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31113

樊俊

乌镇互联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门诊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发布了文章

我的专业医学绘图

我的一些专业绘图作品,欢迎大家指正!(声明:下列图片为本人原创作品,未经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樊俊                                                                                                                                            

发布了文章

神经外科疾病的一些基本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   1、 头痛:颅内压增高时头痛呈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呈炸裂样不能忍受,头部运动及用力时加重。   2、 呕吐:典型者呈喷射性,不伴腹部症状,多在头痛加重时出现。在儿童患者更常见,易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   3、 肢体瘫痪:表现为肢体无力或不灵活。   4、按照神经分布出现的感觉障碍。   5 、癫痫:常见为发作性一侧肢体抽搐或感觉异常,可扩展到全身,每次数秒到数分钟,发作间期完全正常。也可为其他形式发作。   6、视力视野障碍:视力下降,视物范围缩小,常为鞍区肿瘤,也可为其他视觉传导通路病变。    7、尿崩:每日尿量在4000毫升以上,尿液无色透明,需要大量饮水。多数为鞍区及下丘脑病变引起。   8、失语:表现为不能表达或不能理解语言,甚至完全无语。也可表现为失去书写、阅读、命名等能力。多数为左侧大脑半球高级语言中枢受累所致。   9、女性病人闭经泌乳:多数为垂体瘤所致,可伴有视力下降。   10、儿童巨人症、成人肢端肥大、面容改变,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表现。   11、生长发育异常、性发育异常:多数为三脑室前部或后部病变如颅咽管瘤、畸胎瘤、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瘤等引起。   12、行走不稳,向一侧偏斜,多为小脑受累表现。    13、嗜睡,性格改变、智力下降等,为额叶、颞叶或下丘脑等部位病变。   14、突发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表现。   15、躯体放射性疼痛,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逐渐向上或向下发展,大小便障碍,为脊髓病变的表现。       16、颅神经麻痹症状:如视力下降、视物成双、眼睑下垂、眼球位置偏斜、面部麻木、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发音异常等,为脑干、颅神经肿瘤及颅底邻近部位病变如动脉瘤、脑膜瘤、脊索瘤、颅咽管瘤、垂体瘤、神经鞘瘤等所致。

发布了文章

微创为神经外科开拓崭新领域

    微创观念早已有之     世界医学史中,微创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医生,他在2000多年前就提到:医疗活动中,首先必须尽可能做到创伤小,否则因治疗造成的损伤,可能比疾病本身更严重。19世纪末期,神经外科刚开始从普通外科中分离出来。当时,颅内或脊髓疾病通常由神经科医师诊断,再由外科医生施行手术。但传统外科技术难以完成神经外科手术,一些先驱便着手研究了特殊手术器械和诊断方法。早期因照明设备简陋,手术至少由一名主刀两名助手六只手同时操作,需要扩大开颅范围以增加手术视野和光线。同时神经外科使用的多是外科器械,体积较大,因此当时颅脑手术以大范围开颅为特征,造成手术费时,出血多,创伤必然较大。    微创神经外科的产生离不开诊断手段的提高。1918年,脑室气体造影,为诊断三室肿瘤提供了条件。1927年开始使用脑血管造影。20世纪70年代后期,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如CT、MRI,现代影像诊断已可发现1mm左右的病变。有些病人病变小、无症状,如何治疗?某些监测仪器如皮层电图(ECoG)、听觉诱发电(BAEP)或体感诱发电(SSEP)以及手术显微镜的出现,为手术者和助手提供了同向照明、放大和同时观察,保证了病人的手术安全。近十年来,现代微创神经外科逐渐兴起。   精巧设备拓开天地     广义的微创神经外科包括微骨孔手术入路、导航神经外科手术、脑室镜辅助下手术、立体放射技术和介入放射治疗。后两项技术与放射相关,这里主要介绍前三项技术。    1、微骨孔手术入路以往经典的开颅入路,为切除鞍区3cm左右鞍上肿瘤,需要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大脑半球的前半部分,容易发生脑组织损伤,术后病人可能诱发癫痫。    1971年微骨孔手术的概念被提出,微骨孔开颅不仅仅因为颅骨切开的范围小,还特指开颅的位置、头皮切开的设计、到达病变区域的途径、疗效好侵袭小的操作,甚至到伤口愈合等一系列步骤,它在切除病变方面与传统开颅有同样效果。近年来北京天坛医院已开展微骨孔入路治疗颅内各种病变50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    2、神经导航手术神经导航手术是利用航空、航海的导航原理,术前,通过计算机获得头颅、脑瘤和脑血管关系的CT或磁共振三维立体图像,选择最接近病变的脑沟、裂内进入脑内,缩小开颅范围。术中,用计算机实时确认脑瘤切除范围和程度,从而减少传统开颅手术中盲目探查造成的损伤。    神经导航技术适用于切除大脑半球胶质瘤、脑干肿瘤、颅底脑膜瘤,脑内血管畸形和脑巨大动脉瘤。在经蝶切除垂体瘤术中,实时导航手术可替代X线透视,确保对视神经定位,尤其对复发垂体腺瘤等,缩短了手术时间。导航下手术还可用于脑瘤活检、穿刺等。    介入性磁共振手术即磁共振手术,是利用核磁共振(MRI)影像引导的手术。具体实施内容包括: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对靶区的定位与定向,引导手术入路,以人机交互方式实时了解是否发生各种并发症。此手术目前尚处应用初期,一旦成熟,势必要取代方兴未艾的神经导航手术。   为随时纠正术中脑脊液流失和发生脑移位,开放式核磁共振(Open-MRI)仪应运而生。其意图在于:(1)使医师在磁场内获得可直接手术的操作空间;(2)能通过实时核磁共振(MRI)“看到”术野周围的结构,随时可用肉眼区分不易辨认的正常组织与脑瘤的关系。    目前,世界上已有15个研究中心共报道了1000余例开放式磁共振手术病例。最近,在美国UCLA和德国建立两个“脑手术单元”手术室,将MRI、手术设备及各种监测仪器集中在一个单元,为微创神经外科开拓了一个崭新模式。    3、脑室镜辅助微创手术脑室镜起源于100年前。1910年,有医生借助泌尿外科尿道镜,通过钻孔进入侧脑室取出脉络丛凝结物,治好两位脑积水儿童。    脑室镜是个细长管,适于在狭长的腔隙、孔道内操作,产生的图像立体感强,可辨认病变内部结构,脑室镜还是导航系统的辅助设备。20世纪80年代,采用脑室镜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性病变、脑实质内囊性病变、经蝶切除鞍内病变,为微创神经外科增加了一种新的工具。但目前常用的脑室镜特别是止血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脑室镜手术存在空间小,应付手术意外能力差等缺点。     必须具有新的理念     微创开颅手术包括以下内容:备皮范围;皮肤切口的位置和长度;颈部和颞部肌肉的分离;局部骨膜的分离;开颅骨片切除的位置与大小;硬脑膜切开的位置与长度;仔细保护蛛网膜下腔和神经血管;精确定位经脑室、皮层或脊髓的手术通路;脑组织牵拉的程度;病变及其周围结构的充分切除。    如不能有效切除病变,则不能被认为是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例如,巨大AVM、大脑半球切除术、某些癫痫手术,仍需要较大的常规开颅,否则会造成肿瘤未全切、动脉瘤蒂夹闭不完全、囊肿壁切除不完全、微血管减压不充分等。  微创手术应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的一种理念,它不仅意味着手术区域中对神经创伤小,而且在手术入路中也能减少对周围正常结构的损伤。

发布了文章

预防脑出血的12条“三字经”

    脑出血,简单地说就是人脑内的血管破裂出血。突发脑出血的人多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预防脑出血谨记如下事项:    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    调情志    保持乐观情绪,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戒烟酒    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酒。    择饮食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避劳累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防便秘    大便燥结,排便用力,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也可做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按摩。    不蹲便    蹲便时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升高,就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而坐便不会引起血压升高,可减少脑中风发生的机会。    防跌倒    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血管壁较脆弱,跌倒后会发生颅内血管破裂的危险。因此,行动时要特别小心。    动左手    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功能正常发挥。    饮足水    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使血液稀释。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    适寒冷    寒冷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重先兆    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肢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明,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发布了文章

脑震荡缘何迁延不愈

    脑震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颅脑损伤,主要表现为头部受伤后立即发生昏迷,在30分钟内会自然清醒,出现头痛、头晕、疲乏等现象。同时病人对受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伤前不久的情况都不能回忆,但对伤前越久的事记得越清楚,医生称为近事遗忘症。  脑震荡经过适当治疗,各种症状可在数日或数周内消失。但有些人在脑震荡后,不但头痛、头晕等现象不好转,还会出现自觉脑子和身体有严重问题、睡眠不深不稳、恶心或胃部不适、害怕到空旷场所或上街、感到苦闷和对事物不感兴趣等焦虑、抑郁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脑震荡是脑外伤当中最轻的一种,其伤情并无复杂之处。脑震荡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受损脑组织以及脑脊液的生物化学改变多能完全恢复正常。有人对122名脑震荡伤后1个月的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脑震荡后比正常人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现象,其中男性多以偏执、精神病性表现为主要症状,女性则抑郁、焦虑症状更为突出。同时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在脑震荡后心理应激能力低于文化程度较低者,可能是因为前者多数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及竞争压力较大,因怕伤病不能尽早恢复而丧失原有的社会地位而心存忧郁、惧怕,以致心理负担严重。但由于他们有机会和能力去掌握更多有关脑震荡的医学知识,所以焦虑症状反而较少。这些都说明脑震荡迁延不愈与心理因素有关,是脑外伤的病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长期以来,人们对脑震荡知识了解肤浅,不适当地夸大了脑震荡的伤情严重性,认为凡是脑外伤就一定有后遗症。他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海军英雄麦贤得、与抢匪英勇搏斗致头部枪伤的武汉民警等,都留下了后遗症。不了解这是重型的脑损伤,脑实质受到损害,影响了这部分脑的功能,从而产生后遗症。  所以,脑震荡病人和家属要认识到脑震荡是不会有后遗症的,以免加重心理负担,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在脑震荡恢复期,可参加一些娱乐活动,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分散对脑震荡后遗症状的注意力,加速疾病的康复。当脑震荡迁延不愈,具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时,要及时请心理医生给予心理治疗。

发布了文章

癫痫为什么长期不能控制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大脑神经细胞群反复超同步放电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脑功能紊乱。小儿癫痫的患病率为0.5%~0.6%。起病年龄可以从新生儿开始,起病越小,对脑细胞损坏越大;发作越频繁,引起的后遗症越多。因此,一旦出现癫痫发作两次以上,必须及时到医院诊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樊俊  目前有不少患者家属询问为什么癫痫长期服药仍然不能控制发作。癫痫长期不能控制的原因很多,我通过对500名癫痫病人分析发现:  癫痫患儿发病后,第一次即接受正规诊治的仅有45个,占9%。那么,其余的455个都先后看了不少“医院”的私人诊所,包括应用偏方、验方等。由于癫痫发作长期未控制而来到我院,他们的病程80%以上都超过1年,部分病人达10年左右。这些患者癫痫发作长期不能控制的原因有:  1.没有按癫痫发作类型选药:因为一种抗癫痫药不是对所有发作类型都有效,而某些抗癫痫药对某种发作类型不但无效,反而能使发作加重。  2.用量不够:癫痫患儿个体差异很大,例如:近期有一种新的抗癫痫药——妥泰,在同年龄同样发作类型的小儿中,有的每日用2片即可控制发作,有的小儿每日用6片才能控制发作,也有的每日用8片仍不能控制发作。因此癫痫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由家长和医生结合,慢慢摸索每一位癫痫患儿的具体用量,才能更好地控制发作。  3.多药联用:由于急于控制发作,不少家长或医生,一开始就多种抗癫痫药联合应用,这样很可能引起几种药物的相互反应,从而降低药物疗效,同时还会造成慢性药物中毒。  4.药物更换频繁:由于家长治病心切,用一种药还未达到最佳疗效,就要求换药;而有些医生也不了解各种抗癫痫药的药代动力学,用几天或半月无效就换另一种,这样换来换去,当然不可能控制发作。  5.停药太快:有不少癫痫患儿半年不犯病就在几天内完全停止用药。这样不仅会再次发作,而且会引起癫痫发作持续状态。  6.不规律服药:不少看癫痫病的医生不能根据某一癫痫患者的发作类型,选择适当药物,制定出长远的治疗计划,而是任意加药、减药、换药或停药,造成发作长期不能控制或慢性药物中毒。  7.治疗不专一:不少家长对自己的癫痫患儿治疗没有坚定信心,到处找偏方、看虚假广告,不能长期固定于某家医院或某个医生,这样下去,由于没有长远计划,所以造成癫痫长期不能控制。  8.有部分癫痫患者因为有先天脑发育异常、后天脑软化或者有遗传因素,也是造成长期不能控制的原因。

发布了文章

希波克拉底誓言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波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直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与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樊俊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祗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实共殛之。

发布了文章

欢迎访问南方脑科中心(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网站!

    网址:     【简介】   南方脑科中心(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是我国最早(1958年)建立的神经外科专科之一,是广东省重点学科,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已拥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诊疗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能够开展所有神经外科疾病的现代专科治疗,科内设有血管介入治疗、立体定向帕金森氏病国际治疗、颅脑疾病X刀治疗、癫痫微侵袭治疗等中心。是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技术力量和影响力最强的现代化神经外科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樊俊    目前,神经外科拥有病床位数103个,ICU床15个,正教授2名,副教授8名,主治医师6名,均为硕士以上学历,是神经外科硕士和博士点,承担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等多个层次的教学任务,也是军队、地方高级神经外科人才的培训基地。承担研究课题10项,基金200万元,每年发表研究论文50篇。每年手术量超过1500台次,其中肿瘤手术量为1000例,恶性肿瘤150例左右,随访长期存在10年以上病例300例左右。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显微外科手术、生物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间质内放疗、缓释化疗等所有先进手段。     科室拥有国际先进诊疗设备,临床工作除保持部队颅脑创伤的救治优势外,显微微创神经外科已成为特色,并全面开展以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X刀放射外科、血管内神经外科、内镜神经外科和导航系统神经外科为支柱的现代神经外科治疗。学科骨干力量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在科室主任漆松涛教授的带领下,对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颅脑、脊髓)的复杂难治性肿瘤,脑血管病,颅神经疾病等显微外科治疗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其中颅内动脉瘤、鞍区及松果体区等深部肿瘤的手术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最早提出并实施鞍区及松果体区肿瘤全切除的单位。能全面系统开展所有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

发布了文章

颅内是不是有肿瘤这些症状要警惕

   发生在颅内的肿瘤称为脑瘤。脑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10岁左右和30~40岁为两个发病高峰。脑瘤好发部位儿童以小脑幕下为多,成人以小脑幕上为多。脑瘤的常见症状有:     头痛 头痛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症状。脑瘤的头痛在初期并不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头痛也随之加剧,往往使患者不堪忍受,非一般止痛药物所能解决。头痛多开始于早晨起床后,可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咳嗽、用力等均可加重。疼痛部位依肿瘤部位不同而异,可位于头之一侧或全部。一般来说,小脑幕上肿瘤头痛多在颞叶部,小脑幕下肿瘤头痛则在枕部、后颈部及眼眶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樊俊    眼底水肿 视神经乳头水肿的原因是由于颅内压增高,使得视神经周围淋巴鞘内的淋巴液回流受阻,以及视神经静脉压增高静脉充盈所致。眼底出现水肿后,会对视力有一定影响,视神经长期受损,可致视神经萎缩而造成失明。     呕吐 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到直接压力或刺激所引起。此症状幕下肿瘤常见,儿童尤多。呕吐呈喷射性,头痛加重时频发。约60%的脑瘤患者可发生呕吐,呕吐与饮食无关且吐前并不一定伴有恶心,发作多在晨起或头痛最剧烈时,吐后头痛可略减轻。     眩晕 患者自觉周围物体旋转或自感旋转,继之头痛、恶心、呕吐不适。    其他 颅内压增高、内耳水肿或听神经被肿瘤侵犯,均可出现头晕、耳鸣。严重脑水肿或丘脑附近肿瘤常见持续性嗜睡。此外,部分病人可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复视、颈部强直、角膜反射减退等。

发布了文章

颅骨缺损该如何处理?

      【概述】   颅骨缺损大都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穿透伤所致,部分病人是因手术减压或有病颅骨切除而残留骨缺损。近年来由于对重型颅脑损伤脑压较高的病例,盛行去骨瓣减压之法,因而人为的巨大颅骨缺损亦为数不少,实际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无需施行大骨瓣减压术的,大多是在手术时创促中作出的决定,不无欠妥之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樊俊   【治疗措施】   颅骨缺损的治疗是施行颅骨修补成形术,但对手术的时机、方法和选用的材料以及适应证与禁忌证均须认真考虑,特别是病人要求修补颅骨缺损的目的,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因为单纯的颅骨成形术对脑外伤后功能性症状、精神障碍和外伤性癫痫等表现的治疗效果是难以预测的。   目前可供颅骨成形使用的修补材料有自体组织和异体材料两种,前者系用病人自身的肋骨、髂骨或颅骨,后者则属高分子聚合物及金属等植入材料。因修补的具体方法不同,又可分为镶嵌法和覆盖法两种术式。目前采用后一种方法者渐多。颅骨缺损修补的时机,应视病人的全身和局部情况而定,如在单纯凹陷性骨折作塌陷骨片摘除后,即可同期一次手术完成修补术。但是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所致颅骨缺损,则应在初期清创术后,伤口愈合3~6月,始考虑颅骨成形术。倘若开放伤口已经发生感染,修补手术至少应推迟到伤口愈合半年以上再考虑。目前公认的手术指征为:①颅骨缺损大于直径3cm者。②缺损部位有碍美观。③引起长期头昏、头痛等症状难以缓解者。④脑膜—脑瘢痕形成伴发癫痫者(需同时行痫灶切除术)。⑤严重精神负担影响工作与生活者。对初期清创不彻底、局部已感染、颅内存有病灶及颅内压增高的病人,暂勿施行颅骨成形术。另外,部分全身情况差、神经缺损严重、不能自理生活者;或缺损区头皮菲薄有大片瘢痕者,亦勿急于修补,可外盖局部头盔暂时保护,待条件成熟后再考虑成形手术。关于修补颅骨的材料,种类甚多,各有利弊。自体骨虽然组织反应小,但需在供骨区和植骨区两处施术,增加病人痛苦且整形效果较差。有人将大骨瓣减压所取下的骨片包埋在腹部皮下,作为日后修补之用,由于须作两处手术,而且骨片常常被吸收变小以致松动下凹,采用异体骨又因冷藏于骨库,增加了污染的机会,异物反应也较大故均已少用。金属颅骨成形片如不锈钢板及网片、钽板或钛合金板及网片均有较强抗压性能,组织相容性亦好,但因具有导热性、边缘锐利容易穿破头皮并有影响X线检查的缺点,尚待改进;平板有机玻璃经加热塑形作为修补材料,具有方便易行的优点,但对整形要求较高的眼眶、鼻根等处则效果欠佳,同时,抗冲压强度较差容易碎裂亦非理想材料。由高分子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共聚物的粉剂加上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水剂互相混合制成的可塑性自凝材料,既有良好的塑形性能,又能自凝固化形成坚固稳定的永久性植片,具有强度适宜、组织相容性好、不易降解、不影响X线检查等优点。近年来有人在上述双组份材料中添加了制孔剂,研制出可塑性微孔人工颅骨材料。植入人体后,成纤维细胞可以长入植片的微孔,使植片与组织融为一体,且有钙化和骨化趋势,可谓较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此外,加网增强的硅橡胶颅骨板、羟基磷灰石或陶瓷材料所制成的新型颅骨成表植片亦有较好的性能。   手术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施术,头皮切口呈弧形,皮瓣基蒂部血供应充分保证。分离头皮时勿损伤深面的硬脑膜,以免术后积液。采用覆盖法修补时,骨缺损区周边无需修整,骨衣也不必切开,用稍大于缺损的植片覆盖在缺损区,四周用粗丝线固定在骨衣上即可。但必须使用强度大、质地好、周边薄的材料,才能与颅骨的形态和弧度相吻合。若采用镶嵌法则需沿骨缺损缘切开骨衣并加修整,然后将剪裁合适的植片镶嵌在骨缺损处,周边钻孔用粗丝线固定在骨缘上。应注意在前额部行镶嵌法修补时,勿打开额窦,以免引起感染。术毕,应分层缝合头皮,不放引流,适当加压包扎。   【临床表现】   通常颅骨缺损小于3cm2者多无症状;施行颞肌下减压术或枕下减压术后,有肥厚的肌肉及筋膜覆盖并在缺损区可以形成坚韧的纤维性愈合层,起到原有颅骨对脑的保护作用,在临床上亦无任何症状。颅骨缺损的临床表现:直径3cm以上的缺损,特别是位于额部有碍美观和安全的缺损,常有这样或那样的症状,如头昏、头疼、局部触痛、易激怒、不安等表现;或者病人对缺损区的搏动、膨隆、塌陷存恐惧心理,怕晒太阳、怕震动甚至怕吵闹声,往往有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和记忆力下降;或有忧郁、疲倦、寡言及自卑;或因大片颅骨缺失造成病人头颅严重畸形,直接影响颅内压生理性平衡,直立时塌陷、平卧时膨隆,早上凹入、晚上凸出;或因大气压直接通过缺损区作用在脑组织上,久而久之则势必导致局部脑萎缩,加重脑废损症状,同时,患侧脑室也逐渐向缺损区扩张膨出或变形。此外,小儿颅骨缺损可随着脑组织的发育而变大,缺损边缘向外翻,凸出的脑组织也逐渐呈进行性萎缩及囊变,所以小儿更需要完整的颅骨保证脑的正常发育。                 

发布了文章

貌似牙痛的三叉神经痛

    前不久,一位中年妇女来到疼痛诊室,一进门还没坐下,就激动不已地向我倾诉起她的痛苦来:“去年4月我这左边的磨牙没原因地隐隐作痛,开始没在意,可后来就没完没了了。起先认为只是牙痛,在当地拔了一颗牙,可没几天又开始痛,就又拔了一颗磨牙,可两颗磨牙拔后还是牙痛……”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拉开嘴角给我看拔牙的地方,可就在这时她突然说不出话来,皱眉咬牙,一脸痛苦的表情。随后我的问话她只能勉强以点头和摇头作答。通过仔细分析病史,观察疼痛发作情况以及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之后,我为她作出了诊断:三叉神经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樊俊  三叉神经从脑内延伸出来后分成三支,第一支管理一侧额部、眼部区域的感觉,第二支和第三支分别管理下眼睑、鼻旁、上下嘴唇以及上下两排牙齿区域的感觉。如果哪一支患病,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尤以第二、三支发病最多见,所以患者往往感觉一侧的牙齿剧烈疼痛,常常误诊为牙痛。尽管拔除了“有病”的牙齿,但神经依然存在,因此疼痛不会消除。三叉神经痛一旦出现往往反复发作,疼痛剧烈难忍,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生活和工作。其病因有二,一类是由于三叉神经走行经过的部位或临近部位存在炎症、肿瘤以及血管和骨的畸形,也称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另一类在临床上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医学上叫它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多在40岁以后发病,疼痛从面部、口腔牙齿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随病情发展范围扩大。疼痛呈阵发性,如刀割、针刺或电击样,骤起骤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说话、吃饭、刷牙、风吹,甚至手指轻触嘴唇、牙龈、鼻等处都可以激发疼痛发作。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对于继发性的,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去除已明确的病因。而对于原发性的,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治疗:首先是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是卡马西平,先从小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加量,直到疼痛明显缓解。其缺点是需要长期服药,停药后疼痛易复发。另外,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可有嗜睡、耳鸣等副作用。第二种是神经阻滞方法,用无水酒精破坏相应的三叉神经或其分支来消除疼痛,优点是见效快、止痛比较完全、费用低,但可引起面部相应部位的皮肤麻木感,数年后疼痛可复发。在前两种方法反复治疗无效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行脑内三叉神经减压术或神经粘连分离术,万不得已时可实施切断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一般不影响病人寿命,但有时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病人需要与医生很好合作,共同寻找理想的解除疼痛的方法。我科开展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已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可以来电咨询。

发布了文章

视野障碍警惕垂体瘤

有一位男性患者,几年前视力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管状视野,看东西只能直直地朝前看,视线被局限在前方很小的角度内。眼科专家怀疑其颅内蝶鞍区有占位病变,经CT、核磁共振检查证实是垂体瘤压迫视神经所致,遂将其转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专家经鼻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垂体瘤切除手术,不仅避免了开颅,而且患者第二天即恢复了双眼正常视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樊俊  眼睛出现问题,一般人不会到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去看病。但是这位患者却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看好了他的眼病。引起该患者眼睛出现管状视野的原因竟是长在垂体的肿瘤压迫了视神经,导致患者只能看清正前方景物却不能顾及两侧。因此需要提醒患者,当眼睛出现视野障碍的时候,不能仅局限在眼科就诊,应警惕脑部肿瘤作怪。  垂体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垂体是颅内发生肿瘤最常见的部位。垂体正上方为视神经、视交叉,与垂体相距约1厘米。垂体瘤较大时极易压迫相邻的视神经、视交叉,从而导致视力和视野障碍。

发布了文章

硬脑膜外血肿的花招

    在相当于太阳穴的颅骨内面,有硬脑膜中动脉通过。当头部受伤后,特别是太阳穴受暴力打击后,硬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容易破裂出血,形成硬脑膜外血肿。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或造成残废。硬脑膜外血肿为什么这样凶险呢?  鸠占鹊巢  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居住”在颅骨组成的颅腔内。在正常情况下,颅腔的容积比脑的体积大8%~10%,脑与颅腔之间有一定间隙,使如豆腐一样柔软的脑组织不致受压,保持“司令部”工作能正常进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樊俊  当发生硬脑膜外血肿后,颅腔内又增加了血肿这个“不速之客”,而坚硬的颅骨并没有伸展性。当颅腔的容积与脑的体积差小于8%,约相当于血肿达到10毫升左右时,即可发生颅内压力增高。  颅内压力增高后,脑的毛细血管和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滞在静脉内,脑组织因缺氧发生脑水肿。同时脑脊液循环通路也发生梗阻,致使脑脊液淤滞在颅内,引起急性脑积水。脑水肿、脑积水增加了脑的体积,使颅内压力进一步增高。由于鸠占鹊巢,以血肿为压力中心,迫使脑组织向压力较低的间隙、孔道迁移,形成脑疝,压迫呼吸和心跳中枢,病人就会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匿影藏形  硬脑膜外血肿典型表现是受伤后发生昏迷,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逐渐清醒。随着血肿的不断增大,病人又陷入昏迷状态。这种中间清醒期颇能迷惑人,病人家属往往认为是病情好转的征兆而放松警惕,等到再度昏迷时才送医院抢救,这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硬脑膜外血肿不但以中间清醒期匿影藏形,有的病人还因脑损伤过重或出血速度过快,尚未度过初期昏迷,接着进入后期昏迷,而没有中间的清醒期,很容易延误诊治。还有的病人因脑外伤轻微,昏迷时间较短暂,也容易使人忽视。  后发制人  硬脑膜外血肿根据病情发展速度可分为三类:急性血肿在3天内出现症状;亚急性血肿在伤后3天至2周内出现症状;慢性血肿在伤后2周以上才出现症状。这种后发制人的亚急性、慢性血肿,是因为脑外伤相对较轻,只发生颅内小静脉缓慢出血。  亚急性血肿的病人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但恢复较缓慢;慢性血肿的病人,可能完全恢复正常,出现静止期。当血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又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受压的病象。所以,亚急性血肿的恢复期和慢性血肿的静止期,容易被忽视,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对头部受伤的病人要提高警惕,不管伤重伤轻,都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一般作X线头部摄片、CT检查就可明确诊断。病人应及时手术,清除血肿。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