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652057

赵天智

乌镇互联网医院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讲师,医学博士,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颅底组组长。擅长颅内各种复杂肿瘤(尤其是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如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诊疗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脑膜瘤
垂体瘤
听神经瘤
神经瘤
腺瘤
头痛
脑肿瘤
良性肿瘤
癫痫

发布了文章

6位脑膜瘤患者咨询手术治疗,赵天智主任为什么给了不一样的治疗方案?

近期,在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6位脑膜瘤患者咨询手术治疗,得到了不一样的治疗方案。   赵天智主任介绍:这位患者的肿瘤肿瘤附近没有很重要的颅神经,离中脑水管还有点远。从患者提供的检查资料对比,肿瘤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继续随访观察,如发现肿瘤长大则手术治疗。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提供的检查资料及患者无症状,建议继续随访观察,如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症状或肿瘤变大,及时手术治疗。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提供的检查资料,核磁上面颅脑内并没有看到明显的问题,蝶窦里面好像有一点异常,最好能再做个增强核磁,另外到耳鼻喉科就诊,听听他们的意见。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的检查资料,病变引起水肿还比较明显,而且占位体积比较大,应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是开颅手术,但它也是一种微创手术,就是在开颅手术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去保护神经、血管、脑组织,减少它们的创伤,这就是微创的开颅手术。手术一切顺利,做完手术是和正常人一样。   赵天智主任介绍:这位患者是已经做脑膜瘤手术,但出现脸部麻木,以及呕吐,走路漂移等症状,建议放射治疗,控制生长。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提供的检查资料,肿瘤变化不大,可以继续观察,每隔一年做一次核磁。   脑膜瘤的治疗方法该如何选择?脑膜瘤是颅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较缓慢,病程周期较长。部分患者发现症状时,已经生长10年甚至几十年。还有部分患者发现脑膜瘤后,观察20-30年后都不会生长。因此对于生长较慢的良性脑膜瘤,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   1、手术:治疗最彻底,根据切除程度,可以分为彻底切除、次全切和近全切。虽然手术治疗效果最彻底,但是手术也有缺点,理论上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最严重的是生命危险。头颅手术风险相对其他手术更大,可能会引起昏迷、偏瘫,以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感染、术后癫痫、头痛等。但是如果患者手术顺利,虽然上述风险理论上存在,并非一定会发生;   2、放疗:常使用伽玛刀治疗,如果脑膜瘤体积较大,可能需进行适形放疗。放疗优点在于无创,仅需使用射线进行照射,缺点是存在脑膜瘤控制不住再生长的情况。因脑膜瘤如果被放射线照射后再生长,局部如果有重要神经和血管,可引起粘连,如果再去做手术,会极大增加手术难度。医生在给患者选择伽玛刀时,需考虑到患者对手术能否接受,评估患者身体条件,如心、肺等其他基础器官能否耐受手术,以及是否有恐惧手术的情况;   3、观察:临床上通过影像学判断脑膜瘤,如果生长较缓慢,同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以先观察。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或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脑膜瘤增大,此时再考虑手术或伽玛刀治疗。

发布了文章

听神经瘤涉及位置、分级及治疗

闻名世界的神经生理学家Harvey Williams Cushing在他1917年的专著中,就对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做出了初步的统计和描述,根据Cushing教授的描述,听神经瘤可导致听觉障碍,颅内压升高,身体平衡能力降低等问题。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专家学者们发现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可随着肿瘤的发展阶段及大小变化而加深,为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需悉知听神经瘤的症状。  I级:听神经瘤初发阶段  在初发阶段的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可能是从产生听觉的变化开始,通产会有听到的声音变扭曲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失去平衡感以及单侧听力丧失之类的问题。  II级:肿瘤延伸到后颅窝,但未压迫脑干  随着听神经瘤的生长,后颅窝区域开始受到影响,虽然此阶段还没有开始压迫到重要的脑干,但可以干扰与面部(三叉神经)感觉相关的神经,已经可以导致面部无力或面部麻痹,以及耳鸣、头晕目眩。  III级:肿瘤压迫脑干,中线未移位  IV级:肿瘤压迫脑干,中线移位  当听神经瘤到III级和IV级阶段时会变大并最终压迫附近的脑结构,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晚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包括难忍的头痛,恶心和呼吸问题,甚至可能会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听神经瘤如何有效治疗?  听神经瘤的治疗选择包括观察,手术和放射外科。最佳治疗方案根据肿瘤是大还是小,是否在治疗前引起神经损伤和患者个人情况而变化。由于听神经瘤生长缓慢,因此并不总是需要立即干预,所以对于非常小,无症状的听神经瘤,以及老年患者和有严重医疗问题的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采用保守的观察方法。  对于听神经瘤治疗的手术治疗方法,重要问题是保护面神经,保持听觉和控制肿瘤。

发布了文章

脑垂体瘤有哪些临床症状?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一旦患上垂体瘤,就可能对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工作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垂体瘤的类型与症状多种多样,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多,很容易被患者忽略。  赵天智主任介绍:女性脑垂体瘤患者,在临床上可能表现为激素分泌的异常症候,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肢端肥大症,因为患者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形成闭经、不孕等问题。脑垂体瘤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患者会表现为持续性头痛。如果患者的视交叉神经受到了压迫以后,会出现视力的减退、视野缺损,可能会形成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表现。当出现这些表现以后,应该积极到神经科急诊就诊,进行头部核磁检查、体内激素是否异常的检查,尽早的诊断、合适的治疗,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目前,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泌乳素腺瘤,药物控制最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泌乳素水平,泌乳素水平回到正常以后,相应的生育能力、性功能、月经紊乱等问题也会随之恢复。专家建议其它垂体瘤的首选治疗仍为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不仅在于有效切除肿瘤,而且还要尽力保留正常的腺垂体组织,减少压迫,力争激素水平回到正常,恢复正常内分泌生理。目前手术方法最常采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近年来经蝶窦术式不断改进,同时应用最新的神经内窥镜技术,在术中更清晰看到肿瘤及其周围的结构,使得手术更微创、更精细,肿瘤切除更彻底,相应的术后并发症也减少。

发布了文章

垂体瘤手术治疗治疗恢复健康,一封感谢信表达真诚感激之情。

临床中,由于垂体瘤的类型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会不同,有些可以药物治疗,有些必须手术。那么,垂体瘤手术治疗效果如何?听听已经手术后的患者讲述亲身治疗经历。  第一位患者:“我们从榆林来到西安给我老公看病,是垂体瘤,需要手术,跑了西安4家大医院,都是找大教室,遇到赵天智主任团队停下来脚步,我们的感受是:医生很有耐心,专业讲解很细致,我的疑问都能一一解答,太大非常好,半了预住院,医生指导让我们很快完成检查,周末我有问题问医生,都及时耐心解答,手术是赵天智团队医生做的,非常成功,目前已经出院,身体恢复很好,没有任何后遗症,这个团队分工明确,责任心强,每个环节无缝斜街,给我们最优的医疗和服务,非常温暖,非常满意,再次感谢!”  第二位患者:“我母亲垂体瘤手术,是赵天智主任团队从鼻子做的,微创,很成功,身体恢复快,感谢医术精湛,最强脑肿瘤团队,感谢赵天智主任!”  对于垂体瘤,需要关注的点较多,但最应注意的是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垂体瘤可分为两类,包括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垂体瘤,治疗方法如下:  1.功能性垂体瘤:会导致激素分泌增加,包括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通过功能性垂体腺瘤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如泌乳素性垂体瘤,并非首选手术治疗。但其他激素性垂体瘤,可能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2.非功能性垂体瘤:仅通过生长压迫周围,并未引起激素异常。通过非功能性垂体瘤未引起明显压迫症状时,如未引起视力下降,可以选择保守观察治疗,无需积极手术治疗。  因此,患有垂体瘤时,应注意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观察,应进行个体化选择。

发布了文章

不用手术的脑膜瘤患者观察期多久?最佳的年龄节点是多少岁?

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位置不同,还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在老年人,尤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多见。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尤其在高龄病人。  临床上对于脑膜瘤的治疗有:观察、放疗、手术;三种治疗方法的风险来说,手术到放疗的治疗风险从高到底。  对于无症状的脑膜瘤建议观察,最佳的年龄节点65岁,65岁以前的患者建议观察。但肿瘤出现长大或出现症状的情况下,随时可以手术治疗;65岁以后的患者就必须要手术治疗了,因为再往后患者身体的耐受手术、耐受其他治疗的技能就每况愈下。  提醒:65岁这个时间节点去做手术,既能减少前面做手术出现风险的几率,又能减少后面肿瘤再增加这种风险的几率。

发布了文章

【在线答疑】发现垂体瘤,是否一定要做手术?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以前有头疼的现象,去年也去医院做过CT,没有发现问题,一直就以为是偏头疼,但今年2月份体检时发现大小约2.8*1.9*1.8的垂体瘤,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我不太想手术,就想咨询下,还有没有别的治疗方法?”  赵天智主任介绍:根据患者现提供的检查,在鞍区有一个比较大的占位,至于是否需要手术,还需要完善垂体的检查,因为一些垂体瘤属于功能性,但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可能通过药物就能控制,建议再查下垂体的相关激素,性激素五项、甲功五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节律、生长激素及视力视野,了解下视交叉受压的程度,引起的临床正常,再决定治疗方案。  患者疑问:我已经做过这些检查,现在就发给您,如果是药物治疗的话,这个垂体瘤会变小或者消失吗?  赵天智主任介绍:根据现提供的所有资料,不一定需要手术,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同时大部分泌乳素型垂体瘤通过药物治疗以后是会变小的,不一定能完全消失,但通过药物把肿瘤的体积缩小,激素恢复正常就可以了。  哪些垂体瘤需要手术治疗?  一种是肿瘤引起内分泌功能破坏造成的,比如泌乳素型的垂体瘤女性病人会出现月经不调、泌乳,而男性则会出现性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病人会出现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等,而ACTH型垂体瘤的病人会出现以躯干为主的肥胖、满月脸、皮肤变薄等。  另外一种症状是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结构,比如最常见的压迫视神经引起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有的肿瘤会压迫脑子的“下水道”引起脑积水造成病人昏迷。  治疗方式:目前,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术后残留、复发及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药物溴隐亭可使部分泌乳素腺瘤缩小,使闭经泌乳消失,恢复生育功能,可作为未育妇女首选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垂体肿瘤的类型而定。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不仅将肿瘤切除,快速、彻底的解决患者的相关症状,还可以取得病理诊断,明确病情是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有的患者药物治疗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当然,垂体瘤患者需要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来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因此对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

发布了文章

【在线答疑】67岁听神经瘤患者还能手术吗?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家属留言:“我家人今年67岁,多年前右耳就听不到声音,今年1月的时候摔倒一次,体检查出高血压,经吃药治疗,血压降低。2月份经核磁共振检查出右耳听神经瘤,良性”  赵天智主任介绍:根据患者提供的检查资料,这个大小的听神经瘤,再结合患者的年龄,建议应该首选手术治疗,如对手术有顾虑或者自身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选择放射治疗。  患者疑问:医生,我们愿意手术治疗,手术的时间,及觉得什么时候合适?  赵天智主任介绍:由于我今年在新疆援疆,还有4-5个月的时间,而且听神经瘤生长缓慢,可以等到我回来再手术,先跟我助理联系,安排手术事宜。  听神经瘤手术如何保听保面?  听神经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神经,随着肿瘤生长变大,压迫桥脑外侧面和小脑前缘,充满于小脑桥脑角内。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属良性病变,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和转移,如能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  医疗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听神经瘤的治疗效果,手术的目的也从以前的肿瘤切除进展到目前的肿瘤切除加功能保留。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追求的极致目标是除了完全切除肿瘤外,保留面神经功能及为具有实用听力患者保留听觉功能。  听神经与面神经的关系  面神经的运动纤维起始于脑桥下网状结构深部的面神经运动核,面神经纤维从核出发后向背内侧行走,向上弯绕外展神经核,形成菱形窝的面丘,随后向前、下、外侧延伸,于脑桥和延髓交界的外侧部穿出脑桥,在桥小脑角处位于听、展神经之间,与听神经一起进入内听道,在内听道底部与听神经分道进入面神经管,于该管以前外-后外下方的迂曲径道出茎乳孔。由于与面神经位置紧邻,起源于前庭神经的听神经瘤常与面神经粘连、压迫使面神经变薄、移位,使得外科医生在术中辨认保护面神经变得困难,造成面神经损伤,甚至断裂。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发布了文章

脑膜瘤手术如何降低风险?

脑膜瘤一般为一种附着于硬脑膜的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由肿瘤性脑膜上皮(蛛网膜)细胞所构成;少数可为恶性;有15种变型,其中9种属I级(良性),3种属II级(低度恶性),3种为III级(恶性)。  脑膜瘤多为球形或分叶形,质地坚硬,血供丰富,包膜完整,分界清楚;少数为偏平状或盘状,沿硬脑膜蔓延,并可侵入颅骨甚至颅外组织。瘤内可见钙化。  临床表现:  起病慢,病程常,可达数年之久,初期症状及体征不明显,以后逐渐出现颅内高压征集局部定位症状和体征。剧烈头胀、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及眼底视乳头水肿。  局部定位征象因肿瘤所在部位而异。大脑凸面及镰旁脑膜瘤,若肿瘤位置偏前方常无局部局部定位征象;肿瘤位于中部的则表现为痴呆或运动感觉障碍;偏后方的常出现同侧偏盲和明显头痛。  蝶骨嵴脑膜瘤表现为一侧视力减退、眼球固定、对侧视乳头水肿和非搏动性突眼等  嗅沟脑膜瘤早期即出现嗅觉障碍。  后颅窝脑膜瘤多有一支或多支脑神经受到刺激或受损的症状、体征,颅内高压征出现较天幕上的脑膜瘤早而明显  脑室内脑膜瘤早期就可出现严重的颅内高压征,而局部定性征象不明显。  脑膜瘤首选手术治疗  脑膜瘤是一种潜在可治愈性肿瘤,外科手术治能逆转大多数神经系统体征,大多数脑膜瘤。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病人得以治愈。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脑室、脑桥小脑角、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对海绵窦脑膜瘤,要考虑到有损伤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风险,外科治疗要求高,应选择正规神经专科医院就诊。  术中神经导航系统  神经导航技术又称为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或影像导向外科,是立体定向技术、代影像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结合的产物。神经导航可以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实时指导手术操作的精确定位技术,其意义在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边界以保证手术的微创化。对于小的脑膜瘤和深部脑膜瘤可精确的定位,指导手术,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  术中电生理监测  临床手术中神经系统监护或称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一个术语,用来表达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监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凡是可能影响到脑、脊髓、神经根和外周神经功能的手术,都可以在手术中通过不同方式的神经监测技术直接了解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神经损伤的机会,提高手术质量,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估价重症昏迷病人的预后,利用脑电图监测,使处于药物性冬眠的病人脑组织功能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护脑组织。

发布了文章

垂体瘤手术、伽马刀治疗方法的选择

垂体瘤是一种颅内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垂体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颅内肿瘤的15%左右。垂体瘤虽为良性肿瘤,但肿瘤生长会压迫视交叉、海绵窦、正常垂体等结构,引起视力视野障碍、头痛、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同时,功能性腺瘤因为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闭经、泌乳、不孕、性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给大家科普:垂体瘤伽马刀治疗和手术有什么区别?  (1)伽玛刀不是手术治疗  经常有人把伽玛刀治疗称为伽玛刀手术,好像认为伽玛刀也是手术治疗的一种,这是不对的。  伽玛刀的主要原理是采用多个小照射野、三维方向集束的伽玛射线,利用立体定向的原理,选择性地确定包括正常或病变组织的颅内靶点,大剂量地照射以达到治疗目的,不同于外科手术的直接切除。因此伽玛刀仍然属于放射治疗的手段,而不是手术。  (2)伽玛刀尚不能达到与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伽玛刀的手段是用射线损毁肿瘤细胞,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是无论照射的多么精确有效,也不能像外科手术一样在切除病灶的同时重建组织器官功能,所以伽玛刀目前不可能代替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垂体瘤的首选。  垂体瘤源于垂体前叶和后叶以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的肿瘤,是鞍区最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垂体瘤常具有内分泌功能,可造成多种内分泌紊乱。垂体瘤大部分是良性的,少数为恶性或呈侵袭性生长。  为什么垂体瘤会影响视力?  早期的垂体瘤常无视力视野问题,随着肿瘤慢慢长大,向上伸展,压迫视交叉神经,则出现视野缺损,之后病变增大,压迫较重,缺损可扩大至双颞侧偏盲。如果未及时治疗,视野缺损可再扩大,并且视力也有减退,以致全盲。因为垂体瘤多为良性,初期病变可持续相当时间,待病情严重时,视力视野障碍可突然加剧,如果肿瘤偏于一侧,可致单眼偏盲或失明。  什么是经鼻蝶微创手术?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对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了很大的飞跃,诊断和治疗水平越来越高。  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是微创技术一大进展,此入路经历了借助显微镜和内窥镜两种工具,尤其是内窥镜技术使手术创伤,肿瘤切除程度,具有了革命性进展。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约95%的垂体瘤手术可通过经鼻蝶入路完成,应用神经内镜,借助鼻腔里面一个小切口,神经外科医生便可以利用这一微小的通道,到达脑垂体,进行垂体病灶的微创手术治疗。由于切口是在鼻腔里面,外表是看不到任何手术痕迹的。该入路具有肿瘤切除彻底、脑组织及神神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可开阔手术视野、切除肿瘤更彻底。  当你出现视物模糊,视野变窄,重影时请在排除眼科问题抑或短时间内经眼科诊治无效时,不要犹豫找神经外科医生看看,因为影响眼睛视力视野,眼球运动的神经都是从颅内起源的。一个头部CT或MRI可能会让你更早的发现颅内问题,尽早的治疗。

发布了文章

哪些垂体瘤适合药物治疗?

垂体瘤是临床第二常见的颅内肿瘤(约10%)发病率在1/1000左右属于良性腺瘤。临床上,颅内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垂体瘤也是一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垂体瘤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那么,哪些垂体瘤患者可以服药治疗?又可以服用哪些药物?  垂体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泌乳素型垂体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及无功能垂体腺瘤等。不同类型的垂体瘤症状表现不一样,治疗方式也不一样。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泌乳素型垂体瘤和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在短期内可以不做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服用相关药物来控制病情。  泌乳素型垂体瘤  泌乳素型垂体瘤是激素分泌型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垂体泌乳素细胞瘤分泌过量泌乳素引起,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闭经、溢乳、不孕(育)、高泌乳素血症等。  泌乳素型垂体瘤治疗首选药物治疗,据统计75%左右的患者在服用溴隐亭缩小肿瘤体积,泌乳素水平降低,甚至恢复正常。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服用药物治疗,比如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则还是需要手术治疗。  总的来说,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在就诊后,医生会根据肿瘤大小、泌乳素水平等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多数时候可以吃药治疗。但药物并不适合所有患者。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的发病率仅次于无功能型垂体瘤和泌乳素型垂体瘤。临床上,生长激素垂体瘤主要症状是上涨激素过度分泌导致患者出现肢端肥大症。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的治疗首选手术,可以快速降低激素水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手术,比如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服用药物。再者,有的患者术后复发,也可以通过药物控制。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生长抑素类药物(奥曲肽、兰瑞肽等)、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培维索孟)控制患者生长激素水平,甚至缩小肿瘤体积。但是,药物的副作用和昂贵的价格也是影响药物治疗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生长激素型垂体瘤首选手术,但是药物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临床医生多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诊疗方案!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不仅将肿瘤切除,快速、彻底的解决患者的相关症状,还可以取得病理诊断,明确病情是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有的患者药物治疗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当然,垂体瘤患者需要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来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因此对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

发布了文章

【在线答疑】发现无症状、良性脑膜瘤,是定期观察还是手术治疗?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2022年9月磁共振检查脑膜瘤大小2.4*1.9*2.5cm,2024年2月磁共振检查脑膜瘤大小2.3×2.0×2.7cm,如果休息不好会感觉头痛,休息好之后疼痛消失,我现在这种情况是继续观察呢,还是需要手术?”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对于没有症状、考虑良性的病变,我一般建议观察,观察到60岁的时候再手术,这样可以保持现在良好的生活质量,让可能发生的手术风险(虽然不一定会发生)来的更晚一点,如果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病变有长大或者出现明显的症状,那么可以随时手术。  患者疑问:请问观察是做ct还是核磁?多长时间做一次?  赵天智主任介绍:做核磁,一年一次。  患者疑问:请问在观察期间,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禁忌吗?  赵天智主任介绍:在观察期间,一般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行。  脑膜瘤是常见的相对良性脑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发现时一般都比较大了,压迫其他功能区域,如运动功能,语言、嗅觉、平衡功能等等,才会发现。  目前,临床上主主张对于出现肿瘤生长较快或出现癫痫、虚弱乏力、感觉缺失、颅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症状,需要手术治疗。即便需要手术治疗,随着神经外科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也有了显著提高,因此,患者在发现脑膜瘤后最重要也是唯一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开展治疗或随访。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如双极电凝,超声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断改进和普及,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病人得以治愈。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脑室、脑桥小脑角、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对海绵窦脑膜瘤,要考虑到有损伤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风险,外科治疗要求高,应选择正规神经专科医院就诊。  术中神经导航系统  神经导航技术又称为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或影像导向外科,是立体定向技术、代影像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结合的产物。神经导航可以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实时指导手术操作的精确定位技术,其意义在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边界以保证手术的微创化。对于小的脑膜瘤和深部脑膜瘤可精确的定位,指导手术,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  术中电生理监测  临床手术中神经系统监护或称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一个术语,用来表达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监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凡是可能影响到脑、脊髓、神经根和外周神经功能的手术,都可以在手术中通过不同方式的神经监测技术直接了解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神经损伤的机会,提高手术质量,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估价重症昏迷病人的预后,利用脑电图监测,使处于药物性冬眠的病人脑组织功能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护脑组织。

发布了文章

【在线答疑】发现脑膜瘤需要手术吗?微创还是开颅手术?

日前,在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家人在1个月前出现头晕,行走和提问改变时出现,到医院查头颅核磁平扫提示左侧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相邻脑干及小脑受压,局部小脑水肿,考虑脑膜瘤可能,建议进一步MR增强扫描。目前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微创还是开颅手术?”  赵天智主任介绍:根据患者提供的检查资料,患者病变引起来的水肿还比较明显,而且占位体积较大,应考虑手术,手术是开颅手术,但它也是一种微创手术,就是在开颅手术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的去保护神经、血管、脑组织,减少它们的创伤,这就是微创的开颅手术。  患者疑问:如果在咱们医院手术,费用多少?大概几天可以出院?术后是不是可以恢复正常人一样?  赵天智主任介绍:在我们医生做手术费用大概在7-8万,如果一切顺利,做完手术是和正常一样的。  提醒:由于脑膜瘤属于良性病变,一般不侵犯脑组织,术后症状改善迅速,发生后遗症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一刀两周即可恢复正常,比如位于大脑半球凸面,矢状窦前1/3、大脑镰、脑室内的脑膜瘤多在术后一周左右恢复;而位于嗅沟、矢状窦的中后部2/3、蝶骨平台、鞍结节和桥小脑角的脑膜瘤患者多在术后两周左右恢复;而位于蝶骨嵴内侧型、松果体区、岩斜区的脑膜瘤手术难度比较大,术中损伤重要血管、神经的风险增加,如术后出现后遗症,一般需要3-6月的康复才能基本恢复正常。

发布了文章

垂体瘤残留会全部复发吗?

目前垂体瘤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绝大多数垂体瘤首选手术治疗,手术已较成熟,其中以经鼻蝶显微镜下手术和内镜手术最为常见,对于较为复杂的垂体瘤可考虑开颅手术或经鼻蝶和开颅联合手术。放射性治疗常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控制肿瘤生长和恢复激素水平。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微腺瘤和术后的辅助治疗,调整异常激素水平,使肿瘤进一步缩小。  经鼻蝶手术主要包括显微镜下经鼻蝶和内镜下手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均已很成熟,是目前治疗垂体腺瘤最常用的手术入路,大约96%的患者可由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在高科技设备的帮助下,利用多模态影像重建和术中神经导航,将鞍底骨质、肿瘤以及重要血管展现于术者显微镜中,手术安全性和精准度得到极大的保证。目前经蝶手术入路的适应证有以下两方面:  1、肿瘤突向蝶窦及局限于鞍内;  2、肿瘤向鞍上垂直性生长;  垂体瘤治疗目的:控制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垂体功能;缩小甚至消除肿瘤;消除颅内占位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如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后通过放疗或药物治疗控制肿瘤生长;放疗或药物治疗使肿瘤缩小、变软后再行手术治疗等可扬长避短,提高疗效,降低风险。因此,多学科治疗也是垂体瘤的好帮手,通过手术、药物、放疗及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让患者获得最好的疗效。  患者垂体瘤有残留,不一定会全部复发。对于生长较慢的垂体瘤,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患者,以及肿瘤位置较复杂,如果术中强行切除,可能会造成严重并发症。部分外科医生会选择保守的手术方案,不强行切除此部位,并进行随访、观察,不一定会马上复发,甚至观察较长时间都不一定会复发。  部分垂体瘤生长较活跃,术后病理报告中描述为生长活跃指数较高,此类患者术后需要密切随访,因为此类肿瘤再生长和复发的几率较大。患者通过动态观察,若发现垂体瘤有生长倾向,需及时做放疗,甚至进行二次手术。

发布了文章

脑膜瘤治疗方法有哪些?该如何选择?

脑膜瘤是颅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较缓慢,病程周期较长。部分患者发现症状时,已经生长10年甚至几十年。还有部分患者发现脑膜瘤后,观察20-30年后都不会生长。因此对于生长较慢的良性脑膜瘤,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1、手术:治疗最彻底,根据切除程度,可以分为彻底切除、次全切和近全切。虽然手术治疗效果最彻底,但是手术也有缺点,理论上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最严重的是生命危险。头颅手术风险相对其他手术更大,可能会引起昏迷、偏瘫,以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感染、术后癫痫、头痛等。但是如果患者手术顺利,虽然上述风险理论上存在,并非一定会发生;2、放疗:常使用伽玛刀治疗,如果脑膜瘤体积较大,可能需进行适形放疗。放疗优点在于无创,仅需使用射线进行照射,缺点是存在脑膜瘤控制不住再生长的情况。因脑膜瘤如果被放射线照射后再生长,局部如果有重要神经和血管,可引起粘连,如果再去做手术,会极大增加手术难度。医生在给患者选择伽玛刀时,需考虑到患者对手术能否接受,评估患者身体条件,如心、肺等其他基础器官能否耐受手术,以及是否有恐惧手术的情况;3、观察:临床上通过影像学判断脑膜瘤,如果生长较缓慢,同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以先观察。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或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脑膜瘤增大,此时再考虑手术或伽玛刀治疗。

发布了文章

听神经瘤早期症状有哪些?该怎么治疗?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肿瘤,早期症状与其起源有关。听神经不是1根神经,分为蜗神经、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还包括紧邻的面神经,等于4根神经组成一束神经。听神经瘤起源于前庭上神经和前庭下神经,这2根神经下方是主管听力的蜗神经和管面部功能的面神经。患者早期主要症状是因听神经瘤压迫蜗神经,引起听力下降或耳鸣。  通常发生上述症状后,患者一般会到耳鼻喉科就诊。如果耳鼻喉科医生建议患者做核磁共振,会发现在内听道里有占位性病变,此时可能会转到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是目前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如果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抗拒手术,及时手术有利于保留听力。治愈患者朋友们担心的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发布了文章

听神经瘤不做手术会怎么样?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0%。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10%,发病率约为1/10万人。临床上,听神经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听神经受到影响,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需要同正常耳科疾患鉴别。据统计,57%的听神经瘤患者会出现耳鸣、听觉障碍或者有耳部症状;26%的听神经瘤患者会出现突发性耳聋。因此,当出现听力异常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听神经瘤的可能。  患有听神经瘤,不进行手术,随着听神经瘤进展,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听力下降:随着疾病自然进展,听力会慢慢下降,此过程可能会较长,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  2、手术难度增大:随着听神经瘤生长,体积增大后,手术时再保留面神经、听神经的难度会增加。  通常医生给不同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会考虑个体化原则。如果患者有听力,术中保留听力的把握不大,但肿瘤较小,没有明显压迫,为保留患者双耳听力的生活状态,可能会建议先观察。如果病情发生变化,如听力急剧下降,或肿瘤进行性增大,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有听力,术中保留听力的可能性较大,会建议早期手术,因早期手术可能将听神经瘤和面神经、听神经分开,并全切听神经瘤,将来可能终身保留听力。因此,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

发布了文章

垂体瘤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对于垂体瘤,需要关注的点较多,但最应注意的是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垂体瘤可分为两类,包括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垂体瘤,治疗内容主要如下:  1、功能性垂体瘤:会导致激素分泌增加,包括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皮脂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通常功能性垂体腺瘤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如泌乳素性垂体瘤,并非首选手术治疗。但其他激素性垂体瘤,可能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2、非功能性垂体瘤:仅通过生长压迫周围,并未引起激素异常。通常非功能性垂体瘤未引起明显压迫症状时,如未引起视力下降,可以选择保守观察治疗,无需积极手术治疗。  因此患有垂体瘤时,应注意选择正确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观察,应进行个体化选择。

发布了文章

垂体瘤手术需要开颅吗?

目前,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术后残留、复发及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药物溴隐亭可使部分泌乳素腺瘤缩小,使闭经泌乳消失,恢复生育功能,可作为未育妇女首选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垂体肿瘤的类型而定。  随着神经外科技术不断发展,脑垂体瘤的手术方式及手术理念在不断改进。早期内镜技术还未发展成熟时,脑垂体瘤手术通常都采用开颅手术,通过在头部打开切口,掀起脑组织后,到达蝶鞍处切除肿瘤,但是术区有较多盲区。随着经鼻手术不断发展、完善,以及不断微创,目前大部分垂体瘤都可以经鼻手术。  经鼻手术是指将内镜经过鼻腔进入颅内,在内镜直视下明确肿瘤和周围关系界面,将肿瘤彻底分离和切除。该手术对患者既无外观影响,又比显微镜更加彻底,无盲区切除。因此对于大部分脑垂体瘤,会采用内镜手术进行治疗,但某些情况下内镜也存在盲区,如果脑垂体瘤突破鞍膈,向颅内长得较多,内镜查看不到,通常需联合内镜和开颅手术治疗。

发布了文章

听神经瘤术后复发怎么办?

听神经瘤术后复发的处理应该因人而异,要取决于听神经瘤术后复发的程度,主要分析有以下几点:1、保守治疗:如果病人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肿瘤稍微增加,同时患者面神经功能或听力存在,建议可以保守接受放射治疗。在此情况下,二次手术通常不如第一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可以明显发现肿瘤和神经的界面,可以较好识别和保护神经和肿瘤。二次手术时肿瘤和神经之间可能发生粘连,较难识别和做到精确分离,因此,放疗可能比手术带来的创伤小;2、手术治疗:如果是听神经瘤术后,部分病人没有长期随访,等到再次发现时,肿瘤体积较大并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比如压迫脑干引起肢体活动障碍,或者是压迫到小脑引起脑积水等较为很明显的症状,此时只有手术途径,要尽快的解除压迫。如果病人放疗控制不住的情况下,肿瘤还在继续增长,还要考虑手术治疗。

发布了文章

听神经瘤手术如何预防面瘫的发生?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0%。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10%,发病率约为1/10万人。临床上,听神经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听神经受到影响,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需要同正常耳科疾患鉴别。据统计,57%的听神经瘤患者会出现耳鸣、听觉障碍或者有耳部症状;26%的听神经瘤患者会出现突发性耳聋。因此,当出现听力异常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听神经瘤的可能。  除了耳部症状,听神经瘤患者可能会出现不稳感和平衡问题,表现为:眩晕、恶心及呕吐,面色苍白与多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  听神经瘤作为良性肿瘤,患者只要及时接受治疗,多数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听神经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临床上有的患者会问:能不能不手术?手术危险吗?  需要提醒听神经瘤患者的是:手术是目前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如果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抗拒手术,及时手术有利于保留听力。治愈患者朋友们担心的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预防术后出现听神经瘤面瘫有以下方案:  1、术中精细操作:在手术中要尽可能的去做到精细操作,将面神经识别,精细的从肿瘤上分离,如果黏连特别紧的情况下,必要时甚至可以残留少部分肿瘤,尽可能保住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是由于对患者将来的社交生活较为重要;  2、面-舌下神经吻合:如果由于肿瘤可能特别大,或者在某些出血的情况下为达到术中止血的目的等,确实造成面瘫,要根据术中的情况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如果术中确切发现已经无法找到面神经,或面神经已经彻底断裂,此时常建议患者早期做面-舌下神经吻合,用舌下神经代替面神经功能,帮助重建面部表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面神经会逐渐萎缩,因此患者需要尽早手术。在没有面神经营养支持的情况下,如果拖得越晚,即便用舌下神经去替代面神经功能,面部的表情也不一定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3、保守治疗:如果面神经在术中仅是短暂性损伤,此时还有恢复的可能性,通常不建议患者优先考虑面-舌下神经吻合,可以先观察0.5-1年的时间。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进行康复锻炼,包括搓揉面部、针灸,或面部康复性运动等。如果病人的面神经功能有恢复,可以起到较好的观察效果,通常无需再行手术。如果在此过程中,患者的面神经没有改善,甚至呈现进行性加重,此时再进行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手术,纠正面瘫。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