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55026

张新元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中医内科 心血管专业,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兼职教授,市卫生局“优秀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 中医心病专业从事心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0余年,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冠脉造影术、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高血压
AS
感染
伤寒
冠心病
肺炎
热证

发布了文章

小暑至,饮食调养开启夏安模式

小暑之际,闷湿空气伴随逐步走高的气温,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倦乏力的感觉。有民谚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小暑节气之际,江南地区还没有告别黄梅雨季,更容易导致“湿邪”之气侵袭身体,进而产生脾胃不和。因此,学会如何健康地进行自我养护,通过适当的食疗来迎接“难以消”的烦暑,就显得尤为重要。时·鲜冬瓜是这段时节盛产的瓜菜,虽然它是十分常见又平价的食材,但却具有极高的营养成分和解暑功效,如冬瓜的维生素C和钾等营养素的含量很高,确为绝佳的夏日之蔬。清代的《本草再新》对冬瓜的记载:“清心火,泻脾火,利湿去风,消肿止渴,解暑化热。”鲜搭配:冬瓜搭配海带可以更好地发挥清热消肿的功效。俗语有云:“小暑黄鳝赛人参。”小暑前后的夏鳝鱼,其鲜嫩的肉质历来被民间认为是最滋补味美。正适合来慰劳身体。从中医角度来看,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加之蛋白质和铁元素含量都较高,夏季食用有助于改善体质。鲜搭配:黄鳝适合烧、炒,撒点胡椒更去腥提鲜,还可以搭配豆腐同食有助钙的吸收。新鲜扁豆7月后开始成熟上市,扁豆的干种子白扁豆营养价值很高,不仅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上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要丰富,口感也是鲜嫩软糯。《本草纲目》称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鲜搭配:扁豆如果搭配健脾益气的山药效果更有增益。时·味海带冬瓜排骨汤这道汤味道清淡爽口,有清热解毒、利湿化滞、降脂降压之功效。跟普通的汤类比起来,营养上了个等级。材料:小排骨300克、海带(盐渍)80克、冬瓜100克、胡萝卜60克、生姜10克、小葱15克、黄酒10毫升、盐2毫升、水600毫升。做法:①将海带(盐渍)放入温水中浸泡2小时,冲洗干净后切块。冬瓜和胡萝卜去皮后切成容易入口的小块。生姜切片。2/3的小葱打成葱结,1/3的小葱切碎。②小排骨放入锅中加姜片、黄酒焯水后加清水,放姜片、葱结,煮沸后倒入黄酒,中火煮10分钟后改小火煮20分钟。③将海带放入小排汤中,20分钟后取出姜片和葱结,放入冬瓜和胡萝卜煨煮到软,撒上葱花和盐即可。扁豆山药扁豆山药是一道药膳,有补益脾胃、调中固肠的功效。材料:扁豆20克、山药150克、油、盐、酱油、鸡精适量。做法:①山药去皮切片,扁豆去两头老筋洗净。②起锅煸炒山药、扁豆片刻,加半碗水和酱油焖煮10分钟。③放盐和鸡精调味即可。时·饮玫瑰菊花茶玫瑰具有活血调经、舒肝理气的功效;而菊花则起着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两者搭配着饮用,不失为小暑季的一道健康饮品。材料:干玫瑰花10朵、菊花10朵、冰糖10颗。做法:①将玫瑰茄(洛神花)放在冷水中清洗2遍,不需要久泡。洗净后放入壶中。②把菊花也放入壶中,倒入开水,放入冰糖,搅拌均匀后即可。

发布了文章

水果和汤、酒、茶,吃喝的时间有讲究,饭前饭后啥时好?

酒不能空腹饮用     饭前喝酒对身体极为不利。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可以不经酶分解就被肠胃吸收,快速饮用5分钟后乙醇进入血液,二三十分钟内即达到血液中酒精的最高值。对于采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饮酒会引起低血糖反应。      饮料——两餐之间饮用                饮料在两餐之间饮用,儿童不宜多饮。饮料的渗透压较高,会增加胃肠的负担,而儿童的胃肠功能不全,饮用后容易发生腹胀、腹泻等症状。天气越来越热,这里提醒大家,对于低温储藏的饮料,如果直接喝,会刺激胃部,造成胃痉挛、胃痛等。如果一定要喝,将饮料从冰箱取出后室温放置10分钟后再饮用。在此并不提倡大家饮酒,如一定要饮用,喝酒前要先补充一些食物,主食或者蔬菜都行,摄入一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使消化系统活跃起来,这样就能减缓肠胃对酒精的吸收,避免因为饮酒过快造成酒精中毒。    

发布了文章

水果和汤、酒、茶,吃喝的时间有讲究,饭前饭后啥时好

茶——进餐时不宜饮用              茶具有兴奋神经、解除疲劳、消食解腻、增加食欲、降暑止渴等作用,饮茶以适量为佳,清淡为好,不宜大量饮用过浓的茶或隔夜茶。茶可以在餐前或餐后饮用,进餐时不宜饮茶。进餐时饮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另外,在喝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茶叶中的茶碱和单宁酸会和奶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形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制品的营养价值降低。尤其想要补钙的人,更要注意这一点。水果——两餐之间吃                    水果中含果糖、葡萄糖等易被人体吸收的单糖,能迅速为人体补充能量,尤其是处于低血糖状态的时候。水果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进食后会使人产生饱腹感。所以,餐前进食水果可能会影响人的食欲,导致进食量减少。这样一来,就减少了蛋白质、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对健康的影响也就显而易见了。如果选择饭后立即吃水果,也是不科学的。进食水果会使血糖浓度迅速升高,增加胰腺的负担。这个过程也会影响其他消化系统的进程,减少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因而是不可取的。汤——餐前餐后分情况                总的来说,餐前饮淡汤,可以为机体补充水分,起到润滑口腔、活跃胃肠道消化系统的作用,有利于溶解食物,使食物得到更充分的消化吸收。但是,如果饮用过量,就会稀释胃液。而且,胃的体积是固定的,饮用了大量的汤就意味着会摄入少量的食物,而这又将减少很多营养物质的摄入,因此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说,餐前饮汤的话,要注意适量,对于清淡的汤可以在饭后合理饮用。具体来说,常见的汤主要有三种:清汤,一般用蔬菜煮成,如白菜、冬瓜、丝瓜甚至豆腐等。一般选择新鲜的时令蔬菜。这种汤比较清淡,餐前、餐后或者用餐时适量饮用皆可。还有一种浓缩汤,主要是用骨头或者肉类长时间炖出来的汤,比如排骨汤、鸡爪汤等饱和脂肪含量很高的油腻的汤,这类汤含有大量嘌呤,痛风病人不宜食用。同时,这类汤对胃肠道也有一定的刺激,胃肠功能虚弱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不宜过多进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两餐之间吃水果,如上午九、十点之间,下午三、四点之间或晚上睡前两小时。

发布了文章

一个活血化瘀的经典名方,能攻能补,专调肌瘤与囊肿!

据《金匮要略》记载,桂枝茯苓丸全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组成,桂枝9g,茯苓9g,丹皮9g,桃仁9g,芍药9g。上药为末,炼蜜和丸,每日3~5g;或作汤剂,水煎服。该方剂主要功效:活血化瘀,缓消包块。方用桂枝温通血脉,茯苓渗利下行而益心脾之气,共为君药。宿有包块,郁久多能化热,故又配伍丹皮、赤芍合桃仁以化瘀血、清瘀热,共为臣药。丸以白蜜,取其能缓和诸祛瘀药力,起到缓消的作用,用之作使。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缓消瘾块之效。桂枝茯苓丸的药物配伍有以下三个特点:1、活血与祛湿同用,以活血为主;2、活中寓养,消补并用,寓补于消;3、量小,蜜丸,渐消缓散。清代医家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中所说:“桂枝、芍药一阴一阳,茯苓、丹皮一气一血,调其寒温,扶其正气。桃仁以之破恶血,消瘕癖,而不嫌于伤胎血者。”不过,在临床上,往往会有兼证的出现,于是就需要加减化裁了。对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良性肿瘤表现为气滞血瘀证者,加香棱丸行气散结;若为痰瘀互结证,合二陈汤理气化痰,破瘀散结;若为肾虚血瘀证,合补肾祛瘀方补肾活血,消症散结......

发布了文章

芍药、甘草药对

芍药、甘草配对芍药、甘草同用,即是芍药甘草汤,见《伤寒论》第29、30条,治“脚挛急”,后世方书又称“去杖汤”,是治疗“急”的小方,可衍变成:1.小建中汤。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2.四逆散。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3.枳实芍药散。《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治》四:“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4.黄芩汤(加黄芩、大枣)。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5.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妊娠病脉证并治》五:“妇人怀娠,腹中疞痛”。6.当归四逆汤。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7.真武汤。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8.大柴胡汤。《金匮要略·腹痛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十一:“按之心下满痛者”。9.黄连阿胶汤。第303条:“心中烦,不得卧”。10.大建中汤。《金匮要略·腹痛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十三:“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11.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二:“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12.温经汤。《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病脉证并治》九:“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

发布了文章

纯干货!104条金匮经方简释!(简捷理解

1.人参汤---(参草白姜):即理中汤炮姜换干姜。凡用生姜取其辛散,炮姜守而不走,干姜则温多散少。2.小半夏汤--(生姜24,半夏15):和胃止呕法,凡胃有痰饮湿惹起的呕吐均可实用。3.半夏干姜散--治胃寒吐涎沫,用药和小半夏汤同,因生姜辛散,干姜温中。又主症和吴茱萸汤相仿,但彼为寒邪而兼胃虚,此则纯寒,故不必补药协助。4,小半夏汤加茯苓汤--兼利于水作用。《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5.大半夏汤(半夏15人参9白蜜30):补中断呕法,和小说半夏汤的差异,彼有实邪故用辛散;此为胃虚,故用甘药和之。6.干姜人参半夏丸:实用于寒饮呕吐,不是为妊娠恶阻而设。7.大黄甘草汤(大黄12甘草3):泻火止呕法,和大半夏汤有虚实寒热之不同。《食以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8.小青龙汤(姜五麻细辛半草芍枝):治表邪挟水气的主方,故用于外寒引起的痰饮咳喘最为符合。9.小青龙加石膏汤---温化水饮之中兼治焦躁,但总归饮重于热。与越婢加半夏汤的热重于饮者恰恰相反。10.越婢汤---(麻黄18石膏24甘草6生姜9大枣5)---辛寒解表法。11.越婢加半夏汤---宜于痰热内阻,麻黄能够开肺,不必定用来发汗。12.越婢加术汤---疏表利湿法。13.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紫菀冬花半夏五味生姜大枣)---辛散苦泄法,能温化寒饮,亦可用于平常哮喘症。14.厚相麻黄汤--(厚朴麻黄杏仁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小麦石膏)15.大青龙汤--在麻黄汤的根基上加石膏,宜表邪挟内热之症。《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16.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温中散寒,和小建中汤有缓急之分。17.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阳黄症主方。18.茵陈五苓散---治黄疸当利小便,内热重者用栀子柏皮汤。热不甚者用此方。19.大黄硝石汤---(大黄12黄柏12硝石12栀子9)治黄疸里实症,对照茵陈蒿汤之力为猛。20.栀子大黄汤---(栀子9大黄3枳实9豆豉12)《酒黄疸,心中奥农,或痛,栀子大黄汤主之》。21.栀子豉汤--治胸中虚烦,后裔改用焦山栀,作为清宣上焦风温的通治方。22.已椒苈黄丸---(防已椒目葶苈大黄)--赶走肠间水气,使从大小便分消。24.升麻鳖甲汤---(升鳖回草,雄黄蜀椒)有从血分透邪外泄作用。25.天雄散---(天雄9白术24桂枝18龙骨9)治阳虚不固的遗精。26.木防已汤--(木防已石膏桂枝人参)行水散结主,因体虚有伏热,故用人参石膏为佐。27.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兼有轻泻软坚作用。《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黎黑,其脉沉紧,得之数旬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已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已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28.甘草干姜汤---温养肺胃法。〈〈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因而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嘱渴。〉〉29.甘草附子汤---(草6附2枚术6桂12)---祛风除湿,和营实卫,有敛散互相作用。《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30.甘草麻黄汤---(草2麻4)--仲景治皮水,表虚的用防已茯苓汤,表实有热的用越婢加术汤,表寒有湿的用麻黄加术汤,表实无热的用此方,目标在于发汗除湿。31.甘草泻心汤---湿热恋胃,胃气羸弱的,用此辛苦甘缓合剂,并不限于狐惑病。

发布了文章

青年以低压高为主,老年以高压高为主,为什么?怎么治疗?

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心脏就像一个泵,日夜不停、有节律地搏动着,使血液在循环系统内川流不息。心脏位于左侧,但射出的血液“主流”通过主动脉弓主要射向右侧,所以右上臂血压略高于左侧,但一般相差不应该超过10mmHg。以前的指南建议,测量血压应该以右上臂为准,现在建议测两臂的血压,以高者为准。老年人动脉硬化,大血管如同“硬管”,心脏收缩时大血管难以扩张而失去缓冲,所以收缩压瞬间升高;而心脏舒张时,大血管又因为没有多少回弹的力量,所以舒张压较低。高压高、低压低是老年高血压的特点。一般说来,55岁以后,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而舒张压开始逐渐下降,见图。心脏收缩的一瞬间产生的压力叫收缩压,也就是常说的高压。因为收缩压,血液射向全身。心脏收缩的一瞬间,主动脉等大血管在压力的作用下扩张,等心脏收缩过后舒张时,扩张的大血管回缩也产生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舒张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压。因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所以尽管心脏是一下一下的射血,但血流却是源源不断持续的流动。简而言之,高压是心脏产生的,低压是大血管产生的。血压过低,比如低于90/60mmHg的话,无法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而血压过高的话,大、小、微血管“不堪重负”会出现损伤,继而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临床推荐的一线降压药1、普利类:包括贝那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垛普利、福辛普利等;2、沙坦类:包括缬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阿利沙坦、奥美沙坦等;3、地平类: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拉西地平等;4、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5、洛尔类: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阿罗洛尔、拉贝洛尔等。以诊室血压测量为标准,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诊断为高血压。这是我国及大多数国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美国的标准是≥130/80mmHg。而中青年人,因为工作劳累、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晚睡等,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动脉总是处于紧张状态,所以高血压以舒张压高为主。中青年高血压普利类或者沙坦类降压药通过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发挥降压作用,洛尔类通过减弱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来发挥降压作用。这三类药都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所以对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起始可选择普利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或者洛尔类降压药。但是,普利类和沙坦类合用的话,作用增加不大,但副作用明显增加,所以不能合用。而洛尔类与普利类或者沙坦类的作用重复,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合用。老年人高血压地平类降压药通过阻断心血管的钙离子通道,直接扩张血管来达到降压作用。地平类降压药对动脉的扩张作用很强,所以能缓解心脏收缩一瞬间收缩压的骤然升高;但其对静脉的扩张作用弱,所以个别降压药使用后会出现下肢水肿等。短效地平类比如说硝苯地平片,快速扩血管后反而诱发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心率增快、面红耳赤、心脏负担加重甚至猝死,所以硝苯地平片已被淘汰,而选择其控释片、缓释片,或者分子长效地平类比如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利尿剂通过排钠、减轻钠水潴留来降压。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在改善生活方式尤其是减盐的基础上,指南推荐起始应采用噻嗪类利尿剂,或者长效地平类,或者沙坦类降压药。当然,以上只是起始药物的选择,如果单药治疗不能达标,或者血压较高的话,推荐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一方面“协同作战”,另一方面弥补各自的不足,比如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扩张静脉等,抵消地平类降压药心率增快、下肢水肿的副作用;利尿剂排钠后可增加沙坦类或者普利类的降压效果。总的来说,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长效地平类+利尿剂是比较理想的联合方案。

发布了文章

施今墨11种大法,触类旁通治失眠

7.建中益气法 “头为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主宰者人的精神神志活动,必须不断得到清阳之气的温煦濡养才能府精神明。若脾虚失运,中气不健,清阳不升,浊气内滞则神索难寐。常选半夏秫米汤合异功散,或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建中益气,和胃安神。 8.调肝宁胆法 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胆相连又为表里;肝藏魂,主疏泄,性喜条达舒展,思维意识与肝胆密不可分,五志太过与不及皆可影响及肝,以致调节失常,出现气机与情志的抑郁或亢奋,肝不藏魂,魂不守舍则惊骇多梦,夜卧不安,梦游梦呓。同时胆热、胆寒、胆虚皆可影响于肝。胆热则肝阳火亢盛,上扰清窍,故不寐;胆寒则阳虚阴抑,血不归于肝,则难成眠;胆虚则决断无权,遇事易惊,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入睡不易。施氏认为此一类型最为多见,原因复杂,隐晦变幻,不易究诘。 肝为五志七情所扰不眠者,常用逍遥散、炙甘草汤、诸复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若因胆寒、胆虚所致者,则用千金温胆汤以运脾散寒,和胃安神。施氏指出方中生姜功在散寒,兼振脾阳,胆寒散,脾阳振,自能入睡。 胆热不眠者常用黄连温胆汤,以清胆中之火,甚者加龙胆草以折其势,火退胆宁。 9.调和营卫法 《灵枢•营卫生会篇》云:“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外感日久,迁延失治,或它病药毒,发汗太过,致表虚不固,营卫失和,卫不得入于阴,则恶风自汗,心悸怔忡,昼不精,夜不瞑。常选玉屏风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栀子豉汤调和营卫,周表安神。 10.化瘀通络法 不寐日久,或素体偏瘀,或它病迁延,“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心络瘀阻则心神失养,脑脉瘀阻则元神失养,心脑气血凝滞,阴阳失调,神机不宁而致不寐。有学者对不寐患者中医体质调查认为,50%的不寐患者皆为血瘀质。瘀血内阻,脑络不畅,元神失养所致不寐者,常用旋复花汤、逍遥散。若兼冲任不调者,以胶艾四物汤养血调经。 11.镇惊潜阳法 施氏强调失眠病位涉及心肝(胆)、脾(胃)、肾(脑)等脏腑,而痰浊、食积、郁火、瘀血诸邪作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皆可扰及心神致阴阳失调,魂魄不安,躁动失眠。施氏在辨证基础上常参用生铁落饮、磁朱丸、珍珠母丸、旋覆代赭汤等方,重镇安神。此外,高血压病伴有失眠,施氏认为其病机多为肝肾阴虚,阳亢扰心,常用镇肝熄风汤、旋覆代赭汤以滋阴潜阳,平肝宁心。 小结 上述治法是笔者对经施老师治疗的数十例不寐患者分析、归纳而提出的,未能全部概括施老师的立法、组方与用药,先生临证常以一法为主,数法合用,处方时非常注意计算药物的比例,主次搭配别出心裁。他说:“组方用药,比例恰当,首先在于辨证精确;辨证精确,组方用药不注意比例安排,疗效就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对不寐患者又注重心理劝导,提倡兼习气功和适当体育活动,动静结合使脑和各脏腑均得到修养和调节,辅助药力,更为有益。

发布了文章

施今墨11种大法,触类旁通治失眠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著名中医学家施今墨先生在治疗不寐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辨证细致应法遣药恰中病机,在此遴选归纳施老师治疗不寐法则,以示学习。 不寐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施老师强调,治疗不寐,调阴阳理气血,治脏腑,和营卫,方法众多,重在辨证明确,方能触类旁通则易收效。3.补肾壮髓法 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脑与肾密不可分。“劳伤肾”,用脑过度则伤肾气,肾亏则脑不足,元神失养,遂不得安睡。肾水亏虚,则用六味、杞菊、麦味地黄汤或丸,以滋肾水,参以酸枣仁、龙骨、牡蛎等以收敛之。若为肾阳虚见梦遗及阳萎虚怯者,则宜用十全大补汤或丸、三才封髓丹、五子衍宗丸、肉效蓉丸及还少丹之属,以填精补肾益元安神。 4.滋阴宁神法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温病后期,余热灼津,或大病久病,心阴暗耗,阴亏津少,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难以入寐,或忽寐忽醒也。常用药为二冬、二地、二至、玄参、阿胶、天花粉、石斛等味以滋其源,或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参以龙骨、牡蛎、龟甲、鳖甲等重镇宁神之品。绮石老人有言:“专补肾水,不如补肺滋其源。”此治本之旨也。 5.扶阳抑阴法 阳入于阴始能安眠,今阳虚,阳不得入于阴,故不眠。张景岳说:“阳有所归,神安而寐……阳为阴抑,则神索不安是以不寐。”阳虚不眠者,以益气为先,气属阳,益气即所以补阳,宜用人参、黄芪、怀山药、石莲肉以固其本,亦即绮石老人:“阳虚之所当悉,统属于脾也”之意。常参以紫河车、鹿角胶、淫羊霍、沙苑子、五味子等扶阳益元之品。 6.导痰和胃法 《素问•逆调论》云:“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其道也。”所以胃热、胃实皆令人不得安眠。胃热多由食积不消,食积生热,扰乱心神以致不眠。胃主卫,胃实则卫气盛,胃气独盛于阳不得入于阴(营),则昼不精,夜不寐。宜用半夏、茯苓、黄连、枳实、石菖蒲以导痰化滞,参以陈皮炭、青皮炭、莱菔子、莱菔缨、蒲公英、玫瑰花、厚朴花消食通便。王肯堂之治不寐以理痰为第一要义,盖即指此。 1.交通心肾法 五志过极,郁而生火,心火偏亢,或素体虚弱,凛赋不足,久病及肾,肾阴耗伤,肾水亏乏于下,而不能上升;心火独炎于上,而不能下降,心肾不协调,水火不相既济,阴阳相隔,故不能成寐。常用方为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百合知母汤、酸枣仁汤、交泰丸或枕中丹及《理虚元鉴》之养心固本汤,以交其心肾,济其水火,调其阴阳。 2.养血安神法 心主血脉,主神志,《灵枢•本神》云:“心藏脉,脉舍神”,《灵枢•营卫生会》又云:“血者,神气也。”心主血脉与主神志二者在功能上密切相关,若心血亏虚,血不上荣,心神失养故不得眠。常用八珍汤合朱砂安神丸、磁朱丸以安其心神。若系虚寒,则宜用《证治准绳》之远志饮子或十四友丸以补之。

发布了文章

老年高血压如何治疗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在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使血压达标。在启动降压治疗后,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降压过快带来的不良反应。 1.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 ☆ 年龄≥65岁,血压≥140/90 mmHg,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I,A)。 ☆ 年龄≥80岁,血压≥150/90 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应将血压降至<150/90 mmHg,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IIa,B)。 ☆ 经评估确定为衰弱的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160/90 mmHg,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50 mmHg,但尽量不低于130 mmHg(IIa,C)。 ☆ 如果患者对降压治疗耐受性良好,不应停止降压治疗(III,A)。 2.老年人降压药物应用的5项基本原则 ☆ 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 长效:尽可能使用1次/d、24h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有效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 ☆ 联合:若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低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单片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适度:大多数老年患者需要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起始阶段,但不推荐衰弱老年人和≥80岁高龄老年人初始联合治疗; ☆ 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耐受性个人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3.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 ☆ 推荐使用噻嗪类/样利尿剂、CCB、ACEI和ARB进行降压的起始和维持治疗(I,A); ☆ 对于大多数高于靶目标值以上的老年患者,起始治疗可采用两药联合(I,A); ☆ 如果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不能达标,推荐采用噻嗪类/样利尿剂、CCB、ACEI或ARB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或使用单片复方制剂(I,A); ☆ ≥80岁的高龄患者和衰弱的老年患者,推荐初始降压采用小剂量单药治疗(I,A); ☆ 不推荐两种RAS抑制剂联合(III,A)。

发布了文章

如何应对无症状感染者

长江日报-—4月15日,湖北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7例,转确诊0例,解除隔离36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20例。 国内多位专家表示,疫情防控已进入“下半场”,无症状感染者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如果我们身边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该怎么办?对于此类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全球健康系副主任、研究员崔丹,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和研究中心主任医师蒋荣猛。 Q:假如我身边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该怎么办? A:崔丹表示,严格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处于潜伏期的新冠病毒患者,目前无症状是因为暂时没有发病,过几天可能转为确诊病例,这类感染者肯定是具有传染性的。另一类是真正带病毒却没有临床表现的无症状感染者,这类人体内的病毒既没有清除出去,也没有发病,和病毒处于共存状态。根据钟南山等权威专家的说法,后一种情况的无症状感染者,其传染性相对较弱。 崔丹说,身边是否存在这两类无症状感染者,大家无从得知。本着“料敌从严”的原则,加强个人防护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主要方法就是勤洗手,出门佩戴口罩,以及保持适当距离。 蒋荣猛说,有人为自己周围可能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而担心被感染,也有人担心自己可能是无症状感染者有传给他人的风险。虽然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没有症状不去就诊,不容易被发现,有一定传染性,但只有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和核酸检测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近距离密切接触才有可能被感染。平时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如1-2米)便可预防。对公众而言,如果没有症状,没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除非参与调查,可以不去检测。 Q:武汉会不会有不少无症状感染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占多少? A:崔丹说,15日新闻公布,武汉“解封”7天来一共做了22.6万次核酸检测,其中检出的无症状感染者是130人,比例大约是万分之五点七。另外,武汉复工复产的企业自发组织了员工去做核酸检测,做了14.3万人次,发现113例无症状感染者,这个比例不到万分之八。 从另一个角度讲,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与确诊人数应该是正相关的关系,而我市已经连续多日保持确诊病例零新增,因此可以判定武汉不会存在很大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市民不要吓自己,不要信谣传谣。 此外,为了解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致病规律,我国已在9个省市同步开展无症状感染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其中包括武汉。具体措施包括2小时内报告,24小时内完成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等。尽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可能的密切接触者,并采取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果相关人员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出现了症状,会马上将其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治疗。 Q:无症状感染者隔离14天后是否就能痊愈,没有传染性了? A:蒋荣猛表示,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提出要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无症状感染者应当集中医学观察14天。期间出现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转为确诊病例。集中医学观察满14天且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呈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集中医学观察,核酸检测仍为阳性且无临床症状者需继续集中医学观察。 此外,《规范》指出,对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继续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随访。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第2周和第4周要到定点医院随访复诊,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因此可以说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是较为严格周密的,市民不需要过于担心

发布了文章

经方入门诀

1.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同为表证方,但前无汗、脉浮紧而后汗出、脉浮弱。 2.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同为表证方,皆有项背强证,但葛无汗而桂加葛有汗。 3.麻黄汤证与大青龙汤证,皆脉浮紧,不汗出而发热,但麻发热、恶寒、无汗,而大发热、不恶寒、无汗、烦躁。 4.小青龙汤与麦门冬汤治喘咳,但小青龙证有表证且心下有水气,为湿性喘咳,而麦门冬证无表证且津液枯燥,为燥性喘咳。 5. 桂枝加栝楼根汤、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加石膏汤、五苓散、猪苓汤皆治渴,但桂加栝治汗出、脉浮弱、有表证之渴,白治无表证、恶热之大烦渴,小柴加石治胸胁苦满之渴,猪治小便不利、汗出之渴。 6.诸柴胡类方皆主胸胁苦满,但小柴只胸胁苦满而大柴兼心下急,柴桂兼下腹压痛,柴胡桂干兼心悸烦惊、为虚而柴加龙牡兼心悸烦惊、为实,四逆散兼腹挛急,柴加芒硝兼腹坚硬。 7.半、甘、生姜之泻心汤、三黄泻心汤、五苓散、人参汤、茯苓饮主证均作心下痞满或痞硬,但半则兼呕吐,甘则兼烦乱,生则兼嗳气,三则兼面红,五则兼渴而小便不利,人则兼手足冷且脉沉迟或微弱,茯苓饮则兼心下振水声。 8.半夏生姜厚朴人参甘草汤、大承气汤、四逆汤皆治腹大满,然第一方之证为吐利之后之虚胀,第二方之证为大便硬、按压疼痛坚实而为实,第三方证为下利、腹冷、手足厥冷。 9.桂茯丸、抵当丸、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柴胡桂枝汤、大黄牡丹汤,皆主腹、下腹之压痛,桂为下腹压痛而左脉沉,桃为左下腹压痛、大便坚,大承气汤为腹部压痛、大便坚,大黄牡丹汤右为下腹压痛、充实、大便坚,抵为脐下压痛、少腹坚满,柴为下腹压痛而胁满。 10.葛根汤、黄芩汤、葛根芩连汤、大黄牡丹汤、大承气汤、赤石脂汤、大柴胡加大黄汤、麻黄升麻汤、半夏泻心汤、理中丸、栀子大黄汤、五苓散、四逆汤俱治下利,然葛根汤有表实热证,黄芩汤腹痛或发热,葛根芩连汤汗出而喘、脉促,大黄牡丹汤下腹压痛、充实,大承气汤整个腹部充实压痛,赤石脂汤无压痛,无里急后重,大柴胡汤有胸胁苦满、心下拘紧,麻黄升麻汤吐脓血,半夏泻心汤心下痞硬而口苦,理中丸心下痞硬而手足腹寒,栀子大黄汤烦乱不眠,五苓散口渴而小便不利,四逆汤手足厥逆、脉沉迟或浮迟。

发布了文章

新冠病毒IgM和IgG有关知识

IgM 和 IgG, 就是 免疫球蛋白M 和 G,也就是抗体。 IgM抗体是灵长类动物感染后,最先出现的抗体,对抗感染,也就是先锋部队,出现时间较早,有的在感染后几小时或者几天就出现了,1-2周达到高峰,所以,如果血液化验中出现了 IgM,那就证明,你这是急性感染期!比如EB病毒,如果是 IgM 被查出来了,那很有可能你就是在急性感染期,是“现在进行时”! IgM是先头部队,出现早,消失的也早,一般1-2个月就会消失。另外,IgM 个头很大,不能通过胎盘输给胎儿,不能保护婴儿。 IgG抗体 是后续大部队到达,一般几周后才可以出现,虽然出现晚,但维持时间长,可以存在体内一生,不消失!所以,IgG的出现,证明您这个感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甚至有好多年了,证明你遇到过这个病毒,IgG的存在,证明你的确遇到过这个病毒,不是一个急性感染,而是那次感染的一个见证!比如,大部分人的EB病毒 IgG阳性,证明你被EB病毒感染过了,你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大部分人EB病毒IgG抗体很有可能是阳性,所以,那些正在得EB病毒的患者,别焦虑了,得了就得了,很多地球人都有,只不过你比较惨,因为你有了发高烧的症状,而大部份人得了EB根本就没有症状。 IgM 和 IgG, 就是 免疫球蛋白M 和 G,也就是抗体。 IgM抗体是灵长类动物感染后,最先出现的抗体,对抗感染,也就是先锋部队,出现时间较早,有的在感染后几小时或者几天就出现了,1-2周达到高峰,所以,如果血液化验中出现了 IgM,那就证明,你这是急性感染期!比如EB病毒,如果是 IgM 被查出来了,那很有可能你就是在急性感染期,是“现在进行时”! IgM是先头部队,出现早,消失的也早,一般1-2个月就会消失。另外,IgM 个头很大,不能通过胎盘输给胎儿,不能保护婴儿。 IgG抗体 是后续大部队到达,一般几周后才可以出现,虽然出现晚,但维持时间长,可以存在体内一生,不消失!所以,IgG的出现,证明您这个感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甚至有好多年了,证明你遇到过这个病毒,IgG的存在,证明你的确遇到过这个病毒,不是一个急性感染,而是那次感染的一个见证!比如,大部分人的EB病毒 IgG阳性,证明你被EB病毒感染过了,你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大部分人EB病毒IgG抗体很有可能是阳性,所以,那些正在得EB病毒的患者,别焦虑了,得了就得了,很多地球人都有,只不过你比较惨,因为你有了发高烧的症状,而大部份人得了EB根本就没有症状。

发布了文章

温病必背条文

叶天士《温热论》 一、温病大纲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二、邪在肺卫 2.盖伤寒指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和,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辨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三、流连气分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四、邪留三焦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五、里结阳明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至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六、论湿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甚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七、邪入营血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薛生白《湿热病篇》 一、湿热病提纲 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二、邪在卫表 2.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 3.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三、邪在气分 (二)邪在中焦 8.湿热证,寒热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10.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13.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三)邪在下焦 11.湿热证,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宜滑石、猪苓、茯苓、泽泻、萆薢、通草等味。 七、善后调理 9.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 吴鞠通《温热病篇》 二、上焦篇 4.太阴风热、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6.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7.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43.头痛无汗,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冬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三、中焦篇 1.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者,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17.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五、温病治则与治禁 (卷四 杂说)知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驱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害);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上焦篇9)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发布了文章

温病学第三章温病病因与发病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第二节 温病的发病 一、发病因素 (一)人体正气(二)自然因素(三)社会因素 二、感邪途径 (一)邪从皮毛而入(二)邪从口鼻而入 三、发病类型 (一)新感温病 原意: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的温病 实际:病发于表的温病 特点:初起病多在表,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 (二)伏邪温病 原意: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的温病 实际:病发于里的一类温病 特点: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溲赤、舌红苔黄或身热夜甚、斑疹、舌绛等郁热于里的证候为主要表现。第二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的。 以气血的状态,气血辨证为核心。 卫的作用是捍卫肌表,通过卫气的温养分肉、皮肤使肌表固密,抵御外邪入侵。不涉及脏腑功能失常,只涉及卫表功能。 气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及整体防御机能的体现。 营:血中津液 血:人体物质基础,包括成分(血少)和状态(出血)两个方面。 (一)卫分证 定义: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种证候类型。 主要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渴(不严重),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辨证要点:发热与恶寒并见、口微渴。 病机特点: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方剂:桂枝汤、银翘散(荆芥辛温,辛温的达表力更强,加强银花连翘薄荷达表之力) 风热在卫:高热,头痛,咳嗽 湿热在卫:身热不扬,肢体困重 (二)气分证 定义:病邪入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一类病变。病邪由表入里而尚未入营动血的一切病证。 热盛阳明临床特点:身体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渴欲冷饮,舌苔黄燥,脉洪大等。 气分证辨证要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生理功能异常 病机特点(就热盛阳明而言):正邪剧争,热炽津伤+生理功能异常 方剂:麻黄汤(麻黄+杏仁恢复肺气宣发肃降功能)、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黄连汤和白头翁汤(只有清气分热的药,没有恢复脏腑功能的药)、龙胆泻肝汤 (三)营分证 定义: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而产生的一个证候类型。 主要症状: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营热蒸腾而口渴比气分证减轻),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等。无出血,有出血先兆,神志稍有异常。 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 病机特点:营分热盛,热损营阴,心神被扰 (四)血分证 定义:热邪深人,引起耗血动血之变而产生的一种证候类型。 临床特点:身灼热,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溺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辨证要点:舌质深绛、斑疹、出血。 病机特点:热甚迫血,热瘀交结 第二节 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倡导的。 三焦辨证的实质是脏腑辨证。 三焦的分类:1.气化三焦:人体阳气运行的通道2.脏腑三焦:人体水液运行的通道3.部位三焦:划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4.辨证三焦:以临床证候表现辨别病变部位、脏腑,进而按所病之部位、脏腑划分。 (一)上焦证 主要包括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的病变,邪在肺经,多为疾病的初起阶段。 1.邪犯肺卫证 属于卫分证 温病初起(很多一部分)病邪先犯于肺 主要表现:卫受邪郁,肺气失宣。 主要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欠润、脉浮数 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川芎茶调散,桑菊饮 2.肺热壅盛证 犯于肺卫的温邪进一步由表入里,肺热亢盛,可造成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主要表现: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主要症状: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身热、咳喘、苔黄 麻杏石甘汤 3.湿热阻肺证 湿热性质的病邪,如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等,亦可犯于肺,使卫受邪郁,肺气失宣 主要表现:卫受邪郁,肺气失宣。“肺病湿则气不得化” 主要症状: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苔白腻、脉濡缓。 辨证要点: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 湿热阻肺的咳嗽声音重浊,咳痰不爽、黏滞。需要辨别是热盛伤阴导致的黏滞还是湿热导致的黏滞。 三仁汤合麻杏石甘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 4.热闭心包证 邪热内陷或内传,引起心包络机窍阻闭,心不能主神明的病机变化。 主要症状:身灼热、神昏谵语,甚或昏愦不语、肢厥、舌蹇、舌绛等。 辨证要点:神昏、肢厥、舌绛 热闭心包还常常夹痰兼瘀。痰热内闭心包:神昏、喉间痰鸣、舌绛苔垢;夹瘀者多系邪热与瘀血互结,瘀热闭塞心窍所致,症见神昏谵语或神志如狂、唇黑甲青、舌质紫晦。 内闭外脱证:热闭心包所引起的危重病变。 5.湿蒙心包证 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络 主要症状:身热、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兼有谵语、舌苔垢腻、舌色不绛、脉濡滑数等。 辨证要点: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 (二)中焦证 中焦所包括的脏腑主要是胃、脾、肠等,温邪传入中焦一般属于温病的中期或极期。 1.阳明热炽证(胃热亢盛证) 热入阳明,里热蒸迫而盛于内外的证候。 主要症状:壮热、大汗出、心烦、面赤、口渴引饮、脉洪大而数。 辨证要点:壮热、汗多、渴饮、苔黄燥、脉洪大。 病理变化:蒸腾之热弥漫内外而未里结成实,“散漫浮热”“无形热盛” 2.阳明热结证(热结肠腑证、阳明腑实证)阳明表定位,不仅是三承气汤 肠中邪热与糟粕相结,耗伤阴精,肠道传导失司。 主要症状:日晡潮热,或有谵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腹部硬满疼痛,舌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 辨证要点: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 3.湿热中阻证 湿热性质的病邪,如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等困阻于中焦脾胃 主要症状:湿重热轻:身热不扬,胸脘痞满,犯恶欲呕,舌苔白腻,或白厚,或白苔满布,或白多黄少等。湿热并重或热重湿轻:高热持续,汗出而热势不为汗衰,烦躁不安,脘腹痛满,恶心欲呕,舌苔黄腻或黄浊。 辨证要点:身热、脘痞、呕恶、苔腻。 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 肠腑湿热与糟粕积滞相搏,肠道传导失职。 主要症状:身热,烦躁,胸脘痞满,腹痛,大便溏垢如败酱,便下不爽,舌赤,苔黄腻或黄浊,脉滑数等。 辨证要点: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或黄浊 5.湿阻大肠证 湿热类温病病程中,湿浊闭阻于肠道,湿浊之气不得下泄而蒙上 主要症状:大便不通、神识如蒙、少腹硬满、苔垢腻、脉濡 病机:湿阻肠道,传导失职。 辨证要点:大便不通、少腹满、苔垢腻 (三)下焦证 下焦包括肝肾,温邪深入下焦,导致肝肾的病变,属温病的后期阶段。 可能存在很严重的邪盛。 虚实: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盛(cheng)邪气则实,夺精气则虚 1.肾精耗损证(真阴耗伤证) 邪热深入下焦,耗伤肾精,形体及脏腑失于滋养。 主要症状:低热,神惫委顿,消瘦无力,口燥咽干,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脉虚。 2.虚风内动证(阴虚风动) 肾精虚损,肝木失养,风从内生的病机变化,即所谓“水不涵木” 主要症状:神倦肢厥,耳聋,五心烦热,心中憺憺大动,手指蠕动,甚或瘛瘲,脉虚弱等。 辨证要点:手指蠕动或瘛瘲,舌干绛而痿、脉虚。

发布了文章

温病学第二章温病的概念第三章温病病因与发病

四、临床表现特殊性 (一)起病急、传变快(二)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三)易化燥伤阴(四)易内陷生变:因邪热炽盛,正气不能祛邪外出,重险表现急速出现。 第二节 温病的范围及命名 一、温病的范围 属于外感疾病,外感疾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都属于温病范畴 二、温病的命名 ①发病季节②四时主气③发病季节与主气④特殊的临床表现⑤流行特点(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甚至引起较大流行的一类疾病) 第三节 温病的分类 一、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根据是否兼湿:温热、湿热(相对而言,并不对立) 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治疗原则:清热保津 湿热类:湿温、伏暑等。治疗原则:化湿清热。二、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根据是否有里热证:新感、伏邪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而无明显里热表现。如风温、秋燥。多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治疗以解表为主。 伏邪温病(伏气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如春温、伏暑。传变①病邪进一步深入②病邪向外透解。治疗以清泻里热为主。 伏邪的定义有争议,但课本仍然提出作为重点。很多疾病已经发生,但没有明显的表现(中医四诊资料),如糖尿病无四大症时,癌症未消瘦时。可以以伏邪作为参考治疗。 第四节 温病与相关概念 一、温病与伤寒 温病属于广义伤寒,现已脱离伤寒。温病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二、温病与温疫 温疫属于温病,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病种。 温疫属于瘟疫。瘟=疫。瘟疫=温疫+寒疫+湿疫+燥疫。 三、温病与温毒 温毒(作为病名)=温病+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 温毒包括大头瘟,烂喉痧,痄腮等。 第二章 温病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 温病的病因 温、热、火、毒 ·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为热之所,热为温之甚。 ·六淫中的热是温邪的其中一个因素。古籍中温热互称,教材为了区分六淫和温病,把温病的病因定义为温邪。 ·火。生理:命门之火,少火生气;病理:壮火食气。 ·一般外感称作温邪、热邪,强调弥漫性;内生称作火邪,强调炎上,集中性。 ·毒:肿痛,甚至溃烂。分为热毒寒毒。热毒:五味消毒饮;寒毒:阳和汤,败毒散。 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一、风热病邪 风温:感受风热病邪而引起的温病。春季发病为春温,冬季发病为冬温。 致病特点:(一)先犯上焦肺卫:病位在肺表肺卫在上,必解表(二)易伤肺胃阴津:用芦根、麦冬、玉竹,不用六味地黄丸等(三)病情变化迅速:风邪“善行数变”,温邪“热变最速”。正气强,易消退;正气弱,易内陷。 二、暑热病邪 暑热病邪有热性、季节性。 (一)先入阳明气分:病位。此时用银花、连翘、桑叶味轻,应该用石膏(二)易于损伤津气:伤津直接原因为暑邪易于劫灼津液;间接原因为暑热逼迫津液外泄(三)易入厥阴,闭窍动风:暑与心气相通(四)易于兼夹湿邪:夏月易贪凉饮冷,以致暑邪常夹湿兼寒而成暑湿兼寒之证。“暑必兼湿”“暑易夹湿” 三、湿热病邪 (一)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二)易于困遏清阳,阻滞气机:身热不扬为湿大于热(三)病势缠绵,传变较慢 四、燥热病邪 (一)病位以肺经为主: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不能输布津液(二)易致津液干燥(三)易从火化:燥有热性,局部火热症状严重 五、温热病邪 (一)初起即见里热证(二)易闭窍、动风、动血(三)易耗伤肝肾真阴:真阴即精 六、温毒病邪 (一)攻窜流走:影响全身,不止局部(二)蕴结壅滞 七、疠气 (一)其性暴戾,致病力强(二)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于流行(三)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四)病情严重,病势凶险。

发布了文章

中医脏腑的表里关系

1.肝与胆相表里。肝脏是解血毒的,凡解毒过滤就一定会有残渣产生,这是常识,肝脏解毒后的残渣进入胆囊就成了胆汁,胆汁进入肠胃系统除了促进消化外同时也是肝脏清理残渣的通道,西医胡诌什么胆囊分泌胆汁,其实胆囊就是一个储藏胆汁的容器而已,肝脏不停地分泌胆汁,尤以凌晨1:00——3:00为解毒的高峰期,平时将胆汁储藏在胆囊中,一旦有食物入胃的时候就加速往12指肠排以利消化,这个过程是人体自动控制的,肝脏解毒的过程就是阳气升发、疏泄的过程,这一段生化过程表示为:代谢过程是疏泄毒素途径由肝到胆方向是由里出表五行属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脏的跳动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热量,所以中医称之为“火”,心火要被人体的各个器官利用就要由里出表,先要下行到小肠,小肠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这火加热小肠温度和蠕动力量后,再传导到其他器官。这一段生化过程就是《内经》所言“心移热于小肠”的过程,也是火气的宣通功能,可以表示为:传导物质为能量途径由心脏到小肠方向是由里出表五行属火。 3.脾与胃相表里。饮食入胃以后,在肠胃系统变为可以被吸收的营养,这是胃家的功能,中医的胃家不单指胃,还包括肠胃系统,但肠胃系统中的营养物质要转变为身体的一份子,中间还需要脾脏对五色营养的分配与运化,相当于工厂的产品由胃生产出来后,还必须由脾脏这个物流系统分配到该去的地方,其中青色营养入肝,红色的入心,黄色的脾脏自己留着,白色的入肺,黑色的入肾;不但如此,水液代谢也离不开脾胃,是以《内经》有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以胃的消化与脾的吸收加在一起就是土气的运化功能。这个生化过程可以表示为:运化物质为水谷营养途径是由胃到脾方向是由表入里五行属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肺与大肠相表里。初看比较迷糊,其实只要了解大肠的主要生化功能就清楚了,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这水分吸收以后不到别的地方去,正是上行进入肺脏,肺脏得到这水以后才能制约心火下行,发挥金气收敛肃降的功能,所以《内经》言“肺为水之上源”,它们的关系是密切的。这一段生化过程可以表示为:传递物质为水气途径是由大肠到肺方向是由表入里五行属金。 5.肾与膀胱相表里。这就比较好理解了,肾脏收集了身体代谢出来的水分,但人体不会浪费一滴水,所以这水在进入膀胱以前,还要由肾脏过滤一次,好的水重新被利用,只将坏的水渗入膀胱,膀胱再一次过滤后排出体外,这一段生化过程就是水气的潜藏功能,可以表示为:运化物质为水分途径由肾到膀胱方向是由里出表五行属水。

发布了文章

新冠病毒疫情下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8、抗高血压药物如何联合使用?大多数高血压病人(但不是所有病人)都应该在2-4周之内逐渐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根据基线血压水平以及有无并发症,高血压在初始治疗时采用低剂量的单一用药或两种药物的低剂量联合治疗都是合理的。为了达到血压治疗目标值,大部分病人,尤其是2级水平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常需要服用一种以上的降压药,也就是联合治疗。联合用药,可以使药物间作用协同或相加,其不良反应可以相互抵消或减轻。联合用药可以采取多种药物的按需剂量配比处方,也可以采用单片复方制剂(如缬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氨氯地平、以及北京降压0号等)。单片复方制剂因使用方便,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值得推荐。9、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治疗高血压有什么意义?居家期间如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首先,改变生活方式对于预防高血压有重要作用。对血压正常者,要鼓励改变生活方式;高血压前状态者,首先要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本身即是降压治疗的措施。改变生活方式可增强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作用,可减少用药剂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已有临床试验证据表明,改变生活方式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疫情期间,驻足在家,广大高血压患者避免人群接触,要通过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要自我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它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具体内容包括:(1)保持理想体重: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体重指数保持20-24kg/m2 ,体重减重10kg,血压可下降5-20mmHg;(2)低盐: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血压可下降2-8mmHg。(3)平衡膳食、控制摄入热量:强调丰富营养与吃动平衡, 总脂肪 <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 <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400-500g以上,水果200g以上,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控制碳水化合物与热量摄入。(4)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每天步行6000步以上。或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居家期间,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广播操、跑步蹬车机训练等。(5)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通过宣教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人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心理应激水平,提高生活质量。(6)戒烟戒酒 :不吸烟;不提倡饮酒;如饮酒,男性每日饮酒精量不超过25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毫升(2-3两),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半斤-1斤),或白酒小于25-50毫升(0.5-1两);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饮酒。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患者应戒酒。10、高血压患者如何自我评估合并冠心病事件的心血管风险?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如何自我评估合并冠心病事件的心血管风险? 首先就是评估是否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疾病状态越多,血压控制越不理想者,合并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越高。再就是要知道心绞痛是冠心病人的常见症状。心绞痛常常表现为胸骨后或上腹或咽喉部的压迫性不适或紧缩、发闷、堵塞、烧灼感,病人常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饱餐后诱发。高血压病人如有胸痛都应引起警惕,做好自我评估。如胸痛超过半小时,就要疑诊心肌梗死。应该及时拨打120到医院,进行相应及时的救治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