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641

尹陆黎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任医师 湖州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南浔区重点专科糖尿病专科学科带头人湖州市南浔双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糖尿病
高血压
痛风
高血糖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
感染
甲状腺肿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3大危害

现在人们工作忙碌,许多人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为了省去挤公交车,地铁的时间,上班族经常是空腹来上班的。这样做对身体的危害很大,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不要靠不吃早餐来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吃早餐,身体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影响身体代谢功能。那么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的危害有什么呢?  1、影响患者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血糖就会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对于糖代谢紊乱的患者来说,容易发生低血糖的反应,低血糖反应之后还可能出现高血糖反应,使血糖失控。不吃早餐,会影响全天胰岛素调节,这也患者难以控制血糖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吃早餐,集中在午餐和晚餐来吃,可能使血糖在一天中出现两次较大的高峰,不利于血糖控制,所以,医生建议将一天所需要的热量分散开来摄取,也就是一日多餐,以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  2、影响患者身体营养不均衡  早餐提供的热量和营养素在全天热量和营养素的摄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外相关的研究证明,因早餐吃得不当而造成的营养不足很难在其他餐次中得到补充,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好是引起全天的热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时还会造成营养缺乏症。并且。一顿凑合的早餐,难以补充夜间消耗的水分和营养。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息中风、心肌梗塞的可能。早晨空腹时,体内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不吃早餐还容易诱发胆结石等其他疾病。  3、影响患者热量供应  人体消耗的能量往往是来源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早上起床以后已经10多个小时没有进餐,正处于空腹的状态,所以血糖也就降低到了最低的水平.在开始运动的时候,大脑和肌肉都需要消耗很多的热量,血糖的水平因此会持续的下降,如果不进餐或者是进餐比较少,患者体内就没有足够的血糖可以提供患者消耗。直接影响工作和生活。

发布了文章

胰岛素停用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停?

胰岛素停用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停?临床上,当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建议患者应用胰岛素时,患者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用上胰岛素之后,还能再换用口服降糖药吗?」在许多患者看来,胰岛素有依赖性,一旦用上,往往就撤不下来了。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胰岛素是人体自身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本身根本不存在成瘾的问题,即便有些患者注射胰岛素后撤不下来,也并不是对胰岛素产生了依赖性,而是由于患者病情所需(自身胰岛素产量严重不足),这与截肢患者要想走路就必须安装假肢是一个道理。还有些患者担心,使用外源性胰岛素,会造成自身胰岛功能的废用。事实正好相反,通过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能使自身胰岛b细胞得到休息,反而更有利于自身胰腺的修复及内分泌功能的改善。临床上就有不少口服降糖药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后,再换用口服降糖药,血糖依旧能控制得很好。1哪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1.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完全衰竭,因而必须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以保证机体的代谢之需。2.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手术期间、合并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血糖很高时,须用胰岛素治疗。至于以后能否停用胰岛素改回口服降糖药,完全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包括胰岛功能状况、有无肝肾损害及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是否出现口服降糖药失效等等。胰岛功能完全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3.妊娠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控制后血糖仍高,那么在整个怀孕期间必需用胰岛素治疗,分娩结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能否停用胰岛素。2停用胰岛素的条件是什么?1.患者没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肝肾功能不全;2.全天胰岛素用量不超过24~28单位,且血糖控制达标;3.胰岛功能尚可,空腹C肽水平>0.4nmol/L,标准糖负荷后C肽>0.8nmol/L;4.应激情况(如大手术、严重创伤、重度感染等)已解除,病情平稳,血糖控制良好;5.糖尿病自身抗体阴性,排除1型糖尿病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只有满足上述条件后,方可考虑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3如何停用胰岛素?1.如果此前胰岛素的应用剂量不大,每日总量不超过20单位,一开始即可完全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降糖药替代治疗。(1)超重及肥胖、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糖尿病患者,首选双胍类药物或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2)消瘦或体重正常、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糖尿病患者首选胰岛素促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3)当单用一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采取联合用药(如双胍类 磺脲类),药物剂量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进行调整。2.如果此前胰岛素的应用剂量偏大(30单位左右),开始时可将胰岛素的剂量减半,同时加用口服降糖药,药物选用原则同上。但初始剂量不宜太大,以后可逐渐减少胰岛素用量直至停用,并逐渐增加口服降糖药的剂量,直至血糖控制满意为止。

发布了文章

血糖监测别范十个错

定期监测血糖,可以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是否理想、治疗期间是否有低血糖发生、了解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并为调整饮食或用药提供依据。但是,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血糖监测的结果准确可靠。但是大多数时候,患者都是回到家中进行自我检测血糖,内分泌科医生无法时时刻刻看到患者做了什么,这之中可能出错的地方就很多了。为此,一定要提醒患者避免下面这些监测血糖的错误行为:错误一:检查前暂停降糖药无论是化验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不宜停药。化验空腹血糖时,头一天晚上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应当照常应用;化验餐后2小时血糖时,当餐的药物(包括胰岛素)也应当照常应用。因为化验的目的,就是是为了了解患者在药物治疗情况下的血糖控制情况。擅自停药非但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病情,反而会造成血糖波动而导致病情加重。错误二:检查前一天故意少吃有些患者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血糖检查结果,有意识地在检查前节食,这样测得的空腹血糖结果可能比较「理想」,但却不能代表平常状态下的真实血糖水平。因此,内分泌科医生要记得提醒或者多问一句,患者检查前是否如常进餐、是否有过剧烈运动、是否抽烟、是否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等,这样再来分析检查结果才真实可信。错误三:在家打完胰岛素之后再到医院抽血化验一些患者先在家打完胰岛素,然后再来医院抽血,这样做其实很危险。因为来医院途中以及在医院排队等候抽血这段时间,往往人多而无法控制时间长短,如果不能在半小时内完成抽血,势必要推迟进餐的时间,这样很容易因进餐延迟而发生低血糖。所以,一定不能忘记嘱托患者要随身携带胰岛素笔,在医院抽完血之后,立即注射胰岛素,然后及时进餐。错误四:测「空腹血糖」抽血时间太晚空腹血糖可以反映患者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以及头天晚上的进食及用药量是否合适。严格地讲,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于次日早晨8点之前釆血所测得的血糖才算是「空腹血糖」。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以及午餐前、晚餐前的血糖都不能称之为「空腹血糖」,其结果可能因空腹时间太久而偏低,当然也可能偏高(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即「苏木吉反应」)。错误五:以为「餐后2小时血糖」=「吃完饭以后2小时的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反映患者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增加糖负荷后机体追加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以及当餐进食及用药量是否合适。「餐后2小时血糖」指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到2小时采血所测的血糖值,但不少患者认为是从进餐结束后才开始计时,需要内分泌同仁们格外说明。正常情况下,餐后0.5~1小时血糖升至最高,餐后2小时血糖应基本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错误六:血糖监测只查空腹血糖很多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重视不够。一定要记得和患者强调餐后血糖的重要性:糖尿病在发病之初往往是先是餐后血糖升高,而后才出现空腹血糖升高,检测餐后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更为密切,危害更加严重,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错误七:「空腹血糖」偏高忘记加测凌晨血糖空腹高血糖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头天晚上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所致;也可能是由于降糖药用量过大,夜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所致。这两种情况的临床处理截然不同,前一种情况需要增加降糖药用量,后一种情况需要减少降糖药用量。因此,对于空腹血糖高的患者,一定要记得告诉患者:加测夜间凌晨血糖,以便区分究竟是那种原因引起的空腹高血糖,而不可贸然增加药量。错误八:血糖监测一劳永逸有些患者怕花钱、图省事,往往间隔很长时间才测一次血糖,而且只测空腹血糖,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血糖监测应当经常化,具体频次要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病情较重、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为了全面掌握病情,往往需要一周选择两天,测全天的「血糖谱」,包括空腹(或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另外,如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如出差、参加宴会等)或者身体出现状况时(失眠、感冒、心绞痛、怀孕等,)也要增加自测频率。但若病情稳定,一周选择一天,检测一下空腹及餐后血糖就可以了。错误九:用「自我感觉」代替「血糖监测」不可否认,血糖高低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关系,每个人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是有差别的,血糖高低有时与自我感觉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自觉症状轻重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的真实水平。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尽管血糖很高,但症状却不明显,倘若这种高血糖状态一直得不到发现和有效控制,则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错误十:不注意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反映的是采血当时的即刻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可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两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受某些偶然因素(如饮食、睡眠、感冒发烧等)的影响较大,而后者不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最近2~3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水平。

发布了文章

夜间低血糖的陷阱——苏木杰现象

夜间低血糖的陷阱——苏木杰现象还有一种情况,也表明患者出现过夜间低血糖,那就是出现苏木杰现象。苏木杰现象是指患者在午夜发生低血糖后出现早晨反跳性高血糖的现象。有时候,糖尿病患者在清晨起来测血糖时会发现自己空腹血糖升高,为了降低血糖,在没有询问过医生的情况下,就擅自增加药物量,结果导致空腹血糖不降反升。这时候,大家应该警惕苏木杰现象,尤其是晚上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患者。凌晨两点到三点是人体血糖的最低点,当血糖过低时,人体会分泌出升糖激素,促进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缓解低血糖。正常人血糖升高时,胰岛素也会随之分泌,让血糖在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就不再上升。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导致出现清晨空腹高血糖。所以,当患者发现清晨空腹高血糖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寻求治疗,不要擅自增加药物量。如果是苏木杰现象导致的空腹高血糖,那么需要做的是减少药量。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患者越来越瘦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越来越瘦怎么办? 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消瘦呢?应该怎么治疗呢? 一、明确是不是消瘦 首先明确是不是消瘦。一般来说,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时,才称为消瘦。比如一个40岁男性,身高1.72m,标准体重应为64kg,如果体重低于57kg,就称为消瘦。 原来肥胖的患者,体重降至正常不是消瘦。 二、糖尿病患者体重减少的原因 1、血糖过高: 血糖过高,超出了肾糖阈(肾脏排泄糖的阈值),糖就从尿中漏了出来,形成糖尿;由于糖的利尿作用,形成多尿(尿得多);大量的糖尿,热量和水丢失过多,人就开始逐渐消瘦。 2、脂肪消耗过多: 1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或者严重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受体不敏感,器官组织不能很好的利用糖,大脑误认为人体的热量不足而发出神经信号“命令”脂肪分解产生热量;或者患者遭受劳累、感染、外伤等应激情况时,人体发生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快。 脂肪大量分解产生两个结局,一是消瘦,二是脂肪的中间代谢产物酮体生成增多,血液中酮体堆积,形成糖尿病酮症或者严重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饮食控制太严格: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意思是平衡膳食,控制总热量,而不是饥饿疗法。但个别糖尿病患者误解了饮食控制的意思,什么都不敢吃,以至于营养缺乏、身体消瘦。糖友们请注意,糖尿病患者也需要营养。 4、糖尿病合并肿瘤 有统计发现,糖尿病患者中肿瘤发病率可高达28.35%,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各年龄段最高的1.16%的发病率。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高发,目前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与高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糖尿病合并肿瘤,会出现消瘦。 5、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 糖尿病易合并细菌感染,个别患者感染结核或者原有的结核复发,也引起消瘦;糖尿病易合并甲状腺疾病,一项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无论甲亢还是甲减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风险约是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的1.5倍,糖尿病如果合并甲亢,会出现消瘦。 6、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 严重的糖尿病出现植物神经并发症,胃肠道功能紊乱,食欲下降,食物吸收减少,会出现消瘦。 7、某些降糖药的作用: 已知的二甲双胍、肠促胰素(比如利拉鲁肽)、个别列净类降糖药有减肥的作用,个别人使用后也会出现消瘦。 三、糖尿病患者消瘦后如何处理? 1、首先进行全面的体检,查找消瘦的原因,是糖尿病本身的问题,还是出现了并发症,或者合并有肿瘤、感染、甲状腺疾病等。对合并有其他疾病者,应及时的针对性治疗。 2、对糖尿病酮症患者,及时足量使用胰岛素,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酮症纠正后体重会逐渐回升。 3、控制糖尿病是治疗消瘦最有效的手段,针对糖尿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达标。 4、对严重消瘦者可以调整药物治疗,胰岛素、促胰岛素分泌剂等有肥胖的副作用,当然对消瘦有治疗作用,可加用。 5、平衡膳食,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调整食谱,适当增加营养。 肥胖对糖尿病控制不利,但消瘦会导致死亡率增加,应重视。










发布了文章

久坐不动小心糖尿病找上门

久坐不动小心糖尿病找上门现代工作者尤其是脑力劳动者,每天几乎8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都坐在电脑前工作。长时间久坐成为最新的健康忧虑,不仅容易导致体重增加、颈椎病,还有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并会减缓新陈代谢。  长时间坐着不动是继长时间躺着之后最消极的活动。当一个人站着时,必须要调动背部、肩部和腿部的肌肉,但坐着却会迫使人的身体进入懈怠的状态。  久坐族工作压力大,昼夜颠倒,身体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生活没规律,拮抗激素分泌不足,胰岛也会慢慢出问题,从而引发糖代谢失调。此外,一些久坐族吃太多含高脂肪、高糖、高蛋白的食物,运动少,导致体内脂肪积聚,从而发展为糖尿病。有些有“将军肚”的年轻人,是糖尿病的好发人群。  有研究显示,在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名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易疲劳、烦躁等,但这些症状在青壮年中,都会被认为是劳累所至,很少有人注意这是糖尿病的先兆。  预防糖尿病,应该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做好合理饮食,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应站起来或走动一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应定期到医院测量血糖。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