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3662

林云华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AS
前列腺疾病
感染
慢性前列腺炎
高血压

发布了文章

PSA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前列腺疾病患者都听到过PSA检查,但是他们对PSA本身却几乎一无所知。那么,到底什么是PSA呢?PSA的中文全称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一种由前列腺分泌的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对于男性正常生育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PSA能够使得精液液化,方便精子在精液中自由游动。如果PSA低于正常水平,将会导致精液液化障碍,由于精子活性下降,使得男性生育力下降。其次,PSA还能帮助溶解子宫粘液,使得精子顺利进入子宫。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由此可见,PSA对于男性正常生育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PSA水平异常很有可能会导致男性不育。有意思的是,PSA的最初被发现与法医学有着密切的关联。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为了协助调查强 奸案件,科研工作者在男性精液中发现了PSA。借助检测PSA可以寻找罪犯留下的精液痕迹。即使是在现在,PSA检测仍然被法医用于此类案件。                

发布了文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需要和一些疾病鉴别:1.膀胱颈挛缩 发病年龄较轻,40-50岁常见. LUTS的梗阻症状比较明显, 早期排尿迟缓, 尿线无力,后期出现尿潴留, DRE或B超前列腺体积不大, 膀胱镜检查可見到膀胱颈后唇抬高成呈环状隆起。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2.前列腺癌 发病年龄偏大,前列腺癌发生于前列腺的外周带,因LUTS就诊时,多数己有转移灶(骨或肺), 血清 PSA明显增高,DRE前列腺坚硬呈结节状。3. 膀胱癌 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早期表現为无痛性血尿, 如肿瘤较大且位于膀胱颈或大量血尿的血块、脱落的肿瘤组织阻塞尿道内口可引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如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并有浸润者也可如BPH所表现的LUTS。4.膀胱结石 BPH病例有排尿突然中断、显微镜下血尿及尿痛明显者,要考虑并发膀胱结石的可能,BPH伴有的膀胱结石是继发性结石,系因膀胱出口梗阻所造成,其并发率可达10%以上, 因而, 男性老年因膀胱结石前来就诊者,应做直肠指检(digital rectum examination, DRE)、B超等无创性检查,以除外BPH继发膀胱结石的可能。5.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与BPH的LUTS相似,有的排尿梗阻症状明显,并有尿潴留、尿石症、肾积水或肾功能不全。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多有明显的神经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往往同时存在下肢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并伴有肛门括约肌松驰和反射消失。而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 主要见于脊髓病变或损伤患者。本症系因逼尿肌反射性收缩时,尿道与尿道周围的骨骼肌不协调,反而反射性增强收缩,以致尿的存储和排出受到影响。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残余尿量多,早期出现无症状性肾积水。DRE或B超检査前列腺体积不大, 常有肛括约肌松驰和神经系统体征。尿动力学检査可辅助诊断,但仍难与非神经原性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非神经原性尿道内括约肌痉挛综合征和逼尿肌内括约肌协同失调等区别。6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 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instability, or detrusor overactivity),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OAB无明确的病因,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OAB与LUTS的鉴别点在于:OAB仅包含有储尿期症状,而LUTS既包括储尿期症状,也包括排尿期症状,如排尿困难等。7. 尿道狭窄 有尿道损伤史、尿道炎史、尿道内药物灌注更或尿道内器械治疗史。

发布了文章

前列腺癌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只有针对患者个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才会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否则不但可能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更有可能会延误治疗的时机。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只要患者的身体可以承受手术治疗,就可以通过根治手术治愈前列腺癌,术后的10年存活率高达90%以上。如果患者无法承受手术,或者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可以选择放疗,也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对于晚期前列腺癌,虽然目前没有彻底治愈的医学手段,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对晚期前列腺癌完全束手无策。 前列腺癌的发展也需要雄激素的滋养,如果可以去除雄激素就可以有效治疗前列腺癌。1941年一位美国医学家就是因为提出这种治疗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目前,临床上往往通过阻止体内雄激素活性的发挥,来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然而雄激素去除治疗并不能完全治愈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在雄激素消失后,会像失去了养分的花朵一样逐渐凋谢。但前列腺癌不会完全消失,相反它会慢慢习惯这种没有养分的“严苛”环境,并继续生长。 前列腺癌发展到这个阶段,雄激素去除治疗已经失去了效果。此时可以选择放疗、化疗以及中医中药等治疗手段来缓解前列腺癌患者的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那些非常早期的肿瘤,如果患者的年龄已经非常年长,预期寿命比较短,在肿瘤症状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让患者接受积极治疗,仅仅定期随访即可。这样既不用担心延误治疗时机,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避免药物的毒副反应。

发布了文章

前列腺电切术后要注意什么?

虽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但只要是手术都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损伤,因此术后还是有一些小问题需要患者注意的。 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被切下取出后,在其表面会留有很多的新鲜伤口。这些伤口的愈合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在完全愈合之前,患者排出来的尿液很有可能是红色的,此外还有可能会伴有疼痛。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一般红色的尿液会持续数天,然而逐渐变淡或完全正常。部分患者在尿液颜色正常后,又会再次变红,这主要是之前愈合的伤口再次破裂所致。用力排便常常会诱发前列腺内刚愈合的伤口再次破裂。因此,患者宜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以防止便秘出现。 通常情况下,由此导致的血尿会自行好转,无需过度担心。当然,如果血尿情况比较严重,就需要及时上医院咨询医生了。 此外,部分患者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一段时间里,排尿症状似乎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并不代表说手术效果不理想,因为此时的排尿症状很大程度上是由前列腺内的伤口和损伤引起的,大多数症状在术后1~3个月即可逐渐好转。 最后,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应尽量避免压迫前列腺,如久坐不动或骑自行车,因为这可能会引起前列腺充血而创口出血。此外,也应避免酗酒过、食辛辣刺激食物。

发布了文章

哪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早在1980年之前,良性前列腺增生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即使在今天,对于那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依旧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但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手术直观地切除前列腺组织,可以快速产生治疗效果。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一、因前列腺增生症引起反复急性尿潴留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急性尿潴留往往反复发生,而且急性尿潴留由于发病较快,对膀胱的伤害也较大,长此以往,膀胱功能会不断下降,而这又会诱发下一次的急性尿潴留,形成恶性循环。二、因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肾、输尿管积水当膀胱内的残余尿逆行进入输尿管、肾脏,则会对肾脏造成直接损害,若此时病情不能及时得到控制,肾脏功能会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最终导致尿毒症。三、因前列腺增生引起反复尿路感染反复的尿路感染不仅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也有可能对肾脏功能带来危害,甚至导致全身的感染。四、因前列腺增生引起反复的血尿长期反复血尿不仅可能在尿路内形成血块,阻塞尿路,还有可能导致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五、因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结石膀胱结石除了会引起尿路反复感染、血尿以及其他排尿症状外,还可能会不断刺激膀胱粘膜而导致恶变。此外,如果患者接受药物长期治疗后,仍然无法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严重,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发布了文章

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效果很好,还要找医生复查吗?

很多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感觉症状好转了很多,于是就认为没有必要再见医生,而只是让家人定期代自己去配药。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很多患者可能会对此不理解。下面我们就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定期复查,主要出于两个目的:① 便于医生客观评价前列腺增生的进展情况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部分患者一直在服用药物治疗,虽然症状的确有所改善,但是病情却有可能继续进展,只是自己没有感觉到而已。要及时发现这些“隐藏”的进展,就要求医生为患者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超声检查、尿流率测定等。为了能够尽早及时地发现疾病的进展情况,患者必须要坚持到门诊复查,这样就不会延误了治疗时机。② 排除前列腺癌的存在虽然良性前列腺增生不会转变为恶性的前列腺癌,但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同时也可能会得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故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定期复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排除前列腺癌。为了做到这一点,患者必须亲自到场,这样医生才能为患者进行直肠指检、B超检查或者一种称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查。 正是为了更好地客观评价前列腺增生的进展情况、排除前列腺癌存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最好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复查。

发布了文章

男人老了都会得良性前列腺增生吗

正常的前列腺很小,一般只有20g左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男性的前列腺会逐渐增大,这也就是良性前列腺增生,俗称前列腺肥大。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患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通常都是在40岁以后,到60岁时超过50%的男性会患上良性前列腺增生,到80岁时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3%。 现在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8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已经是比比皆是,甚至连百岁老人都已经不是什么非常稀奇的事情。而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头发变白一样,其实只是男性衰老的一个生理现象。 虽然绝大多数的男性老年后都会患上良性前列腺增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很严重的症状。只有50%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会有较严重的症状,我们将在下面详述。

发布了文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由原发及急发性肾小球病引起。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疾病主要有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较少见的病因有急性肾炎及急进性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多见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淀粉样变肾病及糖尿病等。临床表现主要为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诊断要点] 一、明显水肿:严重者可全身性、体位性、可凹性水肿。常伴胸、腹腔积液及伴有少尿。可有程度不一的高血压或循环血容量不足表现。 二、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尿蛋白可达数十克,尿沉渣检查常见颗粒管型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可有多少不等的红细胞 三、血浆白蛋白降低,<3.0g/dl。 四、高脂血症。 其中二、三项为诊断肾病综合征必备指标。 [鉴别诊断] 一、家族性遗传性肾病。 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三、狼疮性肾炎。 四、糖尿病肾病。 五、肾淀粉样变性。 [治疗] 一、对症治疗 (一)休息及饮食:有严重水肿,应卧床休息。肾功能正常时应给高质量高蛋白饮食,蛋白质1.5g/(kg.d),低盐饮食(每日2~3g)。 (二)利尿 1.噻嗪类: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通过阻碍钠、氯化物和钾的重吸收而达利尿作用。常用双氢氯噻嗪,25~50mg,日服2~3次。 2.排钠潴钾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安替舒通,20~40mg,日服2~3次;或氨苯喋啶50mg日服2~3次。单独使用利尿作用弱,多与噻嗪类合用。 3.袢利尿剂:速尿20~40mg,日服2~3次或注射,丁尿胺1~5mg日服2~3次或注射。 4.渗透性利尿剂:低分子右旋糖酐(不含尿)250~500ml,每2~3天一次,静脉滴注,与袢利尿剂合用效果更好。应注意高容量加重心脏负担,肾小管内尿液粘稠度过高,易引起肾小管和上皮细胞变性等副作用。 5.血浆、白蛋白及血浆代用品: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一般每周可应用1~2次、血浆100ml/次、白蛋白10g/次、静脉注射快结速时静脉小壶内可给予袢利尿剂,利尿效果明显,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应慎用。 6.常规利尿效果不明显时,可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20mg[2~5vg/(kg.min)主要兴奋多巴胺能受体而致肾血管扩张]加入10%葡萄糖300ml与速尿同时使用可产生良好利尿效果。 (三)降脂药物:常用多烯康0.9g日服次,藻酸双脂钠0.1g日服3次等降脂药物。  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 (一)糖皮质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无血尿、无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如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常有较好效果。激素治疗可能是通过抑制免疫反映过程,减少炎症反应,降低肾小球膜通透性,降低尿蛋白:同时能抑制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分泌而达利尿作用。  常用药物为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日30~60mg,清晨一次服用,持续6~8周然后逐渐减药,如无反复,每2~3周减一次,每次减原量的10%~20%,最后以最小有效量(一般每日5~15mg)维持,持续半年或更长,如用强的松效果不佳,可改用地塞米松(0.75mg=强的松5mg),但不宜久用。 (二)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是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用量为3~5mg/(kg.d),用药期间应监测血浓度保持在100~200ng/ml为好主要副作用是肾毒性。 (三)细胞毒类药物:用于(1)激素无效型经强的松1mg/(kg.d)正规治疗8周而尿蛋白和浮肿无改善者;(2)激素依赖型(指在减药过程中复发者);(3)反复发作型(指完全缓解后一年内反复发作4次)。一般多与激素合用不作为首选或单独用药。  1.盐酸氮芥:可能与免疫抑制有关,与激素合用有良好的消蛋白作用,用量从每1mg开始逐渐加量至每次3~5mg,每周2次,静脉注射,从输液小壶内注入药物,然后滴注5%葡萄糖250ml,总量1~2mg/kg。常见毒副作用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损害、静脉炎。  2.环磷酰胺:可口服100~150mg/d;或静脉注射200mg/次,隔日一次;或600mg/次,每周一次,总量6~10g。毒副作用:肝毒性、骨髓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抑制性腺功能。因此肝功不正常者禁用,未育男性慎用。  长春新碱、硫唑嘌呤等必要时可试用。  三、雷公藤地下根茎,每日16g。煎服,或雷公藤多甙10~20mg日服3次,可与激素合用。注意肝毒性。  四、并发症治疗 (一)感染:常见呼吸道及尿路和原发性腹膜炎等,根据细菌及其敏感情况选用抗菌素。 (二)血栓、栓塞性病发症:常见肾静脉血栓,次之为下肢;与血液浓缩,高凝状态有关。可给予抗凝及血小板解聚药物。

发布了文章

前列腺癌会不会遗传?

很多男性在得知亲属患上前列腺癌后,会非常担心自己将来也会得前列腺癌,进而终日茶饭不思,郁郁寡欢。那么这种忧虑到底有没有根据呢?前列腺癌到底会不会遗传呢?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目前医学界已经公认,遗传是前列腺癌发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如果某人的一个一级亲属(父亲或亲兄弟)患有前列腺癌,他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以上。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的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他本人换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5~11倍,而且发病年龄相对于那些没有亲属患前列腺癌的患者,也会提早大约7年。 虽然知道前列腺癌会遗传,但是有亲属患前列腺癌的男性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遗传只是前列腺癌多种危险因素之一(没有人可以改变自己的遗传),只要针对其他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并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完全可以将前列腺癌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的。

发布了文章

前列腺癌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早期前列腺癌和大多数肿瘤一样,体积很小,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一直潜伏在前列腺内。 随后肿瘤会不断发展变大,如同良性前列腺增生一样,也会造成尿道狭窄,从而导致一系列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似的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正是因为如此,这个阶段的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很容易混淆。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此后前列腺癌会继续增大,最终穿透前列腺表面的包膜,并侵犯周围相邻的器官,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和尿失禁等。 当前列腺癌继续发展,便不断会有肿瘤细胞脱离原来的肿瘤,顺着血液或淋巴液向身体其它器官扩散。骨骼是前列腺癌细胞最常见的转移地点。一旦发生骨转移,就会发生骨骼疼痛,尤以腰部、骶部和髋部的疼痛最为常见。同时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也会增高,甚至会发生下肢瘫痪。 当前列腺癌进展到这个阶段时,前列腺癌已属于晚期,目前的医学手段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

发布了文章

什么是残余尿

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在尿道和膀胱连接处包绕在尿道周围。当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体积也相应增大,从而会挤压尿道,使得尿道变得更加狭窄,这时尿液从膀胱流出就会变得不如从前顺畅。时间一长,每次小便后就会有一些尿液留在膀胱内,这就是所谓的残余尿。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正常人每次小便都可以将膀胱内的所有尿液排空,所以说正常人的残余尿量为0。 在前列腺增生的早期,虽然由于前列腺挤压尿道导致其狭窄而使得排尿阻力增大,此时通过增加膀胱逼尿肌的力量,尚能够尽量将膀胱内的尿液排空。 但是随着尿道梗阻的逐渐加重,排尿阻力的增加会逐渐超过膀胱逼尿肌的力量极限,此时膀胱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将所有尿液排出膀胱,残余尿就此产生了。此时若不进行针对性治疗,残余尿量逐渐上升,甚至高达上千毫升。因此可以说,残余尿的出现,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说明尿路梗阻的严重程度。 目前测定残余尿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B超测定、导尿法和膀胱镜法。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B超测定残余尿量。患者在检查前,先尽力将尿液排空,在排尿后应立刻作B超检查,测出此时的膀胱体积,便可获知该患者的残余尿量。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在检查前排尿要注意尽量避免心情紧张等影响因素,以免干扰到检查结果。 一旦发现自己有残余尿,患者应该定期随访,检测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针对性治疗。

发布了文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acute nephritis)是常见的肾脏病。以急性起病,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少尿和一过性蛋质血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常有先驱感染,距发病约2~4周,链球菌感染常见。此外,偶可见于其它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为常见,故本节重点讨论此病。 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post 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由于乙型溶血型链球菌A族致肾炎菌株感染后,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通过补体激活,嗜中性粒细胞参与等导致发生急性肾炎。 [诊断要点] 一、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多在感染后周2~4发病。 二、水肿:常为起病第一个症状,轻者为晨起眼睑浮肿,严重者普遍及全身。可凹性不明显。大部分病人2~4周自行利尿消肿。 三、血尿 几乎每例都有血尿(肉眼或镜下变形红细胞尿),肉眼血尿发生约40%,新鲜尿标本可见红细胞管型,几天后转为镜下血尿,一般个5~6个月消失,也可持续1~2年才恢复。 四、大部分病人有少尿。 五、高血压:80%病例有,多为中度[20.0~22.7kpa/12.7~14.7kpa(150~170/95~110mmHg)]常与水肿程度平行。 六、尿常规:蛋白尿多为中等量(<3.5g/d)。新鲜尿标本可见红细胞管型,同时可见颗粒管型及少数肾小管上皮细胞。 七、血补体C3降低为突出特征,多在病程6~8周恢复正常。约70~80%病人抗O增高。65%病人有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升高,利尿数目后可恢复正常。 八、B型超声波:多数显示双肾增大。 九、肾脏病理:典型表现为光镜下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肿胀。电镜下见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形成驼峰状。 [鉴别诊断] 一、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多在感染后3~5天出现症状,尿比重可下降,可能有不同程度贫血,长期高血压引起心脏及眼底变化。"B"型超声显示肾脏可小,肾功能可有持续性损害。 二、IgA肾病:潜伏期短,一般感染后1~3d,甚至数小时发病,有反复发作史,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可有升高,肯定诊断需肾活检免疫荧光见IgA呈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一)应严格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浮肿消退,高血压及氮质血症恢复正常。而仅尿未完全恢复正常时,可逐渐增加活动,担应定期隋诊。 (二)饮食宜富有维生素低盐饮食,如尿蛋白不是大量对蛋白质入量并无特殊要求,如存在蛋质血症,应低精蛋白质饮食。水肿重且尿少者,应控制如水量,每日不超过前一天尿量加不显性失水量(前一日尿量+500ml左右)。 二、对症治疗 (一)利尿:经控制水、盐入量后,水肿仍明显者,应加服利尿剂。 (二)降压:轻度高血压[舒张压<12.7kpa(95mmhg)]可不用降压药。如舒张压>13.3kpa(100mmHg)时,应服降压药,一般采用利尿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如严重高血压可选用硝普钠,静脉点滴(具体降压药物及剂量,详见高血压肾损害章)。 (三)控制心力衰竭:洋地黄类药物效果不肯定。主要措施为利尿、降压、必要时可应用硝普钠静点。 三、感染灶治疗 (一)如患者存在病灶细菌培养阳性时应给予青霉素治疗,80万单位,日2次,肌注约2周。如青霉素过敏者换用红霉素,0.3g,日3~4次,口服。 (二)急性肾炎患者,如病情反复,而且扁桃腺病灶明显者,应扁桃腺摘除。手术指征: 1.肾炎稳定,无明显症状,尿蛋白<(+),尿沉渣红细胞<10个/HP。 2.扁桃体无急性炎症。 3.术前后各用青霉素2周。 四、中医中药:本病多数实证。根据辩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湿热,分别予宣肺利尿,凉血解毒等疗法。 五、透析治疗:有以下情况应及时透析 1.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特别伴有高血压。 2.严重水、钠潴溜,引起急性左心衰竭,经用利尿降压等方法效果不佳时,应采取透析疗法超滤脱水。

发布了文章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确定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要根据前列腺穿刺的病理结果、患者的年龄、患者的预期寿命和有无并发其他严重疾病等。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可以分为观察等待、激素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放疗、冰冻治疗和它们中的任何组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多采用激素治疗、放疗、化疗等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1. 观察等待 观察等待是指在确诊前列腺癌后不采用治疗手段干预,而是对患者进行严密随访、观察。一旦患者出现如PSA升高等病情进展的迹象,就开始用其他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目前对观察等待这一治疗选择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存在争议。一般采用这种方法的患者年龄应该大于70岁,肿瘤分期低,肿瘤分化良好,预期寿命小于10年。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对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一定要有定期、仔细的PSA随访。一旦出现PSA持续升高的现象就应该立刻开始其他治疗,如前列腺癌根治术或激素治疗。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2. 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指将整个前列腺和双侧精囊切除的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早期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的首选。一般选择术前估计可以治愈、预计寿命超过10年,肿瘤的分期分级较好的患者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可以去除前列腺肿瘤的方法,从而对患者心理上产生良性的影响。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并发症包括尿失禁、尿道狭窄、勃起功能障碍等。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借助腹腔镜和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了。 3.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包括外放射治疗和内放射治疗。外放射治疗现在主要是指三维适形放疗,这是一种在门诊进行的无痛治疗,而且治疗效果和前列腺癌根治术相当。它的优点是治疗性射线更集中于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减轻了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外放射治疗可以导致急性膀胱炎、前列腺炎和肠炎。内放射治疗又分为高能量率内放射治疗和低能量率内放射治疗。高能量率内放射治疗一般指用同位素在前列腺内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一般与外放射治疗结合,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低能量率内放射治疗发生率高;低能量率内放射治疗是一种更方便、单次的治疗方法,也称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手术时通过B超的引导下向前列腺内放置多个微小的放射性粒子,粒子发出的射线近距离杀灭肿瘤细胞,其并发症有急性尿潴留、尿失禁、肠炎和勃起功能障碍等。 4. 激素治疗 所有降低血液中雄激素水平的治疗方法均被称为激素治疗。因为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雄激素密切相关,所以阻断或降低雄激素的治疗可以显著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生长速度和转移的发生,但它不能治愈前列腺癌。对于早期前列腺癌,很少需要应用激素治疗。但在一些特殊病例,如高龄,患者不接受根治手术治疗或有其他严重疾病等情况,需采取保守治疗,可以考虑激素治疗。目前可选择的激素治疗主要包括外科去势手术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主要指双侧睾丸切除术。药物治疗有LHRH类似物,起到药物去势作用;雄激素受体阻滞剂,阻断雄激素发挥作用,从而终止雄激素的生物作用;还有雌激素的应用,它可以降低雄激素的水平,相对其他药物治疗,雌激素要便宜的多,但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5. 同位素治疗 主要是针对前列腺癌容易并发的骨转移的治疗。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杀灭骨转移部位的癌细胞,同时对骨痛也有一定疗效。 6. 化疗 一些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发生变异,对于激素治疗不再敏感,或者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可以考虑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雌二醇氮芥、紫杉醇、多烯紫杉醇、米托蒽醌、泼尼松等等不同药物的组合。化疗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厌食、白血病减少、脱发等。 可见,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众多,每一种方法各有其适应症、并发症和优缺点,医生会结合患者不同情况选用最适合的方法。

发布了文章

泌尿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与评估

[摘要] 在围手术期死亡者中,80%是心血管疾病所致。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预测与评估有重要意义。 一、手术风险因素: 1.自身因素: 心肌梗死病史、心绞痛、糖尿病、充血性心衰、临床有意义的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病症,单独或联合出现均可增加病人围手术期危险。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2.外界因素: 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手术部位、体液丢失、围手术期体液重新分配和体温变化的影响等因素。麻醉方法的选择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和手术风险关系重大。 二、围手术期心血管危险度临床预测 ACC/AHA指南将非心脏手术病人心血管风险程度分为:重度: 1. 不稳定冠脉征候;2. 非代偿性充血性心衰;3. 重度心律失常;4. 重度瓣膜病。中度:1. 轻度心绞痛;2.明确有心梗病史;3. 代偿性充血性心衰或有既往史;4. II型糖尿病;5. 肾功能不全。轻度:1. 高龄;2. 心电图异常;3. 非窦性心率;4. 活动能力低下;5. 既往脑卒中;6. 未控制的高血压。 活动能力通常以MET衡量。以4MET为界,达不到4MET的病人手术近远期风险较大。 手术风险分度:高危险度(心血管危险度> 5%):急诊大手术,特别是高龄者;长时间手术时有大量液体丧失或出血者;中危险度(心血管危险度< 5%):头颈部手术;经腹腔或胸腔手术;其他深部手术;前列腺手术;低危险度(心血管危险度< 1%):内镜手术;表浅组织手术等。 三、泌尿科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步骤 综合上述理论,具体评估操作为: 1. 心血管危险度为重度者应暂停手术。 2. 如为中度或轻度,则依患者的活动能力而定:活动能力低下(<4METS) 则不管患者的手术危险程度如何也应接受非创伤性检查,非创伤性检查示危险度高者应延期手术,做相应的处理;危险度低者可以手术。活动能力为中等度以上(>4METS) ,则依手术危险性而定:如危险性高则应据非创伤检查结果而定,如手术危险性中或低度则可手术。现有的评估系统缺乏泌尿科的针对性。下一步应着手研究制定出更适合泌尿科的手术风险分度,以提高风险预测与评估的准确性。

发布了文章

前列腺是什么东西?

大多数人对前列腺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却对前列腺到底是个什么器官却几乎完全不知。我们现在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前列腺是男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既属于男性泌尿系统,又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男性泌尿系统包括: l 肾脏:负责将血液中的多余水分和有害物质过滤出来形成尿液 l 输尿管:连结肾脏和膀胱,负责尿液的运输 l 膀胱:尿液的临时仓库,一般可容纳约600毫升的尿液 l 前列腺:如同一位列兵般地包绕在膀胱排出口的尿道外围,当前列腺病变时,就会影响临近的膀胱和尿道的正常功能 l 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 l 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主要功能是生成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对男性生殖和发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l 附睾:睾丸生成的精子有一部分会暂驻此处 l 输精管:性高潮时将精子从睾丸和附睾输送到阴茎 l 精囊腺:分泌精囊液,占精液的70%,有营养和液化精子的功能 l 前列腺:分泌前列腺液,和精子、精囊液一起组成精液,前列腺液在活化精子运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l 阴茎:将精液排出体外 通过上述简单介绍,我们知道不论是对于男性的泌尿系统,还是对于生殖系统,前列腺都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的。一旦前列腺发生病变,势必会严重影响男性正常的生殖和泌尿功能。

发布了文章

高危险性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1G3)的预后与p53、p21/W...

前 言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膀胱癌主要来自尿路上皮,90%以上是移行细胞癌。临床上根据膀胱癌移行细胞癌的浸润深度将其分为Tis、Ta、T1-4期,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又将其分为G1-3级,通过分期和分级来判断预后,决定治疗方案。 目前,对低分期、低分级的膀胱癌大多采取保留膀胱的治疗,而对高分期、高分级者则行膀胱全切术。侵犯粘膜下层的、高分级的、常有原位癌伴发的膀胱癌被称为高危险性浅表性膀胱癌,以T1G3膀胱癌为代表,约占全部浅表性膀胱癌的6%—23%。这类低分期高分级的膀胱癌,虽属于浅表性肿瘤,却具有低分化癌易复发、易进展的生物学特性。临床上对T1G3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存在争议,其焦点在于是否保留膀胱。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对于T1G3膀胱癌,准确地判断预后非常困难。而准确判断预后却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影响膀胱癌预后的因素有很多,临床和病理学指标主要包括:肿瘤浸润深度(分期)、分化程度(分级)、是否伴发原位癌、淋巴转移情况、肿瘤大小、是否带蒂肿瘤、单发或多发、复发次数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前三项。高危险性浅表性膀胱癌与一般浅表性膀胱癌相比具有更明显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即使病理分期、分级完全相同,预后仍然有很大差别。特别是T1G3膀胱癌,其进展率高达33%—55%,明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的平均进展率(10%—28%)。临床资料表明,同样行膀胱全切术,T1期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明显要好于T2或更高分期者。与进展为浸润性膀胱癌或有淋巴转移后再行膀胱全切术的T1G3膀胱癌患者相比,那些在初次确诊后即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可获得更高的五年生存率。但如果对所有T1G3膀胱癌患者都不加选择地行膀胱全切又显过分,将使相当一部分原本保留膀胱也不会进展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因此,临床上对这种特殊膀胱癌的处理十分棘手。 由于T1G3膀胱癌的这种异质性,病理分期、分级和临床资料均无法准确描述其生物学特性,包括预后情况。人们开始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寻求新的预后判断标准。有作者提出把现有的T1期肿瘤再进一步分为浅部的粘膜下层浸润(T1a)和深部的粘膜肌层浸润(T1b),并发现这两类患者在TURBt术后的进展率有显著差别(分别为7%和53%)。有作者提出以是否发生血管浸润来判断T1期膀胱癌的预后,未发生血管浸润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81%)要明显高于有血管浸润者(44%)。近年来随着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肿瘤分子标记物的研究间接了解肿瘤相关基因的变化,将比仅仅用形态学研究提供更本质、更准确的预后信息。 与膀胱癌预后有关的分子标记物很多,归结起来大致包括:ABO血型抗原、肿瘤相关抗原、细胞增殖相关的抗原、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粘附分子、血管增生因子及其抑制物以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等。p53、p21/WAF1及pRb是已被证实的三种肿瘤抑制物,它们在细胞周期调控的不同层次上互相协调而又相对独立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又通过其他途径抑制肿瘤发生发展。很多研究表明,p53、p21/WAF1及pRb与膀胱癌的进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经文献检索,到目前为止尚无有关肿瘤标记物单独与T1G3这一特殊类型膀胱癌预后相互关系的报导;同时国内关于T1G3膀胱癌的报导也较少。本实验以p53、p21/WAF1和pRb为对象,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它们与T1G3膀胱癌进展之间的关系,试图为临床上早期判断T1G3膀胱癌预后、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提供可能的帮助。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 临床资料: 本实验选取1990年至1998年间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科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TURBt术者3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者4例,行膀胱全切术者8例。47例患者中有男性40例,女性7例,年龄在32至83岁之间,均有2年或2年以上的随访资料。这些病例的存档石蜡切片经过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病理室医师重新诊断,病理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G3pT1。 二.主要仪器设备: 1. Olympus光学显微镜; 2. Leica石蜡切片机; 3. 101A-1型干燥箱; 4. 恒温水浴箱; 5. 医用微波炉; 6. 抗原修复盒; 7. 常用玻璃容器:广口瓶、量筒、量杯、烧杯、染色缸等; 8. 其它:载玻片、盖玻片、天平、冰箱、定时钟、切片架、切片盒、湿盒、毛笔、托盘、加样器、加样器枪头、EP管、刷子等。 三.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1. 抗体(一抗): ⑴.p53抗体:DO-1鼠抗人IgG2a单抗, Santa Cruz公司产品,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规格:0.1ml,使用时以抗体稀释液按1:50稀释。 ⑵.抗体稀释液: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规格:6ml。 ⑶.p21/WAF1抗体:4D10鼠抗人IgG2a单抗,Maxim公司产品,购自北京岳泰生物技术公司。规格:3ml,工作液。 ⑷.pRb抗体:1F8鼠抗人IgG1单抗,Maxim公司产品,购自北京岳泰生物技术公司。规格:3ml,工作液。 2. p53阳性对照片:人乳腺癌组织 p21/WAF1阳性对照片:人结肠癌组织 pRb阳性对照片:人未分化乳腺癌组织 以上阳性对照片均购自北京岳泰生物技术公司。 3. Poly-L-Lysine防脱片剂: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规格:5ml,使用时以蒸馏水按1:10稀释。 4. SP-9000通用型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试剂盒内容:1.封闭用正常羊血清工作液。规格:6ml。 2.通用型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和鼠IgG抗体(二抗)。规格:6ml。 3.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工作液(三抗)。规格:6ml。 5. 浓缩型DAB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试剂盒内容:1.浓缩缓冲液(205)。规格:3ml。 2. DAB溶液(205)。规格:3ml。 3.浓缩过氧化氢溶液(205)。规格:3ml。 使用时先加一滴缓冲液于1ml蒸馏水中,混匀,再加DAB及H2O2各一滴,混匀后使用,在半小时内用完。 6. PBS缓冲液:0.01M、PH7.4,配制方法如下: 磷酸氢二钠 28.9g 磷酸二氢钾 2g 氯化钠 80g 氯化钾 2g 加蒸馏水至10000ml溶解。 7. 酸甲醇过氧化氢溶液的配制: 甲醇 100ml 36.5%HCL 0.074ml 使用时于90ml酸甲醇溶液中加入30% H2O21.5ml。 8. 1%盐酸酒精溶液: 36.5%盐酸溶液1ml用70%酒精稀释至100ml。 9. 微波炉抗原修复工作液:0.01M枸橼酸盐缓冲液,PH6.0 A液:称取21.01g枸橼酸(C6H8O7·H2O)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B液:称取29.41g枸橼酸钠(C6H5O7Na3·2H2O)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工作液:取9毫升A液和41毫升B液加入450ml蒸馏水中。 10. Harris苏木精溶液: 10%苏木精酒精溶液 10ml 10%硫酸铝钾水溶液 200ml 先将硫酸铝钾水溶液加热溶解,然后将溶化的苏木素酒精溶液倒入,继续加热煮沸1分钟,停火后缓慢加氧化汞0.5g,再加热煮沸1分钟,速将三角烧瓶放入冷水中冷却,再加冰醋酸6~10ml,目的是使细胞核着色力加强。 11. 0.1%胰蛋白酶溶液:称取100mg胰蛋白酶溶于100ml 0.1%的氯化钙水溶液(PH7.8)中。 12. 其它试剂:蒸馏水、无水乙醇、二甲苯等。 四. 实验方法: ㈠.石蜡切片制备: 1.玻片处理: ⑴.将新购进的载玻片和盖玻片经过泡酸、漂洗、95%乙醇浸泡后,以干净绸布擦干; ⑵.将擦净的载玻片浸于稀释的防脱片剂中,5分钟后捞出,晾干备用。 2.将所选石蜡标本切片,厚度5μm,置于备好的载玻片上,在干燥箱中60°C过夜,冷却后置于4°C冰箱保存备用。 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 1.切片脱蜡至水: ⑴.脱蜡:二甲苯浸泡2次,20分钟/次,待切片基本透明时取出; ⑵.过100%酒精I、II,各5分钟; ⑶.梯度酒精湿化:95%、80%酒精各1次,5分钟/次; ⑷.最后蒸馏水冲洗、浸泡5分钟。 2.将切片浸入酸甲醇过氧化氢溶液,室温30分钟; 3.PBS冲洗,5分钟53次; 4.抗原修复: ⑴.*将切片放入0.1%胰蛋白酶溶液中,37℃消化30分钟; ⑵.*PBS冲洗,5分钟53次; ⑶.将切片插入盛有配好的抗原修复液的修复盒中,放入微波炉,置于高温档3分钟加热至98°C ~100°C,保持10分钟; ⑷.将修复盒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⑸.PBS冲洗,5分钟53次。 *p53免疫组化染色可省略第⑴、⑵步。 5. 正常羊血清封闭,室温下置于湿盒孵育30分钟; 6. 倾去血清,滴加一抗,放在湿盒中4°C过夜; 7. PBS冲洗,5分钟53次; 8. 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室温下置于湿盒孵育30分钟; 9. PBS冲洗,5分钟53次; 10. 滴加辣根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室温下置于湿盒孵育30分钟; 11. PBS冲洗,5分钟53次; 12. 滴加DAB显色剂,显微镜下观察; 13. 充分显色后,自来水终止显色; 14. 蒸馏水浸泡1分钟; 15. 苏木精复染60秒; 16. 自来水冲洗; 17. 1%盐酸酒精溶液分化10秒; 18. 自来水冲洗10分钟返蓝; 19. 晾干,光学树脂封片; 20. 4°C暗处保存。 ㈢.染色结果判定方法: 1. 染色质量控制:每次实验均以两张阳性对照切片(外购)作为质量控制片,一片加入一抗作为阳性对照,另一片加入0.01M PBS作为空白对照。只有在此两张切片染色效果满意时,才对同时染色的未知标本切片进行结果评估。具体情况见下表: 免疫组化结果的分析 编号 阳性对照 空白对照 标本 结果说明 1 - -/+ -/+ 实验步骤错误 2 + + + 抗体非特异着色 3 + - - 标本中不含有所需抗原 4 + - + 标本中含有所需抗原 2.染色结果判定:p53、p21/WAF1和pRb在免疫组化中阳性结果均表现为细胞核着深棕色。参考大多数文献的评判标准,将着色肿瘤细胞数<10%者视为阴性(-),着色肿瘤细胞数≥10%者视为阳性(+)。pRb结果的判定较为特殊:其阳性结果中若肿瘤细胞呈现深浅不一的着色,视为阳性(+);若肿瘤细胞呈现均匀、一致的强着色,则视为强阳性(++),强阳性和阴性(-)一样都提示pRb的异常[121,122,128]。 五.统计分析方法: 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统计室协助下,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和卡方检验的方法,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临床结果: 47例患者中,行保留膀胱手术者(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共39例,这些患者是本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另外8例行膀胱全切术者不涉及复发和肿瘤浸润加深的问题,因而只在研究p53、p21/WAF1和pRb三者之间相关性时才计入。 经过2—10年的随访,39例患者中共有29例复发,总复发率为74.4%。其中有23例发生了进展,进展率为59%(略高于文献报导的33%—55%),发生于术后2—95个月不等,平均进展时间为31.2个月。进展者中肿瘤浸润程度加深、侵及周围组织或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14例(35.9%),发生远处转移的9例(23.1%)。有2例患者于术后一年发生了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例于术后四年发生了肾盂多发乳头状移行细胞癌伴粘膜原位癌。单纯复发者共有6例,占全部患者的15.4%,均发生于术后两年内,复发次数1—7次不等。未复发且未进展者仅10例,占25.6%。 在行TURBt的35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进展(57.1%)。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4例患者中,有3例进展(75%)。行膀胱全切术的8例患者中,有1例于术后2年发现了肺转移(进展)。 39例患者中,初发时有原位癌伴发的2例(另8例已行膀胱全切术,不在讨论范围内),术后全部进展(100%);无原位癌伴发的37例患者有21例进展(56.8%)。术后未行膀胱灌注治疗的4例患者全部进展(100%);而行膀胱灌注治疗的35例患者,共有19例发生进展(54.3%)。单发肿瘤共21例,有11例进展(52.4%);多发肿瘤共18例,有12例进展(66.7%)。肿瘤的大小为0.5—4.0cm,其中≥2cm的肿瘤共25例,有13例进展(52%);≥3cm的肿瘤共8例,有6例进展(75%);4cm的肿瘤2例均进展(100%)。39例患者影象学均未见淋巴转移。 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本实验研究的肿瘤标记物中,p53阳性者共26例(阳性率66.7%),其中进展者22例(84.6%);阴性者共13例(阴性率33.3%),进展者1例(7.7%)。p21/WAF1阳性者共17例(阳性率48.6%),其中进展者6例(35.3%);阴性者共22例(阴性率51.4%),进展者17例(77.3%)。pRb正常者(+)共11例(正常率28.2%),其中进展者2例(18.1%);异常者(-或++)共28例(异常率71.8%),进展者21例(75%)[注:pRb(-)者20例,有15例进展(75%);pRb(++)者8例,有6例进展(75%)。据文献报导这两种表型均属异常表达[121,122,128],其患者复发、进展率相似,与本实验结果相符,为统计和叙述方便,加以合并]。 本实验将p53、p21和pRb两两结合以及三者结合又产生了四个新的指标:p53p21、p53pRb、p21pRb以及p53p21pRb。p53p21正常者(即p53-且p21+)9例,其中有1例进展(11.1%);异常者(即p53+且p21-)20例,有18例进展(90%)。p53pRb正常者(即p53-且pRb+)6例,均未进展;异常者(即p53+且pRb-或++)24例,其中22例进展(91.7%)。p21pRb正常者(即p21+且pRb+)6例,均未进展;异常者(即p21-且pRb-或++)22例,其中18例进展(81.2%)。p53p21pRb正常者(p53-且p21+且pRb+)6例,均未进展;异常者(p53+且p21-且pRb-或++)19例,其中18例进展(94.7%)。 三.统计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与T1G3膀胱癌预后相关的指标包括:p53(p<0.01,p=0.0032)、p21(p<0.05)、pRb(p<0.05)、p53p21(p<0.01,p=0.0027)、p53pRb(p<0.01,p=0.0013)、p21pRb(p<0.01,p=0.0065)和p53p21pRb(p<0.01,p=0.0010)。这些指标的异常与T1G3膀胱癌的进展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为去除各个因素之间的交叉影响,本实验运用Cox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仅有p53pRb和p53p21pRb的异常表达与T1G3膀胱癌的进展呈现显著相关性(p值分别小于0.05和0.01)。 最后将p53与p21、p53与pRb、p21与pRb的表达情况分别用卡方检验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p53的异常表达与p21的异常表达有显著相关性(χ2=6.5, p<0.05),而p53或p21的异常表达与pRb的异常表达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χ2分别等于3.26和1.34,p>0.05)。[注:在研究肿瘤标记物两两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的时候,由于不涉及术式和随访,因而将8例膀胱全切的标本也包括在内,共47例。] 上述主要指标与T1G3膀胱癌进展的关系概括如下表: 术式 单发 多发 原位癌 TURBt 部分切除 膀胱全切 有 无 进展 20 3 1 11 12 2 21 未进展 15 1 7 10 6 0 16 淋巴转移 灌注治疗 p53 p21 pRb 有 无 有 无 + - + - + -/++ 进展 0 23 19 4 22 1 6 17 2 21 未进展 0 16 21 0 4 12 11 5 9 7 p53p21 p53pRb p21pRb p53p21pRb 正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进展 1 18 0 22 0 18 0 18 未进展 8 2 6 2 6 4 6 1 p21 pRb pRb + - + -/++ + -/++ p53 + 6 22 p53 + 4 24 p21 + 6 11 - 11 8 - 8 11 - 6 24 讨 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的恶性肿瘤,临床上通常采用TNM分期和G1-G3分级来判断其预后。对低分期分级的膀胱癌大多采取保留膀胱的治疗,而对高分期分级者则多行膀胱全切术。但还有一类介于二者之间的低分期高分级的肿瘤,它虽属于浅表性膀胱癌,却具有低分化肿瘤易复发进展的生物学特性,被称为高危险性浅表性膀胱癌,以T1G3膀胱癌为代表。 由于T1G3膀胱癌的异质性,仅依靠现有的病理分期分级并不能准确估计其预后,因而使治疗方案的选择十分棘手。行保留膀胱的手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进展率可高达33%—55%[7—12],本实验的结果为59%(其中远处转移者占23.1%),略高于文献报导。在本实验的随访资料中,未复发且未进展者仅占25.6%,有3例于术后发生了上尿路肿瘤(国外一20年随访资料报导T1G3膀胱癌未复发且未进展者仅占7%[6],而另一则15年随访资料报导[13]21%的T1G3膀胱癌患者最终发生了上尿路肿瘤,这些资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T1G3膀胱癌的“高危险性”所在)。临床资料表明,同样行膀胱全切术,T1期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明显要好于T2或更高分期者。这部分患者假如在初发时即行膀胱全切术,生存率将大有提高[21]。但如果对所有患者都不加选择地行膀胱全切又显过分,将使相当一部分原本保留膀胱也不会进展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因此积极寻找现有病理分期分级以外的能够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显然十分重要。一旦找到可靠的指标,我们在T1G3膀胱癌初发时就能判断其日后进展的可能性,从而尽早决定是否保留膀胱。 在影响膀胱癌预后的众多因素中, p53、p21/WAF1和pRb是作用机制较为清楚、实验方法较为成熟的肿瘤抑制物。很多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因素的异常与膀胱癌的复发和进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目前对p53、p21、Rb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研究手段主要有免疫组织化学、PCR-SSCP和序列分析等,其中以前者使用最广泛。免疫组化已经被证实是检测p53、p21和pRb异常表达的可靠手段[107,113,126,127],因而本实验选取了与临床结合紧密、简便、经济的免疫组化作为实验方法。 p53基因发现于1979年[42],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在大多数的肿瘤(包括膀胱癌)中都可以检测到p53基因的突变或丢失[43]。野生型p53在细胞中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通过免疫组化方法一般不能检测到(阴性);突变后的p53可结合一种热休克蛋白导致半衰期延长,因而可由免疫组化检测出来(阳性)[124]。Sarkis等[100]对43例行TUR的T1膀胱癌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发现肿瘤细胞核中p53的过度表达与肿瘤进展高度相关,提出p53在细胞核中的表达状况是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对正确选择治疗手段可能有帮助。Esrig等[101]对243例膀胱癌患者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核p53过度表达的患者与无过度表达的患者相比其复发、进展率显著升高,而存活率则显著下降,特别是对局限于膀胱的肿瘤(T1-T3a),p53异常表达是独立于肿瘤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状况的指标。类似报导还很多[102-117]。在本实验中,p53阳性患者肿瘤进展的高达84.6%(22/26),而p53阴性者仅7.7%(1/13)发生进展,在单因素分析中,p53异常表达与T1G3膀胱癌进展有显著相关性(p=0.0032<0.01)。基础研究表明,p53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其编码的蛋白质是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53kD的核磷酸蛋白,即p53蛋白[45]。野生型p53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使细胞周期阻滞[48]和诱导细胞凋亡[49]。当细胞受到电离辐射、化学致突变原等的作用导致DNA损伤时,可诱导p53的转录、翻译,使细胞内p53的含量迅速上升[51,53]。p53与序列特异性的DNA结合,激活p21/WAF1(位于6p21.1)基因的转录,合成一种由164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21kD的蛋白,即p21/WAF1[48,54]。 p21/WAF1也具有肿瘤抑制功能,其功能状况主要取决于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水平。p21功能丧失后在免疫组化染色中表现为细胞核中无着色(阴性),而功能正常时则呈现阳性,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来检测[113]。Stein等对242例膀胱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发现p21/WAF1免疫组化核染色阳性的患者与阴性者相比具有较高的术后生存率以及较低的复发进展率,p21的染色状况可作为独立于肿瘤分期、分级和p53状况的预后指标[111]。Clasen等的研究结果表明,p21/WAF1在浅表的、高分化的膀胱癌中阳性率要高于浸润性癌,提示p21可能对肿瘤发展起抑制作用[112]。在本实验中p21阴性者有77.3%(17/22)发生进展,而阳性者进展率为35.3%(6/17),在单因素分析中,p21的异常表达与T1G3膀胱癌进展显著相关(p<0.05)。现已证实p21/WAF1是一种广泛的Cdk抑制物,可抑制包括CyclinA-, B-, D-, E-与Cdc2, Cdk2, Cdk4, Cdk5所组成的几乎所有的Cyclin-Cdk复合物的活性[55,56],从而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不进入S期合成DNA。而后,这些细胞或者修复DNA[57],或者被诱导凋亡[58]。这样,只有基因组完整而稳定的细胞才能继续合成DNA,完成分裂。倘若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基因突变、病毒蛋白或癌蛋白结合p53等),野生型p53的功能受到抑制,将导致其不能激活p21/WAF1的转录和合成,不能抑制Cyclin-Cdk复合物,从而失去对细胞周期的阻滞功能,DNA受损的细胞从G1期进入S期。这些基因组不稳定的细胞易发生突变及染色体重组,导致其克隆不断膨胀,同时因失去程序化死亡(凋亡)的调控而永生化,这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52,63]。 由上述机制中可以看出,p21功能主要是受调控其基因转录的物质(如p53)的影响。当p53功能异常时,激活p21基因转录的能力下降,可导致p2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54]。与Stein等的结论相似[119],在本实验最后相关性分析中,p53表达的正常与否和p21表达的正常与否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这正好印证了以上的机制。 Rb(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13q14,其编码的核磷酸蛋白为pRb,分子量约105kD。最初是在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中发现了Rb基因的缺失[82,83],此后,在很多人类肿瘤中都发现有Rb基因的突变及pRb的异常表达[84—87],目前已经证实了pRb是一种肿瘤抑制物。pRb功能的丧失在免疫组化染色中表现为细胞核中无着色(阴性)。Cordon-Cardo和Logothetis等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117,118]:他们发现浸润性膀胱癌的癌细胞核中pRb的阴性表达提示肿瘤预后不良,并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独立预后指标。近年来的文献报导细胞核中pRb过度表达与阴性表达一样也提示其功能的异常[121,122,128],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pRb的过度磷酸化有关。在本实验中, pRb(-)者20例,有15例进展(75%);pRb(++)者8例,有6例进展(75%)。二者进展率恰相等,与文献报导相似,为统计和叙述方便,加以合并。合并后pRb异常者(-或++)有75%(21/28)发生进展,而pRb正常者(+)仅18.1%(2/11)进展,在单因素分析中,pRb的异常表达与T1G3膀胱癌的进展显著相关(p<0.05)。pRb分子中有一个功能性的蛋白结合位点称为“口袋”区(“pocket”domain)[88],“口袋”区能够与一系列细胞蛋白结合,其中包括E2F家族[89] (E2F家族是一类转录因子,能够激活一些促使DNA复制和细胞周期前进所需的基因的转录,帮助细胞由G1期进入S期[84])。pRb的分子结构有两种功能状态[41,52]:当pRb处于去磷酸化状态时,可以结合E2F,抑制其转录因子功能,从而阻止细胞的DNA复制及合成,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以修复受损的DNA;当pRb处于磷酸化状态时则与E2F分离,失去对细胞周期的阻滞功能,E2F促使DNA受损的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细胞周期继续前进[52]。因此,pRb功能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使pRb磷酸化失去结合E2F能力的正是受p21/WAF1抑制的Cyclin-Cdk复合物,这样便形成了一条p53-p21-pRb的联系通路(如下图)。然而这并非一条唯一通路:作为pRb的上游基因,p53和p21虽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影响pRb的功能,但是其他因素(如P15、P16、P27 、Rb基因本身突变或缺失等)也都能够影响pRb,使之在细胞核中出现异常表达,并且这种影响是不能忽略的。在本实验相关性分析中, p53或p21的异常表达与pRb的异常表达之间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p53-p21-pRb通路示意图 M G2 S G1 DNA复制 细胞周期前进 P E2F _ _ + + p53 p21/WAF1 EGF,FGF等 Cyclin-Cdk复合物 P15,P16,P27等 细胞周期 pRb pRb—P E2F + +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p53与p21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简称p53p21),结果发现p53p21表达异常(p53+且p21-)者进展率高达90%(18/20),p53p21表达正常(p53-且p21+)者进展率11.1%(1/9)。在单因素分析中,p53p21的异常表达与T1G3膀胱癌进展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027<0.01),并且相关性高于单用其中一个指标分析者。国外研究也曾显示:在p53阳性表达的膀胱癌患者中,p21阴性者预后明显不良,并且这是独立于分期、分级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指标[111,113]。其可能的机制如下:除了p53依赖性的p21激活通路外,还存在着p53非依赖性的p21激活通路,例如[77]EGF、FGF等也能激活p21的转录。这样当p53功能丧失时,其他因子仍可以激活转录p21/WAF1,维持一定的细胞周期调控功能。另外,Waga等的研究发现p21/WAF1还能直接抑制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依赖性的DNA复制[78]。因此,若DNA在S期之前受损,p21可通过抑制Cyclin-Cdk复合物而阻止细胞进入S期;若DNA在S期受损,p21可通过抑制PCNA而中止DNA的复制。除了细胞周期抑制以外,p21/WAF1也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79,80]。反过来,p53除了能使细胞周期阻滞以外,还能通过它所调控的基因间接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血管生成、DNA修复、细胞分化、生长因子信号传导和凋亡等基本生命过程的调节[50,51]。这样,当p21功能丧失而p53功能存在时,p53尚可通过细胞周期以外的途径起到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但是如果两者功能都丧失(这时会出现p53p21的异常表达),那么肿瘤进展的可能性就会高于仅有一个因素异常者。 将p53与pRb结合起来分析(简称p53pRb),结果发现p53pRb表达异常(p53+且pRb-/++)者肿瘤进展率为91.7%(22/24),p53pRb表达正常(p53-且pRb+)者肿瘤进展率为0(0/6)。在单因素分析中,p53pRb的异常表达与T1G3膀胱癌进展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013<0.01),并且相关性高于单用其中一个指标分析者。国外一些文献也曾把p53与pRb结合起来研究,结果发现p53阳性而pRb阴性者其肿瘤复发率、进展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p53阴性而pRb阳性者,仅p53阳性或仅pRb阴性者预后状况居中[120—122]。因为pRb虽然是p53的下游基因,但它的功能并不完全受p53控制,其他因素如P15、P16、P27甚至EGF、FGF等也能够通过Cyclin-Cdk复合物间接影响pRb的磷酸化,而且Rb基因本身突变或缺失、病毒蛋白结合“口袋”区等都能够影响pRb功能而使pRb表达异常。因此,如果p53或pRb其中之一功能异常,另一个还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若二者均异常(此时p53pRb表达异常),那么肿瘤复发、进展的机率都将增加。 再将p21与pRb结合起来分析(简称p21pRb),结果p21pRb表达异常(p21-且pRb-/++)者肿瘤进展率为81.2%(18/22),p21pRb表达正常(p21+且pRb+)者肿瘤进展率为0(0/6)。同样,在单因素分析中p21pRb的异常表达与T1G3膀胱癌进展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065<0.01),并且相关性高于单用其中一个指标分析者。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未有将这两种因素结合分析者,其可能的机制和p53p21、p53pRb者相似。 按照排列组合的思路,再把三个指标结合起来(简称p53p21pRb)联系预后。结果发现p53p21pRb表达异常(p53+、p21-且pRb-/++)者肿瘤进展率为94.7%(18/19);p53p21pRb表达正常(p53-、p21+且pRb+)者进展率为0(0/6)。在单因素分析中,p53p21pRb的异常表达与T1G3膀胱癌进展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0<0.01),并且是所有单因素分析中最具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然而,要讨论T1G3膀胱癌预后,仅仅作单因素分析显然是片面的,因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又选择了临床上常用的一些对判断预后有参考意义的指标(包括术式、是否伴发原位癌、淋巴转移情况、肿瘤大小、单发或多发、是否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等),将它们同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合并在一起进行多因素分析(Cox多元回归模型),以便去除这些因素之间的交叉影响。最后只筛选出两个与T1G3膀胱癌的进展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p53pRb和p53p21pRb(p值分别小于0.05和0.01)。即在本实验中,p53、pRb同时表达异常,或者p53、p21、pRb三者同时表达异常的T1G3膀胱癌患者其进展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三个指标同时异常对判断预后的意义更大。 p53、p21和pRb在正常状态下都具有肿瘤抑制功能,由p53-p21-pRb通路的机制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不同的层次上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p53能够诱导p21/WAF1的转录合成,p21/WAF1抑制了Cyclin-Cdk复合物的活性,使之减少对pRb的磷酸化作用,这样pRb就可以与E2F牢固结合,从而阻止了E2F的细胞周期促进作用,细胞停滞于G1期。就这样,p53通过这一系列环节最终实现了对DNA受损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使之有时间修复DNA或进一步被诱导凋亡。但由于这条通路上还存在着非p53依赖性的“支线”,以及存在着除细胞周期阻滞以外其他抑制肿瘤的机制,因而当p53、p21/WAF1、pRb其中某一因素功能异常时,其他因素还可以维持一定的肿瘤抑制功能。但是如果三者都丧失了功能,那么肿瘤进展的机会肯定将大大增加。正因为如此,p53p21pRb的异常表达对预测T1G3膀胱癌的进展最具参考价值。 在本实验中p53、p21/WAF1和pRb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6.7%、51.4%和71.8%)略高于文献报导的数字(分别为39%—58%[100—103,120,126]、36%—45%[113,115]和37%—55%[117,118,121,122]),可能的原因如下:(1)三种标记物在低分化的G3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率要高于浅表性膀胱癌或膀胱癌的平均水平;(2)所用抗体及实验步骤不完全相同以及实验误差所致;(3)本实验样本例数相对较小,几例的差别就会对百分数造成较大影响。 在比较术式对预后的影响时我们发现,TURBt术后有57.1%(20/35)进展,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有75%进展(3/4),二者的差别无显著性。据文献报导,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肿瘤的复发率略低于TURBt术[35],但只用于不易电切的部位或憩室内癌。8例膀胱全切的患者术后仅1例发生远处转移,显然膀胱全切是效果最好的术式,只是生活质量低于保留膀胱者。 本实验的39例T1G3膀胱癌患者中,初发时有原位癌伴发的2例(另8例已行膀胱全切术,不在讨论范围内),术后全部进展;术后未行膀胱灌注治疗的4例患者全部进展。虽然在多因素分析中,有原位癌伴发和膀胱灌注治疗并不是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很可能是由于例数太少),但也提示我们有原位癌伴发和术后不作膀胱灌注治疗的膀胱癌预后较差。这一点与临床实际经验相符。 在本实验中有淋巴转移者均已行膀胱全切术,不在39例主要研究对象之内,故未能观察其对复发和进展的影响。但临床上普遍认为有淋巴转移者肿瘤预后较差。 多发肿瘤的进展率为66.7%,略高于单发肿瘤的进展率(52.4%),在统计学分析中这个差别没有显著意义,我们只能说多发肿瘤的预后可能偏差些。 在临床上,膀胱癌体积大小被认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小分界。有文献报导说大于5cm的膀胱癌预后明显较差[16]。在本实验中,≥2cm的肿瘤进展率为52%(13/25),≥3cm的肿瘤进展率为75%(6/8),4cm的肿瘤均发生进展(2/2),没有5cm以上的肿瘤,提示肿瘤越大其预后也越差。但是要找出能影响预后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大小分界标准需要很大的样本例数,这是本实验未能达到的。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没有哪一个因素能够单独决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而是多种因素在同时起着作用,相互之间存在交叉影响。正因为如此,原本用单因素分析法有意义的一些指标在多因素分析时失去了统计学意义。我们虽然主要从细胞周期阻滞的角度来讨论肿瘤的发生发展,但作为肿瘤抑制物,p53、p21和pRb的功能还不止这些;除了我们研究的对象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影响着肿瘤的进展,与膀胱癌关系比较密切的肿瘤标记物也还有很多,例如细胞增殖抗原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粘附分子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长抑制因子Thrombospondin-1以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16、P27等等,这些还有待于我们今后的继续研究。 本实验仅以临床上治疗争议较大的T1G3膀胱癌这一特例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如果能够在更大的样本、更长的随访期以及前瞻性研究中得到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结论不仅将为选择T1G3膀胱癌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而且将会加深人们对于膀胱癌的认识。 小 结 本实验对1990—1998年手术治疗的47例T1G3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其中39例保留膀胱,8例膀胱全切)进行了随访,对其石蜡包埋的病理切片进行了针对p53、p21/WAF1和pRb的免疫组化染色,将染色结果同临床资料结合分析。 结果:39例保留膀胱的T1G3膀胱癌患者的总进展率为59%。8例行膀胱全切术的患者有1例于术后2年发生肺转移。肿瘤细胞核p53、p21/WAF1和pRb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6.7%、51.4%和71.8%。p53和pRb二者同时,或者p53、p21/WAF1和pRb三者同时异常表达的T1G3膀胱癌预后明显较差,其中三者同时异常对判断进展更有意义。 结论:T1G3膀胱移行细胞癌是一种潜在恶性程度较高的浅表性膀胱肿瘤。p53、p21/WAF1、pRb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在临床综合判断的基础上为T1G3膀胱癌的预后判断提供更进一步的生物学依据。 附 图 参 考 文 献 Landis SH, Murray T, Bolden S,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1999. CA 1999; 49: 6-31. 高玉唐,癌的流行病学,张天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上册,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 2-32. 马文香,尿路上皮性肿瘤病理,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44. Klein EA: Introduction: high-risk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Semin Urol Oncol 1997 Aug; 15(3): 141. Birch BRP, Harland SJ: The pT1G3 bladder tumor. Br J Urol 1989; 64: 109-116. Holmang S, Hedelin H, Anderstrom C, et 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ultiple recurrences,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tage Ta and T1 transitional cell cancer of the bladder followed for at least 20 years. J Urol 1995; 153: 1823-1827. Herr HW: Natural history of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s: 10- to 20-year follow-up of treated patients. World J Urol 1997; 15: 84-88. England HR, Paris AMI, Blandy JP: The correlation of T1 bladder tumor histology with prognosis and follow-up requirement. Br J Urol 1981; 53: 593-597. Heney NM, Ahmed S, Flanagan MJ, et al: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progression and recurrence. J Urol 1983; 130: 1083-1089. Malmstrom P, Busch C, Norlen BJ: Recurrence, progression and survival in bladder cancer. Scand J Urol Nephrol 1987; 21: 185-195. Torti FM, Kaubisch S, Lum BL: Grade is the primary determinant for muscle invasion in stage T1 bladder cancer. J Clin Oncol 1987; 5: 125-130. Jakse G, Loidl W, Seeber G, et al: Stage T1, grade 3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An unfavorable tumor? J Urol 1987; 137: 39-43. Herr HW: Tumour progression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T1G3 bladder tumours: 15-year outcome. Br J Urol 1997; 80: 762-765. Malkowicz SB: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the role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risk superficial disease. Semin Urol Oncol 1997 Aug; 15(3): 169-178. Wolf H, Iversen HG, Rosenkilde R, et al: Transurethr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1 and T2). Scand J Urol Nephrol 1987; 104: 127-132. Klan R, Lou V, Huland H: Residual tumor discovered in routine secon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ge T1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J Urol 1991; 146: 316-318. Herr HW: High-risk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alone in selected patients with T1 tumor. Semin Urol Oncol 1997 Aug; 15(3): 142-146. Soloway MS, Lopez AE, Patel J, et al: Results of radical cystectomy fo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and th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Cancer 1994; 73: 1926-1931. Freeman JA, Esrig D, Stein JP, et al: Radical cystectomy for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in the era of orthotopic urinary reconstruction. Cancer 1995; 76: 833-852. Amling CL, Thrasher JB, Frazier HA, et al: Radical cystectomy for stages Ta, Tis and T1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J Urol 1994; 151: 31-36. Stockle M, Alken P, Engelmann U, et al: Radical cystectomy—often too late? Eur Urol 1987; 13: 361-367. Schlegel PN, Walsh PC: Neuroanatomical approach to radical cystoprostatectomy with preservation of sexual function. J Urol 1987; 138: 1402-1406. Schoenberg MP, Walsh PC, Breazeale DR, et al: Local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following nerve sparing radical cystoprostatectomy for bladder cancer: 10-year follow-up. J Urol 1996; 155: 490-494. Skinner DG, Boyd SD, Lieskovsky G, et al: Lower urinary tract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cystectomy: experience and results in 126 patients using the Kock ileal reservoir with bilateral ureteroileal urethrostomy. J Urol 1991; 146: 756-760. Rowland RG, Mitchell ME, Bihrle P, et al: Indiana continent urinary reservoir. J Urol 1987; 137: 1136-1139. Esrig D, Freeman JA, Stein JP, Skinner DG, et al: Early cystectomy for clinical stage T1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Semin Urol Oncol 1997 Aug; 15(3): 154-160. Pham HT, Soloway MS: High-risk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intravesical therapy for T1G3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Semin Urol Oncol 1997 Aug; 15(3): 147-153. Bracken RB, McDonald MW, Johnson DE: Cystectomy for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Urology 1981;18:459-463. Lamm DL: Long-term results of intravesical therapy for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Urol Clin North Am 1992; 19: 573-579. Eure GR, Cundiff MR, Schellhammer PF: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therapy for high risk stage T1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J Urol 1992; 147: 376-379. Pansadoro V, Emiliozzi P, Defidio L, et al: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in the treatment of stage T1 grade G3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long-term results. J Urol 1995; 154: 2054-2058. Bono AV, Benvenuti C, Damiano G, et al: Results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and intravesical doxorubicin prophylaxis in patients with T1G3 bladder cancer. Urology 1994; 44: 329-335. Serretta V, Piazza S, Pavone C, et al: Result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plus adjuvant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in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T1, G3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Urology 1996; 47: 647-651. 张远志,黄循,刘任:原发性T1G3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保守性手术治疗(附40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8; 19: 139-141. 魏强,唐孝达,杨宇如等:影响膀胱癌术后复发的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7; 18: 162-165. 顾方六,膀胱尿路上皮性肿瘤,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P466. Messing EM, Catalona W: Urothelial tumors of the urinary tract. in Campbell’s Urology, Vol2, 7th edition, edited by Walsh PC, Retik AB, Vaughan ED,Jr., Wein AJ, W.B. Saunders Company, 1998; 2329-2382. Angulo JC, Lopex JL, Grigson DJ, et al: Muscularis mucosa differentiate two population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 in stage T1 bladder cancer. Urology 1995; 45: 47-53. Hasui Y, Osada Y, Kitada S, et al: Significance of invasion to the muscularis mucosa on the progression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Urology 1994; 43: 782-786. Lopez JI, Angulo JC: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vascular invasion in stage T1 bladder cancer. Histopathology 1995; 27: 27-33. Stein JP, Grossfeld GD, Ginsberg DA, et al: Prognostic markers in bladder cancer: a contemporary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Urol 1998; 160: 645-659. Lane DP, Crawford LV: T antigen is bound to a host protein in SV-40 transformed cells. Nature 1979; 278: 261-263. Hollstein M, Sidransky D, Vogelstein B, et al: p53 mutations in human cancers. Science 1991; 253: 49-53. Levine AJ, Momand J, Finlay CA: The p53 tumor suppressor gene. Nature 1991; 351: 453-456. Cox LS, Lane DP: Tumor suppressors, kinases and clamps: how p53 regulates the cell cycle in response to DNA damage. Bioessays 1995; 17: 501-508. Ko LJ, Prives C: p53: puzzle and paradigm. Genes Dev 1996; 10: 1054-1072. Cho Y, Gorina S, Jeffrey PD: Crystal structure of a p53 tumor suppressor-DNA complex: understanding tumorigenic mutations. Science 1994; 265: 346-355. Marx J: How p53 suppresses cell growth. Science 1993; 262: 1644-1645. Oren M: Relationship of p53 to the control of apoptotic cell death. Semin Cancer Biol 1994; 5: 221-227. Velculescu VE, El-Diery WS: Biological and clinical importance of the p53 tumor suppressor gene. Clin Chem 1996; 42: 858-868. Keegan PE, Lunec J, Neal DE: p53 and p53-regulated genes in bladder cancer. Br J Urol 1998; 82: 710-720. Fair WR, Heston WDW, Cordon-Cardo C: An overview of cancer biology. In Campbell’s Urology, Vol 2, 7th edition, edited by Walsh PC, Retik AB, Vaughan ED,Jr. , Wein AJ, W.B. Saunders Company, 1998; 2259-2278. Nouri AME, Darakhshan F, Cannell H, et al: The relevance of p53 mutation in urological malignancies: possible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bladder cancer. Br J Urol 1996; 78: 337-344. El-Diery WS, Tokino T, Velculescu VE, et al: WAF1, a potential mediator of p53 tumor suppression. Cell 1993; 75: 817-825. Harper JW, Adami GR, Wei N, et al: The p21 Cdk-interacting protein Cip1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G1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ell 1993; 75: 805-816. Xiong Y, Hannon GJ, Zhang H, et al: p21 is a universal inhibitor of cyclin kinases. Nature 1993; 366: 701-704. Lane DP: p53, guardian of the genome. Nature 1992; 358: 15-16. Lane DP: A death in the life of p53. Nature 1993; 362: 286-287. Polyak K, Xia Y, Zweler JL, et al: A model for p53-induced apoptosis. Nature 1997; 389: 300-305. Gottlieb TM, Oren M: p53 in growth control and neoplasia. Biochim Biophys Acta 1996; 1287: 77-102. Buckbinder L, Talbott R, Velasco-Miguel S, et al: Induction of the growth inhibitor IGF-binding protein 3 by p53. Nature 1995; 377: 646-649. Bates S, Vousden KH: p53 in signaling checkpoint arrest or apoptosis. Curr Opin Genet Dev 1996; 6: 12-18. Harris CC, Hollstein M: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p53 tumor-suppressor gene. N Engl J Med 1993; 329: 1318-1327. Linzer DI, Levine AJ: Characterization of 54k dalton celluar SV40 tumor antigen present in SV40-transformed cells and uninfected embryonal carcinoma cells. Cell 1979; 17: 43-52. Sarnow P, Ho YS, Williams J, et al: Adenovirus E1b-5 58kd tumor antigen and SV40 large tumor antigen are phys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ame 54kd cellular protein in transformed cells. Cell 1982; 28: 387-394. Werness BA, Levine AJ, Howley PM: Associ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16 and 18 E6 proteins with p53. Science 1990; 248: 76-77. Oliner JD, Pietenpol JA, Thiagalingam S, et al: Oncoprotein MDM2 conceals the activation domain of tumour suppressor p53. Nature 1993; 362: 857-60. Chang F, Syrjanen S, Syrjanen K: Implications of the p53 tumor-suppressor gene in clinical oncology. J Clin Oncol 1995; 13: 1009-1022. Levine AJ: The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nn Rev Biochem 1993; 62: 523-551. Malkin D, Li FP, Strong LC, et al: Germ line p53 mutations in a familial syndrome of breast cancer, sarcomas, and other neoplasms. Science 1990; 250: 1233-1238. Malkin D, Jolly RW, Barbier N, et al: Germline mutations of the p53 tumor-suppressor gene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ith second malignant neoplasms. N Engl J Med 1992; 326: 1309-1315. Casey G, Lo-Hsueh M, Lopez ME, et al: Growth suppression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 wild-type p53 gene. Oncogene 1991; 6: 1791-1797. Rosenfeld MR, Meneses P, Dalmau J, et al: Gene transfer of wild-type p53 results in restoration of tumor suppressor function in a medulloblastoma cell line. Neurology 1995; 45: 1533-1539. Liu T-J, Zhang W-W, Taylor DL, et al: Growth suppression of human head and neck cancer cells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 wild-type p53 gene via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Cancer Res 1994; 54: 3662-3667. Lacombe L, Orlow I, Silver D, et al: Analysis of p21/WAF1 in primary bladder tumors. Oncol Res 1996; 8: 409-414. Malkowicz SB, Tomasezewski JE, Linnenbach AJ, et al: Novel p21/WAF1 mutations in superficial and invasive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s. Oncogene 1996; 13: 1831-1837. Michieli P, Chedid M, Lin D, et al: Induction of WAF1 by a p53-independent pathway. Cancer Res 1994; 54: 3391-3395. Waga S, Hannon GJ, Beach D, et al: The p21 inhibition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ontrols DNA replication by interaction with PCNA. Nature 1994; 369: 574-578. El-Diery W, Harper JW, O’Connor PM, et al: WAF1 is induced in p53 mediated G1 arrest and apoptosis. Cancer Res 1994; 54: 1169-1174. Kawasaki T, Tomita Y, Bilim V, et al: Abrogation of apoptosis induced by DNA-damaging agents in human bladder-cancer cell lines with p21(waf1) and /or p53 gene alterations. Int J Cancer 1996; 68: 501-505. Makri D, Schulz WA, Grimm MO, et al: WAF1 regulates proliferation, but does not mediate p53-dependent apoptosis in urothelial carcinoma cell lines. Int J Oncol 1998; 12: 621-628. Friend SH, Bernards R, Rogeli S, et al: A human DNA segment with properties of the gene that predisposes to retinoblastoma and osteosarcoma. Nature 1986; 323: 643-646. Lee WH, Bookstein R, Hong F, et al: Human retinoblastoma susceptibility gene: cloning,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ce. Science 1987; 235: 1394-1399. Varley JM, Armour J, Swallow JE, et al: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is frequently altered leading to loss of expression in primary breast tumors. Oncogene 1989; 4: 725-729. Cance WG,Brennan MF,Dudas ME,et al: Altered expression of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product in human sarcomas. N Engl J Med 1990; 323: 1457-1462. Ishikawa J, Xu H-J, Hu S-X, et al: Inactivation of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in human bladder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s. Cancer Res 1991; 51: 5736-5743. Xu H-J, Quinlan DC, Davidson AG, et al: Altered retinoblastoma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rognosis in early-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J Natl Cancer Inst 1994a; 86: 695-699. Kaelin WG Jr, Pallas DC, DeCaprio J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ellular proteins that can interact specifically with the T/E1A-binding region of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product. Cell 1991; 64: 521-532. Chellappan SP, Hiebert S, Mudryj M, et al: The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is a cellular target for the RB protein. Cell 1991; 65: 1053-1061. Weintraub SJ, Prater CA, Dean C: Retinoblastoma protein switches the E2F site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element. Nature 1992; 358: 256-261. DeCaprio JA, Ludlow JW, Figge J, et al: SV40 large tumor antigen forms a specific complex with the product of the retinoblastoma susceptibility gene. Cell 1988; 54: 275-283. Whyte P, Buchkovich KJ, Horowitz J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n oncogene and antioncogene: the adenovirus E1A proteins bind to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product. Nature 1988; 334: 124-129. Dyson H, Howley PM, Munger K, et al: The human papilloma virus-16 E7 oncoprotein is able to bind to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product. Science 1989; 243:934-937. Xiao ZX, Chen J, Levine AJ, et 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tinoblastoma protein and the oncoprotein MDM2. Nature 1995; 375: 694-698. Abramson DH, Ellsworth RM, Kitchin FD, et al: Second monocular tumors in the retinoblastoma survivors: are they radiation-induced? Ophthalmology 1984; 91: 1351-1355. Jacks T, Fazeli A, Schmitt EM, et al: Effects of an Rb mutation in the mouse. Nature 1992; 359: 295-300. Williams BO, Remington L, Albert DM, et al: Cooperative tumorigenic effects of germline mutations in Rb and p53. Nature Genet 1994; 7; 480-484. Bookstein R, Shew J-Y, Chen PL, et al: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ecity of human prostate carcinoma cells by replacing a mutated RB gene. Science 1990;247:712-715. Xu H-J, Xu K, Zhou Y, et al: Enhanced tumor cell growth suppression by an N-terminal truncated retinoblastoma protei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4b; 91: 9837-9841. Sarkis AS, Dalbagni G, Cordon-Cardo C, et al: Nuclear over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in transitional cell bladder carcinoma: a marker for disease progression. J Natl Cancer Inst 1993; 85: 53-59. Esrig D, Elmajian D, Groshen S, et al: Accumulation of nuclear p53 and tumor progression in bladder cancer. N Engl J Med 1994; 331: 1259-1264. 郭德荣,顾方六,周爱儒:膀胱癌p53过度表达的临床意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 15: 113-115. 叶定伟,郑家富,钱松溪等:突变体p53基因蛋白产物在人类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 中华外科杂志,1993; 31: 484-486. 李本义,章永裳,冈田谦一郎:癌相关蛋白bcl-2和p53和膀胱癌上皮异生和移行细胞癌的逆反性表达。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 19: 594-597. 夏溟,臧美孚:PCR-SSCP银染色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p53基因突变。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 19: 681-684. Lipponen PK: Over-expression of the p53 nuclear oncoprotein in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and its prognostic value. Int J Cancer 1993; 53: 365-370. Cordon-Cardo C, Dalbagni, Saez GT, et al: p53 mutations in human bladder cancer: genotypic versus phenotypic patterns. Int J Cancer 1994; 56: 347-353. Serth J, Kuczyk MA, Bokemeyer C, et al: p53 immunohistochemistry 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superficial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Br J Cancer 1995; 71: 201-205. Tetu B, Fradet T, Allard P, et al: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ER/2neu, p53 and Rb expression in primary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J Urol 1996; 155: 1784-1788. Underwood MA, Reeves J, Smith G,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recurrent progressive bladder tumours. Br J Urol 1996; 77: 659-666. Stein JP, Ginsberg DA, Grossfeld GD, et al: Effect of p21/WAF1 expression on tumor progression in bladder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1998; 90: 1072-1079. Clasen S, Schulz WA, Gerharz C-D, et al: Frequent and heterogenous expression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WAF1/p21 protein and mRNA in urothelial carcinoma. Br J Cancer 1998; 77: 515-521. Stein JP, Ginsberg DA, Grossfeld GD, et al: The effect of p21 expression on tumor progression in p53 altered bladder cancer. J Urol 1996; 155: 628A, abstract 1270. Fontana D, Bellina M, Galietti F, et al: Intravesical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 as inducer of tumor-suppressing proteins p53 and p21/waf1 during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J Urol 1999; 162: 225-230. Lipponen PK, Aaltomaa S, Eskelinen M, et al: Expression of p21(waf1) protein in transitional cell bladder tumours and its prognostic value. Eur Urol 1998; 34: 237-243. Zoltta AR, Noel J-C, Fayt I, et al: Correlation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53, p21/WAF1 and Ki-67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s treated with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intravesical therapy. J Urol 1999; 161: 792-798. Cordon-Cardo C, Wartinger D, Petrylak D, et al: Altered expression of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product: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bladder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1992; 84: 1251-1256. Logothetis CJ, Xu H-J, Ro JY, et al: Altered expression of retinoblastoma protein and known prognostic variables in locally advanced bladder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1992; 84: 1256-1261. Jahnson S, Risberg B, Karlsson MG, et al: p53 and Rb immunostaining in locally advanced bladder cancer: relation to prognostic variables and predictive value for the local response to radical radiotherapy. Eur Urol 1995; 28: 135-142. Cordon-Cardo C, Zhang ZF, Dalbagni G, et al: Cooperative effects of p53 and pRB alterations in primary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s. Cancer Res 1997; 57: 1217-1221. Cote RJ, Dunn MD, Chatterjee SJ, et al: Elevated and absent pRb 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bladder cancer progression and has cooperative effects with p53. Cancer Res 1998; 58: 1090-1094. Grossman HB, Liebert M, Antelo M, et al: p53 and RB expression predict progression in T1 bladder cancer. Clin Cancer Res 1998; 4: 829-834. 纪小龙,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和现状,纪小龙,施作霖主编,诊断免疫组织化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7; 3-11. Finlay CA, Hinds PW, Tan TH, et al: Activating mutations for transformation by p53 produce a gene product that forms an hsc70-p53 complex with an altered half life. Mol Cell Biol 1988; 8: 531-539. Cordon-Cardo C: Mutation of cell cycle regulators—biological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human neoplasia. Am J Pathol 1995; 147: 545-560. Esrig D, Spruck CH III, Nichols PW, et al: p53 nuclear protein accumulation correlates with mutations in the p53 gene, tumor grade, and stage in bladder cancer. Am J Pathol 1993; 143: 1389-1396. Zhang X, Xu H-J, Murakami Y, et al: Deletions of chromosome 13q mutations in retinoblastoma 1 and retinoblastoma protein state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ncer Res 1994; 54: 4177-4182. Dunn MD, Stein JP, Shi S-R, et al: Retinoblastoma protein in bladder cancer: level of 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tumor progression. J Urol 1997; 157: 341A.Montie JE, Meyers SE: Defining the ideal tumor marker for prostate cancer. Urol Clin North Am 1997; 24: 247-252.

发布了文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会产生哪些并发症呢?

良性前列腺增生会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尿路感染、血尿和膀胱结石。 一、尿潴留 前面提到过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阻力增加,每次小便后总有一些尿液残留在膀胱中,即残余尿。时间一长,便会发生尿潴留。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尿潴留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尿潴留发生时,膀胱内的残余尿量日渐增多,但是尿液排出口却被增生的前列腺紧紧扼住,只能从尿液输入口逆流而上进入肾脏,进而造成肾积水和肾功能损伤。 急性尿潴留与慢性尿潴留相似,但是发生地更加快速,膀胱内的残余尿液不仅会逆流入肾脏,由于残余尿急剧增加导致膀胱可能会涨破,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憋尿、酗酒、情绪激动和气候寒冷常会诱发急性尿潴留发生。 二、尿路感染 当残余尿存在时间一长,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尿路感染。因为尿液蓄积在膀胱中,并逆流进入肾脏,尿液中的有害物质会引发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热,伴有排尿困难及疼痛等排尿症状。 三、血尿 增生的前列腺表面具有丰富的血管,而这些血管又极易受到损害而破裂出血,于是便形成血尿。轻者尿液中有少量血丝,重者尿液颜色鲜红甚至出现血块。 四、膀胱结石 由于尿液积蓄在膀胱内,时间一长,尿液中的杂质就有可能结成膀胱结石。一旦这些结石落到膀胱的尿液排出口,则可能进一步促进尿路梗阻。典型的膀胱结石患者具有体位性排尿困难的特殊表现,即在排尿时,突然尿流中断,稍微动几下,又能继续排尿。五、其他:疝气、痔疮、膀胱憩室等其他并发症

发布了文章

慢性前列腺炎会影响性功能吗?

很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都会有性功能障碍的问题,如阳痿、早泄等。但是从理论上说,前列腺炎并不直接损害负责阴茎勃起的神经和血管。那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呢?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疼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会伴有小便疼痛、睾丸坠痛、会阴隐痛等症状,这些均会影响患者的“性趣”;性兴奋时由于前列腺充血,会出现前列腺局部疼痛,而在高潮或射精后,这种疼痛会立刻加剧,甚至部分患者会持续较长时间的剧烈疼痛。以上情况若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患者对性行为的需求,并可能滋生对性行为的畏惧心理。 除疼痛以外,不断增强的负面心理也是影响患者性功能的重要因素。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折磨,逐渐产生对男子汉形象的自我否定,终日忧心忡忡,焦虑情绪日渐严重。久而久之,消极的精神因素也可使患者性欲降低,甚至发生勃起功能障碍。此外,对射精后疼痛的畏惧,以及顾忌精液会将病菌传染给对方,都会使患者性欲下降,性生活次数减少。其实,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保持良好的性心理,在进行有效治疗的基础上,维持适度规律的性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疾病对性功能的影响,还能对疾病治疗本身起到有益的辅助作用。

发布了文章

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有哪些?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药物治疗,主要有: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雌激素和抗雄激素药物。下面将一一道来。 (1)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是用于药物去势的。手术去势(切除睾丸)虽然能够迅速、持续地降低体内雄激素至极低水平(即去势水平)。但是手术去势会造成患者心理问题等,故而现在多采用药物去势。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 已上市的此类药物包括: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根据不同剂型,会要求患者每1、2、3或6个月注射1次。初次注射LHRH-a后,雄激素会逐渐上升,1周后开始下降,至3~4周时达到去势水平。 (2)雌激素 雌激素能够有效抑制雄激素活性等,最常用的雌激素是乙烯雌酚,可以达到与去势相同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种药物在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应用时必须要慎重。 (3)抗雄激素药物 抗雄激素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类固醇类药物,其代表是醋酸甲地孕酮;另一类是非类固醇类药物,主要有比卡鲁胺和氟他胺。 抗雄激素药物在体内扮演雄激素的直接竞争对手,当雄激素想要进入前列腺的细胞内发挥作用,它就会抢先一步占住雄激素的“工作岗位”,让雄激素在前列腺内无用武之地。 上面简单介绍了治疗前列腺癌的内分泌药物,其他还有化学治疗、免疫治疗、骨痛治疗的药物等等。但是具体选择什么药物,按照什么方案治疗,医师都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发布了文章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哪些?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方法只有手术,因为那时没有能够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现在,大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已经无需接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完全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林云华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带来如此福音的药物,按照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3类,即5α还原酶抑制剂、α1受体阻滞剂和植物提取物。一、5α还原酶抑制剂如果把前列腺比作一棵树,那么雄激素就是阳光和养分。如果没有雄激素,前列腺也就失去了生长的营养。理论上讲,将身体内主要分泌雄激素的睾丸切除后,前列腺会由于缺乏雄激素而发生萎缩。这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获得验证。难道为了要治疗前列腺增生,就必须要切除睾丸?虽然从原理上来说,这样做是行得通的,但是相信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治疗。雄激素可以维持男性性征、保持性欲,一旦身体丧失雄激素,虽然前列腺体积会减小,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阳痿、性欲丧失、男性女性化等不良反应,可谓是得不偿失。读者一定会想,如果有种方法既可以保留身体内的雄激素,又能够使前列腺得不到这种养分就好了。5α还原酶抑制剂正是从这个原理起作用的。原来,雄激素进入前列腺后,必须经过一种名叫5α还原酶的蛋白质的加工,才能为前列腺所用。而5α还原酶抑制剂这种药正是专门作用于5α还原酶的,使其不能将雄激素转化为前列腺所需要的养分,从而也能够起到抑制前列腺生长、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包括安福达、保列治等药物。临床研究证实安福达缩小前列腺体积20~30%,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约20~30%,有效提高尿流率,并能显著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因此,一些患者戏称这类药物为“前列腺的减肥药”。二、α1受体阻滞剂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产生,除了与前列腺体积增大有关外,还和一种特殊的神经受体有关——α1受体。研究发现,膀胱、前列腺和尿道内的α1受体控制着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当前列腺增生时,上述α1受体的数量会增多,而且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导致了膀胱、前列腺和尿道内的平滑肌持续处于不稳定中。α1受体阻滞剂正是针对这一环节的治疗药物。研究显示,α1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抑制膀胱、前列腺和尿道内的α1受体的过度紧张,从而使得膀胱、前列腺和尿道内的平滑肌回复到稳定状态,减少相关的梗阻和刺激症状。目前临床上常用的α1受体阻滞剂,包括那妥、坦索罗辛、多沙唑嗪和特拉唑嗪等。长期的临床观察显示,服用α1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缓解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排尿症状。三、植物提取物所谓植物提取物,就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植物中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有效的成分提取出来制成药品。目前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植物提取物有很多种,舍尼通就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大量国内外的临床研究显示,舍尼通通过抑制炎症、松弛前列腺和膀胱的平滑肌等机制,有效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症状。此外,舍尼通能够抑制前列腺摄取雄激素,从而有效减小前列腺体积。此外,由于植物提取物是完全纯天然的药物,相对于其它类型的药物,不良反应更少,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上面简单介绍了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3大类药物。有一点必须要提醒患者,千万不要自己随便买些药来吃,或者拿其它患者那里治疗效果不错的药来吃,还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