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613

李红兵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房颤
卒中
出血
脑卒中

发布了文章

全国十大房颤中心示范基地评选落幕!(原创)

热烈庆祝交大一附院被评为全国十大房颤中心示范基地!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就诊!

发布了文章

2018年房颤日交大一附院房颤义诊纪实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房颤中心积极开展主题为“关注心房颤预防脑卒中”义诊和患教活动,今年的活动由我院房颤中心集合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科,神经内科以及护理部主办,开展提醒公众关注“房颤”这个发病隐秘、并发症严重、公众认知较低的疾病。         与众所周知的 “冠心病”、“心衰”、“脑出血”不同,“房颤”对于很多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陌生词汇,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也是一种心脏疾病,更不知道房颤会导致脑卒中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其实,“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一般分为瓣膜性和非瓣膜性,占心律失常人群总数约15%-20%。我国房颤患病人数约1000万,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几乎相当,但从过去数年的统计资料可以发现,公众对房颤的关注度还不及冠心病的1/4,获得正规诊断及治疗的房颤患者比例更低。        房颤的知晓率不高,但其引起的后果却是极其严重,房颤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而糖尿病,高血压,心梗和心力衰竭等疾病都与房颤的发生密不可分。为了在民众中强化房颤及其并发症的知晓率,提高诊断和治疗率,我国各地各大医院先后开始建设房颤中心,我院也于2017年被中国房颤中心总部授予“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中国房颤中心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及“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 近5年,我院积极开展房颤诊疗以及科研相关工作。积极学际内最新指南及专家共识,更新诊疗常规,从药物治疗扩展到手术治疗,到全国房颤先进医疗单位接受培训以及对基层医院医师展开全面规范化培训;房颤冷冻球囊手术从2014年开展以来,数量逐年增多,今年手术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2%。基于宣传房颤的规范化诊断治疗,房颤中心专家多次在科室、院内以及基层医院开展讲座及培训,获得基层医师好评,同期已建立房颤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并进行按期随访。        2015年开始,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的“中国房颤日”宣传周活动在全国各地火热举行。今年的房颤日活动较往年更为丰富,最重要的内容仍然是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科以及神经内科各位专家在门诊一楼大厅进行房颤相关义诊,一附院副院长、心血管病病院院长、房颤中心主任袁祖贻教授、房颤中心副主任牟建军教授、房颤中心技术总监孙超峰教授、房颤中心行政总监薛小临教授以及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李红兵主治医师等专家联合坐诊,为各位患者答疑解惑,就房颤及相关疾患疾病提出建议和治疗方案。义诊的同时,护理部各位护士为患者提供免费测量血压、监测心率、发放房颤宣教手册服务,并为患者免费测试心律情况,进行房颤筛查,这也是我院房颤中心常年在门诊开展的极具亮点的项目。        我院副院长、房颤中心主任袁祖贻教授在接受华商报就房颤日活动的专访时提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房颤中心项目医院积极参与到本次‘关注心房颤预防脑卒中’的全国性宣传活动当中,希望更多百姓了解这个疾病,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如果出现心跳不规律、砰砰(乱)跳、疲惫、眩晕,或者呼吸短促,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目前我们医院有操作方便的房颤筛查设备,30秒就可以出结果。发作时心电图结果可以诊断房颤,延长监测时间(动态心电图)有利于提高房颤诊断率。”关于房颤的并发症,他也提到: “特别是脑卒中,是房颤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5倍,由房颤导致的卒中一年致残率超过50%,一年死亡率超过50%,一年内复发的患者超过1/3。”因此,关注房颤,预防卒中,对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药物和手术治疗是我院房颤中心势在必行的重点工作!“关注心房颤,预防脑卒中”我们一直在行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房颤中心,为您解除心疾!

发布了文章

房颤抗凝治疗问答

1.房颤患者为什么要服用抗凝药? 心房颤动发生时,心脏的血流速度会减慢。而在左心房里有个结构叫做左心耳,在那里,减慢的血流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会导致中风或者外周动脉栓塞。对于房颤患者而言,中风或外周动脉栓塞是非常危险的并发症。因此,为了减少这些并发症,房颤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 2.抗凝治疗需要终身治疗吗? 抗凝是终身治疗。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就越需要抗凝治疗。 有些房颤患者要做射频消融手术,那么,手术前和手术后需要服用抗凝药吗? 如果手术前,患者本来就有服用抗凝药的适应征,那么就需要应用抗凝药。而手术之后,如果房颤治疗好了,还要不要服用抗凝药存在一定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即使房颤治疗好了,可能还存在无症状的房颤,仍有可能会引发卒中。因此,建议继续服用抗凝药。但多数专家认为,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成功后,再服用2-3 个月的抗凝药就可以停药了。 3.很多患者会担心服用华法林有出血的风险,这个问题该如何看待呢? 服用华法林的出血风险肯定存在,但不用抗凝药,房颤引发血栓栓塞的风险更大。因此,冒着一定出血的风险,获得防止血栓栓塞的益处是值得的,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然而,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医生说需要服用华法林,而患者担心出血就不吃了。这是错误的!如果医生建议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最好能坚持吃药。对于小出血,如刷牙时牙龈出血,皮肤磕碰后有出血点等,可以不用管它,一般影响不大。而对于严重出血,如大小便出血,就要重视了。大便发黑,就像平时吃了猪血、鸭血之后的大便颜色,而事实上又没有吃猪血、鸭血类的食物,可能就提示体内存在消化道出血。如果小便出现酱油色(正常小便是淡黄色或白色),也提示体内可能有出血发生。更严重的情况就是脑出血。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等情况时,或者出现特别异常的情况时,很有可能发生了严重的脑出血、脊髓出血,或者眼底出血等。因此,一旦发生这些情况时,就要立刻就医。当然随着新型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能够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患者对出血风险的担心被大大减少! 4.患者如何面对房颤抗凝的问题? 房颤是一个常见病,同时也是老年人中风的常见原因,而最重要防治方法是服用抗凝药。按照美国的标准,至少70%的房颤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而按照欧美的标准,90% 的房颤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因此,患有房颤的人一定要评估自己要不要服用抗凝药。由于华法林服用比较麻烦,可以采用比较严格的标准,建议2/3 的患者要服用;而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服药患者的标准可放宽,90% 的房颤患者都需要服用。 5.所有的房颤患者都需要服用抗凝药吗? 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诞生,针对抗凝人群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欧洲的指南认为,90% 左右的房颤患者需要抗凝,只有5-10% 的患者不需要抗凝。因此,以往是寻找哪些患者需要抗凝,而现在则反过来了,是明确哪些患者不需要抗凝。 是否需要抗凝跟患者的年龄,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讲,45 岁或65 岁以下的患者,如果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可以不需要抗凝治疗。而反过来讲,65 岁以上的患者都可能需要抗凝治疗。 而如果年龄到达80 岁时,卒中发生的概率很高,则必须要抗凝治疗。  另外,是否需要服用抗凝药也跟房颤发作的病情有关。对于早期房颤,每年仅发作两次,则不需要抗凝;而如果房颤经常发作,或存在无症状的房颤,则需要抗凝治疗。因此,是否需要应用抗凝药,需要医生综合判断。 本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阅读。

发布了文章

房颤治疗新突破:房颤的“一站式”内科介入治疗

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推算,在美国目前有约300万人、在欧共体国家内有约450万人患有房颤,而我国房颤人口目前约有1200万,70岁以上和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分别高达3.1%和7.5%。房颤有多方面的危害:影响生活的质量,房颤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7倍,我国每年约有50万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事件。 维持窦性心律仍然是房颤治疗的首要目标,目前药物治疗无法根治房颤,也不能预防其发生,长期效果不佳,因此房颤的治疗寄希望于导管消融等介入措施。 最新的欧美房颤指南中,明确指出针对肺静脉和/或肺静脉窦的导管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是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但在导管消融让更多房颤患者转复窦律并从中获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导管消融治疗后房颤仍有20-30%的复发率,因此尚不能作为绝对有效的心源性脑卒中的预防手段而得到认可,故而房颤评分高危的患者即便是导管消融术后还是推荐应该进行持续的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 为了在房颤心源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上有所突破,人们把视线聚焦在了针对左心耳(LAA)的干预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房颤引起的栓塞性卒中的风险至少高于无房颤人群的5倍,而LAA则是房颤患者血栓的重要来源,房颤患者90%以上的心房血栓均来自于LAA。在此背景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应运而生。目前最新的房颤指南认为,经皮左心耳封堵技术已可作为口服抗凝药不能耐受的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可靠替代方案。 在肯定经皮LAAC有效替代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导管射频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与经皮左心耳封堵技术的房颤“一站式”内科介入治疗应运而生。房颤“一站式”内科介入治疗只需穿刺一次房间隔,不增加手术风险,避免二次手术,可降低脑卒中或血栓栓塞事件,联合手术空白期之后抗凝方案即可改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从而可减少高卒中风险患者房颤消融术后长期抗凝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极大地改善预后。另外,房颤“一站式”内科介入治疗费用要明显低于消融治疗和左心耳封堵术分次治疗总费用,有效地节约了医疗花费。 哪些房颤患者适合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技术的 “一站式”内科介入治疗?个人认为:对于经食道超声证实左心耳血栓形成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一站式”内科介入治疗是最为必要;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左房明显扩大且脑卒中评分及出血评分均为高危的患者“一站式”内科介入治疗是非常合适的。 交大一附院心内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是首批中国介入诊疗技术培训示范基地,也是首批国家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已独立开展房颤导管消融术及左心耳封堵术多年,位列国内先进,希望能造福广大房颤患者。 。

发布了文章

冠心病的发病和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冠心病划分为五大类。即(1)心绞痛型;(2)心肌梗塞型;(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5)猝死型。较典型的冠心病具有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 冠心病的分类与临床症状这是由于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血管痉挛或病变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加重或闭塞所致。如果临时发生心肌供血和需血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在短时内能够解除,在临床上表现为心绞痛;如果在半小时以上无法解除则会发生心肌梗死。对于慢性心肌缺血,一般由于冠状动脉慢性固定性狭窄或闭塞,心脏会逐渐适应或侧支建立供血得到部分代偿,有些症状不重,甚至无症状。当然,还有部分病例可出现其他表现,如上腹部、左肩、颌下疼痛或不适等。所以,不能仅仅凭有无心前区疼痛来判断冠心病。 冠心病的预防:生活方式改善! (1)粗细搭配,合理膳食。包括平衡饮食——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辅以肉、蛋、奶类,多吃新鲜水果;控制饮食——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和甜食的过多摄入,不偏食、不超量,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清淡饮食——少盐、少油,以植物油为佳,改变摄盐量高的饮食习惯,尤其晚餐应清淡,忌油腻或饱餐等。 (2)起居有常,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培养良好的情趣;避免长期夜间工作,控制过多的社交活动;保持情绪稳定。 (3)忌烟少酒,饮水喝茶。吸烟有害健康,除了增加肺癌及其肺部疾病发病率外,对心脑血管危害极大。少量饮用低度酒可以舒经活血,促进睡眠。喝水品茶不仅具有稀释血液,改善循环和排泄产物,而且还有促进纤溶、抗凝抑栓之功效。 (4)调节心理,身心愉悦。遇事心平气和,想得开、放得下;宽以待人,也宽以待己;忌暴躁、惊恐、过虑和过喜;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如意念放松、呼吸放松、身体放松,或通过太极拳、气功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 (5)劳逸结合,适当锻炼。避免过重或高强度体力劳动,也避免长时间久坐工作,维护正常的生物节律;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全身气血畅通。 (6)助人为乐,多行善事。帮助过别人的人往往比被帮助者获得更多的快乐。精神补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便是施善。

发布了文章

喜讯:我国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已突破1万例

2012年9月10日,我国首例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房颤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完成。2013年12月,美敦力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新技术在我国获批正式开展应用。随着“冰与火”系列研究结果的不断公布,该技术在我国从不为人知,迅速发展为广受好评。尤其是2016年9月第二代冷冻球囊在我国上市后,临床应用可谓突飞猛进,刚刚一年多的时间,即从当时的不到5000例发展到突破1万例,能够开展冷冻消融的中心也发展到100多家。   作为房颤消融治疗的新方法,冷冻球囊消融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学习曲线短,同时又有着与传统射频消融相比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最新的欧洲及美国房颤诊疗指南均已将冷冻球囊消融作为房颤导管消融的标准消融。2015年,我国最新版的房颤指南建议经肺静脉冷冻球囊消融可用于阵发性房颤肺静脉消融(I类建议)。已开展冷冻球囊消融的有关专家均表示,与一代球囊相比,二代球囊适用于绝大多数的肺静脉,导管操作也更加简便,且PVI成功更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在我国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超过1万例这样一个喜庆时点,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等学会的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对冷冻球囊消融的快速发展表示祝贺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并希望这一技术能够为提高我国房颤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了文章

房颤手术后注意事项

房颤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在心内科病房观察。术后应卧床8-12h,高龄患者时间适当延长,穿刺口局部压迫止血。注意观察血压、心律和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心脏压塞、气胸、血管并发症等的发生。 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和处理: 术后出现低血压时,应明确其原因并予以相应处理,警惕心包填塞,大部分情况为迷走反射引起,需通过输液和/或阿托品治疗。 术后3-5天内出现的胸痛,一般为心包炎所致,有时可伴有轻度胸痛和自限性低热,一般观察即可,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镇痛治疗; 偶尔在症状持续、心包积液较多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如术后6-10天出现延迟发热状态,无论是否伴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都应排除左心房食管瘘, 需立即行螺旋CT检查。 术后服用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发的患者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 可用超声心动图确定左心室功能、左心房内径的改变。 对高度怀疑肺静脉狭窄/闭塞者,应在消融3-6个月后常规行肺静脉CT检查。 术后当天避免服用牛奶豆浆,避免肠胀气,术后一月内应口服质子泵抑制剂,进流食及半流食,避免吃生冷硬干的食物,不能吃烧烫的食品,温度与皮肤温度相似为宜!并嘱咐患者细嚼慢咽,少食多餐!不要进食辣子和醋等刺激性食品!这是预防心房食道瘘的最有效的方法!希望广大患者切记!!!

发布了文章

冠心病支架术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休息,避免感冒、避免情绪激动,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并保持大便通畅;支架植入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至少联合使用12个月,阿司匹林建议长期服用,服用期间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牙龈有无出血点及大便有无带血,如有异常及时就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红兵他汀类药物也建议长期服用,因他汀类药物有肝脏损害、肌溶解等副作用,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肌酶,建议出院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复查肝功能、肌酶及血脂,如出现明显肌肉酸痛或者乏力及时就医;低密度脂蛋白(LDL)在1.8mml/L以下,才算达标;倍他乐克如无禁忌症也建议长期服用,减慢心率、减轻心肌耗氧,达标心率为55-60次/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在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复查心脏彩超,以了解心脏功能变化及心腔有无附壁血栓。。

发布了文章

热烈祝贺交大一附院成为第一批心房颤动介入诊疗基地

2018年1月20日, 经各房颤建设中心自愿申报、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投票表决,得票超半数的43家顶级心脏中心成为中国房颤中心第一批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左心耳封堵)培训示范基地,西安交大一附院赫然在列! 【房颤中心】 第一批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左心耳封堵)培训示范基地名单 各位相关单位: 经各房颤建设中心自愿申报、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投票表决,得票超半数的43家单位拟将成为第一批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左心耳封堵)培训示范基地。现公示如下: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天津市胸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福建省立医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上海胸科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作园区)研究院 中国房颤中心总部

发布了文章

房颤左心耳封堵术简介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因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其栓子90%源自左心耳。有临床资料显示房颤时,心脏外科手术中切除左心耳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这提示左心耳在血栓栓塞中的危害。既然左心耳是血栓的窝点,那么封堵左心耳的开口就可以消除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基础。因此采用左心耳封堵器预防房颤导致的脑卒中这种治疗方式应运而生。左心耳封堵具体的做法是经皮穿刺,通过房间隔,将封堵器装置放置在左心耳开口部位,隔离左心房与左心耳的内腔,达到预防左心耳血栓脱落引起中风的目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左心耳封堵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达到与口服抗凝药相似的程度。除了明显减少大出血,特别是出血性卒中,左心耳封堵组致残或致死事件也少于华法林组。 那么临床上对于哪些病人适合行左心耳封堵呢? 目前国内外指南(美国和欧洲、中国)都把房颤心律控制,也就是把房颤终止转复为窦性心律作为首要推荐,也就是说,一个房颤病人,没有禁忌症首选的应该是房颤消融治疗,但是如果房颤患者的左心房过度扩大或者多次房颤消融术后仍不能有效终止房颤,同时患者无法长期口服抗凝药,左心耳封堵可以作为脑卒中预防的一种合理策略。 交大一附院心内科不但在房颤治疗领域擅长冷冻消融及射频消融治疗,同时也能熟练的对房颤患者实施左心耳封堵治疗! 我们的宗旨是:让每一个房颤患者都得到有效的手术治疗,把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完善做好!!!

发布了文章

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介绍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极不规则的心房激动频率达350~600次/分。目前房颤发病率高且逐年增加,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心房血栓形成,导致罹患脑卒中(致残甚至死亡)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5-7倍,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导致心力衰竭或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加重,再者,房颤患者症状明显时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因此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房颤的药物治疗不满意,不能根治,抗凝治疗有出血的风险,而且患者的依从性差。根据国际心脏医师协会专家一致声明,维持窦性心律仍然是房颤治疗的最佳目标,肺静脉是绝大多数房颤触发部位,因此针对肺静脉和/或肺静脉窦的消融策略是大多数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的基础,房颤消融术分为射频导管消融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2种。目前采用的射频导管消融术为经典的治疗手段,它的成功率为60%~70%。由于该技术不是专门为肺静脉而设计的,所以面临很多临床问题:介入手术时间长,射频导管消融的结果与术者的经验、手法有很大的关系,学习曲线较长,手术并发症较多,术中部分患者疼痛明显,耐受性差。 而新兴的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是通过冷冻球囊接触肺静脉进行低温消融,使其温度降低,病变的心肌细胞遭到破坏,阻止肺静脉和心房内异常电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房颤的目的。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手术属微创介入治疗,不需要开刀,由于冷冻能量具有的吸附效应而不容易移位,相比射频导管消融,冷冻球囊技术具有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冷冻球囊的设计,可以使得病变组织的损伤更均匀,更透彻,提高远期的成功率,并减少复发。由于冷冻能量的特性,大大减少了血栓形成、肺静脉狭窄、心房食管瘘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尤其是二代冷冻球囊的临床应用,使得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手术已成为目前治疗阵发性房颤及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小于1年)的主要手术方式。 截至目前全球房颤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手术已经突破300000例,遍布全球200多家医院。而我国自2012年阜外医院开展首例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10000余例,主要位于北京、上海等地。交大一附院心内科心律失常组于2014年11月开展西北地区首例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为西北首家开展冷冻球囊治疗房颤技术的医院,目前我院已完成100余例手术,冷冻球囊消融肺静脉的即刻成功率约为95%,随访1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无复发率约为85%,持续性心房颤动无复发率约为80%,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院期待广大房颤患者前来诊治,竭诚为房颤病患带来更优良的治疗方案。 手术操作实际影像资料

发布了文章

预防脑卒中从关注房颤开始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房颤持续48小时即可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左心耳是最常见的血栓附着部位。血栓脱落可导致动脉栓塞,90%是脑动脉栓塞,10%是外周动脉栓塞或者肠系膜动脉栓塞等。持续性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后,左心房机械功能的恢复至少需4周,因此在复律后早期仍有栓塞风险。Framingham研究数据表明,非心脏瓣膜病房颤引起脑栓塞发生率是对照组的5.6倍,心脏瓣膜病房颤则是对照组的17.6倍。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导致脑卒中的风险基本相似。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性和致死率,以及复发率都明显高于无房颤者,同时更容易引起认知障碍和痴呆。 减少房颤心内血栓所导致的脑卒中的发生和致残,关键在于正确评估和治疗。使用抗凝药物可减少脑栓塞的发生,但同时可能导致病人出血的风险,尤其是严重的大出血:胃肠道出血,脑出血。因此,对于房颤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可同时行出血风险的评分,现常用的是HAS-BLED评分,对于出血高风险的患者,并非意味着不需要抗凝,而是提示医生和患者均需加强对出血情况的监测,尤其是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应缩短凝血功能监测的间隔时间,或者应用安全有效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或者达比加群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这样就不需要检测凝血功能!

发布了文章

持续性房颤FACT射频消融模式的优势介绍

Combine整合Fusion+Agilis+TactiCath的房颤导管消融模式给持续性房颤患者带来福音! 自2017年9月开始,交大一附院房颤介入团队与雅培电生理部门合作,整合了以“Fusion动态融合技术,Agilis可调弯鞘管,TactiCath光感式压力消融导管”为组合的房颤导管消融FACT术式,FACT术式经过我房颤中心应用观察,具有以下优势:a.显著缩短房颤导管消融学习曲线b.提高房颤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及成功率c.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射线量应用。 以下就该术式的特点进行介绍。 1.Fusion动态融合技术 术者将EnSite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构建的影像模型与预先取得的左心房CT影像进行融合技术(简称EnSite-Fusion技术),以此指导房颤射频消融,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EnSite-Fusion可提供最为精确真实的LA内膜面解剖细节,可实时提供CT解剖与导航导管关系,从而减少X线应用,缩短手术时间。 通过显示导管与CT模型的距离提示心房贴靠,提高消融成功率(88% vs.69%,);此外,EnSite-Fusion还可提供临床关切的食道外膜面解剖细节,减少并发症,帮助实现左房安全消融。 2.Agilis可调弯鞘管 在有呼吸运动及心脏搏动干扰的情况下,完成呈立体形态的环肺静脉前庭消融线,同时要保证每一点消融的导管稳定与组织贴靠是非常困难的。Agilis可调弯鞘管突破了传统固定弯鞘组合消融导管的复杂操作技法,其鞘管头端双向可调弯设计可指引消融导管到位和贴靠,极大地简化了房颤导管操作技法,有利于稳定消融电极,使得消融电极有效贴靠肺静脉前庭,并能使消融电极连续消融,达到消融更彻底! 3.TactiCath光感式压力消融导管 TactiCath光感式消融导管以光干涉技术为基础,导管在第1、2电极间装有压力感知元件,导管内置三根光纤。光学发生器通过光纤发放白光至头端压力感知元件,当组织贴靠让压力感知元件形变后,经过元件的光折射发生改变,形成光干涉图,光学发生器通过此测算压力角度和大小。相关研究表明:消融损伤大小以及气爆的发生与导管贴靠压力显著相关,消融手术中,持续压力监测是兼顾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总而言之,FACT模式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房颤射频消融模式,更加适合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手术治疗,交大一附院房颤介入团队,已熟练掌握该手术模式,希望给广大房颤患者带来福音!!! 三维射频仪器图 持续性房颤5年患者射频消融成功!!!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