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021117

阴雷

乌镇互联网医院

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泌尿系结石的微创诊治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良性前列腺增生
恶性肿瘤
感染
AS
慢性前列腺炎
排尿困难

发布了文章

置顶

关于“前列腺,增生与绿激光”

       1、关于前列腺腺体        前列腺的形态和大小都很像板栗,是男性最大的附属腺体,位于膀胱出口和尿道之间。        2、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机制        前列腺包绕着后尿道,随着男性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体积会不断增大,向内挤压尿道,造成排尿通路的狭窄堵塞。        3、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症状        因为排尿不畅,造成的排尿等待、尿线细、排尿中断及尿后滴沥现象,成为排尿梗阻症状,而由此继发尿频、尿急则称为排尿刺激症状。        4、为什么关注前列腺增生        国内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现况(2010年数据):50岁以上老年男性前列腺增大发生率达100%;50岁以上男性40%以上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80岁时,有80%的男性会出现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5、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        传统的前列腺电切术术中术后存在着出血,水中毒、术后尿道狭窄等风险。新的绿激光技术利用激光能量汽化前列腺组织,汽化的同时有效封闭组织血管。        6、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效果        与传统电切术相比,接受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导尿管拔除早,术后住院时间短,排尿梗阻症状可以得到完全解除。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选择接受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 参考文献: 1、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防治进展蓝皮书.2010-10-25 2、Rassweiler J.Complications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URP)--incidenc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Eur Urol. 2006;50(5):969-79 3、Bachmann A .180-W XPS GreenLight Laser Vaporisation Versus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Obstruction: 6-Month Safety and Efficacy Results of a European Multicentre Randomised Trial—The GOLIATH Study. Eur Urol 2014 ;65 (5):       931-42.

发布了文章

微创电场消融新技术,巧治前列腺增生伴发癌

近日,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任善成教授,阴雷副教授团队利用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又成功治疗一例因前列腺增生接受电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发现前列腺癌的特殊患者。患者接受微创治疗后,恢复良好,基本没有感受到手术痛苦。长征泌外治疗组采用针对性的微创精准综合治疗方案,同时解决了该患者的排尿症状和肿瘤威胁,是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在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最新尝试。患者为73岁男性,出现排尿困难和尿频症状3年,一直药物治疗,症状持续存在。近期药物治疗效果变差,症状不断加重,夜尿达到5~6次每晚,患者无法好好休息,并曾出现过急性尿潴留。患者至长征泌外就诊时,血检tPSA 13.1 ng/mL,比值0.11,多参数磁共振检查提示:前列腺增生,未发现可疑病灶。鉴于患者急于改善排尿症状,同时 PSA指标有升高,不能完全排除前列腺癌可能,治疗组决定采用一次手术,帮助患者同时实施前列腺穿刺活检以及前列腺增生电切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3天拔除尿管,排尿通畅,但术后穿刺病理显示:前列腺右侧靠近尖部,1针穿刺阳性,发现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肿瘤占比10%。治疗组仔细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磁共振检查图像,结合上一次术中靶向穿刺的精准定位信息,判断肿瘤分布于前列腺右侧叶,靠近尖部的一小块区域。虽然该患者已接受过前列腺增生电切治疗,但为保护患者控尿功能,术中往往会在前列腺尖部区域保留部分腺体,判断仍有可能存在肿瘤残留,应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治疗组与患者交流告知,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包括根治手术、局部放疗、随访观察及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治疗。对于二次手术可能造成的损伤以及能否彻底消除肿瘤病灶,患者比较焦虑,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最后患者决定在我中心接受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治疗。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H-FIRE)是针对肿瘤病灶进行有效治疗的微创新技术,可以精准消除前列腺内肿瘤病灶,同时有效保护患者的控尿功能和性功能。该患者在我中心通过“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穿刺活检技术”确诊前列腺癌,该项靶向活检技术可以精准定位肿瘤病灶在前列腺内的分布部位及范围,为后续的精准局灶治疗奠定了基础。经充分准备,在首次电切术后一月余,该患者在我中心接受了前列腺癌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术中治疗组依据磁共振图像,通过超声实时引导,确定前列腺尖部病灶界限,经会阴依次置入4根消融电极针,准确包围病灶,并依次进行消融,经20 分钟治疗后,手术顺利结束。患者术后无任何不适,第2天恢复进食、活动,并于当天出院,术后复查前列腺影像及肿瘤指标恢复满意。因前列腺增生症状,接受前列腺电切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偶尔会通过病理发现前列腺内存在肿瘤病灶,需进一步治疗,临床上称为前列腺偶发癌,本患者类似此种情况。对前列腺偶发癌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医生认为经前列腺电切治疗后,大部分肿瘤组织可能已被切除,患者并无必要再次接受创伤较大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可以观察随访,但肿瘤残留的风险始终存在。微创局灶治疗技术的出现,提供了一种介于根治手术与保守观察之间的新治疗选择,既能精准消除肿瘤病灶,又避免了患者在短期内接受根治手术的二次创伤,同时有效保护患者控尿功能及性功能。图一 治疗组阴雷教授为患者实施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图二 消融电极针完整包围病灶任善成教授,阴雷副教授团队此前曾连续采用“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活检术”及“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 为多例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顺利实施精准诊治,其中包括同时治疗前列腺癌合并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病例,以及位于不同位置,不同范围的前列腺癌病例,均取得良好效果。2022年7月,外科学杂志《JAMA Surgery》(IF 16.681 )发表了利用复合陡脉冲设备治疗前列腺癌的多中心(长海、长征、仁济、北京协和)临床研究报告。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H-FIRE)治疗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肿瘤控制和较小的功能损害。此外,在消融肿瘤的同时,对治疗区域的神经、血管、尿道没有造成损伤,这也为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佐证。作为上述研究者单位之一,长征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始探索前列腺癌局灶治疗技术的中心之一,已应用高频脉冲电场消融术顺利治疗近50例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目前最长随访病例将近5年,患者的肿瘤控制,术后控尿功能、性功能保护结果都令人满意。

发布了文章

“关注泌尿健康,U医公益行”全国大型系列公益活动走进无锡

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发起的全国性大型系列公益活动“U医公益行”,以贯彻“关注泌尿健康,关爱泌尿病人,为爱携手同行”的宗旨,组织全国泌尿外科专家奔赴基层开展义诊咨询、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等活动,用优质的医疗资源、顶尖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服务于患者,解除病患疾苦,造福人民健康。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3月31日,“U医公益行”全国性泌尿公益医疗系列行动(无锡站)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南院区)举办。 当天,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联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任善成教授泌尿外科团队(国家重点专科),由阴雷教授领队来院于南院区门诊1楼大厅开展泌尿系疾病义诊(免专科挂号费),并免费提供前列腺肿瘤特异性抗原(PSA)筛查、健康教育等活动,为市民送上一份健康“大礼包”!

发布了文章

PSA筛查发现指标升高就是前列腺癌吗?

PSA筛查只是初步的检查,评估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有多大,并非最后确诊前列腺癌的唯一指标。当男性筛查时发现PSA大于4.0ng/ml时,可能患有以下一些疾病:1、 前列腺癌。绝大多数前腺癌患者,发病早期即可出现血液PSA水平增高, PSA作为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联系密切的指标,非常灵敏,因此被作为筛查前列腺癌的首选方式。2、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其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也造成PSA水平升高,有些老年男性前列腺体积增大至正常2~3倍时,则他们的PSA水平常常也会超过4.0ng/ml,但并不代表一定患有前列腺癌,还要进一步结合磁共振等其他检查来鉴别诊断。3、 前列腺炎。当筛查发现PSA大于4.0ng/ml时,有相当比例的男性是因为前列腺中存在急性或慢性的炎症病灶,这些患者PSA水平也会呈现一过性或持续性升高,有时甚至会超过正常值的几倍几十倍,一般应用有效抗感染治疗后,PSA指标会逐渐下降。此类患者也需要医生根据临床经验,结合其它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发布了文章

通过早期筛查诊断前列腺癌后,有什么治疗选择?

通过筛查诊断发现的前列腺癌病例,一般肿瘤处于早期局限性阶段,因此,患者一方面预后会比晚期患者更好,另一方面治疗的选择也更多,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 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根治手术可以最大效率的清除肿瘤细胞,术后基本上达到治愈的效果。2、 肿瘤局灶消融治疗:包括电穿孔局灶治疗, HIFU刀局灶治疗和冷冻治疗。对于肿瘤病变范围局限,处于早期、低危的患者,可以采用局灶性消融治疗方案,一方面能够做到仅清除前列腺癌病灶,同时保留大部分前列腺腺体,患者的性功能及控尿功能不会受到影响,术后恢复更快。3、 局部放射治疗:对于低危局限性的早期前列腺癌,还可以选择针对前列腺腺体及盆腔部位进行局部放射治疗。当前的靶向性放疗方案效果好,副作用低,同样可以很好的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保证患者的控尿和性功能。

发布了文章

接受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有哪些好处?

1、 治疗效果好。通过早期筛查,前列腺癌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治疗效果以及生存率都要明显好于晚期诊断。2、 治疗花费少。前列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后,可以选择根治手术治疗,术后一般不再需要其他辅助治疗;如果晚期出现转移才得到诊断,则失去了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机会,需要长期维持药物治疗,有时还需要辅助放射治疗,二者治疗费用对比大概在1:4左右。3、 生活质量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后,无论是采用根治性放疗或者是根治性手术治疗,一般可以达到接近治愈的效果,生活中不会有不适症状。如果肿瘤出现转移后,才得到诊断治疗,一方面转移引起的骨痛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活动和休息;另一方面,接受内分泌药物治疗后,患者也会出现一些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

发布了文章

“2024静安区前列腺公益筛查”第一站,专家开展科普、义诊活动

“2024静安区前列腺公益筛查” 第一站,专家开展科普、义诊活动作者: 阴雷 暂无已读 编辑这篇文章 删除为普及前列腺健康知识,引导中老年男性居民提高自我保健意识,4月1日,闸北中心医院联合长征医院专家,深入延铁小区开展“前列腺健康筛查”科普、义诊活动,这也是“2024静安区前列腺健康公益筛查活动” 的第一站。 当天的活动,由来自闸北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的谭剑敏主任和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的阴雷教授主持开展。两位专家首先就男性前列腺健康保健常识进行了科普授课,重点介绍了中、老年男性参加前列腺癌早筛、早查的具体获益,然后现场回答了居民们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诊治方面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活动的最后,两位专家又分别接待现场参加的居民,进行疾病义诊和讲解。 当天活动现场井然有序,许多居民对于两位专家讲解的前列腺疾病科普知识十分感兴趣,积极咨询并踊跃预约参加筛查活动。 通过此次义诊活动,不仅增强了广大居民的前列腺健康知识,帮助居民做到早期、科学的防治前列腺疾病;而且帮助老年社区居民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健康咨询服务。接下来,闸北中心医院及长征医院的泌尿外科专家还将深入静安区其它社区,持续开展此类义诊活动,积极为静安居民科普前列腺疾病防治知识,有效保障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发布了文章

什么是前列腺癌筛查?前列腺癌筛查对男性健康有多重要?

1、什么是前列腺癌筛查?前列腺癌筛查就是采用抽血化验的方法,检测男性患有前列腺癌的风险有多大。2、哪些男性需要做前列腺癌筛查?一般男性,年龄到达50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参加前列腺癌筛查;如果男性有亲属或长辈曾患过前列腺癌,则本人应该在45岁左右开始参加前列腺癌筛查;如果曾做过基因检测,发现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位点突变的男性,则应该在40岁以后就开始做前列腺癌筛查。3、不做前列腺癌筛查有什么风险?在前列腺癌发生的早期,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病情往往在患者不知不觉中快速进展,一旦出现症状时再去就诊,可能肿瘤已经出现转移,进入中晚期,对于前列腺癌治疗效果和预后会有明显的影响。

发布了文章

上海长征医院“毫米级导航”治疗前列腺癌:肿瘤控制功能保留兼顾

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任善成教授,阴雷副教授团队连续采用“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活检”和“不可逆电穿孔局灶治疗” 技术为多例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顺利实施诊治,取得良好效果。 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是针对肿瘤病灶进行有效局部治疗的微创手术新技术,可以精准消除前列腺内肿瘤病灶,同时有效保护患者的控尿功能和性功能。 中国新闻网、医师报、文汇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网 医师报 文汇报 新民晚报 话匣子 详细报道 众所周知,在生物学行为上,前列腺癌是一种相对“惰性”的恶性肿瘤,不仅在病理诊断上,有所谓的“临床无意义前列腺癌”的分类;在治疗策略上,对于特定的“早期、低危”患者群体也可以选择“观察等待”。一直以来,对于“早期、低危、范围局限”的前列腺癌病灶,医生和患者都在期待着能有一种更加“微创”、格外“精准”的治疗手段,既能够消灭尚未形成气候的肿瘤病灶,又避免了外科手术“大炮打蚊子”的担忧。 不可逆电穿孔(H-FIRE)就是这样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技术,该技术利用置入前列腺腺体内的电极针,准确包围肿瘤病灶,然后在相邻的电极针间激发微高压电场,击破肿瘤细胞外壁,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同时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功能可以得到有效保护。这种极致精准的“毫米级导航”手术,为众多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自2019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以其优异的肿瘤消除效果、极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良好的控尿、性功能保留结果,广泛受到患者的好评。目前,该手术主要由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教授、阴雷副教授团队开展,平均手术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患者一般术后次日即可出院,是名副其实的“日间手术”。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68岁,发现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3个月,总PSA最高值7.53ng/ml,比值0.11,多参数磁共振检查提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外周带左侧份结节,PI-RADS(前列腺核磁共振诊断)评分4分。 对于可疑前列腺癌病例的诊断,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目前采用的是“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加模板”活检技术。采用这种融合定位活检,可以在穿刺前,将磁共振检查中确定的可疑病灶进行精准定位,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靶向活检,同时结合模板活检方法,对整个前列腺腺体进行标准分区,每个分区内获取一针活检标本,并进行病理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判断患者前列腺内是否存在肿瘤,而且可以准确了解肿瘤病灶在前列腺腺体内的分布部位及范围,为后续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整个穿刺活检的过程均采用无痛的方式进行,类似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无不适感觉。 该患者在接受活检后的病理报告为:前列腺穿刺组织 11,15两针发现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4=7分,肿瘤占比分别为10%和40%,ISUP分组第1组,与磁共振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合其它临床检查资料,判断患者属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可以考虑采用不可逆电穿孔方式进行局灶治疗,仅消除前列腺癌病灶,保留腺体,将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功能影响降低到最少。 经过沟通,患者最终选择接受不可逆电穿孔局灶治疗方案。手术中,根据患者肿瘤病灶分布特点,治疗组经会阴依次置入5根消融电极针,精准包围病灶,几乎完全“原样复现”了既往穿刺活检的过程;完成布针后,测量各针间距,设定对应消融参数并依次进行消融,经过半小时治疗后,手术顺利完成。 肿瘤病灶位置分布 及电极针布针方案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第二天即恢复饮食,正常活动并出院,术后复查消融效果满意,肿瘤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的性功能和排尿控制能力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术后复查时,对于在长征泌外接受的精准诊断和微创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患者术后6周时前列腺磁共振复查,显示病灶区域已被有效消融 病例2 患者72岁,3年前体检时发现PSA升高,曾在当地医院接受4次穿刺活检,均未发现肿瘤病灶,2023年10月在外院行第5次穿刺时,病理提示左外周带第9针阳性,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ISUP分组第1组,肿瘤占比为5%。 诊断时患者总PSA 37.9 ng/ml,比值0.23,该患者曾接受过后路腰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无法接受磁共振检查,因此以PET-CT检查作为代替,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增大且FDG不均匀摄取增高,结合病史考虑恶性。 该患者另外一个特点是:在住院后因为前列腺增生出现尿潴留,无法排尿,接受导尿并留置了导尿管。患者及家属提出要求:手术治疗时,能否同时处理前列腺癌病灶和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问题,同时尽量减小对控尿功能的影响。 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最终决定选择电穿孔局灶治疗方案。术中,治疗组采用了包围左侧外周带肿瘤病灶,同时环绕尿道对移行带进行消融的计划,一共置入6根消融电极针,完整的消融肿瘤病灶的同时,有效消融压迫尿道的增生腺体,手术用时40分钟,顺利完成治疗。局灶治疗后两周,患者顺利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复查肿瘤指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和家属对于通过一次微创手术,同时解决肿瘤和排尿问题感到非常满意。 患者术前PET-CT影像 肿瘤位置分布 术中电极针分布方案 前列腺癌局灶治疗技术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根治术经历了开放手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发展历程,手术时间不断缩短、手术相关并发症不断减少,但目前术后存在的勃起功能障碍(34%)、尿控差(19%)、切缘阳性(10%-40%)等问题仍影响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根治性放疗较根治手术更为安全,且显著降低了手术相关并发症,但存在肿瘤复发的风险。 为解决传统疗法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局灶治疗逐渐获得更多关注。在前列腺癌原发灶局部治疗领域,不可逆电穿孔技术相较冷冻治疗、高能超声、射频治疗等,属于一项新兴精准治疗技术。其核心技术点是利用高压电场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穿孔,穿孔后细胞内外酸碱平衡打破,从而诱发肿瘤细胞死亡或凋亡。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具有组织选择性,能够在消融肿瘤组织的同时,选择性保护功能性的血管和神经结构。 与传统热消融相比,IRE技术不会受血液流动散热的影响,可以应用于大血管附近肿瘤的治疗;与电化学疗法相比,IRE技术无须化疗药物的辅助,对人体无任何药物毒副作用。 2022年7月,外科学杂志《JAMA Surgery》(IF 16.681)发表了利用高频不可逆电穿孔设备治疗前列腺癌的多中心(长海、长征、仁济、北京协和)临床研究报告。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局部消融治疗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肿瘤控制和较小的功能损害。此外,在消融肿瘤的同时,对治疗区域的神经、血管、尿道没有造成损伤,这也为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佐证。 作为上述研究者单位之一,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始探索前列腺癌局灶治疗技术的中心之一,已应用不可逆电穿孔手术顺利治疗了40余例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目前最长随访病例将近4年,患者的肿瘤控制,术后控尿功能、性功能保护结果都令人满意。

发布了文章

精准局灶治疗让前列腺癌“精准瘤控”和“功能保护”可以兼得!

近日,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任善成教授,阴雷副教授团队连续采用“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活检”和“不可逆电穿孔局灶治疗” 技术为多例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顺利实施诊治,取得良好效果。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是针对肿瘤病灶进行有效局部治疗的微创手术新技术,可以精准消除前列腺内肿瘤病灶,同时有效保护患者的控尿功能和性功能。那么,这种极致精准的“毫米级导航”手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众所周知,在生物学行为上,前列腺癌是一种相对“惰性”的恶性肿瘤,不仅在病理诊断上,有所谓的“临床无意义前列腺癌”的分类;在治疗策略上,对于特定的“早期、低危”患者群体也可以选择“观察等待”。一直以来,对于“早期、低危、范围局限”的前列腺癌病灶,医生和患者都在期待着能有一种更加“微创”、格外“精准”的治疗手段,既能够消灭尚未形成气候的肿瘤病灶,又避免了外科手术“大炮打蚊子”的担忧。 不可逆电穿孔(H-FIRE)就是这样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技术,该技术利用置入前列腺腺体内的电极针,准确包围肿瘤病灶,然后在相邻的电极针间激发微高压电场,击破肿瘤细胞外壁,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同时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功能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长征医院泌尿外科自2019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以其优异的肿瘤消除效果、极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良好的控尿、性功能保留结果,广泛受到患者的好评。目前,该手术主要由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教授、阴雷副教授团队开展,平均手术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患者一般术后次日即可出院,是名副其实的“日间手术”。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男性,68岁,发现PSA升高3个月,总PSA最高值7.53ng/ml,比值0.11,多参数磁共振检查提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外周带左侧份结节,PI-RADS评分4分。 对于可疑前列腺癌病例的诊断,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目前采用的是“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加模板”活检技术。采用这种融合定位活检,可以在穿刺前,将磁共振检查中确定的可疑病灶进行精准定位,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靶向活检,同时结合模板活检方法,对整个前列腺腺体进行标准分区,每个分区内获取一针活检标本,并进行病理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判断患者前列腺内是否存在肿瘤,而且可以准确了解肿瘤病灶在前列腺腺体内的分布部位及范围,为后续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整个穿刺活检的过程均采用无痛的方式进行,类似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无不适感觉。 此位患者在我科接受活检后的病理报告为:前列腺穿刺组织 11,15两针发现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4=7分,肿瘤占比分别为10%和40%,ISUP分组第1组,与磁共振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合其它临床检查资料,判断患者属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可以考虑采用不可逆电穿孔方式进行局灶治疗,仅消除前列腺癌病灶,保留腺体,将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功能影响降低到最少。 经过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告知了采用局灶治疗在肿瘤控制和功能保留方面的利弊和特点,患者最终选择接受不可逆电穿孔局灶治疗方案。手术中,根据患者肿瘤病灶分布特点,治疗组经会阴依次置入5根消融电极针,精准包围病灶,几乎完全“原样复现”了既往穿刺活检的过程;完成布针后,测量各针间距,设定对应消融参数并依次进行消融,经过半小时治疗后,手术顺利完成。 肿瘤病灶位置分布及电极针布针方案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第二天即恢复饮食,正常活动并出院,术后复查消融效果满意,肿瘤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的性功能和排尿控制能力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患者术后6周时前列腺磁共振复查,显示病灶区域已被有效消融 患者术后复查时,对于在长征泌外接受的精准诊断和微创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也被送到了医院机关办公室。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病例2 患者男性,72岁,患者于3年前体检时发现PSA升高,曾在当地医院接受4次穿刺活检,均未发现肿瘤病灶,2023年10月在外院行第5次穿刺时,病理提示左外周带第9针阳性,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ISUP分组第1组,肿瘤占比为5%。诊断时患者总PSA 37.9 ng/ml,比值0.23,该患者曾接受过后路腰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无法接受磁共振检查,因此以PET-CT检查作为代替,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增大且FDG不均匀摄取增高,结合病史考虑恶性。该患者另外一个特点是:在住院后因为前列腺增生出现尿潴留,无法排尿,接受导尿并留置了导尿管。患者及家属提出要求:手术治疗时,能否同时处理前列腺癌病灶和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问题,同时尽量减小对控尿功能的影响,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讨论了针对患者特点专门设计的治疗方案,患者最终决定选择接受电穿孔局灶治疗方案。术中,治疗组采用了包围左侧外周带肿瘤病灶,同时环绕尿道对移行带进行消融的计划,一共置入6根消融电极针,完整的消融肿瘤病灶的同时,有效消融压迫尿道的增生腺体,手术用时40分钟,顺利完成治疗。局灶治疗后两周,患者顺利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复查肿瘤指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和家属对于通过一次微创手术,同时解决肿瘤和排尿问题感到非常满意。 患者术前PET-CT影像 肿瘤位置分布 术中电极针布针方案 前列腺癌局灶治疗技术介绍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根治术经历了开放手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发展历程,手术时间不断缩短、手术相关并发症不断减少,但目前术后存在的勃起功能障碍(34%)、尿控差(19%)、切缘阳性(10%-40%)等问题仍影响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根治性放疗较根治手术更为安全,且显著降低了手术相关并发症,但存在肿瘤复发的风险。为解决传统疗法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局灶治疗逐渐获得更多关注。在前列腺癌原发灶局部治疗领域,不可逆电穿孔技术相较冷冻治疗、高能超声、射频治疗等,属于一项新兴精准治疗技术。其核心技术点是利用高压电场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穿孔,穿孔后细胞内外酸碱平衡打破,从而诱发肿瘤细胞死亡或凋亡。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具有组织选择性,能够在消融肿瘤组织的同时,选择性保护功能性的血管和神经结构。与传统热消融相比,IRE技术不会受血液流动散热的影响,可以应用于大血管附近肿瘤的治疗;与电化学疗法相比,IRE技术无须化疗药物的辅助,对人体无任何药物毒副作用。 2022年7月,外科学杂志《JAMA Surgery》(IF 16.681 )发表了利用高频不可逆电穿孔设备治疗前列腺癌的多中心(长海、长征、仁济、北京协和)临床研究报告。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局部消融治疗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肿瘤控制和较小的功能损害。此外,在消融肿瘤的同时,对治疗区域的神经、血管、尿道没有造成损伤,这也为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佐证。 作为上述研究者单位之一,长征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始探索前列腺癌局灶治疗技术的中心之一,已应用不可逆电穿孔手术顺利治疗了40余例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目前最长随访病例将近4年,患者的肿瘤控制,术后控尿功能、性功能保护结果都令人满意。 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科室简介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59年,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全军泌尿外科中心。近年来,在任善成主任的带领下发展迅速,以微创技术为引领,形成了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疾病、结石、男科、盆底等五个亚专业特色。目前拥有达芬奇机器人两台,国产手术机器人一台。2019年10月挂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泌尿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基地,累计完成机器人手术3000余例。长征医院泌尿外科获得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等国家、军队、上海市各类基金项目30余项,在Nat Med、Cancer Cell、Nat Cell Biol、Mol Cell, Nat Commun、Eur Urol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6部,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多个奖项。团队成员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美国前列腺癌基金会优秀青年学者、“树兰医学”青年奖、国之名医 青年新锐、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奖“银蛇奖”一等奖、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杰出创新创业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卫计委“新优青”、上海市浦江人才等称号。 精彩推荐 正在加载...

发布了文章

双肾原发恶性肿瘤和盆腔巨大软组织肉瘤,长征泌外MDT病例讨论

2023年12月5日(周二)下午2点30分,在长征医院门诊4楼远程会议中心举办了泌尿系统复杂肿瘤多学科会诊(MDT)第15次研讨会,会议由泌尿外科任善成主任在线主持,与会者包括:泌尿外科任吉忠教授、阴雷副教授、肿瘤科王湛教授、病理科张晶副教授、影像科顾玲玲主治医师、检验科孔乐乐主管技师、泌尿外科王安邦主治医师,此次多学科会诊共讨论1例泌尿外科复杂肿瘤病例。病例1:双肾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男性,61岁,主诉:双侧肾癌,双侧肾部分切除术后13月余,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因双侧肾癌于202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双侧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左肾:肾透明细胞癌 (WHO/ISUP G2);右肾:肾细胞瘤,形态上考虑乳头状肾细胞癌(WHO/ISUP G3);肿瘤大小:左肾:3.2*2.2*2.5cm;右肾:3.8*3.6*3cm;浸润范围:局限于肾脏;脉管瘤栓:无;神经侵犯:无;淋巴结转移: 未送检淋巴结;切缘:双侧均阴性;周围肾脏情况:周围肾实质萎缩;PTNM分期:(AJCC第8版)左肾:T1aNxMx;右肾:pT1aNxMx。2023年3月复查肺部CT平扫:两肺散在实性结节,较大一枚对比2022年11月CT似稍增大。2023年12月全腹CT平扫:双肾肾癌部切术后改变,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转移,较前2022-11-04CT进展。2023年12月 复查PET-CT提示:双肾部分切除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能大,反应性增生待排。两肺微小结节,考虑慢性炎性结节。目前血肌酐:171umol/L。此次会诊的目的:下一步治疗方案?需要完善的相关检查?后续治疗方案?病例1配图影像科顾玲玲主治医师:患者双肾恶性肿瘤部分切除术后,结合PET-CT报告及影像读片,两肺上、下叶实性微小结节,FDG代谢未见异常,暂不考虑肺转移可能,而腹膜后淋巴结代谢明显升高,判断肿瘤转移可能性较大。病理科张晶副教授:该患者2022年12月术后病理提示为双肾原发恶性肿瘤,分期较早,左肾肿瘤组织学类型为肾透明细胞癌,分级为G2;右肾肿瘤组织学类型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分级为G3。该患者为双肾原发性肿瘤,临床较为罕见。现患者术后1年余,结合影像学表现,考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疑,该淋巴结体积较小,位置较深,穿刺活检可能具有一定难度。建议结合各项临床检查,综合判断其转移来源,后续治疗建议针对腹膜后转移淋巴结,治疗方案可考虑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科王湛教授:该患者双侧肾癌术后13月余,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疑,目前通过PET-CT检查基本排除存在其他脏器转移,判断全身肿瘤负荷相对较低。考虑患者存在有肾功能不全的情况,2022年3月肌酐:178umol/L,2023年11月肌酐::171umol/L,可优先考虑局部放疗,若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予以基因检测后行舒尼替尼单药靶向治疗。检验科孔乐乐主管技师:患者2022年3月空腹血糖:7.09mmol/L,2023年11月空腹血糖:9.25mmol/L,血糖控制不佳,建议患者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以加强对血糖的控制,可以考虑进行循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以帮助监测肿瘤进展。考虑到患者已行双肾部分切除术,目前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在此基础上选择治疗方案。泌尿外科阴雷副教授:该患者为罕见的双肾原发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存在复发风险,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主要针对腹膜后淋巴结及主要脏器进行CT 或 MRI 监测,必要时复查 PET – CT。循环肿瘤标志物及活检病理、外周血基因检测可作为后续备选,目前治疗方面建议考虑靶向药物治疗如舒尼替尼等,根据用药后肝肾功能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肿瘤病灶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泌尿外科任吉忠教授:该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左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WHO/ISUP分级为G2,右肾乳头状肾细胞癌WHO/ISUP分级为G3,恶性程度较高,PET-CT提示肺转移可能性较低,全身肿瘤负荷较轻,淋巴结直径约1.1cm,体积较小,位置较深,难以行手术切除。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这两种组织学分型的肾恶性肿瘤对化疗或放疗的敏感性较低,疗效一般不理想。因此,建议先行靶向药物治疗,并注意密切随访疗效。2023年12月19日(周二)下午2点30分,在长征医院门诊4楼远程会议中心举办了泌尿系统复杂肿瘤多学科会诊(MDT)第16次研讨会,会议由泌尿外科任善成主任在线主持,与会者包括:泌尿外科任吉忠教授、阴雷副教授、陈明副教授、肛肠外科王治国副教授、肿瘤科柳珂副教授、病理科张晶副教授、影像科顾玲玲主治医师、泌尿外科王安邦主治医师,此次多学科会诊共讨论1例泌尿外科复杂肿瘤病例。病例2:盆腔软组织肉瘤患者男性,58岁,主诉:体检发现前列腺巨大占位一月余。患者于1月前体检发现前列腺占位,2023年11月前列腺超声提示:前列腺体积增大: 50mmx40mmx42mm,形态失常,内部回声增强,分布欠均匀;前列腺边缘可见大小约97mmx72mm的等回声实性包块。进一步行前列腺CT平扫+增强检查提示:前列腺体积增大,长径约10cm,密度欠均,其内见片状低密度影,长径约3.3cm,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另可见点状致密影。膀胱充盈不佳,膀胱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双侧精囊腺增粗。盆腔内、双侧腹股沟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盆腔内未见明显积液影。2023-11-29全麻下行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病理诊断:(前列腺穿刺组织共6条) 均见间叶源性梭形细胞肿瘤,瘤细胞形态较温和,未见核分裂及坏死,穿刺组织中未见前列腺腺泡及导管组织;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倾向胃肠道间质瘤 (GIST),来源于前列腺外的可能性大。免疫组化:1(号片) :肿瘤S100(-),CD34(+),PR(-),ER(-),CD117(+),DOG-1(+),STAT6(-),Desmin(-),SMA(血管+),PSA(-),Ki-67(7%),SOX-10(-),需鉴别恶性潜能未定的前列腺间质肿瘤 (STUMP) 的可能。此次会诊的目的:下一步治疗方案?需要完善的相关检查?后续药物治疗方案?病例2配图影像科顾玲玲主治医师: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前列腺肿瘤,瘤体巨大,盆腔CT读片提示直肠黏膜边缘不光整、肿瘤与前列腺分界不清晰,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可能较高,尚需要进一步明确局部肠管是否受到侵犯。胸部CT读片未见明显异常,建议进一步复查腹部CT明确有无肝转移存在。病理科张晶副教授:患者前列腺肿瘤的病理类型尚需要进一步明确,需要判断是自前列腺外来源的肿瘤(如胃肠间质性肉瘤,目前有靶向药物),还是自前列腺来源的低度恶性的间质性肉瘤,另外还需要结合综合临床检查结果,判断其它部位有无肿瘤存在及肿瘤负荷情况,若病理明确诊断为前列腺低度恶性间质肉瘤,根据文献报导目前暂无特定的对应药物治疗。建议下一步先明确肿瘤来源,待C-kit基因及PD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明确后,制定下一步诊治方案。肿瘤科柳珂副教授:患者目前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尚未完全确定,前列腺间质肿瘤、前列腺肉瘤及胃肠间质瘤较难区分。从生物学行为和免疫指标角度来看,该患者肿瘤为良性的可能性较低,更倾向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目前考虑胃肠间质瘤伴前列腺侵犯可能性较高。根据患者意愿情况,可考虑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后手术或直接手术治疗等方案,具体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意愿和手术难度。肛肠外科王治国副教授:根据最新ESMO和CSCO指南,针对可能为恶性的盆腔巨大肿物的治疗,手术是目前证据比较充分的有效治疗手段。根据患者临床影像及病理检测结果,建议考虑行肿瘤切除备盆腔多脏器切除手术治疗。为降低手术风险及避免阳性切缘,建议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可根据C-kit基因和PD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选择新辅助药物治疗方案。另外,影像学显示患者盆腔肿瘤下缘与肛门的位置和距离不清,建议患者行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肠管有无侵犯。泌尿外科陈明副教授:盆腔胃肠间质瘤复发可能性较高,联合盆腔多脏器切除手术难度较大,微创手术方式需考虑中转开放可能,术中根据肿瘤与直肠关系,可能需要尿流改道及肠管造瘘,需要和患者家属仔细沟通手术获益和风险,慎重选择治疗的方式。泌尿外科阴雷副教授:患者盆腔肿瘤体积巨大,从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判断,该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且恶性程度较高。根据临床经验及文献报道,无论是胃肠间质性肉瘤,还是前列腺来源的间质性肉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均为手术切除,是否存在阳性切缘对于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建议先行腹部CT或PET-CT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肿瘤转移情况;若患者同意行手术治疗,建议先行肠镜检查明确肿瘤与直肠、肛门等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手术难度,建议患者术前根据最终病理报告接受新辅助药物治疗,术后根据病理和基因检测结果调整系统治疗方案。泌尿外科任吉忠教授:首先建议患者复查肠镜和腹部增强CT,明确肿瘤负荷情况;根据基因测结果,可选择新辅助药物治疗方案或直接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侵犯范围,手术方案可选择盆腔多脏器切除,但手术范围大,风险高,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手术,术中可能需要采取尿流改道和肠造口方案。如何预约“泌尿系统复杂肿瘤MDT特需门诊”?上海长征医院官方服务号进行预约,或长征医院至泌尿外科 阴雷 教授专家门诊预约。

发布了文章

前列腺癌骨转移和肾上腺罕见肿瘤

2023年10月31日(周二)下午2点30分,在长征医院门诊4楼远程会议中心举办了泌尿系统复杂肿瘤多学科会诊(MDT)第12次研讨会,会议由泌尿外科任善成主任在线主持,与会者包括:泌尿外科任吉忠教授、阴雷副教授、肿瘤科柳珂副教授、骨科许炜副教授、病理科张晶副教授等,此次多学科会诊共讨论2例泌尿外科复杂肿瘤病例。病例1: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男性,63岁,主诉:前列腺癌根治术后3年余,多发骨转移。患者2020年12月经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术后持续接受内分泌治疗,2022年6月开始,同时接受针对骨转移灶的放射治疗。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智能臂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提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5+4=9分,WHO/ISUP分组:5组,累犯被膜及神经,局部表面切缘见癌组织,脉管内见癌栓,双侧精囊腺、输精管均见癌累犯,尿道上下切缘未见癌组织;“右侧盆腔淋巴结:(2/4)见转移癌;“左侧盆腔淋巴结”(0/2)未见转移癌;免疫组化结果:1号片:K67(局灶20%阳性),AR(+)P504s(+),P63 (-),PSA (-),PsAP(+),HCK(-);9号片:P504S(+);10号片:P504S(+)。2023-10-24在我院复查PET/MR提示:1.前列腺癌综合治疗后:a. 前列腺术后改变,术区未见FDG异常摄取。b. 左侧股骨头、左侧耻骨、多发脊柱异常信号灶,FDG无明显摄取增高,与前片(2022-06- 29 PET/MR)比较新发病灶,考虑转移可能,建议PSMA检查。c. 原片所示右侧髂骨、多肋骨及脊柱多发异常信号灶,部分病灶FDG稍摄取,与前片(2022- 06- 29)比较部分略缩小,考虑病灶仍有部分肿瘤活性。d.双侧盆壁、腹膜后、双侧腹股沟区多发小淋巴结显示,FDG无明显摄取增高,建议随访。此次会诊的目的:下一步治疗方案?需要完善的相关检查?后续药物治疗方案?定期复查项目?病例1配图骨科许炜副教授: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病灶的评估,主要是通过骨骼稳定性及骨与周围组织细胞的关系,尤其是有无周围神经压迫症状及压迫程度来判断,从而帮助选择下一步治疗方案。目前根据影像学判断,该患者尚未出现病理性骨折且潜在病理性骨折风险较小,所以暂不需要骨科手术治疗。为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建议患者接受骨转移病灶穿刺活检,采集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分析。同时,建议将骨保护剂更改为地舒单抗,每月一次皮下注射,有助于提高保护骨骼效果并降低病理性骨折风险。肿瘤科柳珂副教授:患者前列腺癌肿瘤负荷大,病理恶性度高,已持续接受内分泌治疗。根据既往随访资料判断,该患者当前内分泌、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对前列腺癌进展控制效果尚可,建议维持目前系统治疗方案;针对近期患者PSA升高趋势,可考虑在内分泌治疗基础上添加多西他赛化疗或奥拉帕利靶向治疗。泌尿外科阴雷副教授:根据前列腺穿刺活检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结果判断,患者前列腺癌病灶属于恶性度较高的高危类型,同时诊断基线时已处于多发骨转移的高肿瘤负荷状态,诊断后,积极给予内分泌治疗、放疗联合局部根治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案,PSA既往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患者近期PSA出现升高趋势,同时伴有骨转移病灶的进展,说明患者病情已发展进入新阶段,目前系统治疗方案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建议患者接受骨转移病灶及外周血标本的基因检测,根据结果选择添加强化治疗方案,多西他赛化疗及奥拉帕利靶向治疗可以作为选项。泌尿外科任吉忠教授:患者目前肿瘤指标及影像学提示病情出现进展,建议及时进行骨转移灶穿刺活检和基因检测,寻找潜在基因突变位点和治疗靶点,以帮助调整系统治疗方案的和选择治疗药物。同意患者更换骨保护剂为地舒单抗,另外注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等。病例2:右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男性,65岁,主诉:右肾上腺转移性淋巴上皮样癌切除术后两周余。患者于2023年9月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 2023-09-28上腹CT平扫+增强示:1、右侧肾上腺占位,考虑;MT侵犯肝右叶机会大,腹膜后多发淋巴结。2023-09-27肾上腺MRI平扫+增强:右侧肾上腺占位,考虑MT可能,临近肝脏受侵可能。2023-10-09行 PET/CT检查提示:1.右侧肾上腺软组织肿块,较大界面2.3cm*5.4cm,与临近肝脏分界不清,内见点状钙化,FDG代谢增高,延时扫描,FDG代谢未进一步增高,考虑右侧肾上腺MT伴肝门部、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建议右侧肾上腺活检。患者于2023-10-16接受腹腔镜右肾上腺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肾上腺上皮样恶性肿瘤,间质中大量淋巴组织。结合免疫组化考虑转移性淋巴上皮样癌。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p(+)、CK18(+)、Syn(-)、a-Inhibin(-)、Caliretinin(-)、Hep-1(-)、Ki67(15%)。此次会诊的目的:下一步治疗方案?后续药物治疗方案? 完善相关检查?病例2配图病理科张晶副教授:患者病理提示为转移性淋巴上皮样癌,较为罕见。大多数该类型肿瘤来源于肺,而肺淋巴上皮样瘤样癌(LELC)是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种罕见且独特的亚型,在病理组织形态学上与未分化的鼻咽部癌相似,常伴有 EB 病毒的感染。建议患者提供病理切片在我院行病理会诊。肿瘤科柳珂副教授:虽然该患者PET-CT检查未提示明显其它肿瘤来源或转移病灶,但考虑到该病理类型肿瘤多起源于鼻咽和肺部,建议患者进一步接受鼻咽部MRI检查以明确肿瘤是否来源于鼻咽癌转移。同时考虑到该类型肿瘤多与EB病毒有关,建议患者行PD-L1检测以明确其免疫组化结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接受基因检测。药物治疗上,建议考虑化疗+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泌尿外科阴雷副教授:该患者肿瘤体积较大,目前未判断出具体来源。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该病理类型肿瘤绝大部分非肾上腺原发,目前该患者肺部未发现肿瘤原发灶,建议再行鼻咽部MRI检查判断鼻咽部是否存在原发灶。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肺部CT、肾上腺CT及鼻咽部MRI以监测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泌尿外科任吉忠教授:目前较多证据表明,针对这类上皮样肿瘤应遵循鳞癌的治疗方案选择药物,目前可供考虑的药物较多,包括多西他赛、紫杉醇和五氟尿嘧啶等,建议患者接下来前往肿瘤内科就诊,根据病理会诊,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结果,确定化疗+免疫联合治疗的具体方案。如何预约“泌尿系统复杂肿瘤MDT特需门诊”?方式一:上海长征医院官方服务号进行预约,预约后需要到任一专家门诊进行评估,完善检查方式二:联系泌尿系统复杂肿瘤MDT特需门诊秘书

发布了文章

晚期前列腺癌,靶向加免疫治疗患者招募

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uroendocrine Prostate Cancer, NEP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前列腺癌亚型,对于患者的生存威胁极大。部分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病情会持续进展至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阶段,同时会表现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还有一部分患者,则是在发病的初期,其前列腺癌病灶就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特征。一旦前列腺癌病灶转化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病情快速进展,目前临床缺乏无有效治疗手段。针对这一前列腺癌临床治疗中的重大难题,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癌诊治团队目前正在开展一项针对性的临床研究:“利用免疫疗法联合抗血管靶向药物,治疗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或者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晚期前列腺癌” 。在此项研究中,会为经标准疗法失败的,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新型免疫疗法,同时联合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整个治疗过程中,会有临床医生全程监测入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搜集随访资料,评价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招募对象要求入组条件:(1)组织学确诊的转移性不可切除前列腺癌病例,伴神经内分泌化(经免疫组化检测至少有一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gA,Syn或 NSE表达阳性),初始标准治疗疗效显著低于预期;(2)既往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耐受)后,新出现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以上为部分主要标准,最终入组标准由研究医生判断,与临床试验有关的具体信息请以受试者知情同意书为准。。受试者福利:如果您自愿参加本研究并通过筛选符合条件,您将获得:免费的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专业的随访,包括血清学、影像学随访,相关量表的评估,以及领域内顶级专家的病情咨询;交通和营养补贴如果您符合以上条件,并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本研究的信息,欢迎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试验方案和相关资料,以便您做出明智的决定。我们期待您的参与,共同为提高神经内分泌型前列腺癌的治疗水平而努力!报名方式通过微医生平台联系 阴雷 医生,或线下至阴雷医生专家门诊报名。长征医院门诊四楼8诊区,每周二上午,周四全天。

发布了文章

危险!饮酒与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的关系

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实饮酒与泌尿系统肿瘤发病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然而,现有的科学数据提示: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对泌尿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患泌尿系统肿瘤的风险。 酒精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已有较多研究数据证实: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与消化道、肝脏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有关。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和基因突变,从而增加癌症的风险。同时,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和乙酸也具有致癌作用,特别是对口腔、咽喉、食管等部位的细胞造成损伤。 权威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一篇研究报告,在74万癌症病例中: 适度饮酒(每天<20克)导致了13.9%的癌症病例; 高风险饮酒(每天20-60克)导致了39.4%的癌症病例; 酗酒(每天>60克)导致了46.7%的癌症病例。 也就是说,只要喝酒,就会到底患癌风险明显增加。 泌尿系统肿瘤主要包括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这些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研究证明白酒与泌尿系统肿瘤的直接联系,但是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代谢功能,减弱人体自身的损伤修复能力及废物代谢能力,从而增加患泌尿系统肿瘤的风险。 因此,为了预防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高度数的白酒。同时,对于已经患有泌尿系统肿瘤的患者,也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避免饮酒,以促进康复。

发布了文章

肿瘤患者术后能吃海鲜和牛羊肉吗?

在肿瘤患者术后恢复中,选择合适的饮食非常重要。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一般来讲,肿瘤患者术后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原则。手术后的初期,应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随着恢复情况的改善,可以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避免食用刺激性强、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影响伤口愈合。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可以选择鱼、肉、蛋、奶等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喝水、果汁、汤等。避免过度饮食,应少食多餐,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如果有特殊的营养需求或者疾病状况(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手术后初期,应避免食用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的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等。一般来说,非消化道的肿瘤手术后,只要患者消化功能良好,可以正常进食,包括海鲜和牛羊肉。但是,如果手术部位是消化道,或者患者正在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和放射治疗,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反应,这时需要减少海鲜和肉类食物的摄入。此外,对于一些手术治疗后的肿瘤患者,适当地吃牛、羊肉有助于身体的恢复。但是,如果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比较弱,建议将羊肉做成羊肉汤或者羊肉粥,或者也可以用牛、羊肉包饺子、做馄饨,更有利于患者胃肠道的吸收。以下是一些不适合吃海鲜的疾病:痛风:海鲜中的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对海鲜过敏的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海鲜中碘含量较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肾脏疾病:肾脏疾病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而海鲜是高蛋白食物,因此不适合食用。高血压、冠心病:海鲜属于高胆固醇食物,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孕妇:某些海鲜如生鱼片、生蚝等可能含有寄生虫或细菌,孕妇食用后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以下疾病患者不适合吃牛羊肉:高血脂症:牛羊肉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高血脂症患者摄入过多可能会加重病情。肝病: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病患者摄入过多牛羊肉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肠胃疾病:牛羊肉属于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肠胃功能不佳的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牛羊肉中的蛋白质可能会刺激肠道,加重病情。热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牛羊肉属于温热食物,食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总之,患者在肿瘤术后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食物,确保营养均衡,促进身体的康复。

发布了文章

前列腺癌患者为什么要做基因检测,有什么帮助?

总的来说,前列腺癌患者做基因检测可以提供更多关于患者疾病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具体来讲,基因检测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的帮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预测疾病风险: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个体的遗传倾向,预测其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具有很高的遗传性;如同乳腺癌和结肠癌一样,前列腺癌的家族聚集性发病案例已被频繁报道。据估计,前列腺癌的遗传风险高达60%左右,大约5%到10%的前列腺癌病例是由高危遗传因素或前列腺癌易感性基因引起的。临床上一些年纪较轻的前列腺癌患者,或伴有高危临床特征的前列腺患者,体内都可能存在着遗传性的前列腺癌高危基因变异,此时给予患者男性亲属进行基因检测,就可以判断其亲属的前列腺癌患病风险,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早筛、早查,早治临床策略,可以有效的改善预后。2、 指导治疗方案选择:不同的前列腺癌患者对治疗反应可能不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遗传特征,从而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前列腺癌对激素治疗更敏感,医生可能会优先选择这类治疗。同时,一些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当临床常用的一、二线抗癌药物都已失效时,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进一步发现更多的治疗靶点,后续可以针对这些靶点进行精准的靶向治疗,治疗效果一般会优于根据经验选择的常规药物。目前全球正在进行研发的针对前列腺癌的新药,基本上都根据不同基因特点进行了分组试验,也就是说,以后想要使用更新,更好的前列腺癌药物,提供基因检测结果是必备条件。3、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与前列腺癌的进展和预后有关。通过基因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从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既使得患者容易患上前列腺癌,还会使得这些患者抗肿瘤治疗中容易出现耐药,病情容易进展,对于这些高危患者,可以在诊断的时候就完成基因检测,当判断患者体内有高危基因存在时,可以早期给予患者二联甚至三联的强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治疗有效期和生存期。 总之,目前包括前列腺癌在内的肿瘤诊断治疗已逐步进入个性化精准时代时代:基因检测作为精准医疗的有效工具,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遗传咨询等。

发布了文章

PSA升高,能不能直接做手术治疗?

PSA升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取决于具体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发炎的病症,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控制。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α受体拮抗剂等。抗生素可以帮助消除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炎症,α受体拮抗剂可以帮助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坐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性生活、保持饮食均衡等。只有当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前列腺炎引发了其他并发症,如前列腺脓肿、前列腺结石伴明显梗阻症状时等,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2、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性。手术治疗是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需求取决于前列腺增生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症状的影响程度。在早期,如果患者的前列腺增生并不是特别严重,或者还没有明显的不良症状,通常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如使用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前列腺增生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如膀胱结石、尿毒症、反复尿路感染或血尿等,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多种,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激光剜除术等。3、列腺癌可以做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的适用性和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癌症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等。一般来说,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更适合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部位,术后再配合其他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等,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寿命。但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因为癌细胞可能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手术治疗难以根治。此时,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其他治疗方式,如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以缓解症状和延长寿命。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前列腺癌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如手术并发症、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也需要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一般医生不会因为PSA升高就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不然可能无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还会造成正常功能损伤或损失。总之,PSA升高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发展情况和个人意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发布了文章

口服5毫克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他达拉非是一种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对于一些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医生往往会建议采用5毫克的低剂量长期服药,以达到治疗作用,那么他达拉非到底应该什么时候考虑停药呢?一般来讲,停药的时间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来决定。根据药理特性,,他达拉非既可以长期吃,也可以随时停药。他达拉非的服用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有按需服用和每日服用两种。按需服用是在房事前半小时服用1次,可以有效的达到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流量、从而达到改善男性功能的作用。他达拉非的药物半衰期长达17小时,服用一次后在体内保持作用的时间长达35小时。在临床应用上,选择低剂量,每日服用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男性早泄、前列腺增生及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他达拉非低剂量每日用药的方式,服药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应每月评估功能改善情况。具体来说,如果患者病情比较轻微,并且身体恢复能力比较好,一般服用4周左右就可以停药。但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并且身体恢复能力比较差,服用药物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一些,一般需要8-12周左右才可以停药。需要注意的是,他达拉非是一种处方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患者不应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同时,在使用他达拉非期间,应注意避免与硝酸盐类药物同时使用,以防止出现严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同时应该注意,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以下不良反应且不能自行缓解,应该立即停药,并随时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头痛: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通常在服药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发生。消化不良:包括恶心、腹泻、腹胀等。视觉障碍: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鼻塞: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鼻塞症状。心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心跳加速等症状。失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失眠症状。肌肉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疼痛症状。耳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鸣症状。

发布了文章

肾癌伴脑梗死,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复杂肿瘤MDT病例学习

泌尿系统复杂肿瘤MDT研讨会第8期2023年9月5日(周二)下午2点半,在长征医院门诊4楼远程会议中心举办了泌尿系统复杂肿瘤多学科会诊(MDT)第8次研讨会,会议由泌尿外科任善成主任在线主持,与会者包括:泌尿外科任吉忠教授、阴雷副教授、神经内科李雁鹏副教授、影像科周秀秀主治医师,泌尿外科王安邦主治医师等,肿瘤科柳珂副教授、病理科张晶副教授在线参加讨论,此次多学科会诊共讨论2例泌尿外科复杂肿瘤病例。病例1肾癌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71岁,主诉:发现左肾肿瘤2月余。患者近2月前因“右上肢麻木乏力1天”入院,伴口齿不清,2023-6-22查头颅MRI提示:桥脑偏左侧急性腔梗灶,双侧额顶叶皮层下、基底节区、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区及侧脑室周围缺血、腔梗、腔隙灶。2023-6-27腹部增强CT提示:左肾占位,考虑透明细胞癌。诊断急性脑梗死,予以抗凝、降脂、活血等对症治疗,恢复可。既往高血压病史,现规律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此次会诊的目的:下一步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时机?是否需要新辅助治疗?影像科周秀秀主治医师:该患者的头颅CT和MRI均提示脑干急性梗塞,血管造影提示粥样硬化表现,可观察到宽基底、大小约0.5cm的基底动脉瘤,可考虑行DSA检查以明确其分级。腹部增强CT影像检查提示左肾透明细胞癌可能大,目前脑梗及肾脏肿瘤诊断明确,建议患者脑梗发生3月后,再次复查头颅CT、腹部CT,评估身体康复及病情进展情况。神经内科李雁鹏教授: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提示发生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目前处于急性期恢复状态。急性腔梗主要治疗方式为抗凝,早期进行“双抗”,2周后可改为“单抗”,现患者自行停用阿司匹林已有两周,一般状态尚可,无明显后遗症表现,血压、血脂控制满意。目前距患者发生脑梗后约2月左右,此时进行肾脏手术风险较大,存在再次脑梗的可能性,建议等待脑梗发病满3月后,至慢性期时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风险会较急性期明显降低。现阶段建议患者继续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同时注意控制血压、血脂,手术前复查头颅磁共振及脑血管CTA以便再次评估。肿瘤科柳珂副教授:患者影像学提示左肾细胞癌,影像学特征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生长速度较快,建议等待脑梗急性期渡过后,尽快手术治疗,目前暂不考虑新辅助药物治疗方案。泌尿外科任吉忠教授:根据患者CT影像显示,肿瘤位于左肾中部,大小约4cm,可观察到病灶中央存在坏死区域,说明肿瘤生长速度较快,恶性程度较高,建议待脑梗病情稳定后,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为进一步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可预先完成双侧肾功能GFR检查,明确双侧肾脏功能情况。如对侧肾脏功能正常,可优先考虑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方案,有助于保证肿瘤控制效果,同时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术后可以早期恢复抗凝治疗,定期进行手术局部及脑血管情况复查。泌尿外科阴雷副教授:患者诊断为左肾癌伴脑梗死,基底动脉瘤可能。自脑梗发病至今,患者一般状态及影像学复查提示脑梗恢复顺利。综合判断左肾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进展风险较大,目前虽未发现明显转移病灶,但肿瘤发展对患者后续存在较大威胁,无论采用药物治疗或保守观察均非理想方案。结合以上各位专家意见,建议患者目前继续维持抗凝对症治疗,待脑梗发生满3个月后,再次邀请麻醉科及神经内科评估患者脑梗恢复情况,排除手术禁忌后,考虑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近期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可适当进行康复训练。病例2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切除后复发伴转移患者女性,34岁,因左肾肿瘤行左肾切除术,术后1年发现局部复发伴肺部转移。患者于2022年6月,因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外院接受左肾切除术,2023年7月患者复查发现左侧腹膜后占位,2023-07-21外院超声造影:1.左肾切除术后;2.左侧腹膜后低回声团块,呈“不均匀性增强”(MT可能性大),2023-07-21外院肺部CT:双肺新增多发结节影,考虑转移瘤。2023-07-24在外院行超声引导下左侧腹腔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术,病理回报:腹膜后淋巴结送检标本镜下见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坏死,请结合临床。免疫组化结果: HMB45、MelanA阳性,Desmin少量阳性,CK-pan、CD10、Ihibin-a 阴性。目前诊断:1.左侧腹膜后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左肾切除术后。此次会诊的目的:下一步治疗方案?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影像科周秀秀主治医师:患者腹部CT影像显示:左侧腹膜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体积较大,直径达10cm以上,病灶中央可见坏死灶,同时肺部CT显示双肺新增多发结节影,考虑为转移瘤,提示该肿瘤进展较快,结合病理报告,考虑属于特殊类型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科张晶副教授:根据该患者首次术后病理及二次穿刺病理报告,提示腹腔内肿瘤性质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以增生的上皮样细胞为主,2016年WHO分类将EAML严格界定为上皮样成分大于80%,同时具有经典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3种成分。由于EAML属于交界恶性肿瘤,对于其恶性程度的预测和判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这种肿瘤的推荐治疗方案以手术切除为主,可以根据影像学评估,明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和方案;关于术后辅助治疗,由于报道的病例数较少,目前仍无定论。对于复发或转移的肾脏EAML,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有报道部分病例使用mTOR抑制剂可以取得一定疗效。肿瘤科柳珂副教授:患者肾脏EAML肿瘤术后复发,同时发现肺部转移可能,目前建议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病灶以达到减瘤目的,同时可以降低肿瘤破裂出血风险对患者造成的生命威胁。该疾病属于结节性硬化病的一种,药物治疗方案推荐包括依维莫司在内的mTOR抑制剂。针对患者双肺新增多发结节影,可考虑行穿刺活检,通过病理会诊加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提供更多治疗靶点。同时该病具有遗传倾向,建议患者的直系亲属同时接受TSC基因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治。泌尿外科任吉忠教授:患者1年前接受手术治疗切除肾脏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罕见的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仅1年左右,肿瘤再次复发,并生长至10cm以上,提示该肿瘤恶性度高、进展快,且存在加速进展的可能。目前除了口服依维莫司治疗,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复发肿瘤,同时对肺转移灶进行穿刺活检,可以利用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穿刺组织进行基因检测,寻找潜在的敏感靶点,同时注意密切监测随访患者全身情况。泌尿外科阴雷副教授: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罕见肾脏肿瘤,其发病率在肾肿瘤中不到1%,约占所有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4%左右。此类型肿瘤容易局部复发,同时具备高侵袭性,当肿瘤体积较大,合并结节性硬化症以及出现局部坏死时提示预后较差。该患者同时具备以上几项特征,说明肿瘤恶性程度高,无论局部复发病灶、远处转移病灶包括肿瘤破裂出血的风险都对患者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及家属应慎重考虑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相关风险。目前可根据文献报道证据继续服用依维莫司治疗,手术后建议根据病理及基因检测结果,进一步筛选敏感靶点及治疗方案。

发布了文章

男性前列腺炎自我诊断要点

1、 排尿不适:如果反复出现尿频、排尿时尿道灼热疼痛,疼痛可放射到阴茎头部,早起时会发现尿道口有粘液分泌物,或是内裤接触尿道口部位出现淡黄色污迹,另外还包括出现排尿困难、拍尿不尽等感觉,这些症状都提示可能是患上了慢性前列腺炎。2、疼痛症状:如果患有前列腺炎,局部炎症长期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后尿道及会阴和肛门处出现坠胀不适感,当下蹲或大便及长时间坐着时,胀痛会加重。前列腺炎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耻骨上、外阴部、腰骶部、腹股沟区等部位的疼痛或不适。3、性功能异常:前列腺炎的发生还会影响到男性的性功能,具体表现为性功能异常,或是性功能减退。前者主要表现为容易亢奋、异常勃起,并可出现滑精、频繁遗精、射精过快等现象,而后者主要会出现性欲减退、无法勃起,或是勃起慢,不坚、射精无力、射精过慢甚至不射精等现象。4、全身不适:前列腺炎会让患者出现一些全身异常的表现,如症状反复发作,影响正常作息休息,可能导致患者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是有大便溏稀、小腹胀满等现象,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变化,如头晕、头痛等。前列腺炎长期反复发作,还可能出现双侧腰部明显酸痛的症状。5、病史诊断:如果近期存在尿路感染、插尿管、膀胱镜、性传播感染、无规律性生活、长途骑车、久坐等病史诱因,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炎的患病风险。再结合上述的典型症状,可以判断有很大可能患上前列腺炎,如果到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有局部钙化,则可以确定诊断自己患有前列腺炎。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