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83047

付强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复杂腰椎翻修术、复杂脊柱脊髓损伤、脊柱侧凸、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等疾病的手术治疗。近年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颈腰椎间盘突出微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症
脊髓损伤
骨折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肿瘤
AS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发布了文章

第一医疗|市一骨科“解码”首例脊柱内镜联合脊柱专用激光手术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临床医学中心脊柱二科(北)主任付强团队运用全脊柱内镜联合脊柱专用激光,为一位因恶性骨肿瘤接受过5次手术、导致腰椎管内神经严重粘连的巨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手术通过一个仅5毫米的切口入路,以激光光纤激发脊柱专用激光,分离、消融、气化突出椎间盘神经周围的黏连组织,随即顺利摘除脱出的椎间盘。手术出血仅5毫升,用时23分钟即告完成。这也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完成的首例脊柱内镜联合脊柱专用激光手术。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今年36岁,之前因双下肢患恶性骨肿瘤,曾在外院反复行5次手术,在长期的术后化疗与激素治疗副作用影响下,体重达200余斤。两周前,这位患者突然出现右下肢放射性疼痛与麻木,并放射至右侧足底,以至于无法下地行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临床医学中心脊柱二科(北)主任付强团队接诊了这位患者。入院检查发现,患者所患纤维肉瘤存在全身转移可能,一般情况差,其腰椎L5-S1间存在巨大椎间盘脱出,合并明显钙化,且腰椎管内存在严重的神经黏连。手术团队讨论认为,常规开放腰椎融合手术属于大手术,若实施开放腰椎融合手术入路,强行摘除椎间盘,分离黏连组织的过程会让患者术中发生神经损伤的风险大大增加,且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在仔细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专家团队决定采用经椎板间全脊柱内镜联合专用激光手术为其实施治疗。手术当日,在手术室护理团队和麻醉科的大力配合下,患者很快完成术前准备。手术团队通过一个仅有5毫米的切口,精准穿刺至突出椎间盘,建立工作通道并置入脊柱内镜。在50倍的放大视野下,可以看到患者腰椎管神经组织周围黏连十分严重,神经根腹侧有巨大脱出的椎间盘组织,同时伴有钙化。手术团队通过工作通道,置入预先连接好的激光光纤,激发脊柱专用激光,利用激光分离、消融及气化功能,切除了突出椎间盘神经周围的黏连组织。手术用时仅23分钟,术中出血仅5毫升。据专家介绍,脊柱内镜手术的难点之一就是术中止血,手术出血会造成视野障碍,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传统射频方式在术中需要紧贴组织,使得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至60℃引起蛋白变性,达到止血目的。但由于电能转化为热能速度较慢,组织局部温度升高慢,止血效率较低。脊柱专用激光能量高,光能转换为热能速度更快,能量可被组织快速吸收并达到止血温度,辅以内镜技术,有着伤口较小、出血较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前期实验研究及临床经验发现,激光手术患者术后腰痛症状更轻,椎间盘的术后炎性反应也更低。此次手术不仅展现了脊柱二科团队精湛的诊治水平,同时也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医疗服务的理念。

发布了文章

脊柱手术机器人让七旬老人重获健康

文章转载自:上海科技报脊柱手术机器人精准植钉,为手术“开路”;术中电生理监测即时反馈,为神经“护航”。近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简称市一医院)骨科临床医学中心脊柱二科主任付强教授团队联合神经内科、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护理团队等多学科,以“智能+微创+监测”的理念,综合运用Mazor脊柱手术机器人和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为一位合并严重脊柱侧弯畸形与椎管狭窄的高龄患者,完成脊柱侧弯矫形+椎管减压“一站式”复合手术。  患者王老伯今年73岁,由于长期久坐久站、打麻将等不良生活习惯,腰痛成了家常便饭。近半年来,王老伯的腰痛加剧,休息后也不能缓解,还出现了双下肢麻木症状,最近更是出现了走路偏斜、经常摔跤的情况。经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王老伯被诊断为严重的脊柱侧弯,且伴有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脊柱侧弯导致了腰痛和走路偏斜,腰椎管狭窄导致双下肢麻木,单独治疗其中一项无法解决所有症状,甚至还可能加重病情。  王老伯希望通过一次手术解决脊柱侧弯与椎管狭窄这两个问题。于是,他来到了市一医院骨科临床医学中心脊柱外科就诊。  付强介绍说,患者合并严重脊柱侧弯畸形与椎管狭窄,加上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导致凝血功能较差,这使得治疗更加复杂,手术风险非常高。  为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科室组织神经内科、心内科及麻醉科等多科室对患者进行联合会诊。多学科专家团队在充分评估患者脊柱侧弯严重情况、神经功能情况后,根据患者脊柱侧弯的程度、部位、神经受压节段等因素,详细讨论、推演、模拟手术方案,最终决定用“Mazor脊柱手术机器人”辅助行脊柱侧弯矫形术;同时采用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神经功能,以“智能+微创+监测”的理念进行手术,最大程度确保手术效果及患者安全。  当日,手术团队分工合作:一组医生利用“Mazor脊柱手术机器人”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机器人根据术前规划的最佳方案,提供外引导套筒的位置与角度;手术医生使用电钻置入导丝及螺钉,在机器人的精准定位下,每根椎弓根螺钉都精准植入了坚硬的脊柱。另一组医生则为患者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通过神经监护仪精密监测神经体感诱发的电位变化,让手术医生第一时间发现术中神经损伤情况。随后,付强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了高难度的椎管减压和脊柱侧弯矫形术。2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清醒且双下肢活动正常。这台手术时间较常规手术缩短了50%,术中出血也较常规手术减少约1000毫升。  付强提醒,老年朋友应注意保护脊柱,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干家务。家属一旦发现老人有腰痛、走路偏斜症状,切不可想当然以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而应及时就诊。

发布了文章

Mazor脊柱机器人联合神经监测辅助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

文章转载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宣传处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脊柱手术机器人精准植钉,助手术“开路”;术中电生理监测即时反馈,为神经“护航”。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临床医学中心-脊柱二科(北)主任付强团队联合神经内科、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护理团队等多学科,以“智能+微创+监测”的理念,综合运用Mazo脊柱手术机器人和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为一位合并严重脊柱侧弯畸形与椎管狭窄的高龄患者,完成脊柱侧弯矫形+椎管减压“一站式”复合手术。患者王老伯今年73岁,由于长期久坐久站、打麻将等不良生活习惯,腰痛成了家常便饭。近半年来,王老伯的腰痛迅速加剧,休息后也不能缓解,还出现了双下肢麻木症状,最近更是出现了走路偏斜、经常摔跤的情况。经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王老伯被诊断为严重的脊柱侧弯,且伴有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脊柱侧弯导致了腰痛和走路偏斜,双下肢麻木则是因腰椎管狭窄导致,单独治疗其中的一个疾病无法解决所有症状,甚至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由于年事已高,不愿多次住院手术,王老伯希望通过一次手术解决脊柱侧弯与椎管狭窄这两个问题。于是,他来到了我院骨科临床医学中心脊柱外科就诊。据接诊王老伯的我院脊柱二科(北)主任付强教授介绍,患者合并严重脊柱侧弯畸形与椎管狭窄,加上其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用药史,凝血功能较差,这使得治疗更加复杂,手术风险非常高。为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我院脊柱二科(北)组织神经内科、心内科及麻醉科等多科室对患者进行联合会诊,多学科专家团队在充分评估患者脊柱侧弯严重情况、神经功能情况后,根据患者脊柱侧弯的程度、部位、神经受压节段等因素,详细讨论、推演、模拟手术方案,最终决定用“Mazor脊柱手术机器人”辅助行脊柱侧弯矫形术,同时采用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神经功能,以“智能+微创+监测”的手术理念进行手术,最大程度确保手术效果及患者安全。手术当日,手术团队分工合作,一组医生利“用Mazor脊柱手术机器人”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机器人根据术前规划的最佳方案,提供外引导套筒的位置与角度,手术医生随即使用电钻置入导丝及螺钉,在机器人的精准定位下,每根椎弓根螺钉都精准植入了坚硬的脊柱;另一组医生则为患者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神经监护仪能精密监测神经体感诱发的电位变化,让手术医生第一时间发现术中神经损伤情况。随后,付强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了高难度的椎管减压和脊柱侧弯矫形术。在紧张的2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清醒且双下肢活动正常。在机器人和电生理监测的协助下,手术时间较常规手术缩短了50%,术中出血也较常规手术减少约1000毫升。退变性脊柱侧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于该疾病早期进展缓慢,往往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至晚期,脊柱畸形和神经受压严重。付强教授提醒,老年朋友应注意保护脊柱,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干家务。家属一旦发现老人有腰痛、走路偏斜症状,切不可想当然以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应当及时就诊。

发布了文章

知名作家治疗腰肌劳损入了“坑”,怎么治才是王道?

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近日,知名悬疑推理小说作家紫金陈在宁波一家中医医院看腰肌劳损,花重金打了明星同款“小分子祛炎针”,该医生声称注射的是“中药注射液”。在病情愈加严重后,紫金陈惊觉“被骗”,将医院挂到微博上,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大家开始热议什么是腰肌劳损。01、什么是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简单来说就是腰部肌肉因过度劳累而损伤。在以往,腰肌劳损患者多为老年人,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02、腰肌劳损有哪些症状?腰肌劳损的症状可以反复发作,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情况:腰部疼痛开始表现为间歇性疼痛,逐渐变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剧。按摩之后疼痛有所减轻,适当活动能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且反复发作。白天症状较轻,夜间加重。工作或锻炼时疼痛减轻或消失,休息时腰痛。疼痛随天气变化,受凉或阴雨天疼痛加重。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03、腰肌劳损有哪些病因?腰肌劳损不是一天炼成的,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原因有 4 点:1、长期过度负重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2、脊柱结构失稳脊柱决定了人体的稳定性,当脊柱结构长期不稳定时,会让腰背部肌肉超负荷运转。3、长期弯腰弯腰时间太长或者姿势不良,会让腰部肌肉持续紧张,长期局部刺激会形成无菌性炎症。4、其他比如腰部受了伤但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慢慢地也可能会演变成腰肌劳损。04、腰肌劳损应当怎么治?宁波当地卫生部门的初步调查,该医院在紫金陈疼痛部位注射的“小分子祛炎针”包含维生素B1、维生素B12、醋酸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以及稀释用生理盐水等,其中并无中药成分。利多卡因属于麻醉类药品,注射利多卡因是一种高风险操作,如果使用不当或不正确,利多卡因可能是致命的。正确的治疗方案如下:1.首先去除病因,如避免过劳,纠正不良姿势,离开潮湿、寒冷的环境等。2.腰部推拿、按摩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的代谢功能,从而使得腰部疼痛得到缓解。3.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4.理疗对缓解腰部疼痛也有相当明显的效果。常见的理疗方式有:电磁疗法、红外线、超声波等。5.适当功能锻炼,如加强腰背肌锻炼,防止肌肉张力失调。05、如何防患于未然?1.保持良好的姿势。无论是在站立还是在坐着的时候,保持正确的姿势:昂首平视、收腹、挺胸,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经过锻炼后肌肉力量增强,身体灵活,不易发生疲劳损伤。3.穿高跟鞋使骨盆前倾,腰部后伸,容易导致腰痛,因此尽量不穿高跟鞋。4.改善阴冷潮湿的生活、工作环境,勿坐卧湿地,劳作汗出后及时擦拭身体,更换衣服。5.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节制饮食、控制体重是必要的。

发布了文章

第一届脊柱外科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和亚太脊柱外科人工智能临床及转化中心承办的“第一届脊柱外科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高峰论坛”,于2021年3月27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国内脊柱机器人导航领域最顶尖的临床专家和产业界人士,聚焦近年来脊柱外科机器人、手术导航、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各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会议由骨科在线全程直播,受到了热烈的反响,为脊柱外科医师和相关研究及产业人士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和亚太脊柱外科人工智能临床及转化中心付强教授主持。学科带头人蔡郑东教授致欢迎词,蔡教授向各位专家教授百忙之中参加此次高峰论坛,表示由衷的感谢。蔡教授给向会专家介绍了市一骨科的发展历史和现今的学科地位:脊柱外科核心病种诊治在上海市排名第三。蔡教授表示这是一个脊柱外科风生水起的时代。在未来3~5年,机器人辅助技术和导航技术会整合成为一个系统,使得脊柱外科手术更安全、更精准,大大提高效率。我院脊柱骨科已装备Mazor手术机器人,未来将继续大踏步前进。随后郑军华副院长致开幕词。郑院长表示,以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脊柱外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及热点问题。市一脊柱外科硬件水准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2020年7月装备了华东地区首台美敦力Mazor脊柱手术机器人,已成功开展多台、多种手术。2020年12月,我院牵头成立“亚太脊柱外科人工智能临床及转化中心”,为脊柱外科在高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主题演讲中,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和脊柱微创中心的陈博来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分享了《导航下微创技术的应用和拓展》,包括: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MIS TLIF、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OLIF、机器人辅助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OLIF、机器人辅助环枢椎螺钉内固定、机器人辅助经皮内镜和Endo LIF等精彩的内容。随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同济医院的方忠教授阐述了单一t位、全程导航下Synergy OLIF 360术的临床应用,包括OLIF+后路导航经皮置钉提拉复位治疗腰椎滑脱症、OLIF+椎间孔镜减压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OLIF+肌间隙入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等,提出单一t位、双侧入路 Synergy OLIF 360手术具备微创、精准和安全等显著优点。接下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马学晓教授介绍了骨科机器人对脊柱微创手术的推动作用,结合Mazor脊柱外科机器人在国内使用的临床经验,分析了脊椎骨科如何从人工智能和智慧医疗中受益,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和上海市微创手术机器人工程中心主任何超博士的演讲题目是《手术机器人产业化现状与展望》。何博士介绍了外科手术的历史和当代变革,以及我国微创手术机器人的产业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在去年新冠肆虐之际,他领导微创医疗在极短时间内成功开发了全球首个用于新冠肺炎诊疗的支气管手术机器人系统,展示出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现实落地和宏大愿景。华山医院夏新雷教授分享了《O臂导航在全内镜下改良TLIF手术中的应用》,提出全内镜下改良TLIF的解决方案,指出利用O臂导航解决关键步骤的痛点,包括导航下经皮导丝置入、确认第一环锯位置、导航下定位椎间隙位置和方向以及Cage植入等宝贵的临床经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磊教授演讲的题目是《骨科机器人发展和铸正机器人》,胡教授从医疗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范式、骨科机器人的现状和趋势、关键科学问题等出发,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是融合/配准多模图像的研究方向,并讲解了铸正机器人的临床价值和应用范例。上海交通大学徐凯教授演讲内容是腔镜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进展,包括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切入点、技术分析和产业现状。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和不足,谈到自身团队在研发革命性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中遇到的困难及其临床进展,这一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参会人员都大受启发和鼓舞。上海交通大学仿生智能系统实验室的王坤东教授介绍了他对于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一点思考,从临床需求、解决方案和技术实现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骨科机器人的局限性和未来骨科介入手术的发展方向,重点介绍正在研发的双臂多功能高刚性骨科机器人解决方案。其优势包括适配目前临床使用的所有主流骨科及椎体介入器械、覆盖骨科介入手术所需要的所有关键步骤、适应椎间盘/外周/椎体肿瘤等主要介入术式的平台式设计和术前手术规划/术中实时导航等可靠的影像支持。本次论坛召集人和主持人付强教授介绍了脊柱手术导航与机器人系统初步应用,从脊柱外科关键技术、安全精准螺钉置入技术、脊柱内固定置入发展趋势和Mazor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用大量病例(包括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Kummell病、脊柱畸形和肿瘤等)详细介绍了Mazor机器人的临床应用优势(实现入路自由)和团队总结的关键核心操作要点。最后,付强教授总结发言,感谢与会嘉宾和广大参会人员的热情支持,指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手术将成为推动脊柱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此次高峰论坛凝聚了各位专家的宝贵经验和卓越智慧。希望今后产业界和学术界能够更好地开展联合研发、临床试验、教育培训等工作,做到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发布了文章

“漫画腰”:动作有风险,跟风需谨慎!

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最近,网络平台上掀起了一阵“漫画腰”的挑战热潮。这种上半身贴地,下肢搭在椅子上,腰部与地面垂直的拍照姿势,引起不少明星主动挑战。2021年3月21日,杨幂也在微博发布了一张自己挑战漫画腰的照片,随后也引来不少女孩儿纷纷效仿。这一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担忧,随后杨幂也发文道歉,表示:“得知做这个动作如果没有专业老师指导,有可能会对身体有害。”从杨幂“晒图”中不难看出,“漫画腰”动作并非人人都能轻松驾驭。网友的晒图中也确实能看到,有人勉强成功可表情痛苦,有人尝试失败后腰酸腿痛,还有人干脆从椅子上摔了下来……那么,一些专业人士是如何看待“漫画腰”的?这样的身材挑战又可能带来哪些危害?怎样的锻炼,才能拥有美丽且健康的身材?对于“漫画腰”,脊柱外科医生表示:“这个动作其实是种“腰椎过伸”姿势,虽然属于静态,不像突然受到外界暴力那么容易引起椎间关节滑脱。但这类慢速拉伸的腰椎过伸姿势,却更容易引起肌肉的持续拉拽而引起拉伤,从长远看也会增加腰椎退变的风险。所以这个动作,能不做最好还是不做。”那么,什么是腰椎过伸?腰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大约为前屈45°,后伸20°,侧弯30°。在矢状位平面上,当腰椎向后伸展超过正常腰椎的正常后伸幅度时,称为腰椎过伸。如果加上腰椎过伸的角度,腰椎后伸的角度总共可达54°。当身体处于直立姿势时,脊柱主要承受轴向负荷。这时,腰椎需要支撑腰椎以上各节段的重量。但当脊柱处于过伸状态时,椎体间的关节突关节需要承受约30%的负荷。“漫画腰”的危害就是,它可能对腰椎形成很高的压力负荷。这一姿势要求骨盆和髋关节相对固定,胸部和上腹尽量贴近地板,腰椎后伸角度可能达到极限。而与此同时,“漫画腰”几乎完全“摒弃”了骨盆和髋关节改变、腹内压增加等正常情况下腰椎过伸时身体的多种代偿机制,从而给腰椎形成很高的压力负荷。在缺乏这些代偿机制的情况下,人体完成腰椎过伸动作所需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等其他结构只能额外做功,然而“漫画腰”带来的压力负荷可能超出这些结构力所能及的代偿范围。此时棘突、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出于保护机制需要防止腰椎严重过伸,而这些结构可能因对抗作用受到损伤。除此之外,漫画腰还可能迫使不堪重负的关节突关节发生脱位或椎间盘破裂脱出,进而导致神经根和脊髓受压。后者可导致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或马尾综合征等并发症。反复追求极致的漫画腰还可能导致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或腰椎峡部应力性骨折。对于患有或是潜在腰椎病变的人群,“漫画腰”动作可能会令原有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因此,千万不要为了跟风盲目模仿“漫画腰”。腰这种东西,还是要“且用且珍惜”。其实,近些年来,不仅仅是“漫画腰”,还有其他诸如“单脚脱卫衣”“A4腰”“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等身材挑战层出不穷。人们将这些挑战视为检验身材的法宝,可是这些动作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反而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害。“单脚脱卫衣”就容易导致背部肌肉拉伤,可能对颈部、肩部、肘部造成急性损伤;腰围跟个人的骨骼架构、身高等相关,一味追求“A4腰”容易给脊柱和腰、背等位置带来伤害。长时间重复做“反手摸肚脐”会对肩部的韧带造成一定伤害;每个人的锁骨组织都是天生的,“锁骨放硬币”不代表身材好……事实上,这些身材挑战都不是衡量身材的绝对标准。如果想要拥有健康的身材,还是要从饮食和运动做起。首先就要控制自己,坚持健康饮食;其次就是要坚持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培养正确的审美理念和标准。面对挑战潮流,要理性分析,不能盲目模仿。专家推荐,慢跑、游泳这类有氧运动,平板支撑、燕飞、臀桥以及适度的瑜伽活动,以及适度的腰部核心肌群训练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方法。但做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好腰部肌肉的拉伸,避免突然做剧烈运动导致的腰扭伤或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加重。总之,追求美丽没有错,但我们更要追求健康的美丽。千万不要盲目跟风,让对“好身材”的渴求变成对自己的绑架,甚至损害自己的健康。

发布了文章

椎间孔镜术后注意事项

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几乎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椎间盘突出,因其伤口小,创伤小的优势,成为了许多腰椎手术的首选方法。椎间孔镜手术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我们收集并回答了椎间孔镜手术后大家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快来了解一下吧!问题一:手术后需要卧床多久?有些患者看到手术伤口那么小,觉得没多大事,就想着休息几天就下地活动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生命在于适当的运动与静养,尽管原则上做完手术后卧床2小时即可戴上腰围下地活动,但是术后3~4周建议以卧床休息为主。早期的复发可能和下地过早有关系!!!如果感觉卧床实在是无聊了,可以适当加强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及腰背肌功能断练,一个非常经典的锻炼动作就是“平板支撑”。问题二:手术后要洗澡怎么办?爱干净的患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这里建议,在伤口愈合之前(一般需要14天),可以使用毛巾擦拭身体;伤口愈合后,在保护好伤口的情况下可以洗澡。问题三:腰围要戴多久?腰围至少要佩戴2~3个月,要注意,下地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戴好腰围!!!问题四:手术后,饮食方面有哪些要注意的?手术后即可饮食。一般饮食无特殊禁忌,但手术后3周内禁止喝酒,最好不要进食鱼、虾、蟹、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问题五:手术后,症状出现反复怎么办?手术后,会有一部分患者在术后3-4周左右,原有症状也就是手术之前的症状,会再次出现,甚至会加重,很多患者担心是不是老毛病又复发了?出现这种“术后反复期”症状后,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或来医院就诊。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从几天到3个月甚至更长不等,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的情况,症状会比较严重,甚至需要再次住院保守治疗。总之,只要严格遵守医嘱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发生这些症状。问题六:手术后要怎么用药?术后应当谨遵医嘱常规用药,一般医生会建议使用消炎镇痛药、活血化淤药、神经营养药3个月,以利于顺利渡过反复期、减少术后症状。问题七:手术后需要马上进行影像学检查吗?有些患者手术后想看看到底手术成功了没有,就希望马上做一个影像学检查,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一般,如果手术后没出现相应的症状,术后的6个月内尽量避免做影像学检查如核磁什么的。因为一般在半年后,影像才会出现明显的改变,在这之前做检查,反而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问题八:手术后可以做哪些康复训练?除了在问题一中提到的“小燕飞”训练之外,卧床期间,还应适当做勾脚、抬腿的动作,每次20-30下,每天2-3次,若老年人有困难,家里人或陪护人员可协助完成,也可帮患者适当按摩下肢或腰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下肢的肌肉收缩,加速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手术3天后可适当活动,如上厕所、坐于床边吃饭、下地行走等,但必须戴腰围。另外要注意的是,活动量不宜一次性增加太多,应该是缓慢地、逐步地增加。问题九:手术后的复查和随访?手术后患者应该在第3个月、半年和1年的时候,来医院复查、随访,来复查时记得要携带手术前的影像学资料。

发布了文章

第一届脊柱外科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高峰论坛

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承办的“第一届脊柱外科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高峰论坛”,将于2021年3月27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脊柱机器人导航领域产学研各领域顶级专业人士,聚焦近年来脊柱外科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各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将为脊柱外科医师和相关研究及产业人士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鉴于您在本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的学术地位,特邀您出席本次高峰论坛并做精彩演讲,共同促进我国脊柱外科事业的发展。我们将期待您的光临!期待与您在美丽的黄浦江畔相会!会议地点:上海市虹口区三至喜来登酒店(上海市虹口区四平路59号)大会主席:付强2021年3月

发布了文章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微创治疗

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于1945年由Wahren首次描述,青少年的椎间盘正处于发育阶段,尚未发生退变,一般不易发生。国内文献报道占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0.65%~3.7%,国外文献为0.4%~6%。Zitting等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随访了12058例从出生到28岁的芬兰儿童和青少年,结果显示15岁前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入院的儿童没有,2O岁时患病率提高到0.1 %~0.2 %。2 0岁以后患病率开始显著提高,到2 8岁时,分别有9.5%的男性和4.2 %的女性因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人院。但近年随着生活方式、电脑普及、交通事故、运动减少等原因,其发生率逐年上升。病 因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腰部外伤、腰椎结构异常、椎间盘的过早退变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复习文献常见原因有:外伤、 退变、先天性畸形、 遗传及发育异常等。Lee等认为外伤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有文献认为60~68%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家族史。Fakouri 等报道了遗传因素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因素中起主导地位,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13%~57%的直系亲属中患有类似的疾病。青少年生长发育过快、身高、 体重超常,使下腰部负担加重易促发本病。高体重指数和运动量过少亦可使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提高。s1ivers 等认为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纤维环的薄弱和破裂有关,主要有3个方面:①椎间盘及其部分纤维环营养不足;②椎体间的运动造成纤维环的磨损,以后发生纤维性变;③各种外伤。此外,脊柱侧弯、移行椎等脊柱异常、骨骺分离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成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大的差异。其特点:①症状轻,体征重。其临床表现为患者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较轻,而下肢感觉、运动、肌肉萎缩和腱反射改变较常见,直腿抬高试验常为阳性;②腰部先天性发育异常,如骶椎腰化、腰椎骶化、横突肥大等先天性畸形;③常有明确外伤和剧烈活动史;④腰部畸形较重,常见腰部僵硬,代偿性脊柱侧凸或后凸;⑤以男性为主。影像学特点:①腰椎X线平片绝大多数无特殊发现,少数可显示受累椎间隙前后不等宽,或伴有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异常;②CT、MRI等影像检查能很好的明确突出的间隙、程度及其对硬膜囊、脊神经压迫的情况;③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治 疗目前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手术指征明确的患者,应当尽早手术治疗,而手术选择已公认微创手术为首选。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 推拿按摩、腰椎牵引、局部制动和腰背肌锻炼等。经治疗大多数早期较轻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镜手术、椎间孔镜、内固定融合手术等。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手术指针明确时应尽早手术治疗,但应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①短期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②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者;③出现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神经反射减退等明显神经损伤体征;④有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⑤CT或MRI上可见巨大突出物、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明显、髓核脱出或游离者;⑥多次反复发作者。传统开放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值得肯定,这种术式能够安全、彻底的解决突出致压物。但手术创伤大,对肌肉、韧带、骨性结构破坏较大。远期对疤痕形成、脊柱稳定性等仍有较大影响。目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这种术式已逐步面临淘汰。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腰椎融合术也有不少文献报道,融合的目的是消除椎间盘手术后腰椎三关节复合体的骨和关节突及椎间盘结构受损而失稳的状态,消除关节突关节囊滑膜、椎间盘后方后纵韧带及硬膜前方窦椎神经末梢的疼痛刺激,通过恢复腰椎的稳定来减轻症状。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对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常规实施脊柱融合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脊柱融合术的适应症包括:①有腰椎滑脱或明显腰椎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②较多椎板切术的患者;③由于先天性退变或医源性因素导致椎间小关节失稳的患者。许多研究证实由于腰椎融合是以增加手术时间,血液丢失多为代价,并不能改善效果,降低严重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经皮激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 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对于青少年来说易于接受。该手术保持了椎管的完整性和椎体的相对稳定性,对患者长远期自身椎体稳定性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其手术适应症极其严格,仅适用于轻度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病人。 椎间盘镜微创术(percutaneous full-endoscopic discectomy,MED) 具有创伤小、保持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少的特点。目前MED为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体现了微创手术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ME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突出症的疗效已得到肯定,国内外文献报道手术优良率94%~100%。但MED仍是一种开放手术,还需一定暴露范围,术后会发生粘连,康复时间接近开放手术。经皮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full-endoscopic discectomy)治疗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才出现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完全内窥镜下经椎间孔或椎板间人路手术,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该系统操作通道直径仅 4.2 mm,外径7.9mm,配有镜下可屈式射频、刨刀和磨钻,在25°内窥镜直视与低压液体持续灌注下,通过椎板间黄韧带数mm微小窗口或椎间孔,可完成颈椎、胸椎和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该方法优点有:(1) 后外侧经椎间孔或经椎板间入路不破坏椎管骨性结构;(2) 局麻下病人清醒状态下操作,避免神经损伤;( 3) 针对突出组织进行治疗,不需要切除骨性结构及韧带,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 4) 患者可早期进行抬腿、下床活动和腰背肌锻炼;(5) 较低的手术费用。经皮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术式。长海医院脊柱微创中心的付强教授,在上海地区最早应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已为来自全国各地即亚洲地区的数十位青少年实施手术,均获得满意疗效。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成人型有较大的差异。其特点是症状比较少且较轻,体征相对较多而较重外伤、椎间盘退变及先天性发育异常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的最主要的病因。目前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是首先并且是必须考虑的一种治疗措施;其次,开放和固定融合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MED及椎间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的优势,是未来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首选和发展趋势。但其设备复杂昂贵,技术难度大,学习曲线较长,手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尚需一定时间。

发布了文章

病例精选|颈椎病不开刀,微创治疗显奇效

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付强教授团队顺利实施多例高难度颈椎微创经皮脊柱内镜手术,通过一个毫米级的微小切口完成所有复杂手术操作。即刻有效解除患者的病痛,患者术后当天下地,第二天出院。手术图解术中医生采用一个直径7mm的工作套管直接到达颈椎椎板和小关节内缘,然后置入内窥镜,在可视显屏辅助下磨开一个小骨窗,显露神经根、硬脊膜边缘、椎间盘和突出的髓核,然后摘除突出的髓核,减压松解神经根。较之传统的开放手术,该技术具有切口小、非融合、保留椎间盘、颈椎活动度不受影响、费用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手术创伤明显减少、康复快、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第2天可出院。德国Ruettten教授报道的病例优良率达到96.6%。不过,由于该手术区域存在颈髓、神经根、椎动脉等重要结构,且有椎板和关节突等骨性遮挡,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采用内镜操作难度极大,因此需要术者有着精准的解剖结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微创”一词近几年已经变得越来越热,微创手术由于创伤小的优势,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术后疼痛,缩短了恢复时间,显著减少了手术及住院费用,在外科许多领域已成为疾病治疗的常态。因颈部结构复杂,病灶紧邻颈髓,手术操作难度极大,风险也很高,严重者可发生高位截瘫。所以,颈椎手术即使是开放手术一直都是高风险手术,需要术者经历漫长的学习培训,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巧才能保证成功。这就是为什么各类脊柱微创技术在腰椎的应用相对广泛,但在颈部应用很少的原因。2007年德国Ruettten教授首次报道了后路完全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微创的颈椎手术。仅仅通过一个毫米级的微小切口和管道完成所有手术操作。但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对设备、术者的操作技术水平的要求要高的多,这其中颈椎经皮内镜手术更是脊柱内镜技术“皇冠上的明珠”。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颈椎病已是一种常见的高发性疾病。它困扰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如办公室文案人员、编辑、作家、教师、会计、电脑工程师、医护人员、司机等。这些人因长期保持固定的姿势工作,易造成颈后肌群、韧带等组织劳损,或头颈常偏于一侧引起局部劳损,因此这些人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除此之外,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如长时间玩麻将、玩手机、看电视,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易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导致颈后肌肉和韧带组织超负荷引起劳损。还有由于睡眠姿势不当者,易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关节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疲劳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劳损,这类人群也特别容易患颈椎病。所以,颈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愈来愈多,加之老龄患者一般身体状况不佳,进行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其风险大为增加。而经皮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愈来愈多的患者欢迎。今后,这一革命性微创手术的应用对于治疗颈椎病意义重大,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内镜微创技术将在脊柱退变疾病治疗中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近年来,脊柱微创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临床随访结果令人振奋,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如何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如何降低微创技术的学习曲线以利于微创手术的普及等。虽然微创手术创伤较小,但并不代表手术的风险更小,相反外科医生承担了更大的手术难度和风险。因此微创脊柱外科医生首先要有良好的开放手术技能和临床经验,严格掌握微创手术的适应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内镜下操作经验。伴随新的器械和先进影像设备、高精尖机器人系统的不断发展,有望推动一场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新的革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付强教授脊柱微创团队在国内较早开展各类微创手术,手术量一直名列前茅。在成熟开展大量腰椎间经皮内镜微创手术的基础上,不懈地探索,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微创经皮内镜手术技术,能够功开展各类高难度经皮脊柱内镜下颈椎手术,为全国广大颈椎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发布了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误区

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误区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老年病?很多人认为腰突症只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其实青壮年也是高发人群。很多年轻人有长期久坐的习惯,又不注意正确坐姿,造成椎间盘压力过大,诱发椎间盘突出。原来坐位时腰椎间盘所受的压力远大于站立位,特别是不正确的坐姿,压力更大。日常生活中,许多中青年人,特别是长期伏案工作者,都有腰痛的经历。有些人慢慢地出现一侧下肢或双侧下肢酸胀疼痛,有些人则在劳累后弯腰提重物时,或在用力打喷嚏后,突然出现剧烈的腰部疼痛,这是腰椎间盘突出典型症状。误区二腰腿痛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当然不是。大部分腰腿痛的发病原因其实是肌肉骨骼性疼痛(比如长期弯腰久坐等导致的肌肉劳损、着凉创伤导致的肌筋膜炎等),其他原因还包括下肢血管闭塞、关节炎等。腰椎间盘突出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下肢放射性疼痛,简单讲,就是一根筋扯着腿串着疼。一般是一根神经支配范围的下肢疼痛麻木,而不会出现整条腿都疼。误区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是小病腰突症除了引起的腰腿痛以外,还会引起下肢麻木、冷凉、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当然,确诊之后,心理压力也不要太大,腰突症是骨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是人体的一种必然会出现的退化类的病变。误区四腰突症治不好,必然会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人体退变性的疾病,就好像我们到了一定年龄要长白头发一样,因此容易复发是其特点之一,有的患者据此认为此病治不好。其实,腰突症治疗的总体效果非常好,通过严格正规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优良率在95%左右。而且进行了一系列后续的预防处理措施,完全能够使该病不复发。误区五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就是痊愈了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比如卧床休息、服用药物、理疗牵引、按摩推拿等,疼痛可以得到明显缓解或完全消失,就自认为痊愈了,突出的椎间盘复位了。其实椎间盘突出仍然存在,疼痛的缓解只是因为神经根压迫减轻和局部炎症水肿消退了。如果患者还是采取不正确的姿势活动、久坐,不注意保护腰椎,是很容易复发的。误区六手术治疗是把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或完全消失,不需要手术。但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经正规保守治疗2~3无效,合并椎管狭窄,或出现马尾神经压迫症状,就要果断选择手术。对于手术治疗的作用,并不是将突出的椎间盘复位,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自愈能力差,一旦破裂就难以恢复,故目前没有将突出的腰椎间盘复位的方案,而是以摘除突出椎间盘,解除神经压迫,消除患者症状为首要目标。

发布了文章

名医专访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付强:腰椎滑脱那些事儿

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名医访谈』系列节目,聚国内医学界的优秀医师,探讨常见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成因和诊治,分享前沿医疗成果,助力大众的健康生活。且看名医风采,尽在仁心精术。本期名医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及脊柱微创中心主任付强教授一起探讨腰椎滑脱的有关问题。1、什么是腰椎滑脱?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导致腰椎相邻两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导致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常常表现为腰背痛、神经压迫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2、为什么会得腰椎滑脱?腰椎滑脱的原因主要分为先天和后天。前者是由于腰椎先天性发育不全导致的,,如果腰椎在发育时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之间没有愈合,会导致先天性峡部崩裂不连,引起腰椎滑脱。后天因素有很多,受伤是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急性外伤、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可导致腰椎滑脱。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也是腰椎滑脱的常见原因。此外,退变性因素一般是老年人腰椎滑脱的常见因素。3、腰椎滑脱有哪些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腰骶部疼痛,疼痛可在劳累后出现,站立、弯腰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或消失。多表现为钝痛,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则可能出现下肢放射痛和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部分患者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窄常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当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时,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4、腰椎滑脱有哪些检查方法?腰椎滑脱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是首选检查项目,通常在正侧位片和过伸过屈动力侧位片检查时能发现腰椎滑脱。CT检查主要用来鉴别椎管狭窄的病因,也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峡部裂性滑脱。如果进行三维重建还能显示腰椎滑脱部位。MRI可以清晰显示滑脱的部位、程度,还能发现椎间孔狭窄。5、得了腰椎滑脱怎么治疗?腰椎滑脱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对于单纯腰痛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理疗等等。对于有神经症状的患者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则需要手术治疗。6、腰椎滑脱一定要手术治疗吗?腰椎滑脱不一定要手术。对于没有间歇性跛行、麻木等神经症状的患者,推荐首选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短时间内佩戴腰围、支具;适当理疗如红外、热疗;口服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芬必得等等。7、什么时候需要手术治疗?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或原有的腰痛症状加重,保守治疗至少6周至3个月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出现下肢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或出现马尾神经受压引起的大小便障碍;神经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的患者。8、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哪些?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脊柱后路融合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选择单独或联合应用。手术可以选择开放性或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9、术后有什么注意事项?患者一般术后三天即可下床活动,但开始时要佩戴支具进行保护。要尽量避免弯腰、搬重物等增加腰部负担的动作,躺着时尽量平卧。手术后的前几个月内,患者起床时要注意用力方向的正确,尽量先俯卧,腿下床后再慢慢起身。患者术后需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直腿抬高锻炼。此外要在门诊随访,以检查植骨融合复位及内固定物情况10、如何预防腰椎滑脱?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锻炼、减重等方式预防腰椎滑脱。平时可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比如做“平板支撑”动作。如果出现腰椎滑脱的征兆,应卧床休息,减少腰部活动和负重。肥胖人群需要减轻体重,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平时尽量要注意姿势正确,尽量减少或避免搬重物的重体力活动。对于好发人群,出现腰背不适要尽早就医。

发布了文章

名医访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付强:腰椎间盘突出症那些事儿

文章转载自:脊柱外科付强医生健康大讲堂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名医访谈』系列节目,聚国内医学界的优秀医师,探讨常见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成因和诊治,分享前沿医疗成果,助力大众的健康生活。且看名医风采,尽在仁心精术。本期名医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及脊柱微创中心主任付强教授一起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的有关问题。1、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也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该疾病多是由于退行性变导致的,好发于20-50岁的男性,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下肢麻木,严重者可能出现大小便障碍。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2、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发生退变,导致腰椎结构发生破坏。损伤累积、妊娠、遗传因素和腰椎先天发育异常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关。急性外伤、长期保持坐位、低头及弯腰劳动等不良姿势时诱发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3、哪些人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从事举重、跳高、跳远等需要腰部发力的运动员由于活动强度高,运动时容易受伤,因此属于好发人群。重体力劳动者、搬运工及驾驶员,腰椎长期保持直立体或受压过重,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此外高龄、妊娠、腰骶部先天发育异常者,也属于好发人群。4、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症状?腰痛是大多数患者常见的首发症状,部分患者同时有腰痛和腿痛,也有患者只有腿痛。疼痛可由臀部沿大腿后方向小腿及足背部放射。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时,会出现下肢麻木、无力,肌肉丧失功能。严重者压迫马尾神经时可能有大小便功能障碍。5、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做哪些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腰椎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有时可以看到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此外,X线平片能够帮助鉴别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 CT 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神经根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能够显示有无钙化,是重要的检查之一。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6、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尤其是病程短、症状轻的患者首选保守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进行脊柱微创治疗,例如经皮脊柱内镜治疗。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7、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有什么方法?保守治疗的方式包括:1、卧床休息:一般严格卧床休息3-4周,之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避免弯腰动作。2、药物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缓解疼痛症状。3、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4、理疗、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需要专业医生进行。8、哪些人需要做手术?出现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①腰腿痛症状严重,病程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者;③合有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如大小便障碍;④神经受累症状明显,如下肢麻木、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9、手术治疗有哪些方式?以往的手术方法包括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对于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脊柱内镜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等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10、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慢性进行性疾病,因此日常生活管理有重要意义。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损伤累积。平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桌椅高度要合适,不要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职业工作中需要经常弯腰的人群,应经常做伸腰、挺胸活动。平时要注意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如“小燕飞”动作。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发布了文章

上海市一骨科Mazor机器人登场:精准植钉医生如虎添翼

文章转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李阿姨,闲赋在家5年有余,除了常规“买汰烧”,每晚和一众小姐妹广场舞一小时成了她每天的开心高光时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3天前,李阿姨不慎摔了一跤,医院急诊拍片发现胸椎压缩骨折,需即刻行脊柱外科手术........2020年8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在第一代MAZOR脊柱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完成了一例脊柱肿瘤切除术。在机器人的精准定位下,每根椎弓根螺钉都精准植入坚硬脊柱,毫厘不差,这让医生能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之后个体化的手术操作中,大幅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经医生综合评估后,李阿姨的手术恰需要第一代Mazor机器人的辅助。自此,李阿姨略怀忐忑之心与“高精尖武器”首次“交锋”。术后第2天,李阿姨下地活动,术后第3天,李阿姨顺利出院,术后1个月,李阿姨生活自理,术后3个月,李阿姨“再征舞场”,尝到了Mazor机器人手术的“甜头”后,热心的李阿姨走上了“带货”的道路......关键词:开放性手术、风险高、难度大骨骼是人体内除牙齿之外最坚硬的组织,骨科手术也可以说是外科手术中最“费力”的手术。通常,开放性脊柱手术中需要进行椎管减压。由于病灶一般位于椎管内,外面有一层椎板覆盖着病灶,手术时需要将椎板咬除,才能达到病灶所在部位进行切除操作。而一旦椎板被咬除,脊柱就变得不稳定了,需要植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所以,一般开放性脊柱手术需要先在椎弓根植入螺钉进行固定后,才能顺利开展后续手术操作。整个手术过程可以概括为固定、减压、融合三大步骤,其中固定和减压是脊柱手术中的重要步骤,风险进一步增加,被称为是最难的外科手术,也是外科手术中“皇冠上的明珠”。关键词:MAZOR、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目前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主要工作是辅助螺钉置入,极大降低脊柱上“打钉子”的风险。医生术前会在电脑上对术中所置入的螺钉进行位置与角度的计划,并且反复模拟术中螺钉轨迹;术中通过图像配准,经过精密运算,机器人会根据术前规划的最佳螺钉位置和角度,提供外引导套筒的位置与角度;脊柱外科医生会使用电钻,沿着最佳的外引导套筒的位置与角度,置入导丝及其螺钉,使得整个置钉过程更加精准和安全。经过全世界300多个脊柱外科中心,近30万例病人的实践经验,机器人的成功率及准确率是非常高的,高于人类的手术操作,所以机器人还是靠谱的,是不会把钉子打在神经上的。另外,使用脊柱机器人手术置入的经皮椎弓根螺钉,术中是不切开患者脂肪与肌肉,创伤极小,同时利用机器人精准辅助的特点,术中射线透视量也明显减少。因此,术后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快速恢复。关键词:微创、安全、快速恢复由于脊柱手术机器人具有微创、精准、安全的特点,整个手术操作非常顺利,创伤也明显降低,术中透视8次(常规手术透视约为60-80次),极大地降低了术中X射线次数,同时术中出血仅仅为100ml,相比常规手术出血约在800mL,也明显降低了术中出血,术中无需留置引流管,减少了术后拔引流管引起的疼痛与不适。因此,术后第2天便可下地,术前腰背痛也明显缓解;术后第3天出院,术后1月可在家生活自理,术后3个月“广场舞”继续约起。文/骨科  郭松、付强、杭栋华、傅泽泽编辑整理/宣传及精神文明处、医务处

发布了文章

骨质疏松不能一“钙”而论,你需要知道的八大问题!

文章转载自:脊柱外科付强医生健康大讲堂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1.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损伤、骨脆性增加、易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原发性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清楚。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骨质疏松可导致长期疼痛和骨折,尤其是髋关节骨折,会导致老年人长期卧床,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图为正常骨和疏松骨2. 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1)长期疼痛:病人可能有腰痛或全身骨痛。这是由于脆性骨折的发生。严重时患者可翻身、坐立、行走困难。(2)脊柱畸形:患者可因脊柱脆性骨折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可能有身材矮小、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部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不振、过早饱腹。(3)四肢骨折:脆性骨折,病人可在日常活动中即发生骨折,常见的脆性骨折部位有胸腰椎、髋关节、桡骨远端、尺骨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能发生骨折。3.哪些人群是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高龄人群、绝经后女性、母系家族骨质疏松病史、体重低、性腺功能低下、吸烟、饮酒过量、咖啡过量、缺乏体力活动、身体活动不稳、饮食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不足或摄入较少),罹患骨代谢相关的疾病及服用骨代谢药物的人群。4.骨质疏松可能由哪些其他疾病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可由内分泌疾病(性腺、肾上腺、甲状腺和甲状腺疾病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影响钙和维生素D吸收和调节的消化道和肾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药物,以及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骨代谢紊乱等引起。5.如何诊断骨质疏松?临床上确诊骨质疏松的主要诊断方式有:(1)平面检测:双能X线。临床常用此方法照射骨密度。标准的骨密度值应该是在正负1个标准差之内。在负的1个标准差到负的2.5个标准差之间叫骨量减少。低于负的2.5个标准差就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2)立体检测:定量CT(QCT)。定量CT是用CT机测量单位立方厘米体积范围内的钙元素含量。钙元素含量在80-120mg之间提示骨量减低,低于80mg诊断为骨质疏松,这种立体检测方式更准确一些。通过超声的方法检测桡骨远端或者跟骨的骨密度只能作为骨质疏松人群筛查使用,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确诊的依据。6.骨质疏松症应该看哪个科?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可以到骨科或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可到原发病的相应科室就诊。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可到风湿免疫科就诊;甲亢等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可到内分泌科就诊。7.骨质疏松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需要结合生活方式调整、骨健康补充剂添加、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共同进行。对于疼痛剧烈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消炎镇痛,如艾瑞昔布、洛索洛芬钠、依托考昔。对于骨折患者:对于髋关节骨折,应尽快评估是否手术;其余关节的骨折应尽复位、固定,以减轻疼痛。椎体压缩骨折可通过打入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于骨质疏松一般预防性治疗主要是对骨健康基本补充剂的应用如钙剂、维生素D等。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常用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类药物,活性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主要包括:经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已经发生过椎体或髋部等部位脆性骨折者;骨量减少且具高骨折风险的患者。此外,抗骨质疏松治疗应至少坚持1年,在最初3~5年治疗后,需评估患者的各种情况。8.骨质疏松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些什么?骨质疏松症的生活方式管理很重要:(1)均衡饮食,多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2)适当的户外活动和阳光有利于体育锻炼和骨骼健康的康复,避免过度活动。(3)避免吸烟和饮酒,谨慎用药。(4)严密预防跌倒,避免跌倒风险的疾病和药物。保护关节,使用关节保护器等。(5)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推荐绝经后妇女补钙每天600毫克。老年人推荐每日补充400-800iu维生素D。拓展阅读《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性骨病联合诊疗中心成立仪式暨高峰研讨会成功举办》7月17日下午,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联合诊疗中心成立仪式暨高峰研讨会在我院行政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会议由脊柱外科主任付强教授主持,郑兴东院长、郑军华副院长、骨科主任蔡郑东教授、内分泌科彭永德教授等出席会议。特邀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章振林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微创学组杨惠林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赵东宝主任委员和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程群候任主任委员等全国著名专家参会。

发布了文章

为什么老年人变矮了?

文章转载自:脊柱外科付强医生健康大讲堂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老年人变得驼背变矮,罪魁祸首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柱压缩骨折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很高,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由于脊柱椎体前部多为松质骨,重量较大,容易压缩变形。严重者可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使脊柱前倾形成驼峰。每个椎体高度约2厘米。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受压时,身高会缩短3-6厘米。当压缩性骨折发生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它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位或坐姿疼痛减轻。后退时疼痛加剧。白天疼痛减轻。晚上和早上醒来时疼痛加剧。弯曲、肌肉运动、咳嗽和大便劳累也会加重。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发生在有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患者日常生活中,携带重物,甚至咳嗽都可能导致压缩性骨折。多数病例没有压迫。由于骨折范围小,X线很难筛查出来,需要核磁共振。如何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麻醉镇痛、佩戴支具等,保守治疗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存在脊柱变形的问题,对于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强烈建议手术治疗。症状严重、疼痛难忍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手术方式。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是通过皮肤将骨组织或骨水泥注入椎体,以增强其结构强度。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除椎体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外,还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顽固性疼痛的患者。有报道称PVP能减轻疼痛,并在结构上强化骨溶解损伤的椎体,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的日常负重活动得以继续。经皮后凸成形术经皮后凸成形术是利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在椎体内形成一个空间,可以减少骨水泥注射所需的推力,且骨水泥不易在椎体内流动。临床应用表明,它不仅能缓解或缓解疼痛症状,而且能显著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增加椎体的刚度和强度,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增加胸腹腔容积,改善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技术比较成熟,重并发症或失败病例少见。病人一般在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手术本身创伤小,患者第二天就可以走出医院。

发布了文章

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有绝招

文章转载自:脊柱外科付强医生健康大讲堂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提起腰椎间盘突出症,人们往往会认为它是“老年病”。但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发病人群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了一名24岁的在校大学生。小李是上海某高校学生,平时经常久坐,很少进行锻炼。1年前他开始有下腰疼痛,逐渐放射至左下肢。外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4个月的保守治疗,小李的症状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甚至影响日常行走和睡眠。于是他慕名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付强教授处就诊。接诊医生为他做了详细的查体,直腿抬高试验和拾物试验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检查发现L4-5椎间盘突出,MRI可见髓核脱出。髓核压迫到脊髓,因此出现腰痛、下肢痛症状。经过完善的检查及评估,付强教授决定为他进行手术治疗。考虑到患者年纪轻,功能要求高,最终选择了椎间孔镜侧后路髓核摘除微创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即刻复查直腿抬高试验已恢复正常,当天就可以下地,术后第3天就出院了。周末入院,周一出院就能够回校上课,没有任何耽误。术后患者规律门诊随诊,效果良好。 L4-5椎间盘突出MRI:髓核脱出 髓核造影 手术创口术后即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阅读推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数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包括卧床休息、牵引、针灸等。如果病情严重或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的患者,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行走无力的患者;⑤合并椎管狭窄者。椎间孔镜技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创伤最小的手术方法,局麻下即可完成,次日就能下床行走。椎间孔镜是一种以水为媒介的内窥镜技术,通过在身体表面切一个小切口,把一根直径6-7mm的通道置入到突出的椎间盘表面,通过抓钳把突出的椎间盘取出来,解放受压迫的神经根,解除腰腿痛症状。由于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作用于纤维环之外,因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纤维环的完整性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在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为确切。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代表一种全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概念。椎间孔镜具有以下优势:(1).适应症广泛: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钙化等骨性病变。同时使用的射频电极对可以保护纤维环及后纵韧帯的完整性,从而减少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率。(2).通过侧方入路直接达到病变位置,避免后路手术对椎管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背柱稳定性无影响。还可以防止术后节段性不稳定和滑脱的。(3).安全性高,病人仅需局部麻醉,手术中可以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4).并发症创伤小,神经损伤和血栓形成的风险极低。(5).皮肤切口仅7mm。康复快,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6).病人满意度高,舒适度极高,立即缓解疼痛,术后疼痛轻微,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

发布了文章

付强教授成功为一名超高龄椎体骨折老人完成微创手术

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家住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的91岁程老奶奶,十多天前不慎从床上跌落,腰部疼痛,无法正常走路,当地医院诊断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因年龄太大建议卧床保守治疗。老人只能平躺,腰部疼痛剧烈,活动严重受限。在一周左右卧床后出现了一些并发症的迹象,后转诊至付强教授处。入院后脊柱外科主任付强教授和麻醉科医生反复讨论病情,认为病人年龄大且已出现部分心肺功能改变,手术风险极高,稍有闪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为此他们也曾有过放弃手术治疗念头,但看到患者家属企盼的目光,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感让他们感到,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他们认真做好术前的各种检查,耐心调整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经反复术前讨论制定了各种手术和麻醉突发情况的处理预案。上午9时,老人在严密生命监测下开始进入麻醉状态,手术室里的气氛也变得异常凝重。付教授熟练地进行经皮穿刺,C臂机定位,放置通道,高精钻头扩张,骨水泥定量定位灌注,骨水泥固化、退管、缝合……手术全程约30分钟。老人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并逐步恢复神智,付教授面露笑容说:2小时后老奶奶就能下地活动了。 据付教授介绍,老奶奶所患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严重骨折。好比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做手术,随时都可能因心肺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而夺去生命。考虑到老奶奶已经91岁了,身体状况不理想,骨质疏松情况也十分严重,付教授决定此次手术采用国际公认的微创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其方法是经皮肤穿刺置入椎体内一约2毫米的管道,注入生物型骨水泥到病变椎体内,在10分钟左右骨水泥即可硬化达正常椎体的强度,即刻消除腰部疼痛,2小时后病人就可以下地活动了。这种术式较常规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具有微创、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疗程短、手术恢复期短、医疗费用低、改善生活质量明显等诸多优点。但对于手术技术、操作手法、麻醉管理、术者经验等的要求也很高。付教授是国内第一批接受国际培训并获得操作许可证的临床脊柱外科医师,从2004年起至今已为1000多位患者解除了病痛。目前他已将这一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及脊柱肿瘤的治疗,因手术创伤小,近远期效果满意,医疗费用低而受到患者的欢迎。付教授说:随着我国老年化时代的来临,今后这种高精度微创手术将会成为一种常态,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会受益于这一新技术。据悉,术后第三天程老奶奶已自己步行出院了。

发布了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阶梯

      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       目前最先进的脊柱微创技术是什么?这是患者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付强教授认为:“时代在不断前进,技术在不断创新,作为临床技术,没有先进与不先进之分,只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别。从脊柱疾病治疗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导航技术制导下的脊柱经皮内镜微创技术代表了治疗的发展趋势。”所谓“微创的治疗阶梯”, 指的是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手术技术,不根据病情一味追求微创治疗也是不必要的,甚至会造成无谓的损伤。第一步是保守治疗。第二步是介入治疗,像臭氧、胶原酶、等离子这些都属于介入范畴。第三步是微创手术治疗。目前,宣传较多的微创手术是椎间盘镜(MED)技术,虽是一项非常不错的手术技术,但已运用近二十年,是一个管道加光学系统、影像系统集成的微创手术。之后,又出现在小拉钩下既摘除椎间盘又进行融合与固定的微创手术。近年来,脊柱经皮内镜技术在脊柱疾病的临床治疗上正逐渐被推广使用。付主任强调指出,“脊柱经皮内镜绝对不是以前椎间盘镜也不是椎间盘镜的升级换代技术,而是一项全新的全内窥镜下的微创治疗,可以说80%的腰椎间突出症都可使用此种方法治疗,而且疗效显著,从发展趋势来说,脊柱经皮内镜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脊柱疾病的治疗上,患者应该了解‘微创的治疗阶梯’。”       总之,付主任指出:“微创手术的技术水平和成功与否应评判手术有没有导致正常结构额外的破坏。如果有破坏就要去修复损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做内固定支撑融合。损伤越大,就需要更多的融合、固定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也就越大。无论是传统的切开植入,还是小切口或在导航技术下植入,内固定融合都不可避免的改变了脊柱的正常功能结构。脊柱外科领域,如今注重‘功能保留微创治疗’这一理念。脊柱内镜技术的优势,首先是创伤小,达到毫米级创伤,减轻病人的手术风险。其次是费用低,仅为传统开放性手术的1/3。第三是恢复快,术后患者基本无太大疼痛,有些患者甚至当天就能下地,大部分患者术后第二、三天就能出院。可以说,脊柱经皮内镜手术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脊柱外科手术的金标准。”  

发布了文章

常见的脊柱微创治疗技术有哪些?

专家介绍: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进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创中心主任。1994年起在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管道、脊柱微创拉钩等微创新技术。   在介入性椎间盘治疗方法出现之前,开放手术是治疗严重椎间盘突出症的唯一有效手段。介入方法有胶原酶溶解、经皮切吸、激光汽化(PLDD)、等离子髓核成形、臭氧、射频消融等多种技术。但这些方法均属于间接减压,仅针对部分包容型突出症患者,术后复发率高。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后路椎间盘镜(MED),以及后来的脊柱内镜(也就是“椎间孔镜”)将微创理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目前临床常见的微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小切口手术,通过管道辅助或椎间盘镜等将传统手术的切口缩小。值得一提的是,椎间盘镜不是椎间孔镜手术,其实质是小切口管道手术结合摄像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手术,要实施切开皮肤、剥离肌肉和韧带、椎板开窗,但仍会干扰椎管和牵拉神经,容易造成术中出血,干扰视野,增大风险。而且,术后也容易出现感染、脊柱不稳等并发症,瘢痕组织也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的粘连。   2.拉钩系统,通过特殊设计的拉钩,经开放切口进入椎管进行操作,虽然切口较普通开放手术明显减少,可以达到2-3cm,但实质上仍是一种开放手术,其优点在于做内固定和融合手术时创伤减少。   3.脊柱经皮内镜手术,也就是“椎间孔镜”,此项技术较好地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是目前最微创、最安全、最经济的技术。此手术既不切除脊柱正常结构,也无需植入内固定融合,完全是应用内镜在6.9mm微孔里完成所有手术操作。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组副组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付强教授提醒,脊柱经皮内镜技术的应用虽已有10多年的时间,但临床开展的时间较短,它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新技术,对手术医师的经验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