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6695

陈剑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肺癌、食道癌和纵隔肿瘤的放化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发布了文章

置顶

【学术前沿】揭秘气管腺样囊性癌重离子治疗初步临床数据

气管腺样囊性癌(Trache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简称TACC)为气管恶性肿瘤中第二常见的肿瘤病种,约占所有气管恶性肿瘤的10~30%。TACC生长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后期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声音嘶哑等。该病种的治疗,通常首选手术;对于不能或不愿手术者,则通常采用放射治疗。 今天,我就带着各位看官先来“尝个鲜”,了解一下我院开业以来,采用重离子治疗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的初步临床结果。 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我院共收治了10例TACC患者,所有患者来院前均已病理确诊,并接受了PET/CT肿瘤分期检查。 除1例有单发肺转移外,其余均未发现远处转移。全部患者均采用重离子治疗,1例外院放疗后复发患者重离子照射剂量为60GyE/20次,1例术后复发及1例冷冻术后患者为66GyE/22次,其余7例均为69GyE/23次。 【重离子治疗疗效】 1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至2017年12月底,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1.5~16.4个月)。截至末次随访,1例冷冻术后放疗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证据,其余患者中3例影像学完全缓解(肿瘤完全退缩)、2例部分缓解和4例疾病稳定,局部控制率100%。 【重离子治疗毒副反应】 所有患者未发生≥3级的急性反应;2级反应仅为1例声音嘶哑和1例中性粒细胞下降;1级反应包括:7例食管炎、4例中性粒细胞下降、4例白细胞下降、4例放射性皮肤反应、2例放射性肺炎、2例咳嗽、2例声音嘶哑和1例血红蛋白下降。上述1、2级反应均较轻微且放疗结束后短期内即缓解。 【上图】重离子放疗前   【下图】重离子放疗后3个月 病例A:颈部腺样囊性癌,放疗后3个月肿块明显退缩,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 【上图】重离子放疗前   【下图】重离子放疗后3个月 病例B:近隆突处TACC,放疗后3个月肿块大小与放疗前相仿,但MRI(磁共振)显示信号增强程度显著降低,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 【讨论】 TACC根治性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由于气管可切除范围受限且肿瘤可在早期就侵犯神经、或沿支气管壁蔓延生长的特点,肿瘤常无法完整切除甚或失去手术机会。TACC的手术切缘阳性或者肉眼残留的比例甚至可高达80%以上。 临床医生一般会推荐对这类患者、甚至已完整切除的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放疗。约三分之一的气管肿瘤患者会因气道侵犯过长(约占无法手术患者的三分之二),气管周围组织或器官侵犯、远处转移、合并症和患者意愿等原因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此时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质子重离子射线具有更佳的物理剂量学优势,可根据治疗需求,在其入射后的某个部位释放近乎全部能量,其后能量沉积迅速减少(形成布拉格峰),故可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从而可较光子放疗进一步提高照射剂量以提高肿瘤局控。且重离子射线属高线性能量传递射线,相比光子射线可在肿瘤细胞内产生更多较难修复的DNA双链断裂,从而提高对肿瘤细胞杀伤率,尤其是对一些抵抗光子放疗的肿瘤,如腺样囊性癌等。 已有数个研究表明,含重离子的混合射线放疗对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具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重离子加光子照射与单纯光子照射相比,疗效有显著优势,提示气管腺样囊性癌也很可能从重离子放疗中获益。 对不能或不愿手术的患者,由于病例数少、治疗方法(射线类型、放疗技术和范围等)间存在差异,气管肿瘤包括TACC在内,其根治性放疗剂量尚无明确、统一的标准处方,但较高的照射剂量可能更利于局部控制。因为该病种淋巴结转移率低且淋巴结是否阳性对预后影响不大,临床上通常不建议TACC做预防性淋巴引流区照射。 考虑到气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生长和退缩均十分缓慢的肿瘤,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肿瘤还可能进一步退缩、缓解。目前,针对这一肿瘤,有治疗经验的肿瘤中心较少,大数据的临床报道更为少见,且全球范围内尚未见重离子射线在TACC治疗中应用的文献报道或临床资料。 我院创新性地运用重离子射线对TACC这一肿瘤进行治疗,不良反应轻微,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今后,我院临床团队将在工作中进一步积累病例,继续深入开展临床诊疗和研究,让质子重离子放疗——这一尖端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更好地造福于肿瘤患者。

发布了文章

放射治疗到底是什么?眼花缭乱的方式选哪个?

大家好,我是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胸部肿瘤放疗科的-陈剑医生,今天我和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放射治疗的大致分类有哪几种?由于放射治疗的一些术语很容易造成混淆,我决定不给这些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方式冠名,只要读者能够理解,在选择治疗方式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简而言之,就是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挺简单吧?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大致有几种呢? 最常用的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方式是利用能发出放射线的大型机器设备,对肿瘤病灶进行照射,从而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这些机器设备发出的射线种类以及原理略有不同。目前国内三甲医院放射治疗科最常用的设备是直线加速器,它能发出高能X射线,这种射线产生原理和我们体检拍胸片用的X光机差不多,只不过之所以称为高能X射线,放疗用的X射线能量比拍胸片用的X射线要高1000倍; 而大家听到的很多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种类,比如适型调强放射治疗、X刀、射波刀、TOMO刀,等,都无外乎是用直线加速器产生高能X射线的放疗方式,只不过是因为运用X射线的具体方法以及设备的亚类型有所不同罢了。       另外一种设备是利用“钴”这个同位素发出的伽马射线来治疗患者,老式的称为“钴机”,也有俗称“钴炮”的。说到伽马射线,其实大家更常听到的是“伽马刀”。是的,伽马刀也是一种利用“钴”发出的伽马射线治疗肿瘤的方法。由于“钴”这个同位素24小时不间断的发出射线,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几乎耗尽了,需要更换;不象直线加速器,通电后就可以出射线,电源关闭就不会有射线泄露的风险,平时只需要保养机器设备,不需要更换内芯,所以老式的“钴机”现在基本上被直线加速器取代了。       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设备,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设备,是上述放疗方式的升级版,利用的是回旋加速器而不是直线加速器,发出的不是高能X射线,也不是伽马射线,而是质子射线或者重离子射线,它和上述的高能X射线以及伽马射线有什么区别?我会另外录制一个科普视频给大家进一步展示。       此外,还有一些放射治疗方式,比如,粒子植入放疗,就是将带有放射性的金属粒子,利用穿刺等手段直接插入肿瘤部位,这种粒子发出的射线射程很短,可以局限在肿瘤内,不破坏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仅仅在植入过程中有少许创伤。还有妇科肿瘤常用的腔内放疗,现在常常用“后装放疗”这个词,就是用带有放射性的金属元素放到阴道内,靠近肿瘤所在部位(比如宫颈癌),利用射线杀灭肿瘤;出于射线防护的目的,现在都是将中空的盒子连接着中空的运输管道先放到阴道内,位置摆准后,再通过机器自动将放射性金属元素通过管道放到盒子里,再开始正式治疗。这种方法不仅仅在妇科肿瘤中使用,鼻咽癌、食管癌等位于自然腔道内的肿瘤均可以根据实际要求选用。       好了,上面就简单和大家解释了放射治疗的含义,常用的放射治疗方式的大致种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进一步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可以翻阅本工作室的其他科普材料,需要咨询的,可以用电话或者图文的方式向我们发起咨询。








发布了文章

[简讯]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建肉瘤临床诊治中心已为70多位患者进行了诊疗

CPTN讯,两年前,“魏则西事件”轰动全国,同时让大众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身患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患者。“我们希望,未来因求医无门,或漏诊、误诊而耽误生命的魏则西们越来越少。”在2018年9月15至16日举办的“第四届复旦软组织肿瘤高峰论坛”暨“首届上海市级医院肉瘤临床诊治中心(SSCC)年会”上,中心主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姚阳呼吁学界与社会应对该群体给予更多关注。 数据显示,软组织肉瘤发病率大约为1.28~1.72/10万,占成人全部恶性肿瘤的0.73~0.81%,占15岁以下儿童全部恶性肿瘤的6.5%。北美软组织肉瘤年发病率在1.5~2.0/10万,美国骨与软组织肉瘤每年大约有11,590新发病例;欧洲软组织肉瘤年发病率在4~5/10万,大约10,000例,死亡3,300例。我国软组织肉瘤死亡率目前尚缺乏确切资料,每年约有27,000名儿童患恶性肿瘤,其中软组织肉瘤占3%。 软组织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几乎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50%~60%发生于肢体,其中约15%~20%位于上肢,35%~40%位于下肢,20%~25%位于腹膜后或腹腔,15%~20%位于躯干的胸腹壁或背部,5%位于头颈部。肢体部位的软组织肉瘤一般比其他部位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无病生存率,上肢软组织肉瘤预后优于下肢,近端软组织肉瘤局控率优于远端。通常,脂肪肉瘤的局部控制率优于未分化多形性肉瘤,而滑膜肉瘤居于二者之间。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姚阳说,目前国内肉瘤诊治面临“可读文献少、规范指南少、投入资源少及继续教育平台少”这“四少”困境,“可能大医院一年遇到的患者也不到5例,且可能是在眼科、齿科就诊,但‘小众’的病,却会对患者、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常务副院长陆嘉德说,1期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但目前中心收治的患者往往已是终末期,预后并不乐观。 早期发现、早期就医,是专家们对肉瘤诊治的一致共识。然而,肉瘤复杂性高,症状各异甚至并不明显,“肉瘤尤其高发于12至15岁的青春期儿童,该阶段骨骺生长活跃,导致疾病易发。初期表现可能是腿部和手臂骨骼的疼痛,但这样的症状常被家长误认为是孩子的生长痛,或因为顽皮、运动导致的疼痛。此外,也有患儿因视力模糊、牙齿肿痛就诊,所以除了增加民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外,更重要的是在医师层面加强培训,提高诊治水平。”姚阳说道。 为更好解决这一类患者的需求,同时有效提升该学科的发展,2017年8月,上海骨与软组织肉瘤诊疗领域优质医疗资源进行整合,由中山医院、肿瘤医院、市六医院、质子重离子医院等多家单位携手创建了上海市级医院肉瘤临床诊治中心,这也是全国首家以单病种为主导的区域性、院际间、多学科、临床与科研并重的专业团队。陆维祺介绍,中心内所有专家均利用业余时间免费参与在线讨论,无偿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无偿提供专家门诊加号、住院优先安排、治疗优先安排等惠民服务,属纯公益性质,设施成本等均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全额资助,截至今年8月30日,已为71位患者进行了诊疗。“肉瘤发病率低,但患病数不少。我们的工作正是希望能更好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优质、及时的服务。”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说道。 “只有上海这样一个中心还不够。”姚阳直言,全国各地还有许多肉瘤患者等待被发现、诊疗。因此,中心计划下一步建立疑难病例远程移动图文会诊平台,也希望能逐步纳入国家卫健委肿瘤多学科诊疗(MDT)试点工作。此外,中心将在《软组织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基础上增加近年来靶向药物治疗(如安罗替尼等)的新进展并推出2019版,为广大医师提供精准诊治的标准规范。“我们也希望,在目前病理、影像、放射、肿瘤内科及头颈外科、腹部软组织肿瘤外科、脊柱肿瘤外科、骨肿瘤外科等外科的基础上,中心专家团队能进一步壮大,召集诸如眼科、胸外科等领域的专家共同为肉瘤诊治而努力。”他说。

发布了文章

不让情绪耽误病情—如何有效的进行医患沟通

    大家好,我是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胸部放疗科的陈医生。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怎样和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便让病情得到合理的诊治。这个想法起因于身边的例子。前一阵啊,我老丈人的一个朋友,他儿子体检怀疑得了恶性肿瘤,找我咨询。结果他一接通电话,就一边讲,一边哭,意思是儿子好不容易奋斗出一片天空,怎么现在得了这个毛病,劝都劝不住,好不容易问了几句病情,他又了解的不太清楚。可想而知,我在这样的描述中,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虽然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遇,但却帮不上什么忙,半小时过去了,我能做的只是让他回头把详细资料发给我看看。      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明,在得知自己或家人患有恶性肿瘤后,不要让情绪耽误了病情的诊治。很多水平较高的医生,患者是门庭若市,能花在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情绪化的倾诉,不仅耽误了医生宝贵的诊疗时间,更是影响患者病情的准确描述,使得医生无法做出准确的决断,从而影响及时的治疗。那么,在得知了家属或者自己患有恶性肿瘤,或者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时,应该怎么和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首先,要冷静。让患者仔细回忆近期发生的、可能与肿瘤相关的异常症状。所谓症状,就是自己主观感觉上的不舒服,比如咳嗽、发热、没有力气等等;症状也可以是自己或者家人能发现的异常身体情况,比如眼睛白色的区域发黄,头颈部鼓起来一个包块等,这些都是家人可以看到,自己照镜子也能发现的身体异常情况。描述症状,可以从时间、程度和影响因素三方面说,比如,胸口疼痛有两个月了,程度是逐渐加重的,劳累的时候明显一些,休息后可以缓解等等。     其次,到目前为止,在哪些医院做了哪些检查,检查报告和片子要拿给医生看,如果资料较多,最好按照时间顺序理好,节约就诊时间的同时,也防止医生漏看资料。医生也是人类嘛,是会疲劳和产生疏忽的,如果能帮医生把资料整理这种小事情做好,实际上是帮自己提高了看病的效率和效果。如果有更好的工具,也可以尽量利用。比如肺小结节的诊断,普通的CT 胶片是没有办法清晰的看到肺小结节的,那么可以想办法把电子版的资料放在笔记本电脑上,打开给医生看。     最后,仔细听取医生的建议,不要轻易打断。对医生补充询问的问题,仔细,冷静的回忆后回答。医生的建议,可以用笔记下来,一些难懂的专业词汇,可以让医生帮忙写在病历里。有的患者怕一次听不懂,会拿手机录音,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如果不经过医生同意就进行录音,是会引起医生极大的反感,不建议使用这样的方法。当然,如果说明原因,征得医生同意后,应该是可以的。如果没有听清楚医生的建议,可以再进一步提问;即使听清楚了,也可以再复述一遍,和医生核对一下,这样就能够获得有效的沟通,对进一步诊疗是非常有帮助的。     今天先说到这里,下回再详细介绍,初次发现肿瘤,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到合适的专科作进一步治疗,下期再会!

发布了文章

转帖:一文读懂|在肺癌治疗中,如何打好这张放疗牌?

2015年,我国因肺癌死亡的预计人数为56万,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肺癌。肺癌早期往往没有症状,临床诊断的肺癌中仅20%~25%为早期,30%左右为局部晚期,还有40%左右为Ⅳ期患者。 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 如今接受肺癌筛查的人越来越多,筛查往往会发现肺上可能有一些结节,但结节性质不能确定,反而造成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所以,发现肺结节后还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以获得准确的诊断,这样治疗才会有的放矢。 正如打仗需要先侦查敌情、然后再制定作战方案一样,如果肺结节考虑恶性,首先要进行准确的肿瘤分期,然后才能确定下一步该如何治疗。肺癌的分期手段,首选CT,其次是全身骨扫描、脑的增强核磁(磁共振成像,MRI)。在其他肿瘤,脑MRI的使用可能并不如肺癌这样广泛,因为肺癌往往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脑转移了。另外,PET/CT对于发现远处的亚健康灶会有帮助。临床研究显示,在未进行PET/CT检查、认为可能是早期的患者中,若进行PET/CT检查,可能会有20%左右的患者发现远处转移而不能手术。不能手术看似是“坏事”,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提前发现转移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而不必要的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也会影响下一步治疗的开始。临床上我们会遇到一些这样的患者,开始以局部晚期收入院准备做同步放化疗,治疗前进行脑MRI时发现脑部有一个小的转移病灶,这样就从局部晚期Ⅲ期变成了Ⅳ期患者,治疗也从原本的以局部治疗为主变成了以全身治疗为主。 现代放射治疗技术 许多民众对于放射治疗可能都不甚了解,事实上,放射治疗在整个肿瘤治疗过程中贡献了约40%的价值,也就是说每治愈100例患者,就有40%是来自于放射治疗的贡献。例如,鼻咽癌主要是靠放射治疗治愈的;对于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放射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放射治疗技术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100年,近30年来,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放射治疗也在非常快速地前进之中。 放射治疗离不开三大基石:一是硬件,“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硬件即设备,包括治疗设备(加速器、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治疗计划系统(医生能够精准计算每一点的剂量如肿瘤的剂量、正常组织的剂量,有助于更好地打击肿瘤、保护正常组织)、定位设置(放射治疗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次的治疗,每次治疗都让患者在同一个体位才能准确的打击,这样才能保证肿瘤得到很好的照射)。二是软件,即对治疗流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在医学领域应该是最严谨、要求水平最高的。三是人员,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即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团队,专业团队包括医生、物理师和技术员。 不可手术早期NSCLC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现在很热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不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数据显示,可手术的早期(Ⅰ~ⅡB期)NSCLC接受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从77%到35%不等;而一项纳入30项研究、2767例病例数据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早期NSCLC患者接受SBRT治疗后,3年局部控制率为88%,3年总生存率为56%,5年局部控制率为86%,5年总生存率为50%。考虑到纳入分析的病例中有一部分是高龄患者,存在合并症(心脏病、肺功能不良或其他)而不能耐受手术,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提示放疗与手术是可以相媲美的。另一项SBRT对比肺癌根治术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放疗的疗效明显优于手术,研究结果报道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引来了外科医生的质疑,有人提出“研究的病例数少、时间长、单位多”,但无论如何,这项研究结果至少证明在早期NSCLC放疗是不劣于外科手术的治疗选择。 肺癌的复杂性与很多因素有关,肿瘤的部位也会影响治疗选择。对于Ⅰ期患者,哪些更适合手术而哪些更适合放疗,如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模式,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因此,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内科医生永远都是在一条战线上。 局部晚期NSCLC的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是同步放化疗,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放射治疗确实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从生存数据上看,同步放化疗将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了10%、5%、4.5%。然而,一些不了解放疗的内科医生可能会说“放疗的副作用那么大,出现放射性肺炎要死人的,出现食管炎吃不了饭也很难受的,单纯化疗就没这些事儿”之类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治疗副作用明显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从30%多下降到10%以上,现在可能会更低一些,由于顾虑较低的副作用而放弃能带来确切获益的放疗是不明智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放疗科医生也需要主动与非放疗专业的医生沟通,让他们了解放疗的优缺点和发展现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参与的一项关于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对比了放疗联合EP方案(顺铂+依托泊苷)或PC方案(紫杉醇+卡铂)的效果,结果显示联合EP方案比PC方案效果更好;副作用方面,EP方案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但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PC方案组。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一项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EP方案同步放化疗将3年生存率从PC方案组的26%提高到41.1%,EP方案组食管炎发生率较高但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仍低于PC方案组,该研究2017年发表于《肿瘤学年鉴》(Ann Oncol)杂志。 这项研究发表后不到半年时间,美国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PC方案同步放化疗肺损伤的风险是EP方案的2~3倍,再次证实了前述研究中EP方案优于PC方案的结果。现在,EP方案同步放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NSCLC的首选方案,不仅被写入CSCO肺癌诊疗指南,也被国际上一些权威指南所关注和引用。对于中国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EP方案的费用可能还不到PC方案的1/3,并且给药方便,因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 Ⅳ期寡转移的局部放射治疗 过去诊断脑转移通常依靠症状表现,如头疼、喷射性呕吐、颅压增高症状或有神经功能损伤,而现在往往还没表现出症状就被MRI检查发现了,是影像上的脑转移,因此,我们将1~3个比较小且孤立的转移病灶称为寡转移(Ⅳ期)。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积极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呢? 要提醒大家的是,遇到这类患者时首先要安慰,只要积极合理的治疗,这种Ⅳ期患者仍然可以获得相对较长的生存时间,不能一看到有转移就(消极地)让患者“回家该吃啥吃啥”。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患者数据为例,81例Ⅳ期患者接受放疗局部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达到20.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2个月,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23%、18%。也就是说,积极的局部治疗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项针对Ⅳ期寡转移局部放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仅入组49例就被伦理审查委员会叫停,为什么?因为局部治疗的效果太好了,局部放疗组与未放疗组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都有明显的差别,局部放射治疗可以显著延长Ⅳ期寡转移患者的生存,使长期生存率提高3倍。因此,对于Ⅳ期寡转移患者,我们应该积极推荐局部治疗。 放疗技术进步显著提高疗效 影像技术有助于准确界定肿瘤的范围,让医生知道肿瘤在哪,这样在放射治疗时就能很好地保护正常组织。4D-CT定位是通过对不同呼吸时相采集的影像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肿瘤动态变化的图像,所谓的4D是指将时间窗加进去,像军事打击时攻击运动的靶标一样,用放射治疗打击随呼吸运动的肺部肿瘤。计划系统能提高计划的适形度,从三维适形放疗到调强放疗、容积调强放疗再到SBRT——肺、脑均可使用SBRT。TOMO断层放射治疗可以对大脑中的重要结构进行保护,比如做全脑放疗时可以将海马区保护起来——“病要治好,人又不治傻”——这种技术的进步,可以给我们带来治疗疗效的改变,保护正常器官功能、保障生活质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1年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研究结果显示,共计527例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较常规放疗可显著延长生存期、降低副作用——5年生存率从8%提高到14.4%,中位生存期从15.6个月提高到20个月,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降低,食管炎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2016年发表的调强放疗对比三维适形放疗的统计结果显示,调强放疗显著延长生存期、降低副作用,5年生存率又有进一步的提高——从13%到19%,中位生存期从19个月提高到23.3个月,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从27%下降到14%,降幅约一半。全球屈指可数的顶级肿瘤中心——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其调强放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16.8个月,MSKCC的2年总生存率为58%。与之相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治疗效果是可以相媲美的。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