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577

张俊杰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内科治疗,开创“系统健脾疗法”全方位改善脾胃状态,延缓衰老。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置顶

中医限食健脾疗法简介

       中医限食健脾疗法,指有限时间内,保证基本能量需求的前提下,在配合中医健脾补气的基础上,通过减少特定食物的摄入,达到一种有效的增强脾运化功能的疗法,其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脾虚所致的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及高尿酸等慢性代谢疾病。        笔者5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及动脉硬化等)的有效方案。经过潜心研究,率先创立“限制饮食-健脾促运-营养补充”的三位一体,以改善人体“身-心-脾”的健康的中医限食健脾疗法。        临床证实,该疗法具有降糖,降压,调脂,降尿酸,改善动脉硬化,减轻脂肪异位沉积等作用,短期内达到减少药物使用、提高精神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等疗效。该疗法的具体方案可以分成“节饮食、健脾运及营养素干预”等三个部分构成。        从古至今,节饮食乃是中医治病的一大法则,所有的慢性疾病都要忌口。而现代研究也发现,控制饮食也有助于降低血糖、血压、血脂,能有效预防肿瘤、冠心病及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但是,控制饮食谈何容易,谁能抵制美食的诱惑呢?现代研究发现,我们人体对食物的追求与我们的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密切相关。调整脑内神经递质可以增强抵制食物诱惑的能力,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调整递质平衡,通过中医和营养干预,有效减轻饥饿感,降低过亢的食欲,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极低热量饮食期(200-600Kcal/天),每天喝少量的特殊配制的极低热量营养液,每天少量的体力运动,定期清肠,放松,听音乐,推拿,按摩等舒缓紧张情绪,坚持7-9天,该阶段以消除体内“痰湿”为主。        第二阶段:低热量饮食期,按照不同体质制定相应的饮食控制期膳食结构,期间保持每周3小时运动,合理作息,保证足够睡眠,这是“健脾运,去痰湿”的阶段,坚持3-4周。        第三阶段:健康膳食期,进一步调整膳食结构,制定合理和长期的饮食方案,适度运动,每天30分钟的快步、游泳或爬山等,充足睡眠,这是“健脾运”的巩固阶段,坚持8周。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则身体健。饮食入口,胃主腐熟,脾主运化,升清降浊。饮食不节,脾运负担过重,伤脾运化,水谷不化,痰湿内生,久郁化热,生淤。肝失所养,化火生风,眩晕、头痛而生;湿热下注,痹阻脉络,不通则痛,痛风乃作;痰随气行,脂浊、胸痹、中风、痴呆及肿瘤等百病丛生。换句话说,脾病则百病生,脾健则身体健。健脾运共分为“健脾祛湿”,“疏肝理气”和“健脾和胃”等三部曲。        健脾运是本疗法的核心部分,根据脾喜燥恶湿,湿易困脾的特点,按照节饮食不同阶段的中医病机,处方用药。首先,极低热量饮食是“谷气不足,痰湿内化”的阶段,处方原则为补气化痰利湿,应选择黄芪,党参,茯苓,白术,泽泻,半夏,桂枝,炙甘草等中药;其次,低热量饮食是“脾气尚弱,痰湿未净”阶段,处方原则为健脾祛湿,应选择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炙甘草等中药;最后,健康膳食是“谷气有余,气机不畅”阶段,应选择柴胡,枳壳,香附,川芎,党参,白芍,白术,木香,肉桂,当归,黄芩,瓜蒌等中药。        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营养过度和营养不足并存的代谢性疾病,一方面节饮食以减少过度的营养,另一方面增加缺乏的营养摄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极低热量饮食阶段,补充体脂燃烧过程必需的营养素;低热量饮食和健康膳食阶段,补充必需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不同疾病补充不同的营养素,坚持服用12周。        百余例临床研究证实,该综合疗法能够短时间内降低体质量,降低血糖、血压、血脂,改善脂肪肝和抗动脉硬化等疗效,对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等身心疾病亦具较好疗效,对于脾虚所致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及高血压疗效最佳。

发布了文章

高血压病的那些事!

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高血压的成因,高血压是表象,防治高血压的核心在‘’疏‘’不在‘’降‘’,如何学会从生活点滴中改善您的血压,中医什么时候控制血压效果最好,我们为什么吃着降压药依然会中风,心梗,肾功能不全?











发布了文章

慢性心力衰竭腹胀难忍怎么破?

       心衰是许多慢性心脏病的终末期,一旦进入心衰阶段,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差不多,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本世纪心脏病的难题之一。笔者在近2年临床观察发现,慢性心力衰竭腹胀是许多全心衰竭尤其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常常合并纳差,消化不良及尿少等不适,一旦出现,往往预后不佳,治疗上,难度也比较大,一旦利尿剂效果不佳,腹胀、浮肿及消化不良几乎属于无解的难题,患者慢慢的衰竭而亡。                中医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可以说积累了很多经验,经过临床观察总结,结合伤寒六经辨证,初步总结出一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体循环淤血的系列方案,临床上获得一定疗效,欢迎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批评指征。        第一,利水,伤津液,气阴两虚,气虚则胀,临床上,对于心衰病人,我们常常长期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容量负荷,利尿剂祛水饮,但容易伤津液,主水不布,客水泛滥乃是心衰病机之一,《伤寒论》曰:“发汗后,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主之”,这是我们常见的临床表现,利尿剂作用逐渐减弱,腹胀难忍,本方重用厚朴具有良好疗效,人参可以采用西洋参联合红参使用,增加养津液之效,由于现代医学的干预,尤其是利尿剂的使用,现代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型特别常见,大家可以试一试!(太阴腹胀)        第二,命门火衰,心肾同病,火不暖土,脾胃运化无力,腹胀难忍,舌淡,苔薄,脉微细无力,兼见疲倦、乏力等不适,本病初见可采用温补命门火衰之法,肾气丸加黄精、玉竹、当归等养精填髓之品,肾虚腹胀在临床上特别常见,肾精亏虚,阴阳两虚,此时,需要养阴益精填髓之法,临床上,可获佳效,很多慢性心力衰竭,腹胀难忍,小便不利,均可以在补肾益精之法下,得到肾精充足,气化有利,则小便自利之效。(少阴腹胀)       第三,饮停心下,少阳枢机不利,腹胀,泛酸、恶心,纳差,口苦,小便不利,舌苔腻,脉沉弦,这属于典型水饮内停之症,治疗当以调畅枢机,温阳化饮,利尿通便之法,本病多见淤血性肝硬化之症,常见胆红素升高,偶有黄疸,治疗上,柴苓汤为基础方剂加减治疗,本病治疗当以和解少阳为主,厥阴淤血属于本,转出少阳,淤血、水饮内停属于标,可以在此基础上,配以活血化瘀之品,加上牡蛎、鳖甲、乌梅、当归等厥阴用药,总之,托邪外出,防病入里,活血利水是大法,本症属于终末期心衰,预后不良。(厥阴腹胀)             本科室临床开发理气消胀膏,外敷神阙,对缓解心衰腹胀,具有一定疗效,本病治疗当以中西医结合为佳,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常常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消化道不适,预后减少住院率具有良好效果。

发布了文章

高血压中医之我见

 高血压病是一种无明确病因,以血管壁内压力升高,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及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的一种疾病,结合中医理论分型,高血压病共分为神经功能紊乱型、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型及能量代谢障碍型等三大类。第一类,临床表现为烦躁易怒、头晕、头痛及失眠等神经功能紊乱型;第二类,临床以尿少、浮肿、夜尿增加为表现的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型;第三类,则以高内脏脂肪/腹型肥胖、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及高血糖等为主要表现的能量代谢障碍型。 血管压力控制系统是一整套由神经系统调节血管张力和肾脏功能维持血管内水-钠平衡,而机体能量代谢保证各器官动脉血管张力形成一定压力差,这是一整套精细的压力调节系统,用于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和组织灌注的热力学耗散系统。血管压力产生的动力源是心脏每次搏动产生的动能,血管壁的张力则在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下,在消耗能量的基础上,维持不同组织器官的血管舒缩有序,容量平衡是通过肾脏有效的水钠排泄形成的负反馈调节系统。 正常血压一般波动在90-140/60-90mmHg范围内(这里所指的血压其实指的是肱动脉的血压),而高血压病指的是血压长期调节控制在一个相对高位水平,这种高位水平目前我们人为的定义在140/90mmHg以上。人体各血管的血压从心脏到外周是由低到高,血流速度则是由高到低,由于外周微循环血管的压力升高,其血液流动速度就会减慢,常常易出现血液瘀阻现象。 高血压的发生与血压调控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从神经调节系统看,紧张、焦虑、烦躁等压力使人体长期处于一种压力应激作用下,夜间血压下降的调节能力下调,最开始表现的是夜间压力升高,然后使得血压调节的最低点上调,临床上往往表现头胀、头痛、烦躁易怒及失眠等不适,这类型高血压患者属于中医肝阳上亢型。还有一类属于督脉虚损型,由于长期坐姿不对、静态生活方式,脊柱督脉受损,督为阳脉之海,阳气不能上行头目,人体交感激活,血管张力增加,血压升高,督阳虚损,这类高血压患者属于中医的督阳虚损型。 从肾脏调节系统看,长期的高盐、伤肾毒素的摄入(非甾体消炎止痛药、感冒药、部分抗生素等)及高蛋白饮食等因素作用下,肾脏排水功能下降,血容量增加,导致压力升高,最开始表现的就是肾脏高负荷运转,夜尿次数和尿量都增加,这类患者属于中医肝肾亏虚型。   从能量调节系统看,平素脾胃虚弱,加之过食肥甘厚味和缺乏锻炼,机体能量代谢出现紊乱,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形成,舒张血管的分泌因子减少,而缩血管物质增加,表现的就是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出现血液瘀滞,早期表现就是胰岛素水平升高,后期常常合并高血糖、高尿酸及高血脂等表现,此期以疲倦、乏力,头身困重为主要临床表现,这类患者表现为脾气虚弱,痰淤阻络。 根据上述发病原理,整体治疗和调节神经-肾脏-能量代谢三大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调定点,高血压的治疗也就有的放矢。首先,患者如果表现头痛、头胀、烦躁及失眠等神经系统不适,通过调整压力环境,舒缓紧张情绪,心理治疗及生物电疗缓解紧张情绪,中医辨证改善睡眠,减轻焦虑情绪,可以迅速改善神经系统不适,不服用降压药物而达到降压目的。督阳虚损型,需要采用中医的壮督之法,针刺联合艾灸可以有效温通督脉,配合中药平冲降逆,可以有效改善督阳虚损型高血压病。其次,患者如果以夜尿增加和眼睑浮肿等肾脏功能障碍表现为主,治疗上则需要正本清源,通过限制盐分摄入,减少损伤肾脏的毒素的摄入,增加抗氧化物的摄入,抑制肾脏RASS系统激活的西药和辅以健脾益肾和祛湿利水的中药改善肾脏排水功能,使无利尿作用下而夜尿自除。最后,对于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在保证人体所需必需营养素的摄入基础上,通过短时间饮食控制,服用促进脾胃健运和改善能量代谢的中西药,短期迅速改善机体能量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血管舒缩紊乱,维持脏器组织的血管舒缩平衡。当然,合并鼾症的情况下,纠正夜间低氧血症也是改善能量代谢的重要一环。

发布了文章

如何调节脾胃,解决三高问题

       金元四大家李东垣的《脾胃论》曰:“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盛,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中医认为,脾胃主运化水谷精微,当脾胃功能健运时,五谷之精可化为人体之精血,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当脾胃功能受损时,五谷不化生精血,从而出现气血亏虚,精力不足,痰湿内蕴等表现,肥胖,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等疾病相伴而生。清代医家陈士铎的《石室秘录》曰:“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营运,故痰生之”。临床上,肥胖人以气虚、痰湿体质为多,由此可见,脾胃健运对于维持正常体型,健康体魄,血糖、血脂及血压正常均起到重要作用。        代谢灵活性指的是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环境变化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人体的新陈代谢适应进餐、饥饿、运动及压力等不同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的能力。当代谢灵活性下降时,饥饿状态下,易出现乏力、汗出、手抖及心悸等低血糖表现;体育锻炼时,易出现体力不足,肌肉酸软,运动后出现乏力明显,恢复时间延长;进餐时,血糖、血脂迅速升高;紧张疲劳时,易出现血糖、血压应激性升高等表现。人体平衡稳态系统被打破,身体素质急剧下降,首先表现为亚健康,后面逐渐出现各种不同的疾病。        中医自古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调养脾胃”是保持后天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代谢灵活性是脾胃功能的现代称谓,代谢灵活性高,脾胃健运,身体素质强,耐饥饿能力强,抗压力能力强。可以说,提高代谢灵活性,增强脾胃功能,就是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整合代谢灵活性和脾胃功能,构建中西医桥梁,有助于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能力和疾病的治疗水平。        提高代谢灵活性,现代医学方法不少,主要包括“限食疗法”,“营养干预”和“药物治疗”三部分。首先,限食疗法是根据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根据中国人体质建立的一整套控制饮食的方法,主要功能有减轻体重,增强体能,调节内分泌,改善血糖、血脂及血压等,具有增强体质、抗衰老及防治心血管疾病等益处。        其次,营养干预是结合人体不同生理状态,优化营养成分补充,改善身体营养状态,增强机体代谢灵活性,改善体质。最后,药物治疗则是当身体出现疾病,采用药物进行强力干预,维持人体脆弱的平衡,无法彻底治愈疾病,但可以有效控制疾病。        中医在健运脾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主要有“中药健脾法”,其包括健脾益气,健脾化痰,补肾益脾,舒肝健脾和补益肺脾等,“艾灸补脾法”及“经络健脾法”等。根据中医理论,辩证施治,脾胃虚损症状可以迅速改善,代谢灵活性得到显著提高,抗压力、抗疲劳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全面改善。        笔者经过长达6年的临床研究和思考,结合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发现“代谢灵活性”是“脾胃功能”在代谢方面的现代称谓。通过整合现代医学科研成果,引入增强代谢灵活性的现代干预手段,配合中医传统健脾,极大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及亚健康人群的疗效大大提高。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限食疗法,健脾疗法,营养干预和药物治疗等四部分组成,全面提高代谢灵活性,改善脾胃功能,增强体质,增强抗压力、抗疲劳及降低三高等作用明显,具有全面改善体质的作用。        限食疗法,主要分三阶段:1.极低热量饮食期(7-21天),每天进食300-600Kcal流质饮食;2.低热量饮食期(4周),每天进食日常饮食的1/2-1/3的食量,以果蔬、豆制品、鱼类、种子油为主;3.健康饮食期(8周),避免咖啡、饮料、浓茶及烧烤等食物,按照日常饮食进食,不暴饮暴食。主要目的:改善代谢灵活性,减少身体负担,愉悦情绪。        健脾疗法,根据限食疗法不同阶段,第1阶段属于中医“谷气不足,痰湿内泛”证型,中药当以“健脾补肾,化痰利湿”为法;第2阶段属于中医“脾气尚弱,痰湿未净”证型,中药当以“健脾祛湿”为法;第3阶段属于中医“谷气有余”证型,中药当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为法。        营养干预,是在现代医学指导下,合理应用营养素增强代谢灵活性的营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代谢灵活性当营养素主要包括“硫辛酸、辅酶Q10、左卡尼汀、亚麻籽油及维生素等”,其具有促进机体代谢,增强代谢灵活性,调节脾胃功能等作用。药物治疗,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疾病按照医生建议使用。        通过全面整体的治疗和干预,人体当身体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改善,有效治疗因代谢灵活性下降所致各种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胃肠功能紊乱及其他亚健康疾病具有极佳疗效。

发布了文章

冠心病的中医限食健脾疗法

       患者女,60岁,体重76.5kg,血压150/110mmHg,2014-05-07无明显诱因夜间出现胸前区憋闷感,伴有汗出,背痛,清晨5时许呼叫120到当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示:V4-V6 T波低平,无明显ST段改变,考虑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予以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治疗后胸闷、胸痛缓解.        但反复出现胸闷、胸痛,1周后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伴有T波倒置,V4-V6导联 T波低平,考虑诊断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反复出现胸闷区憋闷感,伴背痛,倦怠乏力,精神不振,服用硝酸甘油及速效救心丹后症状缓解。        2014-07-01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区憋闷感,活动后加重,伴有背痛,精神不振,体力较前明显降低,查胆固醇 6.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15mmol/L,经诊断为:1.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2.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3.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四诊示: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心肾阴虚,痰淤阻络)。        经过系统评估后,采用包括节饮食、调脾胃及化痰淤等的综合治疗,西药仅服用施慧达降压。治疗开始后,未发作心前区憋闷感,体力较前改善,7天治疗后,体重下降约3kg,未发作心绞痛,后体力、精神状态均显著改善,2月后复查心电图仅后遗Ⅱ、Ⅲ、avF导联Q波,余未见异常(见图3)。查总胆固醇 3.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70mmol/L,达到临床治愈,未服用降脂药、扩血管药和阿司匹林等药物。        中医限食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案共分两步:第一阶段(7天):节饮食,化痰淤,通经络。该阶段以控制饮食,配合中药及营养素促进痰湿运化和疏通淤血,短期“清洁”血管,排淤为主。第二阶段(3月):促脾运,补肾精,祛肝风,以求正本清源,从源头上杜绝痰淤阻碍血管,加固血管“堤坝”,防止血管脆性增加,防止血栓形成。该患者经过第一阶段的化淤通络治疗后,心绞痛明显改善,经过第二步巩固治疗,患者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明显改善,疗效明显,目前体重70kg,血压110/70mmHg,精神、体力及睡眠均显著改善。

发布了文章

中医限食健脾疗法治愈高血压

       洪女士,今年54岁,患有高血压病3年多,一直以来被头晕、头胀,四肢麻木及失眠烦躁等不适困扰,每天服用1粒代文和1粒拜新同,血压波动在140-150/85-95mmHg,效果非常不理想。开始接诊的时候,患者已停经多年,雌激素缺乏,内分泌激素紊乱,出现反复潮热、汗出,血压升高而头晕、头胀等表现。        中医认为,年老则肝肾不足,阴虚不能制阳,肝阳化风,上冲于脑,故而出现头晕、头胀等不适,肝主筋,风邪内生,经脉失养,故而麻木不适,她的脉象是弦细滑,提示肝肾不足,兼风痰阻络。随着年龄的增加脾的功能是逐渐下降的,而她平时喜吃肉食,胃口好,脾的负担过重,导致运化不足,痰湿内生,风痰夹杂而阻滞经脉,出现麻木不仁。舌诊的结果是舌质暗,舌体大,有齿痕,苔薄腻,综合分析,她的高血压发生的中医病机是脾胃肝肾不足,风痰阻滞表现。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管内压力升高的一种疾病,许多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导致中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性降压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的共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饮食结构、疾病特点和中医病机,精心设计出“限食-健脾-营养素”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案。        限制饮食,减少肥甘厚味的摄入,可以从减少痰湿的源头着手,简单的说,就是从河流的源头减少“痰湿”的生成,属于“正本清源”之法。        限制饮食共分为三期:第一阶段:极低热量饮食期,每天仅进食特殊配制的极低热量营养液,时间大概7-9天,可以有效减少痰湿;第二阶段:低热量饮食期,每天进食能够满足人体基本需求的饮食,但仍低于正常饮食热量需求,坚持时间大约为21天,痰湿进一步减少;第三阶段:健康饮食期,也称作均衡饮食期,按照所需热量,制定健康膳食食谱,坚持8周,消除痰湿来源。        健脾运而祛痰湿,“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则身体健。根据患者的情况,按节饮食的方案,形成三阶段的中医序贯疗法:第一阶段:健脾运,化痰湿(黄芪,白术,党参,桂枝,茯苓,姜半夏,炙甘草等组成),这一阶段,主要是化湿的一个过程,由于沉积在管壁内,内脏的湿气全部泛出水面,这阶段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湿气”,以健脾化湿为主,治疗后,湿气消除很多,血压非常容易控制,这期间停用拜新同。        第二阶段:平肝潜阳,健脾安神(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茯苓,酸枣仁等);经过化湿处理后,痰湿消除很多,而主要病机矛盾则表现出肝阳上亢,内风上扰的征象,这一阶段通过平肝镇肝,养心安神,调养神经的治疗,血压逐渐下降,渐渐平稳,经过这一阶段,患者头晕、头胀、四肢麻木的症状全部消除,疾病进一步好转,停止服用降压药。        第三阶段:健脾祛湿,养肝祛风(钩藤,党参,白术,陈皮,菊花,防风,百合等),这是疾病治疗的巩固阶段,此阶段患者已停用所有降压药,患者神清气爽,睡眠质量改善,潮热汗出消失,体力及精力均明显提高。        营养干预是该系统疗法的重要一环,通过补充抗氧化物,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降低血压的方法。现代研究发现,血压升高是多种微量元素缺乏和过度摄入的一种人体代偿反应。通过节饮食可以减少过度摄入,增加营养摄入可以补充人体缺乏微量元素,调整人体机体平衡状态,血压恢复正常的稳态。        营养疗法无阶段治疗,根据患者自身营养素的缺乏,根据疾病情况,补充了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经过12周的长期干预,调整人体平衡,从而达到健康目的。        经过3月的精心治疗,患者的高血压得到完全逆转,无需降压药就能将血压控制在130/75mmHg左右,头晕、头胀、四肢麻木及失眠等不适全部消失,精神和体力得到显著增强,经过短短3个月的治疗,她的感觉是至少年轻5岁。        中医限食健脾疗法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在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构建一种桥梁,以改善患者“身-心-脾”的健康为治疗理念,属于一种整合医学疗法。它能短时间内迅速调整机体状态,改善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还能有效治疗失眠、更年期综合征、肠道功能紊乱、焦虑症等身心疾病。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