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4347

夏新超

丽水微医互联网医院

主治医师 邹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感染
过敏反应
咳嗽
感冒
腹泻
佝偻病
呕吐
鼻炎
过敏性鼻炎
便秘













发布了文章

符合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制剂

维生素D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药物。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2和D3,是动植物在生存期间受到日光紫外线照射后,由无活性的维生素D前体变成有活性的维生素D 。维生素D2和D3的作用和用途完全相同。目前常用的口服维生素D制剂有:  浓缩鱼肝油滴剂:每毫升含维生素A50000单位,维生素D5000单位。邹平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夏新超  普通鱼肝油丸:每粒含维生素A3000单位,维生素D300单位。  浓缩鱼肝油丸:每粒含维生素A10000单位,维生素1000单位。  维生素D2丸:每粒含维生素D210000单位。  维生素D3片:每片含维生素D310000单位。  伊可欣胶囊:0-1岁制剂:每粒含维生素A1500单位,维生素D500单位。  1岁以上制剂:每粒含维生素A2000单位,维生素D700单位。另外还有注射剂:维生素 D2 40万单位/毫升,维生素D3 30万单位/毫升或60万单位/毫升。  那么,怎样选用不同的制剂呢?应根据小儿的情况及使用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制剂。  预防佝偻病:新生儿期2周后,每日服用维生素D400单位,早产儿及双胎儿其用量在前3月内应加倍,即每日800单位,以后改为每日400单位。2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食物多样化,一般不易发生佝偻病,故不需加服维生素D。对长期使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那苯巴比妥等药的患者,应每日补充维生素D 2000单位。这是由于这类抗癫痫药可加速维生素D在肝脏的灭活,从而导致维生素D缺乏。由于预防时所用剂量较小,选用鱼肝油滴剂或鱼肝油丸比较方便。另外,为预防婴儿发生佝偻病,应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从孕期抓起。孕妇及乳母注意饮食调配,多吃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的食物,应多晒太阳,孕期4~5月后应加服钙片及维生素D400单位。治疗佝偻病:对已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小儿,应根据病情所处的阶段使用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需选择单纯维生素D制剂。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和D,不适用于治疗佝偻病,因为要达到治疗用量的维生素D时,因同时含有的维生素A量过大,可导致维生素A中毒。  普通疗法:初期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D5000-10000单位;激期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D1万-2万单位。均持续1月后改为预防用量。恢复期一般用预防剂量。  突击疗法:大剂量维生素D突击疗法,一般只用于严重佝偻病有并发症及不能口服的患儿。肌注维生素D2或D330万单位1次,间隔1月后改服预防剂量。但一般佝偻病不提倡使用,以防引起维生素D中毒。应该强调,由于我国膳食结构的影响,从食物中摄取的钙不足,因此,除母乳喂养儿外,在服用维生素D的同时要同时服用钙剂。目前市场上钙剂品种很多,其钙元素的含量亦相差很大,如碳酸钙的含钙量达40%,氯化钙的含钙量为27%,而葡萄糖酸钙的含钙量只有9%。选用钙剂时宜选易溶解含钙元素高及使用方便的剂型。源于儿童保健大讲堂

发布了文章

各年龄阶段发育及养育指标

1宝宝第一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生理指标 满月时,男婴体重2.9--5.6千克,身长49.7--59.5厘米;女婴体重2.8--5.1千克,身长49.0--58.1厘米。 ◎养育要点 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乳喂养不必加喂水。 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可选择配方奶、鲜牛奶、全脂奶粉。注意奶瓶的消毒,配好的奶宝宝一次没吃完,不可留到下一次喝。 保证每天约20个小时的睡眠; 多拥抱、爱抚宝宝,抚摩宝宝全身的皮肤,与宝宝说话;经常用微笑、歌声、鲜艳的有声具逗引宝宝。 2~3周左右注意宝宝接种卡介苗的反应,出现红肿硬块并形成小脓包是正常反应。 宝宝不要睡太软的床和大而软的枕头,最好单睡一张床,防止窒息;喂牛奶、洗澡时,防止烫伤;把宠物转移到别处,防止宝宝被动物咬伤。 ◎发育指标 满月时俯卧抬头,下巴离床三秒钟;能注视眼前活动的物体:啼哭时听到声音会安静;除哭以外能发出叫声;双手能紧握笔杆;会张嘴模仿说话。 ◎提示 确定宝宝的气质是活泼型、安静型,还是一般型,对于宝宝的养育非常必要; 奶水不足的母亲不要急于加代乳品,多吃些能下奶的食物,如鲫鱼、鲢鱼、猪蹄、黄花菜、丝瓜、芝麻、酒糟。 给宝宝拍照时,不用闪光灯。 2 宝宝第二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生理指标 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5~6.8千克,身长52.9~63.2厘米;女婴体重3.3~6.1千克,身长52.0~63.2厘米。 ◎养育要点 逐步建立起吃、玩、睡的规律生活; 尽量多地与宝宝说话、唱歌、逗乐,培养良好的母子感情。让宝宝醒的时候处在快乐中;在不同方位用不同声音训练宝宝的听觉; 天气好时带宝宝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观看周围环境,进行适当的日光浴。可以让宝宝俯卧片刻; 悬吊鲜艳、能动的玩具,给宝宝看、触摸、抓握; ◎发育指标 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提示 在阳光下晒宝宝屁股,可治疗"红臀"; 母亲发烧38度以上时应停止哺乳,发低烧(37.5℃~38℃)时是可以继续哺乳的。别让宝宝过胖。除了夏天外,每天都可以添加三四滴浓缩鱼肝油。 3 宝宝第三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生理指标 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1~7.7千克,身长55.8~66.4厘米;女婴3.9~7.0厘米,身长54.6~64.5厘米。 ◎养育要点 给宝宝丰富的感觉刺激,经常变换宝宝的位置,使他能从多方面来熟悉周围环境,获得不同的视觉经验。 通过让宝宝俯卧、竖抱宝宝,帮助宝宝练习抬头的动作,锻炼宝宝颈椎的支撑力。 用玩具逗引宝宝发音。 训练听力,初步培养追踪声音来源的能力,感受声音远近的能力。 锻炼宝宝的皮肤,只要宝宝的心脏没有毛病,就可以经常洗澡。 宝宝不会爬,但可能从大床上掉下来,大人离开时,别忘了把宝宝放在有栏杆的小床上。 宝宝的玩具不能比嘴小。 宝宝还小,母亲躺着哺乳有发生窒息的危险。 只吃牛奶的婴儿可加果汁,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喜欢喝,也可以加果汁。 ◎发育指标 俯卧时,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头部能够挺直;眼看双手、手能互握,会抓衣服,抓头发、脸;眼睛能随物体180度;见人会笑;会出声答话,尖叫,会发长元音。 ◎提示 多数宝宝此时应该补钙了。 带宝宝到公共场所为时尚早。 尽早让宝宝品尝各种味道,为以后加辅食作准备。 4 宝宝第四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生理指标 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4.7~8.5千克,身长58.3~69.1厘米,女婴体重4.5~7.7厘米,身长56.9~67.1厘米。 ◎养育要点 发展感觉动作技能,即视觉、听觉和触觉与肌肉活动的联合。如眼睛引导手去拿东西、听到声音准确转动眼睛和身体。多给宝宝听音乐,和宝宝说话。 给宝宝做翻身操,锻炼宝宝的脊柱及泉水的肌肉,帮助宝宝学习翻身的动作。 逗引宝宝说话,与宝宝做问答游戏,练习发声,学习"交谈"。 适量加辅食,如鸡蛋、米粉、菜泥等。 尽可能坚持母如喂养。母亲工作时,要三小时挤一次,促进母乳分泌。挤出的奶在冷藏状态下,可以留给宝宝第二天吃。 有的宝宝已经会翻身,父母更要当心宝宝的安全。 ◎发育指标 俯卧时宝宝上身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开始咿呀学语,用声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欢吃辅食。 ◎提示 该去复查卡介苗是否接种上了。 不必纠正宝宝吸吮手指的动作,因为吸吮手指能促使宝宝手眼协调行动。一岁以后,随着宝宝的成熟,自然会停止吃手。孩子发育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指标不能达到不要紧。 5 宝宝第五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生理指标 满五个月的男婴体重5.3~9.2千克,身长60.5~71.3厘米。女婴5.0~8.4千克,身长58.9~69.3厘米。 ◎养育要点 添加辅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让宝宝习惯一种再加一种。一般每周至多加一种新的食品,注意观察宝宝的食欲、大便。如果消化不了,就暂停几天。 重视感官训练,使宝宝的视觉、听觉、语言交往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提高。 不会翻身的宝宝,父母多进行翻身训练。 对宝宝进行冷适应锻炼,逐渐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化,增强鼻腔、皮肤的抗病能力。 冬天除外,每天应有至少两小时的室外活动。 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防止宝宝缺钙。 ◎发育指标 能够认识妈妈,以及亲近的人,并与他们应答;大部分孩子能够从仰卧翻身变成俯卧;可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能直腰;大人扶着,能站立;能拿东西往嘴里放;会发出辅音一二个; ◎提示 宝宝的床栏上,别放毛巾、衣服等,万一搭着的东西掉下来,蒙住宝宝的脸,会出危险。 即使母乳足,也要给宝宝添加辅食。 6 宝宝第六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生理指标 满六个月时,男婴体重达5.9~9.8千克,身长62.4~73.2厘米,女婴体重5.5~9.0千克,身长60.6~71.2厘米。头围44厘米,出牙两颗。 ◎养育要点 继续添加辅食。 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蛋黄、鱼、肝泥、肉末、动物血、绿色蔬菜泥、豆腐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食物高。 提供适宜的玩具。为半岁孩子提供的玩具主要是形象性玩具,分为观赏性和操作性两大类。观赏性玩具一般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操作性玩具是宝宝能拿的,多为能发声的玩具。 反复叫宝宝的名字,使宝宝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熟悉并记住自己的名字。 教宝宝认识实物,给宝宝指认实物。 宝宝已经认识妈妈了,妈妈应多与宝宝在一起,多跟宝宝说话、做游戏,抚摩宝宝的皮肤,满足宝宝的亲情渴望。 经常抱宝宝出去玩,让宝宝多接触生人,有助于减缓宝宝即将出现的怕生现象。 让宝宝照镜子,帮助宝宝认识镜子中的自己,发展宝宝的自我意识。 ◎发育指标 手可玩脚,能吃脚趾;头、躯干、下肢完全伸平;两手各拿一个玩具能拿稳;能听声音看目的物两种;会发两三个辅音;在大人背儿歌时会做出一种熟知的动作;照镜子时会笑,用手摸镜中人;会自己拿饼干吃,会咀嚼。 ◎提示 此时宝宝体温高于摄氏37度,,在运动、学习中遇到障碍。 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智慧的增长,家长可以让宝宝玩各种玩具,促进手的动作从被动到主动,由不准确到准确,由把着手教到听语言指挥而动。 7 宝宝第七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 生理指标 满七个月时,男婴体重达***~10.3千克,64.1~74.8厘米,女婴体重5.9~9.6千克,62.2~72.9 厘米。牙齿2~4颗。 ◎ 养育要点 添加辅食,使宝宝喜欢辅食。 尝试用辅食代替一顿奶。 预防疾病。六个月后,婴儿从母体中带来的免役力降低了,容易受感染,同时易引起全身性的病变。家长要加强宝宝户外活动,不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注意卫生,对宝宝入口的器具要进行消毒。帮助宝宝学习爬。爬对宝宝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都有促进作用,科学已经证明,不会爬就直接走的孩子容易成为“问题孩子”,在运动、学习中遇到障碍。 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智慧的增长,家长可以让宝宝玩各种玩具,促进手的动作从被动到主动,由不准确到准确,由把着手教到听语言指挥而动。 ◎ 发育指标 会坐,在大人的帮助下会爬;手能拿起玩具放到口中;会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能够理解简单的词义,懂得大人用语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扬和批评;记住离别一星期的熟人3~4人;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要大小便。 ◎ 提示 宝宝长牙时,会咬手指、玩具、衣被,适当吃磨牙食物非常必要,超市里有磨牙饼干。少坐多爬好处多。 不要亲宝宝的嘴,不要口对口喂宝宝食物,因为大人的唾液常带有细菌和病毒。 8 宝宝第八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 生理指标 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9~10.8千克,身长65.7~76.3厘米。女婴体重达6.3~10.1千克,身长63.7~74.5厘米.本月可出2~4颗牙。 ◎ 养育要点 宝宝在饮食方面的爱好可以看出来了,要以宝宝的爱好添加辅食,开发尽量多的食物品种,以保证营养平衡。在做宝宝辅食时,保证卫生是最重要的。 在宝宝长牙时期,辅食中添加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虾皮、海带、动物肝脏、鸡蛋黄、鱼、绿色蔬菜等。 可以用辅食代替1~2顿奶。 在日常生活中,把教宝宝认识周围环境与发展语言相结合。 继续进行动作训练。帮助宝宝站立起来,让宝宝多爬、多玩各种玩具。 教宝宝一些社交礼节动作,如拍手表示“欢迎”,挥手表示“再见”。 ◎ 发育指标 能够扶着栏杆站起来;可以坐得很好;会两手对敲玩具;会捏响玩具;会把玩具给指定的人;展开双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东西吃;会用1~2种动作表示语言。 ◎ 提示 这个月,宝宝的发病率会上升,不能因为怕感冒就减少户外活动。 提供安全的运动场,清除一切宝宝够得着的小垃圾。电源插座要加保护罩,热水瓶放到宝宝够不到的。 母乳充足的母亲,不必急于断奶。只要宝宝愿意吃辅食就不要担心。 9 宝宝第九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 生理指标 满九个月时,男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0~77.6厘米.女婴体重达6.6~10.5千克 ,身长65.0~75.9厘米。牙齿2~4颗。 ◎ 养育要点 母乳喂养的婴儿白天尽量喂鲜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早晨起床后和完善临睡前以及半夜醒来时可喂母乳。 不必给宝宝果汁了,可直接喂西红柿、橘子、香蕉等水果。可喂酥脆的点心、饼干、蛋糕等,不要喂糖块,这是危险的。 这个月锻炼的目的仍然是让宝宝学站,能站立的婴儿学会迈步。 每天最好让宝宝有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户外度过。 激发宝宝探索周围环境的兴趣,如捉迷藏游戏就是很好的活动。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练习用便盆,养成入睡、讲卫生的好习惯,训练宝宝自己动手吃饭。 鼓励宝宝模仿大人发音,与大人愉快交流。 训练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让宝宝按照大人的口令行事。 ◎ 发育指标 扶物站立,双脚横向跨步;拇指和食指能捏起细小的东西;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认识五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知道大人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 ◎ 提示 体重过重的婴儿不要站立太久。 坠落、烫伤、吞食异物是这个月婴儿需要防止的主要事故。 10 宝宝第十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 生理指标 满十个月时,男婴体重7.6~11.7千克,身长68.3~78.9厘米.女婴体重6.9~10.9千克,身长66.2~77.3厘米.出4~6颗. ◎ 养育要点 即使母乳充足,每天也要给宝宝吃两顿辅食,白天吃鲜牛奶。 宝宝能吃各种饼干、年糕片、蛋糕、薄饼,品尝点心也是宝宝的生活的乐趣之一,要给宝宝吃一些点心,最好定时。 训练宝宝的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宝宝的独立性。鼓励宝宝自己包奶瓶、自己坐盆大小便、自己去拿玩具等。 提供适宜的玩具,这个月的婴儿开始学习走路,挑选会发出声音的拖拉玩具较好。 创造良好语言环境,在照顾婴儿生活、玩游戏时都要伴随语言。多为宝宝唱儿歌、童谣。 训练宝宝走路。让宝宝多爬。除刮风、下雨外,尽量多到室外活动。 ◎ 发育指标 会叫妈妈、爸爸;认识常见的人和物;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 大人牵着手会走;喜欢被表扬;主动地用动作表示语言;主动亲近小朋友。 ◎ 提示 这个月中,婴儿除母乳外,只吃一些稀粥就会营养不足。不要给超重婴儿过多的点心,也不适宜给营养丰富的香蕉。 把宝宝放在学步车里时,也要有大人在旁边。 11 宝宝第十一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 生理指标 满十一个月时,男婴体重7.9~12.0千克,身长69.6~80.2厘米.女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5~78.7厘米。出4~6颗。 ◎ 养育要点 辅食开始变成主食,母乳、牛奶变成副食。大部分母乳喂养的宝宝已经断奶了。如果在副食中不能加足够的鸡蛋、鱼、牛肉等,就会缺乏动物蛋白。应该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动物蛋白,但不必拘泥于书中所说的量,要根据宝宝的饭量而定。 辅食要少放盐、少放糖。 逐渐让宝宝与生人接触,克服怕生现象. 继续发展宝宝的语言,可以给宝宝看画册讲故事。 训练宝宝走路。 禁止宝宝做不该做的事情,置之不理会使宝宝养成坏习惯。 训练宝宝的独立能力,但要保证宝宝的安全。 ◎ 发育指标 大人牵一只手就能走;能准确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会叫奶奶、姑、姨等;拿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会竖起手指表示自己一岁;不愿意母亲抱别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 提示 宝宝吃完点心后喂些水,可预防龋齿。 宝宝的骨头还软,走路时间不要太久。 家庭保持文明的语言环境,宝宝已经能很好地模仿大人说话了。 宝宝第十二个月发育养育指标 ◎ 生理指标 满十二个月时,男婴体重达8.1-12.4千克,,身长70.7-81.5厘米,女婴体重达7.4-11.6千克,身长68.6-80.0厘米.头围46厘米,胸围46厘米.出牙6-8颗. ◎ 养育要点 这个月如果宝宝身体健康的话,就应该断母乳了。 断母奶后,每天喝一到两次牛奶。 断母乳后,宝宝可能发生大便干燥,可在饮食上增加素菜量,香蕉、蜂密也有润肠作用。继续加强语言训练,为宝宝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孩子用 语言表达他自己的愿望。 引导孩子和个性向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家长要明确表示禁止。对于孩子好的行为,家长要加以鼓励。 不要让孩子过多地看电视,孩子应该在与人、与事物的接触过程中成长。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保持愉快的家庭气氛,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继续训练孩子走路。 每天要有至少三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 发育指标 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认识身体部位三到四处;认识动物三种;会随儿歌做表演动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开始对小朋友感兴趣,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 ◎ 提示 不要迁就宝宝的不合理要求; 不要故意学宝宝错误的发音,否则错误的发音就固定下来,以后很难纠正。 12 宝宝一岁到一岁半发育养育指标 ◎生理指标 满一岁半时,男孩体重达9.1~13.9公斤,身长76.3~88.5厘米.女孩体重达8.5~13.1千克,身长74.8~87.1厘米。出牙12~14颗,前囟闭合.头围45~46厘米。 ◎养育要点 饮食: 此期儿童一日进食量大约需要:粮食150克,肉40~50克,鸡蛋一个,牛奶250~500毫升,豆制品25~50克,蔬菜和水果150~250克,油和糖各10克。每天安排三顿正餐,上午、下午各加一次零食。体重超过13公斤的孩子少给吃热能高的零食,可选用水果。 起居: 为孩子安排一个舒适、有秩序、安全的生活环境。睡眠13~14小时,白天睡两次,1.5~2小时。训练宝宝坐盆大小便。衣服样式便于穿脱,以纯棉质地为最好。尝试让孩子自己吃饭。保持孩子口腔卫生,吃饭、吃糖后要喝白开水。每天有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使孩子有良好的情绪。 游戏: 这时的孩子喜欢全身用力的玩具,可以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父母要帮助宝宝玩秋千、滑梯、推车、皮球等。可以给孩子积木、画笔,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布娃娃、动物玩具、小汽车、小火车、小飞机,可刺激孩子建立梦想世界。孩子已经能看画册了。有条件的话,要带孩子玩沙子、玩水。 ◎教养策略 这个时期,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喂养,强迫孩子吃不喜欢吃的食物,会使孩子讨厌吃饭。以孩子的喜好给孩子配备玩具,游戏的第一目的是使孩子快乐。 鼓励孩子完成适合他的简单任务。多与孩子交谈,沟通感情,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要教孩子"小儿语",用标准的说法指导孩子的行为,用正确的语言与孩子说话。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探索,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教育中应该有性别之分,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性别。只有孩子做危险的动作时,才可以斥责。 ◎发展指标 能较平稳地走路,摔倒时能自己爬起来;能指认成人说的物品,能按照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能用动作和发出音节回答成人的问话;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植物。 ◎提示 不要吓唬孩子,否则将会有较长时间的影响。 对孩子的无理哭闹采取"冷"处理办法,让他消耗完精力。 13 宝宝一岁半到两岁发育养育指标 ◎生理指标 满两岁时,男孩体重达9.9~15.2公斤,身长80.9~94.4厘米.女孩9.4~14.5公斤,身长79.9~93.0厘米。出牙16颗。头围约47厘米,胸围大于头围。 ◎养育要点 饮食: 牛奶400~600毫升,鸡蛋一个,其他适当多于前半年. 孩子出现偏食现象,不必过于在意,尝试开发其他食物,只要营养均衡即可。 每天安排三次正餐,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 加一些烤脆的馒头片、面包干和硬点心,增强咀嚼功能,利于牙齿生长。 零食不宜太甜、太油腻。 注意给孩子加水。按体重算,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水,除牛奶、饭中的水外,还要加一定量的水。 起居: 每天睡觉12~14小时,白天睡两次。 训练孩子自己吃饭、坐盆大小便、脱鞋、脱帽子。 选择优质儿童皮鞋,不要穿软底布鞋。 训练孩子用牙刷。 这时的孩子夜间尿床是普遍的,不必特意把孩子叫醒撒尿。 最好每天给孩子洗澡、换衣服。 游戏: 一岁半后,没有必要特别为孩子添加玩具,孩子更会玩以前玩过的玩具了。 孩子更喜欢听音乐,反复听自己熟悉的儿歌; 拿蜡笔在纸上画画也耐心了。 玩积木的时间也长了。 有滋有味地看画册。 爱好运动的孩子,可以给他买儿童车。 到宽敞的地方玩,父母尽量带孩子出去,即使散步也比被憋在家里游戏更有乐趣。 ◎教养策略 一岁半才送进幼儿园的孩子,每天很难与亲人分开。强行分开是不足取的。在开始阶段,不要急于分离,母亲可以陪着孩子在幼儿园呆一段时间。当孩子对母亲的依存开始转向阿姨时,母亲再离开。 孩子不愿去幼儿园时,母亲应该弄清楚原因,切实解决孩子的困难。 孩子说话是在人与人的联系中学习的,给孩子创造好人与人进行联系所需要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总开着收音机、录音机,孩子不可能学会说话。 想让孩子学外语的父母,自己必须对孩子说外语。 让孩子自由游戏,不要轻易限制孩子的活动。尽可能给孩子各种玩具,使他们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这时的孩子,晚上睡觉前,最好有妈妈在旁边陪着。 只要有机会,就让孩子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也不要强迫孩子交出心爱的玩具,因为现在孩子还不能理解谦让。帮助孩子获得社会交往的经验。 ◎发展指标 平稳地走路,初步学会双脚原地向上纵跳的动作。能说简单的话语,在成人指导下看懂简单的画面,喜欢图画;能区分物品的多与少,大与小;能摸索空间方位,认识前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自然现象。 ◎提示 孩子的破坏能力增强了,注意经常检查孩子的玩具,看看损坏的地方会不会割破手指或扎伤眼睛。 14 宝宝二到三岁发育养育指标 ◎生理指标 满两岁后,男孩体重达11.4~18.3公斤,身长87.3~102.5厘米.女孩体重达11.2~17.9公斤,身长86.5~101.4厘米.满两岁以后,孩子标准体重的简易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年龄×2+8(千克)(或7千克) 标准身高长计算公式:身高(厘米)=年龄×5+80(厘米)(或75厘米) 20颗乳牙全部出齐。 ◎养育要点 饮食: 每天400~600毫升牛奶。鸡蛋一个,其他主副食较前一阶段略有增加。可搭配粗粮。饮食要以粮为主,以肉菜为副,以水果为辅。常吃豆类食品,深色蔬菜。油、盐、糖要少吃。食物要杂,没有一种单一食品,可满足人体每天需要的几十种营养成分。每天三次正餐,一次零食。一般在午睡后加。 孩子的生长速度减慢,大部分孩子看上去较瘦,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强迫或诱使孩子多餐多食。 每天按时开饭,吃饭时间二十分钟左右。孩子的最好饮品是白开水,少喝含糖分多的饮料。自己吃饭,不追喂。 起居: 保证足够是睡眠。睡前让孩子排尿,训练孩子不尿床。孩子有自己的专用便盆,保持清洁卫生,经常消毒。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最好穿包住脚趾的凉鞋,以免脚趾受伤。教脱衣服鞋袜、教叠被。训练孩子自己洗手脸,洗手脸时,最好用流动水。注意保护牙齿。不宜带孩子过多串门,容易染上疾病,养成走东串西的坏习惯,容易使孩子没有规矩。不宜带孩子到影剧院。影剧院空气不好,容易传染疾病,即使儿童节目,也极少适合这时孩子。 游戏: 这个年龄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与他一起玩的小朋友。喜欢发条玩具和电动玩具。更好地画画、玩积木、小汽车、拼图、看画册。喜欢电视中的广告和经常听的儿歌。给孩子看的画册要让孩子自己挑。但是只有一个人玩的游戏是不行的。为喜欢玩沙子、玩水的孩子准备小铲子、小水桶、小筛子。让孩子到外边玩。 ◎教养策略 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做到: 作好榜样,使好模仿的孩子模仿家长的良好行为; 恪守一致,一致的教育态度会对孩子有加倍的作用,态度不统一会抵消教育的威力预先提示,和孩子商量后提出要求,孩子乐于接受。 尊重孩子,善于鼓励,以积极的态度教育孩子。 适当回避,家庭生活的有些方面是不必参与、不必知道的,要适当回避。 不随便许诺、不哄骗孩子。 ◎发展指标 能自己上下台阶,较自然地跑步;能自己吃饭,控制大小便;正确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完整地做自我介绍,初步懂得与同伴交往;在成人的引导下礼貌待人。 ◎提示 只要孩子精神好,不必因孩子吃得少而担心。 两三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即"第一反抗期",这是孩子自我意识产生后心理上的 第一次飞跃。突出的表现是闹独立,千方百计摆脱大人的摆布,试试自己的本事。对于爱反抗的孩子,父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充分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是可以改变孩子的 15 宝宝三到四岁发育养育指标 ◎生理指标 三岁以后,孩子进入医学上所谓的幼儿期,发育趋于缓慢。满四岁后,男孩体重达12.9~20.8公斤,身高94.4~111.5厘米.女孩体重达12.6~20.7公斤,身高93.5~109.7厘米。 ◎养育要点 饮食: 每天牛奶400毫升,鸡蛋一个。其他主副食适量。不必强迫孩子多吃。要想孩子吃饭香,首先要使孩子有饥饿感爱看电视的孩子要补充维生素A,动物肝脏、乳类、蛋黄等富含维生素A。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有益处。现在吃花生、瓜子仍然是危险的。补充足够的水分。运动量大的孩子更要多喝水。 起居: 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尝试让孩子与母亲分室睡,但睡前妈妈要陪孩子说话、唱歌。让孩子自己脱衣、穿衣。训练孩子刷牙。预防龋齿,睡前不吃东西,吃甜食后漱口。每天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自己把玩具收拾好。鼓励孩子自己洗澡。 游戏: 让孩子与小朋友在一起玩。可以买一些高级玩具,但应该让孩子随便玩,也能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不能怕弄坏。 ◎教养策略 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自立形式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把孩子的自立与合作协调起来,可以把孩子这种不完全的自立转变为完全的自立。讲道理、多表扬对反抗期的孩子是有效的。 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愿意说普通话,大人与孩子交谈

发布了文章

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它的发生是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可能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食物不耐受是当前各国的研究热点,其应用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 一、食物不耐受的致病机制 尽管当前在食物不耐受的产生机制上仍然存在分歧,但是其存在的事实及产生的后果是公认的。这一研究领域现在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是德国科学家Fooke博士阐述的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机制。Fooke博士认为,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被消化分解至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供人体所需,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食物,包括我们最常食用的某些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在那里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从而导致了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被机体当作废物从肾脏排除。 在肾脏中,因为某些免疫复合物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膜,堵塞了肾脏的滤过结构,导致了肾小球滤过压升高,继发血压升高、血管壁扩张和胆固醇沉积。人体废液不能正常通过肾脏排出而潴留在组织中,尤其是脂肪细胞,最终导致水肿和肥胖。如果不能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不耐受的食物会继续形成复合物,加重原有的症状。免疫系统超负荷,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一系列症状和疾病,包括高血压、肥胖、头痛或偏头痛、慢性腹泻、疲劳、感染等各系统疾病。 二、食物不耐受在全身各系统的表现 食物不耐受是由IgG介导的免疫反应,可发生于人的各个年龄段,其主要表现为食物不耐受引起的长期慢性症状。研究表明,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可遍及全身各系统,如在胃肠道系统,它可发生于从口到肛门的所有消化器官,常见症状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病情迁延,临床表现既可以在消化道局部,又可以在远离消化道的部位,常因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被临床忽略而延误诊断。食物不耐受也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原因之一,有33%~66% 的IBS患者被认为有食物不耐受[1]。在食物诱发的肠炎患者中,食物与肠炎的相关性也相当高[2]。诸如此类的症状或疾病往往对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因此而接受药物治疗,不但无法根除病源,而且可能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食物不耐受的患者可同时对4~5种或更多食物产生不耐受,其症状一般是在进食后数小时到数天出现,长期食用也可以引起慢性症状,由于其症状无特异性,因此患者自我诊断比较困难。据英国过敏协会统计,人群中有高达45%的人对某些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婴儿与儿童的发生率比成人还要高。多数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反应,但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食物不耐受可能出现极不相同的症状。YORK营养学实验室曾作过一项研究,对2567例怀疑有食物不耐受的英国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约69%的病例被划分为慢性病,并对患者在各系统的症状表现进行了汇总分析(表1)。 表1 患者在各系统的症状表现 系统症状 症状表现 发生率(%) 消化 慢性腹泻、腹痛、溃疡、消化不良等 44 皮肤 皮疹、红斑、皮肤瘙痒等 16 神经 偏头痛、睡眠不好等 12 呼吸 哮喘等 10 肌肉骨骼 关节痛等 7 我们将可能出现的症状归纳如下: (1)消化系统:恶心、腹痛、腹泻、口臭、嗳气、胀气。 (2)皮肤系统:湿疹、面疱、指甲和头发脆性大、荨麻疹、皮肤干燥。 (3)神经系统:焦虑、困惑、忧郁、暴躁易怒。 (4)呼吸系统:气喘、慢性咳嗽、咽喉痛、鼻腔分泌物增多、鼻后黏液分泌、慢性鼻窦炎。 (5)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炎、关节疼痛。 (6)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异常。 (7)心血管系统:胸痛、心律不齐、高血压、心跳加速。 (8)其他方面:疲劳、眩晕、头痛、睡眠困难、肥胖、磨牙。 由此可见,几乎所有的症状都可能和食物不耐受有关。 三、食物不耐受与部分疾病的关系 (1)食物不耐受与IBS:IBS是最早发现的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的疾病。它是一种累及整个消化道的动力障碍性疾病,可引起反复的上、下消化道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腹痛、便秘或腹泻、腹部饱胀等,病因至今不明。长期以来许多临床医生怀疑IBS可能与饮食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关联。事实上,近年来在欧洲已有许多科学实验证实IBS是食用特定的食物或调料后的症状[3]。 乳糖不耐受与IBS的关系最早受到关注。临床经常有患者在进食牛奶或奶制品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泻、腹痛等。据研究表明,中国人在进食牛奶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比率尤其高,超过10%。芬兰Turku大学曾进行过一项实验,研究IBS与乳糖不耐受的关系[4]。他们从健康人群中选取了101例乳糖消化不良者和326例乳糖可消化者,通过给予含乳糖的食物后观察其症状。结果发现,在总共427例受试者中有15%发生了IBS 症状,这其中的1/3是乳糖不耐受者。而在这些乳糖不耐受者当中,一半是乳糖消化不良者,一半是乳糖可消化者。在该试验中,发生IBS的乳糖消化不良者的比率与该受试群中乳糖消化不良者的比率相同(24%),但是发生IBS 乳糖不耐受者比率为60%,明显高于受试人群中此类人的比率(27%),而且,女性、儿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由该试验可以看出,在儿童、女性中,乳糖不耐受与IBS有很高的相关性。 已有人尝试通过饮食的选择性控制来缓解及治疗IBS。美国的研究证实,通过避免乳糖摄入,可有效代替药物减轻周期性腹痛儿童的IBS 症状[5]。虽然我们已经肯定IBS 患者症状与某些特定食物有关,但是这些食物不仅限于乳糖,一系列与大肠相作用的食物都可能是IBS发生的潜在机制。因此,2003年欧洲IBS 疾病合作组织的专家经过仔细讨论后一致认为,对于IBS患者,尽管饮食控制对治疗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但是不能给出通用的饮食控制方案。 (2)食物不耐受与皮炎: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的症状最常表现在皮肤。速发型反应有风疹、血管神经型水肿、红斑。迟发型反应可观察到的有严重皮疹(许多是遗传接触型皮炎)。由于迟发型的疾病很难诊断,经常对疑似病人进行经口激发试验。在诸多症状中,最常出现的症状是急性风疹,其中,40%~60%是由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而且已发现食物添加剂可引起慢性风疹。食物过敏在遗传过敏性皮炎发病机制方面的作用还有争议。但科学家们一致认可的是,食物过敏原能引起婴儿和儿童的遗传过敏性皮炎或进展性皮肤损伤;在成人,由过敏性食物引起或激发的遗传过敏性皮炎非常少见。但是,在患有遗传过敏性皮炎并有食物过敏史的病人中,食物的摄取可激发由IgE介导的所有过敏症状,出现从口腔食物过敏到全身的严重过敏反应。在敏感人群中,皮肤症状可经食物摄入引起,也可经直接皮肤接触引起,如亲脂性食物过敏原可通过毛囊或当皮肤屏障受损时侵入皮肤。通常而言,速发型皮肤接触反应可分为几类:有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综合征),还有食物蛋白引起的过敏性和非过敏性湿疹(蛋白接触性皮炎),由皮肤直接接触激发的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应该列入该范围。此外,非常少见的是,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引起的四型超敏反应也可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6]。 (3)食物不耐受与偏头痛:长期以来,许多临床医生都发现食物不耐受与偏头痛有一定关系。食物不耐受可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管收缩或舒张并刺激三叉神经、脑干、皮层通路。早在1989年意大利的一项试验中[7],科学家选取了,41例偏头痛患者,38例用饮食调整治疗,结果25例效果显著。在这25例中,24例的偏头痛由食物不耐受(食物激发试验)引起,1例由食物过敏引起。由该试验可以发现,饮食调整对病情改善有很大帮助。近年来很多试验均证实,饮食对儿童头痛和成人的偏头痛很重要[8,9]。可以引起偏头痛的食物有奶酪、巧克力、热狗、柑橘类水果、谷氨酸钠、脂肪食物、冰激凌、咖啡因提取物、巧克力饮料、白酒和啤酒等。未成年人饮酒可引起周期性头痛。 四、食物不耐受与诊断医学 食物不耐受与人体诸多疾病密切关系的发现,为许多疾病病因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方向。由于食物不耐受是人的免疫系统针对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产生的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而产生了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因此,通过检测这种特异性IgG抗体,可以判断人体是否已因食物不耐受产生了病变,从而为传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新方法。目前国内外已有数家公司从事相关食物不耐受检测试剂盒的研究,有的已有成熟产品投入市场,据悉可对近百种食物进行检测。他们一般应用的是ELISA法,即将特异性食物的不耐受原包被,再通过加入检测血清、酶标、显色,最后比色,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出标本的IgG抗体浓度。本院皮肤科已开展此项工作,可对14种食物进

发布了文章

孩子脸上一块一块发白是怎么一回事?

在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经常会听到家长问一 个问题:“医生,我的孩子脸上皮肤一块一块发白,是怎么一回事啊?老人们都说是蛔虫引起的,要不要打虫啊?”邹平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夏新超其实,这种脸上皮肤一块一块发白的现象称为“白色糠疹”,又称单纯糠疹,民间俗称“桃花癣”。其发生可能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感染有关。多见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好发于面部,也可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该病的皮损为一片或数片白色或淡红色斑片,有少量糠秕状鳞屑。皮损消退后残留淡白色色素减退斑。无自觉症状,多可自愈。白色糠疹的发生,中医认为与孩子的脾胃不和有关。多表明幼儿营养不全或吸收不良,如挑食、饮食不规律等。之所以以往人们都认为与蛔虫等寄生虫有关,是因为以前卫生条件差,小孩多数体内有寄生虫。由于营养被寄生虫侵夺,造成营养不全自然就易长白色糠疹了。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化肥代替了农肥,现在小孩已很少感染寄生虫的。但是其他影响饮食和营养吸收的因素,还是会让白色糠疹发生。在治疗上,对白色糠疹一方面可能通过调理脾胃(婴幼儿可用婴儿健脾散,大一点的儿童可用健脾丸或鸡内金等)来改善消化和营养吸收,并补充一些必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及微量元素锌铁铜等。平时要让孩子多吃坚果类食物、豆制品、黑芝麻等食物。对于局部皮肤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可用油霜膏保持皮肤滋润。如果病情较长较重者可以试用抗真菌药外涂;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兰美抒)等。也可用硫磺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外涂。但是不要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如皮炎平、肤软松等。

发布了文章

宝宝补什么钙最好

碳酸钙为40%,磷酸钙为23%,醋酸钙为22%,柠檬酸钙为21%,乳酸钙为9%。溶解度好的钙产品,钙元素相对容易吸收:左旋乳酸钙溶解度(大于)氯化钙(大于)葡萄糖酸钙(大于)氨基酸钙(大于)柠檬酸钙(大于)碳酸钙。吸收率: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协助。通常钙剂的吸收率为25%~50%。另外当BB体内缺钙时吸收率会增加。特别提醒:钙剂需要考虑口感好和对BB胃刺激小等因素,故以选择左旋乳酸钙,碳酸概咀嚼片等钙剂比较理想。

发布了文章

小儿夜遗尿的诊治

睡觉不尿床,孩子更快乐——小儿夜遗尿的诊治问题:请您介绍一下什么叫做夜间遗尿?邹平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夏新超答::夜间遗尿在医学上叫做遗尿症,俗称尿床。如果5岁以上,每个星期有两次以上的,在夜间睡眠中不自觉把尿排在床上,就可以诊断是夜遗尿。由于孩子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偶然出现的遗尿不是病态;对于大年龄儿童可适当放宽夜遗尿的次数。问题:为什么讲述这个常见问题?答::对于夜遗尿,家属和医护人员都习以为常,认为大部分都可自愈,不必要过度关注和治疗;最近20年,关于夜遗尿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主要是针对它的发生机制去研究。美国、欧洲,日本都已发布了指南和共识。2013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夜遗尿儿童诊治专家协作组,2014年4月发表了中国儿童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国际小儿尿控协会和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协会在26届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大会期间宣布制定“世界遗尿日”。首个“世界遗尿日”定于2015年10月17日问题:夜遗尿的发生率有多少?孩子出生后,神经发育有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一般在3岁左右能自我控制排尿,夜间如果要排尿会醒来;控制好的话,孩子可以一夜没有很大的尿意,睡到天亮。但对一部分孩子来讲,夜遗尿成了一个大问题。即夜间睡觉时,他会不自觉把尿液排在床上。 关于遗尿症的流行病学资料有很多。不同的年龄发病率是不一样的。5岁左右,应该进入正常控制排尿的年纪,国外资料:据统计大约有16%的5岁儿童、10%的7岁儿童和5%的11~12岁儿童患有夜遗尿,约0.5%-2%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期。问题:夜遗尿的分类?主要原因是什么?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是指继发于某些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糖尿病、尿崩症等,比较少见。原发性无明显原因,这种最多见,占绝大多数。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1. .血管加压素的缺乏 血管加压素在夜间升高,使儿童在睡眠中尿量减少。有一些仅夜间遗尿的儿童因为血管加压素缺乏正常的昼夜分泌节律,致使夜间尿量增多,超过膀胱的容量,造成遗尿。患儿常在入眠后不久即遗尿,一般在夜眠最初1/3的时间发生遗尿,且尿渍大,如家长唤醒患儿排尿,则可无遗尿现象。2.不能从睡眠中觉醒 遗尿儿童的父母常常报道他们的子女有睡眠过深和难以唤醒的现象。实际上夜间遗尿与睡眠深度无关,遗尿可以发生在睡眠任何阶段中,其主要问题是当膀胱充盈时,患儿不能从睡眠中觉醒。临床上根据患儿夜间是否自己醒来去厕所排尿、是否要他人唤醒还是自己醒来以及醒后有无不愿起床排尿的现象而决定觉醒的程度。3.心理和社会因素 强烈的应激因素如幼儿时期的不良遭遇(父母离异、死亡、儿童与父母突然分离、因病住院或意外事故)、初入学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均可导致儿童在控制排尿的关键时期因心理紧张而遗尿。遗尿症儿童也常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如多动、抽动、不合群、害羞、脾气古怪等,据报道,遗尿症儿童中约10%有注意缺陷障碍,男孩多于女孩。4.膀胱容量小 遗尿症儿童的膀胱容量较无遗尿的同龄儿童小。正常儿童的每次尿量约10ml/kg,而遗尿症的小儿其尿量达不到应有的膀胱的容量。一般来说,这些儿童的平均每次尿量小于10ml/kg,白天排尿频繁(>7次),有尿急现象,晚上遗尿次数可以不止1次,尿量可或多或少。5.便秘 遗尿症儿童常有便秘的问题,特别多见的是日间遗尿的儿童,这是因为便秘时,直肠壶腹部的粪块强烈地刺激感觉神经,影响大脑对膀胱的充盈的感知而造成遗尿。6遗传因素 遗尿症儿童常有家族史,单卵双胎的孪生儿共同发病的概率高于双卵双胎者,双亲有遗尿症者,在后代中发现有遗尿症者达77%;父母中1人有遗尿症者,子女患遗尿症为44%。然而,仅仅白天有遗尿症的儿童似乎与遗传无关,而那些白天和黑夜均有遗尿的儿童,有明显的男性家族遗传史。Shaffer等(1984)发现阳性家族史在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中都很常见,说明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最近丹麦的一些研究证实遗尿的显性基因是在第13号染色体上,这一发现为遗尿症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问题:夜遗尿对孩子和家长有什么影响?遗尿孩子的精神状况和其他疾病患儿是否有差异?答::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一般夜遗尿对智力、体质影响不大。我们越来越重视遗尿,关键是因为疾病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临床研究发现遗尿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内向、自卑,跟医生交流时比较害羞。这是遗尿孩子明显异于其他疾病患儿的一点。夜遗尿对整个家庭的影响也比较大。有些家庭是孩子和大人睡在一起。这时大人就睡不好,时刻想着提醒孩子、关注孩子。所以遗尿一方面是对孩子本身有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家庭、父母的影响。问题:夜遗尿首次就诊,要做哪些检查?检查的目的是什么?答::首次就诊夜遗尿时,问诊是很大的一个部分。医生要了解很多信息,包括有无神经系统问题,有无器质性疾病、心脏病、糖尿病,或其他内分泌问题。其次要做体格检查,要看孩子整个精神面貌、活动度和心肺情况,血压、身高、体重是否跟正常孩子一样。同时,要看腰骶部有没有脊柱发育异常。体格检查是医生鉴别夜遗尿不同病因的参考。有时我们发现孩子在夜遗尿的同时,个子特别矮,肯定有其他问题。最后是辅助检查,要做尿常规检查,排除一些肾脏疾病,再加一项超声检查,看看泌尿系统发育有无异常等。问题:发现孩子夜遗尿后,是否要写排尿日记?有什么意义?答::在很多发达国家,医生们一直推崇排尿日记,其目的是让医生充分了解排尿异常的“规律”,探究是属于哪一类的排尿异常,如夜间多尿类型的、夜间尿量不多但次数多,或夜间尿量又多次数又多,白天有没有排尿异常等。在门诊上,有些家长表述清楚,病历描述得好。但有些家长不一定了解那么清楚。这时就需要通过排尿日记来帮助医生诊断了。标准的排尿日记要记录一整个星期,包括前后两个周末,共9天。期间,白天晚上的排尿情况都要记下来,主要是记录时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尿的量。家长觉得称量麻烦。那理想的方法是,在这期间夜间给孩子用尿布,每次称尿布的重量,做一个加减。还要记录每天的饮水量,一共喝了多少杯,一杯水有多少量,喝汤、牛奶等的量,只要是液体都要记录。这样一个完整的记录,有助于医生分析排尿异常的类型,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因为不同的类型,方案有效性不一样。如果一开始就能给孩子提供针对性强的治疗,也会给家长和医生更多信心。同时,写排尿日记的过程也是一个治疗过程。家长在记录时,会看到孩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喝水太多,睡前没有及时排尿等。也就会有意识改变。出现夜遗尿,就需要干预吗?答::夜遗尿的自愈是随着年龄段而变化的,需要时间不等。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在10岁时好了,那5岁到10岁之间要不要干预呢?我们的原则是看遗尿的严重程度,以及这一问题对家长和孩子的影响。也有孩子的夜遗尿一直持续到成人期,这时的治疗会更加困难。针对治疗,我们有一个特别的提法,就是基于患者意愿,要有想治疗的愿望。因为这个病不像其他一些器质性疾病,如儿科肾脏病中常见的肾病综合征,有大量蛋白尿浮肿,不治疗会危及生命。一部分夜遗尿会自愈,且不同年龄症状不同。我们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正确对待,不要有心理包袱。比如随着时间推移,孩子现在6岁,遗尿比5岁时好一些了,原来一周两次、一上床就尿很多,现在差不多快到睡醒时才有一次,那就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孩子遗尿次数多,尿量大,影响到他和家长的生活,尤其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了,可以选择治疗。问题:5岁是诊断的一个时间节点。那5岁以下夜遗尿,要干预吗?答::提到5岁以上才诊断,是因为90%的患儿是在这个时候发现的。如果4岁以下的孩子,夜遗尿很严重,我们建议家长带患儿门诊排除一些继发性因素,若神经、泌尿系发育异常、感染、糖尿病等,同时与医师共同探讨治疗的得失。此外, 5岁以上孩子开始治疗,这个年龄的孩子更配合,自己也有治疗意愿。问题:遗尿有哪些治疗方法?答::治疗方法有几个方面,医生会根据不同的夜遗尿类型和程度,选择最适合的方法。首先是生活指导,这是基础,国际上视为“专家推荐”,很难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来验证其有效性多少。根据很多医生的经验,在控制了孩子的晚间饮水量后可明显改善夜遗尿情况。生活指导更适合大一些的孩子。刚才说到,遗尿孩子的水摄入很有讲究。这个水包括哪些?答::喝的水、汤、粥、牛奶等。可以把这些放在白天进行,特别晚饭以后就不要再饮水。晚饭时尽量不要喝很多汤。有的家长坚持要孩子睡前喝牛奶,可以将这顿奶改到下午喝。问题:可乐、茶能喝吗?答::晚上是不能喝的,白天看情况。不过,我们不主张孩子多喝可乐这些甜度高的饮料,也会影响食欲,影响正常营养的摄入。问题:晚饭到睡觉,多久比较合适?答::这和家庭的生活习惯有关。希望晚饭和饮水的时间,与睡觉的时间间隔稍长一些,如三个小时。问题:遗尿孩子吃水果要限制吗?答::我个人不太建议过多限制夜遗尿孩子的活动、饮食等。因为快乐很重要,尤其是遗尿的孩子,我们要明白,让他接受治疗的目的,就是改善夜遗尿对他(她)的影响,快乐起来。我会鼓励孩子,你今天晚上不喝水了没有尿床,全家都睡好了,你去学校或幼儿园也很精神。这样孩子在治疗过程中也是快乐的、有劲儿的。我们希望看到孩子快乐的笑脸。如果因为治疗,这个也不许那个也不能,就违背了治疗的目的问题:养成良好的排尿排便的规律和习惯,有什么意义?答::很重要,尤其要重视遗尿孩子的便秘问题,一旦出现要相应治疗,否则会影响他的膀胱功能。问题:如何锻炼排尿习惯?答::这需要一个过程。好的排尿习惯是有了尿意,能及时排掉。我们也要锻炼膀胱收缩和释放括约肌的功能。针对5岁以上的孩子,有尿意了,我们可以锻炼其憋住一会儿,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去排。比如周末父母都在家的时候,孩子有尿意了,可以在家长监控下,憋一下。过一段时间,再适当延长憋尿的时间。但总体不能憋太久。概括地说,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我们鼓励他有尿意就去排尿;对5岁以上的孩子,要鼓励他有意识地适当憋尿,再去排。问题:生活指导适合多大的孩子?要多久能看到效果?答::一般来说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生活习惯的改变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对家长也是这样。不论是生活指导还是用药,一般都强调要至少坚持3个月。问题:遗尿除基础治疗外有哪些治疗方法?目前国际和国内应用比较多、疗效肯定的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西药治疗。问题:什么叫行为治疗?答::行为治疗主要是报警器治疗,是一个行为的生理反馈训练,国外应用比较普遍。这是一个很小、很简单的装置,可以放在床单或内裤上面。只要有点尿湿了,报警器就会发出声音。家长可以尽快起身,把孩子也叫起来去小便。通过这样尿湿—叫醒—解小便的过程,孩子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达到有尿意后醒过来。针对遗尿严重的孩子,可以到医院进行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专门训练膀胱肌肉的收缩、放松,达到控制排尿的作用。问题:所有患儿都能用报警器治疗吗?答::是的。报警器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音量可以自行调节。型号有些差别,有一种声音的,也有多种声音的。问题:西药有哪些?答::西药主要有两大类药物,特别是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其特点是针对夜遗尿发病机理上的靶点,进行设计。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夜遗尿,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夜间入睡后,正常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水平会增加,这个激素有几方面作用:浓缩尿液、减少尿量,在膀胱丰盈时唤醒膀胱,提醒人起床解小便。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有夜遗尿的孩子,到了晚上,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水平会下降。这样一来,尿量就会多,且不容易醒。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夜里不醒,尿了也不知道。这在抗利尿激素水平较低的患儿中是一个通病。需要说的是,有的家长一听激素就害怕。但这个是专门排尿的激素,和全身作用的肾上腺激素不是一回事。问题:抗利尿激素怎么用?答::服用方法很简单。就是晚上睡前一个小时服药。吃药的时候,可以喝一口水,尽量少喝。服药后8小时就不能再喝水了。同时要求睡前2小时不要饮水。国内目前主要使用片剂。问题:夜遗尿药物治疗多久能见效?要吃多长时间?答::这个药的起效时间因人而异,要根据孩子自身激素分泌的节律或程度。大部分孩子当晚就有效;有的孩子可能要吃两三天才见效。一般我们持续用药4—6周没有效果,才判断无效。在这4—6周中,还有一个加量的过程。我们会从0.2毫克开始用。如果效果不好,两周左右要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加量,可用到0.4~0.6毫克。若药物有效,再持续3个月为一个疗程。即使中间症状改善了,也要按照这个剂量吃够3个月,不能减量。有研究显示,减量太快,容易复发。问题:药物治疗有哪些副作用,如何避免?答::正常人有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水喝多了就会尿,水喝少了尿就少。应用抗利尿激素后,会使尿液变浓,尿量减少,如果此时不控制饮水,水份就会在体内蓄积,造成低钠血症和水中毒。这可能会造成轻度头疼、不适等,严重的会抽搐。但这个药物没有蓄积作用,很快能排出体外。要避免这一副作用,就要把握好服药时间,服药后不要喝水。问题:如果在治疗夜遗尿时发烧了,医生要求多喝水退烧,怎么解决这个冲突?答::那就停用抗利尿激素,停几天没关系的。而且发烧了,父母晚上会守在孩子身边,发现小便了会及时叫醒。问题:停药到何时?答::到孩子热退、疾病康复后,再恢复用药。这个停药时间要增加在疗程里,如停药一周,疗程就要相应延长1周。问题:用药期间突然遗尿加重,怎么办?答::这时就要及时就医,讨论分析原因,切不可自行加量或减量。排尿日记会有帮助,是不是水喝多了,白天情况怎么样。一般都能找到原因。问题:服药3个月后,可以停药吗?会复发吗?答::用药效果是好的,可以停药。停药后,有50%的人可能复发。这和生活习惯有关。即使停药,也需要坚持好的生活习惯。第二类药物针对非典型的夜遗尿。即尿量不多,但次数多。有时白天也会出现尿频尿急。这主要是膀胱肌肉不协调引起的,如奥西布宁一类的解痉药,针对膀胱肌肉的过度收缩,发挥作用。问题:如果停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遗尿,偶尔一次尿床了,是复发吗?答::这不能算复发。很多正常孩子偶尔也会夜遗尿,喝水喝太多,晚上实在起不来,都可能发生遗尿。这需要家长自己把握。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或奖励治疗也很重要。假设有的孩子连续几天不尿床,家长要给他奖励,鼓励孩子的信心。反过来,偶尔一次尿床也不要轻易责备,不能给孩子施加压力。问题:复发后怎么治疗?比首诊治疗难度大吗?答::可以继续治疗,仍然有效。多数情况下,仍选用抗利尿激素,疗程仍是三个月。很少一部分遗尿的确很顽固,治疗难度大。问题:关于夜遗尿,您最希望对患儿和家长说什么?答::我希望夜遗尿的孩子不要有太重的心理负担,很多小朋友也有遗尿;希望能得到家长和医生的共同重视,及早发现引起遗尿的继发疾病,同时主动采取多种方法,尽量让夜遗尿的孩子早一些摆脱疾病的困扰,快乐成长。

发布了文章

维生素D与自闭症

自闭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神经发育异常,自闭症人群中维生素D的缺乏较常见,而维生素D能够促进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因此可能在自闭症的病因学上起着重要作用。在自闭症患者中,给予低剂量的维生素D即可增加大脑容量、改变大脑形态、扩大脑室体积。中国学者曾在儿科学杂志(Pediatrics)上发表病例报道,维生素D的补充能够明显改善自闭症患者的核心症状,但具体机制以及作用效果尚需大样本的临床对照试验证实。

发布了文章

儿童慢性咳嗽的五大常见病因

▼常见病因一 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 作为各个年龄段都常见的慢性咳嗽病因,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多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于气道受病原体侵袭,或炎症反应损害,上皮还未修复,气道处于高反应阶段,容易产生咳嗽冲动。 有时咳嗽可伴发少量白色黏痰,但胸片,肺通气实验通常都是阴性结果。 咳嗽时间一般长于4周,但短于8周,过久的咳嗽需要考虑其他疾病的可能。 对于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主要是对症治疗,等待气道修复。 药物方面考虑白三烯受体抑制剂,支气管扩张药物,组胺抑制剂,或者雾化糖皮质激素。 通常治疗1周咳嗽症状可消失。 ▼常见病因二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原有名称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另一个常见的儿童咳嗽原因。 本病通常由于鼻炎、鼻窦炎、咽炎等疾病引发咳嗽,患儿多以咳嗽伴鼻塞流涕为主要症状,可有咳痰。 咳嗽在清晨或体位改变时明显。 查体时鼻窦多有压痛,咽后壁可有滤泡增生。 如考虑本病,可请耳鼻喉科会诊,或行鼻部X光片确诊。 治疗可用生理盐水洗鼻,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雷诺考特喷鼻治疗。 疾病大多4周内治愈。 ▼常见病因三 咳嗽变应性哮喘 咳嗽变应性哮喘指由于哮喘引起的慢性咳嗽,这类患儿呼吸道由于慢性炎症作用,存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通常还伴有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 发病特点是清晨或夜间发作或加剧,可能与迷走神经兴奋有关。部分患儿可以自行缓解。患儿常常有家族或相关药物治疗史。 如考虑患儿有咳嗽变应性哮喘,应在排除感染征象的条件下,进行肺通气实验和支气管激发实验,必要时进行诊断性抗哮喘药物治疗。 具体治疗方式可根据哮喘程度和个人特点,按照相关指南进行治疗。 ▼常见病因四 异物吸入 异物吸入是0-3岁儿童慢性咳嗽需要额外考虑的病因,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无自我管理能力,异物吸入可能是慢性咳嗽潜在的病因。 约70%异物吸入的患儿表现为咳嗽伴呼吸音低沉、喘息甚至有窒息史。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影像学,X线可能表现为局部肺通气过度或肺不张,查体上发现任何有单侧哮鸣音或两侧呼吸音不等的儿童,均应怀疑异物吸入的可能。 与成人不同,异物可停留在儿童支气管的任何一侧,没有右侧支气管更好发的倾向。异物偶尔可能触发广泛的刺激性反应,可能出现弥漫性多音调哮鸣音。 如怀疑异物吸入,应进行气管镜检查确诊,并同时进行治疗。 ▼常见病因五 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指胃内容物由于动力或梗阻原因,反流到食管甚至咽部。婴幼儿由于胃肠道功能不健全,胃食管反流多为生理性的,在健康婴儿的发生率约为40%-65%,1-4月多见,1岁大多缓解。生理性的反流频率低,影响小。当反流导致食管炎、气道症状时则考虑为病理性的。 临床表现: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多为阵发性的,多出现在夜间,剧烈咳嗽,大多出现在饮食后,有时会出现喂养困难。较大的儿童可诉上腹或剑突不适,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咽痛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还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延缓。 诊断:如考虑胃食管反流,可行24小时食管PH检测。 治疗:本病治疗主要以一般治疗为主,患儿因避免睡前进食,睡眠以头高脚低位为主,可辅以使用胃粘膜保护剂或洛赛克治疗。 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疾病,但同时也是一类较为难处理的疾病。治疗的前提是明确诊断,不应一律使用镇咳药简单处理。在治疗的前应与患儿家属做好相关教育,强调治疗的周期较长,应耐心对待。 在治疗后耐心观察等待,并定期随访。如疗效不佳,应重新评估。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