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616

陈全福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对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和胸痛、心悸、失眠等病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预防和健康调养。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湖北疫情一线医生携子跳楼身亡#【那一刻的脆弱,你没有走出来】

那一刻的脆弱,你没有走出来。作为一个行为心理学爱好者,我看到此类信息都是想看一下细节,可是没有从新闻里找到细节,仅仅以警方的通报,因家庭纠纷,具体就不明了。医生的太太也在医院工作,是检验科,都在一个行业工作,好处是互相了解,不好处可能也是太了解。武汉防控前期的压力很大,检验科很多同道都去做核酸去了,也是绝对的一线,两个都在一线,除了担惊受怕是否感染上新冠,还有家庭没有人照顾的压力。这两个结合起来可能就会构成一个家庭矛盾的大背景,一点鸡毛蒜皮都可能导致情绪突然失去控制,尽管我们不知道马医生在跳楼前经历那些心理挣扎。当然还有可能就是抑郁状态,这个病发病率不低,而且国人羞于说心理疾病,因此往往就诊率低,耽误治疗。再一个可能是创伤后情绪应激,武汉经历几个月与病毒殊死搏斗,初见曙光,但肯定不少医务人员会出现心理应激(我们援助武汉的医生就有一个心理应激的),加上武汉复工复产压力很大,没有得到充分休整,也容易在职业倦怠+心理应激双重打击下失去平衡。心理健康,是一个大大的难题,WHO提到健康四个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很重要但是最难的,信息时代的冲击,让我们石器时代的大脑不堪重负。如何心理平衡,回到孔子年代,寻找到的答案:《论语》讲,“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大意是讲,孔子绝对不会犯这样四种毛病。一是凭空猜测,主观臆断,这里的“意”通“臆”;二是看事情绝对,想当然地以为会是怎样的;三是拘泥以往,固执己见,听不见别人的建议;四是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平衡,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不是情感不能发泄,也不是乱发泄,怎么算平衡,每个人不一样,但是不走极端,学习上面的“四勿‘,显然是有帮助的。另,戒烟限酒,不是不饮酒,饮酒,对心理平衡,对情绪释放,是有正向作用的

发布了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正在成为中青年的常见病

我们熟悉的冠心病、脑梗塞等致死性疾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结局,因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而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原因占比达到了50%以上。与固有的认知不一致,心脑血管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需要高度重视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者发现,存在血管危险因素的亚洲人普遍存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甚至这些患者并未没有出现中风或短暂性缺血发作。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神经学杂志6月刊上(Neurology 2007;68:2035-2038.)。据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中国香港大学的Ka Sing Wong博士说,亚洲中风患者最常见损害为大脑中动脉狭窄,但很少有人关注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那么中青年人,作为社会的顶梁柱,他们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有多高呢?来自德国的Bettina von Sarnowski等学者们研究了中青年卒中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发表在2013年4月2日的Neurology杂志上,该研究意在探究sifap1多国多中心研究中18岁到55岁卒中及TIA患者颅内及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中青年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不容忽视。在sifap1队列研究(共纳入5023例患者)中,选择分析有完整颈动脉多普勒检查的患者人群。排除有动脉夹层、血管炎和移动性栓子的患者。在符合条件的剩余218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319例,18到44岁间的患者共744例,其中1612例患者进行了颅内动脉的超声检测。根据性别和年龄对患者人群进行分组:青年组:18岁到44岁,中年组:45岁到55岁。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为8.9%(青年组4.9%,中年组11%),其中81%的狭窄或闭塞患者有相关症状出现。非狭窄颈动脉斑块男性比女性患者更普遍(分别为15.8%和7.7%,p < 0.001),中年组比青年组更多(分别为17%和4.9%,p < 0.001)。幕上颅内动脉狭窄和闭塞高达11.8%,中年组患者幕上颅内动脉狭窄更多见(分别为13%和7.8%,p < 0.001),然而两组患者的动脉闭塞情况相似(都为3.2%,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个观察显示青年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致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比例很高。颅内动脉狭窄和闭塞情况相比颅外颈动脉更为明显。结合非狭窄性斑块综合分析,五分之一(21.25)的患者有症状性或无症状性大动脉粥样硬化,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对青年卒中患者的卒中预防来说,动脉粥样硬化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当然这个研究也有不足的地方,是回顾性研究,而且选择的是有完整颈动脉多普勒检查的患者人群,这些作了多普勒检查的患者可能已经有了症状,有可能高估了中青年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尽管如此,在没有其他数据否定的情况下,中青年人更不要以为心脑血管疾病距离自己很远而疏于防范。

发布了文章

随机的世界

花了两周的时间读完了《醉汉的脚步》,这是一本讲随机性的书,读完后我给出自己的点评或读后感:进化给了我浆糊一般的大脑,而我却用它寻找规律。温馨提示:复杂的社会,多学习一点随机性知识,有助于了解这个复杂的社会。
















发布了文章

降压药使用的一二三四原则

高血压作为一个常见病,药物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方法,但是你知道其中的一二三四吗?本文将带着你学习一下降压药使用的几个原则:一、一生服药某男,29岁,婚检时发现血压高、肌酐(肾功能的指标)高,没有重视,大约一年之后因为突然呼吸困难急诊,这时候已经是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期)了,一年之前他认真治疗,结果不会这么不好。为何好多高血压的患者没有使用药物治疗呢?网上流传这一些这样的说法:高血压本不是病,西医血压计制造了一个不科学的标准(1990年,德国规定高血压的标准是160-100mmHg,按这个标准来确定谁是病人;可是,1994年,德国的对抗高血压联盟宣布将高血压的标准降为140-90mmHg。对抗高血压联盟是由医生和药厂职工组成的利益团体。为了卖出更多的降压片,他们就擅自降低高血压的标准。可见高血压无标准可言(标准具有先天的不科学性)。已经有足够多的临床研究证实,持续的血压升高会损害心、脑、肾、眼等地方的血管,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发生脑梗、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病变等,可能会造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后果,甚至死亡。因为许多高血压病友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也往往疏于体检,甚至知道了自己血压高,也因为误信“高血压不是病”的观点而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证实一项治疗措施是否有效是需要科学的方法的,公认的就是RCT实验研究,这种方法就是利用精心的设计的临床观察方法努力排除人为因素(特别是安慰剂的作用以及观察者的偏倚),通过大样本的人群来验证某项治疗措施的价值的一种方法,尽管RCT不是唯一的方法(当然有的也不需要研究,例如饿了需要吃饭,没有人去比较一组不吃饭,一组吃饭,然后观察数千例,最后出现一个组饿死了不少之后因为明显的疗效而提前中止),但其提供的证据级别很高,更让人相信。降压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有非常重要的好吃,这个方法就是经过了足够多的临床实验,也纳入了足够多的临床患者得出的结论,至于上文攻击的所谓高血压的标准有变化,恰恰是研究的结果在有了新的证据之后,把血压的正常值进行了修正的结果。大量的研究证明,降压治疗的绝大部分价值来自于降压本身,而不是使用了那些特定降压药,因此也不是某个公司可以左右这些研究结果的,更何况有好多研究是政府基金支持的(例如NIH),与公司的利益关系极小。所以强调一句,一生服药是多数高血压病友的选择,至于服什么药物,以降低血压为标准。二、两药联合:很多人担心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其实目前多数的降压药在临床上经历了很多观察,获得了足够多的数据,其不良反应相对于降压的好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同时为了更安全,2018年新出版的指南,已经建议两药联合作为起始降压治疗,单片复方制剂(SPC)更优,特别是在降低副反应和增加降压效果方面。不作为两药联合的例外是患者为虚弱的老年患者、低危患者和1级高血压患者(尤其是SBP<150 mmHg)。三、三月为期降压治疗一旦开始,不能急于求成,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 1月内或 3月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就可以了。而对于低危患者,则可对患者进行 1~3 个月的观察,密切随诊,尽可能进行诊室外血压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兄,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可开始降压药物治疗。面对1级高血压患者,我也会尝试使用中药来治疗,一般设定4个周的时间截止点,如果4个周血压没有任何降低,那么我就选择化学药治疗。对于一些血压已经达标但是仍有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患者,配合中药改善或治愈这些症状是比较容易的,也是我治疗高血压常用的一个方法。四、四季不同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天气的寒热变化,因为天气的变化对于血管的影响较明显,可以导致血管扩张(夏天)或收缩(冬天),因此有经验的病友知道到了夏天要多监测血压,在血压降低较明显的时候,适度的减少药物(特别是三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反之,冬天时候也有注意血压有没有明显的升高必要时增加药物或剂量。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