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349844

和睦家医疗

高端综合性医疗机构,为您提供权威健康科普内容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流感

发布了文章

哪些疫苗孩子必须打?

从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支乙肝疫苗起,疫苗就开始呵护宝宝成长、守护他们的大健康。不过关于疫苗的接种问题,家长们存在着很多疑问。问题1 :国家规定必须要打的疫苗才打,否则能不打的就不打?中国把儿童接种的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这个划分基于行政划分。简单说就是:政府承担费用的列为一类(既然是免费的,可以理解为是强烈推荐的,最后变为强制接种,被父母理解为必打);需要家庭自付的,列为二类(家庭自付取决于家庭经济条件和家长对预防疾病风险的认知,推荐但不能强制,并不代表宝宝不需要接种。广大家长对疾病风险的认知有赖于医学知识科普)。一类和二类疫苗不是基于儿童的基本医学需求来划分的,两类疫苗都是儿童需要的,质量和安全性不存在差异,所以“只打一类不打二类”,显然没有科学的依据。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别很大,这意味着经济发达和公共卫生设施好的地区,政府能够承担除了基本一类疫苗之外的部分二类疫苗的费用,因而逐渐把这部分疫苗转为免费的,至于界定是否为二类疫苗或仍然属于一类疫苗意义不大,对于接种儿童来说是受益匪浅的。例如广州地区把麻腮风疫苗列为免费疫苗,逐步替代原来的麻风两联疫苗和麻疹疫苗等一类疫苗,但是广东省的大部分山区仍然使用麻疹疫苗为一类疫苗。问题2 那些自费疫苗需要接种?很多二类疫苗从儿童接种疫苗的必须性或者预防疾病风险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肺炎链球菌疫苗,它在欧美发达国家是非常普及的疫苗,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政府还不能列为免费疫苗并进行大力推广,让一些父母出现误解,以为不是一类疫苗所以不重要,或者因疫苗价格高认为社区医务人员有推销的嫌疑反而不愿接种。再如,季节性流感疫苗,大量的临床数据证实,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最重要的手段,但因科普不充分,很多人还是认为流感病毒变异快,流感疫苗接种不能覆盖流感变异株并过分夸大流感疫苗无用的论断。还有相当多的人,包括部分医务人员,甚至没有区分清楚流感和普通感冒,而误以为接种了流感疫苗,却仍然还会有流涕感冒,所以宣传流感疫苗无用论,这个不准确。第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简称流脑,用来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这个疾病非常严重和凶险,但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流脑疫苗十几年前还归为二类疫苗,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很多地区已经转为成为一类疫苗。第四,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疫苗,这种疫苗的接种效果,尤其是疫苗安全性远远优于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但由于价格昂贵,不能充分普及,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目前仍然被列为二类疫苗,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府已提出在五年内逐步用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疫苗全面代替安全性较差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许可,为什么不先行一步呢?第五,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简称HIB,首先申明这不是流感疫苗,勿混为一谈,HIB疫苗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和脑膜炎等,这些是可以通过疫苗接种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HIB和肺炎链球菌疫苗一样,是欧美发达国家普及的疫苗,由于价格的原因目前在我国仍归属于二类疫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列为一类疫苗,为大家所共知。问题3 接种了轮状病毒疫苗还是得了秋季腹泻,为什么?“为什么接种了疫苗,还会得这个病”,这是关于疫苗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我们应该了解:接种疫苗只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罹患这个疾病的风险,对于整个群体来讲,疫苗接种极大地降低了该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于个体来讲,降低患该病的风险,即使罹患该病,患病的严重程度也是明显降低,例如接种水痘疫苗后,罹患水痘的风险明显降低;而且即使罹患水痘,水痘程度也很轻,几乎不会像自然感染水痘一样出现有合并水痘脑炎的风险,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但接种疫苗并不等同于百分百预防。问题4 接种肺炎疫苗后,仍然还会得肺炎,为什么?首先要了解肺炎疫苗的全称,是肺炎链球菌疫苗,它所预防的疾病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中耳炎,肺炎链球菌肺炎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这种疫苗针对的是肺炎链球菌,只能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但是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很多,如其他细菌、各种病毒以及支原体等等,仅接种了一个肺炎链球菌疫苗是不能覆盖所有这些引起肺炎的病原体的,这就是为什么接种了肺炎疫苗还有可能得肺炎的原因。既然肺炎疫苗只能预防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对其他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没有效果,为什么还要接种?因为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炎,是儿童患病率最高的一种肺炎,也即是细菌性肺炎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儿童易感,同时导致的肺炎严重程度也很重,比较凶险,小婴儿罹患更易合并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接种这个疫苗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问题5 打五联疫苗(包括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有何优点?如果曾经单独注射过五联疫苗中某种疫苗的,还能注射五联疫苗吗?五联疫苗包括了出目前列为一类疫苗的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疫苗这三个疫苗,另外还包括了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后两个疫苗的优点和暂未被列入一类疫苗的原因,请参考第二个问题的回答,简而言之,五联疫苗益处多多,减少了多次分次接种疫苗的繁琐,预防的疾病谱得以扩大,同时疫苗安全性也得到提升。已经注射过五联疫苗中的某种疫苗,还能再接种五联疫苗,但具体需要根据接种疫苗种类和次数再加以个体化指导,例如只接种了1次百白破疫苗,那么在出生后6个月之内,还能再接种2次五联疫苗,但如果已经接种了3次百白破,那么在出生后6个月之内,就不能再接种五联疫苗了,可以在15-18个月做第四次加强时选择五联疫苗,至于漏打的HIB 只能以单针形式补打2至3次。问题6 麻疹疫苗前需要吃全蛋进行测试吗?如果对鸡蛋过敏的小孩,能接种麻疹疫苗吗?还是要推迟接种时间呢?麻疹疫苗,包括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都属于减毒活疫苗,通过鸡胚细胞培养制作,所以纯化后的疫苗可能还会含有极微量的鸡胚蛋白成分,是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所在,但随着疫苗纯化技术的改进,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大大降低。在接种麻疹疫苗前试吃全蛋是推荐的,主要利于医生谨慎应对鸡蛋严重过敏的宝宝,严重过敏指的是过敏性休克,或者全身性急速过敏反应,包括吃蛋后全身性荨麻疹、嘴唇和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和过敏性低血压。吃蛋后口角皮疹,属于轻度过敏,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因此不接种或者延迟接种,宝宝仍然可以接种麻疹疫苗,只是需要知会具体的过敏表现,请医生谨慎对待,医生需要准备好抢救应急设备以备不时之需。问题7 如果由于急性感染性疾病使得疫苗接种延后,对疫苗的预防效果会有影响吗?儿童期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或者麻疹、风疹和手足口病时期,需要延后接种疫苗,这些疾病的恢复在2至4周内可完成,恢复后接种疫苗没有太多耽误时间,也不会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住的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只是轻微流涕咳嗽,没有发热,即不属于急性感染性疾病需要延后接种的情况,轻微流涕咳嗽也不会影响接种效果,所以大可不必一等再等,耽误了接种日程,进而错过最佳接种时间。问题8 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家长该如何处理?要区别对待疫苗接种后的常见反应和不良反应:常见反应:接种部位出现疼痛和轻微肿胀,一般2-3天可以恢复,如果宝宝不能忍受,可以服退热止痛药帮助;一过性轻度发热反应,多数持续1-2天,可以自行缓解,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多喝水,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服退热药帮助;散在型皮疹,可以在接种后6-12出现,出疹时间1-2天,不需要做特殊处理;食欲下降和轻微腹泻,一般2-3天内恢复,补充电解质水,耐心等待恢复。不良反应:比较罕见,如有发生需要看医生详细评估,例如持续重度高热,全身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问题9 接种疫苗后,经常听到护士的提醒是要多喝水,这是为什么呢?接种疫苗前后还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接种疫苗,可以这样理解为让宝宝经历一次轻微的疾病过程,从而产生针对这一疾病的抵抗力,接种疫苗后的常见反应,也就是宝宝和疾病做斗争的一个过程,就像宝宝得病了,多喝水,达到良好的体液平衡,帮助宝宝抵抗疾病。接种疫苗前后,都要避免接触密集人群,减少接种时期的交叉感染,接种疫苗后短暂时间内,宝宝抵抗力低,接触密集人群,容易继发感染其它疾病,需要注意。夏凯莉广州和睦家医疗总监、儿科医生、儿科博士拥有15年临床经验,擅长儿科血液病、儿科肿瘤及普通儿科的治疗。夏医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并在医学期刊上发表20多篇论文。

发布了文章

生完娃,为啥肚子上的肉最难减

对于怀孕当妈的人,真的,明星的故事是不是都骗人的——根本没有所谓的“火速恢复”……生娃前后,各种疼啊、漏啊、松啊,各种扎心啊!别慌,今天就产后常见问题给妈妈们解个惑。 Q: 都说多走多爬楼梯利于顺产,但现在孕晚期走路耻骨区疼痛明显,超过30分钟后更甚,该咬牙坚持还是多休息?A: 当妈的何苦为难自己。疼痛是自我保护机制。如果已有明显的疼痛,应减少刺激疼痛的来源。① 换种方式锻炼,少量多次,时长减少到15分钟/次;② 佩戴托腹带来减少耻骨联合分离带来的不适;③ 类似长距离步行、爬楼等单腿负重的活动会让疼痛加剧,孕妈的有氧运动可改为游泳。 Q: 总是下背部集中一个点疼痛,特别在弯腰时疼痛明显,是因为打无痛的原因吗?A: 这个锅,无痛表示不背。无痛分娩虽然从腰椎间隙进针,但只是短暂作用于神经,对腰部肌肉并不会产生长期影响。引起产后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妈妈们核心肌肉力量弱、长期使用错误姿势是常见原因。 Q: 生完孩子是不是骨头变大了,为什么以前的鞋子穿不进去了?A: 长高长大这等好事就别想了。成年后骨骼已定型,不会再变大。孕产期妈妈们受松弛素分泌,孕期体重增加等影响,足底筋膜、韧带更加松弛,足弓不如孕前挺拔,所以才感觉脚变大了。 Q: 产后肚子为何收不回去?A: 这个问题需要着重回答一下,这也是让所有产后妈妈最烦恼的一件事,产后肚子收不回去主要跟腹直肌分离有关。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腹直肌是介个样子滴:什么?你说你没有?这八块腹肌每个人都有哒!咱们大部分人在自己身上看不到,因为都被脂肪遮住了。那腹直肌分离是怎么回事呢?怀孕后期,肚子越来越大,两条腹直肌被逐渐拉长,慢慢就从中间的腹白线(两条腹直肌中间那条分界线)分离开了,从下图左边变成了右边。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生完孩子以后很长时间肚子还是松松的,一大坨难看的赘肉。然而,影响美观还不是腹直肌分离的主要恶果。不要忘啦,我们所有的肌肉都是有功能的。腹直肌分离程度越深,腹部肌肉力量就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也就越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女性产后出现腰背痛的原因。有些症状严重的产妇,连起床都很困难。 我怎么知道自己的腹直肌分离了?产后妈妈不要贸然盲目自己锻炼, 否则不但不会帮到你,反而进一步加深腹直肌分离程度。你要做的第一步是:腹直肌分离检查!。 这个检查很简单,自己在家就可以做。仰卧在床上,两腿弯曲,露出腹部。左手撑在头后,身体放松,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然后抬起上身,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时,用手指测量两侧肌肉间的距离(如果感觉不到挤压,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  2指或2指以内:正常2-3指:需改善3指:需就医! 两侧肌肉间距大于3指属于严重腹直肌分离,可能引起疝气,必须及时就医。如果距离在2-3指之间,必须先作分离改善训练,注意不可以做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负重练习,因为这样会加重分离程度,可以做做站姿收腹、仰卧凳腿、跪姿伸腿等动作,如果自己练习有困难,请向康复医师咨询。 Q: 二胎妈妈了,产后排尿时不能中断尿液,需要治疗吗? A: 是的,且尽早。无法中断尿液是盆底肌无力的明显表现,而盆底肌功能障碍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尿不尽、压力性尿失禁、便秘、阴道松弛、性交疼痛……因此,建议产后妈妈尽早去医院做盆底肌功能测评,以了解自身情况,需要时尽早接受产后康复治疗和训练。 Q: 生完孩子2年了,打喷嚏漏尿,现在治疗还有效果吗?A: 只要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盆底肌属于骨骼肌,打喷嚏漏尿说明在腹压明显增大时盆底肌不能有效收紧尿道口。只要在专业医师的科学评估和指导训练下,肌肉力量就会增强,就会有效果。20岁小伙举铁能变成壮汉,80岁老汉举铁也能变成壮爷爷。 Q: 为了“性”福,产后在某宝买了电刺激产品,感觉效果一般,是用法错误还是没有坚持?A: Emmmm……不太清楚某宝上的电刺激属于什么产品。对于康复治疗来说,电刺激是一种被动治疗手段;针对产后阴道松弛的问题,一定要配合盆底肌主动收缩训练才有效果。 熊攀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资深物理治疗师和睦家产后康复治疗师主管

发布了文章

孩子尿床?家长要避免这些误区!

宝爸宝妈们对尿床这个问题应该不会陌生。有的可能还会记得自己小时候偶尔几次尿床后心里那种惶恐不安甚至羞愧的感觉。现在,轮到我们自己当父母了,对于孩子的尿床问题,我们该怎么做?怎么处理才能真正帮到孩子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排尿控制能力是一个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 大约2~3岁时,孩子开始有排尿的意识,并能逐渐学习控制排尿冲动,直到他们“赶到”卫生间;● 大多数孩子在约3~4岁时能很好地控制白天排尿,在这个阶段孩子夜间尿床是很常见而且正常的情况;● 当孩子5岁时,夜间排尿控制能力逐渐发育成熟,也较少发生尿床了;● 如果5岁以上的孩子还是频繁发生夜间尿床,我们就要考虑遗尿症的可能。2014年《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中定义:儿童夜遗尿是指年龄≥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关于儿童夜遗尿,我们要知道以下几个事实:■ 夜遗尿是一种全球性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仅次于过敏性疾病。关于夜遗尿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5岁孩子夜遗尿的患病率为15%,11~12岁的孩子夜遗尿患病率为5%,另外还有1.5~2%的孩子夜遗尿症状会持续至成人。所以,绝不只有您的孩子、您的家庭在经受尿床的困扰 。■ 尿床对孩子的危害绝不仅仅是尿床本身。尿床对儿童及其家庭来说,都是令人沮丧的体验。在个人形象对于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年龄,孩子会感到自尊低下、自信心受损。很多患有遗尿症的孩子不敢参加夏令营,不愿在朋友家留宿,社交退缩、孤僻。夜遗尿也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研究显示,夜遗尿的孩子睡眠潜伏期长,睡眠紊乱,导致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孩子在校表现。在8~16岁的青少年中,尿床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三位常见的心理创伤性事件。■ 夜遗尿是一种复杂的疾病过程。很多原因会导致孩子夜遗尿。最主要的原因有3点:1. 睡眠觉醒障碍:入睡后大脑清醒能力低,不能很好接收到由胀满尿液的膀胱发出的请求排空的信号。2. 孩子在夜间分泌的一种激素“抗利尿激素”偏少,导致夜间还产生和白天一样多的尿液,超过了膀胱的容纳能力。3. 膀胱的容量不够大,装不了太多尿。或者膀胱太过活跃,包容性不够,稍微有些尿液就要收缩排空。4. 除此以外,遗传因素、便秘、某些饮食习惯、不良作息习惯、心理因素等也可能造成孩子夜遗尿。我们该怎么帮助患遗尿症的孩子?家长可以这么做:○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孩子白天正常饮水,但避免食用含茶碱、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晚餐要清淡,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睡前2小时不要饮水或食用粥、汤、牛奶、水果等含水分较多的食物。○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中午睡1~2小时,晚上早睡,避免过度兴奋或者过度劳累,以防夜间睡眠过深,难以觉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局部卫生,外阴每天清洗,尤其是包皮长,包茎的男孩,以减少局部刺激。○ 告诉孩子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树立信心,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建立及时的激励机制,少斥责、惩罚,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养成良好的排尿、排便习惯。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养成定时规律排便的好习惯。对患有便秘的儿童一定要积极治疗便秘,以免结肠粪块堆积压迫膀胱减少膀胱容积,导致膀胱过度活动。家庭的干预会对孩子的夜遗尿有一定的帮助,但还是建议家长积极与医生沟通讨论。医生需要详细了解目前,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及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推荐的治疗方案常有两种:● 药物治疗:“去氨加压素”是一种天然抗利尿激素,主要作用之一是将夜间尿量减少至正常范围内。它是一种口服的片剂,只需要每天晚上睡前服一次,比较方便安全,起效快,可以连续服用到孩子的尿床症状缓解。● 遗尿报警器:报警器可以感受到湿度变化,当床单或睡衣浸湿时会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声而唤醒患儿起床排尽余尿,这样反复训练使孩子最终能自己感受到尿意而自觉醒来排尿。对夜遗尿的认识误区哪个孩子不尿床?确实,5岁之前的孩子因为排尿控制能力发育还不成熟,会不时有尿床的情况发生。作为家长对5岁以下孩子的尿床不需要太紧张。但是如果孩子满5岁后,还是频繁尿床,就一定要积极干预。XXX小时候也尿床,长大自然就好了!虽然夜遗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自我缓解的趋势,但是仍有1.5~2%的孩子,其夜遗尿症状会持续至成人。而且未缓解的这部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夜遗尿的症状会加重。您无法判定孩子的夜遗尿是否会自然缓?什么时候缓解?或者不缓解会不会持续加重……在缓解之前,孩子甚至家人都承受着无休止的心理压力与煎熬。孩子尿床是因为他(她)太懒惰了,晚上不愿起床排尿。前面已经讲过,尿床是一种病,不是孩子懒,故意不合作。批评或者给孩子压力只会让事情更糟糕。为什么亲戚朋友家的孩子都不尿床了,我家孩子还尿床?是我做的不够好吗?并不只是您家的孩子在尿床,9~10岁的孩子里,每12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夜遗尿的孩子,只不过父母们很少会讨论孩子的尿床问题。您并不孤单,您也没有错。只是您需要正确积极地帮助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天使。不要让尿床这个问题像一片挥之不去的乌云遮盖了孩子童年本该有的灿烂阳光,甚至让孩子成为折翼的天使。如果您的孩子有尿床问题,您一定要正视它,并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

发布了文章

流感肆虐,我们该怎样防护?

目前,全国多地区已经进入季节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易引起聚集性疫情。流感肆虐,我们特邀复兴门诊所赵丹医生为大家解答,流感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究竟什么是流感?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这种病毒每年都会发生变异,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冬季。在健康人群中,流行性感冒通常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且无并发症的疾病,但也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尤其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患重症的风险增加。今年的很多学校中,很多学生都出现了高热,有的班级28人,只有4人在坚持上课,罪魁祸首就是流感病毒,可见流感病毒的传播是很迅速的。所以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流感,科学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输液和抗生素的使用。流感的表现有哪些?流感的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肌肉疼、头疼等。发热比较常见,以高热为多,最高可达40℃,持续时间长,甚至可持续5天以上,可以伴有或不伴有咳嗽等其他症状。不伴并发症的流感患儿通常在2-5日内逐渐康复,但在婴幼儿以及抵抗力低下的患儿,病程可能持续超过1周,在较年长患儿以及成人,无力和易疲劳的症状可能持续数周。流感的并发症有哪些?大多数流感患者能自行恢复而不出现任何并发症,但在少部分患者可以引起中耳炎、肺炎、心肌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是死亡。儿童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耳炎,其次是下呼吸道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少见。也有极个别的患儿会出现下肢无力,甚至无法行走,随着病程的进展又会逐渐恢复。正是因为流感可能存在的严重并发症,所以从一开始就要加强对流感的认知,积极预防流感的发生,阻断流感的传播,一旦发生流感,积极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怎样从普通感冒中辨别出流感?   一般来说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会比普通感冒全身症状更重一些,发热的热峰高,持续时间长,肌肉痛及头痛症状相对较多,家庭中可有多人同时或先后出现症状。高度怀疑流感时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进一步检测流感病毒的抗原以助于明确诊断。在发病后的24-48小时,病毒排出量达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5-10天后,就很难在呼吸道检测到的病毒了。因此,有些高热的病人在发热24小时内的早期以及发病后的5天通过呼吸道检测流感病毒抗原可能会存在假阴性的结果,必要时可复查流感病毒。赵丹医生特别提醒——不要迷信血常规,血常规看不出来你到底怎么了。某些公众号建议高烧的病人先去查血常规,如果白细胞高就去吃抗生素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但就流感来说血象就很多样化,白细胞可以正常、降低,也可以轻度增高,快速反应蛋白也可以正常或增高,所有这些都不能说明你得了流感,对于流感的确诊没有帮助。流感确诊需要结合症状、体征,辅以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检测。所以请大家一定不要再迷信血常规。该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患病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比如打喷嚏、咳嗽、讲话时产生的飞沫,被飞沫污染的物体)。在日常中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15秒以上),或使用含酒精洗手液洗手,加强物体表面的消毒,能够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远离已知的患病人群,减少群体活动,也能够减少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当然最重要的预防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病毒每年变异,所以需要每年在流感季节接种流感疫苗。我们今年的流感疫苗针对三种病毒株:H1N1、H3N2以及B(brisbane),可有效预防甲型及乙型流感,春节即将到来,人群的往来及聚集更为频繁,为流感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定要尽早接种流感疫苗。发生流感该怎么办?一旦发生流感也不要惊慌,要多待在家里、多休息、多喝水,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高热时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以缓解发热和疼痛。小于18岁的儿童一定不要随便使用阿司匹林和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可能存在引起Reye综合征的风险。无发热持续至少24小时以上时方可恢复上学或者工作。奥司他韦是最常用于治疗流感的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帮助缓解病情,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否需要服用必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切忌自行服用。本身也会有药物副作用,所以在没有确诊流感或没有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时不要随便服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流感时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反而会增加额外的肝肾负担。如果服用奥司他韦后病情仍在加重,需要及时就医。什么时候应该就医?大多数流感患者能在1-2周内自行好转。但如果有下述情况应及时就诊: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肤色变暗或苍白;不肯喝水,不肯吃饭,尿量减少,有明显摄入不足的表现;意识不清,嗜睡,很难叫醒,烦躁,不爱玩耍;流感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发热或咳嗽;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出现上述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孩子病情。

发布了文章

“神药”不治白内障,眼科医生告诉你该怎么办!

滴眼药水能治白内障?眼睛是越滴越明,还是越滴越坏?最近《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一文持续发酵,引发公众对“神药”的声讨和对白内障治疗的关注,白内障青光眼的眼科专家、和睦家眼科主任王兰日前接受了财新网记者的采访,并专门撰文为公众释疑。1白内障是什么样的眼疾,发病率高吗?白内障是一种可治愈的致盲性眼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年龄相关的眼病,60-7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会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生也比较早。得了白内障后都会感觉视力下降,严重时影响正常阅读,看电视,甚至于走路和一般日常生活也会受影响。常见的症状包括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前好像有一层塑料布遮挡,怕光,色觉异常等。到目前为止,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白内障。2经常见的白内障眼疾有哪些类型,致盲率有多高?常见的白内障主要是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也有其它类型的白内障,比如先天性白内障、与糖尿病有关的代谢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据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到90%以上。一般年龄越大,患白内障的可能性越大。不同地区、年龄阶段的人群,白内障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在西藏、新疆等日照时间较长的地区,白内障患病率比其他地方要高,海南靠近赤道,紫外线辐射量较大,也是白内障的高发地区。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数据,我国因白内障致盲的人群占全部盲人的51%。每100万人口中有6100个盲人,其中白内障致盲的占3000多人/100万人口。3治疗白内障必须手术吗,都有哪些方式?再次重申一下,到目前为止,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白内障、保持眼睛“明亮”的手段。现有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相对传统的囊外摘除术,另一种是正在普及并已占据主流的超声乳化术(这也是和睦家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方式)。前者需在角膜上方做7-8mm的切口,把混浊的晶状体核捞出来,吸出残留皮质,植入人工晶体,再缝上角膜伤口。后者切口一般在2mm-3mm,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粉碎晶状体,再把粉碎部分吸出来,植入人工晶体。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相比,超声乳化术的切口更小,且不需缝合,对眼睛其他组织的伤害也更小。上世纪90年代,完成一例白内障手术大概要一个小时,但现在由熟练医生做普通白内障手术,一般只需几分钟。白内障手术术后恢复也很快。大部分白内障患者,做完手术一两天内可恢复视力,正常看电视、看书,术后只需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普通药物预防术后感染、炎症的发生。白内障手术安全,并发症非常少。请注意白内障术后需要医生定期随访半年,及时了解患者情况,以督促患者安全卫生用药防止出现感染或继发青光眼的情况,只有术前正确诊断,术后及时随访,这样也能保证手术的效果和质量。4白内障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有明确的指征吗?早期白内障患者症状较轻微,视力下降程度不大,视力还很好、晶状体混浊不严重还未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时,一般会建议患者先观察,之后定期检查,一来可及时发现老年人常见的其他眼部疾病,二来也可在白内障已影响到患者生活时,一般视力达到0.5以下,则要及时手术。普通患者早期观察无需药物治疗。5“药物治疗”白内障真的不可能吗?现市面上也没有任何药物,经科学的临床试验数据证明,能抑制白内障的发展。一般患者只要得了白内障,视力就会走下坡路,只是进展快慢因人而异。


发布了文章

产后腹带到底该不该绑?怎么绑?

  宝妈们在孕期由于腹部过度伸张,产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腹直肌分离,腰部肌肉松弛,脂肪堆积。这都为产后形体及机能恢复带来不小的挑战。  产后腹带真的是神器吗?  能一步到位解决肚腩吗?怎样才算用对?……这些常让妈妈们拿不定主意的问题,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说说。  绑or不绑,是个问题吗?  如果是脚踝扭伤或膝盖前交叉韧带损伤了,从骨科康复角度看,医生会要求包扎绷带或带支具来限制过度活动,以促进损伤部位功能恢复。  那么把这种观点转移到宝妈们的腹部:  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孕妇在孕晚期都会出现腹直肌分离(肚子松松的主要原因哦),其自然愈合只缓慢出现在产后前8周;45%的孕妈经历着腰痛和骨盆带疼痛,更有25%产后仍在持续;腰痛发生前后由于腹部深层肌肉(如腹横肌、多裂肌)没有被激活,外部肌肉负担过重,造成疼痛感难以消除。  正是由于孕期腹部肌肉被过度拉伸、弹性减弱,分娩时盆底肌被强力牵拉或撕裂,我们建议,特别是产后腰痛的新妈妈使用腹带。    天气这么热,腹带必须时时绑?  透气性好、有弹性的纯棉腹带是首选;合适的长度为上至乳房下、下至耻骨。  腹带佩戴时间不宜过长,最久不超过12小时;鉴于其对腹部脏器有一定支撑作用,推荐步行时佩戴。    自然分娩情况下,需要结合患者盆底肌及恶露排除情况,评估具体何时使用腹带;且正确佩戴腹带显得尤为关键。常有妈妈认为没有腹部伤口就能立即使用;殊不 知,过早使用可能影响呼吸顺畅及全身血液循环,还会造成对骨盆的压力,影响骨盆及盆底恢复、子宫收缩,进而影响恶露排出。  如果是剖腹产,推荐产后立即使用腹带,以起到固定伤口、减轻疼痛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等伤口完全愈合、疼痛缓解时,可停止佩戴。  腹带不是围着肚子绑一圈就行了?  绑腹带一般建议从下往上系,即沿着骨盆往肋骨方向;如果方向相反(从上往下)可能增加腹压,增大盆腔脏器脱垂的风险。  力度不宜过大,感到轻轻抱住肚子即可,能够活动且不限制呼吸;切勿一味求紧,过紧会引起血液循环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腰部肌肉的废用性萎缩。    单纯绑腹带是不是能减肥?  不少妈妈认为绑腹带可以减肥,其实不然,产后形体恢复最重要的方法是针对性的康复运动及饮食管理。  更要强调的是,这种外部的支持性治疗一定要配合专业医师指导下的合理的肌肉训练,才能科学、安全地重新恢复肌肉力量和形状,真正减轻疼痛。

发布了文章

又到了流感高发期,关于流感疫苗你一定要知道这些!

                                                   您知道吗,每年在流感流行季节,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并因此缺课,青少年流感感染率最高。此外,高达39%的成人因流感样症状而误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以及我国卫生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推荐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就像得了一次重感冒”流感远比普通重感冒危险。流感是一种肺部疾病,有发病突然、高热、乏力、肌肉疼痛等特点,并且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副鼻窦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全球每年都有很多人死于流感。2“流感疫苗可以导致流感发生”流感疫苗是从灭活(已杀死)的流感病毒获得的,因此不会因接种疫苗而导致流感发生。3“即使我接种了流感疫苗,我仍然会得流感”确实有这种可能,但通常流感疫苗可以保护大多数人免于患流感。然而,流感疫苗不会使您对其他致病病毒(如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产生免疫。4“疫苗不是100%有效,我宁可还是得一次流感”没有疫苗是100%有效的。然而,如果您接种了流感疫苗仍然患上流感,相比于无疫苗保护,症状可能会轻很多。5“流感疫苗副作用比得流感更糟糕”像任何药物一样,疫苗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但造成罕见过敏反应和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小,远远低于严重流感导致的风险。轻微的不良反应包括:在打针的部位有痛感或红肿、发烧、疼痛,延续1至2天。6“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如果您对鸡蛋(疫苗生产中用到)或以前注射的流感疫苗严重过敏,您或许就无法获得疫苗保护。若您在预定接种时间内发高烧,则需要推迟接种。7“我去年已接种过流感疫苗,今年还要接种吗?”我们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基于两个原因。首先,流感病毒一直在变化,因此流感疫苗的成分需要每年更新。同时,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通常在6-12个月,因此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8“只有老人和病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健康成人和儿童都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即使您不是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您也需要接种流感疫苗以保护周围与您密切接触的人(尤其当您身边有老人或婴幼儿或在照看生病的家庭成员)。9“我在孕期/计划怀孕/哺乳期,不能接种疫苗”流感疫苗对孩子和母亲都是安全的。接种疫苗有助于预防重症流感引起的并发症,美国和我国疾控中心都是推荐这类人群接种的。您可在接种之前向医生咨询。10“我太忙没时间接种流感疫苗”和睦家广州诊所即日起提供流感疫苗接种服务。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是9-11月,在12月或更晚接种也仍然会起到保护作用。且通常情况下,不需要预约医生。

发布了文章

孕期怎样补营养最合理?送给准妈妈一份营养攻略

均衡饮食对健康孕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孕期保证胎儿的健康与安全,保证营养及微量元素的供应,避免不良习惯对胎儿的影响,是每位妈妈在孕期必须要了解的问题。维生素与营养首先,我们一起来讨论下孕期建议补充的营养素。叶酸:也称作“叶酸盐”,是一种B族维生素,对孕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生育年龄的女性每天应补充含有0.4毫克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同时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含有叶酸的食物。备孕期间应至少提前一个月摄入400微克叶酸。怀孕期间每天摄入600微克叶酸有助于预防无脑畸形和脊柱裂畸形,合称神经管畸形。富含叶酸的天然食材有橙汁、绿叶蔬菜、豆类、花生、西兰花、芦笋、豌豆、小扁豆、谷物产品。日常饮食并不能提供足量的叶酸。因此,所有怀孕及备孕女性应每天补充含有适量叶酸的维生素。绝大多数品牌的产前维生素均能提供适量叶酸,含有400至1000微克所需叶酸,可满足孕妇的需求。如果您曾分娩过开放性神经管缺损的胎儿,例如脊柱裂或无脑畸形,您应摄取更多叶酸。一般来说,大多数女性每天应摄取400微克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C对预防感染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可加快愈合,促进铁的吸收。富含维生素C的天然食材包括橙子、葡萄柚、维生素C的果汁、番茄、草莓、西瓜、哈密瓜、西兰花、菠菜、土豆、卷心菜、生菜色拉、甘蓝菜、芥菜、青椒等。维生素D: 与钙一同服用可促进宝宝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同时,维生素D对健康肌肤和视力也同样至关重要。所有女性尤其孕妇每天需要补充6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维生素D的天然食物来源有含维生素D的牛奶和多脂鱼如鲑鱼。人体皮下的化学物质受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钙:钙可增强宝宝的骨骼和牙齿健康。所有女性,尤其孕妇、19岁及以上青少年应每天摄入1000毫克钙。14至18岁的青少年应每天摄入1300毫克钙。牛奶以及其他奶制品,如奶酪、酸奶含有丰富的钙质。如果您不能很好的消化乳制品,您可以尝试从其他天然食物中摄取,如西兰花、深绿叶蔬菜、沙丁鱼、以及钙片。铁:铁是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帮助氧气运输。妊娠期,您需补充更多的铁--补铁量大约是非怀孕女性的两倍。这些铁可促进血的生成,给您的宝宝供给充足的氧气。贫血通常是由于缺铁造成的。孕期铁的推荐摄入量为27毫克,大多数产前维生素均含有足量的铁。您也可以食含铁丰富的日常食物,如红色瘦肉、禽肉、鱼类、干豌豆、豆类、含铁的谷物、西梅汁。富含铁的食物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番茄同食,可促进铁的吸收。欧米伽3脂肪酸:这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常见于鱼类中,无论宝宝出生前还是出生后,欧米伽3脂肪酸对宝宝的大脑发育都十分有益。欧米伽3脂肪酸的最佳来源为鱼类、蛋类、亚麻籽、核桃、绿叶蔬菜、大豆、菜籽油。为了更好的摄取欧米伽3脂肪酸,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间每周应食至少两份鱼类及贝类。油和脂肪:油和脂肪能够给您提供重要的营养。妊娠期食用脂肪可以供给能量,促进胎儿器官及胎盘的发育。日常膳食中的脂肪和油应从植物中摄取。尽量避免从动物中摄取固体脂肪,可从加工食物中摄取。卡路里:对卡路里的需求量取决于您孕前的体重。在怀孕前六个月,每天大约需要额外消耗300卡路里。应切记您并不是“吃两人量的食物”,您也没有食物限制,您应自由控制食量和食物,不应有所顾忌。因为,孕期为了减肥而控制饮食是不安全的,因为减肥可影响宝宝的成长。各种卡路里的作用并不是相同的。您和您的宝宝需要健康又营养的食物,而不是像软饮料、糖果、甜品、以及快餐中所含的“空卡路里”。体重增加超重及肥胖女性有妊娠期相关问题的风险将会增加。妊娠期问题包括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先兆子痫、早产、剖宫产分娩。超重及肥胖女性分娩的宝宝有先天性缺陷、巨大胎儿可能伴有产伤、儿童期肥胖等相关问题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但是,体重增加多少为健康呢?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指出,孕期体重增长的推荐值如下:如果您:体重过轻 – 体重指数30                增加11至20 磅(5至9公斤)双胞胎孕妇                     增加35至45磅(16至20.5公斤)均衡饮食摄取您及您的宝宝所需的营养,您每天的饮食应包括以下基础营养素:6至11份谷类食物3至5种蔬菜2至4种水果4至6份牛奶及奶制品3至4份肉类及蛋白质食品6至8杯水、果汁、牛奶少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和糖果妊娠期保持健康饮食并不容易。美国农业部建立了网站:www.choosemyplate.gov,致力于促进和提倡健康饮食。此网站可帮助每个人包括节食者、儿童、孕妇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食品安全食物中毒:孕期中的女性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对自己和胎儿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呕吐及腹泻可令您的身体丢失过多的水分,从而扰乱您身体的化学平衡。为了防止食物中毒,您应遵循以下常规饮食指南:清洁食物。在您食用、切、烹饪前,用流动的水彻底冲洗食物原料。保持厨房干净整洁。在处理好未烹饪的食物之后,仔细清洁您的双手、刀具、厨房台面、砧板。请勿用食生的及未熟透的海鲜、蛋类、及肉类。请勿食用生鱼片寿司。(熟寿司是无副作用的。)烹煮牛肉、猪肉、禽肉等食物时需达到安全的内部温度,以消灭有害细菌。李斯特氏菌病:这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孕妇患李斯特氏菌病的概率是一般民众的13倍。李斯特氏菌病可致轻微流感样症状,如发热、肌肉酸痛、腹泻,但也有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为了预防李斯特氏菌病,孕期应注意不要食用以下食物: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以及由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制成的食品热狗、午餐肉、冷盘肉片,除非饮用前将其加热至滚烫。冷冻的烟熏海鲜生的、未熟透的海鲜、蛋类、肉类汞和鱼类:汞源于自然界和人工排放,可进入河、湖、海中。少量的汞可损害宝宝正在生长的大脑。过多的汞可损害儿童的行为和表现,甚至引起后期学习障碍。一些鱼类含有大量的汞。为了避免您接触汞,请遵循以下基本指南。选择食用虾、鲑鱼、鲶鱼、鳕鱼等鱼类及贝类食物。请勿食鲨鱼、剑鱼、鲭鱼、方头鱼等鱼类。每周白(长鳍)金枪鱼的食用量应控制在6盎司。其他注意事项咖啡因:尽管关于咖啡因是否会增加流产风险的研究已经数不胜数,但目前尚无定论。大多数专家指出,孕期饮200毫克咖啡因(一杯12盎司咖啡)是没有影响的。素食主义者:如果您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只要您饮用多类食物,仍需特别注意。确保您在孕期能够充分摄取以下食物及营养素:钙(可通过每天饮食4份牛奶、蔬菜,如白菜、甘蓝菜、芥菜、西兰花、花菜、玉米饼、或者加钙橙汁。)维生素D (每天800国际单位)铁维生素B12蛋白质(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您需阅读一些素食烹饪菜谱,合理饮用各类植物性食物,以确保您能够摄取完全蛋白质。)

发布了文章

宝宝总是睡不好?别急,爸妈可以这样做!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您的家里是否有个“夜啼郎”呢?  婴儿睡眠往往不被家长们重视,但婴儿睡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孩子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统计发现超过30%的孩子在儿童期遭遇过睡眠问题,绝大部分是行为性睡眠障碍导致的,行为性睡眠障碍在0-5岁的幼儿最为常见,但是这种睡眠障碍可能持续至整个儿童期甚至到成年阶段。    各年龄段常见的儿童睡眠问题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能遇到不同的睡眠问题,造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  0-3个月刚出生的婴儿主要会出现的睡眠问题首先就是昼夜颠倒。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培养宝宝的白天黑夜观念。具体的做法婴儿白天睡眠的时候不要拉上窗帘,保持正常的室内光线,甚至在阴雨天气室内光线昏暗时开启大灯,同时不需要刻意保持家中环境的绝对安静,要有正常的生活噪音,如房间外家人正常音调的对话聊天,正常走路脚步声,不太嘈杂的家务声响都是允许存在的,让宝宝感知这是白天的环境。夜间婴儿睡眠时,尽量不要开启室内大灯,顶多可以开启一个小夜灯,最好是不开灯,夜间喂奶更换尿布需要时仅开启小夜灯照明。建议夜间9点钟后家庭环境整个静下来,走路交谈尽量放轻,电视音量尽可能小或是使用耳机,家人尽量回自己的房间活动,让宝宝感知到安静昏暗的环境是夜晚的时刻,是睡大觉的时候。另外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有意识避免让宝宝将睡眠和一些家长参与的特定条件相联系,如奶睡、拍睡、摇晃着睡眠等相联系。  大于3个月至2岁婴幼儿,容易出现的睡眠问题是夜间惊醒,难以自行入睡。3岁至5岁的学龄前期儿童,睡眠问题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夜间惊醒。这两个阶段的睡眠问题通常导致的原因是首先没有建立良好的睡眠就寝作息习惯,指的是家长没有设定合适的睡眠时间和作息规律给孩子。关于睡眠时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人特异性,不同孩子表现出不同的“睡眠气质”,其中就包括“夜猫子”和“早起的百灵鸟”,下面图表是推荐的不同年龄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间,家长应该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观察孩子合适的睡眠时长,建立合适的睡眠就寝作息时间表。    导致这个阶段孩子的睡眠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培养不需要家长参与的睡前程序,往往是因为在形成睡眠习惯的早期时段将睡眠和饮奶、摇晃、节律性拍打、抱睡等必须家长参与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导致夜间睡眠动眼睡眠不动眼睡眠60-90分钟循环结束后的短暂觉醒期,孩子不能“自我安抚”后再次入睡,从而出现夜间频繁的夜醒。而因为这些家长参与的睡前程序往往不能长期存在及不便于重复性再现,3岁至5岁的学龄前期儿童就会出现入睡困难,而且往往可能伴随夜间惊醒频繁的情况。  良好的睡前程序包括3-4种舒缓的活动,持续时间大概在睡前的20-45分钟。舒缓的活动可以是洗澡,更换睡衣睡袋,更换尿不湿,播放柔和的睡前音乐,读睡前故事。睡前看电视和使用电子设备看视频、玩游戏是不推荐的睡前舒缓活动。在睡前活动时可以同时加强睡眠与安抚物的联系,如干净柔软的安抚巾、婴儿毯、玩偶等。孩子是应该独立躺在自己床上入睡,家长参与的部分应该是在孩子昏昏欲睡前的阶段,孩子入睡过程尽量家长尽量不参与,家长选择离开孩子的时机应该是在孩子半睡半醒没有完全入睡之前,不要等待孩子完全睡熟再离开。如果在睡前程序早期培养过程中,家长不能完全放心孩子没睡熟之前的状况,可以离开孩子房间后虚掩房门,在房间门口守候一段时间,但如果不是孩子大声啼哭惊醒状态,请不要随意进房间,尽量让孩子自主入睡。  6岁至12岁学龄期儿童,相对出现睡眠问题较少,但仍然可能出现,常见的是睡前抵抗和心理生理方面的睡眠障碍(如与睡眠相关的焦虑症等)。睡前抵抗可能是不合适的就寝作息时间或是平时作息和假期作息相差太大等原因导致。心理生理方面的睡眠障碍具体需要向儿童心理专科医师咨询。13岁至18岁青春期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出现明显的失眠症状,要警惕是否存在神经发育紊乱(如自闭症、神经发育迟滞)、精神心理性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小儿多动症)等情况,也要及时向儿童心理专科医师就诊咨询。  培养良好的儿童睡眠习惯  良好健康的儿童睡眠习惯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培养,健康儿童睡眠习惯主要包括适当的睡眠时间、建立持续一致的就寝作息时间、建立不包含刺激性的活动的睡前程序、建立不包含家长参与的相对孩子独立的睡眠程序,具体做法建议如下:  为孩子设定一个固定的就寝时间和睡眠时长;  在上学和不需要上学的假期遵循同一个作息时间,每天相差的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睡眠前1小时保持相对安静的时间,避免高能量活动,如粗野的动作或刺激性的活动,如看电视或是玩电脑游戏(电子产品如平板、手机上的游戏或视频);  不要让您的孩子在饥饿中入睡,可以在睡前进食少量夜宵(如牛奶饼干),但是在入睡前一到两小时内进食大量食物会干扰睡眠;  避免睡前至少几个小时内进食咖啡因的产品,包括含咖啡因的汽水、 咖啡、 茶和巧克力等;  确保您的孩子每天定期的户外活动锻炼;  保持您孩子的卧室在夜间睡眠期间安静和黑暗,如果孩子对完全黑暗的房间感到恐惧,可以放置尽可能暗的小夜灯;  保持您孩子卧室舒适的温度(冬天建议为22-24℃,夏天建议为26-28℃,或是孩子自我感受舒适的温度);  不要用您孩子的卧室作为惩罚的地点;  不要在您孩子卧室放置电视机,因为孩容易养成依赖电视机入睡的坏习惯,同时也不利于您控制孩子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

发布了文章

30岁之后生孩子,应该注意啥?

因为各种原因,不少女性直到 30 多岁,才决定要一个宝宝。又因为二胎政策的正式实施,不少夫妻也开始考虑,要不要生第二个宝宝?实际工作中,也的确有不少高龄女性,向我咨询生孩子的问题。今天,我就借着这篇文章,细说说高龄女性生孩子的事。年纪大了,还能不能生?能。只要仍有正常的月经,就意味着生殖系统仍具备排卵及孕育生命的能力。但需要强调的是,年纪大了,确实更难怀上宝宝。35 岁以上的女性自然受孕能力下降,一个自然年内累积的受孕几率大约为 75%,所以 35 岁以上的女性,经过了半年以上的积极尝试后仍未能怀上的话,应该咨询妇产科医生。40 岁以上女性怀孕能力更是急剧下降——卵巢内正常卵细胞数量大大减少,而且剩余卵子的质量也大不如前。正常性生活情况下每月怀孕的几率只有 5% 左右。在有正常供卵的情况下做试管婴儿(IVF),每次尝试的成功率也仅有 10% 左右。总之,年纪大了,能生,但比较难怀上,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如果你的年龄在 35 岁以上,那么在怀孕前,找妇产科医生做一次全面的孕前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大龄妈妈备孕,要特别注意什么?备孕,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及心理状态调节到孕育子代的最佳状态,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1治疗基础疾病存在基础疾病,不代表不能怀孕,只是妊娠过程的风险会升高。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炎等慢性疾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并坚持服药。若存在口腔疾病、肾结石、尿路感染等急性疾病,需要先治好,再考虑怀孕。若有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需要用药物干预的,不可自行停药,请务必征得专科医生的意见,筛选适合孕期的药物。总之,基础疾病的危害可能在孕期被放大,而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所以,备孕期间,要重视对基础疾病的控制。2适当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以及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这些都对顺利度过孕期及分娩很有帮助。对于高龄妈妈来讲,体形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您可以通过合理控制饮食或做有氧运动等方法来保持良好的体形。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好心情孕前需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保证充足的睡眠及规律的作息时间,如果工作压力过大,不妨给自己放个假,调适一下心情。因为这些都有助于你尽早怀上一个健康的宝宝。4合理地补充叶酸大量证据表明:孕前补充合理剂量的叶酸可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但叶酸在日常饮食中往往摄入不足,所以目前国内医学指南推荐提前三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国外的文献也是建议至少提前一个月开始每日补充 0.4~0.8mg。其他的维生素通常可由日常饮食中摄取。目前市场上有单纯叶酸片及复合维生素两种选择,如果偏食(或素食),可根据饮食结构补足不够的部分。但对于大多数备孕妈妈来讲,单纯叶酸片也已经足够了。5避免有毒有害或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备孕期间,避免长时间待在刚装修好的房间里。如果你正好要接受健康检查,在做X线检查前,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已经怀孕的可能。如果备孕期有个头疼脑热,可以咨询医生,看看相应的药物是否适合在备孕期间服用。多一份小心,可以为你省去不少的麻烦。知道自己怀孕了,该做什么?看着怀上宝宝的报告,高兴之余,别忘记尽早地来医院做一些重要的检查。对于一般的妈妈而言,建议在孕 3 个月以内开始产检,但是对于高龄孕妇而言,通常建议在怀孕第6~8周开始第一次产检。常规的血液、尿液、分泌物等检查自然不可少,早孕 B 超也可以帮助确诊宫内怀孕,而且可以判断宝宝实际的孕龄等。尽早检查可以让医生及时了解妈妈和宝宝的状况,万一有异常也可以尽早地干预调整。不要错误地认为早孕期间做检查会影响到宝宝。延迟检查的时间,可能会错过一些很重要的检查。比如超声颈项透明层(NT)检查,是一个评价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的很好的指标,一旦超过孕 14 周就无法再做了。所以跟高龄妈妈们强调,孕期检查也应尽早开始,并遵循医嘱定期、全面地进行。毕竟怀上不容易,对待需要更用心。综上所述,高龄产子不简单,但目前的医学水平,是能够保障大龄妈妈和肚子里宝宝的安全和健康的。如果您年龄偏大,却仍坚定地有生宝宝的计划,那么就开始付诸行动吧!

发布了文章

“缺钙”还是“缺维D”?该怎样给宝宝补?

“缺钙” 还是 “缺维D”?婴儿期和儿童通常所谓“缺钙”多数是缺乏维生素D,而不是缺乏钙剂,宝宝食物里的钙其实是充足的,有时相对缺乏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暂时表现为缺钙,但这个现象会被身体很快代偿,检测不到低钙。宝宝被医生诊断为“缺钙”,其实大多数是缺乏维生素D,而且还处于轻度或是中度状态,仅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D就行了,不用补充钙剂。注意让宝宝多喝奶就能提供吸收度不错的钙,不推荐吃药物来源的钙剂,没有必要,而且现在药物钙的吸收度并不高。“微量元素测钙”“骨密度测钙”靠谱吗?微量元素检测钙的结果,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和发病原因不同,结果参考意义不大,骨性碱性磷酸酶结合血钙和血磷的检测才有一定意义,但是还要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喂养情况综合判断,单看血钙,意义不大。怀疑维生素D缺乏,严谨的诊断还包括摄宝宝腕部或膝部关节的照片加以判断,而不是做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用于检测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和宝宝维生素D的缺乏关联不大,目前没有列入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不推荐。您的宝宝“被缺钙”了吗?很多医生还没问清病情,仅凭出汗、枕秃或轻度的肋缘外翻就建议服维生素AD和钙剂,这里面有医生个人见解,更多原因大家也明白。请妈妈关注和我们紧邻的香港,扩大点范围比如新加坡、美国、欧洲和澳洲,您会发现儿科医生并不推荐像中国这样强力推荐补充维生素AD和钙剂的。虽然大多数妈妈并非医学专业人士,我还是想严谨地介绍几个“≠”,您一定能理解:睡不安稳、出汗多≠缺钙睡眠不好、出汗多不是维生素D或缺钙特异的症状,更多的原因是宝宝消化不良,所谓的出牙延迟其实和缺钙的关联不大,是遗传因素起作用,这类孩子多数从父母婴儿期出牙迟可以得到印证。不能因此简单判断“缺钙”而开始补充大剂量维生素AD和钙,这样对宝宝的伤害可能更大,有可能导致缺铁、缺锌。枕秃≠缺钙婴儿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速率比儿童高,因而出汗多一些,宝宝躺着的时候多,由于出汗引起头部不适,用来回摇头的方式缓解会导致枕部头发掉落,即枕秃。维生素D缺乏和缺钙的宝宝容易出汗,有枕秃。但是有枕秃和出汗多的宝宝不一定是缺钙,有其他原因或者就是正常的。肋缘外翻≠缺钙婴儿用腹式呼吸,呼吸时腹肌收缩牵拉到腹肌附着点肋骨,导致轻度的肋缘外翻,是正常现象,随着宝宝长大,肋缘外翻会逐渐减轻。维生素D缺乏和缺钙时,会表现肋缘外翻,但它是全身性疾病,如果确实是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肋缘外翻,那么还会同时表现其他体征,而不仅仅是出汗,这就需要医生综合判断,而不是盲目补钙。O或X型腿≠软骨病(维生素D缺乏)在给宝宝服药之前请谨慎。维生素D缺乏,俗称软骨病,由于重力作用压住骨骼产生变形,是在患病宝宝站立之后才会出现所谓的O或X型腿,还没有站立的宝宝以O型腿来作为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不足以信。补充维D“预防”缺钙可取吗?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多数只推荐给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纯配方奶喂养或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根据个人情况不同会有所不同,可以根据每日摄入的配方奶量来计算是否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总之,很多宝宝是不需要大量补充维生素AD和钙剂的。有些妈妈从众心理很强,看到别人家宝宝都在补,没有给自己宝宝补就觉得不太好,还请您慎重,请根据您家宝宝个人情况决定。请注意:宝宝吃的是药物,不是保健品维生素AD 和钙剂严格意义不是保健品,是药物,根据宝宝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您的宝宝可能真的不需要通过药物来补充,您完全可以平衡膳食来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不是纠结为什么不补。给宝宝吃药前,您确实清楚为什么要补了吗?诚然,维生素AD和钙剂是宝宝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考虑给宝宝补充时还不能忽视其他同样重要的微量元素,如铁、锌以及更为重要的宏量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由此可见:膳食均衡最为重要。正确地补充维生素AD婴儿型维生素AD胶囊,维生素A和D的比例大约是1500:400左右,有的高达2000:400,轻度或是中度的维生素D缺乏,补充维生素D的时间并不长,天天服一粒维生素AD约2-3月,足以纠正之前的缺乏。再继续这样天天服,就属于长期大剂量服用,美国维A每日推荐量:6个月以下约1330u,6-12月约1670u,如果宝宝同时每天都喝超过700ml配方奶,就有维生素AD 过量的嫌疑,因为配方奶里强化了维生素AD。过量补充维A或钙剂的后果长期大量补充维生素A导致过量,宝宝早期会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严重的有骨痛症状,呈转移性疼痛,可伴有软组织肿胀,由于长骨受累骨骺包埋,可导致身材矮小。很多补充维生素D的滴剂或胶囊都含有维生素A,服用过程中维生素D还未过量,维生素A已经过量了。过量补钙,宝宝体内因过多沉淀磷酸盐,年长时心肌梗塞,肾结石发生率会加大。

发布了文章

准妈妈快收藏,孕早期这些常识你一定要知道!

孕早期不适症状该怎么缓解?怀孕的前3个月是胎儿器官发育的关键期,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吧。比如:孕早期不适症状该怎么缓解?怀孕后,由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的变化,你可能会有一些不适的感觉,应该如何缓解呢? 1.尿频:多排空膀胱,保持应摄取液体量,当出现尿疼、尿急伴烧灼感须及时就医。2.恶心、呕吐:少食多餐,避免过于刺激辛辣的食物,尝试淀粉类食品如饼干。一般于己于12周后自行缓解。须及时就医的情况:严重呕吐、腹泻。3.疲乏、乏力这属于孕早期正常现象,应保证充足睡眠,白天困倦时小憩一会儿。当出现:晕厥、眩晕、低血糖症状须及时就医。4.乳房不适,双乳发涨、发酸,应定期做乳房的自我检查,穿戴合适的有承托力的胸罩。当发现乳房内有肿块、异常分泌物等变化的情况下,须及时就医 。孕期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孕妇对于饮食的需要是随着胎儿的生长而变动的。在怀孕的头三个月中,由于胎儿还小,向母体索取的营养不多。所以这时除了需要增加一些富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外,至于糖类和蛋白质的需要量还不多。这时期孕妇往往会发生呕吐,胃口也不好。所以在这时期应该多吃些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花生、黄豆、豌豆、紫菜和各种粗粮。同时还要采用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鱼类不但营养好,又容易消化,而且滋味鲜美、值得食用。如果条件许可,可以用少量多餐的办法,来克服呕吐的现象。建议大家膳食清淡、适口,少食多餐,保证摄入足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因妊娠反应严重而不能进食的孕妈妈,应及时就医。胎停育是怎么回事呢?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所致发育停止。B超影像显示胎心消失,胚胎停止发育,与正常孕周不符。胎停育的原因有许多种,主要的原因是胚胎的质量有问题,造成胚胎质量问题的又有多种原因:内分泌失调、免疫因素、生殖道感染、染色体问题、环境因素、子宫异常。那么我们怎么避免再次胎停育?1.建议孕前夫妻双方进行孕前检查;2.避免环境中的有害物质3.孕前补充叶酸及多种维生素,配以平衡饮食,放松心情以及适量运动4.建议再次怀孕时间一般在3-6个月后。孕早期生病了怎么办?早孕期(妊娠1~3个月)是胎盘形成和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期若患感冒对胎儿危害较大。因此早孕期感冒应积极治疗。对轻度感冒仅有鼻塞,轻微头痛者一般不需用药,应多饮开水充分休息,一般很快自愈。如出现高热,体温达39以上,且出现咳嗽头痛等症状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并积极采取降温措施:比如可用温湿毛巾擦浴颈部,两侧腋窝,反复擦试后测量体温,体温仍不能降至38以下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不可盲目用退热剂之类药物。对持续高烧达3天以上者应积极治疗,病情痊愈后检查,确诊胎儿是否正常,如发现死胎应及时终止妊娠。合并细菌感染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生素治疗。在孕中期行B超,羊水等检查方法,了解胎儿有无畸形或发育异常,并做相应处理。

发布了文章

宝宝感冒一直不好?家长一定忽略了这些原因

最近感冒的小朋友实在太多了。孩子的鼻涕好像永远没个完,发烧、咳嗽已成家常便饭。宝爸宝妈很闹心:什么情况下需要带孩子看医生?什么情况下在家护理就可以了呢?宝宝发热的原因导致宝宝发热的原因非常多,其中常见的四大原因是: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支气管炎、喉炎、肺炎胃肠道感染接种疫苗后的一些疫苗反应性的发热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发热要如何处理3个月以下的宝宝: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无论发热程度高低,都要去看医生,一旦出现感染,很容易扩散至全身。不一定是感冒,也可能是其他的问题。3个月以上的宝宝:多数是感冒,宝宝可能不流鼻涕。此时,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结合发热的温度高低,决定看不看医生。如何对症处理宝宝感冒感冒医学上称为急性鼻咽喉炎,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类型。主要表现为流涕、鼻塞合并发热甚至咳嗽。所以,如果认为流鼻涕就是感冒,是不切确的。例如另一种疾病:过敏性鼻炎,它也是以流鼻涕为首发症状。1不应滥用抗生素 儿童感冒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在感冒的时候使用抗生素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们在坊间经常听到的说法是“感冒、喉咙发炎”,这两个说法其实不是医学名称是俗称,而“喉咙发炎”这样的说法的很很容易误导父母:发炎了,那我应该用“消炎药(抗生素)”。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感冒时病毒感染是不需要用消炎药(抗生素)来控制的,那么此时滥用所谓的消炎药(抗生素),反而会给宝宝带来更大的伤害。轻易用抗生素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负担:抗生素耐药性;宝宝更易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宝宝的抵抗力会变得比较差;宝宝更易罹患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所以我们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要慎之又慎。感冒的时候,我们通常进行对症治疗。对症治疗的药物没有任何抗病毒的作用。目前在世界上,除了几种特殊的病毒,比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有抗病毒的药物;其他广泛侵害宝宝,使宝宝患感冒的病毒,比如鼻病毒、腺病毒…其实没有特殊的对抗这些病毒的药物,我们能做的就是对症治疗。其实,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症状通常是不需要治疗的,很多症状会自然而然地消失,情况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三、五天就不流鼻涕了,有些宝宝可能要7天、10天,甚至两个星期。2何时应该使用感冒药? 当宝宝流鼻涕影响到食欲、睡眠,这种情况我们可能要考虑使用一些减少鼻涕的药物。当宝宝咳嗽影响到晚上的睡眠,比如在睡眠中咳醒,痰太多甚至导致呕吐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止咳的药物。化痰止咳,西医方面有盐酸氨溴素这类型的药物和乙酰半胱氨酸给孩子使用。总体来说,如果感冒时流鼻涕、咳嗽的症状比较轻微的话,我们可以尝试不给宝宝使用任何药物,宝宝也一定能度过感冒咳嗽这个关口。举个例子,在感冒发生以后大概2~3天的时候,鼻塞是相当的严重的;到了第5天以后,鼻塞的情况呈现一个减化的趋势;但是一般到第1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宝宝仍会有轻微的鼻塞,但是只要不影响宝宝的睡眠和饮食,我们可以不去治疗它。3鼻部的对症护理 缓解鼻部的症状,优先推荐的是使用生理盐水或海水喷鼻剂来清洗鼻腔,可达到通鼻的作用,减少鼻部分泌物,从而间接的减少鼻涕倒流到咽喉。缓解鼻部症状的药物,优先推荐的是一些抗阻胺药物。常见的西替利嗪滴剂、开瑞坦糖浆这类型的药物比较适合儿童。4退热和高热的对症护理 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关于发热宝宝的一些认识误区和应对的措施的文章《孩子发烧千万别急着乱吃药》及《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里面有具体详细的介绍应对和护理方法。一般宝宝发烧和退烧可以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不建议酒精擦拭,鼓励多喝水。5其它的护理方法 提醒妈妈们: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在冬天),饮食以清淡为主,这些都是利于宝宝感冒恢复的重要手段。在冬天经常存在一个误区:因为家里很冷,所以给宝宝穿很多的衣服,经常把宝宝捂出汗来。这其实不利于感冒的恢复,反而更容易让宝宝再次经受风寒的侵袭,加重感冒。其实,在冬天帮助宝宝感冒恢复应该提高室内的温度和保持适当的湿度,使宝宝的呼吸系统在一个温暖而湿润的环境中,能使感冒更快康复。冬季建议的室内温度18-22摄氏度,适度40%-60%。6注意含有退热成分的感冒药 市面上常见的很多感冒药里含有退热成分,作为儿科医生我本人非常不推荐使用这类感冒药,因为有可能会导致用药重复,即:吃了一份含有退热药的感冒药,如果又吃一份退热药,可能导致宝宝在短期内吃了双倍的退热药,对宝宝的身体会有损伤。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市面上常见的双扑伪麻分散片。它的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80毫克,盐酸伪麻黄碱7.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如果按80毫克的对乙酰氨基酚来兑换相同成分的泰诺林。对于1岁的宝宝来说,这种退热药的份量是不足的;如果给1岁宝宝吃两片这种感冒药,退热药的份量已达到要求,但是其他药物成分又超出了宝宝相应年龄段的使用范围。所以含有退热成分的感冒药不建议首选使用,而是建议选择单一成分的药物。除了双扑伪麻分散片,平时我们常见的还有氨酚黄那敏颗粒等等也含有退热成分。几乎市场上所有的感冒药里都还有一种叫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成分,也称为扑尔敏,使用这种药物的思路是对的,但是扑尔敏在一些国家规定只用于四岁以上的孩子,四岁以下的孩子应用其他具有相同功效的抗阻胺药物。7如何选择感冒药 综上所述,既没有抗感冒病毒的药物,也由于不是细菌感染而不可以滥用抗生素,那我们到底该用什么呢?建议使用成分单一的药品对症治疗。比如退热就用退热药,减少鼻腔分泌物或鼻塞时就选择抗阻胺药。含有中药成分的药物就不推荐了,比如人工牛黄就不推荐给宝宝使用。接下来具体介绍如何对症治疗,其中包含很多步骤:退热药的使用,可以考虑使用泰诺林和美林。下面这两张图是和睦家广州诊所推荐的对乙酰氨基酚(即泰诺林),以及布洛芬(即美林)的用量指导,按照宝宝体重(公斤)来计算每公斤需要使用多少药量。减轻鼻涕和鼻塞的用药的建议是:2岁以下的小宝宝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减轻鼻涕和鼻塞;2岁以上大宝宝使用开瑞坦。感冒除了退热、减轻鼻涕和鼻塞,另外一个就是止咳和化痰。8个月-5岁的孩子建议使用化痰止咳口服液,有扩充咽喉化痰的作用,例如易坦静、沐舒坦。惠菲宁有止咳的成分,不含退热的成分,也是推荐使用的,建议用于年龄较大的孩子。8感冒后的合并症 结膜炎,宝宝眼睛分泌物增多,分泌物为黄色,巩膜变红,医学上称为充血,需要针对性地选择眼药水。中耳炎,是很隐蔽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孩子感冒合并发热3天会出现体温下降的趋势,如果退热24小时后体温又重新升高,特别是脾气变得暴躁的宝宝,可能是出现了中耳炎,一定要带宝宝去看医生。急性鼻窦炎,一般是在宝宝有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长期过敏性鼻炎的宝宝在感冒后发生鼻窦炎的机率会升高。感冒后宝宝的常见现象是打呼噜。一般鼻窦炎会出现持续的发热,但也可能不发热。最明晰的现象是宝宝鼻后腔可看到脓黄的鼻涕,可以据此判断孩子患上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其实这两种疾病并不算是感冒的并发症,因为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早期表现与感冒非常相似,早期医生也很难区分是支气管炎、肺炎还是感冒。过了感冒的自限时间,当宝宝还存在低热、精神差、食欲差,甚至拉稀的情况,就要考虑宝宝是否患上支气管炎或肺炎。妈妈会有疑问“如果当宝宝咳嗽时就进行早期治疗,是不是就不容易患上这些并发症了”。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感冒发生时,也就是在对应的致病病菌注入到宝宝的体内时,就注定宝宝会发生这些并发症。比如宝宝感冒时体内有引发肺炎的病菌,即使是早期治疗了咳嗽,宝宝还是会出现肺炎的病症。

发布了文章

宝宝睡觉打呼噜?家长千万不能大意!

睡眠是我们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对于婴幼儿来说,睡眠更是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Q1:对于婴幼儿来说,什么样的睡眠称得上是优质的睡眠?A:如果孩子睡觉过程不乱滚乱翻,呼吸安静均匀;睡眠姿势一般是平躺或侧躺,很少趴着睡,并且很少哭闹,醒来后心情会比较愉悦、平静,整个白天的注意力和体力也都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基本上就可以称得上是优质的睡眠。Q2:家长们应该如何看待对于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睡眠时间“达标”的问题?A:孩子对于睡眠时间的需求是有很大差异,因此只要不是过短或过长的话可以不必太担心。家长应更多的关注孩子的睡眠质量以及白天活动时的状态,以此来判断孩子是否睡眠充足。婴幼儿至青春期正常睡眠时间的参考值如下:●婴儿 4 至 12 个月 – 12 至 16 小时 (包括小睡)● 1 至2 岁 – 11 至14小时 (包括小睡)●3 至5 岁 – 10 至 13小时 (包括小睡)●6 至12 岁 – 9 至 12 小时● 13 至 18 岁 – 8 至10 小时Q3:如何才能准确了解孩子的睡眠质量?A:孩子的睡眠质量主要通过睡眠深度、呼吸、氧饱和度以及二氧化碳、体位等来衡量。目前最标准的监测方法是多导睡眠监测,指在睡眠室里对以上各指标进行监测,适用于睡眠问题较严重的儿童或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而对于大多数有打呼噜等睡眠问题的孩子,还有相对简单的筛查设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流行的手环类产品只能粗略地监测睡眠情况。Q4:出现什么样的睡眠问题时需要带孩子就医?A:如果打呼噜的孩子合并有任何一种下列情况则建议去就医。1. 夜间吸气费力或有明显的反向呼吸现象,即吸气时胸廓不隆起,反而部分向内凹陷;2. 张口呼吸;3. 异常的睡眠姿势:如俯卧睡眠,睡眠过程中翻来覆去;4.异常的睡眠行为:如夜游,睡眠中恐惧哭叫;5. 足够时间的睡眠后仍然不容易被叫醒,醒后哭闹,或早晨睡醒后头疼,白天比同龄孩子更易疲劳;6.夜间明显盗汗;7.观察到睡眠时尤其后半夜有短暂的呼吸停止或明显呼吸变浅现象;8.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脾气暴躁;9.发现有胸廓畸形(即俗称的鸡胸);10.频繁的尿床;11.发育迟缓;12.发音问题:例如鼻音重,言语不清;13.食欲差;14.长期流粘稠黄鼻涕;15. 夜间磨牙,有牙齿排列拥挤不齐等咬合问题。Q5:何为婴幼儿睡眠呼吸暂停?A:睡眠呼吸暂停是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的一种疾病。可能只持续短短几秒,也可能长达几十秒,有时甚观察不到明显的呼吸暂停现象,但可能因呼吸不畅会伴有血液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高。因睡眠过程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和呼吸不畅,进而导致患儿一系列的机体危害。Q6:睡眠呼吸暂停会带来哪些健康隐患?A:1. 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变化(易怒,抑郁)、学习能力下降。成人呼吸暂停患者常常有明显嗜睡,而儿童则表现为容易疲劳和多动。2. 长期张口呼吸,导致颅面骨发育异常,牙齿排列不齐等。3. 心血管系统变化。因为呼吸暂停等因素,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4. 影响机体整体代谢,包括血脂、血糖、肝脏功能等。5. 上气道炎症。6. 生长发育迟缓或肥胖。因睡眠质量差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下降等原因,部分患儿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而肥胖和呼吸暂停是一个恶性循环,肥胖可以导致或加重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本身则导致脂肪代谢障碍而加重肥胖。7. 胸廓发育畸形。鸡胸等。8. 尿床。9. 言语障碍。10. 引发哮喘或癫痫Q7:睡眠呼吸暂停的成因?A:睡眠呼吸暂停的直接发病机制是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并伴有呼吸中枢神经调节因素障碍。由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不会是单一的原因。首要的患病因素是家族遗传,此外还有一些后天的原因,比如肥胖导致脖子过粗,脂肪压迫气道造成组织塌陷,也会影响肺的功能。Q8:如何治疗睡眠呼吸暂停?A: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是目前儿童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鼻喷激素对儿童呼吸暂停患者也有一定疗效。部分儿童需要口腔矫形等治疗。

发布了文章

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新手家长要知道这些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消化能力也逐渐提高了,需要的营养也变多了。只吃妈妈的母乳不再能满足 6 个月以上宝宝的需求,这个时候,婴儿就需要从只吃液体食物向吃固体食物转换了。而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给宝宝添加半固体状态的辅食,来给宝宝补充营养、锻炼咀嚼和消化功能。怎么加辅食可是有讲究的, 关于第一次添加辅食的时机、辅食添加的一些技巧、以及辅食添加的原则等,很多家长都很关心,也很纠结到底要如何做。本文就带你逐一了解,让家长对辅食添加不再担忧。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合适?WHO 建议:健康足月出生的宝宝:满 6 个月为引入辅食的最佳时间;部分发育较快的宝宝: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辅食,但不能早于 4 个月,最迟不能晚于7 个月。因此,婴儿满 6 个月后,纯母乳喂养已无法再提供足够的能量,以及铁、锌、维生素 A等关键营养素,因而必须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添加辅食顺序上有什么讲究吗?1. 优先引入含铁辅食满 6 个月以后的宝宝,应优先引入含铁丰富的泥糊状食物。这里包括强化铁的谷类食物(米粉)、肉泥、鱼泥、豆腐等。当然,宝宝第一口辅食还是建议首选强化铁米粉,因为很少出现过敏反应。随之,尝试引入根茎类和瓜豆类蔬菜泥(如南瓜泥、胡萝卜泥)、果泥(如煮熟的香蕉泥、苹果泥)。然后是肉泥、鱼泥等。2. 一种一种来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每种辅食要尝试多次,甚至尝试 10~15 次宝宝才能接受,这就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宝宝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接受新的食物。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 3~5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3. 循序渐进增加种类如果满 6 个月的宝宝开始添加糊状辅食,7~9 月龄的宝宝就不能只吃糊状食物了,可以尝试进食末状食物,如烂面条、碎菜、碎水果、蛋黄、肉末、鱼末、豆制品等。10~12 月龄的宝宝,就可以吃碎状食物:碎馒头、软饭、碎肉、馄饨、水果块(条)。12 月以后的宝宝,就可以慢慢向成人的饮食模式过渡了。能母乳喂养的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的最好要有一定的奶量,满足幼儿高营养的需求。 时机不对有啥害处?辅食添加过早过晚都不好1、过早添加辅食:有的家长曾在 4 个月前就开始给孩子添加辅食如米汤、米粉或蛋黄,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过早添加辅食,容易因婴儿消化系统不成熟而引发胃肠不适,进而导致喂养困难或增加感染、过敏等风险。过早添加辅食也是母乳喂养提前终止的重要原因,并且是儿童和成人期肥胖的重要风险因素。过早添加辅食还可能因进食时的不愉快经历,影响婴幼儿长期的进食行为。2、过迟添加辅食:一方面单独靠奶类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可能会错过添加辅食的“窗口期”,导致添加辅食困难及喂养困难。有的孩子迟迟不能接受辅食,还有的孩子因为辅食添加过迟导致严重的贫血或发育落后。辅食添加有啥禁忌? 绝对禁止给宝宝添加的辅食的包括:蜂蜜。所有含蜂蜜的食品,都不要给1岁以内的宝宝吃(包括柚子茶),1岁以后,依然是越少越好。2岁以内不要添加非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加工食品。换句话说,也就是成人吃的加工食品,包括香肠、面包圈、方便面、成人饼干等,都不能给宝宝吃。调味品。1岁以内的辅食,家长能自己做尽量自己做,毕竟购买的辅食中添加物不可控。且自己做的时候尽量不要额外添加盐、糖等调味品。烧烤、麻辣烫等,学龄前都不建议,所以不要带着孩子出去撸串,也不要给孩子尝试类似的食物 。盐和类似的高钠盐含量调味品,如酱类、味精,1岁以内都不可以;其它含盐酱料诸如花生酱、番茄酱、甜面酱、沙拉酱、酱豆腐、番茄沙司等同 。奶制品。1岁以内不要喝牛奶、羊奶等非婴幼儿配方奶。理论上酸奶也是应该1岁以后再尝试。饮料,不论是不是含糖饮料,不论是不是纯果汁,都请不要给宝宝喝。酒。总有男家长不以为然地给宝宝舔一口,这不是男子汉的正确培养方法!只要是孩子,就不能沾酒。咖啡和茶。请让它们远离宝宝的视线和味蕾。常见辅食的制作方法:1. 肉泥最先给宝宝的肉类要容易煮烂,便于消化,如猪肉,鸡肉,鱼肉等。制作方法:将猪肉煮熟煮烂或蒸烂,为了让肉更烂一点,可以使用高压锅;取适量的熟肉,放入料理机里打碎;取出来肉泥,可以加少量温水调成泥糊状。2. 菜泥最先给宝宝的菜类最好是容易煮熟且含有一定淀粉的瓜类,如南瓜,土豆等;随后是其他蔬菜,如嫩青菜叶、菠菜叶。制作方法(南瓜泥):将南瓜煮熟煮烂或蒸熟蒸烂;取适量的南瓜放入料理机里打碎,也可以用勺子等压碎;可加少量温水调成泥糊状。3. 果泥刚开始可以选择易做成泥状,容易消化吸收的,如香蕉、苹果,随后尝试其他水果;最初给宝宝的辅食最好加热一下,利于宝宝消化吸收。虽然加热过程会破坏部分水果营养,但没有关系,等宝宝接受好了就可以直接吃水果泥了;如果天冷,最好将水果泥温一下,或微波炉温热一下。

发布了文章

“大姨妈”迟迟不走?小心是它造成的!

经常有一些女性因为月经期流血时间长,找不出原因而苦恼,但又没有身体其他的不适,所以不愿去看医生,殊不知是得了一种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子宫内膜息肉。1. 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这是一种妇科常见病,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2. 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哪类人群是高发人群?内分泌因素因雌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因而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密切相关。炎症因素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宫腔内异物(如避孕环)刺激、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都可能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且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息肉越来越大。其他年龄增长、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乳腺癌术后长期应用他莫昔芬等,都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发因素。 3. 有哪些临床表现呢?较小单发的息肉通常没有临床症状。子宫不规则出血引起异常子宫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息肉出血发生率:68%。主要表现是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或绝经前子宫异常出血,但症状轻重与息肉的数量,直径及位置无关。腹痛常于月经后半期开始,进行性加重,随着月经干净后逐渐消失。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的阻碍,导致经血排出不畅所致。白带异常少数息肉较大的患者可出现白带增多或者白带中带血丝,也可为接触性出血,尤其在性交后及蹲着用力大便时极易出血。不孕妨碍受精卵着床或影响胚胎的发育,若息肉靠近输卵管开口,会阻止精子进入输卵管或阻止受精卵进入宫腔,从而导致不孕或宫外孕。据研究报道,进行试管婴儿的不孕妇女,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率为32%。也就是说,子宫内膜息肉与不孕有着密切联系。4. 怎样才能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妇科检查一般情况下子宫大小无明显变化,如果子宫内膜息肉蒂长者,宫颈口可见到或触及赘生物。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腔内可见常规形状的高回声病灶,其周围环绕弱的强回声晕。宫腔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在宫腔镜的直视下观察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并可以取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可以确诊。5. 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主要是异常(包括绝经后)子宫出血,不孕及恶变。绝经前子宫异常出血的女性中10-40%可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并且症状轻重与息肉的数量,直径及位置无关。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因此,绝经后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当出现阴道出血时需要警惕。另外,息肉越大恶变的可能越大。6. 子宫内膜息肉怎么治疗?一定要做手术吗?先观察。小的、无症状的息肉,没有必要进行治疗。目前无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也没有发现药物可以使其消退。什么时候需要手术治疗?出现明显的月经延长、月经量过多,已明确出血原因由息肉导致的。如果在息肉存在下合并有不孕,是一个手术切除子宫息肉的指征,术后的妊娠率可以达43~80%。通过手术可以改善妊娠结局。较大的息肉,无症状的,也需要手术治疗。绝经后发现内膜息肉的患者。 7. 现在主要的手术方式有哪些?刮宫术,可以刮除小的息肉, 缺点是:不在直视下,刮不净,复发率高,刮深了伤及正常内膜组织,导致宫腔黏连,因此不推荐。宫腔镜治疗:直视下切除息肉,是目前治疗的金标准,优点是定位准确,用电切环直接切除息肉蒂部基层,术后复发率极低,一个国外的研究提示9年的复发率在3.7%,术后需要再次手术干预的较少。宫腔镜手术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子宫颈管——子宫腔,先用直径0.4cm的纤维光纤镜头进入宫腔,将宫腔内的结构放大,医生在屏幕上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息肉的大小,部位,数量等,然后用直径0.5cm的电切环直视下从根部切除息肉,不伤及正常内膜。宫腔镜手术本身微创,没有切口,手术一般在20-6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宫腔镜术前都需要做哪些准备?术后需要休息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手术时间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2-7天内,术后一般没有明显的腹痛和少量流血,故不需要住院治疗,仅需休息2天,禁止性生活和盆浴2周;如有生育要求,术后2个月就可以计划怀孕了。宫腔镜切除息肉的价钱是多少呢?和睦家医院使用的是德国进口的设备,手术医生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巧。并特意为自费患者制定了手术套餐,总价格2万元人民币,包括一次诊费,术前化验及检查,手术费,麻醉费,病理及术后观察费。 总之,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后,是否需要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息肉大小、是否有恶变的可能、是否影响生育。如果需要手术,宫腔镜检查并同时切除息肉是最佳的手术方式。 8. 预后25%的子宫内膜息肉(特别是直径小于1cm的)可自行消退;75%~100%病例通过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可改善子宫异常出血的症状;不孕症患者去除子宫内膜息肉可以提高生育能力。本病容易复发,手术后应定期复查,自从有了宫腔镜这种治疗手段,复发率明显降低。作者:马宏丽 北京和睦家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主任

发布了文章

宝宝经常哭闹,新手妈妈必知的5S安抚法

新生儿从母亲子宫来到崭新的世界,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对于妈妈们来说,提高安抚技巧,就能逐渐减少奶睡时间~首先,来了解一下宝宝的感受:呜哇!没有温暖的“小窝”包围,规律的嘘嘘声听不到了,轻摇轻晃的感觉也消失了!我怎么躺在这个硬邦邦的地方——这么大,这么多声音,还动来动去,太没有安全感了!针对4个月以内宝宝的特征,美国儿科医生Harvey Karp's提出了5S安抚法,其精髓就是模拟子宫内的环境,让宝宝平静、舒适,从而减少哭闹,顺利进入睡眠。5S分别为:包裹 Swaddle侧卧/俯卧 Side or stomach position嘘声/白噪音 Shush轻晃 Swing吸吮 Suck❤ 包裹 Swaddle像子宫一样抱紧宝宝,不仅能加强安全感,还能防止惊跳反射。Harvey Karp 提倡 包裹住宝宝的躯干和手臂 ,但不过多限制宝宝的下肢活动 , 就像妈妈抱着宝宝一样温暖舒适。(这时如果有育儿嫂或小区“专家”自信地告诉你,以前都给孩子打蜡烛包,孩子睡得好、腿还直,妈妈们千万要警惕。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虽然宝宝娇弱,但很怕热。如果发现宝宝各种疹子层出不穷,首先要考虑加强散热:建议使用纱布巾包裹宝宝,同时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宝宝像小猫一样,时常打盹,不妨使用新生儿包被或新生儿睡袋;市售产品可选择不同厚度和质地,以适应不同室温,方便又专业,不用每次都打包。❤ 侧卧/俯卧 Side or stomach position侧卧、俯卧都能让宝宝更有安全感,这是非常有效的安抚方法——所以,刚放下宝宝时可以让其侧卧,避免落地醒;当确认其睡着、家人离开时,请让宝宝仰卧——比如HALO睡袋,其每个胸口位置都有“Back Is Best”——时刻提醒妈妈,宝宝仰卧位睡觉不易窒息,是最安全的睡姿。❤ 嘘声/白噪音 Shush子宫内并不是完全安静,比如妈妈血液流动的“嘘嘘”声持续存在,所以有节奏的嘘嘘声能让宝宝仿佛回到子宫,镇静而舒适。妈妈可以到网上下载“白噪音”音频,或借助吸尘器、电风扇的声音,看哪种声音最适合宝宝。白噪音的重点在于有节奏感,且音量需由大到小适应宝宝的状态,超过或接近哭闹的音量才能安抚住一个哭闹的宝宝哦。❤ 轻晃 Swing孕妈走路时,宝宝在子宫里就处于轻轻摇晃的状态,所以类似抱着轻晃、摇摇椅、摇篮等摆动,能让宝宝安静下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剧烈摇晃绝对不适合宝宝——因为婴儿脑部发育还不稳固,当受到强力摇晃,脑组织容易遭到撞击,进而出现血管撕裂、脑神经受损,严重时可导致瘫痪或死亡。❤ 吸吮 Suck宝宝自己会通过吸吮乳房自我安抚。由于乳房无法随时提供,大多数妈妈会用安抚奶嘴等代替。不过,宝宝吸吮母乳和吸吮奶瓶的动作和技术并不相同;当宝宝习惯奶瓶的吸吮方式后,再吸吮母乳就易产生技术混淆,因此,不建议太小的宝宝使用人工奶嘴。

发布了文章

宝宝总是抠指甲?千万小心是手足口!

最近许多家长反映,宝宝的指趾甲集中出现变性和脱落的现象。在查找原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宝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近期感染过手足口病 。经查阅文献发现,甲脱落与手足口病存在一定联系,我们做了总结,分享给大家。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节高发,5岁以下儿童易感。一般表现为发热,手部,足部,臀部(部分病例可累及面部,颈部和四肢)的疱疹、斑丘疹,以及口腔粘膜、舌部,咽峡部的疼痛性水疱和糜烂。重症病例常并发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肺出血,循环障碍等。有报道称某些病毒亚型会引起甲脱落。为什么手足口病后会引起甲脱落?目前认为甲脱落是手足口病的一种远期并发症,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系,常见的是柯萨奇A6、A10,与手足口病的症状、病程、严重程度、治疗用药等没有无相关性。一般认为,是由于甲母质受到病毒侵害,生长停滞,导致甲板断裂,逐渐脱落。但也有人认为甲脱落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系,但具体机制尚未明了。甲脱落会有哪些临床表现?甲脱落大多出现在手足口病后的3-8周,表现为多个指/趾甲的无痛性非炎症性病变,直至脱落。一般从甲根部、甲中部偏近端开始出现空甲或破坏、变白,分离,然后慢慢与甲床分离渐至整个指甲脱落。新甲短小,薄脆,表面欠平滑,一般会在数月内恢复正常。甲脱落该怎么护理呢?家长帮助宝宝保持手/足部清洁,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另外建议宝宝穿宽松的鞋袜,避免踢踏挤压;注意保护新甲,避免抓挠硬物;适当修剪翘起又尚未脱落的旧甲,避免宝宝撕扯,造成过早剥离出血。只要加强护理,指/趾甲可完全康复。甲脱落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引起甲脱落的常见原因总结如下:● 营养(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 药物(如维A酸类、青霉素、先锋霉素、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化疗药、抗癫痫药等)● 皮肤疾病(如天疱疮、皮炎、甲沟炎,真菌感染等)● 感染、发热、全身性疾病(如手足口病、川崎病、免疫缺陷、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等) ● 外伤、局部创伤(如剪指/趾甲、剔甲癖、穿不适的鞋)● 罕见的特发性或家族性甲缺失病例,严重的精神压力等宝宝出现甲脱落,家长和医生一般首先会考虑是否存在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并进行微量元素检测。有的会被误诊为甲癣,而口服或外用大量抗真菌药,增加了不必要 的伤害。事实上这种集中出现的多个指/趾甲脱落的现象在儿童期概率很低,家长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让有经验的医生帮您查找原因,具体结合病史、查体、化验检 查来鉴别。

发布了文章

怀孕后准妈妈怎么运动安全又有效?

孕期应该做运动。一般情况下,运动对怀孕是有好处的。孕期随着激素的增加,会使孕妇感到不舒服,有人甚至会出现抑郁。而运动能使大脑分泌一种“快乐激素”,能让人感到兴奋和愉悦,从而可以帮助孕妇放松。  在孕早、中、晚期以及临产期,运动有着不同的注意事项。    孕早期  孕早期通常指孕12周之前。如果孕妇也没有出血、腹痛等情况,并由医生确认孕妇和胎儿都没有问题(例如没有先兆流产的迹象、没有胚胎植入异常等)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做一些能令自己放松的运动。运动对于缓解孕吐也是有帮助的。孕早期可选的运动较多,比如走路、游泳、瑜伽等。有人问可不可以骑自行车、爬山?对于长期做此类运动的人来说,仍可继续,但如果这样的运动令你感到很辛苦的话,则不建议。  总之,孕妇要自己把握运动的“度”和“量”,身体会告诉自己:当孕妇在运动后出现腹痛或者阴道出现异常分泌物等,就表明这项运动过多或过激。孕早期的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因人而异。早期运动中最不主张的一种就是旅行,因为胎儿在孕早期是发育的最关键时期,对环境、饮食等的影响很敏感,胎儿停育、流产等情况大都在这一阶段发生。孕早期可以在家里做运动,也可以在户外空气好的地方做运动,但是尽量去避免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旅行。  孕中期  孕中期一般指的孕12周至孕28周。这一时期流产的可能性大大下降,而且这一时期孕妇的肚子也没有特别长大,所以孕中期做运动相对较安全。孕妇仍可继续之前在做的运动。由于胎儿相对安全,孕中期可以去旅行。对于比较剧烈的运动,在孕中期进行是可以的(比如有些孕妇爱好跳街舞),这对于锻炼气息、肌肉的强度都是很好的。  孕后期  孕28周之后就进入孕后期,这一时期由于胎儿长大,孕妇活动越来越不方便,但仍然要继续做运动,比较推荐的有散步、游泳和瑜伽。孕后期由于胎儿长大,孕妇也会出现一些诸如腰痛等身体不适,所以我们也建议孕妇做一些伸展运动,来锻炼那些长时间不用的肌肉。做伸展运动时最好有专业的教练来指导,如果没有教练,最简便的办法就是走路。  临产期  快临产时要做一些运动来帮助分娩,比如爬楼梯。爬楼梯要量力而行,如果感到微喘,就要休息一下。爬楼梯的原则是:爬楼梯上去,坐电梯下来。因为爬楼梯有助于骨盆的打开和胎头的下降;而孕后期由于孕妇肚子较大,下楼梯时有摔跤的危险,而且膝关节易受伤。另外“猫姿势”也是一种推荐的运动:双手、双膝着地,腰向上拱,持续5秒后放松,反复做。由于枕后位、枕横位的胎儿生产时比较困难,猫姿势对于胎位的调整和腰部的锻炼都有好处,可以帮助分娩。  >>>>  小贴士  ·运动要以帮助放松为原则,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游泳和瑜伽在孕早、中、晚期都是比较推荐的。  ·早期可运动但要避免旅行。  ·孕中期相对安全,可做一些较剧烈的运动,可以长途旅行。  ·晚期要避免剧烈运动,运动为分娩做准备。

努力加载中

关注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