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72512

徐宁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 儿童神经疾病如脑瘫、臂丛神经损伤、面神经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言语治疗及评估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发病
发育迟缓

发布了文章

关于语言发育的几个问题的解答

徐大夫:我们家的语言环境比较复杂,我们夫妻间说普通话,我的父母说客家话,丈夫的父母说粤语。宝宝刚出生不久,请问,这样的语言环境对学习说话有没有影响?要不要让老人家在孩子面前少说家乡话?广东  王××王读者:关于多语环境对孩子语言发育的影响,目前比较认可的观点是,孩子从小生长在多语环境下,语言发育会比生长在单语环境中的孩子相对迟缓,特别是3岁以内的孩子。这种迟缓只是相对的,到最后,正常孩子都能学会说话。研究发现,孩子处理不同的语言的大脑区域是不同的,当他同时听或说几种语言时,就涉及不同大脑区域的转换,长远来说,这有利于孩子对多种语言的掌握。总的来说,3岁以内的孩子,还是以一种语言刺激为主较好;对一些语言发育较好的孩子,可以在稍大的时候适当给予多种语言的刺激。但为了创造单一的语言环境,强迫某些家庭成员不说或少说话,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愉快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多语环境下,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将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发音、词汇混在一起使用,但他并非不能分清不同的语言,而是由于他掌握的词汇有限,为了表达清楚而同时使用了多种语言。如果家长觉得他发音不正,一般建议至少在3岁后再进行纠正,因为3岁前孩子尚处于语言发育的高速阶段,无需过早下结论。    当然,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避免多语环境掩盖了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 孩子多咀嚼利于发音徐大夫:    宝宝出生后,一直是吃配方奶粉,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到现在一岁多辅食还是以粥为主。我老觉得她发音不是很清晰,请问,喂养与口齿不清有没有关系?山西  梅××梅读者:    关于喂养方式对语言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表明:6个月以前,母乳喂养的孩子对语音的感受能力比人工喂养的要好,但添加辅食后,两者的差别不大。咀嚼功能会影响口部肌肉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所以,适时添加辅食,能促进宝宝的咀嚼功能,进而有利于其语言能力的发育。延迟添加辅食,或者辅食单调、偏软,孩子口部肌肉缺乏必要的锻炼,可能会增加说话清楚,甚至构音障碍发生的机会。有些家长过于宠爱孩子,总是把食物煮得很烂或搅碎后加到奶里给孩子吃,孩子只需吞咽而没有机会学习咀嚼,便容易口齿不清。当然,添加辅食,特别是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是要视孩子的消化功能、出牙情形等而定的,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一般来说,4~6个月,可以给宝宝吃些米糊、水果泥等;6~9个月,升级到粥、肉末、鱼泥、菜碎等;9~12个月,软饭、面条、豆制品等都没有问题。  话多就是好吗徐大夫:    我的孩子今年2岁半,好像比周围的同龄孩子好少,是不是语言发育不好?北京  古××古读者:有些孩子虽然整天说个不停,但如果他回答问题时常常答非所问,甚至只是机械性地重复别人的话,他的语言发育情况其实并不好。可见,评价一个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不能以话多话少为标准,而需要用到专门的语言发育评价工具,评价内容包括孩子的词汇量,语言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表达能力,交流态度、操作性项目,等等。说话多少还与神经、心理、环境因素有关,对于话少的孩子,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总的原则是,创造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给予更多的言语刺激,改善孩子的交流态度,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多说话。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孩子还是很少说话,比同龄孩子落后较多,就该咨询专科医生。

发布了文章

免费快速就诊预约攻略

哪个妈不害怕宝儿生病,哪个妈面对宝儿生病不慌呢?“挂上号,在楼道里漫长的候诊等待,病宝儿的烦燥、哭闹,愁!”“排大长队,挂不上号,愁!”带宝宝看病的妈妈,多期待看病不仅可预约,还可以约到自己心仪的专家,不用排队,不用担心挂不上号。医生给足问问题的时间,能多看看宝宝的小身体,多听听宝宝的呼吸,给出更好的治疗方案。能实现吗?能!使用儿科/产科就诊快速就诊通道,生病了,给他(她)最好的VIP就医体验,让好的医疗服务帮宝贝儿尽快恢复健康。快速就诊的优势?1.提前7天,免费预约医生见面咨询;2.无需等待、即约即看;3.专属面诊,充分沟通;

发布了文章

腭裂异常语音的特征

        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有报道显示发病率在0.182%左右。由于存在生理结构和多种功能的异常,造成腭裂患儿在摄食、吞咽、语言发育、语音等方面的障碍,尤其是腭裂语音的异常,给患者的社交、心理、工作和学习等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唇腭裂序列治疗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腭裂治疗不单是解剖形态的恢复,更重要的是语音功能的改善。语言治疗师在医疗专业团队中的责任也愈加明确与重要,除了术前、术后功能的评估与训练外,干预已经扩展到整个语言发展与沟通能力的处理。       腭裂患者有其独特的语音特点,需要我们对腭裂的生理和病理基础有相应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异常语音进行评估,为语音矫治做准备。1.      腭部的解剖生理特点腭部在解剖学上分为硬腭和软腭,两者的结构和功能截然不同。1.1    硬腭       硬腭的主要结构为骨骼,位于前部,介于鼻腔和口腔之间,形如平穹,不能运动。其主要功能是将鼻腔与口腔分隔开来,避免食物进入鼻腔以及鼻腔分泌物流入口腔。       构成硬腭的骨骼主要有上颌骨的腭突和颚骨的水平板。水平板比较薄,其后缘有软腭的腭腱膜和其它肌肉的纤维附着,能支撑软腭,在软腭的上提、后退、与咽壁接触的腭咽闭合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腭裂患者的硬腭会出现形态结构上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腭穹窿部裂开,存在有程度不同的裂隙,前可达切牙孔,甚至到达牙槽突;裂开部位的硬腭与鼻中隔不相连,造成口、鼻腔相通;在体积上,患侧硬腭会比健侧小。1.2 软腭       软腭的主要结构为肌肉,位于后部,是一个形如垂幔状的软组织结构,具有非常灵活的运动功能。软腭的上缘为腭腱膜,使软腭附着在硬腭的后缘。它的下缘为游离缘。游离缘的正中为腭垂,两侧为腭舌弓和腭咽弓。腭舌弓在前,与舌根相连。腭咽弓在后,与咽侧壁相连。       软腭主要由腭咽肌、腭舌肌、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腭垂肌组成,并且与分布于咽侧壁及咽后壁的咽上缩肌的肌纤维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肌环。发音时,由于肌瓣的收缩,使软腭抬高,软腭的中、后1/3部分向咽后壁、咽侧壁靠拢,同时咽上缩肌收缩,使口腔与鼻腔的通道部分或全部暂时隔绝,形成所谓的“腭咽闭合”,气流有控制地进入口腔,再通过舌、唇、牙等器官的配合,便能发出各种语音。       腭裂患者软腭的肌肉组成虽与正常人的软腭相同,但由于软腭有不同程度的裂开,改变了软腭五对肌肉的肌纤维在软腭中线相交织呈拱形的结构,使之呈束状沿裂隙边缘由后向前附着在硬腭后缘和后鼻嵴,从而中断了腭咽部完整的肌环。因此,腭裂患者无法形成“腭咽闭合”,口鼻腔相通,同时也影响咽鼓管功能,导致吸吮、语音、听力等多种功能障碍。 2 腭裂的临床分类至今尚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常用的临床分类如下:2.1 软腭裂  仅软腭裂开,有时只限于腭垂。2.2 不完全性腭裂  软腭完全裂开伴有部分硬腭裂;有时伴发单侧部分(不完全)唇裂,但牙槽突常完整。2.3 单侧完全性腭裂  裂隙自腭垂至切牙孔完全裂开,并斜向外侧直抵牙槽嵴,与牙槽裂相连;健侧裂隙缘与鼻中隔相连;牙槽裂隙仅有裂缝也可以很宽;常伴发同侧唇裂。2.4 双侧完全性腭裂  常与双侧唇裂同时发生,裂隙在前颌骨部分,各向两侧斜裂,直达牙槽突;鼻中隔、前颌突及前唇部分孤立于中央。       临床上还可见少数非典型的情况,如一侧完全另一侧不完全腭裂、粘膜下裂(隐裂)、腭垂缺失、硬腭部分裂孔等。 3 腭裂的临床表现和特点3.1 腭部解剖形态的异常  软硬腭完全或部分由后向前裂开;完全性腭裂患者可见牙槽嵴有不同程度的断裂和畸形;临床上可见一些腭部粘膜看似完整,但菲薄,骨组织缺损,此类患者的软腭肌肉发育差,腭咽腔深而大,常常以综合征形式表现多见,如Robin综合征等。3.2 吸吮功能障碍  由于腭部裂开,使得口、鼻相通,口腔内不能产生负压,因此患儿吸吮无力,或者出现奶汁由鼻孔溢出,甚至呛奶,影响进食,造成患儿喂养困难,也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体格生长的健康发育。对于有吸吮困难的新生儿,需要进行腭咽部的检查,排除腭裂、腭隐裂、腭部运动神经麻痹等异常。3.3 腭裂语音  腭裂语音主要表现为过度鼻音、鼻漏气、代偿性语音以及其它一些异常语音。腭裂语音是影响腭裂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通过手术治疗,也不能完全改善语音的异常状态,需要进行相应的语音治疗。3.4 口鼻腔自洁环境的改变  腭裂导致口鼻腔直接相通,鼻内分泌物可流入口腔,容易造成口腔卫生不良;在进食时,食物往往逆流到鼻腔和鼻咽腔,既不卫生,又容易引致局部感染。3.5 牙列错乱  完全性腭裂往往伴发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唇裂,牙槽裂隙较宽。唇裂修复后,患侧牙槽突向内塌陷,牙弓异常;同时,由于裂隙两侧牙弓前部缺乏应有的骨架支持而致牙错位萌出,由此导致牙列紊乱和错欱。3.6 听力障碍  在腭裂患者中,由于一些肌性损害,特别是腭帆张肌、腭帆提肌附着异常,活动度降低,导致咽鼓管开放能力欠佳,影响中耳气流的平衡,使患者易患渗出性中耳炎。同时由于不能形成腭咽闭合,吞咽时常出现食物返流,易引起咽鼓管及中耳的感染,因此腭裂患儿的中耳炎发病率较高,部分患儿常有轻度的听力障碍。3.7 上颌骨发育障碍  有相当数量的腭裂患者常有上颌骨发育不足,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明显,导致反欱或开欱以及面中部凹陷畸形。另外,也有部分患者的下颌发育过度,这些患者的下颌角过大,颏点超前,错欱有时呈开欱,更加重了面中部的凹陷畸形。 4 腭裂构音障碍的分类目前国内多参照上海交通大学唇腭裂治疗中心的分类方法,将腭裂构音障碍分为两大类。4.1   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引起的语音障碍4.1.1 声门爆破音  国外语音病理学家认为声门爆破音是腭裂语音的代表;在我国大年龄患者中比较多见。4.1.2咽喉摩擦音  临床上常伴有同程度的声门爆破音,被认为是我国腭裂术后异常语音的代表音。4.1.3 咽喉爆破音  单纯或典型的咽喉爆破音在我国临床上并不多见。4.2  非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引起的语音障碍       这是一类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逐渐被发达国家的语音病理学家认识和认可的一种腭裂术后患者所出现的异常语音。随着腭裂手术在小年龄患者中的开展,非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引起的语音障碍患者正在不断增加,我国今年也有增多的趋势。4.2.1        腭化构音  国外有文献报道,在小年龄接受腭裂手术后发生此类异常语音可高达82%。由于临床上它和传统的腭裂术后患者语音障碍有着很大的差别,语音清晰度高,又没有过度鼻音等临床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错过理想的治疗时机。4.2.2        侧化构音  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异常语音,临床上在正常人群中也比较常见的一种功能性异常语音。4.2.3        鼻腔构音  在单纯腭裂术后患者中非常少见,在临床上易被误认为是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引起的异常语音。        近三十年来,尽管腭裂患者的手术操作方法和技能有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但腭裂术后仍有相当大一部分患者出现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国内最近的报道高达78%。目前对腭裂患者语音清晰度的评估仍以人耳审听为主,国内外尚没有任何一种仪器能替代专业人员的审听检查。

发布了文章

儿童语言发育的里程碑

儿童语言发育在各个年龄段的标志:Birth-3 Months (3个月 ) ___ Makes pleasure sounds such as cooing 发出一些愉快的声音,比如“咕咕”Develops differential cries for different needs 不同需求时有不同的(哭)叫声Develops social smile 开始有社交性微笑3-6Months ( 6个月 ) —— Increase in variety of vocalizations 发音种类明显增多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徐宁Babbling sounds more speechlike, with increased consonant productions 呀呀学语逐渐言语化,辅音增多Uses sounds and gestures to indicate wants 使用声音和手势来表达需求6-12Months ( 6-12个月 ) —— Reduplicative babbling occurs 重复咿呀语,如“dada”Uses speech sounds to get attention 使用语音以引起关注First words emerge 初始的话语开始出现(尤其在10-12个月)Responds to simple requests 对简单指令开始有反应Imitates speech sounds 开始模仿别人的语音18-24months ( 18-24个月 ) —— Uses words more frequently than jargon 更多地使用正规字词而不是儿语Has expressive vocabulary of 50-100 words 具备50-100个字词的表达能力Has receptive vocabulary of 300+ words 能明白至少300个或以上的字词2-3 Years ( 2-3岁 ) —— Uses two-to three-words sentences 会使用2-3字句Points to pictures in books 会指书中的图画Speech is understood by familiar listeners most of the time 说的话大多能被家人或熟悉的人听懂3-4 Years ( 3-4岁 ) —— Uses simple sentences with negatives, imperatives, and questions 能使用简单的否定句、祈使句和疑问句Talks about activities at school and home 能谈论在家里和学校里的活动情况Understands simple "wh-" question words 能理解简单的“wh-”类的问题,比如哪里、谁、哪一个等 4-5 Years ( 4-5 岁 ) —— Mean length of utterance ( MLU) = 4.6-5.7 words 平均语句长度MLU= 4.6-5.7Uses grammatically correct sentences 能使用语法正确的句子Replays a long story accurately 能准确地复述一个较长的故事5-6 Years ( 5-6 岁 ) —— MLU= 6.6 wordsUses all pronouns consistently 能娴熟运用所有代词Comprehends 13000 words 能理解13000个单词6-7 Years ( 6-7 岁 ) —— MLU= 7.3 wordsComprehends 20000-26000 words 能理解20000-26000个单词Refines syntax 语法更为精炼

发布了文章

流涎症的处理

过多的口水分泌以及流口水现象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尤其在一些发育障碍、脑瘫患儿中,其发病率更是高达30%以上。除了影响孩子和家人的社会交往外,流涎过多还极易造成皮肤刺激和过敏现象,常常需要更换衣物,甚至伴有言语、咀嚼功能的延迟,造成许多的不良后果。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徐宁庆幸的是,目前已有的唾液管理项目可以极大地帮助这些孩子和家长们。我们先来看看唾液(也就是口水)是怎么产生的。在人们的嘴里,有三对主要的腺体(下颌下腺、舌下腺、腮腺),每天大约产生500ml—2000ml的唾液。唾液的主要功能包括:使食物湿润并形成易于吞咽的食团;在说话时湿润舌及唇;清洁牙齿及牙龈,有助于口腔清洁;调节食道的酸度;破坏微生物及有毒物质;有助于品味;消化碳水化合物;等。哪些孩子会出现过度的流口水现象呢?其实在孩子6-8个月大时流口水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但如果超过3岁仍有明显的流涎,或者流涎非常严重而持续的,均应经专业人士评估看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我们常见脑瘫或者其他神经系统损伤的孩子出现流涎现象,但有时也会发现一些孩子其他方面都挺正常的,却存在流涎症;这一些孩子可能不是因为常见的口水分泌过多这一原因,而是可能出现诸如口腔内感觉失调、口部肌肉运动障碍或者是这些方面的综合因素。什么是唾液管理呢?这一项目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团队体验,包括了言语治疗师、口腔科医生、儿童康复科医生、颌面外科医生、护理人员等。首先,有流涎方面问题的孩子,需要经过临床评估,包括流涎严重程度和流涎发生频率等的评价。目前比较全面的流涎症治疗方法包括:1、行为治疗。比如训练孩子认识口腔内湿润程度、吞咽动作或者是基本的擦拭动作等。2、提高口腔感知觉的治疗;3、辅具治疗。比如有一些辅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口部肌肉活动能力。这些辅具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及调试。4、药物治疗。比如一些减少唾液分泌的药物。5、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通过使用一些有效的辅助性日用品及训练家长正确引导和处理孩子的日常进餐、活动等。6、手术治疗。比如将下颌下腺导管的开口重置等。持续严重的流口水,无疑是造成家长们长期困扰的事情。经过有效的唾液管理项目,相信很多孩子和家长都能受益匪浅。

发布了文章

儿童语言障碍的早期表现

                Speech and language disorders in children can be conceptualized as falling into two categories: developmental and acquired. Within the category of developmental, we can also distinguish between developmental delay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elay refers to delay in the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 domains. This can be due to medical or psychosocial factors. A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 is characterized by atypical development of langage skiils in one or more domains, often with aberrant or interrupted development. There are specific milestones associated with each age as a child acquires speech and language skills. It is important to minitor development and watch for any signs that might indicate delay or disorder. The following is a list of danger signals of communication problems by age: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可以分为发育性及获得性两大类。发育性又可以划分为发育延迟和发育障碍。发育延迟是指在由于医疗或者社会心理学的原因导致语言获得、语言发育等领域方面的延迟。语言发育障碍则以一个或多个领域的语言技能异常或者发育中断为特征。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语言言语技能都有特定的标志,重要的是去监测孩子的发育情况,细心观察任何可能提示发育延迟或障碍的信号。By 6 months 6个月___  # Does not respond to the sound of others talking  不能对其他人的谈话声音有反应# Does not turn toward speaker out of view  不能将头转向视线外的说话者# Makes only crying sounds  仅能发出哭的声音# Does not maintain eye contact with caregiver  不能与照顾他的人有较长时间的视线接触By 12 months 12个月___# Does not babble  没有咿呀发音# Does not discontinue activity when told "no"  当被告知“不要”时不能停止当前活动# Does not follow gestural commands, such as "want up"  不能跟从手势指令,比如“起来”By 24 months 2岁 ___# Does not say a meaningful word  尚不能说出一个有意义的词# Does not refer to self by name  不能提及自己的名字 # Does not follow simple directions  不能理解简单的方位词# Does not talk at all 2 years  完全不能交谈 # Vocabulary does not seem to increase  词汇量似乎没有增加# Does not have any consonant sounds  不能说任何的辅音# Does not answer simple yes/no questions  不能回答简单的是/不是这一类问题By 36 months 3岁___# Does not say whole name  不能说出完整的姓名# Does not seem to understand "what" and "where" questions  似乎不能理解诸如“什么”、“哪里”这一类的问题# Uses jagon a great deal  仍使用过多的儿语# Answers your question by repeating the question  重复别人的提问(而不是回答问题)# Continues to echo statements made by others  机械性地重复别人的话# Does not use two-to three-word utterances   不能说2-3字句# Points to desires objects rather than naming them  用手指向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说出来# Does not name any objects in pictures  不能说出图画中任何物品的名称# Leaves off the beginning consnants of words  省略声母(说话不清楚) # Cannot be understood even by parents  说的话即使是父母也听不懂# Does not respond when you call name  呼叫其名字时无反应                        

发布了文章

“贵人语迟”不是好现象

听到孩子开口说话,是年轻父母们非常期待的一件事。可宝宝们说话有早有晚,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一些孩子两岁后才开始说话,甚至有些宝宝一直“守口如瓶”,怎么逗引都不肯开口。中国民间流传着“贵人语迟”这一说法,对此很多家长抱着期待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真是应验了这一说法,认为可能孩子只是说话迟了一点而已,将来一定又聪明又富贵!其实“贵人语迟”这一说法缺乏科学根据,只是大人对孩子的美好寄愿罢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因为孩子说话的问题前来咨询。其实,导致孩子说话晚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发育因素和疾病因素两大类。有些孩子在语言发育过程中会出现暂时的、一过性的落后,我们称之为发育性的语言发育迟缓。这些孩子大多表现为能听懂大人说的话,能做出合乎年龄段的恰当的回应,能较好地执行指令,但说话较少或较晚,词汇量的掌握也不及同龄儿的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较理解能力落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常常是因为家庭语言环境复杂多样;大人对孩子的照顾过于细心周到,导致孩子似乎没有要进行语言表达的需求;过早的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如手机、iPad、游戏机、电视机等,孩子没有与家人之间的应答性行为而只是与冷冰冰的屏幕进行交流,等等。近年来我们还发现,有些宝宝添加辅食的时机明显延迟,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受到影响,一些孩子到1岁半仍不愿意嚼一些有韧性的食物,吃硬一点的饭也有困难,或者吃东西囫囵吞枣式的,不经过咀嚼、搅拌。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口部肌肉发育,从而也导致了说话的延迟。影响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疾病因素常见的包括:听力障碍;智力缺陷;发音器官神经肌肉性病变;孤独症,等等。对于有上述疾患可能性的孩子,要尽快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应该及早治疗,或可挽回部分甚至大部分的说话能力。目前听力学检测在宝宝3个月大时就可以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一旦确诊,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孩子恢复一定的听觉能力,为日后的言语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孤独症的患儿似乎有增长的趋势,这也许是因为目前国内的孤独症早期筛查工作正逐步开展。尽管孤独症的病因并未明确,但这一类孩子缺乏具有交流性质的主动语言,他们的语言发育轨迹正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对那些听力正常,就是不开口说话,即使说话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更像是在自言自语,或者喜欢就理睬、不喜欢的就像听不见一样的孩子,建议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寻求帮助,进行评估。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带领下,经过及时的、针对性的、长期的训练和治疗,这部分孩子是可以获得语言能力的。总之,确实有部分孩子的“晚开口”属于正常范畴,并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1-2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存在说话晚的情形,家长应高度重视,应该让专业医生对孩子的语言发育做出正确评价。如果家长抱着侥幸心理只是一味等待,则可能延误最佳时机,酿成遗憾。

发布了文章

早期康复对高危儿认知及运动发育的影响

目的:随着新生儿专业的发展,继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支持之后,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高危儿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研究。在NICU开展神经发育评估,继之进行相应的早期康复,这一系列的工作目前在国内也已经逐渐地得以重视与开展。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高危儿认知及运动发育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开展高危儿早期康复工作,寻求新生儿期早期康复的更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病儿,以及出院后于康复科随诊就诊的病儿,纳入标准为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评分 ≤ 35分。共80名,设为干预组,该组NBNA评分为33.41±4.32。干预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营养药物、PT等治疗。其中7例失访,最终完成随访73人;73例中男46例,女27例,平均年龄35+4W;早产儿86例,新生儿窒息63例,颅内出血 46例,高胆红素血症 5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57例。选取同期在产后病区出院,或之后就诊于我院儿保科门诊的正常儿5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NBNA评分为38.63±4.96;仅进行常规家庭保健指导及随访,无一例失访,最终完成随访50人;其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 37+5W。两组资料中,胎龄、NBNA评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在8个月大(纠正月龄)时予行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BSID)评定,分别测出两组的智力量表指数MDI和运动量表指数PDI的数值,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干预组73例患儿在8个月大时测得MDI < 80的有19例,测得PDI < 80的有8例;干预组智力量表MDI为78.32±12.73,运动量表PDI为 87.97±15.21;对照组50例在8个月大时测得MDI < 80的有5例,测得PDI < 80的有4例;对照组智力量表MDI为93.63±15.11,运动量表PDI为 91.52±15.65;两组MDI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PDI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 结论: 通过早期神经行为的评估,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干预,能显著地改善高危儿的运动功能,减少脑性瘫痪等的发生率;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发布了文章

唇腭裂孩子的喂养

唇腭裂孩子喂养困难的原因: 1、 由于腭部裂开,造成口、鼻相通,口腔内不能形成负压,导致无力吸吮或鼻孔溢奶。 2、 由于唇腭部肌肉的分布、附着改变,舌后缩等,不能在吸食时有效包裹奶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徐宁 3、 由于软腭缩短或不能上抬,导致软腭功能不完善而影响吸吮、吞咽。 有效的喂养方法: 1、 正确的体位:采用面对面的、30°~ 45°俯卧位的喂哺方式,以利于观察孩子的情形,并避免呛咳的发生。 2、 选用十字开口的乳胶奶嘴或者一些专用奶嘴,保证孩子在吸吮时出奶流畅,流量适中。 3、 喂奶时,妈妈可轻轻挤压奶瓶的上半部,协助孩子吸吮。 4、 奶嘴贴紧口角非裂开处,以免对局部粘膜造成创伤致粘膜糜烂。 5、 严重腭裂孩子最好采用小匙喂养,小匙应贴在口角处慢慢地喂入。 术后的喂养: 1、 术后需要进食流质。 2、 术后吸吮奶嘴可能会增加伤口局部的张力,影响伤口愈合,建议用勺子进行喂养。 3、 喂养的勺子要小而浅,食物不宜过热,避免平卧位进食。 4、 每次进食后,需用棉签及生理盐水轻轻地把伤口表面的食物残渣清洗掉,涂敷药膏,保持伤口清洁,有利于伤口愈合。

发布了文章

儿童发育迟缓的家庭指南

    这篇文章是为了解答家长们有关于孩子发育迟缓的一些焦点问题。    发育迟缓,英文是Developmental delay,仍是目前困扰父母和专业人士的一个很棘手的疾病。临床上我们把3岁以下的发育迟缓的孩子诊断为“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或者“精神发育迟滞”,而把3岁以上的存在智力障碍、并伴有适应行为缺陷的孩子诊断为“智力低下”。也就是说,一些早期的发育迟缓,可能会导致以后的智力水平低下,学习能力障碍等等。    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的发育落后都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只是非常轻微的障碍,有的可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有轻微发育落后的孩子来说,家长们对孩子的发育情况不能忽视,更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而是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给孩子予适当的帮助,特别是一些早期的家庭训练和辅导,对这些孩子的帮助是非常有效和及时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有明显的发育迟缓症状的孩子,家长们也不必沮丧和消极,只要竭尽所能地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取得日常生活的各种技能,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主功能和意识,就会在孩子的成长中得到更多的回报和满足。     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白,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她)自己的发育模式,这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独自走路的时间可能是在9个月,也有可能是在1岁3个月;有些孩子会走路很快就会说话,而有些孩子可能会相反。我们认为这些个体差异都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很正常的。    尽管如此,在个体技能的发展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常规和秩序可遵循的,大致地说就是先获得简单技能,然后才会发展出较复杂的技能。比如,先要会伸手触摸物品,然后才会抓取和玩弄物品;先要会发一些咿呀儿语,然后才会说单音和字词;先要会乱涂乱画,然后才会画出一定形状的图案来。     我们来看看孩子正常发育的一些标志:【1岁】无需帮助可以站立;发出相当多的儿语;发出至少一个特定的声音去吸引别人的注意;能去寻找跌落的玩具;能分辨熟悉的家人和陌生人;喜欢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拍手掌。【2岁】行走得相当自如;能用铅笔或蜡笔乱涂;会使用一些简单字词;会搭建至少三块积木;会指认日常物品的图片;会模仿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活动,如喂洋娃娃吃饭;当告诉他(她)“不能做什么”时能明白。【3岁】双脚离地跳起;穿或脱一些衣物;画圆圈;添加字词到简单的句子里;能和其他人一起玩耍;反对父母意愿时能维护自己;在熟悉的环境中离开父母也能感到舒服。【5岁】能跳跃;熟练地握铅笔;能模仿画方形;说话流利而清晰;开始具备计算能力;能说出常见的颜色、形状;无需帮助能穿衣;懂得游戏规则;能参与合作游戏,如分享、轮流。     当孩子的发育与同龄正常儿相比较出现一个或多个领域的落后时,我们就称之为发育迟缓。这些领域包括:1、粗大运动发育,如坐、爬、站、走、跑、跳等功能。2、精细运动发育,如玩玩具、手的操作功能。3、言语与语言发育,即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4、认知/智能发育。5、社交、情绪发育。    同时,有些发育迟缓的孩子可能还伴有某些行为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在他们的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短暂的、一过性的发育延迟,比如早产儿,他们会坐、会爬的时间可能会比较迟,但差距逐渐缩小、后来还是赶上了正常的水平。另外一些原因的延迟,可能与身体疾病需要长期住院、免疫力、家庭条件或者成长条件差有关。    如果发育迟缓是持续的,则常常表现出以下方面的问题:1、理解和学习能力;2、运动能力;3、沟通能力;4、听力;5、视力。     能导致发育迟缓的疾病常见的包括脑性瘫痪、神经肌肉性疾病、语言障碍、自闭症、情绪障碍以及视觉、听力障碍等,但是最常见的还是智力障碍。智力有障碍的孩子会表现出在理解事物方面的迟钝,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接触和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因而他们不能获得与同龄儿相等的一些能力,而且这种延迟会随着时间、年龄的增长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一个在一、二岁表现为说话很迟的孩子,等他(她)稍大一些的时候就很可能出现阅读、学习方面的困难。    智力障碍有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之分。对于轻度智力障碍的孩子来说,早期时他们可能只表现为进食速度很慢、不能集中注意力玩玩具,或者1岁半还不能走路、会说第一个字词的时间很迟等。这一类的孩子常常不被家长察觉,可能要等到他们3、4岁时父母才发现问题,有些甚至要等到上小学时才被发现。智力障碍程度较严重的孩子,他们的发育迟缓可能早在1岁内就很明显,反而比较容易引起家长的注意,从而获得较早的干预和帮助。    发育迟缓的孩子,可能还伴有视力、听觉等方面的异常,有些孩子还伴有癫痫的发作,可能需要长期服用一些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尽管如此,发育迟缓的孩子仍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一些基本技能,尽管他们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其他孩子的几倍以上。家长们应该尽力让孩子感到他们跟其他孩子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同样的关心和爱护。    目前,尽管医学及相关科学发展迅速,但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在世界各个国家均没有明显降低的迹象。最新的报道显示,大约每100个出生存活的孩子中就有一个存在发育迟缓。发育迟缓的评估可以在孩子的任何年龄阶段进行,其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带孩子前往医院即可。     家长们在孩子的发育进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医生或者老师所无法替代的。明白这一道理后,作为父母还应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发育迟缓的孩子其实跟其他孩子一样需要一个温暖、安全而有营养的环境去成长,他们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他们也需要有自信心,从而去学习和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技能。    在家里,他们需要的是:1、听到更多与他们的理解能力想匹配的话语;2、格外长的时间和耐心去学习和锻炼;3、完成相对较为简单的任务;4、他们的各种努力需要得到家长的肯定,即使只是小小的进步;5、多种渠道去学习,比如更多的触摸、看、听等。    医生、老师、治疗师等可以给出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但孩子们更多的是需要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中学到这些技能并加以利用,特别是在早期发育阶段。家长应更密切地与专业人士合作,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空间。 

发布了文章

小儿神经性耳聋的早期康复治疗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丧失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小儿神经性耳聋的诊断得以早期明确,后续的康复治疗也得以实施。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听阈在30~45分贝为轻度损伤,46~70分贝为中度损伤,71~90分贝为重度损伤,91分贝以上为极重度损伤。凡经耳鼻喉科检查证实鼓膜正常,听阈增高,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3~6个月间的患儿均可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神经营养药物、针灸、言语训练等。针灸时患儿由家人抱着取坐位,单侧聋取患侧穴位,双侧聋则双侧穴位同时针刺。用75%酒精棉球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均选用30号1寸毫针。需留针30-40分钟,其间行针2次。每日1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休息10天后继续下一疗程,前后共3个疗程为一大疗程,然后休息1月后复查听力。另外,患儿需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早期言语训练,以家庭训练为主,增加声音刺激,如摇鼓声、妈妈说话声、普通环境适当噪音刺激等。国外有相关的研究表明,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1%~0.3%,高于其他先天性疾病,在病理新生儿中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更可高达0.2%~0.4%。目前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已经在各级医院逐渐普及,初筛率均在95%以上。国内流行的做法是采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听发射(DPOAE)法进行初筛和复筛,在新生儿出生3-5天时进行初筛,42天大时进行复筛;复筛时未能通过的患儿在3个月大时到上级听力障碍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予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检查。 国内有报道显示婴幼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为2.35‰。听力是语言发育的重要条件,听力障碍带来的语言、认知等方面的严重后果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早在1994年,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f Infant Hearing, JCIH)就发表声明,强调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早发现听力障碍的婴儿,并指出所有听力障碍的婴儿都应在3个月前被发现,6个月前进行干预。但国内这方面的认识还不足,相关的报道也比较少,仅有的干预如佩戴助听器等也多在6个月后实施。笔者认为,除了听力学方面的干预外,尽早地对听力障碍婴儿实施包括医学干预在内的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外周及中枢各级听觉系统的发育,有效地降低听阈,从而把听力障碍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针刺耳部周围穴位,能反射性地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善神经反应阈值,增加神经纤维的激活数量,形成反射,促进听觉回路的代偿和新建。由于患儿年龄小,应掌握适当的刺激量,并注意进针方向及出针时的按压。早期康复治疗小儿神经性耳聋的疗效确定,总有效率可达96.15%。

发布了文章

口吃——你知道多少?

                    口吃,我们也称作“结巴”,是一种言语功能障碍,以说话出现间断、不流利比如犹豫、重复一些音节和字词、延长发声等为主要症状。    目前口吃的发病率约为1%。    口吃可能有轻、中、重度,但口吃的程度容易出现变化,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可能因为不同的说话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吃,或者今天跟明天也不一样,这种情况特别多见于小孩子。    口吃的主要表现个体差异明显,但可以概括如下:1、说话时出现犹豫,就好像下面的话被卡住了一样;2、重复一些音节、字词等,如“我-我-我要......”、“今天天-天-天气很好!”等;3、把一些音节拉长或者明显延迟发音,如“MMMM-Mumy”。    口吃的确切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专家们猜测,口吃是因为在脑的言语通路中出现了轻微的“失灵”或者“短路”现象。在口吃的家族性研究中发现,可能有基因的因素在起作用,人们发现在双胞胎中口吃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双生子。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因为家长们“认为”他们的孩子出现口吃了,结果就导致孩子出现真的口吃。其实,大部分的孩子在刚开始说话时都会自然有一些犹犹豫豫、说话结结巴巴的情形,有些家长会因“过分焦虑”而认为这种现象就是“结巴”,他们力图纠正孩子、让孩子好好说话,结果反而使得孩子开始了真正的结巴。    口吃会对人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口吃的孩子可能常常会被他的同伴们取笑;年龄稍大的孩子或成年人可能因为口吃而不能实现他们预设的教育愿景或者职业规划,在社会及人际交往中他们可能会因此经历非常的不愉快,甚至出现焦虑的情绪。    口吃常常开始于孩子2岁或3岁之间,可能是逐渐地发展而来,也有可能是突然就出现的。如果口吃现象在学龄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学龄期后将会变得更加严重而难以处理。       口吃也有可能出现自愈的情况,但我们尚不能准确预计哪个人或者哪种口吃能自己治愈,所以,家长们不要期待口吃的孩子能随着年龄增加自己就好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就不会见到有口吃毛病的成年人了,而不幸的是,口吃在成年人中也并不少见。关于口吃自愈的比率,目前的研究显示差别很大,从30%到75%的报道都有,但研究似乎表明,男孩子的自愈率比女孩子要低。    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有口吃或者有类似的担心,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医生,特别是语言专业人士,可以迅速地通过评估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进行及时干预(比如语言训练),或者是可以予以观察等待其逐渐康复。必须明确的是,所有口吃的孩子都要在学龄期前得到妥善处理。    在口吃的言语治疗上,小孩子与成人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目前用于治疗儿童口吃的方法,如Lidcombe口吃早期干预项目,以行为治疗为主;而青少年及成年人的治疗,则以重建其言语模式为主,如流畅性训练和延长发音等。 总之,口吃是一种言语障碍,虽然原因不明,但所有口吃者都应该可以通过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以及相关的言语训练来解除困扰,重拾与人沟通的快乐!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