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7154

谭高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常见心理咨询相关疾病:焦虑,抑郁,强迫,性心理障碍,神经衰落,精神分裂,酒精及毒品依赖,自闭症,厌食症,躁狂症,弱智,癫痫,老年痴呆。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AS
抑郁
恐惧
郁症
抑郁症

发布了文章

置顶

面对惊恐发作,我们可以这么做。

我们可以学着有意识的过滤头脑中的想法,学会区分想法与事实。一旦日常练习形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在惊恐发作之初就能有效的对自己头脑中不自主出现的不合理想法进行纠正,从而阻断焦虑反应的发生。当然,这种练习不是一除而就的,需要经常停下来跳出来反观自己刚刚发生的想法和情绪过程,反思想法的依据,观察自己是否未经证据思考就把想法等同于事实了,意识到了就要反问自己,想法是事实的证据在哪儿。 行为暴露法 在惊恐发作时,由于惊恐的痛苦,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采取保护性行为,或回避某些场所,或要人陪同,或准备某些急救药物。殊不知恰恰这些保护措施让惊恐反应得以长久保持下来。恰当的做法是在向医生了解自身实际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放弃任何保护性措施,主动面对惊恐反应,主动去经历那惊而无险的焦虑情绪动荡过程并且随时用打分形式记录当时的体验,直到惊恐反应结束。这样的情况反复几次之后你会发现惊恐反应的严重程度会逐次减轻甚至可以完全消失。 这种方法称之为暴露。当然如果有可能,这种方法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但也有患者准确掌握后自己实行而获得明显疗效的。暴露的方法最好能与前述的自我心理矫正联合进行为最佳。 当然,惊恐发作的干预方法还有许多,包括各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减压管理等,惊恐发作常常有着深层的心理成因和可能的生理原因。有惊恐发作的朋友需要与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密切合作,系统的进行治疗才能真正获得治愈。 愉快活动 愉快事件一种是行为活动,一种是认知活动。我没有焦虑的时候,总是会想一些以前开心的事情,和朋友开心的事情等等。而焦虑后,我发现我确实不想了。我把所有的时候都花在自己身体症状的关注上,所以我们要强迫自己换一种思维,每天要自己去坚持地想一些愉快事情、做一些愉快事情,让生活被愉快的事情填充。 患上焦虑症,我们会花太多的时间在强化自己“有病”上。所以平时要做一点不费脑,但会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上。第一个是画画,我买了许多工具,每次画画的时候真的很平静!不管画的如何,可以缓和紧张。但每次也不要画太久,会感觉疲劳,一般30-40分钟,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了。第二个是玩乐高。你还可以选择十字绣、练字、瑜伽等等。 如果你跟别人吵架,或者有不开心的事情,是非常容易加重焦虑的。所以要多找一些好笑的东西,比如视频,每天要大笑一会。这样神经就能得到缓解,帮助你康复。 纠正歪曲思维 你还可以练习CBT中的纠正歪曲思维。比如:你觉得心跳有点快之后,问自己你的自动思维是什么?可能是我会很难受的,我要晕倒了。造成了什么情绪?焦虑、恐惧。那么你可以用更合理的想法替换负面思维,比如:心率快只是我的感觉,事实也许并不快;快又怎么样;我心脏是好的;是我的神经敏感才让我觉得不舒服的等等。结果是:我缓解了一些。 找点事做 我觉得不能因为自己焦虑,不敢出门、不上班。我的焦虑很多次都是因为太闲。一定要有社会活动。这样才会好转得快。 多运动 一定要多运动。早上学生做早 操也跟他们一起做。因为早上想到害怕的事情,心跳越来越快。后来到了办公室,开始做呼吸练习。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心率慢慢下降,但我还是害怕。正好碰上早操了。(害怕的时候其实是走不动步的)但是我还是走出去了,晒了太阳做了早操,做完以后我就一点都不害怕了。


发布了文章

助人情结

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将助人视为解决自己问题的途径,高度投入的为弱者工作是为了经常获得胜过别人的优越感,并能掩盖自己的弱点和痛苦。

发布了文章

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上的主要变化

1.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成人感,要求独立形式和摆脱成年人的支配和控制。但另一方面,又缺乏对社会人生的实际了解,缺乏成熟的自我评价能力。 2.情感日益丰富,渴求友谊和理解。但他们不在像幼年那样向父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由于发展了自我意识,迫使他们羞于向家长倾心交谈,内心封锁,同时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怕遭别人拒绝而人际交往反而减少。时常会莫名其妙的烦恼,孤独。 3.性意识萌发,但又缺乏理智上的准备。

发布了文章

你有心理耳罩吗?

“心理耳罩”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能力,指我们有意识的选择接受哪些评价,自动屏蔽一些恶言恶语,也称为“选择性听觉”。这副“耳罩”对于我们的自我独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平衡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学会筛选他人对自己的建议和攻击。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于那些你不愿意听到的冷嘲热讽,对于那些听了只会徒增你的憎恨与愤怒的人与事,用这副“心理耳罩”将它们挡在你的耳朵之外,忽略掉它们。生命如此短暂美好,有那么多有建设性的事情在等待你去做,实在不必浪费时间为它们耗神或对它们进行反击。

发布了文章

心理问题的产生

从某些心理学大师的角度分析,一切心理问题都源于爱的缺失!教堂里神父说的话完美解释了我们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世界上有无数阐述真理的书籍,但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唯一的真理只有一条,就是彼此关爱!

发布了文章

男人被原谅后,为什么还是不能和第三者断掉,是什么心理呢?

心理学的祖师爷弗洛伊德说人内心有3个人: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是一味追求快乐的一个人,只要我开心,别的我不管。这个人觉得跟小三在一起很有意思,能享受激情和乐趣。同时本我又觉得家里的一切有贤妻照顾,我很轻松省心。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他认为自己如果跟这么本分贤淑的老婆离婚,那就太不对了,抛弃老婆就是对不起他,不能这么做。同时又觉得这么可爱的小三,没名没分得跟着我,我不能给她明媒正娶的婚姻,好了3年了,再抛弃她,也是不对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这个男人的现实就是老婆很好,家里有她照顾一切,我多省心,小三也很好,有了她我能享受爱的激情和快乐多好啊!既然她们俩都愿意跟着我,没闹事,那就3人行,让我可以享受齐人之美。原配和小三如果一味地等待男人做个选择,那他的选择很有可能是自己爽就行。所以这样的时候,女人自己就要清醒了,可能你遇到的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地男人,你需要好好思考分析,自己想清楚要什么样的生活和感情,不能一味地等待了。想明白你们关系中的现实因素和感情因素分别是什么情况,很多女人总是会掉到两个坑。一个是容易过分地夸大现实因素的影响,比如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非常严重,孩子就会有心理问题了,父母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身体生病了等等,这些当然要考虑,但只要处理得当,影响可能远远没有你想得那么可怕。反倒很多人会忽略2个人之间感情的因素,爱情银行的存款还有多少,有没有已经是负数了,如果存款很少,未来有没有机会修复感情,如果都是否定的回答,就算现在不离,空壳的婚姻也早晚会分。你在这中间如此煎熬的根本原因是你只能是你自己的“感情”的旁观者,你没法对现有的局势施加影响,也没法有足够多的知情权;所以,你对你的婚姻失去了“主动权”和“掌控感”,所以你才如此煎熬。你所煎熬的就是:你很无力,只能等着男人给你一个结果。这是我最最反对,也是绝大多数女人在处理情感危机的时候最典型的误区。如果我是你,我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守株待兔”的人。我会告诉丈夫:无论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回归,我要求有知情权:1、如果你不想失去我,那就必须要告诉我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小三说再见。2、你的困难在哪里?3、如果你要说服我给你时间,那我的“牺牲”必须得到补偿,你知道不知道,这3个月对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要有多少不眠之夜,要有多少痛苦等着我,你必须要做一些事情,让我觉得我的等待不是白白付出,而是觉得有所补偿。因为你千万不要忘了,是丈夫反悔不要离婚的,那其实你在感情中应该处于“高位”——是他有求于你,那么制定规则,掌握主动的应该是你,而不是他。如果你这么说了,他一定会和你急,一定会和你耍脾气,但是你一定要坚持底线,这样他才能真正按照你的意志,让你加入到解决问题的“决策者”的位置上来。男人出轨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负责,那么这一刻你必须要手把手教他负责的。如果你努力过了,发现他不过是在跟你玩套路,最后他还是想要“脚踩两只船”,那么最好的选择还是和他说再见。相信我,离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辈子都被人捏在手心里,一辈子都没有自己的主动权,你的人生是由别人决定,这才是我们最无法接受的事儿。

发布了文章

青春期的情绪表现

进入青春期以后,情绪表现出现了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特点,随着心理能力和生活经验的扩大,情绪的感受性也逐渐多样化,但远不如成人的情绪体验那么稳定,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 这个时候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焦虑抑郁,很多时候自己也不知所措。进入青春期所面临的心理困境有:烦恼突然增多了,不知怎么出现在众人面前;与父母的关系出现了紧张;不知如何保持和确立自己在同伴中应有的地位;心理上的“断乳”带来孤独的心境、压抑的心理。

发布了文章

为什么很多孩子感觉生活没有意义

曾经有过一份调查,结论是北大新生有四成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其实不但是大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包括我们成人,有很多人都会觉得生活无聊、消极,一直在被动的状态下生活,这种状态在严重的情况下容易让人形成一种病,叫空心病,空心病的外在表现和抑郁症特别特别的,像你很多孩子到医院去检查的时候,医生很容易评测为抑郁症,但是这样的孩子吃药,或者是说精神科的电击疗法都是没有作用的,因为它并不是说机能、身体机能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那什么情况下孩子容易得这种空心病呢?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就是从小到大,在父母的过度保护和过度控制下,过度保护指的是什么?在物质上无条件的满足。宁愿委屈自己,不委屈孩子,还有的呢,就是对孩子的很多必经的小挫折去提前预防,或者是说孩子造成了很多责任自己去担当,叫过度保护。同时这样的父母有一种特点,就是不会听孩子的意愿,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因为觉得我是对的我想的是对的,我给你预防了很多的挫折呀,不听孩子的,其实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没有责任感,也没有感恩的心,也就是说,别人付出和他付出都会感觉不到快乐。第二是在应试教育下,老师和家长只关注了一点,就是学习。只有学习好了,才是好孩子。但是,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孩子是很容易厌学的,却不喜欢学习,于是就会发现自己的别的兴趣点也没有被培养起来。就很容易觉得生活无聊无趣。第三点为什么大学生的空心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是因为孩子在父母长期的指导下生活,他只有外驱力,没有形成很好的内驱力,就是自己内心没有上进的动力,当父母突然管不着他的时候。他就会感觉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要干啥,就这种无聊感会非常非常的大,因此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发布了文章

怎样度过人生的低潮期?

安静的等待;好好睡觉; 锻炼身体, 无论何时好的体魄都用的着; 和知心的朋友谈天, 基本上不发牢骚, 主要是回忆快乐的时光; 多读书,看一些传记,增长知识, 顺带还可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 是怎么挺过去的; 趁机做家务, 把平时忙碌顾不上的活都干完。 ​​​​ ——毕淑敏

发布了文章

爱情的能力

爱情能力包括爱别人的能力,接受别人爱的能力,心理成熟度和情商。这种能力是一个人天生的能力,之所以说它是天生,是因为这种与人亲近的能力,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我们还有机会训练和提高,但是“相不相信爱”,“容易不容易受伤”,和“乐不乐观”却基本上取决于儿时的初衷。

发布了文章

宅是一种心理状态

宅,不仅猫在家里算宅,呆在公司也是宅。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只要封闭自己的内心,不与外界交流,过着单调的几点一线的生活,就是宅。"宅"并不完全是坏事,它可以通过独处调节情绪享受自我空间,还能缓解职场压力。但长期的宅,会破坏人际交往,让我们变得自闭而孤独。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公司的资源,参与简单的人际活动,与社会保持互动。可以和大家一起看电影,休息时在茶水间聊天,参加部门旅行,报名兴趣小组。除了工作,我们还可以享受职场人际带给我们的归属快乐,当你可以对外界开放自己,就会打破单调,拥有丰富而精彩的生活喽!

发布了文章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

对于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至少有下列体征和症状的五条必须要具备: ·强烈的害怕被抛弃 ·不稳定的关系情况 ·自我印象的不稳定 ·冲动行为和自我毁灭行为 ·自杀行为或者自我伤害 ·情绪起伏大 ·长时间的感情空虚 ·强烈的愤怒 ·时段性的偏执,与现实失去联络。

发布了文章

恐惧艾滋病

恐艾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有过高危的性行为,即使多次检测血清的结果都是阴性,对宣传片和疾病的认识不够。仍然存在恐惧和害怕的心理,这种到了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我们就把它称作是一类恐艾的综合症。一般的高危性行为之后3个月检查都是阴性,基本都是可以排除是艾滋病的感染,所以不需要过分的恐惧。要合理的、全面的、正确的去认识艾滋病,知道它的发病特点,自己安慰自己。    心理问题首先是调整自己心态,如果自己调整不了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实在不行可以药物治疗。是可以康复,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发布了文章

没有什么是永久的铁饭碗

真正的铁饭碗只有一个, 那就是:能力。 当你比别人多掌握一门技能的时候, 你可能就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 当你比别人多读一本书的时候, 你可能就多明白了一个道理。 你走过的路、见过的人、 看过的书,学过的东西, 最终都会回馈到你的身上。 ​

发布了文章

你是一个很有依赖性的人吗?

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依赖自己的父母,以不想脱离父母来当做拒绝爱情的理由——这是正常的。尤其对于独生子女,因为被关注的太多了,所以受不了一点抛弃与忽略,总是想成为中心,总是希望自己情绪可以控制整个场合的晴雨表,会有人发现自己的心感冒了,受伤了。我们被爱的太多,所以最容易得“弃婴情结”,只要宠爱减弱一点点就不舒服,于是有人会纠缠爱,有人受了伤干脆就拒绝所有爱。 我们的确是被宠坏了,有太多理所应当的爱环绕着,所以不会主动建立亲密关系,或者说,害怕由我们自己发起的关系,因为如果被拒绝,我们处理不了这种“被抛弃感”,也不习惯这种感觉。因为不会付出所以害怕抛弃,这逻辑很清晰,如果想要克服着恐惧,要先从付出学起。

发布了文章

爱情中的聪明法则:只期待自己!

和一个人恋爱,我们总会期待对方的行为。比如烧一桌子菜等我下班、过马路时站在车来的方向、在哥们面前小鸟依人一些、能抱着我入睡、下班后第一个给我打电话……越是期待对方怎样做,就会常常发现对方并不会这样做。 聪明的爱,不会给对方这样的模板——毕竟你脑子里幻想的亲亲我我,只是你一厢情愿的编剧。对方没义务照做。    聪明的爱,不会期待对方,只会期待自己,如果你想要一桌子菜,就先做给对方试试;如果你想要下班后的电话,就先打给他。行为的示范,比言语的要求更能诱导对方的爱。当他下班后吃了一顿你亲手做的温暖大餐,就会知道,下次要给你一样的惊喜。 对别人的期待少一些,惊喜就多一些,期待退却,幽默感才能出现,欣赏与默契才能出现。

发布了文章

在于过程

人在旅途,纵横交错都是路,苦辣酸甜都得尝。当改变不了环境时,可以学着悄悄改变自己;当改变不了事实时,可以试着改变态度;当改变不了过去时,可以用改变现在来证明自己;人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与其不断追求而无法满足,不如先沉淀自己,看清内心深处真正所求。

发布了文章

不爱你的人,忙是一种借口

粗心还是关心,有时并不是客观的评价,尤其忙碌成为一种借口,沉默的手机成为一种证据。其实爱一个人,不能把爱不爱压在几条短信和几通电话上——这些是太初级太偶然也太主观的因素。有时候,自己的不安会反衬出对方的粗心,到底是自己太想得到爱,还是对方真的粗心,这根本无从判断。最安全的方法还是:若你了解自己容易不安,就别谈只靠短信和电话联系的恋爱,若你如此在意“关心”,就找个不忙碌的对象吧。匹配的爱情才有长久的可能。

发布了文章

亲密爱人打电话聊天时出现空白怎么办?

电话是一个会有语言空白的通讯工具,无论是否是熟悉的两个人,亲密的两个人,都会有交谈的空白,这是很正常的。俗话说:“五百只鸭子也有突然安静的时刻”就是指言语的空白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是形容这样的时候。 所以,不用太介意恋人之间电话的空白,这说明你们更适合实在的相处,四目相对,双手相牵,言语的空白留给的是默契,大可不必如此在意的没话找话。把时间用在真实的相处上吧。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