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电视剧里笑到最后的主角,身边都有个靠谱的医生,例如甄嬛、梅长苏、芈月。医生很辛苦,很多医生都会半开玩笑地说,将来有了孩子,再当医生打断腿,但谁又不希望有个医生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毕竟谁都会有去医院的时候。谁家有个医生孩子,大叔大妈们都会很羡慕地说,你们还怕什么生病,家里有个医生还搞不定吗?我就是个医生,但我爸妈却不这么想。过分迷信保健品,在朋友圈转发各种惊悚标题的所谓“医学”科普,分享每个单独拿出来都能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偏方,成了日常操作。 保健品能保健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保健的定义:“为增进健康、防治疾病所采取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措施,如劳动保健、妇幼保健等。”再来看看保健品指的是什么?在《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中,定义为“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产品的宣传上,是不可以出现效率、成功率等相关词语的。在国外一般称之为DietarySupplements,翻译为膳食补充剂,而“保健”这2个字,让人不免感觉到其有“保障健康”的作用,但事实上2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号称能保健能大补的东西,往往补的是商家的荷包。 真谣言还是假科普     “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你是想自杀吗?”“酸性体质容易得癌,而多吃碱性食物可以改变酸性体质。”作为医生的我,这时候去给爸妈说“妈,骗人的,别信!”,却常常得到的是一句反问“都这么说还有假吗?”。危言耸听的谣言,医生看起来觉得不堪一击甚至可笑,大妈们却深信不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的崛起,插上了翅膀的谣言满天飞。医疗问题、食品安全,这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讯息更是能光速传播。专业知识的欠缺,辨明是非的能力,让谣言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准确鉴别是谣言还是科普,任重道远,需要各行业的权威共同努力,全社会共同行动,科学治理。 医院看不好的偏方来?     “医院说这个病目前不能断根,能吃药控制。”“我这有个偏方可以试试啊!某某上次跟你这个一样,用了这个方子现在一点事没有,别听医生的,吃药毒性多大,又浪费钱!”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被推荐过各种小偏方,父母一辈的老年人和不具备一定医学常识的人,是重灾区。     偏方,顾名思义,“偏”。大多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上市出售,无医学药典记载,来源不得而知,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疗效的不确定性,因人而异。没有经过临床试验,没有大规模的数据支持,怎么可以说这个方子对人普遍有效呢?有些方子无效,举个例子:有位神医,拿一包面粉给别人说包生男孩,生了女孩不要钱。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但至少没有害处,可能就不会被禁止;有些方子是确定有害的,比如用一些药物,是明确对肝肾功能有损伤的,那么这些可能就会被禁止;有的可能确实有效,排除了安慰剂效应等等,有证据证明有效的,那也就不叫做“偏方”了。   而我们医生最害怕的是,因为过分相信偏方,而耽误了可以正确治疗的疾病。 科学辟谣快乐健康     保健品、补品的泛滥,谣言的漫天飞舞,偏方的肆意流传,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如何辟谣又成了新的课题。有些部门虽然第一时间出来辟谣,安抚群众,但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甚至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辟谣,谣言越辟越谣,起了反作用。为此国家在2019年8月30日,成立了“科学辟谣平台”,科学家、各行业专业人士是辟谣的主力军,需要发出权威之声,确保辟谣信息及时准确,提升公众识谣、辨谣能力,让谣言止于智者。     希望大家到时候都能知道:喝牛奶不会变白,吃酱油也不会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