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86

齐磊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治医师 陕西省中医医院-骨伤一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关节炎
骨关节炎

发布了文章

脊柱定点整复手法结合个体化牵引方向治疗颈椎病观察

陕西省中医医院(710003) 党建军 李强 齐磊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社会紧张度的增加逐年上升,且有低龄化的趋势而被社会重视。手法及牵引治疗是颈椎病保守治疗的一种,因其痛苦少,无明显的并发症而易为患者接受,但是牵引方向的选择无明确的标准,而且原手法治疗时间长见效慢。2002年以来,我们运用颈椎动力位拍片结合临床体征确定病变椎间隙,根据病变的椎间隙稳定情况来明确牵引方向,实施党氏手法(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及颈椎个体化牵引方向治疗颈椎病1100例,效果优良,与传统手法及牵引方法比较,具有缩短疗效,提高疗效的作用,值得推广。陕西省中医医院骨科齐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方法    1100例颈椎病患者均为2002年以后治疗的病例,其中男性526例,女性574例,年龄18—75岁,平均47岁;颈型颈椎病4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01例,椎动脉及交感型颈椎病263例,混合型98例,脊髓型50例;本次病史1天到6个月不等。    1.2  方法    100例颈椎病患者均经过认真详细的查体,大体判断出病变的椎间隙,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血管、脊髓压迫与刺激,以及具有典型较重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常规拍摄颈椎张口位、动力位(标准侧位、过伸及过曲侧位)X线片,年龄大的患者加拍双斜拍片。在X线片上重点观察与临床体征相关的椎体及椎间隙,看其在动力位椎体后缘的稳定情况,一般病变椎间隙后缘可能出现台阶、成角或椎体后缘双边征情况,不同的体位下椎体后缘的稳定性不同。牵引的方向一般有中立位、屈曲位、后伸位。牵引方向的选择动力位病变椎体及间隙位置最好的姿势下牵引。无论坐位或卧位牵引均可,牵引前先行1-2分钟颈椎手法牵引状态脊柱定点整复手法。牵引重量一般为2~8kg(以病人无不适感的最大重量),牵引每日1~2次,时间大约30分钟。牵引后尽量使颈部维持在稳定的位置。一般牵引约5天左右。晚上休息时配合适度的枕头。    2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优:牵引后症状完全消失,颈部活动正常;良:牵引后症状消失,但活动姿势不良后症状复发,再治疗后症状缓解率超过80%;可:牵引后症状缓解在50%~80%;差:牵引后症状缓解不足50%。结果:本组1100例中优966例,占87.82%;良84例,占7.64%;可44例,占4%;差6例,占0.55%。本组中中立位牵引321例,占29.18%;屈曲位牵引435例,占39.55%;后伸拉牵引344例,占31.27%。    3  讨论    颈椎病患者因病人各自压迫、刺激神经血管的不同部位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牵引治疗可以加大椎间隙,特别是加大椎体后缘和小关节,椎间孔的间隙,使椎间孔扩大,椎管长度增加,松驰了颈椎周围的动力肌及其它软组织,以减少椎间盘的内压[1],解除对神经根与椎动脉的刺激及脊髓的压迫,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2]。颈椎病的牵引表面看非常简单,只要向上牵引即可,但是牵引方向有中立位、屈曲位、后伸拉之分,为此有人专门研究生物力学,观察发现不同角度下椎体受力情况亦不同;又有人通过X线片进行颈椎力学观察,发现只有在15—20度前屈位牵引时,牵引力与颈椎运动轴心一致,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3],前人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具体到每个人人应该如何牵引才能最快的缓解症状,却无理论依据。我们在临床上经过详细的查体判断出病变的椎间隙,结合病人的颈椎动力位平片变化的情况,了解引起症状的体位,在无症状的姿势下牵引,故症状缓解到很快。前人研究生物力学没有针对具体的病人,以及病人的动力平片,所以牵引无标准。    本组1100例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及个体化牵引方向组中优良率达95.45%,效果明显,而且大多数在五天内缓解。从中体会到以下几点:①颈椎病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椎间盘的退变是从20岁开始的,椎间盘的退变不仅能从MRI反映出,亦可以从动力位不稳定的椎间隙反映出,髓核未退变,不代表纤维环及韧带没有问题。过去单一侧位片见椎体曲度变直及骨质增生等认为是引起症状的原因,现在看无理论依据。从动力位片上才能明确病变部位,才能与临床症状相符。现在普遍提及的颈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产生机理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颈型颈椎病偏于刺激或压迫颈丛,而神经根型偏于臂丛的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型颈椎病过去大多数人认为由钩椎关节的增生等挤压而偏移扭曲影响其血流。我们观察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人大多为椎体旋转或椎体不稳后刺激了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的供血不足引起症状,如是是压迫症状就不会很快地缓解症状。②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及个体化牵引治疗颈椎病只是保守治疗的方法之一,我们牵引方向的选择是根据引起症状的椎间隙动力位片上最为稳定的姿势下进行牵引的,在这样的牵引下椎体最为稳定,肌肉最松驰,所以疗效最好。治疗结束后尽量使患者头部保持稳定良好的姿势。一般牵引前先做1—2分钟自创党氏手法(手法牵引下脊柱定点整复手法)判断治疗的疗效,手法与牵引效果两者成正比关系。③疗效问题:本组优良率为95.45%,表面上看较高,岂不知许多颈痛综合征颈椎病均是自限性的[4]。Depalma等报道78%颈部疼痛在3个月内症状缓解或消失[5],治疗只是促进症状的消失,而且具有典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不进行牵引。临床上只要是急性发作的一般疗效较好,而逐渐加重的效果相对较差。另外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受到脱出的髓核、增生骨赘或肥厚的黄韧带等压迫而出现症状的,临床上经过MRI检查出脊髓压迫很多,但临床有症状的病人不多,大多不能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上只能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动力位片上可表现为椎体节段失稳,因为正常状态下脊髓只占到颈部椎管的2/3左右,椎孔前后径大于12mm,脊髓前后径约7.7mm,少量的增生或脱出不能压迫脊髓,如果出现上神经元瘫痪症状、病理反射等,最好建议手术治疗。否则均可行手法及牵引治疗,但是应注意过伸时有无症状,因为过伸时椎管长度减小,其内的脊髓变得松驰易于受到压迫。    党氏手法为在牵引状态下做手法头颈部的活动度仅为10—20度左右,无旋转用力,所以安全。根据病人的症状及动力位X线片结合病人体征确定病变椎间隙,可以动态的早期发现疾病。根据病变椎间隙稳定情况选择个体化牵引方向且在相对位置最好的姿势下牵引,此方法针对个体情况而定,安全性高,简便可靠,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陈裕光. 牵引下腰椎间盘出突出症的椎间距及间盘内压测量研究.中华理疗杂志.1994,17(8):62、郭万学主编. 理疗法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944-948。3、高楚荣,王丹影,李志申,等,颈椎牵引的力学分析.中华理疗杂志,1993,16(4):2154、范清宇,唐农轩,主译,临床骨科学,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4:334-343.5、Depalma AF,Rothman RH, lewinnek CE, etal. Anterior interbody fusion for severe 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 Surg Gynecol Obstert,1972,13(4):755-758.6 Elliot Cross-sectioncal diameters and areas of the human spinal cord.Anat Rec,1943,9(3):287

发布了文章

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一种慢性、非炎症性关节疾病,多发于中年以后人群。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为特点。病理变化最初发生于关节软骨,以后侵犯软骨下骨板以及滑膜等关节周围组织,以关节面及其边缘的软骨变性以及新骨形成为主要特征。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衰老、创伤、炎症、肥胖、代谢和遗传等因素有关。陕西省中医医院骨科齐磊[流行病学]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也是导致老年人疼痛物致疾的首要病因。在美国总人口中的15%患有关节炎(总数近4000万),其中患骨关节炎者占43%,达1600万。关节炎的发病率和受累关节的种类及数量可能与人种、年龄、职业、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有关。白人妇女中手的骨关节炎常见,南非黑人,印度东部居民和中国人髋骨关节炎的发生率较欧洲和美国白人低,非洲人和马来人的手多发性骨关节炎少见。膝关节骨关节炎以女性发病为主,在Framingham的研究中,女性每年发生的X线检查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率为2%,炎状型为1%,而男性的比值分别为1.4%和0.7%。Saase等的调查显示,膝骨关节炎男性和女性患者率的峰值分别为24.7%和54.6 %,髋关节为11.1%和26.0%。本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到68%。Butter等报道,在44岁以下、45~59岁和60以上三组人群中,X线片上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分别为6.2%、21.6%和42.0%。Felson等报道,70岁以下和80岁以上人群的膝骨节炎的患病率分别为7.0%和11.2%,其中在放射学上可证实的膝骨关节炎则分别为27.4%和43.7 %。

发布了文章

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关节滑液及典型X线表现等,诊断骨关节炎并不难。对不典型关节受累的骨关节炎病人(如掌指、腕、肘、肩或踝关节)应考虑有无原发性疾病。各项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995年美国风湿协会修订)如下:陕西省中医医院骨科齐磊1、膝关节骨关节炎分类标准临床:(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2)有骨摩擦音;(3)晨僵时间<30min;(4)年龄>38岁;(5)有骨性膨大。满足1+2+3+4条,或1+2+5条,或1+4+5条者作出膝骨关节节病诊断。临床+实验室+放射学:(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2)骨赘形成;(3)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4)年龄<40岁;(5)晨僵时间<30min;(6)有骨摩擦音。满足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者作为膝骨关节炎诊断。2、髋骨关节炎分类标准临床:(1)前月大多数日有髋痛;(2)内旋<15º;(3)血沉<45mm/h;(4)屈曲<115 º;(5)内旋>15 º;(6)晨僵时间<60min;(7)年龄>50岁;(8)内旋时疼痛;满足1+2+3条或1+2+4条,或1+5+6+7+8条者可诊断髋骨关节炎。临床+实验室+放射学:(1)前月大多数日有髋痛;(2)血沉<20mm/h;(3)X线片有骨赘形成;(4)X线片髋关节间隙狭窄;满足1+2+3条或1+2+4条,或1+3+4条者可诊断髋骨关节炎。3、手骨关节炎的分类标准(临床标准)(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手痛,发酸,发僵;(2)10个指定的指间关节中有硬性膨大的>2个;(3)掌指关节肿胀<2;(4)远端指间关节硬性组织肥大>2个;(5)10个指定的关节中有畸形的>1个。满足1+2+3+4条或1+2+3+5条可诊断手骨关节炎。[鉴别诊断]1、类风湿关节炎  发病年龄多为30至50岁,以多发性对称性四肢大小关节受累为主,而骨关节炎以远端指间关节较为常见。类风湿关节炎多伴有全身症状,同时RF检测常为阳性,为与骨关节炎最重要的鉴别点之一。2、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以男性多发,并且以青年人为主,以下腰痛为早期主要症状,并且在X片上病变以骶骼关节炎为主,并且晚期可出现“竹关节”脊柱,90%的病人为HLA-B27阳性,可以与骨关节炎鉴别。3、其他类型关节炎  可与其他类型的骨关节炎相鉴别,如银屑病性关节炎,也可同时伴有远端指间关节损害,但伴有原发病的皮肤损害,可进行鉴别。血友病性关节炎,多伴有反复出血倾向,家族史等,可与骨关节炎进行鉴别。

发布了文章

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

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在50岁以后,女性病人多于男性。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病年龄较小。原发性骨关节炎受累关节较少,最常受累的是膝、髋、手指、腰椎、颈椎等关节。陕西省中医医院骨科齐磊[症状]本病起病缓慢,多因受凉,劳累或轻微外伤后会感到关节有疼痛和酸胀感。疼痛是骨关节炎的常见症状。疼痛多为间歇性钝痛,严重时可出现持续性疼痛,甚至出现撕裂样或针刺样疼痛。发病初期疼痛多发生于活动后,在负重后较明显,休息时可以缓解。随着病程时间延长,休息时甚至是夜间也可发生疼痛。晨僵也是骨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之一。表现为负重后出现暂时的僵硬,或者从一个姿势变为另一个姿势时活动感到不便,早晨起床或久坐后症状比较明显。僵硬持续时间短,一般为30分钟内,活动后多可缓解。疼痛也可在天气阴冷或下雨天症状加重,严重者可引起活动障碍。上述症状可慢慢加重,晚期当骨赘形成时,骨赘刺激滑膜皱褶,产生炎症反应,疼痛加剧,可产生关节变形或关节活动受限。早期症状较轻微,多在久坐或晨起时感觉活动不灵便,随着病情进展受累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甚至固定于某一姿势。如果关节内出现游离体或漂浮的关节软骨碎片,可出现关节活动时的“交锁”现象。上述症状多间歇发作,多次发作后间歇期可逐渐缩短,最后症状变为持续性。[体征]  骨关节炎的常见体征为压痛,多数位于关节线上,也可出现关节周围的非特异性压痛;其次关节肿胀、膨大也是常见的体征。活动时可以出现关节磨擦感和关节响声;重度关节炎可以出现因屈曲挛缩、对线不良、半脱位或膨大而引起的关节畸形。伴发炎症时可出现关节部皮温升高、皮肤微红以及肿胀。1、膝关节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关节炎,原发性较多见于女性。症状可隐匿发生,内侧胫股面和髌股面受累较多,外侧胫股面受累较少。早期行走时可感觉到疼痛,晚期特别是夜间休息时亦可感觉疼痛。主、被动活动疼痛是关节受累的一个显著特征。疼痛可在活动时加重,尤其是上下楼时,关节局部有压痛,压痛点通常是不对称的。可因关节积液发生关节肿胀、活动障碍。渗出严重时,可在膝关节的后部出现孤立的囊肿(Backer囊肿)。多数病人可以出现活动时的骨摩擦音。随着关节炎的进展,可出现关节畸行,以膝内翻为主,偶尔可以出现膝外翻。美国风湿协会诊断膝骨关节炎要求膝痛和放射学依据,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①年龄大于50岁;②晨僵持续时间少于30分钟;③活动时有关节摩擦感。继发性膝骨关节炎相对较原发性少,可继发于:①半月板破裂;②局部血供障碍造在的剥脱性骨软骨炎;③髌骨软化症;④膝关节韧带损伤造成的关节不稳定;⑤继发于佝偻病的骨关节炎。2、髋关节  临床上男性病人多于女性,单侧患病多于双侧患病。在我国原发性病人较少,继发性髋骨关节炎多见于: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②髋臼发育不良;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④创伤和炎症之后。以髋关节的上外方受累为多见,占60%。髋关节骨关节炎病人中80%合并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骨骺软骨病等。主要的症状是在活动或承重时引起步态异常和髋部疼痛。髋部疼痛可经闭孔神经放射至腹股沟、大腿和膝关节。臀部周围及股骨大转子处也可有酸胀感,并向大腿后外侧放射。髋关节骨性关节病首先出现的活动障碍多为内旋和外展功能受限。X线片显示髋关节软骨下囊样变性、髋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等。3、指间关节  多为远端指间关节,原发性较多,少见于近侧指间关节,偶见于手掌指间关节。受累关节常不止一个。主要症状为出现Heberden结节,表现为关节伸侧面的内侧或外侧出现骨性膨大,为增生的骨刺或膨出的关节囊,受累的关节常有轻度屈曲畸形。近端指间关节出现的膨大称为Bouchard结节,膨大的关节可以出现酸痛、活动受限、骨摩擦感等症状。4、脊柱  脊柱的骨关节炎原发性和继发性都比较常见。是由于椎体、椎间盘和后凸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腰椎第3、4关节。原发者多由于中年后椎间盘退行性变、脱水,导致椎间变窄,椎体间稳定性降低,边缘及椎间关节软骨磨损,同时有骨赘生成。也可发生于颈椎,多发于与颈椎5~6和4~5关节。主要症状颈、胸、腰椎的局部疼痛和僵硬感,严重者可发生由于神经压迫而产生的症状。当神经根受压时可引起神分布区的麻木、反射消失以及肌肉萎缩。如果颈部基底动脉受到压迫,可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如眩晕、恶心、眼震等症状。腰部神经根受到压迫,可出现坐骨神经症状。5、足和踝关节  临床较少见,第1跖趾关节经常受累,可导致典型的拇囊炎。病程多缓慢发展,拇囊炎等并发症发作时也可出现急性症状。局部疼痛、压痛和骨赘形成,严重者可伴有拇外翻,而出现行走困难。6、其他特殊骨关节炎(1)原发性全身性骨关节炎(generalized osteoarthritis):特点为进展缓慢,隐匿起病,初期累及一到两个关节。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多为绝经期的中年妇女发病。手部症状比较突出,以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第一腕掌关节好发。其他也可见于髋、膝、脊柱关节。受累关节可以出现发作性疼痛、局部发热、部分关节可合并关节积液。全身性骨关节炎可以分为两类:结节型和无结节型。结节型特点为手部受累为主,多为远端指间关节,体检可观察到Heberden结节,女性较多,多伴有家族史;无结节型以近端指间关节为主,家族聚集情况不明显。(2)侵蚀性骨关节炎:本病是骨关节炎的一个亚型,多见于绝经期的妇女,受累多为手部小关节,以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多见,部分病人可发展为类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症状多为反复发作的疼痛、僵硬而至关节活动受限。少数病人可伴有干燥综合证。(3)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综合征:弥温性特发性骨肥厚综合征(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的骨质增生症。本病也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人,可伴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症状以脊柱的僵硬感为主。弥漫性特地性骨肥厚综合征以骨赘形成为主,骨赘通常由一个椎体延伸到另外一个椎体,形成骨脊。与一般的脊柱骨关节炎不同的是,该病多不累及小关节,也不伴有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影像学和病理学上也可与一般性的脊柱骨关节炎相鉴别。

发布了文章

骨性关节炎治疗原则及方法

                  •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可通过各种治疗干预方法来达到减轻疼痛,保持和改善关节的活动度以及预防关节功能障碍的目的。     病人的教育及指导锻炼:由于该病的发生与病人的年龄、体重、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因此应教育病人合理饮食、规律生活。首先应避免过重的负荷,调整劳动强度。对于膝、髋等负重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应指导其适当减轻体重,同时减少爬山、蹬车等增加关节负荷的体育运动,并指导病人进行相关肌肉的功能锻炼。陕西省中医医院骨科齐磊    物理治疗:理疗是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与有氧运动进行有效配合,中医治疗一般使用按摩、中药关节局部湿热敷、中药离子导入等手段,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病人肌力,并且对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关节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西医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一类抗炎、镇痛和退热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的疼痛,减少关节的僵硬,同时减轻关节的炎症,改善关节功能。•软骨保护剂:如透明质酸和D-葡糖胺 ,适用于对非药物治疗和止痛药无效的骨关节炎病人。具有改善关节疼痛和修复关节早期病变的作用,长期使用有修缓病情的作用。     中医药物治疗:•中医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尤其是西医引进之后,新的仪器与传统方法相结合治疗方法更加多种多样。总结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中药外用,例如:关节局部中药湿热敷、穴位帖敷镇痛膏等。   (2)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症状结合四诊,辨证分型从而给予相应的方剂,其中主要为:黄芪桂枝青藤汤、真武汤、六味地黄汤、补阳还五汤等。     中医外治法:•中医除内服药物治疗骨病以外,还有多种外治方法,总结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中药局部外用。 (2)手法推拿治疗。 (3)针灸治疗。 (4)练功恢复。     我院特色中药及四联疗法:我院自建院初期建立骨科至今,一直秉承传统中医治疗与现代西医诊断相结合,利用先进的西医诊断手段明确病因,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利用骨科多年以来研究的传统中药制剂,并加以改进,用于治疗各种骨科疾病。在朱氏三宝(热敷药、接骨丹、展筋丹)的基础上,研究并使用了骨刺丸、扩管速、定痛膏及改良制剂,效果显著,并开发了多种手法治疗。并且在原有医疗手段的基础上针对骨性关节炎专门研究开发了“四联疗法”,其疗效显著,成本低廉,适用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主要内容为: (1)中药“热敷药”关节及周围湿热敷,中药关节周围穴位帖敷及中药电离子导入。 (2)主被动肌肉及功能锻炼。 (3)手法松解关节周围组织。 (4)口服院内制剂骨刺丸,展筋丹等。    西医手术治疗:当病人伴有持续性疼痛或进行性畸形,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选择需按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而定。可选择的手术方法包括骨或骨赘切除术、骨融合术、关节成形术、关节固定术、关节置换术等。   (1)截骨术:当严重关节炎伴有膝内翻或外翻时,可采用胫股或股骨角度截骨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的承重分布。有学者认为,任何关节置换术都存在机械松动和失败的危险,因此相对年轻,活动较多或从事体力劳动的体重较重的病人建议考虑使用截骨术而不是关节置换术。截骨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矫正不足导致压力不能足够地传导到相对腔室,从而导致疼痛缓解不足,其他问题主要为不愈合、关节内骨折、血栓栓塞、感染等。   (2)人工关节置换术:为晚期关节炎病人的常用手术术式,对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较明显的作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提出,全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包括:有关节损害的放射线证据及中重度持续疼痛或残疾者,或经多种非手术疗法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残疾者,同时应尽量避免对可使用其他治疗的年轻行关节置换术。    新的外科治疗手段还包括骨膜及软骨膜移植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等,但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其远期疗铲与并发症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还面临着价格贵,技术复杂等问题,对于大规模推广尚有难度。

发布了文章

骨性关节炎病因分类

骨关节炎的发生,有观点认为是全身情况下关节特有的机械环境引起的,致病因素可以分为机械型和全身型。按病因学分类,骨关节炎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陕西省中医医院骨科齐磊1.体重 Werb等的研究发现,用Framingham法研究,女性的体重变化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有影响。在后来的一项以Framingham方法对没有关节炎的人(平均年龄为70.5岁)进行基本评价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体重指数(BMI高者发生骨关节炎的危险大,(OR,1.6每增加5个单位;95%CI,1.2~2.2),体重改变直接与骨关节炎发生危险有关系(OR,1.4每改变4.5kg体重)。另有国外文献报道,肥胖病人骨关节炎发生率为12%~43%,而骨关节炎病人伴发肥胖者占12%~45%。有人收集了骨关节炎病人发生病变以前30年以上的材料发现,37岁超过标准体重20%的男性,患骨关节炎的危险性比标准体重者高1.5倍,而女性患骨关节炎的危险性比标准体重者高2.1倍。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体重升高导致关节负重增加,使关节活动时受到的机械损伤增加。如体重升高使膝关节内侧软骨压应力升高,而关节内侧为骨关节炎好发部位,提示肥胖可能是严重膝关节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增加引起姿势、步态及运动习惯改变,也可能是产生骨关节炎的原因。髋关节也为负重关节,但肥胖者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率较低;手的远端指间关节并非负重关节,可手指骨关节炎也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推测这些可能与肥胖并存的脂类、嘌呤和糖代谢异常有关。2、年龄  年龄是骨关节炎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之一。本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Hart的一项Chingford人群纵向研究显示,三个年龄组最高的人群膝关节炎的发病危险性有所升高(OR,2.41%;95% CI,1.11~5.24)。其具体机制可能包括两方面:首先,在中年(40~50岁)以后,人的肌肉功能逐渐减退,外周神经系统功能减低,反射减弱,神经传导时间延长,导致神经和肌肉运动不协调,容易引起肌肉损伤。其次随着年龄的生长,骨的无机物含量进行性升高(如青年人为50%,而中老人和老年人分别增加到66%和80%),无机物含量升高使骨骼的弹性和韧性变差。同时供应关节血流减少可导致关节软骨的软骨细胞的功能和软骨性质的改变,以及对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不同应答反应。关节的负重能力下降,一旦机械力超过关节软骨的承受能力,胶原蛋白基质发生破坏,软骨细胞损伤,释放降解酶而导致软骨丧失。另外随着老化,关节保护性神经和机械损害,增加了关节损伤的几率。3、过度应用及损伤  大多数的膝关节损伤,包括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撕裂是膝骨关节炎的常见病因。半月板切除后的人中高达89%出现骨关节炎改变。骨关节炎与多种体育运动,包括马拉松运动(髋骨关节炎)、足球运动(膝和髓宽关节炎)等有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即使看来是很轻微的负荷,如路边的失足,楼梯踏空也引起关节损伤,而成为“原发性”骨关节炎的主要致病原因。这是因为从冲击力负荷至神经肌肉器放射性反应的时间大约需1/1000s,意外的负荷使神经和肌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激活防护性反射,在这种情况下,负荷可能传至关节而致损伤。另外,负重关节的支持结构如韧带,肌腱或半月板有损伤者,或随年龄出现肌萎缩者,即使不从事增加关节负荷的紧张性运动,也会因关节保护功能减退或丧失而易发生骨关节炎,最后的研究提示,肌四头肌无力可能是发生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肌四头肌无力可引起减震能力差和膝关节稳定性差,继而诱发膝骨关节炎。4、激素水平  50岁以后的妇女比年龄相仿的男性发生骨关节炎几率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服用雌激素的妇女比不服用者发生放射学骨关节炎少。最后的研究还发现,人类和数种动物的关节软骨中雌激素的受体,雌激素可能会影响调节的软骨分解与合成代谢的促炎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水平。以上研究结果提示雌激素可能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发挥作用。但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如:雌激素可使切除半月板的兔骨关节炎模型恶化;雌激素对症状性膝关节或髓关节骨关节炎没有作用或甚至使症状加重。5、遗传  遗传因素对骨关节炎的影响可能包括先天性结构异常和缺陷(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和股骨头骨骺脱位等)、软骨或骨的代谢异常、肥胖和骨质疏松症等。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认识到,伴有Heberden结节的骨关节炎妇女的母亲和姐妹患骨关节炎者分别是普通人群的2倍和3倍。最常见的遗传性骨关节炎与HLA-A1B8和HLA-A1B8单倍型及α1-抗胰蛋白酶异构型相关。也有人认为,骨关节炎可能为异基因遗传,包括编码微量的胶原如Ⅳ、X、Ⅺ的基因,编码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因如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连接蛋白及透明质酸等的突变参与了骨关节炎发病。对软骨成分—胶原蛋白及遗传因素关系的研究也支持骨关节炎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Palotie等用限制性内切酶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发现,某些家族性骨关节炎与1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Ⅱ型胶原蛋白编码的基因COL2AL的异常相关,其编码的α链519位上的一个碱基发生突变,精氨酸的密码子被半胱氨酸的密码子所代替。6、其他因素(1)软骨基质改变:血色变、褐黄病、Wilson病、痛风性关节炎和二羟焦磷酸钙晶体沉积病病人,分别由于含铁血黄素、马尿酸聚合物、铜、尿酸盐晶体和二羟焦磷酸钙晶体在软骨基质内沉着,直接或者通过增加基质硬度间接损伤软骨细胞。但异物沉积前是否有基质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化学方面的改变尚不清楚。(2)骨内压升高:正常情况下,骨内和软组织内的血液循环系统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当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内静脉回流受阻,动脉血流入过多,或关节内压明显上升时,均可引起骨内压升高,进而影响骨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病变。总之,骨关节炎病迄今尚未阐明,其发病不是单一因素所致,可能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