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8660

蔡晓刚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治中医师 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出血
头痛
胃炎

发布了文章

置顶

刺络拔罐治湿疹

刺络拔罐治湿疹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蔡晓刚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临床以皮疹多样性,对称性分布,剧烈瘙痒和灼热感,可阵发加重,尤以晚间加剧,缠绵难愈,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特征。急性期可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会转变成以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等为表现的慢性湿疹。   湿疹属于中医学“湿疮”“浸淫疮”“湿毒”范畴。据其发病部位不同又有“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臁疮”“奶癣”等不同称谓。中医有关湿疹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病源候论》有:“诸久疮者……为风湿所乘,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明确指出风、湿、热三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医宗金鉴》述:“此症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湿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湿疹多因患者外受风、湿、热邪阻于肌肤;或因饮食失节,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致使湿热内蕴,复感外邪,两邪相搏,阻于腠理、浸淫肌肤;或因素体虚弱,脾虚不运,湿邪留恋,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湿疹。   治疗湿疹取大椎、身柱、灵台、心俞、膈俞、肺俞、脾俞。嘱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充分暴露所选穴位处。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分别点刺以上穴位,视点刺处有血迹渗出时,医者左手将打火机的火焰开至最大,于右手所持的罐口适宜的玻璃罐中瞬间闪过后迅速拔罐于其上,留罐15分钟起罐,用卫生纸将血迹擦拭干净并络合碘常规消毒。施术处24小时内应保持干燥、清洁,禁止湿水,每周两次,除大椎、身柱、灵台每次必选外,其余各俞左右两侧交替选用。   大椎穴清泻诸阳经之邪热,具有免疫调节及抗变态反应等功效。身柱穴、灵台穴为治疗湿疹的经验穴,刺激后可发挥振奋阳气、平衡阴阳的作用。心俞清心火、养血脉、安心神、定神志。膈俞能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凉血止痒。肺俞、脾俞可通过养脏腑之气以驱邪外出。通过刺络拔火罐于诸穴,可有效开闭起腠、疏通经络,激发、推动气血运行,使患者全身(或局部)失常的气血循行得以恢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刊发于《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5月20日4版)

发布了文章

恕我直言

2018年有位省级三甲中医医院针灸专家与我交流时,大谈特谈“目前有种新的针灸方法效果不错,就在腕关节、踝关节简单扎几针……。” 亲爱的专家老师恕我直言,不是我读书多有见识,而是你读书太少了……

发布了文章

好无奈

8:45 大夫,我这肩周炎能扎针吗? 去挂个号。 9:10 肩周炎?有啥感觉?多长时间了? 3个多月,贴膏药、按摩、刮痧、吃药效果不好,主要是左肩到肘憋张、拇食指麻…晚上难受的睡不着… 脖子有啥感觉?做过啥检查? 发硬。没有。 坐好,我给你检查一下。 通过刚才检查我认为你的问题不考虑肩周炎,可能是颈椎病,需要做个磁共振来确定。 15:00 大夫,你看看我吃这个药能行吗? 磁共振检查结果? 还没做。你们医院xxx大夫看过后开的这药,你看看管用吗? 我是针灸医生,不懂药,无法回答。 17:20 大夫你看看,磁共振检查了 检查结果提示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你的问题是颈椎病。5点半下班,你去骨科看看…

发布了文章

医生不是万能的

医生不是万能的,不信任医生是万万不能的。不然,最终倒霉的是患者自己。信任医生,不仅是尊重医生,更是尊重自己的生命。



发布了文章

针罐灸佐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蔡晓刚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指各种复杂病因引起的一组起病较隐匿、病程较长的肾脏炎症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腰酸、乏力、口干、水肿、无症状的蛋白尿、镜下血尿为主,有些患者可伴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等症状。以20到40岁年龄段的人群比较多见。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病机  慢性肾小球肾炎当属中医“水肿”“腰痛”“血尿”“虚劳”等范畴。《素向·水热穴论》关于水肿形成的论述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巢氏病源》云:“肾者主水,肾虚不能制水,故水妄行浸溢皮肤而身体肿满”《丹溪心法》曰:“惟肾虚不能行水,惟脾虚不能制水,肾与气合,胃为水谷之海,又因虚不能传化焉。故肾水泛滥反得以浸渍脾土,于是三焦壅滞,经络壅塞,水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发水肿矣。”从中医角度看,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肾虚为本,湿热、瘀血蕴结于内为标之证。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道路,气化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肺不肃降致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发生障碍,可见小便不利或水肿等症。脾阳气虚致水湿运化失常、停蓄溢于肌肤而作肿。肾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湿致水液内停、泛溢肌肤而为水肿。人体的精微物质由脾生化,由肾封藏。脾气下陷,升清不能则谷气下流,精微下注,加之肾气不固,不能封藏即会使精微下泄出现蛋白尿。阴虚内热,血热妄行随精微下泄,或脾肾气虚,脾不统血,气不摄血以致血不归经随精微下流出现血尿。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治疗  取中脘、水分、天枢、阴交、关元、膈俞、肺俞、脾俞、肾俞、三焦俞。患者解小便后取舒适仰卧位,毫针直刺中脘、水分、天枢、阴交、关元各直刺1.2寸,均施以缓慢捻转平补平泻手法1分钟,留针25分钟起针,患者再改为俯伏位并将背部充分暴露,术者左手持打火机并将打火机的火焰开至最大于右手所持的罐口适宜的玻璃罐中瞬间闪过后迅速将罐吸拔于肺俞、膈俞、脾俞、肾俞、三焦俞处,每穴留罐10分钟起罐后,术者分别用左右双手拇、食、中三指如持笔写字状拿灸用艾条使艾条与局部皮肤成45度角,将艾条点燃端分别对准肺俞、膈俞、脾俞、肾俞、三焦俞(点燃端的艾头与穴位处皮肤的距离约一寸左右),施以患者自觉施灸局部温热、术者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度的温和灸每穴20分钟。针刺、艾灸处每日一次,拔火罐处每周两次。肺俞、膈俞、脾俞、肾俞、三焦俞左右交替选用。15天一疗程。  中脘、关元、左右天枢组合在一起称“腹四针”。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又为腑会穴,对于“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足阳明胃经穴,大肠之募穴天枢,位居上下腹(焦)分界处,斡旋上下,是中焦气机升降的枢纽,有散结导气,通利腑实,升清降浊,调畅三焦气机的功效。关元穴为“肾间动气”之所在,属任脉,是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交会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的一个重要的保健大穴。水分穴有健脾胃、利水湿,通调水道、分流水湿、理气止痛的作用。与关元配伍对气滞水肿的治疗非常有效果。阴交为任脉穴,是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交会穴,能利水消肿、温补下焦及命门火衰之腰膝酸软等症。  在膈俞、肺俞、脾俞、肾俞、三焦俞先利用罐的负压刺激使穴位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扩张,甚至破裂,出现自体溶血现象刺激相应脏腑,增强其功能活力。再施以艾条温和灸进一步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此法对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双下肢浮肿等临床症状以及减少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肾炎活动具有不错的效果。 (刊发于《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8月19日4版)

发布了文章

听来的

再激烈的学术探讨也是高尚的再温柔的人生攻击也是卑鄙的


发布了文章

就是问问你这个穴位怎么找

大夫,这个穴位怎么找,我买了个膏药,让贴这里 哦,第一我不知道你是啥病,第二我不知道你说的膏药的成份。这样吧,你把膏药拿来我看看…… 看你麻烦吗,告诉这个穴位在哪里就是了…… 如果这样的话,我不能给你提供服务。 就是问问你这个穴位的位置,又不是让你给我看病,你这种态度,一点医德也没有……



发布了文章

针刺治疗口腔溃疡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蔡晓刚  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疮”“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生于如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内颊、软腭、前庭沟等口腔黏膜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区域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突然发作,先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具有红(溃疡边缘色红)、黄(假膜色黄)、凹陷(溃疡内陷)、痛(烧热灼痛)的溃疡。每当唇部或舌头运动时,可诱发疼痛,唾液的分泌量有时也会随之增多,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需与白塞病、创伤性溃疡、结核、恶性肿瘤、克罗恩病、疱疹性口炎等相鉴别。  中医学中有关口腔溃疡的病名较多,如“口疡”“口疳”“口糜”“口舌生疮”“口中疳疮”“口破”“口肉糜烂”“赤口疮”“热病口疮”等。其病因病机复杂,外多与风、火、燥邪上冲,或口腔不洁、口内破损、邪毒直入有关;内则与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临床所见有虚实之分。一般来讲急性发作者多为实火性口疮,此类患者平时多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刺激、肥甘厚腻等,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等,一朝外感邪热,就可出现口舌溃疡、形状多不规则、大小不等,色黄、灼热疼痛、面红口热、口渴、口臭、唇红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实有力、舌质偏红苔黄或厚腻等症状。因年老体弱,或劳倦内伤脾胃,久病不愈,或肾阴不足、虚阳浮越、致邪热上蒸,或虚火上浮所致口疮,多为虚证。可见口舌溃疡可见大小不等、反复发作、色灰黄、轻度灼热、口燥、咽干不欲饮、五心烦热、面热唇红、腰膝酸软、脉细弦等症状。  取劳宫、照海、大迎为主穴。发于嘴唇周围加商阳;见于嘴唇里面加关冲;舌下溃疡加委中;舌面溃疡加少冲;口热、口渴、口臭、口干甚者加列缺;口疮痛甚者加承浆。患者取舒适体位,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劳宫、承浆各0.5寸,施以雀啄泻法。直刺大迎,针尖向肘部方向45度斜刺列缺,沿骨缝刺照海各0.8寸,施以缓慢捻转手法各1分钟,留针20分钟。在手腕部系止血带,医者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或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消毒后的商阳、关冲、少冲处,快速点刺,接着医者用双手拇、食指,分别由手掌部向手指末端挤压,每穴处约挤出20余滴(以血色由深变淡为准)。术毕将止血带解除,血迹擦拭干净后,再用络和碘常规消毒。患者改为俯卧位,医者左手拇、食二指自然放于委中局部,并向两旁撑开穴位处皮肤致其绷展,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或一次性采血针),快速点刺数下(若委中穴可见到浅表静脉瘀紫暴胀明显者,直接点刺浅表静脉即可),用95%的酒精擦拭点刺处(便于血液的顺利外泄)后,医者左手将打火机的火焰开至最大,于右手所持的罐口适宜的玻璃罐中,瞬间闪过后迅速拔罐其上,留罐10分钟起罐,并用卫生纸将血迹擦拭干净,用络合碘常规消毒。针刺处当天24小时内应保持干燥、清洁,禁止浸水。每周点刺放血、拔火罐2次,除承浆外其余穴位均左右交替隔日取一侧。  劳宫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照海有滋阴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大迎属与口面有直接关系的足阳明经穴,针刺后具有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嘴唇周围属脾,该部如果溃疡,其病位在肠胃,胃经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都环绕口唇。商阳刺血具有醒神开窍、泻热消肿的功效,肝经的支脉环绕经过唇内,此处溃疡多与情志有关。关冲放血可调节胸腹部的气机,疏肝解郁。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在此点刺拔火罐可疏通太阳经气,引火下行、泄血分之热邪,疏阳邪火毒,除血分积热,解毒疗口疮。舌为心之苗,舌面上的溃疡选手少阴心经的井穴少冲穴刺血,以泻心火。取照海清热滋阴、通调三焦。列缺宣肺散邪、通调经脉,共同发挥养阴清肺的功效来缓解口热、口渴、口臭、口干等之阴液亏虚之证。承浆为局部取穴,有疏通经气、止痛消炎的作用。 (刊发于《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6月21日5版)



发布了文章

针灸治疗溢泪症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蔡晓刚  溢泪症是指因泪道发生功能障碍,导致长期泪液外溢的眼科常见病症。临床有冷泪和热泪之分。冷泪者表现为泪下时无热感,泪水清稀,迎风更甚,目睛不红不痛。如不治疗,时间久了会使眼睛昏暗,辨不清颜色。热泪者则可见泪下黏浊,有热感,迎风加剧,目睛红肿疼痛、羞明、怕光。多与其他眼病并发。西医主要是针对病因疏通泪道,抗感染,去除不良刺激,注意个人卫生等治疗方法。   溢泪症属中医之“冷泪不绝”“迎风洒泪”“迎风流泪”“目风”“泪风”“目泪出不止”“风冲泣下”“充风泪出”“迎风洒泪症”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曰:“目为肝之外候,若被风邪伤肝,肝气不足,故令目泪出。”《银海精微》言:“此疾乃泪通于肝,肝属木,目乃肝之外候,为肝虚风动则泪流,故迎风泪出。”泪为肝之液,肝开窍于目,若精血不足,藏泄失司,或肝胆郁热,相火过旺,使泪窍失束,又外感风寒淫邪侵扰导致泪液频流。   穴取承泣穴、大骨空穴、小骨空穴。热泪加太阳穴。患者自然闭合双眼取仰卧位,医者左手一指放于承泣穴处,并将眼球向上轻推,右手持一次性针灸针紧靠眶下缘,缓慢直刺0.5至1寸(患者觉患眼球有胀感)不施任何手法,留针20分钟。起针时医者左手持医用棉签按压针刺部,右手缓慢将针拔出并按压针眼处10分钟,检查无出血,再常规消毒。在健侧大骨空穴、小骨空穴皮肤涂抹一层凡士林,将艾绒捏成如小麦粒大小的艾炷,安放其上,用线香由艾炷顶尖处点燃任意自燃至剩三分之一,或患者觉灼痛时,用压舌板将其压灭,移除艾灰为一壮。如前法连续施灸每穴各20壮,搽去艾灰、凡士林。反复揉搓患侧太阳穴至局部发红、发热,术者左手拇、食二指,自然放于局部并向两旁撑开穴位处皮肤,致其绷展,消毒后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对准局部明显暴露的青紫色浅表静脉快速、准确、垂直点刺,接着挤压出血10余滴,压迫止血、常规碘酒消毒。每隔3天治疗1次。   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也是阳跷脉、任脉、胃经的交会穴,针刺后有散风清热、明目止泪、祛风散热、疏邪明目等作用;大骨空、小骨空均属于治疗眼病的经外奇穴,如《玉龙歌》所言:“风炫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急应愈。”对于溢泪症效果尤为显著;太阳穴点刺放血能平阳明目、消肿散瘀、疏风解毒。 (刊发于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05月24日5版)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