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房颤对人类的最大危害是易发生脑梗塞,医学上称为“卒中”。在发生卒中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房颤病史。因此对于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工作刻不容缓。目前预防房颤卒中的主要措施仍是口服抗凝药物。既往曾试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但经临床试验发现,这类药物预防卒中的效果有限,但却增加出血的风险。现在最有效的药物仍然是华法林。但华法林的治疗效果及风险个体差异大,需要频繁地抽血化验凝血指标,否则就有出现大出血,尤其是脑出血的风险。因而颇为不变。近年来,陆续有新型的口服抗凝剂出现,可以起到与华法林一样的抗效果,而不需要频繁抽血化验。可惜的是费用过于高昂,难以普及。医学家一直在寻求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预防卒中。从机制上说,卒中的发生与心脏的结构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知心脏有2个心房、2个心室。在心房的前外侧,有一个外形象是耳朵的结构,称为“心耳”。心耳在解剖上是一个盲端,经一狭窄的颈部与心房腔的体部相连。心房本身的压力就低,而心耳又是一个盲端结构,因而心耳内的血流平常就比较缓慢。当发生房颤时,整个心房已完全丧失正常的收缩功能,此时心耳内的血流就更为缓慢,甚至趋于淤滞状态。众所周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淤滞的血液形成血栓的可能性很大。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就可随血流播散到各个器官。如果栓塞了脑动脉,即可导致脑梗塞(卒中)。可见,血栓的形成,关键在于心耳。 医学家设想,如果我们设法隔绝心耳与心房体部的联系,那么即使心耳里形成了血栓,也不再可能进入到心房,就更不可能栓塞脑动脉了。他们从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中得到启发,试用了与治疗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相类似的封堵伞,对左心耳的颈部进行封堵,临床试验获得了明显的成功。这一术式就称之为左心耳封堵术。  这种“捂住心脏的耳朵”来预防卒中的方法,在国际上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重视。近期,这一治疗方法也已引入了我国,并且所使用的器械也已逐渐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