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1919

曲伸

乌镇互联网医院

曲伸,男,同济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主任 ,同济大学医学院甲状腺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留美博士后,访问学者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肥胖
高血压
糖尿病
甲亢

发布了文章

体重,糖尿病患者的“风向标”

糖尿病的发生与体重有着密切的关系,超重和肥胖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5倍。经常监测体重,防止超重和肥胖则可以预防38%的糖尿病发生。    体重,健康的标志之一  正常人的能量代谢处于平衡状态时,体重一般不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当短期内体重无诱因地持续降低或增长时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内分泌或代谢失衡的标志:如短期内体重降低,可能是甲亢、糖尿病、结核或肿瘤引起的消耗过多所致;短期内体重增加,与过食、代谢降低等原因相关,如抑郁、下丘脑疾病引起的贪食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都会导致体重的增加。因此,在家中放个体重秤,经常测测体重,不失为保持健康的手段之一。  我们知道,中年以上的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果有家族史,且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脂肪肝等代谢异常疾病,要加倍注意,尤其对体重更应关注,尽量不要超重,更不要出现“将军肚/老板肚”这种腰围增加的现象,因为腰围增大比体重增加更加危险,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最大凶手之一。既要重视体重,也要重视体形  体形的变化,代表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否规律和是否能坚持规律有效的运动。有一些人虽然比较丰满,但以皮下脂肪增多为主,腰围小于臀围,即我们常说的“梨型身材”,这类人群的代谢一般都比较正常,不必过于担心。而另一些人腰围超过臀围,内脏脂肪超过皮下脂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苹果型身材”,这样的脂肪分布往往是代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更有些人毫无诱因地出现体重快速增加,伴有颈部、腋下色素沉积,脸变圆、颈变粗、腹部紫纹、经常吃不饱、月经周期紊乱等就更要引起注意了,高胰岛素血症、皮质醇增多症、黑棘皮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往往发生在这些人群中,而血糖异常就会随之而来。  体重,衡量血糖控制好坏的指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体重也是衡量其血糖控制好坏和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体重仍然继续下降,就要注意是否饮食控制过度,或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者出现了其他的并发症和伴发疾病。过度控制饮食,不但对血糖控制不利,而且还会出现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血糖控制不稳定,则会导致体重的进一步下降。  是不是体重正常的人就万事大吉了?事实并非如此。正常人的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²]在18.5~23.9之间。但是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指数多在正常范围之内,这说明我们的糖尿病患者虽然体重正常,但易于出现代谢异常,这多是由于遗传、生活方式不良和缺乏运动所致。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是预防糖尿病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发布了文章

胰岛素治疗“四问”

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早期血糖达标可大大减少糖尿病后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减少患者负担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在糖尿病治疗中存在许多误区。往往许多患者不愿服药,相信偏方,尤其对胰岛素的应用谈之色变。其实,胰岛素作为降糖的重要药物对控制血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方法也多种多样。只要对胰岛素的作用和治疗有充分了解,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取得满意的效果。以下对胰岛素治疗中的常见疑问做简单介绍,以解除大家的疑虑。问:打胰岛素会成瘾吗?正确答案:绝对不会。  狭义的成瘾,专指对某些药物和毒品的强迫需求和异常依赖。老百姓用“成瘾”来形容对胰岛素的担忧,是因为害怕胰岛素注射后就不能脱离,越打越多,害怕注射后对身体有较大的损伤。胰岛素是一种生理性激素,糖尿病患者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体内缺乏。合理补充胰岛素会使血糖获得良好控制,不仅不会对身体有害,还会因血糖达标而获得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很多益处。从本质上讲,胰岛素是和毒品意义完全不同的药物。我们可以将胰岛素比作每天吃的饭,之所以需要天天进餐,是因为身体发育和活动需要,完全是生理需求意义的“需要”,这是一种健康的“依赖”,不能用“成瘾”来定义。比如说,一个65岁的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一直身体健康,喜好甜食。最近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达15毫摩/升,而本人并无口干、多尿等不适,进一步查糖化血红蛋白达9%,肝肾功能均正常。医生建议他先注射1~3个月胰岛素,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很快血糖降至理想水平。一个多月后,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降糖药物。这一病例即为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经过系统检查,尚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胰岛功能尚可,还处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之所以为他注射胰岛素,是为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解除高糖毒性,使已受损的胰岛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当血糖控制平稳后,仍可换成口服降糖药治疗。这也进一步说明,胰岛素是不成瘾的。问:打胰岛素说明糖尿病已经很严重了吗?正确答案:并非如此。对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史长短、血糖控制的好坏、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胰岛细胞功能、合并疾病以及全身脏器的功能等多个因素综合评判。对于血糖高、病情重、并发症多和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合理应用胰岛素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恢复胰岛功能、保护其他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都有不容置疑的效果。就像一匹几近累垮的拉车老马,与其继续鞭打赶路,不如让其休息一下,喝口水,补充点食物,才能走更远的路。打了胰岛素会抑制自身的胰岛细胞功能吗?正确答案:不会的。首先,在血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功能已大部分损伤,功能明显下降;如果继续服药,迫使其工作,只会加快细胞的死亡,最终很快进入依赖胰岛素治疗阶段。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犹如搬走了胰岛身上的大山,充分的休息可使胰岛今后更好地工作。另外,注射胰岛素并不排斥同时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降糖药物,可以从多靶点阻止糖尿病的发展,如胰岛素治疗可同时服用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胰岛素应用也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一日1次辅助治疗,一日2次常规治疗,或严格的一日多次的强化治疗。糖尿病是一个胰岛功能不断衰退的病理过程,胰岛功能并不能通过吃药来锻炼,只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胰岛细胞功能的下降。问:胰岛素治疗需要终身进行吗?正确答案:不一定。有些患者听说要打胰岛素,就以为要与胰岛素终身为伍了,其实完全不必多虑。胰岛素的应用灵活多样,可以短期使用,也可以长期使用,可以餐前应用,也可以睡前应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除了晚期糖尿病患者和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无法药物治疗的患者,大多数患者不必终身应用。在初发的糖尿病患者,一般2~3个月的治疗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恢复胰岛功能,完全可以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于一些胰岛功能尚可,但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也可以用一段时间胰岛素,尽快控制血糖,同时增加患者的信心。现在胰岛素的种类越来越多,有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和混合胰岛素。应用时间也灵活多变。胰岛素笔的出现,使胰岛素的应用变得简单和易学,甚至视力不好的老年人也可以根据响声来判断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应用人群不断扩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是一位真诚的朋友。当你的血糖很高、控制不佳时,千万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它。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胰岛素的无私帮助。胰岛素的应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己随意调整剂量,或任意停药。另外,需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和关注体重增加的速度。如有上述情况发生,应及时就诊,医生可根据情况加以调整,以保证胰岛素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发布了文章

甲亢饮食及日常保健

甲亢饮食及日常保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 甲亢患者体内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使得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解代谢增强,机体产热和散热增多,基础代谢率增加。因此,甲亢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今天就来介绍一下甲亢饮食的一忌一限原则。一忌:忌碘饮食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基本原料,碘摄入过量可以诱发或者加重甲亢,因此甲亢患者应禁食高碘类食物,如各种海产品,包括海带、紫菜、深海鱼、蛤干、贝类等。而淡水鱼虾类的含碘量并不高,甚至低于陆地肉类,陆地植物的含碘量则是相对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类,所以甲亢患者可选择这些食物作为主要饮食成分。甲亢患者应避免误食含碘产品,如使用加碘盐,尤其在外就餐时难以辨别是否来源于海产品的食物应尽量少食,平时应购买无碘盐;避免其他不容易察觉的碘摄入,如含碘药物、含碘的膏方和中药类、含碘保健品及某些含碘化妆品等。另外,冬季尤其是节日期间,甲亢患者应当避免咸鱼、腊肉、香肠等高盐腌制品,因为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大多为加碘盐。其他某些无法判断是否富含碘的食品,如特制海产品、地方特产、咸味零食等,为安全起见,还是不要过多尝试为好。一限:适当限制膳食纤维的摄入甲亢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可引起排便次数增多甚至腹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不良,要避免食用过多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粗纤维蔬菜类。 除了注意饮食原则——一忌一限,同时也要饮食规律,少食多餐,减少外出就餐次数和刺激性食物,戒烟,少饮酒。相信大家对饮食的注意事项已有一定了解。在饮食的基础上,生活方式调整也是促进甲亢痊愈和防止复发的重要环节。 稳定心情 甲亢患者容易激动、烦躁,在不良语言、环境刺激下可使症状加重,因此家人应当更多理解、关照、安慰和劝导,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平时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视病情,按时服药和随访,注意排解不良情绪,培养兴趣爱好,多和亲朋好友沟通交流。劳逸结合甲亢患者生活要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避免工作过劳,以防加重精神紧张、情绪多变、易激惹的情况。甲亢病情稳定时应多参与一些有益的活动,调节生活情趣,不宜长期病休。节假日期间要自我克制,避免过度狂欢的聚会,不要熬夜劳累,按时作息,不要吸烟并减少被动吸烟,因为烟草成分可增加甲亢复发风险,还是诱发甲亢突眼的重要原因。避免过度劳累、长途旅行、值夜班,尤其避免到人多的嘈杂场合(易造成情绪波动),还应避免开车时间过长(肌无力),打牌熬夜(加重病情)。有时甲亢也会伴有其他的一些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甲状腺炎症等,必要时应及时到医院筛查诊疗。合理运动甲亢患者不适合爆发力强、力量型的运动方式,如举重、格斗、短跑等。有氧运动类比较适合,推荐慢跑、骑车、游泳、羽毛球、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从小开始逐渐加大,可变换运动方式,交替进行,不要造成疲惫和劳累。甲亢病情未控制时,更应多休息,减少运动。适当运动是保证甲亢患者健康的必要措施。避免如潜水、登山、长跑等无氧健身一类的过度运动(服药期间会掩盖一些症状,如白细胞减少、心脏疾患和肝肾损害),尤其是运动员,在甲亢期间应避免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

发布了文章

甲亢饮食的四个适宜

曲伸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宜高热量饮食甲亢患者基础代谢增强,因此需要更多的热量供应,具体视患者病情而定,在正常人的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总热能基础上增加30%~80%。为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建议每天适当增加副餐2~3次,时间可在正常三餐后2~3小时。但如果甲亢病情控制良好,应恢复原先的饮食量,否则会增加肥胖的风险。按照中医理论,甲亢患者多属阴虚阳亢证型,饮食中应减少摄入温热性食物,如羊肉、韭菜、生蒜、生姜、生葱、辣椒等,避免食用炸、煎、烧 烤类食物。宜高蛋白饮食甲亢患者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肌肉组织消耗增加,患者容易疲乏无力、消瘦,因此蛋白质需要量要高于正常人,而且优质蛋白应占50%以上,优质蛋白的食物有淡水鱼虾、瘦肉、牛奶、蛋类、豆类及豆制品。动物性蛋白质中鱼类蛋白质最好,植物性蛋白质中大豆蛋白质最好。宜补水甲亢患者代谢旺盛,出汗较多,易出现脱水,因此每天应保证至少1500~3000毫升的白开水。应尽量避免饮用咖啡、浓茶、酒精类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导致多汗、心慌、易激动等情况加重。宜补充适量维生素、电解质甲亢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B、C类的食物,需要多吃谷类、豆制品、水果、蔬菜及适量的动物肝脏,必要时补充特殊营养素制剂。甲亢时钙、磷的排泄量增加,补充钙、磷的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预防甲亢引起的骨质疏松。另外,甲亢患者可引发低钾血症或周期性瘫痪,可以多吃含钾丰富的大豆及豆制品、鲜蚕豆、马铃薯、山药、菠菜、香蕉等。

发布了文章

肥胖有哪些先兆

肥胖有哪些先兆  曲伸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    事实上,人体在发胖前是有一些反常现象和先兆的。在此要提醒大家,某些病理性改变和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尿崩症、血脂紊乱等也可能存在如下表现。所以,发现有发胖先兆请尽早就医,不要将它简单地理解成要发胖了,对您的健康来说,它们比单纯发胖危险大得多。  那么,发胖前到底有哪些先兆呢?    先兆一  爱吃爱喝  与以前相比,胃口变得越来越好,食量逐渐增大,总有吃不饱的感觉,爱吃爱喝,特别容易饿,嘴巴闲不住。尤其喜欢荤腥和油腻食物,好吃零食,喜欢喝水和饮料。但也要注意排除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同时近期没有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有时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细胞瘤也会引起这种情况。      先兆二  贪睡赖床  睡眠特别香,已经睡了足够多的时间还想睡,不想起床。经常哈欠连天,没精神,得空就想眯一会儿,这也是多吃少动的后果,吃得太饱就容易困,睡得太多就容易胖,胖了就不愿动。但也要排除过于疲劳及某些特殊原因。    先兆三  变懒倦怠  一向比较勤快的人突然变懒了,什么都不想管不想做,遇事无精打采,或者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不想出门,站不住,就想坐着或者干脆躺着。假若不存在什么病痛,很有可能是发胖的预兆。    先兆四  备感疲劳  与以前相比,干同样的活却备感疲劳,多活动几下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乏力,整个人都感觉特累,细想想并没做什么,这是由于体内的内分泌或血脂等随着吃与动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先兆五  怕动喜静                         如果平常比较喜欢运动,慢慢地却改变了,不想活动,甚至感到参加运动是一种负担,对运动也提不起兴趣,比较偏爱于安静地待着,这也可能是发胖的信号。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先兆,主要针对女性和儿童:  1  美国医学研究发现,月经初潮较早者更要注意日后发胖。一般是指11岁以前初潮,而14岁左右初潮算是较迟的。他们调查了17 000多名女性,结果表明,初潮较早的女性与初潮较晚的女性相比,其体重平均要多5~6千克。  2  研究发现,如果从胎儿8个月大到出生后1岁半营养过度,以后成为小胖子的可能性也就较大。  3  儿童10岁以内超重,到了成年也常常是超重的。这就提醒各位妈妈们,为孩子合理搭配饮食,有空多陪他们跑跑动动,给孩子的未来打下一个健康的基础。  有些看起来不起眼或影响不大的身体改变也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没有理由的停经,月经不规律,皮肤色泽、弹性发生改变(如颈后发黑、腹部出现紫纹和弹力纹),无原因的时有时无的眼睑和下肢水肿,心情不畅等都是引起肥胖的先兆和体征。

发布了文章

肥胖和月经紊乱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

曲    伸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率约为育龄女性的6%~10%。  以往的治疗多以手术和调经为主,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只有纠正内分泌异常,才能真正遏制病情的发展。  暑假期间,来就诊的女大学生和都市年轻女性明显增多,表面上大多是来看月经紊乱的,其实背后另有隐情……  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当代年轻女性身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月经周期是上帝赐予女性的判断内分泌是否正常特有的风向标,月经紊乱是许多疾病的最早症状,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尤其育龄女性更应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 。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年轻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主要是月经紊乱、肥胖、多毛及性征改变,且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首发症状出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雄激素升高且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以及垂体激素分泌异常,肥胖女性更容易发生,而且患病后可使体重进一步增加,其临床症状的出现也不尽相同,有下列表现的女性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1.月经不规则  因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故出现不正常排卵,造成月经稀发,或根本不排卵的闭经。  2.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月经不规则和雄激素的增多使患者很难怀孕并易于流产。  3.肥  胖  30%~6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同时患有肥胖症,多由高胰岛素血症所致,且易罹患2型糖尿病。  4.痤疮及多毛  脸部及背部青春痘久治不愈,甚至面部、胸前、手臂及腿部多毛。  5.黑棘皮病  颈后及腋下皮肤色素沉着,伴表皮乳头瘤样改变和过度角化。  正常女性在月经初期的卵泡为10个左右,只有一个卵泡能在14天后形成成熟卵泡并排卵,其他的卵泡不是退化,便是暂不发育,等待下一个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中有很多小而不成熟的卵泡,但无法发育成熟正常排卵,便在卵巢内机化和形成囊泡,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持续性不排卵,造成不孕。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及时处理和纠正代谢异常,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往的治疗多以手术和调经为主,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只有纠正内分泌异常,才能真正遏制病情的发展。目前,内分泌治疗多采用雄激素拮抗剂、胰岛素增敏剂等来改变激素水平的异常,减重、改变饮食习惯往往也可得到理想的效果。对长期不排卵的患者,可采用人工周期的方法来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防止卵巢囊肿的形成,但上述治疗都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作者每周二、周三上午,周四下午有专家门诊)   温馨提醒  年轻女性和已经初潮女孩的父母,如果发现自己或孩子月经出现异常变化,如女孩初潮提前且周期不正常,停经(囊泡形成不排卵),久治不愈的痤疮,四肢毛发增多、性征改变(雄激素增多),颈后及腋下肤色变黑、粗糙(黑棘皮病)以及体重增加明显、食欲旺盛(高胰岛素血症)等,都要及时就诊。

发布了文章

春节狂欢,甲亢患者如何享口福

曲    伸同济大学甲状腺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教授 对于甲亢患者来说,“吃”成了大问题,生病前可以“百无禁忌”,生病后只能“畏首畏尾”。在春节这样的“美食狂欢节”里,只有眼福可不够,如何才能享口福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产生和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格雷夫斯病)最为多见。本病多为女性,年龄以20~40岁多见,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也是甲亢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之一。甲亢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高代谢综合征和甲状腺肿大,表现为心慌、易饥、手抖、情绪不稳定,特殊表现有突眼、低钾性肌无力或麻痹、腹泻、心律失常、明显消瘦等。甲亢患者体内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使得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解代谢增强,机体产热和散热增多,基础代谢率增加。因此,甲亢患者的基本饮食原则为忌碘、高热量、高蛋白质、充足的水、适量的维生素及电解质、限制高膳食纤维食物等。 饮食原则:一忌一限五适宜忌碘饮食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基本原料,碘摄入过量可以诱发或者加重甲亢,因此甲亢患者应禁食高碘类食物,如各种海产品,包括海带、紫菜、深海鱼、蛤干、贝类等。而淡水鱼虾类的含碘量并不高,甚至低于陆地肉类,陆地植物的含碘量则是相对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类,所以甲亢患者可选择这些食物作为主要饮食成分。但甲亢患者应避免误食含碘产品,如使用加碘盐,尤其在外就餐时难以辨别是否来源于海产品的食物应尽量少食,平时应购买无碘盐;并避免其他不容易察觉的碘摄入,如含碘药物、含碘的膏方和中药类、含碘保健品及某些含碘化妆品等。另外,冬季尤其是节日期间,甲亢患者应当避免咸鱼、腊肉、香肠等高盐腌制品,因为其中使用的大多为加碘盐。其他某些我们无法判断是否高碘的食品,如特制海产品、地方性特产、咸味零食等,安全起见,还是不要过多尝试为好。适当限制膳食纤维的摄入甲亢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可引起排便次数增多甚至腹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不良,要避免食用过多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粗纤维蔬菜类。高热量饮食甲亢患者基础代谢增强,因此需要更多的热量供应,具体视患者病情及一般情况而定,在正常人的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总热能基础上增加30%~80%。为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每天适当增加副餐2~3次,时间可在正常三餐后2~3小时。但如果甲亢病情已经控制良好,应该恢复原先的饮食量,否则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按照中医理论,甲亢患者多属阴虚阳亢证型,饮食中应减少摄入热性食物,如羊肉、韭菜、生蒜、生姜、生葱、辣椒等;避免食用炸、煎、烧烤类食物。高蛋白饮食甲亢患者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肌肉组织消耗增加,患者容易疲乏无力,消瘦,因此甲亢患者的蛋白质需要量要高于正常人,一般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2.0克蛋白质,其中优质蛋白应占50%以上;另外,应减少动物性蛋白,以植物性蛋白为主。优质蛋白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利用率高,各种氨基酸的比例符合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比例,这类食物有淡水鱼虾、瘦肉、牛奶、蛋类、豆类及豆制品;动物性蛋白质中鱼类蛋白质最好,植物性蛋白质中大豆蛋白质最好。补  水甲亢患者代谢旺盛,出汗较多,易出现脱水,因此每天应保证至少1 500~3 000 毫升的白开水(普通瓶装矿泉水约为500~600毫升)。但甲亢患者应尽量避免饮用咖啡、浓茶、酒精类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导致多汗、心慌、易激动等情况加重。补充适量维生素、电解质甲亢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类的食物,需要多吃谷类、豆制品、水果、蔬菜及适量的动物肝脏,必要时补充特殊营养素制剂。甲亢时钙、磷的排泄量增加,补充钙、磷的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预防甲亢引起的骨质疏松,可以多晒太阳及通过药物补充。另外,甲亢患者可引发低钾血症或周期性瘫痪,可以多吃含钾丰富的大豆及豆制品、鲜蚕豆、马铃薯、山药、菠菜、香蕉等。 其他日常保健对于甲亢患者,除了遵从医嘱按时正规服药外,饮食、生活方式调整也是促进疾病痊愈和防止疾病复发的重要环节。应做到饮食规律,少食多餐,减少外出就餐次数和刺激性食物,戒烟(烟草会加重突眼),少饮酒(避免低血糖和心脏意外)。稳定心绪甲亢患者容易激动、烦躁,在不良语言、环境刺激下可使症状加重;因此家人应当更多理解、关照、安慰和劝导,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平时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视病情,按时服药和随访,注意排解不良情绪,培养兴趣爱好,多和亲朋好友沟通交流。劳逸结合甲亢患者生活要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避免工作过劳,以防加重精神紧张、情绪多变、易激惹的情况。甲亢病情稳定时,应多参与一些有益的活动,调节生活情趣,不宜长期病休。节假日期间,要自我克制,避免过度狂欢的聚会,不要熬夜劳累,按时作息,不要吸烟并减少被动吸烟,因为烟草成分可增加甲亢复发风险,还是诱发甲亢突眼的重要原因。合理运动甲亢患者不适合爆发力强、力量型的运动方式,如举重、格斗、短跑等,甚至有引发意外的可能;有氧运动类则比较适合,推荐慢跑、骑车、游泳、羽毛球、太极拳等,运动量从小开始逐渐加大,可变换运动方式,交替进行,不要造成疲惫和劳累。甲亢病情未控制时,更应多休息,减少运动。适当运动是保证甲亢患者健康的必要措施,尤其节日期间。避免如潜水、登山、长跑等无氧健身一类的过度运动(服药期间会掩盖一些症状,如白细胞减少、心脏疾患和肝肾损害),尤其是运动员,在甲亢期间应避免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避免过度劳累、长途旅行、值夜班,尤其避免到人多的嘈杂场合(易造成情绪波动)。还应避免开车时间过长(肌无力),打牌熬夜(加重病情)。有时甲亢也会伴有其他的一些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甲状腺炎症等,必要时应及时到医院筛查诊疗。

发布了文章

“病态肥胖”的十大信号

所谓“病态肥胖”,就是肥胖已经导致了内分泌或代谢功能的紊乱,产生了并发症,或肥胖的发生是由于某些原发疾病所致,减重有时可以消除病态肥胖,但有些情况下治疗原发病是消除肥胖的根本手段。本文列举了临床常见的几种病态肥胖伴发症状,若出现这些情况,应引起注意,并及时诊治。1 黑棘皮病黑色棘皮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角质增生,严重时表现为天鹅绒状的疣状突起,使患者总有一种洗不干净的感觉,以颈后、腋下最为常见。真性黑棘皮病与遗传和恶性肿瘤有关,并不多见,而临床上常见的黑棘皮病多与过度肥胖有关,尤其是伴有内分泌紊乱的肥胖患者,黑棘皮的出现是病理的信号,它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关,发展下去,会出现2型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等。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伴有颈后、腋下明显的色素沉着,有些患者还伴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 紫 纹紫纹的出现也是严重肥胖的一种表现,表现为腹部两侧、大腿内侧呈梭形、淡紫红色的条纹。这些患者还会出现满月脸、水牛背(颈后脂肪堆积)、将军肚(腹部脂肪堆积)。这些症状多是肥胖引起的继发性改变,说明已经出现了皮质醇的增多,发展下去会引起骨质疏松、高血压、无力、低钾血症等。但有些患者可能是垂体和肾上腺的病变所引起。所以,出现上述情况要明确诊断后方能对症下药。3 男性乳房发育男性乳房发育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儿童在青春发育期或老年男性可出现一过性的单侧或双侧乳房发育,多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出现疼痛或影响美观的,可选择手术治疗。某些肥胖儿童由于肥胖引起的内分泌紊乱、雌雄激素比例失调会出现乳房发育和性腺发育不良、男性女性化的异常改变,尤其在饮食不节制、喜食油炸食品和高碳酸饮料的患儿中更容易出现。此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减轻体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有些遗传性疾病如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也可出现乳房发育并伴有其他发育畸形。4 月经紊乱正常的月经周期是女性神经内分泌功能正常的信号灯,对育龄期女性出现的闭经、绝经和月经失调等症状,一定要加以重视。正常月经的维持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精神状态、生活环境和疾病以及药物的影响。所以,出现月经失调一定要先找原因再治疗,肥胖本身和减重治疗都会引起月经失调,正常的脂肪含量对于维持女性雌激素的作用必不可少。因此,科学减肥、正规治疗是肥胖治疗的原则。肥胖伴停经在年轻女性最常见的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高泌乳素血症,如出现泌乳、头痛、胸闷等症,应及时检查和治疗。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过度可造成肺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脂肪过度堆积引起肺扩张受限,氧交换降低,长期以往易致低氧血症,最终会发生白天嗜睡、夜间睡眠不良,称之为肥胖通气不足综合征。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暂停持续10秒以上,每夜发作数十次,长此以往会导致脑缺血、缺氧,影响大脑功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最终出现慢性肺功能和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所以又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时期肥胖如出现较严重的打鼾,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长期发展下去,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水平。6 脂肪肝约60%的肥胖患者可出现肝细胞脂肪变。大部分患者无症状,严重者体检发现肝肿大,B超检查可见明显脂肪浸润,肝功能检查出现转氨酶升高等异常。若按肝炎治疗反而适得其反,减轻体重可使肝脏功能恢复正常。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儿童期肥胖程度与脂肪肝患病率之间有直接关系,脂肪肝是肥胖的进展期,应及时终止其进一步发展,否则有1/3的患者可能出现肝细胞坏死性炎细胞浸润及肝纤维化。7 腰围增粗腰围增粗也是病态肥胖的一种信号,有些体重正常的患者,仅仅表现为腰围的增粗,也会出现肥胖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等。这是由于腰围与代谢紊乱有明显的关系,中国人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就要引起警惕,我们常称之为“甘油三酯腰”或“内脏性肥胖”,其病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8食欲异常有些肥胖儿童和患者出现食欲异常亢进,总有吃不饱的感觉,家长总以为胃口好不是什么坏事情。其实不然,食欲异常有时是下丘脑综合征和胰岛素瘤的表现,下丘脑饱食中枢失调和摄食中枢功能亢进均可引起进食无度的现象,如伴有体温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应引起重视。胰岛素瘤患者可表现为大量、反复进食,还会伴有心慌、出汗、头晕等症。严重肥胖的患者出现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异常,也会出现上述症状,感觉天天吃不饱,刚吃过饭就饿,越吃越饿,出现这些情况往往需要到医院治疗才能解决问题。9皮肤发黄,眼睑水肿临床上以女性多见,多发生在分娩后女性或绝经期前后女性肥胖患者,表现为体重越来越重,全身无力,胸闷气急,眼皮肿胀和手脚僵硬,以为是肥胖引起,其实往往是产后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甲减引起的体重增加多是水钠潴留、粘蛋白增多所致。若儿童患甲减可伴有明显的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障碍,就是我们常说的呆小病。成年型甲减主要表现为黏液性水肿。由于代谢障碍引起胡萝卜素和胆固醇增多,表现为全身皮肤呈橘黄色且无光泽,尤其以掌心较为明显,是甲减的一个重要特征。女性发病多导致不育和流产,老年发病多引起心功能不全,所以要积极处理,补充甲状腺素后可取得明显的效果。10 多毛儿童多毛伴肥胖多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或性腺异常所致,尤其家长应引起重视,如果伴有性早熟和骨骼异常,切莫放松警惕,需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染色体和内分泌腺体的系统检查。年轻女性伴有多毛肥胖和月经失调以及婚后不育或习惯性流产,多由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主要表现为雄激素升高和胰岛素抵抗,可通过药物治疗加以纠正。30岁以上女性或绝经后女性出现肥胖、多毛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应排除内分泌轴功能失调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腺瘤,严重者需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女性出现多毛、肥胖和女性男性化,与间脑组织和脑室、颅骨退行性改变及内分泌系统、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均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发布了文章

【2017CSE速递】曲伸教授:甲状腺癌是否需要筛查?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于近日在苏州金鸡湖畔拉开帷幕,医者百家争鸣,共襄学术盛举。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曲伸教授就《甲状腺癌是否需要筛查?》做了专题报告,为解决当前甲状腺癌迅猛增长与过度诊治的问题指点了迷津。审视现状:甲状腺癌过度诊疗的乱象 甲状腺癌全球发病率持续走高,但其病因仍难以明确,诊疗也未形成统一规范。甲状腺疾病涉及内分泌、外科、超声及核医学等多项学科,一些关键问题,如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手术范围和方式的选择、术后是否需要辅以同位素治疗以及预后的评估等,常常存在分歧,其诊疗路径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为何说甲状腺癌过度诊疗?何谓“过度”?曲教授分析了以下几点:一是过度宣传,不科学的舆论导致大众“谈结节色变“;二是过度发现,正常的结节被当作异常;三是过度诊断,良性或可疑病灶被过多诊断为恶性;四是过度治疗,包括手术方式、药物、同位素治疗等至今还未达成共识。 证据说话:不必盲目进行甲状腺癌筛查 谈及甲状腺癌筛查,曲教授重申了筛查的目的所在:提高治愈率和减少死亡率。然而2016年NEJM发布的全球癌症发病趋势以及我国最新肿瘤年报均显示,过去数十年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而死亡率几无变化,提示存在筛查过度的问题。对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病理特性缺乏理解,以及对疾病复发和预后缺乏准确判断等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现今各地研究所得的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均超过30%, 然而宁光院士团队近期的研究成果显示,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在基因组学上即不相同,甲状腺结节并非甲状腺癌的前期病变。此外,现在发现的甲状腺癌以微小癌为主、乳头状癌居多,往往生存期长、死亡率低,对惰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过度发现、诊断与治疗,代价和风险很大却获益寥寥。 因此,结合甲状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不相关性、结节非癌及其与癌的不相关性以及甲状腺癌病理特性与惰性发展的特征,曲教授不建议对甲状腺癌开展普遍筛查。 该做与能做:选择性筛查与严格规范诊疗 尽管不建议甲状腺癌全民筛查,曲教授认为我们有一系列该做也能做的事。 借鉴欧美与日本的最新指南,可对高危人群选择性开展甲状腺超声筛查,但不建议对小于0.5cm且无高危征象(甲状腺外浸润或淋巴结浸润及远处转移)的结节进行穿刺,手术范围应限于单侧腺叶切除,并避免对低危患者行同位素治疗,同时,不推荐对低危微小癌进行手术,而建议密切随访观察。 报告的最后,曲教授指出,应结合我国国情与疾病现状制定自己的方针策略,包括:  积极科普,普及对癌症的正确认识;  选择性超声检查与选择性细针穿刺;  优化疗法,包括惰性治疗与精准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积极开展分子生物学诊断和基因突变检测,寻找中国人群特异的标志物;  分级、分层发现与治疗甲状腺癌;  各学科统一认识,避免医学争议与资源浪费;  探讨新技术,制定新指南,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跨学科诊疗模式等。 小结  甲状腺癌存在过度宣传、发现、诊断及治疗;  鉴于流行病学与经济学证据,甲状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不相关性,结节与癌的不相关性,以及甲状腺癌的病理特性与惰性发展,不建议进行甲状腺癌全民筛查;  积极科普,选择性筛查,规范并优化诊疗,是当前减缓甲状腺癌发病率快速增长与解决低危甲状腺癌过度诊疗问题的适宜途径。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