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9309

孙伯民

乌镇互联网医院

手术治疗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神经性厌食症、抽动症、顽固性癫痫等。手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帕金森
帕金森病
肌张力障碍

发布了文章

无创治疗让患者告别震颤

提到震颤或者抖动,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们国家帕金森病患者已达到260万例,约占全球患者的一半。但其实,还有一种疾病即“特发性震颤”也会导致震颤。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发病率接近1%,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病,比较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同时青少年是另一发病高峰。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式大家可能认为需要开颅治疗。开颅治疗是可选的方案之一,术后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恢复。脑部“磁波刀”也是治疗方式之一,虽然这个名字里面有“刀”,但其实是不用手术的“磁波刀”。脑部“磁波刀”治疗系统可以发射1000多束超声波,精准聚焦消融深部脑组织。实际上几年前FDA就已经批准这项技术在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的应用。在和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神经外科国际同仁们交流时,我们认为这项技术是精准安全的,也能让患者在保持全程清醒的状态下和医生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脑部“磁波刀”这项技术,为更多饱受震颤困扰的患者带来无创精准安全的治疗、并解决更多功能神经外科的其他适应症。

发布了文章

帕金森病的综合治疗

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李殿友        我从2001年开始从事帕金森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及脑起搏器术后病人的程控和综合治疗,通过与近千名帕金森病患者15年来的接触,亲身经历的帕金森病人术后康复的喜悦,也体验到了疾病进展到晚期无法进食,卧床不起甚至生命走到尽头时的痛苦。         帕金森病是一种生存期可以长达几十年的慢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目前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只是对症治疗,无法根治,而且不能改善所有症状。         因此了解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是早期综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和目前的综合治疗措施。 一、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类,细分的话一共有六组症状,其中在运动症状出现的临床前期就有五组,包括:  1, 嗅觉异常,视觉异常等感觉症状,  2,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中的行为过多,失眠、晚期还有白天过度睡眠  3, 焦虑、抑郁、幻视等精神症状  4, 便秘、尿频等植物神经症状  5, 视空间障碍、记忆力下降等认知能力下降;  6, 在帕金森病的早期,才表现出第六组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此时,帕金森病人脑内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已经达到50%以上。         帕金森病的这六组临床表现可能先后出现,也可能会同时出现, 2004年的BRAAK病理分级,可以对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有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在帕金森病的中晚期还会出现长期服用药物还会出现第七组症状,包括异动症,剂末现象,开-关现象,晨僵等运动并发症。此外,其它的6组症状也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运动症状方面加重会姿势、平衡障碍,吞咽和发音困难,精神症状方面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等帕金森病精神病,感觉障碍方面会有肢体疼痛,异常感觉等,植物神经系统方面可能会有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等。认知能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痴呆。                 我们在这里对临床表现进行如此细致的划分,主要是为了让帕金森病患者护理人员和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去认识帕金森病可能会出现的所有症状,并且给予积极的治疗和干预,尤其是其中的非运动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病六年后,服药引起的运动症状波动,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和流口水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面排在前三位。 二、 帕金森病的综合治疗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但是目前多数病人只知道药物和手术治疗,而对于非药物治疗不够人数和重视。帕金森病的非药物治疗如康复运动疗法、心理支持和照料护理,在帕金森病的治疗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         帕金森病的严重程度根据Hoehn-Yahr分级,共分为5级:  0级= 无疾病体征。  1级= 单侧肢体症状。  1.5级= 单侧肢体+躯干症状。  2级=双侧肢体症状,无平衡障碍。   2.5级= 轻度双侧肢体症状,后拉试验平衡障碍可恢复。   3级= 轻至中度双侧肢体症状,平衡障碍,保留独立能力,但无法工作。  4级 = 严重障碍,在无协助的情况下仍能行走或站立,生活无法自理。  5级 = 病人限制在轮椅或床上,需人照料。         Hoehn-Yahr分级的5级对应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的早、中、晚三期:其中3级是疾病严重程度的分界点,当患者出现平衡障碍时定义为3级,对应疾病进展的中期,4-5级为晚期;如今,根据治疗药物的选择虑,分为两期: 1-2.5级为早期,以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为主;3-5级为中晚期,中期和晚期合并实施一种治疗方案。  (一) 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有三种:立体定向毁损手术、脑起搏器手术以及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其中毁损手术只能做单侧,在经济能力无法承受脑起搏器的费用是可以考虑,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还处于试验阶段,时候才进行。脑起搏器手术可以做双侧,是可逆的,可根据疾病的变化进行参数调节,重新达到症状控制,是目前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主流。 1 帕金森病的手术时机          目前强调早期治疗,通常指患病5年以上,药物开期H&Y分级在2.5-3级,出现了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等药物并发症的两年以内,对于分级达到5级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已经不适合手术治疗。2013年的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于251例出现早期运动并发症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和脑起搏器结合药物治疗,长达2年的随访发现,接受早期脑起搏器手术治疗效果,在运动症状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最佳药物治疗。 2. 脑起搏器的术后服药           帕金森病患者接受脑起搏器治疗后,尤其是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通常可以使术前抗帕金森病的药物剂量减少30-70%。对于少数患病时间短,术前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少,或者完全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术后短期内确实有完全不吃药的病例。但帕金森病疾病本身是不断进展的,随着原有运动症状的加重或者新的平衡、步态障碍等症状的出现,单纯的脑起搏器治疗无法达到满意的症状控制,还是要配合药物治疗。我们有两例术后5年没有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患者,最终还是根据病情服用了抗帕金森病的药物。 3. 脑起搏器的术后程控          脑起搏器植入体内只是手术治疗的开始,术后刺激参数的调节对于治疗效果的改善非常重要,帕金森病不同症状改善的时间不同:僵直可以马上起效,动作迟缓几分钟到几天,而震颤最为复杂,可以几秒钟起效,也可能长达几个月的刺激才完全有效,因此要有耐心。脑起搏器治疗不会改善所有症状,而对于左旋多巴没有反应的吞咽问题、姿势平衡问题可能仍然无法改善,这部分症状仍然需要进一步配合康复治疗。  (二)药物治疗  1. 早期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早期多数是单药治疗,也可采用优化的小剂量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力求达到疗效最佳、维持时间更长而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目标。         抗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种类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复方左旋多巴,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柯丹,安坦等药物。每个患者需要服用的具体药物和种类,请到有帕金森病专病的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的医院就诊,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 2. 中晚期的药物治疗          中晚期帕金森病,尤其是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其中有疾病本身的进展,也有药物副作用或运动并发症的因素参与其中。         对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一方面要调整抗药物种类、剂量及服药次数力求继续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便秘、智力下降等非运动症状。对于药物调整无法改善的运动并发症,要考虑尽早采用手术治疗。         在非运动症状的药物治疗方面,如顽固性便秘、发汗异常、体位性低血压,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传统的中药可以发挥非常有效的治疗作用。 (三)康复运动疗法         长期以来,帕金森病的治疗重视药物和手术治疗,对于康复运动疗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早期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可以预防和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功能障碍,维持充分的活动范围和能力,使患者保持一个较为满意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还可以防止一些帕金森病的关节僵化等远期并发症的。病人如果能够自理做完一些事情,他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很愉快,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非常大的益处。         因此,康复治疗既独立于药物、手术治疗之外,具有辅助作用,又联系与药物、手术治疗之间,消除或减轻两者的并发症或副作用,可以起到“矫枉过正”的作用,在帕金森病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具有特殊作用,是非常健康的“绿色治疗”。  1。帕金森病的早期         帕金森病早期阶段的病程进展比后期阶段要快,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修饰时机,延缓疾病的进展,尤其要重视非药物治疗方法。早期进行康复与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症状的改善乃至对延缓病程的进展可能都有一定的帮助。如太极拳,慢跑等运动锻炼,增加躯体的协调能力和力量;言语训练,可以延缓语言障碍的出现时间;职业训练,尽量让患者能够继续工作,有利于病人的心理健康。 2。帕金森病中晚期         即使药物和手术仍然无法有效改善的中晚期帕金森病症状,比如步态障碍、姿势平衡障碍、语言和(或)吞咽障碍等,进行相应的康复或运动训练,仍然可以达到进一步的改善。目前采用的一些康复训练方法主要是针对脑卒中的患者,操作方法比较复杂,不利于病人独自完成。我们设计了一套简便易行的、专门针对帕金森病人的≤帕金森病导引康复法≥导引康复法,如果能够每日坚持,改善帕金森病友的运动功能,并能延长药物的有效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心理支持和照料护理  1. 心理支持:          很多患者在确诊为帕金森病后,十分悲观失望,甚至会丧失了对生活的勇气。在疾病确诊后,让患者和家人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帕金森病友群体,帕金森病患者俱乐部等,在进行疾病知识的自我教育,总结治疗经验并彼此鼓励,是个非常好的活动方式。我们从事帕金森病治疗的医生也在通过媒体平台和一些患教会,与患者交流互动,为他们提供好的综合治疗选择。         在延缓疾病进展方面,健康营养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改变生活方式,规律睡眠,避免过度压力;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 照料护理          对于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除了专业性的药物治疗以外,科学的护理对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帕金森病中晚期的照料护理也可以称为三级预防,目标是延缓致残的过程和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1.1 生活方面 对于晚期帕金森病,尽管患者的震颤、肢体僵直、动作慢和言语障碍导致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护理人员还是要鼓励患者多做主动运动,比如自己吃饭、穿衣、适当的家务劳动等,可以维持运动和认知功能。  1.2关注患者情绪和智力情况 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伴有严重的抑郁,有自杀的风险,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会导致患者的攻击行为,要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而认知功能下降会加重平衡和步态障碍,进而发生跌倒和骨折,要鼓励患者读书、看报或者参与打牌等娱乐活动,严重的要服用药物治疗。  1.3 进食和营养情况 鼓励患者多做开口导引法,克服吞咽困难;对于严重消瘦,吃软食也呛咳的患者要早期鼻饲或者静脉营养,避免肺炎、窒息和营养不良。  1.4 平衡问题 中晚期患者一定伴有平衡问题,多练习下蹲导引法,降低身体的中心,可以改善平衡功能和步态,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发生。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加强翻身,帮助患者被动活动肢体和关节,防止关节和肢体的挛缩、褥疮和肺炎的发生。         晚期患者经常因为跌倒而骨折、反复出现的肺炎而住院治疗,也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两种死亡原因,采用正确地预防措施,减少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可以减少患者和家属的身心痛苦以及经济上的负担。         总之,帕金森病的治疗没有绝对的固定模式,因为不同患者之间以及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情阶段,症状的种类、对治疗的敏感度和对治疗的需求不同,采用单一治疗方式很难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多数症状需要不同治疗方法的联合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症状控制。         在帕金森病综合治疗方面体现个体化的原则,强调帕金森病全程治疗,综合治疗,来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日常护理等非药物疗法在疾病的早期就应该开始,而且可以用于帕金森病的任何一个阶段,应该贯穿于帕金森病治疗的始终,以延缓帕金森病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系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李殿友主任原创,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发布了文章

瑞金医院帕金森病诊疗特色-神经内科与功能神经外科强强联合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除了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以外,还有多种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抑郁、疼痛、睡眠障碍、嗅觉减退及认知障碍等。这些症状在不同的患病个体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组合,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需要个体化、长期综合管理的过程,包括药物、DBS手术、肉毒素、康复、心理以及饮食调理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效果。         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与功能神经外科在帕金森病的治疗方面有多年的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更好地治疗和管理帕金森病,以陈生弟教授为首的神经内科专家团队和以孙伯民教授为首的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团队进行“强强联合”,除了规范药物治疗以外,尤其加强了DBS手术患者的规范管理,从术前评估直至术后程控以及术后康复,实现便捷的一站式帕金森病诊疗服务,以期让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更有质量、更具尊严!         神经内科领衔专家: ·专家及帕金森病专病门诊 陈生弟、刘军、肖勤、王瑛、马建芳、曹立、王刚、周海燕、潘静、谭玉燕 ·肉毒素治疗 吴逸雯、谭玉燕 ·DBS术前评估、术后程控及康复治疗 周海燕、谭玉燕、陈生弟          功能神经外科领衔专家: 孙伯民、李殿友、占世坤、张璟 门诊时间 ——神经内科门诊 : 肌张力障碍专病门诊(肉毒素治疗门诊):周一下午 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周二下午 DBS程控与帕金森康复门诊:周四下午 ——功能神经外科门诊: 孙伯民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占世坤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下午 李殿友帕金森专病门诊(程控门诊):周二全天

发布了文章

孙伯民教授的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和科研成果

1. 《Youmans & Winn Neurological Surgery》(尤曼斯神经外科学)第七版,出版商:Elsevier。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尤曼斯神经外科学》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权威的神经外科学经典著作,孙伯民是参与编写该著作的第一位中国神经外科医生。编写章节:《神经性厌食症的手术治疗》。 2.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MRI-Guided Bilateral Anterior Capsulotomy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norexia Nervosa(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对难治性厌食症的长期随访研究)一文发表在2017年的Neurosurgery上(SCI影响因子4.475)。 3. 孙伯民主任在2015年16届、2017年第17届WSSFN(世界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会议)和2018年第23届ESSFN(欧洲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会议)上做了《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的学术报告。

发布了文章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美好的青春不应有厌食症相伴

        近段时间正值暑假,大街小巷里孩子们的身影多了起来,看到他们的年轻和活力,让这炎热的夏季多了几分快乐。但令人担忧的是,来我门诊看神经性厌食症的孩子也多了起来。这些孩子极度消瘦、易怒,甚至有的孩子的电解质报告显示他们时刻有生命危险……于是撰写此科普文章,以便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厌食症。预防疾病,及时就医,规范治疗。美好的青春不应有厌食症相伴。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个以精神症状继发严重营养不良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以强烈害怕体重增加为特点的对体重和体型的病态关注,患者体重显著减轻,常有严重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如女性会出现闭经等,重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1、 体质指数(BMI)低于正常         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厌食症患者的体重维持在自身年龄及身高范围之最低标准体重之下。 *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BMI指数18.5以下的为体重不足;厌食者BMI指数在17.5以下;低于14通常需要住院治疗; * BMI指数18.5至24.9属于正常范围; * BMI指数处于25至29.9之间则为“超重”,心脏病的发病危险比正常人有所增加; * BMI的值超过30时,则被判定为“肥胖”,患心脏病的危险就会大幅度增加。  2、 追求病态苗条         厌食症患者为了减轻体重而节食或减肥。除了限制自我进食以外,患者还会在进食后催吐、过度运动或滥用泻药等。部分患者还伴有发作性贪食。 3、 认知症状         厌食症患者对自身体像认知障碍,尽管已非常消瘦,仍然固执地认为自己肥胖。此外,患者否认病情、否认饥饿和疲劳。 4、 情绪障碍       厌食症患者常有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状等。厌食症患者由于这些情绪障碍,往往很难继续正常工作、学习,甚至与家人都无法正常沟通交流。 5、 营养不良的表现         贫血、毛发枯黄、皮肤粗糙;便秘、胃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疲乏无力,眩晕、晕厥,心慌、心悸、气短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女性可有停经;电解质紊乱,其中低血钾是最危险的情况之一。 治疗:          厌食症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体质量恢复至理想,并治疗出现的并发症。评估厌食症治疗结局的主要指标是体质量改变。其他结局指标包括心理问题改善(如对体形不满,体像认知障碍);疾病相关行为减少(如刻意节食、过度运动、餐后催吐或服用泻药等行为);月经周期恢复;抑郁、焦虑和强迫减轻等。  1、内科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的内科综合治疗包括采用药物治疗、行为干预、认知治疗以及家庭治疗相结合的多元化治疗。对于不同的疾病阶段,治疗目标及方案不同。严重营养不良时的治疗措施主要是稳定生命体征,例如纠正电解质紊乱或心脏问题。慢性期采用住院或门诊的强化治疗,着眼于改变行为、消除病因和潜在危险因素。在此阶段,精神心理治疗尤为重要。近几十年来,临床上应用了多种药物治疗神经性厌食症。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部分增加患者的体质量,改变患者对体质量和形体的超价观念。但厌食症患者常常否认自己有病,拒绝配合治疗。因此,对于绝大部分患者,内科治疗疗效欠佳,至今仍无明确有效的药物。  2、手术治疗:          难治性厌食症患者,内科治疗往往疗效欠佳,需在合适时机进行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为难治性厌食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 立体定向下射频毁损术:治疗厌食症最早采用的外科手术方式是立体定向下射频毁损术。 2) 脑深部电刺激(DBS):在过去的20年里,脑深部电刺激已经成为传统毁损手术的替代方法,而且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是通过植入大脑病变神经环路中的电极持续放电,干预控制情绪、情感的神经环路,达到治疗目的。脑深部电刺激术是微创手术,且具有可逆性、参数可调节等特点,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发布了文章

肌张力障碍科普问答(瑞金医院吴逸雯主任)

肌张力障碍科普问答   作者: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吴逸雯主任  ——什么是肌张力障碍?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某些环路异常引起面部、躯干、肢体肌肉不协调或过度收缩,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怪异动作和异常姿势的运动障碍综合征。  —— 肌张力障碍有哪些表现?           肌张力障碍的表现多样,依据累及部位不同可有如下表现:  1.反复持续地眨眼,闭眼后不能睁开(眼睑痉挛)   2.难以自主地伸舌、吐舌、张口等(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3.不自主地扭动脖子而导致脖子扭转、后仰、屈曲、前倾等(痉挛性斜颈)   4.写字、弹钢琴、打电脑时肢体出现怪姿势(书写痉挛、音乐家手、姿势任务性肌张力障碍)   5.肢体和躯干不自主地扭转或异常地固定姿势(扭转痉挛)  ——肌张力障碍的危害是什么?          扭曲、重复运动和异常姿势会本身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生理的痛苦。随着病程的延长还可引起疼痛、肌肉挛缩、骨骼畸形等并逐渐出现日常运动能力的丧失、功能性失明等表现。  —— 肌张力障碍有哪些内科治疗手段?   1. 病因治疗:对于一些特殊类型肌张力障碍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如多巴反应性肌张障碍、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等。   2. 口服药物:安坦、氯硝安定、硝基安定、巴氯芬、氟哌啶醇和丁苯那嗪等。但口服药物疗效有限,副作用大。   3. 肉毒素注射治疗:对于累及部位单一的肌张力障碍效果好,部分累及2个以上的肌张力障碍也可以尝试肉毒素注射治疗。但是对于部分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  ——肌张力障碍的外科治疗  · 谁适合周围神经或肌肉离断术?           适合痉挛性斜颈的患者。离断术前进行肌电图检测,术中通过神经电刺激,判断痉挛收缩的肌肉,选择性地切断部分导致颈部痉挛的神经,或离断部分痉挛收缩的肌肉。  ·谁适合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1)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包括全身性和节段性的肌张力障碍、偏身肌张力障碍DBS是非常安全有效的。对于难治性痉挛性斜颈,在尝试肉毒素注射后仍然效果不佳时,应该考虑DBS手术。目前常用的刺激靶点是苍白球内侧核或丘脑底核。   (2)对于某些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如亨廷顿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病和以及服用精神类药物导致的迟发型肌张力障碍。  ——治疗肌张力障碍的DBS手术是怎样的手术,风险大吗?  (1)DBS已有近30年的历史,目前全球已有14万患者,中国有1万人,受益于DBS。国内最早开展DBS手术的就是我们瑞金医院。   (2)最近几年,大家对于DBS治疗帕金森都比较熟悉了,其实,DBS对于肌张力障碍更加地立竿见影。  (3)DBS手术是微创手术,非常地安全。只需要在头部打两个非常小的孔,把刺激电极插到合适的核团处就可以了。从入院到出院,一般需要8~10天,手术时间3个小时左右。当然,手术结束后,还是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并调整参数,一般需要去医院调整3~5次参数,以调整到最合适的刺激参数。   ——DBS手术后还需要药物或者康复治疗吗?           DBS手术后,我们有时会给病人开一些镇静药物,以更好地控制症状。           有些病人来手术时,得病已经很多年了,虽然手术能改善症状,但是由于长时间的肌张力障碍,肢体或躯干已经形成固定的异常姿势了,比如长期腰部肌张力障碍,就会形成驼背;长期走路困难,就会形成足内翻、关节变形等情况。这类患者术后需要康复锻炼、甚至骨科手术来矫正异常姿势,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重归正常生活。所以术后是否需要康复治疗,主要取决于得病多久。

发布了文章

瑞金医院世界帕金森病日健康宣教暨“帕金森病人回娘家“活动

        陈生弟主任说,今年是瑞金医院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开设的第40个年头,是全国最早开设的帕金森病专病门诊。除了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以外,还与星太极合作率先开展太极拳治疗帕金森病的体育锻炼方法。同时,神经内科与功能神经外科开展了帕金森病治疗的紧密合作,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主任说,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与国外同行交流非常密切,在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手术时机、靶点的选择、术后患者管理上都在引领国际潮流。还有个惠及帕金森病患者的好消息,在瑞金医院神经内外科专家和帕金森病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1日起脑起搏手术进入上海市医保报销。 (瑞金医院陈生弟主任、孙伯民主任)         拥有大量帕金森病友粉丝团的神经内科王瑛主任为病友们澄清帕金森病药物的服药误区。比如,很多病友认为激动剂类药物越晚服用越好,实际上,对于疾病早期的患者,王瑛主任建议尽可能采用激动剂单一药物治疗。她再次强调了美多芭等药物,一定要在餐前1小时餐后2小时服用,王主任说,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但仍有很多病人忽略了,导致症状控制不佳。        另外,王主任强调,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难点,部分患者的冻结步态在服药后可改善,这类患者可通过调整药物方案得到解决,而对于药物无法改善的冻结步态,要借助康复训练。此外,王主任表示,帕金森讲究综合治疗策略,药物、手术、运动康复和心理治疗缺一不可。有些病人由于“害怕手术”,而错过了做DBS(脑起搏器)手术的最佳时机,这是非常可惜的。王主任强调,神经内科和功能神经外科全面、深入的合作是瑞金医院的帕金森病诊疗特色,给广大帕金森病患者带来全面的综合治疗措施。 (瑞金医院神经内科王瑛主任)         功能神经外科的李殿友主任基于自己17年的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手术以及术后管理经验,强调了帕金森病手术治疗时机的重要性,即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是有其窗口期的:患帕金森病4年以上,H-Y2.5级,药物开期还存在轻度平衡问题,同时伴有如异动症、运动波动等药物并发症就是进入了窗口期;如果服药后无法走路,进入疾病的晚期,就错过窗口期进而丧失了手术治疗以改善病情的机会,导致“太晚无法手术的遗憾”。我们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在患病6年接受DBS手术的患者,在术后13年以后仍能取得很好的远期疗效,包括语言、吞咽和平衡等中轴症状。此外,李主任说,瑞金医院拥有帕金森病治疗实力雄厚而且密切合作的神经内科和功能神经外科,为病友们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强大帕金森病诊疗平台,选择在瑞金医院治疗帕金森病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李殿友主任)         周海燕医生作为神经内科和功能神经外科的桥梁,她从神经内科的角度为病友们阐述了DBS(脑起搏器手术)术前评估的意义。术前评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明确疾病的诊断、与功能神经外科探讨选择合适的靶点,还能让病人清晰地认识到有哪些症状是DBS能够解决的(如震颤、动作迟缓、强直、异动症和“开、关现象”)以及手术对这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周海燕主任)         瑞金医院今年的帕金森病健康宣教的特别环节,“帕金森病人回娘家”,东方卫视的金牌主持人海燕现场访谈了3位脑起搏器手术后15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和1位患病长达20年的患者。这几位帕金森病患者的精神面貌和状态与正常人无异,他们各自分享了抗击帕金森病的经历,给在座的患者传递了抗击病魔的正能量和决心。令人动容的是,4位患者在台上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瑞金神经内外科团队给他们带来的“全新”人生。 (东方卫视著名主持人海燕 主持”瑞金帕金森病人回娘家“环节)         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与星太极总教官郭昌武为公益班学员进行授书仪式。陈主任和郭老师鼓励他们坚持学习,让更多人加入太极辅助康复的大家庭里来!星太极秉承为全球10亿家庭智造幸福生活的目标,2018年将在全国增设公益点20-30个,以便让行动不便的帕友就近学习。                 瑞金医院神经内外科帕金森病的诊疗在徐德隆、陈生弟等老一辈教授的开创下,组成了老、中、青三代帕金森病专病诊疗团队,涌现出许多国内知名的帕金森病领域的专家教授,如神经内科的刘军、肖勤、王刚、王瑛、马建芳和吴逸雯教授及潘静、周海燕和谭玉燕医生;神经外科的孙伯民、李殿友教授和张璟医生,相信众多专家组成的诊疗团队必将给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带来福音。 (瑞金医院神经内外科团队)

发布了文章

惠民消息:上海市正式将DBS(脑起搏器)手术纳入医保报销

      上海市目前有约20万帕金森病患者,是位列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老年疾病。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也让家庭备受煎熬。特别是DBS的费用,20万-30万的全自费费用,给帕金森病患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一项针对全国495例帕金森病例的跟踪调查显示:2014年,帕金森病患者全年平均支出疾病相关费用占家庭年平均收入的44.8%。且帕金森病属神经退行性疾病,会不断进展恶化,通常药物治疗3-5年后,就无法控制疾病的症状。已有大量临床医学证据显示,DBS除了可以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直等,亦可以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但是高昂的费用是影响患者享受DBS疗法的绊脚石之一。在我国,仅有千分之三的帕金森病患者接受外科治疗,远远低于美国8%的比例。          2018年4月1日起,在上海市医保局的大力推动下,在上海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上海市DBS(脑深部电刺激)已正式被纳入医保名录。这一惠及民生的政策一旦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帕金森病的诊疗格局,让更多深受帕金森病困扰的患者享受DBS疗法带来的幸福生活。          3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特别举办了面向媒体和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的“医保政策解读会”,将把这一惠及民生的精神传达给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功能神外主任孙伯民教授团队做了如下解读:     1、上海市脑起搏器医保政策执行时间为2018年4月1日开始。     2、脑起搏器机器费用在上海实行医保定额支付,其中单通道脑起搏器(适用单侧肢体症状)3万,双通道脑起搏器(适用双侧肢体症状)5万。超出部门本市医疗保险仍然不予支付。脑起搏器手术治疗的的手术费、药费和住院费等仍然按照原有医保政策执行,属于医保范围。      3、本次脑起搏器报销,仅针对帕金森病。      4、脑起搏器机器是定额支付,机器贵的和便宜的、进口的和国产的、可充电的和不可充电的,报销额度都一样,都是单侧3万,双侧5万。       5、换电池(脉冲发生器)也同样享受医保政策报销,比如说,帕金森病双侧电极植入,现在换21万可充电美敦力脑起搏器手术治疗,机器医保报销5万,自己承担16万多元。      6、各地医保政策不同,上述政策仅适于上海市医保病人,外地办理好可以在上海异地就诊卡的,是参照上海医保政策报销,还是参照自己当地的政策,还不清楚。 瑞金医院神经调控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是全国排名第四的三级甲等和教学医院,综合科室水平极强。瑞金医院DBS团队集合了全国最顶尖的神经内外科专家,包括神经内科陈生弟、刘军、王瑛、肖勤、曹立、马建芳、王刚、吴逸雯、周海燕、潘静、谭玉燕,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李殿友、占世坤和张璟。 孙伯民,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 科主任。 专业擅长:1)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神经调控治疗; 2)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厌食症,抽动症,酒精成瘾等物质依赖及其他精神类疾病立体定向手术和神经调控治疗。 学术团体任职:亚洲功能神经外科学会主席、世界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会 副主席、中国医师学会神经调控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亚洲癫痫外科学会常委。

发布了文章

《肌张力障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表

        运动障碍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脑深部电刺激疗法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迅速,积累了日益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某些领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这些年国内运动障碍病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的合作史无前例地积极与活跃,神经内外科的紧密合作催生出了很多令人欣喜的科研和临床成果,造福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在2012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帕金森病DBS专家共识》,这是国际上较早发表的全面和详尽的帕金森病DBS专家共识。         肌张力障碍患病率仅次于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中国患病人数约为46万人。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一疾病又有了更新更深入的认识,尤其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不同种类的肌张力障碍上又积累了更多地临床证据。为了进一步规范肌张力障碍的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形成适应我国临床实际的肌张力障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是相当有必要的。         2017年9月24日,瑞金医院神经内科陈生弟教授、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教授、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张建国教授、北京医院神经内科陈海波教授牵头在杭州召开了“中国肌张力障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会”,会议上由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李殿友主任、神经内科吴逸雯主任共同执笔,20余位专家共同讨论,拟定了共识初稿。此后经过53家单位、59位神经内、外科专家数轮讨论、修改和审定,《肌张力障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中国专家共识》最终定稿发表在2018年6月第34卷第6期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         回顾DBS治疗肌张力障碍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2000年国际上首篇关于GPi-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文章发表; ——2002年在中国孙伯民教授首次将DBS疗法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并于2003年在美国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会年会上做报告。 ——2003年美敦力DBS获FDA(HDE)批准治疗肌张力障碍;  ——2008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制定的《中国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DBS可治疗药物无效的肌张力障碍患者;  ——2011年EFNS指南A级推荐DBS治疗全身型和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2016年8月CFDA批准美敦力DBS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今天《肌张力障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中国专家共识》发表 除了规范DBS的适应证、规范我国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流程,《肌张力障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将给肌张力障碍的诊疗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做出里程碑式的贡献。   以下为共识全文:         肌张力障碍是位列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之后的第三大运动障碍疾病,致残性高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传统肌张力障碍的定义为: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2]。近年来,随着学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肌张力障碍的定义已更新为:一种由肌肉不自主间歇或持续性收缩所导致的异常重复运动和(或)异常姿势的运动障碍疾病;异常重复运动及异常姿势呈现扭曲样、模式化特点,可合并震颤;随意动作可诱发或加重不自主动作及异常姿势,伴有“溢出”肌肉的激活。肌张力障碍作为不自主运动的形式,还可伴有以下特征:不自主运动、动作特异性、缓解技巧或策略(感觉诡计)(sensory tricks or gestes antagonistes)、镜像肌张力障碍、零点、溢出或泛化、肌张力障碍性震颤。其治疗策略的制定主要依据病因学分类及临床特征[3]。          以往,肌张力障碍根据起病年龄(早发型、晚发型)、症状分布(局灶型、节段型、多灶型、偏身型、全身型)以及病因(原发性或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叠加、遗传变性病、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继发性或症状性)进行临床分型。其中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指不伴其他潜在病理改变的单纯型肌张力障碍,继发性指伴有已知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的肌张力障碍。由于该分类的局限性,2013年以后学界普遍接受以临床特征及病因两大主线为基础的新分类法。按临床特征分类包括:发病年龄(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晚期)、症状分布(局灶型、节段型、多灶型、偏身型、全身型)、时间模式(包括(1)疾病进程:稳定型、进展型,(2)变异性:持续型、动作特异型、发作型、日间波动型等)、伴随症状(单纯型、复合型、复杂型)。按照病因学分类包括:神经系统病理性(有神经系统退行性变证据、有结构性病变证据、无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或结构性病变证据)、遗传或获得性、特发性[4]。          需要特别指出,现有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中,患者的纳入标准大多依据2013年之前的病因分类方法。为忠于原文献,在引用相关结果时,本共识沿用了传统分类方法。但是在之后的适应证阐述中本共识采用新的分类方法进行说明。新分类中,临床特征表现为单一肌张力障碍伴或不伴震颤(单纯型)的遗传性或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可认为等同于传统分类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DBS被认为可改善肌张力障碍患者的重复运动、异常姿势和慢性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预防由于长期重复运动及姿势异常而继发的肌肉挛缩、肌腱关节畸形亦有作用[5-8]。2003年,DBS疗法相继被欧盟以及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2002年,我国首次将DBS疗法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9),并于2003年在美国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会年会上做报告。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批准DBS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目前,国内外有关肌张力障碍的诊治指南均相继指出DBS是治疗肌张力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1)2006年,英国国家健康临床优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 推荐DBS可用于治疗严重的肌张力障碍[10],但未明确指出DBS具体适用于何种类型的肌张力障碍。(2)2008年,《中国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则明确指出DBS可治疗药物不能充分改善症状的原发性(家族性或散发性)全身型、节段型的肌张力障碍以及药物难治性局灶型肌张力障碍(如颈部肌张力障碍)[3]。(3)2011年,欧洲神经病学学会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EFNS)发表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明确推荐:①内侧苍白球(globus pallidus internas, GPi)-DBS可用于口服药物或肉毒毒素无法改善的原发性全身型或节段型肌张力障碍(A级推荐),②GPi-DBS可用于治疗口服药物或肉毒毒素治疗效果不佳的颈部肌张力障碍(B级推荐),③GPi-DBS可用于治疗迟发性肌张力障碍(C级推荐)[11]。近年来,一些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还显示:DBS治疗原发性全身型肌张力障碍长期安全有效(10年随访研究)[12],非DYT1原发性全身型肌张力障碍GPi-DBS术后获益等同于DYT1全身型肌张力障碍[13-14],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靶点对治疗原发性节段型、全身型肌张力障碍以及难治性迟发性运动障碍也安全有效[9,15-16]。          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的规范化流程。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DBS疗法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适应证和手术流程,进一步提高肌张力障碍的DBS治疗效果,通过神经内、外科肌张力障碍专家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合作,特制定此专家共识。         一、肌张力障碍DBS团队的组成          神经内科运动障碍病专家团队根据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基因型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明确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症状学诊断、病因学诊断及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体差异制定治疗策略。由于肌张力障碍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必须经多学科团队讨论,主要由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团队与神经内科运动障碍病专家团队共同制定DBS手术方案再进行手术,并行术后程控管理。          二、肌张力障碍DBS疗法的适应症          1.口服药物治疗等非手术疗法无法有效改善致残性运动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和剧痛的单纯型(特发性或遗传性)全身型、节段型肌张力障碍(A级推荐)[6,12,17,18]。          2. 口服药物和肉毒毒素等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法有效改善致残性运动症状、日常生活能力的单纯型(特发性或遗传性)局灶型肌张力障碍(如颈部肌张力障碍、口下颌肌张力障碍、书写痉挛等)(B级推荐)[17]。          3. 对于诊断明确的DYT1全身型、节段型肌张力障碍可以首先考虑DBS手术(B级推荐)[12,14]。          4. 部分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获得性肌张力障碍,主要指药物迟发性全身型、节段型、局灶型肌张力障碍(C级推荐)[16-17]。          5. 部分非手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以肌张力障碍(全身型、节段型、局灶型)为突出表现伴或不伴其他运动障碍疾病症状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以谨慎尝试DBS,如:脑组织铁沉积神经变性病(neurodegeneration with brain iron accumulation,NBIA)[19-20]、棘红细胞增多症[21,22]。          三、患者的选择         1. 诊断:肌张力障碍的诊断首先要依据前文提及的定义进行症状学诊断,一旦症状学诊断确立,则要进一步按照临床特征及病因学进行进一步诊断和分类。对于有症状波动的患者必须要尝试应用左旋多巴口服替代治疗,以除外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此外,还需要注意识别由精神心理障碍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和器质性假性肌张力障碍。         2. 年龄:患者的年龄范围应为7~75岁;老年患者须进行受益和风险的个体化评估后可放宽至80岁;对于<7岁、>3岁的严重原发性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年龄不应作为单一剔除指证[17,23]。为了防止骨骼畸形、肌肉挛缩、脊髓型颈椎病等情况的发生,必须多学科联合会诊,在慎重评估风险及获益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3. 病程:病程不应作为独立因素来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行DBS手术。虽然10%~20%的患者有自发缓解的可能,但5年内复发的比例极高,且病程越长,骨骼固定畸形、脊髓损伤、肢体挛缩的可能性越高[17,23]。DBS手术应当在这些不可逆损伤出现前及时进行。         4. 病情严重程度:不自主重复动作、姿势异常及其导致的严重的慢性疼痛和残疾,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命质量[17]。          5. 共存疾病:包括(1)基底节区轻度结构异常不应作为DBS的禁忌证[17]。(2)轻中度抑郁、焦虑及药物治疗稳定的精神分裂症不应作为DBS的禁忌证[17]。(3)严重(难治性)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且药物无法有效控制精神症状的患者,不推荐DBS治疗此类肌张力障碍[7-8]。(4)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且此认知障碍足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不推荐DBS治疗此类肌张力障碍[6]。(5)老年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需专科医生慎重评估风险及获益,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手术。(6)存在明显的医学共存疾病影响手术或生存期的患者,不推荐DBS手术治疗此类肌张力障碍。          6. 除外疾病:包括(1)由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左旋多巴替代治疗效果良好,不建议此类患者行DBS手术。(2)发作性肌张力障碍首选口服药物治疗,不建议此类患者行DBS治疗。           四、评估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术前应行头颅MRI检查,筛查(结构异常)肌张力障碍,尤其是肌张力障碍症状累及较为广泛的儿童或青少年患者。此外,MRI检查有助于发现可能构成手术禁忌或增加手术难度的其他异常(如脑萎缩等),以及评估选择手术靶点。若MRI不适用,也可行CT检查替代。          2. 运动评估:与帕金森病的DBS治疗不同,肌张力障碍缺乏可预测DBS疗效的药物负荷试验。通常采用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运动评分量表(Burke-Fahn-Marsden dystonia rating scale,BFMDRS)、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unified dystonia rating scale,UDRS)、(global dystonia rating scale, GDS)和西多伦多斜颈量表(Toronto Western spasmodic torticollis rating scale,TWSTRS)评定患者的肌张力障碍症状,应侧重于患者充分暴露于各种加重诱因时对不自主运动症状的评定[24,25]。          3. 认知评估:严重认知障碍(痴呆)是DBS的禁忌证,尤其对于棘红细胞增多症、泛酸激酶相关神经退行性病等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需评估患者目前的认知状态,术前已诊断为痴呆的患者不建议手术治疗[6]。可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阿登布鲁克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ddenbrooke’s Cognitive Examination,ACE-R)或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等。          4. 精神评估:建议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HAMA得分应<29分,HAMD得分应<35分。对于服用精神类药物导致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需评估患者目前的精神症状[3],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得分应<50分[16]。          5. 其他非运动症状评估:肌张力障碍患者还需评估其骨骼固定畸形的情况、伤残程度、生命质量(PDQ-39)、日常生活能力和疼痛强度(Visual Analog Scales,VAS)[17]。        6.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因,条件许可推荐患者行基因检测。 五、立体定向手术 手术前安装立体定向头架,然后进行影像学(CT或MRI)扫描;无框架导航或Rosa机械手臂手术需要术前在颅骨固定CT显影头钉,然后进行CT影像学扫描并与MRI影像融合。结合影像学资料通过手术计划系统或术中导航系统计算手术靶点坐标(GPi或STN )及最佳进针角度(应避开侧脑室和颅内血管)。患者入手术室后,消毒、铺巾、颅骨钻孔,根据靶点坐标和进针角度植入DBS电极。对于可以耐受局部麻醉手术的患者,在电极植入时可以进行术中神经电生理测试;对于症状严重的原发性全身型肌张力障碍,建议直接行全身麻醉手术,通过影像学辅助验证刺激电极的位置,随即植入延伸导线和刺激器,并测试系统电阻,确认DBS系统连接正常。 对于效果不确切的肌张力障碍,可以进行分期手术:即一期手术时仅植入DBS电极,电极植入后在病房接通临时刺激器,调节刺激参数并观察疗效;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二期手术[9,15]。         六、术后管理 1. DBS术后的影像学复查:术后常规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再次确认电极植入的位置,明确术后是否有颅内出血、颅内积气以及脑水肿情况。头颅CT扫描无特殊要求,术后可以进行头颅1.5 T MRI扫描,但是需参考特定的MRI系统以及DBS系统的特殊参数设置和限定[26]。  2. 术后药物调整:依据症状改善情况,可逐渐减少药量,切忌迅速撤药,以免引起患者不适[14]。  3. DBS治疗后首次开机程控的时机:患者通常一般情况好,脑水肿消退后即可开机,但肌张力障碍症状严重者可尽早开机[3]。  4. 开机DBS刺激参数的设定:绝大多数频率为130 Hz,脉宽为60μs,电压可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和反应进行调整,一般不超过3 V[16]。  5. 长期DBS治疗刺激参数的变化:术后半年内,通常需要2~3次参数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通常STN长期刺激的脉宽为60~120 μs,GPi为90~150 μs[9]。靶点为GPi核团调整参数后疗效出现的时间为数小时-数天,稍长于STN核团[27]。通常在长期刺激(1年以上)后,刺激疗效稳定,无需不断增加刺激参数。 6. 非手术治疗:对于DBS术后半年以上的患者,DBS系统电阻正常而且再次确认电极植入位置正确;但是经过数次参数调整仍存在影响生命质量的局灶型、节段型肌张力障碍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口服药物、肉毒毒素、康复等非手术治疗。  共同执笔 吴逸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李殿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共识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陈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陈海波(北京医院神经内科)、陈生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陈先文(安徽医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承欧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程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科)、冯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科)、胡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胡兴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黄卫(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蒋雨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靳令经(上海市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乐卫东(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李殿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李勇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梁秀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凌志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刘春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刘金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刘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刘卫国(南京脑科医院神经科)、刘艺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刘振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科)、卢晓东(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栾国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罗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罗晓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彭国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商慧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邵明(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孙伯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圣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神经科)、孙相如(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唐北沙(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神经科)、陶恩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万新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王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王丽娟(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王铭维(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王青(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王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神经科)、王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王晓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科)、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王振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科)、吴逸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肖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谢安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徐评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薛峥(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科)、杨新玲(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叶民(南京明基医院神经科)、叶钦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张宝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张建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张世忠(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张振馨(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邹海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科)  参考文献:略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