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5660

殷大富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精神科常见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常见心身疾病诊断、治疗,常见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抑郁
抑郁症
郁症
AS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
恐惧
精神病
失眠
精神障碍

发布了文章

置顶

满身伤痕的孩子…

      我是一个15岁女孩的妈妈,我的孩子从小特别听话懂事,学习成绩也好,就是性格有点内向。上初三以后,她经常和我说不想上学了,我认为可能是面临中考,有些压力,没往心里去。直到有一次我发现她偷偷用小刀划自己的手臂,我终于意识到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现在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和我说,我非常担心,我到底该怎么办?——无助的妈妈      上文呈现了部分家长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认识,震惊的同时又感到无措。本该朝气蓬勃的孩子,为什么会伤害自己呢?青少年自伤行为并不少见。当孩子进入青少年阶段,身体机能与感受力不断增强,内心世界也变得丰富敏感,但大脑和情绪处理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当遭遇一些负性事件时,诸如人际关系欠佳、学习压力过大、父母缺少情感关怀等,青少年如果不能很好的应对,深藏在内心、无法表达的情感与困顿就会通过行为被直接外化出来。自伤的孩子常无法说明自伤原因,往往回答“控制不住”,“想让自己感到舒服些”,“想用流血或者疼痛感到自己的存在”等。01面对自伤冲动,青少年应如何自救?         1、寻找方法,安抚自己      自伤不是唯一缓解压力的方式。在情绪还没有到达痛苦的高点时,你就可以开始安抚自己,通过听歌、跳舞、画画、玩游戏、跑步、抱抱玩偶、洗个热水澡等。如果你想用疼痛和流血来减少空虚感和不真实感,那么你可以尝试握一块冰块在手里,感受手部皮肤明显的温度变化,注意控制时间,以免冻伤。在你感到委屈、需要倾诉时,可以找身边亲近的小伙伴聊一聊或尝试给亲近的人写一封信。如果你很难向家长或者其他人表达出你的内心感受,写日记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日记是你独立的世界,“畅所欲言,为所欲为”的冲动都可以放在这里面。隔一段时间,可以再回头看看,也可以写个小点评。总之,这是你的世界,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平时怎样说话就怎样写。        2、通过体育锻炼缓解负性情绪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自控能力,降低焦虑、抑郁、愤怒等负性情绪。锻炼方式有很多种,如八段锦、骑自行车、广播体操、乒乓球、跳绳、瑜伽等。选择你喜欢的,坚持去做,每天打卡激励自己,每周至少3次,每次要大于20分钟,且至少保持10周。     通过正确的方式宣泄情绪      当出现负性情绪时,不用刻意控制自己的悲伤。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哭,可以使悲痛、紧张、恐惧、压抑等负性情绪,酣畅淋漓的宣泄出来;同时,眼泪还可以把这些负性情绪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释放压力。大声喊出自己的痛苦,也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哭喊过后,你可能觉得似乎有那么一条缝隙可以让温暖和光亮透进来,努力发现并记住通过那条缝隙可以感觉到的东西。     寻求帮助当一个人难以支撑的时候,一定要寻求帮助。可以向家长、老师、朋友寻求温暖及排解痛苦的方法。你还可以寻求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去和专业人士聊聊,也许他们更加能理解你的感受,也能帮你走过这段阴暗,一点点努力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02面对自伤行为,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    有自伤行为的孩子似乎被困在痛苦的迷宫里,在一次次寻找出口的路途中被荆棘划得满身伤痕。他们需要成人的关注和爱护。家长应该怎么办?     1、整理心情,耐心应对对家长来说,发现孩子自伤后,内心会经历一个从震惊到内疚到焦虑再到烦躁的情绪变化过程。震惊,是因为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出现自伤行为,感到困惑不解;而后又开始内疚,认为自己做得不好、粗心疏忽才会导致孩子出现样的行为;进而转为焦虑,害怕孩子会自杀,担忧孩子的未来;然后是密集的鼓励开导,希望孩子改变,如果孩子没有改变,家长可能会变得烦躁,认为孩子是无病呻吟,放任孩子“自伤”,甚至“恶语相向”。如果家长此时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会更加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整理心情、接受现实、接纳孩子的现状,不过度自责,保持耐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 提供情感支持研究表明,家庭情感温暖是减少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重要保护因子。父母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人”。当孩子出现自伤时,他的痛苦往往已经难以忍受,除了自残,想不到更快速、更有效的办法了。而这些难以承受的痛苦背后,往往是孩子没有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因此,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要保持开放的态度,耐心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努力看到这些痛苦背后的需求,理解和肯定孩子需求的合理性。父母的肯定,能给予孩子很多内心能量。      防范再次发生自伤行为当孩子出现自伤时,家长要表示理解,孩子自伤是为了缓解痛苦,但对自伤行为本身要表明态度,鼓励孩子减少自伤行为。可以和孩子一起达成减少自伤行为的协议,建议孩子将自伤工具(比如刀片)交给家长或者其他信任的人保管;鼓励孩子当出现自伤冲动的时候,告诉身边的人,在他人陪伴下度过最痛苦的时期;帮助孩子学会采用其他健康的方式缓解痛苦,而不是通过自伤行为。       寻求专业帮助存在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发生自杀的风险较其他人高,家长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和及时处理。单靠家长个人的力量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带孩子尽快到精神科就诊,让精神科医生对其精神状况及自杀风险进行专业评估,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并且规律复诊。在一段时间内,家长都需要和医生、老师,甚至更多的人合作,来帮助孩子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耐心陪伴成长      解决孩子自伤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消除行为,更重要的是看到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只有当孩子心理成长了,有更积极健康的方法用以调节情绪,能更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自伤行为才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瞬间,而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       建议和孩子一起寻找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如:倾诉、放松、转移注意力、运动等。和孩子共同分享过去的美好,一起建立关于自己、关于未来的美好希望,共同构建值得过的生活。          如果青少年能在“自伤危机”中寻找到安抚自己、缓解痛苦、宣泄情绪、获得帮助的办法,那么危机就是转机,是成长的契机。如果家长能在“自伤危机”中科学认识、冷静应对,并以此作为加强亲子沟通的桥梁,就一定能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参考文献杨春燕, 蒋丹莉, 李秀玲, 等. 贵州省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0(13): 2359-2363 .陈怡华. 孩子出现自伤行为,家长如何化"危"为"机"[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26):3.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陈红方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何萤萤排版||白羽审核||马宁

发布了文章

5种常见生活习惯,让你离抑郁越来越近

01、久坐不动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可现实是,久坐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在办公室的活动是坐在椅子上靠滚轮的滚动来实现的。回到家则喜欢瘫坐在沙发上,一窝就是好几个小时。我们都知道久坐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不仅如此,久坐还会提高患抑郁的风险。202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久坐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通俗的说,每日坐着的时间越长,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也就越高。 另外,发表在Lancet Psychiatry上的研究表明,久坐会增加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在12岁、14岁和16岁时,如果每天多坐60分钟,到18岁时,抑郁症患病风险分别增加11.1%、8%和10.7%。 看到这里,不知窝在沙发上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是否准备起身运动了呢?适量运动是拯救每天久坐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证据证明,仅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可以改善抑郁情绪状态和快乐感缺失; 02、晚饭吃的太晚 长期晚饭吃的太晚,不仅会增加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发病风险,还会让人容易抑郁。究其原因是,晚饭吃的太晚,会使夜间的皮质醇升高。皮质醇又名「压力激素」,可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稳定,并对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都有非常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皮质醇变化是有节律的,一般早晨(约6-8点)皮质醇水平最高,凌晨(约0-2点)最低。但某些习惯(如晚饭吃的太晚、睡眠不足8小时等)会打破规律,使皮质醇水平在本该下降的时候升高,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另有研究发现,对于患有抑郁症的人来说,至少一半的病人全天皮质醇维持在高水平。 你的晚饭一般在几点吃呢? 正常情况下,晚饭最好在睡前3-4个小时吃完。 03、通勤时间过长 身为打工族的我们,「早晚高峰」是每个工作日都不可避免的「磨难」。有些人因为工作单位与住处距离太远,不得不早出晚归,上班通勤时间过长。 我们通过《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检测报告》可以看出,北京以平均单程48分钟的通勤时长排名第一。上海、广州和深圳通勤时间也名列前茅,每日通勤时长全部在1个小时以上。 然而,发表在Journal of Transport & Health上的研究表明,单程通勤时间超过60分钟,患抑郁症的风险则会增加33%,并且通勤时间每多出10分钟,抑郁症的患病风险就会升高0.5%。 可见,长时间通勤不仅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感,而且通勤时间过长,更容易患抑郁症。 屏幕前的你住在哪个城市?你的上班通勤时间需要多久?你又能接受多长的通勤时间呢?欢迎留言~ 04、吃过多的甜食 你是不是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选择喝杯甜饮料或吃块蛋糕呢? 事实上,甜食虽然能让我们产生短暂快乐感,但如果它们频繁出现在你的食谱中,那你可能会出现持续的疲劳感,心情会更加抑郁。 发表在《英国营养学杂志》的一项跟踪3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吃甜食(如蛋糕、曲奇饼干、巧克力、冰淇淋等)较多的人,抑郁风险上升。与吃甜食最少的一组相比,吃甜食最多的一组抑郁风险增加1.78倍,且二者关系十分显著。 另外,研究发现每天喝太多甜饮料的人,患抑郁风险会相应上升。 除了甜食外,高盐、油炸等食物也会加重抑郁症状,《6种会加重抑郁症的食物,你却每天都在吃》一文中有详细介绍,想了解的朋友们点击蓝色字体学习吧~ 所以,是时候考虑除甜食外的其他解压方式了。 05、熬夜 玩完这局游戏再睡,结果玩了一局又一局,抬头一看已是凌晨2点; 今晚不能熬夜了,看完这集就洗洗睡,结果看了一集又一集; 你是不是这样呢?晚上不想睡,白天没精神。 事实上,熬夜不但伤身,同时也影响心理健康。 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超11万名大学生睡眠,结果发现,大学生缺觉一晚,导致孤独感出现几率提高19%,情绪低落几率提高21%,自杀念头出现几率提高28%。 一项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长期不规律睡眠、晚上熬夜、晚上睡眠时间较少,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 由此可见,「夜猫子」更容易抑郁。 无论熬夜玩哪种电子设备,其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干扰与睡眠相关的激素(如褪黑素)的分泌,会导致睡眠昼夜节律紊乱,会使人出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延迟、失眠等睡眠障碍问题。 而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更会诱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另外,越来越多研究证实,昼夜节律紊乱可能是抑郁的发病机制。 看到这,有熬夜习惯的你是不是在内心又悄悄地立了个flag(明晚一定要早睡)。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

发布了文章

无病自忧也是一种病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自古以来,从马王堆出土的五禽戏到如今姐姐们跳的广场舞;从服气食丹、各种食补到如今微量元素纳米养生,无不以“健身祛病”为目的。然而,也存在一个群体,总想给自己扣上一个“病”的帽子,遍访名医只为坐实自己“有病的事实”。案例1       医院来了一位中年男性,神情焦灼。他说自己胸闷、心前区不适,但心电图等检查一切正常。医生正想安慰他没有大问题时,他拿出了几张正常的心电图报告,说“我的心脏肯定有病,只是还没查出来” 二案例2      王女士平时很关注自己的健康。一次在网上看到一条推送,说“皮肤癌都是由痣发展来的”。她想起自己一个亲戚患皮肤癌去世,联想到自己身上也有几个黑痣,顿时大惊,怀疑自己也得了皮肤癌,寝食难安。第二天一早,便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告诉她没有问题,不必担心。但王女士仍然不放心,换了多家医院检查,虽然都没查出问题,但王女士越来越坚信自己患了癌症,只是目前处于早期,检查看不出来。案例3       张先生近几个月总感觉全身肌肉跳动,有时候不同部位的肌肉会同时跳,比如眼部和胳膊的肌肉同时跳动。双手双脚也总有麻木感,感到活动的时候不如以前灵活,因此怀疑自己患了“渐冻症”。之后千方百计一口气挂了协和医院的三位顶级专家的号。第一位专家做了检查后,告诉张先生身体没有问题。第二位专家同样认为没有问题,并告诉他不用再看。第三位专家则不断询问关于焦虑的问题,并开出了抗焦虑药物治疗。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患者往往担心患上诸如癌症、艾滋病、狂犬病等严重疾病。     这种无病自忧的情况,其实也是一种病,医学上称为“疑病障碍”或“疑病症”,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     ✦疑病症患者是怎么想的我一定患上了严重的疾病(搜集各种证据来证明),没有检查出来可能是仪器和医生的问题,或者疾病尚处于早期,但不治疗一定会发展成严重问题。其他人都不理解我,他们只会安慰我,但都不认为我真的病了,治疗这个事情还得靠我自己去争取。✦“病”是怎么想的    你这是焦虑,我可不背锅!    疑病症一般被认为属于焦虑的范畴,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将其和其他几种情况统称为“疾病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心自己患有或出现某种严重的、未经诊断的躯体疾病。患者的痛苦主要源于对罹患某种疾病的恐惧,而不是源于躯体症状;这种恐惧并没有事实根据,即使相应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恐惧依然持续存在。该类患者没有躯体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症状,且这些症状通常是对正常躯体感觉的曲解。✦疑病症的病因✦      这个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儿童期病史、父母患病或父母过分寻求医学关注有关。      有一种模式认为,同时存在焦虑症状和错误归因躯体症状的人会反复求医。而无病的医学保证,只能暂时缓解焦虑症状,并且更可能导致患者进一步寻求医学关注。有的人了解到某个疾病,或者听到周围的人患某种病后,会出现过分的猜测,越来越关注自己躯体的感觉,看看有没有相关疾病的征象,并且会放大任何可能患病的证据。同时,选择性的忽略积极的信息,对于支持患病的信息过目不忘,从而进一步肯定自己患病的想法。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从开始的猜测逐渐形成自己已经患病的坚信。从心理学上看,疑病症往往是心里不安全感的一种转移,是病态心理防御机制的结果。✦疑病症的诊断✦    那么,医学上是如何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疑病症呢?主要是从“无病”和“自忧”这两个方面来判定。      无病:首先我们要明确,确实身体没有问题,或者只有轻微的问题,而患者自认为是很严重的疾病(如只有浅表性胃炎,但患者认为患胃癌)。有很多患者在患了真正的躯体疾病以后,也会产生焦虑情绪,而这并不是我们说的疑病症。       自忧:长期相信自己患有至少一种严重躯体疾病,或认为身体有畸形或变形,尽管反复检查不能找到充分的证据。总是拒绝接受多个不同医生对于其没病的判断和保证。除了上述的表现,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检查来辅助判断。比如简短健康焦虑量表(Short Health Anxiety Inventory)和疾病态度量表(Illness Attitude Scales),Whiteley指数量表以及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中的疑病量表,都可以反映疑病倾向。✦疑病症的处理✦      如果发现有疑病倾向,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不要轻信各种健康资讯。在网络发达的年代,我们很容易获得各种健康资讯,但这些资讯的真实性参差不齐,老百姓也没有专业的能力来判断真伪。所以,自觉出现健康问题后,应当去专业的医疗机构看病,而不是自己上网检索。当发现自己或别人在健康问题上越来越焦虑,甚至开始失去理性的时候,更应该及时求助于精神科医生。当然,很多人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去精神科就诊,那么当内外科医生建议精神科会诊的时候,请不要拒绝。我们千万不要小看焦虑对健康的影响,很多时候焦虑比躯体疾病本身影响更大。即便不是疑病症,精神科医生依然可以解决很多由于躯体疾病引发的焦虑问题,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如果确诊了疑病症,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来康复,而治疗效果往往是很好的。但治疗的难点在于患者不认可是精神心理问题,不愿意接受相应的治疗,这需要对患者做大量的动员和解释工作,争取其能主动或者“半推半就”来精神科就诊。      医生反复向我们保证“无病”,但我们仍控制不住“自忧”时;当我们在健康问题上,过分焦虑时;请不要忘记,无病自忧也是一种病。这种病交给精神科医生对付,往往效果很好。切勿轻信网络世界不耗费任何成本肆意传播的“焦虑”,很多时候焦虑比躯体疾病本身影响更大。而我们要做的,是给精神科医生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选择与尝试。参考文献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2 . Scarella TM, Boland RJ, Barsky AJ. Illness Anxiety Disorder: Psychopathology, Epidemiolog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sychosom Med 2019; 81:398.   3. Creed F, Barsky 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of somatisation disorder and hypochondriasis. J Psychosom Res 2004; 56:391.   4. Abramowitz JS, Braddock AE. Hypochondriasis: conceptualization, treatment, and relationship to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sychiatr Clin North Am 2006; 29:503.    5. David S,Roger S. 牛津临床精神病学手册. 唐宏宇,郭延庆等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易嘉龙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何萤萤排版||白羽审核||马宁

发布了文章

卒中后抑郁

卒中后又抑郁,这真是雪上又加霜    脑卒中作为目前中国人群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约有200例的新发卒中在中国发生,其中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而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更是为卒中的预后和康复“雪上加霜”。      本期给大家分享一位中年卒中患者的治疗故事;   中年男人的心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45岁左右的教师,本是工作顺利,家庭美满,却因突发的卒中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患者是因左侧肢体麻木来就诊的,经检查是右侧丘脑处有多发病灶,还伴有右侧椎动脉夹层,但经及时地溶栓治疗,病情得以控制。但医生在接下来的查房中,却发现患者的情绪很低落,活动也明显减少了,当带他去做功能训练和康复治疗时,患者积极性也不高,而且晚上睡眠也不好,整个人无精打采的。细问下,医生了解到,原来突发的中风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但不能正常工作,还需要家人的照顾,这让身为“家中栋梁”、“教学骨干”的他,感觉很受打击,担心自己的预后不好,对未来失去了希望。      听完患者的这一主诉,医生判断这可能是卒中后抑郁的表现,便为患者做了抑郁量表的测试,果然是中度抑郁状态。于是,医生便安慰患者道:“现在卒中这个疾病很常见,治疗策略也很成熟。你还年轻,症状也不重,只要你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很快便能出现改善的。”       随即,医生便选用了SSRIS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为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治疗两周左右,患者的症状便有了明显改善,不但有了笑容,对康复训练的配合程度也提高了,还愿意分享自己的一些个人感受,躯体功能也恢复得很好。  卒中后抑郁多方面影响卒中程度和预后        卒中后抑郁作为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诸如认知损害加重,功能残疾加重,预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预后不佳,中年患者难以回复工作,患者跌到风险增加,短期和长期死亡率增加等等。       除此之外,卒中后抑郁还会促进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和恶化,而且会因增加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降低卒中后二级预防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导致高凝-促炎症状态等机制增加心脑血管时间的复发。可以说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整个预后和康复过程的一个很明显的影响因素。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卒中后抑郁      SSRI类抗抑郁药不仅对卒中后抑郁有效还能促进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有分析显示,SSRI可显著改善卒中合并抑郁患者的功能残疾,对于伴或不伴有抑郁的卒中患者而言,SSRI药物可能是一个有效且具有性价比的治疗手段[4]。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一个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卒中患者服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总体认知功能可获得显著改善,特别是听觉和视觉记忆功能(与安慰剂组和问题解决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艾司西酞普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独立于抑郁治疗作用。此外,卒中后抑郁治疗还可改善卒中患者执行功能。尾声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很高,但临床医生对卒中后抑郁的认识程度却是不够的。因此,建议,神经临床医生在关注卒中患者躯体症状的同时,还要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同时可以借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作为卒中后筛查,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卒中整体的预后和恢复是很有帮助的。专家提示     1、. 卒中后抑郁对卒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诸如认知损害加重,功能残疾加重,预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预后不佳,中年患者难以回复工作,患者跌到风险增加,短期和长期死亡率增加等;     2. SSRI类抗抑郁药不仅对卒中后抑郁有效还能促进卒中患者功能康复;     3. 艾司西酞普兰有独立于抑郁治疗作用之外的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2. 中国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简化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3):201-206.     3. Stefano Paolucci. Epidemiology and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2008:4(1) 145–154.     4. Mead GE, et al.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for stroke recove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troke. 2013 Mar;44(3):844-50.    5. Narushima K, et al. Effect of antidepressant therapy on executive function after stroke. Br J Psychiatry   * 部分观点系专家临床诊断经验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发布了文章

如何科学有效解决“戒烟难”

       2022年5月31日是第35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烟草威胁环境”,烟草不仅对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显著危害,更对人体内环境有着极大的危害,带来疾病影响人类寿命。因此,戒烟,远远不能是嘴上说着“吸烟有害健康”转而吞云吐雾的推诿之态,更是需要身体力行甚至不断斗争的势在必行之举。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些爱烟人士嘴上常挂“戒烟”,实则坚持不了几天的现象,甚至听到一些为戒烟而反复斗争的人慨叹“戒烟难,难于上青天!”01戒烟的6个循环阶段       成瘾性物质的戒除确实困难,不仅对于普通人如此,对于名人志士亦是如此。曾国藩是近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更是以超群的毅力和超强的意志品德著称,在他十七八岁时就开始吸家乡自产草烟,整天烟筒不离手,一边读书,一边吞云吐雾。曾因此受到师长训斥,为表戒烟决心,他还将自己原来的名字改为“涤生”,取“涤旧染之污,获得新生”之意。第一次戒除的两个月过去,曾国藩却感到寝食难安,心里空落落,读书、撰文也好像少了精神支柱一般,故而戒而复吸,吸而又戒,这样又过了十多年,仍旧捧着水烟壶。后来的某一天,曾国藩醒悟到“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诺有济哉!”从此砸烂水烟壶,再没有吸过。从曾国藩戒烟的故事中,我们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戒烟确实难,关于为什么难戒,我们之前推出的“5.31,686喊你戒烟了”一文中有解答。另一方面,“遏欲之难,类如此矣!”戒除过程是循环往复、迂回前进的过程。        吸烟者往往要经过以下6个阶段的循环,最终才能破茧成蝶,达到长久的康复状态。 ● 否认(即认为自己没有依赖,只要自己愿意,可以通过意志克服); ● 沉思(痛定思痛,反思吸烟给自己的心理、身体、生活、工作、人际等造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 ● 决定(做出戒除或停止使用的决定); ● 行动(开始戒断和干预之旅); ● 保持(度过急性戒断期,避免干扰因素如旁人劝烟等,保持戒烟的状态); ● 复发(在诱发因素驱使下,开始第一口复吸)。所以,如果复吸了,也不需要过度自责、批判自己的意志力,需要认识到复吸是戒除过程中自然发生的一环,打起精神继续前进即可。02戒烟的4个方面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戒烟难的问题呢?您需要了解下面4个问题和信息。    全面了解吸烟的利弊    吸烟者要清楚了解吸烟的危害或者停止吸烟后带来的获益。只有全面了解了吸烟的利弊,才能激发我们戒烟的动机。也许吸烟的危害不会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但事实证明长期吸烟可以增加患有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相反,如果停止吸烟寿命可以延长10年。判断是否构成烟草依赖     对于尚未形成烟草依赖的吸烟者,他们不会出现尼古丁的戒断症状(如曾国藩戒烟后感到寝食难安,心里空落落,读书、撰文也好像少了精神支柱一般),可以及早停止吸烟,在此阶段停止吸烟的成功率比较高。     对于已经形成烟草依赖的吸烟者,要清楚烟草依赖不仅仅是一种不良行为,而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停止吸烟后如果戒断反应比较明显,或者反复尝试难以自行停止的吸烟者,可以寻求医疗专业人员帮助。    了解戒烟的医学干预手段     目前医学上主要的戒烟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干预。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以用于戒烟的药物包括:伐尼克兰、安非他酮缓释片、尼古丁替代产品。心理行为干预包括医生的建议、简短的心理咨询、认知行为治疗、网络咨询(视频、电话、图文等形式的咨询)、情绪管理、药物依从性指导、其他形式的社会支持等等。附戒烟药物和心理社会干预流程图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合理使用戒烟药物有助于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当吸烟者没打算完全停止吸烟,但是愿意减少吸烟量时,服用戒烟药物也是有效的。但电子烟对普通烟草依赖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其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尚不清楚,因此尚不能作为替代可燃烟草的有效治疗方法。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合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权威戒烟资源,打造了“中国戒烟平台”微程序,主要包括:戒烟热线、戒烟门诊、移动戒烟资源,以及戒烟科普等。03戒烟的9个自我行动     如果您已决定开始戒烟,那么如下具体建议或许可以帮助到您:       1、设定戒烟日,从这天起停止使用烟草,有些人会将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作为他们的戒烟日,如生日,纪念日等。       2、跟医生或其他医疗提供者探讨戒烟方式,包括使用何种戒烟药物及何时开始用药。       3、思考既往戒烟过程中,哪些做法有效,哪些无效,什么导致了复吸,这次如果想成功要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事情。为所有可能激发起渴求并导致复吸的情景做好预案,例如外出时碰到有人递上香烟怎么办?压力状态下又想起吸颗烟放松一下怎么办?       4、告诉你的家人、朋友、同事,你准备戒烟了,并要求他们给与支持。       5、为迎接可能持续数周的尼古丁戒断反应做好心理准备。       6、保持家里、工作场所和车里的无烟环境,避免到烟酒售卖处等可以引发烟瘾的场所。       7、规律锻炼,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       8、随身备好一些口香糖、硬糖或其他可口含的食物,如果烟瘾发作,可尝试用其中一种代替。       9、如果复吸,不要气馁和过度自责。       通过以上信息,相信您对如何提升戒烟动机、做出自我行动、以及获得专业帮助都有了一定了解。戒烟是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品质最有效、最经济、最可行的方法,虽然道路非常曲折,但相信我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心情也是一样坚定的。从这个无烟日开始,尝试科学戒烟,让您在专业人士的陪伴下,更快达到长久康复的目标!参考文献(1)Rigotti NA, Kruse GR, Livingstone-Banks J, Hartmann-Boyce J. Treatment of Tobacco Smoking: A Review. JAMA :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22, 327: 566-57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3)Patient education: Quitting smoking (The Bascis) UpToDate.(4)Nancy A Rigotti. Patient education: Quitting smoking (Beyond the Bascis) UpToDate.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倪照军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李倩倩排版||白羽审核||马宁

发布了文章

世界睡眠日,与健康同行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睡不着觉俨然成了悬在现代人头上的一把刀老是睡不着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到底是不是病呢?究竟需要去医院吗?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想要睡得好,这些小知识不容错过!你是真的“失眠”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定义: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通俗的说: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不能单纯看睡眠时间来判断,还得看有没有影响白天的学习工作、有没有伴随健康问题等。这些影响包括:感觉到疲劳不适;注意力不集中或记不住东西;脾气暴躁;容易激动等……所以,很多人晚上睡觉不到7个小时,就开始焦虑了,认为自己失眠,是大可不必的,也是不科学的。“睡眠时间长短”并不是判断失眠的标准。有些人就是天生少觉,或者有时哪怕睡得少,但是睡眠质量高,第二天精神头很足,这就不是失眠。或者,有些时候,你因为第二天有重要任务(考试、演讲、面试等),偶尔失眠一两次,或者加班、熬夜造成睡不好,这也不是失眠。这些情况不用过度紧张,调整好作息,一般就能睡好。但是如果长期睡不着并且出现了身体不适,严重打乱了生活节奏这时,就不要自己扛着我们就需要到正规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怎么治疗“失眠”呢     1、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治疗:前面提到失眠其实是主观感受,如果你因为严重失眠而过分担心失眠带给你的影响,时常因此感到焦虑,医生会帮助你建立正确理性的态度,改变对失眠的认知。(2)刺激控制疗法:通过一些引导,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物钟。比如:不困就不要躺床上,白天不要睡觉;醒了就起来,不要躺在床上瞎想;不管多晚睡都要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等。(3)放松疗法:听音乐、深呼吸、按摩等。      02、物理治疗(1)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表明,失眠患者的大脑处于过度兴奋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具有自我强化和维持的特性。经颅磁刺激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诱导大脑皮层产生生物电效应,诱发脑电同步震荡,产生睡眠样慢波,继而调谐睡眠节律及稳态,重塑健康睡眠闹网络。         (2)高压氧治疗:大脑皮层控制着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记忆、意识等所有复杂的功能。MRI扫描证明了一个观点:慢性抑郁症可能导致大脑思考区域这块皮层的结构性破坏,即细胞缺氧。细胞缺氧是焦虑、抑郁、失眠多梦的一个很大原因,高压氧舱治疗能够有效补氧。国外不少医生已将补氧作为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症的重要方法。药物治疗为了让患者尽快康复,医生也会合理使用一些药物。主要起到镇静助眠、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结构的作用。很多人担心安眠类药物有副作用,会导致精神、神经方面的问题,还可能形成依赖,宁可扛着也不吃。其实不用这么担心,安眠类的药和其他药物一样,可能会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口干、乏力、头昏等,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服药,对身体的副作用肯定是小于失眠对身体的伤害的(长期失眠可能诱发一系列的紊乱,比如焦虑、抑郁、偏头痛等)。就像吃了一些退烧药,可能会因为副作用嗜睡乏力,但身体也会在药物的帮助下,打赢发烧这场硬仗,是利大于弊的。另外也有很多人担心药物会产生依赖。其实,只要遵从医嘱,规范用药,一般不会成瘾。但是,切记这类助眠药物不能自己随便买来服用!!!这样有可能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发布了文章

准妈妈的精神科用药指南

    孕育新生命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开心、有成就感的事情。不过,谁都无法保证怀孕就会有“正常”的结果。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准妈妈在家属陪伴下,忧心忡忡前来咨询,她们患有精神疾病或正在使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期间,或是准备怀孕,或是已经怀孕。整个家庭通常会关心:    孕期使用精神科药物是否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准备怀孕了,是否必须停药?    孕期如果停药,病情是否会加重,是否会对胎儿更不好?      服药治疗期间,意外怀孕怎么办?      家庭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不停药,怕影响后代;停药,怕病情加重,也会影响怀孕进程。在孕期使用精神科药物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明确证实,因为进行有说服力的前瞻性试验显然是不道德的。然而,孕期患精神疾病,也是胎儿先天畸形和围产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是正常孕妇,没有精神疾病及孕期精神科用药,在早期妊娠中,自发流产率也高达10%~20%,而自发严重畸形风险高达2%~3%(大约40次妊娠中就有1个)。     孕期意外,是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愿意经历的。妊娠这一特殊时期,准妈妈和家人们都会尤为谨慎。孕期是否用药,如何用药,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一起谨慎考虑、权衡利弊,找出相对优选的方案。希望今天的科普文,能帮大家理理思路。妊娠期精神科药物安全性分级        首先,我们了解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制定的妊娠期药物安全性分级。            A级:人体研究显示,药物对胎儿安全。             B级:动物研究显示对胚胎无害,但缺少在孕妇身上进行的研究;或者,动物研究显示对胚胎有害,但在孕妇身上进行的对照研究没有发现对胎儿有害。             C级:动物研究显示有不良效应,但缺少在孕妇身上进行的研究;或者,没做动物研究,也没有在孕妇身上进行研究。             D级:在孕妇身上进行的对照研究或观察性研究,显示对胎儿有害,但治疗益处可能大于潜在的危害。              X级:对孕妇或即将怀孕的女性禁用。          可惜的是,精神科药物中,并无A级药物,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种精神科药物对胎儿发育是绝对安全的。因此,原则上不主张在孕期使用精神科药物。          但是,在临床中,我们见到过孕期抑郁发作,反复自杀的孕妇;精神分裂症复发,强烈不安全感和幻听驱使下,拒食拒饮的孕妇;躁狂发作,疯狂活动,整宿不睡觉的孕妇;焦虑症加重,重压下要求引产的孕妇……遭遇这种极端情况时,妊娠通常无法正常继续。 所以,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很多准妈妈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在孕期使用精神科药物,以减少复发,缓解症状,进而减轻精神疾病对母体、胎儿、家庭的影响。那么,如果非用不可,我们可以先在B级药物中寻找可选项;而大多数精神科药物落在了C级,C级药物在致畸方面相对是安全的;精神科D级、X级药物相对少些,通常,我们不会在孕期使用D级、X级药物。(具体药物分级见下表)          知道了精神科药物的安全性分级,准妈妈们可以先看看自己所用药物的安全等级,心里有个谱。但具体如何使用和调整,请大家务必到医院跟医生进行详细沟通协商。              下面针对大家常见的咨询问题,分享下孕期用药的一般原则。       对于所有正在使用精神科药物的孕妇:       ● 需要告知产科团队自己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情况。       ● 患者、家属、精神科医生、产科医生,共同参与治疗决策。        ● 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如条件允许,监测血药浓度。       ● 药物种类尽可能少,无论是同时使用,还是先后使用。       ● 保证充分的产检和胎儿筛查。       ● 孕后期尽量减少药量或停药,监测新生儿撤药反应。       ● 围产期需要精神科会诊,处理药物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      孕期新诊断精神疾病的准妈妈:    ● 除非利大于弊,妊娠头12周尽量避免使用精神科药物(此期胎儿的主要器官正在形成)。   ● 若必须使用,考虑安全级别更高的药物,并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正在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女性准备怀孕:      ● 若医生评估病情稳定、状态良好、复发风险低,可以考虑逐渐减量,停药怀孕,必要时在怀孕12周后再用药。      ● 对于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复发风险高的女性,终止治疗并不明智。可以考虑换用更低风险的药物。但需要注意换药可能增加的复发风险。       正在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女性意外怀孕:      ● 首先需要知道,证实怀孕后,停用已知有致畸风险的药物,有可能消除不了畸形的风险。      ● 若医生评估病情稳定、状态良好、复发风险低,可以考虑制定逐渐停药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诊。      ● 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复发风险高的女性,怀孕后突然停止治疗是不明智的。复发对母亲和胎儿危害更大,可考虑继续目前使用的有效药物,而不是换药,以减少胎儿暴露的药物种类以及复发风险。当然,换药还是延用,需要谨慎决策,尤其是正在服用D类药物的孕妇。当然,除了药物治疗,准妈妈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 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有强烈自杀倾向的孕妇,电抽搐治疗有效且相对安全。       ● 有研究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孕期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且对孕妇和胎儿无明显不良反应。       ● 妊娠期焦虑障碍首选心理治疗,可用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效果不佳再考虑用药。                有几点需要提醒准妈妈们:                ● 孕期精神疾病往往预示着产后精神疾病,围产期一定不能放松警惕。               ● 围产期母亲的精神健康状况会影响产妇自身健康、胎儿健康和家庭环境。            ● 准妈妈们顺利生产后,也要尽快获得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评估是否需要及时用上精神科药物。毕竟,过了生育关,养育才是更长情的爱。              尽管为准妈妈们奉上了这份孕期精神科用药指南,要做好利大于弊的治疗决策仍然不容易。希望家人们,尤其是丈夫,能在孕期给准妈妈们更多的沟通、接纳与情感支持。没有人能预知并避开人生的所有风险,如果家庭决定了要孕育新生命,那就跟医生共同配合,不苛求十全十美的决定,有承担风险、遇到问题积极解决的信心与决心最为重要。最后,祝愿更多的家庭,能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体验到丰盈的愉悦。参考文献     1、《精神病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沈渔邨。     2、Maudsley精神科处方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译司天梅。     3、《精神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郝伟、陆林。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何萤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何萤萤排版||白羽审核||马宁

发布了文章

遭遇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的青少年如何做好复学准备

      近些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青少年时代往往被贴上“叛逆”的标签,因此其情绪行为问题往往被归咎于“叛逆”。直到出现严重后果,比如不能坚持学业、自伤自杀行为等,家长才意识到,孩子可能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想到来医院就诊。      2021年,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公布,我国6-16岁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最高。       上述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很可能是青少年不能坚持学业,进行短暂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少年在休学一段时间,并接受治疗后,心理健康状况好转,将会再次尝试回到学校。此时,青少年需要做好以下准备,以便顺利适应学习生活。         首先,接受系统的医学干预以尽可能完全缓解症状。  青少年如果不能坚持学业,首先需要去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评估一下心理健康状况。如果确实有疾病状况,那么需要接受系统的医学治疗以尽可能消除症状,这是青少年能正常学习生活的基础。有时,家长可能会忽视系统治疗的重要性。以抑郁障碍为例,抑郁症状的主要表现包括: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体力缺乏和脑力下降,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无法投入甚至无法坚持学业。这些不是通过讲道理(比如“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要坚持”“不上学将来只能喝西北风”等)能够解决的,需要接受系统的医学治疗。临床上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带孩子去就诊,医生开了抗抑郁药。家长给孩子办了休学,之后就带孩子回老家了。随后家长因为观察觉得回家后孩子情绪还可以,就不再复诊。直到几个月后该复学了,才带孩子复诊。届时医生评估,才发现孩子仍然有显著的抑郁症状,而孩子自身可能也觉得当前状态很难承担学业。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亲子沟通不良的家庭。正确的做法是,规律的、及时的复诊。这样医生能及时评估情绪症状和调整治疗方案,才能帮助孩子尽快尽可能的消除症状。这就为复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有些孩子在外地甚至国外上学,这种情况最好事先畅通就诊渠道。这样,孩子复学后如果病情出现波动,也能够及时就诊,得到医疗帮助。     其次,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和学校做好多方面的准备。疾病的症状可能是造成青少年不能坚持学业的重要原因,但仅仅解决症状并不意味着青少年就能顺利恢复学业。休学这类严重后果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只着眼于这浮出水面的冰山,往往是很难解决问题的,或者按下葫芦起了瓢,甚至爆发更严重的亲子冲突。只有看到水下的冰山,并正面解决,或开辟新的航道才能有效的解决它。临床实践中,如果家长仅仅着眼于如何能复学,好像只要能复学,其他的都不重要,孩子往往体会到的是父母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死活,只关心自己能不能上学。这样的互动就容易陷入僵局。更有效的做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去看水下的冰山是什么,困难有哪些,共同去面对、解决。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去讨论复学可能面临哪些困难,从而逐一去解决。这些困难的因素可能包括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因素。            孩子自身可能面临学业压力或人际压力。从学业方面来说,比如有的孩子实在是不能承受“火箭班”的压力。那么就需要和孩子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了解他需要什么帮助来应对这些压力,或者更换到普通班级是否也是一个选择。在人际压力方面,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面对同学对休学原因的询问,这时可以跟孩子进行讨论,帮助孩子合理的去应对这样的情境。此外,青少年复学还可能面临作息和学习任务的适应。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拟定计划。比如,对于习惯晚睡的孩子可以逐步提前上床就寝的时间。可以逐渐增加每天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比如从每天1小时,逐步增加到每天5-6小时。还可以与孩子讨论,复学后在面对成绩落差上是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家长也需要做好准备去帮助孩子顺利复学。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后,家长往往会反思并调整教养方式,去尝试新的更有效和更具支持性的亲子互动方式。家长需要去思考,在复学这件事情上,如何去贯彻这种改变。       家长可以讨论如何应对孩子复学后可能出现的状况。比如,孩子在复学后可能成绩跟不上,或又出现无法坚持学业的情况,我们怎么办。事先有这样的讨论和准备,可以避免当不理想的情况发生时,再次陷入既往无效的解决方式。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            小A,是一个16岁的高中女生,曾经因为情绪问题伴自伤行为接受住院治疗,经过系统的治疗后,症状缓解。小A复学前有畏难情绪,不想上学。父母让小A休息了一天。小A说,这让她感到很有安全感,感到在自己状态不好时,家人会理解和帮助她。自那以后,小A感到自己不再无助。而且,小A也不再自伤了,看见尖锐的东西会觉得害怕了,并且感到伤害自己没什么意义;情绪不好时会选择和家人说。有些青少年会明确表达,感到来自老师或学校方面的压力。近些年来,学校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了解。校方也越来越能够用恰当的方式来帮助这些儿童青少年重新适应学校生活。然而,如果青少年明确表达了来自校方的压力,这时家长就需要考虑去和校方做沟通,争取获得校方的理解,和校方共同合作做好青少年复学的支持工作。总之,遭遇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的青少年要顺利回归校园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在系统医学干预的基础上,青少年、家长、校方共同合作,方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回归校园。参考文献[1] Li F, Cui Y, Li Y, Guo L, Ke X, Liu J, Luo X, Zheng Y, Leckman JF.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school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diagnostic data from detailed clinical assessments of 17,524 individuals.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2022 Jan;63(1):34-46. doi: 10.1111/jcpp.13445. Epub 2021 May 21. PMID: 34019305.[2]傅小兰,张侃,陈雪峰。《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9787520178150。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程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何萤萤排版||白羽审核||马宁

发布了文章

心理学:精神分析视角下,焦虑的三个层级。你有哪一种焦虑呢?

     焦虑是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会引起很多身心反应。焦虑有多种分类的方式,比如正常焦虑、异常焦虑;从轻重程度上分焦虑情绪、焦虑状态和焦虑障碍等;今天从精神分析角度说一下。从精神分析视角,焦虑按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可以分三个层次:毁灭焦虑;分离焦虑;超我焦虑。01  毁灭焦虑:怕死或不存在      第一层级是毁灭性焦虑,即我是否存在,是否活着的,生死攸关的焦虑。这是担心个体是否生存以及存在的焦虑,是比较深层的恐惧和焦虑。这类焦虑,大概每个人都有,但程度不同,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常体验到。很多人虽然会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也会参加葬礼,当时受到触动,但依然会觉得死亡离自己还比较远。但也有一些人,不敢看花圈,不敢参加葬礼,甚至不敢看一些与死亡有关的图片。而经历过地震、火灾、车祸等各种风险的人会对死亡威胁更敏感,对生死有更多的担心。今年的疫情涉及到几乎每一个人,引发了很多人的死亡焦虑,把曾经压抑的,视而不见的很多内在冲突都因这场突发的变故而凸显出来。其实,死亡焦虑每个人都有,只是压抑得太深。这种恐惧来源于早期发育不良。我理解这个部分可以分成两种:身体的死亡和自我的不存在。一个小婴儿,出生时最需要的就是全然的照顾和呵护。所以,在生命的最早期,生存下来是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如果早期出生时,有过被抛弃的经历,有饥饿没人照顾,或是有在医院救治等经历,或许就会有较他人强烈的死亡焦虑,在后面的生活中被激活、唤醒而显现出来。有死亡焦虑的人,也就是怕死的人,往往会转换成一种置换的方式---怕得病,来更形象地让自己和死亡抗争,把自己的焦虑、焦点转移在不断地看医生、养病上。我有位姑姑,退休几年后老伴因为意外去世,她也每天惶惶,后来不断‘生病’,差不多整天要泡在医院里了。一方面与老伴去世,自己承受打击有关。一方面与退休后各种丧失感不断袭来有关,与一个人深层次的死亡恐惧有关,老伴去世的悲伤事件激活了她内在的深层焦虑。这种死亡恐惧如果太难受,也会把这种害怕转换成外面的世界不安全,会有很多危险来伤害、消灭自己的担心,转而害怕一些具体的东西。这里的自己不存在的焦虑,不完全身体上、肉体上的被消灭,而是一种失去自我感的,被融合的那种恐惧。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淹没的状态,孩子的自主感无法建立起来,是一种窒息的爱,也会让人心生恐惧。这是一种相当于自我不存在,而是一具躯壳,内在活的是别人的感受。去年,曾经发生过一起母亲打男孩耳光,男孩转身跳楼的事件。男孩的绝决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我的身体是你的,我还给你,把自由给我!“的绝望。强势的妈妈控制了孩子的想法,头脑,孩子如果一直活父母的期待和标准,没有自己,就是在一种被淹没的恐惧里。现在的青春期孩子有一些会用割腕的方式来发泄情绪,我们会觉得“那多疼啊!“孩子会觉得那一刻感受自己是活着的。还有人失恋时,会因为对方的离开而感觉自己死了,“没有你,我怎么活下去!”是关系的断裂导致自己的自我不存在。一个人只有肉体,而自我被淹没,就如同行尸走肉,也会有深深的迷茫和恐惧。这种毁灭性焦虑,会让人对环境有较多恐惧和过度担心,对人际关系缺乏信任,难以和别人建立深层的较亲密的关系。02  分离焦虑:没人要,没人爱       第二层级是分离焦虑。是担心自己没有人要,没有人爱的恐惧。这种焦虑体现在失去爱的客体,如父母亲人或重要养育者的丧失;以及客体爱的失去,如不被爱,不被关注,处于被忽视等状态里。这个层面的焦虑也有两个部分:失去爱的客体、失去客体爱。前一个比后一个焦虑要严重一些。 失去爱的客体的焦虑,也可以简单表达为“怕没人要“的恐惧。丧失也是人生的主题,从离开妈妈子宫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开始不断经历各种丧失。小的是失去会是玩具,小宠物,严重的可能是陪伴和照料我们的亲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失去就是父母。这就是爱的客体的丧失,即爱我的人都不存在了,爱就更不存在了。爱的客体丧失,重要他人的失去,这种巨大的丧失对谁来说,都会带来严重的焦虑和长久的哀伤。很多时候,是需要专业的陪伴和处理才能化解创伤。小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哭得撕心裂肺,更多的恐惧是担心失去妈妈,怕妈妈从此消失。因为孩子在三岁的心理年龄时,才具有“客体恒常性“的功能,即内心有稳固的妈妈的影像,不因妈妈的暂时不在而以为妈妈没了!在此之前,孩子是没有这个能力的。爱的客体的丧失,有时也来自于一个人被抛弃。比如,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出生的女婴被父母送人;有的孩子出生后被父母遗弃;也有的孩子因为某种原因被寄养在老人或亲友那里;比如,父母在孩子特别小,不听话时,采用“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的教训方式也会让一个人累积下被抛弃的恐惧。        另外,就是丧失客体爱的痛苦,失去爱和关注的焦虑,简单说是“怕没人爱“。小婴儿最渴望的就是父母的爱和关注,尤其是生命早期母亲的全然的呵护。当一个生命开始慢慢长大,会走路,会说话,有情感交流时,更渴望父母的爱与关注。这种爱和关注不再是简单的吃喝方面生理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交流与滋养。很多父母忙碌,或自己在情绪、纠纷里,无暇顾及孩子,导致孩子不能透过父母的敏感回应感受到自己在情感上被照料到,就会是缺乏或匮乏。这就会造成爱的纠缠,想要独立,但得到的爱还不够,还想要;但又得不到。表现为爱恨交加,既渴望期待,又失望愤怒。现在很多二胎家庭里有比较明显的手足竞争现象,就是这种失去客体的爱的焦虑的表达。老大出生时,是独生子的状态,全家围着转,是享受父母和家人百分百的爱。但老二出生了,全家人大部分精力都给了小的。老大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爱被夺走了,受到的关注少了。所以常见的现象会是老大也不那么懂事,甚至会出现很多问题,让父母操心,反而更喜欢老二。我就问一位妈妈,“假如老大特别懂事,该学习学习,写作业也不让你操心,什么事都自己做了。你对他投入的精力会怎样?”妈妈想了一下,说,“哦,那可能更少了,觉得他做好是理所当然的。”我说,“所以,你能理解老大的调皮、搞事儿、让你操心的潜意识动机了吧?”在成人世界里,这种焦虑也很普遍。在各种关系中,一次次体验这种“怕没人爱“的焦虑、恐惧。而且不知如何要爱,怎样获得关注。比如,当夫妻一方不断抱怨对方不按时回家,不记得结婚纪念日,一年到头也不给自己买礼物时,是在抱怨那件事没做吗?其实是在表达一种渴望,我希望被你爱,被你关注。只不过,是在用失望、愤怒、生气的态度表达没有得到爱的渴望和需要。我有位来访者,在恋爱关系中,总是不断评估对方是否会爱自己。如果觉察到对方对自己不那么好,就想结束恋爱关系。但当恋人不断表达爱时,她又会不断地以“作“的方式来试探对方的承受力,证明对方是爱自己的。在职场里,当我们不被重视,被上级忽视,尤其是其他同事被委以重任时,内心也会产生一种焦虑,甚至对同事会有嫉妒感。分离是我们每个人的主题,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分离,与父母的分离都是个人成长中重要的议题。甚至父母离世,分离都没有完成。而只有真正成为独立的个体,完成分离,才能实现个人成长的飞跃!这类焦虑在心理咨询中比比皆是,是很多人成长的必经之路。03  超我焦虑:我不够好          第三层级,是超我焦虑。         一类人的性格中比较追求完美,以生活和工作中过度苛求自己和他人造成人际问题。简单形容,就是“我不够好!”这是人格发展比较成熟水平时的一种焦虑,是在与人竞争、比赛中产生的,是在多元的关系中产生的焦虑。从心理学来看,在一个人心理年龄3-5岁,也就是俄狄浦斯期,是有这样的解释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竞争性,他们会和同性父母竞争得到异性父母。以男孩为例(女孩类似),男孩想和妈妈结婚,而去攻击爸爸;但爸爸和妈妈是一对,爸爸比他强大很多,他无法战胜爸爸,就会产生焦虑。正常的心理发育过程,是男孩最后认同爸爸,以想要成为爸爸那样的男人来发展自己。但如果妈妈不认同爸爸,经常抵毁、攻击和贬低爸爸,男孩和妈妈的关系很近,似乎战胜了爸爸,赢得了妈妈。这种情况就更复杂一些,会是形成一种越成功越希望受到惩罚的现象。而最后形成的是害怕成功,不敢成功,甚至会在临门一脚掉链子或临阵逃脱,在个人发展上受到很大的局限。这个焦虑还表现在,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总会认为我不够好。怕做事丢人现眼或遭人议论,不敢表达自己或做出决定。超我焦虑在心理咨询中也非常地常见和普遍,它导致内心很多纠结,虽然外在可能赢得了较好的人际关系,但内在的冲突、内耗以及潜意识的影响极大地阻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感。     要点总结:1. 焦虑的分类方式很多,以上只是从精神动力学角度,人的心理发育过程来梳理的。2. 越是生命早期的焦虑对人的影响越深,越在潜意识层面对人构成影响,也越难去修复和调整。3.三个层级的焦虑分别是:毁灭焦虑、分离焦虑、超我焦虑,即怕死、不存在;没人爱我了;我不够好。作为咨询师,当我看到来访者能够享受管理自己情绪的自由时,仿佛看到了一个生命的自然绽放,不再受限于过去的一些经历和影响。关于情绪的话题太多,即使是焦虑,也有很多内容,我会在后面的时光里和大家一起慢慢地捞,细细地聊。。。欢迎提问和分享。凌子(凌波微步),房树人投射分析师,心理咨询师

发布了文章

春节期间精神障碍患者的居家照护

        来自一位外地患者家属的咨询:“我爱人去年12月下旬出院的,出院后状态还不错,快一个月了,药快吃完了。本来想去北京复查加开药,可马上春节又加上冬奥会,政府号召过年期间减少人员流动,我们也不想给国家添乱,不知怎么处理更好。我爱人有次就是过年期间复发的,所以我特别担心,请问我该注意些什么呢?”这一则咨询非常具有代表性,确实是很多患者和家属特别关心的问题。         春节将至,虽然疫情阴霾依然笼罩,但阻挡不了传统节日带给大家的喜悦。家人团聚,走亲访友,好友相聚,把酒言欢,贴春联,看春晚,抢红包等,都是春节假期的保留节目。但对于曾经受过精神疾病折磨的患者朋友,春节期间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呢?为了让患者和家属朋友,过一个祥和的春节,我们特意整理了春节期间要遵守的“五要”原则,希望可以帮助各位患者朋友欢度春节,预防复发。      1. 药物要备足         全球疫情局势严峻,春节期间人群流动较大,尽量减少外出,保护自己和他人。最好节前安排一次门诊复查,把药物备足,以防疫情反复,或“不经意”处于疫区被隔离,导致储备药物不足而出现焦虑情绪,或因药物不够而延误治疗。如有需要,也可就近至当地医院复诊或正规药房买药。提前通过医院官方信息渠道(网页、咨询电话等),获悉医院在春节期间的门诊时间,去医院前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切勿因只去特定医院或只看特定医生,而停药等待,影响治疗。2. 作息要规律         今年的春节,居家可能会成为假期的主要度过方式。窝在沙发里或躺在床上看联欢会、冬奥会比赛以及打游戏可能会成为最触手可及的娱乐项目。对于我们精神障碍患者朋友,要注意积极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减少白天卧床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兴奋,培养规律的生物钟。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促进情绪稳定,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家务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也可与力量练习及柔韧性练习相结合。运动频率宜每周 3 ~ 5 次,每次至少 30分钟。运动强度,以患者自选的、能接受的强度为宜,运动形式建议与家人结伴进行。  3. 饮食要节制,忌饮酒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美味的菜肴,同时部分精神科药物会导致患者食欲增加,患者易出现饮食过量、体重增加、代谢异常。因此春节期间,要均衡饮食,并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部分精神科药物可能导致便秘,还要保证饮食的合理多样化,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适当的进行运动。        尽量避免饮用咖啡、可乐、浓茶等易引起兴奋的饮料。切记不要饮酒,酒精会影响药物的代谢,从而影响药效;服药期间饮酒,加重肝脏负担,增加肝损害的可能。所以“把酒言欢”这个环节,还是用其他活动替代吧。4. 服药要准确         即使精神疾病相关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科药物治疗也需要一定的巩固期和维持期。不规律服药和过早减药、停药是精神科疾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大家千万不要迷信“过节不吃药,吃药不吉利”的说法,也不要因为“玩得太高兴忘记服药”,更不要因为“担心被他人发现患有精神疾病而断药”。可使用设定闹钟等方式提醒自己服药,更换包装瓶等方式减轻病耻感。对于不能自我管理药物或依从性差的患者,由家属保管药品,提醒和监督患者服药,避免出现少服、漏服、误服等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家属需了解,精神疾病常见复发征兆,包括:连续失眠1周;出现令人难以理解的想法;情绪不稳,心烦不安,脾气变大;变得退缩,不与他人交流;变得敏感多疑;自语自笑等。5. 关爱要给足       患者可能会因患病而感到自卑,而家庭的温暖、鼓励和支持,是患者恢复自信心的源泉。过节期间,家属应多陪伴和关心患者,倾听患者想法,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避免患者独居,以免与春节的热闹气氛形成落差,引起情绪波动。亲友要尊重和理解患者,尽量避免造成患者情绪波动的言语和行为,注意稳定其情绪。综上,过年期间,请患者朋友们注意备足药物、规律作息、节制饮食、适当运动、滴酒不沾、遵医嘱服药;请家属朋友们多给予患者陪伴与关爱,督促患者好好服药,协助患者安排好节日活动、快乐健康地生活。做到以上这些,让我们过一个幸福、和谐、欢乐的中国年!预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康健,阖家幸福,虎年大吉!参考文献[1]王慧,熊娜娜,李雪,李江华,敦玥,曹庆久,刘豫鑫.新冠肺炎流行期精神障碍儿童居家护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03):266-268.[2]石扩,马燕桃,孔庆梅,闫俊,李冰,李雪霓,梁英,程嘉,马宁.新冠肺炎流行期精神卫生问题患者心理自助建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03):254-256.[3]李洁,姚贵忠,刘丽娟,杨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代谢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03):210-216.[4]朱笑彤,任园春,丰雷,任艳萍.运动干预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01):26-31.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李春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何萤萤排版||白羽审核||马宁


发布了文章

这些孩子为什么上不了学——带你了解儿童抑郁症

    被新冠肺炎疫情耽误的暑假终于结束了,父母们日夜期盼的开学季终于来临了,金秋九月本是“神兽归笼”的季节,可是在儿童精神科诊室却时常上演下面的场景,让父母焦急万分、不知所措……     琳琳,今年9岁,在诊室伤心哭泣,父母言语间透漏出对女儿的失望和不解。因为每次说起上学,琳琳就会避开话题;之前晨起要去学校时,琳琳经常会肚子疼、哭闹,不得不请假在家休息,明显影响了学习进度。但是,周末或者假期在家时,琳琳虽然不似以前活泼,却从未说过肚子疼,有时还会主动看看书。对此,父母很无奈,无法理解女儿的想法和行为,最大的希望就是女儿早日能去正常上学。      无独有偶,麦麦,今年15岁,开学要上初三了,经过半年多的药物和心理治疗,现在情绪挺好,也能吃好睡好了。但她一想到上学的事儿,就很焦虑和烦躁,跟父母经常因此事争执,父母认为好了就要去上学,麦麦反而想休学一段时间……开学前父母带着麦麦又来到了诊室,女儿拒绝上学,不跟母亲说话,母亲恨铁不成钢,急的直哭……       他们到底是怎么了?为何会反复来精神科就诊?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儿童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根据中国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受抑郁困扰的青少年高达24.6%,如果再加上儿童期的孩子,这个数字会更大。儿童抑郁症不仅发病率高,也存在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很大影响。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情感方面:患儿表现为情绪低落,体会不到快乐,悲伤,容易发脾气。对玩不感兴趣,甚至自暴自弃,严重的会出现自残、自杀观念或行为。学龄期的儿童可以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心情,比如“心情不好”、“玩什么都没意思”……幼儿或学龄初期的孩子有时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心情,可能会表现为经常哭泣、对刺激反应缓慢、行动缓慢、睡眠差、食欲下降。     二、行为方面:患儿可以表现出外化性行为问题,如上课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变得不听话、反抗、不好管教、在学校不守纪律、跟同伴关系不良,甚至会出现打架、逃学等违纪行为;患儿也可以表现出内化性行为问题,如变得孤独、退缩、不爱说话和社交,不与同伴玩耍等。     三、躯体方面:年龄越小的患儿躯体症状越多,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或增加、头痛、头晕、腹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尿床。      上文的琳琳和麦麦都是因为深受抑郁症困扰来诊的孩子。家长通常很难接受孩子患上抑郁症。经常会有家长反问“我家孩子没有自杀,这肯定不是抑郁吧?”“孩子现在青春期,所以脾气大,怎么会是抑郁症呢?”……了解了儿童抑郁症的表现,我们就会明白抑郁症的孩子表现真的可以千差万别!像琳琳这样年龄相对较小的孩子,对于情绪的表达还不够清晰和准确,会经常表现出肚子疼、头疼、心慌等身体不舒服。也有很多孩子表面上看起来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也能正常跟同学交流,也可以坚持上课,但内心却非常痛苦、压抑,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才会选择就诊。也正因为如此,孩子的病情很容易被周围人忽视,从而延误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给孩子带来更多影响。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那为何抑郁症会找上花季少年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孩子太脆弱、抗压能力太差或者缺乏历练吗?这是对儿童抑郁症的一大误解!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的父母,其子女出现抑郁的概率会更高,特别是在儿童期和成年早期。因此,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的孩子患抑郁症的几率会更大。    环境因素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在抑郁症的起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孩子缺乏父母关爱、受到父母的言语暴力、或者与兄弟姐妹关系不良等,都可能导致抑郁症发生的概率增加。孩子也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孩子也更容易出现抑郁症。但儿童抑郁症的发生是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并不是某种独立因素导致的。      当发现孩子出现了抑郁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可以请专业人士为孩子做全面的评估。专业人士会与孩子及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及关系密切的人面谈,以全面了解孩子的临床症状、家庭结构及功能,有无重要生活事件作为诱因等。      其次,家长可以尝试改变养育方式,对孩子做到多听、多做、少说。家长要认识到儿童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多耐心听孩子的述说,看到孩子的痛苦,接纳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表达不良情绪。多做有利于缓解孩子压力和痛苦的事情,比如多陪伴孩子,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多看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适当降低孩子的学习压力和目标,不能把上学作为病情恢复的唯一标准。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和保证,少说斥责和批评的话。      最后,家长需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孩子生病,父母都焦急万分,有时会比孩子更不安。父母之间确保良好的互动,家庭成员之 间多关爱,创建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面对孩子生病保持耐心和冷静。当抑郁症来袭,孩子遭受着巨大痛苦,家长心力交瘁,老师也担心着孩子的身心健康,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但儿童抑郁症并不可怕,因为我们现在有很多对抗它的方法,当发现孩子出现了抑郁症的表现,请一定不要讳疾忌医,尽快向专业医生求助!在孩子、家长和专业人士的努力下,定会寻找到适合孩子的干预方法。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抑郁症终会消退,孩子终会重回健康快乐!· 参考书籍《儿童精神医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苏林雁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司飞飞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何萤萤排版||白羽审核||马宁

发布了文章

不要再冤枉可怜的抗抑郁药啦!

       最近在精神科门诊工作中,笔者欣慰的发现大众对抑郁症的理解和接受度在提升,然而,对于抗抑郁药大家仍然有很多误解。有些误解奇奇怪怪,可可爱爱,让我忍不住想替抗抑郁药发声:不要再冤枉可怜的抗抑郁药啦!它只是个不够完美,但最希望帮你赶走抑郁症的宝宝!   案例1    “啊?真的要吃药吗?我觉得自己能扛过去”。重度抑郁伴自杀观念的男孩,用纯真的大眼睛望着我,即使经过了好几回合的battle,他还是坚信自己能扛过去。“我觉得不吃药我也能好”。所以,为什么你需要吃药呢?        抗抑郁药有话说:不是每个来诊的患者,医生都会建议药物治疗。门诊医生会经过细致的病史了解、精神检查、系统评估,澄清疾病的严重程度、风险程度等,通常中度、重度患者或风险较高时才会建议药物治疗,甚至住院治疗。抑郁症病理机制中很重要的一条为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这些改变在短期内很难通过心理治疗、自己积极调整或其他方式得到改善。而抗抑郁药能帮助患者迅速补充或者调节,使神经递质水平达到正常,从而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No.案例2     “我同学吃了药超级胖,里面肯定有激素,我不想吃”。这个清瘦女孩眼神里全是拒绝。我问:“你确定她只是因为吃药,不是因为吃的多、不运动导致的胖吗?”。女孩狠狠点头道:“肯定是!”所以,抗抑郁药一定会让人发胖吗?       抗抑郁药有话说:抗抑郁药承认,某些药物会使人食欲显著增加,尤其在患者本人不注意控制饮食及适度运动的时候,难免会导致体重的增加。客观来讲,这是药物和患者本人生活方式不良共同作用的后果。门诊医生在选用抗抑郁药的时候,会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特点及需求,对关注体重的患者,通常会选择对食欲影响小的药物——毕竟不是每种抗抑郁药都会使食欲明显增加,并嘱咐患者健康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显著的体重增加。案例3        “我吃抗抑郁药变笨了,这个药会损伤脑子,把人吃傻了”。在门诊工作中,常常听到这种怀疑的声音,认为是吃药使脑子变笨、转的慢,工作能力也不行了。所以,吃抗抑郁药会把脑子吃坏吗?        抗抑郁药有话说:       首先想和大家明确,通常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体力下降、思维迟缓、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无法完成日常的学习和工作。而抗抑郁药的作用是改善这些症状,不是“吃药把脑子吃坏了”,而是疾病本身给大脑带来这些损害。若长期吃药还有这种体验,需到精神科门诊复诊评估,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换药,以进一步改善病情。No.案例4     “我上次吃了几天药,觉得好了,就自己停了,现在又不好了”。看着这个知识渊博的大学老师,浏览了他之前的病历,我惊讶于他前后复发8次了,却还不坚持吃药的壮举。忍不住问到:“我不相信之前的医生没有告诉您要坚持服药,为什么不听呢?”他羞赧道:“我吃了药感觉好了,就认为没事了”。所以,抗抑郁药为什么要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呢?      抗抑郁药有话说:      首次抑郁发作,抗抑郁药的使用是逐渐加至治疗剂量,病情稳定后,再巩固维持治疗至少约6个月,在医生指导下方可逐渐减药。首次发作的治疗往往起效快、效果好,因此很多患者会自行停药,这大大增加了复发的风险。复发的治疗往往难度更大,药量可能更高,维持治疗时间通常需要更长。因此,医生往往会苦口婆心的宣教解释,希望患者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要做事倍功半的选择。No.案例5    “我4天前开始脖子特别疼,还恶心、头晕”,来自1个月前调了药并坚信是抗抑郁药的副反应让她这么不舒服的患者,她说“我觉得是吃药的副反应”。经过我和她母亲一起回顾用药及发生躯体不适的时间点,终于真相大白,罪魁祸首是以前就确诊的颈椎病!所以,到底怎么正确看待抗抑郁药的副反应呢?       抗抑郁药有话说:       抗抑郁药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很多人看到抗抑郁药说明书里写的副反应就浑身不适。抗抑郁药忍不住喊冤:“其他药物也有不良反应,甚至篇幅不短于我,为什么面对我就如临大敌?”抗抑郁药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困倦、食欲改变(增加或减少)、消化道反应(恶心、便秘、腹泻等)、手抖、血压升高、排尿延迟、性欲下降等。不同抗抑郁药的副反应及发生率有所不同,不代表所有副反应全部会发生。刚开始服药时出现的不适常源自药物反应,而不是药物副反应,通常在1-2周内能缓解;此外,通过遵医嘱用药,逐渐加药或减药,定期复诊,医生会指导您最大程度减少甚至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某些不良反应可通过调整治疗方案解决;若不良反应显著,医生也会指导您换药。       遵医嘱用药,正确看待和应对药物不良反应。案例6       “吃抗抑郁药会上瘾,太可怕了”。很多患者来门诊咨询减药,最大的担忧是吃久了会上瘾。甚至没有服用过抗抑郁药的人就已经听说“吃抗抑郁药上瘾,戒不掉”,言之凿凿,甚至能举出亲眼所见的案例。所以,吃抗抑郁药真的会上瘾吗?        抗抑郁药有话说:       抗抑郁治疗的疗程较长,总体治疗时间可能达几年、甚至十几年。有些患者突然自行停药或减量,可能导致撤药反应,比如焦虑、出汗、头晕、消化道不适等,这就好比我们每天要吃饭,突然连续几天不吃,肚子肯定要饿有反应的。这些不适可以通过遵医嘱缓慢减药而最大程度避免发生。还有,抗抑郁药虽然本身不会上瘾,但不排除某些患者对药物有心理依赖,这种依赖也可通过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转移注意力、疾病宣教、认知行为治疗等得到改善。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患者,因不恰当服用镇静催眠药物而出现需要不断加量的情况,这与酒精、烟草甚至毒品的滥用类似。但,抗抑郁药不是镇静催眠药!          我们恐惧的来源,往往是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性。随着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及接受水平的提升,很多患者已经可以做到及时就诊。但对抗抑郁药的误解,可能会延误治疗的时机。消除误解,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才能使患者最大获益。抗抑郁药真诚的希望:“不要再误解我啦,我不是洪水猛兽,有的是赤子之心啊!”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李琼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何萤萤排版||白羽审核||马宁

发布了文章

关于焦虑障碍,你必须知道的几个常识

        现代社会中,焦虑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生活。而焦虑症,则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是最常见的心理健康状况之一。前段时间,微博曾出现热搜新词「潮人恐惧症」——看到打扮过于潮流的人会害怕,下意识想躲,并且还有点若有若无的尴尬。话题热度持续不减的「潮人恐惧症」,其实也是一种社会性心理障碍现象,属于「时尚焦虑」。而诸如此类的焦虑,也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情绪,身材焦虑、容貌焦虑、工作焦虑、分离焦虑、死亡焦虑、社交焦虑、性焦虑、特定恐怖症、药物引起的焦虑症……面对种种焦虑,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      1. 如何判断自己有焦虑障碍?如果你患有焦虑障碍,你可能会对某些事情和情况感到过度恐惧和焦虑。当某事触发,情绪时,还会反应过度、无法控制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可能会出现焦虑的身体症状,例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口干舌燥、恶心、出汗、腹泻、肌肉紧张、头痛、头晕等。还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例如经常做噩梦、常感恐惧和不安、有一些不能控制的强迫性的想法、头脑中会出现重复想法和闪回、无法集中注意力等。不能忽视的一点,和短期焦虑状态不同,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症状往往持续6个月或更久。临床常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做筛查,SAS做更细的评估,如果是住院病人,还可以做HAMA的筛查。     2.焦虑障碍容易被误诊吗?有哪些混淆点?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简称为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中,最常见的焦虑障碍有惊恐障碍、场所恐怖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分离焦虑障碍。对于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在DSM-5中,已经将其独立出来,和焦虑障碍还是有所区别。01       诊断第一步!首先,要排除你焦虑的直接生理病因。首先排除物质/药物使用或某种一般躯体疾病。因为焦虑可以是谵妄和重度或轻度神经认知障碍的有关特征。02      焦虑障碍中的惊恐障碍,和惊恐发作是一回事吗?      惊恐发作是惊恐障碍的一个主要症状。不是每个有惊恐发作的个体都会患上惊恐障碍。惊恐障碍还需有其他1个或2个症状出现至少1个月,比如担心再次惊恐发作、为了避免再次惊恐发作而显著改变正常行为。另外,焦虑障碍中的惊恐障碍,需要排除由物质/药物使用,或某种一般躯体疾病引发的惊恐发作。而且,有惊恐障碍的人,往往可能患有其他焦虑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03        抑郁障碍VS分离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如何区分?       抑郁障碍VS分离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分离的表现多为丧失兴趣、感到疲劳、或担心当众哭泣而不愿意离家,而不是担忧意外发生在依恋对象身上。抑郁障碍VS社交焦虑障碍:最大区别点在于是否出现负性自尊。抑郁障碍除了出现负性自尊,也可能担心负面评价,但超出社交情境。而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这种负性自尊。04        创伤后应激障碍如灾后害怕分离VS分离焦虑障碍,如何区分?          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创伤事件期间发生与亲人分离,常表现为反复经历回忆,或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本身有关的情景。而分离焦虑障碍,则与特定情境无关,常为担忧和回避依恋对象的健康状况,害怕和依恋对象分离等。05           怎么判断是分离焦虑障碍,还是广泛性焦虑障碍?   分离焦虑障碍主要担忧和焦虑的点在于与家人分离,而广泛性焦虑障碍则不限定于这一单独领域,它涉及的焦虑会出现在不同的领域。       3.发现自己一直处于焦虑状态,该怎么办?最妥当的方式是去看医生,以确保没有引起焦虑症状的躯体问题。如果医生诊断后,确认你是焦虑症,不要担心,会有专业医生和心理健康专家为你提供专业诊疗。但是,现实中,不同的是,往往许多患有焦虑症的人不去寻求专业的帮助。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其实焦虑症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的精神障碍。    4.焦虑障碍怎么治疗?正常吃药多久能好?一般采取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通常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这些治疗可以单独或联合进行。对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放松练习通常搭配深呼吸和冥想的教学书籍,还有生物反馈疗法、音乐疗法、瑜伽等。药物治疗上,一般来说,许多药物种类对于广泛性焦虑障碍都有效。有国外研究显示,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焦虑症患者接受了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共患抑郁症的受试者,这一比例提高到近三分之一。临床上,广泛使用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其中地西泮使用最普遍。此类药物可能会减轻你的焦虑、恐慌和担忧,起效快,常用于短期缓解。它们有许多副作用,包括嗜睡,服用此类药物不宜开车或操纵大型机械,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并且如果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耐药性,所以短期内使用抗焦虑药,之后需要逐渐减少用量,或配合抗抑郁药一起使用。抗抑郁药也可以帮助治疗焦虑症。比如多塞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情绪和减轻压力,副作用少,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起作用,所以要有耐心。如果你要停药,应该先咨询专业医生。个别研究提示,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也可以帮助减轻焦虑症的一些身体症状。它们可以缓解心跳加快、颤抖,但是个体耐受差异大,需要严格控制和调整剂量。     丁螺环酮不良反应轻微,虽然起效时间慢,但还是比较理想的抗焦虑药。如果你一直坚持药物治疗,还需要知道,焦虑障碍后续情况的好转与否,常常和你的个体素质有关联。不同亚型焦虑障碍治疗疗程需要时间不尽一致,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患者会在数周内缓解,但如果你不良的生活事件频发,预后会相对较差。药物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1-2周后药物加量,4-6周后达到推荐剂量。       5.发现身边亲人或朋友焦虑,怎么帮助他们?首先,焦虑障碍不像其他疾病容易被人发现和重视,人们常常对经历焦虑的人不屑一顾。要对身边焦虑症患者正在经历的事情保持敏感,学会识别亲人或朋友焦虑的迹象。       其次,不要强迫他们做这些让他们焦虑和害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要配合专业精神科和心理科的医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帮助他们面对焦虑和恐惧。       再者,需要使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时常表达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比如,询问你观察到的他们最近的敏感爆发点,询问近期心情变化,聆听他们的倾诉等等。最后,你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帮助他们自行调节,什么时候必须求医。在他们不愿意求医的时候,需要鼓励患者寻求医生帮助,并且最好你能了解一些求医方式和途径。哪怕一个线上的专业咨询,也是精神心理「体检」的一部分。     小贴士:因为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文中涉及的精神疾病用药需要咨询专业医师,不可盲目效仿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 第5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美)张道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夏雅俐.理解DSM-5精神障碍[M].(美)张道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迈克尔・弗斯特. DSM-5鉴别诊断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 Kasper S.Anxiety disorders: under-diagnosed and insufficiently treate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in Clinical Practice, 2006, 10(s1):3-9.[6]吴文源.焦虑障碍防治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徐海婷,李惠,肖泽萍.广泛性焦虑障碍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03):207-209.[8]崔宇,李万顺.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04):146-148.

发布了文章

精神病患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精神疾病患者除了日常的治疗、护理和康复,饮食护理也相当重要。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饮食,作为患者及家属都应给予重视,总的来说,在不犯禁忌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日常生活中最喜欢的食物,并注意烹调方法,色、香、味、形,以增进食欲,保证营养供给,食物应该以富含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不是补品越多越好。    饮食护理一:多吃海产品        精神病患者要多吃海产品,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种产品吃了会引起病情复发或波动。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海产品包括藻类植物、软体动物及鱼类,都含有ω -3脂肪酸,ω -3脂肪酸参加磷脂膜合成,补之对精神分裂症有益无害。饮食护理二:多吃大豆      大豆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是比较好的,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脑保健作用,常食大豆不仅可以摄取充分的植物蛋白,预防血脂异常症、动脉硬化,还有抗癌及预防精神病症等功效。饮食护理三:多吃奶制品      精神病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奶制品,由于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脂肪较少,牛奶营养成分齐全,是蛋白质、钙,维生素A、B2、B6,尼克酸的良好来源。牛奶内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构成与鸡蛋近似,含钙量高,而且含有乳糖、优质蛋白质等促进钙吸收的营养物质,使钙的吸收率达到87%,加之牛奶具有促进睡眠,改善情绪的作用,尤其适合精神疾病患者食用。饮食护理四:多吃水果蔬菜      早期精神病可能已有氧化应激和细胞的损害,新鲜水果和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防止神经元氧化损害。水果和蔬菜产生的5-羟色胺还起着催眠和减轻焦虑的作用,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粗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对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大有益处饮食禁忌一       禁止喝酒,以及含酒精类的饮料和食品。酒精增加谷氨酸能,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氧化应激,产生自由基,引起神经氧化损害。饮食禁忌二        忌辛辣及刺激性饮食, 如:辣椒、咖喱、芥末、浓茶、咖啡等,这类食物会增加神经兴奋性,尤其是躁狂状态时。饮食禁忌三      忌过饱和食用过分油腻或油炸等高热量食品,研究表明过多的热量摄取对脑细胞有氧化损害,损害学习和记忆,加上精神疾病症病人不倾向于锻炼,故易感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故精神疾病症病人宜控制高热量摄入。切忌随意进补,如人参、鹿茸等。- 特殊情况处理 -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忌食带刺、带骨的鱼(可用鱼丸、鱼片、鱼糜、鱼松、鱼羹等),忌用带骨的肉类,用有壳的食物和带壳的硬果类,以免病人自伤。狂躁型病人多有火热现象,如面红耳赤、大便秘结等,所以忌食助热动火的食物。除上述辛辣食物外,羊肉、牛肉、狗肉等亦当禁忌。可选食泻火通便饮食,如绿豆汤、清凉饮料、多纤维蔬菜等。

发布了文章

不要再冤枉可怜的抗抑郁药啦!

     最近在精神科门诊工作中,笔者欣慰的发现大众对抑郁症的理解和接受度在提升,然而,对于抗抑郁药大家仍然有很多误解。有些误解奇奇怪怪,可可爱爱,让我忍不住想替抗抑郁药发声:不要再冤枉可怜的抗抑郁药啦!它只是个不够完美,但最希望帮你赶走抑郁症的宝宝!No.案例1   “啊?真的要吃药吗?我觉得自己能扛过去”。重度抑郁伴自杀观念的男孩,用纯真的大眼睛望着我,即使经过了好几回合的battle,他还是坚信自己能扛过去。“我觉得不吃药我也能好”。所以,为什么你需要吃药呢?       抗抑郁药有话说:        不是每个来诊的患者,医生都会建议药物治疗。门诊医生会经过细致的病史了解、精神检查、系统评估,澄清疾病的严重程度、风险程度等,通常中度、重度患者或风险较高时才会建议药物治疗,甚至住院治疗。抑郁症病理机制中很重要的一条为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这些改变在短期内很难通过心理治疗、自己积极调整或其他方式得到改善。而抗抑郁药能帮助患者迅速补充或者调节,使神经递质水平达到正常,从而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No.案例2     “我同学吃了药超级胖,里面肯定有激素,我不想吃”。这个清瘦女孩眼神里全是拒绝。我问:“你确定她只是因为吃药,不是因为吃的多、不运动导致的胖吗?”。女孩狠狠点头道:“肯定是!”所以,抗抑郁药一定会让人发胖吗?       抗抑郁药有话说:      抗抑郁药承认,某些药物会使人食欲显著增加,尤其在患者本人不注意控制饮食及适度运动的时候,难免会导致体重的增加。客观来讲,这是药物和患者本人生活方式不良共同作用的后果。门诊医生在选用抗抑郁药的时候,会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特点及需求,对关注体重的患者,通常会选择对食欲影响小的药物——毕竟不是每种抗抑郁药都会使食欲明显增加,并嘱咐患者健康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显著的体重增加。      No.案例3    “我吃抗抑郁药变笨了,这个药会损伤脑子,把人吃傻了”。在门诊工作中,常常听到这种怀疑的声音,认为是吃药使脑子变笨、转的慢,工作能力也不行了。所以,吃抗抑郁药会把脑子吃坏吗?       抗抑郁药有话说:        首先想和大家明确,通常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体力下降、思维迟缓、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无法完成日常的学习和工作。而抗抑郁药的作用是改善这些症状,不是“吃药把脑子吃坏了”,而是疾病本身给大脑带来这些损害。若长期吃药还有这种体验,需到精神科门诊复诊评估,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换药,以进一步改善病情。       No.案例4    “我上次吃了几天药,觉得好了,就自己停了,现在又不好了”。看着这个知识渊博的大学老师,浏览了他之前的病历,我惊讶于他前后复发8次了,却还不坚持吃药的壮举。忍不住问到:“我不相信之前的医生没有告诉您要坚持服药,为什么不听呢?”他羞赧道:“我吃了药感觉好了,就认为没事了”。所以,抗抑郁药为什么要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呢?       抗抑郁药有话说:首次抑郁发作,抗抑郁药的使用是逐渐加至治疗剂量,病情稳定后,再巩固维持治疗至少约6个月,在医生指导下方可逐渐减药。首次发作的治疗往往起效快、效果好,因此很多患者会自行停药,这大大增加了复发的风险。复发的治疗往往难度更大,药量可能更高,维持治疗时间通常需要更长。因此,医生往往会苦口婆心的宣教解释,希望患者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要做事倍功半的选择。No.案例5    “我4天前开始脖子特别疼,还恶心、头晕”,来自1个月前调了药并坚信是抗抑郁药的副反应让她这么不舒服的患者,她说“我觉得是吃药的副反应”。经过我和她母亲一起回顾用药及发生躯体不适的时间点,终于真相大白,罪魁祸首是以前就确诊的颈椎病!所以,到底怎么正确看待抗抑郁药的副反应呢?      抗抑郁药有话说:      抗抑郁药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很多人看到抗抑郁药说明书里写的副反应就浑身不适。抗抑郁药忍不住喊冤:“其他药物也有不良反应,甚至篇幅不短于我,为什么面对我就如临大敌?”抗抑郁药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困倦、食欲改变(增加或减少)、消化道反应(恶心、便秘、腹泻等)、手抖、血压升高、排尿延迟、性欲下降等。不同抗抑郁药的副反应及发生率有所不同,不代表所有副反应全部会发生。刚开始服药时出现的不适常源自药物反应,而不是药物副反应,通常在1-2周内能缓解;此外,通过遵医嘱用药,逐渐加药或减药,定期复诊,医生会指导您最大程度减少甚至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某些不良反应可通过调整治疗方案解决;若不良反应显著,医生也会指导您换药。遵医嘱用药,正确看待和应对药物不良反应。No.案例6     “吃抗抑郁药会上瘾,太可怕了”。很多患者来门诊咨询减药,最大的担忧是吃久了会上瘾。甚至没有服用过抗抑郁药的人就已经听说“吃抗抑郁药上瘾,戒不掉”,言之凿凿,甚至能举出亲眼所见的案例。所以,吃抗抑郁药真的会上瘾吗?       抗抑郁药有话说:抗抑郁治疗的疗程较长,总体治疗时间可能达几年、甚至十几年。有些患者突然自行停药或减量,可能导致撤药反应,比如焦虑、出汗、头晕、消化道不适等,这就好比我们每天要吃饭,突然连续几天不吃,肚子肯定要饿有反应的。这些不适可以通过遵医嘱缓慢减药而最大程度避免发生。还有,抗抑郁药虽然本身不会上瘾,但不排除某些患者对药物有心理依赖,这种依赖也可通过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转移注意力、疾病宣教、认知行为治疗等得到改善。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患者,因不恰当服用镇静催眠药物而出现需要不断加量的情况,这与酒精、烟草甚至毒品的滥用类似。但,抗抑郁药不是镇静催眠药!         我们恐惧的来源,往往是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性。随着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及接受水平的提升,很多患者已经可以做到及时就诊。但对抗抑郁药的误解,可能会延误治疗的时机。消除误解,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才能使患者最大获益。抗抑郁药真诚的希望:“不要再误解我啦,我不是洪水猛兽,有的是赤子之心啊!”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李琼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何萤萤排版||白羽审核||马宁

发布了文章

如何识别精神分裂症的前驱期症状,尽早干预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前驱期?       精神分裂症的高发年龄段是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多数患者在此阶段确诊。但是,约80%的患者在发病前的2~5年,就会出现一些达不到诊断标准的精神和行为异常,比如:情绪、感知觉、交流、睡眠等方面的障碍,这段时期具有症状不稳定、无特异性的特点,被称为精神分裂症前驱期。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只有部分有前驱症状的人最后发展成了精神分裂症,有的人则会发展成双相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也有人一直维持这个状态,还有的人会自行好转。因此,有一些研究者使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或“轻微精神病性症状综合征”来定义这个群体。为了交流的便利,本文中沿用“前驱期”这一说法,但不意味着风险人群最终都患精神分裂症。通常,在“前驱期”,风险人群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烦躁不安的情绪、面对挫折和压力能力减弱、怪异的行为或打扮、不寻常的想法、注意力难以集中、个人卫生变差等,这些症状在焦虑症、抑郁症甚至正常人中也可能存在;同时,可出现一些阴性症状(孤僻冷漠、不愿与人交往、社交能力变差、做事情缺乏兴趣、显得麻木、对亲近的人缺乏关心与情感、思维变得不丰富、不能很好胜任社会角色);随后可能出现轻微或短暂的阳性症状(敏感多疑、怪异的想法、感觉环境不安全、夸大、幻觉等)。        一部分人的症状典型突出,但是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率低;另一部分人症状不典型、程度轻,发作频率稍高。在发病前一年,症状的数量和强度都会增加。一旦有以上的前驱期表现,需要提高警惕,建议到精神科就诊评估。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另一个风险人群,“遗传高危人群”。目前精神分裂症被共识是一种多因素、慢性疾病,是遗传因素、个体心理易感素质、外部环境因素、既往成长经历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所起作用的程度被称为遗传度,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约为80%,即遗传因素在发病中所起作用很大,占80%,环境因素占20%。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亲属属于“遗传高危人群”。但是,并不是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就一定患病,也不代表家族里没有人罹患精神分裂症,就一定不会患病。研究显示,一般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在1%左右,而患者的亲属发病风险增高,父母约为6%,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约为9%,子女在13%左右,同卵双生子(双胞胎,特别是长相相似者)患病率接近50%。在这一部分人群中,即使未出现上述前驱期症状,但如新出现了一些学业障碍、脑力变差、或者工作能力明显下降,也是属于精神病前驱期,需要提高警惕。如何进行前驱期干预?       最理想的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干预结果是,避免首次发病。具体如何做,我们将一些较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专家共识整理如下。      1、中国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早期识别和干预——CSNP精神病性障碍研究联盟专家共识(2020)      1、以认知行为疗法(CBT)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案和以认知功能增强为目标的认知训练等,在业内逐渐得到认可。       2、以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如ω-3)为代表的营养补充方案,是安全性较高的早期干预方案,至少对部分人群存在潜在效果。     3、其他有希望的早期干预方式:神经调控、经颅磁刺激/直流电刺激、正念冥想治疗、家庭聚焦治疗、生活综合干预、瑜伽和有氧运动等。     4、有一定证据支持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短期治疗可能有效,但考虑到安全性问题,不建议作为预防首次发作的首选治疗方案。一般只有在阳性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功能的情况下,才考虑谨慎使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       5、长期动态监测和随访。        2、欧洲精神病学协会(EPA,2015)        1、认知行为治疗作为首选。         2、当心理干预被证明无效时,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和逐渐加重的症状,则应给予低剂量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主要目的是实现一定程度的症状稳定。        3、不推荐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4、解决当前的个人需求,若出现人际、学业、家庭压力,给予帮助。处理共患的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物质滥用等。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2016),英国精神病学杂志(BJP,2005)也提出了类似上述建议。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前驱期干预策略:          1、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识别阈下精神病性症状,鉴别出高风险人群。           2、鼓励高风险人群,早期至精神科就诊评估,并长期动态监测和随访。         3、认知行为疗法为首选方案,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也可以考虑(如整合心理治疗、支持性咨询)。         4、不满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不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但如果出现症状急速恶化、严重自杀风险、针对抑郁的治疗无效、易激惹及敌意增加、造成对他人的风险等情况,小剂量短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具体治疗方案在精神科医生详细评估后协商制定。         5、如伴发焦虑、抑郁、物质滥用等其他问题,可使用相应药物治疗。        6、营养补充剂(如ω-3脂肪酸)可能有效,考虑其基本无副作用,可常规进行补充。可补充ω-3脂肪酸的食物包括:鱼类(凤尾鱼、鲱鱼、鲭鱼、鲑鱼、沙丁鱼、鲟鱼、金枪鱼等),植物油(紫苏籽油、胡桃油、亚麻籽油、菜籽油、橄榄油和大豆油等),坚果,也有一些含ω-3脂肪酸的保健品。     7、其他:有研究表明抗抑郁药也可能对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展有作用。其他方案还包括神经调控、经颅磁刺激/直流电刺激、正念冥想治疗、家庭聚焦治疗、生活综合干预、瑜伽和有氧运动等。一些额外感受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笔者感受到精神医学在不断进步,之前有前驱期表现的人群通常不会来就诊,现在大众对精神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愿意去探讨相关问题,所以就诊越来越早。        不过,目前仍有很多困难阻碍风险人群得到系统干预。我们发现,很多风险人群或家属依从性不好,即使意识到了问题,也很难规律复诊评估,可能一定程度上和病耻感有关,也可能与重视程度不够及侥幸心理有关。另外,医务工作者日常工作繁忙,即使遇到了前驱期人群,也可能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缺乏足够的时间,以至于不能细致地交代注意事项。此外,心理治疗服务资源紧张,虽然认知行为治疗是首选推荐方案,但可获得性较差。        笔者心中的理想状况是,假设一个人出现了风险表现,其本人或家人能够及时识别,主动寻求帮助,然后有医疗工作人员来定期监测、随访,帮助患者整合各种资源,应对日常生活、学业、工作及家庭压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因此,通过本文,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前驱期,如果存在相关问题,定期就医评估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参考文献1、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3429612、精神分裂症早期预防 http://www.pkuh6.cn/Mobile/Article/Index/1765?ivk_sa=1024320u3、《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张晓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何萤萤排版||白羽审核||蒲城城 石川

发布了文章

当青春期遇到更年期

       最近比较热播的电视剧《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为我们演绎了青春的孩子与更年期的母亲之间的“世纪大战”;当我们遇到这样会怎么办呢?不少父母反馈,当孩子进入初中之后,与孩子存在着沟通困难的问题。而此时也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时间点,如果沟通困难,而如果孩子在青春期特别叛逆的话,很容易遇到叛逆期的各种问题,严重的甚至影响孩子的一辈子。青春期的特点:1.反抗青春期的孩子,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2.理想与现实的困惑青春期的孩子,视野开阔,观察力加强,感受力提高。3.劣等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变得经常注视自己。4.自我显示青春期的孩子虚荣心很强。5.关心异性由于性激素的刺激,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异常关心。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仅处在内在的心理的动荡期,也是孩子对自我认同和自我展现,具有强烈的心理需求。同时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做事和考虑问题还很不成熟,需要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但是令人矛盾的是,孩子心理上希望自己独立,脱离父母的束缚和管教。在孩子这个充满矛盾,又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父母与子女间的有效地沟通是极为重要的。     而另一方面,当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妈妈也进入了更年期。由于性激素水平的衰减,母亲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身体开始明显地出现更年期症状,可能会出现心理焦虑、心情抑郁,情绪不稳定,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情容易发生波动,心理比较脆弱。有时候更年期的妈妈还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如胸闷气短,严重的可以引起心脏疾病。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遇到了处在更年期的妈妈,两者都处在心理的波动期,都容易冲动和易怒。这时候,就更加需要加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有效沟通,极为重要。而许多孩子具有比较大的成就的父母,在沟通方面大多数都做得很好。而家庭具有良好的沟通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1、 父母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孩子能够沟通的前提。    很多父母之间沟通不好,或者经常吵架的父母。孩子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下,变得易怒,脾气暴躁,不善于沟通和交流。相反,那些父母能够好好说话的家庭,遇到事情能够心平气和沟通地家庭,往往孩子也比较善于沟通。因而,如果需要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首先父母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必须保证良好的沟通氛围。而学会一些必要的沟通技巧,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分歧.同时,家庭成员之间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全家人之间都不好好说话的家庭,不可能指望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青春期能够和父母进行良好地沟通。而父母之间的沟通极为重要,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和模板。       2、沟通最重要的因素是倾听,而家庭成员之间倾听更加重要。      这一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很多爸妈都有发现。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想问题方式,都和成年人有着极大的区别。而当孩子做的事情,让父母感觉不对或错误的时候,父母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来评判孩子的行为,而应该主动问孩子,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孩子的出发点是什么。只有这样,父母才能知道孩子的想法。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可能孩子不会过多地描述自己想法,特别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可以毫无保留地告诉父母。这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和交流极为重要。父母可以寻找一些恰当的时机,以及以一种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打开话匣子,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谈心之旅。促使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真实地想法。     总之,父母与孩子有着天生的纽带和血缘关系,往往很多问题,正是由于大家感觉彼此之间是亲人家人的关系,要求过多,期望过高而导致沟通障碍,而往往这是形成沟通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理解和尊重孩子,要适应孩子的成长,不能总是当小孩子看;

发布了文章

精神疾病会遗传吗?几率有多大?

 一位患者留言   「当知道家族有精神疾病的历史时,我的神经紧绷,总是游离于九天之外。那种感觉,仿佛当我们达到某个年龄,或达到某个里程碑时,我们可能会突然感到焦虑或恐惧,就好像我们体内有一个古老的闹钟,开始响起。」对于很多人来说,心理健康都是一件很难谈论的事情。当我们大脑生了病,我们总在追寻和反思精神疾病的起源。爸爸的眼睛,妈妈的鼻子,那么表皮之下呢?我们的抑郁、我们的焦虑、我们的其他精神障碍呢?它们来自哪里?如果会遗传,那我们又该怎么办?       1.精神疾病,会遗传吗?是否会遗传,不能一概而论。寻找特定精神疾病的遗传性,这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疾病治疗的更多可能性。而精神疾病的病因又是极其复杂的,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并且症状上的表现各有不同。精神疾病的遗传可能有多种原因,而不仅仅是基因。所以至今为止,对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说,尚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也没有哪一个精神疾病亚型的病理机制可以明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精神疾病与社会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一些研究表明,部分精神疾病可以在家族中遗传。目前已知的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症、自闭症、强迫症、焦虑症、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等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不能完全确定遗传方式。2.不同的精神障碍,遗传倾向有什么不同?如果你家中有人患有精神疾病,你可能会担心患上同样的疾病。如果你本身患有精神疾病,又可能会担心孩子或兄弟姐妹,会患上相同或不同的精神疾病。从遗传学来说,我们的遗传物质DNA,决定了人们对精神疾病,甚至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而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表观遗传突变、基因组印记等,可能对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自闭症、药物成瘾等精神障碍有影响。     1、精神分裂症:     普通人的患病率为1%,父母一方患病,孩子同病概率为15%;父母双方患病,孩子同病概率为40%;同卵双胞胎的同病概率为40%~50%;异卵双胞胎的同病概率为17%。寄养子研究还发现,精神分裂症母亲所生子女,就算从小寄养生活在正常家庭环境中,成年后也会有较高的患病率。如果二代中至少有2例,或2代以上的家系中有3例以上同一种疾病者,就可以称为「高发家系」。而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高发家系」中,正常家族人群遗传风险,可能高于正常人群。     2、情感性精神障碍:       其中,最主要的是重性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而情感障碍的遗传比精神分裂症明显。情感性精神障碍,父母一方患病,孩子同病的概率为16%~23.8%;父母双方患病,孩子同病概率为44~74%。对于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因素大约占比62%~80%。美国的数据表现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到3%。对于重性抑郁症,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共病率表明抑郁症中遗传因素大约占 37%。曾有某项研究,估计了抑郁症的遗传几率,女性约为40%,男性约为30%。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虽然遗传概率看似远远低于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但是遗传因素在早发性,反复发作和程度严重的抑郁症中,可能比其他形式的抑郁症高。        3、强迫症:       在我国,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2.4%,是遗传基因基础和后天环境因素两者作用引起的。家系、双生子等研究,都证明了遗传因素对强迫症发生的影响。但童年创伤在内的应激性等环境因素,也会作用于强迫症的发生。国内有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一级亲属中多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并且提示强迫症可能与多种精神疾病存在。      4、自闭症:    自闭症的确切病因并不明确。25%~35%的遗传因素与自闭症患者发病相关。同卵双生儿遗传因素占70%~90%,异卵双胞胎遗传因素占30%,兄弟姐妹中遗传因素占3%~19%。有国外的研究发现,对于遗传风险因素,还可以隔代累积。其中,老年得子者和早年得子者相比,第三代患上自闭症的风险要高一些。自闭症的同卵双生子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二者对于轻微的认知或社交障碍,也有更加明显的差异。      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患者及其亲属中,这些患病率仅供参考,不能完全尽信。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家庭,他们的遗传风险是不一样的。这也和家族中其他成员是否有患同病的人,患同病的人数是多少有关。完全判断是否遗传的可能性有相当复杂的因素,除了遗传因素,其他社会心理因素也有影响,这些根据遗传因素推断出的发病的可能性,就连医生也无法作出肯定回答。3.有必要做精神疾病的遗传筛查检验吗?WHO医学遗传学伦理学会议通过的《医学遗传和遗传服务中伦理问题的国际准则》中表示,在遗传学研究和临床工作中,也要遵循伦理原则。     临床上,这些基因测试被用于诊断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一般借助这些基因检测的信息,医生可以更好地确定最适合治疗方案。对于那些开始服用精神疾病药物的人来说,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他们需要尝试几种不同的药物才能找到有效的药物。目前,药物基因检测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筛查药物不良反应的高风险人群,提高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虽然不是100%准确,但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确定哪些药物和治疗形式最能帮助精神疾病患者。而对于预防来说,如果明确有家族遗传史,可以提早到医院做相关的基因检测,将“防范工作”做在前面。     专家表示,基因检测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另外,由于技术成本高、费用较高,可能对于普通患者来说,经济负担相对较重。       4.做什么可以降低患精神疾病的风险?精神疾病可能在家族中遗传,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和你的家人一定会生病。但是有家族遗传史,还是建议要提早检测防范。近期婚配所生的子女中,遗传疾病的发病率高,所以要避免近亲结婚,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注意产前检查和助产工作,防范药物致畸等。        在婴幼儿时期,对高危患病人群要进行监测,对幼儿进行合理教育,加强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时期,对于父母来说,注意文化背景,家庭内部树立友好、友善、有爱的氛围;关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孩子升学压力开导等。处于更年期和老年阶段时,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对情绪反常、多疑多虑的人,要早期检查诊治。此外,要防止一些创伤和躯体上的疾病。老年人的精神疾病多与社会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所以老年人要重点注意心理卫生保健,子女要帮助其多参加心理卫生的宣传和咨询。参考文献【1】Kendler KS, Gatz M, Gardner CO, Pedersen NL. A Swedish national twin study of lifetime major depres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6 Jan 163(1): 109-114.【2】International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Foundation Genetics Collaborative (IOCDF-GC) and OCD Collaborative Genetics Association Studies (OCGAS). Revealing the complex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using meta-analysis[J]. Mol Psychiatry, 2018, 23(5):1181-1188.【3】den Braber A, Zilhão NR, Fedko IO, et al.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n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twin-family sample are predicted by clinically based polygenic scores and by genome-wide SNPs[J]. Transl Psychiatry,2016, 6(2): e731.【4】Stewart SE, Yu D, Scharf JM,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J]. Mol Psychiatry, 2013, 18(7): 788-798.【5】Mattheisen M, Samuels JF, Wang Y,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OCGAS[J]. Mol Psychiatry, 2015, 20(3): 337-344.【6】杨彦春,刘协和. 强迫症的家系遗传研究[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8(05):41-44.【7】沈渔邨.精神病学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曹涛,余丹,黄伏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自闭症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21):3952-3957.【9】Frans E M, Sandin S, Reichenberg A, et al. Autism risk across generation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advancing grandpaternal and paternal age[J]. JAMA psychiatry, 2013, 70(5): 516-521.

发布了文章

摘掉有色眼镜,消除歧视与偏见

     歧视是由于特殊的特征而被不平等地对待或被他人拒绝的行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是一个古今中外都存在的问题。精神疾病的名  称、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精神科药物服用后的副作用等,都是引起人们歧视的特殊特征。甚至我们说起自己是精神专科医院工作人员,也会被某些人嘲笑或以此来开玩笑。有人曾被问过,“你们精神科医生,是不是都是因为自己生病或者家里人有这方面毛病,才选择的精神科?”还有同事提到过,在大家庭聚会时,她介绍自己是一名精神科医生,而被父母纠正,说“她是心理医生”。歧视的表现     一说到精神疾病,一些字眼可能会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呆呆傻傻、愣、懒散、相处不安全、暴力、无法控制、长期需要监护、不可捉摸、不可信任、不负责任、治不好、没有理智、不能结婚和生育、不能工作、需要长期住院……这些字眼,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刻板印象,是不准确的、有关精神疾病患者的负面信息。实际上,众多的患者经过系统规范治疗后都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但在这些刻板印象的影响下,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体现在患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上,很多人认为精神疾病患者是没有理智的、暴力的、不安全的、有风险的,从而不愿打交道,对精神疾病患者感到恐惧,远离、甚至孤立。工作中,有些雇主会认为精神疾病患者是不负责任的、不可信任的、不能胜任工作的、不能承受压力的,因此对精神疾病患者不会雇佣、生病后辞退或调离岗位。歧视不仅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也同样存在。      有的家人认为精神疾病治不好、极易复发、长期需要监护,索性让患者长期住院而拒绝接回家;有的家人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呆呆傻傻、没有主意,不仅家里的事情不与患者商量,连患者自己的事情也被包办代替;有的家人认为精神疾病患者是不能结婚生育的,对患者的婚育意愿横加阻止……歧视的影响    1、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正如歧视的表现所涉及到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交、婚姻、社会地位等,几乎涉及到了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精神疾病患者首先是一个人,却由于歧视,失去了作为社会人的很多权利,甚至完全被疾病吞噬,只拥有病人的角色,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2、影响患者的就医行为,增加治疗难度     有的患者担心被诊断精神疾病而不来医院就诊,或者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服药,直至病情发展到难以控制。抗拒或推迟就医,致使患者不能接受及早干预和系统治疗,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增加疾病治疗难度,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3、增加精神残疾,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      外界的歧视使得患者四处碰壁,不得已退居家中。长期的居家生活会加重患者的社会功能衰退,造成社交退缩、精神残疾,进而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如何消除歧视      1.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宣传不仅要面向患者及家属,还要面向学校、面向企事业单位、面向社区、面向每一个人。宣传不仅在世界精神卫生日等特别节日,而是要长期开展,不断渗透。只有对精神疾病有了科学认识,才能减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负面评价与误解。     2.正确引导媒体报道,使人们客观看待精神疾病。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是社会公众形成对精神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看法的重要媒介。目前的一些宣传报道,在某种程度上,为加深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有些媒体中提到精神疾病,大都是在某个暴力事件发生后,报道肇事者是精神疾病患者。正确引导媒体宣传的方向,把精神疾病患者真实、客观、正面的形象融入到宣传中是非常必要的。      3.医疗上,提高诊疗水平和药物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精神疾病的诊疗水平,对精神疾病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药物副作用的减少可以使患者更易于接受治疗,也使大众不因药物副反应而对患者另眼相待。疾病的可防可控、能治能好,会让大众体会到精神疾病并非那么可怕,减轻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成见。      4.患者本人,要克服人际排斥,主动将生活过得正常化。从一个病人转变为一个正常人是可行的,努力用正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使用得体的言语,作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努力回到生病前的自己,重新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爱与被爱…….让人们看到精神疾病能好,能像其他人一样地生活,从而改变周围人的误解和偏见。      5.患者家属,作为患者最亲近、最密切的关系人,要鼓励、支持、理解、接纳患病家人。首先,不要讳疾忌医,不要因为感到耻辱而延误了患者的治疗。督促患者遵医嘱规律系统服药,接受心理治疗,参加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帮助患者获得康复。同时,体谅患者的病情变化,关注积极的方面,鼓励患者努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社交、工作尽快回到正轨。而且,尊重患者的选择权与自主性,不要细枝末节都替患者做主,不要向患者隐瞒TA患有精神疾病的情况,要跟患者一起与医生讨论病情与治疗方案,这样才更有利于TA的恢复。     6.社会大众,主动学习了解精神卫生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高达16.57%。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当中都有可能患病,我们也可能成为患者本人。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主动学习精神卫生相关知识,了解精神疾病,接纳精神疾病患者,不再将他们看作异类,他们是我们中的一员。       精神疾病相关的歧视是一个社会问题,摘掉有色眼镜,消除歧视和偏见,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患者努力配合治疗,家属鼓励患者像正常人一样去享受生活、承担责任,精神科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媒体真实宣传,大众客观了解精神疾病。终有一天,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冷漠与逃避,能变成理解与关爱。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作者:于玲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编辑||何萤萤排版||白羽审核||马宁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