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026万163

真相放大镜

微医官方健康号,寻找事实真相,破除健康谣言!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感染
高血压
过敏反应
肿瘤
感冒
出血
糖尿病
中毒
怀孕
癌症

发布了文章

为什么奥运冠军都爱吃香蕉?一起来看看蕉蕉的秘密!

2020东京奥运会已经圆满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为祖国带回88枚奖牌🥇好成绩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很多精彩的画面。在上周的女乒单打决赛上,中国队选手陈梦获得冠军,与她夺冠新闻一起火的,还有她中场休息时吃香蕉的动图👇🍌:“能和奥运冠军一起火,本蕉感到很荣幸~”其实不只有陈梦,中国队的其他选手也爱吃香蕉!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运动员都喜欢吃香蕉呀?(网友评论)不 不 不,当然不是这个原因。真正的原因让我们一起往下看👇香蕉的营养价值牛在哪?首先,香蕉的含糖量高,成熟的香蕉每100g糖分可以达到15%以上,饿的时候吃个香蕉能快速为身体补充能量。其次,香蕉拥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钾、磷、镁以及各种维生素。吃一根香蕉既顶饿还能补充这么多微量元素是不是很赞👍!除此之外,香蕉中的抗性淀粉可以在肠道中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对于肠道健康有帮助。想夺冠,吃香蕉?但……吃哪个水果不能补充热量?补充微量元素?为什么运动员们偏偏喜欢香蕉呀?当然是因为香蕉对运动员而言还有其他好处啦!01缓解肌肉紧张 香蕉较其他水果更为富含的钾元素有利于降低神经肌肉的紧张度,帮助运动员保持身体细胞的电解质平衡,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状态。02快速补充能量微医君在上面也介绍啦!香蕉中碳水化合物丰富且富含膳食纤维,在为运动员快速补充能量的同时,还具备消化负担小,代谢负担也小的优点。03饱腹感强香蕉水分少,作为固体食物易产生较强饱腹感,而且也能让运动员避免出现频繁上厕所的状况。微医君觉得陈梦会选择香蕉当作自己中场休息的小零食,肯定也有这部分原因🤔。04调节情绪香蕉还有这功能?可不是嘛,香蕉富含的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镇静。而且香蕉中含有的色氨酸可以转化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这种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轻忧郁悲观的程度,促进心情变得安宁。除此之外,香蕉无需冷藏的特点也更适合长距离赛事。不过微医君觉得运动员们喜欢吃香蕉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香蕉本身好携带,而且同时也很好剥,最重要的是吃的时间也很短。这不是正好是比赛中场休息时,最佳的选择吗?难不成带个西瓜?或者榴莲?香蕉也不是想吃就吃!香蕉虽好,但也不可贪吃哦!那么有哪些人不适宜吃香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糖尿病患者少吃!正如前文所介绍,成熟的香蕉含糖量较高,因此对于有血糖控制需求的人群而言,摄入香蕉时要注意控制摄入量。肾病患者少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郭倩颖介绍,香蕉中所含的钾可以降低钠盐的吸收,能帮助降低血压,防治冠心病。但对本身血钾偏高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过多的钾会加重病情。生香蕉少吃!不是青香蕉才能治便秘吗?瞎说!青的、没有成熟的香蕉含有大量的鞣酸,食用后容易造成便秘。

发布了文章

采耳很舒服,我没“聋”之前经常去!

“公司边上新开了个采耳👂店,下班后一起去吧!听说道具还有孔雀羽毛嘞!”“采耳?你耳朵不舒服吗?这不是应该去医院耳鼻喉科嘛。”“就是简单的掏掏耳朵,舒服一下嘛。再说了,现在这么多采耳店谁去医院呀!”“让采耳店的汉服小姐姐给你来一整套“销魂”采耳它不香吗?”这些采耳服务看得小编我眼花缭乱,感觉比按摩店的套餐还要多!但花样多可不代表都靠谱!舒服就好,不用管安不安全?先不说花不花式了,让非耳鼻喉科医生给你进行采耳操作,本身就是一件极具风险的行为。他们对于耳朵的结构并不清楚,很容易损伤❌我们的外耳道。除此之外,灌水💧清理耳朵的行为也极不安全。往耳朵中灌水时,如果耳道有耳屎遇水膨胀,耳屎更难取出。此外,如果灌耳的水中或者伸入耳朵的羽毛中有细菌,抑或是掏耳朵的工具没有消毒完全也容易引起感染。艾条熏耳就更不靠谱啦!艾条本来是艾灸所用,掏耳朵用艾熏不仅奇怪也很不科学。艾条燃烧🔥后的残渣不仅会掉入耳中,还可能会造成烫伤。仙女吹耳就更别提了!我们吹出的气体中本身就带有细菌还可能带有病毒。耳内环境较为封闭,往耳中吹气不仅可能导致感染还很可能损伤鼓膜!什么!采耳竟能感染“脚气”?一些足疗按摩店现在也跟风有了采耳服务,左边修脚🦶🏻,右边采耳👂,光想想这个画面也就够尴尬😅的。不干净的门店很容易因为消毒不过关而引起交叉感染,或者导致外耳道的感染。22岁的吴先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今年3月份,吴先生来到武昌的一家修脚房接受足疗🦶🏻和采耳👂服务,当晚就出现瘙痒症状。一周后在武昌医院耳鼻喉科确诊右耳因“真菌”感染导致外耳道炎。也就是说采耳让吴先生患上了“脚气”!这时吴先生才回忆起自己的采耳师傅和修脚师傅是同一个人❗❗❗所以大家如需采耳一定要选择有专业资质的门店,如果涉及到耳朵胀痛等问题一定要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切勿自行前往街边小店进行采耳🙅‍。我们需要掏耳朵吗?耳屎会自己出来吗?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掏过耳朵不也好好的吗?人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呀?为什么会有耳屎的存在?耳屎优雅一点也叫“耵聍”,是外耳道软骨皮肤的耵聍腺的分泌物。一开始是淡黄色的粘稠分泌物,在耳朵里呆了一段时间干燥后就会变成固体薄片状。耳屎看起来脏脏的,但其实耳屎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耳朵。耵聍可以起到维护外耳道酸碱平衡、润滑耳道、阻隔昆虫入耳、以及避免声波过强损伤内耳的功能。正确掏耳朵,应该这样做! 耳屎其实是可以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自行排出的,并不需要专门去掏耳朵。但如果出现耵聍栓,也就是耳道中过硬过大无法取出的耳屎,就需要医生干预啦!虽然无特殊情况不需要掏耳朵,但掏耳朵真的好爽啊~~在掏耳朵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吗?掏耳三“不”1. 掏耳朵如果用棉签,那么一定要保证“不”要使用有污染的棉签,且自行掏耳朵时,一般只需要清洁外耳道,不要掏的过深。2. 掏耳朵时“不”要太用力,我们的外耳道壁和鼓膜都非常脆弱,如果太用力会引起我们外耳道的一些皮肤损伤,从而引起一些毛囊炎或者一些疖肿的形成;3. 我们在掏耳朵时,一定要避免旁边“不”要有小孩🏃‍跑来跑去,掏耳时突然的触碰很容易造成鼓膜的穿孔,甚至严重的还会导致听骨链的脱位从而导致永久性的耳聋损伤。

发布了文章

别羡慕“睡神”,可能是病!睡觉“打拳”是老年痴呆前兆?

“每天晚上都是!!!”同事小A控诉道,“他一上床倒头就睡,而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有时候抬头一看手机都凌晨三四点了,就又是一个人等天亮😔。”“睡觉真的太难了!”每次一聊到这个话题办公室里就叫苦不迭,当时如果有谁说自己睡眠好,大家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当下,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但睡眠障碍并不全指睡不着,太容易睡着或是睡眠不踏实也包含在睡眠障碍里。别羡慕“睡神”,可能是病!走着走着睡着了?得治!“开车撞树🌳”,“走路掉沟”听到这些词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人背到了极点,但这恰恰是“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生活日常。30岁的患者小刘深有感触,一边正和家人在厨房给孩子洗樱桃,一边突然瘫坐在墙角呼呼大睡,只留下惊愕的家人。发作性睡病是指白天出现不可克制的发作性短暂性睡眠,其中60%患者发生猝倒。如果不幸正巧在开车或是从事危险体育活动时睡倒后果将不堪想象!据北大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韩芳介绍,此病七八成患者为儿童,青少年。所以有时并不是孩子“懒”,家长请不要言语过激刺激孩子,而应带孩子及时就医。治疗此病不可仅依靠药物,还应从心理层面加强干预。根据《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所提及:心理行为干预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半夜打拳“练武功”?得治!你听说过半夜睡在床上“打拳”把自己打醒吗?虽然早上起来不记得,但你知道其实夜里醒了十几次吗?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EMRBD)是指患者在睡眠期会出现如拳打脚踢、大笑、坐起等各种不自主运动的睡眠行为异常。有这种行为的患者通常也会出现如精神压抑、过度饮酒、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这种疾病多见于60~70岁具有暴力性梦境的老年男性。注意:“梦中打人”是大脑病变的早期表现!对老年患者来说这很可能是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及多系统萎缩等病症的“先兆”。北大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韩芳介绍出现这种病症的患者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在未来10年后有80%几率会出现或轻或重的老年痴呆病症。睡眠知识小专区年纪越大睡眠时间越少?不同年龄段睡眠时间表来啦!👇数据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资深临床专家李宁在老年时期由于身体的退化,人们大脑中的一些神经递质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由此会导致老年人的昼夜协调能力降低,相应睡眠时间也减少到6个小时左右。每天只睡4小时也能活力满满?其实好的睡眠并不一定需要很长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间短不是定义睡眠质量的唯一标准,相反睡了八九个小时但白天还是提不起精神,这种情况算是一种失眠。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李宁介绍,有一些人可能天生就是“短睡眠者”,他们一天只要睡四五个小时依然能保证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并且和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不适。睡不好会变“傻”?真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畅说到“睡眠片段化可能严重影响生理机能。”睡眠浅、经常起夜、有惊梦现象以及睡眠时间过短等因素造成的低质量睡眠,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疲劳、学习和认知障碍,还会诱发抑郁症、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安心睡觉顺口溜为了帮助大家安心入睡,微医君特地帮大家整理了一个顺口溜。据说每次入睡前默念几遍睡眠质量更好哦~👏编个小故事,做点小劳动。睡前少吃点,中午少睡点。不打开电视,不再玩手机。睡衣要宽松,被子要舒适。夫妻不对睡,睡觉不闷头。睡前编故事或回忆快乐的往事可以帮助我们“造梦”,从自主的回忆或想象慢慢变化到大脑的天马行空是一个快速入睡的好方法。睡觉前吃东西容易给肠胃造成负担,尤其是中老年人肠胃消化能力不比年轻人,积食导致肠胃不适就更睡不着了。保持平静的心态更易入睡,看电视、玩手机都会让我们的大脑过度兴奋难以进入睡眠状态中。除此之外还应少饮酒,饮酒后保持的睡眠是浅睡眠,睡眠质量其实并不好。为什么说“不对睡”呢?这是因为对睡是容易呼吸进对方呼出的相对不新鲜的空气,会对睡眠质量及健康有一定影响。

发布了文章

37岁男子吹空调吹进ICU!你需要知道的5个空调真相

夏天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空调!夏天最让人激动的时刻是什么?进屋开空调,滴!室外烈日炎炎,室内凉风习习,简直太舒服了!不过,舒服归舒服,这跟空调相关的新闻未免也太吓人了吧!据报道所述:湖北37岁的李先生,因使用空调前未进行清洗,导致肺部严重感染,在ICU病房住了一周还未脱险。截图来自:微博 长期不清洗的空调,到底有多危险?事实上,近年来因为空调导致感染的报道也时有出现,尤其是在夏季。截图来自:百度这是因为空调如果长期不清洗,内部会积攒大量的致病菌,如:军团菌、湿热放射线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这里,微医君着重讲讲「军团菌」,它也是导致新闻中李先生出现严重状况的罪魁祸首。1.军团菌为何如此危险?军团菌普遍存在于天然淡水和人工水域,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嗜肺军团菌。嗜肺军团菌常存活于空调冷却水、热水器水等与人群密切接触水体,以气溶胶的形式经呼吸道传播给人体。顾名思义,嗜肺军团菌主要攻击的是人体的肺部,当带菌的气溶胶到达人体呼吸道后,可感染肺泡巨噬细胞,导致以肺部感染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的急性重症肺炎,即军团菌病。2020年8月7日,美国疾控中心称,其位于亚特兰大的数座办公楼已经因为供水系统内的军团菌而被封闭。2.「空调肺」是怎么回事?除了致病菌之外,长期未清洁的空调中还有霉菌、螨虫等,这些污染物随着冷风吹出,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身处其中的人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不适症状,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空调肺」。对于过敏人群(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肺泡炎等)来说,出现不适的概率会更高。3.如何有效预防「空调肺」?(1)定期清洗空调,包括空调的外壳、散热片、滤网,一般一年至少清洗空调1~2次,有条件的可以请专业清洁人员进行操作。(2)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在开空调前打开窗户,保证室内有一定的新鲜空气;(3)在空调环境内待上1~3个小时后,最好能到非空调区域去待一会儿,保证呼吸到足够的新鲜空气(睡觉除外)。 关于吹空调的5个真相,你了解吗?1.吹空调会导致面瘫吗?虽然有少量的研究认为冷刺激可能与面瘫有关,但目前的医学证据无法支持这一点,权威组织、机构在解释面瘫成因时也都不采纳空调、电扇或是冷风是诱因之一的说法。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面瘫大多都是因病毒感染导致的,其他像是耳内感染(中耳炎)、重症感冒,以及头部/面部的创伤等,也可能影响面部神经,导致面瘫。而大家平时正常使用空调是没有问题的,注意不要正对着风口吹即可。2.感冒、发烧时可以吹空调吗?常听人说发烧时,捂出一身汗就好了,但其实那身汗是退烧阶段身体自发散热的结果,并不是捂出来的,捂热也并不会帮助退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穿得轻薄一些,还要保证凉爽舒适的环境,这样才能帮助散热。而对于感冒来说,当空气湿度在60%~70%左右时,有助于感冒病毒传播能力迅速下降。所以,如果天气比较热,感冒发烧时也是可以吹空调的,只要不对着风口吹,房间温度也不能过低(一般在26℃~28℃左右为宜),注意通风即可。3.新生儿、坐月子的女性可以吹空调吗?老人们总说要“捂月子”,但女性产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很容易排出大量汗液,如果所处的环境高温、高湿、通风不良,产妇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反而容易引起产褥中暑。孩子也一样,太热反而对身体不好。所以,不论是新生儿还是坐月子的产妇,都是可以放心睡在空调房内的。不过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不要直吹或是正对风口,温度控制在26℃~28℃左右为宜;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4.为什么空调房睡醒喉咙不舒服?会有这种感觉这主要还是因为空调房内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相对干燥所致(也有部分人可能是因为睡觉时不自觉张嘴所致)。对此,可以通过增加房间湿度改善,比如在房间内放一盆水或是空气加湿器(湿度在50%~60%最佳),并在睡前和起床后饮适量的温开水,症状即可缓解。5.一身汗的时候可以马上吹空调吗?天太热的时候浑身都是汗,一回家就想吹空调,但这个时候如果马上吹空调容易感觉「不舒服」。本身出汗就是身体在散热的表现,这时候吹空调骤冷,温差过大,加上空调的风力会使得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水加快蒸发,人也容易着凉。而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血管比较脆弱,一冷一热,血管频繁收缩舒张,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因此建议大家在吹空调前最好能先把身上的汗擦干。

发布了文章

一到夏天就痒痒痒,8种常见夏季皮肤病如何科学预防?

最近不少朋友的皮肤开始变得“不对劲”:晚上洗完脸,脸上又扎又痒脚趾头边上接二连三地冒水泡身上总是突然长出小红点……之前,也有粉丝留言夏天觉得身上痒,希望微医君科普一下夏季皮肤病。夏季由于温度湿度升高、阳光强烈,成了皮肤病的高发季,各种皮炎、真菌性皮肤病都在这个季节高频发作。今天,微医君就和大家聊聊常见的8种夏季皮肤病以及怎么在夏天拥有健康好肌肤。夏季哪些皮肤病高发1.普通皮炎夏季人体代谢加快,排汗增多,汗液中含有的大量人体代谢物质和人体自身皮肤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皮炎。这类皮炎一般夏季高发,秋季自动消退,常见于去干和四肢,尤其好发于小腿前侧。一开始是会有密集的小红斑,后期可能出现细小丘疹或丘疱疹,瘙痒、灼热,处于高温环境下会使症状加剧。2.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又称晒斑或日晒伤,是强烈日光(主要是中波紫外线290~320 nm)照射引起的皮肤急性光毒性反应。常见症状有鲜红色斑、水肿、水疱、结节等,还有可能出现色素沉着和脱屑,可伴有日光性唇炎等。3.光敏性皮炎这种跟上一种皮炎类似,但病理机制不同。光敏性皮炎是由于患者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见于少数人。日晒后会出现水疱、红疹。光敏性皮炎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外源性光敏物经皮肤接触或内服吸收;二是皮肤吸收了一定能量和一定波长的光。所以,避免摄入或接触外源性光敏物质是重点。4.虫咬皮炎虫咬皮炎又可称“丘疹性荨麻疹”,现今几乎都认为其发病与昆虫(臭虫、跳蚤、蚊子、蠕虫等)叮咬有关,是由节肢动物类叮咬引起的外因性变态反应。多发生于儿童,被叮咬后会出现淡红色丘疹,绿豆大小,顶端常有疱,经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消退后仍恢复原形,搔破后结痂。5.凉席皮炎在夏天,一般家里都会换上凉席,可是有的人一觉醒来,身上就出现了红斑、丘疹,奇痒难忍,有的搔抓后还会红肿、溃烂。这种情况可能原因有两种:一是凉席的原料导致了过敏;二是螨虫叮咬导致了皮肤炎症。那如何辨别呢?如果是螨虫叮咬造成的,则皮疹上常常会有针头大小的咬痕或瘀点。也有可能既过敏了,又被咬了。6.过敏性皮炎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其实它不局限于夏季发作,只要接触到过敏原就会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上出现风团、红疹,并发痒。情况轻的可在几小时之内自愈,较重的需要服用抗过敏药物。7.真菌性皮肤病足癣、手癣等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感瘙痒、水泡甚至疼痛,抓挠容易使细菌传染至其他部位,还可能传染他人。8.痱子大多数人小时候应该都长过吧!小孩子的颈窝、腋窝、背部、大腿根是高发区,夏季出现,秋季消退。如何预防夏季皮肤病?预防夏季皮肤病要从家居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着装打扮等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才能全面预防。1.家居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在梅雨季节还要注意室内除湿;勤换床单、被套、枕套,每年首次使用凉席前,必须对凉席进行开水烫洗,再放到阳光下曝晒,在使用的过程中,凉席也要经常热水清洗、晾晒;2.个人卫生常常洗澡,同时水温不宜过高,以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为宜;保持皮肤干燥,穿透气吸汗宽松的衣裤,勤换衣,勤洗衣袜;可经常用温而偏凉的水清洗患处,但不能用热水烫洗患处,不仅不能止痒,还可能损伤皮肤;3.饮食卫生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高温天气避免外出;有光敏性皮炎的人尽量少吃以下食物:芒果、柠檬、芹菜、油菜、菠菜,如有食用,尽量不出门晒太阳;过敏体质的人要避免接触过敏原,食物中常见的过敏原有海鲜、蛋、奶等高蛋白食物,过敏原因人而异,如有必要可去医院检查;像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等药物也可引起光敏性皮炎,在服药的人要仔细看药物说明书;4.着装打扮避免曝晒,夏季外出应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服。如需接触较强的自然日光可于晒前30分钟涂防晒霜;皮肤比较敏感者在夏季要慎选化妆品,避开致敏成分;夏季最好穿透气性良好的鞋,以减少足部出汗;外出旅游最好穿上长裤,以防下肢被虫咬伤;

发布了文章

越好吃的烧烤,越不健康?怎样才能吃得又香又健康?

“烧烤,约吗?”烧烤不健康、烧烤会致癌、吃烧烤会胖种种理由也敌不过滋滋冒油的烤串。美味当前,即使有小小的罪恶感,也忍不住想要大饱口福。然而,越好吃的烧烤可能越不健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烧烤这件事。越好吃的烧烤,越不健康?烧烤的灵魂,一是烤,二是蘸料,越好吃的烧烤越是烤得油花遍体,调料满身。但烤制的过程和调味料里往往隐藏着健康的危险因素。致癌物:杂环胺采用蒸煮方式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度,但是烧烤的温度一般在150-300度之间。畜禽肉和鱼类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肉类在高温烤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类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的化学物质:杂环胺。有研究表明,温度达到 200 摄氏度以上时,烤肉里的杂环胺含量会比温度在 150 度时产生的高 10 倍。致癌物:苯并芘了解苯并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家族多环芳烃。多环芳烃是一种芳香化合物,至今已发现200多种,大部分是诱癌因素。苯并芘是其中之一,且致癌性强。日常生活中,容易产生多环芳烃的烹调方式主要有烟熏、煎炸和烧烤。目前烧烤主要用的是炭火,油脂和火直接接触。当温度达到200~250度时,发生热解反应,生成致癌物苯并芘,附着于食物表面。此外,烧烤产生的烟雾中也会含有多环芳烃的,包括但不限于苯并芘,也会沉积在食物表面。总结一下,就是烧烤时温度越高、烟气越多,食物上附着的苯并芘越多,不但烤得彻底还带有果木烟熏味的烧烤也更美味。调味料孜然粉、辣椒面、椒盐粉、五香粉…烧烤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还是每种调料来一点,混搭一下?好吃的烤串上面一定通体涂遍了一种或多种调料,这样会让食客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的盐分。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些我都知道,但实在忍不住,人生没有烧烤怎么行!有没有既能好好吃,又能减少危害的方法啊?”烧烤本命,不吃不行,怎么办?微医君在这里给几个健康吃烧烤的建议,喜欢吃烧烤的记得收藏。尽量不选明火烤明火火焰温度很高且不易控制,使用电烤会更温和,可控温的烤炉就更好了。将温度控制在160度以下,能有效减少致癌物的产生。如果一定要用明火烤,将火与食材拉开距离,不要让火焰直接接触食材。最后,不论是哪种烤法,都一定要彻底烤熟。自然香料提前腌制可以选用大蒜汁、柠檬汁等天然调料作为香料提前腌制,烧烤时避免层层刷酱导致盐分、油脂摄入超标。另外用料酒、啤酒、姜汁或姜丝腌制一下,也能给肉类去腥。给食物加个防护罩用锡纸、竹筒等将肉包裹后再烤,可避免过多含致癌物的烟雾进入食物中,也可以避免食物直接与火接触,还可以减少水分流失,一举多得。勤翻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致癌物就越多。多翻动可以使食材两面受热均匀,避免一面温度过高。均匀受热也能缩短食物烤制时间,同时避免烤焦。烤肉用菜卷着用生的绿叶菜裹着烤肉吃,或用黄瓜、紫甘蓝等拌个凉菜搭配烤肉吃,对于降低烧烤危害有积极的作用,另外荤素搭配也更均衡。尽量选卫生条件更好的烧烤店如果在外面吃,选择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齐全的正规店铺也很重要,味道也不一定就比户外的烧烤摊差。减少频次再美味的东西也不要太贪心,如果一周5次烧烤摊,3次大排档,那身体很容易亮红灯的。吃完烧烤菊花痛怎么办?有些人吃完烧烤第二天会出现排便不畅、菊花痛的情况。其中原因有:1.胃肠道负担太重,消化不良;2.烤串上的香辛料、辣椒粉等辛辣成分不会因为消化被破坏,经消化道排出时,辛辣食物会刺激肛门粘膜导致菊花疼痛,严重的会引起肛裂;3.便秘是大便干燥,排出时摩擦肛门,会导致疼痛;如果出现以上情况要注意饮食上的调节:1.吃清淡、易消化、少刺激、温热适度、营养丰富的食物;2.适时补充水分,可以适量喝点茶饮,比如绿茶、菊花茶;3.适量吃新鲜蔬菜、水果;4.保持大便通畅;5.可以使用温水进行坐浴,一次20分钟左右,避免久坐久站。患有痔疮、肛裂的患者应尽量少吃烧烤,如果吃过烧烤后引起症状加剧,且无法自行缓解,应该去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很多朋友喜欢烧烤配冰啤,但实在不建议这样的搭配。海鲜烧烤时,加上啤酒,尿酸升高引发痛风的事件太多了。一切还是得靠大家自觉才行呀!参考文献:[1]吕慧超,彭增起木,刘森轩,MUNEER Jamali,王复龙,惠腾,崔保威,刘世欣.温和条件下模型体系中烧烤风味及杂环胺形成测定[J].食品科学:2015(36)8:150-155.[2]朱小玲.烹饪过程中多环芳烃的产生及控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5:22-25.*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发布了文章

近期别吃这种高危海鲜!已致多人中毒,严重可致呼吸停止

海鲜是很多吃货难以拒绝的诱惑,不管是鱼类贝类,不同吃法不同滋味,清蒸鲜美,红烧够味,可当火锅配菜,也可单独烹煮。但是,每年4、5月份,有一种海鲜就会成为高危食品,食用容易中毒,它就是贻贝(我们常吃的是紫贻贝)。贻贝,在中国北方俗称海虹,在中国南方俗称青口、壳菜,它的干制品被称为淡菜,很多海鲜爱好者的餐桌上经常出现它的身影。然而4-5月的贻贝体内的毒素往往会超标,美味佳肴就变成了餐桌杀手。今年4月30日秦皇岛海洋和渔业局发布的关于食用海虹的预警通告中表明,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引起的麻痹性毒素中毒事件。往前追溯,2011年5月下旬, 浙江省宁波、舟山等地市民因食用含腹泻性贝毒的紫贻贝突发中毒, 短期内宁波、舟山、苍南共有236 人相继发病。为什么吃贻贝会中毒?其实,贻贝本身是无毒的,毒素主要来源于它食用的海藻。当摄入有毒藻类之后,海藻毒素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会在贻贝体内富集、蓄积,其中以麻痹性毒素和腹泻性毒素为主。如果养殖海域发生赤潮,有毒藻类大量繁殖,贻贝吃得越多,体内的毒素就越多。而春夏两季、初秋时节都是赤潮的高发时间。根据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海洋和渔业局2019年4月29日发布的预警:在秦皇岛市山海关海域海虹(贻贝)养殖区,2019年3月20日至4月8日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随时间逐次升高,4月8日抽取的样品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平均值高达2088MU/100g超过了400MU/100g的判定限值4.22倍。结合历年秦皇岛贝类毒素及其所导致的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贻贝麻痹性毒素在 4-5月份将达到最高。中毒后会怎么样?中毒后的症状根据不同的毒素表现有所不同。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毒性很强的天然毒素,而且化学性质稳定,无法被胃酸破坏。中毒后会出现唇舌、脸颊刺痛感或灼烧感,有时会出现手脚麻木,行动困难。摄入毒素较多时,后期可能出现恶心、头晕、呼吸困难。如果引起呼吸系统麻痹,人可在12小时内死亡。摄入毒素较少时,人体一般在24小时之后可以恢复。但是摄入毒素的多少,主观很难判断,万一食用之后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腹泻性贝类毒素毒性较小,化学性质稳定,一般的烹调和加热不足以破坏,中毒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进食后潜伏期较短,经治疗愈后较好。贻贝还能吃吗?能,只不过吃的时候要会“挑”。1.挑时间:赤潮期间少吃或不吃贻贝等贝类;2.挑卖家:不要采捕、购买野生贻贝,要到信誉良好、有检测证书的商家购买;3.挑活的:挑选时一定要选择活的、活力强的,死的不要吃;4.挑部位:贝类的毒素一般在内脏中较高,吃之前要将贝类的内脏、生殖器等发黑的部位去掉;5.挑做法:吃之前一定要彻底煮熟,虽然高温难以分解毒素,但是可以杀死其它的病菌,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生率。除了贻贝,这些食物也带“毒”河鲀(河豚)河鲀,民间一般称之为河豚,河鲀中大多含有河豚毒素,河豚毒素进入人体后可以起到麻痹神经的作用,严重者会抑制呼吸导致死亡。人体摄入0.2mg河豚毒素就会引起中毒,摄入2mg可导致死亡。河鲀在我国一度禁售,现在也属于严格管制的食品。目前市面上合法的河鲀产品必须经过规范加工,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根据《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 禁止经营养殖河鲀活鱼和未经加工的河鲀整鱼,禁止加工经营所有品种的野生河鲀。也就是说河鲀活鱼、野生河鲀依旧属于禁止售卖的水产品,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自行购买、加工河鲀。野菜春夏时节,有些人有去郊外采野菜的习惯,由于野菜品种繁多,成分复杂,普通人缺乏相关知识很难辨别有毒的野菜和无毒的野菜。比如把毒萱草当黄花菜,把石龙芮当水芹菜,把有毒的美洲商陆当新型野菜,最后导致中毒。除了毒素,野菜中含有的鞣酸、草酸、光敏性物质等成分都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严重者可致病。如果真的想吃野菜,微医君给大家3个建议:1.去正规的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不要自行采摘;2.不认识的野菜野蘑菇不要吃,毕竟认识的都有可能选错,更何况不认识的;3.野菜一次不要吃太多;4.肠胃虚弱、孕妇、婴幼儿、老年人、久病体虚者不建议吃野菜;泡发很久的木耳天气一热,凉拌黑木耳的翻牌率大大提高,喜欢吃黑木耳的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干木耳泡发不能太久,鲜木耳不能存放太久。安全吃黑木耳要记住以下3点:1.黑木耳在水中发泡时间不要超过8小时,泡发即食是最好的;2.泡发后有异味或有粘液的黑木耳不要吃;3.保持良好的厨卫环境,夏天气温高,食物残渣发酵发霉的速度更快,应及时洗净餐具,丢弃厨余垃圾。

发布了文章

总是挖鼻孔?当心挖出这些病!你不知道的6个鼻子冷知识​

挖鼻孔这件事,首先是不雅观,其次我们也不提倡经常挖,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总是挖鼻孔?当心挖出问题!王小姐到医院就诊,说右边的鼻孔很痛,不能用手碰,轻轻一碰就疼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她得了鼻前庭炎,这种病跟平时“乱挖鼻孔”的习惯有关。为什么挖鼻孔会引起鼻前庭炎呢?鼻孔内的皮肤经常受到机械摩擦的话,很容易受损,在鼻腔分泌物的刺激下,就会诱发鼻前庭炎。典型的症状:鼻孔内微痛,局部皮肤红肿,触痛,重者鼻粘膜糜烂,表面覆盖薄痂皮。那么,除了鼻前庭炎,经常用手挖鼻孔,还有什么后果呢?过敏性鼻炎经常用手去挖鼻孔,会导致鼻毛脱落,外界空气直接刺激鼻黏膜,鼻部更容易瘙痒,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会加剧过敏性鼻炎。鼻出血经常用手挖鼻孔还容易引起鼻出血,因为鼻中隔区有着丰富的血管,是潜在的出血区,受到轻微的外伤就会引起出血。所以对于挖鼻孔,大家还是要克制一点,平时挖一两次还挺爽,但不要总是挖呀,对鼻子温柔一点。当然肯定也有人会说,不是我想挖呀,鼻屎多的时候你试试,谁忍得住。鼻腔分泌物增多的时候,最主要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微医君再来教你一招:鼻腔冲洗法,非药物,符合生理特点,虽然单靠鼻腔冲洗很难根治疾病,但可以缓解症状。鼻腔冲洗是指通过简易的冲洗装置,借助适当的压力,将冲洗器内的冲洗液挤入鼻腔内,使冲洗液由前向后与一侧鼻腔黏膜接触后由另一侧鼻孔流出的方法,两侧鼻腔交替进行。现在各种洗鼻器鼻腔喷雾很多,操作简便,适合作为鼻部不适患者的常备品,可以在各大医院、医疗器械商店以及正规网店买到。看完这些,你是不是对恼人的“鼻屎、鼻涕”又多一点认识了呢?其实鼻子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但大家对鼻子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今天微医君就来给大家科普6个关于鼻子的冷知识。6个关于鼻子的冷知识1.不同颜色鼻涕代表什么?无色透明清鼻涕其实我们的鼻子每天都在分泌鼻涕,正常的鼻涕就是这个状态的。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透明的鼻涕变多了,也可能是过敏性鼻炎或者感冒初期征兆。乳白色稠厚鼻涕这种鼻涕又浓又稠,一般出现在感冒2、3天之后,它的出现提示鼻粘膜处炎症反应明显。黄绿色鼻涕现这种颜色就提示机体在动员大量的白细胞来对抗病原体。但是,如果持续黄绿色鼻涕同时伴有发热不退、头痛等,提示细菌感染导致的鼻窦炎可能性很大,建议要及时就医。粉色/红色鼻涕出现这种颜色,提示鼻腔内出血,可能与鼻粘膜干燥、大力擤鼻、外伤等导致鼻粘膜破损有关。如果持续粉色/红色鼻涕,建议就医。棕色鼻涕鼻涕颜色变得这么深,多半是因为你吸入的脏东西,如灰尘、粉尘等,鼻毛将它们过滤下来,混合到鼻涕中,就会使鼻涕变成棕色。2.为什么感冒时,鼻子总是堵一边?虽然我们有两个鼻孔,但事实上鼻子可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勤快,呼吸的时候,鼻子是左右两侧轮流工作的!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鼻塞的时候,往往只塞一边儿。3.为什么一鼻塞,吃东西就觉得没味道?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感冒鼻塞了,吃东西就觉得没啥味道,胃口也差了。那是因为,人的味觉和嗅觉紧密相连的,嗅觉不灵敏,连带味觉也迟钝了。不止如此,鼻塞还可能带来咽部不适、失眠、头痛、听力变差等后果。4.总是捏鼻子,鼻梁会变高吗?不是我打击你们,真的没那么容易,一方面,鼻梁的高低,是由上颌骨与鼻骨外凸程度决定的,也就是天生的。另一方面想通过捏鼻子改变鼻翼和鼻头,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不建议大家通过捏鼻子的方式让鼻子“变美”。5.流鼻血了,仰头就能止血?如果流鼻血怎么办?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仰头。但这种方法其实是不正确的。流鼻血时抬头,血会流到鼻腔后方、口腔,而形成的血凝块有可能滑落至气管,引起窒息。正确的做法是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头向前倾,保持5~10分钟,等待血液凝固。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并且头向前倾。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注意不要着急把它弄出来。此外还可以冰敷额头,促使鼻腔部分血管收缩,如果依然流血不止,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6.鼻子上黑头多,应该怎么办?黑头可以说又难看又难除,网上流传着很多方法,比如用手挤、用盐搓等,这些做法我们是不建议用的,一方面效果不好,另一方面还容易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至于网红鼻贴,洗脸仪等,也不建议经常用,虽然做完一次会有所改善,但没过几天黑头又会重新冒出,总是用这类产品,同时又不注重皮肤养护,会导致毛孔变得更加粗大。如果想要彻底解决黑头问题,第一步要学会正确清洁及养护,其次可以找专业皮肤科医生。临床上可以用维A酸软膏,抑制粉刺黑头。不过这些药物需要在皮肤科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忌自行乱用。

发布了文章

睡觉总是流口水,警惕这5种病!关于口水你应该知道的5个真相

睡觉流口水这个事相信很多朋友都深有体会吧,那么我们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会无意识地流口水呢?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有些人早上醒来会发现,枕头上有一滩被口水浸湿的痕迹,这难道是睡觉的时候梦见自己在吃大餐,所以口水横流?其实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哈哈哈哈。如果你是偶尔出现睡觉流口水的问题,那么很大概率就是和你习惯趴着睡或侧着睡有关!趴在桌子上睡觉和侧卧睡觉时很容易引起流口水,因为这俩姿势容易压迫腮腺(在耳根附近,主要负责生产唾液),使唾液分泌大量增加,加上半边脸被压着,不容易做吞咽的动作,口水自然就流出来了,此时只需适当的调整睡觉姿势即可。如果长期流口水,你就要提高警惕了,可能是身体蕴藏着某些疾病。用嘴呼吸有些人喜欢睡觉时用嘴呼吸,这也是流口水的原因之一。进入深睡眠真的没办法有意识地闭住嘴巴睡觉,这个建议有点矛盾。可以建议贴张口呼吸矫正贴。而某些疾病,比如感冒鼻塞、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会导致鼻子堵塞,此时除了对症用药外,也可使用通气鼻贴帮助缓解鼻塞症状。口腔疾病我们知道,如果平时不注重口腔卫生,就容易引发龋齿、牙周病等口腔问题,而口腔炎症会促进唾液分泌。如果流出的口水有咸味,呈淡黄色甚至有血丝,可能就和这个原因有关。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睡前刷牙不能忘!牙齿畸形有些凸面型牙齿畸形患者,其前牙向前凸出较明显,睡觉时唇部很难完全覆盖前牙面,上下唇常常自然分开,就容易流口水。对于这部分朋友,如有需要,可矫正牙齿。药物影响服用某些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类药物)后,也可能会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从而流口水。老年人流口水需重视如果老年人经常流口水,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就很有可能是脑出血或者脑血栓的先兆。如果流口水的同时伴有头晕、头痛、口角歪斜、一侧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去医院检查。关于口水,这些真相你应该知道口水是什么?“口水”又叫唾液,它是由唾液腺分泌出来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唾液中99%以上的成分是水,但就在其余的1%里,包含钾、钠、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和500多种蛋白质。受伤了,可以用口水消毒吗?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桥段,比如说手指突然受伤,身边又没有消毒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用口水消毒。这种做法,我们是不建议的。目前还没有研究能表明唾液能消毒,虽然说唾液中的溶菌酶能够杀菌,但含量极少,作用微乎其微。而且口腔里存在着不同的细菌,它们在口腔里是安全的,可到了皮肤上就不一定了,也许会变成有害菌或是致病菌,造成伤口的感染。所以就别希望口水能实现杀菌消毒、加速愈合这些功能了,只是心理安慰罢了。还有人被蚊子叮咬后,认为涂口水能有用,同样是没有道理的。总是口干舌燥,口水少是怎么回事?要说造成口干的原因,最常见的肯定是缺水!如果你口干舌燥的同时,还有眼睛干涩、小便发黄等问题,那就是身体在暗示你该喝水了。及时补水,可以让唾液腺分泌出更多唾液,缓解口干现象。但是除此之外,有些人总是口干舌燥,拼命喝水也没有用,这可能和以下这些原因有关。相关治疗影响服用药物会导致唾液腺异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药源性口干。另外,像放疗和化疗也有可能会导致口干。年龄影响老年人年纪增大,唾液腺功能会逐步退化,就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部分女性绝经前后,内分泌也会影响唾液腺功能。习惯张嘴呼吸很多有张嘴呼吸习惯的人相信都深有体会,特别是早上睡醒的时候,特别口干舌燥。这是因为用嘴呼吸时,呼吸道的水会被蒸发掉,使人感到口干舌燥。疾病因素一般说到口干舌燥,很多人会想到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会引起渗透性利尿、血容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因此会因缺水而出现口干。另外像甲亢、部分肾病、贫血、干燥综合征、艾滋病等等,都可能会导致口干,所以疾病因素也不能忽视。哪些疾病会通过口水(接吻)传播?没错,口水不但没法消毒,还有可能传播病菌!最常见的就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共餐、接吻、嘴对嘴喂食等等方式都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染。这也是为什么亲人、情侣间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原因了,一个人胃不好,全家胃都遭殃!另外,像流感、肺结核这类呼吸道疾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微医君就不展开说了。最后,很多人关心的艾滋、乙肝等问题,一般是不会被传染的,除非口腔有溃疡破损。小孩子总流口水,脸上出红疹怎么办?小孩子流口水是十分常见的,口水会刺激孩子娇嫩的皮肤,引起口水疹。应对口水疹,妈妈们应该给宝宝准备口水巾。宝宝流口水时,纯棉的口水巾能将宝宝的口水及时吸干,避免口水刺激皮肤。如果宝宝已经得了口水疹,需要用清水帮宝宝清洗患处,然后用纱布巾或小毛巾轻轻蘸干,避免毛巾与皮肤过多的摩擦。平时,口水经常沾到的地方,可以擦一点凡士林来保护皮肤。但如果口水疹的症状已经很严重了,出现了红肿、脓水渗出的症状,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发布了文章

3个月瘦15斤,却瘦出脂肪肝!预防脂肪肝,你需要知道这5点

一直以来,脂肪肝都被认为是胖出来的,但杭州一姑娘却减肥减出了脂肪肝。怎么回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临床上,除了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还有一种快速减肥导致的脂肪肝。脂肪肝不仅跟胖瘦有关,与人体代谢也紧密相连。节食减肥时,身体的能量供给就会短缺。如果身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得不到足够的葡萄糖、能量以及各种脂肪代谢时所需要的氧化酶等物质,身体就会调动其它部位的脂肪来补充给肝脏。肝脏一边接收大量的脂肪,一边又无法正常代谢,就会发生脂肪堆积。从这个角度来说,节食是在给肝脏“增肥”。同时,快速减肥过程中大量脂肪分解,会引起血内游离脂肪酸大量增加。增多的游离脂肪酸本身具有细胞毒性(脂毒性),可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肝脏内增多的游离脂肪酸可引起氧化应激,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肝细胞。因此,短时间内快速减肥,有可能会引起肝损伤,增肌加脂肪肝的风险。除了过度节食这种“速瘦”减肥法,体重超标、长期吃素、长期饮酒、长期不运动等生活习惯都会引发脂肪肝。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脂肪肝患者人数日益增加的重要原因。所以,预防脂肪肝要从日常生活做起。1.控制体重不少人在看到文章开头那篇文章时可能会想:胖会得脂肪肝,减肥也会得脂肪肝,那要怎么样才能预防呢?还能不能减肥呢?关于减肥这事,得分人。对于体重超标或者体脂率超标的人群来说的,减肥是势在必行的。对于体重标准,体脂率也合格的人来说,减肥不是必须的。对于体重偏轻,但体脂率偏高的人群,也要注意给内脏“减减肥”。减肥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的方法,而不是“只要饿不死,就往死里饿”这类伤害身体的方式。2.均衡饮食有句话叫“你能把自己吃胖,也一定能把自己吃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重超标的人通常在饮食上偏爱高脂高糖、大鱼大肉。这样会摄入过多的脂肪,加重肝脏的负荷。所以,这类人群要尽早改掉饮食习惯,在日常饮食中增加蔬果谷物的比例,减少肉的比例,少吃肥肉。选择蒸煮等健康的烹饪方式,少吃或不吃油炸油煎烧烤的食物。在这里要提醒一下特爱吃素的朋友,你们也需要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地摄入优质肉类。因为吃素也有可能吃出脂肪肝。肝脏代谢脂肪时,需要一种运输血脂的载脂蛋白,这种蛋白主要靠自体合成。长期吃素的人缺少鱼肉等优质蛋白的摄入,一旦蛋白摄入不足,会影响载脂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肝脏脂肪的代谢。长期吃素的人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可能会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分解成葡萄糖。过量的葡萄糖会合成糖原储存在肝脏中。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到达一定的界限时,就会转化成脂肪留在肝脏中。所以,并不提倡长期吃素或者脂肪肝患者盲目“戒肉”。饮食最重要的还是均衡。3.适当运动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能开车就不走路,说得是不是你?适当地运动有助于消耗身体里多余的脂肪,避免肥胖,保持体重。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较适合大部分人。具体做什么运动没有特别推荐,主要还是根据自身喜好和健康情况而定。不运动的人突然开始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给身体一个适应期。4.不喝酒酒精对肝脏有毒性,且肝脏代谢乙醇的时候脂肪酸就无法及时代谢,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引发酒精性肝病。所以,预防脂肪肝,戒酒很重要,实在戒不了,也要少喝点。5.定期检查如果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呕吐、黄疸、右上腹疼痛等症状,请及时去医院就医。另外,无论身体是否有异常症状,都应该做好定期体检。体检中,肝功能和B超可以检查是否患有脂肪肝。如果肝功能或B超检查出脂肪肝,要尽快去医院的肝胆内科就诊,做进一步的筛查以明确病情,对症下药。最后,给患上脂肪肝的朋友两点小建议:不要忽视治疗网上有些言论说脂肪肝是亚健康,不用治疗。这个说法不要信啊。脂肪肝还是属于病理性变化,具体应该如何治疗,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之后才能得知。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脂肪肝有可能会转化成肝硬化。不要自行服药治疗的药物都要严格遵循医嘱服用。

发布了文章

这些准备没做好,体检可能白费?体检的15个注意事项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检,作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规范体检才能更真实地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但许多人对体检的认识不足,一遇到体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体检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啊?体检中放弃肛检可以吗?体检里转氨酶升高就是得肝炎了吗?……今天,微医君整理了体检前、体检当日、体检后一共15注意事项,跟大家聊聊体检的事。近期有体检安排的可以收藏一下哦~体检前的注意事项1.饮食清淡食物中的糖分、脂肪、蛋白质进入人体会引起身体各项指标的浮动。为了保证体检结果的准确性,体检前3天应尽量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减少动物内脏、动物血制品等食物摄入,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饮酒、饮用咖啡或浓茶。2.合理空腹很多有血液检查的项目都有空腹的要求,所以一般都会提醒体检的人,在体检前一天晚饭结束后不要再进食。体检当日早晨不要吃早餐也不要喝水。有的体检机构甚至会标注要在体检前一晚20:00之前吃完晚饭。有的人会问:“那我不吃晚饭,空腹的时间长一点是不是结果更准确?”当然不是!过度空腹也会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如血糖会因空腹时间太长而降低出现低血糖。一般保持10-12个小时的空腹时间即可。3.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引起血液及体液成分的变化,所以体检前一天以及体检当天早上最好都不要做高强度的锻炼。4.不要贸然停药这一条是针对慢性疾病患者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可以按照日常服药习惯,饮用少量水正常服药。糖尿病患者可以将药物随身携带,在完成需要空腹的体检项目、进餐后及时服药。身患慢性疾病的要将自身疾病与服药情况告知体检医生。但是服用维生素C、减肥药或者抗生素类药物的建议体检前三天停止服药,如不能停止建议暂缓体检。如您打算进行呼气试验,则需要在检查前停用抗生素及胃药一个月。若进行胃肠镜等检查,则需一周前停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波立维、阿司匹林。5.不要熬夜熬夜会引起体内内分泌的变化,导致体检指标异常。因此,体检前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长期熬夜习惯的朋友,准备体检的话,最好尽快调整一下作息。6.女性朋友避开生理期女性在生理期内分泌变化较大,身体还可能会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疼痛,且女性经期是不能尿检和妇科检查的。所以,女性体检尽量选择生理期结束3-5天及以后。7.避免性生活部分体检项目要求体检之前不要发生性生活,如经阴道彩超。如果不确定,可以咨询一下。体检当日的注意事项1.出门前检查所需证件是否带齐。2.提前查好路线,估算时间,尽早到达体检地点,最好能在7:30-9:30之间完成空腹采血,避免空腹时间太长影响指标。3.着装尽量舒适、方便、易穿脱。女生建议不要带耳钉、项链等首饰,不要穿有金属装饰的内衣,不要穿连衣裙、连裤袜、长筒袜等,不要化妆,不要戴隐形眼睛。男生最好不要打领带,不要穿紧身衣裤。4.如实告知体检医生自身的健康状况,女性要及时告知是否怀孕、有无性生活。孕妇不做放射性的体检项目。妇科检查或经阴彩超检查仅限于已婚或有性生活者,无性生活的可以不用做。5.不要因为害羞或者怕麻烦省略体检项目。肛检是体检中经常被放弃的项目,但肛检对发现早期肠道肿瘤有着特殊意义。为了身体健康着想,还是克服一下心理因素吧!6.进行膀胱、前列腺、子宫等相关部位的B超检查时需要憋尿。按一按小肚子,恰好能忍住尿意就可以了。体检后的注意事项1.重视检查结果很多人以为体检项目都检查完了,吃个早餐就结束了。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步——解读体检报告。正确解读体检报告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对检查结果视而不见,可能这次体检就白检了。所以,请鼓起勇气,端正态度,好好看一下体检报告。看不明白的建议请医生帮助解读,千万别只是上网查,不然可能一查就是“大病”。接下来,微医君给大家说一下最近问的最多的两个体检指标异常。转氨酶升高就是患了肝炎?不一定。肝功能是否正常,通常体现在两种转氨酶的指标上,一种是谷丙转氨酶(ALT),另一种是谷草转氨酶(AST),当ALT、AST明显升高时表示肝损伤,但造成肝损伤的不只有肝炎。酗酒、肥胖、脂肪肝、化学药物中毒、寄生虫病史都有可能引起肝损伤。另外,在剧烈运动和月经期间,血清转氨酶也是会升高的。转氨酶升高不要慌,先去咨询医生,根据医生建议反思一下自己最近的饮食作息。但是转氨酶如果长期升高,那就建议去专科就诊,进行进一步的筛查。肿瘤标志物超标就是患癌了?也不一定。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超标,首先,和正常参考值对比,看看超标了多少。如果超标很多,那癌症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确定。如果超标不多,需要进行复查或者其它的辅助检查以排除早期癌症的可能。如果复查后指标明显升高,则可能是癌变在发展;但如果没有明显升高,则可能是良性病变。日常的体检是筛查危险因素,不是疾病诊断,要重视但也不要过度恐慌。遇到指标偏高或偏低,及时问医生。2.妥善保存你们的体检报告拿到手是不是扔了或者放在角落积灰?这样有点浪费了,体检报告可以保存起来,与以往的病例一起作为健康档案,在以后就医时可以作为参考。

发布了文章

关节积液反反复复,能抽吗?预防关节积液,你要做到这9点

今天微医君就和大家聊聊膝关节积液的事,主要说说关节积液究竟是什么?都跟哪些伤病有关?膝关节积液是什么?正常情况下,膝关节一般会存在少量(5-10毫升)的关节液。关节液由滑膜分泌,对关节起到滋养和润滑的作用,对维护膝关节的正常活动有着重要作用。但当膝关节受伤或者出现炎症时,膝盖滑膜表面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就会受损,影响了对关节液的吸收。关节液会增加累积超出正常值,被称做关节积液。如果外伤导致关节内出血水肿,也会使积液增加。总结一下,关节积液不是一种原发疾病,它往往是关节疾病的伴随症状。哪些因素会引起膝关节积液?细菌感染关节感染细菌之后,往往会出现炎症,例如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在炎症的刺激下,滑膜会分泌更多的关节液,引起关节积液。关节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的软骨容易磨损,磨损掉下来的碎片会刺激滑膜增生,导致滑膜分泌液体增多,从而产生积液。创伤和劳损膝关节作为全身最复杂最容易受伤的关节,急性创伤常常导致膝关节积血,慢性劳损则有可能磨损膝关节组织。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撕裂、髌骨骨折、急性髌腱撕裂等往往会伴随关节积液。膝关节对撞、磕碰、过度负重、过量运动都有可能对关节软骨造成损伤,刺激滑膜分泌关节液,引起膝盖肿胀。此外,不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可能会引起关节慢性损伤,比如经常用手滑动髌骨、用膝盖去顶球、做简式俯卧撑时用膝盖骨顶地等等。其他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在调查研究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积液的发生率比较高,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容易出现膝关节的滑膜炎。另外痛风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也有可能导致关节积液。年龄一般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膝关节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引起滑膜炎,形成关节积液。关节手术关节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因此,术后有可能会有关节积液,出现关节肿胀。不过,医生会想办法消除积液,让患者术后恢复得更好,作为患者配合治疗很重要。有了膝关节积液该不该抽?首先,如果感觉到关节肿胀,建议先去医院做检查,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再考虑抽不抽。如果积液很少,一般是不建议穿刺抽出的。因为少量的积液经过及时的治疗可以被人体自行吸收,而且穿刺本身也有损伤关节,引发感染的风险。如果积液过多,压迫关节,则可以通过关节抽液来缓解症状。具体是否要抽,还要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诊断。但是,一般不建议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盲目抽取关节积液。抽取积液并没有消除致病因素,如果没有后续治疗就有可能出现抽而复发。因此,如果有关节积液,还是需要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伤疗伤,有病医病,才能彻底消除关节积液。如何预防关节积液?1.控制体重,膝关节是承重关节,控制体重能够减轻关节的负担;2.注意关节保暖,关节受到寒冷刺激时,也会增加炎症渗出的几率,增加关节积液;3.矫正腿型。O型腿、X型腿、扁平足等都会因腿部力线不正确,增加膝关节损伤的风险;4.合理安排运动量,过度使用膝关节会加速膝关节的退化;5.重视热身,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能够减少运动损伤;6.及时治疗膝关节疾病;7.注意营养均衡,保证骨骼健康;8.关节疾病发作期,尽量不要运动,避免二次损伤关节;9.尽量避免外伤,如果受伤后出现关节活动受阻,尽快就医。

发布了文章

这种食物年产值百亿,却是一类致癌物?口腔癌的7种危险因素

有些零食吃了也就是长肉,但是有些零食吃了可能长癌,比如槟榔。民间有句俗语:10个口腔癌,9个嚼槟榔。槟榔早就被列为一类致癌物,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然而,2021年的今天槟榔却成为了一种网红零食,年产值近百亿。为什么槟榔会致癌?槟榔是怎么引起口腔癌的?除了槟榔,还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口腔癌呢?今天,微医君就和大家聊聊包括槟榔在内的7种口腔癌的危险因素。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也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牙龈癌、舌癌、口咽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等。全球每年新增口腔癌病例超过450,000例,其中只有40%–50%的患者在诊断后能生存5年。槟榔致癌的主因——槟榔碱槟榔碱是槟榔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也是槟榔致癌的主要原因。槟榔碱具有一定的毒性,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槟榔碱能够诱导口腔黏膜纤维化以及引起口腔上皮细胞的凋亡,甚至引起细胞中原癌基因的过度表现。研究者以槟榔萃取物及槟榔主成分槟榔碱刺激口腔黏膜纤维细胞,观察其中原癌基因c-jun mRNA的表达状况,发现槟榔会诱导c-jun mRNA的过度表现。长期咀嚼槟榔,会使槟榔碱不断侵蚀口腔黏膜细胞,而且嚼槟榔容易摩擦划伤口腔黏膜,形成慢性刺激和损伤,增加口腔病变的风险。除了致癌,嚼槟榔还会上瘾咀嚼槟榔块对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均有影响。很多人嚼槟榔之后会有一种兴奋愉悦的情绪,而停止咀嚼之后反而情绪低落、沮丧、易怒、失眠。咀嚼槟榔产生的精神依赖表现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归纳的成瘾行为特征,具有一定的成瘾性。加了枸杞,槟榔就健康了?昨天,加了枸杞的槟榔上了微博热搜,槟榔碱的毒性和成瘾性搭配枸杞就能消除吗?不能!枸杞作为养生佳品,有养肝、滋肾、润肺等功效,但是没有解除槟榔碱生物毒性的作用,也没有预防上瘾的功能。所以,枸杞槟榔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噱头,并不能实际降低槟榔对人体的伤害。不仅枸杞,听说还有加益生菌的,都没有用。除了槟榔,这些因素也可引起口腔癌烟和酒烟草中含有的致癌因素使得长期吸烟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酒精因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损害肝脏的抑制免疫而增加了口腔癌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槟榔碱可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无色无臭,呈强碱性反应。烟、酒与槟榔叠加,会使口腔癌发生的概率更高。有统计表明:同时暴露于嚼槟榔与饮酒的风险比单独暴露嚼槟榔和单独暴露饮酒风险之和增加了2.26倍;同时暴露嚼槟榔、吸烟的风险等于单独暴露嚼槟榔和单独暴露吸烟的风险之和。槟榔加烟,苦海无边,槟榔加酒,癌症招手。所以预防口腔癌首先要做到戒烟、限酒、戒槟榔。(戒烟的朋友最好不要用槟榔代替)牙不好临床中发现,口腔癌患者往往“牙不好”。如果口腔中有锐利的牙尖、残留的牙根牙冠和不良修复体,其周边的口腔组织有可能反复受到刺激而存在慢性炎症。而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也有可能引起癌变。另外不合适的假牙托、牙托材质不合格,不断刺激口腔和舌头黏膜,也有可能诱发口腔癌。所以,如果口腔里有牙尖、残牙、残根、不合适的假牙等,要及时去医院口腔科/牙科就诊医治或调整。不讲究口腔卫生不讲究口腔卫生,牙周疾病久治不愈,屡治屡犯,口腔黏膜就会长期处于炎症与病菌的侵扰之中。如果口腔内还有伤口、创面糜烂,长期不能愈合,也会促使口腔癌发生。研究表明:刷牙频率<2次/天、牙齿缺失≥5颗、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无规律性看牙医、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是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以,早晚刷牙、定期洗牙、及时治疗口腔疾病对于预防口腔癌也很重要。紫外线和电离辐射长期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的人,唇癌和皮肤癌的发病率都比较高。电离辐射可引起DNA的改变,激活肿瘤基因导致癌变。所以,工作中需要长期露天暴晒的做好防晒,会接触到电离辐射的人群做好防护工作,定期规范体检。在此提醒一句,WIFI、手机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并不会引起辐射致癌。病毒感染感染病毒也是口腔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中EB病毒与鼻咽癌有关,HPV则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有关。维生素A缺乏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摄入维生素A低的国家口腔癌发病率高。维生素A有维持上皮正常结构和机能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发生有关。一般来讲,癌症并非突然发生,而是会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如果发现口腔内有肿块、结节、白色斑块或者红色斑块,口腔中有溃疡或炎症长期不愈,口腔不明原因出血、麻木、灼热或干燥,说话或吞咽时发生困难或者不正常,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发布了文章

智齿人人都会有吗?一定要拔吗?关于智齿的5大困惑

最近,好多人跟微医君说智齿发炎了,好端端的智齿为什么总发炎?智齿也想刷存在感吗?今天,微医君整理了最近常常被提到的5个关于智齿的问题,跟大家聊聊智齿的那些事。智齿一定要拔吗?不一定。智齿又称为第三恒磨牙,根据萌发的位置不同分为上颌智齿和下颌智齿。如果智齿正常萌出,且上下有对咬牙,没有龋坏,不会阻碍其他牙齿生长,这种智齿可以保留。但是大多数人的智齿都不是好好长的,由于萌出空间不足(相邻的第二恒磨牙、颌骨以及软组织的阻碍),智齿只能部分萌出或者完全不能萌出,因此智齿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叫为阻生牙。那为什么智齿萌出空间会不足呢?原因跟人类进化有关。在进化过程中,人类颌骨的退化和齿量的退化不一致,导致现在颌骨相对小于牙量。说简单点就是下颌骨变短了,不足以容纳所有的恒牙生长。而智齿是口腔萌出、生长、发育最迟的牙齿。在它开始发育的时候,其它的牙齿已经在牙床上占好位了,留给智齿萌出的空间往往不够。阻生的智齿不仅难长出来,还容易歪着长、斜着长、躺着长……临床上对此有专门的分类。按照智齿在颌骨内的深度分为:高位阻生、中位阻生、低位阻生;按照智齿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分为:近中阻生、远中阻生、水平阻生、前倾阻生、垂直阻生、倒置阻生等。这些不同深度不同姿态的智齿就会引发多种口腔问题,引起智齿反复发炎肿痛。比如:智齿龋坏、冠周炎等疾病阻生的智齿会引起蛀牙、冠周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颌骨骨髓炎、牙囊肿等等,以上疾病都会引起智齿疼。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真是疼得龇牙咧嘴,痛得生无可恋。这种智齿是一定要拔的,建议在消炎治疗之后尽早安排拔除。造成邻牙病变或损伤当智齿萌发位置不当,前倾斜躺在牙床上的时候,它的一部分牙冠就水平向前顶在了邻牙的侧面。两颗牙相交的牙缝很难清洁干净,食物残渣积累腐坏产生牙菌斑,会导致邻牙相邻面龋坏。这种情况在邻牙龋坏疼痛之前都很难被察觉,需要通过口腔拍片诊断发现。这种智齿就是害群之马,即使暂时不痛,也要及时拔除。低位埋伏型智齿这种类型的智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且水平生长。这种智齿拔除的创面比较大,操作也比较复杂,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可以选择动态观察,也可以选择预防性拔除。如果已经发生炎症、损伤邻牙,或是诊断会有其它病灶发生,还是建议拔除。总结一下发炎肿痛的智齿,一律建议拔;不痛不痒的智齿,如果长歪长斜、位置不对的,可以做预防性拔除,也可以结合医生的建议暂时保留并观察;正常萌出、有对咬牙、没有龋坏、不影响其它牙齿的智齿,可以保留。智齿人人都会长吗?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长。智齿萌出的年纪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人会在16-25岁之间萌出,但是有一部分人在中年才会长智齿,还有一部分人终身都不会长智齿。那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长智齿呢?拍口腔曲面断层片。口腔曲面断层片是一种常规的口腔检查,能够清晰地看出智齿的萌出情况,辅助医生判断智齿要不要拔,怎么拔最好。部分医生认为,在14~20岁间应拍口腔曲面断层片检查。如发现智齿阻生无足够位置正常萌出,且其他牙齿有拥挤,临床上有不适症状,建议尽早拔除。拔智齿要多少钱?拔完智齿不一定瘦脸,但一定瘦钱包。微医君向周围人做了一个小调查,便宜的一颗牙几百元,贵的一颗牙上千,更贵的要2800左右。拔智齿的流程包括前期检查、打麻醉、拔牙、拔后处理,包括了仪器检测、诊断、制定治疗方案、麻药注射、拔牙操作、拔后清创等等,创面比较大的还要进行缝合,甚至输液消炎。拔智齿的费用取决于拔掉这颗智齿的风险、技术设备要求以及医生的职级,风险越高、技术要求越高、设备要求越精良、医生职级越高,费用就会越高。另外,当地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也会影响到拔智齿的费用。需要拔智齿的朋友,4位数准备金还是要有的。具体的费用可以在检查之后问问主治医生。拔智齿会不会痛?很多人拖着不去拔智齿的重要原因就是怕痛。其实,在拔智齿之前,医生一般会进行局部麻醉,患者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痛觉。但拔完智齿之后,当麻药失效,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疼痛。不过,相比于智齿痛,这点痛还是比较轻的。要提醒的是,如果拔完后不注意口腔卫生、不忌口,引起伤口感染,那就容易发炎肿痛。所以,拔完智齿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做好口腔卫生。智齿一次可以拔几颗?有的朋友比较心急,希望能一次把智齿全部拔掉。但是,微医君在这边提醒大家,智齿一次拔一颗,两次拔智齿间隔一周或者两周比较稳妥(有些人可能需要间隔1个月)。有太多一次拔多颗智齿影响创口愈合导致面部肿胀的案例了,拔智齿还是要慢慢来。女性生理期、孕期、哺乳期都不建议拔智齿。正在备孕女性朋友们,建议孕前先把长得不好的智齿拔了。

发布了文章

小心这个饮食习惯,它正在悄悄拉高你的血压

好久不见的朋友突然联系你,除了借钱,还可能是问病。上周末,一位好几年没来往的朋友突然找上微医君,询问白带里有血是怎么回事。白带是女性在两次月经期间的阴道分泌物,白带主要受女性体内的激素影响,正常情况下是无色透明状或者白色糊状,无臭。但是当激素变化或身患某些疾病时,往往伴随白带有血的情况。今天,微医君就跟各位女性朋友一起聊聊9种常见的白带带血情况。1.排卵期出血排卵期一般是指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排卵日是从下次月经第一天开始往前数的第14天。有些女性会在这一段时间内出现白带带血的情况。这是由于体内雌激素变化导致的生理性出血,一般量少时间较短,没有其它症状。偶尔出现这种情况不需要去医院。但经常性出现还是要引起重视的,可能是黄体功能不足或者黄体萎缩不全,这个很可能引起不孕。月经周期以及月经期长度因人而异,具体的日期也会随之改变。想要准确判断是不是排卵期出血,记录好生理期是前提。所以,建议每位女性每月都记录自己的生理期,可以使用手机APP也可以在日历上标记。2.阴道炎无论是哪种阴道炎,都有可能出现白带带血丝或者血性白带。不过,不同类型的阴道炎会有不同的伴随症状。霉菌性阴道炎炎症较为严重时,阴道壁会有表浅的溃疡或糜烂面,可导致出血,并伴随外阴痒痛以及豆腐渣样白带。滴虫性阴道炎炎症较为严重时,阴道粘膜及宫颈会有散在出血点,出现黄绿色、灰黄色脓性白带,并伴有外阴瘙痒。老年性阴道炎老年妇女尤其是绝经期妇女,由于年龄以及雌激素减少的原因,一般白带减少, 患者黏膜上可见少量出血点,并伴有外阴瘙痒。如果白带带血还伴有白带性状改变或者外阴痒痛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3.宫颈病变宫颈病变包括宫颈炎症、息肉、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等。病情严重时,宫颈分泌物会增加,可出现带血的白带。这类原因有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发生性关系后,出血会更加明显。因此,如果同房后出血,那要尽早去医院检查,另外要定期做宫颈防癌筛查。4.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或者结核感染等会导致白带有血,同时会引起月经量增加、经期延长等现象,患者也会出现下腹坠痛。5.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癌、阴道癌等也容易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这类因素造成的白带带血往往会伴随白带气味改变、下腹部疼痛等情形。6.怀孕如果月经前发现白带中有血丝,且近期有发生过性行为的,可以先用早孕试纸测一下。如果第一次测试显示未怀孕,但是月经延期了,建议在1周后再次进行测试。7.内分泌失调因劳累、情绪失调、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垂体—卵巢轴之间调节机制受到影响,卵巢功能失调,激素分泌紊乱,也可导致暂时的白带带血。这种情况则需要调节生活节奏和情绪,如无法通过自行努力调节到正常水平,可去相关科室求助医生。8.滥用药物滥用紧急避孕药,短效避孕药漏服、迟服等不规范用药,药片质量不合格等,也会引起体内激素调节紊乱,可能会出现白带带血的情况。如果是这种原因,应避免服用紧急避孕药,重新咨询医生用药建议或更换药品,严格遵医嘱用药。9.节育环副作用如果节育环移位或尺寸不合适,会压迫子宫,造成子宫内膜局部损伤、坏死,从而出现白带带血的情况。节育环移位可能会引发腹痛、痛经加剧等情况。上环的朋友如果遇到下腹疼痛或隐痛、痛经突然加剧或者以前不痛经现在痛经、白带有血、经血增加,要及时去妇科就诊,排除节育环位置不当引起的器官损伤。另外,还有提醒的是,绝经后半年到1年内记得去取环。白带有血丝的原因有很多,并不都是疾病造成的,遇上排卵期生理性出血不用太担心。但如果伴随白带增多、白带性状改变、下腹痛、经血量增加、持续时间较长等情况,就需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检查。*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发布了文章

小心这种饮食习惯,它正在悄悄拉高你的血压

已经把烧烤、炸鸡都戒了,怎么血压还上升?一直在吃药,怎么血压还降不下来?如果你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吃了太多钠。有实际数据表明,中国人日均钠盐摄入量远超欧美国家,也超过了标准值。而高钠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钠盐摄入过多为什么会引起血压升高呢?饮食中如何控制钠盐的摄入呢?除了减盐,还需要做什么才能防治高血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高血压的“钠”些事。为什么钠盐吃多了,血压会升高?钠元素被人体摄入后经过一系列运转,最后由肾脏排出。运转过程中通过干涉多种生理活动影响血压,以高钠盐摄入对血管的影响为例。当人体摄入太多的钠时,人体血液和体液里的钠含量会升高。血液中有一种缩血管的因子,比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内皮素等等。血液中含钠量上升后,循环血液中的缩血管因子们会变得活跃,反应性增强,容易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当细胞内的钠离子浓度升高后,钠离子和细胞内的钙离子之间相互交换的次数会增加,细胞内的钙离子会越来越多。钙离子浓度升高,会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加重。血管收缩加剧,血压就升高高了。此外,钠盐摄入过多会增加神经传出冲动、加大了肾脏排钠的压力、影响雌激素分泌、影响组织非渗透性钠储存能力等等。如果机体长时间处于高钠的环境,多项生理机能会受到干扰,从而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所以,减少钠盐的摄入,对防止高血压有着重要意义。《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 版》明确表明,控制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的情况下,可获得收缩压下降2-8毫米汞柱的效果。生活中有哪些看不见的钠盐?除了要控制看得见的钠盐以外,看不见的盐才是控盐的重中之重。常见的隐形盐大户有:调味品酱油、鸡精、味精、椒盐粉、豆瓣酱、烧烤酱等等含钠量均比较高。这些调味品中含钠量并不低,做菜时可以与盐相互替换,比如酱油多了,盐少一点,放了鸡精就不要放味精了。有些人觉得控盐之后,淡菜淡肉不够滋味。如果连调味品都要限制,那吃饭还有什么意思。微医君这里有4种方法缓解美味与健康的矛盾,大家可以参考一下。1.起锅前放盐:在菜八成熟左右加盐或含钠高的调味品,等量的盐尝起来更咸;2.炒菜时放少许水:让盐以及调味品溶化在汤里,吃菜不喝汤,可以帮助控盐;3.加其它调味食材:比如能吃辣的朋友可以炒菜时加点小米椒,以辣味来弥补咸味;或者加点黑胡椒(加了黑胡椒记得少放盐,最近尝试了一款黑胡椒炒花菜,味道不错。)可以多探索新吃法,有找到好的搭配,记得回来分享给微医君哈~4.看菜放盐:这一条主要针对蔬菜。不同的蔬菜含钠量不同,高含钠的蔬菜不放或少放盐,低含钠的蔬菜可以适当多放盐。高含钠:茴香、芹菜、茼蒿等;中高钠:萝卜、小白菜、圆白菜、油菜、菠菜等;低含钠:生菜、菜花、苋菜、莴笋等;风味食品咸菜、榨菜、火腿、腊肠、腊火腿、培根、臭鳜鱼、酱板鸭、咸鸭蛋、咸鱼等等。这些东西很香是真的,很咸也是真的。据测量,100克腊肉、腊鱼含盐量5-10克,一颗咸鸭蛋含量2.5克左右。所以,吃这些风味食品时建议先浸泡,搭配新鲜食材食用,采用蒸或煮的烹饪方式。如果是可以直接食用的,比如榨菜、咸鸭蛋,就少吃。零食薯片、山药片、饼干、蔬菜干、话梅干、薯条、炸鸡、奶酪等等零食里钠含量还是比较惊人的,偶尔吃半包没事,不建议常吃。关于零食,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甜味的零食也有可能含有不少的钠,甚至饮料里也会含有钠。所以,不要以为甜的零食只有糖多,可能糖钠双高,少吃为妙。除控盐外,防控高血压还需做什么?控制体重BMI控制在18.5-23.9范围之内,男性腰围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下。戒烟戒酒戒烟戒酒能直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戒烟包括不主动吸烟、避免被动吸烟;血压正常的人群推荐不饮酒,高血压人群建议戒酒。规律适当运动每周5-7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于健康人群有助于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对于高血压人群有助于降低血压。良好的睡眠有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及高血压各种并发症发病风险均有相关性。良好的睡眠对于预防高血压、降低晨峰血压有帮助。乐观积极的心态焦虑抑郁情绪会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和非勺型血压的发生率增高。[5]所以,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要多接近让自己快乐的人事物,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医嘱服药高血压是慢性病,就是慢慢患上又需要慢慢治疗的疾病。有些患者害怕一吃药就得吃一辈子,往往拒绝吃药或者擅自停药减药,这其实并不利于治疗,反而可能让血压攀升得更高。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的疾病风险就会增加,可能导致以后要吃更多的药,甚至住院、手术。相反,如果血压稳定,可以遵医嘱减药或者停药。相比之下,按要求服药是风险最小最有利于病情的方法。参考文献:[1]董洋宏,石治宇,尹新华.钠盐摄入量在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8,3:190-193.[2]中国专家建议:中国高血压患者盐摄入和血压管理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17603[3]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 版.中国循环杂志,2021,3:209-220.[4]胡兴祥,徐维芳,彭漪,杨天伦,孙梅琴,余国龙.不同睡眠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晨峰血压达标率[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7):492—495.[5]黄敬,刘德芳,刘华丽,毛富强,邓燕春.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血压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7:3654-3656.*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发布了文章

慢性咽炎反反复复,别只怪嗓子,是这7点没做到位

慢性咽炎总反反复复该怎么办?慢性咽喉炎能治愈吗?慢性咽喉炎会癌变吗?今天,微医君就以上3个问题,跟大家聊一聊慢性咽喉炎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哪些。慢性咽喉炎反复发作怎么办?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慢性弥漫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是咽部异物感、痒感、烧灼感、疼痛感,常有粘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使晨起出现咳嗽,伴恶心。咽部作为衔接鼻腔、口腔、气管、食道的“交通枢纽”,与多个器官紧密相连,任何一个器官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咽部炎症。所以,要想避免慢性咽炎反复发作,要注意以下7点。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长期反复的感冒有可能会引发慢性咽炎。所以,慢性咽炎患者应注意天气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流感易发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相互传染。2.注意口鼻卫生各种鼻病,如慢性鼻炎,或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均可长期产生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引发慢性咽部不适症状。而有研究显示,慢性咽炎患者因咽部疼痛、功能限制等因素,影响自身的口腔健康状况。因此,无论是为了避免慢性咽炎的反复发作,还是为了维持日常健康口腔状况,我们都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治疗牙周疾病等。3.注意胃肠道疾病某些胃肠道疾病可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反流物反复刺激咽部,引起咽部不适症状。在国外文献中,因胃食管反流引起慢性反复发作性咽炎的报道也很多见。所以,有反酸、胸骨后烧灼感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人群,也需及时治疗。4.调整饮食习惯有研究表明,老年慢性咽喉炎各中医证型与老年人生冷、辛辣、吸烟、饮酒等饮食生活习惯有关。所以,戒烟限酒,少吃或不吃过热、过冷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能减少咽部刺激,从而减少咽炎的发作。5.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加强身体锻炼。锻炼疗法是通过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等概率,减少急性咽炎的发作。日常生活需规律,劳逸结合。有研究表明,经常运动为慢性咽炎的保护因素,而肥胖为危险因素。6.注意环境卫生长期与粉尘、油烟有害气体等接触也有会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率。所以,患有慢性咽炎的朋友,尽量少去粉尘较多的地区,雾霾天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7.适度正确用嗓慢性咽炎也有明显的职业特征,销售人员、教师等群体中患有慢性咽炎的人群较多。这几种职业从业者由于工作需要容易导致用嗓过度。频繁用嗓容易导致声带咽喉充血,引起咽部不适。这类人群平时需注意用嗓习惯,减少或避免高声说话,平时多注意咽部保护。慢性咽炎能治愈吗?能,但是比较难。慢性咽炎难治愈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病因比较复杂。上文提到咽喉乃是一个“四通八达”之处,与各方均有联系,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咽喉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但是如果找到引起慢性咽炎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治愈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比如由于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慢性咽炎,通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也能改善慢性咽炎的症状。第二,护理很重要但总被忽略。慢性咽炎患者治愈后,更要注重日常的护理保养。如果忽略护理,很可能导致咽炎反复。慢性咽炎会癌变吗?慢性咽炎一般不会癌变,可是有些癌症的早期症状跟慢性咽炎相似。比如早期的喉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舌癌、扁桃体癌、甲状腺癌等。除了癌症之外,咽部异物(比如鱼刺)、甲状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冠心病等)患者都可能会出现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类似于“慢性咽炎”的症状。所以,如果出现用药后咽部不适未缓解甚至加重,吞咽以及进食受影响,咽部疼痛持续加重或有放射性疼痛,声音嘶哑超过2周等症状,请及时就医,确诊后进行治疗,千万不要拖!

发布了文章

越想快点睡,越是睡不着,这5条坏习惯,正在偷走你的睡眠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明明很累,但就是睡不着”、“越想快点睡,越是睡不着”、“一觉醒来全身痛,像被打过一样”,失眠已经成了现代人的烦恼来源之一。据《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究竟是什么让睡眠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呢?怎么样才能睡一个好觉呢?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得对睡眠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好好睡觉指什么?早睡早起身体好,晚睡晚起就不好?其实,晚睡晚起也没什么。“好好睡觉”的关键是睡眠有规律,睡得够,质量好。有规律睡眠有规律指的是睡眠的时长、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长期一致。只要长期保持,晚10点睡早6点起和凌晨1点睡早9点起,都属于有规律。(但健康的入睡时间,还是建议在晚11点以前哦。)今天10点睡,明天12点睡,后天1点睡,这种就属于睡眠不规律。睡得够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专家研究成果建议,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为 7~9 小时,而 65 岁以上老年人为 7~8 小时,过多过少都不好。质量好2017年美国睡眠协会发布了一份《睡眠质量建议》,其中就有关于睡眠质量的推荐指标:能在30分钟内入睡;半夜醒来后10分钟内能再次入睡(包括上厕所);每晚醒来5分钟以上不超过1次;在床上,有85%的时间在睡觉;(睡眠效率=睡眠时间 / 在床上的时间,如果结果大于 85% 就算正常,达到 90% 就已经很好了。)大家可以根据以上的指标先简单地自我检测一下,如果需要更专业的测试,则需要到医院相关门诊处进行测量。对照完以上标准,你有好好睡觉吗?没有的话,看看以下这些偷走睡眠的坏习惯你有没有。偷走睡眠的5个坏习惯1.睡前生气不少人有过睡前和伴侣吵了一架,然后整晚睡不着的情况。生气的时候,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人就越气越清醒,反而不想睡了。除了生气,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也会导致失眠。所以,睡觉之前尽量不要生气,不要和另一半讨论容易愤怒的话题,也不要将生活工作的压力带到睡眠中。生活中的问题,醒来再解决也可以,睡觉时就别想了。2.睡前饱餐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本来想睡了,结果一顿夜宵吃完就清醒了。这是因为吃太多食物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且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以及肝脏的代谢负担。对于有消化道疾病的人,比如胃食道反流,可能会引起反酸,影响睡眠质量。如果睡觉前突然饿了,可以喝一杯牛奶或者吃一小碗小米粥,但不能点一份烧烤、炸鸡、麻辣烫大吃一顿。晚上容易饿的朋友可以把加餐的时间提前或者晚餐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饥饿感。3.睡前饮酒饮茶喝咖啡有睡眠障碍的朋友,茶和咖啡最好不要喝。如果确实喜欢喝,请避开睡前4-6小时这个时间段,改到早上或者午饭后。虽然喝醉酒的人容易睡着,但是酒精只能让人处于较浅的睡眠期,减少深睡期睡眠,延迟进入REM期睡眠,降低睡眠质量。因此,无论饮酒量多少,总体而言对睡眠弊大于利,不建议睡前饮酒助眠。4.睡前剧烈运动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量的运动能够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但是睡前3-4小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可以做一些轻柔舒缓的拉伸运动,帮助睡眠。5.睡前追剧刷抖音影视剧、短视频都能让人产生愉悦或者兴奋感,由于情节的设计,总是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看下一集,不知不觉就追到了凌晨2、3点。另外,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使大脑更加兴奋,且易早醒。研究显示,与任何其他波长的光比较,蓝光更多的影响褪黑素(睡眠激素)的释放。在睡觉前2h看电视或使用电子设备意味着更长的睡眠潜伏期,REM睡眠减少,即使睡眠时间足够,睡眠质量也大打折扣。所以,想要拥有一个好的睡眠,请不要把手机带进卧室,至少不要把手机带进被窝。如何睡一个好觉?除了改掉以上这些坏习惯外,想要拥有一个好的睡眠,你还需要做到以下2点: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良好的睡眠环境是良好睡眠的基础条件。#卧室卧房的基本环境要求是:通风、采暖良好,没有气味,卧具适宜,冬暖夏凉。光线宜暗,空气清新,温度适中。窗与窗帘选择隔音和避光效果好的。#床垫大家对床垫的常见困惑是:床垫该选硬的还是软的?这个其实因人而异。偏瘦的人体重较轻,床垫不易下陷,睡硬床会觉得磕磕碰碰,因而适合偏软的床。较胖的人建议睡相对硬一些的床垫,有利于人体压力平均分布到床垫上。老人的骨骼常出现退化,因此能贴合老人身体曲线的偏硬的床是最合适的选择。此外,理想的床垫还应包括:弹性好、柔韧性好、承托力好、透气性佳、不易塌陷、无噪音等优点。#被子选用一些厚薄适中的被子,被子过轻达不到保暖的效果。被子过重,容易使被窝的温度超过35℃,使人体新陈代谢过旺,能量消耗增大,汗液增多,醒后反感疲劳、困倦,还容易受凉。#枕头枕头的高度,以躺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相当为宜,也就是仰卧时枕高一拳,侧卧时枕高一拳半。合理用药不少人都觉得,治疗失眠的药物,只要一次服用,就要终身服用,甚至不吃就睡不着觉。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并不是吃安眠药就会上瘾。如果通过日常调整无法改善失眠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在病情缓解后完全可以减量或停药。如果一味盲目地拒绝用药,则有可能延误病情,加重失眠。所以,面对安眠药,大家要理性对待,不要一味拒绝也不要盲目服用,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最后,给大家一个小tips:睡不着的时候,先躺倒床上闭上眼睛,但是如果躺在床上15分钟还是睡不着呢,就不要再继续躺着了。如果卧床20分钟不能入睡,应起床离开卧室,可从事一些简单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可以听听轻音乐,练习一下腹式呼吸,但是不要刷手机玩电脑)。

发布了文章

明明一直补钙,为什么还缺钙?注意这8点,让你的钙不白补

很多人提到补钙,就会想起钙片,以为只要一直吃钙片就不会缺钙。但钙片没少吃,还是出现了缺钙,甚至骨质疏松,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因为补钙是一个系统性的事情,仅仅吃钙片,很可能吃进去的钙还没被人体吸收就先被排泄出去了。今天,微医君从如何减少钙流失、增加钙吸收这两方面跟大家聊聊怎么提高补钙效率。1.少吃盐,多补钙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促进钙流失,比如吃得太咸。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和钙经过消化道后被血液吸收送至肾脏过滤,肾脏会对这两种矿物质进行重吸收。在重吸收过程中,钙和钠是竞争关系,大量钠会制约钙的重吸收,而无法回到循环系统中的钙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据观察,每排出300毫克钠,会同时排出20-30毫克的钙。所以,喜欢吃咸的人要注意,如果你觉得补钙效果不理想,就需要改变一下饮食习惯,控制盐的摄入量。2.适量吃肉,减少流失无肉不欢的朋友们,请克制一下你吃肉的欲望,吃肉太多容易导致钙流失!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适量蛋白质是人体所需要的,但是过量的蛋白质在体内代谢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会增加尿钙排出,反而导致体内钙质流失。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3.多多运动,促进吸收很多人以为补钙通过药补食补就可以了,其实运动也是不能少的。运动减少,骨骼内血液循环减慢,使骨骼的钙质容易被吸收和移出,而导致骨量的丢失,也可引起骨质疏松。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适量运动,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骨的韧性增加,骨质增长,抗骨折能力提高。如果上班太忙,上下班多走走,进出地铁站把坐电梯改成走楼梯也是有帮助的。4.膳食补钙,优于药补一旦意识到自己要补钙,很多人就会上网或者到药店买钙片。其实,膳食补钙是最安全、最方便的方式。在日常饮食中增加一些高钙食物就能帮助我们摄入足够的钙。比如牛奶、豆制品、鱼虾贝类水产海鲜、坚果类、高钙蔬菜(主要是苋菜、芥蓝、油菜、空心菜、小白菜)等食物。那要吃多少才够呢?既简单又靠谱的方法就是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上的安排来。大家可以按照年龄来判断一下自己平时吃得够不够。在此,微医君也要提醒一句,通过食补补钙要注意烹饪方式,蔬菜类食物最好先用沸水烫一遍去除草酸等植物酸,以免形成草酸和钙元素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阻碍钙质吸收。如果通过食补无法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那就要钙片或者钙剂。5.人群不同,钙剂不同市场上的补钙产品主要包括无机钙、有机盐钙和有机酸钙三大类。无机钙主要是碳酸钙;有机盐钙包括乳酸钙、醋酸钙、葡萄糖酸钙、马来酸钙、柠檬酸钙等;有机酸钙包括:甘氨酸钙、L-苏糖酸钙及L-天门冬氨酸钙等。以上产品虽然都能补钙,但是适合的人群不同。针对胃炎、反酸人群,应少吃碳酸钙型钙片。老年人和小儿则应该选用水溶性更好的钙盐,比如乳酸钙、枸椽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小儿的补钙剂应更注意口感,如天然、无味、奶味的更适合婴幼儿。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钙片也不是剂量越高越好,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需要吃钙片或钙剂的建议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6.没有VD,白补一场补钙的关键不在吃了多少钙,而在于吸收了多少钙。无论人体摄入多少钙质,如果没有维生素D,小肠也无法对钙进行吸收。所以,维生素D作为补钙的最佳助攻,必不可少。一般建议大家在早上9点之前或下午4点之后晒几分钟到半小时的太阳,尽量避开正午时间,便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又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在此要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是无效的。因为人类皮肤中含有 7- 脱氢胆固醇,只有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后,才能转化为维生素 D3,[1]而玻璃会阻挡紫外线。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起不到补充维生素D的作用。7.单纯补钙,事倍功半很多人补钙的目的之一是补骨,防止骨质疏松,但扎心的事实是,单纯地补钙可能并不能达到补骨的目的。因为人体的骨骼里除了有大量的钙质,还有胶原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骨粘连蛋白、红白骨髓、磷、镁、硒等元素。各种元素中,钙和磷含量最高,两者比例接近2:1,主要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这说明钙不是单独存在于骨头中,需要和磷等其它元素结合。如果只是单纯地补钙,其他元素不足,吃进去的钙有可能会因为无法沉积入骨中而被排出体外。所以,如果你一直在补钙,但收效甚微的话,不妨去医院问问医生,或者检测一下是否有微量元素缺乏。8.过早过量,过犹不及有些家长担心孩子长不高,会从小时候就给孩子吃钙片,但是婴幼儿补钙过多时则会造成囟门过早闭合,限制大脑发育,并影响生长发育。如果想要给孩子补钙,建议从食补抓起,吃钙片或者补剂之前先咨询医生。参考文献:[1] 程苏璇.谈如何正确补钙[J].医学前沿,2014,5:39-40.[2] 伍宏伟,解万翠,陈李汉,杨锡洪.骨营养,健康的新选择——合理补钙研究进展[J]. 2014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105-107.[3] 杨月欣.专家解读|新版膳食指南(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http://dg.cnsoc.org/article/04/8a2389fd575f695101577a3abfdd02d7.html

发布了文章

这种病痛起来要命,还有遗传性,特爱找这6类人!

上周刚开工,医院里痛风患者数量激增,其中还有不少年轻面孔。痛风虽然被认为是老年病,但最近几年年轻人甚至青少年患上痛风的新闻屡见不鲜。怎么年纪轻轻就痛风了呢?说好的老年病呢?今天,微医君跟大家一起聊聊痛风的那些事儿。痛风更爱这6类人痛风是由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组疾病,它的成因主要和身体营养平衡有关。痛风的关键就是摄入嘌呤多,排出尿酸少,而不是年龄。虽然每个人都有患上痛风的可能,但是这6类人的概率更大。1.男性有研究表明,痛风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7∶1。看到这个比例,微医君也有点惊讶,为什么男性患病率更高?这是因为男性体内的雄激素可促进肾脏对尿酸重吸收,从而抑制尿酸排泄,使体内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可促进尿酸排泄。此外,临床发现,饮酒和高嘌呤饮食是男性患者痛风的主要诱因之一。其次是突然剧烈运动、突然受冷还有含糖饮料。2.爱喝酒的人酒精会导致尿酸在体内累积,也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的风险。3.无肉不欢,吃肉带汤的人肉类、海鲜含有的嘌呤不少,烹饪之后留下的肉汤更是嘌呤集中营。卤肉汁、海鲜汤、火锅汤都不适合多喝,最好不喝。4.绝经后的妇女前文提到雌激素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下降,雄激素上升,饮食不注意就容易患上痛风。5.有痛风家族史的人千万不要以为痛风只是一个人的事,痛风会遗传!会遗传!多项研究发现原发性痛风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同卵双生中共显率较高。在不同种族间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提示该病与遗传因素相关,并且单亲或双亲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其病情一般较重,起病年龄较年轻,甚至儿童阶段就可发病。6.肥胖人群美国1988—1994年和2007—2010年的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BMI与痛风呈线性正相关。为什么肥胖还能跟痛风扯上关系呢?因为脂肪代谢产生的酮体也要通过肾脏代谢,并且代谢优先级在尿酸之上。一旦遇上酮体,尿酸就得延迟代谢,久而久之,血液里的尿酸含量变高了。怎么样才能预防痛风?主要靠吃简单来说就是少吃高嘌呤的食物。#超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沙丁鱼、鱼子、浓肉汤、火锅汤等;(嘌呤含量:150~1000毫克/100克)#中高嘌呤食物畜肉、禽肉、鲈鱼等鱼类、贝壳类水产、干豆、扁豆等;(嘌呤含量:75~150毫克/100克)#中低嘌呤食物深绿色蔬菜、花类蔬菜、嫩豆类蔬菜、鲜蘑菇等;(嘌呤含量:30~75毫克/100克)#低嘌呤食物奶蛋类、果蔬类、咖啡、茶、豆浆、糖果等。(嘌呤含量:少于30毫克/100克)你也许会问,那还有能吃的吗?有,当然有,必须有!关于吃,有一个关键的概念是“量”,只要在适量的范围内都是可以吃的。一般人膳食摄入嘌呤为600-1000mg/天,在痛风急性期,嘌呤摄入量控制在150mg/天以内。所以,你如果是健康人群,每天小于1000毫克即可。如果是痛风发作期,超高嘌呤的食物就不要碰了。如果已有痛风史,或者尿酸偏高,建议尽早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控制饮食。科学减肥如果你很苗条,这一条请忽略。如果BMI已经超过标准值,还请循序渐进,慢慢减肥。千万不要过度节食也不要剧烈运动哦!脂肪燃烧得太快,也会产生大量酮体,引发尿酸升高,所以减肥一定不要急。少喝含糖饮料含糖饮料中有一部分含有果糖(果葡萄糖),果糖在人体中经过一系列代谢会产生尿酸,也就是说摄入过多果糖会诱导尿酸升高。禁酒对于尿酸偏高或者已有痛风的人群,最好是滴酒不沾,尤其是啤酒!过节应酬都不是理由,毕竟痛风不过节不放假!多喝水别小看这3个字,对痛风患者确实管用。尿酸需要通过排尿排出,身体缺水排尿就会减少,那尿酸也就难排出了。患上痛风后能治愈吗?目前还不能,只能和平共存。除了以上生活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要做到之外,遵医嘱服药也很关键。药食双管齐下,才能稳住尿酸,让痛风不再发作。另外强调一点,在痛风急性发作的时候,镇痛是第一位的。有些患者特别能忍痛,认为止痛药有副作用,多吃点降尿酸药就可以了。其实尿酸在短时间内骤然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疼痛,并不利于病情缓解。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可以服用止痛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服用)等来缓解疼痛。参考文献:[1] 罗卉,方卫纲,左晓霞,吴锐,李小霞,陈进伟,周京国,杨静,宋慧,段新旺,林禾,曾学军,曾小峰. 我国痛风患者临床特点及诊疗现状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2018 ,1(57):27-31.[2] 赵金娇,马利丹,房冬冬,周慧,李长贵.不同年龄起病痛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7(33):581-584.

努力加载中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