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5519

李烨

乌镇互联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门诊(古田三路院区)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最新膝关节使用说明书——有了它,妈妈再也不怕我伤到膝盖啦!

人体就像一台复杂的机器,每个器官、部位都有最初的设计使用寿命,而膝关节的寿命在70年左右,那为什么还常有三四十岁的人,年纪轻轻就膝关节疼呢?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没有按照使用说明书来使用膝关节,机器的说明书在出厂的时候就会随机器放到包装里,人体的使用说明书自然和机器不一样,这个说明书需要我们自己去了解,去掌握。了解了膝关节的使用说明,膝关节就可以更安全、平稳地度过这70年,之后也同样可以按照“说明书”的建议来保养。膝关节使用说明书第一条——男女膝关节寿命不一样我们自己感觉不到,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大数据表明:骨性关节炎在女性患病率中占第四位,在男性患病率中占第八位。就是说,男性和女性在股性关节炎这个疾病上发病率不同。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结构上是不一样的,这个很好理解,那么为什么解破学意义上长得一样的膝关节寿命就不一样呢?——因为生理过程不一样,女性要生育、还要经历更年期。◆女  性首先,女性生育期时,为了生产做准备,全身关节都要放松,膝关节会变得松弛。因此产后会出现膝关节没力、怕冷、酸痛等,这种一般是一次性的,不过如果产后调养不好,膝关节的问题就会积累下去。 其次,女性在30岁后,骨龄通过峰值后,骨量流失,骨密度下降,会出现膝关节前面疼痛,上下楼、下蹲时有疼痛感。这个时期男女都会有。第三,女性50岁左右停经、进入更年期时,会出现一轮严重的骨丢失。如果这轮照顾不好,不但膝关节会出现问题,还会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或者膝关节出现明显的退变。◆男  性男性膝关节,一般只在30岁左右会出现短时间的退变。60岁之后,是出现全身机能衰退的一个阶段,可能有腰椎压缩骨折、膝关节明显退变、髋骨骨折等现象。第二条——选对运动,事半功倍,选错伤害加倍 朋友圈流传这一篇文章《她每天2万步,竟得了这个病……》,内容是说走路走太多,伤害到了膝关节,得了滑膜炎,于是就有一些极端的说法出现,说为了保护膝关节最好不用运动。而事实并非如此。运动的确有两面性,但是如果在运动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就没什么问题了。1、膝关节是屈伸关节,只有在屈伸运动时,循环才是良好的。也就是说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做绕环运动等等都是不适合的。2、膝关节的最大承载力在20岁左右形成,如果20岁左右时的体重能维持一生,膝关节老化速度就会大大减慢。3、我们20岁以前可以通过锻炼把膝关节锻炼得很强壮,20岁-50岁之间,即使使劲运动,对膝关节的影响是不大的。4、如果20岁时不怎么运动,到30岁后想保持身材怎么办呢?如果之前运动量很少,想恢复运动,可以选择从游泳、练腹肌、腰背肌等非负重运动开始,慢慢再过渡到负重运动,那样膝关节就不容易受到伤害了。5、损伤膝关节的运动包括深蹲、爬山、强迫体位(如长时间蹲、跪等)。第三条——补钙能帮助保护关节如今补钙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是否需要补钙,要看人体是否缺钙。年轻人一般不需要特别补钙,通常晒太阳、正常饮食,钙摄入已经可以满足身体需要。强行补钙不仅是种浪费,而且对体内循环也会造成干扰。50岁以后,随着胃肠功能、人体转化功能下降等因素,导致钙摄入下降,才建议补钙。通常缺钙时我们会感觉肌肉经常酸痛、抽筋、没力,这个时候查一查血钙和骨密度就很重要了。注意,一定是两个都要查,因为血钙含量不够的时候,骨质中的钙会分离出来来弥补血钙的补足,所以不是说血钙含量正常,骨质就是没问题的。第四条——关节软骨也要保护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关节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关节软骨,这个地方负责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如果关节软骨破损,关节在活动的时候摩擦力增加,就会出现疼痛。这个时候,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选择口服一些比如氨基葡萄糖等来帮助营养破损的关节软骨。第五条——远离湿寒,做热敷,带护膝膝关节如果遇到湿寒,会严重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衰老。尤其是对于已经受损的膝关节来说,所以远离湿寒的环境对于保护膝关节来说尤为重要。远离湿寒,一是不要吹冷风,给膝关节加一层防护,比如戴护膝;二是要保持衣服的干燥。如果已经有湿寒入侵了,就要祛湿寒,祛湿寒可以选择盐袋热敷、艾灸等方法,简单方便,在家自己就能做。第六条——加强腿部肌群力量,是对关节最好的保护膝关节的骨质很重要,而支撑骨骼的肌肉同样重要。腿部肌肉强壮,可以给关节很好的支撑,减轻膝关节的压力。直抬腿就是很好的锻炼肌群的方法。方法: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抬起15°,保持抬起15°的姿势,时间大约5~10分钟,坚持到颤抖3分钟。休息2分钟后再次重复。每天完成10~20次即可。刚开始肌肉力量不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节就可以。除此之外,锻炼闭目单脚站立10分钟以上,可以加强对腿的感知和操控能力,增加膝关节各个肌肉协调性。对于疾病来说,预防永远是比治疗更根本的方法,与其痛苦的时候才去想办法来减轻痛苦,不如在没有病痛的时候去保护好它们。

发布了文章

"肩周炎",您治对了吗?

我在门诊碰到过很多患者,一来就说:“李大夫,我这肩膀得肩周炎几个月了,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治好,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其实,这些绝大多数的肩痛患者得的都不是“肩周炎”,诊断都弄错了,当然治不好。以前由于诊断设备落后,肩关节外科的专业化程度有限,不少患者的肩痛被冠以一个很笼统的名称——肩周炎。而且这个“肩周炎”的覆盖范围实在太大,几乎所有肩关节的疼痛都可以被称为肩周炎,导致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了。其实在肩关节疼痛的患者中,真正的肩周炎所占比例其实只有15%左右。而且,目前国际上对真正的肩周炎使用了更加专业的名称叫“冻结肩”或“粘连性关节囊炎”,其症状是肩关节僵硬,导致肩部疼痛和活动度丧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运动医学和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肩关节核磁共振的普及,肩痛的绝大多数病因已经可以被明确诊断,其最常见的病因是:肩袖损伤、肩关节盂唇损伤和肩关节周围撞击症。其他如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峰下滑囊炎、Bankart损伤等也不少见。此外,一些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肩部疼痛,比如冠心病、颈椎病等。对于绝大部分肩关节疾病,都可以通过微创的肩关节镜轻松解决。因此,如果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肩关节疼痛,不要被“肩周炎”这个概念所蒙蔽,因为很多针对“肩周炎”的治疗根本治不好实际上存在的肩袖撕裂、肩关节撞击症等疾病,不但耽误了时间,让病人承担了不菲的花费,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最好在专门的运动医学科就诊,经过专科医师的诊断和肩关节磁共振的检查,找到肩关节疼痛的真正原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确保肩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发布了文章

如何在家中拍出清晰的影像照片?

很多患者因为身在外地或种种原因,往往委托家人或朋友带着用手机翻拍的片子来门诊咨询,但绝大部分片子直接拍照成像效果都不太好,影响诊断。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又有效的拍摄方法:

发布了文章

中老年人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人老腿先老”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老话,而膝关节往往是中老年人最常见,也是最早出现疼痛的部位。为什么最容易受伤的是膝关节呢?很多时候都是源自于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顾名思义就是在运动活动中造成的关节、肌肉和韧带等组织的损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不仅体育锻炼是运动,日常的行走、上下楼和跑步时,都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关节。在门诊很多中老年人因关节痛来就诊,问其原因的时候,多数是在行走、追车和转身中造成的扭伤,有时候疼痛时间比较长了,怎么损伤的都忘掉了。 中老年人的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在运动中损伤?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身膝关节的结构。我们的关节内部除了骨头,还有软骨、半月板和交叉韧带,这些组织各自都有它们的功能,一旦出现损伤,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丧失,损伤的部位就会形成致炎的因素,从而使人产生膝关节疼痛、僵硬,打软腿,活动不便等症状。有些时候还会形成游离体,对关节形成卡压和绞索。年轻人只会在激烈的运动中造成关节内部结构的损伤,而老年人的损伤为什么会出现在轻微的运动中,甚至是一个转身的过程中哪?这是由于关节老化的缘故,人的衰老表现在全身的每个地方,我们的半月板、软骨、韧带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这些组织的老化表现在脱水、脆化和硬化方面。老年人肌肉的力量和神经反应能力远远不如年轻人,加上组织的老化,在轻微的外力下就容易造成损伤。老年人的致伤暴力比较小,所以损伤的急性期很短暂,关节在损伤后的2-3天内会出现肿胀和疼痛,有时也会不明显。休息或自行治疗后有些还会明显缓解。病情会时好时坏,劳累或运动过多后会加重,休息或用药物后会缓解。早期的就医,经常因为是老年患者,医生会不自觉的认为是老年性的关节炎,而保守性的治疗,掩盖了关节损伤的本质,从而影响了早期的治疗。到了损伤的晚期,疾病的最终表现和老年性骨关节炎一致,从而治疗也就转归一致了。所以关节的治疗还是应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它不转变为老年性的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膝关节的运动损伤?      目前很多中老年人很喜欢参加各类的体育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我们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习惯选择合适的运动。比如说,我们平时很少有爬山的习惯,但退休后有这种老年团体组织爬山活动,对于我们就不是很合适,其对膝关节的损伤远大于运动带来的好处。还有目前很流行的快走、长跑、跳舞、踢毽等。即使我们平时就有某些运动的基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将运动的时间和频率控制在自身不劳累,能耐受的情况下。并且要在运动前做好热身和预防措施。如果自身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在运动时也要注意,不要争强好胜,以健身为目的,参与为主导。    一旦我们中老年人在运动中出现膝关节损伤,应该做到三早:早检查、早确诊、早治疗。即使有时候就医会被各种情况延误,但一定要记住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不要等到关节损伤形成骨关节炎的时候,再治疗就很麻烦了。以前针对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膝关节镜微创技术已经应用到了普通百姓身上,对于膝关节的各类损伤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半月板的修复,软骨损伤,交叉韧带的重建等等,使医生能以最小的创伤取得了治疗膝关节疾病最大的疗效。   最终我们希望中老年人选择合适于自身的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延年益寿,减少运动损伤。认识自身关节,有问题及时找医生诊治,将疾病控制在早期,尽量减少疾病带给我们的损害。

发布了文章

如何使用可调式膝关节支具?

支具(braces)又称矫形器(orthotics),是现代运动创伤外科临床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骨关节康复治疗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近年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支具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欧、美国家运动创伤外科和关节外科预防、治疗、康复等主要的体外支撑装置。膝关节支具可以有效的防止膝关节内外翻,控制屈曲角度,从而在手术或受伤早期保护膝关节及脆弱的韧带,有利于其恢复。主要有几方面的用途:1、膝关节术后康复。2、内外侧韧带及十字交叉韧带撕裂、恢复后固定。3、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或修复术后。4、半月板手术后的固定或活动限制。5、膝关节松脱、关节炎术后或骨折术后。6、膝关节及其软组织损伤的保守治疗、挛缩的预防。7、早期拆除石膏后使用。8、侧副韧带损伤的功能性保守治疗。9、稳定性骨折。10、严重或复杂的韧带松弛,或严重的不稳定感。膝关节支具的使用方法1、首先确定合适的大小尺寸。2、解开所有的固定粘带。3、使铰链轴与膝关节活动轴在一条线上。4、调整卡盘到所需角度,固定粘扣带,使其起到牢固固定的作用。注意两侧的卡盘跟膝关节在一个水平。5、调整粘扣带时,要从接近膝关节的两边开始固定。注意:对于膝关节损伤的患者,卡盘的调节的时间和度数需要专业的医生指导。如果戴后出现过敏性皮疹,请咨询专业医生。

发布了文章

骨质增生不是病,正确认识是关键

张先生平时喜欢运动,一有时间就和朋友们打打篮球。最近单位组织到我们医院体检,拍了个片子,报告单上写着:膝关节轻度骨质增生。这几个字可把张先生吓坏了,昨天专程来看我的门诊,给他做了个体检,看了片子之后我告诉他,这点骨质增生不要紧,多休息就好了。听完这些话,张先生心里还是有些忐忑:难道骨质增生(也就是俗话说的“骨刺”)就不治了?骨质增生不是病吗?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骨质增生是代偿性的,如果不是现代化的检测手段(X线、CT、MRI),大家都不知道存在骨质增生(医学术语称之为“骨赘“)这个事实。严格意义上来说,骨质增生的出现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结果,轻度的骨质增生对人体是有益的。例如膝关节负担过重,就会出现保护性的骨赘,通过骨赘增加了承受负重的面积,减轻了局部软骨的负荷,使关节软骨得到保护。就像一副重担,一个人挑很累,现在变成了四个人来挑,每个人的负担就都减轻了一样。还没明白的同学们请听题(是不是很眼熟(*^__^*) )。实际上大多数医生需要对付的骨赘是继发性病变,比如继发于骨关节炎症之后产生的骨赘等;最常见的骨赘发生于老年人退行性变,比如椎间盘长期耗损以后,在大多数情况下,骨质增生的出现起到了取代丧失的椎间盘部位的功能。而在骨关节产生炎症时,关节软骨损失严重,关节变得不稳定,骨质增生则能起到一定的稳定关节的作用。 然而,人体的病理修复过程并非完美无缺。少数人在产生骨赘的同时伴随着对其周围生理结构的压迫。压迫神经产生疼痛,压迫血管则产生供血不足、血管损伤以及栓塞等,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甚至有压迫到气管产生呼吸困难者,临近体表的骨面产生骨赘则影响外观。骨赘只有在产生这些压迫症状时,才需要治疗。 由于骨赘如此常见,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了,就像张先生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并不需要为此恐慌,只要没有造成其他的病变,就不需要治疗。一旦出现了有症状的骨赘,最首要是靠医生确定是否有原发性的疾病状态,比如软骨损伤,半月板、韧带损伤,关节不稳,椎间盘退行性变等,治疗要针对这些原发性的状态而非“骨质增生”本身。要说骨赘本身需要治疗的话,多半是因为产生了压迫,或者影响了关节正常的活动,就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了。比如下面这张图中的骨质增生,造成了明显的关节间隙狭窄,影响了膝关节的屈伸功能,就需要手术来解决了。那么,对于普通人,尤其是中青年人来说,如何预防到了一定年龄将发生的骨质增生?一、适量运动;二、不吸烟;三、少饮酒;四、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五、预防受伤;六、预防重复动作积累造成的慢性疲劳伤;七、保持适当的营养;八、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找医生做朋友^_^),不要让骨质增生成为心理负担。

发布了文章

享受滑雪乐趣远离运动损伤

每到冬天,滑雪这项刺激又时尚的运动总能吸引不少人,其中很多人都是初次接触滑雪,抱着“反正我穿得多,包得厚,慢慢滑的话怎么摔也没关系啦~”的心理冲上滑雪场,结果很多人因为受伤败兴而归。因为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专业运动员,滑雪运动中,膝关节、踝关节、上肢、跟腱和小腿都是很容易受伤的部位。我这几天就收治了几名因为滑雪导致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其中轻一点的以支具固定,休养一段时间就行,重的则需要手术才能恢复。因此要想在享受冰雪乐趣的同时避免滑雪带来的伤害,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滑雪高手都应该多了解一些滑雪运动相关的知识。 如何避免受伤?        1.充分的准备活动        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基本动作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使各种动作更加协调、准确。如果滑雪者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的伸展性、身体的协调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就容易导致肌肉和韧带拉伤。 2.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动作        滑雪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生物力学规律,违反滑雪的力学原理,或者摔倒时不正确的倒地姿势都会导致运动损伤。因此滑雪应在专业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安全的摔倒方法有利于减少受伤。   3.要保持心态平和        心理素质差的人滑雪时神经过度紧张和恐惧,会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引起运动损伤。滑雪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争强好胜、急于求成的心理。尤其是初学者要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合的雪道,切不可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要先在距离短、坡度小的平坦场地上进行练习,经反复练习提高后再逐渐向距离长、坡度大、速度快的场地上过渡。  4.疲劳或伤病时不要滑雪        滑雪时体力消耗较大,肌肉酸性物质堆积和能源物质不足,肌肉很快出现疲劳。进而导致肌肉的弹性降低,伸展性差,易出现损伤。因此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滑雪的时机和时间,保证必要的休息和充足的营养补充。        5.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        很多滑雪场供租赁的装备码号并不全面,不合身的滑雪服、滑雪镜以及各种保护装置不但不能提供防护,反而限制了人体的反应动作,提高了滑雪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此外还需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选择滑雪器材,如雪板、雪杖、雪鞋等,检查器材质量。     但是,万一受伤了怎么办?—— 处理滑雪损伤三原则       滑雪运动常见的损伤是肌肉、韧带撕裂伤和骨折。由于滑雪运动的特点,以膝关节周围损伤,特别是内侧副韧带损伤最为常见。一旦这些损伤发生,正确的早期处理不仅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还可以避免进一步损伤的发生,免去一部分患者的手术痛苦,促进早日康复。以下三个处理原则适合处理滑雪运动损伤。       制动 在损伤出现后,首先要固定伤处,防止进一步出现的损伤,缓解疼痛,比如可以用长的木板、木棍或滑雪板将伤腿固定,或者是将受伤一侧的腿和正常的下肢捆在一起。要正确搬运伤者,避免刺激患部。伤者不要逞强自己站立或走动,直到有轮椅、担架或者是同伴搀扶,才能行动。如果硬挺着继续活动,很可能造成伤病加重,留下后遗症。        抬高伤肢 为了减轻伤处的肿胀,要把受伤的下肢抬高。比如,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把受伤的腿垫高,放在几个摞起的枕头或被子上。这样,下肢就会比心脏的位置高一些,有利于静脉回流,缓解肿胀。       冰敷 这样做的目的是令血管收缩,减轻渗出液、肿胀。冷刺激有止痛作用,并能强化肌肉组织中胶原纤维的早期恢复。具体做法是,用毛巾包裹冰袋或冰块,冷敷受伤部位10~15分钟,间歇15分钟,再次冷敷。如此反复,第一个24小时内不少于5次,第二个24小时内不少于3次。受伤后千万不要马上擦红花油、跌打酒,或者对伤处按摩、揉搓、热敷,这样会使损伤的组织炎性渗出液更多,不利于损伤的恢复。              运动损伤经过早期正确处理后,大部分疼痛能得到缓解,但还是要记得及时去运动医学专科就诊哦。

发布了文章

健身房里的流行病--膝关节痛

一句话叫“跑步百利唯伤膝”。我在门诊中碰到这样的病友也不在少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膝关节痛呢?出现了膝关节痛该怎么办呢?      关节软骨的损伤是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      膝关节为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陆地上的运动大部分由它完成,因此日常生活与运动中最容易出现膝关节的疼痛。      人体的关节都主要由关节软骨、关节囊及关节腔构成。关节软骨位于构成关节的骨端表面,是关节运动时的承重部位,主要靠关节内滑膜分泌的滑液来润滑和营养。  关节软骨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特点就是它非常的光滑,在关节滑液的作用下,关节软骨间的摩擦系数非常小,仅有0.002,比钢轴承的活动要容易100倍!这也是我们的关节运动时灵活自如的原因。但关节软骨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再生及损伤的修复能力较差,也就是说,关节软骨的磨损及退变速度远远要大于软骨的自身修复速度。如果运动时过量、错误的动作造成了软骨过多的磨损,人体来不及修复,软骨就会被磨得又薄又粗糙,表面出现裂痕,导致软骨的退变、损伤,这时候这种流行病——膝关节痛就开始了。 软骨的损伤到了晚期,软骨彻底被侵蚀,骨与骨之间缺少了缓冲垫,直接摩擦、增厚、增生……膝关节的疼痛就会越来越重。 可见,预防膝关节疼痛的根本就是保护好脆弱的关节软骨。那么具体如何预防呢?一、战略性预防:  做好基础力量训练:针对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其他身体部位力量训练。2.  做好专项力量训练:和运动项目相关的关键技术力量训练。3.  学习正确的运动技术:力量用在正确的技术上才能发挥作用和减少损伤。4.  避免过度训练:简单说就是劳逸结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5.  循序渐进:尤其是新手初学阶段,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最好低于预期。二、技术性预防:1.  热身充分:全身热身、拉伸,关键关节重点热身、拉伸。使全身各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协调性达到一个最佳状态,避免伤病的发生。2.  判断自己的疲劳程度:运动过程中(尤其是对抗类运动),由于复杂的体温升高、兴奋性提高等因素,会对自己的疲劳程度判断不准确。有的时候肌肉已经疲劳了,但是状态正佳、玩儿的正high的时候,正是受伤风险高的时候。3.  运动方式要多样。上肢和下肢运动,负重和非负重运动,有氧和无氧运动交替进行,尽量避免选择登山、登楼梯及蹲起跳跃作为日常的运动锻炼方法。4.  保暖:天气冷的时候关节润滑液分泌也会慢一些。5.  合适的运动鞋和正确的护具:深蹲护膝、跑步护膝、比赛护膝,各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6.  运动结束后要对关节周围的肌肉群做静态伸展,每个伸展动作30秒左右。运动后的按摩也是缓解疲劳的一种手段。    最后负责任的我^-^还是要给大家再次强调一下,并不是所有的膝关节疼痛都是由软骨的损伤造成的,如果有明确的受伤史,膝关节出现反复的肿胀,疼痛,交锁,不稳定感等,则多半是由游离体、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等造成的,一定要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就诊治疗。

发布了文章

干货分享——怎样保护我们脆弱的膝关节?

最近写了几篇关于膝关节的小科普,很多人对膝关节的功能和重要性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该如何保护我们脆弱的膝关节呢?问题一——怎样知道自己的膝关节有没有问题关节的寿命主要与人类的基因、外伤和运动量及强度有关。膝关节在长期的使用中,是否出现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测。1. 单腿下蹲自测法方法:单腿站立,下蹲,膝关节成90°。如果膝关节做不到90°,或是膝关节成90°前出现疼痛或不稳,说明你的膝关节软骨已经退化、磨损。 2. 30秒坐起测试法国际上还有一种自测关节的方法,叫30秒坐起测试法。方法:坐在一张43厘米高的凳子上,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再坐下,30秒内看能做多少次。这个动作一是测膝关节的功能,二是测心肺功能。一般60岁以上的人需要做这个测试(年龄较大的人请量力而行)。警惕膝关节的预警信号科技不断在发展,拍片,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越来越精确,医生也越来越喜欢把这些检测作为人体关节功能的主要评估手段,这一点本身没有错。但其实人体更像是一台精确而又聪明的机器,哪个零件出了问题,它往往会尽可能早的给你发出信号提醒你,如果学会“Listen to your body(倾听身体的信号)”,重视膝关节损伤后的一系列信号,及时就医,往往就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具体到膝关节就是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的感受,这可是很重要的信号。我简单的把这些预警信号分成三个级别,1级黄色预警——下楼梯痛;2级橙色预警——上楼梯也痛;3级红色警报——走平路,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痛。因此,如果我们收到了“警报”,可一定要注意啦。问题二——如何保护好你的膝关节如何保护膝关节,专家总结了四个字,叫“伸伸不息”。如下的几个动作可以有效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改善膝关节稳定性。躺在床上,两腿放松,先抬左腿,把脚勾起来,腿伸直悬空,坚持3~4秒,放下。再换右腿抬起,把脚勾起来,腿伸直悬空,左右腿做完算1次,做10~15次。平时锻炼时尽量少做深蹲,一些膝关节过于屈曲的动作要避免。当膝关节出现疼痛,酸胀症状的时候,就要注意休息了,而不是逞强继续锻炼。另外,要减少下肢各个关节的负荷压力,膝关节炎患者应避免上下楼梯或登山等运动。说到这里,我啰嗦一句,很多人觉得下山比上山轻松,旅游的时候喜欢坐缆车上山观赏风景,下山的时候就慢慢走下来,美其名曰“爬山”,殊不知这样反而更容易损伤膝关节,要知道,上楼梯或上坡的时候,膝关节要承担4.8倍的体重,而下楼梯或下坡的时候,由于冲击力的缘故,膝关节的负担最高能到体重的7倍之多!此外,还要注意关节保暖,减轻体重,避免站立时间过长。游泳,散步,太极,轻松的舞蹈等运动都能提高人体的有氧代谢,促进体内脂肪消耗,减轻体重,对预防膝关节老化,退变有很大意义。问题三——走出关节锻炼常见误区,避免人为损伤健身器材福彩办了这么多年,我感觉身边最大的改变不是谁变成了百万富翁,而是很多周边小区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这些器材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的关节造成损伤。根据对膝关节的损耗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1)划船器。主要锻炼背部和手臂力量,缓解腰背酸痛,对膝盖的影响不大,可以使用它锻炼膝盖。(2)健身漫步机。主要用于锻炼腿、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它主要是靠大腿力量使劲,可以帮助膝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又没有给膝盖造成太大压力。可以适当运用。(3)椭圆机。其主要功能是增加髋关节的外展、内收和旋内、旋外的运动,主要用于骨折、神经损伤后关节活动范围康复性训练和肌肉损伤后恢复肌力,对膝盖有较大压力,建议不要使用椭圆机进行膝关节的锻炼。(4)骑行机。它就像骑自行车一样,练好了可以加强肌肉力量。在踩踏过程中,膝盖有一个大幅度伸屈,让膝关节保持一个活动度,适合于曾经得过关节病,并做了置换关节手术,可以用做恢复关节活动的辅助器械。关于静蹲(靠墙蹲)静蹲是现在很流行的一个下肢锻炼方法,很多人说靠这个动作治好了膝伤。这个方法真的可以锻炼我们的膝关节吗?我认为它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锻炼大腿肌群的同时也在考验它,这个动作对关节造成的压力较大,练对了可以把大腿的肌群变得强大,能更好的保护关节,练错了则可能造成膝关节病变的加重,甚至摔伤。一般来讲,年龄越大、体重越沉的人,做这个动作越危险。一般来说这个动作适合于年轻的、关节没有问题的、体重较轻的人。具体这个动作如何做,这个,,,急诊电话响了,我又要去忙了,,且听下回分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郑州骨科医院司医生的文章)

发布了文章

关于静蹲——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最近门诊很多人问到静蹲的问题,我上网查了查资料,貌似这项运动最近还挺流行的,今天就结合我自己的专业跟大家谈谈我是怎样看待这项运动的吧。静蹲,是运动损伤康复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锻炼方法,比起其他一些运动方式,它更适合普通人群以及低运动量的人群。它通过锻炼股四头肌(大腿)肌肉的力量来保护膝关节,并通过促进关节液的循环改善膝关节软骨的营养状况,从而对膝关节的恢复起到正向作用。由于它因为采用了静止不动的锻炼方式,所以对心肺功能要求不高,而且不需要辅助器材,门槛低又容易坚持,这就是这项运动如此流行的原因吧。 从医学上来讲,静蹲主要适用于膝关节以下病症:髌骨软化,髌股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骨关节炎(尤其是下蹲能力差的患者),髌骨上下两极的疼痛性病变,下蹲力量弱或者容易疼痛的患者,平时锻炼很少的想加强大腿肌肉力量的人,关节损伤后处于早中期恢复期的患者等等。具体练习方法:1、 动作要领: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因为蹲得太深,会明显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力,也不对大腿肌肉力量产生强烈的锻炼效果。重心落于足跟。膝关节在垂直方向上不能超过足尖。背部要全部紧靠墙壁,不能弯腰驼背。上身正直抬头挺胸,保持身体直立,两脚分开和自己肩宽一样的距离,脚尖正向前,不要“外八字”或者“内八字”。背靠墙壁站好,脚跟大约离开墙壁一脚长的距离。体重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缓慢地下蹲,到大腿小腿呈90°角为止。保持这个角度,然后逐渐把脚向前移动,这时候低头看一下,膝盖和脚尖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换句话说,就是从上往下看,膝盖正好挡住脚尖。现在的姿势就是标准的“靠墙静蹲”的姿势了。2、次数和时间要求:静蹲时,大腿前方的肌肉,尤其是接近膝关节的部位会感到非常吃力,再多坚持一会儿的话就会感到肌肉充血灼热的感觉,然后就是酸疼发胀,再然后就是累得发抖,最后就是累得坚持不住只好站起来了。达到这样的状态,就完成了一次静蹲练习。休息30秒钟,然后进行下次静蹲。如此重复进行30分钟。每天锻炼1-3次最好。3、度数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静蹲的角度非常有讲究,因为维持姿势的肌肉有“溢出效应”,简单的说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起维持姿势的作用。所以,静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来做。例如30°,60°,90°这3个角度都做一下,效果会更好。高度数的静蹲主要加强膝盖上方肌肉,低度数的静蹲则加强大腿中部的肌肉。而对于膝关节疼痛比较明显的人, 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否则练习不当会加重损伤。4、如何控制运动时间和高度:如果您的膝关节在屈膝80°(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100度)左右,静蹲的持续时间一口气可以达到20分钟,就说明您的肌肉力量够用了。20分钟的标准是从运动队中摸索出来的,尽量不要随便降低要求。否则肌力不足是达不到康复效果的。所谓屈膝度就是你的大腿从垂直地面的状态往下弯曲多少度就是多少度。如果大腿与地面平行,则屈膝度为90度,表示你的大腿从垂直地面状态,以膝盖为轴心弯曲了90度。靠墙静蹲练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1)控制高度: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下蹲角度之后,可以在脚尖处的地面上画条线做个标记。这样下一次练习的时候就能知道蹲到什么样的角度了。如果每次角度不同,一次高一次低的,就没办法掌握练习的量了。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力量提高可以轻松完成五次之后,就把脚向前移动半步,蹲得更低一点,练习的强度就又增加了。(2)根据需要控制时间:如果希望提高耐力,可以蹲得高一点,屈膝角度小一点,每次蹲到力竭为止。所谓力竭,就是实在没有力气了,蹲不住了。这样每天练习3-5次,每次之间的间隔是1-2分钟。如果是希望提高绝对力量,增大肌肉的体积。就可以蹲低一些,在90°附近,这样就会很快达到疲劳力竭。找到一个大约只能坚持1-2分钟就力竭的角度,1-2分钟为一次,间隔15-30秒,5-10次连续练习。要注意的是,不要认为蹲得越低强度就也大,屈膝超过100°之后力距就会减小,股四头肌受力反而变小了。下面是四种不同方式的的靠墙静蹲:A:静蹲的标准姿势。角度比较小(就是蹲得比较高)。B:角度比较大的静蹲(就是蹲得比较低)。可以看出来,无论蹲得高低都是保持膝关节和脚尖在一条垂线上。C:单腿静蹲。支撑身体的是需要强化肌力的腿。D:平衡板上的静蹲。最后我照例啰嗦几句: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关节,是最容易受伤的,而且受到的损伤也是五花八门。虽然静蹲对较常见的髌骨软化、轻度的骨性关节炎有好处,但无法治疗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等疾病,如果膝关节有不适,明确诊断是关键,排除了后面说的这些疾病,再采用这些训练方法才是最可靠的。此外,今天讨论的靠墙静蹲只是诸多运动康复的手段之一,千万不要认为只要膝关节伤我就蹲就行了。对于疾病,系统科学的康复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对于组织恢复的不同时期应该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而言之,就是这个训练动作得用在合适的时候才能发挥功效,具体该如何掌控还是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哦。(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知乎)

发布了文章

痛风,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呵呵~

转眼年就过完了,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想必大家春节期间都吃得挺好的吧,可是每次过年过节,我都会碰到几个被痛风折磨,无法享受节日乐趣的病友。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谈谈痛风吧。痛风是什么?痛风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医学文献中就有关于痛风的记载。多见于社会上层人士,如达官贵族、才子佳人,因此又称之为 “ 富贵病”。 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直到13世纪人们对痛风仍然束手无策,甚至认为痛风是由于魔鬼啃咬脚趾所致。而如今,痛风已成为我国同糖尿病一样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很多人以为痛风顶多就是脚趾头痛或者关节痛(痛风性关节炎),实际上,痛风对人最大的危害并不是因为关节炎的发作,而是主要内脏器官的受损,数据统计,痛风患者若五年内没有正规治疗,50%的病人会受累到肾脏,引发肾功能障碍,这可能是若干年后痛风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痛风的病因:痛风是因为机体代谢紊乱,使得一种叫“嘌呤”的代谢产物大量产生。一般情况下,嘌呤会被人体转变成尿酸,从小便中排出。但是如果尿酸升高的幅度超过机体排泄的能力,就会产生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如果不治疗的话,尿酸蓄积就会呈结晶化,在身体的许多器官组织中沉积,在关节沉积的话,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在肾脏沉积,会引起肾功能不全。在尿路沉积会引起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和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也存在相关性。可见,人体代谢嘌呤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痛风的发作。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痛风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我查阅了一下文献,现在的最新观点认为:痛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难治性疾病(2013年欧洲年会共识)。既然痛风可以治愈,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部分医师未认识到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不重视降血尿酸治疗。二、患者缺乏痛风治疗相关知识,治疗不规范。常常表现为:1、不重视早期治疗。 2、只在痛风发作期治疗。 3、长期滥用止痛药、糖皮质激素。 4、过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不能坚持血尿酸规范化达标治疗。 5、过度控制饮食。 6、对非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复查)不重视。如果这些没做好, 结果就是痛风反复发作,出现持续性关节炎、肾结石、痛风石,甚至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等严重的不可逆的并发症。因此,必须规范化治疗痛风,治愈痛风,避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早期痛风治疗指南只强调急性期的治疗;近期痛风治疗指南不仅强调急性期的治疗,同时开始关注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尤其是分层的降尿酸治疗。痛风治疗最新的最佳方案:药物+非药物综合规范化治疗。坚持规范化治疗,就能逐渐减少痛风发作,直至不再发作痛风,最终逆转和治愈痛风。 痛风综合规范化治疗由六个方面组成:一、痛风的非药物治疗,这一点其实最重要,总结起来就是12个字: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饮水。(一) 管住嘴:体内20%的血尿酸来源于食物,控制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尿酸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作用。选用低嘌呤食物,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汤、肉汁、海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尽量少吃)。避免酒精饮料,特别要避免饮用啤酒(因为啤酒中含有丰富的嘌呤)!牛奶、鸡蛋、精肉等是优质蛋白,要适量补充。嘌呤易溶于水,肉类可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注意:饮食控制必须兼顾到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热量的合理均衡,过度控制饮食有害健康。严格控制饮食只能降低70-90μmol/L血尿酸,不能只吃疏菜、水果,否则会因为饥饿、乳酸增加,痛风更容易发作。(二) 迈开腿:坚持适量运动,痛风患者比较适宜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运动量要适中,关键是要长期坚持。(三)  控体重:控制体重使体重达标可有效预防痛风的发生。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四)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增加尿酸排泄。以水、碱性矿泉水、果汁等为好,不推荐浓茶、咖啡、碳酸饮料。二、碱化尿液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将尿pH维持在6.5左右最为适宜。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对胃刺激比较大,可间断性服用,不建议长期连续服用。三、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2006年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关于痛风防治建议中强调,积极控制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戒烟,是痛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四、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五、使用合适的药物把血尿酸控制到目标值血尿酸控制在血清饱和浓度之下,而不是达到正常值即可,血尿酸 >400μmol/L仅仅减慢了进展而不能逆转病情。国外的资料,有效的降尿酸治疗可以缩小痛风石。痛风石下降速率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血尿酸越低,痛风石缩小速度越快。尿酸理想目标值1:血尿酸<360μmol/L能有效防止痛风的发生及复发;尿酸理想目标值2:血尿酸 <300μmol/L可以减少和消失痛风石,可预防关节破坏及肾损害。说了这么多,痛风病人到底该吃什么?吃多少?是病友们都面临的一个大难题。食物的品质、产地、成熟程度、水分含量等因素都会影响食物的嘌呤含量,有些食物还没有嘌呤含量测定的数据。病友的年龄、工作强度、身高、体重等各种不同因素决定了病友们的饮食结构不可能千篇一律。低嘌呤饮食控制必须兼顾到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热量的合理均衡。怎么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既能满足到身体的营养需要,又能控制血尿酸达标,还能尽量减少维持药量呢?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跟大家分享(划重点啦):①优先选择低嘌呤含量的食物。②不吃动物内脏、啤酒、肉汁、浓汤等高嘌呤含量的食物。③尽量少吃或不吃菌类、豆类、豆制品。④嘌呤易溶于水,肉类先煮一下再食用。⑤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食物数量,保证充足的营养。⑥使用最小剂量药物控制使血尿酸达标。⑦勤查血尿酸,通过检查结果反推饮食结构和用药是否合理,控制稳定后就有了适合自己的食谱。最后,尿酸控制得怎么样,还得定期复查,每2-5周测定一次尿酸,尿酸测定是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也有利于判断患者对治疗药物的依从性。做到这几点,想必您不会再受痛风的困扰啦。

发布了文章

美国梅奥诊所:膝半月板撕裂为什么容易伴随骨关节炎?

半月板撕裂是极其常见的膝关节损伤,运动员是最好发人群,经常可以从他们身上听到关于半月板撕裂的经历。实际现实中上,任何年龄段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半月板的撕裂。什么是半月板?三块骨头汇聚在一起构成了膝关节:股骨(大腿骨),胫骨(小腿骨)和髌骨(膝盖骨),在膝盖的股骨和胫骨之间,存在两个楔形的软骨片,我们称之为半月板。半月板主要用于缓冲膝关节的作用力,减轻物理摩擦,同时对膝关节提供稳定性的保护。半月板撕裂是一种什么伤?半月板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出现撕裂,通常而言,半月板的撕裂会在运动/活动期间突然发生。高强度的运动(足球、篮球等)很容易导致半月板的撕裂,少部分时候,下蹲或膝盖的弯曲也会导致损伤,引起半月板撕裂。在老年人群众,半月板撕裂通常发生在软骨磨损和功能减退之后,如果半月板由于老化而功能变弱,膝关节简单的扭曲活动都可能足以引起其撕裂。半月板撕裂有多种类型:“桶柄”、“横向”、“纵向”、“翼片”、“鹦鹉嘴”和“撕裂角”等,该名称基于在半月板上发生撕裂的位置。半月板撕裂的症状有什么表现?半月板撕裂的第一个迹象往往是膝关节感觉到“滑动”。通常与半月板撕裂有关的其他症状包但不限于括疼痛、僵硬、肿胀、膝盖锁定,或感觉膝关节似乎要“滑出”,并且膝关节的灵活度明显受到抑制。一块撕裂的半月板容易与周边骨骨质分离,从而导致关节松弛,诱发膝关节弹起滑出,膝盖滑动或关节的突然锁定。如何诊断和治疗半月板撕裂?MRI可以帮助检测半月板的撕裂,X光片很难显示半月板的撕裂,因为其撕裂发生在软骨而并非骨骼组织中。医生还可以利用McMurray测试来帮助诊断半月板的撕裂情况。在进行McMurray测试时,医生会弯曲和伸直患者的膝盖,同时轻轻扭曲其胫骨。感觉或甚至听到沿着膝盖两侧的点击表明半月板撕裂是存在的。半月板撕裂的治疗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撕裂的位置,年龄和活动水平。半月板的外三分之一具有比内三分之二更多的血液供应,也就是说半月板的外部血管更加丰盈,一般的损失可以自愈,或者简单的使用关节镜手术即可修复。通常修剪掉半月板的内部(较少血管部分)的撕裂,因为撕裂的边缘通常不能合并一起生长。康复通常在膝关节固定术后再开始进行,如果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患者(R.I.C.E.)便是很重要的原则。半月板撕裂并伴随骨关节炎症根据美国梅奥诊所的数据,在美国每年有超过30万膝关节镜检查的患者同时患有半月板撕裂和骨关节炎。然而,虽然关节镜被认为仅对半月板撕裂有效,但其对于相关骨关节炎的有效性不太清楚。我们知道,关节镜检查对于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无效的。MeTeo研究(Meniscal Tear WithOsteoarthritis Research)用于评价超过300例半月板撕裂和轻度至中度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镜检查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通过对美国的七个矫形中心参与的这项研究结果发现,在手术和非手术组之间的功能改善并未出现明显差异。同时发现,接受物理治疗后的患者只有三分之一在六个月内继续接受了手术治疗。半月板撕裂会不会发展成骨关节炎?在美国的几项研究发现,半月板的撕裂会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另一方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通过半月板的分解和弱化(变性)导致自发性半月板的撕裂。在MRI上观察到的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提示早期的骨关节炎。即使通过手术切除帮助消除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仍可进一步发展。部分半月板切除术与全部的半月板切除术相比较,可能发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即在X射线上观察到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概率要低。也有证据表明,未手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仍然是(X射线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的重要且危险的因素之一。参考来源:The role ofthe meniscus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cause or consequence? Englund M et al.Radi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09 Jul;47(4):703-12.Themeniscus in knee osteoarthritis. Englund M et al. Rheumatic Diseases Clinics ofNorth America. 2009 Aug;35(3):579-90.Meniscaltear in knees without surge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adiographicosteoarthritis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rsons: The MulticenterOsteoarthritis Study. Englund M et al.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2009Mar;60(3):831-9.Jeffrey N.Katz, et. al. "Surgery versus Physical Therapy for a Meniscal Tear andOsteoarthritis." N Engl J Med 2013; 368:1675-1684 May 2, 2013DOI: 10.1056/NEJMoa1301408MeniscalTears. AAOS. February 2009.http://www.orthoinfo.aaos.org/topic.cfm?topic=A00358

发布了文章

半月板伤了,蓝瘦?香菇?看看这个吧~

什么是半月板? 半月板是镶嵌于膝关节的两个月牙形的纤维软骨。内外侧各一个。半月板有什么功能?首先半月板增加了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匹配性,承担股骨-胫骨间的基本负荷; 其次还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这点类似于汽车的减震装置。 半月板损伤的发病率?单纯的半月板损伤并不很多,常常是交叉韧带断裂的合并伤,或者是老年性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其中一个病理改变。 什么情况下半月板容易损伤?常发生于屈曲位时的膝关节扭转,所以足球、篮球等运动;另外也常发生于特别的职业,如举重运动员长期反复的负重下蹲等等。半月板损伤有什么表现?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活动时病人常感到"咯嗒"一声。伤膝立即像有东西卡住了不能动弹,称为"交锁",而且非常痛。经慢慢恢复后,又无意中听到"咯嗒"一声,膝关节立即恢复伸屈,称为"开锁",疼痛也随之减轻),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股四头肌萎缩。 如何诊断半月板损伤?1.病史:一般都有扭伤史。2.症状:上述临床表现。3.体征:关节间隙的固定压痛、麦氏(McMurray)试验、研磨试验等。4.影像学:主要是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MRl)有放射伤害吗?核磁共振(MRl)是电磁波扫描成像,与DR、CT的X射线完全不一样,没有放射伤害。核磁共振(MRl)报告半月板1、2、3级损伤是什么回事?正常:半月板为均匀的低信号。1级损伤:半月板内部小灶性的类圆形信号增高影,未达半月板表面,代表退变性改变。2级损伤:半月板内部线形的中等信号增高影,未达半月板表面,代表退变性改变。3级损伤: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的异常信号,可为线形或不规则形,通常代表半月板撕裂。1、2级损伤代表半月板的退变,不用处理,只有3级损伤才是真正的损伤(撕裂)。因此,看到报告上的1、2级损伤大家大可不必惊慌。半月板损伤后怎么办?扭伤膝关节怀疑有半月板损伤者,应该佩戴护膝制动,局部冰敷,尽早到医院找医生检查确诊。 半月板损伤能够保守治疗吗?对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一直是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人体组织的愈合主要取决于受伤的部位,若损伤部位血运丰富可能愈合能力较强,反之则不易愈合。但半月板属纤维软骨,其本身无血液供应,只有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界部分能从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应。因此,除极少数的边缘部分损伤后在制动的情况下(比如用石膏、支具固定)可以自行修复外,其余的绝大部分病人均不能愈合。切记:目前还没有任何试验证明有哪种药物能够治疗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损伤不作处理有什么后果?如果不作处理,不但损伤的半月板不能愈合,而且撕裂会越来越重,并且会造成膝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过早发生。半月板损伤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因为半月板不能自我修复,所以,对于青壮年,一般只要有半月板损伤,都应该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即使关节退变不重,因为半月板损伤导致了"交锁"、疼痛的情况,同样需要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切开手术可取吗?开放的半月板切除手术曾经是治疗的唯一方法,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出现以及不断发展,微创美观的关节镜手术已经是治疗半月板的金标准,开放式的手术不可取并被完全抛弃!关节镜下能够处理好损伤的半月板吗?关节镜手术通过2-3个3mm的微小切口,利用4mm的关节镜镜头,可以比肉眼更加清晰的显示包括半月板在内的膝关节内结构,并利用专门的精细手术器械,可以对半月板作各种各样的切除及缝合等手术。半月板缝合是不是比切除更好?很多人都知道半月板的作用很重要,因此总认为缝合比切除好,其实半月板的切除与缝合各有适应症,能够缝合的半月板就不应该切除,不能缝合的半月板千万不要勉强缝合,手术医生会根据术中的具体情况选择。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的原则是什么?关节镜手术医生都会遵循缝合、部分切除、次全切除、全切除的次序,在保证半月板残留边缘稳定、光滑的前提下,尽量多保留半月板组织。半月板损伤切除多少为好?半月板不是保留越多越好,必须保证半月板残留边缘稳定、光滑。只要及时诊治,即使不适合缝合,绝大部分病人采用最简单的部分切除将损伤的半月板修整为光滑弧形就能够达到目的,极少需要进行次全切除和全切除。半月板损伤术后还能够进行体育锻炼吗?不论是半月板的切除或缝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是可以进行体育锻炼的。但前提是运动的类型和强度应该与下肌肉力量及本体感觉相适应,这一点需要专业的医生或者康复师检查后才能确定,以膝关节是否疼痛作为评判标准可是很科学的哦。PS:运动时应佩戴护膝之类的保护装置。

发布了文章

“大夫,膝盖里有水,咋办咧?”莫慌,同学们往这里看

在门诊常常可以看见一种病人,拿着核磁共振的报告单来找我:“李大夫,我膝盖积水了,该怎么办啊?要不要开刀啊?能不能好啊?不会残疾了吧?”这一连串的问题和忧心忡忡的表情我可真是太熟悉了,几乎每天都会碰到,那今天就来聊聊“膝盖积水”是咋个回事吧。我们的膝关节活动频繁,每走一步或者上、下一次楼梯,髌骨和股骨都会发生直接的摩擦(运动的时候还会发生撞击),只要是摩擦就会对关节产生损伤,就像发动机需要机油润滑保护一样,人的膝关节内也有天然分泌的关节液来润滑,有了关节液的润滑,膝关节软骨之间的摩擦系数能降低到神奇的0.001(只有冰块与冰块互相摩擦时的八分之一),可见关节液——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膝盖里的水——对膝关节的运动而言可是不可或缺的好东西。既然关节液如此不可或缺,那关节液是不是越多越好呢?非也,正常情况下,膝关节液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也就是分泌和吸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每天有多少关节液被分泌,就会有多少关节液被吸收,这种微妙的平衡保证了膝关节液不多不少正合适,人才能迈得开腿。如果分泌过少,关节软骨就会因为摩擦而快速损耗,如果分泌过多或吸收过少,关节液堆积,就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也就会出现很多人报告单上说的“膝关节积液”了。搞清楚了原因,很容易就知道要避免“膝盖积水”,要从减少关节液分泌和促进关节液吸收着手。膝关节的关节液主要由膝关节滑膜分泌,其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如果由于膝关节软组织、肌肉、韧带、半月板等受到损伤后,滑膜受到刺激产生的炎症渗出,并且渗出大于吸收,导致积液累积,就会出现膝盖肿胀,关节积水啦。那么,这种因为过量运动造成的滑膜炎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是学习正确的运动习惯,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放松恢复,避免每次运动后细微损伤的积累,降低损伤的风险。其次要避免引起创伤和劳损的运动,减少过度的膝部负重和屈伸活动。锻炼股四头肌是一个重要和有效的康复和预防手段。直腿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积液吸收。如果是轻度积液可不必卧床休息,可以短距离行走及时康复。如果积液量多,就要适当休息立即进行专业的康复。PS:靠墙静蹲是练习股四头肌非常不错的方式,既安全,又实用。此外,对于饮食方面,应该少吃肥肉和甜食,少喝酒和咖啡。还有就是要注意避免被动吸烟。这些都可能加剧关节炎的恶化。不过,大家可适当多吃一些动物血和蛋类食物,鱼,虾和豆制品,富含氨基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膝关节积液的预防1.避免过度剧烈运动。长期的剧烈运动是诱发滑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使骨骼和周围软组织过度的受力和牵引,造成局部软组织的受伤,从而导致骨质增生。2.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基础训练。适当的锻炼,特别是关节的活动,可以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组织的渗透,从而减轻和预防滑膜炎,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增加基础训练可以加强膝关节的能力,使膝关节不易受伤,之前不怎么运动的人一上来就运动,受伤只是时间问题。3.及时康复膝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细微损伤应引起重视,不然慢慢积累起来,最终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成为不可逆转的疾病了。4.减轻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加速骨关节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受力不均,造成滑膜炎症。因此,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可以预防和减轻滑膜炎。最后,李大夫我还要强调一点,有一些较重的运动损伤,例如膝关节内半月板、韧带的撕裂,表现出来也是膝关节的肿胀,很多人做出来的磁共振也会有关节腔内积液这一条,要注意,这种有明确受伤史所积的“液”可并不是清亮的关节液,而是鲜红的血或血凝块,因为磁共振可不能准确判断积液的性质。而这种损伤,绝大多数是必须要行关节镜手术的,不然半月板、韧带的损伤无法修复,会导致一系列更严重的问题,所以这种情况还是要到医院看医生哦。

发布了文章

拄拐攻略——80%的人都不知道的隐藏秘籍

今天我来给大家谈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又很重要的问题——拄拐。说到拄拐,可能有人要不屑了:拄拐杖还不简单吗,小孩子都会的事情不用教了吧。大家有这样的反应并不奇怪,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碰到过病人各种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问题,却几乎没有人咨询过我关于如何拄拐的问题,可见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忽视程度很高。其实选对拐杖、用好拐杖,对于损伤的康复非常非常重要。一、 什么人需要拄拐简单的说,只要是正常行走受到影响,需要支撑物来辅助承担一部分体重的人都需要拄拐,具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因为单侧下肢受伤,不能正常行走的人。第二类是腿脚不利索,或者平衡能力减退的老年人,拄拐主要是为了预防跌倒。第三类是体重过大,下肢的关节负担过重的人,为了减轻下肢负担,日常生活中需要拄拐行走。二、调节拐杖的高度很多人的拐杖都是拿到手就用,要知道拐杖的出厂高度都是按包装和运输要求调整的,并不适合直接使用。所以拿到拐杖后首先应该调节高度。具体怎么调节呢,患者应穿平底鞋站立,两手自然下垂,然后测出手腕部皮肤横纹至地面的距离,这个尺寸就是拐杖的理想长度。拄拐杖时,拐杖腋托与腋窝间应该留有1-2指的距离,否则患者就会通过腋窝压在拐上支撑体重,容易造成腋神经损伤。握柄的高度为双臂自然下垂时的手腕水平,当使用拐杖支撑时,肘关节应可以适当弯曲。使用过低的拐杖需要弯腰,使上身前倾重心变低,不能按正常步态行走。另外,现在的拐杖底部一般都有橡胶,因为橡胶和地面的摩擦力大,可以保持拐杖着地时又轻又稳,不会打滑。三、如何拄拐拄拐杖时,保持身体直立的姿势,上臂夹紧,控制身体的重心,防止身体向外倾倒。手腕保持向上的力量。臀部应保持直立,不要后弯。柺杖的着地点应当在脚掌的前外侧部位。四、一个常见的错误——单拐到底应该拄在哪边?一侧下肢受伤后暂时不能完全负重时,医生往往会建议扶拐行走。但是正确的拄拐方式很少去交待。有的人自已摸索,有的人是问曾经用过拐的人。到底是拄健侧还是患侧?说实话,我估计很多人包括部分医生可能也并不清楚。有人会问:难道不是哪一侧损伤就拄在哪一侧吗?呵呵,不对!正确的做法是单拐应该放在健侧。拄单拐行走,拐杖要与患肢等幅、同步运动,即迈患肢与动拐杖同时进行,如果放在患肢同侧,拐杖与患肢同时向前移动,是不是很别扭?我猜“顺拐”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吧。扶拐练习行走,主要的目的是纵向前进,尽量减少横向移位。打个比方,正常人在走路时是手脚交替,左手和右脚同时,左脚和右手同时向前摆动。如果你的左腿受伤,当迈步向前行走时右手架住拐,就和伤腿一起前进,当您晃动好腿时,伤腿就可由拐杖支持,减少了伤腿的负重,起到了对肢体结构最好的支持作用,步态也会如常人一样自然多了。所以拐杖应该用在好腿一侧而不是伤腿一侧。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想明白,大家回忆一下,如果你单腿跳需要别人扶的时候是不是让人站在着地腿的一侧呢?不过,拄单拐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截肢患者的单拐是拄在患侧的。因为受伤后短期使用单拐的患者共同特点是双下肢等长,患侧肢体可以提供一定支撑。所以他们可以将拐杖放到健侧,使整个身体重心移向健侧,减轻患侧负重,让患侧行使行走功能但又不会过度劳累,以此促进康复。而截肢患者,患肢已完全不能提供支撑,需要拐杖来代替一侧肢体行使功能,只能放在患侧(李烨大夫讲科普,讲究的就是一个“严谨”!)。最后我再总结一遍拄拐的注意事项1. 身体的重量应压在手掌上,以手为支撑点(不是腋窝!),如果双上肢力量不足,不建议扶拐,可以用助步器或轮椅。2.消除可能造成跌倒的因素,不在湿滑、不平路面行走,还要防止绊倒。3.头晕无力、身体异样时,不要强行使用拐杖,否则跌倒可能造成新的损伤。4.单拐要拄在健侧!健侧!健侧!

发布了文章

又要变天啦!你咋知道的?旧伤又发了呗!

初夏的午后有几分闷热,大家围坐在院子里聊天避暑,老齐揉着自己的黄金右腿冷不丁来了一句"明天得加衣服,要变天",这句话虽然显得突兀,但大家却并无异议,因为多年来的经验证明l老齐的这条伤腿真的比天气预报还准,旁人不禁要问这是咋回事呢。那就听我细细道来吧...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中,一大半的关节炎患者 (67.2%) 表示,天气的变化加重了自己的关节疼痛。原有关节疼痛情况越重的患者,对天气变化越敏感。另外,女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也更容易受天气的影响。2016 年一项包括 6 个欧洲国家、共计 810 名患者的研究,分析了天气、气温的变化是否会影响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研究结果提示:空气湿度和气温的变化与关节疼痛有相关性。看来,老齐当年叱咤球场的黄金右脚现在还真有担当天气预报员的功能,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人体的皮肤和关节:皮肤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神经存在于真皮及皮下组织中。损伤如果深达真皮和皮下组织,就会形成瘢痕。伤后新生的血管和神经也在其中生长。当天气变化时,特别是暴风雨来临前,大气湿度、气压和温度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疤痕内的神经末梢能敏感地觉察出这种变化,神经纤维越细,对外界变化越敏感,局部就会表现为痛或痒。瘢痕内的血管舒缩调节与正常组织不同。受到寒冷、潮湿或低气压刺激后,一方面血管收缩,导致血流减少或流速减慢,造成局部相对供血不足,人体的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的排除,降低了疤痕组织对疼痛的耐受力。疤痕组织也会因刺激而收缩,这样也会对神经纤维产生挤压或牵拉的刺激,从而导致旧伤部位的疼痛。对于受伤的关节来说,寒冷、潮湿或低气压的刺激也会影响关节内关节液的分泌和循环,造成关节软骨营养不足,从而出现关节酸痛等不适。由此可见,变天导致的伤处疼痛根本原因在于温度、湿度、气压变化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知道了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好办啦。如何预防和减轻疼痛不适:1、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做好自身的防寒保暖工作。特别不要受潮湿和寒冷的侵袭。2、调整局部环境:尽量保持居住或活动场所干燥,远离湿冷的地方。阴雨天应减少外出。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应变能力,保持心情舒畅,多吃富含维生素、钙、磷的食物。4、平时可适当推拿,按摩、揉搓损伤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瘢痕,缓解神经压迫症状。5、如果已经出现不适,应及时进行治疗:可局部用热毛巾、热水袋等热敷;也可到医院进行超短波、红外线、脉冲电波等物理治疗,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缓解症状。

发布了文章

致残的头号杀手,超过一半的中老年人每天被它折磨,戳进来看看我们是怎么对付它的吧

今天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关节疾病,5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50%,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更是高达80%,近几年,骨关节炎的致残率已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老年人致残的头号杀手,目前全球范围内有10%的医疗问题源于骨关节炎。(据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资料显示,在各种常见疾病的致残率中关节炎总致残数最高,达17.5%)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应对骨关节炎带来的挑战。而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什么是骨关节炎呢,看过我以前文章的同学们肯定都明白,骨关节炎是人老龄化的必然结果,是全身器官老化的一部分,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时间果然是无情的杀猪刀啊)。作为一名主攻运动医学的医生,今天我们主要谈谈最常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哪些人容易得骨关节炎呢,也就是说关节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①年龄:从中年到老年,随年龄增长,逐渐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是重要因素。从30岁到65岁,患骨关节炎的风险增加10倍。50岁以上的人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能达到80%。②性别:男女均可受累,但以女性多见,尤其是闭经前后的妇女。③体重因素:肥胖和粗壮体型的人中发病率较高。体重超重,势必增加关节负重,促成本病发生。④关节损伤:任何原因引起关节的损伤,例如半月板、韧带损伤,关节内骨折都可改变关节负荷的传送,对关节软骨面局部的负荷和磨损增加,最终造成骨关节炎。⑤骨密度: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能力下降。因此骨质疏松者患骨关节炎的机率较高。⑥不当运动:经常爬山,频繁上下楼梯,过量运动等。⑦下肢力线异常,例如膝关节内、外翻(也就是俗话说的罗圈腿、X型腿)等引起膝关节负重不平衡,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那有人要说了,我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医院,关键是去了耗时耗力,做了一堆检查也不一定查得出问题,就医体验很差,那怎么用简单的方法知道自己有没有骨关节炎呢?我来教大家几个简单的判断方法。第一条:体重指数。请拿出您的智能手机,调出计算器来算体重指数(BMI),用您的体重(以公斤为单位)除以身高(以米为单位)再除身高(以米为单位),就得到了体重指数啦,很简单吧。得到的数字18.5-23.9为正常,24-27为过重,28-32为肥胖,高于32就是非常肥胖啦。下面我们以高晓松为例,看看他胖不胖吧,高自称微胖,体重78kg,身高1.78m,那么:78÷1.78÷1.78=24.618,看来他不只是脸大,他是真的超重啦。第二条:关节活动受限。正常情况下躺在床上,膝关节可完全伸直,腘窝部可贴于床面;而当膝不能完全伸直时,腘窝后可插入手掌。第三条:关节畸形。膝关节骨关节炎发展至一定阶段,会逐渐出现膝内翻畸形,正常人两小腿并拢时是直的,即两膝关节与两踝关节可同时接触在一起,膝内翻时,两踝关节可接触在一起,而两膝关节不能相接触,中间有空隙。由于膝关节骨关节炎通常是双侧的,两侧膝关节贴不到一起,就成了罗圈腿。如果您年龄在40岁以上,走路时感到膝或髋关节痛,常在走长路之后发生,或在下楼时感到腿软及膝痛,体重超标,就应该警惕是否患了骨关节炎了。如果还有上面第二条或第三条的症状,那么很不幸,您的关节炎已经比较严重了。通过上面的自我检测大家可以初步判断一下病情,那如果不幸得了骨关节炎,该怎么治疗呢?从之前的主要病因可以看出,骨关节炎是人体老化的必然结果,是全身器官老化的一部分,虽然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但只要科学、规范的治疗,该病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那么应该怎样治疗呢,大家来看下面这张图:上图表示骨关节炎按病情轻重呈金字塔形分布,症状较轻的患者最多,用金字塔的最底层表示,越往上症状越重,患病人数也逐渐下降,其对应的治疗方法也呈阶梯式上升。金字塔的第一层:代表对绝大多数病人有效的办法,就是合理饮食,减轻体重(减肥)啦。一般来说应该戒烟限酒,多吃富含维生素及钙质的蔬菜及水果,避免高盐、高热量饮食。据统计,减重5kg就能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达50%。成功减重的人,绝大部分膝关节疼痛的症状能消失。金字塔的第二层:理疗及下肢肌肉力量锻炼,通过如热敷、红外线、磁疗等物理疗法能缓解关节疼痛症状。而对于爱运动的人来说,功能锻炼(主要是大腿的股四头肌),是更有效的办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练习股四头肌安全又有效的方法——静蹲,如果您90° 静蹲只能坚持不到40秒,则说明股四头肌力弱,如果通过锻炼,能达到2分钟者,70%的人症状会明显改善,这一神技如何练就,请参阅我之前的文章关于静蹲——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儿。如果能严格做到如上两条,绝大部分关节炎患者症状能得到明显好转,治疗上就不需要更上一层楼啦,但事实上,这两条看起来容易,坚持还是挺需要毅力的,如果疼痛缓解不够彻底,那您可能就要适当结合下一步治疗了。金字塔的第三层:对于膝关节疼痛较重,或股四头肌锻炼还没有达到标准的患者,可以结合药物治疗。目前对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改善症状类药物,一种是改变病情类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标”和“治本提到治标的止痛药,可能很多人会有抵触心理,事实上,消炎镇痛类药物仍是治疗骨关节炎最常用的方法。这类药物的特点是治病短平快,用药后基本能迅速达到“腰不酸、腿不疼”的状态,想迅速提高生活质量就得靠它啦。改变病情的药物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注射剂,主要是玻璃酸钠类药物。将其注射到关节腔内可以直接提高关节内透明质酸的含量,增加润滑作用,激活软骨组织的自身修复过程,抑制软骨基质的分解,增加蛋白多糖的聚集,诱导内源性透明质酸的产生,此外还有抗炎、封闭痛觉感受器等作用,说了这么一大堆您可能看不太明白,但归根到底其原理类似于给汽车的发动机做个保养,给它添加一点机油来避免发动机的磨损,这样说就很好懂了吧,玻璃酸钠就相当于关节的润滑剂,对早、中期骨关节炎患者疗效较好,对晚期骨关节炎也有一定的疗效。另一类改变病情的药物是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它通过恢复关节软骨细胞的功能来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保护关节软骨的有效药物,但这类药物起效较慢,疗效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金字塔的第四层:保留膝关节的手术。主要有截骨术、关节镜手术、自体或异体软骨膜、软骨移植术。手术方法虽然较多,但其目的均是通过各种外科手段促进关节内的致病因素,调动恢复机制,减轻疼痛、提高功能、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其中,关节镜手术和截骨术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疗效最确切的经典治疗手段,这也是我们运动医学科在省内开展得最早、例数最多的手术。事实上,通过关节镜手术治好了一侧,回头来我科要求做另一侧膝盖的患者不甚枚举。通过以上手段,90%以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那么,金字塔尖上还剩下10%的重度患者该怎么办?毕竟前几种治疗方案对他们而言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咱们还有一个大招——金字塔的第五层:关节置换术。目前的膝关节置换包括半关节置换、单髁置换、全膝关节置换。虽然方式五花八门,但目的都是一样,就是把坏掉的,引起疼痛的组织去掉,换成人工的放进去来,就像汽车轮胎一样,跑了几万公里后轮胎磨损了,换成新的就又能愉快的前行啦。膝关节置换虽然是骨科里较大的手术,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我科已经是一项技术上非常成熟的“常规”手术了,其特点是关节症状缓解彻底,并且可以很快恢复生活质量(一般术后2-5天就可开始下地活动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高龄人口越来越多,终末期的骨关节炎也越来越常见,这项手术在我科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新标准,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但其实关节退变,特别是负重关节(主要是膝关节和髋关节)最早可在20岁就开始了。因此,应对关节炎,重在预防和保护,而治疗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病情所处的阶段。如果您已经有膝关节不适的症状,不妨按本文所述,采取与症状相匹配的阶梯治疗方案,相信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当然,不放心的话来我的门诊来与我交流更是万无一失啦,每周五下午,我在二楼专家门诊等着您,有事您说话~

发布了文章

李烨大夫流言终结者之——跑步百利唯伤膝

跑步因为简便,减脂效果好,一直是最普及的有氧运动,但膝关节疼痛是跑步人群中最常见的伤痛,因此跑步界一直流传着“跑步百利唯伤膝”的说法。甚至有人说:“只有这种跑法才不会伤膝盖”。但这娃的颈椎保不保得住可就不好说了。 言归正传,跑步真有那么可怕吗?避开民间那些神棍专家们的说法,我们先来看一篇靠谱的结论:2017年6月,国际著名的医学权威期刊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发表了一篇名为“跑步与关节炎”的研究报告,给这个流传甚广的争议画上了句号。在25份研究(总计125810人)报告中,选择17份(总计114829人)进行分析得出:竞技跑步者的膝关节炎患病率为13.3%,久坐不动人群的膝关节炎患病率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膝关节炎患病率仅为3.5%。对比健康跑者,久坐不动人群关节炎患病率高达三倍!另外,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在长达二十年的针对跑步对膝关节的影响的研究得出结论:长跑并不会增加患膝关节炎的几率。因此,“跑步伤膝”的说法,不过是煞有介事,以讹传讹的流言。但也有调查显示,中国超过1/3的跑者曾经膝关节受伤,约1/5的跑者有脚伤或腰伤,没有伤病的跑者仅占15.7%!那宝宝到底能不能跑步啊?讲真,冷静分析一下,说跑步伤膝不对,改说跑步费膝倒是有那么一点点道理,因为膝盖的作用不是帮助你弹跳或者奔跑,而是帮你在运动中缓冲压力、减少伤害,这就决定了,膝关节就是一个某种程度上的”消耗品”!但我们又知道,适度的运动会让膝关节更加强健,所以只要把握好锻炼的强度,你就可以在运动中受益,总是说这也费膝盖,那也费膝盖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好比说,,,吃饭费牙不?咀嚼过程就是不断硬碰硬也过程,肯定也费,就算吃软的牙齿也会慢慢老化磨损,但没有人会因为怕费牙而不吃饭吧,因为这个“费牙”的时间很漫长,同理,只要你用科学的方法锻炼,就能把膝盖的使用期限延长到你几乎无法察觉到“废膝盖”的程度,在这期间,我们从运动中获得受益已经足够大,这就完全可以了。其实,简单说来就是一句话,不是跑步本身伤膝,不合理,不科学的跑步才会伤到膝盖。那么,李大夫我作为一名有正义感的流言终结者,靠的就是摆事实,讲科学!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些膝关节是如何被“废”掉的。一、伤膝的原因膝关节的构造本身就复杂而精密,加上跑步又是一个很复杂的动作,而且牵涉到很多相关因素,因此导致膝痛的原因有很多。1.客观因素包括解剖结构的不合适(扁平足 高弓足 膝关节内、外翻)、体重过大、不合适的跑鞋、跑道等。解剖方面,髌骨内外侧的大小不等、髌骨向外突出、髌骨在髌骨沟内的异常运动都会造成髌骨与股骨不正常的碰撞,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而膝关节软骨的损伤或老化又会降低吸收震荡的能力,因此两者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膝关节疼痛。而一些先天性的结构异常,例如足弓过高(高弓足)、过低(扁平足)、膝关节内外翻等也会加重膝关节劳损。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异常也会对膝痛的形成推波助澜:大腿后部的腘绳肌、小腿后部的小腿三头肌过度紧张会让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加,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前要热身的道理。而有些人处于下肢伤后的恢复期,存在大腿肌肉萎缩、力量减退的情况,这样去跑步会导致髌骨在髌骨沟内异常运动,也容易导致膝伤。此外,膝痛还跟性别有关。女性跑友的膝痛率是男性的2倍之多。这是由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女性的骨盆更宽阔,这就使得女性有着更大的Q角(Q角是指胫骨结节和髌骨中心的连线与髌骨中心和髋骨髂前上棘之间连线的夹角。成年人Q角的平均值约为15度),Q角过大或过小都会让髌骨在膝关节运动时受到的压力增加,因此更容易膝痛。体重对跑步也有很大影响,跑步着地时,人体会受到来自地面2-3倍体重的反作用力,以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来说,以地面反作用力2倍计算,每一步膝关节将受到120公斤的冲击力,如果跑10公里,以10000步计算,整个过程人体将累计受到1200吨的冲击力!如果体重增加10公斤,这个数字会增加200吨!很多微胖界人士抱着减肥目的去跑步,结果肥肉未减膝先伤,就是这个原因,因此,跑步前需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制定跑量。此外,为了减轻跑步过程中膝关节的冲击力,选择合适的跑鞋,专业的减震跑道或跑步机也很重要。2.主观因素主要包括跑量 跑姿 运动习惯(热身、拉伸)等跑量导致的膝痛在年轻、业余跑步爱好者中更容易出现。这可能是年轻、业余的跑步爱好者一方面自恃身强体健,跑起来不免有运动量过大的时候,另一方面因为业余,对于一些专业的运动保护知识不了解,在跑步一段时间后,喜欢盲目的增加跑量、贸然增加速度,这会造成膝关节负荷成倍增加,软骨损伤与修复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出现了膝关节伤痛。 另外,在休息不足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高频率、长时间的的耐力跑,会影响肌肉力量的正常发挥。这种“肌肉功能障碍”,减少了肌肉对关节负荷的吸收,也易导致膝关节损伤。此外,良好的跑姿也非常重要,因为跑姿不合理,将导致膝关节受到额外的冲击力,从而将你好不容易积累的力量训练效果毁于一旦。力量训练好比保养关节,而不合理的跑姿意味着损耗关节,保养再好,也赶不上持续的损耗。那么,什么样的跑姿会导致膝关节容易损耗呢?跑友们应当极力避免脚跟着地,着地点远离重心,同时膝关节伸直锁死的着地方式,这种跑法对于膝关节伤害极大!所以说着地时下肢关节要保持S型弯曲,才能最大程度缓冲冲击,怎么才能实现下肢S型弯曲呢?很重要一点:着地点靠近重心,这样就能让膝关节在着地时保持弯曲。换句话说,前脚掌还是后脚跟并不是着地的关键所在,着地点靠近重心,才是最为合理的着地方式,至于是前脚掌还是后脚跟都是允许的。二、伤膝后的症状与跑步有关的膝痛通常发生在两个部位,一个是膝盖前方,一个是膝盖外侧。所以,很多人把膝前痛和膝外侧痛都称为“跑步膝”,也就是说,其实跑步膝是两个疾病的概称。膝前痛:主要是髌股关节综合征,又称髌骨劳损、髌骨软骨软化症。主要症状包括:膝盖前方痛但定位不明确;刚开始活动时疼痛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减轻,但后半程又加重;上下楼梯疼痛加剧,下楼时尤为明显;久坐站起时膝盖酸痛。膝外侧痛:主要是髂胫束摩擦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膝外侧疼痛;感觉大腿远端外侧和膝外侧紧张;跑动一段距离之后,疼痛出现并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加剧,严重者只能直膝而行;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能够缓解,一旦开始跑步又会发作。当然,还有一些跑者会表现为膝盖下方疼痛(常见为髌尖末端病)、膝内侧疼痛(常见为鹅足腱滑囊炎)、膝后疼痛(常见为腘绳肌止点拉伤),但这些伤病发生率低于膝前痛和膝外侧痛。跑步时出现的膝痛当然是一种不好的信号,它提示膝关节承受了较大负荷或者出现了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适当休息无疑是必要的,休息本质给予膝关节足够时间修复和恢复,但问题是休息就能完全养好膝关节吗?很多时候并不能!休息属于被动的、治标的方法,一旦恢复跑步或者跑量增加,疼痛很有可能再次出现,因为跑姿不正确、肌肉力量差等导致膝痛的常见问题,并不会因为休息而有丝毫改变,当你的肌肉力量不足以支撑长时间跑步,并且错误跑姿使得你的膝关节压力较大时,你难免陷入“跑步-休息-再跑步-再休息”的恶性循环。此外,长时间休息也会带来肌肉萎缩、力量下降问题,缺乏肌肉保护的关节要稳定性更差,关节负荷更大,陷入越休息越疼痛,越疼痛越不敢运动的噩梦之中。膝痛的原因搞清楚了,那如何避免就简单啦。首先,我们需要排除解剖结构的异常,包括体重太大,高弓足、低弓足,膝关节内、外翻等,排除方法也很简单,体重就不用多说了,足弓是否异常,一个脚印就能大致判断。然后,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可以制定相应的跑步计划,包括跑多长时间,多长距离,每周跑步的频率,体重偏大的人如果不适合跑步,需要先通过控制饮食,游泳等方式减轻体重才能开始跑步。对于高弓或者低弓足,市(tao)面(bao)上也有各自对应的足弓垫可以购买。其次,选择合适的跑鞋和跑道,纠正不正确的跑姿,充分的热身和拉伸,都是避免膝关节受伤的重要因素。此外关于跑姿,除了跑步习惯,还和疲劳程度有关。例如小明同学计划今天跑8km,但当他跑到6km的时候就感觉有点吃不消了,虽然很想提前结束,但想想这两天在人民广场吃掉的炸鸡,跟同学聚会喝掉的啤酒,晚上吃的那顿烧烤,小明咬咬牙还是把最后2km坚持下来了,虽然最后成就感满满,但第二天就发现膝盖疼得走不动路了。因为小明在肌肉疲劳的情况下强撑着跑最后2km,跑姿肯定不能保证,疲劳的肌肉不能为关节保驾护航,膝关节自然容易受伤。那么,那些不幸已经伤了膝盖的宝宝们该怎么办呢,大家可以移步这里,参照我以前的几篇科普小文来锻炼,调整。健身房里的流行病--膝关节痛干货分享——怎样保护我们脆弱的膝关节?关于静蹲——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儿此外,还有一些很好的锻炼方法,以后有空再和大家探讨。最后关于运动医学,我还想啰嗦几句。我碰到过的很多膝痛跑者其实之前也看了不少医生,但大多数医生因为对运动医学不太熟悉,往往建议患者“不要再跑了”,然后开点药就打发掉了,而跑友的疼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也造成了跑步伤膝的流言愈加根深蒂固。其实运动医学科的大夫更加熟悉和擅长运动损伤这一细分领域,而康复医学科的大夫和治疗师更加擅长恢复你的运动功能。看不对科室,当然就得不到最专业的治疗。此外,作为新兴学科,我国运动医学起步也比较晚(当然了,通过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目前的运动医学水平已经很高了),许多医院宣传不够,患者也不知道有这么个专科,也加剧了跑友看病难、看不好的问题。总之,大家对“跑步百利唯伤膝” 的说法大可不必在意,而“好好休息,祝你早日康复”这样的传统用语也可以被拍死在沙滩上了,因为也许我们更应该说“运动起来,才能助你早日康复”。

发布了文章

李烨大夫流言终结者之——喝骨头汤补钙?

老张是我们科最近收治的一个骨折病人,住院期间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也挺顺利,本来都准备拆线出院了,但老张从一开始住院就寻思着我这骨头伤了得补钙吧,怎么补呢,大家都说骨头汤最补钙,于是老张的老婆天天给他熬骨头汤喝,这骨头没见长多快,倒把胰腺炎搞发了,最后还不得不转到肝胆外科去住院治疗,真是后悔莫及。其实骨头汤不补钙这个谣言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电视里也经常辟谣,但所谓“三人成虎”,再严谨、详细的科普也敌不过三姑六婆、街坊邻居的情深意切,我接触到的病人里,对这个观点将信将疑,宁可信其有的仍然占大多数,所以我们医院楼下那几家煨汤馆生意一直红红火火,排骨汤也一直是我们医院食堂点击率最高的几个菜之一。作为一个骨科医生,今天就来全方位吊打这个观点吧。先来说一个段子:一个人体检时被告知缺钙,他说那我回家去多喝点猪骨头汤。医生不紧不慢地说:“现在的猪都是三、四个月出栏,吃饲料长的太快,它比你还缺钙,它都不知道用什么补钙,你还指望它?”笑话有点夸张,但补钙这事儿还真不能靠骨头汤,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首先:骨头汤里到底有没有钙?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研究,用1公斤猪骨头煮汤两小时,每100克汤中的含钙量只有不到6毫克,这样一个含钙量是个什么级别呢,看下面这张图您就明白了。小小一盒牛奶就能吊打骨头汤了……而人体每日所需的钙质是多少呢? 这样算的话,一个人如果想靠喝骨头汤来补钙,他每天大概要喝400碗,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呃,想胖成球也不能这样吧。所以总的来说,想靠喝骨头汤补钙是很不现实滴。那么爱思考的同学要问了,当我喝骨头汤的时候,我到底在喝什么?其实,骨头汤里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其营养含量并不高,但因为有些煮出物的氨基酸有呈味性,所以味道很鲜,也含有胶原蛋白(吃下去的胶原蛋白,是否会靶向性的吸收和利用这个得视具体情况),所以骨头汤具有很好的开胃的作用,对于体质虚弱,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的病人来说是合适的。当然,对吃货来说,神马好吃的都是合适滴!总之,骨头汤中虽有一定的营养,但脂肪含量太高,喝多了可很容易长胖,而且它跟补钙可以说基本扯不上啥关系。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骨折病人到底需不需要补钙?其实这才是关键性的问题,不管吃什么,怎么吃,都需要结合人体需求,也就是骨折的病人是否存在补充钙质的需求呢,我从骨科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吧。当人体骨折后,首先会形成局部血肿,在伤后八小时,体内“清洁工”——吞噬细胞开始清除骨折断端的残渣,24小时达到高峰,并可持续2周。同时,体内的“建筑工”——成纤维细胞开始形成肉芽和纤维组织,使骨折初步得到修复。换言之,两周以内游离钙是不参与骨折修复的。那么两周后呢,在骨的修复期间,成骨过程主要依靠的是骨组织的骨膜和骨髓,而骨膜和骨髓在对受损骨骼进行修复的过程中需要的是骨胶原,并不是钙质。所以骨折的修复只需要少量钙质,是人体正常摄入钙质所能达到的剂量,并不需要特别补充。换言之,两周以后游离钙也是不参与骨折修复的! 此外,虽然钙是构成骨质的主要原料,但是由于患者发生骨折需要固定,骨折处功能活动很少,有的骨折患者甚至需要长期卧床,所以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并不多,体内有充盈的钙质供给,所以,大多数骨折患者并!不!缺!钙! 不过也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病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而出现的骨折。简单来说,就是骨质疏松了,变脆了,骨头经不起摔倒,扭伤,甚至颠簸等暴力而出现的骨折。这种病人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而且以绝经后的妇女为主,他们骨质本身都比较脆,本来就应该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后则更应该加强,而补钙,只是抗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一小部分(具体改天再详细探讨)。虽然骨折病人并不需要专门补钙,但钙质在体内存在补充和丢失的动态平衡,我国人口钙质摄入量还是相当不足的,因此平时还是要注意补充,那真正含钙高的食物有哪些呢?1.芝麻酱芝麻酱的含钙量比蔬菜和豆类都高得多啦,经常食用对骨骼、牙齿的发育都很有益~~吃多了还可以防止头发过早变白或脱落噢。同时,芝麻含有大量油脂,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所以对我们常吃热干面的人来说,只要加的芝麻酱够地道,多半都不缺钙啦......)2.牛奶牛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食物啦~牛奶的营养成份很高,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常见的普通牛奶就是补钙的最佳奶类了。3.豆腐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钙,凝固豆腐的时候还要加入含钙的凝固剂,所以只要吃200克北豆腐,就可以满足一日钙需要量的1/3,比喝半斤奶还要多。而鱼肉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加强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豆腐炖鱼,不仅味道鲜美,更是补钙健骨的绝配。4.芥菜芥菜的钙含量比牛奶还高,而且钙的吸收率跟牛奶相当,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作为一种蔬菜,真是太优秀啦。5.海参海参含钙量丰富,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这才真正的是健康食材啊。6.紫菜富含胆碱和钙、铁,还能增强记忆、治疗妇幼贫血、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和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7.虾皮虾皮的含钙量很丰富,可以高达2000mg/kg。其他如:黑木耳、海带、黑豆等,钙的含量也很高。至于通过药物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这个就说来话长了,今天时间有限,且听李烨大夫下回分解。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