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61314

石长贵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脊柱疾病的诊治,注重脊柱健康的研究与宣传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AS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颈痛
腰痛

发布了文章

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有哪些?

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上一讲我们谈到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神经所处的管道发生了骨性或者纤维性狭窄,导致神经受到压迫和刺激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通俗的理解就是“神经所住的房子变小了”。保守治疗无效时就需要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大部分腰椎管狭窄症可以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微创手术方式:第一大类:微创减压手术所谓微创减压手术就是借助微创的手段将神经管道内的致压物清除,也可以理解为,对房子进行大扫除,清除杂物,让神经活动的空间变回以前的状态。由于仅清理杂物,对房子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影响,所以微创减压手术不需要进行“钢钉”固定。这种减压手术的适应症一般适合:轻中度狭窄、1-2节段狭窄、且没有腰椎不稳的患者。目前主流的微创减压的技术有三种:经皮内镜减压技术,双通道内镜减压技术,微创通道减压技术。(1)经皮内镜减压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就是在皮肤和肌肉中打一个“洞”,洞的外口是皮肤,约1cm大小,洞的深面是椎管;将内镜放入这个“洞”内,把椎管内的结构进行放大,然后借助显微器械清除椎管内的致压物,包括肥厚的黄韧带、或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增生的关节突关节。相当于对“房子”的后方、前方和两侧方的杂物进行清理。经皮内镜减压技术的特点在于:显微器械是经过内镜中的管道进入,减压范围有限,且技术难度高,但创伤小。(2)双通道内镜减压技术(biport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又称“UBE技术”,与“经皮内镜技术”不同的是:“双通道内镜技术”需要在皮肤和肌肉内打两个“洞”,一个洞用于放置内镜,以观察和放大椎管内结构,另一个“洞”用于放置器械,以进行“房子杂物”的清理工作(清理椎管内致压物)。双通道内镜减压技术特点在于:器械可以采用常规器械,减压范围更大,操作更熟悉,但创伤比“经皮内镜技术”稍大,因为需要切开两个小口。(3)微创通道减压技术(tubular-assisted decompression):这种微创技术也是在皮肤和肌肉上打个“洞”,但这个“洞”更大,约2cm大小,并在洞内放置一个较大的工作通道,外科医生采用常规器械在这个工作通道内进行“房子杂物”清理工作(清理椎管内致压物),在操作时可以借助也可以不借助显微内镜进行操作。微创通道减压技术特点在于:减压范围更大一些,操作更熟悉,但创伤也更大一些。所以目前临床应用普及程度已不及前两种技术。 第二大类:微创融合固定手术所谓“微创融合固定手术”就是借助微创的手段,除了清理椎管内的致压物之外,还去除椎管周围的骨性结构,以最大范围的扩大椎管面积;也就是说除了清理房子内的杂物外,还将房子的墙壁也进行拆除,对房子进行“扩建”工作。由于墙壁拆除后影响到椎管整体的稳定性,就需要进行“钢钉”固定。这种微创融合固定手术的适应症一般适合:重度椎管狭窄、多节段椎管狭窄、伴有侧弯或腰椎不稳的患者、继发于腰椎滑脱或腰椎骨折的椎管狭窄患者。这种微创融合固定技术同样也有三种方式:(1)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固定术;(2)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固定术;(3)微创通道下腰椎融合固定术。与上述介绍的微创单纯减压技术相似,这三种微创融合固定手术也是借助“经皮单轴内镜手段”、“双通道内镜手段”、“微创通道技术手段”来完成,所不同的是,除了清理椎管内的致压物外,还需在“内镜”或“通道”内进行更大范围的骨质和椎间盘的切除,实现椎管的扩大减压。最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打几个小洞,置入“钢钉”,也就是所谓的“经皮微创螺钉固定”。这三种微创融合固定技术术后的疗效相似,一般外科医生会根据经验和病人情况进行选择。(1)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固定术:在内镜工作通道内完成减压和融合,另在皮肤上切几个小口,用于植入经皮螺钉,以辅助固定。(2)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固定术:皮肤上切两小口,一个小口放置内镜进行观察,在另一个小口内完成减压和融合,另在皮肤上切几个小口,用于植入经皮螺钉,以辅助固定。(3)微创通道下腰椎融合固定术:在皮肤上切一个长约2cm的切口,放置工作通道后,在工作通道内完成减压和融合,然后植入经皮螺钉,以辅助固定。 作者简介:石长贵,医学博士,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六上午。图片参考:[1] Dong Hwa Heo, Choon Keun Park. Clinical results of percutaneous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 application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Neurosurg Focus. 2019 Apr 1;46(4):E18. doi: 10.3171/2019.1.FOCUS18695.[2] Ahn Y. Current techniques of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 in spine surgery. Ann Transl Med. 2019 Sep;7(Suppl 5):S169. doi: 10.21037/atm.2019.07.98.[3] https://thedoctorsofpt.com/why-back-surgery-should-be-avoided/[4] https://josr-onl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18-018-0725-1

发布了文章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如何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神经所处的管道发生了骨性或者纤维性狭窄,导致神经在狭窄的管道内受到压迫和刺激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腰痛、下肢疼痛麻木、行走跛行等。腰椎管狭窄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下面带您了解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第一节:腰椎管狭窄症的结构基础首先,什么是椎管?椎管就是指“神经”所处的“管道”,通俗理解就是“神经”所住的“房子”。这个“房子”位于腰椎椎骨中央,呈一个椭圆形,“房子”周围有四面墙,前方的墙壁是椎间盘和椎体,两侧方的墙壁是关节突关节,后方的墙壁是黄韧带和椎板。所谓椎管狭窄,就是指“房子”内的空间变小了,神经的住所从“大房子”变成“小房子”,生活久了就会不舒服,反映到人体身上就是出现腰腿痛麻、行走不便等症状。 第二节: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的原因腰椎管狭窄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退变性椎管狭窄:是导致椎管狭窄最常见的原因,退变的意思就是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椎管的四壁结构都会发生老化,位于前壁的椎间盘可能会突出,椎体会产生骨赘;位于后壁的黄韧带会肥厚;位于侧壁的关节突关节会增生;这些结构的增生肥厚共同导致椎管狭窄,这就好比是家里的房子住久了,杂物就慢慢变多了,导致神经活动空间变小了,神经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就会表现出腰腿痛麻等症状。 (2)先天性椎管狭窄:打个比方,如果神经的住房面积以100平米达标,那么有些人打一出身神经就住在只有80平米的“房子”里,一般不会出现症状,但当房子内出现一点点杂物就会觉得拥挤,导致腰腿痛麻等症状的发生。也就是说,先天性椎管狭窄的人本身没有症状,但当出现退变老化时,会比椎管正常的人更容易产生症状。 (3)继发性椎管狭窄。原因包括1)腰椎滑脱:这是由于上下两节椎骨发生错位,导致位于其中的神经管道“扭住了”或“弯曲了”,在弯曲的位置出现了管道的狭窄。2)疤痕形成:继发于腰椎手术后,椎管四周产生疤痕,导致管道狭窄。3)腰椎爆裂性骨折:位于前壁的椎体发生骨折,碎裂的骨折块突入神经管道内,导致管道狭窄。  第三节: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椎管狭窄后主要引起以下三种症状:(1)“间歇性跛行”:指的是:行走几十或几百米之后,出现腰酸、腿痛及下肢麻木、无力,或双小腿酸胀,而蹲下或坐下休息数分钟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又可继续行走,因症状与行走后有关,且有间歇期,称之为“间歇性跛行”。我们可以理解为,神经所住的房子变小了,如果神经躺着或坐着不动,就不会感觉到房子小,而起身活动就会觉得活动空间不够,导致症状出现。 (2)腰部后伸受限或疼痛:指腰椎管狭窄的病人,会伴随有腰椎向后仰伸时出现疼痛,甚至疼痛放射至腿部;而当身体前倾或弯腰蹲下时会感觉舒服。这是因为腰椎的神经管道呈一个向前的弧形,当身体前倾时,神经管道会变得更大,而向后仰伸时,神经管道会变得更小。所以腰椎管狭窄的病人喜欢前倾或弯腰走路,喜欢骑自行车和上坡,因为骑自行车和上坡时身体处于前倾状态。 (3)腰腿疼痛、麻木:是指一侧或双侧下肢出现疼痛和麻木,这是由于“神经根管狭窄”(椎管狭窄的一种类型)所致,其症状与椎间盘突出时症状相似。椎管内的神经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位于中央的“马尾”和位于两侧的“神经根”,他们的关系就类似于家里的“大人”和“小孩”的关系,小孩就是神经根,是从马尾中发出来的。当位于两侧的神经根管狭窄时(也就是说“小孩”的生活空间变小时),症状往往更容易出现,而且症状也会更重一些,表现为下肢的疼痛和麻木。而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向侧方突出或侧壁的关节突关节增生。 第四节: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1)非手术治疗:当椎管发生狭窄后,神经在狭窄的空间内,如果能够适应,不产生严重症状,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让保护神经,让神经耐受这种状态。就好比:虽然以前住“豪宅”,现在住房面积变小了,但也能将就,生活久了就逐渐适应了这个小房子。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腰背肌功能锻炼等。(2)手术治疗:当椎管狭窄较为严重时(房子太小,太过拥挤),或存在神经根管狭窄(“小孩”的空间变小)时,往往症状就会很重,非手术治疗不一定能缓解症状,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单纯减压手术和彻底融合固定手术。1. 单纯减压手术:就是指仅去除增厚的黄韧带和部分椎板、或增生的骨质、或突出的椎间盘,也就是只“清除家里杂物”,让神经活动的空间变得更大,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相当于将已狭窄到80平米的房子进行清理,变回原来的100平米房子。目前单纯减压手术可以借助“微创内镜”或“微创通道”完成“清除杂物”的工作。 2. 彻底融合固定手术:就是彻底去除神经管道的墙壁,扩大神经管道的空间,包括去除后壁的椎板和黄韧带、侧壁的关节突关节,前壁的椎间盘;也就是进行“房子扩建”。由于四个墙壁都拆除了,房子也就就不稳定了,这时就需要在房子的周围“打钢钉”进行固定,相当于将已狭窄到80平米的房子进行扩建,扩大到150平米。目前可以采用“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完成“房子扩建”的工作。  作者简介:石长贵,医学博士,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六上午。图片参考:[1]Dutton M: Dutton’s Orthopaedic Examination,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 3rd Edition:www.acceephysiotherapy.com[2]https://www.braceability.com/blogs/info/lumbar-spinal-stenosis[3]https://www.welcomebackclinic.com/blog/Lumbar-Spinal-Stenosis-and-Neurogenic-Claudication.htm[4]https://www.livescience.com/43218-spinal-stenosis.html[5]https://www.bmj.com/content/352/bmj.h6234[6]https://miamineurosciencecenter.com/en/conditions/spinal-stenosis/[7] Antonio Pierro, Savino Cilla, Giuseppina Maselli, et al. Sagittal Normal Limits of Lumbosacral Spine in a Large Adult Population: A 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alysis. J Clin Imaging Sci. 2017 Aug 31;7:35. [8] https://www.bmj.com/content/352/bmj.h6234[9] https://www.otsuka.co.jp/en/health-and-illness/peripheral-artery-disease/signs/lumbar-spinal-canal-stenosis/[10] https://intermountainhealthcare.org/services/neurosciences/conditions/spinal-stenosis/[11] https://jss.amegroups.com/article/view/4956/html[12] https://www.isjonline.com/article.asp?issn=2589-5079;year=2020;volume=3;issue=1;spage=66;epage=77;aulast=Lokhande[13] https://musculoskeletalkey.com/minimally-invasive-tubular-decompression-for-foraminal-stenosis/[14] Boukebir MA, Berlin CD, Navarro-Ramirez R, Ten-Step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Lumbar Decompression and Dural Repair Through Tubular Retractors. 2017 Apr 1;13(2):232-245. doi: 10.1227/NEU.0000000000001407. Oper Neurosurg (Hagerstown). [15] https://www.atlanticspinecenter.com/treatments/plif/

发布了文章

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功能锻炼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腰椎微创手术方式之一,主要用于处理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腰椎退变性疾病。那么做完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需要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呢? 一:术后0-3周之间如何进行锻炼:术后这段时间内患者需要以卧床休息为主,目的是让纤维化疤痕愈合。所以功能锻炼主要以卧床的一些锻炼方式为主,包括以下三个动作:(1)下肢直腿抬高锻炼:l 仰卧位,踝关节屈曲90度,膝关节伸直;l 向上屈曲髋关节,将一侧下肢缓慢抬离床面,幅度30-70度均可,然后缓慢放下;l 左右腿交替进行锻炼,每组两侧腿各做20次,每天3组。l 锻炼后如果出现下肢酸胀疼痛,则停下休息,或减少锻炼次数和抬高的幅度。  (2)踝泵锻炼:l 仰卧位,双腿伸直;l 双侧踝关节同时背伸(向上勾脚),维持3-5秒;l 然后双侧踝关节同时跖屈(向下绷脚),维持3-5秒;l 每组20次,每天3组。 (3)“臀桥”锻炼l 仰卧,双腿弯曲;l 双臂放在两侧,前臂或肘关节辅助用力;l 臀部抬离地面;l 保持此动作10秒,重复5-10次,每天做3组。 二:术后3-6周之间如何进行锻炼:这段时间疤痕组织初步形成,但仍需尽力保护腰椎,锻炼主要以锻炼腰背肌的核心肌群为主,包括“臀桥练习”,小“燕飞”,“鸟狗”练习。(1)臀桥锻炼方法见上;(2)“小燕飞”锻炼l 俯卧,双腿双手伸直;l 双臂、头及前胸抬起,双肩向后上方收起,同时双脚轻抬,让肋骨和腹部支撑身体,维持3秒钟,恢复位置;l 重复10次,每天做3组。(3)“鸟狗训练”(Bird-dog training)l 四足跪姿:双膝、双足、双手均着地;l 伸展一侧肩关节和手臂以及另一侧髋膝关节和下肢;l 静态保持同侧上肢和对侧下肢伸直;l 动态进行同侧上肢和对侧下肢的伸直与弯曲动作;l 两侧肢体交替,每侧重复此操作10次;l 每天做3组。 三:术后6-12周之间如何进行锻炼:这段时间腰椎基本恢复正常,可以正常下地活动,锻炼包括腰部核心肌群锻炼和腰椎活动度的锻炼。(1)核心肌群锻炼方法见上(2)提高腰背部灵活度l 仰卧;弯曲膝盖,把脚放在地板或床面上;l 把手臂放在胸前或两侧;l 尽可能将膝盖旋转到一边,肩膀保持水平;l 保持10秒,然后转向另一个方向;l 每侧重复练习10次,每天做3组。(3)改善腰背部伸展度l 站立,双手放在背后,将食指按在脊椎的疼痛部位;l 保持这个压力,然后尽可能向后弯曲;l 重复10次,每天做3组。 四:术后12周之后如何进行锻炼: 术后12周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尽量避免久坐和弯腰等对腰有损伤的动作,除了腰椎核心肌群锻炼之外,可以进行慢跑和游泳等锻炼。 作者简介:石长贵,医学博士,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六上午。

发布了文章

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注意事项

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注意事项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治疗腰椎疾病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主要用于处理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等腰椎退变性疾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腰椎侧路内镜手术(俗称“椎间孔镜”)和腰椎后路内镜手术。根据使用通道数量分为“单轴内镜手术”和“双通道内镜手术(俗称“UBE”技术)”。这些手术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扩大狭窄的椎管和神经管道,不同的是外科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验来选择采用哪种微创术式。 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卧床”和“下地”的时间和注意事项:(1)术后当天(尤其6小时以内)需要严格卧床,不能下地,以预防伤口内出血。但床上可以进行翻身,床头可以摇高。(2)术后第1天可以佩戴腰围上卫生间,其他时间则尽量卧床。(3)术后3周之内为疤痕形成期,这段时间尽量都以卧床休息为主,期间可以佩戴腰围短时间下地行走、吃饭、上卫生间等。(4)术后3周至6周,可以佩戴腰围逐步恢复活动量,外出行走和活动,但避免久坐(连续坐立超过1小时)、负重、干家务活、劳累工作等,仍是以家中休息为主。(5)术后6周至12周,基本可恢复正常生活,可以做点轻体力的家务活,如果工作属于轻体力工作(工作不需要负重、搬重物、弯腰等,也不需要长时间坐),可以逐步投入到工作之中。(6)术后12周之后,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对于重体力工作,需要腰部保护、尽量减少弯腰、搬重物等对腰有损伤的动作。 二:腰围佩戴的时间和注意事项腰围选择一般需要后方带硬质钢条,大小需要覆盖整个腰部;腰围的目的是辅助下地活动,所以躺在床上时无需佩戴;但佩戴的顺序是:先床上佩戴好,再下地活动;躺在床上后,再脱下腰围;术后一般6周内需佩戴腰围辅助下地活动,术后6周至12周,在家中活动可以逐步脱离腰围,但久坐、出门乘车、工作仍需佩戴。术后12周后就不再需要腰围辅助了。 三:下床和躺床的正确方式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下床动作一定要轻柔,术后早期不能在仰卧位置用力坐起后再下地,这种动作对腰部损伤大,容易导致复发。可以采用“先侧身再坐起”,或者“先俯卧再站起”。相反,站立后再回到床上的方式也类似。侧卧位下床动作躺床动作 四:伤口注意事项:微创腰椎内镜手术伤口非常小,仅约1cm大小。由于腰椎内镜手术住院时间短(一般1-2天),而伤口愈合需要10-14天,所以术后在家中需要进行换药,一般为2-3天换一次,换4-5次即可。具体换药方法:准备医用碘、棉签、无菌纱布、医用胶布;暴露伤口后,拿棉签,沾满消毒剂,以伤口为中心逐步往外进行消毒,范围10cm,相当于画一个直径20cm的圆圈;然后更换棉签,重复3-4次;盖上无菌纱布8-12层(一块纱布约4层),胶布粘贴即可。通常而言,伤口7-10天可以结痂,此后可以进行淋浴。四:饮食注意事项:微创腰椎内镜手术创伤小,术后饮食没有特殊要求,建议饮食以高蛋白饮食为主,1周内不要吃活血食物,术后1-2周内不要吃太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因为术后卧床期间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便秘会引起腹压增高,增加复发的风险。 五:复查的时间和注意事项:微创腰椎内镜手术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三个时间点需要复查,以后可以每1-2年复查一次,如果期间再次出现腰腿痛,行走困难,则需要即刻复查,检查项目主要是腰椎核磁共振。 作者简介:石长贵,医学博士,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六上午。

发布了文章

颈椎疾病可以做微创手术吗?都有哪些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

颈椎疾病包括颈椎退变性疾病、颈椎感染、颈椎肿瘤、颈椎创伤、颈椎畸形等。颈椎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发病率最高的颈椎退变性疾病。颈椎退变性疾病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了“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赘增生、韧带肥厚所导致的脊髓或神经根受压,伴或不伴有椎管狭窄等,引起手痛、手麻、下肢无力、走路不稳、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也是目前可以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颈椎疾病”。颈椎病治疗有哪些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呢?一、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目前较为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是“椎间孔切开术”:包括“微创通道下椎间孔切开术”和“微创内镜下椎间孔切开术”,两者目的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外科医师采用的工具不一样而已。目前经通道或内镜行椎间孔切开术可以采用后入路和前入路,而后入路更常用。前侧入路适应症比较窄,目前应用不多。 颈椎的神经根由脊髓发出,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这个发出的位置就是椎间孔。神经根型颈椎病就是神经根在椎间孔这个位置被突出的椎间盘或增生的骨赘所压迫,患者常有手臂的疼痛和手麻。“微创通道下椎间孔切开术”和“微创内镜下椎间孔切开术”就是借助通道和内镜的微创手术方法在椎间孔处打开一个小口,取出压迫神经的椎间盘组织或骨赘组织。这种微创手术方式效果好,而且创伤非常小,术后第二天就可出院,休息1-2周就可回到工作岗位。二、针对“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管狭窄”,也可以采用微创经通道或内镜方式进行治疗,但适应症比较窄,仅适合脊髓压迫程度较轻,轻度椎管狭窄,1-2个节段椎管狭窄,尤其是以后方黄韧带肥厚为主的椎管狭窄。与椎间孔切开术稍有不同,这种微创手术方式是在通道下或内镜下,将颈椎的部分椎板和黄韧带进行切除,从而扩大颈椎的椎管面积,实现对脊髓的减压。但这种减压范围较小,所以仅适合轻度狭窄患者。 三、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简称“ACDF”手术,ACDF手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手术,而且可以治疗大多数类型的“颈椎病”。与上述介绍的经通道和经内镜手术方式不同,ACDF手术是经肌肉间隙,外科医师借助的工具是拉钩,从而实现椎间盘的切除。虽然手术过程中需要植入钢板螺钉辅助固定,但总体而言ACDF手术是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和理念,手术经皮纹切开皮肤(不影响美观),经肌肉间隙显露椎间盘,手术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轻,术后第2天可以下地,第3-4天可以回家,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手术效果非常确切。 四、其他颈椎的微创治疗方式还包括:颈椎射频消融术,臭氧治疗法,穿刺激素注射治疗等,这些方式往往治标不治本,适应症也比较窄。此外,还有一些借助通道或者借助导航来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置入的颈椎微创固定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螺钉置入的创伤,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主要起辅助作用。 因此,颈椎病手术不用怕,因为手术可以微创化。 作者简介:石长贵,医学博士,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六上午。部分图片引自网络,Cervical facet radiofrequency neurotomy July 2000Techniques in Regional Anesthesia [amp ] Pain Management 4(3):120-125; https://crydividesingle.xyz/?utm_campaign=3R60Iq_6TwnSLaZnPTupNSKfvhj857wOWHP26RZmXuw1&t=main9expsess;http://spinenevada.com/treatment/foraminotomy.html;https://www.thespinejournalonline.com/article/S1529-9430(06)00173-2/fulltext

发布了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内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内镜手术所谓“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突破了“纤维环”的束缚,侵犯到“神经”,导致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腰腿痛,疼痛常从腰背部放射至臀部、大腿、小腿、足趾等,就是我们常说的“坐骨神经痛”。发病初期一般先选择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等。但部分人保守治疗并无效果,当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疼痛已经影响到走路、睡眠、工作、生活时,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也并不可怕,目前绝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以采取微创手术治疗,下面简要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内镜手术。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内镜手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来说,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摘除突出的“髓核”,让“神经”不再受到压迫和刺激。那么如何通过微创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呢?首先,让我了解一下罪魁祸首——“突出的髓核”位于人体的什么位置。髓核虽然已经突出,但他仍藏在脊柱里面,看不见也摸不着;“突出的髓核”外面主要有三层结构包围,分别是皮肤、肌肉、骨骼,要摘除掉突出的髓核,需要经过这三层结构。传统开放手术就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一层一层切开,直到找到“突出的髓核”,然后将髓核摘除;就类似于洋葱中间有只“害虫”,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剥开,才能找到这只“害虫”。虽然最终摘除了髓核,但在切开剥离过程中会导致皮肤、肌肉、骨骼这三层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恢复也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微创内镜手术,就是借助内镜这一工具,在皮肤、肌肉、骨骼中钻一个“小洞”,洞口在皮肤上,大小仅8毫米,洞的深面直接到达“突出的髓核”,然后在放大镜和光源的帮助下摘除“突出的髓核”。同样最终也摘除了髓核,但这种“打洞”的方法对皮肤、肌肉、骨骼这三层结构损伤非常微小。 有些人会问“打洞”是不是需要挖出洞内的部分肌肉和骨骼,这样是不是也会导致肌肉、骨骼受到损伤呢?其实,这种“打洞”的方法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在地里“钻井挖洞”的方法,这种打洞是先采用一根细微的针(约1毫米),穿刺到“突出的髓核”位置,然后换成导丝(类似于一根导引线),接着沿着这根导丝,放入“口小身子大”的逐级扩张管道,每一级扩张套管都比上一级大1毫米,最终放置约8毫米大小的管道;相当于将本来仅有1毫米的“小洞”通过逐步撑开的方式扩大到8毫米大小,这种“逐步扩孔打洞”的方式对周围的肌肉损伤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富有弹性的肌肉是被钝性撑开的,当管道取出后,肌肉会自动闭合。在放置好最后一级8毫米的管道之后,然后取出之前较小的管道,而仅保留最外层的那个8毫米的管道,这样“打洞”的工作就完成了;然后外科医生就在这个8毫米的“管道”里进行工作,借助放大镜和光源,把“突出的髓核”摘出来。最后取出这个8毫米的管道,肌肉会自动闭合;而皮肤上8毫米的切口,仅需缝合1针就可以闭合。 二、腰椎微创内镜手术——侧路和后路有什么区别?所谓“侧路”和“后路”手术,是指外科医生“打洞”的位置在腰部的正后方还是侧方。两者没有太大差别,主要根据突出髓核的位置和节段决定。其实髓核周围包绕的骨骼并不是一堵围墙,他还留有“两扇门”,“一扇门”在后方,叫做椎板间隙),“另一扇门”在侧方,叫做椎间孔,通过这“两扇门”都可以到达髓核的位置,但在不同节段“两扇门”的大小不一样,外科医生会选择较大的“那扇门”进入。一般来说,L4/5及以上的节段侧方的“门”更大,常选择”侧路“内镜手术;而L5/S1后方的“门”较大,常选择“后路”内镜手术。但具体也要根据每个人的骨骼结构和外科医生经验进行选择。 三、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微创内镜手术能根治或彻底吗?微创内镜手术可以达到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但需不需要做彻底手术,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可以选择单纯的“髓核摘除术”,和彻底的“腰椎融合术”。两种手术都可以采用微创内镜完成,而两者各有优缺点。采用微创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是指借助内镜的方法,仅仅摘除突出的、压迫神经的那部分“髓核”,从而把神经解救出来,但还继续保留仍在纤维环内的髓核,这样髓核还能继续发挥功能。这种方法创伤小,对自身组织破坏少,不需要钢钉固定,是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髓核将来可能再次突出,压迫神经,再次突出的概率大约在5-15%左右。 采用“腰椎融合术”是一种彻底手术,是指同时摘除突出的髓核以及还在纤维环内的髓核,由于髓核被全部摘除,髓核的区域则采用骨质进行填充,为了维持稳定,需要植入钢钉(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目前也可采用微创内镜方式进行“腰椎融合术”,而这种手术除了需要一个摘除髓核的“小洞”之外,还需要其他“小洞”,用于植入螺钉。这种手术方式属于彻底根治手术,适合于腰椎间盘再次突出、合并有腰椎滑脱或严重椎管狭窄、椎间盘退变严重伴有椎间隙塌陷的患者。 四、腰椎微创内镜手术有什么优势?采用微创内镜手术主要有以下三大优势:(1)手术创伤小:手术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损伤;(2)疗效好:手术能摘除突出的髓核,从而解决疼痛问题;(3)恢复快:可以早期活动,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其他优势还包括:(1)腰椎微创内镜手术可以选择局部麻醉,这样可以避免全麻手术的一些风险,手术过程中还可以和医生交流,手术前和手术后也不需要禁食禁水;(2)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回家,不需要长时间住院;(3)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不需要长时间卧床;(4)伤口小,不用太担心伤口发炎问题,待伤口闭合可早期洗浴。 作者简介:石长贵,医学博士,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六上午。

发布了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与“神经”之间的小故事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与神经的恩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尤其是髓核)突出,压迫邻近的神经,导致腰痛和下肢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非常常见,发病年龄多在35-50岁,目前也呈年轻化趋势,是导致成人进行脊柱手术的最主要原因。下面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带你了解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故事叫做:“髓核与神经的恩怨”第一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结构基础人体这个机构有三个“部下”:神经、髓核和纤维环。“神经”掌握高端技术,专门负责人体比较精细的工作,如控制肢体的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神经”较为弱小,在受到侵害时毫无还手之力。“髓核”的特点是力气大、能干粗活,所以人体让他们负责承受脊柱重量,并辅助腰椎活动;但“髓核”侵略性强,喜欢欺负像“神经”这种弱小的群体。“纤维环”的特点是心连心、团结,时刻聚在一起,人体为了让“髓核”好好干活,委派“纤维环”围成一堵墙,时刻看守着“髓核”,同时将“髓核”和“神经”两者隔开,保护着“神经”这个弱小群体。 第二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和诱因一开始(0-20岁),“髓核”和“神经”井水不犯河水,中间有“纤维环”这个守卫将两者阻隔开,“髓核”在里头,“神经”在外头。早年的“髓核”比较听话,任劳任怨地干活:承载着脊柱的重量并帮助腰椎活动。随着时间延长(20岁以后),人体给“髓核”安排的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如久坐、负重、弯腰等),长期繁忙而劳苦的工作导致“髓核”慢慢出现疲劳,部分已经累倒和病倒。为了离开这种压抑的奴隶生活,“髓核”开始发动起义,试图冲破“纤维环”这堵围墙,去外面的世界寻找自由。在谋划过程中,“髓核”发现后侧和后外侧这片区域的“纤维环”看守相对较弱,且这片区域之外是弱小的“神经”。于是“髓核”边干活,边向“纤维环”的后侧和后外侧发起冲撞。“纤维环”交叉排列,围成数十排,与“髓核”进行着漫长的对抗。 第三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及分型“髓核”和“纤维环”对抗,导致三种结果:(1)两败俱伤,但“纤维环”更胜一筹,“髓核”依旧被困在围墙内,这时“神经”没有受到压迫。这种结果称之为“腰椎间盘退变”。(2)两败俱伤,但“髓核”更胜一筹,此时“髓核”已成功冲到“神经”的领地,而“纤维环”过于顽强,未被完全冲破,仍有部分誓死保卫着“神经”。尽管如此,“神经”还是受到了“髓核”的压迫,导致“下肢疼痛和麻木”等不适感。由于没有受到“髓核”的直接刺激,症状往往较轻,而且时有时无。这种结果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3)“髓核”大获全胜,成功冲破“纤维环”这堵围墙,踏入了“神经”的领地,对“神经”造成了直接刺激,导致非常强烈的“下肢疼痛和麻木”等不适感。这种结果称之为“腰椎间盘脱出”。严重情况下,当“髓核”进一步侵犯到“神经”部落的内心位置——马尾神经区域时,就会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称之为“马尾神经综合征”。 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当“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时,强烈的“疼痛和麻木感”会反馈给人体这个机构。而对于人体来说,虽然“神经”和“髓核”各有价值,但“神经”的价值比“髓核”更大。一开始总希望保全两者,于是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不让“髓核”继续干活(卧床休息)或让“神经”麻痹(药物治疗),从而让“神经”能够在可承受范围内继续工作。但是,如果“神经”受到的压迫或刺激过于严重,造成“持续性疼痛和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时,则需要“弃卒保车”,选择清除“髓核”而保护“神经”。 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内镜手术治疗目前,清除“髓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只清除那些冲破“纤维环”或跑到“神经”领地导致“神经”受压或刺激的“髓核”,而保留仍在“纤维环”内的“髓核”,这种方法称为单纯“髓核摘除术”。其优点在于保留了纤维环内的“髓核”,他们还能继续为人体干活、发挥其功能;但同时也存在缺点,即:髓核可能再次发动起义,冲破纤维环,再次侵犯到神经,称之为“复发”。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多借助内镜这一工具完成“髓核摘除术”,微创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的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而且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均非常高,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 第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彻底手术治疗另一种方法是清除这个节段全部“髓核”,包括冲破到“纤维环”外的髓核以及仍留在“纤维环”内的髓核,这种方法属于彻底根治。既然这块“髓核”不再听话,索性全部清除,清除后在纤维环内采用“碎骨”填塞,周围采用钢钉固定。此方法的优点在于这一节段再也不会出现“髓核”侵犯“神经”,但缺点在于这一节段不再有“髓核”继续工作,这一节腰椎也就丧失了活动度。目前,这种方法可以采用“微创”和“开放”两种方式:微创创伤小、恢复快,比较适合较为简单和短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创伤大、恢复慢,但适合各种复杂、多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简介:石长贵,医学博士,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六上午。图片参考:[1] https://clark-illustration.com/common-disc-injuries/[2] https://www.spine.md/artificial-disc-replacement/disc-replacement-vs-spinal-fusion/[3] https://learnmuscles.com/blog/2017/07/18/causes-pathologic-intervertebral-disc/[4] https://orthospinenews.com/2014/12/18/study-finds-no-difference-in-long-term-outcomes-between-minimally-invasive-and-open-discectomies-to-remove-herniated-disk-material/[5] https://back.vsebolezni.com/anatomija/pozvonochnyj-stolb.html[6] https://www.brainspinesurgery.com/spinal-fusion/[7] https://www.pinclipart.com/pindetail/wbJTim_scientist-cartoon-clip-art-png-download/[8] https://www.wellbeingmag.com/2018/10/why-strength-training-isnt-just-for-bodybuilders/

发布了文章

颈椎病的症状及治疗

颈椎病的症状及治疗一、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的病理结构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状。颈椎病非常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85%都将受到颈椎病的影响。颈椎已经成为第六大老年慢性病,且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二、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原理?(1)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是“椎间盘退变”。首先纠正一个错误概念,“颈椎病不等于颈痛”,颈椎病患者不一定有颈痛,而颈痛不一定就是得了颈椎病。颈痛主要是由于肌肉、筋膜、韧带等结构劳损引起;而颈椎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椎间盘退变”。(2)什么是“椎间盘退变”:椎间盘是位于颈椎椎体之间的结构,由髓核、纤维环、和终板组成,主要功能是辅助颈椎活动。椎间盘的周围有很多重要的结构,如后方有后纵韧带和脊髓,侧后方是神经根,侧方有椎动脉。椎间盘退变就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老化,老化的椎间盘会出现髓核脱水,导致椎间高度降低;老化还出现纤维环撕裂,进而引发椎间盘突出等。(3)“椎间盘退变”有什么影响?:椎间盘退变的早期改变是髓核脱水和皱缩,导致椎间盘高度降低,继而引发两节椎体之间出现不稳定;椎体之间的不稳定将导致头部重力转移到由颈部肌肉韧带来承受,长期会导致肌肉疲劳,出现颈痛的表现;人体为了对抗椎体之间的不稳定,会诱发椎体出现骨赘增生(骨刺形成),所以说骨赘增生或骨刺形成是一种人体的保护机制,但是当骨赘增生较大或增生位置朝向神经、血管等组织时,就会导致神经、血管受到压迫,从而引发相应的症状。椎间盘退变的晚期改变是椎间盘突出,随着退变进一步加重,纤维环出现撕裂,髓核会通过这些薄弱的裂缝而向外突出,由于人体是低头工作为主,所以突出位置常为后方和侧后方突出,从而导致后方神经根和脊髓受压。 三、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症状?根据椎间盘退变所导致的病理结构变化差异,所引起的颈椎病症状也会不同,目前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将颈椎病分为以下类型:(1)颈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后,椎体关节之间不稳定所致,椎体关节的不稳定会导致颈部肌肉韧带代偿工作,长期会引发疲劳,因此颈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就是颈肩痛,且伴有颈背部压痛。这类颈椎病以青壮年(30-40岁)多发,晨起(睡觉姿势不当)、或长期劳累、低头伏案工作后出现,泡澡后或休息后有所缓解。拍摄X线片常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或椎间隙变窄,颈椎退变,颈椎骨赘增生,颈椎不稳等。(2)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朝向侧后方突出,或由于椎体后缘骨赘朝向侧后方增生,压迫了侧后方的神经根,引起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症状。颈椎的神经根主要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所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上肢出现放射性疼痛、麻木、手麻、无力等症状。(3)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朝向后方突出,或由于椎管内韧带肥厚、骨化等,导致颈椎椎管内的脊髓受到压迫,引起的脊髓受压的症状。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四肢的感觉运动经过脊髓传入大脑来感知,而大脑的指令通过脊髓传至四肢,所以脊髓受压会导致四肢出现麻木、无力,轻者双手麻木,重者双手握力减退、双手不灵活、下肢无力、双腿发紧、迈不开步、行走不稳、行走踩棉花感、步态笨拙、走路容易摔跤、甚至大小便控制不住等症状。(4)混合型颈椎病:部分颈椎病患者,以上结构改变和症状可能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颈椎病。(5)其他型颈椎病:少数颈椎病患者表现为头晕,这可能是由于颈椎骨赘增生导致椎动脉受压,或者颈椎间盘突出刺激交感神经等引起。由于这种以“头晕”为主的颈椎病比较少见,所以在诊断时需要先排除神经内科或五官科中能引起头晕的相关疾病。 四、颈椎病的检查和诊断(1)颈椎病何时应该去医院就诊?当你出现以下症状之一时,建议至医院就诊:颈背痛难以忍受;颈肩部疼痛放射至上臂和前臂区域;出现手指持续性麻木;握笔和用筷子不灵活;出现行走不稳或下肢无力;出现大小便功能控制不佳等症状。(2)诊断颈椎病做什么检查:诊断颈椎病最主要的检查是X光片和颈椎核磁共振。X光片是初步筛查,评估是否有椎间高度下降、骨赘形成、椎体间不稳、曲度变直等,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颈椎间盘退变。进一步检查则为颈椎核磁共振,核磁共振能清晰的显示是否存在颈椎间盘突出、是否存在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结合症状最终来判断是否存在颈椎病。颈椎CT一般不作为首要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是否存在骨赘增生或韧带骨化,以评估神经致压物的性质,但在急诊或颈椎外伤时,颈椎CT可作为首选。 五、颈椎病的治疗:(1)非手术治疗:颈型颈椎病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早期也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1、颈椎制动:采用颈托固定,颈椎病患者存在椎节之间不稳,采用颈托固定可以帮助维持颈椎稳定性,不仅有助于减轻椎间盘和神经之间的无菌性炎症,还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张力。但颈托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且休息时或躺下时不需要佩戴,长期佩戴会加重颈部肌肉劳损。建议佩戴时间每天三次,每次1-2小时为宜,一般不超过2周。2、药物治疗:颈椎病主要药物包括:营养神经药(甲钴胺、腺苷钴胺、呋喃硫胺等),以减轻神经损伤;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西乐葆、乐松、安康信等),以减轻神经周围的无菌性炎症;中枢镇痛药(普瑞巴林、加巴喷丁),适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不能缓解的严重疼痛;放松肌肉药(妙妠片、鲁南贝特片),目的是减轻颈部肌肉痉挛。3、物理治疗:属于辅助治疗方式,主要由医院物理治疗师进行治疗,如热疗、电疗、牵引、手法按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当有椎间盘突出严重或并伴有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时,则不建议按摩或牵引治疗。4、“封闭”治疗:包括椎间孔神经根阻滞和小关节阻滞等。对于上述治疗方式无效,且患者颈痛或上肢疼痛症状较重时,也可尝试此类有创的治疗方式。 (2)手术治疗:当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非手术治疗症状无缓解、或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如肌力下降、行走不稳、双手不灵活、肌肉萎缩、大小便功能控制不佳等)的情况则需选择手术治疗。部分严重脊髓型颈椎病可在症状较轻时即选择手术干预,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不仅创伤非常小、且疗效确切、治疗彻底、安全性也非常高,适合大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融合手术通过去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和肥厚的后纵韧带,以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的目的;同时还能通过植骨融合解决椎体间的不稳。一般情况术后第1天即可下地,术后3天左右即可回家。2、微创颈椎后路内镜手术:属于颈椎微创手术范畴,适合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要通过颈后路1cm切口放置工作通道,在内镜下摘除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和骨赘。这种手术方式更加微创(损伤更小、出血更少),不需安装钢板等内植物,术后第2天即可出院。3、颈椎后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创伤较大,但也比较安全,适合病情较为复杂的颈椎病患者,如多节段突出,严重椎管狭窄,严重后纵韧带骨化等。通过后方扩大椎管,使得脊髓和神经根向后方漂移,以避开前方的椎间盘或骨赘压迫。 六、颈椎病的预防颈椎病属于自然老化过程,无法避免其发生,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延缓它的进程和减轻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其方式包括:(1)保持正确的姿势:包括正确的睡姿、坐姿、站姿;(2)减少低头看手机的时间;(3)戒烟:吸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椎间盘和椎骨,因此,戒烟也可减缓颈椎的退变;(4)颈椎功能锻炼:包括颈椎核心肌群锻炼和颈椎活动度锻炼。

发布了文章

浅谈“落枕”——颈痛伴颈部僵硬

您是否有过睡一觉醒来脖子僵硬、疼痛、活动受限的情况?如果有,可能是“落枕”了。 所谓“落枕”,属于颈部僵硬(Neck stiffness)的范畴,常急性发作,一般持续1-2周后逐步缓解,好发于青中年,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症。 一、睡觉后脖子僵硬、疼痛是如何产生的?(1)睡眠姿势不对。不良的睡眠姿势(如枕头过高、脖子扭曲等)会导致颈背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处于拉伸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本该处于休息状态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因睡眠姿势不对而仍处于工作状态,长时间处于这种工作状态,会导致肌肉、韧带和关节所承受的负荷超过极限,而发生疲劳或损伤等情况,继而导致引发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的症状。(2)睡眠时颈部急性扭伤。这可能是由于熟睡时无意识的翻身,或者是做梦时头颈突然扭动等,导致颈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发生急性损伤,导致醒来后出现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的症状。(3)颈部已存在疲劳性损伤。如果白天或近期存在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使用手机、电脑等,颈背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已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可能在睡一觉醒来后会诱发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的症状,尤其是在夜晚受凉、或吹空调之后更容易出现。 二、出现“落枕”后如何处理?(1)冷疗或热疗。当睡醒后出现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短时间内采用冰敷,以减少局部组织肿胀,冰敷最好维持20到30分钟左右。24-48小时后,急性期已过,此后可选择热疗,如洗个热水澡或使用加热垫等,有助于放松颈背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这也可以帮助减轻疼痛,改善活动范围。(2)药物治疗。如果疼痛和僵硬程度严重影响到颈部活动时,可进行药物治疗,选择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西乐葆、安康信、乐松片等)和放松肌肉药物(妙妠片、鲁南贝特等),同时合并使用外用膏药(洛索洛芬贴、氟比洛芬凝胶膏、扶他林软膏等)。(3)轻柔的伸展颈椎或自我按摩。在发现颈部疼痛和僵硬程度有部分缓解后,说明已度过急性期,此时可以开始尝试进行颈椎拉伸练习和自我按摩训练,以实现肌肉和韧带的进一步松弛,从而进一步降低疼痛和僵硬程度。颈椎拉伸练习,包括颈椎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前屈后伸等活动度练习,部分动作可能由于疼痛不能完成,这也是可以接受的,练习的目标是在不引起更多疼痛的情况下逐渐增加颈椎活动度。此外,可以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进行手指按摩疼痛区域,力度以不增加疼痛为准。(4)调整日常活动。当采用以上治疗后,仍存在颈部疼痛、僵硬,并影响颈椎在某一方向的转动,则建议停下手边的工作,充分休息,并限制任何增加疼痛的运动,但仍鼓励四处走动,而不是卧床休息,因为卧位休息可能会导致颈部僵硬和疼痛持续更长时间。经过以上处理后,因“落枕”引起的颈部疼痛和僵硬一般会快速缓解,但部分人也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一般不会超过1-2周。 三、如果避免“落枕”这种颈痛现象并非所有“落枕”都可以预防,但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少发生“落枕”的机会。(1)良好的睡眠姿势。趴着睡觉会给颈椎带来更大的压力,因为头部会转向一侧,导致肌肉、韧带和关节处于拉伸状态。如果可能的话,建议仰睡或者侧睡,以尽量减少对颈椎的压力。(2)选择合适的枕头。就像睡眠姿势一样,没有一种类型的枕头能完全适合每个人。对于仰卧睡觉的人来说,在脖子下方放置卷起的毛巾或颈椎枕头以帮助提供更好的支撑。侧卧者除了头部垫枕外,可在膝盖之间放置一个额外的枕头,以保持脊柱更加对齐。此外,寻找合适的枕头可能需要自己去摸索尝试,以挑选最有助于睡眠且最适合自己的枕头。(3)保持温度舒适。许多受“落枕”困扰的人曾谈起,在凉爽的空气中吹了一夜后(如吹空调、电风扇、或通风口、窗户口),醒来时就发现脖子疼痛僵硬。尽管目前尚不能完全证实受凉与颈痛有直接关系。但仍建议在睡觉时保持舒适的温度,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脖子上。(4)其他措施:睡觉时选择偏硬的床垫有助于降低“落枕”的风险;尽量避免因看电视而在沙发或椅子上打盹和睡觉,这可能会增加醒来后脖子僵硬的可能性。 四、一觉醒来后出现颈痛需要就医吗?一般因“落枕”引起的疼痛呈自限性,会随着时间慢慢缓解,可以采取以上建议的措施,进行自我治疗。但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1)如果醒来时颈部僵硬还伴有严重的头痛,发热,手臂麻木,刺痛或虚弱或其他令人不安的症状,则必须立即就医。(2)颈部疼痛难忍,持续1-2周后仍不缓解,呈加重趋势,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睡眠,则需专科医师进一步治疗。

发布了文章

颈痛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

颈痛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 颈背部疼痛(简称“颈痛”或“脖子痛”)是指主要发生在颈背部区域的疼痛,部分患者疼痛范围很广,累及双侧肩胛区、上胸背部和枕后部。颈背部疼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病率高达70%以上,这与现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手机和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有关。颈痛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接下来,将系统介绍颈痛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颈椎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节知识,先简要介绍颈椎的解剖结构特点。颈椎由七节椎骨组成,相邻椎骨依靠椎间盘、关节突关节、韧带相互连接。颈椎有三大主要功能:第一:支撑头部,在支撑头部重力方面,颈椎是连同后方强大的肌肉群体一起进行支撑。当低头工作时,颈椎后方肌肉就会处于拉伸的工作状态,久而久之,肌肉就会发生疲劳,导致颈痛的发生。第二:保护脊髓神经组织,颈椎椎管内有一个重要的结构是人体的中枢神经-脊髓,脊髓在每一个节段又会发出神经根,以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当神经根或脊髓受到压迫和刺激后,也会导致颈痛的发生,并伴有其他神经症状(如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第三:运动功能,颈椎是脊柱中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人体的低头、仰头、转头都是依靠颈椎的活动来实现,而这一切要均归功于颈椎的重要组成结构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当椎间盘退变、突出,或关节突关节炎性改变时,会导致颈痛的发生。由此可见,颈椎的任何一个结构(椎骨、椎间盘、神经、韧带、关节、肌肉等)出现问题,均可能导致疼痛的发生。 二、颈痛的原因及症状 1. 非特异性颈痛。包括所谓的“颈背部筋膜炎,肌肉拉伤,肌肉劳损”等,是导致颈痛最常见的原因,70-80%的单纯颈痛属于这一大类。非特异性颈痛是指没有任何病理结构改变所引起的疼痛,可能与颈椎过渡使用导致肌肉韧带疲劳等有关,如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电脑,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开车),或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非特异性颈痛疼痛的特点为:疼痛范围较广,以酸痛或“不舒服”为主,有时伴随上胸背、肩胛区域或枕后头部疼痛,低头和转头时有所加重,休息后或洗“热水澡”后有所缓解。非特异性颈痛大部分可自行缓解,如果反复发作和症状较重,可进行药物治疗或功能锻炼。 2.颈椎不稳。又称“颈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过渡使用,加上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会出现退变、老化,韧带会出现松弛,长期会导致颈椎椎骨与椎骨之间出现不稳定,机体为了维持稳定,会导致骨赘增生(所谓的骨刺)等病理结构改变。颈椎不稳出现后,一方面会导致后方肌肉代偿,以支撑头部重力,从而加重肌肉疲劳,导致颈痛发生;另一方面椎骨之间不稳加上骨刺形成,在颈椎活动时会刺激局部神经,导致疼痛发生。颈椎不稳往往是在拍摄X光片时被发现,影像报告或者医生会告知存在颈椎不稳、曲度变直、骨刺增生等。颈椎不稳所导致的疼痛主要集中在颈背部,包括颈部不适、僵硬感、活动受限等,部分患者低头仰头时可感到头颈部有异常的前后滑动感。颈椎不稳如果仅存在单纯颈痛,不伴有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则以保守治疗为主,加强颈椎功能锻炼等。 3.颈椎间盘突出。当椎间盘突出时,会导致颈椎神经根或脊髓受压,患者会出现颈痛,同时存在肢体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且肢体的症状比颈痛更为严重,甚至部分患者仅有肢体症状,而无颈痛出现。如压迫神经根,会同时存在手麻、上臂和前臂放射性疼痛(从颈、肩到手臂呈串电样疼痛);如压迫脊髓,会出现握拳无力,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当存在颈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时,建议先咨询专科医师进行诊治。 4. 颈椎关节炎。是导致颈痛比较少见的一种原因。随着年龄增长,颈椎的关节突关节会出现退变和炎性改变,导致关节炎性疼痛的发生;关节炎进一步加重会导致局部骨刺形成,刺激神经导致疼痛发生。一般发生在50-60岁以后,表现为颈部僵硬和不适感,早晨醒来或受凉后有所加重。 5. 存在有明确病因的颈椎疾病。当患者存在颈椎疾病时,如颈椎感染、颈椎肿瘤、颈椎外伤、类风湿关节炎等,会出现颈痛,但同时会伴有一些疾病所特有的症状。如颈椎感染会存在颈痛伴有发热、活动受限等;颈椎肿瘤表现为疼痛夜间重,睡觉会痛醒,其他部位肿瘤病史、或体重短时间下降等;颈椎外伤如颈椎骨折或寰枢椎脱位,往往存在明确外伤时,部分寰枢椎脱位属于先天性,也会导致颈痛发生,主要集中在枕颈后部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常伴有其他关节的疼痛等。这种有明确病因导致颈痛需要医院就诊。 三、颈痛的治疗方法 大部分单纯的颈背部疼痛采用休息或自行功能锻炼等方法可以得到缓解。当颈背部持续性疼痛、伴有上肢和手指疼痛和麻木、伴有肢体无力和行走不稳、伴有发热和活动受限、伴有头痛和头晕、有明确外伤等情况时,需要咨询专科医师进行诊治。颈痛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如下,其中第1-4种方法可以自行在家里进行,第5-7种需要专科医师辅助: 1.药物治疗: 当存在颈痛且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时,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西乐葆、安康信、乐松片等)和放松肌肉药物(妙妠片、鲁南贝特等)进行治疗,同时合并使用外用膏药(洛索洛芬贴、氟比洛芬凝胶膏、扶他林软膏等),根据疼痛缓解情况使用疗程2-6周左右为宜。如同时合并神经根或脊髓压迫,可联合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腺苷钴胺等)。 2.热敷: 当颈痛反反复复出现,可自行在家中采用热敷方式进行治疗,如泡澡、热水淋浴、热水袋局部热敷等,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局部肌肉血液循环。同时进行充分的休息,部分颈痛可得到缓解。 3.短时间颈托固定: 颈痛反复发作时,可采用软质颈托短期固定,通过减轻颈椎和肌肉的压力来帮助缓解疼痛。但是,如果一次使用超过三个小时,或者超过一到两周,颈托固定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弊大于利。因此建议短期固定,每次1-2小时,每天三次,不超过2周。 4.功能锻炼: 当颈痛的急性期过去后或颈痛逐步有所缓解后,则可自行进行颈椎功能锻炼,以预防疼痛再次发作。可以每天进行颈椎的后伸、侧屈、旋转训练(每个动作维持5-10秒,每天10组),以增加颈椎活动度,;同时进行颈背部核心肌群的锻炼(每个动作维持5-10秒,每天10组),以增加颈椎后方肌肉的强度。 5.物理治疗及手法治疗: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疼痛反复发作,可至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物理治疗或手法治疗,包括光疗、电疗、针灸、按摩、整脊疗法等,这需要专业人员辅助。这类治疗方法主要是帮助恢复颈椎生理平衡,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组织修复。 6.牵引: 牵引是使用重物,滑轮或气囊轻轻拉伸颈部。建议在专科医师或物理治疗师的监督下进行,这种疗法可以缓解一些颈部疼痛,特别是与神经刺激有关的疼痛。但当存在脊髓严重压迫或颈椎外伤时,牵引可能加重病情,不建议进行。 7.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当颈痛同时合并神经症状如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且经详细检查,医生明确诊断存在神经压迫时,则可能需要介入(如激素注射)或手术治疗。当颈痛是由于颈椎感染、肿瘤、外伤等特定疾病所引起,则需专科医师进行专业治疗。 四、颈痛的预防 大多数颈部疼痛与不良姿势以及年龄相关的磨损有关。为了帮助预防颈部疼痛,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简单行为和方式改变可能会有所帮助。可考虑尝试: 1、良好的睡姿。您的头和脖子应该与您的身体对齐,在脖子下使用一个小枕头,试着仰睡或侧睡,膝部垫一小枕使您的脊柱肌肉变平。 2、良好的站姿和坐姿。站立和坐着时,请确保您的肩膀在臀部正上方,两者呈一直线,保持耳朵在肩膀正上方,两者呈一直线。 3、调整您的桌子,椅子和电脑,使显示器与眼睛齐平,膝盖应略低于臀部,使用椅子的扶手。 4、经常休息。如果您长途开车或在电脑前长时间工作,请1小时左右停下,并四处走动,且伸展脖子和肩膀。 5、长时间打电话时避免将手机塞在耳朵和肩膀之间,请改用耳机或免提电话。避免携带肩带的沉重包,重量会拉伤你的脖子。 作者简介:石长贵,博士,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脊柱微创中心主任助理,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专委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委员。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脊柱疾病的微创和开放治疗,尤其在脊柱内镜技术、微创腰椎融合技术、脊柱骨折经皮螺钉固定技术、椎体成形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年平均手术量400余台,其中腰椎内镜手术100余台。曾赴美国芝加哥Rush大学医学中心脊柱外科交流学习1年,熟练掌握各种前沿和先进的微创技术(腰椎间孔镜、椎板间镜、颈椎内镜、OLIF、经皮螺钉固定等)进行椎间盘突出的单纯摘除、和微创融合与置钉。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5部。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发布了文章

浅谈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侧弯等)

浅谈腰椎退变性疾病一、什么是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退变性疾病是腰椎各结构自然老化的一种临床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已成为中老年腰痛和/或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弯等。腰椎主要由椎骨、椎间盘和韧带等结构组成,而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终板组成。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椎间盘最先出现退变,导致内部含水量减少、弹性下降,纤维环出现裂隙,髓核则从裂隙突向椎管或椎间孔,形成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椎间盘退变后,椎间高度下降,椎骨间稳定性缺失,逐步引发退变性腰椎滑脱或侧弯的发生和发展。为了抵抗腰椎不稳的发生,人体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椎骨发生骨质增生,韧带逐渐变厚甚至骨化,这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导致椎管狭窄。 二、腰椎退变性疾病有哪些临床症状?1. 腰痛:是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首发症状,腰痛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或小关节退变后刺激周围神经末梢造成;也可能是腰椎失稳后刺激局部肌肉收缩、痉挛导致。2. 腿痛或下肢放射痛: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或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根,诱发神经根周围出现化学炎症,导致疼痛的发生。3. 下肢麻木或肌力异常:当神经根受压进一步加重,神经内部发生变性,则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感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下肢麻木感,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下肢肌力下降。4. 行走间歇性跛行:椎间盘、韧带、椎骨退变后最终的结局是继发椎管狭窄,使得椎管内部的神经出现缺血,当直立行走后,椎管内神经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出现双下肢酸胀、乏力、麻木感加重,而当弯腰和下蹲、或停下休息时,则症状有所缓解。5. 会阴区感觉异常或大小便功能障碍:当椎间盘巨大突出或椎管严重狭窄,导致马尾神经受压后,则可能出现会阴区感觉麻木或减退,甚至出现大小便排出障碍。 三、腰椎退变性疾病如何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1. 非手术治疗方式:无症状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不需要手术治疗,有症状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也应首选非手术治疗。(1)卧床休息,避免久坐久站,避免弯腰负重,以减轻腰椎的应力刺激和负担;(2)药物治疗:对于单纯腰痛的患者,可以口服消炎镇痛药和放松肌肉药,如西乐葆(塞来昔布)和妙妠(盐酸乙哌立松片)等,可以外用一些止痛膏药,如扶他林软膏、氟比洛芬凝胶膏、洛索洛芬贴等;如果合并下肢疼痛、麻木、或肌力下降,则需联合应用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弥可保)和呋喃硫胺等。如果存在小关节退变或小关节压痛,则可联合应用关节营养药,如伊索佳(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3)腰椎固定:对于椎间盘突出患者,佩戴腰托有助于缓解肌肉应力;对于腰椎不稳患者,腰托有助于限制腰椎活动范围。但腰托不可长时间佩戴,且躺下时不需要佩戴,否则可能导致腰背肌无力。(4)物理治疗:如热疗、电疗、牵引、艾灸、手法按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当有椎间盘突出严重或腰椎不稳并伴有下肢神经症状时,则不建议按摩或牵引治疗。(5)“封闭”治疗:包括椎间孔神经根阻滞和小关节阻滞等。对于上述治疗方式无效,且患者腰痛或腿痛症状较重时,也可尝试此类有创的治疗方式。 2. 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出现神经功能恶化(肌力下降、萎缩等)、甚至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会阴麻木、大小便障碍)的情况则需选择手术治疗。(1)减压手术:适合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轻度椎管狭窄,导致神经根受压,且不伴有腰椎不稳的患者。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解除神经压迫的主流方式是腰椎内镜技术(腰椎间孔镜技术和腰椎椎板间镜技术),通过1cm的切口将工作套管和内镜置于目标位置,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达到神经减压的目的。腰椎内镜技术具有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患者可早期下地,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小等优点;且可在局麻下完成,患者术前术后无需禁食禁水,并降低全麻后不良反应;此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全身情况不佳等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微创腰椎内镜技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2)融合手术:当椎间盘突出同时合并腰椎不稳/滑脱,或存在腰椎管严重狭窄、峡部裂、腰椎退变性侧弯等情况时,则需采用融合手术。融合手术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和维持腰椎稳定。可分为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和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包括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微创内镜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Endo-TLIF)、微创侧前方或侧方椎体间融合术(OLIF/DLIF)。微创手术方式是借助通道或内镜等器械完成椎间植骨以及神经的直接或间接减压,并通过经皮椎弓根技术完成螺钉植入。适合一至两节且退变程度较为轻微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与开放融合手术相比,微创融合手术的优点在于不影响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护了腰椎结构的完整性,降低了手术的创伤和出血,减少了手术并发症,从而加快了患者的恢复。开放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包括开放后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等。是通过皮肤后正中切口剥离椎旁肌后,在直视下完成神经减压、椎间植骨和螺钉植入。适合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重度椎管狭窄,重度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后凸和侧弯畸形的患者。 四、腰椎退变性疾病如何预防?腰椎退行性变是一种老化,是人体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改变,这种改变无法逆转,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延缓其进展,其方式包括:(1)保持正确的坐姿,有条件者坐立半个小时后起身活动;(2)规律适度的运功具有一定的作用,可进行适当的拉伸,例如太极、瑜伽等;(3)可进行腰背肌锻炼,如”拱桥“和“小燕飞”等动作;(4)有氧运动也十分重要,如慢跑,有利于增加血液循环和肌肉耐力;(5)应避免腰椎负重和磨损的动作,如避免拖地、爬楼梯、抬东西以及久坐在电脑前。对于肥胖者来说,减重可有利于延缓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进展;(6)此外,吸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以及在多个区域影响椎间盘和椎骨,因此,戒烟也可预防腰椎退变性疾病。 作者简介:石长贵,博士,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脊柱微创中心主任助理,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专委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委员。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脊柱疾病的微创和开放治疗,尤其在脊柱内镜技术、微创腰椎融合技术、脊柱骨折经皮螺钉固定技术、椎体成形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年平均手术量400余台,其中腰椎内镜手术100余台。曾赴美国芝加哥Rush大学医学中心脊柱外科交流学习1年,熟练掌握各种前沿和先进的微创技术(腰椎间孔镜、椎板间镜、颈椎内镜、OLIF、经皮螺钉固定等)进行椎间盘突出的单纯摘除、和微创融合与置钉。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5部。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发布了文章

腰痛的治疗方法

浅谈腰痛的治疗方法腰痛(Low Back Pain)是指腰背部或骶部出现反复疼痛及不适感,伴或不伴有臀部或下肢放射性疼痛。上篇在“浅谈腰痛的原因及症状”中我们已经对腰痛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总结,下面将重点介绍腰痛的治疗方法。腰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介入治疗,改善姿势、功能锻炼。一、药物治疗是主要的保守治疗方式,大多数腰痛经药物治疗即可得到缓解,根据腰痛不同原因,有以下几大类药物可供选择:(1)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西乐葆、安康信、乐松片等(如下图:任选一种即可)。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关节、韧带、肌肉和神经周围的炎性反应,减少致痛因子的产生,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适合各种原因导致的腰痛。(2)放松肌肉的药物,如:妙妠片、鲁南贝特等(如下图:任选一种即可)。这类药物是通过降低肌肉的紧张度、僵硬度,达到止痛的目的,适合慢性腰痛患者。(3)外用膏药或药膏,如洛索洛芬贴、氟比洛芬凝胶膏、扶他林软膏等(如下图:任选一种即可)。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局部作用缓解局部炎性反应,达到止痛的目的,适合急、慢性腰痛患者。(4)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腺苷钴胺(如下图:任选一种即可)。椎间盘突出伴有下肢放射痛患者,可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并使用。(5)营养关节的药物,如伊索佳,氨基葡萄糖等(如下图:任选一种即可)。主要目的是增加关节软骨的修复,腰椎骨关节炎患者,可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并使用。  二、物理及介入治疗,如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或者疼痛反反复复出现,可以尝试以下物理治疗方式,理疗及手法治疗等建议至医院康复科或疼痛科进行治疗,主要包括:(1)热敷:可通过局部热水袋加热、泡澡等方式实现,主要目的是促进局部肌肉血液循环(见下图)。 (2)理疗:主要包括超声治疗、光疗(红外光疗等)和电疗(低中频经皮神经电刺激等),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促进组织修复。 (3)手法治疗:包括按摩和整脊疗法等,主要帮助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物力学平衡(见下图)。 (4)针灸治疗:针灸可以直达疼痛部位,发挥镇痛作用,可用于急慢性腰背痛的治疗(见下图)。 (5)封闭治疗:如果疼痛是由于关节突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等炎性改变引起,且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方法无法缓解时,可尝试关节间隙内局部注射激素和局麻药,以缓解疼痛。 三、改善不良姿势:腰痛发生后,除了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功能锻炼之外,还需要纠正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坐姿和站姿。不良姿势可能是导致持续腰痛的原因。(1)正确坐姿:正确的坐姿应该为:双腿自然打开,双脚放平,颈、胸、腰都要保持平直,维持膝关节呈90度,腰和大腿呈90度。 (2)正确搬重物方式:正确搬物方式应该为先弯膝下蹲,搬好物体后,依靠伸直膝盖起身,最后伸直腰背。 (3)正确腰椎固定的方式:对于腰围固定,目前证据显示腰围固定可以减少腰痛的复发并部分程度减轻腰痛,但长期佩戴容易导致腰肌萎缩,导致更加严重的腰痛。因此建议,在腰痛急性期,可以佩戴软质腰围支撑,每天佩戴三次,一次1-2小时为宜,尤其活动或乘车时辅助,平躺时不需佩戴,切不可长时间佩戴。 四、功能锻炼:是治疗腰痛最有效的方式,任何原因引起腰痛都可以通过锻炼来缓解。主要要点包括:(1)非特异性腰痛大多可自行恢复;多数人在 6 周内即使没有采取措施,疼痛也可能逐步缓解,采用功能锻炼可促进疼痛缓解,加速恢复。(2)部分椎间盘突出也可通过功能锻炼来恢复,保守治疗或功能锻炼6-12周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3)椎管狭窄通常也可以通过提高腰背部活动度来缓解。(4)骨关节炎无法通过功能锻炼来治愈,因为软骨无法恢复。可以做的是通过锻炼保持背部强壮和灵活,尽可能地减少磨损从而缓解疼痛。具体功能锻炼方式:见下篇”缓解腰痛的功能锻炼方法”。 作者简介:石长贵,博士,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脊柱微创中心主任助理,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专委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委员。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脊柱疾病的微创和开放治疗,尤其在脊柱内镜技术、微创腰椎融合技术、脊柱骨折经皮螺钉固定技术、椎体成形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年平均手术量400余台,其中腰椎内镜手术100余台。曾赴美国芝加哥Rush大学医学中心脊柱外科交流学习1年,熟练掌握各种前沿和先进的微创技术(腰椎间孔镜、椎板间镜、颈椎内镜、OLIF、经皮螺钉固定等)进行椎间盘突出的单纯摘除、和微创融合与置钉。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5部。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发布了文章

腰痛的原因及症状

浅谈腰痛的原因及症状腰痛(Low Back Pain)是指腰背部或骶部出现反复疼痛及不适感,伴或不伴有臀部或下肢放射性疼痛。腰痛是骨科门诊病人主诉最多的症状,高达8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腰痛症状。腰痛分为以下三大类:非特异性腰痛、特异性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根性疼痛综合征。特异性腰痛是指由明确病因所导致的疼痛(如,外伤骨折、脊柱肿瘤或感染);坐骨神经痛通过病史、体格检查、辅助影像学检查较易诊断,常伴有神经受压或炎性改变。临床上80-90%的腰痛患者为非特异性腰痛,无明确病因、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缺乏有效影像学检查、病程常呈慢性且较难治疗。需要根据症状及相应的原因,选择缓解腰痛的方式方法。    一、腰椎的结构组成腰椎由五块椎骨借助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突关节连接而成。其中椎体与椎体之间是椎间盘,椎间盘的结构包括中央的髓核、外周的纤维环和上下覆盖的终板软骨。每两个椎骨之间有一根神经从椎间孔发出离开椎管,这些神经一起形成坐骨神经,穿过臀部进入腿部和足部。此外,椎骨后方由关节囊、后方韧带及周围的肌肉固定在一起。腰背部的肌肉主要发挥两种功能:帮助稳定并活动脊柱;帮助身体举起重物和承受重力。以上任何一个结构(椎骨、椎间盘、神经、韧带、关节囊、肌肉等)出现问题,均可能导致腰痛的发生。  二、腰痛原因及症状(1)最常见的腰痛形式是非特异性腰痛,约在80-90%。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的腰背部疼痛,位置不固定,患者同时会感觉腰部无力,腰部僵硬,甚至活动受限,起床或站立困难。部分患者在久坐、弯腰或搬重物后,会感到疼痛加重,甚至放射到臀部、髋部或大腿,但卧床休息或平地走路时疼痛可以得到缓解。非特异性腰痛是一种无法确定特定病因或结构以解释患者所感知到的疼痛,包括所谓的腰肌劳损,肌肉和韧带拉伤,肌肉痉挛,腰背部筋膜炎等。 (2)椎间盘突出也可引起腰痛。突出的椎间盘会压迫由椎间孔内发出的神经根,导致大腿后外侧产生放射性疼痛,直到小腿、甚至到脚,有时会出现腿部刺痛而使不上劲儿。腿部疼痛通常比腰背部疼痛更严重,弯腰和坐立会导致疼痛加重,走路和躺着通常可缓解疼痛。 (3)腰痛的一个不太常见的原因是椎管狭窄。随着年龄增长,椎管因周围的结构增生肥厚(骨质增生、韧带肥厚、关节内聚、椎间盘突出等)而变窄,长时间行走会让使一条或两条小腿有放射痛或下肢酸胀,爬楼梯也会产生放射痛。坐下休息一会儿,下肢疼痛和酸胀很快就会缓解,也称为“神经源性的间歇性跛行”。此外,腰椎管狭窄引起的腰痛一般在弯腰或上坡时会有所缓解(因为弯腰时椎管面积会增大),而直立或下坡时会有所加重(椎管面积减小)。 (4)腰背部骨关节炎也可引起腰痛。从60岁开始,腰椎关节的软骨减少,会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使背部变得僵硬,并感到隐隐作痛,有时疼痛放射至臀部甚至大腿,但不会放射至小腿;疼痛往往弯腰时会有所缓解,而后伸时有所加重;部分患者早上起床会变得困难,但一旦动起来,就会觉得疼痛缓解。但如果是年轻人出现早上起床腰痛,活动后缓解,则应怀疑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还有部分患者疼痛主要集中在骶尾部和臀部,则可能存在骶髂关节关节炎,也会伴有早晨僵硬,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  作者简介:石长贵,博士,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脊柱微创中心主任助理,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专委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委员。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脊柱疾病的微创和开放治疗,尤其在脊柱内镜技术、微创腰椎融合技术、脊柱骨折经皮螺钉固定技术、椎体成形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年平均手术量400余台,其中腰椎内镜手术100余台。曾赴美国芝加哥Rush大学医学中心脊柱外科交流学习1年,熟练掌握各种前沿和先进的微创技术(腰椎间孔镜、椎板间镜、颈椎内镜、OLIF、经皮螺钉固定等)进行椎间盘突出的单纯摘除、和微创融合与置钉。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5部。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发布了文章

缓解腰痛的功能锻炼方式

缓解腰痛的功能锻炼方法腰痛(Low Back Pain)是指腰背部或骶部出现反复疼痛及不适感,伴或不伴有臀部或下肢放射性疼痛。当出现腰痛后,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部分需要药物辅助治疗,少数需要至医院由专科医师采用物理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自己坚持进行腰椎功能锻炼,不仅有助于腰痛快速缓解或消失,还能预防腰痛的复发。下面重点介绍缓解腰痛的功能锻炼方式(包括5个力量练习和3个活动度练习)。如果某种锻炼方式练习后疼痛会增加,就要减少锻炼强度或跳过该种锻炼方式。一、腰背肌肉核心肌群力量练习:主要包含5个动作:(1)练习1:提高腰部稳定性(臀桥练习)第一个练习可以提高腰部稳定性。此练习可以锻炼腰背部小肌肉,使其更好地协同工作、反应更快。这些肌肉通常在慢性腰痛的人中功能不足,在急性腰痛中也是如此。因此,此练习最适合患有急性腰痛、慢性背痛和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具体方法如下:(基础版)l 仰卧,双腿弯曲l 双臂放在两侧,前臂或肘关节辅助用力l 臀部抬离地面l 保持此动作10秒,重复5-10次,每天做3组当基本动作逐步熟练时,可以增加难度,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然后将臀部抬离地面(加强版)。再进一步增加难度,可以单腿伸展进行练习,甚至可以将练习时间增加到15秒(提高版)。 (2)练习2:提高腰部力量(小燕飞练习)第二项练习侧重于提高腰部力量,此练习有助于缓解所有类型的腰痛。具体锻炼方法如下:l 俯卧,双腿双手伸直l 双臂、头及前胸抬起,双肩向后上方收起,同时双脚轻抬,让肋骨和腹部支撑身体,维持3秒钟l 重复10次,每天做3组此练习变得熟练时,也可以尝试重复15-20次。 (3)练习3:锻炼背部核心肌群第三个练习是鸟狗训练(Bird-dog training),侧重于加强腰背肌核心肌群,可以缓解各种原因导致的腰痛。l 四足跪姿:双膝、双足、双手均着地l 伸展一侧肩关节和手臂以及另一侧髋膝关节和下肢l 静态保持同侧上肢和对侧下肢伸直l 动态进行同侧上肢和对侧下肢的伸直与弯曲动作l 两侧肢体交替,每侧重复此操作10次l 每天做3组 (4)练习4:锻炼腹部核心肌群第4个练习是平板支撑(plank),侧重于加强腰背肌核心肌群和腹横肌,可以缓解各种原因导致的腰痛。 l 俯卧位、双肘弯曲90度、膝盖完全伸直l 身体离开地面、仅前臂和脚趾与地面接触l 头部与身体保持与地面平行,收腹l 以上动作保持30秒,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时间l 每天做3组 (5)练习5:深蹲练习深蹲是一种锻炼背部肌肉、臀部和腿部肌肉的练习。强壮的腿部肌肉和臀肌可以减轻背部的负担而使其不太可能受伤,此练习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腰背痛。l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站立l 向前伸展双臂l 弯曲膝盖,让臀部向后仰,就像坐椅子一样l 重复10次,每天做3 组当此练习变得熟练时,也可以尝试重复15-20次。 二、加强腰椎活动度的练习:主要包含3个动作:(6)练习6:提高腰背部灵活度第六个练习的目的是提高腰部灵活度。通过增加背部灵活度,肌肉和关节的负荷会减少,从而减轻腰痛。这项运动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腰痛都有好处。l 仰卧l 弯曲膝盖,把脚放在地板或床面上l 把手臂放在胸前或两侧l 尽可能将膝盖旋转到一边,肩膀保持水平l 保持10秒,然后转向另一个方向l 每侧重复练习10次,每天做3组 (7)练习7:改善背部弯曲度第七个练习侧重于改善背部弯曲度。通过改善背部僵硬,可以缓解骨关节炎和椎管狭窄引起的疼痛。对于椎间盘突出或急性腰痛,此练习可能会加重疼痛,因此不建议进行此练习。l 仰卧、将双膝向胸前靠拢l 保持此动作20秒,重复此操作3次l 熟练后可逐步增加弯曲幅度,可用双手抱住双膝贴向胸前为进一步伸展背部,可以尝试旋转膝盖、划圈。此练习可以更好地拉伸背部最僵硬的地方。 (8)练习8:改善腰背部伸展度第八个练习侧重于改善腰背部的伸展度,患有骨关节炎和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尤其难以伸展背部。通过改善背部伸展度,背部会变得不那么僵硬,背部肌肉的压力也会减轻,也可减少对神经的压力。可以针对大多导致腰痛的原因进行此练习。但对于椎管狭窄者,此练习可能会增加疼痛。若出现此情况,则不能进行此练习。l 站立,双手放在背后,将食指按在脊椎的疼痛部位l 保持这个压力,然后尽可能向后弯曲l 重复10次,每天做3组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