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37

李运学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脑血管,胃肠道,颈肩腰腿痛等疾病。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中医基础:气化口诀及脉象口诀

阴阳合一地天泰,水火既济气化成。中医原本调平衡,阳化阴精成气形,阴阳合一是为气,气化百病不能生。中医本质就是气,寒者热之气化成,热者寒之气化生,枯者温润气融融。寒热错杂饮邪留,少阴少阳枢机求,不必他山药石求,祖宗明训记心头。百病皆因气化停,气化之后去百病。人身水火一团气,水多太阳是冰地,回阳化气冰解冻,春暖花开百病释。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坎中一阳二阴抱,离中二阳抱一阴,坎离交媾既济成,八纯卦乾气融融,百病不生气化功。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世人不知阴阳理,诊病辨证离其宗,不知元阳在阴中,附子干姜助其生。不知阴盛虚阳升,却以湿热苦寒泄,虚虚实实难愈病。口腥兼臭是阳虚,寒热驳杂中焦虚,真寒味腥真热臭。口渴溲短大便干,此是阴亏需滋阴。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理中下,重加姜附来理中,寒去腥臭自然无。妇人下焦味气腥,少腹喜暖腰酸痛,此是坎阳太虚弱,厥阳清气不上升,回阳化逆热气通,再加吴萸椒细辛,驱寒还能快几分。有气神采必内含,精神矍铄难成病,小便淡黄便成形,若病也是真阳证,溲短便结喜冷饮,苦甘寒药可痊病;无气倦怠面色苍,小便清长大便溏,口渴也是喜热饮,畏寒蜷卧又懒言,理中四逆方可行。阴盛便结要温润,麻黄附子细辛行。阳虚津亏大便结,溲短便干面色青,麦味理中麻附辛,温润之后大便通。阳气虚极是戴阳,上盛下虚溲清长,面赤足寒躁欲死。虚阳外越四肢烦,溲清而频可决断,通脉四逆可回阳。如要深知医中理,医易会通很容易。六、脉学金口诀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发布了文章

中医外科之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1.皮肤病:指发生在皮肤、粘膜及皮肤附属器的疾病。皮肤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皮肤病病因:风、湿、热、虫、毒、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足病机: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一)自觉症状取决于皮肤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最常见的症状是瘙痒,其次是疼痛此外尚有灼热感、蚁行感、麻木*(二)他觉症状以表现在患处的皮肤损害最有意义*1、原发性皮损是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有斑疹、丘疹、风团、疱疹、脓疱等*1)斑疹为局限性皮肤明显的颜色变化,不隆起,也不凹陷。面积大而成片的称斑片分为红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2)丘疹为高出皮面的实性丘形小粒,直径一般为0.5cm,多为风热、血热所致。*3}斑丘疹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稍有隆起的的皮损。*4)风团为皮肤上局限性水肿隆起,常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痕迹,发作时伴有剧痒。*5)结节为大小不一、界限清楚的实质性损害,质较硬,深在皮下或高出皮面,气血凝滞所致,常见于结节性红斑等病。*6)疱疹为内有腔隙、含有液体、高出皮肤的损害。*7)脓疱疱内含有脓液,其色混浊或为黄色,周围常有红晕,疱破后形成糜烂,溢出脓液,结脓痂。*2、继发性皮损: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3.皮肤病内治法:祛风法、清热法、祛湿法、润燥法、活血法、温通法、软坚法、补肾法。热疮定义:在发热过程中或后,发生在皮肤、粘膜交界处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特点:皮损为成群水泡、有的相互融合、多在1周后痊愈,易于复发。病因病机:1.肺胃热盛证:疏风清热、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2.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板蓝根、紫草、玄胡索3.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增液汤加板蓝根、紫草、马齿苋、石斛外治:清热解毒,干燥收敛,止痒。渗出多者龙胆紫溶液外搽;皮色发红而无渗出者用炉甘石洗剂。定义:又名玫瑰糠疹、皮损局部呈红斑、斑上有糠皮状脱屑、为自限性皮肤病,常先出现母斑后有子斑,多发于躯干和四肢1、病因病机:风热蕴肤证:疏风清热止痒消风散风热血燥证:凉血消风散黄水疮定义:西医称脓疱疮、是指发于皮肤的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病。特点:儿童当中流行的以浅表脓疱、脓痂为主要表现,有传染性,自身接种性。病因病机:1.暑湿热蕴证:清暑利湿解毒、清暑汤加马齿苋、藿香脾虚湿蕴证:参苓白术散加冬瓜仁、广藿香猫眼疮(多形性红斑)1、定义:以红斑为主的兼有巨疹、水疮等多形性损害的急性自限性类症性皮肤病(具有靶形或虹膜样损害)内治:1、风热蕴肤:消风散加减2、风寒阻络证:当归四逆汤加减。3.湿热蕴结证:龙胆泻肝汤4.火毒炽盛证:清瘟败毒饮合导赤散蛇串疮定义:西医称带状疱疹、是皮肤出现群集性水疱,于身体单侧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特点: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疼痛剧烈。二、病因病机(1)肝经郁热:龙胆泻肝汤(2)脾虚湿蕴:除湿胃苓汤、参苓白术散(3)气滞血瘀:桃红四物、柴胡舒肝疣定义:发生在皮肤浅表部位的良性赘生物。寻常疣:好发于手指、手背、甲廓此处、乳头状赘生物,扁平疣(扁瘊):颜面部、手背为主癣1、定义: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2、分类:头癣、体癣、股癣、甲癣、花斑癣。损害侵及指甲,可使甲板被蛀蚀变形,甲板增厚或萎缩翘起,色灰白而成灰指甲(甲癣)二、病因病机:风湿毒聚证: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消风散加地肤子、白鲜皮湿热下注证: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五神汤。疥疮定义:由于疥虫(疥螨)寄生于人体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接解传染性皮肤病.特点:夜间剧痒、皮损形态多样:呈丘疹,丘疮疹,水疮,遂道,结节。灰白或浅黑色隧道内可找到疥虫。病因病机:湿热蕴结证:黄连解毒汤合三妙丸加地肤子、白鲜皮、百部、苦参。接触性皮炎1、定义:皮肤、粘膜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所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湿疮1、定义:西医称湿疹、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具有渗出倾向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特点:对称性、多形性、浸润性、瘙痒性、易转化为慢性。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二、病因病机1、湿热蕴肤证:龙胆泻肝合萆薢渗湿汤加减。2、脾虚湿蕴证:除湿胃苓汤合参苓白术散。3、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合四物消风饮。(二)外治1、急性、渗出:干燥收敛,清热消炎。2、丘疹、水疮:清热止痒。3、亚急:清热,干燥,收敛。4、慢性:滋润,止痒。瘾疹1.定义:又名荨麻疹、是指皮肤上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发无定处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2.病因病机:禀赋不耐,邪毒侵犯风热犯表证:消风散风寒犯表证:麻黄桂枝各半汤肠胃湿热证:防风通圣丸血虚风燥:当归饮子药毒定义:药物所引起的皮肤、粘膜的急性炎症,别名药疹,西医称药物性皮炎。特点:病前用药史,泛发对称,多数手足心有疹,局限固定,形态多样,红而新鲜分型:1)固定红斑型2)荨麻疹样型3)麻疹样4)剥脱皮炎型*1常引起药疹的药物有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磺胺类、巴比妥类、安眠药及各种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药毒急救:(作为常识掌握)1)一般药疹,使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和钙剂。2)重症药疹,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除上述治法外,宜早期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如氢化可的松300—400mg或地塞米松10—15mg,维生素C2—3g,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1000—2000ml中,静脉注射。至病情缓解后,改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必要时配合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牛皮癣(神经性皮炎)1、定义:以皮损呈苔藓样变及阵发性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西医称神经性皮炎。2、特点:皮肤状如牛领之皮;顽癣:病情顽固,时轻时重;好发于颈项部。有局限型,泛发型之分。二、病因病机中医:初起风湿热邪为患,久病多伴有营血亏虚,其病机:气血凝滞(血阏、肌肤甲错)。四、治疗(一)内治:养血、疏风、止痒(二)外治:润肤止痒:霜、软膏、油剂,糖皮质类激素,尤卓尔、尿素类软膏、维A酸霜类。风瘙痒(皮肤瘙痒症)1、定义:无原发性皮肤损害,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的皮肤病。分类:全身性、局限性。2.特点:多发生于老年人、成人,好发于冬季。瘙痒呈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无原发皮损,有继发皮损。3.病因病机:1.血热风热:消风散;2.湿热蕴结:龙胆泻肝汤;3.血虚肝旺:当归饮子。白疕1、定义:及银屑病,是以红斑为主、兼有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为丘疹、水疱等多形损害、和虹膜样特征性红斑。*2特点:在红斑上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抓之有薄膜或露水珠样出血点。病程长,发作反复,不易根治。*3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二、病因病机1、血热风燥:犀角地黄汤2、血虚风燥:当归饮子合四物加消风3、气滞血瘀证:桃红四物加减4.湿毒蕴阻证:萆薢渗湿汤5.火毒炽盛证:清瘟败毒饮白驳风1、定义:以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皮肤变白的主要临床表现的局限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西医称白癜风。2、病因病机:1.肝郁气滞证:逍遥散2.气血瘀滞:通窍活血汤黎黑斑定义:由于皮肤色素改变而在面部呈现局限性褐色斑的皮肤病,西名称为黄褐斑。特点:孕妇和经血不调妇女多见,颜面,两颊、鼻、唇多见,褐色、淡黑斑片常呈现对称分布。病因病机:肝郁气滞证:逍遥散肝肾不足证:六味地黄丸脾虚湿蕴证:参苓白术散气滞血瘀证: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粉刺1、定义:以面胸背处出现的丘疹如刺,挤出碎米状白色粉汁为表现的皮肤病。(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西医称痤疮2、病因病机:1、肺胃热盛证:枇杷清肺饮。2、湿热内蕴证:枇杷清肺饮,黄连解毒汤。3、痰湿蕴结证: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面游风定义: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炎,表现为皮肤油腻而出现红斑,其上覆有鳞屑。西医称脂溢性皮炎。特点:多见于青壮年、乳儿。于皮脂丰富部位如头皮、前额、眉弓、鼻唇沟、胡须处多发,分为干性型:干燥白色鳞屑;湿性型:红斑、油腻性鱼鳞屑。自觉瘙痒。内治:①风热血燥:消风散合当归饮子②肠胃湿热: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酒渣鼻1、定义:发于面部中央以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有丘疹、水疱、鼻赘的慢性皮肤病。2、特点:初超起鼻部潮红→发展为伴有巨疹、脓疮、毛细血管扩张,发展为鼻赘。3.内治法:肺胃热盛证:枇杷清肺饮热毒蕴肤证:黄连解毒汤合凉血四物汤气滞血瘀证:通窍活血汤油风(斑秃)1、定义:头发突然成片脱落的慢性皮肤病二、病因病机:血热→生风→风热上扰。三、临床表现:起病突然,圆形、椭圆形脱发区头皮光亮,无自觉症状、多有诱发因素,有自愈倾向。内治法:血热风燥型: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气滞血瘀证:通窍活血汤气血两虚证:八珍汤肝肾不足证:七宝美髯丹结节性红斑(爪藤缠)1.定义:发生于下肢的红斑结节性皮肤病。2.特点:多发于小腿伸侧,呈结节性红斑、三再行皮下结节、大小不等、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或者压痛、青年女性多见。1、内治湿热瘀阻:萆藓疹湿汤+桃红四物。寒湿入络:阳和汤红蝴蝶疮(红斑狼疮)定义:以面及手等暴露部位皮肤红斑、鳞屑、萎缩,状似蝴蝶,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分为盘状红蝴蝶疮和系统性红蝴蝶疮。内治:热毒炽盛证: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汤合大补阴丸、清骨散脾肾阳虚证: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脾虚肝旺证:四君子合丹栀逍遥散气滞血瘀证: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尖锐湿疣定义:以HPV(人类乳头瘤病毒)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多发于外阴、肛周皮肤黏膜交界处的淡红色或者污秽色良性赘生物,经性接触传染,多发于性活跃人群。内治:湿毒下注证:萆薢化毒汤加马齿苋、土茯苓、大青叶湿热毒蕴证:黄连解毒汤加苦参、土茯苓、大青叶、马齿苋

发布了文章

手指麻木的穴位调理

肢体麻木这件事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首先说,这手指麻木绝对不能忽视,大家要第一时间到医院筛查一下是不是颈椎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所致。尤其是脑中风,往往有手指麻木的前兆。我们必须通过筛查来找到原发病,这样才能确保不会延误治疗。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我们就要从中医角度加以调理和改善了。方法如下:找到患侧手掌的十宣穴(即手十指的尖端,如图)。用牙签或者圆珠笔的笔尖来点压,用力适中即可,持续10分钟。接着再找到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和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如图),以及后溪穴(位于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如图)。对这两个穴位,先用指尖用力按压,然后用艾灸条艾灸,耗时20分钟。经过每天这半小时的调理,手麻的现象会得到很好地改善。这个办法有什么奥秘呢?先说这十宣穴。点刺十宣穴,目的是行气、化瘀,通络。中医临床经常用十宣穴来刺血治疗,我们普通人不必如此,只用点刺即可。这里面有一层功效特别值得一说,就是通过此等泻法,来行气而化痰湿。中医巨著《丹溪治法心要》里说的明白:“麻是气虚,木是痰湿死血”。由此看来,这麻木一事,和痰湿是有关系的。而痰湿不得运化的原因,又在于气虚。所以,我们用泻法刺激十宣穴,可以活络、行气,帮助痰湿得到运化。接下来再说手三里。这个穴位被广为传颂为治疗手“不仁”的要穴。其中的道理何在呢?有人说,此穴属于阳明经,多气多血,故而行气之功甚好。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真正的妙处,要从手阳明大肠经经气物质循环规律说起。原来,这手三里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要穴,是大肠经天部雨水的受降之处。之所以称为三里,乃是因为覆盖面积太大,影响深远。水胜则土失。如果我们用点压和艾灸结合的办法来刺激手三里,就会清散、温煦、蒸化水湿,从而让脾土之气充实。脾土实,则水湿不得泛滥,这就有利于手掌痰湿之气的运化,自然就会改善麻木了。最后说后溪穴,这后溪穴乃是八脉交会穴。它的特性就是和督脉相通。如果我们刺激它,温煦它,就可以将督脉里的元阳之气引到我们的手上来。元阳之气充足,自然可以运化水湿、畅通气血,从而改善麻木症状。这后溪穴的奥妙,理解起来也不难。

发布了文章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联合用药

一.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1.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5%,又称高血压病,与遗传、环境有关。2.继发性高血压:另5%继发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等疾病。二.临床表现及并发症一般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心悸;如发生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即靶器官功能性损害或器质性损害,则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2.并发症1.心脏患者可有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表现。2.肾脏早期无症状。伴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夜尿增多及尿液检查异常(蛋白尿、管型、红细胞)。发生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可出现厌食、少尿;3.脑高血压可致脑部小动脉痉挛,出现头痛、头胀、眼花、耳鸣、健忘、失眠、乏力等症状。4.视网膜视网膜病变是常见高血压并发症,临床常见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等情况。5.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引起冠心病、脑血栓等。三.治疗目标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应<140/90mmHg。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建议控制在<150/90mmHg;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于150mmHg以下,如果能够耐受可降至140mmHg以下。四.降压药物种类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1.钙通道阻滞剂代表药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此类药物可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2.ACEI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此类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持续性干咳,多见于用药初期,症状较轻者可坚持服药,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禁忌证:为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妇女。3.ARB代表药物: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对于高血压患者同样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ARB的适应证同ACEI,也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钾,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酐水平变化。禁忌证也同ACEI。4.利尿剂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此类药物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禁忌证:痛风者;高尿酸血症、明显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不良反应:螺内酯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等。5.β—受体阻断剂代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髙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髙血压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乏、肢体冷感、激动不安、胃肠不适等,还可能影响糖脂代谢。禁忌证:高度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患者。慢阻肺、运动员、周围血管病或糖耐量异常者慎用。长期应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反跳现象,即原有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表现,较常见有血压反跳性升高,伴头痛、焦虑等,称之为撤药综合征。五.降压药的联合用药方案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许多高血压患者,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需要应用≥2种降压药物。1.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2.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CCB)+ACEI或ARB3.钙通道阻滞剂+噻噻类利尿剂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是1.D—CCB+ARB;2.D—CCB+ACEI;3.ARB+噻嗉类利尿剂;4.ACEI+噻嗪类利尿剂;5.D—CCB+噻嗪类利尿剂;6.D—CCB+β受体阻断剂。三药联合的方案在上述各种两药联合方式中加上另一种降压药物便构成三药联合方案,其中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联合方案最为常用。四药联合的方案主要适用于难冶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在上述三药联合基础上加用第四种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螺内酯、可乐定或α受体阻断剂等。六.患者教育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减少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1.控制体重将BMI尽可能控制在<24kg/m2;体重降低对于血压管理、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2.限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3.补充钾盐每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4.减少脂肪摄入减少食用油摄入(<25g/d),鼓励摄入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等),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5.戒烟少酒。6.增加运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调节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7.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8.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控制但不能治愈高血压,必须坚持长期治疗来控制血压及预防其对身体多个系统的损害。9.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开始或停止服药或改变剂量。10.高血压患者出现胸闷、气短、运动耐力下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11.新加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若出现相应不良反应(如面部潮红、脚踝水肿、高钾血症、干咳等)且不能耐受时,应及时就医换药。

发布了文章

胃病

胃胀痛是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慢性胃肠病的最常见表现。古人有“痛则不通”的说法,一般治疗胃胀痛等病症,一般使用行气理气通利的方法,多数能取得不错的疗效,但是在临床上,胃胀痛的病因很多,在具体的治疗上要细审虚实,辨别阴阳,从根本治疗才能取得更佳的疗效。如果平常身体虚弱,胃痛比较缓和的,腹部柔软喜温喜按的,一般跟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有关系,这种属于虚痛,比较适合采用温补的方法,最常用的是使用像黄芪建中汤等方药,中成药有黄芪建中丸;而如果疼痛的部位痞满、僵硬拒按、疼痛比较剧烈的,一般属于实证,比较适合采用行气理气通利的方法,多属于气滞作痛,可以使用像柴胡舒肝散,药物多使用木香、砂仁、乌药、陈皮、厚朴等药品。临床上也有一些是属于阴虚火旺,胃阴不足,阴液不足不能滋养胃腑导致的隐痛,宜采用养阴和胃的方法,临床多使用沙参、麦冬、玉竹、乌梅、白芍、山楂等药品,以求酸甘化阴,可以使用益胃汤、一贯煎等方药加减;若突然感受寒邪,寒凝中焦导致胃脘冷痛,可以采用良附丸、厚朴温中汤等方药治疗;突然饮食过度,饮食停滞,胃脘胀痛拒按,可以采用莱菔子、神曲、槟榔等药物消食消导治疗,可以使用保和丸等方药。

发布了文章

黄连,泄火之最

在中药五味中,苦味具"泄"的特性。"泄"指有降泄、清泻、通泄作用。而其中的清泻就是指清热泻火,所以凡是清热泻火的中药,大都具有苦味,而黄连的泻火功效非常强,属大苦大寒之品。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临床应用如下:1.湿热痢疾,湿热痞满。尤长于清中焦湿热,为治湿热痢疾,湿热呕吐的首选药。湿热中阻之恶心呕吐:~黄芩;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木香;或~白芍、木香、当归、槟榔2.热病烦躁,心烦不寐,胃热呕吐,消渴。尤善清泻心、胃之火。外感热病,高热神昏:~石膏、知母、玄参;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朱砂、当归;三焦热盛,高热烦躁:~黄芩、黄柏、栀子;肝火犯胃之胁痛:~吴茱萸。胃火炽盛之消渴:~石膏、知母3.痈肿疔毒,目赤牙痛。热毒疮疡,尤善治疔毒:~黄芩;胃火上炎之牙痛、口舌生疮:~石膏、竹叶;火盛目赤肿痛:外用以黄连汁点眼。4、湿疮、湿疹。单用,制膏外用。炮制:一般而言黄连炮制分成黄连、姜黄连、萸黄连和酒黄连。黄连就是拣去杂质,洗净泥砂,润透,切片,阴干。姜黄连就是用鲜生姜打汁,加适量之开水,均匀地喷入黄连片内,待吸收后,用文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为度,取出放凉。(每100kg黄连,用生姜12.5kg)萸黄连就是先取吴茱萸加清水适量煎透,去渣,再将黄连片拌入汤内,至汤液吸尽,文火微炒,待略干,取出晾干。(每100kg黄连,用吴茱萸10kg。)酒黄连就是取黄连片用黄酒拌匀,稍闷,炒至表面深黄色为度,取出放凉。(每100kg黄连,用黄酒12.5kg)鉴定:黄连(味连):形如鸡爪,过桥短。三角叶黄连(雅连):多单枝,似蚕,过桥长。云连:细小钩状,似蝎尾,过桥短。用量:2-5克。用法:水煎服生品长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酒品长于清上焦热。姜品长于清热止呕。萸品长于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禁忌:凡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慎服。

发布了文章

听会穴:主治一切耳疾

听会穴属足少阳胆经,布有耳神经和颜面神经分支。因主治一切耳疾所集,耳聋气闭,重听耳鸣、耳流水流脓及耳痒所以穴名听会。取穴位置听会就位于耳朵眼的正前方,张嘴时两耳边各有一个凹,这个凹陷处就是听会。理疗功效与作用1、保五官健康,常按摩听会穴。这是因为常按摩听会穴,具有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歪斜,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功效。当发生耳鸣,按摩听会穴,不失为最好的治疗法。2、听会穴有颜面神经分支,三叉神经分支及腮腺通过,所以可治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腮腺炎、中风口歪一边,甚至牙齿痛、下颌关节炎、掉下巴。当搭坐火车过山洞或飞机遇乱流所引起耳鸣耳胀,张口吞口水后,按听会穴会很快缓解。【按摩方法】每天3次用双手的拇指按揉两侧听会,力量稍大,以感觉有些胀疼为度,每次每穴2-3分钟。【艾灸方法】找到听会穴所在的位置,艾条距离听会穴3-4根手指头宽的距离,感受一下温度是否合适,悬灸5-10分钟,每天可艾灸1-2次。注意避开头发。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