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51923

胡满基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创伤心理治疗,焦虑抑郁心理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学习问题,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成人焦虑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创伤等心理治疗,以及自我成长。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抑郁
心理疾病

发布了文章

置顶

开学在即,家长如何帮孩子提高学习的心态?

欢迎大家收听时间:2023年8月28日(周一)  19:30-20:30 讲者:胡满基,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发布了文章

开学在即,家长如何帮孩子提高学习的心态?

欢迎大家收听时间:2023年8月28日(周一)19:30-20:30

发布了文章

24号讲座,欢迎收听。

今晚7:30-8:30讲座,欢迎大家收听。

发布了文章

开学在即如何缓解返校带来的焦虑-(三)

学生篇: 1.小学生:需要家长帮助整理未完成的作业,帮助孩子尽量规划好剩下的假期。实在尽力了还是完不成,家长可能还是有必要帮助安抚、缓解一下孩子焦虑、害怕的情绪,吃一堑长一智,以后的假期需要在假期之初就做好作业进展规划。 2.中学生:学生自己盘点作业,在有限的时间里重点完成哪些作业,对于没有完成的部分,开学后如实跟老师交流,做好受批评的心理准备,没有完成寒假作业可能会受到批评,但可能不会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 3.调整好日常作息,管理好电子产品的使用,准备好新学期的学习用品,给新学期一个仪式感。 4.如果有影响返校的情绪困扰,尽早求助父母、学校心理老师,碰到自己应对不了的内外压力时,善于求助是一种能力。

发布了文章

开学在即如何缓解返校带来的焦虑-(二)

家长篇: 1.了解自家孩子当前的状态:孩子之前的情绪、学习状态可能会影响到其对开学所感受到的压力体会、会焦虑,甚至对返校心生害怕。 2.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对电子产品过度使用会导致专注力下降、学习效率下降,社交困扰增加,兴趣爱好明显减少。 3.了解孩子情绪状态:开学在即,原本即已存在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可能复现,再叠加开学的压力,可能会影响孩子返校的状态。 4.家长须重视自我情绪管理,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开学焦虑很普遍,情绪具有感染性,家长负面的情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相反,家长稳定的情绪会让孩子内心更安定,这样才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在需要完成的事情上。 5.家长做好孩子情绪的容器,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如果孩子真的完不成,而且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完不成作业会受到老师的责罚。家长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带偏,并接纳孩子负面的情绪。 第二,家长积极诠释孩子焦虑情绪:肯定孩子对自己的积极期待,在乎自己给老师一个好的形象。 6.家长协助孩子调整相对规律的作息、饮食,有利于孩子状态的调整,从生理层面容易适应开学的生活。 7.家长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提高亲子关系质量:肯定孩子:从事情的积极面来诠释当下发生的事情,积极解读孩子的期待。尊重与信任孩子:对于初中生,家长需要更多地听取孩子对自己作业推进的计划,以恰当的方式督促而不是迫使孩子写作业,如果真的完不成作业,也只能孩子自食其果,让其有机会体会到自我负责。 7.必要时尽早选择精神科就诊或心理咨询:如果孩子当前的情绪、行为,或面对开学感受的压力已明显影响到孩子的身体状况以及精神状态,甚至出现厌学、拒学现象,建议家长尽早带孩子到精神科门诊,或心理咨询门诊进行专业的评估,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干预,避免问题变得更糟糕,促进孩子的心身健康发展。

发布了文章

开学在即如何缓解返校带来的焦虑-(一)

寒假即将结束,开学迫在眉睫,孩子、家长大多都在为寒假作业犯愁。 家长:当家长面对孩子开学在即,还剩很多作业未完成,相比心情可能比孩子还抓狂,免不了对孩子进行埋怨、责备、甚至责罚。家长的这些情绪和“促进”措施可能对部分孩子的确会起到临时的促进效果,但更多的是会加重孩子烦躁的情绪,不但无助于促进完成作业,反而适得其反,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对立的情绪和行为,各种亲子矛盾可能也会不断升级。 孩子:因疫情,孩子们较以往度过了一个加长版的寒假,加上社会面的放开,以及春节的加持,在这个假期里,孩子们享受了假期带来的放松、开心,甚至久违的旅游度假。随着开学的临近,孩子们意识到作业还剩一大堆,心里真是着急起来了,担心开学交不出作业受到老师的责备。部分同学可能还有以往未曾解决的对社交的担心紧张,对自己学习落下的压力,各种新老困扰叠加起来,心情可想而知:担心、害怕、矛盾,如果父母还在不断的催促,责骂、严罚,孩子面对开学的心情还真是沉重,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厌学、拒学现象。面对以上的情况,家长和孩子如何尽量调整心情,让孩子相对轻松、顺利地迎接开学、适应校园生活,且见下篇。

发布了文章

如何与孩子谈论丧失

人生从诞生之始就在不断经历丧失:心爱玩具的丢失、宠物的死亡、理想的破灭,以及重要亲人的离世......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谈论丧失,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哀伤过程,以便促进孩子继续健康成长。当挚爱孩子的亲人突然离世时,在孩子面前,家长谈论起离世的亲人时总显得讳莫如深,家长担心在孩子面前谈论去世的亲人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再次的创伤,真的如此吗?家长到底该如何与孩子谈论亲人的离世:是谈论还是不谈论,应该怎么谈论? 在重要依恋对象丧失后,孩子会试图与其保持心理上的继续联接,而不是放开与其的关系。并不会因为重要亲人的离世,就很快将其忘记,孩子会与之在心理上建立内部关于离世亲人的心理表征,在内在感到亲人的存在,或在天堂,或站在自己肩上,保持与之继续的联结。 正如影片中,Olive的妈妈会在孩子们面前积极诠释爷爷的一生,这是妈妈在帮助孩子在内心建构起对爷爷的积极的表征。这种心理表征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持续性地发生变化,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对去世亲人进行一些仪式、哀悼,去谈论他们,这些做法都可以给孩子带来一些安慰,谈论去世的人或对去世的人的回忆,可以帮助儿童将对去世的人的哀伤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哀伤过程,让他们的生活可以继续。 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谈论去世亲人的方式因年龄不同而会有差异。对于更幼小的孩子,他们对亲人的表征是感觉,例如亲人的味道、头发摸起来是怎么样子的,这是他们将亲人记在心里的方式。而青少年对于去世亲人的表征会更复杂,可以跟青少年更多地谈论对逝者的想法。对于亲人的离世,很多家庭会在孩子面前回避谈论,这是不对的,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地成长。

发布了文章

家长该如何帮助心理疾病的孩子有效治疗(三)

三、治疗过程中家长容易产生的担心和误区1.我孩子只是情绪不好,医生疏导疏导就可以,服药副作用太大,对大脑不好。对于家长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有可能只是严重心理疾病的早期阶段,而心理疾病早期阶段的临床症状往往表现不是很典型的,故就诊时应到正规医院精神科就诊,家长在陪诊过程中多与专业医生讨论对孩子疾病的困惑,尽量重视疾病的早期治疗窗口期。2.这只是孩子的问题,我们家长一心为了孩子,医生只要给孩子做心理治疗,或服药就可以,我们家长不用接受心理治疗。不能说青少年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由家庭的不当抚养、家庭功能不良、家庭成员间不良互动所产生的,但是良好的家庭功能,恰当的家庭互动模式一定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孩子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家长一起参与家庭心理治疗有利于加强对孩子的治疗支持,改善疾病的预后,降低心理疾病复发率和精神残疾的风险。3.孩子进入学校后学习有压力,不喜欢跟别人交往,在家里任性,不想去上学就先在家里休息休息,肯定没有心理毛病,不用去医院看病,休息一年再去上学也可以。孩子出现人际交往、学习方面的困惑,一定存在相关的影响因素,或内在的、或外在的因素,仅休学在家不去正面解决他们碰到的困惑,一般只会增加他们对原有问题的回避,或产生社会功能的退缩,正确的方式是利用休学的时间积极地接受规范的临床评估,并根据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综合的治疗。尤其是利用好休学时间规律地接受心理治疗,有助于消除孩子和家长对疾病的羞耻感,提高孩子对疾病、对自己性格等正确的认识,提高孩子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社交技能,改善家庭的互动及家庭功能。4.我孩子吃了这个药副作用很大,而且都快两星期了,也没有看到好一些。到底什么时候才起效啊?绝大部分精神科的药物,尤其抗抑郁焦虑药、抗精神病性药物,都必须遵循小剂量起始用药,逐渐加量至最小有效治疗剂量。一般2周左右起效,在起效之前一般最早体会到的是药物的副作用,例如嗜睡,恶心、反胃、心慌,看东西模糊等,大部分副作用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会减轻,或消失。但也存在不能耐受副作用的情况,则需要考虑换药治疗。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抗抑郁药物治疗中,部分药物在治疗早期的2个月内,病人会感到更加的烦躁、情绪低落甚至产生消极想法,这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及时与治疗医生交流孩子的情况。5.服药以后,整天犯困、反应都迟钝了,是不是药物让孩子变傻了。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都会有镇静作用,只是有些药镇静作用强、有些弱,部分抗抑郁药也会有嗜睡的副作用,一方面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病人会逐渐适应,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药物的特点调整一天中服药的时间。 6. 这几个星期我孩子服药以后,病情好多了,跟以前差不多了,可以减药、停药了,等不好了再重新服药。孩子一旦接受药物治疗,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用药指导。包括使用药物期间需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随意地减药、停药,加药会增加疾病迁延的风险,会增加疾病的复发风险,同时增加病人疾病残疾的风险。  7. 我的孩子需要终生服药吗?首次生病,而且及时接受治疗,不一定需要终生服药,但需要服用比较长的时间。比如对于严重的抑郁、焦虑发作,首次治疗效果理想的情况下,一般治疗 2 年左右。而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疾病首次治疗方案有效则需要 5 年左右。一旦复发,可能就需要终生服药。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量,或逐渐停药。 四、心理疾病治疗中的预后和注意事项大部分心理疾病的治疗目标是改善或消除症状或体征、恢复社会功能(青少年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学习、人际交往、家庭互动,以及日常自我照料或照料他人的能力)、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改善预后。 研究发现:发病年龄早,就诊时间晚,共病多种心理疾病是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疾病尽快康复、心理和社会功能尽早恢复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  1. 尽早发现病情,尽早正规就医,尽早全面系统评估和诊断,系统性地接受治疗。  2. 规范到医生门诊随访,防止疾病复发,复发频次越多,其疾病慢性化、或者精神残疾的风险也就越高。 3.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疾病大部分都不能忽视联合心理治疗的作用,适合的心理治疗、尤其是家庭心理治疗会提高巩固药物治疗的疗效,是提高长期预后的重要治疗。  4. 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治疗、康复,是良好预后的重要因素。最后再强调一下,面对青少年心理疾病,必须注意,尽早规范就诊,尽早治疗,如果接受药物治疗,则必须注意遵守医嘱合理规范用药,切不可随意减药停药,或擅自加大药物剂量,要定期随访。

发布了文章

家长该如何帮助心理疾病的孩子有效治疗(二)

中学生出现心理疾病应该像躯体疾病那样,需要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单一治疗或综合治疗方案。临床上,对于青少年的心理疾病的治疗一定是综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需要结合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必须重视同步的家庭治疗,家庭是青少年主要的支持系统,家庭功能,或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良性变化一定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康复,并降低心理疾病的复发率、和降低或延缓精神残疾的风险。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从时间上一般要经过急性治疗期、巩固期和维持期,首次接受治疗,疗效很好的情况下,一般 2- 5 年左右。具体选择哪一种药物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心理疾病选择相应的治疗用药和剂量。 治疗的一般原则是逐步增加治疗剂量,一般前两周主要体会到药物的不良反应,嗜睡、胃口很好,或有些恶心、干呕。 药物到达治疗剂量后会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手抖、走路缓慢,脖子僵硬,严重的会有身体不自主扭动。为了及时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带孩子定期门诊随访,以便及时识别,及时处理。 心理治疗:包括对青少年个体进行心理治疗,与青少年的家庭进行家庭治疗,组织同质的青少年进行团体治疗。绝大部分的罹患心理疾病的青少年都需要早期开始接受心理干预,并且心理干预贯穿整个治疗及康复始终。长期的研究显示,早期生活逆境、童年创伤(身体和精神上的忽视,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性侵),青春期同伴的压力(同伴交往压力、同伴霸凌)等都是青少年、乃至成年时期抑郁发作的重要发病因素。这些经历会严重干扰青少年对自己、对外界人与事,以及未来正确的认知形成,同时也会严重干扰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甚至成年以后亲密关系的形成,干扰其情绪的控制能力,对他人及自己情绪识别和共情的能力发展,部分行为的偏差,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对罹患心理疾病的青少年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其的心理治疗,重建并发展其健康的心理状态。物理治疗:现在临床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无抽搐电休克(MECT),生物反馈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后两种一般是作为辅助性治疗缓解青少年的情绪症状,改善睡眠。而MECT常用于疾病的严重时期,需要尽快控制病情,因为药物控制病情至少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逐步起效。例如精神分裂症症状最严重的时期,有长时间的兴奋冲动、攻击性行为,病理性激情状态,或者不吃不喝的木僵或亚木僵状态。另外用于存在自杀高风险的严重的抑郁发作,以及严重的躁狂发作状态,都需要尽快控制病情,以免减少病人的生理损耗,及病情带来的对自我及他人的伤害。虽然都是心理疾病,但是不同的心理疾病,不同的个体,同一个体不同疾病时期,选择哪一种治疗为主,哪些治疗为辅助的方式还是有所区别,一定是根据病人的治疗阶段综合判断,但纵观个体的整个治疗过程,一定是有科学依据的。

发布了文章

家长该如何帮助心理疾病的孩子有效治疗

孩子生病家长急在心里,碰到孩子“闹情绪”和“不听话的行为”时,家长内心着急:分辨不出到底是正常情绪、行为,还是出了问题?下面就分次给大家做相关科普。 一、中学生心理疾病有哪些 中学生心理疾病一般是指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或没有具体诱发事件),例如在学校里遭遇到让学生本人感受到不公平的事件,长期家长不当的教育或互动方式方法,个人遭遇到校园欺凌事件等等,使青少年出现感知觉、思维、情感情绪、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这些表现持续时间较长、内容较为泛化,并显著影响青少年社会功能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常见的起病于青少年时期的严重心理问题常包括: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适应障碍、进食障碍、品行及成瘾障碍、性心理障碍等。 二、中学生心理疾病的识别 以下对于青少年心理疾病正确识别的探讨都是在青少年正常智力及意识无障碍的范畴内,需要全方位了解他们完整的、准确的成长史,家庭成员间关系及功能,从小身体健康状况,学校、社区关系及功能,精神状况的结构式评估,心理发育水平及心理功能的评估,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是大脑功能紊乱的表现,一般体现在: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临床上通常有以下表现。  1. 感觉异常:一般包括:感觉丧失,例如癔症性失听、失明等,感觉麻木、迟钝、感觉过敏、感觉到错等症状。多见于转换障碍(旧称癔症)。  2. 知觉异常:最多见的幻觉症状是幻听、幻视。青少年听到的内容多为讽刺、侮辱、责骂、评论或命令性等内容,幻视内容多为恐怖性形象性的内容。从而引起青少年的情绪上的相应变化:情绪低落、紧张、害怕、自责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由于儿童及青少年富有想象,故这个需要与幻想性错觉区分。同时,也要区别部分正常情况下产生的非病理性幻觉,例如睡前或刚醒来时的幻觉(听见有人叫自己名字),以及遗觉象(例如长时间盯着某样东西看的时候,当闭上眼睛时眼前依然出现刚才事物的视觉表象)。  3. 思维异常:常见的异常思维有:思维奔逸:一时间脑海里的想法特别多、同时说话比平时显得特别多或者语速飞快,滔滔不绝,内容结构松散、严重情况下内容上下句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思维松弛),最常见于躁狂发作。思维迟缓:思维推进特别缓慢、思考问题很困难、说话速度比平时慢很多,反应迟钝,话也比平时少很多,甚至脑子里一片空白(思维贫乏),常见于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与青少年人际关系中的过度敏感。妄想是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自我有切身关系的、不为人说服的病态信念。常见的妄想包括: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自罪妄想、夸大妄想等。例如:开篇案例中小 A认为自己的优秀给年级甚至全校带来麻烦,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发作,躁狂发作等。强迫观念:脑海中反复的、不自主地出现同一的想法,其本人认为不必要的、无意义的、不应该这样想,但无法克制或摆脱,可伴有痛苦体验,也可不伴有痛苦体验。伴随强迫观念经常会出现强迫行为,有些会有强迫想象,常见于强迫症,或精神分裂症早期,或与其它精神疾病共病。  4. 情绪和情感异常: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情绪、情感心理发展迅速。青少年时期常见的情绪和情感障碍主要有:焦虑、易激惹、情感爆发(病理性激情)、情绪不稳、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幼稚、情感低落、情感高涨、敌对情绪等。   5. 意志和行为异常:意志的异常表现包括:意志减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发作;意志病理性增强:常见于强迫症、躁狂发作,成瘾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的运动和行为改变为:运动减少、迟钝、不动或木僵;或活动增多、兴奋不安、冲动性、破坏或攻击性行为、强迫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离奇古怪、特殊异常的动作和行为,步态或姿势的异常、离奇古怪不可理解的动作和行为,这些运动和行为的改变往往易被家长和老师所发现,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征以确定其性质和特征。 6. 注意力和记忆异常: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学习困难、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青少年注意力因素很多,包括身体因素、环境因素、教育方式、精神状态,面对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扰时需要具体分析影响因素。  7. 青少年人群的记忆的异常:包括记忆减弱,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癫痫、抑郁障碍等;严重的颅脑外伤可产生遗忘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癫痫患者可出现似曾相识或视旧如新的记忆障碍;另外,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及青少年癔症中可见虚构和错构的记忆障碍。

发布了文章

六-4.青少年拒学行为干预现状

一现有研究显示,对于儿童青少年拒学行为的有效干预提倡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综合干预。综合干预包括针对拒学行为的青少年个体的干预,家庭干预,学校社会干预等。1.  个体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技能训练,和药物干预。心理干预包括了解拒学原因、重建青少年不良认知,提高其任务管理,强化个体积极体验,提高学习动机,提高自尊心及自信心,如果存在校园相关的隐性创伤事件,必须处理创伤带来的负性体验;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必要时进行相应药物治疗;对于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青少年进行相应的人际交往技能训练。2.  家庭干预:针对个体存在的不良家庭功能,进行相应的调整家庭关系,加强亲子情感连接、改善亲子沟通,以及引导青少年规则意识;家长给予青少年积极肯定,赋予合理期待;帮助家庭更好地、深入地理解孩子,真正地关怀、共情、理解和帮助孩子,做一个敏感而有力的家长。因此,改善青少年拒学行为必须有家庭的协同介入,指导家长更科学地养育孩子,除了学习成绩之外,更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以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发展。3.  学校的干预:提高学校对青少年拒学行为的重视,尽早发现、尽早介入。从学校方及时了解拒学青少年的可能原因,及时做出学校层面积极的调整,并在学校层面给予青少年及时正面引导和恰当支持,提高其青少年对学校的正面感受。

发布了文章

六-3.青少年拒学行为的危害性

一青少年拒学产生的危害涉及到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与社会多个层面。在个人层面,拒学在青少年的每个年龄阶段都会发生,该问题会给青少年带来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短期影响包括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不良等;长期影响包括中断学业、不能顺利升学、不能独立生活、导致某些社会功能损害。拒学严重干扰了学龄期青少年学习和成长,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其自身、社会和家庭功能,也是日后罹患精神疾病的高危因素,拒学的学生不能获得有效的教育经历与成就,最终可能会导致其成年后的社会适应问题,如较低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家庭承担能力不够,失业、婚姻破裂,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生活方式,如酗酒、吸毒、赌博、轻微犯罪与侵略行为等。拒学行为对于学校管理也造成极大的管理障碍,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学校针对拒学的某些特殊矫正待遇也会促使其他学生和家长怀疑学校教育的平等性,进而还会引发家校冲突。长期拒学所形成的辍学,最终还会导致义务教育难以普及。对于社会而言,学生拒学短期都会提高社区管理的监控和服务成本,长期还会塑造一个具有低劳动力底层群体,继而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社会监控成本,并形成不良的社会底层文化。

发布了文章

六-2.青少年拒学行为的原因分析

  导致青少年拒学行为的原因可能涉及到多方面,最重要的是与各种情绪困扰相关。拒学行为是众多不同方面的因素交互叠加综合影响的结果。  社会因素:    1、社会普遍存在的升学焦虑与压力;    2、互联网及电子产品的高度普及化,即刻满足的愉悦感;    3、贫困社区生活成本的支出压力;群体社会化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4、负性生活事件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匮乏的影响。  学校及同伴关系因素: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探索自身的价值、意义,特别关注周围人怎么看待、对待自己。学校是除家庭以外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所以,青少年所处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授课模式,与老师及同学的关系都会对个体 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青少年对自己的认知、情绪、行为、在学校、班级的集体效能感、归属感等。如果青少年不认同学校的氛围或校园文化,或不能适应学校的授课模式、课程设置,在群体中感受到负面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甚至感受到来自老师或同学的压力、或欺凌,这会恶化孩子在学校的处境,会导致青少年对自己认知的混乱、冲突,产生对学校的负面认知、或恐惧。  家庭因素:  儿童青少年拒学行为与主要抚养人的性格及情绪特点、亲子关系、父母的养育态度、家庭气氛、家族关系等方面都密切关联。家庭过分溺爱、或过度控制与苛责、亲子关系紧张、孩子不被理解、亲子沟通不畅、家庭高期待,以及家庭信息传递不足等,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和孩子的沟通,均会在不同程度上促使孩子对自己产生负面认知、无成就感,低自尊,给子女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在个体的希望和挫折间形成心理冲突,可能导致个体出现各种情绪、躯体问题,从而导致拒学行为。  青少年个人因素:    1、先天气质或个性特征:内倾、胆小,腼腆,高敏感性等特质。        2、心理疾病或症状:拒绝上学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情绪障碍、社交焦虑障碍、躯体化症状(头痛、心慌、胸闷、腹痛、肌肉紧张、难以起床,入眠困难等)。    3、个人对环境适应能力,个体的社会交往能力不足,以及个体不适当的社会化过程会引发诸如自卑、缺乏安全感、不良情绪及不良的应对行为。    4、对自己和周围的不良认知及感受:学业中高期待与低动力、高挫败感与低成就感,会导致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负性自我效能感。    5、不良经历或长期压力的影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历过的来自家庭、学校相关的不良经历,或者长期面临的来自家庭或学校相关的高期待压力,都会给个体造成深远影响,对神经系统仍处在快速发育中的青少年,长期的压力会对神经生长、迁移和分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发布了文章

六-1.什么是儿童青少年拒学行为

  拒绝上学行为(schoolrefusal),指的是6至18岁儿童青少年由于心理的、社会的原因(身体疾病和经济贫困除外),主动地拒绝上学或难以整天坚持在课堂学习的现象。不仅包含长期不上学行为,也包含那些在胁迫下上学的行为,多数学生经常表现出波动的上学模式。拒学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有一些教育界学者提出了拒学的概念,用以定义那些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不上学行为。20世纪60年后开始,社会逐渐接受了用拒学这一概念来定义由情绪障碍引起的儿童及青少年不能正常上学、并出现回避上学的行为问题。到了1996年,Kearney和Silverman提出拒学比较具体的症状学特征包括:   1、完全不上学;   2、或上课时间中途离开学校;   3、出现回避上学的行为表现,比如早晨起床发脾气、表现出躯体化症状(头痛、腹痛和呼吸困难等)、哀求父母允许他们不去上学待在家里。Kearney等根据拒学严重程度将拒学分为七个等级:   1、威胁或哀求不上学;   2、早上反复出现回避上学的行为;   3、早上反复耍赖,需要陪同上学;   4、偶尔不上学或缺课:   5、反复交替出现不上学或缺课;   6、在一个学期中的大部分时间完全不上学;   7、完全长期不上学。自新冠疫情以来,儿童青少年拒学行为在国内、外均越来越凸显,在欧美,有5-35%的青少年存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拒学行为。日本学者对青少年拒学行为已有50多年的研究,存在拒学行为的学生数在不断增加。而据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报道,前来儿童青少年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就诊的首位问题是“不上学”,且人数逐年增加。

发布了文章

五-4,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合理使用网络(电子产品)

对于网络过度使用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形成网络成瘾,则需要尽早评估和干预。为了有效预防孩子们网络及电子产品过度使用,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帮助孩子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及电子产品。 1. 倾听孩子的需求---共情:设身处地倾听、感同身受、用家长的话说出孩子的心,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关心、接纳、理解,使他愿意进一步与家长分享与探索。 2. 家长与孩子共同商议并签订孩子健康上网规范,家长和孩子共同遵守,孩子最看不惯家长的双标行为。电子产品放置家中公共空间,使用网络的合适的时间、时长。低龄孩子,家长尽量陪同孩子一起上网,了解其所选择的网站,浏览的内容,孩子的心理需求,教导其安全健康上网的意识。平时经营好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有了好的关系才能做好相关的规矩。以此,有利于培养孩子使用网络产品的良好习惯,还有利于降低网络伤害性事件发生。 3. 提高心理积极体验:用心经营家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并享受与孩子相处的“同在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心、温暖,碰到困难时家庭是自己的支持力量,在家庭互动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家长或许会发现孩子是远超乎家长想象的通情达理,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尊感、对家庭的归属感。家长需要以长远眼光、多维度评价孩子,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细心找出孩子身上任何细微的、值得肯定的优点、长处,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提高孩子自我价值、自我意义感。家长及时、敏感地觉察到孩子异常的情绪和困难,站在孩子的视角,感同身受地帮其寻找适合的解决办法,而非让孩子担心家长进一步的批评指责。 4. 创造多样化现实替代性活动:在闲暇时间,家长陪同孩子多做一些其他的活动,例如互动游戏、家务活,手工、画画、下棋、唱歌、阅读、做西点、聊天、户外运动等等。在活动中,家长尽可能向孩子传递家长对孩子的欣赏与关爱,不但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用心的陪伴,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 对孩子的正面管教:家长对孩子言行举止的关注点即为孩子变化的地方,明确告诉孩子,家长希望他正确的行为,而并非一味地对孩子负面行为的指责、惩罚与控制,多肯定积极的变化,孩子积极的行为就会逐渐增多。

发布了文章

五-3,网络过度使用形成的过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网络过度使用也非一夜之间形成,只是这个过程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一般网络过度使用也经过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促发因素:网络可获得性:电子产品在孩子房间内,睡觉时也在身边,网络无限制使用。家长因素:家长放任或不当管控,甚至家长自己无节制使用,或邀请孩子一起无节制玩;亲子沟通不当,加剧关于电子产品使用的冲突。同伴影响:朋同伴都在玩,朋友的邀请,网友的支持。第二阶段代偿心理:孩子存在现实中的学业、人际等方面压力,情绪问题、抑郁、焦虑、愤怒、痛苦等,内心的空虚、无意义、无价值、低自尊、挫折、孤独等感受。上网可以一时忘却烦恼、享乐避苦,获得现实中缺失的归属感、愉悦感、成就感、意义感,在网络中体验:“我厉害”、“我爽”的积极感受。第三阶段失控行为:对网络的过度使用会过度激活大脑犒赏中枢,削弱大脑前额叶的执行功能,导致行为控制能力下降。进一步导致孩子网络行为-负性情绪-对自我负面评价的恶性循环。

发布了文章

五-2,青少年网络过度使用的危害性和相关原因

 网络成瘾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损害,例如影响情绪发展(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社交焦虑、人格退行、信息恐错FOMO,以及加剧自我消极认知等不良影响。而消极情绪、社交焦虑等又反向加剧了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另外,网络成瘾还危及青少年身体健康,成瘾对大脑具有长期而强烈的影响,是一种会改变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慢性疾病。会造成青少年睡眠节律紊乱、认知、注意力、执行能力、控制能力等方面的损害。最终网瘾导致青少年诸多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如学业失败、人际退缩、家庭关系进一步恶化等。  青少年网络过度使用原因Young早在1996年就已经定义了网络成瘾这一问题,并且研究者也提出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很广泛、很复杂,很难解决,并且有复发的风险。促使形成网络成瘾的原因涉及个人因素,如:个性特质、成长经历、行为应对模式;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环境因素,如:在诸多相关因素中,尤为重要的是不良的家庭环境,以及童年期创伤。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认为,家庭的角色是为成长的个体在身体、社会和心理上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恰当的环境条件,这些任务包括解决问题、情感参与、情绪反应、沟通和行为控制。有研究者提出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是网瘾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父母对青少年过度心理控制、不良的沟通、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不良情感关系、亲子关系僵化,都会阻碍了青少年心理发展-限制青少年自主能力、形成不适应性的人际关系,情绪和行为的失控以及低自尊等,从而促使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提高。

发布了文章

五-1、网络过度使用的严峻现状

 至今,随着网络以及智能电子设备级发展,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近三年的新冠疫情的间断发生,导致青少年居家网课时间增多,网络使用的人群明显低龄化。在中国,截至2021年12月底,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达94.9%,远高于普通人群网络普及率73.0%。在欧洲,近75%的欧洲青少年每天花4小时进行在线活动。虽然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对青少年各个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样醒目。由于青少年尚处于心身急剧成长的时期,认知能力尚不成熟,并没有完全发展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界限感、自我控制能力也处于不成熟阶段,所以,青少年容易陷入网络问题使用模式,是网络成瘾的高风险人群,青少年网络成瘾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新冠疫情以来青少年网络成瘾发病率显著提高,在亚洲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网络成瘾率在2.4-37.9%。本人2020年在本市4000多名中学生人群的研究显示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率超出26%,即四个学生中就有一人存在网络过度使用。

发布了文章

四、如何预防或尽量减少降低早期创伤给儿童造成的危害

早期创伤是儿童身心问题的可预防的重要风险因素。最重要的在于预防,如果无法避免创伤的经历,则应该尽力降低创伤所造成的危害。原则是尽早识别、尽早干预。有研究者提出三级干预体系。初级干预,则是提高家人对早期创伤的重视,尽量做好备孕准备,孕妇保持恰当的饮食、行为习惯,如有心理健康问题尽早就医处理,保持孕妇或新手妈妈的良好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家庭气氛,如有家庭应激事件应尽早寻求适应的应对资源,重视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健康的家庭关系。二级干预,则是提高家长、幼儿园,以及小学老师对创伤事件的识别,尤其是对隐形的校园欺凌行为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多关注孩子的情绪、行为变化,对孩子保持足够的耐心,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创伤事件,杜绝创伤事件的持续性,并给予孩子心身有效的支持。三级预防,则是一旦发现有创伤造成的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则需及时寻求专业的治疗,将伤害降到最低。

发布了文章

三、早期创伤对个人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早期创伤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从发展角度看,早期创伤对儿童青少年造成的破坏几乎是全面性的、灾难性的。至今有大量研究显示并强调早期创伤会造成神经系统发育的出生前2个月到出生后8岁这期间是大脑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脑容量进一步增加,不断完善神经髓鞘化、神经触突间的连接,日趋完善神经功能。早期创伤会导致大脑体积减小,大脑皮质变薄,大脑灰质和白质发育异常、完整性降低,影响神经髓鞘化的形成;大脑应激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神经递质异常分泌,持久存在的压力激素会进一步损害大脑结构及功能的发展。神经生物系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早期创伤会损害神经生物系统的发育,从而会影响儿童认知的发展、情绪调节、行为控制、人际关系发展、专注力、执行能力,甚至智商等方面的发展,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早期创伤会破坏儿童内在安全感,影响儿童对他人的信任、社交退缩、低自信、低自尊,情绪失调和失控或成瘾行为等。童年早期的养育经历、创伤性经历对儿童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深远,很多成年期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品行障碍、心境障碍、反社会行为、物质滥用、自杀现象、性功能障碍等与此有高度相关。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