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446760

武汉问医

田巧萍,医药卫生行业自身记者,专职从事医疗卫生行业报道超过20年,对武汉地区医疗机构了解至深。既代表患者问大医,又要做大医与患者沟通的桥梁。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过敏反应
肿瘤
感冒
感染
高血压
咳嗽

发布了文章

发晕原因千万种,这种病因在石头,摇一摇就好了

 一觉睡进了万丈深渊 3月7日1时左右,55岁的陈女士从睡梦中醒来,在黑暗中,她习惯性地动了动头,魔幻来了——卧室顿时旋转了起来!她惊恐地把头转来转去,旋转的房子没有停下来,她感觉天旋地转,如掉入万丈深渊。想吐!想大便!大汗淋漓!说不出来的难受。陈女士无可奈何地躺着一动不动,卧室的旋转停了下来,头晕也奇迹般地减轻了。但只要动一下头,这一切又重现。找到规律的陈女士一动不动地闭着眼睛到天亮。天一亮,她就赶到离家不远的的武汉脑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神经内科眩晕门诊就诊。她确信自己的颈椎病犯了。见到接诊的王金芳主任,陈女士把自己一夜的情况详细地描述了一遍,并强调自己有颈椎病。王金芳主任开始问诊: 过去这样晕过没有?没有。晕不晕车?从小就晕车,很厉害,但工作后坐车多了,慢慢就不晕车了。……王金芳主任初步判断陈女士不是颈椎病,而是耳石症。她建议做眼震电图检查来确诊。检查结果证实了王金芳主任的判断:陈女士确实是耳石症。 这个石头不是结石 《武汉问医》找到这家医院眩晕门诊的创始人陈玉华主任医师,深入了解一下耳石症。陈玉华主任医师告诉问医君,人的耳朵里有一个椭圆囊和球囊,囊里面分布了一些肉眼看不见的耳石,这些耳石就像是感应器,它能感知我们身体的位置变化,参入保持人体平衡。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中,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知车的加速、减速或转弯,这就是耳石的功劳。耳石的分布是有特定队形的,当耳石脱离队伍,乱跑一气,这个感应器就会失灵,人体就会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眩晕。陈女士就是经过医生问诊和仪器检检查,了解到她水平半规管内有耳石偏离了正常位置,从而引起眩晕。但耳石不是结石也不是“耳屎”,它是人体的一个正常组织,跑到了它不该去的地方。想看到耳石,要用显微镜。 耳石症好发中老年人 陈玉华主任医师告诉《武汉问医》,由耳石症导致的眩晕占到眩晕门诊的30-50%,50岁以上的人高发,这是一种与年龄增长有关联的疾病。耳石是粘在椭圆囊或球囊之耳石膜上的,人的年龄增大,组织老化,耳石就容易掉下来,在半规管的淋巴液里到处跑。就像人老了,容易掉牙是一个道理。陈玉华主任医告诉问医君,耳石症急性发作是有明显诱因的:感冒、过度劳累、熬夜、酗酒、舟车劳顿、情绪变化、外伤都会引起耳石症发作。 每次发作1分钟 我们俗称的耳石症的医学名称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陈玉华主任医师告诉问医君,掉到半规管里的耳石在淋巴液中流动引起的眩晕,只要保持头部不动,这种眩晕1分钟内会消失,如果头动来动去,这种眩晕就会绵绵不断。本文开头时,陈女士那个难熬的夜晚的体验就是这样的。怎么自我判断眩晕是耳石症还是颈椎或者其他毛病引起的呢?陈玉华主任医师告诉问医君,如果是耳石症,患者多在躺下、床上翻身、屈身或仰视时出现眩晕,持续时间短,保持体位不动可明显缓解。症状上是天旋地转的眩晕,患者会感到自我在转动或周围静止的物体在转动,少数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想解大便等不适感。耳石症与颈椎病最简易的区别是:颈椎病极少引起头晕,若是颈椎病所致,以头昏沉症状为主,持续时间较长,并伴有颈椎病其他症状,如颈枕部疼痛、肩部不适或手臂麻木等。 复位很有效,训练自己做 陈玉华主任医师告诉《武汉问医》,耳石症的治疗预后不错,治疗方法就是复位——让跑偏的耳石回到它原来的位置上去。陈女士就诊当天,王金芳主任就给她用良性位置性眩晕治疗椅进行了治疗。陈女士坐在类似飞行员的那种训练椅上,上下左右前后地摇来摇去。治疗下来,她的眩晕好多了。过去一般由医生手法复位,现在则用了治疗椅。复位治疗使自由游动的耳石微粒通过重力作用,从半规管回到椭圆囊或球囊,可以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一次复位,60-80%患者可治愈。如果一次不成功,一周后可再次复位。在大型医院,耳石症可以到眩晕门诊。没有眩晕门诊,可以去神经内科或者耳鼻喉科就诊。陈玉华主任医师特别强调,在耳石症发作和恢复期间,患者的动作一定要慢些,再慢些,保持平视,不要快速低头、抬头,复位治疗后保持两个晚上半卧(即高枕卧位睡觉)。陈玉华主任医师介绍,对合并晕车晕船的人,可以通过转圈、在小区里健身用的转身盘上练习,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平衡能力。

发布了文章

真有“聪明穴”?中医专家表示,这些推拿手法确实可以健脑益智

不吃药,不打针,可以治病强身,还可以提高智商。中医按摩推拿真神奇!武汉市第四医院针灸科主任雷红主任医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用七个推拿按摩手法,组合成健脑益智处方,帮助和促进宝宝脑发育,让宝宝更聪明。这份处方深受朋友欢迎,问医君闻风而动,将这个方法讨了来,并请雷红主任配以视频和图画。 雷红主任告诉《武汉问医》,中医认为,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运动的物质基础,这包括先天之精(肾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由脾胃化生。两者贮藏于肾,称为“肾精”。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生殖功能的物质基础,若肾精亏损,则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智力发育不全等。肾与脑关系密切。脑为髓海,肾藏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 通过补肾益精能促进脑发育及小儿生长发育。 这上面一大段就是雷红医生健脑益智组合的中医理论基础。 中西医医学博士雷红告诉《武汉问医》,西医认为,3岁以前为人脑发育比较快的时期,8岁以前是最后的健脑时期。所以,在这黄金时期,进行小儿推拿健脑益智推拿,有助于智力开发。  背景介绍完了,上干货! 1、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推100-300次。2、补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或拇指螺旋面。顺着拇指桡侧从拇指指尖直推至指根,推200次。 3、补肾经肾经位于小指掌面,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用拇指螺纹面由指尖推至指根,推200次。 4、摩囟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在孩子的囟门处轻轻抚摸2分钟,可顺、逆时针交替进行。 5、按印堂印堂在孩子眉心的位置,也叫眉心穴。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孩子印堂50次。 6、推坎宫从眉心沿眉毛至眉梢的一条横线,左右对称排列,也叫分阴阳。用两拇指指腹自眉头分推坎宫24次。可调节阴阳、醒脑明目。 7、捏脊让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的润肤介质(爽身粉、按摩油、按摩膏均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孩子皮肤,拇、食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自大椎(脖后突出部位)两旁。捏3-5遍。 注意!注意!注意!  捏脊完后,局部的皮肤会略显潮红,可手掌在宝宝背部轻轻地上下摩2~3次,帮助宝宝背部放松。 对初次接受捏脊的宝宝,动作一定要轻柔,捏住肌肉往上提时,不要提得过重,以免宝宝产生畏惧而不愿配合。(用于保健的话不建议每天一次,隔天捏脊1次即可。) 这套手法最好用于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一岁半岁就可以开始。因为小儿脑部发育基本上在3岁前完成。最好清晨或者睡前进行,每天推拿一次,连续7天,再休息3天,作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循环往复,贵在坚持,直到孩子三岁大脑发育完成。当然,三岁后坚持做也是可以的。

发布了文章

世界是彩色的,他们的却是黑白的,不能怪他们性格不好

身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喜剧演员,憨豆(罗温·艾金森)自己却因抑郁症失去快乐和兴趣;驰骋泳坛的“飞鱼” 菲尔普斯,他每天的大训练量,可以促进大脑内化学物质的分泌缓解抑郁症状,他却是抑郁症患者;刚刚揭出演艺界“阴阳合同”而吹唱中国向“娱乐至死”宣战号角的崔永元,也曾经被抑郁症折磨得痛不欲生。当“哥哥”张国荣纵身一跳,伤了多少歌迷的心,而我们则无法体验抑郁症带给他的痛苦。10月2日,一个18岁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曼哈顿地铁站跳下奔驰而来的火车轮下;10月10日,浙江大学一位研究生跳进钱塘江……还有什么比死更可怕的事吗?但还是有这么多人因为抑郁症而放弃生命。今天,《武汉问医》请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王牮来告诉大家抑郁症是个什么鬼。 不是心情不好,是大脑神经功能“病”了王牮医生告诉《武汉问医》,抑郁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与情感相关。但抑郁症不是因为病人心理素质不好、性格不好,而是有其生理因素。                                                                                                                                      人的行为是受脑神经支配的。抑郁症的生理因素就是,患抑郁症的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出了问题,有问题的脑神经支配着他们,在主观上体验到心情不好、生活没有乐趣、愉快感缺失。相伴随的是,失眠、疲倦。哪怕在旁人看来很成功的人,他们却有着相当糟糕的自我评价和极低的自我价值感。 一句话,抑郁症有生理原因,就像我们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来的一个道理。但具体来说脑神经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导致抑郁症,目前还没有定论。 童年创伤、糟糕的人际关系都与抑郁症有关 认为自己活着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是一种负担,是抑郁症患者在上述一系列负面因素重压下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会紊乱呢?王牮医生告诉《武汉问医》,大多数情况下除了基因和神经系统发育本身的影响之外,与个人成长经历、童年时期的创伤、低质量的亲子关系、对生活的应对方式和糟糕的人际关系有关。 有这些因素的人,在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去世、离婚、工作上受到挫折、工作压力大、投资失败等情况时,他们就会进入抑郁症的发作模式。 王牮医生告诉《武汉问医》,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曾遭遇过生活的重大事件,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发病时并没有明确的诱发因素。 性情大变,越来越消极就要警惕 王牮医生告诉《武汉问医》,抑郁症发作可供判断的典型症状是性格大变:过去乐观变得悲观;过去外向变得内向。此外,长期失眠也是抑郁发作的典型前驱症状。 也有一些患者,开始的时候,常常会感到身体上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怀疑这里有病那里有病 ,但去看医生、做检查,却什么病也没有。 当一个人出现这些现象的时候,就需要警惕是不是患了抑郁症了。 自杀,抑郁症患者最想做的事 当生活对他失去了意义,当他自己认为自己是一种负担,当他被失眠、食欲不振、疲惫缠住,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而常人难以体会,更不能感同身受。 王牮医生告诉《武汉问医》,自杀是对抑郁症患者最大的危害。在自杀成功的人中,抑郁症患者占了四成。 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色彩,他们生无可恋。 抑郁症不会有暴力 抑郁症有时候被当作一种乞求原谅或逃避法律责任的标签:打断亲人肋骨说自己有抑郁症,在公众场合砸毁公物说自己有抑郁症…… “抑郁症没有暴力倾向,是不会伤人的。”王牮医生告诉《武汉问医》,抑郁症病人最大的特点是不想动,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病人会呈现“木僵”状态,整个人就像被冻住了一样。 但是,抑郁症患者却有自杀扩大化倾向。王牮医生告诉《武汉问医》,抑郁症病人实施自杀时,有时候会杀死自己最爱的人,如相爱的夫妻一方,如父母对孩子。这个时候,在抑郁症患者的心目中,将自己最爱的人带走,就是爱他们。 家有抑郁症亲人,最重要的是预防他们自杀 未经治疗的抑郁症发作一般会持续6-13个月。有人说,治不治疗都会持续这长时间。 “但他们能不能扛到发作结束呢?”王牮医生告诉《武汉问医》,抑郁症患者面临的最大敌人是自杀,其次是他们社会功能丧失。抑郁症治疗的目的,一是缓解症状;二是缩短发作时间;三是降低复发风险。 王牮医生告诉《武汉问医》,预防自杀是照顾抑郁症患者最重要的事。在观察和交流中,如果病人流露出自杀、厌世的言行时,就要尽快送到医院救治。 王牮医生告诉《武汉问医》,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接受系统治疗,它也能够治好。从现代医学治疗观来看,抑郁症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的模式,即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使用抗抑郁药物,可以改善脑神经功能,缓解症状。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更为健康的应对机制来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另一方面,患者的家庭也要改善导致患者发病的环境,必要的时候,需要全部家庭成员到医院接受家庭治疗,一同促进患者康复。

发布了文章

树落叶,人掉发?这只不过是你的自我安慰,防脱发看这里

秋风起,头发落? 还真有人相信这个! 这不,陈女士带着刚满20岁的女儿找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脱发门诊主任医师孔庆云。 “医生,我女儿小时候头发又密又黑,但自从上了高中,她就开始掉头发,现在头发越来越少了!这不,秋天到了,听人说秋天是掉头发的季节,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女儿不掉头发呢?” 仔细检查完女儿的头皮、头发,孔大夫又让母亲坐下来检查一下她的头发。母亲很是不理解:“我年纪大,我掉头发正常呀。” 检查完,孔大夫说了一句话让母亲大吃一惊:“你女儿和你都是脂溢性脱发呢,这种脱发遗传是第一位因素。”  孔大夫还告诉这对母女,从理论上来说,人类掉头发是没有季节性的。对大部分人来说,秋天掉的头发与其他任何季节差不多,不会明显增加,但对于夏天头皮长时间暴晒、出汗过多的人来说,秋天可能会头发掉得多一些。 头发就是生了掉,掉了长 孔庆云主任医师告诉《武汉问医》,人类的毛发从毛囊深部的毛球处不断向外生长,每根毛发可以生长2-5年(罕见的也有十年的),一个月长一厘米的样子,然后自行脱落。 在这2-5年期间,毛球中的黑素细胞还分泌黑素,黑素颗粒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头发的颜色。老年人黑素细胞减少,但头发还在长,这就是人老了头发白了的由来。 也就是说,人类的头发寿命从生长到脱落在2-5年间,这里指的是大多数人是这样,也有比2年更短,比5年更长的情况,如网上有的人不仅是长发及腰,甚至到了脚踝,这样的情况非常罕见。要是太常见了也不会晒到网上了不是? 正常的健康的头发是一边掉一边生长出来。一般来说,一天掉50根到100根头发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只掉不长就不正常了。 斑秃,大多可以不治而愈 孔庆云坐了20多年的脱发专科门诊,她告诉《武汉问医》,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脱发有两种:斑秃和脂溢性脱发。 斑秃,民间也称为“鬼剃头”,这个词很形象,就是在一夜之间,头发掉了一大块,露出白白的头皮。 孔庆云大夫告诉《武汉问医》,突然遭受精神打击、焦虑、熬夜、睡眠不好,都是导致斑秃的原因。好的是,大多数的斑秃在诱发因素消除后,即使是不干预,头发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生长出来,这就叫自愈。 没错,斑秃是可以自愈的。 但是,斑秃在情绪波动大、负面情绪重的人那里容易复发。如果斑秃反复发作,自愈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就要就医。脱发专科医生对斑秃还是很有办法的。 脂溢性脱发源于遗传,后天习惯会加剧 脂溢性脱发也叫雄激素性脱发,就是脱发的人体内雄性激素分泌旺盛,亦或体内雄激素正常,但遗传的因素使毛发对雄激素的生物学作用敏感性增加。孔庆云主任医师告诉《武汉问医》,这种因为体内激素问题而导致的脱发,掉了后是不会自行生长出来的。 很多人最后头顶毛发不生,一片亮光,形成“地中海”。这就是典型的脂溢性脱发带来的后果,也是民间所称的“谢顶”。 为什么脂溢性脱发都是头顶没头发了呢?孔庆云主任医师介绍,脂溢性脱发分为男性型及女性型。男性型表现为脱发从前额开始,前发际向后退缩,逐渐向头顶延伸,或者,从头顶开始,扩展到前额。女性大多表现为头顶发稀疏、细软。 尽管脂溢性脱发来自于遗传,但孔庆云主任医师发现,现在这样的病人越来越多,脱发年纪也在提前,比如病人的父母是40岁甚至50岁以后才开始脱发,但他们的孩子在现代因素的作用下,脱发的年纪越来越小,20岁甚至更小就开始脱发了。 文章开头的陈女士在40岁时一头浓密的黑发开始变稀疏,而陈女士的女儿因为长期偏好油腻食物和甜食,再加上上高中后学习压力大,比母亲脱发的时间提前了20年。 在脂溢性脱发的遗传因素上落井下石的现代后天因素包括:生活、工作压力大,焦虑,熬夜成习惯,饮食油腻,喜食甜食。 孔庆云主任医师告诉《武汉问医》,因雄性激素脱发而掉的头发,不会再长出来。这是个慢性的在临床上缠死人的事。临床治疗的目标是让头皮长出新的毛发出来,同时尽可能少脱落一些头发。 对于这个缠死的人的脱发,植发是可以选择的,但植发成功后,因为体内雄性激素的环境因素存在,未种植的区域还是会脱多长少。 频繁洗头,不是头发保养的正确方式 不知道是不是现在掉头发的人太多催生了头发养护这一行。在问医君所住小区的路边,不到100米,有三个养发馆,每天人满为患。一个比一个高级,价格一个比一个高。这些有用吗? 孔庆云主任医师告诉《武汉问医》,头发是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头发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头发长得好不好,会不会提前掉,这取决于毛囊的血液供应和滋养及上述的多种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头发的养护核心是提供毛囊的血供。 就像将水扑到脸上并不能为面部皮肤补水一样,外来的所谓营养素按摩到头皮上,有多少能让毛囊吸收,从而改善毛囊的血供,其实也很难说。 “头发没有那么脏,不能频繁洗!”孔庆云主任医师告诉《武汉问医》,人的头皮有天然的保护层——油脂和角质层,过度清洁,相反会破坏这个保护层。她建议,一周洗头2-3次,没有必要天天洗。 核桃生发吗?这个食物油很多哟 多吃核桃、黑芝麻能生发,是一种传统观念。孔庆云主任医师介绍,没有循证医学的数据证实核桃和黑芝麻能长头发。 但是饮食太油腻却是导致脱发的一个因素。核桃、芝麻都是含油量高的食物,仍然不能吃多了。 频繁洗头也不行,多吃核桃、黑芝麻也不妥,那么怎么样才能护发呢?孔庆云主任医师给出了几大招—— 按时睡觉,不熬夜。熬夜打破了人体的自然作息规律,导致免疫力及内分泌异常。晚上11时后睡觉就是熬夜了,所以每天要保证在晚上11时前入睡。 饮食均衡,不过甜不过油。饮食均衡,能保证人体的各种营养需要,为身体提供必须的能量,而过甜过于油腻的食物会引起或加重脂溢性脱发,尤其是有脂溢性家族遗传的人,一定要注意饮食。 不大喜勿大悲,心情愉悦。情绪是斑秃的直接诱因,也是脂溢性脱发的后天因素,稳定、愉悦的情绪可以防止或减轻脱发。 最后,孔庆云主任医师介绍,既然我们的毛发健康是由毛囊的血运来决定的,那么可以通过木梳梳头、手指扣头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具体来说,只要方便,就可以拿出木梳来梳头,动作不必太重。五指弯曲扣头,那是随时能做,同样的也不必太重。 

发布了文章

这个治疗读起来像篇小黄文,没那么神秘别被忽悠了(男士勿入)

男士勿看!男士勿看!男士勿看!重要的事先强调三遍! 上上周,问医君接到一个闺蜜从美容院打来的电话,说美容院正在向她们这些老会员推介一项名为“私密保养”的新的美容业务。用一种激光设备,每次私处保养15分钟至20分钟,一次38000元,3次为一疗程,优惠价98000元。 老实说,问医君并没有听明白什么女人私处保养,却被98000元的天价震撼了:啥保养三次要一辆桑塔纳轿车的钱? 闺蜜看我不得要领,传来了现场录相,有PPT演示,有讲解。 我的乖乖,就像在听一本小黄书! 不过总算弄明白了,这项名为“私处保养”的美容项目,使用的是二氧化碳激光,美容院号称这项保养能使女性私处皮肤变浅、阴道收紧、水润,对妇科炎症和尿失禁也有效。 不到40岁的闺蜜,听了现场推介就动了心。因为她生孩子后有轻微的尿失禁,就是跑、跳,突然剧烈咳嗽会有点尿液漏出来那种。 不过,还好……在刷卡98000元买一个疗程前,她给消息灵通、跟各路专家混得烂熟的问医君打来了电话。 不过,但是,然而……问医君对这个领域从未涉猎,要去请教专家。 “先别慌着刷卡!先别慌着刷卡!给我一点时间,我去问问权威专家,搞清楚了再说!”问医君通过电话按住了闺蜜冲动的手。 用激光做私密保养,确实是有效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恰恰有一台跟闺蜜在美容院见到的那种激光设备,甚至还要高级些,是升级版的。该妇产科洪莉教授是这方面的权威。 洪莉教授告诉问医君,现在的女性已经非常重视生殖健康,其中包括性健康。问医君闺蜜在美容院见到的那种激光设备,是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技术,源于以色列,已广泛应用于女性私密治疗、抗衰老和保养,其实也叫阴道收紧技术。它彻底改变了传统CO2激光妇科治疗中切割、烧灼模式,为女性阴道粘膜年轻化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在欧美等国家已经非常普遍了。 问医君闺蜜在美容院见到的这种激光设备,确实是真实有效的,只是在现场向问医君闺蜜等美容院长期客户宣传时,把私密与性作为抓人眼球的内容被突出了出来。 医院用此治病,不搞保养 “我们医院用这种激光技术给女性治疗相关疾病,不做美容院那样的纯保养。”洪莉教授告诉问医君,健康女性的私密处保养,不属于医疗范围,医院是不做的。 洪莉教授告诉问医君,他们医院妇产科在临床上,用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技术主要用于给病理性阴道松驰的女性做阴道紧致治疗,解决这些妇女性生活的健康问题(原来这个问题需要手术),还用这种技术来解决女性轻、中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不错,这个问题过去也需要手术。 在武大人民医院,这项技术还被用于外阴白斑的治疗、乳晕的漂红、小阴唇的漂红、外阴的切割整形等。 比起美容做一次这样的保养要价38000元比起来,洪莉教授说他们医院做一次这样的治疗是6000元。(问医君嘀咕:难道是美容院钻了医院不做保养的空子,漫天要价?) 私处保不保养,取决于女性的需求 闺蜜所在美容院用来招徕消费者的重要噱头之一,是这个激光技术能让已婚女性私密处的皮肤变得像少女一样粉嫩,经过保养,能增加夫妻性生活质量。 问医君还是先请洪莉教授说说女性私密处的皮肤颜色为什么会变深。首先要强调的是,洪莉教授所说的女性私密处,不仅指小阴唇,还有乳晕。 怀孕因素:女性怀孕时,荷尔蒙的改变造成乳晕变大,色素加深变黑。即使产后荷尔蒙恢复正常,乳晕大小也不会恢复到之前的样子,同理小阴唇也一样。 先天性的:部分女性的激素水平较高,她们普遍都会出现乳晕/小阴唇颜色发黑现象; 过度刺激:过度性生活、婴儿吸吮母乳等也会造成色素沉着; 遗传因素:有些女性即使没有性生活也会出现色沉较深的情况。 洪莉教授告诉问医君,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技术的漂红效果非常明确,肉眼也看得见。 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技术,其原理就是用激光的热作用刺激到粘膜固有层,从而刺激血管重建和粘膜固有层里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以及细胞机制的增生,从而使阴道润滑度和阴道弹性度增加。 洪莉教授说,对健康女性而言,要不要在健康的状态下去用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技术做私密处保养,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选择。因为夫妻性生活各谐与否取决于包括精神因素在内的很多因素。 (问医君嘀咕:也许有些女人生理上不需要这些,但因为自己所在的那个圈子有人在做,也因为把这项技术当作“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的抓手,好吧,那就去烧钱吧!) 有症状了,还是先去医院洪莉教授上面说了,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技术在医院是一种医疗设备,是用于治疗的,不用于女性私密保养。那么,有了这种技术的适应症,医院一定会用这种技术来治疗。 洪莉教授告诉问医君,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技术,不管是私密抗衰保养,还是治疗炎症、尿失禁等问题,都是有疗程要求的。特别是如问医君闺蜜那样的尿失禁,用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技术治疗,除了坚持疗程外,在治疗之前还需要判断这个尿失禁是不是压力性的?是中度,轻度还是中度?正确的评估后才能决定能不能用这种技术治疗,需要多少次治疗,而不是美容院所说的3次为一个疗程。 因此,如果因漏尿、妇科炎症等问题而选择做私密养护前,最好先去医院妇产科请大夫看看。 (问医君嘀咕:有病没病,还是先去医院甄别一下。有病了,留在医院治。无病,有钱,有需求,再去美容院也不迟。)

发布了文章

保胎的方子,真可以按《延禧攻略》太医说的用吗?听听知名老中医怎么说

 从前两年的《甄嬛传》,到最近大火的《延禧攻略》、《如懿传》,华服美景,计谋人生,宫斗剧挤走了流量明星当道的偶像剧。一群女人,在如花似玉的年纪被送进深宫,一辈子侍奉一个男人。让皇帝宠幸怀上皇子,再让这个孩子平安生下来,最后让这个孩子爬上接班人的位置,然后母凭子贵,掌控后宫。走到这一步,她才算是掌控了自己的一半的命运。后宫充满了阴谋,这个最终胜出的女人,一路踩着荆棘,身后鲜血淋淋。按宫斗戏的套路,那个她视为人生最大投资的孩子,还未出世就已九死一生。保胎和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下药导致堕胎(宫斗剧里叫滑胎),就是宫斗剧里的最常见的戏码。今天,《武汉问医》请来国家级名老中医、湖北中医大师姜惠中教授来谈谈保胎和流产的问题。因为——保胎和流产也已经成为困挠现代人的大问题了。 妃子们怀不上孩子与现代人怀不上孩子原因很不同的 在宫斗剧中,妃子们为了怀上龙子,可谓是想尽了办法。但仍然有很多妃子怀不上。那么多妃子,皇帝也很累的!除了皇帝宠幸频率少外,妃子们怀不上孩子还有哪些原因呢?跟现代女性不孕原因有多大关联呢?姜惠中大师告诉《武汉问医》,人类女性的生殖能力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生育越困难。请看下图—— 现代女性不孕率高,有男女双方的问题。  姜惠中大师告诉《武汉问医》,排在现在女性不孕因素第一位的是年龄。因为现代女性由于求学、工作等原因,生育普遍推迟。但在宫斗剧中,妃子们几乎都很年轻,也就是24岁以前居多,年龄不是她们的怀不上孩子的主因。 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化工制品广泛使用、饮食改变,性生活紊乱、人工流产等所致的子宫内膜损伤、盆腔炎症、输卵管炎症、宫颈问题和阴道炎症等引起的不孕,也是现代女性不孕与古代不孕的不同之处。 观宫斗剧剧情发生的年代,没有器械操作的人工流产,盆腔炎症和子宫器械损伤几乎没有,妃子们年轻漂亮,身体健康,故少有内分泌问题,但后宫斗争可以使精神紧张,心情抑郁导致中医的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淤阻胞宫导致不孕,所以宫斗剧中不孕的原因,从表面看来只有精神因素、高龄和皇帝性生活频繁导致的不育。   现代流产原因和古代流产原因差别很大 姜惠中大师特别强调的是,宫斗剧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滑胎”,在中医里其实是指的习惯性流产,但在电视剧里往往是被人为下药或恐吓后引起的流产,这应该是堕胎,而不是“滑胎”。因此,电视剧里作为台词的滑胎并不是中医里的一个专有名词,而是一种口语表达。如果去看病,中医在病历上写了“滑胎”二字,那是指习惯性流产。姜惠中大师告诉《武汉问医》,现代研究发现,人类流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两大类:一是胚胎因素(遗传和物理、化学因素、感染),二是母体因素。母亲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生活所伤、体质因素、先天不足等均可导致流产。过度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忧伤等属内伤七情。  姜惠中大师告诉《武汉问医》,人类为了健康繁衍,自带优生筛选功能,不好的胚胎会通过自然流产淘汰。因此,胚胎本身缺陷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曾有研究显示,在早期自然流产中有50%-60%的妊娠物有染色体异常,夫妇中如有一人染色体异常,它可传至子代,可导致流产,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胚胎染色体畸变、基因异常)占3%-8% 、感染因素 (如母亲盆腔炎症等)占50%。 其他也有免疫因素。对古代后宫的嫔妃来说,除了自身先天性子宫畸形和胎儿自身的原因外,其流产原因主要是人为地被人陷害和精神因素(如防范被毒害)所致胎元不固。  中药保胎和西药保胎药品都不少 好不容易怀上了龙子,保胎、安胎就成了怀孕嫔妃们的第一要务。姜惠中大师告诉《武汉问医》,中医典籍在宋代就有系统的关于中药安胎和流产的论述。真正的宫廷御医保胎,也要根据舌脉症状等辩证论治,或使用补肾健脾益气的中药安胎,或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安胎或养血安胎,或疏肝解郁或暖宫或止血安胎等方法,一般制成汤剂让怀孕妃子喝下。姜惠中大师告诉《武汉问医》,她在湖北省中医院所带的以周忠明、李云君、邓阿黎主任为首的团队专家常用的安胎中药材有菟丝子、桑寄生、续断、杜仲、熟地;人参、黄芪、山药、酒洗当归、黄芩、白术、山茱萸、白芍、苏梗、砂仁、阿胶、竹茹、陈皮、炙甘草、苧麻根等。姜惠中团队里的专家医生们一般用寿胎丸、胎丸饮2个处方为主来给需要保胎的孕妇保胎,这两个方剂分别源于祖国医学清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和明代医家张介宾《景岳全书》,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和现代研究使用安全的处方。中医强调个体的辨证施治,在使用时,他们也不会绝对套用这两个经典方,而是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孕妇的不同,药物有所加减。姜惠中大师告诉提醒说,宫廷戏中保胎药不能深究,更不能照搬使用。姜惠中大师告诉《武汉问医》,保胎的西药很多,也要对症。现在很多女性怀孕后跑到医院要求打黄体酮,这个行为太盲目了。姜惠中大师解释,黄体酮属于天然孕激素,从大豆和山药中提取而来,是常用的安全的安胎好药,我们不盲目使用,但也不能错过因需要早期使用它而达到安胎目的解决生育问题的患者,因此,最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较为安全。在临床上,就曾有宫外孕患者用这个药保胎而导致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的。姜大师特别提醒大家,随着现代医学进步,流产原因不断被发现,现在针对不同的流产原因,采取治疗性保胎的西药也有很多种,如雌激素、阿司匹林、强的松、低分子肝素、环孢霉素、羟氯喹、免疫球蛋白等等,这些药物对母体或胎儿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以保证母亲和子代的安全。

发布了文章

小孩汗多不要紧,大人汗多要注意,新锐中医教你防盗汗

武汉刚则过去的持续一周的闷热高温,真的逆天了!出门走几步,汗就出来了;走上几百步,绝对大汗淋漓!武汉市中医院皮肤科主治医生蒋晓蕾大夫的诊室就出现了“出汗一族”望、闻、问、切,蒋大夫一一看过来,否决了大部分就诊者的“不正常”:武汉近来持续高温高湿,不出汗那才叫不正常哟。但是,蒋大夫还是有些担心:没事的来了,有病的倒没有来!正常出汗就是排毒蒋晓蕾大夫告诉《武汉问医》,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当人体周遭环境温度上升,皮肤下边的汗腺就开始分泌体液,使其蒸发带走体内过高的温度,从而保持体温正常,避免机体受到高温伤害。散热,这就是出汗的第一个功能。汗液里有怎么呢?蒋晓蕾大夫,水当然是汗液的主要成份,出来的汗里其实还带走了人体垃圾:机体代谢的各种废物和积累下来的毒素,因此,出汗的第二大功能是排毒。正常的出汗条件是:气温高或气温高湿度大、穿衣过多、运动劳累时,这个时候出汗,是机体的正常反应,出了汗多喝水就成。那么,如果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出汗,就不正常了。比如昨天武汉天气退出烧烤模式,今天温度一下降了下来,你还是坐着就出汗,或者稍稍动一下就出汗,那真的是不正常了,这叫自汗。自蒋晓蕾大夫给了个专业点的解释:自汗,是指在醒时非正常情况下出汗。上中学的孩子自汗,用这个方子蒋晓蕾大夫告诉《武汉问医》,正在念初中、高中的孩子,由于熬夜,学习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很容易患上自汗证。这些孩子的自汗证表现是,伴有面色偏白或萎黄(黄得有点暗),出汗在夜间或熬夜后加重,少气(说话低声无力)懒言(不想说话),疲倦无力。家长带这样的孩子来蒋晓蕾门诊看病时总是说:我给他吃很多好东西,他却越吃越累,怎么办啊?蒋晓蕾大夫告诉《武汉问医》,这类孩子其实是脾虚气弱和阴伤,这样的体质是不不能受补。身体已经那么虚弱,从哪儿去找能量来消化补进去的东西呢?蒋晓蕾大夫专门为这样的孩子甘麦大枣汤治疗。就是像煎中药一样煎成水,灌好让孩子带到学校当茶喝,一天喝300毫升,连续喝15天后,再给孩子进行调补。蒋晓蕾大夫提醒说,一定要用浮小浮,不能用小麦来代替。浮小麦是一味中药,具有益气,除热,止汗的功效,小麦则没有这种功效。自汗证严重的孩子可以到医院由医生把脉诊断后选择归脾汤和生脉饮治疗,那是必须上医院。产后自汗多,要喝十全大补汤蒋晓蕾大夫大门诊碰到一些产后自汗严重的女子,她们有的在怀孕时为了维持身材,怀孕期间严控饮食,营养缺失;还有的是自己能生却因种种原因选择剖腹产,导致气血亏虚了。蒋晓蕾大夫说,产后轻微的自汗证可以通过如下配方调理,但产后如果自汗多到不可控制,乃是气血大亏。到医院去开十全大补汤来治疗,是不能在家通过食物补起来的。中年男人自汗,地黄丸不能瞎吃在家是顶梁柱,在单位是骨干。被工作、生活压弯了腰的中年男子,也是自汗多发的一群人。中年男子工作、生活压力大,劳心劳力损伤肝血也就罢了,回去以后接着熬夜,贪杯,不注意养生。他们的自汗,往往在夜间,他们的汗也往往出在下焦(即腰腹部),中医叫肝肾亏虚。这个时候就是阴阳两虚,而非单纯的阴虚或者阳虚。到蒋晓蕾大夫门诊来看出汗的男子,大多在家已吃过所以现在好多中年男人自己在家吃六味地黄丸(补肾阴)、知柏地黄丸(补肾阳),甚至有的人吃出了大大的眼袋,深深的黑眼圈,此起彼伏的口腔溃疡,这又是为何?蒋晓蕾大夫告诉《武汉问医》,中年男子自汗往往是阴阳两虚所致,而不单单是阴虚或阳虚。但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知柏地黄丸是补肾阳的,两虚的原因只去纠正一个,那就会越纠越偏,从而导致越吃越有问题。中医讲究“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就是这个道理。 蒋晓蕾大夫说,阴阳两虚的男子,在门诊也会用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但不会用成药,而是在此基础之上用汤药,药材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辨证有增有减,达到阴阳调和的功效。盗汗了,首先要排除器质性问题蒋晓蕾大夫告诉《武汉问医》,盗汗是以人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蒋晓蕾大夫提醒说,盗汗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盗汗很多时候需要排除器质性的疾病,出现盗汗最常见的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常常伴有低热)、更年期综合征等。学龄前孩子睡时头颈出汗,正常蒋晓蕾在门诊也碰到很多家长,抱着他们学龄前的孩子来看出汗,这些孩子在睡着后头部和颈部出汗,因为汗太多,吓坏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蒋晓蕾大夫告诉《武汉问医》,儿童,属于稚阳之体,阳气内盛,睡时阳热外泄,因此,他们出汗头及颈部出汗,不是上面描述的成人“盗汗”,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担心,更不需要看病。

发布了文章

大会小会不发言,唯独前列腺发炎了,为何一半中国男人容易得?

在公众号《武汉问医》和武汉晚报 “田巧萍导医”专栏的读者咨询中,前列腺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之一。 问医君在解答的过程中,深感无奈:不管如何细致地解答,咨询者似乎总是将信将疑,刨根问底。他们的紧张情绪强烈地传达过来。 中国男性对前列腺炎重视到精神高度紧张的程度,令曾在美国多家大医院做临床访问学者的同济医院王志华教授颇为费解。 王志华教授观察到,在美国医院泌尿外科普通门诊鲜有前列腺炎的患者(这可能与美国人喜欢运动有关)反复来就诊,对于下腹坠胀、尿频等症状往往归类于前列腺炎的患者,美国医生是很慎重的下这样诊断的。即便有这样症状的患者,医生常常是嘱他们戒掉一些生活习惯,不久坐、不熬夜、不过度喝酒和浓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多做户外运动,转移注意力等。在此基础上,才考虑药物治疗的。 很多年青人总是怀疑患上前列腺炎,下身不舒服,要查一下前列腺液;说不出原因的下腹坠胀感 ,要查前列腺液;尿频、尿痛,要查一下前列腺腺液……但是不是所有的前列腺炎通过查前列腺液常规都可以反应出来呢?换句话说,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是否与前列腺液常规结果是一致的呢?    (王志华教授)“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最难诊治的疾病之一。”本期《武汉问医》的出镜嘉宾——同济医院泌尿外科王志华教授,说其实这个最难治的前列腺炎占总前列腺炎的比例不到10%。大部分前列腺炎的治疗是需要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辅助药物是可以治愈的。治疗效果也是需要通过多个方面才可以评判的,而不仅仅依靠前列腺液常规的检查结果。 前列腺为什么会发炎? 要解答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前列腺在哪里是不行的! 王志华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前列腺是男性独有的器官,它位于盆腔内,前方是耻骨联合(阴茎根部上方的骨性结构),后方为直肠前壁,上面有膀胱、精囊和输精管壶腹,下面为尿生殖膈。尿道从前列腺中纵行穿过,两侧射精管也穿过前列腺开口于这段尿道。因此,前列腺既属于男性的泌尿系统,也属于男性的生殖系统。这样横跨人体两大系统的的器官女性似乎没有。这样深埋在男性体内、摸不到的器官为什么会发炎呢? 前列腺充血引起发炎:饮酒、经常吃辣、久坐不动、长时间开车、骑自行车、性事不当及感冒受凉等都会导致前列腺充血,诱发前列腺炎。 病原体感染:包括细菌、原虫、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通常是经尿道逆行感染。 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可能与Ⅲ型或IV前列腺炎(包括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的发生有关。这个免疫反应听起来有些玄乎,其实就是人体免疫系统为抵御它们认为的敌人时而产生的一种反应,自身免疫就是免疫系统把“自己人”错当成了“敌人”从而产生了针对自己机体的一种伤害或攻击。 精神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与前列腺炎之间可能互为因果。患了前列腺炎,尤其是四处求医、久治不愈的患者,加上某些过度夸张的广告误导,认为会影响性生活和生育能力,精神压力很大,而精神痛苦或紧张又可能会加重前腺炎症状。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其他因素:如机体抵抗力下降、不规范的前列腺按摩等。 王志华教授介绍,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有资料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各个年龄段的成年男性都可能患前列腺炎,但50岁以下患病率较高,可以说前列腺炎比较钟爱年轻人。 熬夜、免疫力低下、或过度饮酒容易诱发前列腺炎。新婚男士容易得“蜜月型”前列腺炎,主要是因为新婚期间性生活不规律或过度频繁。除此以外,过度劳累、过量饮酒、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洁性行为也是引发前列腺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时间开车的驾驶员也容易得前列腺炎。 这样说来,您是否明白了:前列腺炎的发生其实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那不是一般的大! 前列腺为什么那么难治? 王志华教授告诉《武汉问医》,急性前列腺炎接受正规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但是,然而…… 很多急性前列腺炎患者遵医嘱规律治疗一段时间后,自觉症状消失后,以为病好了,就自行停药。王志华教授告诉《武汉问医》,这样做会使前列腺炎反复发作,有的会转为慢性前列腺炎 王志华教授告诉《武汉问医》,真正需要坚持治疗的顽固性前列腺炎,不到10%。 王志华教授告诉《武汉问医》,慢性前列腺炎常常难以完治愈,其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点: 前列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等尚不明确,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治疗使症状消失了,但在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者生活习惯不好的时候,就又会发作一下。这个慢性列腺炎,只要症状轻微,不影响工作生活,也可以不去治疗的,压根就不需要像现在好多患者这样四处求医,极其恐慌的样子。 前列腺表面有一层包膜,大多数抗菌药物难以透过包膜,进入腺体,达到有效的抑菌浓度。前列腺位置较深,其分泌物要经前列腺管排入尿道,分泌物不容易排出。尤其在发生感染时,容易造成腺管堵塞,由于引流不畅,使炎症不易消退。 慢性前列腺炎常与精囊炎、尿道炎、膀胱炎等同时存在,成为难兄难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久治不愈而一心想治愈前列腺炎的患者,往往精神负担过重,甚至出现人格特性的改变(甚至是自杀倾向),会加重疾病的症状;有时精神方面的困惑甚至超过疾病本身的痛苦。 不良生活习惯持续存在:生活中不讲究卫生、经常有不洁性生活或淫乱行为等容易反复感染病原体。频繁性交或手淫、酗酒或过多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久坐不动或长距离骑车驾车、局部不注意保暖等,这些都是造成前列腺长期充血、诱发慢性前列腺炎并且使其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这些习惯不改,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就没有根除,治疗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前列腺炎会影响生育,会发展成癌吗? 中国前列腺炎患者之所以紧张,是误以为前列腺炎会影响生育,还会发发展成癌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人类现在还没有攻克癌症呢。 王志华教授告诉《武汉问医》,慢性前列腺炎是否会影响生育,目前都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从理论上讲,慢性前列腺炎与男性不育症可能有一些关系,但是,从临床实际来看,只要心理健康,绝大多数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性功能和生育能力都是正常的。只有少数患者,局部炎症反应强烈,临床症状严重,精神负担重,才有可能影响性生活或生育功能。   “慢性前列腺炎治不好,可能会转变为前列腺癌”。这是有些前列腺炎患者的误解,也是某些医疗机构为招徕病人放出的大招。王志华教授告诫大家,到目前为止,前列腺炎转变为癌的结论是毫无依据的。 王华志教授告诉《武汉问医》,人类至今还没有弄清楚前列腺癌的病因,目前认为前列腺癌可能与种族、遗传、环境、食物、吸烟、肥胖和性激素等因素有关。 也有人认为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有一定的关系,但流行病学的研究并不能证明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必然联系。 前列腺炎的治疗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希望找到一种能立竿见影治好前列腺炎的方法,是很多向问医君咨询的患者最基本的诉求。 王志华教授告诉《武汉问医》,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经过及时合理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一周左右就会明显缓解。 症状的缓解并不代表着急性前列腺炎已经治愈了。要将前列腺炎斩草除根,应该继续坚持服用抗生素,过早地停用药物,可能会使前列腺内部细菌残留,埋下隐患,以后很可能再次发作。一旦陷入这样反复发作的局面,前列腺炎就会变得越来越难治,很可能最终转变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一般来说,急性列腺炎需要治疗1~2周或更久,是否治愈有四条临床标准,只有都达标了,方可停药。 来,请牢记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治愈的四条标准(做成图片) (1)自觉症状消失;(2)直肠指诊前列腺压痛消失,质地变软或改善;(3)定位分段尿检查正常;(4)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数<10个/HPF,细菌培养阴性,并连续检查3次以上正常。这个标准第一条是患者自我能感受的,第二条要靠医生指诊(医生将食指伸入患者的直肠,直接触及前列腺),第三条分段接取尿液做病原体检查,第四条是化验前列腺液。 王志华教授告诉《武汉问医》,相当部分的没有症状的慢性前列腺炎是不需要治疗的,只有部分慢性前列腺炎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目前并无所谓特效药。单一治疗的效果多不理想,现在提倡综合治疗和长期治疗。 所谓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评价就不是上面那个四条标准了,而是以症状改善为主。换句话说,就是不影响生活、工作了。 一般来说,慢性列腺炎至少需要治疗4~6周,有些患者可能会治疗相当长一段时间症状才会有明显改善。 最后,王志华教授提醒患者朋友们,不要将所有的下腹部不适或盆底疼痛都统统归结于前列腺炎这个罪魁祸首,而忽略了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事实上,很多没有症状的轻度前列腺炎是不需要治疗的,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和病因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发布了文章

不仅打耳钉、纹身纹眉,刮痧、拔罐竟然也容易得这种病,吓得我明天就想去查血

  本周一,以收治传染病为主的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现更名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以医院的名义加入“上下求索,治愈丙肝”——丙肝患者援助项目,符合救助条件的低保患者,使用索华迪进行丙肝抗病毒治疗,可免索华迪药费,低收入患者索华迪药费减免一半。 这个援助项目全国2亿元,拟救助4000人。 看出来了吧!丙肝抗病毒药是很贵的。 “这种丙肝直接抗病毒(DAA)小分子药物是治疗丙肝的特效药。”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现更名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蔡艳萍告诉《武汉问医》,新药研发出来,丙肝可以治愈了,但是如果肝病发展到了失代偿期,这些特效药也会无能为力了。现在丙肝抗病毒药都还没有进医保,如果经济条件差,也用不起。今天,《武汉问医》请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肝病科主任蔡艳萍来讲讲丙肝是咋回事。  去年,中国新报丙肝20万性、血液、母婴、密切生活接触都可传播 蔡艳萍主任告诉《武汉问医》,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丙肝患者,2017年中国新报丙肝20余万。 蔡艳萍主任介绍,丙肝传播方式主要有:血液传播(输血及使用血制品);医源性传播(纹眉纹身打耳洞使用的针刺、注射、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等);性传播(多个性伴侣及同性恋属高危人群),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或分娩时感染胎儿),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传播等。 好冤,不知何时丙肝上了身纹眉打耳洞刮痧成感染新途径 43岁的张女士,因内科疾病住院,体检发现丙肝,医生反复追踪询问病史,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记得在30多岁时在一个小美容诊所纹过眉。结合她既往身体健康,医生基本判断她是纹眉针刺时感染了丙肝病毒。 40岁的王先生,因丙肝就诊。医生追询病史,王先生没有输血或手术史,家人也没有丙肝,但王先生年轻时喜欢纹身。最后考虑他是纹身感染了丙肝。  蔡艳萍主任告诉《武汉问医》,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湖北省的丙肝感染途径以输血、卖血以及静脉吸毒或性传播为主。但是,近些年,纹眉纹身、打耳洞鼻洞、人体彩绘以及足疗、洁牙等,成为丙肝感染的新途径。   蔡艳萍主任告诉《武汉问医》,具体来说,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美容针具、侵袭性操作(如器械纹身、纹眉、纹眼线、修甲、足疗以及人体彩绘等),均可在不经意间引火上身。 在消毒不规范的小诊所或医院接受牙科治疗、洁牙、有创检查,用消毒不严格的工具剃头、同性性行为或吸毒等,都可能增加丙肝感染的概率。 力度过大的刮痧、拔火罐,常常会导致皮下出血,皮肤形成大片状瘀斑,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附着在刮痧板、火罐等器具上或技师手上的病毒也会趁虚而入,导致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的隐匿性感染。  狡猾,没有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80%以上的慢性丙肝体检时无意发现 蔡艳萍主任告诉《武汉问医》,丙肝很隐匿,感染者没有明显乏力或消化道症状,难以被发现。慢性丙肝80%以上是在体检时无意被发现的。 令蔡艳萍主任特别惋惜的是,近年来她的门诊有很多患者病情发展到肝硬化失代偿期或肝癌了,才确诊是丙肝。 36岁的陈先生,去年年初因为乏力、黄疸、腹水等症状就诊,诊断是肝硬化失代偿、慢性肝衰竭、顽固性腹水、肝功能持续异常。找到的病因是因为他一直不知道的丙肝感染。 为了救他,他的家人到国外购买了最新丙肝抗病毒口服药。尽管完成了6个月全程抗病毒治疗,陈先生最终还是因为肝功能衰竭,于今年四月去世了。 “很可惜,如果早几年发现丙肝,早几年开始抗病毒治疗,陈先生肯定不会走得这么早。”   好高,急性一半以上可转为慢性及时治疗可令丙肝进展脚步慢下来 丙肝的全称是丙型病毒性肝炎,蔡艳萍主任告诉《武汉问医》,丙肝的发病时间比较长,一般会经过20-30年的慢性病程后,大约20%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 感染丙肝病毒后,引发急性丙肝,通常会有55%—85%的急性患者转为慢性丙肝。而感染丙肝的患者中,会有20%左右最终演变成为肝硬化,其中2%-4%左右引发肝癌。 简单来说就是下面三句话——  丙肝急性感染后,有55%-85%转为慢性丙肝。 慢性丙肝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积极治疗,约20%在20-30年内会发生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每年有3-4%失代偿,同时有2-4%发生肝癌。 以上严重后果的前提是不积极治疗。而且在2013年丙肝口服抗病毒药物发明之前,丙肝的治疗是比较艰难的,很多类型的丙肝不能得到有效治疗。随着口服抗病毒药物的问世,丙肝治愈率越来越高,可以达到90%以上。   发现,穿了耳洞最迟32周要去查一下丙肝转氨酶高一点点不一定是休息不好 早发现对丙肝的治疗如此重要,那如何早发现呢? 蔡艳萍主任告诉《武汉问医》,除了在体检中注意查丙肝,在一些高危行为后也要主动去查丙肝。 蔡艳萍主任介绍,丙肝的筛查方法是血清抗-HCV检查,但抗-HCV通常在感染4-32周后才出现,这段时间称窗口期。因此,在消毒不规范的地方做了穿洞、纹身、牙齿治疗、洁牙、刮痧、拔火罐等有创操作后,最迟在32周时去医院检查一下抗-HCV。 而丙肝抗体阳性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RNA,做好定期检测的准备。 如果是已经治愈的丙肝,有肝硬化或明显肝纤维化患者,每3-6个月需监测肝癌的相关风险指标。 蔡艳萍主任特别强调,很多人认为转氨酶稍高,可能与饮酒,休息不好,脂肪肝等等有关,这些因素确实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但是,包括丙肝在内的病毒性肝炎或其他慢性肝病,也会表现为转氨酶稍高。因此,即使是转氨酶稍高也不能忽视,及时找肝病专科医生看看,可以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即使没问题,也可以安个心。    抗体,不会消失是否要抗病毒治疗要查RNA 现在,有些单位将丙肝列入体检的常规项目了。检查表上一般会显示“血清抗-HCV”阴性或阳性。这项指标其实是丙肝病毒抗体。  蔡艳萍主任告诉《武汉问医》,丙肝抗体阳性不可确诊是丙肝,只是有较大可能性。一旦查出丙肝抗体阳性,则需要进行HCV–RNA的检测。HCV–RNA是探测血液中丙肝病毒的实际存在情况。  蔡艳萍主任解释,丙肝抗体是由丙肝病毒进入机体后,由于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丙肝病毒后产生的一种抗体,因此也是机体感染丙肝病毒的一种标记物。丙肝抗体具有终身性,不易清除。由于丙肝抗体不具有保护性,终身携带,因此与抗病毒治疗的结局没有关系,也就是说疾病是否恶化、是否会存在复发只与HCV RNA病毒有关。  丙肝抗体阳性和RNA定量检测阳性的病人,排除急性期可能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且指南目前仍推荐做基因分型,精准治疗,目前上市的丙肝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治愈率基本能达到90%以上。  药物,好是好,都比较贵 自2013年人类发明了首个丙肝抗病毒口服药以来,丙肝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但这些药都比较贵,而且都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武汉问医》将目前在国内上市的丙肝抗病毒口服药物一一罗列出来。 吉利德公司:索华迪19660/瓶,12周58980元,超过12周疗程,后12周可以申请赠药。(一般需要治疗24周) 丙通沙(吉三代),泛基因抗丙肝病毒药物,23200/瓶,12周69600元。(一般需要治疗12周) 默沙东公司:择必达,目前实行基因1,4型患者入组金融项目,1.3万一盒,一个疗程3.9万(12周疗程)。(一般需要治疗12周)  艾伯维公司:维建乐/易奇瑞,基因1、4型入组, 2.64万(8周疗程),3.96万(12周疗程)。(一般需要治疗12周)  歌礼(国产):戈诺卫联合干扰素加利巴韦林,2.5-3万左右(12周疗程)。(一般需要治疗12周)

发布了文章

十个肩膀痛,只有一个半是肩周炎!看了这篇,你还敢瞎甩肩膀吗?

 骨头大肉太少肩关节容易受伤 张波博士告诉《武汉问医》,肩关节很容易受伤、病变而产生疼痛,这与肩关节的结构特殊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巨大有关。 肩关节是由关节盂(俗称“窝”)与肱骨头(俗称“球”)构成的球窝关节,它也是人体大关节中活动度最大,骨性约束最小的复杂关节。 因为“球”相对较大,而“窝”相对很小,肩关节主要靠周围的肌肉和肌腱包绕“球”获得稳定性,这种特性使得人的肩部容易于受伤,出现肩关节疼痛。   10个肩膀痛只有一到一个半是肩周炎 有一种普遍象:只要出现肩膀疼痛,就会给自己或被他人被冠上“肩周炎”的帽子。 “‘肩周炎’被滥用了。”张波博士告诉《武汉问医》,科学数据表明:真正的肩周炎临床发病率不高,只占肩关节痛的10%-15%(就是10个肩关节痛的人只有一到一个半是肩周炎),而那些自称肩周炎的患者中,超过1/3是肩袖撕裂。本文开头的3位就是肩袖撕裂了。 张波博士告诉《武汉问医》,临床上最常见的肩痛原因三种:肩袖损伤、肩周炎、神经根型颈椎病,其中以肩袖损伤最多。 1肩袖损伤除了疼痛,最特别的症状是胳膊像是别人的抬起来,如果想抬起胳膊那就要请人帮忙。 2肩周炎除了疼痛,肩膀在各个方向活动都受到限制,不能灵活地梳头、洗脸和穿脱衣服,就是有人使劲帮着抬,胳膊还是抬不起来的。 3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不像肩袖损伤和肩周炎那样剧烈,可伴有手臂发麻、无力等,但是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胳膊想抬自己就能抬起来。  一动一静甩肩爬墙不能随意来 肩袖损伤和肩周炎是引起肩痛的主要原因。张波博士告诉《武汉问医》,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向完全相反,肩周炎要活动,肩袖损伤则要制动,甚至要加外固定。 肩周炎主要病因是肩关节周围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囊发生粘连,因此,肩周炎也叫冻结肩,字面上理解,就好比肩膀被“冻”住了一样。患肩周炎的患者女性比男性多。 张波博士告诉《武汉问医》,适当的功能锻炼,早期康复对肩周炎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熟知的爬墙、双肩上举、甩肩,对于缓解单纯肩周炎粘连,增加肩关节活动度,促进肩关节康复,都能取到很好的作用。  张波博士介绍,肩袖指的是围绕着肩关节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这四块肌肉和肌腱,形成袖套样一样的结构,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就是其中的一个肌腱或者几个肌腱发生损伤(也就是 我们通常说的“把筋扭了”)。 不恰当的运动或者反复劳损就容易造成肩关节的稳定结构装置受损导致肩袖损伤。有些老年人喜欢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单杠或吊环中的转肩、举重抓举时的突然背伸等动作,都易损伤肩袖。经常进行网球、棒球、排球、攀登等需要上肢举过头顶类的运动,日积月累,也容易造成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绝对是不能做甩胳膊、爬墙、双肩上举的。急性期肩关节需要固定制动2-3周,保持肩部绝对休息,使得受伤的肌肉或肌腱慢慢得到恢复。 如果在肩袖损伤情况下坚持继续锻炼,只会让肩袖的撕裂加重,就像袖口破了不早期修补,破口越拉越大,最后出现巨大肩袖撕裂,即使手术也无法将其修补,最终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肩关节脱位。  一个动作判断是不是肩周炎 怎么自我初步判断肩膀痛是肩袖损伤还是肩周炎呢?张波博士特意为《武汉问医》拍摄了肩袖损伤和肩周炎自我简易鉴别视频,见文后。   

发布了文章

看完这些你就明白了,宝宝其实没得皮肤病,都是我们自己做多了

看着白白嫩嫩的宝宝,身上长出红色疹子,长出脓包,小屁屁红得像猴子屁股,多让人心疼哟。武汉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付桂莉医师告诉《武汉问医》,夏季宝宝常见的皮肤病有:痱子、丘疹性荨麻疹(也称虫咬皮炎)、尿布皮炎。她一一介绍了这几种宝宝夏季常见皮肤病的处理和预防方法。 宝宝红屁股就是穿纸尿裤太多啦    付桂莉医师告诉《武汉问医》,宝宝红屁股在医学上叫“尿布皮炎”、“尿布疹”。这是在尿布遮盖的区域发生的急性刺激性皮肤炎症。为什么会这样呢?付桂莉解释,这全是尿布惹的祸。宝宝被尿布覆盖的皮肤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受热出汗和残留的尿液,使宝宝的皮肤处于潮湿浸渍的状态,尿布再一摩擦刺激,就容易出现损伤;当宝宝的粪便与尿液相遇,尿布下的皮肤pH值升高呈碱性,潮湿、温暖的碱性环境不仅有利于定植在皮肤表面的菌群如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各种肠道菌群的增殖,还可以激活粪便中蛋白酶、脂肪酶以及尿素酶的活性,加重对皮肤的刺激,进一步损伤皮肤的屏障功能,加重皮炎症状。现在的纸尿裤跟过去用旧棉布衣物改成的尿布相比,遮盖的环境更封闭,温度更高,家长要及时更换,尽量减少尿便刺激皮肤的机会,减少尿布皮炎的发生。说是红屁股,其实尿布疹的范围包括大腿内侧、生殖器区域、臀部和下腹部,皮肤表现为淡红至鲜红色水肿性发亮的红斑,周边散在丘疹,斑块,重者可发生糜烂、溃疡和继发感染。自觉痒痛。 不想让宝宝屁股红,预防最重要勤换尿不湿,大小便后更要及时换,夜间至少换一次。选择大小合适、吸水性较好的尿布。保持局部的干燥和清洁,尽可能让宝宝的皮肤暴露在空气中。用37℃的温水(手试上去不凉就行,如果感觉水热那就是温度高了)清洗宝宝屁屁(洗澡亦可),洗完后用毛巾拍干。如果宝宝腹泻,要积极治疗腹泻。 选择含氧化锌和凡士林的护臀膏,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脂膜以减少摩擦、隔离尿便及其他刺激物和微生物,预防尿布皮炎的发生或减轻症状。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ph值、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尿素酶含量均下降,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尿布皮炎这样处理对于轻中度患儿通过加强局部护理,基本可以使病情得到缓解,不能缓解或皮损较重的患儿则需要药物治疗。1.护肤剂治疗:可选用含氧化锌或凡士林的润肤剂,起到隔离保护作用,可使受损皮肤加速愈合,每次尿便后或更换尿布时均需使用;2.抗炎治疗:红屁屁严重了,就要选用低效且不含氟的皮质类固醇制(避免使用强效或含氟制剂,以免因尿布封包造成吸收过度而引起皮肤萎缩等副作用);3.抗感染治疗:对于常规治疗效果不好的患儿,需注意有无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如出现感染现象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痱子就是宝宝的汗管被阻塞啦 付桂莉主任告诉《武汉问医》,,痱子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导致的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管阻塞造成的。宝宝新陈代谢旺盛,再加上孩子好动,一刻不停,出汗多。如果没有及时擦干,容易造成汗管堵塞,容易发生痱子。宝宝长痱子的部位就是容易出汗部位,如面、颈部、前胸、背部和褶皱部位。按照汗管阻塞位置的不同从浅到深一般分为白痱、红痱和深痱,其中,红痱又包括脓痱。白痱:汗管阻塞发生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为小而清亮的透明小水疱,没有红晕,轻擦易破,干涸后留有细小鳞屑。常见于婴儿面部和躯干。皮损虽然密集多发,但一般没有不适感觉。红痱:是痱中最常见的一型。汗管阻塞发生于表皮中部,表现为针尖大小的非毛囊性斑疹和丘疹,顶部可见水疱,周围有红晕。若痱子顶端出现白色或黄色小脓疱,则为脓痱。常见于出汗多的部位,如头皮、发隙、鼻尖和颈部以及四肢屈侧、会阴等皱褶部。患儿常自觉烧灼、瘙痒及刺痛等不适感。深痱:为损害较深在的一型,汗管阻塞发生在真皮-表皮交界处。临床表现为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肤色丘疹,不出汗时不明显,出汗时明显变大。常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多无不适感觉。 有的是办法让宝宝不长痱子 1.穿衣:选择棉质吸汗宽大的衣物,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2.制冷:保持室内通风凉爽,温度和湿度不易过高,以减少出汗和利于汗液蒸发。天气炎热的时间提倡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5-27℃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适宜的环境,可减少痱子等皮肤病的发生。3.沐浴: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水温在36--38℃之间较为合适。4.宝宝大汗淋漓时,及时擦干汗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免造成汗孔堵塞。对于小宝宝,在炎热的夏天,不要一直怀抱着,以免长时间在大人怀中,散热不畅,捂出痱子。宝宝长了痱子,先要让环境凉下来1.一般而言,当环境凉爽时,痱子可迅速自愈。2.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扑痱子粉。出汗较多的部位,用温水清洗干净后擦干,再外涂炉甘石洗剂或薄薄扑上痱子粉。3.如果孩子生痱子严重,出现感染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付桂莉主任特别强调,痱子粉含有滑石粉、薄荷脑、水杨酸等,有镇痛止痒、消炎杀菌的作用,在清洁干燥的皮肤表面薄薄的扑一层粉,可以保持局部的干燥,收汗止痒,抑制痱子发生。但给宝宝扑粉时要注意:1.必须等身上的水分全部干了才能扑,不要扑得太多太厚(痱子粉堆积也会阻塞汗管哦),薄薄一层就好。2.出现继发感染(就是大片红或者有脓疱)时,就不能再给孩子扑粉。 蚊子、跳蚤、螨虫咬的就是丘疹性荨麻疹 夏季也是蚊虫活跃的季节,宝宝娇嫩的皮肤最易招蚊虫。付桂莉告诉《武汉问医》,夏季咬宝宝的最常见的是蚊子、跳蚤和螨虫。付桂莉介绍,虫咬皮炎,也叫丘疹性荨麻疹。一般表现为散发的小丘疹,摸起来稍硬,周围有纺锤形红晕,顶端常有小水疱,抓破后流水,结痂,伴有剧烈瘙痒。有些在组织疏松部位如包皮、手背、眼睑可以出现肿胀,如手肿得像馒头,眼睛肿得眯成一条缝。严重者可有局部化脓、甚至发热等。 蚊虫咬了7-10天可自行消退付桂莉告诉《武汉问医》,宝宝被蚊虫叮咬后,一般7-10天后可以自行消退。轻症者无需治疗或者外用含薄荷或樟脑的药膏止痒。如果皮疹较重或数量较多,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果有局部感染(红肿严重或化脓)需要外用抗生素药膏,瘙痒很厉害,影响到孩子睡觉、活动,就要服用抗过敏的药物。 虫咬皮炎的预防和护理付桂莉告诉《武汉问医》,以上治疗方法只能缓解已经被咬产生的皮疹,如果不能有效预防,还会被叮咬,产生虫咬皮炎。避免宝宝被蚊虫叮咬,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和勤晒宝宝衣物及床上用品,尽量不要养宠物。对于易感体质者(即容易过敏的宝宝),要尽量少到花草多的地方,同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长袖长裤,喷花露水、防蚊虫喷雾等。  单纯糠疹与蛔虫真的没有关系 单纯糠疹是付桂莉在门诊常常碰到的宝宝的皮肤问题。很多家长抱着面部白一块的宝宝走进诊室,开口就会问:“这是不是因为孩子肚子里有蛔虫?”甚至很多家长没来就诊之前已经自行在家驱虫治疗。 付桂莉告诉《武汉问医》,单纯糠疹又名白色糠疹,传统医学俗称 “虫斑”,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它是因为孩子有虫引起的。但未能证明单纯糠疹与蛔虫感染有关,给予孩子驱虫治疗后症状也未得到改善。付桂莉解释,单纯糠疹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也被认为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种表现,可能的致病原因有锌、钙、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缺乏,日晒过度,皮肤过度清洗和皮肤干燥等。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面部,表现为多发的、圆形、椭圆形、上面带有少许鳞屑的白斑。晒黑后皮肤自身对比则浅色班更明显,有时可仅表现为白斑,鳞屑不明显,不痛不痒。单纯糠疹病程可能数月甚至数年付桂莉告诉《武汉问医》,单纯糠疹的病程可数月甚至数年,家长无需担心和过度治疗。治疗以对症为主,包括加强润肤(保持皮肤湿润),注意防晒,纠正偏食、挑食。患儿检测血微量元素后,对相应缺乏的营养元素按需补充即可。 

发布了文章

有样学样!您玩手机平板的时间决定孩子的近视度数

100个小学生中就有32个近视眼!近视眼的低龄化不再是某个家庭某个孩子的问题,而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今年,国家卫健委专门出台了《近视防控指南》,将青少年近视眼防控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今天,《武汉问医》请来武汉艾格眼科小儿眼科主任金小琴给大家谈谈关于儿童近视,您所不知道或者您有误解的一些常识。金小琴  艾格眼科集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 刚出生的新生婴儿仅光感儿童轻度远视是正常储备 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人类的视觉是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从正常生理发育的角度来说,人眼通常10岁时才正视化(就是既不近视也不远视),10岁以前呈远视的状态,10岁之后才会因为环境的因素逐渐形成近视。初生的婴儿只有光感,他/她是看不清任何东西的。很多年轻的家长反反映初生的宝宝爱看电视,电视一开头就转过去,眼睛盯着看。“这是声音吸引了小宝宝,而不是电视里的画面和色彩吸引了他们。”金小琴主任解释宝宝们是在听电视而不是在看电视。金小琴向《武汉问医》解释,一岁的宝宝视力只有0.2,2岁0.4,3岁0.6,大多数新生儿为生理性远视200度至400度,到7岁生理性远视还有140度(±059度),这是人类视觉的正常储备,到10岁时,远视为0。这个时候,孩子们的视觉发育尚算完全了。远视和视力的关系如何解释呢?金小琴主任介绍,一个8岁的孩子远视有200度,视力可以达到1.0,因此屈光度和视力是两个概念。 孩子为什么会近视一是遗传二是环境 人为什么会近视呢?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近视是因眼球的个子变大了(眼轴增长),看远处的物体(5米)时,焦点落到了底片(视网膜)的前面,因此看东西呈模糊状态。那么眼轴为什么会变长呢?金小琴主任解释,孩子因看东西看不清,势必就会调焦,比如习惯性眯眼看东西物。调焦加重了人眼的负担,加重了近视的发展,近视发展眼轴就会增长。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近视眼的发病因素第一是遗传因素,父母一方高度近视,孩子发生近视是正常父母的1.8倍,父母双方均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就是正常父母的7.8倍。导致孩子近视的第二个原因是环境因素。自然光谱有预防近视眼的作用,合理的看远看近能使眼轴调节更灵活,但是现在的孩子户外活动空间狭窄,城市的高楼大厦挡住了他们视线,而且孩子能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而近距离的看书写字的时间又过长。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当环境因素遇上遗传因素时,我国近视发病越来越低龄化,且进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孩子睡觉不要开小夜灯学龄前的孩子不能戴墨镜 人类睡眠时是喜欢黑暗的,但有些家长自认为自己的孩子害怕黑暗,或者为了起夜方便,让孩子开灯睡觉或者开小夜灯。“这些都是错误的。”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研究表明,开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眼患病率明显高于睡觉不开灯的孩子。现在正值盛夏,强烈的太阳光刺激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于是很多家长给孩子戴上墨镜。“处在视觉发育期的孩子都不适合戴墨镜,因易引起形觉剥夺形成形觉剥夺性近视。”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有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刚生下来的猴子的眼睑缝合3个月之后,再打开眼睑时这只猴子形成了高度近视眼。学龄前的孩子处于视觉发育期,因此,孩子学龄前最好不要戴墨镜。  电子产品导致近视还是因为看的时间太长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近视是因为看手机、电脑这样电子产品看多了,手机、电脑屏幕太亮了,损害了孩子的视力。“手机的亮度是否损伤孩子的视力,目前还在研究中。”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但现在孩子无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真的导致了他们近视。有些家长哄吵闹的孩子的办法是让他/她用手机或平板看动画片,这是极端错误的做法成。看手机看平板这样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与近距离看书写字时间过长没有区别。一般来说,孩子看近40分钟(不管是看书写字还是看电视电脑手机),一定要起身看远3-5分钟。金小琴特别强调,3岁以前的孩子不要频繁使用电子产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眼球快速发育期,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的影响较大。年龄越小看近的时间应该越短,一般不能超过半小时。 眼镜平时戴不戴数据说了算 孩子配了近视镜是一直戴着好还是需要看黑板的时候才戴?很多家长认为,配回来的眼镜如果一直戴着,近视度数会越来越深,因此要求孩子在上课看黑板的时候戴,其他时间不戴。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配回来的近视眼镜是一直戴着,还是看黑板的时候才戴,取决于孩子的调节和近视的度数。人眼的调节如弹簧,看近需调节即弹簧收紧,看远不需调节即弹簧放松。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低度近视的孩子,如果经检查孩子调节放松不了,就可以考虑看近不戴眼镜,只在看黑板或看远的时候戴;如果孩子调节滞后和调节灵敏度度不够,那么看近看远都需戴眼镜。中高度近视(中度300度以上,高度600度以上)看近看远都需要戴镜。因此,孩子的近视眼镜戴与不戴,是客观数据说了算的。  近视了控制度数好重要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孩子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那这个近视是不能自动或者干预后消失的,近视度数只会越来越深。因此,对于确诊为近视的孩子,家长们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度数不要加深得太快,更不要形成高度近视。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高度近视(超过600度)易引起眼底的病理性改变,如视网膜脱落、黄斑出血、黄斑劈裂等,这些严重的眼底并发症不可逆转,是会让孩子致盲的眼病。 像重视学习成绩一样重视孩子的眼睛 金小琴主任告诉《武汉问医》,现在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健康发育,也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对孩子的眼健康却不怎么重视。她建议家长把孩子的眼健康纳入到身体健康进行管理。孩子出生42天时,就要做一个眼部健康检查;一岁时做一个无创无痛的婴幼儿视力筛查;10岁前每年做一个眼健康检查,如果发现问题,这个检查每半年一次。金小琴认行告诉《武汉问医》,国家卫健委今年发布的《近视防控指南》,明确指出近防控包括: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近距离用眼40分钟时间,看远3-5分钟;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和书本保持33厘米距离;采光照明灯不低于300勒克斯(lux)等。

发布了文章

老同志们被CT吓得不轻,怎么我脑萎缩了?有些变化其实不用当回事

 两年前,66岁的陈阿姨体检做了个脑CT检查,发现有腔隙性脑梗死。说来也奇怪,自从这次体检后,她因为头闷、头晕、眼睛发花看不清,看遍了武汉地区的脑病专家。每次看医生,陈阿姨都要强调一下:“有我腔梗,我是不是得了重病?”。陈阿姨只要躺下来,这些症状就会轻很多。病看了两年,武汉地区医院的脑病名家都找了,陈阿姨的腔梗还在,症状也没有消失。家人没辙了,打算去北京、上海看看。听了问医君的描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肖哲曼教授说,陈阿姨的这些症状不一定是腔梗引起来的。她建议陈阿姨去做个焦虑和抑郁量表测试。肖哲曼教授告诉《武汉问医》,腔梗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很多人是因为年龄大了的增龄性改变,并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可能是因为别的问题去做脑部CT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查出来的了腔(脑)梗、脑萎缩、脑白质变性、脑血管硬化。肖哲曼教授说,这四种情况是做脑部CT和核磁最容易“意外”发现的。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很多人一看到这样的结果,就自己吓自己,紧张得不得了。    肖哲曼,医学博士,留美博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专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位中心博硕士论文评审专家 脑影像学报告脑小血管病都没有你想像的那么严重 肖哲曼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做脑部CT或核磁,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变性是非常常见的报告结果,它们都属于脑小血管病。肖哲曼教授介绍,脑小血管病是累及全脑小血管的疾病,起病非常隐匿,原因是小血管缺血。由于脑小血管病的病变很小,经常位于脑的相对静区,许多病例在急性发病期间在临床上不能被确认,患者自己也常常没有任何症状,要不是拍片子偶然发现,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会有这种病。肖哲曼教授告诉《武汉问医》,脑影像学检查出来的脑小血管病,在检查报告中会以四种形式表现出来——1、 脑白质变性(报告上有时也用医学名词“白质高信号”):这是最为常见的典型的脑小血管病影像表现之一。2、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很微小的脑梗死病灶,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约占所有脑梗发病的20%。3、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是否属于“损害”性病灶有待商榷,但提示有血脑屏障损伤。4、脑微出血:通常无临床症状,目前还不清楚是否会增加脑出血风险。肖哲曼教授告诉问医君,大家平时所认知的“脑梗死”其实是因为脑动脉堵住了,我们俗称“中风”。这样一解释,您一定就明白了,脑小血管病尽管有一种叫“腔隙性脑梗死”,但是不如“脑梗死”那么重,不要一拿到这些脑小血管病的报告,就自动和脑梗死划等号,担心得睡不着觉。肖哲曼教授特别强调,脑小血管病一般不会引起偏瘫、说话不清楚的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而且它们的进展极其缓慢,大部人可以戴着小血管病的帽子,安然度过一生。但是,核磁共振显示有脑小血管病,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在日常需要加强锻炼,调整生活方式,控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导致脑小血缺血的危险因素,定期(一般半年至一年)复查随访。 人老了脑体积也变小了脑萎缩不等同于痴呆 肖哲曼教授告诉《武汉问医》,老年痴呆和脑中风这两种疾病会出现脑萎缩,但脑萎缩不能与痴呆划等号,肖哲曼教授解释,随着年龄的老化,正常老年人也可以出现轻度的脑萎缩,正常老人的脑萎缩也叫增龄性脑萎缩。只要不出现记忆力、判断力、计算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减退,就没必要因为脑CT或核磁检查出了脑萎缩而紧张焦虑,更没有必要抱着恢复正常的目标到处去看病。对于有脑梗死(即我们说的脑中风,不是脑小血管病)的患者而言,坚持地中海式饮食(提倡蔬菜、水果、鱼、肌肉、坚果、橄榄油),保证睡眠,加强体力及脑力锻炼,可以预防老年人脑萎缩。肖哲曼教授特别强调,与其过度关注脑核磁共振或脑CT查出来的脑萎缩,不如关注自己的认知能力(如记忆力、理解能力)是否下降。但是对于与增龄不相匹配的萎缩,还是应该引起注意,定期医院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定期复查脑核磁共振。 脑血管硬化也是因为年纪大了 肖哲曼教授告诉《武汉问医》,有些核磁血管成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会报告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也是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出现的血管老化现象。动脉硬化不等于血管狭窄,它就是血管变脏了,就像水管用久了管壁有水垢一样,年纪大了血管壁上也会有脏东西。肖哲曼教授特别提醒,不同的医疗机构因为水平问题,诊断结果有一些误差。因此,看病时,带上清晰的核磁共振片子或CT片子,比带报告更重要。对于脑影像检查出脑/颈动脉硬化的人来说,吸烟的应该立即戒烟指;保持适量和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上应控制热量、低脂、低糖、低盐,并注意补充纤维素和饮水。改变生活方式,必要时辅以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减缓动脉硬化的进程。但是如果出现颈动脉狭窄,则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支架植入了。总而言之,检查报告上出现动脉硬化而没有血管狭窄的患者,正确的态度是既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要置之不理,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并且定期随访。 先让医生体检再去做脑影像学检查 肖哲曼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医生对病人神经系统体检,通常要用到小锤子敲打相关部位、也会让病人伸直双臂,有时还会让病人走上几步……千万别小看了医生凭自己的手、眼、耳做的体检,它可是对于脑子有没有问题的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助于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肖哲曼教授介绍,神经系统体检发现病人神经系统有阳性体征,如偏身麻木、偏侧无力、吐词不清、口角歪斜、饮水呛咳,就会给病人开具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处方。肖哲曼教授强调,有时候医生体检查出病人是阳性体征,但是影像学检查却不一定有问题,比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没到脑梗死那一步,但是已经有了脑缺血的表现,这个时候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都可能查不出来。有时候医生体检是正常的,病人仅仅有头痛、头昏的症状,影像学却可能检查出面积不大的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因此,持续新发的、突然加重的、与以往性质不同的头痛、头昏,哪怕神经系统查体没有阳性体征,必要时还是需要做影像学检查。 检查大脑CT、核磁哪个好不是急诊首选核磁 脑的影像学检查有脑CT和脑核磁共振,选哪一个更好呢?肖哲曼教授告诉《武汉问医》,CT可用于急诊的脑疾病筛查,它的价格便宜、血管检查比核磁更清楚,但是有辐射、头颅检查分辨率不高。CT对于出血更敏感,但是对小的脑梗死、脑肿瘤不如核磁敏感。脑核磁检查分辨率高、磁场中检查无射线,但是检查耗时长,不适于急诊筛查,价格比CT稍贵,身体里有金属、起搏器的患者可能不能接受核磁检查。总的来说,对于头颅检查,如果想看得清楚,没有禁忌症,不是急诊,还是首选核磁。 不管有没有意外查出的脑问题出现这些情况立马上医院 肖哲曼教授告诉《武汉问医》,脑血管意外一直排在我国居民死亡因素的第一位。不管没有在体检中意外发现的上述四种情况,如果出现下列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应该高度警惕,立马上医院,因为这些就是脑中风的症状!l  吐词不清l  肢体无力l  口角歪斜l  意识障碍、抽搐l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l  头昏伴呕吐l  双眼向一侧注视l  视物不清l  喝水呛咳、吞咽困难l  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l  走路不稳、拿东西不稳、易掉落

发布了文章

我马上要去西藏玩,你去不去?其实关于高原反应的说法很多是错的

青藏高原气候一天四季,变化无常。7-9月是西藏的雨季,也是高原最适合旅游的季节。问医君在青藏铁路通车前一年沿着在建的青藏铁路采访了13天,夜宿过沱沱河、唐古拉山下的安多,穿越过当雄大峡谷,还去过林芝、日喀则……但我还想再去!今年八月,问医君将与发小们一起再游青藏高原,全程自驾。再次准备进藏的问医君,脑海里总是有那么些问题不经意蹦出来,身边的朋友们也不时提出一些担心。这些问题和担心也是《武汉问医》的读者常常问到的,他们的心向往着青藏高原的蓝天白云藏羚羊,但因为担心高原反应或担心身体受不了而犹豫不决。今天,《武汉问医》请来正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人民医院援藏的副主任医师曾树林一一作答。曾树林主任来自于武汉市武昌医院,他于2016年7月进藏,在乃东区人民医院已医疗援藏了两年。文章的最后,湖北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彭磊还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上了高原怎么做。  1、人为什么会产生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升高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其中最突出的是缺氧反应。海拔不同气压是不同的,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3500米地区气压只有77Kpa左右,是平原地区的80%,;空气中的含氧量也随着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少,比如拉萨及山南地区空气中的氧含量只有内地的60%~70%。去青藏高原旅游时必去的那木措、阿里(有藏族的神山)海拔比拉萨和山南地区更高,气压更低、空气中含氧量更少。海拔升高,颅内压力增大,脑神经被压迫。常见的高原反应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发烧、呼吸困难、呕吐等。并不是每个人这些症状都会出现,头痛是最常见和普遍的症状。   2、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为什么没有高原反应? 谁说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永远不会有高原反应?他们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有高原反应的!比如:青藏高原上的人到内地低海拔地区生活一段时间后,再返回青藏高原,也跟第一次去青藏高原的人一样,会出现高原反应。但是,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如果不到低海拔地区来,他们的身体已适应了缺氧环境,他们血液中血红细胞含量高、血流速度快,呼吸频率也高,心脏负荷大,这些都能对抗缺氧,因此没有高原反应。但正是由于这些适应高原的变化,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很高。  3、到青藏高原旅游要注意什么?注意休息:身体疲劳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注意保暖: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及时增减衣物,以防止冷热不适而感冒。注意饮食:因高原气压低,水在80多度就烧开了,所以最好多准备矿泉水,少吃生冷食物。  4、出现了高原反应怎么办?一般人来说,高原反应症状会在3至5天内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如果5-7天后仍有明显不适,请及时就医。 看症状,如果说是头晕、头疼、呼吸急促、胸闷等轻微症状,无须担心,立刻静坐或平躺,多喝水,多休息。一般情况下,会有所缓解。情况加剧时,可吸氧或服用增氧药等抗“高反”药物缓解。如果症状第二天仍不能缓解,或者加剧,要及时就医。 5、什么情况要结束旅行立刻返回? 若出现严重的胸闷、剧烈咳嗽、呼吸特别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或反应迟钝、神志淡漠、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有可能是肺水肿或脑水肿,应尽快到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或尽快转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6、需要带哪些药品?什么时候吃? 抗“高反”药:红景天进藏前一个月吃,奥默蓝养片或者芬必得头疼时吃。还可以带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碱等。拉肚子药、感冒药(发热、抗寒)、抗生素(头孢拉定片等)、抗过敏的药物。一般药物西藏都可买到。 7、进藏前要检查身体吗? 这是必须的。高原低压、低氧、干燥环境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这会要命。因此——有脑血管瘤和畸形家族史的人,要去医院做个脑部CT,排除脑血管瘤和畸形;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出发前一定要去医院做个健康评估;有高血压的人出发前要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就是平时自我感觉身体好的人,出发前也要去医院量血压,检查一下心脏。有脑血管瘤、冠心病的人不宜去青藏高原旅游。    有几个流传很广的传闻,一辨真伪 传闻A:体质好的人比体质弱的人更容易发生高原反应,因为体质弱的人平时耗氧量比体质好的人要低,因此更容易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辨析:错误!体质好坏与高原反应有没有直接的关系现在还无定论,是有些身体一般、平时不爱运动的人,因耗氧量小到了青藏高原后反应不大;经常锻炼的人却因为所需氧气多,到了高原更加缺氧,反应较大。但一旦过了“高反”适应期,体质好的人会更适应环境,更有活力。有人总结了高反15字规律:欺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高反”与人体适应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传闻B:不到万不得已,再难受也不能吸氧,否则会产生依赖性,脱不了氧气瓶。 辨析:错误!短期吸氧不会产生依赖性的,难受时要及时吸氧,避免缺氧对身体造成伤害,吸氧量以不感到难受为宜。身体不适减轻后,可以减少吸氧次数,从而摆脱吸氧依赖,逐步适应高原环境。  传闻C:上高原前一段时间(一个月至半个月)停止体育运动,以减少耗氧量,提前适应高原环境。 辨析:不太准确!减少运动量即可(如过去打一小时羽毛球,可以逐步减少到半小时),没有必要完全停止。  传闻D:去青藏高原旅游前一定要吃红景天。 辨析:可以吃,高原植物红景天能提高血氧含量,对心肌缺氧具有保护作用,对缓解和预防高原反应有一定的作用。但最好提前一个月服用,以口服液最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红景天并不能完全对抗高原反应,而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儿童孕妇禁服。  传闻E:上了高原感冒也会要人命,所以要提前吃抗生素预防感染。 辨析:完全没有必要,提前吃抗生素预防感染的说法,只是针对一些特定病例和一些身体虚弱的人群。一般外出旅游,常见的感冒、腹泻,发烧通常不需要抗生素,再加上人体有免疫力,也不是一感染就要用抗生素的。如果病情确实需要用抗生素,遵医嘱再吃也不晚。  一个援藏队员的经验 湖北省第六批短期援藏队员彭磊是2018年5月8日进藏的。由于是乘坐飞机直接进藏,一下从武汉低海拔地区,飞到西藏山南海拔3600米的高原,他头痛的高原反应症状比较强烈,晚上不能入睡,有时还会呕吐。一周内,他的高原反应逐渐好转。一周后,基本就没有什么反应了。彭磊在武汉时喜欢运动,经常踢球跑步。现在在在山南每天也坚持走1万到2万步。他总结了一下,适应高原最大的原则是静——1.前三天,不要剧烈运动,一切行动都要慢,搬重物、爬楼梯都要尽量避免。2.晚间睡觉因缺氧头疼或呕吐,难受时可以吃点奥默蓝养片或者芬必得缓解症状,有条件可以吸点氧。3.头三天尽量不要洗头洗澡,因为洗并没有洗澡容易感冒。进藏第一个星期,如果感冒生病会非常危险。4.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大喜大悲大怒,减少耗氧。5.尽量不要饮酒,多吃水果,多喝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暴饮暴食。 

发布了文章

勇哥不用铤而走险了,“慢粒”已从绝症变成了慢性病,药也进医保了

 你去看了《我不是药神》吗?哦,你已经去看了呀,本来约一起去的! 自上周以来,电影《我不是药神》成了朋友见面语和微信朋友圈里的话题。问医君作为还算半个医疗圈的人,看了电影,也感到震撼,那样的人,那样的场景,都曾经是我曾经采访时要面对的。电影中那一群戴口罩的人,患上的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我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采访的一位优秀的计划生育干部就是被这种病夺去了生命。今天,《武汉问医》请来华科大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黎纬明副教授,结合电影来普及一下关于白血病的知识。黎纬明副教授2005年加入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患者全球援助项目,主要负责湖北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治,先后管理了数千位“慢粒”患者。 白血病是各种恶性肿瘤的“老六” 黎纬明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白血病在我国,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排第6位。科学地说,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积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形象地说,就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变异了,就像神话小说中的妖怪,不仅长生不老,越长越多,而且威力强大,普通人的免疫系统对他们完全没办法,只能任由他们在人体内到处搞破坏,危害健康进而威胁生命。 有些白血病不再是绝症 黎纬明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白血病按起病缓急分为急性、慢性白血病。按病变细胞类型分类,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白血病、混合细胞白血病等(医生在治疗前,这些都是要诊断清楚的)。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情重,总体来说非常凶险。如果不治疗,自然病程大约6个月。如果进行积极治疗呢,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差别非常大,疗效好的可以治愈而长期存活(如儿童急性白血病),疗效不好的,可以短至数天。但慢性白血病一般病情发展较慢,即使不治疗,很多患者也可以存活数年时间。并且不需要四处找配型移植,若坚持按医嘱服用药物,“慢粒”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90%。也就是说,慢粒患者如果能够规范治疗是可以长期存活的,从而让慢粒从一个恶性肿瘤性疾病,变成一个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普通的、进程可控的慢性疾病。白血病的治疗,现在的主要手段是现代靶向治疗(即电影中的那种救命药就是靶向治疗药物)、化疗和骨髓移植,因为有一部分白血病人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因此,现在白血病不是绝症,但,白血病治疗的总体费用仍然很高,动辄数十万元,而总体长期存活率在50%左右。《我不是药神》中有一个充满寓意的镜头,就是勇哥去老吴家看望出生不久的小婴儿。有人为勇哥担心了:离得那么近,不怕被传染么?黎纬明副教授笑了,白血病不传染,也不会遗传!老吴是父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对男性生育是没有影响的! 与白血病关系密切的四个因素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在勇哥被送往监狱的路上,站满了为他送行的“慢粒”病人,这给观众带来一种错觉,认为白血病人很多。黎纬明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我国慢粒白血病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是非常低的,约为0.36/10万(3.6人/100万人),占白血病的五分之一左右,随年龄增长它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白血病的发生呢?黎纬明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医学目前为止仍无法准确解释这个问题。已知有一些因素是和白血病发生相关的,但也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人们接触这些有害因素后,其白血病的发病率会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但并非接触者均会得病,比如慢粒,发病率即使升高100倍,也还只是3.6/万。这些与白血病发生相关的因素有——(1)放射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地区被投放原子弹,通过对幸存者的长期随访,发现在原子弹爆炸后的5-21年间,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患病的危险与接触射线时的年龄和射线剂量相关,最危险的年龄为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也有很多动物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认为射线可引起白血病很明确。除了原子弹的射线,我们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还有X射线、化疗用的射线等。(2)化学因素  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也可导致白血病的发生:苯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有调查发现早期接触含苯胶水的制鞋工人,其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的3-20倍。抗肿瘤药物中的烷化剂可引起继发性白血病,多见于淋巴瘤或免疫系统缺陷的患者。乙双吗啉致白血病作用近年报道甚多。氯霉素、保泰松亦可能有致白血病作用。(3)病毒因素  科学家已分离出I型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并明确了其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原因。EB病毒也已被证明与Burkitt’s 淋巴瘤的发生有关。(4)遗传学因素 遗传因素在人类白血病发生中有一定作用,比如通过对家族白血病、孪生子和某些先天性疾病的白血病调查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如果一个人发生白血病,另一人的发病率高达20%。双卵孪生子为1/800。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有21号染色体3体改变,其白血病发病率达50/10万,比正常人群高数十倍。  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是和很多因素相关的,而其实对于每个具体的病人而言,也只能通过他所接触的这些危险因素来推测其可能的发病原因,医学上至今没有任何检查来确定单个患者明确的发病原因。但可以明确地说,老年、小孩、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线的人,是白血病的高危人群。  药费高已有缓解 服药问题又来了 黎纬明副教授管理湖北省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3年了,他也见证了《我不是药神》中病人因药费太高而不得不吃印度仿制药的历史。黎纬明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我国仿制的《我不是药神》的中那种救命药, 2013年就上市了。此前,全国各地逐渐将相关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早是2006年的广东省,其后逐渐有不少省市),2017年,这种救命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药价高的问题已经得到极大缓解。黎纬明副教授介绍,目前进口药的年治疗费用是6万,国产仿制药为2万,按湖北省城镇职工医保报大约50%的比例,目前患者承担的进口药年费用是3万左右,国产仿制药为1万左右)。进口药与仿制药在疗效上差别并不大。黎纬明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目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并不是钱能续命。有钱买药了,买回的药要好好吃才行,规范吃药才能续命。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患患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配合主管医生,没有做到规范化治疗和监测,最后导致疗效不佳,命再难续,这与药价高吃不起的最终后果是一样的,非常可惜。   捕捉早期信号 远离危险因素 本周二,是黎纬明副教授的专家门诊时间,他看了60位病人。但是就新病人而言,很少初诊就是直接来血液科专家门诊看病的,基本上是在其他科室看了,检查后才转到血液科来。黎纬明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白血病的诊断非常专业,但患者本人仍然可以提高警惕,对以下的一些症状要高度重视,因为这些是白血病的临床症状。白血病临床表现有疲乏无力、腹部不适、体重减轻、盗汗、发热、贫血、出血、反复感染等。定期体检、有症状及时就医是可尽早发现白血病。与任何疾病一样,白血平邮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越好,晚发现晚治疗效果就差。黎纬明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白血病的预防其实就是针对上述导致白血病发生的四种因素来的,要做到—— 1、避免长期接触某些致癌化学物质,如农药、染发剂、指甲油等。装修时选用较好的装修材料,通风一段时间后再入住。    2、避免接触过多的放射线,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孕妇及婴幼儿尤其应注意避免接触放射线。    3、防治各种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如EB病毒)。

发布了文章

坏消息:肺炎越来越不怕抗生素了;好消息:已经有儿童疫苗了

坏消息:肺炎越来越不怕抗生素了;好消息:已经有儿童疫苗了“什么这么多肺炎呀?”张女士的宝宝半岁,发烧,咳嗽,到儿童医院检查,确诊是肺炎。张女士一听孩子是肺炎,慌了神:“这可怎么办?”在她的印象中,肺炎是很重很重的疾病。儿童肺炎是怎么引起的,张女士和大多数妈妈们一样,不甚了解。 《武汉问医》今天请北京儿童医院微生物研究室主姚开虎医生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个引起儿童肺炎的“祸首”——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不光能引引肺炎全球每年47.6万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感染 姚开虎医生告诉问医君,肺炎球菌也被称为肺炎链球菌,它是一种可引发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这种细菌广泛定植于人类鼻咽部,人群携带率为27%-85%,依靠飞沫传播。姚开虎医生强调,儿童是肺炎球菌的主要携带和传播人群。一旦季节变化,宝宝感冒,加上其本身抵抗力就差,肺炎球菌就会跳出来作祟。肺炎球菌听起来好像只引起肺炎。姚开虎医生告诉《武汉问医》,因为肺炎球菌最早是从肺炎患者体内分离出来的,所以叫它肺炎球菌。实际上,这种细菌可以入侵身体多个不同部位,导致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肺炎、败血症甚至脑膜炎。这些疾病很多都是可以致命的。肺炎球菌可导致一系列侵袭性或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传播或定植的肺炎球菌穿越粘膜屏障,引起非侵袭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和症状较轻的肺炎等,严重的会进入血管,可引起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菌血症、菌血症性肺炎等,更有可能会留下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姚开虎医生告诉问医君,在所有疫苗可预防疾病中,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据WHO统计,每年全球约有88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约47.6万死于肺炎球菌感染,而在发展中国家,肺炎球菌脓毒血症和脑膜炎的病死率可高达20%和50%。据估计,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每年约发生174万例严重肺炎球菌性疾病,其中约有3万儿童因此而失去生命。鉴于肺炎球菌所导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预防变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 母传抗体又消失了每3个宝宝就有一个携带肺炎球菌姚开虎医生告诉《武汉问医》,刚出生的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而体内的母传抗体在6月龄前几乎消失殆尽,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力下降,是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高危群体,而且更易感染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岁以下儿童是肺炎球菌感染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在5岁以下儿童中,75%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和83%肺炎球菌脑膜炎患者为2岁以下儿童,8.7%-52.4%肺炎患者为6月龄以下婴儿。姚开虎医生告诉问医君,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是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攻击的主要目标。孩子出生时,母亲会给他们传一些防病的抗体,这些母传抗体水平在宝宝出生时最高,随着月龄的增长快速下降,宝宝在出生后3-5个月时的抗体水平降至最低点。另据调查,3月龄后,婴幼儿鼻咽部肺炎球菌的携带率明显增高。据估算,中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疾病病例数居全球第二,每3个下呼吸道感染的宝宝,约有1个携带肺炎球菌。面对肺炎球菌性疾病给患儿家庭以及全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主动采取免疫预防刻不容缓! 耐药性产生很多肺炎球菌不怕抗生素了 姚开虎医生向《武汉问医》介绍,肺炎球菌疾病的治疗,目前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要手段,但肺炎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却在与日俱增。相关机构曾在全国四所有代表性的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广州儿童医院和深圳儿童医院),对5岁以下住院肺炎儿童中临床分离的肺炎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不敏感率均较高,其中对红霉素的不敏感率达99.6%,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达86.0%,对头孢呋辛的不敏感率达81%。与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家儿童医院的监测结果比较,肺炎球菌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及头孢菌素不敏感率均明显增高。值得注意的是,肺炎球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的不敏感率由2.8%迅速上升至24.7%。 已有疫苗可预防一种疫苗可以防13种类型肺炎和并发症 面对肺炎球菌的抗生素耐药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肺炎球菌疾病呢?首先是有好消息,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事实证明,对于肺炎球菌性疾病而言,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肺炎球菌相关疾病列为需要“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建议全球各国均应将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沛儿,纳入本国的儿童免疫规划。及时注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可以实现对婴幼儿强大而全面的保护。6周龄即可接种,可以保护更多宝宝免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侵害。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6周龄即可接种。目前在全国各大社区预防接种中心均可接种。沛儿13®接种程序为第2、4、6月龄进行三次基础免疫,在大约第12-15月龄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可以预防由13种肺炎球菌血清型(1, 3, 4, 5, 6A, 6B, 7F, 9V, 14, 18C, 19A, 19F和23F)导致的相关侵袭性疾病,如菌血症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和菌血症等。肺炎球菌是引起侵袭性疾病、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姚开虎医生强调,13价儿童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属于自费疫苗,有条件的父母还是应该尽早给宝宝接种。 

发布了文章

夏天来了,皮不皮一下?

武汉炎热的夏季到来了暴晒、暴雨渍水、蚊虫叮咬、意外害伤……我们的皮肤又要受一次严峻的考验。碰到了这些皮肤问题怎么办?今天,《武汉问医》请来湖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湖北省中医院皮肤一科主任李恒,让她来教您怎么辨认怎么处理。 虫咬皮炎蚊子、螨虫、跳蚤、隐翅虫等是夏季最常见的咬人的虫子。皮损外形特点:散在分布的淡红色或鲜红色梭形风团,中心有针尖大小丘疹或水疱,常因搔抓后导致水疱破溃糜烂,继而干燥结痂,皮损消退后皮肤颜色变深(短暂性色素沉着)。自觉症状:痒死人(瘙痒剧烈)。 预防锦囊改善环境,消灭蚊虫,及时清洗、晾晒衣服被褥及凉席。在家中悬挂香囊,使用蚊帐,少去丛林野外或潮湿的水边,最好穿透气宽松的长袖长裤,外出前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防蚊虫的药物。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肥甘厚腻之品。 自我处理一旦确认是被蚊虫叮咬了,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皮损处,再外涂炉甘石洗剂或虫咬洗剂、复方樟脑乳膏或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记住只需涂抹一种。若皮损破溃继发感染(红肿、流水流脓),可加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等;少数患者出现大疱,可在无菌条件下抽取疱液(可以用消过毒的针尖挑破);若皮损广泛、瘙痒剧烈,可予以抗组胺药(就是搞过敏的药物)内服,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若继发明显感染,可考虑系统使用抗生素(这时要去医院找医生开处方)。 癣病癣病是由真菌感染而起常见的手足癣、体癣、花斑癣、甲癣等。手足癣表现为手指、足趾侧缘及手掌、足底部位的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体癣表现为境界清晰,中心消退外围扩张的斑块。若皮损发生在腹股沟和臀部,称之为股癣。甲癣表现为甲板增厚发黄,疏松粗糙,呈虫蚀样改变。花斑癣表现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上有糠秕样脱屑,好发于多汗部位。 预防锦囊勤洗澡勤换衣,衣服宽松透气,洗浴或者涉水过后及时擦干,保持皮肤干燥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及鞋子,因为真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传播;选择吸汗透气的鞋袜,不要赤脚涉水;饮食清淡,尽量少吃甜食。 自我处理外用——复方水杨酸酊剂、复方苯甲酸软膏、土荆皮酊、2%酮康唑洗剂、2%二硫化硒洗剂、硝酸咪康唑软膏、盐酸特比萘芬软膏等,选一种按说明书外用对于皮损面积较大或反复发作或者是甲癣,除了外用,还要口服伊曲康唑、盐酸特比萘芬、氟康唑,这些药必须由医生开具,而且疗程有规定,不要在家自行使用。 晒伤 外出旅行度假回来或者长时间在大太阳底下暴晒后,如果皮肤出现红斑和水疱,灼痛难忍,这就是日晒伤。受晒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严重者可有水疱,有明显的的烧灼感或刺痛感,红斑消退后有脱皮及轻度色素沉着。 预防锦囊上午10时到下午3时是日光照射最强烈的时间段,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注意防护措施,如打伞、戴帽、穿长袖衣服,涂抹防晒霜 自我处理口服抗组胺药(还是搞过敏药),如扑尔敏、开瑞坦等轻者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稍重者可冷敷并予以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局部涂抹紫草油 浸渍 武汉的夏季雨水较多,很多人会选择赤足穿凉鞋涉水,经过脏水的浸泡,足部皮肤会发白起皱变软,这就是我们医学中所说的浸渍,更有甚者因为沙土、碎石等的摩擦,导致足部皮肤受伤破溃,容易继发感染。 预防锦囊在涉水之后立即用清水将双足冲洗干净并擦干。 自我处理足部皮肤出现破溃可立即用碘伏外涂,保持皮损处干燥。 烫伤 接触70℃的温度持续1分钟,皮肤就会被烫伤;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 自我处理一旦发生烫伤,尽快用冷水冲洗,冲洗的时间要尽量长一些(本公众号曾于去年发表过武汉市第三医院的一位专家用凉水冲洗浸泡,治好了二级烫伤,见链接),冲洗好后,迅速用紫草油或者烧伤湿润膏涂抹皮损处,烫伤严重应尽快就医。  割伤了,要不要打破伤风针? 夏天穿得少,身体裸露在外的部位多,皮肤被扎伤、刺伤、割伤很常见。要不要打破伤风疫苗呢?这样从为什么会患破伤风说起。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后,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破伤风顾名思义,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就是说它是在无氧的情况下才能生长繁殖,浅而宽的伤口暴露在外,一定是有氧的,因而不具备破伤风梭菌的生长繁殖条件,只有深而窄的伤口里才可能无氧,利于破伤风的破伤风梭菌的生长繁殖。这下明白了啵?打不打破伤风针(近几年破伤风疫苗常常紧缺),取决于伤口。扎伤了、刺伤了、割伤了,如果伤口浅而大,可以在家涂碘伏,只有窄而深的伤口要及时注射破伤风针。

发布了文章

血管斑块咋回事?就像河流淤积的泥沙,缓慢形成的没问题,就怕在险滩出事

好拗口哦,《武汉问医》还是请武汉协和医院跟血管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金毕教授过细地说说血管斑块。(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教授  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 金毕) 血管斑块是么东东?一堆脂肪 金毕教授告诉问医君——我们目前所讲的血管斑块实际上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液中过多的脂肪,在动脉壁上沉积,慢慢地由少变多积累起来。这就像黄河水里过多的泥沙,在河道中沉积下来,慢慢抬高河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动脉管壁上沉积了一层像腊样的脂类物质,它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这些斑块早期是平齐血管内膜的,通常顺着血管纵向分布,如果继续进展,斑块就慢慢在血管壁上向内突入,引起动脉内径不同程度的狭窄;再然后,如果有诱发因素,动脉斑块的某个部分破裂,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诱发一系列的变化,形成血栓或整个血管被血栓堵塞。在我国,仅是下肢动脉血管斑块6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是16.4%,如果加上心脏、颈、肾的动脉斑块,这个毛病的发生率真的有点高!而且专科医生们在临床发现,年轻化明显,40岁人群中也比较多见了。  血液中脂肪为啥这么多?摄入多消耗少 金毕教授告诉《武汉问医》——1)脂质代谢异常:人体处于营养物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其中有一种特殊的代谢过程,是脂质代谢,通俗地讲就脂肪代谢。代谢正常的话,血液中的脂肪不会多也不会少,但如果我们平常通过饮食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出现异常,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就会过多;2) 大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胆固醇也是一种脂肪);3)消耗过少:我们摄取的营养物质需要被消化吸收并达到一定的平衡,即摄取的能量和代谢所需的能量要达到平衡,如果不平衡,过多的能量物质就会转化成为脂肪。 人体哪里血管容易长斑块?中大动脉 金毕教授告诉问医君——容易长斑块的主要是动脉血管。全身的主要大中动脉都可以形成斑块,而小动脉形成斑块的几率相对小一些。血管最容易长斑块的地方,第一位的是冠状动脉(心脏搭桥、放支架就是在这里)、颈动脉、整条大腿的浅股动脉、髂动脉(在肚子里)、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    还有就是动脉分叉的地方容易长斑块,因为在动脉分叉处,血流常常形成踹流,导致血液中的脂肪成分容易在此处沉积下来形成斑块。就好像河流中的泥沙容易沉积在河流的分叉处一样。 哪些斑块是安全的?稳定的 金毕教授告诉《武汉问医》—— 不稳定的斑块是危险的,稳定的斑块相对安全。什么是稳定的斑块呢?1)生长缓慢;2)没有导致动脉腔狭窄;3)斑块没有破裂,表面光滑,没有血栓形成。凡生长较快,导致动脉腔狭窄并影响动脉血流,斑块破裂,表面形成溃疡和血栓的斑块是危险的。因此,如果在体检中查出有血管斑块的人,一年后一定要再做一次检查,看看这个块块有没有进展,如果有进展,就要把检查的频率加大,如两三个月做一次,如果稳定检查可以两年做一次。大多数部位血管斑块检查很方便,做一次彩超就可以。但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的检查单纯用彩超来检查就不准确了,需要做多排CT甚至是冠脉造影。 血管斑块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多吃少动 金毕教授回答问医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过多得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过量饮酒,运动量太少甚至根本不运动,过于肥胖,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遗传因素等。就此来说,除了遗传因素改变不了,其他高危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只要你想! 体检出了血管斑块怎么办?三个规定动作 金毕教授回答《武汉问医》——体检发现了血管斑块,立即要进行生活习惯的调整,在坚持调整3-6个月无效了,就要去找医生帮忙。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前提,具体的方法有:1)每天摄入的热量必须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学会换算食物中的热卡很重要,本公众号很快会专门采访相关专家);2)减少食品中的动物脂肪同,不用动物油和黄油烹调;3)对肉或鱼最好烧、烤或烘,不要用油煎或炸,4)由于动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因此要少吃; 5)不食或少食奶油、糖果或酸味饮料,少吃甜食和过咸的食物;6)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及杂粮食品,譬如:黑面包、糙米、蚕豆、豌豆、胡萝卜、绿叶蔬菜和水果等;7)吃饭要定时,两顿饭之间不要加小吃,要是非吃不行的话,可吃些水果、生胡萝卜等。将血压、血糖和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绝对戒烟;少饮酒;保持情绪稳定。经常运动,控制体重,及时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和能量。             斑块就是血栓的童年吗?不是 金毕教授回答问医君——动脉硬化斑块与血栓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不是童年和成年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蜡样脂质物质,是血液内的脂类物质在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物。而血栓是流动的血液凝固后导致的血块并导致血管堵塞的一种物质。虽然斑块和血栓形成的因素各不相同,但是一旦斑块出现溃疡或破裂,或斑块增生导致动脉管腔发生高度狭窄时,就极易导致血栓的形成。所以说,斑块不是血栓的童年,但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血管斑块能自动消除吗?不能 金毕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动脉斑块不会自动消除,如果必须要消除,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来消除。有人报道,通过服用药物有可能稳定斑块,但通过药物完全消除斑块可能是极少数的病例,不能做为药物能消除斑块的循证依据。 想要阻止斑块出现不稳定,最后导致血栓的形成,需要服用稳定斑块的药物和抗血栓的药物。如果斑块出现不稳定状态(譬如出现狭窄或斑块破裂溃疡)就要进行手术剥除或者通过微创的动脉腔内的支架(即在血管里放支架撑开狭窄的地方)来消除狭窄,恢复正常血流,防止因狭窄或破裂溃疡导致的血栓形成。  洗血喝醋可以清洁血管?扯淡 金毕教授回答问医君——    对于血管斑块,目前最大的错误方法就是所谓机械"清洗血管",即洗血。将血液抽吸到一个机器里,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去出后再将清洗干净的血液输回体内。这种方法好像洗干净了血液,但是没有改变血液的代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不久又会重新产生,达不到根治的目的,也改变不了动脉硬化的进程。另一个流传广泛的错误说法是吃醋可以软化血管。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动脉壁的粥样斑块形成,动脉血管的弹性降低,单纯靠吃醋就能软化血管是不具备科学依据的。喝进去的醋里,醋酸作用较弱,在体内起不到软化动脉血管的作用,国内外目前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或提示醋有软化动脉血管的作用。

发布了文章

这个医生专门给小孩找蛋蛋,二十年摸了3万多个颗,为了救命

小男生来看尿道下裂的,张文教授要摸摸他的“蛋蛋”;小男生来看其他阴茎问题,张文教授也要摸摸他的“蛋蛋”……有时家长很不理解,我孩子只是找你看“鸡鸡”,你为什么非要先摸蛋蛋呢?“摸蛋蛋是小儿泌尿外科医生的基本功,它能及时发现睾丸的问题比如隐睾,挽救孩子的生命和生育功能!”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小儿泌尿专业张文教授,20多年来坚持为接诊的3万多尿道下裂、隐匿性阴茎等生殖器有毛病的小男生摸“蛋蛋”—— 睾丸,他坚持的触摸诊断不仅确诊了很多被误诊和忽视的的隐睾,还及时摸出了100多颗浑然不知的隐藏得很深的“蛋蛋”。 “作为一名小儿泌尿外科医生,孩子如果有隐睾,在我这里绝对不能漏掉。我要是错了,恐怕就没有人及时纠正了。”张文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在小儿泌尿外科,从疾病的发病率看,隐睾排在第一位。 男性精子在睾丸里生成,睾丸喜欢低温 张文教授告诉问医君,睾丸是男性生命种子——精子生成的地方,它不喜欢太热,因此它把“家”安在阴囊里。张文教授解释,阴囊的温度比人体体表温要低2-3℃,可以说是人体的极寒之地。当因为外部原因导致阴囊局部温度升高时,布满阴囊的褶皱就会很快散热,以免阴囊长时间处于高温之中,保证睾丸的“家”安好。当男孩成年后,健康的睾丸每天都会生成至少几千万颗精子。 睾丸不在家里,跑到哪里去了? 隐睾是常见的男孩先天性泌尿生殖畸形,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隐睾就是在阴囊里找不到睾丸,它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张文教授告诉《武汉问医》,隐睾在足月男婴1岁时发病率约1%-4.6%,早产儿隐睾发生率更高。即每100个男孩子出生,就有1-4个在阴囊里找不到睾丸。它到哪里去了呢?张文教授介绍,不在阴囊里的睾丸要么在肚皮(医学称为腹壁)下要么留在了腹腔里。家有男宝宝的家长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怕?别急!张文教授又说了,有些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睾丸会降到阴囊里,只有1%的孩子仍然没有降下来。划重点!半岁时如果睾丸仍然没有降到阴囊里,就必须手术。张文教授告诉问医君,手术是解决隐睾的唯一方法!而且这个手术最好在孩子一岁以前完成,拖到最后,手术时间也不能超过1岁半。我国《隐睾诊疗专家共识》这样写道:“隐睾治疗年龄建议自6月龄(校正胎龄)开始,最好在12月龄前,至少在18月龄前完成。治疗时机会影响到成年后精子生成、激素分泌以及肿瘤发生”。 一岁前手术降隐睾,抢的是生命 “确诊隐睾的孩子,手术时间不能超过一岁半,推荐在半岁到一岁之间,越早越好。不能抱侥幸心理,更不要拖延!”这句话,张文教授强调了好几遍。他告诉《武汉问医》,隐睾如果不及时解决,孩子成年后患睾丸癌的几率是正常孩子的40倍以上。这个很好理解,睾丸长时间处于不适宜它的高温中(如前所述,腹壁下和腹腔内的温度均高于阴囊),生殖细胞会发生变异。张文教授介绍,隐睾恶变的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对于睾丸癌这种来源于生殖细胞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效果有限。因此,现在有一个观点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单侧隐睾仍没有降下来,就要考虑手术切除这侧隐睾,以绝后患。相对于睾丸恶变,隐睾对男孩未来的生育影响排在第二位。张文教授告诉问医君,隐睾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特别强调,隐睾如果不及时治疗,患双侧隐睾的男孩有生育功能的不到一半,单侧的不育比例也有15%左右。 手术都是微创,不要怕小宝宝不能承受 通过手术的方法,把留在肚子里或肚皮下的睾丸拉到阴囊固定下来,这就是临床上解决隐睾的唯一方法,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有经阴囊的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张文教授告诉《武汉问医》,现在的睾丸固定手术几乎都是微创的,家长不要担心孩子太小而承受不了,一旦确诊,在半岁至一岁之间要尽快手术。 大胆点,自己在家摸一摸 隐睾的小宝宝外表是看不到小蛋蛋的,张文教授鼓励家长摸一摸,以尽早发现。张文教授在门诊发现,家长们一般过度紧张,怕摸坏了,不敢摸宝宝的小蛋蛋,而且不会摸。因此,张文教授向《武汉问医》介绍了一个很简便的方法。隐睾有时是摸不到的,因为睾丸有一个回缩的自我保护功能,太冷时就会回缩,遇热就会掉下来。因此,在给孩子用温水洗澡洗屁屁时,隐睾就会掉下来,这个时候就摸得到,也是在这个时候家长摸比较好。 隐睾孩子青春期后要定期检查“蛋蛋”张文教授告诉《武汉问医》,据《隐睾诊疗专家共识》,即使有证据表明早期(一岁以前)做隐睾下降固定手术能降低睾丸恶变机率,但隐睾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风险仍略高于正常人。因此,隐睾患者在青春期以后需定期检查睾丸。 应《武汉问医》邀请,张文教授免费为小男生摸“蛋蛋”时间:2018年6月21日(周四)下午2-4点地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4号楼10楼西区)

发布了文章

八成的人都会经历腰背疼,看完这个专家解读我觉得自己有救了

3月下旬,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三篇文章,两个观点在朋友圈里传来传去,直到腰痛的人一边忍受着疼痛一边怀疑过去扎过的针灸,做过的理疗,接受过的手术是不是真的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真是郁闷!《武汉问医》将《柳叶刀》这三篇文章最令人产生迷惑的观点拎出来——1、  大部分腰疼可以自行缓解,不需要请假回家,不需要吃止痛药,不需要整脊或针灸,也不需要手术或注射治疗。但是,腰痛被管理不当和过度治疗了。2、  许多腰痛的人仍然需要帮助和治疗,但这往往只需要简单明了、诚实的建议、教育和安慰,而临床医生和病人都低估了这一点。《柳叶刀》的文章通常是给专业医生看的,我们这些没有医学背景的绝大多数还是来看看脊柱专家刘伟军副教授怎么说。刘伟军是医学博士,留美归国学者,现任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市骨科医院)脊柱2科暨骨肿瘤科科主任。 真有一种腰痛休息就能好 刘伟军告诉《武汉问医》,腰痛的原因非常多,但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机械性腰背痛,另一类是非机械性腰背痛。机械性腰背痛也就是活动时、运动时或者在某一姿势时疼痛比较明显。如果是这一种,不妨先试试用休息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休息其实就是一种治疗手段。非机械性腰背痛,除了活动时痛,卧床休息时候也会痛。如果是这种痛,通常就是腰椎感染、结核、强制性脊柱炎、肿瘤、带状疱疹等等,这个靠休息是不能缓解的,毕竟休息时也在痛呀,所以要及时去看医生。 休息解除了导致腰背痛的病因 为什么有些腰背痛休息一下就能好?刘伟军副教授告诉问医君,从颈部到尾椎骨的椎体,支撑着我们人体,它由一节一节的骨头组成,骨头之间就是椎间盘。大约40%以上的机械性腰背痛与椎间盘相关,医学上称为“盘源性腰痛”。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均存在椎间盘退变(通俗说就是老化)、损伤的情况,单纯老化和损伤也不至于发病,但当椎间盘受的压力增大,椎间盘纤维环周围的窦椎神经就会受刺激并引发腰痛。如果椎间盘退变或者损伤严重,导致髓核突出,就会压迫或激惹神经根引起下肢痛,也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刘伟军副教授向问医君解释,机械性腰背痛常常是因为不恰当的受力或者外力所致,除了腰椎滑脱症等少数疾病,很多并没有腰椎结构的明显破坏。去除病因、休息就自然可好。很多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休息或者保守治疗后,神经根水肿消退、炎症反应减轻,疼痛主可以缓解。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患者突出的髓核组织甚至还可自行吸收。所以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很高。除了盘源性腰痛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也会导致机械性腰背痛,最常见的是腰肌劳损和腰椎小关节炎、嵌顿、腰椎滑脱症等。休息也可以帮助恢复。 椎间盘使用保养要做足全套 刘伟军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人体椎间盘的退变和老化是个自然过程,就像时光不可倒流,椎间盘的退变和老化也是不可逆转,它的损伤也很难修复。这就好比一台车,延缓老化的途径就是2条,一,少开、特别是少开山路。二、多护理多保养。人也是一样,2条,一、不要过度增加腰椎的负荷,生活习惯要好,久坐、下蹲、弯腰能少则少。二、进行适当的腰背肌锻炼,增加腰背部核心肌群的力量,有助于维护腰椎的稳定性,减少腰椎的压应力。  平时有些动作很伤腰 保养椎间盘的基础是不要让它承担不必要的负担。刘伟军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坐的时间太久,双手或单手提重物,弯腰搬东西,下蹲时间过长了,这些我们几乎天天都会碰到的身体动作,都会导致椎间盘应力成倍增加,也容易导致腰椎小关节炎、肌肉劳损,容易诱发腰背痛。因此,久坐、经常下蹲、经常弯腰的所有经常增加腰部应力的人都属于腰背痛的高危人群,司机、搬运工、办公室白领、设计师、程序员等等都容易中招。此外,我们休息时也有一些动作看上去舒服其实很伤腰的,如葛优躺,腰上垫一个枕头半躺着等。记住,只有平躺时,腰的应力才是最小。应对的方法只有一个,一尽量避免,如弯腰捡东西,可以改为不弯腰而是蹲下捡;二是避免长时间,中间多变换一下姿式。  只有一种腿痛与腰有关 我们常说腰腿痛,刘伟军副教授告诉问医君,很多人喜欢把腰腿痛混为一谈,很多人觉得腿痛是腰引起的,腰痛就会腿痛,反过来,腿痛就会腰痛。或者认为腰疼的厉害腿就会疼,腿痛是腰痛厉害的结果。“很多时候,这样的理解和认知是错误的。”刘伟军副教授告诉《武汉问医》,腰椎疾病的确会导致腿痛,这种腿痛常常是因为腰椎神经根受压、刺激造成,这种疼痛 特点是放射性痛,常常表现为自大腿或者臀部一直向下疼到小腿,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一条筋扯着疼。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这种腿痛常常是腰椎病变如椎间盘突出症等导致神经根受压所致,但大部分这样的患者,腿痛时腰部却常常并无明显疼痛。反过来,如果仅仅是腰痛而没有腿痛,那基本上就可以排除神经根的直接压迫了。所以腰椎导致的腿痛还是与腰没有关系的腿痛,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神经根的直接受压。 休息并不是非要卧床 刘伟军副教授其实是很赞同《柳叶刀》关于腰背痛的观点的。但他提醒《武汉问医》的读者,这些观点要这样来理解:一、机械性腰背痛绝大多数的确通过休息就可以自行缓解,但是有个前提,是机械性腰背痛而不是非机械性腰背痛。二、现在很多治疗机械性腰背痛的方式比较盲目,而且并不具备循证医学的有效证据。三、尽管休息也可缓解,但疼痛难忍何必忍?口服一点止痛药、做一些对症治疗,也是应该和正确的。 机械性腰背痛了怎么休息?刘伟军副教授告诉问医群,这种休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如卧床、不做事等,其实简单点说就是去除病因,不恰当的生活习惯久坐、下蹲、弯腰不要做了就是休息。所以很多医生会建议你卧床去,卧床了,这些不良习惯就没有了,就休息好了。但卧床其实并不是必须,只是很有效,特别是对一些这也不听那也不想的患者。刘伟军副教授强调,腰背痛的治疗主要就是对症治疗,如果腰疼厉害,口服止痛药,必要时加肌松药。如果下肢放射痛,考虑神经压迫的也可口服止痛药,必要时加神经营养药。休息、理疗有助于缓解部分患者的症状。针灸等中医治疗对肌源性腰背痛有效,对盘源性疼痛、神经根压迫性疼痛基本无效。 每天床上练一练腰背能强壮 大约70%-80%的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腰背痛,想要断根吗?刘伟军副教授认为这就像是一辆车要怎么样开才能开到报废也不出故障的问题,根本不太可能啊。刘伟军副教授告诉问医君,不出故障不可能,关键是怎么减少故障发生的次数,多做预防,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做健康有益的腰背肌锻炼,增加腰背部核心肌群力量。刘伟军副教授比较推荐一种叫五点支撑法的简易操来锻炼腰背肌肉,简单来说,就是躺在床上,就是双肩、双脚、头(五点)作为支撑点,腰背奋力上挺起后保持3-5秒,缓缓放下。每天坚持做2-4次,每次做20-40个。另外,游泳也是一种不错的锻炼腰背肌的方式。

努力加载中

关注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