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4991

徐姗

乌镇互联网医院

查体结果不明白,化验检查结果看不懂,不走弯路高效看上专家号,改变不良习惯预防恶性肿瘤,来找我,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呼吸、消化、乳腺等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感染
高血压
肿瘤
肺炎
肥胖
AS
出血
咳嗽
冠状病毒感染
糖尿病


发布了文章

打呼噜有什么危害?几个诀窍止住打鼾!

据统计,中国有约1.5亿人睡觉时打呼噜。30岁以上人群30%打鼾,40岁以上人群40%打鼾,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打鼾队伍,到65岁之后,一半的人都无鼾不眠。儿童鼾症的发病率大概为1%-3%,打鼾人群中的男女比例为2:1,2/3的人抱怨其配偶打鼾。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打呼噜?打呼噜会引起哪些疾病?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地应对呢? 人为什么会打鼾? 当气体通过一段通畅的管道时,通常不会发出声音,但如果管道中存在障碍或狭窄时,气体的流动就会受到影响,局部的紊乱气流和由此导致的管壁振动就会产生声音。如果咽腔小、上呼吸道阻塞、上呼吸道狭窄,或是上呼吸道受到了压迫,那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声音来,这就是打呼噜。 有种鼾声真的是病 打呼噜分为两种,看看你是哪一种 一种是“单纯”的呼噜,没啥事! 多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当或者鼻塞等引起的短时期的打呼噜现象,这种呼噜会在外因解除后(如换个姿势、感冒痊愈、鼻炎控制等)自然消失,除了影响他人休息外,对自身没啥影响,一般不需要治疗。当然如果是慢性鼻炎、鼻息肉等问题经常鼻塞,可以到耳鼻喉科检查治疗。 一种是“不单纯”的呼噜,要小心! 在连续打呼噜的过程中,突然停了一次,然后继续打,这就是出现了呼吸暂停,即医学上所说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常年习惯性的打呼噜的人,四分之一以上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80%的人自己并不知道。 所以,当你发现你的枕边人,打呼噜时突然没声音了,持续时间超过10秒钟,且反复出现此症状,患者白天经常处于疲乏、犯困的况态下,就应该劝他及时到专业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了。 出现这几种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了! 1、白天不明原因的疲倦、打瞌睡。 2、睡眠时打呼噜并伴有明显的呼吸不匀称。 3、早晨起床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或咽干。 4、儿童睡觉时长期出现张口呼吸或呼吸音变粗。 5、夜间出现明显心律不齐。尤其是患有难治性高血压的人,如果伴有打呼噜的症状,一定要要尽快去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 打鼾容易找上这几类人 男性 打鼾的男人比女人多,这种差异是男女间不同生理结构造成的。首先,男性的喉头位置比女性低,喉咙中空间更大,睡觉时肥厚的舌头后坠、不自觉的缩到该区域,就可能导致打鼾。 老人 年龄越大,发病几率就越高,这可能和口腔黏膜、肌肉的松弛有关。 孕妇 可能是由于孕期鼻腔水肿所致。另外,孕妇体重增加、横膈上抬、肺通气功能减弱,都会引起打鼾。 儿童 小孩子打鼾是很常见的事,特别是当他们感冒或者过敏时明显,疾病缓解后打鼾减轻或消失。但是有时候,打鼾可能是鼻窦、咽喉、肺部、气道感染或者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 绝经后的妇女 女性在绝经期后,该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这可能和雌激素变化导致的黏膜干燥、松弛有关。  肥胖者 肥胖是睡眠大敌,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8,疾病的发生几率就更大。 打鼾面容 有以下这些“面相”的人要小心了! 脖子粗短、脸颊两侧有赘肉、眼睛伴有浮肿、下颌后缩、上嘴唇薄短、上下嘴唇不自觉开启、牙齿分开、小鼻子、鼻孔朝天、鼻甲肥大、咽壁肥厚、软腭肥大或位置较低、悬雍垂粗大过长、舌体肥大 打鼾需要承受的伤害 白天萎靡不振 打鼾会干扰正常睡眠结构,降低睡眠质量,引起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增加肥胖风险 打呼噜会引起缺氧,缺氧会加重局部的组织水肿,水肿又加重了气道的狭窄,继而导致缺氧更加严重,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患者会越来越胖,这就解开了很多人觉得自己“喝了凉水都长胖”的困惑。 影响性功能 部分男性患者长期打鼾缺氧有可能引起阳痿早泄,影响夫妻生活。 降低骨密度 打鼾的人晚上睡不好,体力得不到恢复,可能会削弱运动能力。活动量变少,身体缺乏日光照射,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降低骨密度。  让人变丑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的人,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容易面色黯淡、失去亲和力。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打鼾会使人看上去丑陋和憔悴。打鼾者缺乏深度睡眠,影响生长激素的产生和释放,加快机体衰老,一般比正常年龄要老10到15岁。 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在睡眠中出现了打呼噜憋气,体内就会缺氧,血压就会升高,部分患者还会发生心律失常。当控制打鼾改善缺氧后,血压和心律失常就能得到缓解。 增加糖尿病风险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无论病程长短,睡眠呼吸暂停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也就是说,这类打鼾者也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过40%。 易患痛风 与健康人相比,睡眠呼吸暂停病人的痛风发病率要高出1.7倍。 引起死亡 很多打鼾的病人会深有体会,夜间从噩梦中惊醒,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甚至有的家属晚上都不敢睡着,要把打鼾的患者从突然的窒息中踹醒。全球每年被打呼噜间接“杀害”的人超过10万。睡眠呼吸暂停会影响呼吸,严重时可能发生窒息,同时会缩短寿命、增加猝死风险,总死亡率是普通人的3倍。 易发生心理问题 与没有睡眠问题的人相比,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患上抑郁症的风险高出2倍多。 损害儿童健康 儿童也是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发病率约为 2%~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 2~6 岁。扁桃体肥大、腺样体增生、气道阻塞物多都是病因。 易发生交通意外 打鼾的人由于夜间睡眠质量差,所以白天容易犯困,发生交通意外的风险高出普通人2到7倍。 几个诀窍止住打鼾 1.改变睡姿躺着睡时舌根容易后坠,会堵塞部分气道使之变窄,就容易打鼾。所以,老打呼噜的人最好侧着睡。有的人可能侧着睡着了,可醒来时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转成躺着睡了,那可以适当加高枕头高度,比如垫两个枕头,这样也能一定程度上打开气道,缓解打鼾。 2.减肥胖的人往往更容易睡觉打呼噜,这是因为他们的咽壁相对肥厚,软腭、小舌、舌体等器官相对肥大,鼻咽腔相对狭窄,容易在睡着后发生气道受阻。所以减肥可以明显改善打呼噜的情况发生。 3.睡前别喝酒,少服用镇静类药物烟酒会刺激上气道,引发炎症,加重打鼾。特别是酒精,它还可麻木喉咙肌肉使其松弛,导致气道阻塞,酒后还会出现心跳加快、吁吸急促等神经兴奋的表现,从而加重或诱发打鼾。这就是为什么有人醉后鼾声如雷,建议睡前4小时不喝酒。 4.充分休息较差的睡眠习惯也会加重打鼾的症状,比如长期熬夜工作后,睡眠会变得很深,这样咽部肌肉就更容易松弛,诱发或加重打鼾。所以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打鼾。 5.去除卧室的过敏原 6.多喝水、卧室加湿可以防止鼻子和软腭的分泌物在脱水时变得粘稠,确保你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可以帮助你停止打鼾。 7.治疗鼻子的原发病鼻部的某些疾病会增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如果总觉得鼻子不通,要及时看医生以排除隐患。 8.排除更严重的疾病,及时就医。

发布了文章

关节响、打嗝、眼皮跳,这些小毛病是疾病的先兆吗?

生活中我们的身体有时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小症状』。经常被人认为是一些疾病的『先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膝关节响 → 关节炎? 经常打嗝 → 胃肠有毛病? 眼皮总跳 → 跳灾?神经坏了? 那么事实究竟是如何呢? 膝关节『咔咔响』 问 蹲下或站起来的时候,膝关节都会发出『咔咔』的响声,是患了关节炎的信号吗? 答 大多不是病! 膝关节出现响声,医学上叫『弹响』,大多情况是由于 缺乏运动 ,大腿肌肉力量不足,以及膝关节里的起到润滑作用的 『滑液』不足 导致的。 大多数膝关节弹响属于生理性的,并不算是病。也不需要特别处理,只要注意适当多活动就好。 对膝关节运动建议: 1、拒绝久坐,坐久了一定起身适当活动; 2、不建议爬楼、爬山等伤膝的运动; 3、运动前充分热身; 4、如有膝关节疾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游泳、脚踏车等运动; 5、 中老年人每天走路活动6000步比较合适。所谓每天10000步,效果因人而异不必强求。 专家提醒: 如果膝关节在『咔咔响』的同时伴随着膝关节的疼痛、肿胀,那就说明可能是得病了。 像髌骨相关病变、骨关节病、半月板损伤等都可能出现弹响,需及时就诊。 经常打…『隔』~~ 问 饭后经常打嗝是不是说明胃肠不好呢? 答 大多数没啥事,特别频繁的话要小心! 打嗝在医学上分两种: 『嗳气』 和 『呃逆』 。 嗳气一般是一个较长的声音 ,是胃中气体上升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俗称“打饱嗝”、“饱嗝”; 呃逆即打嗝 ,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不受自己控制。 一般来说,尽管有时候打嗝很恼人,但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大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抑制打嗝小窍门: 1、小口喝水; 2、吞咽面包馒头; 3、 适当改变单一的饮食种类和习惯。 专家提醒: 如果长期频繁地嗳气,同时又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症状,就要考虑可能有胃肠疾病了,比如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消化不良等。 而持续呃逆超过一两天甚至更久都不自行停止,则要考虑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脑膜炎等)或者膈神经受刺激的可能(如食管癌、胸主动脉瘤、胸膜炎、心包炎、膈下脓肿、食管裂孔疝等)。 眼皮跳,『跳财』还是『跳灾』  问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真的吗? 答 眼皮跳和运气无关!算不算病要看跳动的时间和程度。 一般大多数的眼皮跳,也许是由于 压力 和 疲劳 引起的,跳起来也没什么规律可言,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但范围只局限在眼皮,一段时间后自己就会缓解。 缓解眼皮跳小技巧: 1、放松休息缓解压力; 2、勿用眼疲劳; 3、 适当口服B族维生素。 如果眼皮跳断断续续 超过3个月 ,或范围逐渐扩大到如嘴角等部位,或者跳的程度加重,导致眼睛逐渐睁不开,可能怀疑是神经疾病的先兆,如 『面肌痉挛』 、 『梅杰综合症』 等。 专家提醒: 有些眼皮跳的症状早期可能不明显,可表现为眼睛干涩,或频繁眨眼,有被误诊的可能。 所以如果经治疗症状不缓解,要警惕神经疾病的可能,及时就诊。 总之,这三类小症状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而且大多数都不算是疾病。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但如果长期不缓解,或合并了其他的不适症状,还是不要拖延及时就诊。

发布了文章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吗?

   大夫,我最近经常手抖,不会是帕金森吧? 很多手抖的病人都会问这个问题。    其实引起手抖的原因有很多,而大部分手抖的病人都不是帕金森病    最常见的可能是特发性震颤,这种病往往有家族史,患者会出现双手持物或保持一定姿势时不自主抖动,写字、持筷、倒水、端盘子时都会出现手抖。但是安静状态下,手抖的情况较少,情绪激动、紧张会加重手抖,有些病人饮酒后手抖可减轻。    弱弱的问一句,可以通过喝酒来缓解自己的手抖吗?我们不建议患者喝酒,因为酒精戒断时也会引起手抖哦。    第二种可引起手抖的疾病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会出现双手不自主抖动的情况。可以通过抽血化验甲状腺功能查看是否患有甲亢。    还有一些情况,比如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的病人也会出现手抖,这种手抖幅度比较大,速度不快,我们称之为“扑翼样震颤”。还有比如小脑的肿瘤、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病等疾病也会引起手抖;所以很多情况下手抖的患者都需要通过头部影像学检查除外继发性疾病。   另外,一些药物也可以引起手抖,比如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β受体激动剂、抗癌药物等。      还有一种手抖叫做心因性震颤,就是单纯的因为情绪因素导致的手抖,比如紧张、焦虑、生气的时候出现手部不自主抖动。     所以,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过于焦虑紧张,用你稳健的双手去拥抱生活吧!

发布了文章

年纪轻轻冒了白发?如何改变?

    都说世界上没有容易的事,但对现代的人却不一样,人生特别的“容易”。有没有突然觉得莫名的扎心!特别是说到变老,很多人年纪轻轻不仅精神萎靡,而且还出现了长白头发问题。 看起来黑漆漆的发丝里,随便都能看到一根或几根反着银光的发丝。今天我们就来答疑解惑,一起聊聊为什么白发早早地就长到了你头上呢?     头发除了大家看到的发丝外,扎根在头皮里其实还有一部分,我们称为“毛根”。毛根中有种特殊的色素细胞,它会通过毛囊不断地输送染料给头发,使头发变成黑色。同时我们也可以换句话说,头发颜色本来就是白的,只是因为发根中的这个“染色机”,所以才变成了黑色。而头发变白正是因为这种黑色素分泌减少导致的。这种黑色素的生成,除了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外,另外像精神压力、疾病、遗传、饮食等问题都可能导致。     民间一直都有以黑补黑的说法,因此很多人觉得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黑豆就能改善白发的现象。但实际上,这种功效是不存在的。黑色食物虽然比其他颜色食物的营养和微量元素相对丰富些,但是黑芝麻、黑豆中的黑色素并不能直接转化成头发上的色素。它的真实成分其实是一种多酚类物质,其他像桑葚、黑枸杞等黑色食物的黑色素更是来源于花青素。      不过,要说吃黑米黑豆、黑芝麻对头发一点好处也没有,也不是。它其中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头发的营养还是有一定的补充,特别是会改善因为这些营养的缺乏导致的白发问题。      调理白发,营养或者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作息和饮食的调整来改善,但是遗传性和老年性白发就另当别论了。但改善归改善,有些广告宣称,单吃某种产品就能乌发,其实是不科学的,甚至可以说是夸大宣传。     为单靠饮食改善白发问题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不过饮食上注意一些问题,对于改善发质和预防白发问题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1.忌高糖饮食食糖过多不仅会引起脱发,而且过量的糖分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有机酸。 而这种酸会扰乱头发的色素代谢,从而造成头发没有光泽,变得枯黄。 2.营养补充从饮食上说,头发所需的营养主要来源于绿色蔬菜、薯类、豆类和海藻类。 绿色蔬菜有助于黑色素生成,豆类能增加头发的弹性和润泽度,防止分叉; 海菜、海带等食物含丰富的钙、钾、碘等,可预防白发。     除了营养,想乌发还得学会放松心情,保持规律的生活,改掉熬夜,抽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作息。    另外,经常烫发、染发也会对头发有伤害。相反,想头发健康,日常应适当地对头部进行按摩,促进头皮血液循环,这样才能改善毛囊的血液供应情况,促进头发的健康。

发布了文章

每一次生气,对身体都是一次“地震”!

每一次生气,对身体都是一次"地震"!看完再也不敢生气了 细数生气对身体的危害…… 你体会到的只是气愤的表面,但生气也许已悄悄“震裂”了你的身体。 生气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各科医生们是这样说的…… 心内科医生 生气让心肌缺血缺氧 “暴脾气”是心血管的定时炸弹,而且会大大增加患病的几率。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俊杰表示:生气会伤心。 当人暴怒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缩或冠状动脉痉挛,血液粘稠度增加,因而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以致引发猝死的可能性。 心脏病早期易生气。 脾气暴躁很可能成为疾病的先兆或是导火索。心脏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同样也是脾气突然变差、容易发怒,而且五十六岁的老年人正是高发人群。 消化内科医生 容易胃出血 胃和情绪的关系很亲密,当人的心情愉快,食欲也会大增,心情不好,想吃也吃不下,所以有“气饱了”这一说。 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姒健敏表示:不同情感反应对胃肠道的影响是有相应研究的。 忧郁的、缺乏自信的个性,往往和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 亢奋的、暴躁的人容易胃出血; 悲哀、应激反应,都会引起胃肠道黏膜的急性出血性炎症。 肝胆外科医生 易患肝病 俗话说“怒伤肝”,愤怒爆发出来伤了肝,但若隐忍着又会导致肝气郁结。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主任医师 邵凤珍表示:满腹牢骚、经常发怒的人比心态平和的人易患肝病。 脾气不好、容易生气发怒的人,往往会发生肝脏功能失调乃至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研究表明,肝脏内分布着丰富的交感神经,气恼忧愁会直接导致肝细胞缺血,影响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一个人每月发怒5次,肝病发病几率可增加一倍。呼吸科医生 生气时人会呼吸性碱中毒 生气到一定程度,真的会出现抽搐、麻木,甚至瘫痪的状态。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王光苏表示:正常人1分钟内呼吸15次,而人生气后,呼吸可以达到30次以上。 由于快速呼吸,大量的二氧化碳被呼出体外,造成机体呼吸性碱中毒,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大汗、面色苍白,面部口唇麻木及手足、全身抽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乳腺外科 生气是乳房的大忌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黄梅表示:对女人来说,心态好比吃得好更重要。 心情不好是乳房养生的大忌。 据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焦虑抑郁的人比较容易患乳腺癌,乳房增生性疾病也会更多见。 呵护乳房,不能简单停留在追求外表的美观上,更重要是的维护乳房健康,保持乳房正常的生理功能,减少疾病发生。而最简单的就是首先有个好心情,少生气。 小贴士 情绪能致病,也能治病。生病保持好的心态,也是一剂“良药”。 不过,人总有七情六欲,不可能不生气。 适度的情绪发泄,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好处。但是总是生气、愤怒,就会带来健康问题。如果突然生气了,该怎么降低危害呢? 1. 深呼吸 想发脾气不妨先做一组深呼吸,让气息慢慢地随着自己的感觉进入到体内,再慢慢地吐出来。 这种深呼吸的自我正向暗示法,一般性的怒火,在5-8次呼吸后可以平息下来。 2. 从生气源头解决 遇事用智慧面对,而不是情绪。 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生气,有时可能会是很小的事情,只是一直积攒着没有得到排解,最后形成了大问题。我们有怨言时,只要和他人进行简单的沟通,或许就能化解。

发布了文章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达17%!

最担心的事发生了,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高达17%,而且传染性强。 最新的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高达17%,而且与有症状的患者相比较,两者具有同样的传染性。 近日,钟南山院士接受CGTN记者采访表示: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很强,即使在实施隔离政策的地方,RO值也可能达到3甚至3.5,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传染3到3.5人,这个数字是非常高的。 从这篇研究还可以看出,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家人和朋友被传染的概率高,主要通过共同生活、聚餐、会客、打牌等方式传播。 我们身边可能会存在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他们具有传染性,所以,大家还是要保持距离,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少聚会,少聚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发布了文章

怎么吃才健康?远离糖类与饱和脂肪酸!

饮食或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近年来的研究也不断证明了饮食对人类寿命和健康状态息息相关。 比起关注单一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全面合理的营养搭配才能真正改善我们的健康。 最近来自《BMJ》的研究不仅分析了各种营养素与心血管疾病以及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提出了能够降低心血管风险和死亡风险的饮食组合,提示过多的糖类与饱和脂肪酸摄入是健康的两大杀手! 哪些食物糖类含量高:米饭、面食、土豆、红薯等。 哪些食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动物性脂肪,如牛油、奶油、猪油及畜肉类。 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等。 怎样的食物组合才是健康的呢? 在总能量摄入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使用淀粉、多不饱和脂肪酸或蛋白质来替代糖类,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使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替代饱和脂肪时,也有类似的效果。

发布了文章

如何让大脑保持年轻?这种方法首次被公布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大脑衰老的年龄比你想象的要早,依靠饮食可以缓解这种情况的恶化。 人这一生,吃吃喝喝少不了。 怎么吃才健康?你可能看过各种各样的“秘籍”,如低脂低盐饮食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但是你知道怎么通过饮食来延缓大脑衰老吗? 最近,《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一篇论文,研究指出光靠饮食就可以让大脑变年轻。 要知道大脑是我们身体的司令部,它一旦衰老,各种与大脑衰老相关的认知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就会找上门,这种病俗称“老年痴呆”,目前为止没有特效药治疗,得了这种病的人生活质量非常低下。 闲话少说,我们来具体看看这项研究。 一、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加速大脑衰老 大脑是个“耗能大户”,需要身体20%以上的能量来运作,能量的来源于葡萄糖和酮体的代谢。当脑细胞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时,就会出现“低代谢”。 有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人的大脑葡萄糖代谢率通常会大幅下降,并且这种下降在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出现之前,这种下降的程度与他们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也就是说大脑易受新陈代谢变化的影响。 所以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就想知道一个人从葡萄糖到酮类的饮食变化,是否会影响大脑新陈代谢。 研究人员利用大脑区域之间网络交流的稳定性作为衡量大脑老化的一个生物标记,换句话说,大脑交流网络的稳定性下降,说明大脑越容易老化。 为了研究饮食如何影响大脑网络的稳定性,研究人员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仪来测量42名年龄在50岁以下的参与者的神经活动。 这些参与者花了一周的时间摄入三种饮食中的一种:一种是常规饮食(无限制),主要代谢的产物是葡萄糖;一种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例如肉或鱼加沙拉,但不加糖、谷物、大米、淀粉类蔬菜),主要代谢的产物是酮;另一种是常规饮食,每天禁食12小时。 研究人员也测量了参与者扫描前后的酮和葡萄糖水平。 由于参与者饮食习惯存在差异,可能影响结果,研究人员为了确保他们观察到的效果是直接由葡萄糖或酮引起的,对30名参与者进行了第二次实验,他们要求参与者在禁食一晚后饮用与卡路里匹配的葡萄糖或酮类饮料。 无论是通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还是人工使用酮类补充剂的结果都表明:葡萄糖会破坏患者神经网络之间交流,而酮类物质能稳定神经网络之间的交流。 也就是说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缓解大脑衰老,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会加速大脑衰老。 二、大脑什么时候开始衰老? 研究人员还顺带研究了人类大脑的稳定性何时出现变化。研究人员使用了两个大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集。一个数据集来自德国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另一个来自英国剑桥的剑桥老龄化和神经科学中心(Cam-CAN)。这些数据集包含了近1000名成年人(年龄在18岁到88岁之间)的脑部扫描。 这种类型的大脑扫描测量的是大脑网络的稳定性,即大脑维持区域间功能性交流的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人的神经网络稳定性在47岁时出现变化,大脑从60岁开始迅速退化。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Mujica Parodi教授说道:“坏消息是,我们看到的大脑老化的最初迹象远远早于之前所认为的。” “然而,好消息是,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来预防或逆转这些影响,通过将葡萄糖换成酮类作为神经元的燃料来减轻低代谢的影响。”Mujica Parodi补充道。 三、为什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缓解衰老? Mujica Parodi教授解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大脑失去了有效代谢葡萄糖的能力,导致神经元饥饿,大脑网络出现不稳定。 所以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因为痴呆与“低代谢”有关,当我们知道了大脑老化代表神经元逐渐丧失有效利用葡萄糖作为燃料的能力,就能有效进行干预。 “因此,如果我们能通过使用不同的燃料来增加大脑可利用的能量,可能使大脑恢复更年轻的功能。”Mujica Parodi教授说道。 因为这个研究针对的是50岁以下的人,Mujica Parodi教授说道:“他们现在正在与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Eva Ratai博士合作,将这个研究的参与者扩展到老年人群。” 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论文中提出,酮类补充剂更适合胰岛素抵抗的人,如糖尿病,因为他们不太可能通过改变饮食、禁食或运动来达到酮类代谢。 不管怎样,这项研究支持了一种假设,如间歇性禁食能够推迟脑老化,是因为这种饮食导致突然和极端的热量下降,可能与大脑使用酮体作为燃料,而不是葡萄糖有关。研究人员现在正致力于发现燃料影响神经元间信号传递的精确机制。 四、到底该如何健康的减少碳水化合物? 顾名思义,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就是少吃碳水化合物。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阿特金斯饮食法、生酮饮食)是以摄入脂肪和蛋白质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的非传统饮食模式,即摄入肉类、鱼类、蛋类、牛油果等占全天能量所需的67%~80%,碳水化合物则降至人体需要的最低量。该饮食模式能够模拟人体饥饿时的代谢状态,迫使机体利用脂肪作为首要能量来源(酮体就是脂肪分解时产生的)。 “阿特金斯饮食法”要求参与者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超过20克,拒绝任何糖分、牛奶制品、面粉制品、谷物食品、含淀粉的蔬菜、大豆、甜的调味品、坚果以及水果和果汁等,但对脂肪和食用油的摄入没有任何限制。最新修订的版本中强调该减肥法并不提倡无限量多吃脂肪类食物,也不提倡暴食,并可在后期阶段恢复少量碳水化合物饮食。 “地中海饮食”得名于地中海周边的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希腊等国,以健康、清淡、简单而又营养全面著称的饮食风格,其首要特点是摄入足量的水果、蔬菜和全麦谷物,饮食中也会包含豆类食品、坚果、脱脂牛奶、橄榄油和一些鱼类,以及少量的红肉、盐和碳水。 有的人总觉得自己不能不吃碳水化合物,其实还有一种方法让你不吃碳水也不会饿、不会头晕,那就是生酮饮食,它是一种 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 (少于 50克/天)的饮食,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比例约为3:1。 简单直观地说:每天吃不到一两的米面,以肉、蛋和油为主。 这种饮食结构将诱发身体产生类似于饥饿状态下的代谢改变,生酮饮食的医学应用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科学研究发现,酮体可以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减少神经细胞的易激惹性,帮助控制癫痫的发作频率。 值得关注的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生酮饮食的短期及长期维持均或可带来显著不适,如果有朋友想尝试这种饮食法,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发布了文章

血脂正常了能不能停用他汀?

经常有人问:“我用他汀治疗一段时间后,胆固醇已经明显下降,还需要继续吃药吗?可以停吗?”。回答是否定的。绝大多数人均应该长期坚持服用他汀或其他降胆固醇药物,只要没有不良反应,不应该停药。 最近,欧洲一家著名学术机构(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的多位学者发表了一份专家共识,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明确阐述。这份专家共识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平时所说的坏胆固醇,简称LDL-C)增高持续的时间越长,发生冠心病、心梗、脑梗等疾病的风险就越大。服用他汀等降胆固醇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开始治疗的时机越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幅度越大、坚持治疗的时间越久,所带来的好处就越多,心脑血管系统就越安全。 一般来讲,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 mmol/L,第1年内冠心病、心梗、脑梗等事件降低约10%,2年后降低约16%,3年后降低约20%。此后治疗每延长1年,心脑血管病变风险进一步降低1.5%。治疗5年后其风险降低20-25%,治疗40年后降低50-55%。这组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有胆固醇增高就应该及早治疗,并且要长期坚持治疗,这样能给心脑血管系统提供可靠的保护。擅自停药危害很大,一定要注意。 需要说明的是,胆固醇高不高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不要仅凭化验单上的正常值判断。有些人的血脂化验单中并没有向上的箭头,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仍然需要接受他汀治疗,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更低的水平。 还有人问,我胆固醇降到正常后,继续长期吃他汀会不会把胆固醇降得太低?不会的,他汀还没有这么强的降胆固醇作用。放心好了。另一个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我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低于1.8mmol/L,还需要继续吃药吗?如果确诊了冠心病或脑梗,仍然需要用他汀,这是降低心梗、脑梗发生率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实际上,这样的患者最好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到1.4 mmol/L以下。

发布了文章

睡觉手麻要小心,这3种原因经常被忽略!

睡觉手麻要小心,这3种原因经常被忽略! 不一定是睡姿不对的锅。 上周末去看奶奶,吃饭间老人家无意说起,“我最近睡觉不太好,老是手麻不知道咋回事,然后就醒了。” 我听了一激灵,连忙问,“持续多久了?” “大概一周了吧。”奶奶一边看电视,一边用右手敲打着左手胳膊。 “你别敲了。”我着急起来,提高了嗓音,“连续一个礼拜你为什么不去看医生?天天烧香拜佛有啥用!” “……又没人陪我去看。而且,我以为就是睡觉姿势没摆好,压迫神经了,想再观察观察。”奶奶明显被我吓住了。 “你这个要中风的!!” 我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和语气,联想到奶奶几十年的心脏病病史,最坏的结果已经在脑子里转了几圈。 老人家打了一个楞,过了一会儿,絮絮叨叨开始说,“哎呀,那怎么办?中风就惨了,变植物人了,瘫在床上要人服侍,之后么就等死喽……” “你别急你别急。”我总算发现自己讲的太过了,“先去做个检查再看吧。” 事不宜迟,两人吃好饭就直奔医院。万幸的是,根据核磁共振的结果,医生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目前血管堵塞情况不算严重,开了药就回家了。 通过这件事我深切感受到,虽然学医,但我们对于身边亲人一些微小的症状依旧要提高警惕。 那么说到这,睡觉手麻到底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可能提示哪些疾病?让我们来看一看—— 首先,姿势不良确实是很大的原因。通过某种姿势长时间对肢体神经施加压力,会造成体位性的感觉异常,但这种麻木感在改变体位后就会消失,如果长期发生这种现象,就要注意了。 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征较为常见,尤其好发于 30 至 50 岁女性,由正中神经受压引起,主要位于腕部掌侧,也就是手腕的位置。表现为拇、示、中指桡掌侧皮肤感觉麻木、刺感和疼痛。有时整只手都受累。有时,还会出现臂部的烧灼和刺痛感。 一些需要腕部反复用力做伸展运动的职业(比如拧螺丝刀)会增加患病风险。另一个潜在的致病因素是使用电脑键盘时不正确的姿势,特别是长期在办公室的白领们要小心了,为了避免劳损,应该保持手腕于中立位,键盘可以放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使得手低于肘关节,也可以在腕关节下放个垫子支撑。 神经根型颈椎病 这是中老年人好发的疾病,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长期久坐不活动、颈部姿势异常,尤其是电脑、手机使用时间过长,颈椎间盘及骨刺向颈椎后外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脊神经根,尤以下部颈椎即第4至7颈椎段多见。 疼痛为主要症状,其性质呈钻痛或刀割样痛,也可以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也可以向不同部位放射。部分患者患侧手指指端有麻木感,夜间症状加重。也可能由于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上肢肌肉萎缩无力,手部活动不灵,持物不得力容易脱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由于暂时的脑部血液中断而造成的脑功能障碍,通常能在1小时内完全恢复。由于心脏或动脉(通常在颈部)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凝块(血栓)或脂肪物质(血管硬化或斑块)进入血流,成为栓子,并留在脑部供血动脉中,从而引起大多数TIA。 普遍的症状有一过性黑、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麻木),可有头晕、共济失调,罕有意识丧失。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全面筛查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房纤颤等,并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一旦神经症状的持续时间大于24小时,则属于脑血管意外,也就是常说的中风。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是长期血糖升高所导致的神经和组织损伤,包括周围对称性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 表现在手部,可出现手指和手部的刺痛、疼痛和麻木。少数患者还可以有肌肉无力和萎缩。身体其他部位,如眼底、足部等也可发生神经病变,严重者需要截肢。糖尿病的并发症呈进展性,因此患了糖尿病后,一定要进行正规合理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病理性原因导致手麻包括: 自身免疫性疾病 骨髓疾病 感染,包括莱姆病和艾滋病毒 压迫某些神经的肿瘤 多发性硬化症 维生素B缺乏症 通过上述可以发现,可以解释手麻的疾病有很多,不能通过简单的睡觉姿势不良来一笔带过,如果长期发现这种情况,找到真正的病因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作为医疗工作者,每天要用微笑面对大量的病人,却忽略了身边的爱人、朋友,甚至和长辈一个月打一次电话。疲惫、辛苦都不是借口,与其到时候后悔莫及,不如现在多来关心和温暖自己最亲的人吧!

发布了文章

13种食药搭配禁忌,一定要知道!

您是否认为服用了药,就应该完全产生效果了?药物在被吸收的同时,也与体内的食物互相作用并影响着。因此,为了防止药效打折甚至出现不必要的不良反应,你应该了解正在服用的药物有哪些饮食禁忌。 一、西药 1.茶——黄连素 茶水中含有约10%鞣质,鞣质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大大降低其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不能饮茶。 2.咖啡、可乐——布洛芬 布洛芬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咖啡中及可乐中含有的咖啡因都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会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 3.热水——多酶片 酶是多酶片等助消化类药物的有效成分,酶这种活性蛋白质遇热水后易凝固变性,失去应有的助消化作用,因此服用多酶片时最好用低温水送服。 4.菠菜——钙片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钾,进入人体后电解出的草酸根离子会沉淀钙离子,不仅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建议服用钙片前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菠菜,或先将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钾溶解于水,将水倒掉后再食用。 5.奶酪、肉制品——抗过敏药 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因为组氨酸在人体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抗过敏药抑制组织胺分解,因此造成人体内组织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6.牛奶——止泻药 服用止泻药物,不宜饮用牛奶。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药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可能加重腹泻症状。 7.香蕉、橘子——利尿剂 服用螺内酯期间,钾会在血液中滞留。若同时再吃富含钾的香蕉、橘子,体内钾蓄积更加严重,易诱发心脏、血压方面的并发症。 8.西柚汁——多种药 服用多种药期间不能饮用­­西柚(葡萄柚)汁,最好注意说明书和咨询医生、药师。因为西柚汁中成分会影响某些药物,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他汀类、环孢素等所对应的代谢酶或转运蛋白的功能,从而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副作用风险增加。 二、中药 1.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   茶叶里含有鞣酸,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2.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理气化痰药除外) 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影响药物的补益作用。 3.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宜忌生、冷、油腻   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4.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在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服大蒜   大蒜中的大蒜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所服的中药不能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5.甜食——苦味健胃药 苦味健胃药依靠苦味刺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促食欲、助消化。甜食一方面掩盖苦味、降低药效,另一方面甜食的成分还可能与健胃药中的成分发生络合反应,降低其有效成分含量。

发布了文章

人类体温一直在下降。。。

人类体温竟然一直在下降!37℃可能在发低烧…… 37℃还是人类健康的体温标准吗? 清晨六点醒来,浑身酸疼,倍感无力,鼻涕也在试探着往下流淌......这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我可能发烧”了,于是拿起体温计重新钻进被窝...... 当看到体温计显示37.2 ℃时,通常我们会松一口气,认为自己的体温还算健康。 因为,一个多世纪以来,37℃(98.6华氏度)一直被用作人类健康的体温标准,但这个标准却在不断受到怀疑。 近日,发表在《eLIFE》上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现在我们的体温正在稳步下降。 研究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研究员Julie Parsonnet教授说:“我们的体温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人体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但这并不是正确的。 此前,波士顿儿童医院的风湿病学家Jonathan Hausmann曾在一项研究中指出:“清晨六点时体温37.2 ℃并不正常,但同样的温度在下午四点钟就可以是完全正常的。” 说起这个“37 ℃标准体温”,还是源自1851年德国医生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的研究成果。他当时从25000名患者那里进行了数百万次的体温测量,并基于这些数据撰写了一篇影响深远的文章,并设定了奉行了一个多世纪的体温标准,即摄氏37 ℃是正常体温的“生理点”。 Wunderlich医生用来区分健康与不健康温度范围的设备,已被收藏在费城穆特博物馆,这是一种内装水银的玻璃仪器,大约9英寸长(约22.9 cm),比现代数字温度计的测试温度略高,测试温度甚至比博物馆收藏的同一时期的其他温度计还要高。Wunderlich将体温计放在病人腋下,这样获得的读数比口含温度计略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抵消了一些偏高的误差,但准确性略差。 Parsonnet说:“在19世纪,才刚刚有测量体温的说法。从那以后,有几项研究对Wunderlich的测量提出了批评,呼吁将标准体温再降低零点几摄氏度。 Parsonnet团队好奇的是,对比标准体温的前后变化,究竟是因为技术的改进,还是准确地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生理上的变化? 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内战后近24000万名联邦陆军退伍军人的医疗记录,以查看大约一个世纪前的体温记录。 然后,将这些数字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国家健康调查的约15000条记录和代表21世纪初的斯坦福临床数据平台的150000条记录进行比较。 总体而言,该团队掌握了超过50万份个体温度测量的详细信息。 不出所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明显而显著的差异。生活在19世纪末的人体温略高一些。 例如,在本世纪初出生的男性比19世纪初出生的男性体温要低0.59摄氏度,这意味着每十年稳步下降0.03摄氏度。 女性的体温变化降幅也差不多,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下降了0.32摄氏度。 随着这种差异得到确认,研究团队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每组之间的差异,并假设他们每个人都曾用大致相同精度的仪器测量过自己的体温。 在数千份美国内战老兵几十年里的病例中,他们发现了这一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与他们最初的比较结果相符。 温度计技术或方法的发展速度不太可能解释这种稳步下降的原因,难道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或者环境导致了体温下降吗? Parsonnet说:“从生理上讲,我们确实与过去有所不同。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包括室内的温度、与微生物的接触,以及可以获取的食物。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尽管我们认为人类是单一物种,在所有演化过程中都是一样的,但并不是一样的。实际上,我们在生理上正在发生变化。” 健康和营养的改善可能是寻求答案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不断增加的身体质量使新陈代谢进入更温暖的状态,但是炎症与体温的变化密切相关,慢性感染的减少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没有以前的体温高了。 随着人类社会和环境进入剧烈变化的阶段,过去的变化也可能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未来,随着更多新的疾病和社会整体健康程度的下降,或许人类的平均体温还会回升。

发布了文章

“脂肪肝”只是一种亚健康吗?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已经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疾病状态。 什么是脂肪肝? 我们人体的肝脏是没有脂肪细胞的,通常情况下,脂类物质在肝脏内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之后进入血液,成为血浆中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当这一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时,不能有效结合的脂类物质就会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肝细胞脂肪样变,即脂肪肝。 大部分的脂肪肝并没有症状,往往由常规体检发现。严重的脂肪肝可能出现类似肝炎的表现,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症状。一部分脂肪肝可合并一定程度的肝功能异常,查体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随着身边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逐渐增多,人们对它反而不以为然,认为脂肪肝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不是真正疾病,无需治疗。这里需提醒大家的是,症状不明显,并不代表脂肪肝对身体没有伤害,任其发展,脂肪肝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已迅速跃升为一种常见肝病,并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脂肪肝的危害? 对于患有脂肪肝的人,注意饮食,认清脂肪肝的危害是十分重要的。肝病的发展过程其中有一个过程就是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若不加以控制,会进展为肝硬化,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癌变等,给患者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下面我们就来说下脂肪肝的危害。 1. 直接损伤肝脏 脂肪性肝病如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大量脂肪堆积在肝脏,就会影响肝脏血氧供应及自身代谢,日久造成肝细胞反复弥漫性变性坏死,继之纤维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肝脏正常小叶结构遭到破坏,导致肝脏缩小变硬,最终引发肝硬化等多种恶性肝病。 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同时,由于脂肪肝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甲、乙型肝炎的机会也明显高于正常人。 2. 影响消化功能 食物的消化离不开胆汁,而胆汁中的胆汁酸盐,就是由肝脏利用胆固醇为主要原料来转化合成的。患了脂肪肝后,脂类代谢障碍,影响到胆汁制造和分泌,进而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长期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可使人萎靡不振,头昏眼花,失眠多梦,皮肤干枯,面色灰暗,使生活质量下降。 3. 伤害心脑血管 研究表明,脂肪肝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这是因为脂肪肝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血液黏稠度增大,胆固醇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血管腔变得狭窄,弹性减退,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硬化就会影响对心肌的血供,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严重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脑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氧,则出现头昏头晕、失眠健忘、思维迟钝等症状,若是脑血管被阻塞或破裂出血,则引起中风而危及健康与生命。 4. 祸及生殖健康 患有脂肪肝,尤其是脂肪性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造成肝功能损害严重时,可使体内激素的灭活机制出现障碍,激素代谢失调。 男子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出现明显的女性性征,乳房异常发育、乳腺增生、乳头黑色素沉着、睾丸萎缩变软、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等。女性则因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升高,易引起多毛、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 5. 有害眼睛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肩负着解毒和许多生化代谢的重任。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过度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大都有打鼾和睡眠差的现象,致使流向肝脏和大脑的血液减少,影响了肝脏的功能,神经系统也会因过度疲劳而影响视色素生成,于是出现眼睛干涩不适,视力减退,看书写字时间长了容易发生视觉疲劳,眼前一过性黑蒙,看不见周围的物体等症状。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脂肪肝呢? 1. 太胖的人 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脏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的脂质,剩余脂质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这类脂肪肝在体重得到控制后,往往会逐渐好转乃至消失。 2. 爱喝酒的人 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所致。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克~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增长5~25倍。 3. 快速减肥的人 禁食、过度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都导致体内没有足够的糖用以分解功能,进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肝脏“工作量”激增,损伤肝细胞,影响其脂蛋白合成能力,导致脂肪肝。 4. 营养不良的人 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足够的载脂蛋白,脂类物质不能变成脂蛋白进入血液,故而沉积于肝细胞内,最终形成脂肪肝。 5. 糖尿病患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50%~80%的患者合并肥胖,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过度摄入脂肪或糖类有关。 6. 药物滥用者 肝脏担负着分解药物的作用,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也会伤害肝脏。需注意的是,降脂药也可干扰脂蛋白的代谢,长期滥用也会增加药物性脂肪肝形成。 患有脂肪肝的人群多吃什么能够减轻脂肪肝呢? 1.大蒜。大蒜对脂肪肝患者格外有益。发表在美国《营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大蒜能够增加人体热量的消耗,同时减少脂肪生成的数量。 2.鲑鱼和三文鱼。营养学研究成果表明,金枪鱼、三文鱼、鲑鱼等深海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能提升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同时降低肝脏中的脂肪含量。 3.咖啡。咖啡有助于身体免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表明,咖啡含有的绿原酸等成分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含量和高血压。脂肪肝患者不妨在早餐中加入咖啡。 4.西蓝花。美国《营养学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食用西蓝花有助于防止脂肪在小鼠的肝脏中堆积。 5.绿茶。中国《世界胃肠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喝绿茶有助于减少体脂百分比和血液中的脂肪含量。绿茶中的抗氧化剂含量较高,对脂肪肝患者有益。 6.核桃。植物性食物中,核桃的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特别高。有研究称,吃核桃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榛子、杏仁、亚麻籽等食物的脂肪酸含量同样丰富,也能调节血脂。 7.鳄梨。鳄梨富含健康脂肪,还含有抗炎的营养素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含量,减轻体内应激反应。 8.大豆或乳清蛋白。《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大豆和乳清蛋白有助于平衡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不良影响,降低血糖和血脂含量。 脂肪肝的人群限制使用这些食物 饮食中加入健康的食物调节,有助于控制脂肪肝。同时,也要避免或限制以下几种食物的摄入。 1.糖和添加糖。糖和添加糖会造成血糖水平升高,增加肝脏中的脂肪含量。脂肪肝患者平时要控制精制糖的摄入,少喝甜饮料。 2.酒精。酒精对肝脏影响很大,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和其他肝病。脂肪肝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 3.精制谷物。精制谷物经过高度加工,去除了膳食纤维,摄入过多会升高血糖水平。脂肪肝患者可以用全麦食品或粗粮代替部分精制谷物。 4.油炸或咸的食物。食用太多油炸或咸的食物,会增加热量摄入和增重的风险。脂肪肝患者可以采用蒸或烤的烹饪方法,尝试加入香料和香草,让食物美味而少盐。 5.红肉。牛肉、猪肉和熟食肉制品都含有大量饱和脂肪,脂肪肝患者应避免食用。瘦肉、鱼、豆腐是比较健康的选择。

发布了文章

诊断标准大变化!第七版新冠诊疗方案出炉……

对比第六版有何变化?赶快看看…… 一、新增2大条目内容 1、新增病理改变 根据目前有限的尸检和穿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一)肺脏 肺脏呈不同程度的实变。 肺泡腔内见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及透明膜形成;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和巨噬细胞,易见多核巨细胞。II型肺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部分细胞脱落。I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可见包涵体。肺泡隔血管充血、水肿,可见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及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肺组织灶性出血、坏死,可出现出血性梗死。部分肺泡腔渗出物机化和肺间质纤维化。 肺内支气管黏膜部分上皮脱落,腔内可见黏液及黏液栓形成。少数肺泡过度充气、肺泡隔断裂或囊腔形成。 电镜下支气管黏膜上皮和II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冠状病毒颗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部分肺泡上皮和巨噬细胞呈新型冠状病毒抗原阳性,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二) 脾脏、肺门淋巴结和骨髓 脾脏明显缩小。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灶性出血和坏死, 脾脏内巨噬细胞增生并可见吞噬现象;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较少,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脾脏和淋巴结内CD4 + T和CD8 + T细胞均减少。骨髓三系细胞数量减少。  (三) 心脏和血管 心肌细胞可见变性、坏死,间质内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 (或) 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血管内皮脱落、内膜炎症及血栓形成。  (四) 肝脏和胆囊 体积增大,暗红色。肝细胞变性、灶性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血窦充血,汇管区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浸润, 微血栓形成。胆囊高度充盈。 (五) 肾脏 肾小球球囊腔内见蛋白性渗出物,肾小管上皮变性、脱落, 可见透明管型。间质充血,可见微血栓和灶性纤维化。 (六) 其他器官 脑组织充血、水肿,部分神经元变性。肾上腺见灶性坏死。食管、胃和肠管黏膜上皮不同程度变性、坏死、脱落。 2、新增重型、危重型临床预警指标 (一)成人 1. 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下降; 2. 外周血炎症因子如IL-6、C反应蛋白进行性上升; 3. 乳酸进行性升高; 4. 肺内病变在短期内迅速进展。 (二)儿童 1. 呼吸频率增快; 2. 精神反应差、嗜睡; 3. 乳酸进行性升高; 4. 影像学显示双侧或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快速进展; 5. 3月龄以下的婴儿或有基础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支气 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畸形、异常血红蛋白、重度营养不良等) , 有免疫缺陷或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 二、重型、危重型病例治疗手段大修订 1.新增“肾功能衰竭和肾替代治疗” 危重症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应积极寻找导致肾功能损伤的原因,如低灌注和药物等因素。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应注重体液平衡、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在营养支持治疗方面应注意氮平衡、热量和微量元素等补充。 重症患者可选择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其指征包括:①高钾血症;② 酸中毒;③肺水肿或水负荷过重;④多器官功能不全时的液体 管理。 2、新增“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系统包括血浆置换、吸附、灌流、血液/血浆滤过等,能清除炎症因子,阻断“细胞因子风暴”, 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可用于重型、危重型患者细胞因子风暴早中期的救治。 3、新增“免疫治疗” 对于双肺广泛病变者及重型患者,且实验室 检测IL-6水平升高者,可试用托珠单抗治疗。首次剂量 4-8 mg/kg,推荐剂量为400 mg、0. 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输 注时间大于1小时;首次用药疗效不佳者,可在12小时后追加应用一次 (剂量同前) ,累计给药次数最多为2次,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800 mg。注意过敏反应,有结核等活动性感染者禁用。 4、新增“挽救治疗-体外膜肺氧合 (ECMO) ”相关指征 ①在FiO 2 >90%时,氧合指数小于80 mmHg,持续3-4小时以上; ②气道平台压≥35 cmH 2 O。单纯呼吸衰竭患者,首选VV-ECMO模式;若需要循环支持,则选用VA-ECMO模式。在基础疾病得以控制,心肺功能有恢复迹象时,可开始撤机试验。 三、“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纳入确诊病例符合条件 满足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同时若“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此外,新增“疑似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釆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且发病7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 和IgG仍为阴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 四、新增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相关内容 1、临床表现 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 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孕产妇临床过程与同龄患者相近。 2、新增“重型分型”儿童符合条件 1.出现气促 (<2 月龄,RR ≥ 60 次/分; 2~12 月龄,RR ≥ 50 次/分; 1~5岁,RR ≥ 40 次/分; >5岁,RR ≥ 30 次/分) ,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2. 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2%; 3. 辅助呼吸 (呻吟、鼻翼扇动、三凹征) ,发紺,间歇性呼吸暂停; 4. 出现嗜睡、惊厥; 5. 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3、新增重型、危重型儿童/孕妇病例治疗建议 儿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虑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患有重型或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孕妇应积极终止妊娠,剖腹产为首选。

发布了文章

最新数据:食盐加碘20年,我国甲状腺疾病现状如何?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甲状腺细胞功能微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碘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作为一个轻度至中度缺碘的国家,我国于1996年实施了全民食盐加碘(USI)政策,覆盖了中国大陆的31个省份。2010年发布的流调数据显示,28个省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IDD)的目标,其余的3个省份接近这一目标,毫无疑问USI政策取得了成功。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对碘过量的担忧。 在实施USI的20年中,我国居民连续5年(1996-2001年)处于碘摄入过量状况[EI,中位尿碘(UIC)≥300ug/L],之后10年(2002-2011年)处于超足量状况(MAI,中位UIC 200-299ug/L),之后的5年(2012-2016年)处于碘摄入足量状况(AI,中位UIC 100-199ug/L),这与我国对于食盐中碘含量的调整有关。 食盐碘含量的变化:1996年,食盐中碘浓度标准为不低于50mg/kg;2002年,食盐中碘浓度标准调整为35±15mg/kg;2012年,食盐中碘浓度标准调整为20-30mg/kg。 为了重新评估我国人群碘营养现状和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以及二者的关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国甲状腺协会于2015-2017年间,联合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横断面研究,来自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的80937名参与者完成了研究,其中2467名受试者因性别、年龄或甲状腺功能检测信息缺失而被排除,最终纳入了78470名参者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 20年来,通过实行USI政策,我国成功将缺碘人群的碘摄入量由不足转变为足量,降低了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本次调查发现,碘过量仅与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高发有关,而碘缺乏是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的危险因素,其危害明显大于碘过量。总结来说,补碘不仅是预防碘缺乏病的必要措施,并且还可以降低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此外,本项研究结果支持将AI和MAI合并为同一类别,以确定普通人群的最佳碘摄入量。

发布了文章

重要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

导 语 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相关法律修改之前 及时明确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会上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以及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巨大隐患,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全面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还需要一个过程。 在现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通过一个专门的决定既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目的就是在相关法律修改之前,先及时明确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 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禁食的法律规范,仅限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没有合法来源、未经检疫合格的其他保护类野生动物。《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对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要在现行法律基础上加重处罚,以体现更加严格的管理和严厉打击。 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也就是昨日起开始正式生效。 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 “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是来源于野生动物。”2月9日湖北省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强调:“野生动物应该待在野外,要尽量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能吃野生动物。” “2003年SARS疫情过后,野生动物主管部门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但力度显然不够,这也是新冠疫情再次爆发的一个原因。”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顾问孙全辉博士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也强调,病毒的传播没有合法贸易和非法交易之分,只要允许野生动物养殖活动,捕捉、运输、利用过程中人跟野生动物就必须密切接触,就会给原本依附在野生动物上的病毒创造跨界传播的机会,给公共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被走私的穿山甲中发现新冠病毒 近日,管轶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 发表题为:I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 的最新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对广西和广东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多个穿山甲样本进行检测,并在穿山甲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相关冠状病毒,属于此次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一个受体结合域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此次发现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多个谱系及其与新冠病毒的相似性表明,穿山甲应被视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中间宿主,再次强调应禁止在菜市场等交易穿山甲等野生动物。这是继2月6日,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发现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后的又一力证。

发布了文章

不要让口罩成为虚假的安全感

对于绝大多数非医疗护理人员,更好的预防方法是下面这3个…… 记得以前在病房的时候,护士长每个医生都发一包口罩,用完了再领。那个时候,怎么都不会想到口罩这东西会变成稀缺品。 现实总是很讽刺。2019年,一场「nCoV-2019」疫情让「口罩」上了热搜,如今的口罩短缺,就好像当初对口罩不在乎的一种报复。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买不到口罩的很焦虑,尝试各种渠道最终买到一包三无产品的假口罩,像下面这样,薄的就像一张纸。 有口罩的就比较「嚣张」和「放肆」了,以为有了金钟罩百毒不侵。 然而没想到,因为某些动作,早早的就让口罩失去防护效果。比如:打个哈欠把口罩打歪,把手伸到口罩里面挠鼻子或摸嘴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非常残忍且危险的真相:戴口罩可能会给你带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这种虚假的安全感就像纸一样薄的口罩一样,只会让你更危险。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会游泳就天天往深水区跑。 考虑到口罩在现实世界中作用有限,美国CDC建议,对于绝大多数非医疗护理人员,更好的预防方法是下面这3个: 1.勤洗手,每天都这样。 2.认真洗手之前,不要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3.避免接触病人。 这3条不仅可以保护你免受此次流行的2019-CoV的感染,在这次疫情过后,也可以帮助你对付其他致病微生物,比如感冒和流感。 所以,我建议大家把1和2这两条建议养成习惯,尤其是要教育家里的儿童。 再强调一下洗手。 很多人会小看洗手,其实洗手在预防感染方面的作用是非常神奇的。 比如,用流动的水和香皂洗手 15 秒,可带走手上 90% 的细菌,持续洗 30 秒可将手上 99.9% 的细菌全部带走。 所以,外科医生手术前都要常规洗手和刷手,降低术后感染率。 说下第3条:避免接触病人。 能避免当然更好了。但是如果你需要照顾被感染的病人,那么还是建议好好戴口罩,而且要给病人也戴一个。注意,确保嘴和鼻子能被口罩包住。 当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防止感染通过飞沫传播。 如果传播途径包含「空气气溶胶传播」,在照顾病人的时候,建议戴上N95口罩。比如麻疹,SARS,水痘和肺结核就属于这一类病人。 2019-CoV是否有明确的气溶胶传播官方没有给答案,但根据经验,我建议参考SARS的标准,戴上N95。 (所谓气溶胶,通俗的理解,就是微小的病毒或细菌颗粒悬浮在空气中) 好了,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 尽量不接触病人。如果避免不了,比如要照顾生病的朋友或家人,建议戴口罩。 口罩不等于铁布衫,不要有虚假的安全感。 从今往后,要养成勤洗手,手别乱摸口眼鼻的习惯。 碎碎念: 灾难就是灾难,从来就不会兴邦。但是,求真、求知可以。 隐瞒只会带来更大的恐慌,减少悲剧的只有阳光下的真相。 大环境你我无法改变。但多一点真知,可以减少自己和身边人的遗憾。 感谢关注,期待与你一起成长。

发布了文章

复检核酸呈阳性,就代表重新感染了新冠肺炎?

广东省出现14%出院患者“复阳”的情况,病人复检核酸呈阳性。 2月25日,针对近期出现的几例出院病人测试复阳问题,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表示,他们在对出院病例随访时发现,病人有13例,密切接触者有104例。李粤平介绍,虽然病例的检测呈阳性,但从技术上很难区分是活病毒还是死病毒。所以对于病毒的防控,还需要严防死守。 据李粤平介绍,在随访中也发现,与复阳病例密切接触者检测也全是阴性。“我们对密切接触的104个人进行测试发现,现在做出来全部阴性,而且这部分患者也没有出现症状再次加重的情况,就是说已经没有症状了。大便里可能带一点病毒,但是大便里的病毒到底是活病毒还是死病毒,技术上很难区分。” 此外,李粤平提到,由于新冠病毒是新病毒,病人出院后继续隔离仍有必要。“对于目前的出院病患,现已安排由各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排另一家医院再对其隔离14天,直到咽拭子和肛拭子连续两次阴性才能够回家。”李粤平表示,新病毒会在肠道、下呼吸道待多久还未知,大家仍需要保持敬畏之心。 这是否代表着病人重新感染了新冠肺炎?是否还具有传染性? 25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进行了回应。 1、对“复阳”患者采取什么措施? 如果是阳性患者的话,肯定就是传染源,在防控方面就要按照传染源来管理。发现以后就要采取严格的集中医学观察,独立进行观察,看他的病情是否发生反复。 广东14%出院患者出现“复阳”,但均未继续传染别人;目前已开始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采样监测。 2、复检核酸呈阳性,就代表重新感染了新冠肺炎? 肺炎是一个迁延性比较长的疾病,有可能有的两三个月才可以恢复。有些老年人或者一些身体比较差的,肺炎恢复是比较慢的。这个过程,类似于结核病,有些人可能出现活动性的肺结核,有些人可能会康复。我们观察新冠肺炎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从目前来看,一大部分人肺部的炎症是在吸收的过程中,还不能说是完全达到了临床痊愈。还可能会间歇性的存在排毒现象。 3、“复阳”患者还具有传染性? 从微生物的特性来看,人感染病毒后就会产生抗体,不会具有传播性。实验室观测发现年轻的人会在两周内产生抗体,即使出现核酸检测阳性,风险也很低,这种抗体是保护性抗体,传播风险越来越低。 有一些老年人产生抗体需要的时间长,可能会不断排毒,可能会成为传染源。复阳还是因为患者病情和个人体质引起的,没有完全痊愈吸收的情况,临床也发现极个别案例会出现带毒情况。  国家诊疗方案对复阳和出院标准都有明确规定,要求患者出院以后,集中医学观察14天。14天内通过检测,发现有抗体,检测阴性,才可以解除隔离。所以请大家放心。

发布了文章

关于新冠病毒防治,世界卫生组织为您答疑解惑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流传着不少误解或疑问,世界卫生组织就这些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1. 在办公室需要一直戴着口罩吗? 世卫组织建议两类人群需要使用外科口罩: 1)有症状的人(如咳嗽和打喷嚏),戴口罩可以保护其他人不受感染的风险; 2)医务工作者或者在家或医院照顾患者的人。 我们了解有人可能会因为文化原因或当地政策的要求而选择戴口罩。但是,仅使用口罩并不能保证阻止感染,还需要同时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特别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捂住口鼻、在社交场合保持距离。 2. 如果口罩不够用了怎么办? 如果口罩不够用,就在最必要的时候使用,比如乘坐公交地铁时、在电梯里、或者在人员密集的密闭空间中。 3. 如何在拥挤的地铁里做好防护? 现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在密切接触时更易传播,比如,共居一室的家庭成员之间,或是与患者接触/照顾患者时。 乘坐公共交通而感染病毒的风险较小。我们可以做的是,最好是错峰出行,可能得话在家办公,或采用其他交通方式。如果不得不乘坐公交,请采用以下方法降低风险: 乘客之间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避免触摸自己的脸;用免水洗手液洗手,尤其是触摸过售票机、门、扶手和其他共用物体表面后;打喷嚏或咳嗽时请用纸巾或臂肘遮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纸巾用后立即扔掉并洗手。 4. 可以在空旷人少的地方坚持户外运动吗?比如跑步或者骑车? 当然。而且我们鼓励这种做法!最佳证据显示该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果周围人员稀少,空间开阔,你是相对安全的。 5. 出门需要戴手套吗? 戴手套不如勤洗手。而且,戴手套会给人们一种错误的安全感,反而增加风险。例如,在接触了受污染的表面后又用戴着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脸。而且为了真正起到防护作用。手套必须一次性使用或适当清洗、保持干燥。对公众来说,常用肥皂盒和水或者用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更实用有效。 6. 粪便中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意味着什么? 这并不意外,因为其他冠状病毒也有此现象。这也支持了我们提出的要彻底煮熟食物和经常洗手的建议。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或给孩子换尿布后,洗手尤为重要。在其他时间也可以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 7. 如果与外界或疫情严重地区的人没有过接触,是否还需要对家居环境进行消毒? 防患于未然是上策。定期清洁住所,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的家居和物体表面;清洁孩子的玩具,丢弃用过的纸巾,回家后先洗手再与家人接触。 8. 公厕的干手器能在30秒内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应该用含酒精的免税洗手液或用肥皂和水洗手,洗完后用纸巾彻底擦干或用暖风干手器彻底烘干。 9. 紫外线消毒灯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紫外线灯不应用于手部或其他皮肤部位的消毒,因为紫外线辐射会导致红斑(皮肤过敏)。 10. 喝水能缓解喉咙痛,也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虽然通过喝水补充水分对健康很重要,但它并不能预防冠状病毒感染。如发烧、咳嗽及呼吸困难,应及早求医,并告知医护人员旅行史。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