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925

王晓良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应激障碍,睡眠障碍及各类心理障碍等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精神病

发布了文章

(重要通知)王晓良医生工作室就诊流程

1.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和我保持联系,以减少跑医院减少交叉感染机会。2.“电话问诊”,由我本人接听电话,直接而高效。注意事项是请事先把尽可能多的资料拍照上传,在通话中也最好把所有的病历放在手边以备交流时确认一些数据。通话中能够准备好纸笔可以简单记录。3.“追问包”:有简单问题(如问一个化验单结果,或者简单复诊)您可以购买追问咨询三次的产品,这三次咨询回复没有时间限制,比如可以这次使用一个咨询回复机会,以后有情况再使用剩下两个。4.“图文问诊”:如果问题相对复杂一点,您可以购买图文问诊,像门诊一样就一个问题反复交流,直到解释清楚关闭问答,问答双方也更从容。图文问诊是像门诊问诊一样,大家围绕这个专题提问和回答,把情况摸清楚、给出建议后,就结束问诊了,并不是一定持续24小时的。5.“私人医生”:我还提供私人医生服务项目,提供无限次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服务,也能在我的坐诊时间看到号。有不少患者是选择包私人医生服务的,性价比较高,每时每刻提供最专业的医疗咨询,既保持对疾病的警惕性,也不过度治疗,不让病人多吃苦。给患者健康成长提供安心保护。也供您参考,特别适合外地的和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6.“心理疏导”:对于需要高端心理治疗疏导的患者,可以选择。因一对一治疗时间久,名额有限。预约请联系我的助手小周:130232299127.以上内容如有不清楚的细节,联系我助手小周:13023229912,由后台工作人员告知操作办法

发布了文章

重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后监测

重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后监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因其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确切的有效性和较高的安全性而成为一线用药,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其中药物性肝损(DILI)较为常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大多程度较轻,经保肝药治疗后肝功能很快恢复。在治疗的早期应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查并进行监测,严密观察病情,根据变化减少药量或及时保肝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DILI重在预防,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在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象、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对于易感人群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对于曾经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应避免再次使用诱发药物。

发布了文章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转载

我国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1)我国2007年前常采用的诊断标准(国内常用标准)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7点:①用药后多在1~4周内出现肝损害的表现,少数潜伏期可达数月或更长时间;②部分患者初发症状有发热、皮疹、瘙痒等;③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大于0.06;④巨噬细胞或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⑤有肝实质细胞损害或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征象和(或)病理表现;@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抗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均(-);⑦偶然再次给予相同药后又发生肝损害。具有①,再加上②-⑦中的任何2条,即可诊断为药物性肝病。 (2)国内新标准 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在总结了国内多家医院药物性肝病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标准,提出了急性药物性肝病诊断标准(国内新标准) 。分为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疑似病例3部分,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采用条目式,对于疑似病例或再评价病例,建议采用RUCAM评分表进行量化评估。

发布了文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1)氯氮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国内最常用的为氯氮平。随着氯氮平在精神科的广泛应用,有关其对肝脏产生副作用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姜良华等对4536例用氯氮平治疗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氯氮平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总发生率为15%(主要表现为ALT升高)。齐钢桥等对415例应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有62例(14.94%)出现肝功能异常,这与姜良华等的报道结果相似;姜良华等认为氯氮平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与其用药剂量有关,大部分为无症状性的,经停药或护肝治疗大多很快恢复正常。然而齐钢桥等的报道则与之不同,研究提示其肝功能异常与氯氮平的用药剂量高低无明显相关,85%的患者仍维持原用药剂量,经护肝治疗后能恢复正常。国外学者Hummer M等对167例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有37.3%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ALT升高)。此外,Chang A等研究报道有1例患有多种疾病的5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氯氮平治疗8.5周后出现急性爆发性肝功能衰竭。上述报道均说明肝功能异常是氯氮平常见的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变动大,约2%-31%。最常见者为ALT升高,继而出现AST升高,一般为良性。因此在氯氮平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当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通过对氯氮平减量或采用保肝药物治疗,对于患有严重肝脏疾病的患者应禁用氯氮平治疗。(2)利培酮利培酮由氟哌啶醇发展而来,是继氯氮平之后第二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现已成为发达国家使用较多的抗精神病药。黄建飞等及包和华等分别对近200例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肝功能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利培酮导致患者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 ALT、AST升高)率分别达到27.32%及26.8%,多出现于服药后8周内。国外学者Krebs S等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有1例37岁男性偏执型精神病患者连续服用利培酮3日后出现转氨酶及胆汁郁积参数快速升高,诊断分析结果为利培酮所致的胆汁郁积性肝炎,经过对该患者及时停药并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其肝功能恢复正常。这与Paulzen M等的临床报道相似。以上说明利培酮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其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大部分为轻中度的转氨酶升高,服用保肝药或停药或换成对肝功能影响很小的药物帕利哌酮治疗,肝功能多可恢复正常。(3)奥氮平奥氮平是20世纪90年代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由氯氮平分子结构改造发展而来,具有与氯氮平相似的疗效而无粒细胞缺乏,目前为香港最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随着奥氮平的临床广泛使用,有关其对肝功能影响的报道增多。有文献报道3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分别口服奥氮平10mg/日、利培酮8 mg/日、氯氮平100mg/日, 在治疗的第5、9、15个月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ALT、AST轻度升高, 超声显像表现为肝肿大、光亮肝, 同时伴有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和体重增加。Mortimer A等发现,奥氮乎可致患者肝功能异常,研究中有17%的患者出现肝转氨酶升高。这与Atasoy N等的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18.8%)。孔庆梅等临床试验亦发现奥氮平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此外,Liu SY等报道有一例患有首发精神病的17岁男性,用奥氮平治疗后出现肝炎、胆汁阻塞以及脾肿大,上述症状在该患者停用奥氮平后消失。因此,ALT和/或AST升高的患者、有肝功能损害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已表现出局部性肝功能减退的患者以及使用潜在肝毒性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慎用奥氮平,要注意监测肝功能。(4)喹硫平喹硫平是继氯氮平、利培酮和奥氮平之后的第4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据AstraZeneca研究资料表明,喹硫平的副作用有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率6.1% 、门冬氨酸转移酶升高发生率3.5%。张维健对单用喹硫平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38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为ALT、AST升高),发生率为7.9%;国外学者Naharci MI等,Shpaner A等分别报道了2例服用喹硫平后出现急性肝损伤的个案。前者报道的对象是位77岁体质虚弱的女性 患者,后者报道的对象则是2l岁男性患者。由此推测喹硫平致肝功能异常的机制可能与患者的易感体质有关,与给药剂量无关。在喹硫平的临床治疗中,应密切关注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或者易感体质的患者)肝功能;肝损害患者应慎用喹硫平,并减少给药剂量。(5)阿立哌唑阿立哌唑为第3代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因其疗效、安全性的因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印度学者Sarin A等对评估阿立哌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了一项开放、随机、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发现,126例口服阿立哌唑(10-15 mg qd)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朱觉明等、左笑丛等分别对50例和30例服用阿立哌唑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各自发现有5例和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给予保肝药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王家芳等对102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性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阿立哌唑在引起肝损害的抗精神病药物中所占比例为7.8%,略高于齐拉西酮5.9%,低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可见阿立哌唑对肝功能的影响很小且易恢复,一般不需要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调整剂量。但是张红燕等也报道了一例服用阿立哌唑出现严重肝损害的个案。该患者单用阿立哌唑10 mg qd,7d后出现严重肝损害。停用后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口服,并行保肝治疗,14d后症状缓解。再予其阿立哌唑5 mg qd,3d后再次出现肝损害。考虑可能与其机体敏感度高有关(青霉素、磺胺类过敏)。因此对体质敏感者临床应用阿立哌唑时需谨慎。(6)齐拉西酮、氨磺必利孙付根等及卢锦秀等分别报道了少部分患者在服用齐拉西酮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王家芳等对102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性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齐拉西酮所占比例最低(5.9%)。Monimer A等对氨磺必利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氨磺必利对肝功能影响很小,仅有3.7%的患者出现肝转氨酶升高。虽然齐拉西酮、氨磺必利相关报道较少,但从现有资料来看齐拉西酮、氨磺必利对肝功能的影响很小,一般很少引起转氨酶明显升高,在临床治疗中对肝功能损伤的患者一般无需调整剂量。(7)帕利哌酮帕利哌酮是一种新型的第2代抗精神病药,为利培酮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9一羟利培酮,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因此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有研究显示对183例16岁以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给予利培酮(2.5~4.5 mg/日)、喹硫平(400—800 mg/日)、奥氮平(5~20 mg/日)、阿立哌唑(5~20 mg/日)及帕利哌酮(3—9 mg/日)治疗12周。结果5组方法治疗后均有患者肝功能检查有异常,阿立哌唑组(8.00%)及帕利哌酮组(9.09%)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几率最低。刘建君等研究发现,和利培酮相比,其锥体外系反应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低。有报道帕利哌酮对于同时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有优势。但罗瑜报道了一例帕利哌酮缓释片致肝功能重度损害。该患者应用帕利哌酮出现严重肝损害,主要考虑可能与患者个体因素——遗传性特异体质有关,即该患者可能对帕利哌酮高度敏感。提示患者首次应用帕利哌醐时亦应注意肝功能的监测,对体质敏感者临床应用帕利哌酮时需谨慎。对于有轻到中度肝脏损伤的患者来说并不需要调整帕利哌酮的剂量;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者,还未进行系统评价。(8) 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非典型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有两种,分别是利培酮及帕利哌酮长效针剂。长效注射制剂绕过肠、肝首过代谢过程,更多药量到达中枢,故总用药剂量低。目前国内外鲜有此类药物致肝损害的报道。由于不经肠、肝首过代谢,故长效药的剂量与血浆浓度的平行关系比口服药密切,但不同病人应用同样剂量,血药浓度变异仍较大,故长效药与口服药一样,需微调才能达理想剂量。

发布了文章

抗抑郁治疗----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精准医疗从研发、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颠覆了传统医学体系。传统药物治疗对待患者都是对症下药,很多依靠的医师的经验;精准医疗则以大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将病患的内在基因和外在环境结合,为其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实现靶向用药。用于优化个体肿瘤等患者的精准医学治疗效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在精神病学方面进展较少。抗抑郁药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但其治疗抑郁症仍存在试错的成分,不仅导致治疗失败,还会变相增加治疗成本。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个体的遗传变异可能与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及副反应的可变性有关。研究显示,使用GeneSight(Myriad Genetics)精神药物基因检测指导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药物选择时,治疗有效的可能性升高30%,达到缓解的可能性升高50%。组合药物基因组学(Combinatorial pharmacogenomics)可找到那些可能因为遗传因素而效果不佳、副作用大及需要更换的治疗手段,进而改善治疗结局。2018年的数据,当时美国有3万名医师正在使用GeneSight测试,已治疗了超过70万患者。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抗抑郁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处方指南,作为精神病学精准医疗的模板。在2016年发表于《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一篇综述中提及,研究人员发现为个体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药物治疗建议(除大规模临床试验数据外)可以改善治疗。虽然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当繁复,研究者们正在尝试去了解两者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导致精神疾病。目前有关于抗抑郁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作为可操作数据,根据患者的遗传编码所对应的代谢酶,可以为特定患者选择所需疗效,同时具有最小副作用的抗抑郁药物。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细胞色素P450(CYP)基因变异,目前已知其会影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代谢的方式。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分析了编码两种CYP代谢酶(CYP2D6和CYP2C19)的约140种主要的遗传等位基因变体。例如帕罗西、汀氟西汀以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主要由CYP2D6代谢;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则主要由CYP2C19代谢。遗传变异分为四个主要代谢表型: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正常代谢型,快速代谢型。快速代谢型具有潜在的较低的药物生物利用度,因此可能降低疗效。慢代谢型失去产生功能性酶的能力,导致药物血浆水平升高,潜在增加不良反应率。不同种类抗抑郁药的存在各自不用的副作用,有些副作用可能会影响依从性,也可能危及患者。在处方抗抑郁药之前,先获得患者的药代动力学信息,更可能处方安全性更高的药物,同时也可以根据遗传结构调整药物剂量。例如,西酞普兰与剂量依赖性QTc间期延长有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最初批准日剂量不超过40 mg,后来将该剂量改为每天不超过20 mg,FDA还将CYP2C19的慢代谢型作为QTc延长的危险因素。精准医疗是未来药物治疗发展的方向。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遗传检测成本的不断下降,更好的保险制度落实以及更多临床证据的延伸,都将进一步增加其临床治疗的实际意义。基因分型将成为处方相关抗抑郁药之前的常规检测,并推而广之到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更多的转化研究将临床神经科学、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与精神病学的临床实践更紧密地联系,使基于证据的个性化精神病学实践成为现实。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