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45716

王伟卓

乌镇互联网医院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脊柱畸形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大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①腿痛大于腰痛,主要局限于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支配区;②皮区感觉异常,麻木,疼痛;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角度小于正常的50%,或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④具备肌肉萎缩、无力、感觉减退以及腱反射减弱等4项中的2项;⑤与临床表现相符的影像学改变。也就是说,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要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影像学表现),还必须有相应神经结构损害的临床表现,疼痛麻木等具有根性分布的特征。因此,即使影像学上存在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且腰部、臀部或大腿等处也存在区域性疼痛,如没有神经根性分布的规律,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值得商榷的。准确的说,在腰椎阶段,只有突出的髓核压迫了神经根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是什么?无症状椎间盘突出对人体有没有影响?需不需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的和重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治疗?这些问题是人们应该关心的问题。(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和治疗和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大体相同。)腰椎间盘突出的成因:1、纤维环退化与髓核水分含量降低。青少年人的椎间盘含水量多,弹性好。成年后椎间盘含水量逐渐减少,弹性逐渐变差。椎间盘高度逐渐下降。骨盆以上身体的重量从头部开始向下逐渐叠加,承重最重的就是最下面的椎间盘。所以出问题的都是最下面的一到三个椎间盘。2、椎间盘受力不均。在脊柱的垂直轴上各相关阶段的脊椎骨在矢状面、水平面、冠状面上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导致椎间盘承受的载荷不均衡造成部分方向的椎间盘受压、营养不良形成纤维环的不均衡退化,出现薄弱环节。不经意的运动就会造成某一方向的纤维断裂。3、脊柱曲度发生改变。美国脊骨神经医学有一个论断,脊柱曲度的变化影响人体30-40年的寿命。脊柱侧弯、颈曲、胸曲、腰曲、骶曲的变化都使椎间盘的压力发生改变,导致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基础上,椎体的旋转倾斜以及椎小关节的紊乱导致椎间孔的高度和宽度发生变化,椎间孔变形狭窄,加之髓核膨出、突出、溢出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局部环境(肌肉韧带的损伤、风寒湿痹等)的诱因造成的炎性刺激,共同造成了神经根刺激症状。临床医学是循证医学,目的是解除临床症状。一般认为无症状椎间盘突出是不需治疗的。往往告诉病人,等到有症状时再进行治疗。意思是“等”。现在我们认为,要去除病因就不能等。造成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也是造成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有无症状只是时间和程度的区别。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的和重点在于:1、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去除纤维环的不平衡压力,修复损伤退化的纤维。2、矫治相对移位的椎骨和椎关节,恢复椎间孔的通畅。3、消除炎性刺激造成的椎间孔内容物的肿胀,解除神经根粘连从而去除临床症状。经过这样的治疗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可以快速缓解,并取得长时间的临床效果。资料显示,椎间盘破裂后溢出的髓核可以自溶。只要恢复了椎间盘的均匀载荷,纤维环的修复也是完全可能的。那么,什么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治疗呢?大家公认的手术指标是: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1、出现马尾综合征或急性严重的局部麻痹或麻痹进行性加重。2、伴有顽固的神经根性疼痛。3、经系统的保守治疗6-8(12)周仍不能缓解。这些公认的手术指标,经过有效的保守治疗(上述三种治疗目的和重点),80%以上患症状是可以缓解或完全消失的。只有经过保守治疗6-8(12)周症状还在进行性加重的患者,才应该做手术治疗。

发布了文章

颈椎病预防治疗

1纠正不良坐姿 长期不良坐姿最容易引起颈项肌的疲劳,久而久之会导致颈椎病。要预防颈椎病,首先要从正确的坐姿做起。 2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同一个姿势 长期对着电脑或者伏案工作的人群,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半小时就休息、远眺或者转动颈部一次,还可缓解眼睛疲劳。 3选用合适的枕头 枕头过高或过低都可引起颈椎病。睡姿不同枕头高度不同, 仰卧:头枕在枕头上的高度应是8~10cm; 侧卧:则要与单边肩宽同等高(根据不同体型自我调整)。 4常做颈椎操 闭上眼睛后深呼吸,将颈椎向前、后、左、右缓缓转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都做1~2次。每天做3~5次,能有效缓解颈部肌肉紧张,预防颈椎病。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一)

术后康复治疗程序 1.术后当天,足跟部垫高,抬高患肢休息,避免压疮。 2.术后第1天,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休息时抬高患肢。 3.术后第2~4天,持续被动活动练习,初次活动范围0°-45°,每天2次,每次1小时。并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 4.术后第5~6天,开始平衡、协调性练习,下地站立练习。 5.术后第7天,练习扶双拐或步行器行走。 6.术后第2周,屈伸逐步增加至0°-90°,争取术后2周内膝屈范围能达到90°。进行器械抗阻进行股四头肌、胭绳肌的等张收缩肌力练习,功能自行车练习,酌情练习上下楼。 7.术后第3周,增加下蹲练习。 8.术后3~6周,以增强肌力为主,并继续关节活动度练习,同时继续提高步行能力,充分负重。 训练方法 术后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1.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仰卧位或坐位,患膝伸直,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力量等长收缩股四头肌。 2.腘绳肌等长练习 仰卧位或坐位,患膝伸直或稍屈曲,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呵能最大力量等长收缩腘绳肌。 3.伸膝练习 坐位或仰卧位.足跟垫高,空出小腿及膝关节,保持20~30分钟。必要时可于膝上加重物。 4.直抬腿练习 仰卧位,尽可能伸直膝关节,直腿抬高。力量增强后改为坐位。并可在踝关节处加适量负荷以强化练习。 5.髌骨松动术 以手指指腹或掌根推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每方向10~20次,2~3次/日。 评定及教育 出院前评定及教育: 出院前进行双侧下肢肌力、膝关节活动度、行走能力、膝关节功能评分等评定。教会患者家庭训练方案,强调术后应避免的动作及体位,3个月内每周返院康复治疗一两次。

发布了文章

人工关节置换基本知识

1. 什么是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是通过切除关节面破损的骨与软骨组织,然后安装一套新的人造的关节组件,从而缓解病变关节引起的疼痛,改善关节的活动度。目前常见的人工关节有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和肘关节等,其中髋、膝人工关节的技术最为成熟。 2.哪些人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适用于那些终末期关节病变的患者,缓解由于严重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a)关节疼痛影响睡眠或日常生活 b) 不能自主或需要拐杖帮助下才能行走 c) 其他治疗方法无效 一部分关节炎患者比较愿意忍受疼痛和活动受限,他们可以等到关节病变更加严重的时候再来手术;而另一部分患者希望正常的生活方式而选择较早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3. 延期关节置换手术时间是否存在危害性? 对于大多数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都是择期手术,延期手术不会影响关节置换的疗效。当关节存在严重畸形或磨损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尽早手术。如果患者因为疼痛而长期不能行走,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这可能使得术后康复时间变长。 4.人工关节手术有风险吗? 任何手术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由于人工关节手术的日益成熟,手术和术后康复时间大大缩短,其风险性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体上已低于1%。主要的并发症有关节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5. 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有多长? 影响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与人工关节的材料与设计、手术技术、患者本身条件等因素有关。目前人工关节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20年左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材料的运用有望进一步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 6.关节置换术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当天或次日,医护人员会帮助患者站立,开始使用助行器行走,随着患者体力和肌肉力量的恢复可逐步负重行走。手术需要切开了关节周围的皮肤、肌肉、韧带和关节囊,手术后会有一些疼痛,疼痛应在两三周内消退,可以使用止痛药来缓解这种术后疼痛。手术后需要注意锻炼关节的活动度,人工关节置换2个月后,患者基本痊愈,他们可以从事普通同年龄段人群从事的活动,但建议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 王伟卓,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内固定培训班第二期学员。陕西省临床治疗与物理康复学会委员,陕西省小儿外科学会委员,北美脊柱学会(NASS)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1项、国际对外合作项目2项(中美、中澳),参与(第二,100万)陕西省骨关节炎创新团队项目1项及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参加编写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教材《软骨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临床》,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承担本科生、硕士生教学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 擅长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微创治疗。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二)

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老年患者治疗关节疾患、重建关节功能、缓解疼 痛、恢复行走、提高生活质量的常见手段之一。因此,对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目前,膝关节置换和髋关节置换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最常见的两类手术,本节主要介绍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运动康复指导。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运动指导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如果没有正确地,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即使手术置换的关节很理想,但功能却不能最大限度的恢复,也很难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因此,对患者手术后的护理 及康复指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目标:尽快恢复膝关节活动度( 0°-110°),改善并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1.踝泵: 初级: 仰卧位或坐位,踝关节做屈伸练习50次/日,动作要缓慢。 中级: 仰卧位,在踝关节处用弹力带增加踝部运动的阻力,然后踝关节做屈伸练习50次/天,弹力适中且动作要缓慢。 2.伸膝肌练习 初级: 患者坐在板凳上,保持腰背直立,慢慢伸直患肢的膝关节并停留10秒,再慢慢回来休息10秒,重复此动作。每组10次,每日5-6组。 中级: 患者坐在板凳上,在患腿的脚踝处绑上重量适中的沙袋,保持腰背直立,慢慢伸直患肢的膝关节并停留10秒,再慢慢回来休息10秒,重复此动作。每组10次,每日5-6组 3. 屈膝肌练习 初级: 健侧腿站立,患侧膝关节屈膝练习。屈至最大时保持10秒,放松休息10秒。重复此动作。每组10次,每日5-6组。 中级: 健侧腿站立,在患侧脚踝处绑上重量适中的沙袋,患侧膝关节屈膝练习。屈至最大时保持10秒,放松休息10秒。重复此动作。每组10次,每日5-6组。 4.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 初级: 患者取坐位,将一瓶大小适中的矿泉水瓶放在患肢的脚下,患者用力向后滚动矿泉水瓶,直至膝关节前侧有牵拉感停留10秒,放松休息10秒。重复此动作。每组10次,每日5-6组。 中级: 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将脚踩在墙上,健肢的脚放在患肢的脚上方,并用上方脚将下方脚下压,直到患肢膝关节前侧有牵拉感停留10秒,放松休息10秒。重复此动作。每组10次,每日5-6组 5.增加膝关节伸的角度 初级: 患者仰卧位,将患侧脚后跟下垫枕头,保持脚趾指向天花板,下肢伸直至膝关节后侧有牵拉感,每次保持15-30分钟,每天3-5次 中级: 患者仰卧位,将患侧下肢伸直,在脚后跟下垫枕头,保持脚趾指向天花板,在膝关节上方放一个沙袋,重量以膝关节后侧有轻微的牵拉感为宜。每次保持15-30分钟,每天3-5次。 6.上下楼梯练习。 上楼梯时患侧先上,下楼梯时健侧先下,每次10级台阶,每组6次,每日5~6组。(注意:此方法只作为练习,生活中上下楼梯方法:上楼时健肢先上,下楼时患肢先下。) 三.康复宣教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关节代替或置换病伤关节,使僵硬,强直或畸形的关节恢复无 痛 、有运动的一种方法。临床研究表明:术后疗效不仅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入路等技术有关,而且术前、术后的康复治疗对功能的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术前康复指导是术后康复锻炼的基础,其目的是让患者预先熟悉术后应进行的训练,了解训练的过程,以免术后因疼痛和紧张拒绝训练,影响功能的恢复。术后康复指导能减轻病人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提高病人的功能,从而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王伟卓,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年。陕西省临床治疗与物理康复学会委员,陕西省小儿外科学会委员,北美脊柱学会(NASS)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1项、国际对外合作项目2项(中美、中澳),参与(第二,100万)陕西省骨关节炎创新团队项目1项及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参加编写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教材《软骨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临床》,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承担本科生、硕士生教学工作。发表论文30余片,其中SCI论文15篇。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复杂创伤,骨肿瘤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 擅长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脊柱微创治疗。联系方式:02987679621 邮箱doctor1008@126.com

发布了文章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必读

(一)术后早期的一般性处理 术后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外展20°~40°),旋转中立位,两下肢间放一枕头(如下图) 膝下垫一毛巾卷。麻醉消失后即开始踝关节主动伸屈(如下图)。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 可以采用手法、持续被动活动机(CPM)或主动活动方法。先行关节的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助力和主动运动。在进行髋关节的屈伸运动时,常以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来带动髋关节的屈伸。除了髋的屈伸运动,还应作髋关节的适度外展。髋的活动范围可以根据手术医师的医嘱,一般无特殊情况时,术后2周内屈曲可以从60°过渡到80°,但不能大于90°。在仰卧位时,对髋关节活动的限制同时也影响了膝的活动范围。此时可以在髋关节轻度外展位下将小腿垂直于床边,作膝的主动和被动全范围运动。如果术前存在关节挛缩畸形,术后更应注意体位和软组织的牵伸。 (三)肌力训练 让患肢有足够的肌力,这对稳定关节、站立和行走都是非常重要的。术后主要以提高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肌力为主,但由于各关节的每一运动都由几组肌肉群共同完成,因此肌力训练主要针对某组肌群。术后即可开始臀部、股四头肌、大腿后群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等长收缩不伴有关节的活动,在各种体位下都可以进行,必要时作等长抗阻练习。以后再利用各种方法对这些肌肉群进行针对性的抗阻锻炼。开链抗阻可以在不负重下进行(如下图), 下肢闭链抗阻锻炼需负重,但更符合功能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耐力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来获得。在训练中应坚持渐进和不引起疼痛的原则。除了手术肢体的肌力锻炼,术后第一日视全身情况进行健肢和上肢主动练习,为行走和使用拐杖做必要的肌力准备。 (四)负重和行走 及早负重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何时开始下地行走和负重,受假体类型、固定方式、手术操作、髋关节软组织情况、患者体力等因素影响,一般可以根据医师的医嘱或部门的治疗常规。一般术后早期即主张下床活动,虽然下床活动与负重相关,但并不是下床就等于完全负重,使用合适的助行工具和方法,可以做到既下床活动又不负重或少负重(如下图)。 关于部分负重的时间,一般术中有大转子截骨或术中植骨、股骨骨折的患者,应根据X线片推迟到术后至少2个月。采用多孔表面骨长入型假体,则术后6 周才能完全负重训练。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可在术后早期即开始负重训练。手术侧下肢由不负重→少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进行渐进性负重练习,同时进行重心转移训练、立位平衡训练。 (五)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术后尽早鼓励患者立即进行功能性活动,如床上向健侧或患侧翻身,3周内侧卧位时两下肢间垫枕(如下图); 靠双臂的力量从卧位转到坐位;下床练习时建议从患侧下,保持患侧肢伸直位,注意手术髋关节屈曲勿超过90°(图6); 从坐位到站立时患肢伸直在前,双上肢支撑扶手,重心放在健侧肢体上,避免身体向前倾。鼓励患者自行穿衣、梳洗、如厕、行走。在行走的基础上练习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等活动。在活动能力训练时强调独立性,有条件时为生活活动提供必要的辅助用具或设施,如厕时为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需采取增高坐便器、增加扶手等措施(如下图)。 独立穿鞋时,可将患侧小腿位于正常侧大腿下方进行(如下图)。 (六)康复教育 在髋关节置换康复中,康复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康复教育始于术前,贯穿于整个康复过程,其内容涉及手术内容、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程序及意义、术后日常注意事项、术后复诊计划等,可采取交谈、书面或视听等形式。康复教育尤其要突出有关关节保护技术的内容。在跑、跳、快速行走、滑行时由于加速度,髋关节受力可增加数倍,因此要避免跑、跳等剧烈活动。为了预防关节脱位,要避免下列动作:①低座起立。②跷二郎腿或两腿交叉。③不侧身弯腰或过度向前屈曲。④术侧髋关节伸直、内收、内旋位等不良姿势。一些生活习惯动作也需要改变,如拾物时使用拾物杆,或者使用下图所示的姿势。 早期坐位时要坐高凳子。另外还要学会呼吸练习方法、助行器使用方法、生活习惯的改变等。 总之,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开始前先作康复评定,然后制定康复计划。在康复过程中循序渐进,进行阶段评定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康复计划如下: 术后24小时内 1.肢位(轻度外展20°-40°,膝下垫枕) 2.踝关节主动伸屈,每组30次,每2小时1组 术后第24小时至1周 *1.术肢保持中立位 仰卧位:轻度外展20°-40°,膝下垫枕 侧卧位:双膝间夹枕 *2.肌力训练。 股四头肌等长练习(10次×2组) 臀肌等长练习(10次×2组) 踝关节主动抗阻屈伸(30次×5组) *3.髋关节被动运动。 坐位20°-45° 髋的被动或助力屈伸20次×2组(每组10-30次,每日2组) 4.理疗。 按摩(30次×2组) 神经肌肉电刺激(15次×1组) 5.健侧下肢主动运动 6.日常生活练习 术后第2周 1.行走及负重。 助行架站立,患肢少量负重 站立重心转移 立位平衡训练 2.肌力训练。 卧位,股四头肌抗阻(10次×2组) 腘绳肌抗阻(10次×2组) 股内侧、外侧肌群的等长抗阻(10次×2组) 3.关节活动度训练。 坐位60° 卧位,助力、主动屈髋<90°(每组10-30次,每日2组) 侧卧,主动助力髋外展、后伸10°(每组10-30次,每日2组) 站位,主动髋前屈、外展、后伸(每组10-30次,每日2组) 4.日常生活练习 术后第3-4周 1.行走及负重。 助行架或双拐行走(toe-touch) 立位平衡训练 2.肌力训练。 坐位,股四头肌、腘绳肌抗阻练习(15次×2组) 侧卧,髋外展、内收、后伸抗阻练习(15次×2组) 3.关节活动度训练。 坐位90° 卧位,主动屈髋90° 卧位,外展10°时轻度内外旋(每组10次,每日1-2组) 卧位,空踩自行车 站位,髋前屈外展、后伸 4.日常生活练习 术后第6-8周 1.行走及负重。 部分负重或完全负重行走 上、下楼梯练习 2.肌力训练。 坐位,股四头肌、腘绳肌抗阻练习×2组 直腿抬高 侧卧,髋外展、后伸抗阻练习 3.关节活动度训练。 站位,髋摆动 卧位或坐位,屈膝时内外旋 坐位,固定阻力自行车 术后第9-12周 1.步态训练 2.肌力训练。 站位,髋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抗阻 专家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伟卓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学1年,北美脊柱学会(NASS)会员,陕西省临床治疗与康复学会,陕西省小儿外科学会委员。主持国科金、国际对外合作项目(中美)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参编研究生教材,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承担本科生、硕士生教学。发表论文30余篇。 擅长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微创治疗。





发布了文章

“小儿腿不直”需不需要治疗

很多孩子的小腿在2岁以前都有点弯曲,以后会长直,这是一个生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先是O型,继而又长成X型,然后变直。典型的情况,孩子的内八字在7岁以后会消失。无论是O型腿还是内八字都只是正常情况的少许偏差,不需要治疗。用支架、矫形鞋以及特殊的训练一般都没有用,甚至有可能阻碍孩子的生理发育,并引起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极少数的O型腿或内八字是由疾病引起,需要找医生治疗。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可以引起O形腿,因此,3岁以前一定要服用维生素D预防量,每天400单位。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保养必读

人的膝关节只有15年的最好状态 1.15岁以前: 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2.15岁~30岁: 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30岁~40岁: 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 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40岁~50岁: 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60%的体重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5.50岁以上: 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据专家介绍膝盖负重倍数如下: 1.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 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3~4倍。 4.跑步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4倍。 5.打球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6倍。 6.蹲和跪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8倍。 例如:一个体重50kg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200kg的重量。(50*4倍) 膝关节疼痛患者如何保养? 1.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 一旦身体超重,就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2.居住的环境要避免阴冷、潮湿 室内应保持干燥、温暖,床不要摆放在通风口处。 3.注意保暖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双脚和膝关节以下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这些部位表面的脂肪层薄,保暖能力差,对寒冷非常敏感。因此,耐寒能力差的老年人,在冬季应特别注意脚部、腿部和膝部的保暖。平时可以穿上棉制的护膝或护腿。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软骨弹性,促进关节软骨吸收营养,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但同时也要劳逸结合,避免活动过多、过量而损害关节。爬楼梯不适合膝关节有损伤的患者,因为爬楼梯时身体主要负重的部位是下肢,膝关节在这个时候受力很大,而且在攀爬过程中,腿部要不停地抬起放下,这种情况下,膝关节受力是站立时的3-4倍,磨损更大。 爬楼梯时,最好一步一个台阶,并且借助扶手,减小对膝部的损伤。有膝关节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打太极拳,因为打太极拳时,身体在整个过程都处于半蹲姿势,再加上一些扭转动作,使膝关节负重过大,增加膝关节处的关节摩擦和挤压,会加速软骨的蜕变。 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骑车、水中行走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散步 ——如果膝关节平时没有不适,可以到公园缓步慢行,腿要轻抬轻放。每天坚持散步20~30分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膝关节功能。 慢跑 ——这种方式的强度较散步要大,锻炼时注意,小步跑,轻跑,切勿动作幅度过大、用力过猛。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关节不适,应立即停止,休息一段时间再尝试。 骑车 ——骑车能锻炼腿部肌肉,锻炼关节的耐力,有助于减轻关节症状,而且由于脚踏板的杠杆原理,骑车不仅能锻炼膝关节,还不会对膝关节造成负担。 水中行走 ——练习水中行走,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减轻下肢负重,减少对膝关节的负担。 5.在饮食方面 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6.坚持每天晚上泡脚 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水要没过脚踝),将脚擦干后再在两只脚的脚掌心部位各摩擦60次。长期坚持脚浴对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大有裨益。 王伟卓。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学1年,北美脊柱学会(NASS)会员,陕西省临床治疗与康复学会,陕西省小儿外科学会委员。主持国科金、国际对外合作项目(中美)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参编研究生教材,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承担本科生、硕士生教学。发表论文30余篇。专长腰椎间盘突出、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脊柱微创治疗。

发布了文章

专题教程:高位DDH的全髋置换策略

高位DDH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挑战髋臼发育浅平,骨贮备量少,重建困难股骨近端的髓腔变异大患侧肢体短缩严重,复位困难,易造成骨折、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高位脱位DDH全髋关节置换预期目标关节假体达到解剖位置固定达到较理想的软组织平衡恢复关节功能和解除疼痛股骨侧手术常用的方法松解软组织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大转子纵向截骨移位股骨远端短缩截骨截除一部分大转子,松解臀中肌广泛松解髋关节囊,内收肌和髋关节周围紧张的腱性束带达到解剖位置关节重建大转子截骨松解臀中肌结合广泛松解关节囊周围软组织,可达到解剖位置髋关节重建和肢体长度的矫正。对于高位脱位的DDH,避免了转子下截骨和其他截骨可能引起的骨不连和骨不愈合的风险。术后可尽早行康复训练,最大程度改善步态。高位DDH术中股骨侧发育异常,术中股骨侧骨折的风险大,处理棘手,增加手术难度,可在股骨髓腔处理前进行预防固定。术后坐骨神经过度紧张问题:术后患肢屈曲位置放,任其自然伸直,伸直困难者助以皮牵引。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 关节组组长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学1年,北美脊柱学会(NASS)会员,陕西省临床治疗与康复学会,陕西省小儿外科学会委员。主持国科金、国际对外合作项目(中美)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参编研究生教材,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承担本科生、硕士生教学。发表论文30余篇。专长复杂髋、膝人工关节置换。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置换手术经验分享

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于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短期和长期结果都取决于手术方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于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以下经验分享1、切口皮肤切口应在屈曲位标记,而不是伸展位,因为皮肤从伸展到屈曲横向伸展大约1cm。当膝盖弯曲时,胫骨在皮肤下方内部旋转,在完全延伸时实现外部旋转。皮肤的横向运动可以在胫骨结节的顶部上形成延伸的切口,当患者试图下跪时可能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下跪能力的综述表明,大多数患者在关节置换术后最初下跪时处于犹豫状态,但随着瘢痕成熟,下跪能力舒适度和信心有较大改善。2、暴露在过于肥胖或有强直膝盖的患者中暴露髌骨相对困难,可在骨水泥固定时用髌骨夹压缩髌骨实现。在严重肥胖的患者置入骨水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髌骨夹来夹持髌骨来帮助显露暴露强直的膝关节和防止髌韧带撕裂,在强直膝关节的治疗中,胫骨结节截骨术可在近端四头肌腱中做短的倒置“V”切开来避免髌韧带损伤。在强直性膝关节或者翻修手术中可以在股四头肌近端做短的倒V形切开便以髌骨外翻和处理髌骨外侧疤痕组织,减少髌腱止点张力。以一枚1/8英寸平滑固定针保护髌韧带。髌骨外翻可增强膝关节暴露,倒置的“V”切口可以解剖闭合,术后不需要物理治疗进行改善3、术中保护软组织缝合关节囊时,用湿棉垫保护周围的软组织避免碎屑的进入,降低伤口感染的机会。在骨水泥中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中没有发生深度感染。在术中无湿润纱布保护的切口很容易干燥并易于被污染;使用湿润纱布保护的切口不太容易被污染4、定位和电凝膝外下血管膝外下动静脉可以较容易地定位于外侧半月板的后缘外侧,将其电凝可以防止术中损伤出血。5、确定髓内对线杆的股骨远端入点在术前X线片上模板测量股骨髓内对线装置的入口有助于避免过度外翻及外翻位股骨远端截骨,这对于伴有弓状外翻干骺端的外翻膝尤为重要。在术前X线片必须确定用于插入髓内对线装置的股骨远端入口点。它的位置会影响到外翻截骨的度数6、避免股骨前方皮质切迹在股骨远端截骨时,额外膝关节屈曲3°可避免股骨切除过大或者过小,对于股骨滑车较浅的膝关节,在进行股骨远端截骨的时候最好是在轻度屈膝时进行股骨远端截骨以避免造成前侧股骨皮质切迹股骨假体组件可在患者的股骨髁上确定解剖学尺寸,避免切开股骨前侧,提供与股骨的接触面积,增强假体固定。增加的股骨组件屈曲的唯一潜在不利影响是在膝关节过度延伸,关节接触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关节撞击。7、通过去除胫骨内侧边缘骨质获得内侧松解可以通过所谓的“胫骨减容截骨”来获得MCL松解而纠正膝内翻畸形,而不必予以正式的MCL韧带松解。。在轻度膝关节内翻畸形中,通过清除股骨和胫骨内侧周围骨赘即可得到足够的内侧松解。如上述松解不充分,则可通过额外的胫骨内缘减容截骨来缩短MCL起止点走行距离,而间接实现MCL延长的效果。8、倒十字形外侧支持带松解纠正严重外翻畸形采用倒十字形外侧支持带松解可以有效纠正严重膝外翻畸形,从而避免松解LCL。(根据畸形程度)切除胫骨内髁外缘的部分骨赘,完成内侧清理,可以缩短内侧副韧带起止点之间的距离,在外翻膝关节中对外侧韧带腱性交界处做倒十字形切开松解可以有效帮助外侧松解,通常就可以避免对外侧韧带进行松解9、减轻股骨后方撞击未处理的股骨后髁或保留的后骨赘可以限制膝关节屈曲和伸展,并引起碰撞。切除股骨后髁和去除后骨赘最好使用试验股骨组件作为模板来完成,弧形骨凿沿金属髁切线方向操作以限定需要切除的骨量,在移除试验部件之后,可以容易和准确地确定切除骨的轮廓。10、降低后髁放射学透亮线的发生率因为大多数假体股骨部件平行于股骨后髁,在植入期间不允许压缩该界面。大多数外科医生没有在股骨后髁骨上放置水泥,而是将其放置在假体髁的内侧。插入时缺乏压缩可导致关节面欠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骨水泥可以涂抹或包装到后髁中,也可放置在假体的后髁上,这可能导致在聚合期间一些水泥的向后挤出,因此应当使用可移除的试模插入物,以允许在聚合完成之后进入。11、预测术后屈曲任何患者的最佳指标是术后屈曲而不是术前屈曲,以及在关节囊闭合后测量的术中抗重力屈曲。如果患者在切口闭合后具有120°的屈曲角度,而在2个月时仅达到80°,则可能提示需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如果闭合后的屈曲仅为80°,则膝关节活动不会改善功能,在关闭关节囊之后检查和记录膝关节抗重力下的屈曲角度。这时才是预测患者完全康复后屈膝功能的最好指标,而并非是术前屈曲角度。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短期和长期疗效高度依赖于外科技术,包括适当和安全暴露,畸形矫正和精确的假体件植入,以及最小化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上分享的手术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发布了文章

人工膝关节置换(TKA)

随着年龄增长、不科学过度使用及个人体质不同,一些人膝关节骨表面的软骨开始退变,软骨一旦损伤,走路时膝关节就可能产生疼痛等症状,膝关节增生变形,影响生活质量。如果症状严重,比如一次连续步行不能达到500米或者晚上休息时关节也会疼痛,那么医生就可能建议你进行膝关节置换。 什么是膝关节置换?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医生将切除膝关节内磨损或者损坏的软骨及部分骨组织,代之以一套人工制造的关节表面。这个手术也叫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骨科最常见与成熟的手术之一。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完全参照了正常人膝关节的解剖形状,是一种仿生设计制品。模仿人体膝关节的结构及活动方式,由四个部件组成: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以及聚乙垫。绝大部分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都是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问题很常见,需要经过入院后的适当调整,使他们的血压等指标接近正常而顺利手术。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让严重膝关节炎患者再次轻松的行走。 住院时间要多久?一般术后一周左右时间就可以出院了,拆线在2周左右时间,可以在正规医疗机构就近拆线,或住院2周后拆线出院。目前我们全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理念实施管理,ERAS主要是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采用多模式策略,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减少手术病人围术期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最终达到改善外科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并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ERAS在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hip/kneearthroplasty,THA/TKA)中的重点在于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和优化围术期管理,包括减少创伤和出血、优化疼痛与睡眠管理、预防感染、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以及优化引流管、尿管和止血带的应用等。 回家后康复期有多长?从医院回家后你可以在助行器的辅助下行走。但在手术后6周内你可能还不能自己完成洗澡、做饭等家务。夫妻生活也可能要等到术后6-8周。术后的锻炼要循序渐进,太多会导致肿胀和疼痛;太少又会让康复变慢。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复查,有情况及时向主刀医生反应。每位患者年龄体质有差别,恢复期不尽相同:●软组织愈合:2-3周●性生活:4-6周●游泳:6-8周●助行器:8-12周●完全康复:6-9月作者简介:王伟卓,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学1年,北美脊柱学会(NASS)会员,陕西省临床治疗与康复学会委员,陕西省小儿外科学会委员,西安骨质疏松学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对外合作项目(中美)、陕西省对外合作项目(中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参与(第二,100万)陕西省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炎治疗创新团队,参编研究生教材《骨与软骨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承担本科生、硕士生教学。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擅长髋、膝人工关节置换、DDH髋关节置换技术。

发布了文章

股骨头坏死与全髋关节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的指征是:股骨头坏死后出现股骨头塌陷;或者股骨头坏死虽然未塌陷,但面积较大,不能实行保头手术。此时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目前全髋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全髋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和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相比,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年龄更小,活动度更多。Ortiguera等人报道,对股骨头坏死行全髋置换治疗的患者随访17.8年,患者出现假体脱位的概率较骨关节炎的患者更高。其原因可能是,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前的髋关节活动度更好。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后期需要行髋关节翻修的比例较同年龄段的骨关节炎患者更高。在过去的15年间,THA手术效果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对大部分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可以通过植入生物型的全髋假体完成关节置换。近期研究发现,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行生物性全髋置换治疗的临床中期预后要好于骨水泥型全髋。

发布了文章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与经皮椎体成形手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迅速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疗效确切,迅速缓解患者病痛,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 其适用对象主要有: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椎体血管瘤        骨髓瘤        椎体原发及转移性恶性肿瘤        部分椎体良性肿瘤 手术步骤 (1)在X线透视下确定经皮穿刺病变椎体位置,常规消毒铺单。 (2)胸腰椎取后侧入路。胸腰椎尽可能选择经椎弓根途径穿刺,穿刺针针尖置于椎弓根投影的外上缘,即在2点或10点位置。侧位顺椎弓根钻入,当针尖至椎弓根的1/2时,透视正位显示针尖位于椎弓根影的中线处,则说明进针正确。顺椎弓根继续钻入。 (3)椎体成形术穿刺针尖在侧位上要到达椎体前中1/3处停止。拔出穿刺针芯,透视下用注射器将调配好的骨水泥顺套管注入椎体,一旦术中透视发现有骨水泥渗漏,则立即停止注射。一般单个椎体注入量为3-6ml。 (4)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针在侧位上显示工作工作套管前端位于椎体后缘皮质前2-3mm处停止,即针尖位于椎体后缘皮质前方5mm。取出针芯,将椎体钻顺工作套管钻入椎体达所需深度。将球囊顺工作套管送入病变椎体孤星通道中,透视确认球囊应完全伸出工作套管,即球囊两侧标志环位于工作套管处。        X线监视下缓慢注入对比剂扩张球囊,逐渐增加压力至球囊扩张满意,一般不超过300Pa。当球囊已扩张至椎体达到预计复位效果或到达椎体终板及四周皮质时,即停止增加压力。两侧球囊均扩张满意后,吸出球囊内对比剂,取出球囊。从双侧套管将团状期呈牙膏状的骨水泥注入椎体内。双侧注入完成后拔出工作套管。一般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6ml左右。 手术禁忌症 (一)绝对禁忌症 1、凝血功能障碍者。 2、椎体患骨髓炎。 3、对PVP器械或材料过敏者。 (二)相对禁忌症 1、椎体骨折线越过椎体后缘骨质破坏、不完整者。 2、严重椎体骨折,椎体压缩超过75%。 3、严重心脏疾病、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4、椎弓根骨折。 5.全身性感染存在者。 6.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7.一次3个以上椎体需治疗者。 8.无痛性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王伟卓,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内固定培训班第二期学员。陕西省临床治疗与物理康复学会委员,陕西省小儿外科学会委员,北美脊柱学会(NASS)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1项、国际对外合作项目2项(中美、中澳),参与(第二,100万)陕西省骨关节炎创新团队项目1项及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参加编写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教材《软骨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临床》,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承担本科生、硕士生教学工作。发表论文30余片,其中SCI论文15篇。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四肢骨折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微创治疗。联系方式:02987679621 邮箱doctor1008@126.com

发布了文章

股骨头坏死与全髋关节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的指征是:股骨头坏死后出现股骨头塌陷;或者股骨头坏死虽然未塌陷,但面积较大,不能实行保头手术。此时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目前全髋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全髋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和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相比,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年龄更小,活动度更多。        Ortiguera 等人报道,对股骨头坏死行全髋置换治疗的患者随访 17.8 年,患者出现假体脱位的概率较骨关节炎的患者更高。其原因可能是,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前的髋关节活动度更好。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年龄小于 50 岁的患者后期需要行髋关节翻修的比例较同年龄段的骨关节炎患者更高。        在过去的 15 年间,THA 手术效果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对大部分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可以通过植入生物型的全髋假体完成关节置换。近期研究发现,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行生物性全髋置换治疗的临床中期预后要好于王伟卓,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内固定培训班第二期学员。陕西省临床治疗与物理康复学会委员,陕西省小儿外科学会委员,北美脊柱学会(NASS)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1项、国际对外合作项目2项(中美、中澳),参与(第二,100万)陕西省骨关节炎创新团队项目1项及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参加编写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教材《软骨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临床》,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承担本科生、硕士生教学工作。发表论文30余片,其中SCI论文15篇。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四肢骨折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微创治疗。联系方式:02987679621 邮箱doctor1008@126.com骨水泥型全髋。(待续)

发布了文章

臀肌挛缩早治疗早康复

       臀肌挛缩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多数学者认同该病与反复多次的臀部注射有关,其也可能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遗传、外伤、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为臀部肌肉不同程度萎缩,行走呈“外八”字步态,髋关节内旋内收活动受限、弹响。坐下时双腿不能并拢,一侧大腿难以搁在另一侧大腿上。病情较轻者下蹲时双膝先分开,然后下蹲后再并拢(划圈征)。病情较重者只能在外展、外旋位下蹲,蹲下时双髋关节呈外展、外旋姿势,双膝不能靠拢,足跟不着地,呈蛙式样。病程较长、挛缩较重的患者可有骨盆变型。        大多数患者可采用关节镜下松解臀肌挛缩带,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疗效满意。然而,如果术后功能锻炼不及时、练得不到位,会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术后及时、坚持进行功能锻炼十分重要。 一、防止或改善挛缩的康复 目的:维持延长后的长度、改善皮肤挛缩和增加韧带柔韧性 1、并膝屈髋屈膝锻炼:可分为主动与被动。被动是操作者将患者双膝并拢固定后,双手握住患者小腿踝上,嘱患者深呼吸并使其髋、膝关节充分屈曲。主动锻炼是指患者自己双膝并拢固定,双手抓住牢固支持物进行下蹲训练。 2、坐着翘二郎腿:注意尽量将一侧患肢的眶窝接触对侧大腿, 双腿交替进行。 二、内收肌群康复 目的:增加内收肌和外展肌力        患者略弯腰,双手抓牢固定物,站立的下肢稍后移后需练下肢用力左右摆动,尤其内收摆动时要求摆的越高越好,切记摆动过程中躯干一定要中立稳定,不能发生旋转,摆动的下肢要求处于内旋位。 三、步态体姿的康复 目的:改变原先“外八字”和“蛙形腿”步态        昂首挺胸两眼看前方两米高处的标志物,向前一字步(即模特步)行走,摆动双上肢与步代协调,锻炼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至少200米,同时要求只要下床行走就必须用此步伐。 四、臀大肌的康复 目的:使臀部丰满以改变瘪臀和凹臀        双手抓牢固定物,受练下肢侧偏离固定物后,前后摆动下肢,每次后伸时用力抬越高越好。 五、腰背肌的康复 目的:使腰背肌强壮有力纠正驼背和翘臀        趴在床上(俯卧位)头和四肢全都慢慢向上离开床,四肢伸直离开床越高越好只有肚子(腹部)接触床,然后再慢慢回到床上平;每次后伸时用力抬越高越好。 六、骨盆倾斜的康复 目的:纠正假性双下肢不等长 动作1:提抬法:身体重心放在站直的短腿上,垂直伸直长腿并使脚离开地面保持2分钟;每次重复20遍。 动作2:后抽法:双膝并拢始终保持平齐缓慢下蹲到底,然后再保持双膝并拢平齐缓慢站起。王伟卓,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内固定培训班第二期学员。陕西省临床治疗与物理康复学会委员,陕西省小儿外科学会委员,北美脊柱学会(NASS)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1项、国际对外合作项目2项(中美、中澳),参与(第二,100万)陕西省骨关节炎创新团队项目1项及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参加编写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教材《软骨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临床》,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承担本科生、硕士生教学工作。发表论文30余片,其中SCI论文15篇。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四肢骨折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微创治疗。联系方式:02987679621 邮箱doctor1008@126.com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