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31218

金毕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血管外科、各种肢体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腹腔内血管疾病、颅外颈动脉疾病、全身各处的动静脉瘤、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外科急诊、血管损伤、透析通路的建立和并发症处理。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静脉曲张

发布了文章

下肢肿胀和疼痛到底应该看哪个科呀?

最近经常接到一些熟人打来的咨询电话,说他们的朋友和亲戚下肢出现肿胀和疼痛,就是不知道看哪个科,挂哪个科的号,找哪个教授为好。其实我们发现许多朋友都有这种感觉,到了医院特别是那些三甲医院譬如像协和、同济这样的大型三甲医院看病挂号非常困难,人山人海,到处站队,看个病要都要用上一天的时间,如果导医美女的小姐指导不对挂错了号那可就惨了,还要再重新挂号,排队等待就诊,能否挂上号就不说了,即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导致很多外地来看病的患者当天无法回家。在临床上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些看似很简单的症状,譬如下肢疼痛和肿胀,具体到了医院门诊,到底该看哪个科连导医的美女小姐也很难确定,患者及家属就更不知该如何就医了。再加上门诊的人流涌动,一些初到医院的病人都蒙圈(糊涂)了。下肢疼痛和肿胀是个临床上非常常见症状,许多疾病都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同时每个人对这些症状的反应也不一样。就拿疼痛来说,同样的病变,有些人感觉剧烈的疼痛,而有些人只感觉到稍微有点疼痛;而同样的下肢肿胀,发生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可就大大不同了。那么我们一旦出现下肢疼痛,到底应该看哪个科呢?最简单的下肢疼痛应该是外伤引起的疼痛,一般来说有近期明确的外伤史,有些人还伴有伤口,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就要先看看骨科或者创伤骨科,有些医院就直接看创伤外科了。还有一种下肢疼痛是由于一些慢性劳损所致,譬如膝关节劳损通常会引起下肢疼痛,脚麻,站立无力等情况;而下肢的肌肉或韧带常因超负荷使用而劳损,不正确的站立姿势有时候可以加重劳损。慢性劳损也应该去看骨科了。如果疼痛是沿着臀部和大腿外侧向下走行和蔓延,由于该处没有重要的血管,疼痛有可能与腰椎有关,所以该区域的疼痛一般需要看骨科。坐骨神经痛在得病初期,其表现不典型,多为一侧腰痛,腰部酸胀、怕冷,部位较深。这种腰痛多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消失。以后腰痛逐渐加重,转化为持续性疼痛,活动后加剧。疼痛向患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伴有麻木或感觉异常。咳嗽、打喷嚏、大便可使疼痛加剧,多数病人描述这种疼痛为电流样的,由腰沿坐骨神经走行向远端放射。如果出现这样的疼痛一般也需要先看骨科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它可以发生在全身的皮肤。偶尔也会发生在下肢。引起沿着神经分布走行的剧烈疼痛,甚至触碰皮肤都感觉烧灼样剧痛,这叫痛觉过敏。而表面没有红肿,发热,医生检查可能也没有什么特殊发现,只有当疱疹出现时才得以确诊,有经验的医生,可能在水泡出现前就考虑到这个诊断。这种病症要看皮肤科。关节附近的疼痛,尤其和运动相关的疼痛一般要看骨科,有些医院分科很细,在膝关节和髋关节处看骨关节科,踝关节处要看足踝外科。但有些踝关节的红肿疼痛,或足趾小关节的红肿疼痛,查血发现尿酸含量升高可能属于痛风,这时就要去风湿要免疫科了。需要强调的是,有时候痛风发生时血液中的尿酸不一定会升高,这时候就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了。有些下肢疼痛伴有明显的大片红肿、用手指按压,红肿可以褪色,局部发热伴明显触痛,这种往往是有炎症的表现,这是一种外科的软组织感染,临床上有时称为丹毒或蜂窝织炎,此时应该去看看血管外科了,因为它的发生往往与下肢淋巴水肿或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有关的。有时候红肿沿着下肢内侧成线样分布,触摸红线处可触及皮下索条,触痛明显,这是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典型表现,这时候就更应该找血管外科医生看看了。有一种下肢疼痛是与跟步行走路有关的疼痛,当行走一定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不适,特别是小腿肚子疼痛,最终导致患者被迫停止步行,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又可以继续行走,如此反复,这样的疼痛我们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这种“间歇性跛行”可见于动脉病变、静脉病变或腰椎管狭窄患者。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间歇性跛行”,一般每次诱发症状行走的距离大致相等,停下来休息片刻就能好转,之后还能再走差不多的距离,此类患者往往伴随一些患肢缺血的表现,如皮色苍白、皮温发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肌肉萎缩等;静脉原因导致的“间歇性跛行”每次发作行走距离不一定一致,主要感觉是胀痛,伴随有下肢水肿、沉重、足踝上方发黑,有些伴有明显的静脉曲张;椎管狭窄导致的跛行行走距离不一,发作时需要蹲下或坐下才能缓解。动脉和静脉性跛行需要找血管外科,而椎管狭窄找脊柱外科或骨科了。有一些下肢疼痛与运动无关,患者在卧床休息时疼痛明显,特别是晚上睡觉时格外严重,常常夜不能寐,临床上称为“静息痛”。往往和下肢缺血变得非常严重有关。由于组织供血差,患者往往在卧床时需要将下肢垂到床下,这样可以提高一点心脏和缺血肢体之间的压力差,继而可以稍微提高一点下肢动脉血液灌注压力。所以病人常常不能卧床休息,必须端坐。一般来说,这样的疼痛即使是使用止痛药效果不好而且维持时间很短。还有一些下肢缺血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了下肢的溃疡和坏死。无论是静息痛还是出现溃疡坏死的病人肯定是要找血管外科医生就诊了。从上述情况来看,下肢缺血是最最严重的下肢疼痛,有很多病人最终的结果是截肢甚至死亡,所以尽管下肢疼痛有各种表现和原因,在许多原因不清的情况下,应该先去血管外科,排除由于血管堵塞导致的下肢疼痛。下肢缺血导致的疼痛是最严重的下肢疼痛,应及时去看血管外科除了血管外科以外,下肢疼痛应该涉及的科室有骨科(创伤、关节、脊柱)、足踝外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和神经内科等。除了下肢疼痛以外。临床上还有一种症状常常使病人非常纠结,这就是下肢肿胀。我们在门诊经常碰到一些下肢肿胀的病人,辗转反复地跑了多家医院而得不到明确诊断,其中也不乏那些找错了专科的病人。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下肢肿胀的病人不知道应该看哪个科的如果是双下肢肿胀,同时又伴有心慌,胸闷,呼吸时感觉不适时,我们多考虑此肿胀常常与心脏功能不全有关,应该去找心内科医生就诊。如果是双下肢肿胀,同时伴有面部肿胀时,我们应考虑肿胀可能与肾功能不全有关,此时应该去找肾内科医生就诊了。有许多女性朋友怀孕后会渐渐出现下肢肿胀,这是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的血液回流受阻,继而出现下肢肿胀,这种肿胀一般不需要看医生的,但是如果肿胀持续加重,应该先去产科就诊,然后就该去血管外科就诊了。如果下肢肿胀前发生了肢体创伤,肢体明显疼痛,而且活动肢体后疼痛会加重,局部又有明显的压痛,有时肢体都变形了。我们考虑此时可能发生了骨折,应该去找创伤骨科医生就诊了。应该注意的是,肢体的骨折常常会伴有肢体的血管内的血栓形成,病人会出现受伤的远端肢体疼痛、发凉、发白,此时应该同时找血管外科医生和骨科医生,以便双方商量一个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来。如果左下肢突然出现了单侧肢体的明显肿胀,也未受伤,原因有时不明,此时应考虑有没有深静脉的血栓形成,要去找血管外科医生了。应该强调的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在右下肢和双下肢的。此外特别要提醒各位的是, 大多数的深静脉血栓往往症状并不太严重,但预后可能非常严重了。稍不注意,它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人常常因此而致命,所以有人称此病为“沉默的杀手”。当心“沉默的杀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些病人发生下肢肿胀,反复感染发烧,检查深静脉时又没有发现血栓,但体检时可以看见浅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或者出现足靴区发黑甚至溃疡,这种情况多半与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关。比较轻度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常常并不会出现上述发烧、发黑、溃疡的症状,病人常常主诉下肢肿胀,每天晚上睡觉前严重,而睡一晚上到起床时可以完全缓解,但第二天此症状可以再次发生。这种疾病也应该找血管外科医生了。如果下肢是这样的就应该看血管外科了下肢血管瘤或者下肢血管畸形也会导致患肢的肿胀,这种情况应该找血管外科就诊。有些医院开设有血管瘤专科,那就可以到那些专科去就诊了。这样的淋巴水肿应该看血管外科了还有一种下肢肿胀,我们称为下肢淋巴水肿。这种疾病常常皮肤有点增厚,深静脉没有血栓,常常发生在腹部或盆腔肿瘤的切除手术数年以后,特别是那些做过放射治疗的病人。淋巴水肿病人因为皮肤增厚,类似大象的皮肤一样,所以人们常常称它为“象皮肿”。一般来说淋巴水肿的病人应该找血管外科医生就诊。国内有少数医院还有专门的淋巴管外科,找他们治疗可能更加专业一些。如果下肢淋巴水肿已经导致肢体变形,那就要找整形外科来手术整形治疗了。

发布了文章

控制血糖,远离“失足”

在血管外科门诊和病房,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失足”的病人,而引起失去下肢的原因是糖尿病,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有朋友问我们,糖尿病有这么严重吗?还会导致“失足”的危险?我们的回答是:不但危险,而且危险性还不小。前不久65岁的隔壁老王就差一点“失足”。老王患有糖尿病15年,因症状不太明显,他也就不太重视,长期以来,无规律地服药,血糖控制得好不好他自己并不清楚。前不久,和朋友一起外出旅游,不小心碰破左脚趾,也没有太在意,因在外地不太方便没有及时处理。回到家以后发现碰破的脚趾有点感染﹐经处理后效果不太理想,继而出现水泡、流脓﹑一直不能愈合溃烂面积还不断增大,老王不得已只好去医院诊治。到了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门诊,经医生仔细检查,发现血糖很高,老王被诊断为“糖尿病足”,CTA显示下肢动脉已经闭塞,需要手术重建血管方才有可能保住下肢。医生立马将老王收住入院,通过血管外科医生及时、仔细而又精心的微创腔内血管手术,将老王闭塞的血管开通,使得老王避免了“失足”的惨剧。那么,什么是“糖尿病足”呢?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危害呢?我们如何能防止它的发生呢?如何能正确有效地治疗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到了一定阶段出现的并发症,它是因为糖尿病导致了末梢神经和周围血管出现病变而引起的。开始时,病人出现足部麻木感,就像穿了一层袜子一样。由于神经感觉异常,有时对损伤很不敏感,病人就可能在不经意间损伤了足部的皮肤。病变的发展一般是先累及肢体远端(足趾),然后向上发展。继而出现下肢缺血症状如皮肤发凉麻木等,走路后下肢出现疼痛,出现我们常说的“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在休息的时候也感觉到足部疼痛,特别是晚上疼痛加重。这就说我们常说的“静息痛”。在发生糖尿病足后,如果不注意,不小心碰破足部,破损处就可能难以愈合。有些病人自述没有损伤,足部也可能会出现溃烂(可能与神经感觉异常,病人碰伤了脚自己还不知道有关)。结果就会出现类似前面老王发生的那种情况。老王是幸运的,因为血管外科医生的及时的救治保住了他的下肢。在我们的现实社会,每年有大量的病人就没有那样老王幸运了,他们因为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导致最后不得不截肢而“失足”。那么﹐如何才能远离“失足”危险呢?首先应该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达标的范围内,这是糖尿病治疗的首要指标。而不能像老王那样完全不在意血糖的控制,任其发展。此外,还应该控制血脂。糖尿病时,病人常常会出现血脂代谢紊乱,血脂增高,导致动脉内粥样硬化的斑块形成和增生,这是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闭塞的主要原因。降低血脂﹐控制动脉硬化斑块的增长,使动脉保持通畅,有利于血液循环,特别是可改善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防止远端缺血坏死。如已经发生动脉狭窄而未出现缺血症状,就应该服用抗血栓的药物,防止血栓形成而闭塞。第三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宽松、柔软、厚底的布鞋和全棉袜可减少足部受伤的几率。因为糖尿病常常合并神经病变而导致感觉异常,所以糖尿病人必须时时刻刻注意保护双脚不受损伤。第四是洗脚时水温应适宜。人们常常有用热水烫脚的习惯,而糖尿病病人一定要注意避免用太热的水来烫脚。糖尿病人由于神经感觉异常,对水温的感受能力比正常人差,往往感觉不到水温很烫,容易被烫伤而促发“糖尿病足”。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每年都有许多糖尿病的病人因为洗脚烫脚而导致烫伤,最后导致“失足”。所以在洗脚前应该先用手来调节好水温,最好是由家人来帮助病人先调试好水温。第五特别注意足趾的护理。不少“糖尿病足”诱因是患者趾甲太长而未及时修剪,导致趾甲割伤、挂伤周围皮肤,有的则是修剪趾甲时不小心剪伤趾甲周围皮肤。一旦皮肤有破损,非常容易引起感染。还有就是有的病人发生了足趾的甲沟炎,贸然去医院进行了“拔甲”手术,结果是伤口永远不能愈合(这是因为动脉狭窄和闭塞导致的下肢缺血,伤口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所致),而且创面还越来越大,最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第六是一旦出现了皮肤破损,应及时、正确地处理。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足部的皮肤破溃,应及时使用碘伏消毒伤口,并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卫生,每天应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的变化,必要时应去医院找专业人员来处理伤口。第七是动脉血管的处理。糖尿病足的病人在发病初期就应该到医院去找血管外科专业医生,对其血管的病情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并给与初步的治疗方案。以后需要经常去医院随访,让专业人员来了解血管病情的进展情况,以利于正确的指导病人的护理和治疗。最后是其它支持疗法。糖尿病病人应该保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糖尿病人机体抵抗力弱,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提高营养水平,增强组织细胞的修复能力。只有注意到以上的各项,糖尿病人才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远离“失足”危险

发布了文章

下肢肿胀疼痛切莫随意去推拿

隔壁老王退休多年,是一位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十余年的老病号了。前不久,他的病情有所加重,感到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所以只好卧床休息。一周后,老伴发现老王的一条下肢出现肿胀,非常难受。随即向邻居打听,邻居说附近有一家按摩店刚刚开张,在做活动,非常经济实惠,于是老王由老伴搀扶着自作主张去按摩店做推拿按摩。没想到在按摩的过程中,老王突然发生胸闷气促加重,并出现胸痛及剧烈咳嗽等症状。慌忙之下,老伴立即将老王送到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检查抢救,到了医院作CTA 提示老王有肺栓塞。医生考虑到肺栓塞的栓子可能来源于下肢静脉,就作了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提示下肢深静脉存在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可能导致致命性的肺栓塞 这一下老王的家人都非常紧张,这是怎么回事呀?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呀?怎么还有肺栓塞呀?会危及生命吗?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医生立即对老王进行抢救,并向老王的家属做了详细的告知。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下肢的深静脉内的血液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凝固性增高,凝固形成血块堵住静脉血管,此血块即我们所说的深静脉血栓。大家知道,我们的静脉血是从下肢的足部流向心脏的。血栓堵塞静脉血管后,血流停滞,不能继续流动,并在下肢淤积导致腿部肿胀。而一旦血栓受到挤压而脱落,或血栓本身就不稳定而自发性地脱落,血栓就会沿着静脉血流向心脏流动,继而到达肺部,在与其直径相当的肺动脉内坎顿,堵塞肺动脉,阻断了肺动脉的血流,造成了肺动脉栓塞,病人缺氧,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有很高的死亡率。所以有人称深静脉血栓是一个“沉默的杀手”。深静脉血栓是一个沉默的杀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合理膳食,避免发胖,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保持良好的心态,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意义很重要。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周围性、中央性和全肢型 此外,下肢静脉血栓有许多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长时间坐卧不动者、外伤手术者、服用避孕药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妊娠妇女等。既往得过深静脉血栓患者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些人应该在平时注意多喝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大便通畅。可以经常做一做踝关节上下活动的动作,比如绷脚尖等,以加强小腿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回流。那些长途汽车司机、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者、长途旅行者(特别是乘坐国际航班飞机经济舱者)或沉迷游戏和麻将久坐不动者,最好每间隔 1 小时起身活动一次,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据说2000 年11 月有一名 28 岁妇女自澳大利亚乘坐飞机的经济舱飞抵伦敦希斯罗机场时竟猝死在入境大厅,后来发现此人就是死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因为此患者乘坐的是经济舱,因此有人将此病命名为"经济舱综合征"。有些人先天性血液黏稠性高,极易发生血栓,临床上会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反复复发。长时间的高空飞行有可能患"经济舱综合征"对于一些长期卧床以及久坐的病人,应该经常抚触下肢,或经常活动下肢,穿戴防血栓的弹力袜,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因血液瘀滞导致的血栓形成。甚至有专家建议瘫痪长期卧床或手术后的患者,因无法自己活动,除了由别人协助下肢活动外,还应该酌情给与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长时间的打麻将也可能得深静脉血栓久坐不动均有可能得深静脉血栓预防血栓可以穿防血栓弹力袜高危病人为防止深静脉血栓应服用抗凝药物来积极预防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那些下肢肿胀原因不明者,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此之前不要随意按摩小腿肌肉,以免有深静脉血栓因按摩被挤压脱落。如果已有证据证实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绝对避免作下肢按摩和足疗,以免血栓脱落,造成严重后果。笔者已经遇到多个因下肢肿胀进行按摩的病例,有的就出现了与老王一样的情况,据说还有因下肢肿胀而随意按摩导致肺栓塞死亡的病例。老王经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医生尽力抢救后,已经脱离危险,现正在康复治疗当中。他有所后怕地对医生和护士说,以后再也不敢随便去做足疗和按摩了。下肢肿胀在未明确诊断以前,切记不可随意推拿按摩

发布了文章

我脸上长了老年斑,血管上也会长斑吗?(下)

隔壁老王已有六十多岁,退休多年,前天找到本报记者问:“最近我的脸上长了老年斑了,是不是血管上也有斑呀?”就这个问题,记者找到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金毕教授采访。金教授对此的回答是,血管上当然会长“斑”,但与脸上的老年斑的性质完全不一样,此“斑”非彼斑。严格地讲,长在血管里的“斑”不应该叫“斑”而应该叫做斑块,与老年斑完全不一样。而且,斑块应该只长在动脉血管中,长在静脉血管中的斑块非常罕见。此外。金教授还回答了许多其他有关血管斑块和血管健康的问题。我们将分成上中下三集推出,以下是下集:导致血管斑块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吃多少动金毕教授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过多得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过量饮酒,运动量太少甚至根本不运动,过于肥胖,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膜损伤,遗传因素等。就此来说,除了遗传因素改变不了,其他高危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只要你想!体检查出了血管斑块怎么办?三个规定动作金毕教授说——    一、体检发现了血管斑块,立即要进行饮食习惯的调理。    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前提,具体的方法有:1)每天摄入的热量必须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学会换算食物中的热卡很重要);2)减少食品中的动物脂肪同,不用动物油和黄油烹调;3)对肉或鱼最好烧、烤或烘,不要用油煎或炸,4)由于动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因此要少吃; 5)不食或少食奶油、糖果或酸味饮料,少吃甜食和过咸的食物;6)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及杂粮食品,譬如:黑面包、糙米、蚕豆、豌豆、胡萝卜、绿叶蔬菜和水果等;7)吃饭要定时,两顿饭之间不要加小吃,要是非吃不行的话,可吃些水果、生胡萝卜等。    但是要注意的是,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单纯饮食治疗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营养。    二、将血压、血糖和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绝对戒烟;少饮酒;保持情绪稳定。    三、经常运动,控制体重,及时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和能量。  有人说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吃了会加重动脉斑块形成,靠谱吗?没有研究支持这种说法金毕教授说——鸡蛋应该算是居家旅行必备食材了,鸡蛋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蛋黄里还有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B族以及胆固醇。就是因为鸡蛋里含有胆固醇,难免会有人隐隐担心:鸡蛋里的胆固醇怕是要让我的血胆固醇也升高吧,会不会得动脉粥样硬化呀?实际上,正常成年人从外界吸收的胆固醇只占每日所需胆固醇的五分之一,剩下的五分之四都是机体自己通过脂质代谢合成的。要说害怕胆固醇增高,应该先解决内源性的胆固醇。所以,我们平常经常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就是用来限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再者,食物里的营养物质要进入人体必须通过消化吸收过程的。一般来说,我们吃下去的胆固醇大概只有30%会被吸收。这就意味着,就算我们一天吃下了4个鸡蛋,被吸收的胆固醇也只有1个蛋的含量。所以,不管是世界卫生组织、欧盟有关的的指南,都没有提出对于鸡蛋摄入的限制。自2015年后,美国、日本、以及我们中国的指南也对于日常的胆固醇摄入取消了限制。 近来有人研究发现:在不管是一天吃1个鸡蛋还是一周吃1个鸡蛋的人群之间,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都没有明显差异。他们甚至还发现,一周吃7个及以上鸡蛋的人不仅没有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的增加,反而可以小幅度的减少中风风险。没有证据表明吃鸡蛋会增加斑块形成的几率 斑块就是血栓的童年吗?不是的金毕教授说----动脉硬化斑块与血栓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不是童年和成年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蜡样脂质物质,是血液内的脂类物质在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物。而血栓是流动的血液凝固后导致的血块并导致血管堵塞的一种物质。虽然斑块和血栓形成的因素各不相同,但是一旦斑块出现溃疡或破裂,或斑块增生导致动脉管腔发生高度狭窄时,就极易导致血栓的形成。一般来说,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条:1)血流缓慢,导致血液容易凝固;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斑块破裂,容易导致血小板的聚集;3)血液的成分发生变化,凝血因子增加,变得血液的凝固性也相应增加。两者发生的原因完全不相同,所以说,斑块不是血栓的童年,但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斑块和血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 怎么样阻止斑块向血栓发展?服药或手术+健康的生活方式金毕教授说——动脉斑块不会自动消除,如果必须要消除,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来消除。有人报道,通过服用药物有可能稳定斑块,但通过药物完全消除斑块可能是极少数的病例,不能做为药物能消除斑块的循证依据。想要阻止斑块出现不稳定,最后导致血栓的形成,需要服用稳定斑块的药物和抗血栓的药物。如果斑块出现不稳定状态(譬如出现狭窄或斑块破裂溃疡)就要进行手术剥除或者通过微创的动脉腔内的支架(即在血管里放支架撑开狭窄的地方)来消除狭窄,恢复正常血流,防止因狭窄或破裂溃疡导致的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洗血喝醋可以清洁血管内的斑块?扯淡金毕教授说——对于血管斑块,目前最大的错误方法就是所谓机械"清洗血管",即洗血。将血液抽吸到一个机器里,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去出后再将清洗干净的血液输回体内。这种方法好像洗干净了血液,但是没有改变血液的代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不久又会重新产生,达不到根治的目的,也改变不了动脉硬化的进程。另一个流传广泛的错误说法是吃醋可以软化血管。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动脉壁的粥样斑块形成,动脉血管的弹性降低,单纯靠吃醋就能软化血管是不具备科学依据的。喝进去的醋里,醋酸作用较弱,在体内起不到软化动脉血管的作用,国内外目前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或提示醋有软化动脉血管的作用.  那么,能给血管“洗澡”吗?可以,但此“洗澡”非彼“洗澡”金毕教授说——有人说,每天给血管“洗个澡”,99岁都不老!我们这里所讲的“洗澡”,不是真正的洗澡,而是各种方法保持血管内的“清洁”。青春常在,永远十八,这是很多人的追求,但是真正实现的却没有几个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血管提前老化而死于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疾病,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有人认为是我们血管中的“垃圾”在怪。实际上我们的血管里并没有“垃圾”,有的只是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是细胞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器官,最终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代谢废物都会由肾脏清理出去,并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但是有许多的不良习惯可以导致我们的血管提前老化。看来,血管健康与否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否,因此想要青春永驻首选要让血管年轻,给血管“洗洗澡”。那么如何给血管“洗澡”呢?一是提倡健康食品,譬如蔬菜、水果、菌类、杂粮,少吃垃圾食品;二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永恒的话题,运动可以很好的锻炼血管,提高血管运输血液的能力,消耗多余的能量,延缓血管的病变,使血管更年轻;三是适量喝水给血管洗澡,喝水可以稀释血液,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减少血液内毒素的停留,减少食物的摄入,从而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四是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不仅仅可以拥有清醒的大脑,还可保护血管,让血管放松,睡眠时是机体最佳的排毒时刻,可减少血液中毒素在血管壁上的沉着,保护血管不老化;五是绝对戒烟,防止香烟的毒素毒害血管,防止血管老化。给血管“洗个澡”吧,是您的年轻血管的开始!食物、运动、喝水、睡眠、戒烟都是给血管“洗澡”的方式,不必花费您的太多的资金、太多的时间和太多的精力。从现在做起,您会拥有更年轻的血管和更加年轻的身体。

发布了文章

我脸上长了老年斑,血管上也会长斑吗?(中)

隔壁老王已有六十多岁,退休多年,前天找到本报记者问:“最近我的脸上长了老年斑了,是不是血管上也有斑呀?”就这个问题,记者找到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金毕教授采访。金教授对此的回答是,血管上当然会长“斑”,但与脸上的老年斑的性质完全不一样,此“斑”非彼斑。严格地讲,长在血管里的“斑”不应该叫“斑”而应该叫做斑块,与老年斑完全不一样。而且,斑块应该只长在动脉血管中,长在静脉血管中的斑块非常罕见。此外。金教授还回答了许多其他有关血管斑块和血管健康的问题。我们将分成三集推出,以下是中集:人是有年龄的,有人说血管也有年龄,对吗?确实如此金毕教授说——  一般来说,随着人类的年龄不断增大,血管的年龄也会相应地增大,这是自然规律。但是也有些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其血管年龄明显大于实际年龄,这主要就是取决于血管壁上的脂质物质(斑块)的沉淀的速度。其实,人类从3岁开始,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就开始沉积到血管壁上,这是一个正常的退化过程,本来是很慢很慢的,即便到了人80岁血管也不一定会出问题。但是如果生活变化太快、环境变化太大、压力太大、吃得太好、运动太少、重油重肉的东西太多,就会加速这个过程。如果我们不加保护,那么我们的血管年龄就会增长得更快一些,一天一天的慢慢地大于我们的实际年龄。随着人们的年龄不断增加,血管也在不断地老化有人说,动脉硬化就是动脉的弹性不好,有没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知道我们动脉的弹性?当然有,但并不是非常精确金毕教授说—— 我们的动脉一般来讲是深藏不露的,可以摸到搏动但看不见的。仅仅通过触摸动脉的搏动并不能完全判断我们的动脉是否健康。那么,我们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判断我们动脉是否健康,弹性是否完好呢?下面介绍一个简单的动作来测量一下您的血管的健康程度:    将手握紧30秒钟,打开后观察手掌变白的现象是会马上消失,还是会保持一段时间?如果这一过程很快完成,表示血管健康、弹性好,血液循环正常、末梢神经比较灵敏;如果需要30秒以上皮肤颜色才能恢复,说明您的血管弹性可能不太好,您就要当心是不是存在动脉硬化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您已经到了该调整生活方式的时候了!我们有办法来判断我们的血管年龄吗?    有的,但只能大概的判断金毕教授说——    我们要大概地判断我们的血管今年几岁了,可以看看以下有几项是否符合你的情况:1. 最近情绪感到压抑。2. 对事情过于认真。3. 爱吃方便食品、饼干或点心。4. 喜食肉类,喜欢大吃大喝。5. 缺少一定的锻炼。6. 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大于400。7. 爬楼时会感到胸痛。8. 常常觉得手足发凉、麻木。9. 经常丢三落四。10. 血压偏高。11. 胆固醇或者血糖值偏高。12. 亲属中有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符合以上任何条款的有0~4 项,我们可以大概判断您的血管年龄还算是正常的,是符合您的实际年龄的;如果符合以上的有5~7 项,那您的血管年龄比您的实际生理年龄可能要大10岁了;如果有8~12 项符合,那就“恭喜”您的血管年龄比实际生理年龄可能要大20岁了。医生告诫大家,大吃大喝会使我们的血管提前老化动脉硬化斑块常常会导致那些疾病?部位不同,疾病不同金毕教授说-----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斑块导致的狭窄发生在哪里,哪里就会发病。譬如:发生在主动脉,我们称为主动脉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我们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发生在颈动脉,常常会诱发脑卒中(脑梗塞);发生在肾动脉,会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或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动脉,就会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那动脉内有了斑块应该看哪个科呢?因部位而定金毕教授说-----前面讲了,堵塞的动脉不同,得的病也不同,那么要去看病的专科也就不同了。譬如:发生在主动脉,我们称为主动脉硬化,常常因硬化的斑块导致主动脉溃疡,如果溃疡穿透主动脉壁,会导致主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如果合并高血压有没有进行系统治疗,可能会发生主动脉夹层,甚至出现主动脉瘤,此时就应该去看血管外科。如果斑块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我们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那就应该看心内科;但如果心内科不能解决问题时就应该去看心外科了。如果发生在颈动脉,常常会诱发脑卒中或称脑中风(脑梗塞),在尚未发生脑中风时,应该赶快在未发生中风时去看血管外科,一旦发生了脑中风就要去看神经内科了。如果发生在肾动脉,会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或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在未发生肾功能不全前去看血管外科,如果已经发生肾功能不全,那就要去看肾内科了。如果发生在下肢动脉,就会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一定要去看血管外科了,到别的专科都不管用的。上述情况会同时发生吗?当然会金毕教授说-----我们一直在讲,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心脏冠状动脉、颈动脉和外周动脉的疾病可以分别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甚至可以陆续陆续地发生。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见颈动脉狭窄的病人突然发生心梗,而冠心病的病人突然出现下肢动脉缺血。所以说一旦我们有一处出现了动脉狭窄,如果条件许可,就应该做全身的血管检查,明确有没有其他动脉的疾病,以便提前处理而不至于耽误病情。主动脉斑块导致的主动脉溃疡危险吗?当然危险金毕教授说-----发生在主动脉的斑块,我们称为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常常发生主动脉溃疡,如果溃疡穿透主动脉壁,会导致主动脉的假性动脉瘤或者主动脉破裂,非常危险,要积极处理。主动脉溃疡的演变主动脉溃疡穿破动脉壁形成假性动脉瘤人们老在说冠心病,究竟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金毕教授说-----心脏是一个由心肌组成的、强而有力的泵,通过全身的一套复杂的动脉和静脉网将血液送到全身所有的器官,给各个器官提供必需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它每天不停地泵血,您在睡眠和休息时,它却不能休息,平均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每分钟跳动约60~90次,生命不息,心跳不止。    这样看来,心脏、静脉和动脉处于良好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要使心脏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意味着心脏本身也要有源源不断地血流供应,为心肌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供应心脏肌肉本身营养的血管称作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出现斑块狭窄,导致心肌的供血和营养发生障碍,就引起了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您刚刚讲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什么临床表现呀?凉、麻、痛、烂金毕教授说-----什么叫凉、麻、痛、烂呢?这是本病病情发展的几个过程。凉,就是指下肢发冷发凉。麻,就是指下肢开始麻木无力。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间歇性跛行,就是走一段路后下肢开始疼痛,休息后可以缓解,再次走路后又开始疼痛,循环往复;另一种叫做静息痛,意思是在不走路时下肢也有疼痛,特别是晚上睡觉时疼痛更加厉害。烂,顾名思义就是下肢发生溃烂或者坏死,这是此病的终末阶段,常常意味着此病很难治愈了。当然,随着目前技术的提高,很多下肢溃烂的病人也被治愈了。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狭窄有什么临床表现呢?头晕,眼发黑,记忆力减退,多数无症状金毕教授说-----临床上依据颈动脉狭窄是否产生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大类。1.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1)脑部缺血症状:可有耳鸣、眩晕、黑矇、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眼部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2)TIA 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h内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3)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临床症状有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严重者出现昏迷等,并具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的体征和影像学特征。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许多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上无任何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有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根部或颈动脉行经处闻及血管杂音。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尤其是重度狭窄或斑块溃疡被公认为“高危病变”,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布了文章

我脸上长了老年斑,血管上也会长斑吗?(上)

隔壁老王已有六十多岁,退休多年,前天找到本报记者问:“最近我的脸上长了老年斑了,是不是血管上也有斑呀?”就这个问题,记者找到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金毕教授采访。金教授对此的回答是,血管上当然会长“斑”,但与脸上的老年斑的性质完全不一样,此“斑”非彼斑。严格地讲,长在血管里的“斑”不应该叫“斑”而应该叫做斑块,与老年斑完全不一样。而且,斑块应该只长在动脉血管中,长在静脉血管中的斑块非常罕见。此外。金教授还回答了许多其他有关血管斑块和血管健康的问题。我们将分成三集推出,以下是上集:我的同学在体检时发现左边的颈动脉有一个3毫米的斑块,是不是很危险呢?要看斑块的生长情况金毕教授说-----:危不危险要看斑块稳不稳定,稳定就不危险,不稳定就危险。3毫米大小的小斑块如果是顺着动脉血管的长轴生长,一般都不会有危险的,如果向着动脉腔内生长就要当心了。随着斑块的长大,就会导致动脉管腔的狭窄和闭塞,那就可能出问题了。 颈动脉的斑块如果导致了狭窄就会出危险了患者常常来门诊询问:医生,我发现颈动脉斑块了。我会得脑梗塞吗?我的斑块会脱落吗?当然会,但不一定是现在金毕教授说----:在我们的脖子的两侧,各有一条小拇指粗细的动脉血管,它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头脑部的主干河流,这就是颈动脉。如果你用手在下颌角往下触探,就能摸到这两根动脉随心脏的搏动而跳动。如果颈动脉发现颈动脉斑块到底意味着什么?一般来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与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的粥样性斑块相似,由于比较容易检查,所以目前常被用于全身动脉斑块发展状况的预测。颈动脉上长了斑块,可能导致颈动脉狭窄、堵塞,那么供应大脑的血液就会出现问题,最大的危险就是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脑中风”。但是并不是所有颈动脉有斑块的人会发生脑中风的。发生脑中风的斑块是我们常常讲的“不稳定斑块”,它有时会脱落或诱发附壁血栓形成,附壁血栓也会因动脉血流的冲击而脱落。脱落的斑块或附壁血栓随着血流流到大脑,导致大脑的血管闭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中风”,医学上也称为脑梗塞。轻者出现四肢乏力、麻木及感觉异常等一系列表现,重者病人会出现偏瘫、昏迷等一系列症状,所以说,不稳定的斑块是有危险的。因此,对颈动脉斑块的早发现、早诊断及预防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500万人发生“脑中风”,其中500万人死亡,500万人残疾;85%是缺血性“脑中风”,就是我们常称的“脑梗塞”。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中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而且几乎都是颈动脉的斑块惹的祸。如何能知道颈动脉是否有斑块呢?超声检查即可金毕教授说——超声是检查颈动脉斑块的最常用方法,具备方便、无创的优点。超声检查目前分为两种,即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二维超声最为常用,它除了方便、无创等优点外,还可以观察斑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等,特别有利于医生在临床上评价病情及指导治疗,基本上能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但颈动脉的斑块形态常常是不规则的,做二维超声只能显示斑块的切面图像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低估或高估斑块的大小。三维超声是近年来发明的一种新的超声检查技术,相对于二维超声来说,三维超声对斑块成像能够更全面、客观地反映斑块的形态、大小。而且斑块体积的变化可以较早地被三维超声发现,所以三维超声检测斑块能较更加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具有非常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在不远的将来有望成为评价颈动脉斑块的重要检测方法。近年来三维超声已经应用于临床,与二维超声相比较,三维超声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斑块的情况血管斑块是么东东?一堆脂肪金毕教授说——我们目前所讲的血管斑块实际上就是血管老化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健康的动脉血管,血管壁非常平滑,各种物质不会附着其上。随着年纪增加,血管的老化不可避免。所谓血管的老化,是指血液中过多的脂肪,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动脉壁上慢慢沉积,由少变多积累而成动脉斑块。这就像黄河水里过多的泥沙,在河道中沉积下来,慢慢抬高河床,使河道变窄。    这个动脉斑块,就是人们常常讲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它是动脉管壁上沉积了一层像腊样的脂类物质,它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这些斑块早期是平齐血管内膜的,通常顺着血管纵向分布,如果继续进展,斑块就慢慢在血管壁上向内突入,引起动脉内径不同程度的狭窄;再然后,如果有诱发因素,动脉斑块的某个部分破裂,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诱发一系列的变化,形成血栓或整个血管被血栓堵塞。    在我国,血管斑块在60岁以上人群中基本上都会或多或少存在,完全没有斑块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而且现在在临床上发现动脉斑块的发生年轻化明显,40岁人群中也不少见了。偶尔还能发现30多岁的人出现了动脉内的斑块。 随着斑块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最后可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那是不是意味着血管上长斑块就是血管不断在老化的过程?可以这样讲金毕教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血管也是在不断老化的过程。譬如说,在儿童时代,血管上基本没有斑块;到了青年时代,血管开始起了变化;到了壮年,血管上开始出现少许斑块;到了老年,血管上的斑块就会不断地增多。随着斑块的不断增加,动脉管腔就会不断缩小,动脉就会不断地硬化。如果生活控制恰当,血管上虽然有了斑块,但没有引起血管狭窄,此时还问题不大,但总体来说,还是证明你已经开始老了。 动脉壁的斑块逐渐增厚,证明人已经老了血液中的脂肪是不是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血脂?是的,就是血脂金毕教授说——所谓血液中的脂肪就是我们常说的血脂。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它们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人体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等等。实际上,血液中脂肪含量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它的来源主要是从饮食中摄入和身体的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前者称为外源性脂类物质,后者称为内源性脂类物质,两者都经过血液运转于各组织之间。因此,我们常常可以认为血液中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食用高脂肪食物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所以检测血脂常在饭后12~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由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因此这两项就成为我们医院中血脂检查的重点项目。血液中脂肪为什么会过多(1)血脂代谢不平衡金毕教授说——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相互制约,二者此消彼长,共同维持着人体的血脂代谢平衡。当人体从食物中摄取了脂肪后,肠道对于脂肪的吸收量便会随之增加,此时血脂水平就会有所升高;但由于外源性血脂水平的升高,肝脏内的脂肪合成便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使内源性血脂分泌量减少。相反,如若在进食中减少对外源性脂肪的摄取,那么人体的内源性血脂的合成速度便会加快,从而可以避免血脂水平偏低,这样能使人体的血脂水平始终维持在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而正是由于这种制约关系的存在,人体的血脂水平才能够良好地维持在稳定状态。若是长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我们介绍的以下情况,则会造成血脂升高,诱发疾病。血液中脂肪为什么会过多(2)摄入多了,消耗少了,代谢异常金毕教授说——1)大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胆固醇也是一种脂肪,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中的一种。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血液中,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等。2)消耗过少:我们摄取的营养物质需要被消化吸收并达到一定的平衡,即摄取的能量和代谢所需的能量要达到平衡,如果不平衡,过多的能量物质在血液中蓄积,最后就会转化成为身体中的脂肪或血管上的斑块。3)脂质代谢异常:人体处于营养物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其中有一种特殊的代谢过程,是脂质代谢,通俗地讲就脂肪代谢。代谢正常的话,血液中的脂肪不会多也不会少,但如果身体的脂肪代谢出现异常,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就会过多;导致脂质代谢异常的疾病基本上可分为原发性高血脂症和继发性高血脂症。 原发性高血脂症:遗传因素: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血脂症: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者,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病、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胰腺、肥胖症、糖原累积病、痛风、阿狄森病等。人体哪些地方的血管容易长斑块?大中动脉金毕教授说——    容易长斑块的主要是动脉血管。全身的主要大中动脉都可以形成斑块,而小动脉形成斑块的几率相对小一些。    血管最容易长斑块的地方,第一位的是冠状动脉(心脏搭桥、放支架就是在这里),此外主动脉,颈动脉、整条大腿的浅股动脉、髂动脉(在肚子里)、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都可能长斑块。    还有就是动脉分叉的地方容易长斑块,因为在动脉分叉处,血流常常形成踹流,导致血液中的脂肪成分容易在此处沉积下来形成斑块。就好像河流中的泥沙容易沉积在河流的分叉处一样。动脉斑块常常多发于分叉处哪些斑块是安全的?稳定的斑块安全金毕教授说——不稳定的斑块是危险的,稳定的斑块相对安全。什么是稳定的斑块呢?1)生长缓慢;2)没有导致动脉腔狭窄;3)斑块没有破裂,表面光滑,没有血栓形成。凡生长较快,导致动脉腔狭窄并影响动脉血流,斑块破裂,表面形成溃疡和血栓的斑块是危险的。因此,如果在体检中查出有血管斑块的人,一年后一定要再做一次检查,看看这个块块有没有进展,如果有进展,就可把检查的频率加大,如两三个月做一次,如果稳定检查可以两年做一次。大多数部位血管斑块检查很方便,做一次彩超就可以。但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的检查单纯用彩超来检查就不准确了。

发布了文章

医生,我奶奶腿上的血管是不是堵了,怎么办呀?

昨天,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刘医生正在值班,一个女孩匆匆忙忙地赶来,后面的家属推着轮椅,轮椅上的老太太痛苦不堪的表情让刘医生也感到一种紧张的气氛。女孩紧张地对刘医生说,我奶奶腿好痛呀,我们去了社区医疗中心,他们说她腿上的血管堵了,他们治不了,要我们来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怎么办呀?医生,我奶奶腿好痛呀,是不是腿上的血管堵了呀?怎么办呀?老太太姓吴,据女孩讲,她奶奶10小时前突然出现左下肢疼痛、发凉、麻木和不能活动。女孩还讲,奶奶原来患有心脏病,长期在服药治疗,最近感觉好一些就没有服药了。刘医生接诊后,详细询问了病史并做了仔细的体检,发现老太太的左下肢冰凉,颜色紫绀,足部的动脉均摸不到搏动,稍微碰一下老太太的脚,她就疼痛不已。根据此状况,刘医生初步判断吴老太得的可能是下肢动脉栓塞,再来晚一点,老太的下肢就可能无法救治了,于是当机立断,立即给病人做了患肢动脉的超声检查,果然发现病人的整条下肢的动脉都被血栓堵死,必须立即手术取栓或腔内祛栓,恢复下肢的血液供应,否则可能出现患肢坏死。患者的足背动脉摸不清楚超声显示下肢动脉内充满了血栓吴老太太得的是什么病呢?怎么会发生的呢?为什么那么痛苦?结果会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答。吴老太太得的是什么病呢?她得的是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下肢动脉疾病,俗称“腿中风”。大家知道“脑中风”是脑部的动脉血管被血栓堵住了,而“腿中风”也类似,是下肢的动脉血管被血栓堵住了。那么老太太的动脉血管怎么会有血栓的呢?最常见的下肢动脉栓塞的血栓是来源于心脏,即心脏因房颤出现附壁血栓,这个附壁血栓被血流冲击而脱落,血栓随着血流到达下肢动脉,在与血栓相应直径的动脉中卡住了,就将血栓卡住的所在部位以下的动脉血流完全堵死了,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栓塞"。下肢动脉的血流一旦终止,下肢的肌肉等组织就会失去血液供应,临床上就会表现为凉、麻、痛,而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上述症状就会不断地加剧,出现刘医生刚刚接诊时老太太发生的状况。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俗称“腿中风”,发病突然,非常危险导致下肢动脉的血栓大部分来源于心脏有少数血栓并不是来源于心脏,而是在下肢动脉中形成的。它主要是因为下肢动脉硬化后,动脉硬化的斑块不断长大变厚,使得动脉腔的直径不断变窄,血流逐渐变少,最后形成了血栓把动脉堵死。无论是动脉栓塞还是动脉血栓形成,其结果都是是动脉的血流终止,下肢缺血缺氧,导致以上的症状。下肢动脉一旦发生缺血缺氧,如不能在短时间内解除,病情就会不断地进展,下肢的肌肉等组织就会由缺血变为坏死,病人的下肢坏死后会非常痛苦,时间长了可以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譬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败血症等,最终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必须截肢才能解决痛苦和保全生命。一旦发生下肢动脉堵了,应该如何处理呢?市面上有些所谓的“通血管秘诀”能否应用呢?刘医生说,就在上周,有一位老爷子的下肢动脉堵了,他完全不听家人的劝告,就自作主张在街上散发的宣传广告上找到一种“通血管秘诀”来治疗,结果是花了钱不说,还越治病情越重,等到老爷子被送到医院时,下肢已经完全坏死,无法挽救,只能截肢保命。 那些街边宣传的“通血管秘诀”都是不靠谱的,根本无法消除动脉中的血栓平心而论,我们大家都希望有一些简单易行、疗效又好的治疗的方式能够在有血栓时疏通动脉血管,然而常常事与愿违,那些街边宣传的“通血管秘诀”根本都是一些不靠谱的方法,根本无法有效地去除动脉血管中的血栓。要拯救血管,还是需要求助于血管外科专科医生,血管外科医生有“三板斧”可以让堵塞物消失———抗凝、溶栓、祛除血栓。如何选择上面的“三板斧”则需要根据医生的经验和病人的病情而定。我们在上面讲了,阻塞在动脉血管里的东西,基本都和血液凝固形成的血栓和心脏上面脱下来的血栓有关,当然也有可能脱落下来的是别的物质,譬如血管壁上的斑块或心脏里面的赘生物等。抗凝治疗能够让血栓比较快地被溶解;溶栓药物的作用让血栓溶解得更快一点;但是有些血栓或者其他物质单靠抗凝和溶栓就无法融化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些手术的方法来祛除血栓,即通过传统的开放手术方法或者微创腔内手术把细小的球囊导管或器械沿着血管伸到堵塞处,取出栓子或消除栓子,恢复血流。 可以用球囊导管将血栓取出如果动脉血管由于斑块导致了狭窄,那单纯使用抗凝溶栓都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单纯使用球囊导管取出栓子,血管仍然不够通畅时怎么办?此时就必须用一种特殊的球囊把狭窄的血管撑开,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微创腔内血管扩张手术,这种手术可以和手术取栓同时做,取出栓子之后,把一个可以收放自如的、细长的、像气球一样的球囊通过一个特殊管道送到堵塞部位,然后像打开气球一样打开球囊,这样就能够撑开狭窄的血管。有时候,单纯使用球囊撑开了血管,但是将球囊取出后狭窄的部位再次弹性回缩,血管再次狭窄或不通。此时我们就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支架把狭窄的血管撑开,以保持血管的持续通畅。为了防止再次狭窄和堵塞,我们可以在有些支架上涂有防堵塞和防血栓形成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持续地缓慢地释放,已达到长期的防止堵塞的效果。 有时需要在狭窄的斑块上置入支架不可否认,抗凝、溶栓、祛除血栓等治疗都起到很好的疗效,但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血栓,特别是患有房颤者应该持续服药,防止因为房颤导致的心脏内附壁血栓的形成,以及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防止我们的动脉出现斑块或因为斑块增生导致的血管狭窄。绝对不能像吴老太那样,自我感觉好了一点,就自作主张地停止服药,这样非常危险,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每年都要接诊不少因为停药而再次出现血栓的病人。 刘医生及时为吴老太太安排了手术,手术非常顺利,从老太太的动脉血管里面取出了数十厘米长的血栓。术后,老太的脚颜色和温度恢复了正常,疼痛完全消失,足部的动脉也恢复了搏动,终于避免了截肢的危险。目前,吴老太太正在康复之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病人应及时送到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去救治

发布了文章

腔静脉里面“抓蛇”

2018年5月21日,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心脏外科、妇产科又联合成功完成一例极其罕见完全占据下腔静脉并突入右心房的“顶天立地”血管内平滑肌瘤切除术。此前,我院已成功治愈多例此类疾病。患者和家属前后拜访了多家国内著名医院寻求治疗,但结果却令患者和家属非常失望。患者王某某,中年女性,2017年4月体检时偶然发现从下腔静脉至右心房内有一占位性病变,被诊断为下腔静脉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性质不明。患者没有什么临床症状。患者和家属前后拜访了多家国内著名医院寻求治疗,但结果却令患者和家属非常失望。因为患者或被告知本院从未开展过此类手术,或被告知因肿瘤范围过大并与静脉壁黏连紧密无法完成肿瘤切除术。因为听说此肿瘤最后可能占据心脏,导致生命危险,患者及其家人面临着极大的精神压力。尽管如此,他们仍没有放弃最后希望,四处求医问诊,渴求能够找到治愈此种罕见疾患的办法的医院。最终抱着一线希望,慕名来到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就诊。 在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做检查发现右房-下腔静脉-右髂总静脉-右髂内静脉-右卵巢静脉肿瘤性病变,累及右附件,影像学上符合血管平滑肌瘤病表现。在认真仔细查阅核磁共振等相关检查,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教授医生发现该病例具体特点如下:(一)肿瘤沿右侧髂内盆底静脉,经髂总静脉向上经过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并随心脏搏动堵塞三尖瓣口。诊断应该为: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二)应该手术切除,如果不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病变占据右心房,病人随时可能因供血不足而晕厥或者病变脱落突发肺栓塞而死亡;(三)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式,其他治疗均无效,但因肿瘤范围广并与血管壁和心脏黏连紧密,手术风险极大。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少见的、组织学上良性但生物行为学上恶性的肿瘤性疾病。事实上它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平滑肌瘤,这种平滑肌瘤主要特征是向血管腔内生长。其生长行为可超出子宫和附件范围,以平滑肌细胞沿子宫和(或)子宫外静脉内生长为特点,可沿着子宫周围静脉或卵巢静脉、髂静脉到达下腔静脉,甚至侵入右心房、右心室而累及心脏。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小于40岁者少见,几乎未见男性。因这种血管内平滑肌瘤根部位于盆底,发源于盆腔的脏器,譬如:子宫、附件、阔韧带或其他组织。肿瘤的驱干占据下腔静脉,头端位于心脏内,肿瘤长轴贯穿胸腹腔,我国血管外科的汪忠镐院士形象地将其称为“顶天立地”血管平滑肌肿瘤。由于有些肿瘤的头端似一个蛇头,所以有时我们也称之为血管里面的“一条蛇”,也有的头端长得像别的动物。瘤体常常单发,但是多发性的也不在少数,所以我们在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不可遗漏。下腔静脉内占位模式图。I型:肿瘤的头部还在肾静脉开口的下方,此时手术最容易施行;II型:肿瘤的头部已超过肾静脉的开口,此时手术有一点难度;III型肿瘤的头部达到肝脏后方肝静脉的水平,手术就更难做了;IV型:肿瘤的头部进入心脏,此时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手术也最难做。腔静脉平滑肌瘤病可能是多发的,手术时一定要注意彻底清除,以免复发(此照片与文章内的病例无关)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心脏外科、妇产科及麻醉科同事们进行了充分术前评估和讨论,拟定了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及体外循环下行右心房及下腔静脉内肿瘤切除术的手术计划。手术先由妇产科团队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完全去除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生长根基。然后,血管外科团队充分游离控制全程下腔静脉、双肾静脉及髂静脉。接着心脏外科团队建立体外循环通道。随后血管外科团队和心脏外科团队切开下腔静脉和右心房,分离肿瘤与血管壁黏连,完整切除右侧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内“顶天立地”血管内平滑肌瘤,顺利地去除了血管里面的这条“毒蛇”。整个手术历时数小时,手术程序复杂,要求快准稳,容不得半点失误。武汉协和医院多个专业团队医师默契配合,衔接流畅,一气呵成。术后病人顺利康复,他们一家人感慨地说,武汉协和医院的教授们给了我们全家第二次生命。“顶天立地”血管内肿瘤切除后,肿瘤根基于盆腔深处,躯干位于下腔静脉内,头端突入右心房,横贯人体胸腹腔,长度近25厘米,横径约2.5厘米。术后下腔静脉CTV显示下腔静脉内血流通畅,未见异常影像。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成立于1985,目前拥有血管外科床位逾100张,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最早成立的独立血管外科专科之一。在完成了大量血管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手术治疗,已成功完成了来自全国各地下腔静脉内各种肿瘤切除术40多例,为更多此类病人获得了生存机会。医院的专家们在下腔静脉肿瘤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标志着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在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手术治疗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以下的图片与文章里的病例无关这个术前检查真像一条蛇术后拿下来看看,还真是一条“蛇”呢

发布了文章

眼疾不可光治眼------浅谈“东方美女病”

吴小姐今年25岁,在一家公司上班。一段时间以来,她经常出现头晕、发热、食欲不振、周身不适、体重减轻、夜汗、关节痛、胸痛和乏力等症状。开始总以为是工作紧张,过于辛苦所致。数月前,因双眼视物模糊,坐位及站立位时加重,平卧后可减轻或缓解,不得不在家休息。随后,吴小姐到多家眼科诊所求医,不见明显好转,逐渐出现视力减退,怕光。以后由于症状逐渐加重,到一家大医院就诊,经专家仔细检查后发现,吴小姐除眼底血管有病变外,双侧脉搏触摸不清,双上肢的血压也量不出来,怀疑她患有多发性大动脉炎,建议去看血管外科。经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专家检查确诊为头臂型多发性大动脉炎,她的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的起始部都已经闭塞了。经过血管外科专家手术重建动脉后,吴小姐的眼疾终于治愈了。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人有时会出现视物时头晕由于常常摸不到脉搏,所以又称无脉症多发性大动脉炎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为什么会出现吴小姐所发生的那些症状呢?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主要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非特异性、无菌性炎性疾病,目前认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以动脉中膜层为主的全层动脉炎。由于动脉炎症的持续发作,最后导致病变的动脉出现狭窄甚至闭塞,造成病变动脉供血区域的缺血。根据病变所涉及的动脉,大动脉炎可分为头臂动脉型、内脏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肺动脉型、冠状动脉型以及混合型等。此病于1908年首先由日本眼科医生高安发现,所以过去曾称之为高安病,又称为缩窄性大动脉炎、无脉病等,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所以也有人称此病为“东方美女病”。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大动脉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  病人有时必须卧床多发性大动脉炎刚开始起病时多有发热、食欲不振、周身不适、体重减轻、夜汗、关节痛、胸痛和乏力等症状,少数病例发病前无任何症状而常易被忽略而不去就诊。到疾病后期,因动脉血管的堵塞,特异性的症状就出现了。所以,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缺血表现。譬如:突然晕倒、眼前发黑、头昏、眩晕、记忆力差,出现眼部和脑部供血不足的表现;或上肢供血不足,出现手臂酸软无力、麻木,局部皮温降低,或一侧上肢甚至双侧上肢血压低或测不到血压,脉搏也没有了搏动;或胃肠道供血不足的症状,出现如腹胀、消化不好、肚子隐痛等;或出现心悸、气急、肝、脾肿大、全身浮肿等右心衰竭的症状;或肾脏供血不足,出现高血压甚至顽固性血压不降的表现,严重供血不足时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所以说,多发性大动脉炎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它有时仅仅在某处表现较为突出些被误认为是一种局部疾病,从而导致了误诊误治,最后可能致使重要脏器的功能丧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就像上述的吴女士那样,主要是上肢和颈部动脉出现了病变,导致了相应部位的缺血。当开始出现眼部表现时,误认为是眼睛局部的疾病,仅仅针对眼部进行了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殊不知疾病的根源是供应头部的大动脉出了问题,差一点耽误了病情。吴小姐通过动脉搭桥的手术治好了她的疾病所以,应该注意,有时候眼睛有病不能光看眼睛,还要注意有没有其它问题。一旦出现上诉的非特异症状时,要特别警惕是否得了多发性大动脉炎,应去大医院,特别是有血管外科专科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正确地治疗。

发布了文章

致命性的肚子痛:警惕心脏病(房颤)引起的“肠中风”

患者刘老伯,今年69岁,早年退休在家,生活美满幸福。2016年过年前因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到医院进行了二尖瓣置换术,术后仍有房颤,没有正规地服药。1天前,他突发整个肚子持续性剧烈疼痛,还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呈咖啡色。家人紧急将刘老伯送至及附近医院就诊,腹部CT和超声检查排除肠梗塞、阑尾炎、胆结石、肾结石等急腹症,腹主动脉CTA(CT血管造影)显示专为小肠供血的动脉,也就是肠系膜上动脉被血栓堵死了,医生诊断为心脏病(房颤)导致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由于当地医院条件不好,需要立即转院治疗。病人被紧急转入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血管外科教授仔细查看病人后,指出病人是小肠的动脉血管堵塞,造成了“肠中风”,病情非常危重,治疗关键是需要立即手术,疏通小肠的血管,恢复动脉血供,拯救缺血小肠。刘老伯到医院后做CT检查,CT血管造影发现刘老伯的肠系膜上动脉完全堵死了大家可能只听说过“脑中风”,还没有听说过“肠中风”吧。那么,什么叫做“肠中风”呢?“肠中风”实际上就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也就是供应小肠的动脉血管被血栓给堵住了。那么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栓子是个什么东东呢?它是从哪里跑来的呢?肠系膜上动脉是供应小肠血液的重要动脉血管正常的肠系膜上动脉 大家知道,我们身体每个器官的血液供应,离不开心脏持续、有规律的跳动而提供的动脉血。如果心脏“乱跳”,就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让全身的氧气、养料供应跟不上,出现一系列问题。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成人房颤总患病率为0.61%,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7.5%。房颤是指正常规则有序的心房活动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快速无序的颤动波。随着心房的有效收缩逐渐减少,心排血量越来越没有规律,血流发生紊乱甚至瘀滞,心房内就会有附壁血栓形成。附壁血栓在血流的冲击下会发生脱落,变成血管里的“流窜犯”。脱落的血栓“流窜犯”流到哪个器官,就会使哪个器官动脉血流终止,而对其发生危害。房颤是心脏不正常节律/心律不整的一种,特点是心脏快速而不规则的跳动,可以在心脏里面形成附壁血栓。因为和血管内的空间相比,心房更“宽敞”,在其中凝血成块的血栓个头更大,不会堵住心脏。但如果脱落,很容易堵住人体内与血栓相应大小的动脉血管。譬如:堵塞脑血管,出现“脑中风”;堵塞下肢动脉,出现急性下肢缺血,发生“腿中风”;而堵塞肠系膜上动脉,就会引起严重致命性腹痛,称为“肠中风”。心房血栓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完全性血管闭塞,血供突然减少或消失,导致肠壁肌肉功能障碍,小肠急性缺血坏死,病情及其凶险,病死率达到70-90%。左心房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出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流窜的栓子易于进入,一旦栓塞,受阻塞的动脉供应区的肠管发生血运障碍,肠管发黑缺血坏死。如果房颤患者,出现突发的腹部剧烈疼痛时,必须引起医生和家属高度重视,可能这并不是常见的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胆结石等,而是另外一种虽然不常见但是严重的疾病-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俗称为“肠中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病急骤,常有突发腹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房颤导致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俗称“肠中风”。刘老伯在突发腹痛20小时后被送进急诊手术室,通过微创手术将血栓取出,复查造影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恢复通畅。术后经过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刘老伯腹痛腹胀症状完全缓解。复查CTA可见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和分支通畅,肠管扩张和肠壁水肿明显减轻,考虑无肠坏死,使其避免了切除大部肠管的后果,病情转危为安。术后CTA显示肠系膜上动脉显影通畅。肠系膜上动脉反复抽吸取栓后,造影显示肠系膜上动脉恢复通畅。通过协和医院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刘老伯终于脱离危险了,他和家人开心地见人就说:“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医生和护士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教授指出: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并不鲜见的血管源性急腹症,有时诊断困难,常常被误诊。它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等特点。2)如肠缺血时间过长,小肠缺血坏死,感染性休克,加之患者多高龄合并心脏疾患,剖腹探查手术风险极大,随时可以危及生命。广泛小肠坏死切除后,会出现短肠综合征,最后可能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病人衰竭。3)尽早正确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是提高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即“肠中风”患者成活率的关键,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微创腔内治疗因其微创高效的特点逐渐有取代传统开腹手术取栓的趋势。4)为了防止心脏中的附壁血栓形成,一旦病人患有房颤,就必须有规律地服用抗凝药物,防止因形成的附壁血栓脱落导致的“肠中风”。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提高“肠中风”预后的关键。

发布了文章

谁说血管疾病只是老年人的专利

小张,男,35岁,平常喜好吸烟饮酒,家人多次劝说无效。3年前,小张就发现右下肢有发冷发麻的感觉,但症状不重,也没到医院去就诊。家人也劝说他去医院看看,但他就是不愿意去医院。今年春节期间,小张感觉原来的症状有所加重,并出现走路时间较长时右小腿酸痛,休息后酸痛感就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每次走路的距离越来越短,而需要休息的时间确越来越长。2周前,突然出现右下肢剧痛,不能走路,晚上睡觉时疼痛加重,夜不能寐。不得已,他只得去医院就诊。经医院检查发现,小张的右下肢动脉血管完全堵塞,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细,腔内充满了血栓将动脉完全堵死。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需要马上手术方能保住右腿。经手术,小张的症状消失,算是保住了下肢。脉管炎的病人经常出现间歇性跛行在我们身边很多朋友都经常说,血管疾病应该是老年病患比较多,血管硬化、血栓、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糖尿病足等不都是老年人才会得吗?大家觉得自己现在还年轻,新陈代谢快,这些血管病离我还远,没什么好担心的。其实这种观点是很片面的,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现代人的膳食结构、生活习惯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改变,最明显的就体现在油脂的摄入上。由于物质丰富,满足口腹之欲已不再是什么难事,很多中年人甚至青年人明显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以致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甚至糖尿病。与之相伴而来就是各类血管异常如血栓、动脉硬化、动脉瘤、糖尿病足等,给病人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小的麻烦。除此之外,还有好些血管疾病是专门青睐年轻人的,譬如我们上述介绍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另外,还有好些血管疾病是无论中老人或年轻人都有可能罹患的,譬如: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主动脉夹层、血管瘤等。 主动脉夹层常常发生在中年人,它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所以说,为了防止血管疾病,我们除了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到血管维护要趁早以外,我们还要提醒大家,血管疾病种类很多,有的专门“侵入”老化病变的血管,而有的则是专挑年轻人下手,譬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脉管炎的病人绝对不可吸烟所谓多发性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炎变,可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因炎症破坏动脉壁的中层,而致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因多发于年轻女性,而且亚洲人多见,有人给它起了个“东方美女病”的雅称。多发性大动脉炎也叫做“东方美女病”,无脉症等多发性大动脉炎因病变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一般来说,在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前数周,部分患者可有全身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出汗、体重下降和月经不调等症状。当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后,全身症状将逐渐减轻或消失。所谓局部症状,就是指的局部动脉闭塞,导致局部缺血所发生的症状。譬如上肢和颈部的动脉闭了,可能出现上肢无脉、头晕、眼花、视物不清或视力下降等;内脏动脉闭塞了可能导致顽固性高血压、胃肠道功能不良;而下肢动脉闭塞了可导致下肢疼痛、麻木或间歇性跛行等。有医生提出大动脉炎的诊断标准应该是:1.发病年龄≤40岁:出现与大动脉炎相关的症状或体征时的年龄小于40岁。2.肢体间歇跛行:活动时一个或多个肢体出现肌肉疲劳加重及不适,尤以下肢明显。3.臂动脉搏动减弱:一侧或双侧臂动脉搏动减弱。4.两上臂收缩压差>3OmmHg。5.血管杂音:锁骨下动脉与主动脉区有血管杂音。单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或腹主动脉可闻杂音。6. 有顽固性高血压7. 头晕、眼花、视物不清或视力下降等8. 动脉造影异常:主动脉一级分支或上下肢近端大动脉狭窄或闭锁,病变常为局灶性或节段性,这些并非由主动脉硬化、纤维组织性及肌性的发育不良或类似原因引起。上述诊断标准应根据动脉闭塞的不同部位而有所不同。了解了上述诊断标准可以为我们日常中如何预防提供很好的参考,但说来说去还是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不要认为年轻是抵御疾病的最强武器,很多时候就是这种疏忽大意使自己患病却一无所知,最终导致疾病加重,难以挽回。

发布了文章

请不要“谈瘤色变”,谈谈动脉瘤到底是不是"瘤"

张大爷退休多年,平常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社区里与一帮老年朋友们聊天和娱乐,生活平稳,幸福乐融融。一月前张大爷无意中摸到自己的腹部有一个肿块,并不停地跳动。这一下把张大爷及其老伴给吓着了。再加上社区里的老年朋友东一句,西一嘴,有的说张大爷得了不治之症,已到晚期,没有救了;有的说瘤子早期是摸不到的,自己能够摸到,说明瘤子已经转移。这一下,张大爷和老伴感觉天要塌下来了,怎么办呢?张大爷自己摸到肚子里有一个肿块,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张大爷来到社区医院找到医生咨询,医生通过检查后发现,那个跳动着的肿块是腹主动脉扩张所致,可能是腹主动脉瘤,不是什么晚期肿瘤,建议张大爷去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经协和医院专家检查,明确了诊断,并作手术,术后顺利康复,解决了张大爷的心腹之患。张大爷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社区医院的医生要张大爷去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去看专家现代社会的人们经常谈“瘤”色变,每当人们发现自己身上长了包块或者医生做出诊断说患者体内长了肿块,不论患者还是家属都绷紧了神经,不少患者和家属马上就会追问医生这肿瘤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生怕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是恶性的,更不是所有的肿块都是肿瘤。特别是我们常讲的动脉瘤,根本就不是肿瘤,它徒有一个肿瘤的外表却和普通意义上的瘤有着天壤之别。动脉瘤就是动脉壁向外膨胀形成局限性的永久扩张那到底什么是动脉瘤呢? 简单来说动脉瘤就是动脉壁向外膨胀形成局限性的永久扩张,至于引起扩张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管壁结构薄弱,也许是管壁结构遭到破坏,也许动脉管壁发育不良……总之一句话,动脉瘤并不是一般的肿瘤发生的原因,即细胞发生不正常的增生,继而癌变而产生的瘤体,因而动脉瘤不会扩散,也不会转移。当然,虽说这动脉瘤不是肿瘤,不会扩散和转移,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危险。一般来说,动脉瘤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有动脉的地方。以支持腿部营养的股动脉和腘动脉最为常见,但是在颈动脉、主动脉、颅内的脑动脉也有发生,特别是腹主动脉的动脉瘤非常多见。如果动脉瘤发生在主动脉等大动脉上,或者发生在颅内,尽管不是癌症,一旦破裂将产生比癌症还要恐怖的后果,患者可因大量失血或脑溢血在短时间内丧命,所以说这病是不容小觑的。那么动脉瘤分为哪些类型呢?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将动脉瘤归结为三大类,即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所谓真性动脉瘤是指血管膨出的部分,即“瘤体”其壁由所有三层血管壁组织构成,大多数动脉瘤都属于此种类型。与之相对的假性动脉瘤则大多由于血管外伤,感染或者动脉壁的某部分薄弱导致自发性的破裂形成,血液通过破裂处进入周围组织形成血肿,血肿被周围的纤维组织包裹,以后可能慢慢机化。也就是说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由纤维组织包裹的血肿(瘤壁是纤维包膜,而非动脉壁结构)。最后谈谈夹层动脉瘤,特别是主动脉的夹层动脉瘤,它多见于中、老年人(马凡综合征患者除外),尤其是高血压未经系统治疗,未被有效控制者。以男性患者较多。血液多从血压变动明显处(如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出发,经内膜破裂处钻入发生病变故而疏松的中膜(少数是来自滋养血管的出血),并顺血流方向将中膜纵行劈开,形成一个假血管腔。这种假腔可再次破入真血管腔内,形成血流的迂回旁道。这种动脉瘤的病因、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高血压、动脉硬化、先天性血管畸形、代谢性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其主动脉中膜的弹性纤维断裂、缺失,胶原和糖蛋白增多)、甲状腺功能过低时的血管壁糖蛋白增多、梅毒性主动脉炎、动脉钝性挫伤等皆可成为致病因素。(1)真性动脉瘤         (2)假性动脉瘤     (3)夹层动脉瘤那么动脉瘤发生后应该如何处理呢?一般来说应该手术治疗。因为动脉瘤一旦发生以后是不会自行消失的,也没有什么药物能够让动脉壁恢复原状。近年来,由于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无论那个部位的动脉瘤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治疗。特别是微创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大多数病人术后不会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瘤子既不会复发,更不会转移。只要病人去那些具有血管外科专科的医院,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只要病人去那些具有血管外科专科的医院,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发布了文章

肚子里的炸弹25问

前不久,我们推送出一篇《肚子里的“不定时炸弹”》,引起了很多网友和粉丝的兴趣和关注,也提出了不少的疑问。在此,我们归纳和总结了网友们和粉丝们的提问,将分次推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  问:金教授你好,我父亲1月前发生腰背部胀痛,作B超怀疑有腹主动脉瘤,不知有没有危险?答:有危险!因为腹主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硬化等原因使得动脉壁弹性变弱,向外膨胀扩张所致。由于动脉血的压力不断冲击薄弱的动脉瘤壁,使得瘤体很可能破裂,导致腹腔内大出血,腹部剧烈疼痛,休克,并严重危及生命。所以,有人把腹主动脉瘤形象地称为腹腔内的“不定时炸弹”。 超声显示腹主动脉瘤2.问:那么金教授,什么是腹主动脉瘤呢?答:我们通常对动脉瘤的定义是指动脉的永久性、局限性扩张。那么腹主动脉瘤就应该是腹主动脉永久性、持续性的扩张。尽管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但绝大多数医生认为腹主动脉大于或等于正常直径1.5倍的永久性、局限性扩张就是腹主动脉瘤。成年男性肾动脉开口以下腹主动脉直径CT测量值平均为2.0 cm,而在妇女相应的直径约为 1.8cm。因此,腹主动脉瘤诊断应以直径为3cm作为起点。动脉瘤的大小常用主动脉最大外横径表示(可用超声、CT、MRI测量或手术中直接测量)。3.问:请问哪种人容易患腹主动脉瘤呢?答:腹主动脉瘤最常见于老年男性,男女比例约为4:1。在西方,6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为2.5%。近年来,我国的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来自美国的一家医院的两份报告表明,从 1951~2010年,发病率从 12.2/10万居民上升到 36.2/10万居民,增加了 3倍,人口的老年化增长在发病率的增加上起了作用。所以说,随着我国老年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老百姓的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的。老年男性发病率高4.问:什么因素会引起腹主动脉瘤呢?答:因为大多数腹主动脉瘤病人的动脉壁有粥样硬化,因此过去腹主动脉瘤被称为粥样硬化性动脉瘤。粥样硬化被认为是动脉瘤样变性的主要原因。肥胖、吸烟和高血压是腹主动脉瘤与阻塞性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但腹主动脉瘤同时合并主-髂主动脉阻塞者并不常见,因此,称粥样硬化性动脉瘤为退行性和非特异性腹主动脉瘤更为适宜。肥胖、吸烟和高血压是腹主动脉瘤的危险因素5.问:年轻人会得腹主动脉瘤吗?答:年轻人也有可能患腹主动脉瘤,但是年轻人得的腹主动脉瘤与老年人的原因不一样。老年人的腹主动脉瘤多半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有关,而年轻人的腹主动脉瘤多与动脉血管的平滑肌纤维先天性异常与变性有关。实际上,年轻人患腹主动脉瘤的几率极低,一般来说不用害怕。6.问:腹主动脉瘤有哪些类型?答:腹主动脉瘤根据部位可分为肾动脉以上,平肾动脉和肾动脉以下三种类型,绝大部分的腹主动脉瘤是肾动脉以下型。根据病理变化可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真性动脉瘤指动脉管壁病变、弹性减低、结构薄弱形成的局限性动脉异常扩张。真性动脉瘤的瘤壁完整、保留血管壁各层结构;假性动脉瘤:往往是因为损伤导致动脉壁全层结构破坏,血液冲出血管腔外,但被周围组织包裹形成搏动性血肿,假性动脉瘤无完整的血管三层结构,由纤维组织覆盖,瘤壁无动脉结构;夹层动脉瘤:为动脉内膜撕裂,血流经破裂口进入和分离血管内膜和血管中层,撕裂动脉内膜和动脉中层间形成假腔,导致血管真腔受压而假腔继续扩大成瘤。7.问:我父亲得了腹主动脉瘤,会遗传给我或者下一代吗?答: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简单说,有遗传的可能性,但实际上并不多见。研究发现,一些大家族成员腹主动脉瘤的高发生率提示致病机制中包括遗传因素,一些家族性动脉瘤中发现第16染色体长臂的异常。Ehler-Danlos综合征中,形成动脉壁主要结构的Ⅲ型胶原蛋白,发生了罕见的遗传缺失,造成多处动脉瘤的发生。Mafan综合征病人表现为动脉扩张和整个主动脉夹层,其原因是第15染色体上原纤蛋白-Ⅰ基因发生突变。在80年代,一些研究表明腹主动脉瘤有家族性倾向,至少18%的腹主动脉瘤病人的近亲受连累。 8.问:腹主动脉瘤的其他原因有什么?答:动脉粥样硬化退行性腹主动脉瘤占肾下腹主动脉瘤的90%。其他原因包括囊性中层坏死、动脉炎,损伤、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解剖学结构的破坏,感染也可导致腹主动脉瘤。感染性腹主动脉瘤起源于动脉壁的局部感染,大多数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由远处病灶(如心内膜炎)造成的菌血症发展而来,是儿童主动脉瘤的最常见类型。梅毒感染导致的感染性腹主动脉瘤近年来又有死灰复燃的倾向,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9.问:腹主动脉瘤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答:绝大部分的腹主动脉瘤在最初诊断时没有症状,动脉瘤往往是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上腹部无症状搏动性肿块而被诊断出来,病人也常会自己发现这样的肿块,并且寻求医疗帮助。在腹主动脉瘤扩大到一定程度,对周围产生压迫时,病人会出现腹部疼痛和不适,这种症状也会发生在动脉瘤濒临破裂或已经破裂时。X线平片检查也常常可以初步发现动脉壁有钙化的腹主动脉瘤,腹部超声及CT扫描检查的广泛使用,提高了较小腹主动脉瘤的检出率。由于绝大部分腹主动脉瘤没有症状,都是在做体检时发现的,所以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时应该常规作腹主动脉的检查。绝大部分腹主动脉瘤没有症状,都是在做体检时发现的,所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时应该常规作腹主动脉的检查。10.问:除上述情况外,腹主动脉瘤病人还会出现哪些症状?答:腹主动脉瘤最常见的症状是病人不明确的腹痛,瘤体迅速膨胀可产生更广泛的疼痛,这可能是瘤体表面的腹膜受牵拉的缘故。典型疼痛是局限在上腹部的持续性或抽动性疼痛。动脉瘤侵犯临近不同结构可产生相应的症状。大动脉瘤常侵蚀椎体,引起严重的背痛;早期厌油、恶心、体重下降的胃肠道症状说明胃肠道受压;输尿管受压可出现肾盂积水。输尿管梗阻可产生放射至腹股沟部的疼痛,偶尔伴有肾盂肾炎。动脉瘤内壁的附壁血栓可引起栓塞并导致急性下肢缺血,此时会出现下肢剧烈疼痛。少见表现包括血栓形成使下肢缺血加重,主动脉腔静脉疾造成急性充血性心衰,主动脉瘤侵蚀十二指肠第三段形成原发性主动脉肠瘘。动脉瘤内壁的附壁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并导致急性下肢缺血,此时会出现下肢剧烈疼痛11. 问:金教授,如何能确诊腹主动脉瘤呢?答:如果B超怀疑有腹主动脉瘤,可以作CT血管造影(CTA)来明确诊断,现在还有一种三D打印技术,可以将模拟的腹主动脉瘤制作出来,以利于医生在术前就拟定好手术方案。如果对含碘造影剂过敏,则可以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来明确诊断。还有一种检查方法就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般不作为常规的检查诊断方法。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确诊腹主动脉瘤。CTA是目前最常用的确诊腹主动脉瘤的检查方法之一3D打印技术模拟腹主动脉瘤,为拟定手术方案提供帮助12. 问:那么一旦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应该如何治疗呢?答:一旦诊断明确,应该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对于腹主动脉瘤是没有效果的。迄今为止,全球还没有治疗腹主动脉瘤的药物,临床上可以使用降压药来减低血流对动脉壁的冲击压力,但不能避免动脉瘤的破裂。药物治疗对于腹主动脉瘤是无效的13.问:金教授,我父亲有些害怕手术,腹主动脉瘤为什么要行手术治疗呢?答:刚刚已经讲了,迄今为止,全球还没有治疗腹主动脉瘤的药物,而且,腹主动脉瘤破裂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大多数病人没有先兆症状,直到动脉瘤突然破裂引起明确的症状和体征才被诊断。动脉瘤破裂表明已属疾病晚期,此时治疗有时已经为时过晚,尽管迅速手术抢救,其死亡率仍大于50%。 大多数病人没有先兆症状,直到动脉瘤突然破裂引起明确的症状和体征才被诊断14. 问:手术有风险吗?答:传统手术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死亡率大概在5%左右。导致传统手术死亡的的原因一般不是手术本身,而是手术较大,诱发了病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所致。近年来,微创腔内带膜支架的出现使得许多病人避免了传统的复杂手术的风险。在局麻下,通过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从股动脉置入导管和特殊的输送器,上行到达腹主动脉,送入带膜支架进行瘤体修复,达到治疗的目的,使得手术的风险大大降低。现在已很少有病人因为此手术而死亡了。所以有人说,这种微创手术的发明是血管外科的一个里程碑似的发展。传统手术切口大,创伤大,有一定的手术死亡率传统手术要把腹主动脉阻断,人工血管置换 微创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大大地减少了病人的死亡率15.问:手术修复腹主动脉瘤应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呢?答:当腹主动脉瘤死亡危险超过手术危险时,应做出手术决定,根据Laplace定律,动脉壁张力与其管腔直径成比例。这样,较大的动脉瘤破裂比较小的动脉瘤破裂要多见,对腹主动脉瘤自然病程的研究发现,小动脉瘤也可能发生破裂,但少见。目前资料表明5-5.9cm动脉瘤5年破裂的发生率为25%。 6cm动脉瘤近35%,7cm或更大的动脉瘤 5年破裂发生率超过75%。尚无更多资料来准确估计小于5cm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根据这个数据说明,腹主动脉瘤的直径达到了5cm以上时是必须手术治疗了。上述资料均为国外的资料,对于国人来说,总的体型要较西方人瘦弱一些,所以上述尺寸应该有所缩小。所以有专家把中国人的手术指征定在直径4cm以上。在瘤体小于4cm时,也有许多情况下需要手术的,譬如瘤体增长过快,瘤体的形态不规则,有压迫症状或下肢缺血症状,高血压没有控制好等等,需要在明确诊断后立即手术,以免发生意外。    16.问:所有的动脉瘤最终都会扩张破裂吗?答:多数研究报告表明腹主动脉瘤增长速度为0.2-0.8cm/年,平均约0.4cm/年。较大的动脉瘤一般扩大的快一些。少数动脉瘤可长期保持稳定而不增长,而另一些动脉瘤则逐步扩大。与动脉瘤扩张和破裂相关的唯一因素是动脉瘤的大小。可促进扩大的其他因素是高血压、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等。所以可以这样说,大多数的腹主动脉瘤不处理的话都可能破裂。大多数的腹主动脉瘤不处理的话都可能破裂17.问:如果腹主动脉瘤需要手术时。应该做哪些术前检查呢?答:CT血管造影(CTA)是腹主动脉瘤术前最好的检查和诊断方法。它能准确提供动脉瘤大小、结构,并显示出腹主动脉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也可以使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来明确诊断。只有少数外科医生常规使用主动脉造影(DSA),而大多数外科医生仅在特殊情况时才靠主动脉造影片确定动脉瘤。除此之外,术前还要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等。超声是最简单的术前检查,往往作为腹主动脉瘤的筛查来使用进一步检查可做CTA,暨明确诊断又为拟定手术方案做好准备很多医院的CTA做成彩色的,它给病人和家属一种更加直观的感觉磁共振检查发现腹主动脉瘤DSA发现腹主动脉瘤,但是DSA是有创检查,不应该作为常规检查来使用18.问:传统的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后早期会出现什么并发症呢?答:尽管目前传统的腹主动脉瘤择期开放手术的死亡率已控制在5%以下,但近期并发症有时可见。包括心梗、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缺血性结肠炎、肢体缺血、移植血管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卒中和截瘫。因为腹主动脉瘤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患者年龄太大,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的疾病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开腹手术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19.问: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的晚期并发症是什么?答: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晚期并发症,包括吻合口处的假性动脉瘤、主动脉肠瘘、移植血管阻塞、感染、切口疝、肠粘连梗阻等。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晚期并发症 20.问: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腹主动脉瘤病人如何治疗?答:年老体弱,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腹主动脉瘤病人可考虑暂时保守治疗,不要勉强手术,待身体条件有所改善后,根据病情来选择是否可作微创腹主动脉瘤修复手术。但如果动脉瘤已经破裂或者濒临破裂那就应该积极处理了。年老体弱,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腹主动脉瘤病人可考虑暂时保守治疗,不要勉强手术21.问:腹主动脉瘤的未来治疗观点是什么?答:微创经皮肤穿刺,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来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已经成了目前的常规手术方法之一。随着腔内修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这种方法将逐渐完全替代传统的手术方法,并取得非常好的疗效。随着腔内修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必将逐渐完全替代传统的手术方法22.问:微创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是一种什么手术呀?答:微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是一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一位叫做Parodi的阿根廷的血管外科医生发明的微创手术。1999年在我国开始推广,这个手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得许多身体条件不能耐受传统开放的腹主动脉瘤修复术的病人得到了治疗的机会。所以说,这个手术的发明和推广在血管外科是一个里程碑似的进步,此手术的开展使手术的并发症大大降低,死亡率大大减少。我院血管外科自从开展此手术以后,腹主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死亡率以降低到0.1%以下。我院血管外科自从开展此手术以后,腹主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死亡率以降低到0.1%以下23. 问:腹主动脉瘤会不会转移呢?答: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腹主动脉瘤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它只是动脉腔在血管内压力的作用下像气球一样瘤样扩张膨胀而已。所以,它也不可能像恶性肿瘤一样到处转移。 腹主动脉瘤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腹主动脉瘤只是动脉腔像气球一样瘤样扩张膨胀而已,它的危险不是转移,而是破裂24. 问:腹主动脉瘤破裂以后还有救吗?答:一般来说腹主动脉瘤破裂以后能救治的机会不大,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救治。破裂以后的腹主动脉瘤能否救活取决于很多因素,譬如病人的身体状况,年龄大小,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的疾病,动脉瘤破口的大小和位置,发现是否及时,能否及时送到医院,能否及时正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等等。近年来,已经有多次破裂后的腹主动脉瘤病人被成功救治的报道。破裂以后的腹主动脉瘤能否救活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动脉瘤破口的大小和位置非常重要,譬如:A.开放型破裂,此种破裂基本无解;B.限制型破裂,此种破裂有机会救治,但发病后至获得抢救之间时间不能太长;C.封闭型破裂,此种破裂救治的几率较大25. 问:那我父亲到那家医院治疗才好呢?   答:可以来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就诊。武汉协和医院治疗腹主动脉瘤已有近40年的历史,是目前湖北省武汉市治疗此疾病例数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医院。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是目前湖北省拥有血管外科专业病床最多科室,共有血管外科床位120余张,有血管外科专业医生24名,其中有20名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目前已经治疗过腹主动脉瘤已经超过千余例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布了文章

肚子里的“不定时炸弹”

老张已有73岁,一月前在体检时发现腹部有一个包块,随着心脏的跳动而搏动着。医生建议老张去做个CT血管造影,结果发现,这个腹部搏动性的肿块是腹主动脉瘤,而且医生告诉老张,此瘤子已经到了必须手术的程度,否则一旦破裂出血,那可就是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会有生命危险。可老张比较固执,觉得自己都一把年纪了,反正也命不久矣,坚决不做手术。一个月后,半夜三更,突然肚子剧痛,大汗淋漓,很快休克不省人事,120送来医院,已经奄奄一息,经医生奋力抢救,无奈因失血过多,没有成功,老张就这样撒手西去了。这腹主动脉瘤怎么会如此可怕呢?       腹主动脉瘤是个什么东东,怎么这么可怕呢?腹主动脉瘤确实比较可怕,而且并不少见。爱因斯坦、李四光就是因为腹主动脉瘤破裂而离开人世的。腹主动脉,就是人体腹部最大的动脉。腹主动脉瘤是由于某些原因,加上动脉内的压力,导致这个大动脉扩张并膨胀,达到一定程度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动脉瘤和我们通常理解的肿瘤可不一样,严格说来它不是肿瘤,更不是什么癌症。血管扩张了,就像气球吹大了一样。它虽然不是癌症而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当它扩张到了一定程度就非常凶险。气球吹大了会破,这个瘤子长大了也会破。而且这个瘤子里面是高速流动的动脉血,一旦瘤子破裂,血液就会喷出,病人就很快地出现休克而死亡。据统计,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腹主动脉瘤发生率很高,一旦瘤体破裂,死亡率高达90%以上。由于腹主动脉瘤发生后,什么时候破裂是无法预测的,所以人们常常将它称为肚子里的“不定时炸弹”。 腹主动脉瘤是肚子里的不定时炸弹 李四光和爱因斯坦都是因为腹主动脉瘤破裂而去世的腹主动脉瘤有什么症状?如何诊断呢?       腹主动脉瘤早期,在瘤体没有扩张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一般没啥症状。都是在作其他疾病的检查或体检时偶然被发现的。直径4cm以下的腹主动脉瘤,瘤体破裂的危险性相对小,仅仅是偶然间会摸到腹部有一个跳动的包块。早期通常不容易发现,特别是肥胖的病人。      随着动脉瘤的增大,就可能逐渐出现一些症状了。其中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腹部疼痛。有时候病人会感觉到丝丝隐痛,这是因为包块大了,顶在那儿不舒服。直径较大的腹主动脉瘤,外壳变得很薄,按压导致张力升高,有牵扯,也会有疼痛的感觉。当疼痛加剧时,往往预示着动脉瘤马上要破裂,甚至已经破裂,这必须立即就医。      另外一个症状就是下肢动脉栓塞。腹主动脉瘤常常伴有附壁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被血流冲击而脱落,就会随着血流流向下肢,造成下肢动脉的栓塞。病人会表现为突然的下肢疼,发凉,发紫,甚至走不了路。有的病人就是因为下肢动脉栓塞到医院就诊才发现腹主动脉瘤的。      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并不困难,一般超声就可以做出初步诊断,CT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CT血管造影可以确诊腹主动脉瘤怎么治疗?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一些病人和家属的提问,问的最多的就是得了腹主动脉瘤可不可以药物治疗;能不能不手术而治愈。实际上,腹主动脉瘤是不可能自愈的,也不可能使用药物让其缩小,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动脉瘤直径的扩大,破裂风险随之增高,一般认为,瘤体直径达到5厘米就要考虑手术干预了,但是有些特殊情况下,瘤体直径未达到5厘米就要考虑手术干预了,譬如瘤体增长太快、或者血栓脱落导致下肢动脉闭塞等等。传统手术开刀打开肚子,这口子可不小。找到扩张的动脉瘤,然后换上一条人工血管,疗效确切,但是创伤大,并发症多。随着器械以及技术的进步,目前多数腹主动脉瘤可采用微创手术处理,只需要在双侧大腿根部穿刺,通过股动脉将一种特殊的覆膜支架送入腹主动脉,将动脉瘤覆盖,就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由于腹主动脉瘤的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的效果都比较确切,所以一旦明确诊断后,建议积极地手术干预治疗。对于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特别是有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可以常常摸摸肚子,看看有没有跳动的包块。另外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在关注心脑血管病的时候,不妨顺便查一个腹部彩超。当发现有可疑问题,建议立即到血管外科就诊。     人工血管置换可以有效地治疗腹主动脉瘤 覆膜支架腔内微创修复术是近年来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新方法

发布了文章

老烟枪半年"抽”断两条腿

医生呼吁:烟民和三高人群每年查一次“踝肱指数” 40岁机场地勤半年连“丢”两条腿14岁开始吸烟,每天至少2包。半年前因血管堵塞,不得不从大腿根处锯掉了左腿。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 戒烟”,都被他当成了耳旁风。前几日,年仅40岁的葛先生因右腿突然变黑,不得不再次截肢。“不戒烟丢 腿的人,并非个例。”昨日,记者走访武汉多家医院的血管外科获悉,几乎每家医院一年都要为十几位老烟 民截肢。40岁男子半年“丢”了两条腿40岁的葛先生是武汉人,在机场做地勤工作。半年前,他总是觉得左腿麻木发冷,走不了几步路就要坐下来 歇一会儿。刚开始,他以为是站久了。直到无意中发现左小腿发黑,才吓得往医院跑。检查发现,大腿根以 下的血管都闭塞了,被确诊为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武汉市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科主治医师朱旭给他做了左腿截肢手术。“烟和腿只能保一个!”出院时,朱旭在 病历上连用了3个感叹号告诫他回家后一定要戒烟。回家忍了半个月,葛先生又抽上了。半个月前,他感觉右腿也有些发凉,再次找到了市一医院,朱旭将他收 治入院。没想到在住院期间,葛先生每天都躲在病房走廊里偷偷抽烟。几天后病情急剧恶化,整条右腿都黑 了。为了保命,朱旭无奈只能选择再次给他截肢。“手术头一天晚上,他还躲在阳台上抽烟,被我抓了个‘现行’。”提起葛先生,朱旭直摇头。他说,虽然 当医生很多年,但每次面对这种不得不做的截肢手术时,心里都会特别难受,特别是像葛先生这么年轻的病 人。他告诉记者,一年总要碰到二三十个下肢动脉缺血需要截肢的患者,八成都是“老烟枪”。28岁小伙“不信邪”左腿齐根截说起因吸烟截腿的人,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教授金毕颇感无奈。“很多人就是不信邪,叫他不抽烟非要抽 。”金毕教授去年接诊的一个28岁的小伙让他直呼可惜。小伙子是咸宁人,在武汉一家网咖做了5年网管。每天过着昼夜颠倒的日子,抽烟抽得很凶。当时因走路跛 行来看腿,金毕教授给他开了药,再三叮嘱他一定要把烟戒掉。没想到3个月后,小伙子又找来了。再一看,左 腿的大血管已经完全闭塞,只能齐根截掉。小伙子当场嚎啕大哭。在金毕教授的追问下,小伙子坦言回去后没有按时吃药,烟还是照抽不误。“只要上医院,医生都会说要戒烟戒酒,我以为只是说说而已。”听说腿保不住是因为抽烟,小伙后悔得捶胸顿足。金毕教授解释说,下肢动脉堵塞缺血,一时半会腿还不至于坏死,这是因为人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大血管相当于供血的“主干道”,小血管就是“侧路”。主干道被堵死后,旁边的侧路就会开放,尽管血流很细很小,但不会坏死,通过治疗还有挽回的余地。这时候如果继续抽烟,香烟会刺激血管发生痉挛,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侧支循环瞬间闭掉,此时医生也无力回天。爱抽烟的“宅爹爹”保了腿丢了脚趾“听你们的,这个烟我再也不抽了。”躺在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病床上,抽了50年烟的刘爹爹发下狠誓 。63岁的刘爹爹一辈子没啥爱好,就喜欢抽点烟,喝点小酒,孝顺的儿子在家里备了不少好烟好酒。3月15日晚11点,刘爹爹突然腿疼得厉害,儿子赶紧叫120把他送到协和医院。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右腿冰凉 ,没有感觉。仔细一问,说是腿已经疼了好几天了。血管造影发现,刘爹爹右下肢股浅动脉栓塞。血管外科医生连夜给他做取栓了手术,将堵塞的地方打通。血供恢复了,刘爹爹的腿保住了,但是脚趾血运太差,部分已经丧失了功能。金毕推测,刘爹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至少有10年了。追问得知,刘爹爹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就在坐在电视机跟前。“吸烟和久坐加重了他的病情。”他说,吸烟会增加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导致血栓容易形成,让下肢动脉缺血的风险继续叠加升高。千万别小看吸烟和久坐这个生活小细节,长期久坐不动,血流变慢,容易形成血栓, 堵塞血管。烟与腿只能保一个市一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谢沛霖说,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诱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和脉管炎的常见因素 。其中,吸烟是血管的头号‘杀手’。”经常有病人好不容易用支架和搭桥手术救回了腿,回去后没多久血管又堵了。一追问,他还在继续抽烟。香烟里的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不只是伤害呼吸道,还会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让血管提前衰老,让中膜的胶原蛋白等暴露在血液中,引发血栓。这些有毒物质还会让血管腔痉挛收缩变得狭窄,血液变得高凝,继续恶化下去,血管会完全闭塞。“血管也和其他器官一样会衰老的,但是吸烟会让血管提前衰老。”金毕说,除了吸烟,现代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动得越来越少,都在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他告诉记者,三十多年前,他刚开始从事血管外科工作时,临床上多见的还是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等静脉疾病 ,但是最近这些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动脉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向发达国家靠近。“毛病是你抽烟抽出来的,腿和烟只能选一个。”每次碰到病情还不严重的病人,金毕教授总会如此“警告”他们。遗憾地是,总有些病人抱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发病。烟民每年查一次“踝肱指数”并不是所有的病人一开始就严重得到截肢,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异常尽早就医。下肢发凉,麻木,无力以及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缺血的早期症状。如果能早发现,完全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而缓解。如果缺血情况加重,即使因身体情况不佳,不能作传统的开放手术,也可以通过微创血管腔内治疗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截肢是没办法的办法。谢沛霖透露,在很多欧美国家的常规体检中,都会包括血管检查。如果抽烟,最好从40岁就开始做。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除了血管检查外,体检时还应该加做一项检查——“踝肱指数”。所谓“踝肱指数”,就是通过测量踝部胫后动脉或胫前动脉以及肱动脉的收缩压,得到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之间的比值(踝部动脉/肱动脉)。金毕教授介绍,正常情况下,“踝肱指数”的正常值是1,如果低于0.9就说明有下肢动脉缺血,应及时到血管外科看诊。金毕教授提醒,一旦出现下肢发麻、发凉、疼痛、无力,走几百米就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就是下肢缺血的报警信号,一定要绝对戒烟并及时到血管外科就医,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严重后果。

发布了文章

下肢静脉曲张十五问

采访记者:武汉某媒体刘女士 专家: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教授 金毕前言: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早期不痛不痒,常常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晚期常并发患肢皮炎和搔痒,并导致病人的患肢溃烂(又称老烂腿),反复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病情严重时还会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可威胁病人的生命。一般来说,早期明确诊断后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可得到非常满意的疗效,但出现并发症后治疗非常棘手,常常难以根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有了新的认识,并出现许多新的技术和新的疗法。记者将通过采访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金毕教授,以问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有关此病的一些知识,使读者对下肢静脉曲张产生初步的认识,以免发生不该出现的情况。记者:金教授您好,我们都知道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但是目前好像还存在许多误区,您是这方面的权威人士。我们想通过一些问题的解答为患者解惑,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下面就是记者的提问和金教授的回答:1问:金教授您好,静脉曲张发生率很高,但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是不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液循环不通畅了呢?答:下肢静脉曲张,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下肢的浅静脉迂曲扩张,也就是皮肤下有迂曲的血管,好像“蚯蚓”一样;有时血管会形成一团,好像血管瘤,它非常的软,可以用手把它压平,病人躺下后就像正常人一样,但站立后下肢皮肤上就会出现这些疙瘩样的东西。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应归咎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持续地升高。人体的下肢静脉分为浅静脉(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和深静脉,浅静脉的血液直接或通过两者之间的交通支流入深静脉,最后回流至心脏。由于人体通常都是站立位,为了抵抗地球的引力,下肢静脉内有一连串特殊的结构---静脉瓣膜。静脉瓣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阀门,单向开放,只允许静脉血向一个方向,即向心脏方向流动而不允许反流。当静脉瓣膜功能出问题时,下肢静脉内的血液就会反流,使血液淤积在小腿。因血柱的重力以及腹压增高也会破坏原来薄弱的或正常的静脉瓣膜,使得血液持续性反流,产生压力作用于下肢浅静脉,下肢浅静脉周围没有组织能够支持,所以只能在压力的作用下出现迂曲扩张,但此时的静脉血管是通畅的,只不过是血液可以双向流动。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常与职业因素有关,经常从事站立工作的人,重体力劳动者,早期临床表现可无不适,随着病情的进展,血管的迂曲扩张不断加重,可出现久站和行走后患肢酸胀、易疲劳,也可有小腿肌肉痉挛发作。站立时,患肢出现隆起、淤曲、扩张的静脉,重者呈团块状。     好似蚯蚓状的静脉曲张的团块左图:正常的下肢静脉瓣膜,可以阻挡血液反流右图: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不能有效地阻挡血液反流,导致静脉曲张2问:有哪些疾病可以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哪些人容易患静脉曲张?答:能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疾病除单纯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功能不全外,还有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动静脉瘘、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等。但其中最常见于单纯单纯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功能不全(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两种疾病,占所有静脉曲张患者的95%以上。根据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我国,各种原因导致的静脉曲张在所有人群中的的发病率高达9%左右。任何职业的人都会患下肢静脉曲张,主要发生在长期站立或坐着不动的工作者以及重体力劳动者,如交警、教师、理发师、搬运工、农民、酒店迎宾小姐、外科医师以及妊娠期妇女等。有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腹水等,也容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可以说任何一种会引起腹压长期增高的因素,也都会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交警迎宾小姐外科医生3问: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都有哪些?答:下肢浅静脉迂曲、沉重、乏力、酸胀、胀痛、水肿,还会出现一些继发性的疾病,如湿疹、皮炎,严重的还会引起色素沉着、慢性溃疡。有的病人的静脉曲张团块会突然变硬,剧烈疼痛并出现感染的征象,有人会出现寒战高热。4问:出现溃疡后能够愈合吗?会导致截肢吗?答:静脉曲张发生后,由于血液的倒流导致下肢静脉内形成高压而瘀血,长期的瘀血导致下肢皮肤的营养不良,一旦破溃很难愈合,形成难治性溃疡。此时如不解除下肢静脉内的高压状况,溃疡很难自行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由于此种溃疡为静脉性溃疡,患肢的动脉血液供应并无障碍,一旦解除静脉内高压,溃疡很快可以愈合,故不会导致截肢。5问:下肢溃疡外,静脉曲张还会导致哪些后果?会引起脉管炎吗?答:除可导致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外,静脉曲张还会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小腿皮肤湿疹、淤滞性难愈性皮炎、下肢皮肤色素沉着、以及反复发作的小腿软组织炎症(如丹毒和蜂窝织炎)等。除以上并发症外,本病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出血量小时可自行止血,如出血量太大,可导致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还有一些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血栓可以沿着浅静脉蔓延到深静脉导致深静脉血栓,严重者因深静脉血栓的脱落而引起危及生命的肺栓塞。由于对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不了解,出现上述并发症后,许多病人仅仅针对并发症到医院去就诊和治疗,而不对病因进行根治。如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就仅作抗炎治疗;出现湿疹和皮炎就仅去皮肤科就诊,这样就导致了上述症状的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实际上,大部分病人经手术治疗后,可使上述并发症根治。所以说,并发症出现是手术治疗单纯浅静脉曲张的重要适应证。脉管炎是一种动脉闭塞性疾病,与此病毫无关系。6问:得了静脉曲张后,应作哪些检查来明确诊断?答:前面已经叙述,下肢静脉系统分为深静脉和浅静脉两组静脉,我们所说的静脉曲张主要是指的浅静脉曲张。在得了静脉曲张后,首先应作彩色多普勒或顺行静脉造影检查,以明确深静脉有无阻塞。如怀疑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作逆行静脉造影。如怀疑有动静脉瘘,则应作动脉造影来明确诊断。CT和磁共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意义不大,不宜用来作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规检查手段。 下肢静脉超声下肢静脉造影7问:人们一旦得了下肢静脉曲张应该如何治疗?答:物理疗法(压力疗法)用弹力绷带包扎、循序加压弹力袜;硬化疗法(注射泡沫硬化剂使曲张的血管闭塞),适应症:轻度、局限,瓣膜功能好和术后复发的病人;药物治疗,对已明显曲张的静脉,任何药物都不能使之消失,但可以服用静脉活性药物(如脉之灵、地奥司明、羟苯磺酸钙、威利坦等)来减轻水肿或下肢沉重等症状,可与压力疗法相配合,但均不能彻底治愈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有症状的单纯性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只要身体情况允许均可手术治疗,复发率5%-10%。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治疗方法就是传统手术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传统的静脉抽剥手术8问:所有静脉曲张病人均能手术治疗吗?手术是将曲张的静脉拉直吗?如果做手术,什么年龄适合?糖尿病患者能手术吗?答:并非所有静脉曲张病人均能手术治疗。表现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在手术前必须排除下列几种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动静脉瘘、Klippel-Trenaunay 综合征(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等。因为上述各种疾病的手术方法不完全一样。如术前检查发现有深静脉阻塞,则没有手术指征。对单纯性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来说,手术的目的是阻断静脉血的倒流,防止静脉进一步瘀血。我们目前所施行的手术方法主要是将迂曲扩张的浅静脉即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结扎抽剥,使其不能倒流。术后的静脉血可通过交通支到深静脉回流。如深静脉的瓣膜出现功能障碍,可通过深静脉瓣膜的修复和重建来进行矫正。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没有年龄限制,任何年龄的患者都可以手术,但如伴有严重的心肺脑血管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则不宜手术治疗。糖尿病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如血糖不是很高仍可手术,如血糖太高,则宜先行内科治疗,待血糖控制后再行手术。9问:手术治疗可不产生皮肤瘢痕吗?手术后早期活动会影响伤口愈合吗?答:手术治疗不可能不产生皮肤瘢痕,但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已可使手术导致的皮肤瘢痕很细很小,经过术后若干年生长后,如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见下肢皮肤上的瘢痕,完全可以解除许多年轻女士在这方面的顾虑。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后应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它不但不会影响皮肤切口的预后,还会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还可减少和避免其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说,术后的早期活动是非常有益的。  10问:注射疗法是怎么回事,所有静脉曲张病人均能进行注射疗法吗?注射疗法有哪些并发症?答:注射疗法是一种传统的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方法是:将药物注入曲张静脉内,刺激曲张静脉产生化学性炎症,进而使静脉管壁粘连、管腔闭塞而达到治疗目的。注射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静脉曲张病人,它仅适用于曲张静脉轻而局限、术后残留的曲张静脉及术后复发者。缺点:注入硬化剂后药液外渗引起局部长时间的(一般持续10天~15天)红肿和剧烈疼痛;药物过敏;硬化剂误入深静脉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还会出现肺栓塞;由于注射药物剂量控制不好导致注射局部组织坏死,出现难治性溃疡;术后由于血管再通而导致静脉曲张复发;由于注射局部的炎性粘连造成以后手术治疗的困难。由于注射疗法的缺点过多,有时可导致不可治愈的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 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静脉曲张11问:有新的注射疗法应市吗?答:近年来,在曲张静脉团块内局部注射泡沫硬化剂(安束喜,聚桂醇)的治疗方法不断地在推广和施行,此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学,注射后局部不会或很少出现上述注射疗法的那些副作用,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欢迎。12问:药物和弹力袜在治疗静脉曲张中起什么作用?答:使用静脉活性药物(迈之灵、地奥司明、羟苯磺酸钙、威利坦等)治疗静脉曲张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减少静脉壁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血管的渗出而减轻肢体的肿胀、皮肤搔痒和沉重感,它不能治愈静脉曲张但可以减轻和控制病人的症状。医用弹力袜是一种带有一定压力的袜子,病人穿上它后,由于外部压力的对抗作用,使静脉内的血液不再倒流,从而减少患肢的瘀血状况而达到治疗目的。以上两种方法均只能减轻症状而不能治愈静脉曲张,故所以不能代替手术治疗,一般用于不能手术者和不愿手术者,有时也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静脉活性药物地奥司明(葛泰)弹力袜治疗静脉曲张13问:除上述治疗方法外,目前还有哪些治疗静脉曲张的新方法?答: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有:激光疗法、射频疗法、冷冻疗法、电凝疗法、腔镜下交通支结扎,Trivex曲张静脉透光旋切术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统称静脉曲张微创手术疗法。射频治疗静脉曲张  Trixex透光旋切术激光闭合术治疗静脉曲张14问:点式切口曲张静脉抽剥术是怎么一回事?答:点式切口曲张静脉抽剥术是一种有别于上述微创手术疗法的一种手术方法。它与上述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备。具体操作方法是:术前在所有需要切除的曲张静脉的皮肤表面做好标记,手术时在有标记的皮肤上做一些非常小(1~2mm)的点式切口,从此切口内将曲张的静脉团块夹出并去除,然后下肢包扎压迫止血。此手术的优点在于:切口很小,一般不用缝针,术后过一段时间就看不见瘢痕,可以达到美容的效果;术后疼痛非常轻,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术中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备,在基层医院(在一般的乡镇卫生院都可以施行此手术)可以广泛推广施行点式切口曲张静脉去除15问:用射频、电凝、激光、冷冻及Trivex曲张静脉透光旋切术有什么优点?答:射频、电凝、激光、冷冻及Trivex曲张静脉透光旋切术等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几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射频、电凝、激光和冷冻破坏浅静脉内膜,使浅静脉闭塞而不能倒流,以达到手术结扎同样的效果。而Trivex曲张静脉透光旋切术,则是通过在小腿皮肤上切2~3个长约3~4毫米的微小切口,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即可将一条腿病变的曲张静脉彻底切除。手术后伤口几乎不怎么疼痛,当天即可以下床活动。伤口愈合后,由于瘢痕极小,几乎不易看见。这些微创手术方法均具有手术时间短,切除彻底,复发率低,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后斑痕小,美容等优点,为广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带来福音。

发布了文章

医生,我爷爷腿上这“蚯蚓”的毛病要紧吗?

周一我在门诊坐诊,病人很多,这时来了一位老大爷,家住武汉附近的农村。带她来医院看病的是他的孙女儿。一进诊室,孙女儿就问我,我爷爷这腿上的“蚯蚓”要紧吗?会得肺栓塞吗?会有生命危险吗?姑娘一连三个问题,不容我仔细解答。我仔细询问了病人的症状和病史,并仔细检查了大爷的腹部和下肢以后,对姑娘说,爷爷得的是下肢静脉曲张,他的病情目前并不要紧,但也不能马虎,需要微创手术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在古希腊早有记载。在我国人群中,其发病率已达到将近10%。特别好发于那些从事长期站立工作的职业的人们,譬如厨师、理发师、教师、外科医师、超市买收银员、酒店的迎宾员以及那些重体力劳动者。还有妊娠的妇女也易患此病。虽然有那么多的人患有此病,但很少有人能够清楚地知道下肢静脉曲张带来的危害。特别是早期症状较轻,很多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得了下肢静脉曲张,从而延误治疗时机。有很多不少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的静脉曲张已经很多年了,也不痛不痒的,一定要手术吗?”另外还有些病人一来医院就叫苦:“我的静脉曲张很多年前医生就说要手术,是我自己一拖再拖,弄成这样子,真是后悔啊!”那么,这些病人从“不痛不痒”到“后悔莫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其实,下肢静脉曲张早期除了腿上像蚯蚓一样突出,一般没有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一般要经过数年至十年不等),其危害渐渐显现。讲到下肢静脉曲张,就不得不简单讲一下下肢静脉的解剖。人体的下肢静脉是由我们在皮肤上看得见的浅静脉和我们看不见的,位于下肢肌肉里的深静脉组成,两者之间有许多的交通支静脉沟通着。大家知道,静脉血的流动方向是由下至上回流至心脏的的。为了克服地球的引力,下肢静脉内有一种重要的结构----瓣膜,像一个一个的阀门控制着下肢静脉的流动方向,即只许向上而不许向下反着流动。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这一个一个的阀门出现故障时,下肢静脉的血流就会双向流动,既向上朝心脏回流有向下向脚部反流。由于下肢静脉出现反流,血液堆积在一起,静脉内的压力越来越高,导致下肢静脉腔扩张变粗变长,而下肢浅静脉位于皮下,周围没有什么支撑,静脉就会毫无控制地越来越变粗和变长,于是就在皮下迂曲成“蚯蚓样”的静脉团块,就像上面来门诊看病的老爷爷一样。       那么下肢静脉曲张具体有哪些危害性呢?患者常呈现晨轻晚重的患肢水肿。因为人们在白天活动时是呈站立位的,下肢静脉瓣膜的破坏导致血液在脚部的淤积,下肢静脉腔内的压力使得小腿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外渗在小腿内淤积,而导致皮下水肿。一天从早到晚的劳作,水肿不断加重。晚上就寝后,人体呈平卧位,促进下肢静脉的血液向心脏流动,淤积在下肢的血液减少,静脉腔内的压力也相应减小,小腿的液体外渗减少,水肿渐渐减轻甚至消失。所以早上起床时患肢的水肿会暂时性地消失。患肢的沉重感。由于小腿内的血液淤积,小腿内的血液容量大大增加,使得小腿内像灌了铅一样的有一种非常沉重的感觉。下肢皮肤色素沉着。长期的下肢静脉高压导致小腿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后破裂,铁红素在皮下沉积,使得皮肤变黑,从点状到片状逐渐发展。瘙痒皮炎。我们又称为淤滞性皮炎。导致淤滞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下肢静脉内的血液淤滞,导致皮肤的营养不良所致。静脉血栓形成。由于静脉曲张,静脉内的血流流动变慢,容易形成浅静脉的血栓。本来,单纯的浅静脉的血栓对人体的威胁性不大,最多就是感染,表现为局部疼痛难忍,皮肤红肿,有硬块形成,正常行走受到影响,对病人和家属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但是,我们近来发现部分病人在患有浅静脉血栓的同时,血栓会蔓延到深静脉内形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这是就有一定的危险性了。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随时脱落造成肺栓塞的危险。 溃疡。如果患了下肢静脉曲张有相当长的时间,不及时治疗导致皮肤的营养障碍,皮肤表面的色素暗淡,沉重,僵硬,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溃疡。这种溃疡就是我们常说的“老烂腿”。“老烂腿”可以经久不愈,局部恶臭流脓,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出血。这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后果。静脉内由于血液出现淤积,不能很好的流畅,时间久了,水肿血块就明显的表现出来。曲张静脉所经过区域的皮肤由于营养不足,是十分脆弱的。一旦不小心,就很容易导致曲张静脉的破裂从而引起大出血。由于出血时往往不伴疼痛等其他症状,病人常常没有察觉,如果发生在夜间睡觉时,将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我就曾经碰到一位老人,因为是在农村独自居住,家里没人照顾,因为下肢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没有人管,最后死在家里。因为老人曾经找我看过,他的儿子来医院告诉我这个不幸的结果。由于下肢静脉曲张不处理会发生这么多的并发症,所以静脉曲张一旦明确诊断,并判断有可能继续发展,就可以考虑早期手术了。如果病变严重,手术当然就麻烦一些了;如果病变不是那么严重,那么早期手术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可以采用微创手术,二是术后恢复快、痛苦少,三是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减少复发率。如果下肢静脉曲张非常轻微,也没有什么症状,那就不必过于担心了。可以到血管外科请专业的医生检查一下,如果静脉瓣膜的功能还好,可以不必急于手术治疗。

发布了文章

颈动脉斑块是什么东东

隔壁老王去年刚退休,平时身体不错,有时还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有人建议他还是要定期体检。其实检查也很简单,体检医生用超声探头在颈部扫描一会儿后告诉老王,颈动脉长了斑块,建议他到医院看看血管外科。老王开始担心了,怎么回事呢?他询问他的这些朋友们,这些朋友也只知道颈动脉斑块一旦脱落就非常危险,会造成中风。无奈,老王只好去武汉协和医院看病。他到了医院以后,就开始头大了。因为医院里到处是人,他不知道此病该看哪个科呀?好在医院的服务台非常热情,仔细询问后告诉老王,他应该去门诊五楼看血管外科。并告诉老王,我院的血管外科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对此病的诊疗是非常有经验的,让他放心。老王找到门诊五楼的血管外科,挂了号后,教授仔细询问了老王,仔细看了看体检的结果,安慰他不要紧,斑块稳定,管腔也没有狭窄,暂时可以服药治疗,但需要每年复查颈动脉超声。  武汉大学的张教授今年70岁,退休已有好几年,有时还在给学生上课。去年体检时查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还发现血脂也偏高。张教授有个嗜好,就是吸烟,家人多次劝说说,就是无法戒除。一月前张教授在外散步时无缘无故摔倒,虽然马上可以起来,但后来常常感到眼睛短暂地发黑。张教授有点担心害怕了。他托熟人找到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教授,教授建议他到医院做颈动脉彩超。经过彩超检查,张教授才知道他的摔倒是颈动脉狭窄所致。由于狭窄程度非常严重,医生建议作手术切除斑块,恢复颈动脉的血流。张教授在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住院,血管外科教授精心地为他做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成功剥除了斑块,张教授之前的症状也没有了。  那么,颈动脉的斑块到底是怎么东东呢?为什么有的要手术,有的只需要服药观察即可呢?这就与颈动脉血管是否有狭窄有密切关系了。近些年来,脑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占了一大部分,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而将近一半的脑梗塞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位于颈动脉分叉部位的斑块就像河流的分叉口,斑块慢慢在此聚集,就像河口的泥沙一样在此处沉积形成了三角洲,堵塞了河道,斑块的堵塞使颈动脉的血流受到极大的影响。实际上,颈动脉就是有了斑块也没必要忧心忡忡。因为,颈动脉就是有了斑块,只要没有造成动脉狭窄,血流未受影响,也没有必要担心。此时只要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彻底戒除吸烟,加上药物治疗,防止斑块进一步增厚就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近年来,由于超声技术的普及及进步,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也愈来愈高,有人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我国的中老年人有差不多半数以上或多或少有颈动脉的斑块。因此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斑块,管腔未狭窄时不用过分担心。但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往往提示人体全身动脉硬化的状况,需要加以重视,定期复查。  如果斑块增大,引起管腔狭窄,就有脱落的风险。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小卒中:突然发生头昏目眩,一侧眼睛暂时性发黑,胳膊、腿发麻无力,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持物不稳,口角歪斜等,常于24小时内恢复。这些表现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小斑块脱落,或者是因为斑块表面的溃疡导致的附壁血栓的脱落,导致颅内小动脉栓塞所致,也是重要的“预警”信号。如果继续发生较大斑块脱落,造成相对粗大的颅内动脉栓塞,可导致急性脑梗死,引起永久性的偏瘫、偏盲及语言功能的障碍等。另外,还可能因为颈动脉狭窄而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而造成慢性脑损害症状,可引起头昏、视力下降以及智力和社会功能等高级智能活动下降等。  除了管腔狭窄提示颈动脉斑块危险,斑块本身是否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斑块不稳定就容易脱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以说,如果斑块稳定,又未引起颈动脉狭窄,没有必要大动干戈。此时的治疗措施是稳定斑块,防治其过度生长引发颈动脉斑块的狭窄;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吸烟的人要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质量,加强运动,定期体检。部分患者合并危险因素较多,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果调整生活方式后血脂仍高,建议使用降脂药物。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确切消除颈动脉斑块,但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延缓斑块的生长。  斑块一般生长较为缓慢,早期无需反复复查,每年复查颈动脉超声一次即可。当斑块增大,引起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或有“预警”信号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大量临床病例已经充分证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剥除斑块预防脑卒中的安全性、重要价值和有效性。有经验的血管外科医师可以完美地完成此手术。  近年来,支架植入术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上的应用日益增多。而且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有一定的优点,对于伴有心肺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