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089189

孟强

乌镇互联网医院

本人自2012至今在安丘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工作,擅长急性阑尾炎、胃癌等疾病的诊断治疗。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过敏反应
高血压
癌症
便秘
感冒
肥胖
感染
抑郁
发病




发布了文章

含乳饮料营养价值大不如牛奶部分含糖量高

来源:北京晨报  牛奶、酸奶作为日常营养的重要来源,一直备受消费者欢迎,此外,市面上的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同样消费量惊人,不少消费者将这些产品作为补充营养来源。很多市面上常见的商品,也在极力迎合消费者的需要,比如娃哈哈旗下的营养快线,标着“健康营养一线牵”字样,钙多多、锌多多产品标为“营养酸奶饮料”。事实上,这些产品都是“含乳饮料”,类别也已经体现在包装之上,像娃哈哈的AD钙奶,完整名称是“AD钙奶饮料”,营养快线则是“水果牛奶饮品”。按照国家标准,含乳饮料是饮料,而不是奶。此外,含乳饮料一般都有白砂糖等,属于含糖饮料,且部分产品含糖量较高。    为孩子购买奶饮料补充营养很常见  在商场、超市里,牛奶和奶制品所在的区域经常是人流密集,不少家长或老人带着小朋友一起选购,选购范围既有牛奶、酸奶,也有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在电商平台,稍一搜索,各种带着“奶”字的产品映入眼帘,其中,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销量巨大,像娃哈哈旗下的AD钙奶在京东的评论数超过36万,娃哈哈营养快线的评论数超过4.6万。  消费者选购牛奶,大多是为了给家人亲友更好地补充营养。但带着这种目的选购奶饮料的,同样不在少数,“买给宝宝喝的,宝宝喜欢喝”,“买了好多次了,孩子很喜欢喝”,“女儿最喜欢喝,有营养口感也好”,“给朋友孩子买的”,“老婆怀孕了,买给老婆喝的”,“给老人买的”……类似的说法,在消费者中间十分常见。从中不难发现,儿童是这些产品消费的主力,其中更有甚者,用奶饮料来替代正餐。    “含乳饮料”是“饮料”不是奶  然而,一些消费者可能并不清楚,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都属于“含乳饮料”,并不是奶。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家云无心曾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含乳饮料’本质是饮料。牛奶只是配料之一,不可将含乳饮料与牛奶相比”。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含乳饮料执行的是与牛奶、酸奶等不同的国家标准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如果消费者注意看相关产品的包装,都可以发现“产品标准号:GB/T 21732-2008”或类似文字。只要是这个产品标准号,无论包装上怎么写,它们都属于饮料而不是奶。  国标《含乳饮料》中规定:“含乳饮料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及适量辅料经配制或发酵而成的饮料制品。含乳饮料还可称为乳(奶)饮料、乳(奶)饮品。”含乳饮料包括三种: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还可称为酸乳(奶)饮料、酸乳(奶)饮品。可见,大家常喝的那些产品都被包括在内。    “含乳饮料”容易误导消费者  实际上,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是看到广告宣传这些含乳饮料有营养,才给家人购买。而一些含乳饮料的包装,也的确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是奶或是富有营养。  例如,娃哈哈旗下的钙多多、锌多多、爽歪歪等,包装上都标着“营养酸奶饮品”;娃哈哈天猫旗舰店中,钙多多、锌多多、大红枣枸杞酸奶饮品的产品名称标着“酸奶”字样;娃哈哈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中,其乳酸菌饮品的介绍中出现了“儿童奶”字样;娃哈哈官网上,大红枣枸杞酸奶饮品、芒果酸奶饮品的宣传语写着“你的元气早餐”字样;营养快线的包装上写着“健康营养一线牵”字样,宣传语中甚至宣称“比果汁更好喝,比牛奶更营养”。  另外,尽管含乳饮料包装上标着“饮品”“饮料”字样,但有些产品包装上这些字样设计得比较小,例如娃哈哈的AD钙奶饮料,“AD钙”的字号远远超过了“AD钙奶饮料”,而营养快线包装上的“牛奶饮品”字样也不够醒目。  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者KellyWeaver在公众号“全民较真”中的科普文章中透露,含乳饮料经常有意无意在宣传上让人误以为酸奶。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规定: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应真实、准确,不得以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含乳饮料”营养价值大不如牛奶  那么,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如何?儿童、老人、孕妇饮用含乳饮料,能不能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  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者KellyWeaver在前述文章中透露,含乳饮料的奶含量相比酸奶大打折扣,营养成分也大幅缩水。“含乳饮料的钙含量通常只有真正酸奶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一都不到;蛋白质含量也很低,哪怕有额外添加的大量乳酸菌提供蛋白质,通常也只能达到真正的酸奶的三分之一。”  云无心曾在科普文章《含乳饮料有没有营养?》中谈到,“含乳饮料含有一部分牛奶和果汁。以‘营养快线’为例,30%的牛奶和10%的果汁,此外有一些糖,以及营养价值可以忽略的食品添加剂与水。也就是说,100毫升这样的含乳饮料,就相当于30毫升牛奶加10毫升果汁,以及60毫升5%的糖水。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它显然比100毫升白水,或者100毫升其他碳酸饮料要‘有营养’得多。”云无心认为,“拿它与500毫升牛奶或者500毫升果汁相比,自然就大有不如。厂家把它‘营销’成‘可以代替早饭’,可以算是忽悠了。”    部分含乳饮料含糖量较高  含乳饮料的配料表中,白砂糖通常位于第二位,含量仅次于水,因此多数也属于含糖饮料范畴。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在科普文章《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中介绍,一般碳酸饮料、果味饮料、茶饮料等的含糖量基本超过5%,像可乐、汽水等的普通碳酸饮料含糖量约为10%,茶饮料约为5%-10%,凉茶饮料约为9%。  由于我国尚未强制规定企业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糖含量,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鉴定饮料中含糖量的一个简易办法就是,参考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越低,含糖量越少。像娃哈哈AD钙奶每100克含有4.5克碳水化合物,营养快线每100克含有碳水化合物6克,钙多多每100克含有碳水化合物6.5克,而娃哈哈乳酸菌饮料每100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达到了10克。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者KellyWeaver在前述文章中建议,对于乳酸菌饮料,可以将每100毫升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去1-2克,来粗略推断真正添加的糖含量。    减少含糖饮料更能促进儿童健康  如今,减糖成为全球营养共识,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提出,要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的摄入量,成年人和儿童应将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进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约25克会有更多健康益处。“游离糖”主要指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含糖饮料中添加的糖也属于游离糖。  近年来,我国开始积极推进减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便首次加入糖摄入量限制: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并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近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中,对少年儿童的零食核心推荐均包含“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而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中提到,近年来,我国儿童的含糖饮料饮用量在显著增加。报告建议加快营养立法,推动制定相关政策,包括限制含糖饮料广告、促销;在含糖饮料上添加警示标识;对含糖饮料征税,降低儿童对含糖饮料的消费;开展我国儿童含糖饮料及添加糖消费状况的专项调查等,以遏制我国儿童含糖饮料摄入量的上升趋势,减少含糖饮料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发布了文章

吸氢气真能“治百病”?生物安全性有待验证

来源:羊城晚报  高血压、抑郁症、失眠……甚至癌症,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种“吸氢气”的疗法能对这些病征有治疗作用,你相信么?氢气是种易燃气体,吸入人体真的有如此“神奇”效果?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吸氢气治病,是确有其效,还是一种心理作用?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氢气疗法”正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而氢气所具有的选择性抗氧化特性,正是所谓的“治百病”的关键所在。    人为什么生病?    主因是肌体氧化还原失衡  想要了解氢气为什么能够治病,先得从人为什么会生病说起。  要知道,人体时刻都与周围的环境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譬如细菌、辐射等,原来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受到了损伤,从而出现了组织器官机能、代谢和心态结构上的病理变化,从而出现了临床症状和体征。  当人体的细胞被氧化后,就会形成氧化损伤。从医学上来说,就是由于内在、外在的因素,致使体内的自由基大量暴发,这种暴发现象,被称为氧化应激。  自由基是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者分子,自由基本身是维持正常生命所必需的物质。自由基反应则是能量代谢的基础。当人吸入氧气、吃进食物后,能量物质和促进能量转化的物质就在体内进行氧化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人体体内的自由基不断产生,也会不断被清除,被维持在一个正常生理水平上。一旦自由基过多或者过少都会给机体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伤害。  当细胞的氧化程度超过了细胞自身对氧化物进行清除的抗氧化能力之后,就会形成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也就是氧化还原失衡。过多的自由基尤其是其中的毒性活性氧,便会开始攻击生物大分子,造成组织细胞损伤。因此,氧化损伤是引起各种疾病发生、肌体衰老的根本原因。以人体炎症的治疗为例,一般认为,清除氧自由基正是缓解炎症反应最根本的方法。    治病原理:    氢气可清除人体毒性自由基  国内肿瘤专家、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荣誉总院长徐克成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氢气疗法”是一种正在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的新疗法,“吸氢气”究竟能对多少疾病有效、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有无副作用等问题,医学界已开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  徐克成介绍,不管人体患上了哪种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体内毒性自由基的出现。自由基(活性氧)分为好坏两种,日本科学家已发现,氢气能够专门清除坏的自由基。因为氢气最典型、最重要的一个化学性质就是具有还原性,可以选择性地中和毒性自由基。而从疾病发生机制上来分析,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的最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氢气既然是一种选择性抗氧化物质,就很有可能对人类大部分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为什么氢气会具有选择性抗氧化的特性?原来,氢的还原性相比细胞代谢过程中的各种还原剂来说非常弱,根据氧化还原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所以,在正常的细胞代谢过程中,氢基本上不会产生作用。但是,如果是在非正常的细胞中,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肿瘤组织细胞中,因为产生了大量自由基,导致正常的代谢反应不能进行,因而其他还原物质不足,于是就给了氢与自由基发生化学反应的机会,结果就是抵消掉自由基中的不成对电子——大部分自由基的不成对电子来自于氧原子——它们便能够与氢发生反应产生水这一稳定的物质,而失去氧原子的自由基也在这一过程中变成了稳定的物质。    副作用小,    因为氢自身性质不活泼  在广东省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里,记者看到,这里设置的15部“吸氢机”旁的座位上都坐满了鼻子中插着气管“吸氢气”的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机器只需要加入纯净水或者蒸馏水,就可以将水电解成为含量为66%氢气和33%氧气的混合气体,病患只需深呼吸,将气体吸入体内即可完成一次疗程,每次“吸氢气”疗程时间至少在一个半小时以上。现场一位62岁的陈姨告诉记者,她数年前被确诊为胃癌,经过一系列放化疗治疗后,整个人变得极为虚弱,从今年8月初开始吸氢气之后,她发现身体情况有了明显好转。“第一次吸氢气之后,回到家就是大汗一场;坚持吸了三次后发现,原本一小时醒一次的睡眠有所改善,原本乌青的脸色也有好转,并且体力逐渐恢复,现在已经可以每天到小区里散步了。”另一位阿伯也告诉记者,他在四年前得了肝癌,后来做了切除手术,没想到去年又复发。在被推荐吸氢气后,最明显的改变就是睡眠变好,精神好了很多。  原来,在抗肿瘤方面,肿瘤细胞壁比正常细胞会产生更多的活性氧,影响着细胞的增殖、DNA的合成以及血管生成等,并且氧自由基作为“第二信使”,在细胞内信号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诱导和维持癌细胞的致癌能力。此时,氢气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就具有了治疗肿瘤疾病的潜力。而且科学家们发现,与其他抗氧化物质相比,氢气能够轻易通过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到达所需部位进行还原反应,有选择性地清除氧自由基,同时由于氢气本身性质不活泼,因此不会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的损伤和新陈代谢的紊乱。    进展迅速,    但生物安全性有待验证  氢气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75年。当时,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连续呼吸8个大气压97.5%氢气14天,高压氢气可以有效治疗动物皮肤恶性肿瘤,并认为这是通过抗氧化作用而得到的效果。  此外,2001年,法国潜水医学家也证明,呼吸8个大气压高压氢气还可治疗肝曼森血吸虫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首次证明氢气具有抗炎作用,并提出氢气与羟自由基直接反应是治疗炎症损伤的基础。  但上述研究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这主要是因为高压氢难以作为一般临床治疗手段。  直到2007年,日本医科大学太田成男教授采用浓度为2%的氢气治疗动物脑缺血的试验取得了成功,并且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氢气疗法”才终于引起全世界的瞩目。2007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氢医学”的元年。  此后,氢气生物学研究开始兴起,美国、日本和中国是目前研究氢气医学生物学效应最多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几十个研究机构参与。  在我国国内,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孙学军被认为是最早引入氢气疗法的人,也被称为“中国氢医学第一人”。孙学军教授表示,他长期从事气体效应研究,但他也是在2007年看到了太田成男的研究成果后,才开始对氢气的医疗效果做研究的,并逐步发现此疗法确有其用。  如今,国内医学界对于氢气生物学研究的成果不断增多。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涉及“氢医学”课题数量为例,在2007年,涉及“氢气”的课题都与能源有关,而在2007年后,“氢气”与各类疾病的医疗效果的论文数量大量出现,涉及精神疾病、心脏疾病、癌症等多个领域。一些院士也开始对“氢医学”展开了研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还率领课题组完成了《氢气治疗肝脏损伤研究》,并在国际著名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发表。  201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发现氢气对慢阻肺有疗效,在参加世界胸科大会时他的发言指出,“氢分子主要针对慢性疾病,最基本的是抗氧化应激的加强作用,不是单纯修复作用,有利于机体恢复,理念是对因治疗而不是对症治疗”。  2014年3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氢分子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也宣布成立。  不过,目前而言,“氢医学”仍然处于基础和临床研究阶段。徐克成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公益性工作室,收集尽可能多的临床案例。因为有专家指出,虽然氢气已经被发现对不少疾病有效,但是这种效果的生物学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临床效果还需要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比如来自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董文彬、郑高利就曾经撰文指出,目前尚不能完全证明氢气的生物安全性,对于氢气治病的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重点提醒:    不建议自行“氢治疗”  文章至此,有一点尤其值得提醒:使用氢气治病,还是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操作,绝不可以随便使用。  比如那些日常用于氢气球中的氢气,就不建议用来治病。对此,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林信涌表示,正常供人体吸入的气体,必须经毒理及生物相容等安全测试合格方可使用。即使用水电解可以产生氢气,如果相关设备零件采用非医疗级的,亦会存在风险。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教授魏佑震也对此表示,用于氢气球的氢气通常是工业用氢气,其来源不一定是水电解生成,可能会有其他气体掺杂,纯度不够,所以不适宜人体吸入,更不利于治病。

发布了文章

食用海藻知多少

来源:中国医药报  海藻是生长在海洋中的藻类的统称。海藻属于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也是自古以来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海带、紫菜、裙带菜、羊栖菜、海白菜和海洋硅藻等都是常见的海藻。  常见的海藻食品  我国是海藻养殖大国,占世界海藻产量的一半以上。市场上常见的可食用海藻食品有两类:一类是海藻直接加工食品,主要是经过净化、软化、熟化、杀菌、脱水、成形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海藻制品,可直接食用或复水后食用,如市场上流行的休闲食品海苔即是紫菜加工产品。另一类是以海藻为原料,提取其中有效成分,或以海藻的简单加工品作为添加剂生产食品,如褐藻胶、卡拉胶、琼脂等。  营养价值丰富  相对于陆地植物,海藻含有更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天然色素、多糖、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碘、铁等多种矿物元素。海藻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一般海藻的纤维量约为干重的30%~65%,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紫菜,可促进肠道健康;海白菜含有丰富的铁;角叉菜含有丰富的锰、锌。海藻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2、B12、C和E等。适量食用海藻,能补充陆地果蔬缺乏的营养元素,确保营养均衡,促进身体健康。  科学选购和食用  海藻食品种类繁多,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建议通过正规渠道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海藻一般以鲜品和干货形式售卖。购买新鲜海藻产品时,应选择形态完好、色泽均一、韧性强的,并需低温或盐渍保存。购买干货海藻制品时,建议购买预包装产品,放置在清洁、阴凉、避光处保存,防止吸潮和营养损失。海藻干制品一般浸泡复水后食用,如果软糯没有韧性说明其已经变质。  海藻由于含有丰富的碘,如果孕妇在孕检中发现甲状腺激素偏高(甲亢),宜少食海藻,减少碘的摄入,或选择脱碘类海藻食品。

发布了文章

女人为何容易被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盯上?

来源:环球网  现在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深受甲减困扰。患者忧心忡忡地来到内分泌科询问:“我的甲减能治好吗?”“会不会影响怀孕?”“我的身体会不会受到很大伤害?”  在医学上,甲减的全称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指的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减少或者激素作用下降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容易患上甲减。  1. 甲减降低成人身体机能  甲状腺是位于人体颈部的一个小小的内分泌腺体,它形似一只蝴蝶趴在喉结下方的气管上,两只翅膀贴在气管的两旁。其体积虽小,作用却很大。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部汽车,那么甲状腺就是发动机,它主宰了人的生长发育和几乎所有的生理代谢。可以说,没有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人体就如同没有发动机的汽车。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发生在人的不同年龄段,所造成的健康损害也不一样。  人在未成年以前发生甲减,不仅影响生长发育也会影响智力发育,比如,婴幼儿甲减会出现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非常重要,备孕的女性和孕妈妈的甲状腺功能需要处于一个良好状态,这就是怀孕早期要筛查甲状腺功能的原因。  人在成年后发生甲减,主要后果是会使身体机能下降。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是通过体检或者意外发现病情。当甲减继续发展,人体的代谢持续降低,就会出现明显不适,比如没劲儿、怕冷、浮肿、体重快速增加、记忆力减退、肌肉关节疼痛僵直、月经失调、心跳慢、心律失常、贫血、高血脂,还有人会出现打鼾(睡眠呼吸障碍)、肝肾功能损害、肌肉损害等。出现甲减,如果不及时诊治,任其加重,严重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甚至导致死亡。  2. 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  是什么引起了甲减?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发病,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多见于30岁至50岁女性。其他引起甲减的原因还有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炎等等。  “桥本病”的发生,与身体的自身免疫紊乱密切相关,它可以和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出现。同时,它也有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跟遗传相关,如果近亲属患病,那么你的患病风险就会较高。这种病不是因为碘吃得过多或者过少造成的,所以补碘或者禁碘都不能预防和治疗“桥本病”。这种病之所以出现女多男少的特点,很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等女性激素有关。  确诊甲减一定要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也就是常说的“甲功三项”“甲功五项”。甲状腺功能检查至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脑部的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它的作用是刺激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甲减的时候为了刺激甲状腺产生更多的激素,TSH就会升高,TSH越高说明甲状腺激素缺得越多;二是甲状腺激素,分为T3、T4,由甲状腺细胞产生后进入血液,大部分甲状腺激素会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甲状腺球蛋白)抱团,没有跟蛋白质抱团的叫做游离T3、游离T4,游离T3才是真正发挥生理作用的部分。  除了甲状腺功能检查外,还有两项检查很重要。一是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这两个抗体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标志,患者的其中一个抗体或者两个抗体明显升高,是确诊“桥本病”的重要指标。抗体的高低反映了当前身体免疫紊乱的状况,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或者方法可以降低它。单纯抗体升高而没有出现甲状腺激素下降的人,除非特殊情况(如备孕、孕期等),一般不需要治疗。二是甲状腺超声检查,超声是检查甲状腺形态的最佳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甲状腺的大小、血流、有无结节,以及周边淋巴结的情况等。  3. 甲减患者需终身服药  经医生诊断,确定患上甲减的患者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甲减治疗的原则就是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过去我们使用动物甲状腺组织提取的甲状腺片,现在则使用人工合成的左甲状腺素钠。后者效果稳定且安全,是目前甲减治疗的首选。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的结果来调整药物剂量。  为了让药物充分吸收,需要空腹服药,与早餐的最佳间隔时间为1小时;如果无法做到,可以选择晚上睡觉前服药,具体情况请遵医嘱。  大多数甲减病例是不能被治愈的,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服药,即便检查结果正常后也不能停药。这就像汽车需要不断加油,停药就是不给身体加油,甲减症状会再次出现。  此外,药物的剂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甲状腺本身病变加重、生了其他病、怀孕等,都会影响身体对药物的需求量。甲减早期,多数人不会有特别明显的不舒服,靠自我感觉来判断药物剂量合不合适并不准确。所以,甲减患者需要规律复查甲状腺功能,确保药物剂量合适,复查时间长短可咨询自己的内分泌科医生。  4. 补甲状腺激素会不会补成甲亢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  首先,补充甲状腺激素会不会有副作用?不少患者谈激素色变,担心长期吃药会长胖、引起甲亢、损害肝肾、对胎儿不好。其实,甲状腺激素不是长胖的激素,它帮助人体新陈代谢,缺乏它才会导致体重增加。现在使用的左甲状腺素钠片是人工合成的四碘甲状腺原氨酸钠,跟人体产生的甲状腺激素相同,进入体内后经过转化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左甲状腺素钠不会引起肝肾功能的损害,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也不会造成甲亢。  孕妈妈需要有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才能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所以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备孕女性和孕妈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是益于怀孕和胎儿发育的。  其次,需不需要食补?需不需要避免运动?我们认为,甲减患者补足了甲状腺激素就是正常人的状态,不必时刻将自己当做病人对待,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好。  第三,甲减患者能不能怀孕?患了甲减是可以生育的,但需要注意:备孕前检查甲状腺功能,配合医生将甲状腺功能调节到最适合怀孕的状态;孕期根据医生的要求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调整治疗。特别提醒,有“桥本病”的女性也要在备孕前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及时咨询内分泌科和产科医生。  在临床上,甲减尤其是孕期甲状腺功能不足很常见,它并不可怕,不必过度忧虑,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及时咨询专科医生,积极对症治疗,才是正确的应对之策。





发布了文章

日常生活要当心感冒发烧也可能会诱发尿毒症

来源:北京晨报网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很多人易患感冒发烧,而小小的感冒发烧却隐藏着不小的风险,其中一大风险即是肾脏病。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是10%,全国有150多万的肾脏病患者。由于肾脏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隐匿性很强,有很多病人未能及时发现自己患上肾脏病,因此肾脏病也被称为“隐形杀手”。早发现、早治疗,注重预防,对于肾脏病的诊疗来说意义重大。关于肾脏病及其防治,北京中研医院管理中心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肃季教授进行了专业分析和解答。  中医的“肾”概念与西医不同  提到肾脏病,首先要说到肾。对于“肾”,虽然大家并不陌生,但理解可能并不准确和充分。王肃季教授介绍,在对“肾”的认识上,西医和中医有着很大的不同。从西医角度来说,“肾”是指人体器官“肾脏”,主要起到排毒功能,即把身体代谢的毒素通过血液输送到肾脏,然后由肾脏排出体外。如果肾脏受损,毒素在体内积蓄,就会造成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中医的“肾”并非仅指肾脏,而是一个系统性概念。《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肾分为肾阴和肾阳,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源泉,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两者相互依存,维持动态平衡。  “肾”出现问题就是“肾虚”  如果“肾”这个系统出了问题,就是中医所说的“肾虚”,王肃季教授说,“肾虚”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肾虚的主要表现是肾阴虚、肾阳虚以及阴阳俱虚。  王教授表示,肾阴虚的症状是头晕、失眠、耳鸣、遗精、盗汗、腰酸、焦虑、健忘,以及造成乏力等亚健康状态的一系列症状。  肾阳虚的症状是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手脚发凉,严重者夏天都穿棉鞋棉裤;浮肿,严重者出现胸水、腹水;性功能障碍、遗精;泻泄、脱发、精神疲惫等。还有患者出现阴阳俱虚的症状,即阳虚和阴虚两种症状都具备。  “补肾”是治疗肾病的基础  中西医对肾病的概念和理念不一样,治疗原则和方向也会不一样。王肃季教授介绍,西医主要用激素和透析方法治疗。其问题是激素的副作用大,长期服用可导致各种身体问题。而透析的方法等于把肾脏放弃,导致肾脏的功能丧失。一旦透析,病人就没有尿了,可导致肾萎缩,这意味着将来可能要换肾,而换肾则可能出现排异反应。  王肃季透露,中医认为,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必须要保两个“本”:一个是先天之本——肾,一个是后天之本——脾胃。《黄帝内经》中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藏精,精气是生长发育的基础,包括父母所给的“先天之本”和源于脾胃运化水谷所产生的“后天之精”。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本。  王肃季教授指出,肾虚了,说明先天之本已经亏了。中医强调“实则攻之,虚则补之”,不管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均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辨证施治,进行“补肾”。肾气补充足了,阴阳达到平衡,身体就能恢复健康。  感冒发烧竟会引发尿毒症  除了存在中西医的不同理解之外,肾病的隐蔽性也不太为大家所了解,王肃季表示,比如小小的感冒发烧就有可能导致尿毒症。  王肃季教授曾经接诊过这样一位患者,该患者是一位24岁男性,突然高烧40摄氏度,持续一周都没有退烧的迹象,于是到医院进行检查,想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一检查才知道,患者的肌酐值已经达到了1400,被诊断为尿毒症。医院的医生就让他做透析,但是这位患者害怕透析带来的痛苦,而且高额的透析费用,家里也承担不起,准备放弃治疗。后来,该患者在家人陪同下,找到北京中研医院管理中心东城中医医院王肃季教授治疗。  王教授透露,该患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面黄肌瘦,身体特别虚弱,一副马上就要晕倒的样子。听患者诉说了自己的病情,王教授得知他经常发烧感冒,给他开了一周的中药调理,要求下周再来复诊。患者吃了一周的药后,感觉身体情况有所好转。复诊时,王教授看了患者的身体情况后,又开了两个月的中药。两个月后,患者去医院检查肌酐情况,肌酐值已经降到了1000。  第二次复诊的时候,患者告知王肃季教授自己的肌酐下降了,身体也恢复了很多。王教授又根据他的身体情况和检查资料,开了两个月的中药。第三次来复诊的时候,患者已经更加开朗了,身体恢复也很不错,肌酐值降到了800左右,这让患者和家人感到非常高兴。  慢性肾炎是尿毒症首要原因  对于尿毒症,王肃季教授表示,尿毒症是各种慢性肾病的终末疾病。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但是与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下面几大原因易诱发尿毒症:  1、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都将是尿毒症,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是首要原因,在导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肾炎占55.7%;其他如肾脏感染、器质性炎症等,都可以引发尿毒症。  2、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引发尿毒症。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男性为0.23%,女性为2.37%。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尤以育龄已婚妇女为常见。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是尿毒症发病原因的第二位因素,占21.2%。  3、高血压病人中,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同样属于引发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我国1998年的统计显示,高血压病人占总人口的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其中有15%的人会成为尿毒症患者。高血压能引起肾功能损害,进而发展到尿毒症阶段,而且又可引起诸多并发症。  4、糖尿病肾病治疗不当亦可引起肾衰——尿毒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该病症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病程延长,患者会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中医治疗尿毒症有独特方法  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尿毒症已经成为“不治之症”,一提到尿毒症,就会联想到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治疗价格昂贵,大多数病人难以承受。对许多患者来说,选择中医治疗能够减轻不小的心理、生理负担。王肃季教授表示,中医早已有对尿毒症的记载,在治疗方面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对于一些不愿透析或者不适宜透析的患者,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据王教授介绍,中医认为,尿毒症是由于肾衰竭、代谢产物排泄障碍所产生的一种中毒症,与肝、脾、肾有密切关系。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如肾气不足,精气外泄,就容易出现排泄障碍。“脾为后天之本”,起到运化作用,“胃为水谷之海”,纳水谷为生化之源,对运化起到重要作用。患者由于肾阳衰弱,真阴亏耗,肾功能低下,或脾气亏虚,水谷运化无力,致使肾脏血液供应减少,故形成尿闭。  ■小贴士  生活习惯别小瞧,引发肾病不得了  1、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不要小看感冒发烧。有时退烧后,感冒好了,链球菌感染并没有好,如果侵害肾小球引起肾炎而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小孩子发烧,眼睛浮肿,最好查一下咽部是否充血,扁桃体是否大,尿是否有蛋白。  2、患糖尿病时间比较长可能引起糖尿病性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肾功能综合征。常年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高血压性肾病,造成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红斑性狼疮、过敏性紫癜可能引发红斑性狼疮肾、过敏性紫癜肾,以及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有相关疾病者应注意防范。  3、肾阴虚、肾阳虚对肾脏有损害,要及时治疗。房事过度、熬夜都对肾脏有损伤,要注意节制。  4、长期饮酒,吃海鲜造成尿酸高,容易引发肾功能损害,有时还会被误认为是痛风,造成误诊,耽误治疗。肾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豆制品、海鲜;各种肉类尽量少吃;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都应该避免。此外,还需注意不要过度进补。  5、心情一定要保持舒畅,不少患者一旦得病过度紧张,压力非常大。这样无助于疾病的恢复。有比较好的心态,疾病才会比较早地治愈。

发布了文章

香烟中添加糖?或增加烟雾毒性与成瘾可能

来源:环球网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很少有吸烟者知道卷烟中添加了糖。相关研究人员还表示,很少有人意识到添加的糖会增加卷烟烟雾中的毒素。  研究人员通过亚马逊劳务众包平台招募了4350名成年吸烟者,参与在线实验。实验结束时,参与者回答了关于卷烟中添加了糖的两个问题:“卷烟中是否加了糖?”以及“在此次调查之前,你有没有听说过在卷烟中添加糖会增加卷烟烟雾中的毒素?”  调查发现,5.5%的受访者知道卷烟中加了糖。而在按性别、年龄、收入、种族、民族以及教育程度等特征将受访者分组后,结果显示还是未高于10%。只有3.8%的受访者知道增加的糖会增加烟雾中的毒素。  安德鲁·塞登伯格是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也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公共卫生专业的博士生。他表示:“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吸烟者都不知道他们的卷烟中添加了糖,我们对此非常惊讶”。并表示“正好借此机会普及这一事实。”他还表示,卷烟含有天然的以及添加的糖,以减少烟雾的刺激性,使其更易吸入。但这也增加了烟雾中有害化学物质的含量以及吸烟成瘾的可能。  他的校友诺埃尔·布鲁尔研究了涉及有毒化学品的卷烟包装信息,以及公众对卷烟烟雾成分的了解程度。布鲁尔也表示:“在卷烟中加糖会造成死亡。”“该糖分让卷烟更具吸引力,更易上瘾,也更致命。吸烟者应该能知道他们吸的是什么,但他们并不清楚。”

发布了文章

拔一根长三根白发?是错觉

来源:广州日报  随着年龄增长,一头黑发中不知不觉冒出几根银丝。眼见白发日增,你是一拔了之,还是放任不管?很多人都有拔白发被热心人提醒的经历:别拔,白头发拔一根长三根!这个传言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主任郭庆教授给出的答案是:没有。  郭庆说,白头发是发根毛囊黑色素流失所致,并无科学依据证明毛囊和毛囊之间会互相影响。白头发越来越多很可能是黑色素流失自然进展所致,与拔白头发的动作没有必然联系。  人老了为何头发变白?  为啥人年纪大了,乌黑的头发会逐渐变白呢?郭庆教授介绍,正常年轻人头发乌黑,是由于发根毛囊中存在着黑色素。而促进这种黑色素合成的,是人体细胞中的一种酶——酪氨酸酶。随着年龄增长,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不再“工作”了,就会导致毛囊中的黑色素流失,没有了黑色素,黑头发就变白了。  当然,酪氨酸酶产生黑色素的过程中也会需要一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辅助,比如铜、锌、铁等。如果身体缺乏这些微量元素,也会影响黑色素的生成,从而导致头发变黄乃至变白。  人为什么长白头发其实目前一直并不明确,不过头发上黑色素的流失,跟皮肤的“白化病”、白癜风的成因很可能是一致的,跟人体的免疫力失调、微量元素缺乏等多种复杂的因素相关。  为什么有的人早早地长白头发,有的人七八十岁还是一头乌丝呢?郭庆说,白发是有遗传因素的,虽然暂未明确具体的遗传基因,但临床上可发现白发一般都有家族史。其次,神经精神因素也可以诱发白发,比如长期的脑力劳动,环境改变、压力引发的精神压抑、情绪打击等。  为啥感觉白发越拔越多?  有的爱美女士对于白头发是拔之为快,但坊间却传言白头发会越拔越多,令人心惊。对此,郭庆说,每一个毛囊中的黑色素只作用于产生在同一个毛囊的头发,毛囊和毛囊之间并不会互相影响,白头发越拔越多的说法是找不到科学依据的。只不过,不排除某些急性炎症可能会导致成片的毛囊感染,所以连片的毛囊受损,头发脱落的现象倒是有的,在这种前提下,也有可能发生连片头发变白的情况。  那为啥不少人觉得白头发越拔越多呢?郭庆说,这很可能是越来越多的毛囊自然出现酪氨酸酶活力下降,黑色素自然流失不再生成,换句话说,头发本来就处于自然进展变白的进程中,拔与不拔,白头发都会越来越多,与“拔”的动作根本没有必然联系。  答疑:有办法少点白头发吗?  郭庆教授说,不管是先天因素所致的“少年白”,还是后天机体自然衰老产生的白头发,目前医学界对白头发其实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染发、戴假发等物理遮盖的办法来消除视觉上的影响。但日常人们也可以通过均衡饮食补足微量元素的办法来护理头发,给头发提供足够的营养,达到保养头发的目的。一些人饮食习惯不好,偏食,长期不爱吃青菜、水果或鱼,都更容易导致白发。  同时,心情紧张、压力大的话,也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导致头发营养供给不足,白发不会越拔越多,“愁白了头发”的说法却是有道理的。想要头发好,调节生活节律和情绪,也很重要。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头发、头皮也是需要防晒的。日光、紫外线的作用会晒伤毛囊、毛鳞片,从而导致头发发质变差,不但变脆,也会变黄变白。  另外,虽然白头发不会越拔越多,但经常拔白头发却也是不建议的。如果因为经常拔白头发而引发毛囊炎或其他更严重的皮肤病,那就得不偿失了。

发布了文章

维生素C不是越贵越好

来源:广州日报  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维生素琳琅满目,价格各异,很多市民认为价格高的维生素就是好的,其实不然。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选择维生素和服用维生素?来自医院的专业药师给出了详细的建议。  孕妇应多补充维生素C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张国祥副主任药师介绍,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人体不能自主生成维生素C,因此必须每天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中摄取来满足全身需要。维生素C在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参与机体内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维持免疫功能,羟化5-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性,并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等。  不同的人群可能对维生素C需要量也有不同。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维生素C的摄入量是4~6岁60毫克,7~10岁80毫克,ll~13岁90毫克,14岁以上人群100毫克,孕妇和乳母130毫克。某些人士在生理病理条件下需要量会更多,长期吸烟、长期服用某些药品(避孕药、抗生素、阿司匹林者)、爱吃腌熏烤肉、精神压力大者、减肥节食者、挑食偏食者有可能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大增,若不能从膳食中获取足量维生素C时,还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C。  不过,额外补充维生素C,需要有医生规范化的指导,因为服用过多会引起不良反应。张国祥介绍,长期每日服用2~3克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故宜逐渐减量停药。长期摄入大量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过量服用(每日用量1克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毫克以上)、恶心呕吐、胃痉挛。医生提醒,如果怀疑用药过量或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生帮助。  建议:多从天然食物中补充  获取维生素C的途径主要有下列几种:日常饮食、保健食品和药品。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重要食物来源,如刺梨、樱桃、番石榴、沙棘、鲜枣、柿子、猕猴桃、山楂、草莓、木瓜、柑橘类水果等,以及绝大多数的绿叶蔬菜、西红柿、辣椒、青花菜、芥蓝菜花等,均富含天然维生素C。医生建议,吃天然、应季和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来补充维生素C是最佳选择,均衡饮食的正常人不需要额外补充。  医用维生素C是药物,有药“准”字号的批准文号,是化学合成品,价格低廉,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生物活性较低,成分单一,帮助机体抗氧化能力较差。如果身体明显缺乏维生素C或有治病需要,服用医用维生素C片是必要的。  保健品维生素C片(口含片、咀嚼片、泡腾片)属于保健食品,是“健”字号的生产文号,如果是用从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C作为生产原料生产的,一般无毒性,生物活性较高,易吸收食用,通常还含有其他植物营养素,抗氧化能力更强。但有的保健品为了提高其作用和疗效,在维生素C保健食品中掺进医用维生素C,价格却不低,需要消费者认真甄别。





发布了文章

孩子确诊自闭症选择比坚持更重要!

当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对于父母而言,犹如晴天霹雳。大多数的家长会陷入懊悔、自责、绝望的情绪之中。但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快的冷静下来,了解到底怎么做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我们见到很多家长在刚确诊时都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让周围的人知道自己孩子是自闭症(ASD),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家长都选择自我封闭,在互联网上寻求帮助。不可否认,互联网上有大量治疗自闭症的信息,然而其中的很多信息并没有坚实的科学证据。许多家长陷入了有病乱投医的状况中。很多家长甚至上当受骗。事实上,在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教育工程中,选择比坚持更重要。首先要选择权威的医院医生,接下来要选择适合的评测工具,然后要选择适合的康复教育机构,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训练方法。这些都需要家长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认真研究了国内外许多专业文献,也请教了很多自闭症康复领域的知名老师后,向大家推荐一个比较通用的方法,供刚确诊的自闭症孩子家长参考。第一,需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能力评估。家长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当前已经具备和还不具备的技能。这一点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仅靠观察和经验做出准确判断是非常不容易的。目前在美国,最主流的方法是给孩子做完整的VB-MAPP评测。VB-MAPP(VerbalBehaviorMilestonesAssessmentandPlacementProgram,《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与安置计划》,这是一个专门为自闭症儿童及语言发展障碍的个体设计的,有标准参照系的评估工具、课程指导以及技能追踪系统。这套评估系统,包括5个组成部分:1、里程碑评估;包含170个可测量的学习和语言里程碑,这些里程碑分别有顺序的、均衡的分布在3个发展水平(0-18个月、18-30个月、30-48个月)上,全面地展现孩子目前已经具备的语言及相关能力。2、障碍评估,它提供了24种自闭症或其他发展障碍孩子会面临的常见学习和语言获得障碍的评估。3、转衔评估,它包括18个评估领域,并能帮助鉴别出孩子是否在有意义的进步,以及孩子是否可以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到必要的技能。4、任务分析和技能跟踪。它展现了技能如何进一步分解,并可作为一个更完整的、可进行学习和语言的课程指导。它涵盖了VB-MAPP里程碑16个领域所展现的将近900种技能。5、IEP(个别训练计划)目标,与前面四个评估是一致的,同时对170个里程碑有特别的指导方向,也可以成为IEP目标。中国目前已经出版了中文版的VB-MAPP《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与安置计划》,并且上线了基于互联网的VB-MAPP评测助手(www.vbmapp.cn)。一旦评估完成,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很容易的鉴别哪些技能是孩子目前最需要教授的技能,同时VB-MAPP评估助手可以跟踪孩子的技能发展,提供进一步的个别化教学建议。第二,家长和孩子都要在做中学。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孩子是动机学习者。一开始引入高动机活动的几个简单指令之后给予赞赏,也许是有必要的,但不足以持续支撑孩子参加学习活动的动力。然而,如果在强化物给孩子之前,将老师/家长的口语赞赏与给孩子的强化物配对,那么很可能发展社会赞赏作为孩子的强化物。因为,对于孩子而言,与那些他们喜欢的人或者那些能够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有趣的人一起学习,更有吸引力,同时孩子们能够学得最好!第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孩子技能的学习需要贯穿到一整天。自闭症孩子需要每天大量的反复练习以获得技能。然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是关键。孩子不仅需要在结构化教学环境中学习,而且也需要在日常活动(如穿衣,吃饭,洗澡)中进行学习。家长可以在教孩子那些生活必需技能的同时又引导他们完成特定的日常生活活动。第四,家长必须要参与。父母是孩子一生中的重要导师,父母必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技能必需教授给孩子以及如何教授这些技能。不要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托付给提供康复服务的教育系统或专业人士。作为孩子的父母,你了解你的孩子目前需要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并且该如何教授这些技能,这样才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同时能够评估出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康复教育服务。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