学锻炼。一、“周末锻炼”不推荐周末锻炼是指平时运动机会少,利用周末突击进行锻炼的一种方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利用双休日进行集中式的健身锻炼以弥补平日运动的不足。这些人群多数是上班族和在校生,因平时忙于工作和学习,没有时间去运动,只好把一周的运动量统统积压在周末来进行。专家指出,平时处于“零运动”的状态,周末突然进行剧烈运动的锻炼方式不仅会打乱人体生理和机体的平衡,而且健身无效,无益于健康,甚至还会造成身体伤害。这种运动锻炼模式不提倡,要改变。 二、有氧运动最适宜就大众健身而言,运动锻炼是为了增强体魄、增进健康而进行的健身活动。这种以健身为目标的锻炼方式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通常,有氧运动是指运动中吸入的氧气能够满足人体运动的需要。在做有氧运动时,体内不产生乳酸堆积,心率和呼吸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持续运动时间长、安全性高、脂肪消耗多、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具有健身、养生、康复之功效,是大众化的、简便、安全、自由、有效的健身活动。三、“晨练”和“晚练”哪个更好?对于这个问题,一直说辞不一。有人认为早晨是运动健身的最佳时间,也有人认为晚上是运动健身的最佳时,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锻炼方式,所以,无论是习惯“晨练”,还是选择“晚练”,只要抽出固定时间就进行健身就可以,凡适合自己健康状况的时间段就是最佳的运动时间段。四、日常运动锻炼强度的选择1运动锻炼的频度健身活动每周锻炼5天为好。因为运动锻炼对于健康是没有任何储存功效的,一次锻炼享用终身是不现实的,如果停止运动或间隔时间过长,其锻炼成效就会快速消退。所以,运动要经常,锻炼要持续。如要保持健康,每周至少锻炼5天;如果为了减肥,最好每天运动;如果工作、学习太忙,每周运动不能少于3天,这是运动锻炼促进健康的最低限,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难以获得好成效的。2运动锻炼的时间健身活动每天锻炼30分钟为宜。每次锻炼前用5一10分钟做热身活动,充分活动开身体,满足锻炼的需要,预防运动损伤;然后再快走、慢跑、打球、跳操、跳舞或练力量30分钟,最后再用5一10分钟做放松活动,做各种牵拉活动、减缓肌肉酸痛,让机体慢慢得以平复。专家提示:运动时间过短达不到锻炼效果,运动时间过长易产生疲劳,要选择一个科学的时间段。3运动锻炼的强度健康者可采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了解自己的运动强度,康复者可采用主观感觉的方法来控制运动强度。01脉搏测量法即运动强度控制在靶心率的范围之内“靶心率=170-年龄”。如果运动后的脉搏超过计算出的数值5次以上,表示强度偏大了,低于这个数值,表示强度偏小。02主观感觉测量法运动时“感觉有点喘,但还能说话”为强度适中;运动喘得厉害,且不能说话,为强度偏大,要降低强度;运动中一点都不喘,为强度太低,要加大强度。我国推行的日常锻炼标准是:“每周至少锻炼3天,每天锻炼至少30分钟,每次锻炼中等强度。”达到这一标准才能获得促进健康的成效。为此,在运动锻炼中须做到,调控好“运动锻炼剂量”要量力而行;养成锻炼的习惯要持之以恒,以提高生活的质量要安全运动,日常运动锻炼能成为促进人体的活动力和保持健康的驱动力。小结:运动锻炼对身体的好处不言而喻,爱护身体任何时候开始都不嫌早,参与锻炼任何时候都不嫌晚。“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科学”。运动锻炼是把“双刃剑”,科学锻炼能达到健身、健康的目的;而盲目锻炼则伤害身体、危害健康。

发布了文章

骨折后,骨头长不上、长得慢怎么办?

在医院里,经常有患者咨询骨折术后的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问的都是有关骨折后骨头长时间没有愈合的问题,医学上称之为骨不连或骨折延迟愈合。 类似的情况临床上非常常见,在很多人意识里“伤筋动骨一百天”,骨头超过3个月没有愈合,很多患者就开始着急,担心自己的骨头长不上该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将来生活,该如何进行治疗? 一、什么是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超过多长时间骨头长不上算异常? 一般来说,骨折的愈合时间大概在3个月左右,超过3个月骨折没有愈合,我们就称之为“骨折延迟愈合”,如果超过6个月,骨头还没有愈合,那我们就可以称之为“骨不连”。 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骨不连定义为:损伤和骨折后至少9个月,并且已有3个月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 二、出现哪些条件,可以诊断为骨不连? 骨折端有异常活动,时间超过8个月; 负重痛,负重功能丧失; 畸形与肌萎缩; X线检查示骨折端有间隙,骨折端有硬化,髓腔封闭,骨质疏松,骨痂间无骨小梁形成。 三、骨不连的产生原因 很多人发现“骨不连”后,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骨不连?是不是大夫给我做手术做的不好”?事实上,发生骨不连原因有很多,除了手术因素之外,当时骨折的严重程度,以及全身的营养情况都非常重要。 骨折愈合,需要经过血肿期、肉芽期、膜内或软骨内成骨期和重塑期等几个阶段,如果这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受到了阻断,都会出现骨不连。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全身状况及疾病因素 全身状况:主要有年龄、性别、营养代谢状况、健康状况、吸烟、药物使用等。比如年龄大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年轻人要迟一些;体制比较差、营养吸收比较差的患者要比身体健康的患者愈合的要迟一些,另外吸烟、服用有碍骨折愈合的药物,都有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 疾病导致的骨不连或延迟愈合因素包括: (1)开放性骨折; (2)骨折端感染; (3)多节段骨折,通常中间节段血供受损; (4)严重创伤引起粉碎性骨折; (5)骨折固定的不牢靠; (6)骨折固定的时间不够; (7)不恰当地切开复位; (8)牵引和钢板螺钉固定方式不当,使骨折端分离等。 2、技术性因素 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医生的技术水平、医生对病情了解程度、医生内固定方式的选择,这些因素与骨不连的发生是具有密切关系的。 比如:做手术时,医生将骨膜剥离过多,可影响骨折端的血液供应,从而增大骨不连的发生率;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不恰当,导致骨折端对位不佳,出现骨缺损或骨分离、或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这些也是导致骨不连的因素;反复、粗暴的或多次手法复位加重局部软组织及骨膜的损伤。此外,不恰当的功能锻炼、过早进行功能锻炼等因素,也有可能造成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 3、生物学因素 手术中使用的固定装置不稳定,导致骨折端过度活动,手术后的应力遮挡、骨吸收及拆除内固定后的再骨折等导致的生物学过程异常均可导致骨不连,如骨痂形成障碍、骨痂钙化障碍、异常分化、骨改建塑形异常等均可造成骨不连。 四、骨不连的治疗方式 在骨不连的治疗方面,一般通过维持骨折端的生物力学稳定和恢复骨的生物活性(如恢复局部血供,填补断端骨缺损及促进骨生成)来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方式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无论哪种治疗,都是为了使骨折端产生适合的生物力学环境,以利于骨折愈合。 1、骨不连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1)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 LIUS)治疗 LIUS是一种以生物物理学的方式对骨折愈合进行干预的方法,可加速骨痂的形成和新鲜骨折的愈合。 (2)电刺激疗法 目前用于治疗骨不连的电刺激方法有恒定直流电、脉冲电刺激、电磁场与电场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在组织中产生低强度的脉冲式电流,提高骨折端微环境中钙离子及某些细胞因子的浓度,从而促进局部骨组织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3)体外冲击波治疗( ESWT) ESWT对骨组织的作用已经得到实验及临床证实。冲击波使骨不连硬化端骨髓腔再通,形成的碎骨屑充填在断端,同时局部可产生新鲜血肿,造成类似新鲜骨折的生物学环境,并引起无菌性炎症,各种炎性因子激活静止状态的成骨细胞的活化,从而激活骨愈合的生物学状态,促进骨不连的愈合。 (4)其他治疗方式: 如:高压氧疗法、骨诱导治疗、干细胞移植疗法、骨组织工程技术疗法等。 2、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 目前在骨不连的治疗方法中,手术仍是最主要且有效的方法,治愈率达90%,疗效确切,并且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的金标准。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外固定、骨移植以及各方法的联合应用。 (1)外固定支架固定 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不连是近年来的重要进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一般不用植骨、断端应力分布均匀、无应力遮挡、局部感染条件下仍可使用等优点。 (2)内固定 通过螺钉、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方式,对骨折端加压,固定,促进骨的模造,使骨折端软骨及纤维组织迅速转化为成骨,促使骨折愈合。在内固定的器材选择中,锁定钢板是目前比较流行的。 (3)骨移植 植骨是治疗骨不连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植骨可增强局部成骨能力,刺激新骨形成,从而避免骨缺损。常用的植骨材料来源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带血管蒂的骨瓣及骨膜瓣移植等。自体骨因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无免疫源性,可起到骨传导、骨生成和骨诱导的作用而被认为是骨移植材料评定的金标准。

发布了文章

生命在于运动?很多人被这句话坑惨了!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本来是个舶来品,最早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的名言,这个概念大约在十九世纪从西方传入中国,到现在被中国人广为接受;在美国也流行另一句谚语,来自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他说“不能杀死我们的事情, 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壮” (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此后,整个人类将这个理念付诸实践,以为找到了延年益寿的新秘诀,人们相信,通过训练可以让身体更强壮、更健康。 于是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赛事应运而生,老百姓对于这些运动也是乐此不疲,尤其当下,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家有了更多闲暇时间参加到运动中去,无论是在社区的广场还是在健身房里,我们都可以见到很多健身的人。 不可否认,运动会促进人体的血液流速,加快新陈代谢,有效防治一些因高血压、高血脂而引发的疾病。但防治这些病所需的运动量往往很小,只要运动后微有汗出就可以达到目的,如果一味的强调 “生命在于运动”,把运动等同于健康,就大错特错了。不恰当的运动,反而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和寿命。 根据国外一家保险公司对6000名已故运动员的资料统计,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运动员短寿,其中大多数原因是运动过量造成的。 一项对参加过1998年洛杉矶马拉松比赛的约2300名运动员的研究发现,赛后病倒的运动员人数约14%,比接受过训练但没参赛者高出近5倍,这项研究也发现,与每星期训练强度低于32公里的赛跑运动员相比,每星期训练强度超过100公里的运动员患病的可能性增加1倍。 如果您对数字不是很敏感,那么下面这两个真实的案例可能会对您有所触动: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2011年3月3日,在美国篮球高中联赛中,密歇根州芬维尔高中的球星韦斯莱昂纳德在和布里奇曼高中的比赛中,凭借最后不到30秒的上篮得手,帮助球队57∶55险胜对手,同时也让球队常规赛战绩保持20∶0的全胜记录。 然而,这次制胜球成为了莱昂纳德留给世人最后的记忆,在队友们围绕他庆祝的时候,身高1米88,体重97.5公斤的莱昂纳德当着全场1400名观众的面突然倒下,再也没能醒过来,去世时他年仅十六岁。 随后,郡法庭尸检表明莱昂纳德是死于突发心脏扩大而引起的心脏骤停。 莱纳德的教练透露,这一噩耗让人难以相信,“他的身体条件和素质是我教导过的选手中最好的,他也是最爱锻炼身体的,每周会花很多时间在健身房里。”  2003年6月26日,喀麦隆国家足球队国脚维维安-福参加了喀麦隆与哥伦比亚队的2003联合会杯半决赛,当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时,维维安-福在一次喀麦隆的进攻中丢了球,他努力想把球抢回来,但没有成功。然后他开始回防,却跌倒在球场上。队友帕蒂诺跑上去想扶起他,但帕蒂诺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求救。 随后28岁的维维安-福被担架抬出赛场并立即送往法甲里昂俱乐部的医疗中心进行急救,当地警方证实,经抢救无效,这位正处于当打之年的著名球员永远离开了人世。当时的电视画面中清楚地记录下了福离开人世前的所有细节,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每一个观众,每个人都非常悲伤,有人当时就哭了出来。  发明“增氧健身法”的法国健美专家肯库伯说,运动一时超过“收益递减”的极限,人体免疫系统将受损,并丧失抵抗各种传染与非传染性疾病的能力。实验证明,运动促使肌体新陈代谢加速,使体内耗氧量急剧增加,产生大量“活性氧”,使人容易衰老。此外,太激烈或超量的运动,也会加剧身体一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失调,甚至缩短寿命。德国、美国等生理学家新近的研究也发现,过多或过量的运动,会使体内各器官供血供氧失去平衡,导致大脑早衰,扰乱内分泌系统,免疫机制受损。 如果论及骨科专业,因为不恰当的运动而导致病情加重的患者就更多了。 案例一  25岁小伙仰卧起坐后险瘫痪 台湾一名25岁的年轻男子,在做了几个仰卧起坐后,觉得颈部以下全身无力。送到医院时,意识清楚,但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医生检查后发现,男子以手抱头的方式仰卧起坐,导致颈椎内血管受不了连续施力而爆裂,血块压迫神经,因而颈部以下全身瘫痪。经过及时手术抢救,男子恢复了健康。 骨科专家提示:颈、腰椎不好,一定要慎做仰卧起坐。可以尝试做一些锻炼腰背肌的练习,比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 案例二  白领跑20公里 撕裂半月板需手术 小邹是名IT工程师,平时很少运动。最近一时兴起想运动减肥,周末连续跑了2天,一天跑了10公里,累得筋疲力尽。休息途中,小邹发现左膝盖红肿,稍微跑动一下,便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小邹确诊为半月板撕裂,断裂的一部分半月板竟“溜”进了关节腔,需进行关节镜手术修复。 专家提示:80%以上突发关节损伤的年轻患者都是“偶尔运动族”,因突然过度运动、运动过激、运动方式不当等,导致膝关节、韧带、踝关节等不同程度的损伤。专家建议,运动一定要有规律,要量力而行,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准备。 案例三  “骨刺”没磨掉,多走致腿残 王大妈60岁,平时特别喜欢徒步运动,但是半年前出现了膝关节疼,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膝关节出现了退行性改变,片子显示关节里长了很多“骨刺”,鉴于王大妈症状不是特别严重,骨科医生建议她改变运动方式,控制体重。但好强的王大妈 “不服老”,听信了江湖医生所谓的“以毒攻毒”的治疗方式,想通过大量的运动把“骨刺”磨掉,于是王大妈继续每天徒步5公里,不走到满头大汗不罢休。半年之后,王大妈的“骨刺”没有磨掉,反而是保护膝关节的软骨磨损了不少,本来症状不严重的关节,现在寸步难行,医生检查后,认为已经到了关节置换的程度。 骨科专家提示:因为关节软骨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对于膝关节有损伤的人群,最好避免过度的运动,对于关节,我们应该省着用。可以尝试做一些膝关节不负重的运动,比如骑自行车、游泳等。 无论什么运动,应适可而止,太多太激烈,对身体无疑是一大伤害,尤其对职业运动员和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劳作的人群,一定要劳逸结合。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伏尔泰先生在18世纪50年代出版的《灵魂》一书,或许会明白他的本意。作为一名著名的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是为了阐述生命存在的形式,他是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生命表现于运动,说明运动停止了其生命也就终结了,说明“灵魂”是不存在的,他所指的是生命体内在的运动和外在的表现,他揭示的是生命存在的形式和运动的本质。读懂这些,也许我们就会少了一些“误解”。

发布了文章

胳膊肘疼,怎么办?

在门诊中,肘关节疼的患者非常常见,其中,尤其以肘尖疼的患者最多。严重的人甚至端水、拧毛巾都困难。这是什么病?有没有办法治?有没有治疗上的小窍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下这张图,看看您是不是这个部位疼呢? 如果是,那您很可能患上了“网球肘”,说专业点叫做“肱骨外上髁炎”。为什么叫网球肘呢? 主要是经常做下面图片中这个动作,损伤肱骨外上髁的肌腱、筋膜,从而引起的慢性损伤。 那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很多不打网球的人也容易得这种病呢?主要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可避免的要做反复用力抬腕的动作。比如: 家庭主妇 泥瓦匠 理发师 会计 那如何治疗呢? 一、急性期:也就是疼的特别明显的时候要选择休息,尽量不要活动。可以用冰袋冰敷。 二、缓解期:这个时候肘关节已经不怎么疼了,为了防止肘关节以后继续发生网球肘,我们采用牵拉和按摩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治疗。 1、牵拉动作要领: 患病的上肢上抬,肘关节伸直。手腕下垂到最大限度,然后腕关节内旋,用健康的手施加压力保持这个动作坚持10秒,这样就完成了一次牵拉训练。5次算一组,一天3组。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会非常明显。 2、按摩动作要领: 用健康手的中指放在食指上,与肌肉成垂直的方向,找到一最痛的点,进行按摩。当感觉到轻微的酸感即可,不要引起疼痛。一般每次按摩持续5分钟,每天两次。这种按摩可以有效的松解网球肘内部的粘连组织,对于网球肘的康复效果也非常好。

发布了文章

有一种关节肿,叫做滑膜炎

膝关节疼痛、肿胀的患者,到医院就诊后,被医生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很多患者会因此比较茫然,什么是膝关节的滑膜炎?如何会引起?该怎么治?今天,我们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内容。 01、什么是滑膜? 要明白什么是滑膜炎,要先明白什么是滑膜,而要明白什么是滑膜,就要先了解一点膝关节的解剖结构。 一个完整的关节,不仅仅包括骨,还包括骨表面的软骨、滑膜、关节囊、肌肉、韧带等组织。没有这些软组织的存在和参与,关节就会失去稳定性。在关节的骨与骨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中充满了关节软骨,被关节囊所包绕,形成一个密闭的腔隙,称做关节腔。如果把关节腔比作一个房间的话,那滑膜就相当于房间里的壁纸。正常情况下,滑膜会分泌少量的润滑液在关节腔里,起到润滑关节和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02、什么是滑膜炎? 了解了滑膜,那我们来具体讲讲滑膜炎,滑膜炎有很多种,比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结核性滑膜炎、创伤性滑膜炎、 退化和磨损引起的无菌性滑膜炎等。因为后者比较多发,所以我们今天着重讲解一下无菌性滑膜炎。 无菌性滑膜炎: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细菌感染而出现的滑膜炎。 主要是因为关节的退化、劳损,或损伤(比如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而引起的滑膜炎症。 虽然没有细菌感染,但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红、肿、热、痛等炎性特征,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之为急性滑膜炎或滑膜炎急性发作。 03、无菌性滑膜炎有哪些症状?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无菌性滑膜炎有红肿热痛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关节活动和行走。 红:指的是关节外部的皮肤颜色发红,主要是因为机械性炎症,局部血液充盈而致。 肿:关节肿胀,是比较常见的症状,患者也往往因为肿胀来就诊。肿胀的原因主要是在病理的状态下,滑膜分泌关节润滑液的功能发生了紊乱。开始大量的分泌特别稀释的组织液,所以产生关节肿胀。另外,如果滑膜炎反复发作,会导致滑膜本身的增厚,最终也会导致关节肿胀。 热:指的是皮肤增高。 痛:这种疼痛,主要是因为关节肿胀所引起的胀痛。 04、无菌性滑膜炎的治疗 滑膜炎的治疗多种多样,每个医生都有各自的方式,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些周乙雄教授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1、首先是制动、多休息 休息,是滑膜炎急性发作期最重要的治疗方式,这里所说的休息是要求病人除了上厕所之外尽量少活动,但要注意锻炼股四头肌(大腿肌肉)的肌力,一般需要坚持休息1-2周或3-4周时间。 2、积液到底要不要抽? 对于关节积液,周教授的建议是尽量不要随便抽。他认为,任何进入关节腔的治疗,都必须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如果在消毒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抽积液,非常容易引起关节腔的感染,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3、滑膜炎是否要打玻璃酸钠? 玻璃酸钠,是一种关节润滑液类药物,很多医生习惯使用这种药物在关节腔内注射。但周乙雄教授不推荐。他认为滑膜炎本身并不是关节润滑液减少,而是关节积液增多,所以注射玻璃酸钠对滑膜炎的治疗意义不大,而且容易造成关节腔感染。当肿胀很严重时,可抽出关节积液,同时注入药物,但必须在严格消毒下进行。 此外,从大量临床手术的病例看,之前用过玻璃酸钠的患者,打开关节可见关节滑膜表面有白色附着物,增加关节手术的难度。 4、运用消炎镇痛药与物理治疗 (1)药物治疗:在滑膜炎的急性期,如果疼痛特别严重,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镇痛治疗。 (2)物理治疗:比如一些中药热敷、超短波、中低频电疗、蜡疗等,都是比较有效促进关节积液吸收的方法。 中药热敷 超短波 低频电疗

发布了文章

家里老人骨折,儿女需要怎么伺候?

有研究认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增加5岁,发生骨折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倍。老年人之所以容易发生骨折,主要原因是多患有骨质疏松和肢体不灵便。在老年骨折患者中,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及胸腰椎部骨折的患者较多。这些患者都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治疗,如果缺少了正确的护理和锻炼,就容易发生褥疮、心血管疾病及泌尿系统感染等。有时候,骨折不至于威胁老人的生命,反而是这些卧床的并发症会要了老人的命,所以,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老年人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和家庭护理方法。   一、老年人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一般髋部骨折的老年人经治疗后须尽早进行功能锻炼。要鼓励此类患者做咳痰、深呼吸、有节律地收缩两个大腿上的肌肉、伸屈踝关节等动作。此类患者在手术2周后,就可以用双手撑住床面做抬起臀部的练习和不负重的站立练习,1个月后可拄单拐行走,3个月后可去拐行走。 有些做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家属要叮嘱患者不要坐矮椅子,坐在椅子时,身体不要向前倾,不要交叉下肢或侧卧,不要弯腰拾地上的东西,不要坐在床上屈膝、盘腿,不能做剧烈的运动,不能爬山等。 腰椎骨骨折的老年人平时要选择硬板床仰卧,以保持脊椎的平直;翻身时,其上半身和下半身要同时翻转,不能扭曲。这类患者,家属可以让其进行吹气球锻炼,这样可以增强内脏的功能、锻炼胸腹肌的力量及促进代谢。如果病人的疼痛有所减轻、全身状况许可时,可适当地进行上下肢的功能锻炼,可以先做一些“左右开弓”、“双手举鼎”等动作。 老年骨折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都要遵循早期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主动运动为主的原则。一般的骨折患者在开始治疗后的第二天即可进行功能锻炼。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较弱、肌力不强、耐受性差,加上对损伤恢复缺乏信心及害怕疼痛等,常常缺乏主动运动的积极性,其家属要经常鼓励、督促其进行功能锻炼。 二、老年人骨折后的家庭护理 大多数骨折患者在治疗的中后期都会在家中度过,所以,做好骨折患者的家庭护理十分重要。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的具体方法是: 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1次:老年人骨折后需长期卧床,容易使受压处的皮肤发生溃破,形成褥疮。而褥疮形成后往往不易愈合,褥疮的面积会不断扩大甚至会引发败血症等疾病。  为了防止老年患者发生褥疮,其床铺要经常保持清洁、平整和柔软,最好使用海绵床垫。其身体要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每周要擦浴1一2次(夏天可适当增加洗浴的次数)。对老年女性患者,每天要为其清洁会阴部1次。褥疮的好发部位往往在背部、骶部及足跟部。对于这些骨突部位要注意保护。一旦发现患者的表皮出现破损要及时处理。对局部被压红的部位不要进行按摩,只要用气圈将其垫起,使其悬空、不再受压即可。 经常轻轻拍打患者的胸背部:老年骨折患者会因为疼痛而不敢深呼吸或咳嗽,同时会经常保持平卧位,这样会使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易出,容易引起呼吸道的部分梗阻与继发感染。所以,在护理骨折老人时,除了要经常帮助其变换体位之外,还要经常轻轻拍打其胸背部,以利于其排痰。 做好患者的饮食调节:老年骨折患者在卧床期间常因担心解小便过多而不愿意多喝水。这样会导致其尿液浓缩,日久极易使其患上尿路感染。所以,要鼓励他们多饮水,每日应饮水2500 -3000毫升。此外,还要增加患者饮食中的营养成分。骨折患者需要高蛋白、高热量的膳食,以修复其体内被破坏的组织,为此可多吃些鸡肉、猪肉、鱼肉等。很多人认为骨折后要多喝骨头汤。可专家认为,骨折患者不宜喝骨头汤。因为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其消化功能较差,若大量地食用骨头汤会影响其肠胃的吸收功能,甚至使其发生腹泻,从而不利于骨折的康复。

发布了文章

哪种人老了腿爱疼?(你中枪了么)

前两天听一个专家说:人在年轻时选择的生活方式,往往决定了他老年时的膝关节的健康与否。很多年轻时身体特别好,特别爱爬山、攀岩等运动的人,到老了之后膝盖往往容易发生疾病,而一些年轻时不太爱运动的人,反而膝关节保养的非常好。  看来,人体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喜欢运动的人膝盖也不一定比别人硬。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要且行且珍膝啊! 今天就给大家提示一下,看看哪几类人的膝关节最容易提前老化、疼痛,看看您中枪了么? 一、AB型血的人 AB型血的人,个体含较少的H抗原,从而可以合成较多的LeY抗原,提高了骨关节炎的易感性。所以,AB血型的朋友们,你们要趁年轻做好膝骨关节炎的预防喽。 二、胖人 膝关节承受着上半身的重量,一般体重越大的人,膝关节承受的重量也越大,膝关节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结果可想而知。 三、O型腿的人 这个和大家科普过,O型腿的人,膝关节的内侧会因为长期受力过大提前出现软骨磨损、半月板损伤、骨刺等问题。 四、过度运动的人 爱运动的人比不爱运动的人在肺活量等方面确实要好,但是膝关节却不一定比别人更坚硬。随便看看体育新闻就知道,很多运动员往往很早就出现了膝关节的老化和疾病。这也提示我们,有时候,身体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运动要适可而止。尤其是像跑步、登山、跳跃这种运动对膝关节损伤最大。 向爱好体育的朋友们推荐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即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还减少了脊柱、关节的负重和损伤。 五、膝关节受过伤的人 有时候,一次很久之前的膝关节扭伤,却是造成膝盖提前老化的原因。扭伤,可能大家都不是很在意,觉得养养就好了。可是,很多扭伤的膝关节因为韧带损伤的原因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从而过早引起关节炎。 六、另外一条腿有伤的 对于一条腿本身有残疾或者疾病的人也要特别注意,因为另外的一条好腿要把两条腿承受的重量独自承担,所以磨损也就更加迅速。对于一条腿有伤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拄拐或者坐轮椅,千万不要勉强用单腿跳着走路。

发布了文章

年纪轻轻就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儿?

谈到骨质疏松,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这是老人才会得的病,自己好像离这种病很遥远,但体检时却发现自己骨密度低,甚至是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人从35岁左右开始,骨质就开始发生退化,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女性比男性更易骨质疏松。但很多人明明年纪轻轻、正值壮年,却发现也有骨质疏松的倾向。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患上骨质疏松? 当下,很多人的工作从体力劳动变成了脑力劳动,年轻人的工作很多是在办公室里面对着电脑完成的,而且工作强度、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年轻人饮食不科学、很少有时间再参加体育锻炼,正是这些改变,导致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如果您有下面几种因素的1-2种,就说明您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1、平时很少晒太阳 阳光对维生素D的生成和钙的吸收非常重要,所以要保证至少每天20分钟的日照。 2、肥胖或过度减肥 肥胖者的内脏脂肪高,骨质强度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就增加了。而很多年轻女性对自己的身材要求苛刻,过度减肥,但数据显示有7%的减肥女性在5年内会患骨质疏松。 3、生活压力较大,经常处于抑郁、沮丧状态 钙除了是骨骼生长的必要物质,还具有将神经细胞所送出的信息予以正确传达的机能。人体缺钙后会导致机能紊乱,而此时补钙,症状会得到缓解。钙是天然的神经系统稳定剂。有实验证明,人在受到某种压力时,通过小便排出体外的钙就会增加。 4、有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常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或喝茶 很多人喜欢碳酸饮料,或过度喝咖啡、饮茶,这些都会使骨密度下降,影响钙的吸收,为骨质疏松埋下隐患。 5、饮食不健康,没有坚持喝牛奶的习惯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很重要,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都是必不可少的。 6、每周运动量不足3次,甚至很少锻炼 运动可以提高血液循环,提高骨密度。而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户外运动时间减少,这会导致骨头的硬度下降。 7、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副作用就是会引起骨质疏松,严重者会引起患者股骨头坏死,这在老年患者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因为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会促进体内钙、钾、磷的排泄,在长期大剂量运用的情况下,会导致这类物质的流失,所以为了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医生多嘱咐患者同时服用钙片以补钙。 除了糖皮质激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激素,比如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二者都会影响体内骨的形成和骨强度,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不要小视骨质疏松的危害 由于上述一些原因使得年轻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且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导致很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患病,所以,骨质疏松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骨质疏松症常见的危害主要有: 1、骨折 对于骨质疏松症来说,最大的一个潜在性风险就是容易导致骨折,因为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密度减低,增加骨骼的脆性,所以也就同时增加了骨折的风险,严重患者甚至会因为扭腰、咳嗽等很小的动作就可能造成骨折。 2、影响运动功能 钙具有约束神经、肌肉活动的功能,当身体出现钙缺乏时,常常会导致肌肉的协调功能或肌力减低,比如引起抽筋、无力等症状。 3、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功能 大家都知道骨头是一个钙的储存器官,但很多人不知道,骨头还是一个钙离子的调节器官,当出现骨质疏松时,骨头调节人体内分泌的功能就会减弱,导致内分泌失调。 4、影响人体的酸碱度 缺钙严重的患者还会导致人体的酸碱平衡发生改变,体液有酸性化倾向,可以并发慢性病,导致人体的抵抗能力减弱。 5、引起疼痛 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出现了骨质疏松,那么可能会出现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在这个阶段如果有所警觉,及时就医和治疗,则有可能保持住骨量,或者使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疼痛等症状消失。 6、骨骼提前出现退化 人体的骨骼强度在30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就会慢慢进入退化的阶段,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生理过程,但是相比正常人,在年轻时出现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患者来说,出现骨骼的退化时间也可能会大大提前。 年轻人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虽然可怕,但其实是个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从基本的生活习惯入手,就能进行预防: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饮用碳酸饮料、茶、咖啡等饮品,要养成吃早餐的良好习惯。 2、改变饮食结构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多食用钙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芝麻酱、豆制品、松籽、甘蓝菜、花椰菜、白菜、油菜、海带、虾皮等。 3、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 多参加户外活动,能够提高肌肉质量,增强灵活性,稳定关节,提高抗骨折的能力。但要注意运动的类型、方式和量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而定。需氧运动和负重锻炼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耐受力和平衡能力上,降低摔倒和骨折风险,比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4、正确地晒太阳 需要晒太阳“补钙”时,由于是紫外线中的 UVB 起主要作用,因此尽量不要隔着玻璃(玻璃能阻挡超过 90% 的 UVB),而建议到户外去。 要避免太阳直射,防止对皮肤眼睛等的伤害,可以在树荫、屋檐下无直射阳光处接收适当紫外线。 5、理性选择补钙用品 很多人在发现自己缺钙后,都会选择购买一些钙剂,但如何科学选择是一门学问。 市场上流通的补钙产品都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验认定,其品质没有太大区别,因此贵的不一定就好。补钙是长期的过程,建议在选择补钙产品时,首先要计算相关的价效比,即计算每一百克元素钙的价格,选择经济实用的产品。 关于钙剂的选择,有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安全性好、钙源好、重金属(铅、汞等)含量低、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品牌产品; 组方合理,元素钙含量高、溶解度高; 性价比高,经济实惠。

发布了文章

“尿酸高”会导致关节溃烂痛苦不堪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简称“三高”,这三种疾病因为发病人数较多,发现时间较长,很多人对这个病已经比较了解。但最近有一种新型的富贵病已经超越糖尿病,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四杀手。它就是高尿酸血症! ★ 据医学家统计,高尿酸的患者在我国发病率已经达到13.3%,按照这个比例,中国的13亿人中有1.7亿人患病,已经超过了糖尿病的1.14亿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隐形杀手! ★ 如果您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我们来看看下面几组照片就清楚了!      以上大家看到的还只是单纯的关节的问题,事实上,尿酸增高,不仅仅破坏人体的关节,还会引起肾脏、心血管、尿路结石等很多方面的问题。 尿酸属于人体的一种代谢产物。人体内有一个容纳尿酸的“漏斗”,如果“漏斗”中的尿酸过多,或“漏斗”本身出现问题,影响了尿酸的代谢,那么,尿酸就会被带到血液中形成高尿酸血症。血液中的尿酸会沉积成一种叫做尿酸盐的物质,这种物质随着血液循环,沉积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问题。 沉积在软骨: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一半以上的痛风发生在大脚趾,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还会出现在足部、踝关节、膝关节等其他关节。 沉积在肾脏:痛风性肾病,严重时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 沉积在尿路:引起尿路结石。 加重心血管疾病:痛风患者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6%。 加重糖尿病等代谢病:高尿酸血症患者中20%~50%的人患有糖尿病。 这是一个吃出来的病!   “高尿酸血症是富贵病的一种,算得上是吃出来的病。动物内脏、海鲜、蘑菇、豆子等食物富含嘌呤,虽然都是营养丰富的好东西,吃多了却会引起尿酸增高。 1、多吃主食 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尿酸高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主食,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 2、多喝水 每日应该喝水2000ml至3000ml,促进尿酸排除。尤其是可以多喝一点苏打水,可以中和体内的尿酸。 3、少吃脂肪 脂肪可减少尿酸的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4、少吃盐 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5、少喝酒 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6、少吃含嘌呤高的食物 比如:动物内脏、骨髓,要少吃火锅、少喝高汤。还有一些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都属于高嘌呤事物。如果想吃荤食,可以吃一点猪血、鸭血。 7、避免吃不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比如一些降压药: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还有一些抗血栓药物、抗菌素也容易抑制尿酸的排出。 8、中轻度运动,控制体重 适度运动可减少体内脂肪堆积,改善人体代谢功能,利于尿酸的排泄和控制病程。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这些可导致尿酸升高,建议选择健走、慢跑等中等强度运动。 手术治疗 对于关节内已经形成痛风石,关节疼痛的患者,建议早期手术。 痛风石患者术前术后对比: 术前照 术中取出的痛风石 术后照片

发布了文章

腰疼的时候,请记住这几句话!

1、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2、是时候请假休息一段时间了,“忙”只是对疾病漠视的借口。 3、止疼药只止疼,不治病。 4、卧床休息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如果躺不住,就拿“瘫痪”这个最坏的后果吓自己一下。 5、生一场病,你会重新看待生活。 6、腰疼特别明显时,不要去做正骨与按摩。 7、每个人的病情都不一样,不要随意复制别人的治疗方式。 8、腰疼有时候就像感冒,不治疗,忍一忍也能过去。 9、对于腰疼,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任何的侥幸心理都是被骗的前提。 10、微信中有些治疗方式,就像心灵鸡汤,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其实不靠谱。 11、手机、电脑、麻将,如非必须,能少玩就少玩吧,去户外走走比闷在屋里强。 12、如果腰疼一直持续,而且症状越来越重,是时候去医院看一下了。 13、缓解期可以尝试练练“五点支撑”、“小燕飞”,蛙泳也是一项对腰椎有益的运动。 14、很多时候,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都是免费的。 15、年轻时的健康债,到老了是要还的。 16、腰椎病90%都可以保守治疗好,只有10%需要手术。 17、如果您看过很多医生,都建议您做手术,那说明您可能是那10%。 18、在亲友和医生之间,我更愿意相信医生,因为他们更专业,也更客观。 19、如果必须出门,腰围是对腰椎很好的保护。 20、不要奢求任何一种治疗方式能保证你以后一辈子不得腰椎病,有时候效果和日常的保养也有关系。 21、减肥是避免腰椎病的一个前提。 22、如果出现了臀、腿疼、麻症状,那可能是压迫到坐骨神经了。 23、弯腰搬重物是最伤腰的一个姿势。 24、如果这次你侥幸“好了”,请不要认为你就是个健康人,不善待腰椎,腰疼还可能找上门。

发布了文章

关节疼的朋友,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七忌!

关节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关节疼痛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会造成关节畸形、强直、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因此做好关节痛患者的防治保健工作十分重要。除了接受正规治疗,我们的日常保健也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这七点,就可以大大减少关节疼的发生率。 一、忌缺乏锻炼 关节痛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和病情较严重时,卧床休息是必要的,但病情好转,特别是慢性病变患者,长期足不出户、久坐、久卧、不活动锻炼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整体的力量、协调和平衡能力都会下降,容易摔倒。所以,关节炎患者,只要条件允许,能够活动,就要适当活动锻炼。在锻炼过程中,要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保证安全等原则。即使是活动强度很小,也比完全不锻炼要好得多。 二、忌寒湿侵袭 很多关节疼的患者,会有一个感觉:天气变冷、下雨前关节的不适感会加重,准似天气预报。在中医看来:“关节痛的形成与发展,与风、寒、湿、邪关系最为密切,寒湿侵袭,使关节肌肉气血凝聚,血循环不畅,是使关节疼痛引发与加重的重要诱因。而在西医看来:潮湿的空气和冷空气更容易引起关节内炎性因子的活跃。所以,关节痛患者,在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防寒保暖,居住环境要向阳、干燥通风,避免涉水淋雨、汗湿伤身,即使是夏季也要避免在寒湿较重的地方和风口处睡觉休息,在冬季,衣服鞋袜要干燥保暖性能好,可以佩戴护膝、护肘等防护工作,防止关节疼痛加重。 三、忌关节受伤 跌打损伤等外力伤害,有些虽然没有伤及骨头,但很可能会导致关节软骨、肌肉、韧带的损伤,从而导致关节不稳定、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所以,关节疼痛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在锻炼与劳动时,不要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和剧烈的运动项目,避免用力过猛,减少重复动作。特别是在大风雨雪等不良天气中,要避免外出活动锻炼,防止跌倒。以免发生骨折、韧带撕裂、肌肉拉伤和关节扭挫伤等问题,这些都可能会加重原有关节疾病的病情,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 四、忌忽视疼痛 关节疼痛不仅是一种常见症状,也是关节病情严重程度的报警信号。疼痛越来越严重,往往说明病情出现变化,病情在加重。这时患者一定要引起警惕,查一查引起疼痛加重的原因,是活动量过大、过于剧烈,还是负担增加?了解清楚原因后要加以注意,同时还要及时采取休息、药物或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及时减轻与缓解疼痛,促进疾病康复。 需要提醒患者的是:采用针灸、按摩(特别是颈、腰椎疾病)等方法治疗,一定要到正规中医院针灸、按摩科进行治疗,不可到无资质的小诊所或找个人进行按摩,以防引起意外,加重病情。 五、忌强力负重 关节痛患者,关节面的耐压能力降低,不能承受较大的负担,患者如果强力负重,关节面受压增加,加重损伤,就会使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六、忌拖延治疗 一些患者错误地认为,关节疼痛是老毛病,也没有什么好方法治疗,就长期忍受疼痛不予及时治疗,这是十分错误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本来病程就长,顽固缠绵,对人的危害较大。若因早期痛苦轻微而忽视诊治,或丧失治疗信心,中断治疗,则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进展,最后造成关节畸形、活动障碍,成为残废或半残,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其实专业医疗机构医治疗各种关节痛的方法很多,也有较好的功效,所以,到医院找有关医生及时进行治疗,医患配合共同战胜疾病是非常必要的。 七、忌乱用药物 一些关节疼痛患者,经常自己到药店乱购药物。如不少关节痛患者长期服用消炎痛、布洛芬等消炎止痛药,或乱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这是十分错误与危险的。因为消炎药等并没明显治疗作用,且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可能会引发许多严重并发症,如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或对胃肠造成严重损害,引发溃疡、甚至胃穿孔等。长期服用激素,功效会越来越差,停药会引起反弹现象,还可导致许多其他方面的严重副作用。所以有关节疼痛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不可自行用药。

发布了文章

痛风可以遗传吗?得了痛风该怎么办?

听到这样一个说法,有个小伙子因为膝盖疼,在女朋友的陪同下去医院做检查,检查后大夫说是痛风,是个可以遗传的病,结果女朋友一听会遗传,坚决要和小伙子分手。小伙子很痛苦,这病可以遗传,可他家人也没有患这种病的,那自己会不会是抱养的······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种遗传疾病吗? 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原发性痛风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约10%-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除1%左右的原发痛风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 痛风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0∶1,女性很少发病,如有发生大多在经绝期后。国外报告不少病例有阳性家族史。 痛风可以治愈吗? 本病的防治,不论原发性或继发性,除少数由于药物引起者可停药外,大多缺乏病因治疗,因此不能根治。 痛风病程颇长,未累及肾脏者经过有效防治预后良好,但如防治不当,易导致关节畸形、肾结石、肾损害等严重后果。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积极治疗本病的目的主要在于: 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 防止关节炎复发。 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治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所引起的并发症。 防止尿酸肾结石形成。 得了痛风需要注意什么呢? 1.不吃富含嘌呤物质的食物和辛辣食品,以免诱发痛风的发作。 1、主食 不应该选用粗粮,因为粗粮产生的嘌呤较多,所以尽量避免食用糙米、粗面粉、全麦片等。 2、副食 不必限制鸡蛋和牛奶、鱼、鸡肉、牛羊肉。 3、不宜吃富含嘌呤物质的食物 如:各种动物内脏、肉类汤汁、各种肉食、骨髓、海鱼(特别是沙丁鱼)、鱼籽、虾、蟹、发酵食物、海菜;各种豆类(特别是豌豆)、花生米、菠菜、菜花、蘑菇、等。 辣椒等食品可以诱发或加重痛风,应禁止食用。 2.控制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预防痛风发生和症状加重。 痛风与肥胖、高脂血症密相关。所以,控制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对于预防痛风发生和加重有一定作用。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的碱性素食为主,可以多吃一些含嘌呤较低的奶类和蛋类,痛风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应限制在每公斤体重每日0.8-1.0克以下,脂肪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60克以下,禁止吃动物油。 3.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痛风患者应多饮水,这样有利于尿酸的排出,每日饮水量应在2升以上。酒(尤其是啤酒)、浓茶、咖啡应避免。

发布了文章

别以为痛风就是脚肿、脚疼那么简单!(后果沉痛)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再说一个关于痛风更加沉重的话题。 痛风有什么症状?有什么表现?相信朋友都多少有些了解。通常情况下,痛风会在身体比较浅表的部位形成痛风石,引起局部的肿胀、疼痛,比较常见的有:耳廓、足趾、手指、手腕、脚踝、膝部、肘部等。但实事上,痛风是一种全身性系统疾病,所以痛风石也就会在全身各个部位出现。浅表的痛风石之所以被大家发现和关注,只是因为这些部位的痛风石更容易被触及。其实,在我们身体的深处,同样有形成痛风石的可能。 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例腰椎管内痛风石的病例。这是一位年轻的男性患者,年龄只有27岁。患者平时生活习惯并不健康,早早就出现了痛风的症状,反复出现四肢关节的肿胀疼痛,但患者并没有太多在意,疼起来就吃片消炎药,不疼了就继续大吃大喝,平时也不对自己的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控。而最近一个月,这位患者出现明显的腰痛和腿痛的情况,于是来到专家门诊。 接到这一病例后,专家做了认真的查体,发现这位患者的下肢有明显神经损害的表现。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于是马上考虑给病人作一个CT检查。CT结果一出来,吓了一跳,发现这位年轻病人的第4腰椎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同时在椎管内也有肿物长出。难道是肿瘤?但毕竟这位患者只有27岁,这个年龄段发生脊柱肿瘤的情况并不多见。仔细观察患者的CT片,也发现骨质破坏的情况与常见的肿瘤并不相像。是痛风? 正常椎体CT下呈像 患者椎体CT下呈像 腰椎管内痛风石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经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公开报告的脊柱痛风石的病例不超过10例,但同时也会发现,有限的病例报告在近几年出现的越来越多,这与目前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情况是一致的。 最终,经过进一步的检查,这位患者的诊断得到明确——腰椎管内痛风石。原来,痛风石可以在身体各个部位形成,腰椎痛风石虽然少见,但也是痛风石可以侵犯的地方。当然痛风石侵犯到腰椎,首先会出现明显的腰痛症状,进一步向腰椎管内侵犯生长,就会占据椎管内空间,并且压迫椎管内的神经,出现下肢神经损害的症状,如腿疼、脚麻等。 文献检索中,我们发现痛风石还会向胸椎、颈椎侵犯,而这些部位的椎管里存在有脊髓,当脊髓被痛风石压迫后,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下肢瘫痪甚至四肢瘫痪的情况。福建医科大学的卢天祥主任就在2015年报告了一例脊柱痛风石侵犯颈胸段脊髓的病例,由于椎管内痛风石的侵犯,严重压迫脊髓,最终导致患者下肢瘫痪,合并小便功能障碍。 所以,当痛风来到我们身边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痛风的危害绝不是脚肿脚疼那么简单,痛风是一种系统疾病,可以侵犯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当重要器官被侵犯,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预防重于治疗,不要等痛风“深入病髓”之后才去治疗,像这类脊柱痛风石的病人,当脊髓或者神经被痛风石侵犯,出现瘫痪、大小便障碍之后,即使再行手术治疗,效果也是有限的,不如提早预防,防微杜渐。

发布了文章

关于骨质疏松的四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骨质疏松是十分常见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已经超过了心脏病、脑中风等。但由于骨质疏松发病症状的隐匿性,容易被人忽视,等到骨质疏松严重,甚至引发骨折,再行治疗,已经为时已晚。 近些年,随着对骨质疏松宣传力度的增加,特别是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使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理念在民众中得到普及。然而面对骨质疏松,相信很多人仍然存有诸多不解,甚至误区。今天就看看下面几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一、骨质疏松只在老年人中发生 很多年轻人坚信骨质疏松只会在老年人群中出现,所以对骨质疏松漠不关心。实际情况中,虽然骨质疏松的发病人群中,老年人占了大多数,但绝对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前者与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后者与人体衰老后器官功能下降有关,这两种情况的确与年龄有密切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而继发性骨质疏松则与年龄没有太大关系,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多与一些基础疾病或特殊用药有关,比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遗传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癫痛药物。所以这一类骨质疏松的发病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均可见。所以骨质疏松不仅发生在老年人群,在年轻人群中也有一定的发病率。 二、治疗骨质疏松就是吃钙片 现在很多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也知道骨质疏松需要及早预防及早治疗,但具体怎么治疗,怎么用药,很多人都是停留在“吃钙片”的认识。补钙,的确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一环,但单纯补钙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把骨骼里的钙就比作水桶里的水,那么发生骨质疏松的骨骼就像一只漏水的水桶,不断有水从水桶里流走,这就是骨质流失。单纯补钙就像往漏水的水桶里加水,虽然看似在补充水量,但由于不断有水流走,加多少流多少,所以很难把水桶加满水。想加满水,首先是要把漏洞补上,避免流失。这就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更重要的一个环节——减少骨质丢失,增加钙质吸收。所以专业的骨科医生给骨质疏松患者开药时,肯定不会单开一瓶钙片,通常会搭配另外一种药物,比如最常用的福善美,就是起到这种作用的。 三、驼背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 驼背在老年人中非常多见,这与骨质疏松有什么关系?这种情况是一种正常现象吗?相信很多人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我们知道,骨质疏松与骨折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都有腕部、髋部等部位骨折的经历。其实骨质疏松引起的各个部位骨折中,最常见的是脊柱骨折,或者说是胸腰椎骨折。这种骨折发生时,正常的椎体被压缩,变成楔形,所以被称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这种椎体形态的变化会引起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由于压缩椎体呈现前窄后宽的现象,所以脊柱会出现后凸的表现,特别是当多个椎体发生骨折,这种曲度的变化就会非常明显,从外观上看,就是“驼背”的表现。所以说,驼背不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而是胸腰椎多椎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后的表现。 四、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无法治疗,只能静养有过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经历的人都知道,发生这种骨折后十分疼痛,无法活动,但也不知道如何治疗,只能在床上平卧静养。的确,不同于年轻人由于外伤导致的胸腰椎骨折,可以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获得痊愈,骨质疏松骨折难以通过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首先,传统手术创伤大、出血多,而骨质疏松患者多为老年人,无法承受这种手术打击。另外,由于患者骨质条件的特殊性,手术难以通过往骨头上打钉获得足够的稳定性,术后经常发生内固定松动的情况,导致手术失败。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骨质疏松骨折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并不是这种骨折无法治疗,一种新型微创技术——椎体成形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获得较好效果。这种技术在局麻下完成,通过只有铅笔粗细的微创经皮工作通道,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骨水泥迅速硬化,立即起到稳固椎体的作用。 怎么样,认清骨质疏松这四个误区后,是不是对骨质疏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骨质疏松的预防重于治疗,快快告诉身边的人,我们虽然不能彻底摆脱骨质疏松,但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让骨质疏松来得晚一些、慢一些,让我们的生活更坚强一些。

发布了文章

揭开手麻的九大原因!(太全面了)

手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比如爬在桌子上睡觉,手在头下压久了,会有麻木感;胳膊肘不小心碰到”麻筋儿“也会出现麻木的感觉。但是这些都是一过性的麻木,时间往往很短暂,往往可以自行恢复。如果有些麻木持续时间很长,甚至合并有手部的肌肉萎缩,这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看看是否出现了其他的疾病。 有点医学常识的人,第一反应是“手麻是颈椎病”引起的。但是,在专业的医生看来,任何一种症状的出现,都有很多原因,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我们会发现,手麻有很多种可能。 1颈椎病 颈椎病是引起手麻最常见的疾病,最典型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因为上肢的神经是从颈椎分支出来的,所以当颈椎有问题,卡压到神经后,常常会引起手麻、手疼的症状。 根据压迫的神经不同,手部麻、痛区亦不同。如第5、6椎间孔压迫颈神经,麻木在拇指、食指;第6、7椎间孔压迫颈神经,麻木在中指。第7颈椎、第1胸椎椎间孔压迫颈神经, 麻木在无名指、小指 。 2第七颈椎棘突处的卡压 所谓第七颈椎棘突,就是我们用手能够摸到的脖子后面最突出的那块骨头。因为这块骨头的位置最高,所以当我们低头时,颈椎的所有应力都集中在它附近,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群,第七颈椎棘突附近的筋膜会失去弹性,变得僵硬,从而卡压穿过其附近的颈神经后支,而引起手麻症状。 特点:早晨起床,感觉双手掌或单手掌僵硬、麻木, 感觉手像带了手套一样,摸东西不敏感。活动一下手掌或用热水浸泡一下往往可以好转,还有些病人常感脖子很紧很累, 像有重东西压在脖子上一样。这种手麻是整个手掌麻木多见。 3胸廓出口综合征 这个病,一般老百姓很少听说,其实这种病人并不少见,只是很多人没有引起重视而已。胸廓出口综合征主要是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处受压迫引起。 特点:小指、无名指疼痛和麻木,可伴有同侧肩部、上肢麻木不适,或伴血管受压表现。 4腕管综合征 也称鼠标手,正中神经在经过腕管时,伴行九根肌腱,当腕管内膜因为发炎水肿, 或它物压迫时,就会压迫到正中神经, 引起手麻的症状。 特点:拇、食、中指掌侧、无名指掌侧或指尖麻木,夜间或晨起时麻木多见,有时候能“麻醒”,骑自行车时手麻,甩甩手就好,时间长了大鱼际萎缩。 5肘管综合征 常见于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是尺神经经过肘部的肘管时受到压迫所引起。 特点:小指, 无名指感觉麻木、不适、疼痛,手指拿筷子不灵活,“虎口”处肌肉萎缩明显。 6尺管综合征 尺神经经过腕部时受压迫所引起。 特点:同腕管综合征,但手掌背侧不麻木,肌电图可鉴别。 7缺血性脑血管病 是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见疾病。由于脑动脉硬化会减缓神经的传导速度,使脑的局部供血、供氧减少,出现中枢功能障碍,可能引起手麻。常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头发胀等感觉,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 8末梢神经炎 常常作为全身性、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出现,伴随其他系统症状。见于维生素B缺乏、中毒、药物副作用、结缔组织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特点:对称性手套样的麻木、感觉减退。 9更年期综合征 进入更年期的妇女有时候也有手麻的现象,但是并不明显,随着更年期的结束,手麻现象就会随之消失。

发布了文章

“伤筋”莫小视,“动骨”别趴着

夏天来了,草长莺飞,又到了一年一度运动的季节,但因为运动导致的“伤筋动骨”也随之增多。因为运动损伤往往突然出现,对于缺乏骨科常识的人来说,容易临阵慌乱、有病乱投医,就拿老百姓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来说,很多人就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到底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还是一个准确的愈合时间? 事实上,“伤筋动骨一百天”只是老百姓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对疾病愈合的一种大致总结,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其道理,但并非所有的“伤筋动骨”都需要休息一百天,在骨科的专业人士看来,不同的损伤,其愈合的时间,治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伤筋动骨”虽然经常被人们并列提及,但为了将问题讲的更清楚,我们不妨将其分开,逐个进行分析。 “伤筋”莫小视 其实我们老百姓常说的“筋”属于中医的术语,在西医里完全没有这个词。西医里和“筋”意思最接近的医学名词应该是“肌腱和韧带”,肌腱和韧带主要负责人体骨关节的稳定,以及人体的运动功能。 一、“筋”有哪些特性 1、伸展延长性比较差 如果把肌肉、肌腱、韧带这三者做一个比较的话,肌肉的可伸缩性是最好的,肌腱次之,韧带最差。所以我们日常做需要伸展的运动时,要以肌肉为主,肌腱次之,而要让韧带保持稳定。这样才不至于让我们的“筋”在运动中造成伤害。 2、血运差,愈合困难 判断人体不同部位的愈合时间,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看那个部位血液运输多不多,因为血运越丰富,代表获得的营养越多,损伤后也就越容易愈合。 而肌腱和韧带主要为结缔组织,血液运输的相对较少,所以自愈的难度也就比较大。 “筋”一般如果是只损伤了一部分,我们尚可将这个部位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打石膏、夹板、支具固定)来保护一段时间(一般是4-6周),期待其能够自愈,但如果是完全断裂,“筋”一般很难再自我愈合,通常需要手术进行干预。 二、“伤筋”莫小视 有些人对“筋”的重要性不太了解,容易把关注重点放在骨头上,对“筋”的损伤往往容易忽视。 比如,当一个扭伤脚踝的患者来到诊室,最先想做的就是拍个X光片,看看有没有骨折,看到没骨折就“放心了”,而对于在X光片上看不到的“筋”的损伤却往往觉得“没事儿”,很容易忽视。事实上“筋”的健康程度对于关节的稳定和运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刘翔,很多朋友都责怪他奥运会跟腱断裂后,没有在赛场上坚持跑下去,给中国人丢了脸,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一个“筋”断了的人,其实就像是一只“脱骨扒鸡”,再想继续活动是非常艰难的。 有些“筋”损伤后,虽然短时间内没有达到完全不能动的程度,但如果对这种损伤不闻不问,勉力支持,缺乏了“筋”的把持作用的关节,日久天长就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就像一台机器,断了一根“三角带”虽然勉强可以转动,但这台机器的运行功能、稳定性、使用寿命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临床上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比如之前膝关节、踝关节的韧带发生损伤,但没有治疗的患者,后期很容易出现关节肿胀积水、疼痛、弹响,甚至是习惯性脱位、软骨磨损、半月板损伤、关节退化加速等问题,其实根源都在于此。 所以,如果您在运动中出现了“伤筋”的情况,一定不能拿“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来安慰自己,更不能对病情的发展听之任之,而是应该到专业的运动医学专家那里进行详细而专业的诊断与治疗。 “动骨”别趴着 1、骨折后需要休息多长时间? 很多人在骨折后,最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我的骨折多长时间才能好?多长时间才能活动? 事实上,不同部位的骨折愈合时间也不一样。为了让大家对于不同的骨折愈合时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些全身不同部位的骨折愈合时间表: 当然,这个表只是根据大多数人的骨折愈合情况做的一个统计,但对于一些骨折比较严重,骨折端有“骨缺损”,或年龄比较大、营养比较差的患者,愈合的时间会相应的延长一些,具体愈合时间要根据临床复查的结果来确定。 2、“动骨”别趴着 很多骨折的患者还有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一旦骨折了,是不是只能一动不动的进行休养?如何早期锻炼才能避免骨折带来的后遗症? 我的观点是:治疗骨折的意义,不仅仅是让骨头长上,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的恢复身体受伤之前的运动功能,所以,骨折后,尤其是骨折经过固定治疗后,恰当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1、骨折如何早期锻炼 如果是腿部骨折,不能下床,那咱在床上躺着也别闲着。一直躺着不动,容易有三个问题出现,一是肌肉萎缩,二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三是关节僵硬,这些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教大家一个方法: 躺着时,膝关节尽量伸直,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尽量背伸, 保持5秒钟,放松。没事就重复做这个动作,益处多多。 如果是胳膊骨折了,那咱手指、手腕也可以进行活动锻炼,防止我们的手指、手腕变得僵硬。 2、骨折后期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这个时间需要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决定,一般如果做过手术的患者,钢板钉的比较牢固,术后几天,就可以请医生或者康复师帮您做不负重的康复锻炼,但是这个锻炼不建议患者自己随意进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伤筋动骨”后,该如何休养 1、把受伤的部位抬高 外伤、手术对肢体都是一个创伤,这种创伤会损伤人体的血管网,受伤部位末端的血液往心脏回流的通路会被阻断,导致大量血液淤积在四肢的末端,从外观上就会表现出“肿胀”。 消除肿胀的办法,除了需要时间,让血管网建立侧支循环外,有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把受伤的肢体通过垫被褥、垫子的方式进行抬高,要高于心脏的水平,这样,通过“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来促进血液往心脏的回流,从而消除肿胀。 这种方式适合膝盖、髋、大腿、小腿、脚踝、前臂、上臂、手指、手腕、肘等部位的大部分损伤,如果感觉累了,可以2-3个小时后将被子或者垫子撤掉,把受伤的部位平放在床上,放松一下,这两种姿势可以每隔2-3个小时就替换一下。 2、适当调整饮食 “伤筋动骨”后,一般不用特殊饮食,正常吃饭就可以,毕竟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平时的饮食就完全能满足损伤部位生长的营养需求,不必买营养品、接骨药吃。 如果是长期卧床的病人,建议多吃点芹菜、香蕉之类容易排便的食物,毕竟总在床上躺着不活动,吃太上火的东西容易便秘。 3、勤翻身、促排痰 1) 对于老年的患者要多注意翻身,防止褥疮发生。最好1小时动一次,或者给患者买个气垫床,如果天热,可以多准备一点爽身粉。大家不要小看褥疮,褥疮一旦形成,很难愈合,而且容易形成全身感染。很多老年患者没死于骨折,却因为褥疮要了命。 2) 对于有呼吸道疾病、而且需要卧床的患者,要多注意让患者排痰,如果病情允许,可以多让病人坐起来,帮助病人拍背排痰。 总之,对于“伤筋动骨”,我们要科学客观的进行对待,既不能轻视病情,任其发展,也不能被疾病吓到,畏首畏尾,而是要医患之间互相配合,仔细诊断,专业治疗,争取早日战胜疾病,恢复到最佳状态。

发布了文章

浅谈跟腱损伤的康复治疗

跟腱是人体最大的肌腱,其近端是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肌腹,远端止于跟骨结节。在跟腱止点上方2—6厘米段血液供应极差,跟腱损伤多发生在这个部位。跟腱的主要功能是在站立时固定踝关节,以及在走、跑、跳时提踵。 踝跖屈(向下踩)的肌肉有4组,有小腿三头肌、胫后肌、腓骨长短肌、屈趾肌群。在踝跖屈(即向下踩)的过程中,各个肌群所负职责不同,当踝在背伸20°-30°角发力跖屈时,小腿三头肌主要发力。此时跟腱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其他肌群相对松弛,若突然发力,跟腱容易断裂。这也是跟腱断裂最容易发生的动作。 跟腱断裂的发生,通常有以下几点因素: 1、经常进行强度很大的跳跃、蹬腿等动作,超过耐受能力,可使跟腱局部劳损,跟腱及其周围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导致其营养障碍,发生变性,强度降低。当动作不协调,或用力过猛时,跟腱可被肌肉拉断; 2、疲劳会使肌张力异常增加,弹性下降,协调性破坏; 3、长时间不运动,不但身体素质下降,协调性,灵活性不好,跟腱组织中的血管开放数目减少,供血不足,组织变异,跟腱的抗拉强度降低,一旦冒然做剧烈运动,易致损伤; 4、年龄越轻,跟腱血供越丰富,随着年龄的增长,跟腱内的血管数逐渐减少,血管管径变细; 5、鞋后跟过尖、后帮过窄、鞋系带过紧等因素都可挤压、磨擦跟腱,或者鞋底过硬,在过硬场地运动,都延长了从踝到足的杠杆力臂,增加跟腱的牵拉力,引起劳损; 6、类固醇药治疗运动创伤曾广泛应用,有缓解症状的近期效果。类固醇对胶原纤维具有损害作用,可导致跟腱张力强度减退,甚至引起永久性损伤。 跟腱断裂时的症状: 在受伤当时顿觉跟腱部疼痛,能听到“啪”的响声,有被踢或石击感。跟腱断裂后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一般在创伤后48小时内踝关节跖屈位石膏。根据跟腱撕裂程度确定石膏固定时间的长短,一般为8周左右。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则是将跟腱断端直接缝合,缝合后加用筋膜和肌腱缝补,或用其他生物材料替代加强。术后也要进行石膏固定,根据手术方式确定石膏固定时间的长短,一般为6周左右。 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 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长石膏固定期(1-4周) 第二阶段:短石膏固定期(5-6周) 第三阶段:跟腱靴保护期(7-12周) 第四阶段:进阶体能及模拟运动期(13周-6个月) 第五阶段:重返运动场(6-12个月后) 以上的时间阶段仅为临床上的大量案例康复过程参照,因为每个患者的跟腱撕裂程度不同,手术医生不同,手术方式不同,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同,所以恢复的过程肯定会有很大差异。希望在术后康复的每个阶段内,患者都能够由专业的康复师进行康复评定,根据当时肌肉的力量大小、踝关节角度、跟腱的愈合情况、踝关节的肿胀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发布了文章

手指疼难伸直,是腱鞘炎吗?

       “经常听到一些工作需要经常操作电脑的朋友们说:早上起来后,感觉手指弯曲困难,而且疼痛,是不是得了腱鞘炎?那么,腱鞘炎都有哪些症状,如何初步的自我诊断呢?”        什么是腱鞘炎?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腱鞘。       腱鞘是指包绕肌腱的鞘状结构,如下图所示。        肌腱长期做重复、快速活动,使肌腱和腱鞘经常发生摩擦,久而久之在这个部位就会发生损伤性炎症,导致腱鞘增厚明显,肌腱局部变粗,肌腱在腱鞘内活动时,通过的径道狭窄,会出现疼痛和运动障碍,这就是腱鞘炎。        腱鞘炎常发生的部位是桡骨茎突处、屈指肌腱处、桡侧伸腕肌腱处(腕关节背侧及腕骨上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等。       哪些人容易得腱鞘炎?        1、中老年妇女        此类人群常从事繁琐的日常家务活动,手指、腕部反复长期、快速、用力使用,故容易患腱鞘炎。        2、一些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人群。        如从事轻工业人员、管弦乐器演奏家、货物搬运或长时间操作电脑的职业人群,因手腕、手指反复使用,容易导致劳损外伤,因此易患本病。        3、产后易患腱鞘炎        这与怀孕期间体内激素和血容量变化等因素有关。       4、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腱鞘炎患者的自我诊断        晨起僵硬:晨起患病部位感觉僵硬、疼痛,活动片刻后僵硬症状缓解。           弹响:随着病情的发展,活动时会出现咔哒的响声,叫弹响指,也叫扳机指。        痛性结节:炎症部位产生硬结,伸屈活动手指时,结节发生滑动,出现弹响。桡骨茎突处(即前臂手腕处靠大拇指的根部)也可出现痛性结节。       如果有以上症状,那么初步判断是腱鞘炎。        如何治疗腱鞘炎?        1、保守治疗        腱鞘炎反应急性期,当感到疼痛肿胀及灼烧感时应停止工作,让手部处于休息的状态。用冷敷、电疗等方法,减少肿胀及疼痛。进入慢性期后,除休息外,应注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康复治疗包括热敷、按摩、超声波、局部电疗等控制症状,必要时佩戴护具。为了防止炎症引起的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应进行适当的手部及腕部运动。       2、药物治疗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可在鞘管内注射含有固醇类药物进行封闭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情况持续恶化,可考虑接受腕管或鞘管切开或局部切除。       4、微创松解术        通过在拇指腱鞘狭窄处注射局部麻醉药后,再利用注射镇痛的斜面刀锋松解狭窄腱鞘。效果立竿见影。       日常预防和改善腱鞘炎的方法有哪些?        1.避免手指及腕部用力过度,不要一次性拿过重物品过长时间。       2.避免手部处于不良的姿势,如拇指处于过伸及过外展姿势拿重物。       3.避免手部或腕部长时间重复进行同一个运动。       4.如果必须长时间工作,在工作当中安排小段休息时间。       5.做手部及腕部松弛及伸展运动。       6.增加肌肉的耐力。

发布了文章

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在运动或是工作中的创伤很常见,有些小小的磕碰或者拉伤总是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认为这点小伤不用理它也能慢慢的好了。可是,大家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些看起来不严重的损伤,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可能会发展恶劣,影响到日后的身体健康。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运动创伤的及时处理方法:一、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二、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 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四、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多发生在踝节、膝关节、 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1、急性腰扭伤: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2、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 、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五、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如脱臼部位 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六、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 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 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 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 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

发布了文章

经常腿脚抽筋,警惕高血脂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腿脚抽筋的经历,通常情况下,偶尔抽筋并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也不必太过担心,但是如果经常性的腿脚抽筋,那就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经常出现腿脚抽筋, 是缺钙引起的吗? 当经常出现腿脚抽筋,小腿发凉、发麻等不适时,我们大多数人会首先考虑自己是不是缺钙了。的确缺钙可能会导致腿脚抽筋,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但如果日常饮食均衡,补钙后并没有改善抽筋的症状,这种情况下,警惕或是高血脂作怪。 高血脂为什么会导致腿脚抽筋呢? 当体内胆固醇过高无法正常代谢时,这些胆固醇就有可能积聚在周围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从而导致抽筋。 除此之外,过高的血脂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变窄,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血液循环不畅,肢体末端因为缺血出现抽筋、疼痛等不适。这种情况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外周血管狭窄逐渐加重,可能引起外周器官营养缺乏,严重时发生坏疽等不良后果。 因此,出现不明原因的腿脚抽筋,补钙、休息也没有好转时,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抽血化验、做个简单的血管超声检查,或许会发现腿脚抽筋的真正原因。 化验单上没有上升或降低的箭头,不一定说明您的化验结果是正常的。 大多数高血脂患者都是在体检验血时发现的,所以很多人都格外关注体检结果中的胆固醇指标,化验单上没有发现“箭头”就觉得安然无事。其实,对于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人群,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应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除了化验检查,我们同时也应该关注自身的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也可能提示我们血脂升高了。 还有哪些症状提示我们血脂升高了? 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臀部、膝关节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有时候是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的条纹。这提示血脂很高,可能是高脂血症。不过,血脂正常的人有时也会在上眼皮内侧出现“黄色瘤”。 时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不好、容易忘事,还觉得手脚发麻、沉重,这可能是提醒你血脂偏高了,要注意控制。 胳膊肘、大腿、脚后跟等部位骨气小肿疮,表面光滑,大多是黄色,这可能是在提醒你胆固醇高了,可以去医院做血脂检查。 中老年人血脂高了,可能会在眼睑周围长处黄色的疣,需尽早干预。血脂异常高时,血液中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会从毛细血管漏出,侵犯到眼睛,从而影响视力,一般发生于严重的高血脂患者。 高血脂会引起脂肪肝,导致肝脏肿大,肝功能发生变化,是与受到影响。因此,出现食欲不振也有可能是高血脂引起的。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多吃些豆制品和新鲜果蔬;同时戒烟戒酒,根究身体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来预防高血脂。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