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35193134

动脉网

动脉网(wechat:vcbeat),关注互联网医疗及健康领域的新技术、创业和投资,以及新技术背后的伦理变迁。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AS
肿瘤
癌症
高血压
感染
糖尿病
肺炎
子病
巨头
老年肺癌

发布了文章

置顶

【限时福利!】仅限健康号的小伙伴们!20份千元报告免费送!

 【限时福利!】仅限健康号的小伙伴们!关注动脉网公众号:vcbeat,关注后后台回复“健康号”,即可免费获得20份价值上千元的医健领域投资报告!精品报告,限时领取!动动手指就能获得千元报告~仅限这3天!过期就没有~赶紧领取吧!

发布了文章

京津冀“3+N”集采结果公布!中天医疗集采中标实现跨越式增长

近期,京津冀3+N 28类耗材集采成为行业焦点。4月19日,河北省药械集采中心下发了《关于公示京津冀“3+N”联盟28种集中带量采购医用耗材拟中选结果的通知》。本次省级联盟集超13个省(市)参与,占到全国超30%的市场规模。激烈的报价竞争和残酷的淘汰率引发行业讨论。在本次京津冀3+N 28类耗材带量采购中,神经介入这一高值耗材领域是最受关注的细分领域,被集采品种包括颅内支架、取栓支架和远端通路导管和长鞘。激烈的报价竞争背后是集采重塑行业市场格局,企业间分化加剧。抓住集采机遇的企业可以实现快速准入和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以竞争最为激烈的远端通路导管为例,该品类下有57张注册证,其中A组6家3家淘汰3家中选,B组51家,49家淘汰,2家中选,中选率仅10%,其中远端通路导引导管(长度>100厘米)A组中标的三家企业中,中天医疗以“高品质产品普惠价格”2956.78元中标。本次远端通路导管集采首年报量约2万根,低中选率释放了大量自由量市场,为中标企业带来潜在市场份额提升机会。在集采前,中天医疗就以远端通路导管为主力营收过亿,在“最卷市场”中打造出一款优秀产品,在神经介入行业的竞争格局中,中天医疗已经在缺血治疗和通路市场建立起优势。2024年整个医疗器械市场经过调整期,市场发展逻辑正发生变化,支付体系的单一化导致议价权缺失,同质化产品将大量出局,市场加速整合。拥有越多“高品质产品”的公司更具成长性,这类企业的核心产品具备非常高的技术价值、商业价值和专利壁垒,依靠这些核心产品可以支撑起公司的基本价值与安全垫。优秀产品站稳市场,抓住集采机遇提升市场份额中天医疗如何在通路市场做出一款优秀产品?中天医疗优秀产品诞生于最卷的神经介入通路市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机械取栓的发展促进了通路产品的研发;同时,由于通路类耗材可以绕过临床试验环节,直接申请注册,所以通路类产品的注册门槛相对较低。当前国内神经介入通路导管注册证已超过110张。中天医疗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胜出,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自主研发;二是自主生产。通路导管要求产品在手术过程中始终保持高稳定性。远端通路导引导管要求头端柔软,支撑稳定,在非常迂曲的血管中,保持柔韧抗折。多维的要求对于通路导管生产制造提出考验。中天医疗产品已实现完全自主研发生产,掌握多层编织导管、激光雕刻、精密编织、药物涂层等八大技术平台,掌握精密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搭建起完整的供应链,确保高质量产品的产出,在大规模生产中依然能保证产品品质。中天医疗产品不仅精密可靠,而且在神经介入手术中表现出色,为医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以其卓越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医生们的广泛认可。借助集采机遇加速进院,中天医疗有望快速提升市场份额。从中标结果来看,中天医疗远端通路导管报量2500根。本次京津冀3+N 28类耗材集采远端通路导引导管集采首年报量为2万根,52家企业出局,淘汰企业在远端通路导引导管市场释放了近万根的自由量市场。其次,本次京津冀3+N集采颅内支架A组有史赛克中标;普通通路导引导管A组有强生、史赛克中标;取栓支架A组有美敦力中标。远端通路导管品类没有进口企业中标,加上释放的自由量市场较大,给国产企业带来扩大市场份额的有利机会。中天医疗凭借优秀的品质有望获得比报量更大的市场,大幅提升市场份额。复制“优秀单品”,打造一站式创新解决方案除自主生产外,中天医疗坚持自主研发策略持续推出创新的产品,为临床提供一站式创新解决方案。目前,中天医疗在缺血领域有AIS一站式创新解决方案,包括齐备的通路产品(远端通路导管、长鞘、微导丝、微导管)+吸取全能(抽吸导管和负压装置、取栓支架)+独家“医企创新”导航微导管。在颈动脉狭窄领域拥有颈动脉支架+远端保护器+颈动脉扩张球囊组合。在外周介入领域拥有外周血栓抽吸导管+颈动脉支架+外周弹簧圈,通过与茵络医疗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静脉支架系统的商业化。缺血市场是中天医疗的优势领域,也是神经介入领域增长最快的板块,手术量从2018年的1万台增加到2023年的15万台。中天医疗全套耗材囊括吸栓、取栓,灵活支持各类取栓术式。当家产品皆具风采,抽吸导管具有快速到位、高效清除的技术优势;取栓支架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血栓抓取,更小血管损伤;导航微导管简单高效的规避迂曲和窗台效应。针对神经介入下一个“爆点”市场颈动脉狭窄,中天医疗也率先完成布局。据悉,颈动脉狭窄每年手术量超过15万台,目前尚无国产产品获批,进口企业产品在过去20年都未更新,部分产品已经难以满足当下临床发展需求。中天医疗颈动脉支架全系可以实现经桡动脉入路,并且采用密网型设计,可减少术中和术后斑块脱落,显著提高安全性。中天医疗拥有单层混合编织专利技术,颈动脉支架具有优异的抗折性能,支架同时具有半释放可回收功能,增强可操作性,助力支架的准确释放。在神经介入领域取得成功之后,中天医疗凭借在神经介入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迅速在外周介入领域找到了立足点,产品涵盖外周血栓抽吸、静脉狭窄介入、动脉瘤栓塞三大细分领域,为医生提供了一站式创新解决方案。中天医疗推出了外周血栓抽吸创新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三个部分:中天天航®Pro外周血栓抽吸导管、中天天戟®血栓移除装置(分离器),以及负压吸引泵和附件。针对临床中难以到达或清除的血栓,如大负荷血栓、亚急性陈旧血栓和附壁血栓,可尝试联合使用「天航」抽吸导管和「天戟」分离器,在分离器辅助下抽吸,高效清除血栓。近期,中天医疗中天混天绫®外周栓塞弹簧圈系统也获批上市,作为市面上首款「完全可控」机械解脱带纤毛外周弹簧圈,中天混天绫®弹簧圈期望助力临床术者实现极致操控体验,更精准安全的实现手术策略。不难看出,医企创新+研产并举两大策略的结合,使得中天医疗在市场上建立了竞争优势。从神经介入到外周介入,中天医疗稳扎稳打,从单点突破到全场景创新,在集采重构市场格局之际,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内卷中突围,让创新力量引领行业增长。

发布了文章

多项首创!欧态科技以消费+AI切入CGM赛道

在当前医疗领域充满多变与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糖尿病管理领域展现出了稳定且持续的创新活力。众多开拓者通过不懈努力,快速突破相关技术,实现了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GLP-1以及人工胰腺等世界首创性产品的相继问世。时至今日,市场已经见证了多款在技术创新、商业应用和用户体验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的医疗设备。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慢性病管理手段,为慢性病管理提供了多元化发展模式,而且该领域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展现出市场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CGMS作为其中最亮眼的产品之一,在全球血糖监测市场比重逐步提升,已从2015年的 9.8%提升至2020年的21.3%。此外,在2023年CGMS更是达到了近100亿美元的销售总额,同比增速超过20%。值得一提的是,有如此亮眼成绩的CGMS市场目前仍处于渗透率较低且有较大增长空间的状态。据灼识咨询预测,仅国内CGM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8.9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66亿元,赛道的增长性高度可期。可以说,血糖监测市场已真正开始进入CGMS时代。透过本次CMEF(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展会便可窥见这一趋势。展会上,已有数家专注于CGMS领域的企业作出突破创新。这些医疗器械公司均采用了多样化的产品形态、技术类型和商业化策略来开拓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展会上欧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态科技”)作为一支新兴团队,凭借其最新研发的M8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成功吸引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2024CMEF欧态科技展台该企业不仅得到了小米集团和阿斯利康的投资支持,更是创新性地结合消费品和医疗产品的双重策略,推动企业发展。这一创新举措无疑体现了欧态科技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将进一步推动糖尿病管理领域的持续发展。产品克重仅1.6g、MARD值8.106%、独创小欧AI功能,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消费级CGMS近年来,国产CGM展现出极佳的发展势头,已有数款产品获批上市。但由于CGM产品技术壁垒高,以及生产制造工艺难度大等因素,国内CGM国产化率仍不足10%。国内厂商要想抢占国内CGM市场,必须突破制作工艺、产品佩戴体验、监测性能等方面难题。在设计层面,欧态科技组建起一支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团队,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贯彻其中,积极吸纳糖尿病患者参与,以用户为中心,深入了解慢性病患者的需求与期望,确保产品设计真正符合用户需求。以极致的佩戴体验和可用性、高度稳定的测量精度,以及可负担性,为糖尿病患者及健康管理人群提供最具成本效益,且最接近于消费品的血糖监测解决方案。该产品以用户的操作便捷和舒适性为核心考量,有“轻”“易”“准”三大优势:● 轻:首创柔性PCBA电路板,仅重1.6g欧态产品凭借独特的创新设计,成为业内最为轻薄的CGMS产品。其独特之处在于企业首创柔性PCBA电路板,有效减轻了产品的克重。在长达14天的监测周期内,用户可以真正感受到其轻盈无感的特性,实现自在随行的使用体验。通过更小、更轻、更薄的设计,产品也保障了更优的佩带稳定性。● 准:MARD值8.106%,行业领先欧态的免校准CGMS在临床试验中获得了8.106%的优异MARD值,该指标为业内最优。● 易:首创一体化、免组装设计,极易操作欧态的设计团队充分考量用户使用该产品时的便捷性,用国内首创的一体化、免组装设计,打造一步到位的佩戴体验,血糖管理从此得心应手。通过可视化移动端交互场景,帮助患者更加清晰、快速的识别血糖变化规律与风险,方便用户在手机端和可穿戴设备端随时监控数据,轻松与家人和医生分享。1、自定义控糖目标与血糖提醒结合个人血糖情况设置合理的血糖目标和血糖报警提示范围,支持不同生活场景定义多套提醒设置以减少打扰。2、简洁直观的界面清晰直观的主屏幕界面可以让用户立即概览血糖水平,从而确保轻松理解数据。3、独创小欧AI作为首个将ChatGPT融入日常用户数据管理的产品,欧态独创的小欧AI功能为用户实现了7*24小时智能健康管家,通过接轨国际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随时响应用户的问询和血糖管理疑问。欧态科技的创新及产品研发策略,无疑精准地把握了CGM产品所具备的“医疗+创新+重复消费”三大核心属性。这也进一步展现出企业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从血糖监测介入,逐步将CGMS引入减重、糖前期筛查等更多健康管理环节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验证了CGMS所监测的指标与HbA1c的同等重要性,GLP-1与CGM联合使用对患者控病的临床价值,以及生活方式干预与血糖报警对用户糖尿病逆转的可能性。因此,欧态科技对于CGMS的理解不仅仅建立在血糖监测这个单一功能。欧态科技的牛津大学算法团队,将在现有CGMS产品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软件开发实力与算法能力,逐步涉猎减重、糖前期筛查,糖尿病早期逆转等多个场景。致力于研发一款能够覆盖更广泛人群的新型产品,将CGMS引入更多健康管理的环节。该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不仅限于糖尿病患者,更拓展至关注代谢健康的广大人群,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当前,欧态科技已在多个城市开展大规模的真实世界研究,意图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探寻CGMS在不同患病病程、并发症、BMI等指标下的人群的控糖效果,以及对HbA1c的改善。而后,则是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算法驱动下构建大型数据库成为可能,糖尿病数字生态系统助力新赛道拓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领域,其中医疗健康领域亦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结合,不仅推动了传统医疗模式的革新,更为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种融合也将助力医疗行业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在糖尿病及减重等领域,人工智能(AI)对于达成维持近似正常血糖水平和减轻负担的双重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通常需要面对众多关于控制血糖的决策,这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困惑,甚至可能使他们放弃最有效的治疗技术。因此,现有的系统仍然需要患者在饮食、运动和其他活动方面做出多种剂量决策。此外,CGM传感器、胰岛素泵、智能笔和活动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使得决策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当前的糖尿病研究正在投入大量精力开发算法和软件应用程序,通过利用最新技术及其互操作性来增强糖尿病治疗。而整合人工智能和持续更新的“数字双胞胎”,便能够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方案,有效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解决以上痛点问题。这些应用之一是用于高级糖尿病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DSS),即可以通过自动分析患者数据并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来帮助患者和/或医生在决策过程中的工具调整。在欧态科技看来,从糖尿病患者身上获取的大量数据使得人工智能 (AI) 技术对于开发糖尿病决策支持系统 (DSS) 极具吸引力。在管理血糖的同时,联网和可互操作的传感器的可用性不断提高,使得构建大型数据库成为可能。其中包括间质葡萄糖浓度测量值,并与其他几个数据源集成。例如,CGM 数据可以与其他医疗设备(SMBG、泵、智能笔)、移动应用程序、临床登记、电子健康记录以及其他可穿戴传感器(例如活动跟踪器)提供的信息合并。活动追踪器收集的数据可用于自动检测运动过程,预测运动引起的低血糖,并在必要时建议摄入碳水化合物以避免低血糖。这种数据集成可能有助于生成糖尿病数据的数字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可用于提取依赖单一信息源无法发现的新医学知识。集成多个数据源的大型糖尿病数据库越来越需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开发个性化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应用程序。事实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处理具有不同类型数据的大数据集,而不需要底层的生理模型。在可能的应用中,人工智能驱动的DSS是很有前景的工具,可以减轻患者糖尿病管理的负担并改善血糖控制。从BGM到CGM,CGM为血糖管理带来了数字化革命。血糖监测还朝着无创、便携、精准的方向不断进化,硬币大小的CGM产品内蕴涵的优化空间仍然很大。欧态科技深知,糖尿病管理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长期的监测、调整和优化。因此,企业不仅关注血糖数据本身,更致力于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并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建议。除产品设计,以及核心技术的突破外,企业还通过利用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糖尿病患者和关注代谢健康的人群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同时致力于人工智能驱动的DSS构建。未来,随着欧态科技继续深化对糖尿病及代谢健康领域的研究,定将持续优化并创新产品功能和服务,打造出真正的糖尿病数据的数字生态系统,满足广泛用户需求。关于欧态欧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驱动的公司。专注于研发和制造AI赋能的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数字化慢病管理方案,我们秉承“科技革新,让深度健康管理更加智能、精准、全面”的使命愿景,以领先的生物传感、柔性电子、无线传输、数据分析及深度学习算法等尖端技术,打破慢性疾病管理的传统桎梏。欧态科技凭借自主研发的多智能硬件与深度学习算法,精准采集并分析慢病生化指标数据,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个性化的控病管理方案,我们致力于将科技与医疗深度结合,让健康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用户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布了文章

超高端静态CT临床数据首次披露,距离量产仅一步之遥

CMEF首日,国产超高端CT制造商纳米维景现场发布了其静态CT“复眼24”的最新临床进展。火热的超高端CT赛道,再添变数。相关信息显示,纳米维景已根据《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设计了静态CT的临床试验方案,全面进入临床测试。行至此时,距离这一国产超高端CT的规模化自产自研,纳米维景只剩最后一步。突破技术瓶颈,静态CT重新定义“超高端”所谓“静态CT”,是指CT借助多套球管-高压构成的“射线源环”和整环探测器构成的“探测器环”组成的“静态”双环结构,通过时序电子控制射线源进行依次脉冲式曝光完成360°数据的采集,进而将螺旋CT中动态的“机械旋转”转变成静态的“光学旋转”。通过这一特殊的成像方式,静态CT在扫描时不会产生螺旋CT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极大离心力,亦消除了拖尾效应,因而能够突破螺旋CT的转速极限,大幅提高CT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据纳米维景透露,旗下第一代静态CT“复眼24”的最薄扫描层厚已达0.165mm并具备各向同性,大幅度提升了空间分辨能力。面对纳米维景对于空间分辨率的极致追求,许多人或许会质疑其意义。毕竟,现阶段的超高端CT已经攻克了最为困难的心脏成像,加之AI的赋能,已经能够解决绝大部分的临床问题。但是,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当我们能够抓取的信息愈发丰富,能够得到的结论也将愈发精准。因此,探索具备更高分辨率的CT,永远存在现实意义。将高分辨率的特征应用于临床之中,该技术对于肺结节诊断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目前,常规CT生成的6mm以下的结节影像通常精度不够、边缘模糊,因此国际指南均以6mm为分界线,建议对于直径大于6毫米的肺结节进行临床评估,等到结节生长至满足影像设备能力的大小才能进一步诊断。相较之下,静态CT的成像几乎看不到伪影,能够完整展示4mm结节的细节,甚至能够清晰显示结节周围的血管情况。这意味着医生能够更早判断结节的良恶性,进一步降低恶性结节切除手术的难度与风险。如果这项技术能够规模应用,或将重构肺癌诊断的临床指南。超高端螺旋CT与“复眼24”静态CT基于志愿者右肺上叶4mm肺结节的成像对比另一个佐证静态CT临床价值的证据源于肝癌治疗。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医生会采取手术的方式切除肝癌组织,但术后有70%~80%的患者都会在五年内复发。究其原因,普通CT导航下的手术很难将肿瘤切除干净。纳米维景告诉动脉网:“肝癌组织通常都有丰富的滋养血管,为肿瘤供给养料。但这些血管太小了,普通CT增强根本显示不出来。因此,在术前评估时,切肝的范围就会缩小,许多浸润、微浸润的血管保留了下来,进而导致了肝癌的复发。”理论上讲,静态CT的高精度图像可以发现被普通CT忽视的蛛丝马迹。据纳米维景所述,公司正与某顶尖三甲医院开展相关的国自然项目研究。该创新技术在未来有望重构肝癌的手术规划流程,将极大限度提高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科研、临床上的突破之外,静态CT的成功落地还将有利于CT设备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现在专业研究CT主任越来越少,学界的论文也都大多围绕磁共振进行研究。这是因为螺旋CT的发展已经停滞多年,大多数研究都已经被做完了,特别难的设备上又很难提供充分支持,纳米维景告诉动脉网,“静态CT的出现能够打破这一现状,我们希望助力更多科研深入下去,从更为微观世界中挖掘新的价值。”尽管静态CT的各项参数、性能都远超于传统的螺旋CT,但在市场之中,参与静态CT攻坚的企业屈指可数。究其根本,核心零部件是制约此类CT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一道障碍来自探测器的切割。在螺旋CT上,闪烁体通常通过物理模式进行分割,进而实现像素化。由于静态CT探测器的像素尺寸是螺旋CT的1/16,这就必须借助新的技术才能实现如此精细的像素化精度。第二道障碍来自探测器。在实际研发中,纳米维景发现现有的光子计数探测器不足:“计数率不够,大剂量就饱和了”,不能满足静态CT的需求。要解决这个关键问题,需要研发新一代探测器。第三道障碍来自窄脉冲高压发生器。螺旋CT的球管发射的是连续的X射线,静态CT没有旋转,必须是电子脉冲控制每个球管依次瞬间发射X射线,因而需要通过高速的窄脉冲技术来进行快速切换。这个过程中的挑战有两点,一是发射的X射线能够达到140kV的高电压,二是能够实现微秒级控制的快速开关。就目前而言,全球市场中具备自研上述零部件之一的企业屈指可数,仅纳米维景攻克了所有障碍。具体而言,纳米维景不仅打造了全球首个光子流探测器,在MTF=10%的前提下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25LP/cm,还研制了一种新的材料生长技术,可实现静态CT探测器的超微像素化。而在窄脉冲高压发生器方面,其自研的超高速高压发生器可在10μs内生成/关断激活电子高速定向移动所需的稳定高压,满足静态CT扫描时X射线的生成。此外,为了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可控,纳米维景甚至自研了静态CT相关的芯片、小型阵列球管等部件,实现了这一超高端影像设备真正意义上全供应链自研自产。完成了核心技术的攻坚,纳米维景早已开始了量产的布局。过往报道显示,纳米维景成都生产中心的第一期建设已于2022年完成,满载运行的话,一年大约能够生产500台的“复眼24”静态CT 。如今多项政策加持,国产超高端CT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破局之机。待到数月后成功完成审评审批之时,做好所有准备工作的纳米维景将迅速驶入商业化时代。那个时候,纳米维景或能后来居上,重写当今超高端影像设备的市场格局。

发布了文章

一月三证,推想医疗再度拓宽影像AI的能力边界

近日,医疗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推想医疗获得头颈CTA辅助诊断软件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仅仅不到半月,这家企业便继肝肾手术计划软件之后,在头颈CTA和颅内动脉瘤上复刻了审评审批上的成功。对于推想医疗而言,头颈CTA的获批为AI商业化落地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过去的影像AI总是以单点的形式分布于医疗,各获批产品独立销售极少关联,如今,推想医疗可将两个新的AI与过往获批的脑出血三类证融合,形成完整的卒中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医疗AI的临床价值得以成倍提升。肝肾手术计划作为推想医疗收获的第二张肿瘤手术规划三类证,其意义在于强化了这家影像AI企业在外科手术领域的布局。与去年年末收获的肺部手术规划产品协同,推想医疗能够在百亿级的微创手术市场中开出更为丰富的智能化“处方”。一月三证之下,推想医疗由专注辅助诊断成功跨越至诊疗并行。当绝大多数人工智能企业仍沉溺于放射科的AI赋能时,推想医疗正式抢滩外科市场新天地。连点成线,推想要将脑血管疾病的AI诊断彻底做透选择头颈CTA作为AI辅助诊疗的新落点,推想医疗的核心动力来自于脑血管疾病严峻的防治态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65周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伴随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将有近3亿人步入头颈动脉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头颈CTA作为头颈动脉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检查之一,能够以一种快速、无创、并发症相对较少的方式,对颅内血管进行全方位地观察,实现头颈动脉疾病的早筛早治。从影像设备的配置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基层医院已经拥有16排及以上螺旋CT。因此,以头颈CTA检查作为核心检查手段,理论上能够满足该规模人口的心脑血管疾病检查需求。不过,由于基层影像医生缺乏、诊断经验有限,后处理工作站不完善等原因,实际之中能够完成头颈CTA检查的基层医疗机构相当有限,大量设备并未在脑血管疾病筛防中发挥应有的价值。经验丰富的医生同样受限于检查效率。获得一份完整的头颈CTA检查报告需要通过复杂的重建工作,整个过程包括图像后处理,去骨、血管提取、动脉每支血管曲面重建、拉直、测量等操作,即使有经验的医生也需要15~30分钟才能完成。推想医疗本次获批的头颈CTA AI能够一定程度缓解上述问题。据推想医疗CEO陈宽表示:仅通过一次CT扫描,卒中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能自动实现“血管重建+病灶分析+胶片排版+结构化报告生成”,最后将结果交由医生审核。整个流程算下来大概只需要5分钟。对于三级医院的医生而言,头颈CTA AI的价值不仅提升了报告的效率,使他们能够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更在于将他们从重复冗长的重建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将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环节。基层医疗的医生同样因此受益。陈宽告诉动脉网:“推想医疗的头颈CTA AI产品和其他AI产品一样本质是对专家医生诊断能力的一种复制,即将三级医院专家的能力下放至基层。如今,基层医疗的医生只需保证CT扫描的有效性,AI自会对图像进行快速准确的后处理,并一键输出结构化报告和胶片。在此过程中,AI降低了基层医生的诊断门槛,提升诊断准确度,最终实现基层脑血管疾病医疗服务能力的规模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获批的推想医疗科技产品头颈CT血管造影图像辅助评估软件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徐海波主任牵头开展,采用盲态、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完成了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通过对比软件结果与金标专家组阅片的结果,相关临床试验展现了该AI在头颈血管狭窄检出和定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极高的性能指标,验证了产品在极短的时间内可实现对血管的自动分割定位以及狭窄评估预测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头颈CTA并非一个单独的产品。加之推想过去获批的产品,其卒中一站式解决方案将支持NCCT、CTP、CTA多模态影像的AI辅助评估。另据推想透露,公司计划推出卒中相关的MR产品,目标是将脑血管疾病的AI诊断彻底做透。届时,推想医疗的能力界限将贯穿卒中诊疗多模态、全流程。融合后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实现对卒中高危人群早期的精准筛査,还具备对超急性期、急性期卒中患者的快速分诊,以及在卒中急救中提供快速、精准的诊断决策支持,此外还能提供对治疗后患者的智能随访对比,对治疗效果做出定量评估。覆盖脑血管绝大部分的诊断需求。赋能肝肾手术,推想医疗辅助治疗市场再下一城影像AI领域普遍倾向于以病种为标的进行横向延伸,少有企业愿意冒险尝试纵向的拓进。但对于“一直在创新的”推想医疗而言,从辅助诊断到辅助诊疗的进阶可能是一种必然。在过去数年之中,推想医疗已经完成了胸、腹、脑、心四个关键大通量诊疗领域布局,且已取得显著成绩。此形势下,推想医疗既需完成围绕上述四个场景开发多病种和多模态AI,完善已有生态,又需要在辅助之外找到新的成体系的广阔“蓝海”,保持营收的高速增长。双向推动下,“一横一纵”已成必然。从结果来看,推想医疗承担的风险已为其带来丰厚回报。去年12月获批的肺部手术规划与近日获批的肝肾手术计划软件协同,帮助推想成功切入百亿级的外科市场。此外,全球第一和第二张AI癌症手术治疗NMPA三类证都“花落”推想医疗,不但践行了推想对于中国外科医疗事业的创新承诺,也意味着AI医疗从大规模早筛的1.0、精准诊断的2.0时代,全面进化到精准治疗的3.0时代。新获批的AI-4D肝胆智能手术规划系统是一个特别的产品,它将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与医疗影像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计算机快速、精准地对影像进行全自动分割和三维重建、提取解剖结构、多期图像配准,4D融合成像,立体可视化地展示肝脏、脉管系统及肿瘤周围多器官包括脾脏、胆囊及胆管,精确模拟肿瘤切缘范围、计算残肝比,帮助医生制定手术计划、有效提高肝脏手术的精确度和成功率。迈向更为远大的“全院级AI”市场到目前为止,推想医疗已围绕医学影像完成了影像科、胸外科、普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中绝大多数大通量场景的商业化落地。在影像科中,推想医疗多年深耕的胸、腹、脑、心四大场景均已获得NMPA批准三类证,并在每一个脏器中均探索出丰富的综合解决方案,早已抛弃了肺结节、肺炎等单点式的AI辅诊形式。手术外科方面,推想医疗一举囊括肺部手术规划领域第一证和腹部手术规划领域第一证,依托医学影像实现“手术规划胸腹二件套”黄金组合,开启外科手术新时代,成功打入百亿外科手术规划市场的核心。至此,推想医疗在辅助诊断、辅助治疗双领域的成功向影像AI行业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即在找准临床需求的前提下,影像相关的AI技术可以向其他存在影像需求的场景迁移。因此,推想医疗如今实现的跨越只是一个开始。去年7月,推想医疗曾公布了影像AI技术迁移的最新成果——AI手术机器人“龙点睛®穿刺手术机器人”,并以此强势破局介入科、肿瘤科、胸外科,已显露出其“全院级AI”的野心。以此为趋势发展,推想医疗的医疗AI能力将逐步覆盖介入、消融相关的各类术式,包括影像融合靶区引导、手术导航、手术机器人产品管线也在稳步推进中。按照这一趋势,我们未来或许能看到影像AI相关的应用出现在更多的科室,最终在全院范畴内完成医学影像相关科室的诊疗智慧化赋能。

发布了文章

国产人工心获中美双创新!

1月22日,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公布了2024年第1号“绿色通道”审查结果,并于2月4日通过公示期。心擎医疗介入式心室辅助系统获批创新医疗器械,进入特别审查通道。该款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NyokAssist™在半年内先后获得美国FDA“突破性设备”认定和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成为世界唯一一款同时拿到“中美双创新”的介入式人工心脏【1】,是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又一重要里程碑。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官网公示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是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加速打破进口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的一把利剑,国家药监局通过对获批创新医疗器械的产品优先安排审查、加快审评审批效率,大幅度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保证创新产品能尽快应用于临床。NyokAssist™进入“绿色通道”后,药监部门将按照早期介入、专人负责的原则,在注册检测、技术审评、行政审批过程中予以优先办理,帮助NyokAssist™尽快获批上市,早日服务患者。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门槛,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在中国依法拥有产品核心技术发明专利;产品基本定型,研究过程真实、可控;产品主要原理国内首创、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NyokAssist™近年来,我国冠脉介入领域发展逐渐成熟,年PCI手术量超百万例,其中高危PCI手术占比约10%,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即便是短暂的心肌缺血也可能出现冠状动脉低灌注、心力衰竭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导致手术风险大、患者死亡率高,临床上却始终缺乏安全有效的术中保护手段。在高危PCI术中,介入式人工心脏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可以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保障手术成功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全球唯一用于临床使用的产品,是强生公司的Impella CP装置,且尚未进入国内,目前国内仍处于空白阶段【2】。NyokAssist™是由心擎医疗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医工交叉实现融合创新,打造的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介入式人工心脏产品,目前已由葛均波院士完成首例临床应用,其展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NyokAssist™采用创新的可折叠叶轮设计,拥有世界最小介入尺寸9Fr(3mm)【3】,能最大限度减少出血,减少围术期和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满足血管较细或动脉狭窄患者的使用需求。进入预定位置后,叶轮可快速展开至运行尺寸,进而在达到更大流量的同时,以更低的转速运行,降低叶轮因高速旋转对血液细胞的破坏。另外,NyokAssist™电机外置的设计有效避免了电机置于体内发热导致的溶血情况,我国HRPCI手术量巨大,将高价值的电机作为可重复使用的部件能有效降低成本。综上,NyokAssist™满足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的所有要求。随着NyokAssist™临床试验的有序开展,将填补国内的临床空白,引领自主创新走向国际,造福更多的患者。心擎医疗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是2017年5月由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专家、国际机械循环辅助协会(ISMCS)首位华人委员、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徐博翎博士领衔,与长期从事人工器官开发的海内外顶尖专家团队共同发起创立,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急重症场景下的体外生命支持平台。心擎医疗首先布局主产品线包括: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体外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新一代便携式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温血器官转运平台等。体外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目前已完成临床试验并获批创新医疗器械,进入上市审批“绿色通道”;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先后拿到美国FDA“突破性设备”认定和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并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完成首例临床。未来,心擎医疗将以覆盖急重症体外生命支持场景下的临床需求为目标,持续完成产品布局,开发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辅助需求、不同临床场景的急重症体外生命支持平台,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1]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4年第1号)[EB/OL].[2024.2.5]. ; FDA.Breakthrough Devices Program[EB/OL].[2024.2.5].[2] 赵清.行研 | 机械循环辅助市场的中国机遇,Impella的国产替代[EB/OL].2021.5.14:[2024.1.31].[3] Bhuiyan, R., Bimal, T., Fishbein, J., Bandotra, P., Selim , S., Ong, L., & Gruberg, L. (2023, May 8).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Impella Support with and without Intra-Aortic Balloon in Cardiogenic Shock Patients. ScienceDiret.

发布了文章

辐联科技宣布完成B轮美元融资,Prosperity7联合领投

2024年1月4日,上海/让布卢/海德堡——全面整合的国际化放射性药物治疗公司辐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辐联科技”),今日宣布完成6330万美元融资,其中包括4730万美元的B轮股权融资和1600万美元的授信额度。本次融资将帮助公司快速推进其放射性药物管线的开发和药物生产能力的建设,并优化其专有发现平台UniRDC™。随着本次融资的完成,辐联科技自2021年8月成立以来已累计融资超过1.1亿美元,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政府补贴。此次4730万美元B轮股权融资由阿美风险投资(Aramco Ventures)旗下多元化成长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和某生命科学领域专业投资基金共同领投,跟投方包括新股东云九资本、夏焱医疗美元基金及体系内飞镖夏焱基金、光华梧桐基金,以及现有股东成为资本、红杉中国和佳辰资本。除B轮融资外,公司还成功获得了1600万美元授信额度作为灵活的资金支持,助力公司的管线开发和比利时放射性药物生产设施的建设。Prosperity7 Ventures 执行董事总经理 Aysar Tayeb表示:“目前癌症仍然是严峻的全球性挑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损失。凭借其在载体与连接子方面的卓越设计能力,以及在放射性核素方面的专长,辐联科技致力通过开发放射性偶联药物(“RDC”)来解决这一难题。辐联科技专有的 UniRDC™平台,有望助力公司覆盖更广泛的癌症治疗领域。我们期待辐联科技未来取得更多进展,带来先进和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以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辐联科技首席财务官吴艺霞女士表示:“此次融资反映了我们新老投资者对辐联科技战略的坚定支持,以及我们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为建立一家全面整合的国际化放射性药物治疗公司所取得的重大进展而产生的信心。这笔资金将助力辐联科技向临床阶段公司的转型,并持续推进我们的管线项目发展以及符合良好生产规范(“GMP”)标准的放射性药物生产设施的建设。”自2022年完成A轮股权融资以来,辐联科技已实现多个重要里程碑,包括但不限于:● 推进公司主要候选药物225Ac-FL-020进入一期临床试验,其目标适应症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该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4年初在欧洲和美国同步开展。辐联科技PSMA靶向载体FL-020是专门被设计用于递送高效的α粒子同位素,锕-225。● 构建了强大的临床前产品组合,当中不乏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项目,以及基于公司自有的开创性UniRDC™发现平台。UniRDC™这一专有平台旨在加速及流程化放射性偶联药物的发现过程。● 在比利时瓦隆地区购置面积为17,000平方米的土地并获得了相关的建筑许可证,已开始动工建设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GMP级别放射性药物生产设施。该设施旨在推进辐联科技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并能够生产多种放射性药物。关于225Ac-FL-020225Ac-FL-020是辐联科技正在开发的创新型下一代PSMA放射配体疗法的候选药物,旨在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其靶向载体FL-020运用了辐联科技专有的Clear-X™连接子技术研发而成,该技术能显著增强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摄取效率,同时确保快速的全身清除。在临床前模型中,225Ac-FL-020展现出了令人期待的抗肿瘤效果。关于UniRDC™UniRDC™是辐联科技内部研发的专有平台,旨在提高RDC候选药物的发现效率。该平台从初始目标到获得有人体生物分布数据的RDC候选药物,其开发周期不超过18个月,这一成果已得到反复确认。UniRDC™平台始于辐联科技完善的筛选能力,涵盖小分子、环肽和纳米抗体等一系列模式。它以一套丰富的专有合成化学和蛋白质工程工具包为核心,其中包括Clear-X™连接子和Res-X™修饰方法。在将亲和力成熟的结合体快速转化为治疗上具有最佳生物分布特性的开发候选物的过程中,这些工具包已被证明能起到关键作用。关于辐联科技辐联科技有限公司(“辐联科技”)是一家全面整合的国际化放射性药物治疗公司,在比利时、德国和中国均设有办事处。我们致力于打造拥有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全产业链的核药公司以造福全球患者。我们计划通过针对未来治疗方法的创新研究来解决目前影响放射性药物研发的核心问题。我们团队中不乏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他们既擅长管理生物医药公司,也深谙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和临床开发方法。关于Prosperity7Prosperity7 Ventures(P7)是阿美风险投资(Aramco Ventures)旗下的一支多元化增长基金,隶属于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源和化工企业沙特阿美。Prosperity7的名字是指沙特阿拉伯第一口打出石油的油井,也是沙特阿拉伯钻探的第7口油井,被称为“繁荣之井”。为延续这一开创性的历史,P7秉持长远眼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推动颠覆性科技发展和商业模式变革,旨在为世界带来共同繁荣和积极影响。P7基金规模10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中国均设有投资团队,专注于投资中国和美国市场上具有高度可扩展性的初创企业, 涵盖企业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B2B、消费科技和医疗科技等领域。

发布了文章

全球首证!这一人工智能或将开启外科手术新时代

12月27日,推想医疗发布消息,旗下肺部手术规划产品通过了国家药监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审批。该产品用于肺部手术规划,是全球首个获批NMPA三类证的癌症手术治疗人工智能应用,也是首个且唯一一个获得NMPA三类证批准的肺部手术规划产品,可为胸外科医师制定肺部手术计划提供参考。据悉,该胸外科AI临床试验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验证,采用多中心多阅片者多病例设计来验证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全自动实现肺血管和支气管的三维重建,提供目标病灶与周围血管和毗邻组织的关系,试验证明产品在解剖结构以及变异解剖结构的识别和重建准确率大幅度提高。而对于辅助医生进行外科术前规划的部分,试验证明在手术术式的正确选择和目标病灶的精确切除范围中准确率指标提高明显。换句话说,肺部手术规划AI能够有效提升术前规划的时间效率及术前规划的精确性、一致性,对肺癌的精准手术帮助优势明显。自辅助诊断、新药研发等场景逐步融入AI后,年逾千万台年手术量的微创手术市场无疑是医疗AI落子的下一个理想场景,而推想医疗的首个AI癌症手术治疗三类证则为这个领域的破局找到了新路径。沉寂已久的医疗AI,再临一个百亿级规模的市场。外科医生最宝贵的时间应该用在开刀上随着检验学的不断发展、肺局部解剖学的不断深化、手术设备的不断创新、术前规划的不断提升,逐渐奠定了目前肺癌手术学的地位和整体治疗框架,从早期的肺叶切除,逐步发展为肺段切除,亚肺段切除,在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健康组织的情况下,有效的达到手术切除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22年《柳叶刀》发布的JCOG 0802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符合要求的肿瘤,肺段切除手术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不过,各类肺癌精准切除手术也有其痛点所在。为了保证病灶能被完完全全切除,术前医生必须借助患者肺部影像进行建模,传统术前计划依靠手工处理,对医生重建水平要求高,且易受个人经验及主观先验知识影响,速度慢、效率低,极大程度降低了医院的手术效率。更重要的是,传统术前计划需依赖于增强胸部CT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3.8~12.7%,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风险。另一方面,肺癌患者亚肺叶的血管、器官和支气管存在变异的概率很大,医生只有在打开胸腔的那一刻才知道怎么去切割,非常考验医生的手术经验与决策能力。因此,本次推想医疗获批的肺部手术规划AI便是为了解决上述两个肺癌手术中的核心难点。相关资料显示,该AI能在数分钟内完成CT影像的三维重建,并基于影像给出分析结果,且产品可以基于平扫CT完成肺叶肺段提取和精准重建,适用人群更广泛。同时,该AI还能基于患者各组织变异情况,提供多条手术路径为医生导航,最大程度降低非充分时间决策下出现的误伤和并发症发生概率。在推想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宽看来:外科医生最宝贵的时间应该用在手术上,那些支撑开刀的如手动画图这样消耗医生大量时间的工作,推想希望能用AI帮助医生高效自动化完成。站在外科医生的角度,肺部手术规划AI带来的不仅是效率上的提升,更是成本、合规上的控制。实际操作中,如果医生通过院外机构来完成三维重建,存在合规的风险,亦需耗费1~2天时间才取得结果。如今有了AI赋能,他们在院内便能自行重建,将数据安全地、规范化地留在院内,既大幅提升了效率,又将重建的成本降低了许多。同时,支持医生用三维重建相关的病例做科学研究,发表论文。据推想医疗披露,从产品开发之初,推想就和国内外顶级医院和临床专家密切合作,深入了解外科临床问题和痛点,确定产品开发方向。产品开发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对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训练,另一方面和临床专家深入沟通,将临床专家的经验融入人工智能算法中,不断迭代和升级。真正意义打通“筛-诊-治-管-研”全流程对于推想医疗而言,将人工智能应用从辅助诊断推向辅助治疗,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推想在外科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绝大多数AI企业未能在外科手术领域取得突破,并非没有看到其中的需求,只是难以攻克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要在最复杂的外科手术中实现辅助治疗,AI不能只是看个大概,必须在指定时间之内厘清各个血管,精准找到病灶的边缘,并能分析周围的每一处每一类变异。陈宽认为:肺部手术规划AI的成功研发离不开两点。一是长时间的技术积累,能够对医学影像进行精准、高效的分析处理,早在去年,推想就已在医学图像顶级国际会议MICCAI 上获得“肺动脉分割”、“气管及支气管分割”两项重要比赛冠军,在该方向,推想已处于国际领先位置,有望引领这一技术的未来发展。二是与医院之间的深入合作,能够精准洞悉需求、实现需求,并在实践过程之中不断改良。情理之中的是推想的产品矩阵拓展策略。过去医疗AI偏好横向拓宽,擅长不断赋能新的病种,实现单个科室的多应用覆盖。但要从一个科室跃至全部科室,医疗AI必须采取纵向延伸,实现单个病种的筛、诊、治全流程赋能。此外,AI辅助诊断赛道已是红海,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打破自身天花板,推想医疗必须自我突破。推想本就在肺部疾病的影像处理上拥有极高壁垒和技术储备,又有智能放疗规划软件验证了AI肿瘤赛道商业化的可行性,肺部手术规划AI自然成为了推想医疗的下一个选择。过去,推想医疗同大多数医疗AI企业一样,采用横纵双向的打法,横向拓宽病种,纵向打通诊疗全流程。但实际之中,医疗AI企业全流程中的“治”均是浅尝辄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打通流程。直至现在医疗肺部手术规划AI通过审批,推想医疗的“一横一纵”终于成行,纵向的“筛、诊、治、管、研”得以真正跑通,率先跑通。肺部手术规划产品作为肺癌精准治疗的创新利器,是“筛、诊、治、管、研”临床全周期的重要一环。并且,推想已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肺癌筛查、诊断和治疗三类证的AI医疗高科技公司,凭借肺癌全周期全三类解决方案,推想AI全面赋能肺癌全周期精准诊疗一体化。此次成功获批,意味着肺结节从大规模早筛的1.0时代、精准诊断的2.0时代,进化到精准诊疗的3.0时代。对此,陈宽表示,此次推想肺部手术规划产品获批,强化了我们对于中国AI创新力量引领全球创新的承诺,并为胸外科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种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的肺癌诊疗方案新选择。AI医疗产业正努力让一些最具前景的科学突破转化成高价值的治疗手段,以应对最急迫,棘手的医疗挑战,比如肺癌、肝胆和泌尿癌症。推想将坚决一横一纵、纵向走入治疗的战略,为重大疾病的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和改善全人类健康提供支撑力量。构建一个AI下的肿瘤外科治疗生态大概在两年之前,推想医疗提出了AI-4D智能手术规划系统的概念,意在建立一个基于影像人工智能的肿瘤治疗生态InferOperate,根据CT影像数据,对肺部、肝脏、肾脏、骨等器官和组织进行全自动重建的手术规划系统。换句话说,刚刚获证的肺部手术规划AI只是推想在外科领域打出的“第一枪”,更多条肿瘤治疗AI的研发管线将会“接踵而至”。据推想医疗表示,这些产品有的仍处于研发之中,有的已经推进到了临床试验,更多InferOperate AI-4D产品即将到来。在肿瘤治疗领域,推想医疗深度布局,其“癌症精准治疗拼图”的全貌已经徐徐展开,包括外科手术规划产品,AI手术机器人和早期肺癌患者随访管理等。在今年7月,推想医疗AI手术机器人“龙点睛®穿刺手术机器人” 的研发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入局精准治疗,向临床治疗领域深入迈进。在临床上,该经皮穿刺切入手术机器人用于辅助经皮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治疗心肺功能不佳、年龄较高或无法选择腔镜手术的患者。同时,推想医疗在患者随访领域也进行深耕,肺结节全程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发现并管理更多的早期肺癌患者,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全程观察对比,患者出院后有效科普和提示。从布局逻辑看,推想医疗所有的外科手术AI管线均满足市场与政策双向要求。一方面,该企业介入的相关外科手术其手术量均超百万,需求量大;另一方面,精准医疗相关政策的出台已从国家政策传导至了地方层面,为外科手术的精准化、智能化不断提供动力。那么,优质的市场背景下,推想医疗的突破能被复制吗?答案恐怕没那么容易。肿瘤手术AI首证之后,医疗AI市场必定会有更多类似的AI应用在未来数年内涌入进来。但先发带来的商业化优势不可小觑,突破常规的医疗AI决策思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难以复现。回顾推想医疗创业这7年,从行业首张肺结节AI三类证到行业首张肺部手术规划AI三类证,推想医疗胜在深入理解医疗之后,还能完成敢为人先的创新。这或许便是推想医疗走到今天的关键所在。

发布了文章

泛血管介入创新先锋在外周开疆拓土,中天医疗深耕这三大细分领域

外周介入,是一个待释放的蓝海市场,也正在成为国内外医械企业争相布局的热门赛道。仅在我国,便拥有超1亿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此前由于外周血管疾病致死率低、临床缺乏治疗器械,外周介入手术渗透率低。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分级诊疗的推动,外周介入手术下沉,临床治疗需求快速增长,带动器械市场扩容。国际医械巨头纷纷加注外周介入赛道。波士顿科学先后收购外周领域企业Devoro、Obsidio、先瑞达,2023年Q3外周介入业务营收达5.38亿美元;雅培以8.9亿美元收购外周介入旋磨龙头企业Cardiovascular Systems。国内外血管介入相关企业也陆续入局,拓展外周介入产品线。基于血管介入治疗在底层技术上的互通,这类入局者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正在成为外周介入市场的一股新兴力量。在美国,百亿市值黑马Penumbra便是先切入神经介入,后拓展至外周介入,血栓抽吸是其核心业务,目前公司外周板块已成为拉动其营收的主要动力。在我国,以神经介入起家的中天医疗正在加速布局外周介入领域,今年来陆续取得重大进展,中天天航™Pro外周血栓抽吸导管、中天天戟™外周栓塞移除装置及负压抽吸装置均已获批,形成外周血栓抽吸创新解决方案;近期与茵络医疗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Inno-Xmart静脉支架系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总经销商。外周介入国产化率尚低,中天深耕血栓抽吸、静脉狭窄、动脉瘤栓塞三大领域外周介入市场增长迅速,从相关上市企业的年营收增长便可窥见,但目前的国产化率尚低。波士顿科学、碧迪医疗等国际巨头占据先发优势及主要市场,他们多采取平台型布局且有深厚的资金实力,通过“自研+并购”的形式快速转化产品。而我国外周介入市场发展较晚,入局者多为初创型企业。中天医疗认为:“跨国巨头的优势在于平台化,但航母难掉头,在创新技术的研发起步上,可能没有创新企业快。同时,从临床需求及市场出发,国产企业把业务重心放在国内,可更高效地与本国专家开展医工合作,开发更适配国人血管条件的产品。”作为一家在神经介入领域创新频频的企业,中天医疗在血管狭窄、血栓等问题的解决上经验丰富,围绕多层编织导管、激光雕刻、精密编织、药物涂层等搭建了八大技术平台,且已推出多款神经介入器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神经血管较外周血管而言要更纤细弯曲,介入操作难度大,器械要求也更复杂精细。依托底层技术平台及产品转化经验,中天医疗可快速推出贴合国内临床需求的产品,中天天航™Pro外周血栓抽吸导管便是在两年内完成转化的成功案例。外周介入手术器械种类丰富,细分赛道多,提供更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结合临床痛点及自身技术优势,中天医疗重点布局外周血栓抽吸、静脉狭窄介入、动脉瘤栓塞三大细分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要做的是小而美的产品,把治疗领域做精做透。”国内独家的“吸栓+碎栓”创新解决方案,适用于所有外周血管血栓创新,是中天医疗打开外周介入市场的钥匙。围绕外周血栓抽吸,中天医疗提供的是“吸栓+碎栓”创新解决方案。伴随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急性下肢缺血等疾病的发病率提升,外周血栓抽吸的临床需求迅速增长。深静脉血栓常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发致死致残率高的肺栓塞。肺栓塞发病隐匿且凶险,病死率仅次于急性心肌梗塞和肿瘤,重症患者死亡率超50%。据王辰院士在《CHEST》杂志上发表的研究,从2007年至2016年间,我国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病例数不断攀升,整体例数增长超5倍。急性下肢缺血指肢体灌注迅速减少,绝大多数与下肢动脉闭塞相关。作为血管外科常见的危重症,急性下肢缺血具有起病急、缺血重、进展迅速的特点,致死致残率高。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重及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因素增长,我国急性下肢缺血的发病率也在快速增长。针对外周动静脉血栓,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有置管溶栓及机械血栓清除,前者置管时间较长、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后者可在短期内迅速清除血栓,且可联合溶栓治疗,提升溶栓效果。因其微创高效的优势,机械血栓清除术在临床的开展率逐步提升,也获得国内外临床指南推荐。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推荐,对于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深静脉血栓,对全身情况好、预期生存期≥1年、出血风险较小的患者,可首选溶栓。如条件允许,可行机械血栓清除术与溶栓联合清除血栓。血栓抽吸作为机械血栓清除的重要分支,近年来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国产外周血栓抽吸系统陆续获批。然而,目前外周血栓抽吸的渗透率还远远不足。在新鲜血栓及游离陈旧血栓的处理上,单纯的血栓抽吸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针对大块的陈旧血栓及贴壁血栓,血栓抽吸系统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堵管、血栓脱落等问题,影响手术效果。中天医疗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吸栓+碎栓”创新解决方案。在临床手术过程中,中天天航™Pro外周血栓抽吸导管以其大管腔、高抽吸力可快速抽吸大块、陈旧的血栓,而中天天戟™外周栓塞移除装置通过对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导管在主要闭塞处的近端边缘上推送及回收,可破碎堵塞导管的血栓,进一步提高血栓清除效率。中天医疗外周血栓抽吸创新解决方案中天天航™Pro外周血栓抽吸导管采取柔软无创短头端,降低血管内膜及瓣膜损伤风险,且设计多抽吸角度,头端有直头和45°预塑形头端,能调整血栓抽吸方向,实现360°环向抽吸,更易清除附壁血栓;导管最大内腔可达0.139英寸,满足更大的血栓接触面积及抽吸力;采取多段硬度渐变式设计及超滑专利涂层,推送更顺滑;导管通体采取双层编织绕簧结构,具有优异的到位性、支撑性和抗折抗扭结性。同时,该导管拥有4F-12F多种型号及50cm-145cm多种长度,满足患者不同部位的血栓抽吸需求。配套的负压吸引泵可持续稳定地输出-95kPa的真空负压,满足大负荷血栓清除需求。此外,中天天戟™外周栓塞移除装置采取远端闭合镍钛自膨椎体设计,可纵向切割血栓,分离附壁血栓,减少堵管。总体而言,中天医疗的血栓抽吸创新解决方案,除了实现在抽吸导管本身的技术突破及性能提升外,还在不改变临床操作的基础上,调整系统设计,增加血栓移除装置,提升了血栓抽吸的效果及预后。该系统面向的是更大的患者群体,在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缺血、肺栓塞之外,还可处理上肢动脉、肺动脉等部位的血栓。中天天航™Pro外周血栓抽吸导管已于今年9月获批,中天天戟™外周栓塞移除装置在11月获批。外周介入手术难度及风险较低,提倡就地治疗、分级诊疗,广大的基层市场待开拓。中天医疗将与临床专家合作推广外周血栓抽吸创新解决方案,广泛开展临床教育,提升基层外周介入水平,并借助国内经销商渠道实现快速的市场推广。“自研+对外合作”并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目前,中天医疗在外周介入的三大创新解决方案都在快速推进中。针对外周动脉瘤栓塞治疗,现有的弹簧圈产品实现的是局部可控,而中天医疗正在开发完全可控的外周纤毛可控弹簧圈,采取机械解脱的方式,弹簧圈可反复进出微导管,且拥有多种型号及形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动脉瘤治疗。该产品预计将在明年获批上市。针对外周静脉狭窄介入治疗,中天医疗独家代理茵络医疗的Inno-Xmart静脉支架,这是国内首款获批的镍钛合金编织型静脉支架,双方将共同推动该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此外,中天医疗正在开发肺栓塞一站式创新解决方案,血栓抽吸系统便是关键一环。在外周介入临床需求愈发多样化、高值耗材集采逼近的情况下,国产创新的优势愈发凸显。完整的器械解决方案更有利于企业打造品牌,在此基础上,产品的高效转化也是关键。随着外周介入市场多个细分领域陆续实现国产突破,率先拿证的企业将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基于八大技术平台及丰富的产业资源,中天医疗以“自研+对外合作”的形式快速完善产业布局,产线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未来,中天医疗将持续深耕外周介入市场,完善细分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推出创新导管、导丝、球囊等产品,并开展大范围的临床教育工作。外周介入业务将发展成为中天医疗的第二增长曲线,推动企业在血管介入领域打造创新名片。

发布了文章

共募15亿,磐霖资本将如何持续深耕医疗及创新生物医药领域?

在创投行业普遍感到寒意凛冽的当下,又有一支基金完成逆势募资。近日,磐霖资本宣布又一支医疗创业投资基金——杭州磐霖旭康基金宣布完成二次关闭和实缴募集。要知道,这已是磐霖资本在今年宣布的第二支创投基金。从数据上看,磐霖资本近两年合计共募集资金已超15亿元人民币,该成绩在行业“募资难”的大背景下尤为难得。这背后,是磐霖资本长期聚焦并重仓医疗、To B及科技两大领域的结果。以医疗为例,磐霖主要投资针对临床未被满足的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创新药及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企业,以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中的衍生机会。近年来形成了序列化的成果:早已在主板上市的康泰生物(300601)、凯普生物(300639)等行业龙头企业是磐霖在早期发展阶段交出的一纸漂亮的成绩单;而梳理近些年来一些细分赛道内明星企业的公开资料,动脉网发现磐霖资本的身影也多次出现在瑞博生物、盛诺基、劲方医药、亲合力、复诺健生物、金仕生物、科赛睿生物等企业的融资信息中,根据动脉网统计数据粗略估计,磐霖在这些明星项目的多轮投资中,实现了较高的账面回报。另外,动脉网还发现,CGT领域、iPSC再生领域等新兴热门赛道中,磐霖资本的名字也赫然出现在智新浩正、至善唯新、迪纳元昇、星奕昂、成都先衍、领博生物等早期项目的股东名单中。“这是磐霖在不同阶段基于同一逻辑采取不同策略展开布局的结果,磐霖发展早期阶段投资的企业,成功登陆A股奠定了磐霖的医疗投资发展基础;第二阶段投资的企业实践并塑造了磐霖医疗VC投资的方法论,并正在陆续进入IPO流程;而磐霖最近两年在第三阶段布局的早期企业半数都已完成新一轮甚至2轮融资”,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李宇辉对此做了补充,“这就形成了很好的磐霖医疗VC投资策略的阶梯式演进和投资回报循环。”其实,从被投企业的投资节点和轨迹看,磐霖资本能先于行业感知到潮水的演变,并敢于先行一步去“尝鲜”:2018年初,磐霖率先在业内公开提出“投资创新药的春天来了”。今年前后,磐霖又提出“投资中国‘源头创新’的时机已经到来”。磐霖资本的这些投资判断及实践最终被行业后来的主流趋势所印证。而这样的特质,在创投行业极为重要——其既体现了机构的专业度,也使其能在风口来临前抢先卡位,最终获得不错回报。在经过与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李宇辉的访谈后,动脉网清楚了这家成立了近14年并成功穿越了2轮投资周期的基金的医疗投资故事,感知了磐霖资本能在寒冬中逆势准备好弹药并在国内医疗投资尤其是创新生物医药VC圈占有重要一席的底层逻辑:专业认知、方法论、团队业绩、投资人及行业生态坚定的支持和信赖。逆势募资15亿坚定持续布局真正的长坡厚雪“尽管当下创新药处于资本的下行周期,很多投资人都持观望态度,但医疗长期投资逻辑没有改变,生物医药是真正的长坡厚雪。”李宇辉信心十足的说到。不得不承认的是,创投寒冬的持续,叠加医疗板块在二级市场的疲软,使得整个医疗投资领域的悲观情绪不断蔓延,不少投资机构和LP开始减少甚至直接远离医疗投资。但磐霖资本“逆流而行”,不仅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成功逆势完成募资,而且还选择在医疗投资尤其是创新药领域继续纵深挺进。“其实我们没有刻意挑某个时点来募资,而是按照既定的发展节奏在走。”李宇辉告诉动脉网,在医疗投资领域,磐霖资本的投资脉络演进经历了几大节点,从起家时期以成长期逻辑投资康泰生物、凯普生物,到2014年转型为VC,将医疗早期投资作为磐霖VC投资的两大方向之一,再于2018年先于行业押注迈入“春天”的创新药,以及当下聚焦中国的“源头创新”的Bio-tech机会。在李宇辉看来,中国巨大的人口基础,尤其是老龄化带来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是中国创新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不断发展的最大驱动力。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则推动着创新药及医疗器械研发的不断进步。同时,国内政策支持鼓励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的不断创新,海外归国及本土培养的科学家创新创业方兴未艾,加上国内配套人才基础和CXO等产业基础不断提升,这些都使得中国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的行业发展正在逐步走向突破。“从长远看,医疗尤其是创新药及器械具备长期的行业前景,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这是典型的长坡厚雪,这种投资前景的长期确定性是不以短时或中期的市场波动而改变的。”而对于当下行业尤其是创新药赛道体现出的“凛冽寒意”,李宇辉则分析是过往创新药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历了一波高增长后的自然回落,很正常”,而不能简单归结为集采等政策变化的压制,“恰恰相反,政策的变化是有利于真正的创新药脱颖而出的”。加上资本市场的双重叠加,目前行业确实呈现双杀的“寒冬”特征。但就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国内创新药研发在不断突破,国内在Car-T细胞治疗、iPSC再生等领域呈现出与欧美同步的特征,在肿瘤免疫(ADC)、自身免疫、新肿瘤免疫靶点(Kras,CSF-1R)、小核酸技术平台、AAV基因治疗管线等领域则不断在海外获批临床,不断获得国际大药企的商业合作,显示出中国创新药水平正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磐霖坚持认为,过去三年,是市场喧嚣逐渐沉寂并泡沫出清的过程,亦是行业的理性回归。三年过去了,市场上那些喧嚣的声浪逐渐退去,而专业的医疗投资基金,则正逢在潮水退去后从容地选择投资标的的最佳时机。只不过,李宇辉指出,“不同于2016-2019年,如今创新药的大环境的变化对该领域的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要求都更高了。”具体到创新药领域,本土医疗产业见证了中国创新药开发的浪潮,许多具有丰富产业经验的优秀科学家开启创业征程。“以前,跑出来一大批me too, me better以及best in class的产品/企业,后来则是first in class,现在要求更高了,企业需要向更高难度的技术源头、技术前沿领域推进,也就是我们说的要投‘源头创新’。”李宇辉说。所以,不变的是什么?医疗或者说生物医药行业的长期投资逻辑不会改变。变的又是什么?是创新的要求和投资的标准都提高了,投资的对象也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正是基于上述认知和前期实践,磐霖资本能精准地感知趋势,做出判断,并因此吸引了LP的持续认可。以此次完成募资的磐霖旭康基金为例,不仅有磐霖老投资人的支持,也获得了一系列新的机构投资人的支持。从名单上看,包括:杭州市区两级产业引导基金--杭州市科创集团和杭州萧山国际创业投资、国有出资平台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国有市场化金融机构中原信托(自有资金);上市公司成都先导(688222.SH)、利欧股份(002131.SZ)、天境生物(IMAB.US);市场化金融机构淳石资本;此外,以高净值个人、企业家为代表的磐霖老LP作为基石投资人也加入其中,复投率超40%。从政府引导、国资到上市企业,再到市场化金融机构,多元的出资方既表明各类机构对磐霖资本的高度认可,亦表明磐霖的差异化认知优势能满足各方的诉求。李宇辉将这一切的基础都归结于“前期业绩与认知先行”。所以,有了充足“弹药”后,磐霖资本新基金接下来又会如何发力?在细分赛道选择上,磐霖旭康基金将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CGT)、iPSC再生领域、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免疫、心血管高值耗材、创新IVD等细分领域来布局“源头创新”。磐霖认为,国内的相关基础科研已逐渐扎实,产业链也逐步完善,高端科研人才持续回流,这些都为医疗,特别是创新生物医药创新落地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中国自身具备了较好的“源头创新”的生态/土壤,大量“源头创新”的公司也随之不断涌现。“这就给磐霖投资‘源头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李宇辉指出。对于何为“源头创新”,磐霖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李宇辉指出,过去,很多创业公司将国外已经被验证的靶点或者药物形式带入国内;现在,国内很多创始团队基于其在某一领域多年扎实的科研积累,能将成果落地于新的技术平台或者新的药物形式,解决重大临床痛点、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些新的药物形式和技术都处于非常早期,和国外对标公司阶段非常接近,甚至很多技术特点和药物机理都是源于科学家的原创研究成果,国外几无对标。明确了这些定义和画像,就有更清晰的方向。“我们依然是从刚性需求出发。过去数十年,疾病谱先后由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向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迁移,我们的源头创新一定要落实到针对具体适应症的临床应用,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医疗器械”,李宇辉表示。循着适应症的变化,磐霖这两年基于源头创新先后投资了以再生胰岛技术治疗1型糖尿病的智新浩正、以rAAV技术治疗遗传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至善唯新、iPSC-CAR-NK细胞治产品研发企业星奕昂等早期企业。以11月磐霖资本刚宣布领投的领博生物为例——这是一家基于再生组织⼯程及⼈⼯器官研发的平台型企业,创始人为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孔德领教授。从产品角度来看,领博生物的生物型人工血管实现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与具备生物活性的脱细胞基质的有机结合,具备了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长期通畅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血管狭窄与堵塞的发生率,目前研发进度国际领先,一旦成功将具有重要的行业意义。又比如10月由磐霖资本宣布独家投资的迪纳元昇。该企业专注于新型核酸自组装技术开发,并以此为载体开发具有器官和细胞靶向的纳米药物,以实现核酸药物、小分子药物、蛋白药物等多种药物形式在人体内的精准高效安全递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小核酸药物递送方面,迪纳元昇开发的新一代药物递送平台“DNA纳米载体”展现出了兼具安全性和靶向性的巨大潜力,有望解决小核酸药物肝外靶向递送的行业内痛点。从上不难看出,磐霖资本倾向于布局具有高技术壁垒,且在学术界经过充分验证,并在产业界尚处蓝海的技术。不过,由于源头创新壁垒更高、风险更大,所以除了精准的趋势判断外,如何在相对有限的投资周期里陪伴创业者和创业企业一起成长,如何尽可能快地促进创业企业由技术转化为产品,如何将研发企业产业化,从而如期实现投资退出,成为摆在磐霖资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投前投后双轮驱动打造医疗投管新范式聚光灯下,生物医药源头创新项目万众瞩目,但要从一颗种子到破土而出,再到长成大树,整个过程却非常不容易。“作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同行者,投资人研判识别并投出去是一方面,更需要有陪伴企业长期成长的耐心。”李宇辉告诉动脉网,“提前认知、提前卡位,精耕细作、长期陪伴,以及多轮加注、助推黑马变白马是磐霖多年投资实践中总结的投资方法论,这在医疗领域的投资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在磐霖医疗投资发展早期投资的康泰生物及凯普生物两个成功案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数据显示,两家企业磐霖在上市前都共计投资了三轮。而以聚焦创新小核酸药物的瑞博生物为例,磐霖资本从2015年参与该企业A轮融资以来,又先后在其B轮、C1轮、C+轮和2022年启动的E1轮融资里追加投资,一直从早期陪伴到中后期。又比如肿瘤微环境响应型药物研发平台企业亲合力,磐霖从领投A轮帮助企业调整天使轮不合适创业的股权结构开始,又在B轮大型国资投资机构领投时进行了追加;肿瘤创新药物研发企业复诺健生物和“全球新”小分子药物开发企业劲方医药,自首次投资该企业后,磐霖资本后续又持续大比例追加了两轮。再比如,结构性心脏病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发企业金仕生物,这是磐霖资本早期挖掘并等待多时后再有机会出手的项目,后续又在红杉领投的C轮中持续大比例追加。据了解,在磐霖资本的整体投资项目里,实施大比例追加的项目占比超过了45%。“此外,在早期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进程中,除了融资这条主线外,科学与技术/早期发现(discovery)向产品转化、研发产品向产业化转化、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化是早期创新创业企业三个最大的的难点。”李宇辉介绍。而这,正是长期耕耘生物医药投资的磐霖资本一直以来极为注重并极力推动企业实现的主要看点。为了能更好地陪伴企业,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实现“三个转化”,磐霖已经组建起以专业背景和产业背景为基础,以内部资深投资人和外部科学顾问为补充的投资团队,具备“产业+投资+国际化视野”复合背景,且能深刻理解产业整合和资本市场。“这就可以很好地与我们的被投企业同频共振”,李宇辉说。除了投资团队的学术及产业配置,在组织建设方面,磐霖资本也专门成立了投后管理委员会,以追踪企业发展态势,跟进企业发展难点和业务需求,与项目投资团队互为补充,做好“资源嫁接、方向引导、出谋划策、紧急帮扶等工作”。“在磐霖看来,投后的工作包含了产业、管理、投行等几个维度,可能基于我们的产业背景和行业生态,我们尽可能为被投企业对接行业资源;尤其是创始人在面临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或犹豫不决时,其他成熟企业或其他行业企业的投资人经验就显得尤为珍贵,往往这时,磐霖愿意倾囊而出,及时回应企业的需求,而基于投行背景和经验,我们很多候任上市的企业创始人都会主动来找我们商量上市规划;又比如,有的企业在组织架构升级招 聘CSO、CFO时会来找磐霖的董事或者合伙人帮忙推荐或面试;还有就是现在我们很多创新药企业在产业化进程中面临产业落地选址的问题,我们也会牵头帮忙对接政府产业园区等资源。”但是如果企业明明基本面尤其是产品研发进展不错,但融资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到位,出现了暂时性的困难,这个时候投资机构就会面临“帮不帮?”的问题,李宇辉说,磐霖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能考虑继续投资,或者帮助企业做好财务规划以渡过暂时的财务困难。”“当然许多VC机构都会做这些,但问题是是否持之以恒,在磐霖看来,这些投后赋能工作,我们也是尽可能从磐霖的资源或能力强项方面去帮助企业和创始人,帮忙不添乱。因为这本身就是磐霖“源头创新”投资的一部分,是磐霖有效提升早期投资回报空间及控制投资风险的手段,这对于医疗的早期投资显得尤为重要。种子有了,苗也发芽了,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这需要多方参与,但磐霖作为投资机构及股东,愿意做出贡献并积极帮助企业去牵线组织其他资源。”正因为双方的深度信任所建立的友好关系,面对越发优势明显的企业,磐霖也有了相应的投资主动权,“我们对企业也有了充分的了解,企业在后续融资中也愿意我们继续追加。”得益于长期支持和专业陪伴,磐霖获得了被投企业的持续认可,不断加码。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的医疗投资领域,跨领域协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趋势,如何帮助被投企业提高资源匹配度成为了行业痛点。而磐霖资本因为在多个细分领域布局多年,以及拥有丰富且多元的LP及产业资源,已搭建了较为完备的体系。比如,在政企对接方面,磐霖资本基于杭州萧山当地的临空产业园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规划,成功将磐霖被投医药冷链数智化服务平台企业——渡石医药供应链引入落地,助力园区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上实现物流智能环节的提前布局。据悉,磐霖资本一系列优势项目都在陆续对接落地进程中,真正使企业与政府园区实现多赢。从多轮押注的长期陪伴到投资团队、投资体系的专业构建,以及投后管理服务的做精做深,磐霖资本加速进化,形成了医疗投资和项目管理的新范式。持续纵深,一场面向未来医疗的新叙事当前,中国医疗创投的叙事逻辑正在悄然演变:从跟随式或模仿式创新到源头创新,从美元基金独挑大梁到人民币基金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医疗投资行业无疑正迈入新的机遇期。从国家层面看,科技创新已被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据新华社数据,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1.91%持续提高到2022年的2.54%,增长迅猛。其中,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022年突破3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这意味着,我国前沿科技的产业化浪潮势必迎来红利窗口。从国内医疗产业层面看,粗放式增长行至拐点,监管体系完善、资本市场回调以及宏观经济周期的叠加式影响开始显现。产业界也开始呼唤具有差异化创新实力的企业,以具有临床应用和市场前景的产品,应对国际化成长的挑战并推动产业的迭代升级。“磐霖资本作为从成立起就布局‘科技创新’的人民币基金,已经经历了2轮完整投资周期的锤炼,锻造了成熟的科创企业早中期投资方法论。”李宇辉告诉动脉网,接下来,磐霖资本将延续专业和务实的投资策略,并持续进化,持续给投资人创造丰厚的回报,助力国家科技创新事业。李宇辉还提到,尽管创新药行业处于资本的下行期,但行业一定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动脉网观察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演进历程发现,每个周期行业都会迎来烈火烹油的高速增长,从而泡沫积聚,后又在遇到险滩急流时泡沫破灭并遭遇挑战,但总体趋势都是在曲折中持续向上。而那些持续纵深、勇于突破的创新企业终将享受到行业发展的巨大红利。比如,在上一轮周期中,国内新药上市数量、临床试验规模就大幅增长,适配新药生态的资本动能和接轨国际的监管规则也逐渐就位,初步成型的产业链和人才体系更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在接下来,国内生物医药在迈向“源头创新”的征程中,只要保持足够的专业、定力和耐心,中国在接下来的10-20年势必会涌现一批具备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它们将引领行业的发展,并讲述出独特的中国创新故事。与之而来的是,在这些世界级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企业背后,也一定会崛起一批重仓中国、持续押注生物医药源头创新的投资机构。

发布了文章

再生医学蓝海,华迈携国内首个动物源性脱细胞基质复合骨材料闯入

近年来,再生医学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小到细胞、组织,大到器官都可以通过再生医学技术进行修复、重建。据Statista统计,2021年全球再生医学市场规模约为169亿美元,预计2030年可达955亿美元。我国再生医学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8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85亿元。国家层面在大力推动再生医学发展。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再生医学”被列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及“科技前沿攻关领域”。依据上述文件,国家发改委同步编制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发展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推动形成再生医学和精准医学治疗新模式。再生医学定义宽泛,再生材料、组织工程、干细胞是三大热门赛道,其中生物再生材料已在骨科(含运动医学)、口腔、神经外科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涌现出正海生物、迈普医学、冠昊生物等多家上市企业,同时华迈医疗等赛道参与者也快速完成多笔大额融资。华迈医疗是一家以再生医学为导向的高科技医疗器械及先进生物材料企业,公司在成立6年的时间里建立起核心技术平台、自建生产线,为产品转化打下牢固地基。今年6月底公司迎来首张三类器械注册证,骨再生医学材料产品获NMPA批准。该产品是国内首个动物源性脱细胞基质复合骨再生医学材料,具有优秀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安全可控的免疫原性和完全的生物可降解性,为国内众多骨缺损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应用空间广泛。华迈医疗骨再生医学材料以动物源软组织为原料制备脱细胞基质,保留生物活性及天然结构骨修复材料主要应用于骨科、口腔科、神经外科三大科室,可用于创伤骨缺损修复、脊柱融合术、种植牙时牙槽骨增量手术、颅骨修补等场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骨退行性疾病增加、运动损伤增多、种植牙集采落地,骨缺损修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据南方所统计,2018年我国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9.3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96.9亿元,其中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3.4亿元。据华迈医疗副总经理郭维光介绍:“仅在骨科领域,骨缺损修复手术的需求量便超过200万台。”骨修复材料主要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人工骨三大类,其中自体骨供应严重不足;同种异体骨除供应有限外,又存在免疫排斥、疾病传播等风险;与之相比,人工骨来源广泛,且具有较佳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其应用率在不断提高。目前,人工骨材料已发展至第三代。第一代人工骨是由硫酸钙、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等无机陶瓷材料构成,或由纯化的动物源性I型胶原与钙磷陶瓷复合而成,模拟人体骨组织三维空隙结构,具备骨传导性;第二代人工骨包括生物活性玻璃、硅/锶等离子取代的钙磷陶瓷或这些无机成分与动物源性 I型胶原组成的复合材料,在具备骨传导性的同时提高材料刺激骨细胞分化成骨的能力;第三代骨再生医学材料是在二代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或其他生物活性成分,改善材料的骨诱导性及成骨性能。目前,在我国人工骨市场,第一、二代人工骨仍是主流,已有多款产品获批,同质化竞争严重。而第三代骨再生医学材料技术、应用壁垒较高,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华迈医疗的产品定位为第三代骨再生医学材料,公司的初心便是要解决二代人工骨成骨性能、骨诱导性不足的问题,推出“动物源性脱细胞基质+磷酸氢钙”的复合骨再生医学材料,可在不添加任何生长因子及干细胞的前提下修复大面积缺损,是全球首个以脱细胞动物组织基质为主要成分的生物活性骨再生医学材料。脱细胞基质指经特殊处理除去组织中的细胞成分、细胞外基质中的抗原成分,制备成无活体细胞存在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结构的生物支架。此前,主流的复合骨修复材料多以纯化的牛I型胶原蛋白为有机成分,组成单一,且存在生物活性不足及植入后可能存在长期炎症反应等问题。而华迈医疗自主开发的温和脱细胞工艺,在去除动物组织中免疫原性物质的基础上,较好地保留了组织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如I、III型胶原蛋白、丰富的非胶原类蛋白及微量的生长因子,同时也不破坏胶原蛋白天然的三股螺旋结构。同时,华迈医疗骨再生医学材料产品中选用了磷酸氢钙,相较于羟基磷灰石等材料在植入早期即可更快释放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进一步促进人体干细胞成骨分化。总的来看,华迈医疗的骨再生医学材料可模拟自体骨的成分和结构,拥有较佳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及可降解性。在临床前动物实验中,针对小鼠胫骨节段骨缺损修复,华迈医疗骨再生医学材料实现了远优于美国市场主流同类产品的效果,成骨量可达到二代人工骨代表产品的10倍左右。同时,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照国内代表性的复合型人工骨材料,华迈医疗的骨再生医学材料产品在新骨生成率上有明显优势。骨再生医学材料年产量可达30万件,资深销售团队及专业渠道加速市场推广在骨再生医学材料产品获批后,华迈医疗的商业化迈上新的台阶。在此之前,公司便已逐步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市场化团队,“后援”队伍已蓄势待发。华迈医疗自主开发生产工艺,掌握生物活性基质生产技术、微型化加工技术、生物陶瓷合成及复合技术。同时,公司自建2个GMP生产基地,共有骨组织再生、口腔组织、运动医学及其他三条独立生产线,为后续的产品管线也打下基础。如此一来,华迈医疗可自主把控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及成本,实现定期保质的交付。目前,华迈医疗可实现年产20万到30万件骨再生医学材料产品。在市场层面,华迈医疗正在加速扩充市场销售团队及经销商渠道,目前销售团队成员都是资深的医疗行业人士,均拥有5年以上的销售经验。同时,集采常态化趋势下,华迈医疗也希望能借助今年的骨修复材料全国集采,快速实现市场准入及应用。华迈医疗CEO江涛提到:“集采利好自主品牌,有望提升国产品牌的占有率,新品牌也可借此快速实现市场准入,加速临床覆盖。华迈医疗希望以更优性价比提供临床最优的疗效。”而面对集采存在的降价挑战,华迈医疗自建生产基地,在成本把控上更有优势,同时公司除骨再生医学材料外,还在布局口腔颌面生物材料、运动医学组织再生材料、软组织再生材料等多领域的多款产品,其中不乏集采目录外甚至短期内市场空白的单品,公司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除国内市场外,华迈医疗还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目前骨再生医学材料产品正在开展FDA注册申报,同时公司也在准备欧盟市场准入。在国际化发展层面,华迈医疗也有其优势所在。首先,公司拥有原创的技术及产品,不受专利限制,且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其次,华迈医疗在美国建有全资子公司,具有一定的本土化发展优势,便于开展市场推广。基于核心技术平台广泛布局,2款产品预计将于明年上市自2016年12月成立以来,华迈医疗始终坚持以再生医学为导向的发展策略,从临床需求出发不断完善产品线,开发多款best-in-class或first-in-class的再生医学产品。截至目前,华迈医疗快速布局骨科、口腔、运动医学等多领域,公司在脊柱及口腔领域的两款产品已完成临床随访,预计将于2024年获批上市。同时,在单品销售外,华迈医疗还可与其他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生物材料,或根据需求定制材料,这也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第二曲线”。在高壁垒的再生医学赛道,华迈医疗能实现快速的发展,离不开公司团队的支撑、自主研发的路径、临床合作的积累。公司创始团队在再生医学领域深耕多年。创始人江涛拥有科研创新及产业转化的双重背景,发表同行评审高水平学术论文超30篇,曾任职于美国知名的骨科器械公司,参与骨、软骨、韧带等组织再生产品的开发与上市;联合创始人孙博士拥有超30年再生医学从业经验,同时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拥有丰富的中美创业经验。此外,公司研发、生产、市场部门均由经验丰富的行业老将带队。基于团队的多学科背景及深厚的技术积累,华迈医疗坚持自主研发,已形成脱细胞平台技术、复合材料平台技术,可快速开发迭代产品。目前,公司核心技术及材料已获国内外专利授权10余项,同时还有近20项技术已提交专利申请。此外,公司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顶尖医院达成紧密合作,可及时接收来自临床的需求和反馈,也可与专家一同开展临床教育,从而加速市场推广。谈及未来的发展,江涛提到:“为实现成为全球再生医学材料市场领导者的目标,华迈医疗一要做到全面的产品布局,二要有领先的技术及产品。我们将持续深耕骨科、口腔、运动医学等领域,开发首创或独创产品,未来几年内每年都将取得1到2张三类器械注册证,覆盖更大的临床应用市场。”在千亿再生医学蓝海市场,华迈医疗已展现出“黑马”之势,受到临床、资本认可。据悉,公司已完成新一轮融资,由老股东深创投、天峰资本、国信创新股权继续加注,杭州滨江伍零伍零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新进投资。深创投投资团队表示:继上轮投资之后,华迈医疗深厚的技术积累、强有力的执行能力以及卓有成效的战略打法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公司及团队的信心。华迈医疗超预期地快速获证再一次印证了企业产品的优异性。针对未来的商业化进程,华迈团队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相信华迈一定能够不负众望,继续稳步前行。天峰资本表示:再生医学材料的市场空间广阔。 华迈医疗作为这一领域起步早、拥有独创性的生物活性基质材料的平台性技术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天峰资本已经陪伴华迈6年并将持续为华迈赋能,支持华迈医疗取得更多的突破。相信未来,华迈医疗将进一步扩大其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加快推进临床创新,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国信创新股权表示:华迈医疗是国信创新股权持续加码关注的优秀标的,也是国信创新股权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重要布局。作为拥有强有力的动物实验数据和临床试验数据的创新技术企业,华迈医疗不仅拥有强有力的创新研发团队,还凝聚着一批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医疗营销人才。期待未来华迈的商业化表现和更多的产品落地。杭州滨江高新金投表示:华迈医疗深耕杭州滨江区,是众多落地扎根滨江区创新创业的归国科学家企业中的优秀代表。随着第一张三类注册证的获得,华迈医疗接下来会迎来更多的注册证获批和商业化的实现。滨江5050基金充分看好华迈医疗团队的产品化和商业化能力,并会一如既往地全方位支持华迈医疗的后续发展。在即将到来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 COA 学术大会上,华迈医疗将设立展位(1P-07),并于11月25日(本周六)12点15分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104B会议室举办卫星会暨骨再生医学材料产品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启动仪式,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共同探讨再生医学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创新应用及价值!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发布了文章

武侯区、华西医院、成都科创投共建,这一概念验证中心为何独特?

自2021年以来,“产学研”融合节奏持续加快,行业不断往创新腹地前进。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走向产业端,尝试消除前沿理论与临床需求之间的壁垒,将创新技术真正落地。不过对于医疗领域创新应用研究而言,这仅意味着迈出了征程的第一步。如何真正打通学术创新链和产业创新链,实现科研、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助力科学家跨越成果转化“死亡之谷”仍是目前困扰各界的难题。自千禧年全球首个“概念验证”诞生以来,这一发展模式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一剂良药。不仅两度被写入《美国创新战略》,更是相继在欧盟、新加坡等地实施,成为加速高校科技成果商业化进程,弥补研发与市场之间空白的关键。正是因此,2023年概念验证中心的申请与创建,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也呈燎原之势发展了起来。12月20日,武侯区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以及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科创投”)共同打造的“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启动,为西部地区的“概念验证中心”模式树立起标杆。据悉,“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依托武侯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大平台优势成立,将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上的创新转化资源进行了深度链接,同时构建起多层次概念验证支撑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承载体系,提供产业化引导、市场要素补全、应用场景检验、产业资本对接等个性化服务,以筛选出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项目,帮助高校科研人员成功踏出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步。从科研到市场需跨越的“死亡之谷”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的复杂系统工程。世界领先的技术转移公司Bastille, LLC的CEO布拉德利·拉尚曾在分享欧美进行先进技术转移转化经验中谈及,科学家创业成功率只有3%左右。科学家创业成功率为何如此低?事实在于要实现创新成果的落地,至少需要经历基础研究(科研阶段)、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转化创新阶段)、规模生产(产业化阶段)三个阶段。而在科研到成果转化、成果转化到产业化之间存在着“死亡之谷”。根据武侯区的科研成果转化经验,可以发现“死亡之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从“成果创新开发”到“场景应用牵引”的创新概念验证能力不足,科研人才缺乏对技术成果经济性、效益性的充分论证,科技成果成熟度普遍较低,商业潜力不够,专利产业化率和收益水平不高。二是从“懂技术懂产品”到“懂市场懂需求”的人才服务能力不足,缺乏涵盖懂技术到懂市场、懂产品到懂需求的跨学科、跨专业人才队伍。三是从“成果转化服务”到“企业孵化育成”的资源全程陪伴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转化可分为基础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工程化、商业化五个阶段,长期以来,市场关注重心主要集中在成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最后一公里”阶段,导致早期技术成果缺乏资源陪伴而陷入“死亡之谷”。“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为何是“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技术创新转化通常分为基础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工程化、商业化五个阶段。概念验证是贯通全过程创新的关键环节,而“概念验证中心”则通过为处于初步阶段的科研成果提供包括实验场地、资金、人才团队支持,以及二次开发进入市场方案等必要的验证条件,解决基础研究成果在向市场转化过程中踏出“最初一步”和跨越“死亡之谷”这两个核心问题。不同于其他“概念验证中心”,“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的独特性在于,该中心由武侯区采用院企地联合共建模式,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集聚了三大平台优势。其中,武侯区凭借其大健康产业基础,为人才团队提供了约1200平米的验证场地,以及蓝润中心、科创城等多个未来项目的落地载体支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则利用其现代医学技术优势,为人才团队在创新转化平台和临床试验方面提供资源支持。与此同时,成都科创投集团则将通过“直投+基金”的方式深度布局硬核科技项目,搭建基金资源矩阵,以吸引基金投资者、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未来项目落地载体:健康谷三方合力下,最终构建起了“1平台建设(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3主体支持(政府、医院、投资平台)+N家创新转化资源方赋能”的“1+3+N”运营体系,为科研团队的早期科技成果配置资金,开展技术与商业化验证提供了支撑。“1+3+N”运营体系除基础资源供给外,“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还以华西医院研发项目、创新人才、科技成果等优势为依托,为具有商业化潜力的项目提供专属技术经理人全程服务、成果转化加速营培训服务、多元化接力式投融资服务、定制式专家咨询赋能服务、精准化项目对接推广服务、落地产业配套政策对接等6大深度服务,全力构建概念验证“成果筛选评估机制、项目培育加速机制、投融资接力机制、专家深度赋能机制”4大验证机制,加速形成要素齐全、流程清晰的概念验证中心“6+4”验证体系,将为概念验证中心甄选项目提供“陪伴式、全流程”的专业技术转移服务。在构建资源全程陪伴能力方面,“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则与创新服务机构、投资机构、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机构等建立起战略合作联盟,整合成果评估、工业设计、知识产权、营销推广等专业资源与服务,并联合市科创投组建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解决创业团队有成果无资金、有产品无市场的困境。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建和试运营,“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不仅举办“蓉漂杯”相约华西坝-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概念验证对接会等多场资源链接活动和人才培训活动,多个创新药品、医疗设备、数字医疗、核医疗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论证亦在此开展。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还推动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立清三号”、热休生物细胞制品研发中心等11个重大项目投资落地,总投资额达3.6亿元。在本次揭牌仪式中,华西医院科技部王艳艳表示,我国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地陆续成立了多家概念验证中心,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商业化,但至今少有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的概念验证中心。“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立足华西医院优质临床资源,整合从人到科研条件再到资金链等一系列的问题,推动成果转化加速提效、弥补医药研发高价值科技成果与可产业化、市场化科技成果之间的空白环节,打通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公里”。未来,“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还将集中推动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片区创新展示推广、对接路演、投资交易,以华西健康谷为基地,促成创新科技成果在武侯区的孵化育成,最终落地“医工融合”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承载区,为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产业“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的成立,无疑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供了支撑。而其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取得诸多成绩,同时深度链接创新转化资源,离不开其自身基因。今年,成都市武侯区发布《成都市武侯区关于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华西医美健康城管委会联合多个部门发布《武侯区促进大健康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扶持政策》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大健康产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研发制造、专业服务平台等高质量发展。成都市更是印发《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方案》将地处武侯区的华西医美健康城作为市级重点产业链中高端诊疗的主要承载地、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地和区级重点产业链数字健康的主要承载地,并提及武侯区创新资源优势显著、健康市场活跃,且医药健康产业中、下游链条上已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引导医药健康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可行性强。站在这一关键节点之上,武侯区与医疗产业及其科研成果转化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放眼全国,华西医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是标杆一般的存在。自2005年起,华西医院便着手构建医研一体的科研平台。在2017年便开始思考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死亡之谷”的问题。随着相关探索的逐渐深化,华西医院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也逐渐完善,搭建起了包含政策保障、平台支撑、管理保障、服务保障的创新体系,在医院科技量值方面,连续10年位列全国第一,而在专利方面,华西医院在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单里,专利授权量和PCT专利的授权量都是第一。而成都科创投自成立以来,便重点投向硬核科技项目和高校院所重大原创技术落地转化项目、拥有创新资源的重大技术创新平台,以及具备科技成果转化价值的产业链节点企业,在科创投方面经验丰富,已投资项目345个,助推上市企业22家,累计投资退出企业50余家。三大平台携手,赋予了“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在创新培育、产业应用与商业拓展、全生命周期科创赋能的基因。正如会上,四川大学教授、四川易阿索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文教授所谈到的那样,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应用落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光靠我们科学家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来说,从创新的产生到产品上市的过程中,涉及临床研究、注册申报、市场准入等诸多专业要求极高的环节。虽然我们成立了公司,但前路仍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我们期望概念验证中心在未来持续为我们提供核心团队搭建、优质资本引入、商业机会链接等方面的帮助。“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作为专注生物医药领域的概念验证中心,其落成对于行业发展而言,价值不言而喻。

发布了文章

医保灵魂砍价托举创新药,多格列艾汀如何为华领医药注入推动力?

上周三,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结果正式公布。随着当天结果公布的,还有一则央视新闻的医保谈判灵魂砍价现场短视频,主角是一款国产原研降糖药。紧张的谈判现场内,药企始终诚意十足,医保谈判代表颇有耐心,经过多轮谈判,降糖药从最初的5.54元每片降到了5.39元每片,最终成功进入医保。谈判过程中,企业代表一度报价5.52元,代表“我我爱”,也是这款药物的研发代号,成为医保目录揭晓当天的网络热点。这款降糖药,就是华领医药的华堂宁®(多格列艾汀,HMS552)。多格列艾汀是华领医药在糖尿病领域布局的核心产品,也是公司首次成功进入医保的首款商业化产品。该产品用于单独用药,或者在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配合饮食和运动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据悉,这款药物不仅是全球范围内首个获批上市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也是过去十年来糖尿病领域首个全新机制的原创新药,和首次在中国推出的2型糖尿病全球首创新药。在当前国内竞争激烈的糖尿病市场中,多格列艾汀凭借全新机制、良好药效和高安全性从中脱颖而出。2022年9月于国内获批上市后,在患者群体中积累了良好口碑,也在销售端取得了好成绩。时隔一年,多格列艾汀顺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意味着国内更广泛的糖尿病患者群体即将以更小的经济负担拥有新的治疗选择。这不仅是华领医药商业化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预示着,国内的糖尿病市场用药格局将开始发生转变。国内降糖药市场亟待国产创新药破局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的报告,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了197.5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72.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3%。全球糖尿病市场规模不断扩增,中国作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攀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截止2021年,全球共有5.37亿的成年糖尿病患者,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是1.4亿,超过全球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同时,预计到2025年,中国糖尿病市场的潜在规模将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大批药企争夺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虽然中国降糖药市场规模巨大,但不少问题已经显现。目前,国产降糖药仍以仿制药为主。众多国内药企已经在常规降糖药上进行了成熟布局,如今正在其他方向上发力。比如,针对SGLT-2抑制剂,国内已有鲁抗医药和福元医药抢占了达格列净的首仿,江苏豪森和四川科伦则均有恩格列净的相关仿制药获批上市。DPP-4抑制剂同样竞争激烈,由于最近几年原研药的专利即将到期,预计将有大批量国产仿制药上市。中国药企想以仿制药切入国内糖尿病市场,现实却不十分理想,外资企业原研药仍然是中国糖尿病市场的主力军。药融云《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红海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院内由外资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销售占比超80%。国内企业占比仅不到20%,且以仿制为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TZDS酮类等多类新药大部分是跨国药企生产,国内市场较为依赖进口。根据米内网对2023年上半年国内口服降糖药的统计,不论是实体药店还是网上药店,阿斯利康、拜耳、默克、默沙东等MNC的原研降糖药销售额均名列前茅。即使目前的降糖药物种类多样,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需求仍未被满足。从疗效上看,部分药物疗效不佳,存在疗效不持续、血糖控制波动大、达标率低、并发症以及合并症控制不足的问题。同时,不同的药物由于选取的作用机制不同,存在一些特有的不良反应。因此,开发出疗效和安全性更好、更能平稳降低血糖的药物,才能更进一步满足当前的临床需求。而国内仿制药为主、进口药占主导的糖尿病市场,亟需国产创新药的破局。这一形势下,华领医药的多格列艾汀成为了先锋。进入医保为华领医药商业化进程注入强大推动力2022年9月,多格列艾汀正式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GKA类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多格列艾汀是华领医药根据“修复传感,重塑稳态,从源头上治疗糖尿病”的原创科学概念,自主研发的一款全球首创、全新机制、异位变构调节的GKA药物。该药以人体血糖传感器葡萄糖激酶(GK)为靶点,作用于胰岛、肠道、肝脏等葡萄糖储存与输出器官,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受损的GK功能,进而改善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故而,具有重塑血糖平衡生理调节的作用机制,有望从源头上控制2型糖尿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与传统降糖药相比,多格列艾汀基于全新调控机制形成了三大优势。首先,降糖效果更加优异,其上市前的2项(SEED和DAWN)Ⅲ期临床研究数据,已充分证明了多格列艾汀的优秀降糖疗效和胰岛素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并且在上市前已被验证,部分患者服药52周有效后可以停药一年;其次,安全性更高,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多格列艾汀在降低高血糖的同时,低血糖(低于3mmol/l)发生率不足1%,且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同时,由于多格列艾汀具有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可不经过肾脏代谢,为大部分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在2022年上市后,多格列艾汀作为国产原研创新药,为国内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此次进入医保,将有更多患者群体能够以更加优惠的价格用上这款创新药,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意义重大。实际上,多格列艾汀在去年上市后,便在商业化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米内网曾对国内上市口服降糖药2023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进行了分析,在网上药店销售的品牌TOP20中,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片、默克的盐酸二甲双胍片、华领医药的多格列艾汀片位居前三。多格列艾汀上市还不到一年,便挺进TOP3,在众多进口药中,这款国产1类创新药的身影显得尤为可贵,在激烈的糖尿病竞争格局中已占据一席之地。这意味着,进入医保后,多格列艾汀良好的疗效、优惠的价格和持续放量的优势将有效叠加,华领医药在糖尿病市场中的地位会得到进一步稳固。甚至具有撼动当前降糖药用药格局的力量,有望突破进口药占据主导地位的封锁。此外,华领医药的发展还有着国家政策的加持。今年国家医保局对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给予了诸多政策倾斜,建立了覆盖、申报、评审、测算、谈判等全流程的创新药的支持机制。其中,他们将目录准入方式由专家遴选制改成企业申报制,申报范围主要聚焦近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在当年目录新增药品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32%提高到2023年的97.6%。而在市场最为关注的“灵魂砍价”环节,国家医保局今年的降价幅度相较往年也更温和,尤其是针对创新药,降价幅度较整体低4.4%,释放出医保“偏爱”创新药的信号。这一信号背后代表的是国家政策对本土创新药企和原研药的鼓励,在保障社会基本需求的同时也平衡了企业合理的回报。这对于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来说是一项利好的转变。华领医药赶上了这趟政策顺风车,顺利进入医保,可以说是为其在国内糖尿病市场大展拳脚又注入了新的动能。国家医保谈判结果正式公布后,多格列艾汀进入医保的价格降幅值得注意。此前,多格列艾汀的定价约420元/盒,本次调整降幅超60%。综合算下来,多格列艾汀每日服用2片,每片5.39元,日费10.78元,对应年费为3935元。实际上,这一价格比此前医保目录里最贵的口服降糖药要高46%。定价公布后,有市场反馈认为,这一价格符合预期,是比较理想的定价。多格列艾汀经过十余年的研发历程,上市一年后便进入医保,定价也可以说实现了社会和企业的平衡。这也表明多格列艾汀的临床价值受到了认可。再看国产原研药和其他降糖药进入医保后的放量和销售情况。以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为例,在2020年底进入国家医保后,其2021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增长约 6 亿元,同比增长 331%。随着新适应症加入医保,泽布替尼再次实现放量,中国销量持续上涨,2022年的国内销售额达10.15 亿元,2023年上半年的国内销售额已达6.69亿元。同样,阿斯利康与BMS共同研发的达格列净在进入医保后,销售额也一路猛增。该产品在2017年获批进口进入国内市场,2019年通过医保谈判被纳入目录,此后三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02.20%、312.21%、155.50%。2021年,达格列净的院内销售额超19亿,而到了2022年,其院内销售额已近30亿元。这些原研药在进入医保后,均受到了积极正向的影响。华领医药的多格列艾汀进入医保后,市场也期待看到销量的爆发。深度商业化布局正在进行时多格列艾汀进入医保,是华领医药商业化道路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但这只是开始,华领医药已经进行了更加深层且成熟的布局。为保证多格列艾汀进入医保后的持续供应,华领医药高瞻远瞩,自产品上市以来,就一直与生产合作伙伴和商业化伙伴密切合作。与常州合全药业、浙江瑞博制药和上海迪赛诺共同投资,扩大药品的生产能力,确保药物足够的市场供应。2020年8月,华领医药与拜耳建立战略合作,就多格列艾汀在中国达成商业合作协议。多格列艾汀商业化以来,华领医药与拜耳密切合作,销售网络成功覆盖互联网药房、零售药房、医院药房三大渠道,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今年以来,华领医药已收到两笔来自拜耳的里程碑付款,共计12亿元人民币。随着产品进入医保,华领医药与拜耳的合作将继续深化,双方将扩大多格列艾汀在糖尿病管理领域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其受益于β细胞功能和TIR的改善。除了持续推进商业化进程,华领医药还在探索多格列艾汀的更多可能性。在适应症上,公司正在开展多格列艾汀在糖尿病预防方面的临床研究,也在探讨其在内分泌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中的获益。开发药物的创新性与商业化道路上积累的丰富经验,成为华领医药走向国际的底气。公司计划于2023年底或者2024年初,在美国提交IND申请,继续推进第二代GKA的海外开发。从登陆港交所,到多格列艾汀上市,再到医保谈判成功,华领医药正循序渐进地进行着产品的创新布局,稳步推动商业化进程。期待华领医药作为一家专注研发原创新药的公司,在未来的商业化道路上能有更精彩的表现。

发布了文章

揭秘血液制品: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杨汇川研究员访谈录

1、血液制品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请问血液制品的概念和行业特点是怎样的?我们今天谈血液制品,首先要介绍一下血液制品的概念。血液制品是指从健康人血浆中通过分离纯化等方式,提取出来的血浆蛋白制品。血液制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在二战期间,美国哈佛大学的E.J.Cohn教授,通过低温乙醇工艺,从健康人血浆中分离出来了白蛋白,开启了血液制品的产业化和工业化。正是因为血液制品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它逐渐显示出三个重要的特性。第一个就是它的战略安全属性。在战争、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活动当中,血液制品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二个是它天然的社会属性和公益属性。血液制品是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而来,也就是需要通过献浆员献出他们宝贵的血浆而获得。无论通过什么手段进行加工,比如分离纯化等,它的社会属性和公益属性仍然存在。第三,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被高度关注。由于血液制品具备这三种属性,中国、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都广泛地关注血液制品产业的发展。血液制品作为一类特殊的产品,一直接受严格地管理。2、国内血液制品行业与国外血液制品行业同相比,有何差异?谈到中国的血液制品和国外有哪些差异这个话题,从血液制品的本质上讲,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在就一些细节方面作比较的话,差异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原料血浆端。国内及国外在献浆员献浆的间隔频次、献浆量、献浆范围,以及某些血浆质量标准上面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其次,从生产制造端来看,血液制品在国内主要有三大类品种,分别是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此外,还包括一些特种免疫球蛋白,例如国内目前上市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还有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总体来看,我们国内企业生产的血液制品种类大概有10多种,而国外的大型血液制品企业可生产约20种以上。国内和国外相比,主要在微量蛋白血液制品方面,存在5、6个品种上的差异。最后,在临床使用端,目前国内外也是存在一些差异的。例如,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在中国每千人的年使用量,大概不到30克,而在美国每千人的年使用量,超过了200克,这个差距大概在8倍左右。总体来看,国内外血液制品,无论是从原料血浆的管理、生产制造过程到品种数量、监督以及临床运用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3、面对这些差异,国内血液制品企业在做怎样的准备呢?首先,血液制品在国内供应还是不足的,也就是原料血浆供应量不足,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家卫健委、地方政府和地方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原料血浆的供应量,已经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多个省份已经制定了“十四五”浆站建设规划。这些新建血浆站的规划将有利于缓解血浆的供应缺口,同时也为血液制品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次,在血液制品类别多样性方面,我们和国外大型血液制品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中国大部分的血液制品企业,甚至是龙头企业,一般也就只有十多个品种。而国际领先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已经可以分离出20多个品种。所以国内的血液制品企业的血浆综合利用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鞭策我们国内血液制品企业,要加大科研投入,把原料血浆当中更多有效的血浆蛋白成分提取纯化出来,研发生产出临床需要的血液制品,供应百姓的需求。最后,从国民人均使用水平来看,我国和美国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每年人均使用量约有8倍的差距。这就需要血液制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聚集科研人员和临床专家的力量,研发生产出更多血液制品,广泛地用于临床,救治更多的患者。4、请问血液制品行业的运行模式是怎样的?谈到国内和国外血液制品企业的运行模式,也是原料血浆来源的差异所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年采浆量,大概在5万吨左右,血液制品企业数量大概不到10个,而中国的年采浆量大概在1万吨左右,却有近30个血液制品企业左右,导致国内外血液制品企业运营模式存在差异。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血液制品企业,小而散,因此在血液制品的研发投入,包括血浆蛋白的品种方面,以及成本控制方面,都尚和国外的血液制品企业,有不小的差距。相同容量的血浆,企业从中提取获得的产品种类越多,血浆综合利用率越高,分摊到单个品种的产品的生产成本越低。另外,国内的血液制品,从原料端到分离制造,再到上市销售,整个过程是在一个企业里面完成。而国外原料血浆的中间组分可以调拨,从而提升含量较低的产品的生产和回收效率,例如微量蛋白产品。这就启示国内血液制品行业,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进一步走向国际化。5、请您谈谈对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的展望。未来,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的方向以及血液制品企业的重要工作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在血浆蛋白产品的生产工艺方面,通过工艺优化提升,能够让血液制品更加安全有效,临床应用更加便捷。例如,最近获批上市的天坛生物10%层析静丙的工艺改进,让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这个产品在质量安全和临床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工艺升级,已经和国外最先进的血液制品制造工艺,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另外,一些血液制品,是可以通过一些新的技术来大幅提高产能,供应社会需求。例如,目前的重组人凝血因子FVIII、FIX、FVIIa等,均可以利用重组蛋白表达技术来扩大生产,供应临床的广泛应用。国内已有多个血液制品企业在重组蛋白领域有所投入,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获得相关产品的上市许可。这些重组制品对中国的血液制品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个方面,就是要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中国有近30家血液制品企业,过去几年通过重组并购,已形成了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几个龙头型企业。下一步,我相信这些企业,通过一些有效地管理,能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和血浆利用率,从血浆中获得更多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来满足市场需求。最后,我相信在政府,特别是在国家卫健委、药监局等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未来的血液制品行业会持续高速发展。我也相信,中国的血液制品会为公共卫生的保障和社会稳定,贡献血液制品的特殊力量。

发布了文章

医渡科技2024财年中期业绩:毛利率创新高,亏损大幅收窄

2023年11月30日,中国医疗智能行业头部企业医渡科技(股票代码:2158.HK)召开2024财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管理层团队对公司2024财年上半年业绩和“聚焦”战略及阶段性成果进行详细介绍。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2024财年上半年”或“报告期内”),医渡科技毛利率同比上升12.1个百分点至38.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经营开支总额占收入的百分比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经调整后净亏损同比收窄75.9%至人民币5410万元。报告期内,医渡科技实现营收3.56亿元,同比下降24.9%。对此,医渡科技管理层表示,这主要由于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即便在此情况下,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依然大幅度减少。此外,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8.72亿元,同比增长58%。据介绍,在手订单中过亿元人民币订单已经完成交付。发布会上,公司管理层强调了在决策逻辑中对长期主义的坚持。据介绍,自2023财年下半年开始,医渡科技紧紧围绕“聚焦”战略,专注于核心业务和核心客户,以提升盈利能力。公司管理层始终将长期主义贯穿于战略制定和日常决策,相比较业务规模扩张,现阶段更看重盈利能力的打造,以进一步夯实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谋求长期高质量发展。自研医疗垂域大模型,YiduCore持续迭代升级报告期内,医渡科技加强技术创新以夯实核心竞争力。基于“医疗智能大脑”YiduCore在医学知识、知识图谱和高质量医疗数据处理能力的大量积累,医渡科技持续开展基于超过千亿精细化训练Token的医疗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的研发和训练工作,目前已完成70亿、130亿参数的模型训练,并正在进行700亿参数的模型训练。公司计划推出不同参数量级的模型版本,适配不同终端及场景的应用需求。结合持续优化升级的自研大模型,YiduCore也将从1.0版本迭代升级到2.0版本。基于多维度实践沉淀可量化知识图谱打造的医疗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将不断迭代YiduCore的核心算法,使其语义理解更精准,推理能力加强。报告期内,医渡科技持续投入资源,不断加深对疾病的理解。截至2023年9月30日,YiduCore医学知识图谱覆盖超过100000个医学实体,其中疾病知识图谱覆盖的疾病数量已超过10000种,YiduCore已在近80个疾病领域建立疾病模型,覆盖超过1700家医院。通过该等积累,YiduCore可以精准识别超过2.5万个医学语义字段。基于YiduCore,医渡科技得以不断提高研究级证据产出的效率,并加深不同疾病领域的研究能力。截至2023年 9月30日,公司已与专家及权威机构合作出版19本疾病标准数据集,包括食管癌、结核病、精神疾病等,为相关疾病领域多中心研究构筑基础。另外,公司的全方位公共卫生解决方案提供大型模拟仿真及预测,能够实现高效的动态决策,已在25个省市落地验证。三大业务协同效应增强,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医渡科技业务稳步发展,业务分部之间的协同效应再增强,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期内收入实现人民币1.28亿元,毛利率为45.2%,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9月30日,医渡科技的顶级医院客户总数增至94名,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的客户数量增至38名。公司持续推动新一代医院场景智能解决方案的商业化推广,“全病种数据库平台”深度赋能医学科研,提供灵感发现、多模式病历搜索、智能抽取、随访、统计分析和AI建模等全流程的科研工具,已在多个头部研究型医院及三甲医院部署应用,并被250余个临床科研团队深度使用,据介绍,公司面向医院的研究业务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35%。公司不断深化对重点疾病领域的研究,血液病领域中标某华东地区三甲医院国家血液系统疾病全国多中心大数据平台项目,合同金额近人民币900万元;眼科疾病领域,由公司承建的“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数据平台”在报告期内正式发布;针对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的解决方案方面,公司已经在公共健康和数据平台业务上建设了多个行业标杆项目,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中标北京市朝阳区医疗监管平台项目,助力构建医疗卫生机构运营监管分析体系,合同金额近人民币1000万元。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表现强劲,实现收入人民币1.70亿元,毛利率为27.8%,同比上升13.3个百分点,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9月30日,医渡科技已进行296项临床研究,并已进行221项前瞻性及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公司的智能临床试验管理组织服务已覆盖304个临床试验机构。公司前10大客户的收入留存率为128.2%,20家头部跨国药企中,有15家是公司的客户。基于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智能化服务平台,公司在各项临床试验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其中包括提前完成兆科眼科的TAB014III期临床试验,及某生物医药公司的湿性年龄相关黄斑变性III期临床试验中的患者招募入组工作等。此外,基于丰富的真实世界研究能力与经验,医渡科技连续中标某MNC客户的三项技术要求很高的癌症和疼痛相关的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并在该类研究领域建立了专属战略合作意向,公司的真实世界证据(RWE)业务已成业内旗舰品牌。凭借板块间的协同效应和在眼科疾病领域的深度研究,报告期内,公司还中标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小儿膳食防控近视IIT研究项目。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收入为人民币0.58亿元,毛利率为53.2%,同比上升28.1个百分点。在健康管理平台上至少完成一笔交易的活跃用户数达到2600万名。报告期内,医渡科技持续增加“惠民保”业务的市场渗透率,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累计中标并服务4省12市,包括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等。公司作为“深圳惠民保”的主运营平台,助力保险公司承保超过600万份“深圳惠民保”保单,参保率超过35%,参保数量和参保率均位列全国惠民保项目前列。报告期内,公司的糖尿病数字疗法产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司首次将糖尿病数字疗法融入到了“天津惠民保”的健康管理付费服务中,同时成功入选海南省“2+3”健康服务包项目,并将在今年开展先期试点工作,推进数字疗法创新应用与海南省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从辅助医生临床诊疗与诊断,到加速新药研发,从赋能公共卫生精准决策,到个性化多层次的主动健康管理,医渡科技“医、药、险、患者”的商业闭环正在不断完善。展望未来,医渡科技将继续提升对核心算法的升级迭代,开发和优化医疗垂类大语言模型,同时加大对YiduCore的投入,期待为医疗领域各应用场景提供强大的赋能。作为快速发展的医疗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公司将继续坚守“使价值导向的精准医疗惠及每一个人”的使命,以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来把握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巨大市场机遇,通过不断迭代的“医疗智能大脑”,为医疗生态系统中的行业参与者带来更多价值。

发布了文章

佗道医疗携超融合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等亮相2023COA

近日,佗道医疗携超融合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及佗影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佗术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等重磅新品,亮相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COA学术大会,吸引了多位参会的专家学者。本次COA大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期间佗道医疗还开展了新品分享沙龙、生态伙伴签约仪式。作为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创新领导者,佗道医疗打造了“骨科手术机器人+术中影像设备”的超融合解决方案,并在底层技术平台的基础上持续拓展手术机器人、影像设备产品线,相关产品陆续获批,今年来已有3款新品拿证。公司深耕骨科领域,围绕机器人手术需求开发C形臂等配套器械,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同时横向发展临床多个科室,致力于打造全科室手术机器人平台,推动临床手术的精准高效化。解决手术机器人与C形臂X射线机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佗道超融合系统陆续落地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临床骨科手术量也在迅速增长。骨科手术微创化是大趋势,但临床操作难度较高。骨科手术机器人做医生的“手”,让操作更精准;C形臂做医生的“眼睛”,呈现高清影像,特别是三维C形臂提供立体成像,更好地呈现人体组织结构及其与器械的位置关系。二者的配合推动临床骨科手术走向微创精准。多数情况下,临床骨科手术机器人搭配的都是三方品牌的三维C形臂产品。然而市场上现有的C形臂产品主要是为人手操作设计,底层接口并不向机器人企业开放,因此二者交互性不强,需要医生手动调试设备,临床操作复杂性较高,且手术耗时长。同时,传统C形臂关注的是成像质量,而搭配手术机器人使用的C形臂还要关注运行精度,需控制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抖动等,以避免干扰机器人运动。观他山之石,美敦力等领军企业推出的都是“手术机器人+术中影像设备”的整体解决方案。近年来国内骨科企业也在陆续投入开发一体化系统,多为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或是影像设备企业。然而,跨界融合创新门槛高。企业不仅要分别掌握骨科手术机器人及三维C形臂的核心技术与开发能力,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壁垒更多体现在软件上,如影像识别及运动控制算法,C形臂的壁垒更多体现在硬件上,如机械结构设计、关键零部件生产等,还要实现二者的系统整合。佗道医疗实现了先发及先至。公司在开展佗手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试验的过程中,便洞察到手术机器人与三维C形臂不匹配的痛点,自2021年起立项研发三维C形臂,并花费了近1年的时间推进其与手术机器人在结构设计、软件控制等方面的融合。最终形成了真正一体化的Hyper-fusion超融合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实现了“1+1>2”的效果。首先是在两个“1”上的突破性创新。佗手骨科手术机器人高度集成,体积小,且操作精度高,临床定位精度可达亚毫米级。机械臂末端视觉标记物及通道采取一体化设计,避免了分体式设计带来的消毒流程多、拆装中发生偏移等问题,产品稳定性强。据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佗手骨科手术机器人螺钉植入优良率及手术精度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道影三维移动式C形臂采用十二寸第三代平板探测器,实现30×30cm超大视野、4K无损再现,且拥有10kw超大功率,实现更佳分辨率及持续曝光时间。其次是两个“1”的有效融合。佗道医疗Hyper-fusion超融合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一键配准最快72秒,机器人准备步骤减少,且操作精度高,提高临床一致性及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间。同时,一体化的结构设计,大大减少了空间占用。此外,Hyper-fusion超融合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降低了手术门槛,并通过整合设计降低系统成本,有利于推动骨科机器人手术在基层普及。目前佗手骨科手术机器人及道影三维移动式C形臂都已获批,Hyper-fusion超融合解决方案陆续应用于临床,已在全国超20家医院装机或试用,其中不乏大三甲医院及区县级医院,获得专家一致好评。据介绍,在一家县级医院,80%的脊柱外科手术都会用到佗道医疗的超融合系统。布局五大赛道,实现单品的纵深发展及临床科室的横向拓展骨科手术器械,是佗道医疗的优势领域,但公司并不局限于骨科市场。从机器人临床手术需求出发,佗道医疗战略布局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穿刺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和医学影像设备五大赛道。“融合”与“突破”是佗道医疗产品研发的重要理念。在医学影像设备赛道,公司将AI技术“融”于术中成像中,推出佗影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从临床操作高效便捷的需求出发,佗影C形臂采取一体机设计,占地仅1㎡,整机仅250kg,术间转运灵活。同时,佗影C形臂实现了独特的设计,一是平板旋转45°,轴向成像视野增加40%;二是术中影像拼接,实时显示长节段影像;三是无线台车,实时同屏显示影像。目前市场上的小C产品受探测器尺寸限制,成像视野有限。但医生在观察患者双侧骨盆、全下肢等部位时,需要更大的视野范围,手术过程中要多次成像。而佗道医疗利用AI技术,实现术中的影像拼接,提供医生更完整的影像,缩短手术时间。佗影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已在今年7月获批,有望借助佗道的渠道开展快速的市场推广。此外,佗道医疗致力于为全科室医疗用户提供机器人解决方案,在手术机器人技术平台的基础上,“融合”不同的临床应用场景,推出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公司的佗术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已在今年9月获批。临床经皮穿刺操作难度大,医生需在不可见脏器内部情况的前提下,实现对病灶的精准穿刺,人体软组织与脏器交互时的受力变形运动会影响操作的精准度,同时患者的动态呼吸也会影响病灶定位。因此,经皮穿刺操作高度依赖术者的实践经验,并需进行多次CT扫描以调整定位穿刺角度、深度。佗术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除满足精准的导航定位及运动控制算法外,还应用了一套能预测及跟踪患者呼吸曲线的算法,结合光学及压力传感技术,预测患者呼吸运动,提示医生合适的穿刺时机。该产品与CT设备联合使用,辅助医生制定穿刺方案,可提高单次穿针成功率,减少医患术中辐射暴露。伴随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肺结节检出率不断提高,肺癌诊断需求增长。肺部组织活检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能有效提高肺部穿刺的成功率,避免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同时,伴随精准治疗概念的普及,肿瘤消融治疗手术量增长,也将推动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基于开放式的技术平台快速转化产品,打造智慧机器人手术生态本次COA大会上,佗道医疗发布了“智合”开放式精准导航定位技术平台,其整合了手术机器人、术中影像设备等的核心功能模块及元器件开发技术。在此基础上,佗道医疗可根据临床需求快速转化产品。同时,通过开放式的平台,佗道医疗可与行业伙伴或临床专家合作,以机器人为核心打造全新的智慧手术生态。“智合”是佗道医疗打造平台型布局的关键一步。目前手术机器人单价高、使用率低,从临床效益出发,对手术机器人的集成化及手术室的智能化程度都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手术机器人正在逐步覆盖临床诊治更多环节,同时配套的手术器械陆续推出。融合是一大趋势,从器械间的软硬件结合,到手术室生态的融合。佗道医疗正在开发机器人专用的碳纤维手术床,目前无源的手术床已经取得一类证,明年电动碳纤维手术床将获得二类证,加入到骨科手术机器人超融合系统中。除手术设备间的融合外,佗道医疗还将推进数据的融合。在机器人手术中,除术中三维C形臂影像外,公司还将整合术前CT影像、核磁影像等,覆盖更多维度的信息,为医生的术中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依据,帮助医生高效精准地完成手术。除内部发力外,佗道医疗将不断拓展对外合作,联合产学研界,共建智慧机器人手术生态。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发布了文章

费米子独家授权健康元镇痛新药,实现AI制药商业闭环

近日,广州费米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费米子”)与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康元”)签署协议,将公司自主开发的镇痛新药FZ008-145在大中华区的独家权益授予上市公司健康元。协议中所提到的小分子创新药物FZ008-145是一款高选择性第二代Nav1.8(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抑制剂,FZ008-145具有强效、非成瘾性镇痛的优势,目前Nav1.8靶点已获得5项POC验证临床数据。今年10月,FZ008-145已向CDE递交IND申请。健康元药业集团创立于1992年,历经多年稳健经营和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一家创新科研型的综合医药集团。旗下拥有健康元、丽珠医药两家大型上市公司,20余家主要控股子公司。一直以来,健康元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战略基点,以打造创新药和高壁垒复杂制剂技术平台双轮驱动为战略目标,围绕呼吸、镇痛、消化道、辅助生殖、精神、肿瘤等具有显著临床需求的领域进行了丰富的管线布局,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及在研药物管线。据沙利文数据,健康元2021年国内综合性药企收入规模排名第6,研发投入排名第5名,处于同行业较高水平。费米子科技是一家AI驱动的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公司,2019年开始运营,围绕中枢神经(CNS)、自身免疫领域早期创新靶点开发差异化BIC/FIC产品,致力于成为一家AI和数据驱动的创新药物研发公司。该公司自主开发的Drug Studio AI药物发现平台以超高靶点选择性和组织靶向性为突破口,已实现工业化应用,并构建了一体化的AI药物研发解决方案。成立以来,费米子获得了来自创新工场、微光创投、熊猫资本、挑战者创投、同晟资本、讯飞创投、正轩投资等投资机构的认可和支持,累计获得融资数亿元。目前,费米子已经开发了13条围绕超高选择性和组织靶向性的小分子药物管线,今年新增2条管线IND中美双报,预计年底启动I期临床试验。费米子进展最快的非成瘾性慢性镇痛管线FZ002,今年3月启动I期临床,目前已经完成I期临床试验多次给药研究,年底即将进入II期临床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研究。市场规模超百亿,阿片危机亟待解决作为如今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慢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被WHO列为继血压、心率、体温、呼吸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国际疼痛协会统计,全世界1/5的人经历过慢性疼痛。《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指出,我国有超过3亿人正在遭受慢性疼痛,且正以每年1000-2000万的速度增长,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尽管疼痛人群规模巨大,但中国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疼痛患者就诊率不足10%,而现阶段医疗资源的供给也远无法满足庞大的疼痛患者群体需求。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致使许多治疗手段疗效都不尽如人意。现有疼痛药物通常存在着耐受性低、长期安全性差、潜在药物滥用等问题,且中重度急性疼痛治疗依赖阿片类药物。在美国,阿片类镇痛药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自2016年起,FDA便发布警告将限制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据FDA在2018年公布的数据,美国当年共有6.7万人死于药物滥用,其中70%与阿片类镇痛药相关。此后,强生、普渡制药等更是被美法院以“助长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理由提起诉讼,罚款及和解方案涉及数百亿美元。国内阿片类镇痛药的滥用问题也不容小觑。据美柏医健统计,2019年,市场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镇痛药中有7个为阿片类药,另外3个为阿司匹林、洛芬待因、盐酸丙帕他莫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到现在,阿片类药物使用虽有所降低,但仍然占市场主导地位。在全球阿片类药物泛滥的今天,亟需一款创新非阿片类镇痛药,解决疼痛领域的阿片危机,重新定义市场格局。据智研咨询数据,2022年全球镇痛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11.4亿美元,中国镇痛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26.0亿元,全球急需被替代的阿片类镇痛药市场规模接近200亿美元。费米子AI Biotech模式已实现商业闭环伴随着AI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AI SaaS、AI CRO与AI Biotech(出售软件、服务和研发药物),成为我国目前AI+新药企业的三种主要商业模式。这三种商业模式中,AI Biotech横跨药物开发的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验阶段。放眼全球,AI在剂型设计、新形态药物递送、临床患者分层、临床试验设计优化、临床结果预测、虚拟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研究等新的应用场景开始出现。众多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不论是AI技术的应用探索,还是AI+药物研发企业的发展重心,均会逐渐延伸至受法规监管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在众多商业模式尚在“摸石头过河”时,经历过AI SaaS、AI CRO等商业模式的探索后,2020年,费米子便将自己定位于AI Biotech。创始人邓代国博士在多次采访中坚定表示,“药物管线价值在新药研发过程的前端较低,其核心商业价值的获取往往在过程后端。这个行业的特性决定一定要去做后端才能获取最大价值。”如今看来,随着此次License合作交易的落地,费米子AI Biotech模式已实现商业闭环。创新药物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仍有大量基础科学研究难题待探索与解决。基于对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了解,综合特定疾病领域的竞争格局与潜在交易前景,在特定的领域集中挖掘知识和数据,让AI技术与商业竞争更加垂直以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是费米子在创新药物立项上的主要考量,也是费米子跑通商业模式的关键一环。因此,与当前许多将药物研发聚焦到肿瘤领域的公司不同,依托团队及底层算法基础,费米子将药物研发重心放在了中枢神经(CNS)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在技术上利用自主开发的Drug Studio AI药物研发平台,以超高靶点选择性以及组织靶向性为突破口,积极开发差异化的BIC/FIC新疗法。在费米子目前布局的多款药物管线中,布局在CNS领域的药物管线超过4条,进展最快的非成瘾性慢性镇痛管线FZ002年底即将进入II期临床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研究,有望成为全球CNS新药管线推进最快AI Biotech。今年5月,FDA就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药物研发和生物制品中的应用发表了一份31页的讨论文件,探讨在药品生产中应用AI/ML技术的问题。根据FDA介绍,AI/ML为制药行业提供了许多机会,例如流程优化和控制、智能运维以及持续流程改进的趋势监测。此外,AI/ML还可以为引入工业4.0铺平道路,创建一个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制药价值链。如今,AI/ML将在药物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已经无人质疑,伴随着如费米子一般的AI Biotech逐渐完成商业模式闭环,接下来,如何拓展AI在制药中的应用场景、顺利推进管线、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就成为AI制药企业能否继续书写“新历史”的关键。

发布了文章

手持9张AI三类证,深睿医疗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后影像AI时期,单家医疗AI企业的能力能有多强?一种朴素的评价方式是考量企业的三类证数量。算上上个月末刚刚获批的头颈CT血管造影图像辅助评估软件,深睿医疗手握的AI三类证数量已达9张,常见的DR、CT、乳腺机皆可智慧赋能,大通量的胸部、心脑血管、女性关爱、儿童生长发育等脏器/领域皆可辅助诊断。不过,针对单一设备、单一病种开发的智能化能力看似直观,但放在临床医生面前却不顶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做选择题,而是在“开放”的医学影像中,找到每一个可能的答案。深睿医疗显然明白医院对于AI的真实需求。一个个看似独立的AI应用,早已在平台的集成下突破了各自的能力边界,进而创造出全新的、全流程的疾病辅助诊疗能力。突破单一AI能力限制,深睿医疗赋予基层医疗“新能力”理解深睿医疗当今的价值需分两个步骤。首先要看单一AI产品,是否能够针对单点问题真正优化医生的工作流;其次要看平台,是否有能力将已有的智能算法集成起来,涌现新的价值。单一医疗AI产品的价值在于特定场景的降本增效,其特征为针对性强,不改变或较少改变医生诊疗流程。本次获批的头颈CT血管造影图像辅助评估软件便是应用了深睿医疗最前沿的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大量专家标注数据,可自动完成头颈CTA影像重建、血管狭窄及斑块进行智能检出、测量分析,同时提供辅助诊断结构化报告。相较于传统工作站而言,头颈CT血管造影图像辅助评估软件的优势体现在智能快速重组、业务流全覆盖、算法自动去骨等特征上。一方面,深度学习赋能的AI能够对血管进行识别,无需减影去骨,并能在数分钟内完成头颈血管后处理图像,医生只需确认最终效果。另一方面,深睿医疗用Al全面覆盖影像获取、后处理、病灶评估、胶片、结构化报告等全流程,可进一步提升影像处理效率,减少医生工作量。平台之上多个AI融成的综合解决方案则能满足一些特别的需求,甚至赋予医疗机构过去不曾具备的能力。譬如,国内现有的基层医院在处理急性卒中诊疗时,除了动脉瘤性SAH能部分做到CTA检查,大部分急诊卒中依据的是 CT平扫,没有进一步的脑血管CTP检查,因而治疗不足和治疗过度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若将头颈CT血管造影系统结合深睿医疗自研的另一款产品头颈血流灌注(CTP)组成的Dr.Wise®头颈血管解决方案,便可让急性卒中诊疗落足基层。简单来说,收治卒中患者后,头颈CTA能让血管图像的后处理重建效果标准化和同质化,减少诊断误差;CTP则基于CBV、CBF、TTP、MTT、Tmax等量化值以及对脑组织窗进行的高精度量化分析,对缺血半暗带、核心梗死区和低灌注区进行精准测量,自动输出不匹配比值,实现对异常灌注区域的量化分析。两项技术协同之下,卒中患者救治的时间窗扩展至24小时,基层的精确治疗能力也因而得到满足,进而解决了急诊卒中“快”和“准”这两个关键问题。“影像+文本”双AI引擎,Deepwise MetAI塑造差异化能力头颈CTA与头颈CTP外,深睿医疗还拥有肺炎、肺结节、骨龄等辅助诊断产品。目前,所有的AI及信息化解决方案都被集成在了深睿医疗的智慧影像&大数据通用平台Deepwise MetAI之上。作为国内首个医院影像科智慧化建设一体化创新平台,Deepwise MetAI意在将影像科工作流由目前的“信息网络化”跃升至“全流程全场景的AI数智化”,全面提升影像科工作精度及效率。为此,该平台以影像为中心,结合多模态数据,实现“存、传、算、用、管”一体化,大力促进全能智慧影像科建设,在疾病的健康评估、早期预警、辅助诊断、临床辅助决策、多学科会诊、科研管理、教学培训以及科室智慧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以Deepwise MetAI下属的智能多模态科研平台为例。该子平台依托独有的“影像+文本”双AI引擎,形成了“AI For Medical Science ”的医疗数据一站式可视化分析处理工具,使得智能多模态科研平台还能提供智能医疗数据库管理、丰富的统计分析模块、AI自动标注、全流程一键式特征提取、特征筛选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模块,为医生科研提供了一站式AI解决方案,可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骨等多病种的智能精准化研究。总的来说,为赋能医疗科研领域的不同人才,深睿医疗打造了量身定制的支持方案,助力他们在不同阶段的研究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无论怀揣雄心壮志的“科研新锐”,还是在领域内已经成就卓越的“医疗科研大佬”,智能多模态科研平台都将成为科研征程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引领探索知识边界,开创医疗科研新未来。引入大模型,深睿医疗进入高速AI开发时代纵观各医疗AI龙头布局,每家企业都在试图通过打通一个一个疾病点,形成线性的解决方案,再编织成智慧临床的“网”。要在这一过程中拔得头筹需做好两点:其一,要尽可能快、尽可能高效地完成单点应用的开发;其二,要深入洞察临床中的真实需求,连接“单点”涌现高效且契合临床的解决方案。为了兼顾以上两点,深睿医疗率先引入大模型的能力,并将其应用于智能多模态科研平台之中,在协助医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有效加快了AI应用的开发速度。如今,智能多模态科研平台不仅保有强大的多模态课题管理能力、AI自动标注、多模态数据统计分析和AI建模能力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医疗图像通用分割模型SAMI(Segment Any Medical Images),适配X-Ray、CT、MRI、PET、超声、病理切片、内镜、皮肤镜、牙片、血涂片等多模态医疗数据,实现从器官、到病灶甚至病理细胞、病变组织、细胞元素等级别的亚秒级分割,为医疗实践中的一切图像分割任务提供了AI一键式解决方案。对于医疗科研工作者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科研模式,革命性地提高了效率;而对于深睿医疗而言,全新开发能力的意义在于降低AI开发成本,提高应用开发效率,将过去不那么“经济”的AI应用开发由理论变为现实。迈着更大的步伐,他们正不断缩短同全场景AI终局之间的距离。

发布了文章

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赛道新突破!视通消化机器人完成首例动物实验

近日,苏州视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通医疗”)在上海某知名三甲医院消化科专家的指导下,圆满完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动物实验。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均达到预期目标,充分验证了视通医疗柔性消化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精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自然腔道柔性消化手术机器人,是引领消化内科手术外科化未来发展趋势的先进性技术。视通医疗此次成功完成动物实验,展示了在自然腔道柔性消化手术机器人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视通医疗在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继在自然腔道柔性妇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后,持续发力专注于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深耕,并继续推出柔性双臂消化手术机器人,充分展现视通医疗在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赛道的实力和决心。传统ESD手术操作难度高、学习曲线长、技术难以普及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方法,以高完整切除率和卓越的安全性而闻名。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或大面积切除相比,ESD微创手术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同时减小了术后瘢痕的形成。因此,ESD已成为治疗早期胃癌、食道癌、结肠息肉以及其他黏膜下病变的首选方法。然而,传统ESD手术还存在一些挑战。由于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医生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过程。由于消化内镜的结构限制和器械的限制,医生在切除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对组织进行牵引,不仅降低了切割效率,还增加了手术难度。此外,ESD手术严重依赖医生的个人技术,从而增加了推广和普及的难度。特别是对于经验较浅的医生而言,他们在进行ESD手术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操作来保持黏膜层视野的清晰度,这不仅降低了手术效率,延长了手术时间,还可能增加穿孔、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柔性手术机器人系统助力消化道手术发展随着微创手术的需求不断增长,消化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备受关注。海外多家公司,如Medrobotics开发的Flex™ 机器人系统、EndoQuest Robotics开发的ELS系统、Endomaster 研发的Ease System等,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机器人技术在胃肠病学领域的应用,为该领域的手术实践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视通医疗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推出了一款柔性消化手术机器人,其创新性的设计增加了器械运动自由度,赋能医生双手操控的能力,成功实现了内镜手术外科化,提升了消化手术的精准度,缩短了医生学习曲线,降低了机器人术式推广和普及的难度。视通消化机器人由医生平台和患者平台两部分组成,实现主从操控。该产品以自主研发的多腔器械通道为载体,术中可独立操作影像和机械臂,并提供额外的工作通道。由于其结构巧妙尺寸紧凑,视通手术机器人不受手术室空间限制,可移动性强。患者平台具备360°转向,前后伸缩,俯仰控制等功能,从而降低医生经消化道操作器械进入人体的难度。该系统配置了多款末端手术工具,包括腕式电刀、鸭齿钳、持针器等,机械臂兼具柔性通过性和刚性可缝合性的优势,能够满足现有的消化手术需求;此外这些器械均可实现单、双极功能切换,降低了术中更换频率。医生可以通过医生控制平台独立操控影像系统、机械臂以及水气通道,实现全方位的精准操作。主控制臂采用七自由度冗余结构,可达空间约400mm*300mm*300mm,具有力反馈功能,为医生提供更灵活、更大范围、更精细的操控体验。系统操作界面智能化,操作反馈直观,医生可以轻松完成传统内镜手术中难以实现的任务,如提拉、牵引、推升、切口闭合以及全层缝合等。七自由度柔性机械臂,实现内镜手术腔镜化视通医疗柔性双臂消化手术机器人圆满完成首例活体动物实验本次动物实验选择了成年活体白猪作为研究对象,成功完成胃和食管多处机器人辅助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在寻找病灶过程中,视通医疗的多腔器械通道设计很独特,柔软性和延展性俱佳,医生可以像操控内镜一样将器械通道送达病变位置。该多腔通道包含两个机械臂通道、一个影像通道、一个器械钳道,医生可以通过控制平台独立操控。这种创新设计使得手术操作方式更接近传统腔镜手术,智能化入路方式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资源选择。当器械通道到达病变位置后,与患者平台进行快速连接,通过医生控制平台进行体内操控,提供稳定的手术视角,模拟腔镜手术的视野效果。到达病灶处后,患者平台装载七自由度腕式电刀以及无损鸭嘴组织钳,辅以独立操控的影像系统,医生只需通过双手操控主控制臂进行提拉及电刀定位,即可轻松稳定地标记胃和食管上多个2x2cm²至4x4cm²的病变区域,显著改善了传统内镜手术操作中视野频繁移动的问题,确保了手术的精准度。具有注射功能的腕式电刀,通过注射甲基蓝染液可将粘膜间隙撑开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间。医生控制电刀和组织钳配合进行粘膜切割和组织提拉,通过牵拉张力可以分离粘膜肌层和黏膜下间隙,因此清晰可见粘膜下的血管走向,便于凝断血管,更高效的将病灶切除。这种精准模拟外科医生的双手操作,减少了术后出血风险,实现黏膜下肌层无损剥离,有效降低破孔机率。医生可以通过灵活的柔性臂进行持针和转针,轻松完成全层缝合,实现最佳的闭合效果。这种缝合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术中穿孔并发症的补救,而且术中医生无需切换使用止血夹,能够更轻松地完成手术。与其他ESD手术相比,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结果,增加手术的成功率。这种高精密的机器人辅助手术更有助于ESD手术的推广和应用。>>>>关于视通医疗苏州视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8月,后获得由比邻星创投领投的数千万天使轮融资。作为专注于自然腔道柔性机器人及高值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填补了国内高端柔性机器人技术的空白。视通医疗以平台化技术为基础,打造柔性、小型化、低成本的手术机器人。致力于成为全球自然腔道柔性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先行者与市场引领者。除妇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和消化手术机器人系统外,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也将开展动物实验研究。视通医疗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高精度的柔性器械臂,理论操控精度0.05mm,可治疗脑深部的肿瘤和血块。具有经鼻或经颅10mm单孔入路的特点,完全替代现有的开颅手术,可以减少头部创伤,减轻术后恢复的痛苦,同时也有助于加速术后恢复。此外,该系统还拥有术前规划兼容CT和MRI成像系统的优势,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成像信息进行手术规划。在手术过程中,该系统通过双目传感器配准,实现了平台自动化操作,能够极大地提高手术精确度,实现病灶的精准切割。术后患者无需进行CT/MRI检查,为病人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安全的医疗服务。后续可拓展到胸外科,脊柱外科手术等多个应用科室,也可拓展到活检等更多应用场景。目前视通医疗已与多家国内外顶级医院展开合作,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妇科、消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临床科室,并逐步扩展到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呼吸科、胸外科等其他临床科室,实现临床科室的全覆盖。视通医疗团队已有约四十名成员,其中核心成员来自知名医疗器械和诊疗设备公司,在手术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商业化等方面拥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公司凭借着强大的技术攻关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在自然腔道柔性手术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创始人汪振表示,视通医疗成立一年左右的时间,相继取得多款产品的重大突破,离不开公司团队对技术的创新,也离不开市场化投资机构比邻星创投的信任和支持。公司将继续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驱动产品研发,为手术科室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推动国内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视通医疗即将完成Pre-A轮融资,着手准备手术机器人系统产品定型后的临床试验及后续的商业化推广。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患者享受到视通医疗手术机器人智能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发布了文章

深耕医健投资七年,昌发展如何破解产业生态的增长密码?

自2021年开始,二级市场医药股经历震荡回落。长周期调整下,医疗创投一二级市场估值体系持续被重塑。不仅医药健康产业投资趋于理性和谨慎,关注焦点也逐渐转向原始创新,而且企业亦积极于其中寻求蜕变,尝试通过原创技术突破,寻找新的着陆点。有投资者称,未来5-10年内,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有力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于是在大潮面前,无论是企业、资本、科研院校,还是各地政府都想抢得产业变革先机,不仅将医疗大健康作为创业、投资和经济规划的重要战略方向,同时也在强化自身能力,以期通过科创金融助力创新突破、缩短创新周期,进而推动产业腾飞。也正是因为如此,身处医疗创新“拐点”,各类产业生态运营投资平台相继建立,并寄希望于成为医疗创新重要的赋能者,而在这之中,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昌发展母基金体系已合作市场化投资基金44支,直接或间接投资项目1100余个,已有38家企业成功登陆二级市场,另外正在推动上市的企业30余家。而在这一连串数据背后,值得深入思考的是:昌发展基于医药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到底建立了怎样的增长逻辑?01. 覆盖全周期投资网络,昌发展如何将资金与医药产业并行?近些年,北京医药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远变革,而作为北京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主阵地,昌平区也在不断进行着产业升级。据悉,昌平区主要围绕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其中医药健康作为成长性最好的产业之一,2022年全区医药健康产业规模接近800亿元,另外还汇集了300多名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入驻了900多家创新型企业,形成了全产业链资源聚集,已成功晋级工信部认定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国科协认定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而在这背后,自然离不开昌发展于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昌发展于2015年由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全资设立,企业定位是聚焦于昌平产业功能区的“新型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其商业模式为构建产业园区一站式生态系统。正是基于这一独特性定位,昌发展在创立之初,就率先把医药健康作为重要投资板块,不仅成立专项投资基金,将产业投资做得更精细化,与此同时,在整体投资策略上,昌发展更是创新型地利用地缘禀赋与国有平台的优势,更偏向于做早中期投资。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医药领域而言,“投早投小投科技”对于区域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长期价值,即重点放在孵化自己的医药产业丛林,然后在丛林里培养种子选手,并推动其成为链主,从而打通产业上下游。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截至目前,昌发展涉及昌平企业的投资160余家,投资落地昌平区金额近31亿元,其中半数以上金额投向医药健康行业。其中不乏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包括华辉安健、炎明生物、普沐生物等昌平国家实验室、北生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图湃医疗、华夏英泰、品驰医疗等头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此外,通过基金培育了数坤科技、品驰医疗等区内独角兽,并且还推动爱博医疗、诺诚健华、百济神州、泛生子、巨子生物等5个医疗项目上市。而通过观察资本市场现状,动脉网发现许多机构在看到一二级市场红利现阶段已消失殆尽,估值倒挂严重之后,都在无奈转向早中期投资,而昌发展则早已在该领域积攒了丰富的经验,自然更有脱颖而出的优势。不过这并不是昌发展基于投资的唯一优势,在专项投资方面,昌发展从2018年开始就已经开始用自有资金和母基金开展直接投资业务。而随着母基金图谱日益完善,2020年,首支聚焦医药健康领域的知衡直投基金也随之落地,重点支持前沿细分行业。而随着医药产业不断变革以及自身能力的优化,昌发展的整体投资逻辑当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在投资阶段上,将逐步向中后期拓展升级,巩固建设全周期、可持续、正循环的基金投资生态系统,服务支持区域产业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标的选择上,昌发展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无论是母基金还是直投基金,都不局限于昌平,而是希望招募更多股权投资机构到昌平来注册落地发展和开展投资。02. 拓展“孵化+创投”模式,助力医药企业全周期成长昌发展总经理王颖曾在采访中表示,“资产管理、科技金融、产业服务,每一项或许单拎出来并不是这个行业里最强的,但昌发展的优势是扎根昌平,整合资源,让产业客户一站式的享受这些服务,这就形成了一套有力的组合拳。因此对于客户来讲,无论从效率还是质量上来说,我们的服务都更加具有吸引力。”这不无道理。其实早在2015年,昌发展就率先建立起“资产管理、科技金融、产业服务”三大业务体系,即围绕企业发展核心要素,提供集定制化产业空间、产业投融资及深度产业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以全面激活创新能量,助力企业全周期成长。但这种旨在实现空间、资本、服务三项产业发展要素系统联动的一站式生态服务理念,说起来容易,但实际落地时,则需要非常全面的保障才可能行之无碍。那么昌发展到底是如何做的呢?具体而言,向内延伸,针对被投企业,昌发展围绕产业服务、金融服务、场景落地,以及生态落地构建了多层次的投后增值服务。不仅能够协调各类政策资源、区域产业资源,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市场、成果转化、产业链、人才、技术之外,而且还能够通过基金体系、合作金融机构等,匹配企业各阶段的融资需求等等。而在外部至为关键的政企协同方面,昌发展始终秉持“政府+市场”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政府平台公司中最专业的市场化运作团队——既要深谙产业、精于企业,又要透彻了解政府需求,从而高效整合和利用政府资源,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为了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昌发展轻重结合打造园区发展新路径,以医药健康产业领域为例,昌发展搭建了全球精准医疗创新技术的国际精准医学孵化/加速中心、第三方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医疗器械CMO平台、技术驱动的器械类研发型医美项目M⁺医&美创新中心、以数字化赋能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命谷健康云创新中心、昌平生命谷远毅数字医疗孵化器等多个专业服务平台。不难看出,昌发展基于医药产业的底层逻辑,建立了一套环环相扣的产业服务体系,形成了良性的政企协同闭环,而这都可以让昌发展的平台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03. 深度聚焦医药产业变革,共同寻找行业新的增长曲线正如前文所说,我国医药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而昌发展也在顺势进行着微观以及宏观层面的转型和升级,那么两者要如何紧密结合呢?另外放到整个医药产业来看,未来的增长曲线到底隐藏在哪?放眼当下,作为医疗健康产业的深度参与者,又该如何提前布局?为找到关键性答案,“2023昌平医药健康金融投资创新论坛”将在11月17日正式启幕。据悉,该论坛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北京市昌平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动脉网VB100共同承办,邀约政府部门领导、院士科学家、临床专家、顶级投资人及企业领袖等医健生态圈多位重磅嘉宾和产业高层次人士,共同探寻未来医药健康产业的价值投资与价值创造。而从此次论坛的议程设计之中,不难发现昌发展对于医药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的洞察力和专注力。具体而言,在上午场,论坛共设置四个核心板块,包括领导致辞、主题演讲、创新共话和报告发布,核心主题是运用宏观角度观察医药产业的细微变化。以此次将在论坛重磅发布的《2023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资本报告》为例,通过对超4.2万条融资数据的清洗,用真实的投融资数据来佐证2023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变化趋势,助力行业从业者们洞悉资本变化。另外在对医药行业的创新力挖掘上,论坛不仅从科研院校出发,邀请两位重磅嘉宾就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进行激烈讨论。同时在产业横向观察上,论坛还特别邀请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成生物学分会主任张先恩就前沿创新领域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进行深度解读。除此之外,由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发展部总监黄磊带来的《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主题演讲也颇受行业关注,这是因为作为医药产业的主战场,北交所的一举一动都对产业发展有着极强的引导力和推动力。而在下午场,论坛的讨论点将更加聚集,重点围绕四个核心板块。首先是以产业视角来看,侧重关注医药和器械两大核心技术领域,更细微地观察产业变革,并希望从中找到新的增长逻辑。以医药为例,讨论焦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二是创新药企的突破与生存的平衡发展;而在器械领域,讨论焦点则放在国产替代以及出海两大方向。这都是从当前细分产业的真实诉求去寻找突破之道。另外是从产业生态视角来看,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和产业的多维变化,不少地方政府都将医药作为重点发展板块,并且都在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建设产业生态,但如何行之有效,如何将医药产业链的各项核心要素紧密串联,形成合力,共同为医药创新力赋能,则是当前各地地方政府及产业园区不得不面对的关键课题。因此,论坛特别设立产业生态圆桌,并邀请产业生态链的各方代表,共同探讨医药产业协调发展的底层逻辑。最后是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落脚点在于资本,即面对当前医药产业波动及复杂的宏观环境下,资本如何从中厘清投资中的“变”与“不变”,以及如何把握细分领域投资机遇,找到穿越产业周期的长期价值,这都需要资本提前布局,而这对于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产业论坛,而是深度聚焦于医药产业,从过去的案例梳理,到当下的市场真实情况分析,再到未来的行业变化和趋势研判,从更细微的角度去找寻医药产业未来的增长逻辑。

努力加载中

关注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