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70020

夏懿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失眠、脱发、肾虚、慢性疲劳综合症等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治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失眠
疲劳
衰老

发布了文章

置顶

马上冬至了,您适合进补吗?

冬令进补是最佳季节  祖国医学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里,人体的生理功能往往随着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所谓“天人相应”。自然界的动植物,特别是谷物类植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人类到了冬季,也同样处于“封藏”时期,此时服用补品补药,可以使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蕴蓄,进而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之说。何谓膏方冬令是进补的最佳季节,进补最佳选择当首推膏方。膏方,又称膏滋方,顾名思义是具有润泽滋补作用之方,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中药传统剂型之一。膏方有良好的滋补功效,能营养脏腑,增强体能,促进健康,抗衰延寿。进补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农历的立冬到第二年的立春期间。​膏方的特点膏方由汤药(煎剂)向浓缩演变发展而来,在我国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载。直至明清时期,膏方的使用与制作日臻完美且更加盛行。至今仍能在清宫医案找到大量的膏方使用记录。比起传统中药,膏方有几大特点:1.服用方便,用开水冲调后服用,也可直接含服。2.膏方纯天然,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口感比任何中药好的多,易于吸收。3.膏方经过精炼,比汤药浓稠,且为大复方,用药可达三四十味,并将贵重药配伍到膏方中。如果掌握得当,疗效比普通汤剂更胜一筹。哪些人适合膏方进补膏方既能补虚,又能应疾,既整体调理,又因人而异,所以分清什么样的情况该吃膏方十分重要。适合应用膏方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六种: 1、慢性病人:常年食用可治病防病  很多人知道膏方是秋冬进补佳品,但不了解膏方其实可以用于长期治病。绝大多数的中药方都可以制作成膏方,首先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另外,膏方的服药方式也省去了病人煎煮中药的麻烦,每次只需要取出膏方化水服用即可,因此,越来越多的慢性病人选择膏方作为长期治疗的方式。  在临床应用上,不但内科病人可服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亦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2、女性:35岁开始宜用膏方  女性也是适宜用膏方进补的重要人群之一。中医认为女性防衰老的调养应从“五七”即35岁开始。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容易发胖,社会工作、家务劳动、子女教育等压力大,容易精血亏损、阴阳失调和衰老。膏方更适宜她们用于调理。  膏方还对很多妇科疾病有调治作用。她表示,难以怀孕的妇女往往月经不调。若经量少、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多属阴虚内热,易上火,虚不受补,可用滋阴毓麟膏养阴清热,为孕育准备条件;若月经量多而色淡、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多属脾肾阳虚、宫寒不孕,则需温补毓麟膏温肾健脾、养血固本。更年期女性也可用膏方滋肾养血、补肾健脾,一定程度减少潮热汗出、烦躁失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妇科手术、分娩后,膏方也是一个不错的进补方式。例如因输卵管阻塞或盆腔黏连不孕做了腹腔镜手术、流产清宫术等,术后康复膏能补肾健脾、益气活血,为孕育做好准备。产后妇女体质虚弱,用产后康复膏补益气血、通络下乳。   3、儿童:遗尿、消瘦、发育迟缓适用  一般来讲,儿童只需要采用食补的方式调养即可。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临床实践表明膏方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儿童三类情况可以采用膏方进补。  首先是儿童遗尿,5-8岁还出现遗尿的小孩子,其他的治疗作用通常不明显,而膏方具有较好的疗效。再者,青春期发育迟缓也可以用膏方调理,特别是到了12-14岁,孩子还是不长个,还没有出现第二性征,可以用补肾健脾的膏方。另外,消瘦、面色萎黄、胃口差、易疲劳、易感冒的孩子,也可以用健脾消食滞的膏方进行调补。  对于儿童这个特殊人群,膏方辅料一般不会用阿胶、龟板,而用麦芽糖取代,这样的膏方不会太补,适宜儿童。   4、老人:可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老年人也是膏方进补的常见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种机能逐渐下降趋向衰退。秋冬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膏方的主要功能就在于进补,基本上绝大多数的老年人都适用膏方。   5、亚健康人群:失眠、抵抗力差适用  现代社会中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长期睡眠不足、休息不当,经常需要应酬、烟酒不断,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体能下降、精神紧张、抗病能力下降。此时也可以采用提高抵抗力的膏方,调节体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6、大病、手术、产后:补元气  对于大病、重病、手术、产后等康复患者,由于大病初愈、元气大伤、各项机能低下,此时及时用膏方进补,有利于元气的恢复,从而加速康复。 夏懿大夫门诊时间:周四上午、周日上午(总院)                                     周六下午(石门路)

发布了文章

立夏养生:睡好子午觉安然度一夏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立夏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一候蝼蝈鸣,蝼蝈也叫蛤蟆,是蛙的一种。这时节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塘畔鸣叫觅食了。 二候蚯蚓出,由于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也从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了。 三候王瓜生,王瓜也叫土瓜,王瓜的蔓藤在立夏时节会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那如何养心呢? 起居养生 立夏后,天黑得晚亮得早,立夏后可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应在23点到1点(子时)阶段入睡,睡好子午觉。 什么叫“子午觉”?在中医上,“子午觉”是养生妙道,子时就是指从23点到凌晨1点,是睡眠的最佳时机,而午时指的是11点到13点,此时要小憩。 子时胆经当令。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养胆经的最好办法就是睡觉。中医讲,“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在子时前就寝,胆汁可得到正常的代谢,胆的功能正常,大脑的决断力也就强了。如果长期过子时不睡,就会耗伤胆气,人的胆子小,做事犹豫不决。 午时心经当令。此时午睡半小时,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能养心。心经旺盛,可推动血液正常运行,使人充满活力。如果午时强迫自己驱除睡意,继续工作,则易耗伤心血、心火上炎,导致心烦失眠,反而影响工作效率。 饮食养生 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应该进食与环境相宜的食物。天气热,人会散热,而体内的阳气浮越在外,体内空虚,若再吃冰冷的食物引邪气入内,就会耗损阳气。 在饮食上,常吃坚果能够有效强心护心。如常吃干果、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坚果,都有助于保护心脏。而由于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造成前文所说的“苦夏”,所以夏季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白菜、苦瓜、丝瓜等。还应多吃些赤色或苦味食物,以养心安神,如小枣、莲子、百合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早晚餐时喝粥和汤类对身体也大有好处,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可健脾祛湿,补养身体。 龙眼 龙眼肉性温、味甘,功能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含多种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对全身都有补益作用。还含有腺漂吟、胆碱等物质,对脑细胞特别有益,有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和抗衰老等作用。 莲子 莲子性微凉、味甘涩,功能养心补脾、补肾固摄。除含蛋白质、糖类、少量脂肪、多种维生素外,还富含磷、钙、铁等矿物质。所含莲心碱有强心降压之功。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中讲究“冬藏夏放”,也就是说冬季要注意营养和能量的积累,而夏季就要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所以,夏季晨练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锻炼虽有利身体,但在夏季不宜运动量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宜,因为“汗为心之液”。由于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所以,要及时补充消耗的能量。建议在炎炎夏季自备一些降温防暑饮品,比如绿茶、绿豆汤、酸梅汤等,都是止渴生津的养生饮品。 按摩养生 ① 拍打心包经解心郁: 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 拍心包经先要按揉腋窝下的极泉穴,极泉穴为心经上的穴位,是解郁的大穴。如果人经常郁闷,就可能在腋窝下长出一个包,这是心气被郁滞的现象。把极泉穴弹拨开了以后,就能逐渐化解了包。如何衡量是否弹拨到了极泉穴呢?当我们弹拨腋窝下的一根大筋的时候,出现无名指和小指发麻的情况,就是弹拨对了。然后在这里多弹拨几下,同时用空拳沿着手臂的中线慢慢地拍下来,就能够化解心郁。 有可能会出现青、红、紫、黑等各种颜色的毒素反应物。我们每一到两周进行一次,能够保证排污口的通畅,这样能够排出心肺毒素。     ② 捋捋膻中穴: 膻中穴是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向来被认为是人体气脉的总机关。人体如有胸闷、咳喘、心悸等症,只需按摩膻中穴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按摩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约5秒,休息3秒。生气时,可以往下捋100下左右,可以达到顺气的作用。 夏懿医生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总院)                                     周六下午(石门路)


发布了文章

寒露养生手册

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生活起居:适时添衣 注意足部保暖俗语有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中医讲“寒从足生”,足部是足三阳经脉以及肾经的起点,如果足部受寒,寒气容易入侵人体,不注意的话会导致旧病复发,尤其是体质虚弱或是本身患有脾胃病、肾病等慢性病的人。建议大家寒露之后尽量把夏季的凉鞋都收起来,不要再穿了。平常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保暖足部之外,还可以利用看电视、休息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预防寒气入侵。另外,晚上还可以用热水泡脚,既能舒筋活血,又能温暖全身,同时还能缓解疲劳 饮食调养:滋阴润肺防秋燥 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干咳少痰甚至毛发脱落、大便秘结等症状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 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 情志调理:登高、赏菊畅情致 秋风萧瑟,由盛转衰,不免让人触景生情,勾起人们心底忧郁的心绪,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此时情绪调养十分重要。 因此,深秋时节,需保持良好心态,安宁平静的心情,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休息时可户外走走,登高、赏菊,畅情志。

发布了文章

关于服用膏方那些事

    膏方一年四季都可服用,但以冬季为最佳。根据“天人相应”理论,即人禀天气之气而生,人体与天地之气息息相关。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不同,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冬季是封藏的季节,天气寒冷,食欲旺盛,腠理致密,人体阳气、阴精均藏而不泻,营养物质能充分吸收、利用和储存。 1.服膏时间:服用膏方一般从冬至起,即头九到六九为最佳时间,连续服用45天左右。如果准备一冬服两料膏方,则可以适当提前,即立冬到次年立春前后,11月上旬到次年2月上旬,连续服用3个月。 2.服膏方法:膏方的服法可分为冲服为主也可调服、噙化。 冲服:即取适量膏方,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后服下 调服:即把胶质黏稠难化的膏方,加黄酒或开水隔水炖热,调匀后服下。 噙化:亦称为“化”,将膏方舍在口中,让药在口中會化,慢慢咽下。 3.服用剂量:一般而言,服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如每日先服一汤匙(约5-10g) 或一袋。病重、体弱者或有滋补作用、药性平和的药物可以多服。病轻、老人、妇女、儿童可少服些。 4.服膏频率:初服者一般采用小剂量,再逐渐增加。每天早晨空腹或晚饭空腹前服一匙或一袋,1周后可增至早、晚各一次。 5.注意事项:服用膏方期间需饮食调和,切忌暴饮暴食。饮酒过度,过食生冷油腻,以免胃肠负担过重,影响膏方的吸收;进补膏方如发生胃脘闷胀,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时,应停服或减少进服数量3-5日,或配合芳香醒脾、健脾和胃药同服;感冒发烧、腹泻腹痛、月经来潮等理应暂停进补膏方数日。 6.服膏禁忌:在服用膏方期间,如误食所忌饮食,常使膏方的疗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膏方时,应忌食生萝卜,因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服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水冲饮,因茶叶能解药性而影响疗效。如患者属阳虚有寒者,应忌食生冷饮食;如属阴虚火旺者,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为哮喘患者,宜忌食虾蟹、腥味等。 此外,急性疾病和有发热者、慢性疾病发作期和活动期、脘腹疼痛、腹泻、胆囊炎、胆石症发作者、慢性肝炎活动期均不适宜服用膏滋方,使原发病情加重。待上述急性疾病治愈后再恢复服用,以免“闭门留寇”。 7.膏方儲藏 袋装膏方:对需经常出差、旅游、上班族最为适宜,平常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每次服用时提前取出一袋,可适当加水冲服。 罐装膏方:膏方应储存在瓷罐中,亦可用搪瓷烧锅存放,但不宜用铝锅、铁钢作为容器。盛膏方的容器一定要洗净、干燥、消毒,不能留有水分。还要密封,如果盖子不密封,可以用封条封好或者用两层塑料袋包好扎紧。 膏方不含防腐剂,江南地区气候偏暖,稍不注意会有霉变,易造成浪费。可以放于冰箱或 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放在温热潮湿的环境中。 服用罐装膏方,应先将汤匙洗净、干燥、消毒。最好放一个固定的汤匙在罐内,不要每次更换汤匙取膏,避免反复将水分带进罐里,导致膏方发霉变质。 夏懿大夫门诊时间:周四、周日上午(总院)                                     周六下午(石门路)

发布了文章

脱发,不仅仅是肾虚

  一到秋天,头发总是大把大把地掉,发际线渐渐后移,头发日渐干枯稀少,轻轻一梳一根根宝贵的发丝从指间滑落。最心疼洗头的时候,看着手中一簇簇头发,瞬间就产生一种快要秃顶的错觉。这样的掉发正常吗?有没有办法抑制或缓解?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与皮肤毛发的关系密切,输送精津于皮毛,对其发挥温养、润泽的作用。肺主气,肺健则行气血,使毛发润泽。肺气不足时,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充足地供给皮肤毛发,则毛发就会显得干燥无泽或灰黄枯焦,甚至脱落。肺好湿润,秋冬季降雨少,空气干燥,燥邪最易伤津犯肺,导致肺燥。因此秋冬季节养护好肺,对防治毛发枯燥、掉发脱发有重要作用。1、情志调理  在古代,犯人要到秋天才问斩。因为秋天的时候,万物会产生肃杀之气,人也会产生这种杀气。所以,古代的战争都会在秋天发动,因为在这个时候,士兵的杀气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正因此,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悲秋的诗篇,像是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现今社会很多人都有这个状况,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夏天都呆在空调房里,该收敛的没有收敛,该散发得气没有散发出去,没有顺应自然之道,气没有收好!结果,一到秋天,自然而然,人很容易觉得伤心,尤其是男性,很容易悲愤激昂。如果能够很好地收养神气,“使秋气平”,让这种萧杀之气能够平和地过去,悲秋的情绪也就不会产生了。此时须及时调整心态,振奋精神,培养乐观的情绪,可有效避免脱发、荨麻疹、牛皮癣等情况的发生。2、起居养生  立秋之后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睡眠养生之道。早睡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建议每晚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此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那么早起是几点起?冬天的极昼变化,夜长日短,早上6:30太阳才缓缓升起,而在夏天时间,5:30太阳就会缓缓升起,所以,秋天的起床最佳时间是5:30-6:30之间。而醒后建议不要立即起床,可以在床上休息半个小时,这个半个小时可以做一下身体的周身运动,伸展腿脚,更有利于身心健康,起床后也会更精神。3、头皮穴位按摩  众所周知,经常按摩头皮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生发。不管是中医、西医,还是网络上的护发达人、美妆达人,都认可按摩头皮的好处。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按摩头皮最有效?关键是穴位!有些人按摩头皮就是心血来潮时抓一抓、挠一挠,没有章法,也很难坚持下去。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穴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可预防各种原因所致的脱发,并有提神醒脑的效果。两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并拢,垂直向下按压,若痛感较强,仅用一只手的中指指腹点按即可。注意要事先剪净指甲,以防破皮。角孙穴:按摩耳朵后面与耳尖齐平凹陷处的角孙穴,有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可以用大拇指指腹轻轻点压,两侧穴位要同时按压时,注意不宜大力按压。翳风穴:用大拇指腹按住头部与耳垂齐平凹陷处的翳风穴,除了能促进头部血流,还可防治脑袋发沉、头痛、眩晕等问题。注意按压不宜太大力。4、饮食调养秋季雨水逐渐少,空气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侯特征,秋季又是肺金当令之时,稍有疏忽保健,易被秋燥耗伤,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皮肤干燥,毛发脱落。4.1润燥首选莲藕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立秋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银耳、菊花、鸭肉、兔肉等,其中莲藕为首选。莲藕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4.2养阴首选蜂蜜进入秋季,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养阴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泥鳅、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果、梨、红枣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中医认为,蜂蜜有养阴润燥、润肺补虚、润肠通便、解药毒、养脾气、悦颜色的功效,因此拥有“百花之精”的美名。蜂蜜是一种非常好的能量补充品,对于缓解疲劳效果显著。蜂蜜可以直接调入温水中饮用,也可以与鲜榨的果汁混合。将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盖蒸熟,能补肺阴不足。4.3补肺首选杏仁萝卜杏仁干姜梨,治咳有效不求医。按中医的理论,时脏对应,秋季属肺。立秋后是养肺、补肺或治疗肺部疾患的最好时节。补肺的有银耳、百合、猪肺、柿饼、枇杷、荸荠等。而其中当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属。杏仁最好与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温热时喝;和猪肺炖汤,也有滋养缓和之效。5、中医师辩证如果脱发量多、病程较久可请当地中医师辩证,口服汤药结合耳穴贴压、穴位拔罐等方法进行综合调理。夏懿大夫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总院)周六下午(石门路分部)









发布了文章

翻来覆去睡不着?您可能是肝气郁结了

    说起失眠,体会过的人一定觉得“痛苦不堪”。夜深人静,辗转反侧,即使身体疲惫,眼睛困倦,可是心智却无比清醒。白天醒不了晚上睡不着,更可怕的是这症状还跟大姨妈一样形成了规律性。失眠类型中临床上所见最多的就是肝气郁结型,约有85%。即各种压力焦虑情绪、长期熬夜所导致,这是现代人的主要问题,尤其出现在年轻白领中,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这种情况? 1  肝气郁结型失眠具体表现: ●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 口干口苦、头晕头胀、胸肋胁胀痛、嗳气 ● 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球有红血丝、,病情严重发展到睡眠时手脚抽筋。 ● 情绪急躁易怒、爱生闷气、处理事情急脾气 ● 舌苔:舌形尖,舌边红 以上情况如果出现2-3条,并且与舌象相吻合,就要怀疑是肝气郁结引起的失眠了。   早在《黄帝内经》即已提到‘’邪气客于五脏六腑‘’导致失眠的病机,并提出‘’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治法。肝气郁结型失眠该怎么调养? 2.1   饮食调养   肝气郁结的人应多吃一些行气解郁的食物,如佛手、柠檬、橙子、柑皮、香橼、荞麦、韭菜、大蒜、高粱、豌豆等,以及一些活气的食物,如桃仁、油菜、黑大豆等,醋也可多吃一些,山楂粥、花生粥也颇为相宜。忌食辛辣、咖啡、浓茶等刺激品,少食肥甘厚味的食物。 2.2  药膳调养 桑椹茉莉茶 桑椹20克,百合20克,茉莉花5克。桑椹、百合用水煎煮,再加入茉莉花,微微煮沸即可,每日1剂,分早晚服食。 作用:补血、安神、解郁。 酸枣仁百合茶 鲜百合500克;酸枣仁15克。提前将百合浸泡1天,再将枣仁炒熟,加入百合与适量的清水,进行煎煮。 作用:每天临睡前喝一杯,安神助眠、美容养颜。抚平精神紧张、兴奋、抑郁、恐惧等情绪,有效改善睡眠。 2.3  运动养生   肝气郁结的人想要一下子转变想法,变得客观,可能不太容易。我建议这类人,在天气晴朗时可多去户外活动活动。动则养阳,阳气充足了,就有了抵御消极情绪的物质基础,如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练练太极拳等,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2.4  中医传统疗法 疏肝理气首选穴位按摩和刮痧   肝气郁结要怎么调理呢?其实,有一个穴位能够帮助我们解除这个烦恼,那就是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按摩的时候,用大拇指点按在行间穴的位置,轻轻按揉3 分钟左右,稍微用力,以感觉压痛为度。如果是懒得用手按,也可以光脚,用一只脚的拇趾去踩另一只脚的行间穴位置,这样时不时踩一下,也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中医辩证   如果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为肝气郁结型失眠,或失眠病程较久可请当地中医师辩证,口服汤药结合耳穴贴压、中药足浴进行调理。 夏懿大夫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总院)                                     周六下午(石门路)


发布了文章

春意浓,防春困

今年的3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春分期间,春光明媚,气候回暖,人们容易感到困倦、疲乏,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民间称之为“春困”。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夏懿那为何会产生春困的感觉呢?中医学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是自然界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季节,人体也通过自身调养,保持自身的生命节律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相协调,人体阳气顺应春气逐渐升发,气血逐渐向外。此时若阳气不足或升发不利,则清窍失养,我们就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整天都是懒洋洋、不够睡的感觉。多吃“咬春”食物,可助力阳气生发现代人作息紊乱,80%的人阳气不足,要养足身体的阳气,首先应从饮食入手,要利用食物的特性来帮助阳气的生发。《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食岁谷”,就是要多吃时令果菜。那么春天的时令菜都有哪些呢?春天开始养阳,要多吃具有阳性的食品如韭菜等,有生发性能的时令菜如青笋、豆芽、香椿、莴苣、葱、豆苗、蒜苗等,有味酸入肝的时令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樱桃等,还有野菜如荠菜,蜂蜜如槐花蜜等等。“慢运动”可解春困,晒太阳生发阳气许多朋友春天容易犯困,解春困最好的方法也是“生阳”,而“生阳”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专家指出,春天的运动方式,更适合选择散步、太极拳、八锻锦、慢跑等舒缓的项目,要避免剧烈运动。到户外踏青,沐浴春天的阳光,把身体的肌肉、关节活动开,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建议大汗淋漓,否则容易阳气外泄。此外,春季多晒太阳,也有助生发阳气。一天中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早上10点到11点间,此时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能让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下午4点到5点间,这时候是紫外线中的α光束占上风,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生成维生素D,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的正常钙化。巧用头部按摩,办公室里醒醒神办公室里空气不流通,工作久了很容易犯困。办公室运动的秘诀,在于选择简单、轻松、短时间可以达到很好放松效果的运动。可以做做全身伸展,以提升专注力,每天半小时。此外,适当的头部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醒脑作用。将手指合拢,指尖轻轻按在太阳穴上,以顺时针方向转6次,再以逆时针方向转6次。将双手并放在额头上,以排列整齐的手指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按压,到额头中线、头顶中线、头顶中央和枕后发际凹陷处(风池穴),重复做6次。将双手并放在额头上,以排列整齐的手指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轻轻向两侧按压,一直到达太阳穴,重复做6次。以双手四指指腹,从后脑枕骨开始,用轻而深的向上螺旋动作按摩头皮,逐渐往上走,一直按摩完整个头皮。感觉头皮已经放松,消除紧张感即可。将两手盖住两耳,手指放在脑后,左右两手的手指要尽量靠拢,接着用四指像弹钢琴一样弹打后脑勺,心里默数36下。最后,做“梳发”动作。方法是将双手十指微屈,由前额发际将头发梳往脑后,一面梳理头发一面摩擦头皮,重复此动作至少10次。

发布了文章

中年男如何不油腻?

这两天,朋友圈都在刷这样一个词语~油腻的中年男人。其实男人到了中年,没有几个不油腻的,更多的是给人直观形象上的油腻。 体重逐年增加,大腹便便,偏瘦的人也有啤酒肚。 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脱发、头发稀疏。 总是在清嗓子,感觉喉咙有痰。 精神不振,头晕困乏,怎么睡都睡不够,懒动,稍微一动就浑身冒汗。 睡觉时鼾声震天。 胃胀,胃难受,多吃点东西就成积食。 大便次数多,溏稀不成形,马桶冲不干净。 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舌苔滑腻、白厚。 浑身是否有黏糊糊的感觉,老感觉不清爽。 看完以后,您中招了吗?然而您知道吗?这一切其实都是体内湿气在作祟。 为什么会有湿气?脾虚!那如何调理脾虚呢?接下来就教您几招: 饮食疗养 脾胃有四怕:生、冷、撑、气;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脾虚、脾不健运,忌油腻、肥甘的食物,比如牛奶、芝士等。在这里再给大家推荐几款药膳调理脾胃。 1.方便简单的山药薏米芡实粥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山药性甘平,气阴两补,是培补中最平和之品,可健脾补虚,滋阴利湿,建议选择新鲜的山药,如果到药房买,建议用干燥后的生山药为佳。 薏米,主要的功效在于健脾祛湿,补肺化痰,和山药同用,相得益彰。 芡实,和莲子差不多,同属莲花科,味甘、涩,都有健脾止泻作用,因其甘能补脾。但芡实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它可以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龄益寿,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 这三种食材可以说是同气相求的好兄弟,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同时又各有侧重。有不方便做在家熬制的朋友可以将三种打成粉(超市既有),平时煮粥加几颗红枣即可。 注:胃寒可去掉薏米;胃热可去芡实换白扁豆,或偶尔换绿豆薏米粥,最祛湿热,对肝旺脾虚,舌苔黄腻的人最为对症。 2.莲子猪肚汤 中医讲究以形补形,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莲子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此菜可健脾益胃、补虚益气,易于消化,常食此汤有益脾胃的功效。 情志调理 肝不郁,则脾不虚,大家都知道“茶饭不思”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克脾胃,导致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因此说,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要发怒,尽量减少发脾气,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活起居 1,中医说脾主肌肉,要想强健脾胃功能,就得加强运动。 2,不宜在潮湿的环境里久留,在阴雨季节要注意避免湿邪的侵袭。这类体质的人平时还应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血压。 3,嗜睡者应逐渐减少睡眠时间,多进行户外活动,让日光使得身体机能活跃起来。 4,洗澡应洗热水澡,适当出汗为宜;穿衣尽量保持宽松,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主,这样有利于汗液蒸发,祛除体内湿气。 5,注意保暖.湿遇温则行,遇寒则凝.寒凉的天气不利水湿在体内运化,常伤及脾胃,因此痰湿体质在寒凉的天气症状较为明显。 中医传统疗法 拔罐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能有效祛除体内湿邪。通常丰隆、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有利湿作用。具体功效又有所不同,丰隆偏于健脾祛痰,阳陵泉偏于祛除肝胆湿热;阴陵泉偏于祛脾胃之湿。另外,足三里、商丘等穴也有一定的健脾化湿作用。 艾灸有温阳化湿的功效,一般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穴、脾俞穴、太白;坚持每日一次,每次每穴3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佳,坚持一段时间,效果相当显著。 中药汤药调理 如果身体湿气比较重或伴有寒湿、湿热等复杂情况,可请当地中医师辩证,口服汤药进行调理。 夏懿大夫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总院) 周六下午(石门路)

发布了文章

中医特色外治法(二):督灸疗法

【何谓督灸】 督灸即在督脉上艾灸,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之一,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出人体自身的阳气。督脉可以沟通全身经络,通过艾灸督脉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发挥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为什么要督灸】 督脉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简单说就是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把这些阳气输送、布散到全身体表的肌肤之处,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 督脉上行至脑部,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头顶,与肝肾关系密切,督脉之海空虚使头部气血供应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督脉沿脊柱上行,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 督脉主司生殖,督脉阳气虚衰,推动温煦固摄作用减弱,则背脊畏寒、小腹坠胀冷痛、痛经、宫寒不孕、性冷淡、腰膝酸软。 【督灸适合哪些人】 1.虚寒性疾病 中医体系,疾病分类里比较常见的是虚、实、寒、热。"虚"是身体里有益东西减少,常表现身体疲乏、懒散,打不起精神,没有胃口等。寒是冷的意思,感觉怕冷,穿的总比别人多,或腹部、手脚等部位发凉,用热水袋捂一会儿,感觉会舒服,严重时如从冰里透出来的冰冷感。 具体适应症: 泌尿系统:慢性肾炎、慢性肾衰、复发性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等。 呼吸系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消化系统:慢性胃肠炎,腹痛、腹泻、胃痛、食欲不振等。 妇科疾病:宫寒、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调养、盆腔炎等。 风湿及骨伤科:颈、腰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肩周炎等。 2.阳虚体质、气虚体质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长期工作劳累熬夜,饮食上吃太多凉性的食物、频繁过度的使用抗生素还有越来越多的空调病,这些都大大消耗了人体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阳气。所以人们才会感到身体越来越疲惫,精神越来越消沉,工作没有激情,这些都在暗示人们身体的消耗的阳气越来越多,而不注重补充才会导致一系列的情况出现,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症状在现代医学上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但是通过艾灸督脉这种物理性的调理,不仅可以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预防与保健的作用,这也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治未病”的保健养生思想。 3.女性 女性按照中医的思想,属阴性体质,因而相比男性来说,阳气往往不足,这也就导致女性往往易患寒性疾病,如往往手脚冰凉,痛经等等,这些基本都是因为阳气不足不能温熙四肢、脏腑,以至于寒邪凝滞在这些部位导致疼痛不舒。 艾灸督脉可以让你的阳气在体内慢慢积聚起到大补阳气的作用,使之到达体表起到御邪防病,在内到达全身各处起到温通经脉、温熙脏腑的作用。对女性面部的黄褐斑、雀斑、痤疮等各种随着衰老的出现的症状,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4.特殊状态:产后 女性以气为本,以血为用。而分娩是一种剧烈的生理过程,分娩中大量的出血和剧烈的疼痛往往会损伤人体的气血。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产后元气大损,阴血骤亏,百脉空虚,又多瘀血,故有“产后多虚多瘀”的说法。 督灸作为一种外治方法,能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补益气血的作用。应用艾灸方法进行产后调理,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诸多不适症状,这是和女性产后多虚多瘀的病理生理特点相适应的。 【督灸后注意事项】 1.饭后一小时内不宜督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2.督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4小时内不宜洗澡。 3.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忌喝冷水、冰水和绿茶。 4.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必要时可在涌泉穴进行穴位敷贴或温水泡脚。 5.督灸期间应忌食腥、膻、辛、甘、油腻、寒凉之品,如酒类,水产品,羊肉、鸡肉、狗肉,黄瓜、韭菜、香菜、辣椒等。 夏懿大夫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总院) 周六下午(石门路分部)

发布了文章

中医特色外治法(一)耳穴疗法

【耳穴贴压疗法】 简称压丸法,是用磁珠刺激耳廓上的穴位,以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镇静止痛的作用。该疗法简便易行,能持续起到刺激作用且安全无副作用,适用于年老体弱、儿童祛痛和不能坚持每日就诊者。 【疗程】 初诊病人或痛症病人每贴压一次,可在穴位上放置2-3天。病情好转或巩固疗效,可在耳穴上放置5-7天更换一次。 【按压具体方法】 贴压期间嘱患者自行按摩2-3次,每10-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进行下一疗程。 直压泄法:食指、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候至有沉痛胀痛感时,持续按压20秒,停歇10秒,再按20秒钟。适用于实证、痛证患者。 旋转压法:指腹顺时针方向旋转轻轻揉压,候至稍有胀痛或刺痛后,每穴按压1-2分钟。适用于虚证和年老体弱者。 点平压法:指腹按压丸药,候至有轻度胀痛时,每穴以0.5秒钟的速度间歇按压1~2分钟。适用于一般体质或虚实不显者。如失眠、头昏。 【注意事项】 耳廓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不宜用。 夏季湿热,耳穴压丸宜2-3天。 对普通胶布脱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夏懿大夫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总院) 周六下午(石门路分部)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