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6807

刘廷亮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专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看到孩子们回来复查,治疗效果满意很开心,行医的喜悦不过如此…

最近这些回来复查的孩子们,治疗效果真的让人很欣慰! 右室双出口术后LPA狭窄、RV增大,支架术后1年狭窄解除满意,RV增大有缓解; Williams术后RPA狭窄,支架术后效果满意,孩子1年来体重长了10斤,已经上高一了; 心肌病的孩子3年前来的时候LVEF14%,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现在EF已经40%了,孩子加油[拳头],争取下次再进步一些; 外科术后主动脉缩窄的孩子,球囊扩张术后复查,效果出奇的好,孩子妈妈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的说话都打颤了; 伸个懒腰竟然把锁骨下动脉撕裂、血胸的娃,真是活久见,急诊介入治疗后恢复顺利,家长今天来门诊特意表示感谢,顺便表扬了上海,说幸亏是在上海、来到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要不然就很危险了; 还有一个大房缺的,家长做介入的决心很坚定,最终艰难完成介入治疗,术后随访很满意; 这周完成的法洛四联症术后严重肺动脉瓣返流,RV容积指数200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介入治疗困难,经过反复讨论和家长的充分沟通,术中极致利用空间,顺利完成介入肺动脉瓣植入,今天复查效果也蛮好,真是感恩[合十][合十][合十]

发布了文章

活着后续….之顺利出院

经过医护的精心治疗,小J未再咯血,顺利脱离呼吸机,今天康复出院了.......

发布了文章

活着……

Jamerry又来急诊了,前几天她感染了甲流,发热咳嗽,诱发了大咯血,妈妈说在家是用脸盘接着咯出的血,来急诊的时候孩子脸色苍白、像只受惊吓的小动物。4年前,4岁的Jamerry第一次看我的门诊,是爸爸妈妈陪着来的,爸爸是个很健谈的东北小伙,圆圆的体型,说孩子从1岁开始断断续续咯血有3年了,平时不敢让孩子多动、时刻担心不要感冒,Jamerry也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样自由得玩耍,时间久了孩子就像是有点自闭,不时的会大声的叫。当时收住院,检查发现孩子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右侧肺静脉闭锁、右肺发育不良、侧枝血管形成、破裂出血,当时急诊做了侧枝血管封堵。去年爸爸还发来消息,说孩子平时很好,没有再咯血。我一直有点担心J,因为这个病难以根治治,侧枝总会不断产生、咯血不知道何时又会来临,长期预后很差,未来不知道在哪里。昨天去重症监护室看孩子,孩子已经长大,在记忆里已经找不到那个影子,但是我对胖乎乎的爸爸还是很有印象,约了家长谈话,准备和他唠唠嗑;这次是Jamerry的妈妈、奶奶、外公陪着来的,问起来才知道,爸爸和爷爷没能熬过去年12月份的那波新冠,已经故去,爸爸、妈妈这一辈都是独生子女,现在两个家庭只有三位老人、一个中年妈妈、一个重病的孩子,交谈下来,全家的意见很一致,坚持治疗直到无能为力;外公给我的印象很深,年逾七十,精神还是很饱满、几乎没有一根白头发,他和我讲生活就是这样子,他还说他有一个很大的广场舞队伍,有他在,家庭里多了很多乐观生活着的正能量。封堵治疗后的再咯血,再次介入有一定的难度,除了器械方面的准备,特别邀请了肺科虞君,术中检查毫无悬念的发现Jamerry的病情在不断进展,4年前封堵的微弹成了拦路虎,罪犯血管就在这些阻挡的远端,还好突破千山万阻终达理想的封堵部位,有惊无险的完成了治疗。术后孩子回到病房,我也松了一口气,和家属介绍了种种情况,说这次治疗告一段落,继续观察病情变化。当我准备下班时,又接到监护室电话,J又咯血了…

发布了文章

应用药物球囊成功治疗儿童川崎病并发的冠状动脉狭窄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见于5岁以下儿童,其中以婴幼儿居多,其主要后遗症就是冠状动脉损伤。目前川崎病所致的心血管后遗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也是成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小明是个7岁男孩子,5个月大时曾经罹患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多年来一直服用药物治疗。最近孩子经常感觉活动后胸闷不适,于是家长带孩子来到我的门诊,鉴于孩子既往病史,我怀疑孩子近期的胸闷不适与川崎病引起的冠脉狭窄有关,随即将孩子收住院。入院后的的心脏超声和心脏CT检查提示孩子的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血栓形成可能,同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局部扩张。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我们给孩子做了心导管造影检查,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孩子的病情严重程度远超术前预评估,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已经完全闭塞,仅倚靠细小的桥侧枝血管供血;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局部重度狭窄、远端扩张,前降支最窄处只有1mm左右;心脏的血液供应主要依赖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由于前降支狭窄的部分较短,术前心超和CT都难以发现这个严重问题。当下的问题是需要开通患儿重度狭窄的前降支,术中首先应用冠脉血管内超声进一步评估前降支狭窄的程度和血管壁的纤维增生情况,血管内超声显示前降支局部严重狭窄,血管壁纤维增生、增厚;这种情况下单纯球囊扩张可能会造成冠脉夹层,导致血流完全中断,因此先用切割球囊进行预扩张,然后再用药物涂层球囊完成最终扩张。随后冠脉血管内超声显示前降支狭窄部位明显扩大,管腔面积由术前2.5mm2扩大至6.5mm2,再次造影同样显示狭窄处管腔明显增大,无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并发症,标志着手术圆满成功。术后6个月的复查,显示小明的前降支通畅,治疗效果保持的很好。       川崎病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经验尚不多,儿童川崎病合并冠脉病变一般需要接受长期药物治疗,但是对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孩子,则需要进行冠状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或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时重建冠脉血供。但是儿童冠脉搭桥术后容易再狭窄;由于冠脉血管细,也难以介入植入支架,即便植入支架,也容易再狭窄。近年来,药物涂层球囊的出现为冠脉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药物涂层球囊通过局部向冠状动脉血管壁释放抗增殖药物,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效果,减少内膜炎症反应,减少再狭窄可能,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避免了异物置入,为患者保留了必要的后续治疗机会,目前看来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我们的这个成功案例也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认可,资料已在国外杂志上发表(链接如下)。 XuXY,JinSX,LiuTL.Drug-coatedballoonangioplastyforcoronarystenoticlesionsinapaediatricpatientafterKawasakidisease.Publishedonlineb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5August2021,CardiologyintheYoung.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cardiology-in-the-young/article/drugcoated-balloon-angioplasty-for-coronary-stenotic-lesions-in-a-paediatric-patient-after-kawasaki-disease/0AC6C1C3FBBA13111426F437A2AB4544

发布了文章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开展正常医疗工作了……

自武汉封城以来,外地来我院就诊的孩子一直需要在上海隔离两周后才能入院治疗,这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面对疫情,每个中国人都克服了种种困难,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疫情的控制,从这周开始,我院医疗工作基本恢复正常,手术也开始逐步走向正轨。 昨天顺利完成了5例手术,今晨查房,孩子们手术效果满意,术后的病情都很稳定,没有出现并发症。有个安徽来的小baby,这周一入院的,当我告诉孩子家长说昨天的手术很顺利时,陪护的妈妈很激动,眼眶都湿润了,她告诉我,她们3月2号就到上海了,由于疫情原因,需要隔离两周、排除新冠感染后才能住院,就这样一家人在上海住宾馆等到现在,终于听到今天的好消息;还有一个云南来的大孩子,病情很重春节期间住院的,上周做好手术,现在恢复的也不错,这周末应该可以出院了;还有个杭州来的娃,上周来我们医院,也是因为需要隔离不能办入院,这周终于收入院了,手术也很顺利;最幸运的是一个嘉兴的小朋友,昨天来门诊,刚好隔离政策结束了,当天就住院,昨天成功手术,再观察一两就可以出院了。看到孩子们病情稳定,我们都觉得很欣慰,家长们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了,多日来克服困难、漫长的等待和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这场疫情影响巨大,从等待住院医治的家长身上,就能体会到我们每个人为了尽早战胜疫情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和其他国家的民众比起来,我们中国人顾全大局、隐忍高贵的品格展现的淋漓尽致,期盼疫情彻底控制,让每一个人都能尽情享受阳光下的快乐!





发布了文章

血氧三级跳:记一例肺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

科普贴之肺动静脉瘘 肺动静脉瘘为先天性肺血管畸形,我们正常人全身的含氧量低的静脉血通过肺动脉进入肺,在肺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变成含氧量高的动脉血,然后经过肺静脉回到左心室,进入主动脉,供应全身需要。 肺动静脉瘘时,肺动脉血液走了捷径,不经过肺泡,不进行气体交换,直接流入肺静脉,这样造成全身含氧血降低,出现紫绀,可因低氧血症而致红细胞增多症,又因肺、体循环直接交通,易致细菌感染、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最近我接诊了一个患有肺动静脉瘘的孩子。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口唇和手指从小就有青紫,这种疾病由于病变部位是在肺内的血管,心腔内部是正常结构,所以经常被误诊或者难以诊断。这个孩子入院检查后发现双侧肺动静脉瘘,然后通过微创介入封堵第一支异常血管后,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就从77%升高到91%,封堵第二支血管后,血氧饱和度从91%升高到96%,封堵第三支后,血氧饱和度升高到99%,完全正常!  一番辛苦,终于阻断了抄近路的血管,成功实现血氧饱和度三级跃升,小姑娘摆脱了病魔造成的紫绀的困扰,重现享受唇红齿白的快乐幸福生活!仔细想来,其实人生也一样,捷径不好走。。。



发布了文章

家长的信任是比金子还珍贵的支持

       最近做了一个介入手术,想来很有感触,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与其他普通孩子不一样的是,这个宝宝出生后就不断的和医院打交道,因为孩子有先天性白内障和大的房间隔缺损,从小体弱多病,我想在孩子的心里,这应该是一个灰色的童年记忆。但孩子幸运的是,她有一个坚强幸福的家,为羸弱的她建造了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        接触到这个孩子也是通过微医网,孩子爸爸发来资料,从当地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看,这个4岁的孩子的房间隔缺损是双孔型的,大的缺损22mm,小的缺损9mm,中间间隔5mm,由于孩子身体弱,治好心脏病还要去做白内障手术,所以家长很想做房缺的介入治疗。        我看着这张彩超报告,沉思了很久。对于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个大房缺,肯定需要治疗。最直接的治疗方法就是外科手术,同时打补片修补两个缺损,但是开刀手术以及体外循环对孩子造成的损伤较大,这也是家长最顾虑的方面。那么介入治疗会怎么样呢?能成功吗?        对于双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一般有两个策略:1、应用一个封堵装置,完成两个缺损的封堵,目标是完全封堵两个缺损或者封堵绝大部分的缺损;2、应用两个封堵装置分别治疗两个缺损,但同时应用两个封堵器一来费用昂贵,二来会增加不可测的风险,特别是对一个才4岁的小孩子。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我该怎么回复这位心急如焚的家长?做为医生,本着尽己所能、帮助病家的初心,我建议孩子到我们医院再确定一下。后来的检查结果和之前的大同小异,经过和家长的沟通,家长还是决定尝试介入治疗。        孩子于是办理住院、术前检查、进入介入治疗流程。然而始料未及的是,术中进一步的检查发现那个9mm的缺损位于房间隔的后下方,紧邻下腔静脉,这个缺损难以介入封堵,所以只能依靠通过封堵大的缺损、尽可能多的同时遮蔽这个小的缺损。再次和家长沟通这个新发现的问题,介入治疗可能的结果是封堵22的缺损后,这个9mm的缺损依然存在,虽然明显减少了心内分流,但将来孩子还是要接受治疗,并且是开刀手术治疗。家长问,是不是也有可能会部分挡住小的缺损?我说可能的,并且我会选择稍大一点的装置,尽可能多的同时封堵小的缺损。孩子的父母考虑了片刻,声音很轻但是很坚定的告诉我,我们信任医生,我们接受所有的可能性,决定接受介入治疗。他们的坚持打动了我,也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让我抛开那些不利的思绪,平静下来专心为孩子治疗,完成手术。        经过仔细的检查和认真思考,我最终选用24的封堵器,完成了治疗,封堵器释放后,再次超声检查,结果出乎我们所有医生的意料,竟然看不到明显的分流,两个缺损被完全封堵了!术后孩子的恢复也很顺利,第二天的彩超、胸片和心电图复查没有问题。        这个治疗很多问题我也想不明白,难道是术前反复的超声检查有误?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不知道!真是感谢神,赐给孩子这么好的一个治疗结果!也感谢孩子的父母,你们的信任带给医生的是比金子还珍贵的支持。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