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5511

高晓敏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儿童肺炎,儿童哮喘,急慢性腹泻,肾病综合征,肾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等疾病、抽动症治疗。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矮小症
AS
身材矮小
生长激素缺乏症


发布了文章

乱服增高保健品9岁女孩来月经

“我的娃儿今年才9岁,就开始来月经了,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哟?”昨日上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高晓敏的诊室里,9岁女孩逸轩(化名)的母亲胡女士非常着急。    女儿矮小  妈妈让她服增高保健品   胡女士家经营建材生意,家里经济条件不错。2013年2月,女儿逸轩降生。   逸轩的身高总是比同龄人矮一些,成了一家人的心病。转眼到了2021年夏天,逸轩的个头与同龄孩子的差距达到了一个拳头。胡女士着急了,只要看到报纸、电视和网络上广告宣传增高保健品,就买回去给女儿服用。她还在各种增高机构为女儿报名,各种手段都使用过了。   胡女士称,刚开始服用保健品,女儿的个头确实有了明显增长,一家人欣喜若狂。然而,随着增高保健品服用时间延续,她发现8岁多的女儿出现了发育的迹象。胡女士以为是女儿爱吃洋快餐引起的,停止了女儿的一切零花钱,不让女儿吃快餐。   6个月过去了,胡女士在帮女儿换内衣时发现,女儿内裤上有鲜红血迹。胡女士一下子就懵了,女儿才9岁,不该有月经现象,难道患上了其他的病?   她心急如焚,赶紧带孩子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    后果严重  乱服保健品引起性早熟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高晓敏诊断,逸轩属于乱服保健品引发性早熟,也就是青春期发育提前。   性早熟是青春发育异常的疾病,表现为青春期的特征如生长突增、生殖器官及性征发育成熟等均比同年龄人明显提前,女孩在8周岁之前乳房发育或10周岁之前来月经,男孩9周岁之前睾丸增大、长胡须,就属于性早熟。   过早的性发育不仅可能引起心理自卑和性格怪异,也会导致孩子在短期身高突增的同时骨龄发育大大提前,缩短孩子的生长空间和长高潜力,产生“高儿童、矮成人”的不良后果,最终导致孩子身材矮小。   X光检查报告显示,逸轩的骨龄已经达到了13.5岁,而身高是130厘米。如果逸轩不接受骨龄抑制和外源性生长激素补充联合治疗,最后身高将很难突破150厘米。    孩子长高家长要走出3个误区   误区1:父母高,孩子一定就高   遗传因素只占影响孩子后天长高各种因素的70%左右,孩子的身高还受到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此外,如果孩子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等内分泌疾病,身高会完全脱离遗传因素的影响。   误区2:盲目等待   抱着“早长晚长”、“二十三、蹿一蹿”的观念,相信孩子的身高迟早会长起来,暂时矮一点无所谓,这往往让孩子错过最佳身高干预和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误区3:盲目给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   市场上很多增高保健品含有性激素,容易导致孩子性早熟等严重后果。补钙补锌也不能盲目。 高晓敏主任最后告诫广大家长,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费用越低,3-12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长期低于同龄孩子半个头、一年长不到5厘米,要第一时间带到大型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发布了文章

孩子熬夜打游戏,每月少长1厘米

  上网、打游戏、看电视……假期,孩子将大量时间花在了这些娱乐活动上,晚上睡得晚。这有可能导致孩子长不高。上周,谢女士带着儿子小林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时,医生给出结论———熬夜上网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影响孩子长高。    14岁男生,身高和12岁时差不多   小林14岁,初二学生。谢女士说,孩子上了初中后,在学校住读,经常熬夜打游戏,有时通宵,平均每天只有4~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最近一年,我发现孩子的一直不见长。”孩子身高只有1.52米,跟12岁时相差无几。   “不知孩子为何不长个?”对于谢女士的疑问,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高晓敏检查孩子骨龄后说,小林属于特发性矮小,和他长期熬夜缺乏睡眠有关。   高晓敏称,五一假期来医院咨询孩子身高问题的家长增多,睡眠不足等特发性原因引起的矮小,占到门诊量的三分之二,睡眠不足是最重要的原因。   熬夜一个月,身高少长1厘米   高晓敏解释,孩子从3岁直到青春期开始前(女孩约10岁,男孩约12岁),期间每年身高增长5~6厘米。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儿童进入青春期后生长再次加快。生长激素对人体的生长起着主导作用。而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是在夜里熟睡时,其分泌量是白天的3倍,熬夜使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会影响到当天的生长激素正常分泌,从而影响身高。特别是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每熬夜一个月都会影响到身高。   以处于12~14岁发育期的男孩子举例,在青春期的3年中,一般会长高25~30厘米,每年基本都能长高近10厘米,也就是平均每个月在1厘米左右。如果每天熬夜上网,睡眠不能保证,都直接影响着这一段时间的长高速率。    夜里晚睡白天补觉,基本没用   那可不可以晚上睡晚点,早上多睡会懒觉补回来?高晓敏的回答是:绝对不行。   高晓敏解释,人脑中下丘脑组织能分泌一种促进儿童发育的生长激素,它主要是在夜间10点至凌晨1点是分泌的高峰期。一般在儿童熟睡后60~90分钟左右,分泌明显增加,其分泌量可占全天分泌量的1/2~3/4。   在这个时间段,如果孩子长期晚睡或不睡,就错过了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间段,而白天时间虽长,生长激素分泌量却反而较少。   高晓敏提醒,暑假期间,孩子晚间上网不要超过10点。像睡前看刺激性的电视、电脑等使大脑过度兴奋、睡前吃东西使血糖水平升高等行为,都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应尽量避免。    身材矮小年龄越小越易治疗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发育偏迟,到发育期会蹿上去的,确实有的孩子到了高中,还飞速长个子,这主要是因他的骨骼发育得比较迟,但并不是所有矮小的孩子骨骼都闭合得迟。所以,还得提倡早诊断干预治疗,发现越早越易治疗。   如何判断孩子长矮了?首先对照一下身高平均标准,当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孩子身高的平均水平5厘米以上即为身材偏矮。   小孩要睡多长时间?   0-3岁:   14小时以上   3-7岁:   10-14小时   7-13岁:   8-10小时   13岁以上:   8个小时以上

发布了文章

破解“成长的烦恼”——专家呼吁矮小症治疗勿谈激素色变

暑假临近,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在“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上,记者从中华医学会儿科内分泌学组获悉,我国目前需要治疗的矮小症患儿有700万,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专家表示,患儿及其家长不可盲目迷信各种“增高”概念,更不用“谈激素色变”。及早诊断,注射生长激素对症治疗,完全能够改善身高。 破除“激素恐惧”增高不要“舍本逐末”     “许多家长不知道矮小可能是一种病理状况,更不知道这类疾病可以干预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罗小平说。     他说,对于孩子长高问题,许多家长存在认知误区:盲目等待孩子年龄大了后身高会“窜一窜”;盲目听信广告宣传,给孩子吃所谓“增高药”、保健品或使用“物理增高仪”,反而对正规治疗药物生长激素因含有“激素”二字而心存疑虑。     其实,在身材矮小的患儿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这种激素是人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是促进人生长的最主要激素,能够刺激儿童骨骺软骨细胞的分化、增殖、长骨生长,使人体长高,同时调节物质代谢和能量平衡。如果患者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分泌紊乱,就会影响正常生长。     “对于这些患儿来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注射补充人生长激素。但现在许多家长都有‘生长激素恐惧症’,认为激素肯定有发胖、变丑、内分泌失调等副作用,有的甚至拒绝接受治疗。”罗小平说。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罗小平教授表示,利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化学结构和人自然分泌的完全一样。重组人生长激素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批准促进儿童长高的唯一有效药物。美国、欧盟及国内均对生长激素治疗的适应症做出了相关规范。      早发现早干预矮小症治疗“越早越好”     陕西省人民医院高晓敏主任介绍,来自中华医学会的一组数据显示:根据抽样调查,中国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现有矮小人口约3900万人。在所有矮小人口中,4岁到15岁的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然而,目前我国每年的就诊患者不到30万名,真正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矮身材疾病未得到充分诊治。     高晓敏主任强调,家长对孩子身高缺乏认识是一个重要原因。“矮小症患儿开始接受治疗的年龄,在国外,6岁到10岁即青春期前约占60%,11岁到14岁即青春期约占34%;而在我国截然相反,5岁至10岁只占23%,11岁至14岁却占到了70%。”     此外,全国目前只有不到1000家医院可以治疗矮小症,能看矮小疾病的专科医生不到4000名。大多数基层儿科医生缺乏矮身材疾病的诊治知识,无法做到疾病确诊和有效转诊。     “越早干预,越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患儿的成年身高。”高晓敏说。对于需要使用生长激素的孩子来说,只有在骨骺闭合前进行注射治疗才有效,某种程度上说,治疗这类矮小也是跟骨骺的增长速度赛跑。     高晓敏主任表示,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建议每2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在班级站队总是排在前三名,或比同龄孩子个头矮5厘米到10厘米,家长就应该引起注意,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内分泌门诊就医。      不可盲目进补增高切忌“乱投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罗小平强调:“比所谓激素副作用更可怕的是虚假宣传。”目前市面上标榜可以增高的保健品,功效实际多为“促进生长发育”,多是在营养方面做文章。这与补充生长激素而长高,有本质的区别。营养只是影响长个的众多因素之一,起辅助的作用。对于正常孩子,适当补充营养可促进生长;而对于疾病性的生长落后,不会产生根本性的作用。     “孩子长得慢,甚至不长个,很多家长就会觉得是缺营养,缺钙,各种补品、保健品、增高药、补钙药,通通往孩子身上招呼。”这是家长对矮小认识的一大误区,罗小平教授不无痛心的说。     “人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来补充,才能有效吸收,如果口服就会被消化系统分解而失效。对于号称口服的增高类药品,一般不可信,”罗小平教授介绍。     另外,目前市售的一些保健品和所谓的纯中药制剂,可能有非法添加的问题,吃进去短期确实有增高的作用,但会造成性早熟,骨骺提前闭合,影响最终身高,这实际上是拔苗助长。目前我国未审批过任何有“增高”功效的保健品。

发布了文章

女孩14岁身高1米29不发育原来是缺少性染色体

1米29的身高,稚嫩的脸庞,清脆的童音,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这样的女孩,肯定以为她只有八九岁;然而,昨天下午出现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诊室里的欣欣(化名),户口本显示她出生于2008年2月,已经年满14周岁了。 女孩自幼生长缓慢14岁看似八九岁 欣欣是咸阳人,据妈妈胡女士介绍,女儿出生的时候就稍微瘦小一些,2岁以后发现她的生长比较缓慢,一直跟不上同龄孩子的身高体重。起初家人都以为孩子是营养缺乏,便想方设法的给孩子喝牛奶、炖骨头汤甚至服用营养品,但一直都没有明显的效果。 七八岁的时候,欣欣已经比同龄的女孩矮了大半个头,胡女士本想带女儿到医院检查一下,却遭到了孩子爷爷奶奶的反对,老人家认为孩子属于晚长,到了时候自然就长高了 转眼欣欣已经14岁了,不仅身高只有1米29,而且没有一点发育的迹象,在学校里老是受同学嘲笑和捉弄,性格变得越来越敏感、自卑和暴躁,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胡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赶紧把女儿带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 确诊为特纳综合征发病率2500/1 “医生,我女儿14岁了还这样矮,将来怎么嫁的出去,你帮帮我们吧”,胡女士已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高晓敏主任的诊室里就哭诉起来。 经过测量,欣欣的身高只有129cm,体重25千克,只相当于一个8岁的女孩。深入的进行性激素、染色体等检查项目后,高晓敏主任确诊欣欣患有特纳综合征,如果不治疗终身高可能在1米4左右,而且不会有第二性征,更不会有生育的可能,将会严重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 高晓敏主任介绍,特纳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它是一种性染色体全部或部分缺失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2500,是导致女性高促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常见病因。根据陕西省的总人口计算,我省18岁以下的特纳综合征患者总数高达5万人以上。 高晓敏主任强调,特纳综合征具有特殊的体征,如身材矮小、面部多痣、眼距宽、内眦赘皮、颈蹼、发际低、颚弓高、通贯掌等,部分患者伴先天性淋巴管水肿、视力及听力下降等,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生长发育一场,可以目测判断是否属于特纳综合征。 专家提示:矮小要早发现早治疗3-12岁是黄金期 陕西省人民医院高晓敏主任介绍,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另一方面,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跟患者的体重成正比,孩子的体重越重用药剂量就越大,治疗费用就越高,3-12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 高晓敏主任最后强调,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长期低于同龄孩子半个头、一年长不到5厘米,要第一时间带到大型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千万不要盲目等待,更不能相信广告宣传给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或使用增高器械。

发布了文章

特发性矮小成为儿童身高第一杀手专家呼吁早发现早治疗

寒假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交大二附院、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的矮小门诊量急剧增多,其中70%左右被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然而,大多数家长误以为特发性矮小不是病,选择不干预、不治疗。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的高晓敏主任强调,特发性矮小是一种特殊的生长发育疾病,患儿如果不能得到早发现早治疗,男生终身高在160cm左右,女生终身高在150cm左右,可能会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 特发性矮小发病率高大部分家长选择不治疗 特发性矮小是指病因不明矮小,即不伴有潜在病理状态的身材矮小,是儿童期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高晓敏主任解释,特发性矮小的临床特征有以下几点:分娩时正常,婴儿期无低血糖史,四肢及脊柱正常,身体比例正常,无慢性器质性疾病,无心理疾病或严重的情感紊乱,饮食正常,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正常范围。也就是说,孩子看不出异常,就是身高比同龄人矮小。高晓敏主任介绍,特发性矮小的发病率大约为2.5%,占全部矮小症总发病率的7成左右。 高晓敏主任告诉记者,由于特发性矮小临床上暂时还无法明确病因,不少家长就从字面上认为特发性矮小不是病,抱着“早长晚长”、“二十三窜一窜”的传统观念等着孩子在青春期蹿个儿,会一直观望到十四五岁,甚至十七八岁,这是不对的。特发性矮小如果不治疗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终身高,可能导致孩子在成年后遇到求学、就业、婚恋、交际等各方面的困难,也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高晓敏主任介绍,门诊经常有这种情况,一些大孩子被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结果家长不愿选择治疗。几年后,因为孩子迟迟长不高,家长再次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结果孩子的骨龄已经接近成熟,已经没有办法在通过治疗长高,终身高遗憾定格。 关注孩子的身高每年增长不到5厘米就该检查 陕西省人民医院高晓敏主任介绍,孩子长个头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一般而言,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孩子的身长会增加25厘米左右,第二年会增加10厘米,2岁以后,孩子会以每年6厘米左右的速度继续生长,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在青春期,孩子的身高每年都会增长10厘米左右。 所以,家长应该留心观察孩子的身高变化,最好从小就给他们做一个身高记录,记下每年身高增长值,一旦发现孩子落后同龄孩子半个头、一年内长不到5厘米、长期坐在班级第一排,就应该意识到孩子可能是缺乏营养或患有其他病症,要及时去寻求医生的帮助,以期尽早诊治。高晓敏主任强调,即便是有家族矮小问题的孩子,如果能够尽早到医院治疗,身高也会获得比较理想的增长。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孩子个矮不能“乱投医”,更不能盲目相信各种广告宣传,给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或使用增高器械。高晓敏主任指出,有部分家长因为缺乏有关的科学知识,发现孩子的个头长不起来,就会盲目地给他们服用一些广告中宣传的增高药品,而事实上,这些增高药品,或者是一些营养素,起不到什么作用;或者是所含有的激素类成分,尽管能够使孩子的身高在短期内增长一些,但同时它也会促使孩子的骨骺提早闭合,起到反作用。 矮小症越早治疗越好3-12岁是黄金期 陕西省人民医院高晓敏主任介绍,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另一方面,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跟患者的体重成正比,孩子的体重越重用药剂量就越大,治疗费用就越高。骨龄决定着人体的生长潜力,骨龄越小留给医生治疗的空间越大,所能获得的身高增长也就越多,3-12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 高晓敏主任最后再次强调,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长期低于同龄孩子半个头、一年长不到5厘米,要第一时间带到大型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千万不要盲目等待,更不能相信广告宣传给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或使用增高器械。

发布了文章

孩子出现这4个信号赶紧去看“矮身材门诊”

女孩身高低于1.6米、男生身高不到1.7米,可能读不了法学、新闻和部分医学专业?报考公务员可能会被外事、法院等部门拒之门外?收入也会比高个的人少9%-15%?调查显示,90%的矮身材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厌学、社交退缩等心理行为异常,矮身材还会为孩子的未来的学业、就业、交际、婚恋等带来困扰。作为家长,您是否对孩子的身高足够关注?您孩子的身高达标吗?您是否对孩子的终身高有一个理想的期待呢? “警惕”四大信号提示矮子该去医院做个检查了    长期坐在班级第一排                       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      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                生长期1年以上不用换衣服鞋子儿童生长迟缓  家长认知不足隐患大儿童期矮身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知识了解非常不足:97%的家长不知道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80%以上的家长无法提供孩子一年前的准确身高;30%的家长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等待,固守“晚长”老观念;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会考虑使用增高保健品等,甚至盲目进补,等等。这往往耽误了孩子的最佳升高干预期,造成终生遗憾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高晓敏主任医生介绍,矮身材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生存状态和未来的人生质量,垂体瘤、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导致矮小的原因如果不及时查明、排除,也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郑重提醒: 4-10岁是矮身材干预黄金期高晓敏主任提醒广大家长: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长小于6.5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矮身材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干预效果越好;另一方面,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跟孩子的体重成正比,孩子的年龄越小、体重越轻,治疗费用就越低,3-10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只要及早诊断、系统干预,大多数矮小孩子都能恢复正常的身高。 

发布了文章

孩子要长高抓住春天好时机

春季是孩子一年中长高的黄金时期。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在春季长得最快,在3月到5月的3个月中身高增加值等于9月到11月3个月身高增长的2-2.5倍。莫负春光好,如何抓住这个黄金季节,让孩子们蹿蹿个头长高一大截?又应该避免哪些误区? 孩子已经比同龄人矮半头了又该怎么办?就此我们采访了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高晓敏主任,各位家长不妨听听儿童生长发育专家的建议:制订长个计划前不妨测测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是决定孩子长高潜力的核心指标,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假设有两个10岁女孩,身高都是139厘米,但一个骨龄只有9岁,说明还有5年左右的生长空间,成年身高应该可以长到165厘米以;另一个骨龄却已达到12岁,生长发育潜力就会大大减少,成年身高大约只在150厘米左右。所以,同样年龄同样身高的孩子,终身高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高晓敏主任建议家长每半年给孩子测一次骨龄,特别是提前性发育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样家长才能充分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另外,骨龄检测必须到正规的高等级医院进行,费用为60元左右。孩子长个也讲究“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指的是睡眠与运动的配合。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春天正是我们睡眠质量最好的时候,这时应尽量让孩子们早睡、睡足、睡好,以保证生长激素的分泌。运动同样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大约20分钟左右的运动,可使正常儿童生长激素量达到一个高峰值。孩子经常运动可促进骨生长,弹跳运动和伸展运动的效果最好,如跳绳、单杠引体向上、体操、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建议生长期的孩子上下午各运动30分钟。吃饭和补钙是门学问营养是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吃的越多越好、越精越好。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避免孩子挑食、厌食、暴食和不规律饮食,同时要注意孩子饮食的合理搭配,保证维生素、蛋白质、钙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均衡摄入。进入春天孩子身体生长发育较快,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相对增加,建议家长每天给孩子食用250ml—500ml牛奶、1-2个鸡蛋、100g以上的瘦肉和鱼类以保证蛋白质和钙的供应,同时少吃油炸食品和西式快餐,少喝碳酸类饮料。最后,高晓敏主任特别提醒,家长一定不要盲目给孩子补钙补锌等,容易造成副作用。四大误区让孩子痛失长高机会误区一:孩子还小,现在不长,以后总要长的其实家长的这种等待心理是错误的,如果不及时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万一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那么孩子可能就会停长,等到骨骺线闭合孩子就再也长不高。误区二:父母身高都不矮,孩子身高肯定没问题遗传虽然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但也只占70%左右,后天因素也决定孩子的最终身高。如果孩子患上了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等疾病,则遗传身高完全没有参考价值。误区三:我们都这么矮,孩子肯定长不高了。有的父母自己身高不理想,就认为孩子天生也是个矮个子,即使孩子有长高的机会也不去帮助孩子争取,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误区四:盲目相信广告宣传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盲目相信各种广告,随意给孩子服用或者使用各种增高保健品和增高器械,带孩子到非正规医院和打着“增高指导中心”名头的机构就诊,不仅会严重耽误孩子宝贵的治疗时间,也容易产生性早熟等副作用。发现孩子矮小怎么办?比同龄孩子矮半头、一直坐班级第一排、一年长不到5厘米、八九岁就开始性发育,如果孩子有上述的这些情况,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带其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及时查明原因。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高晓敏主任强调,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另一方面,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跟患者的体重成正比,孩子的体重越重用药剂量就越大,治疗费用就越高,3-12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矮小的孩子只要治疗及时并坚持系统的治疗,一般都会获得较为理想的终身高!  

发布了文章

父母高孩子就高?多补钙就能长高?让专家为你解惑!

1、早长晚长都一样(错)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生长速率是有标准的,除了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外,大部分生长发育迟缓都会影响成年后的终身高,发生的越早、落后的越多对终身高的影响就越严重。如果孩子出现生长落后要及时查明是否属于病理原因,由专业医生通过科学检查来判断晚长是否属于正常,家长盲目等待存在导致孩子终身高矮小的风险。2、遗传决定论(错)身高是由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因素共同决定的,遗传因素只占75%左右,如果有疾病的情况下身高则基本脱离遗传的控制。利用好遗传外的其他因素,矮父母也可以养育出高儿女,比如林书豪的父母身高都只有1米68左右;迷信遗传而不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变化,高父母的孩子也可能因为多种因素身材矮小。3、孩子小时候高,将来一定不得矮。(错)大多数时候,从小生长速率快的孩子会获得比较理想的终身高。但是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快速长高同时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性发育变化,防止性早熟的危害。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指女孩在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来潮,男孩在10岁前开始性发育,发病率约为男孩千分之一、女孩千分之五。由于性激素的介入会让孩子身高提前突增的同时骨骺加速闭合,导致孩子失去2年甚至以上的生长空间,产生“高儿童矮成人”的特殊现象。4、给娃儿多吃保健品,补钙的,就会长高(错)儿童是否需要进补,首先应该到医院检查,通过科学诊断才能决定,补什么,什么时候补,补多大剂量。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良莠不齐,很多保健品成分不明甚至含有性激素,乱服容易造成不良后果。盲目补钙也是不可取的,钙摄入量过多可造成儿童便秘、维生素D中毒甚至胆结石,生长期的孩子每天喝500ML牛奶、吃1-2个鸡蛋、注意营养均衡就能基本满足长高对钙的需求了。5、不是所有运动都有助于长高(对)不是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对长高有好处,向上、弹跳性的运动最有助于孩子长高,比如跳绳、篮球、羽毛球、排球、单双杠等等,可以每天上、下午各做30分钟锻炼;相反,儿童期进行长跑、举重、体操等高强度运动是影响生长发育的。6、只要娃儿每年都在长,那就行(错)专家介绍,孩子长个头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一般而言,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孩子的身长会增加25厘米左右,第二年会增加10厘米,3岁至青春期会以每年5-7厘米左右的速度继续生长,青春期孩子的身高每年增长7-10厘米左右。生长速率达不到上述标准的孩子属于生长迟缓,终身高很可能偏矮甚至矮小。7、个矮原因很多,不能只依赖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也有适应症。(对)生长激素是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矮小症临床唯一有效药物,主要适应症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特纳综合征、性早熟等,但是对于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症等基因变异导致的矮小症则效果有限;此外,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者如果及时治疗,服用甲状腺素就能解决问题。总之,孩子生长落后要到正规医院、专门科室找专业医生进行科学诊断和治疗。8、3岁前是追赶身高的黄金时机,错过了就追不上了。(错)国内患者接受矮小治疗时间一般比较晚,70%的年龄段在10-13岁。而国外生长激素缺乏症矮小患者的治疗平均时间为6岁。开始治疗年龄偏大,生长期就短,达到遗传身高的可能性较小;而及早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患儿的成年身高。一般来说,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6岁,这时其骨骺线已接近闭合,基本没有长高的机会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线闭合情况,越早干预,患者长高的可能性越大。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坚持系统的治疗,大部分矮小患者都能恢复正常身高,3-10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期。 

发布了文章

孩子春天长高全攻略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高晓敏主任介绍:孩子的生长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并不相同,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报告——儿童长得最快的是在五月,平均达到7.3毫米;长得最慢的是在十月,平均 只有3.3毫米。因此,国内外有关专家把五月称为“奥妙的五月”。高晓敏主任提醒广大家长,为了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与我们的良机,使孩子获得更好的生长空间,在“奥妙的五月”里,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注意营养  根据营养学的要求,在日常膳食中适当增加些瘦肉、鱼虾、牛奶、禽蛋、豆类等富含蛋白质、卵磷脂和赖氨酸的食物,以利于小儿大脑的发育和身体的成长。此外,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能够促进小儿的新陈代谢和骨骼生长。推荐学龄期的孩子每天饮500ml牛奶,吃1-2个鸡蛋和100g瘦肉,以满足生长对钙和蛋白质的需求。  要加强锻炼  家长要鼓励小儿积极参加适宜长高的体育活动,如踢毽、跳绳、艺术体操、单杠和羽毛球等各种球类等,尤其以向上的弹跳运动为佳,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障骨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并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此外还应鼓励孩子经常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因为适当的阳光照射,能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胃肠对钙、磷的吸收。推荐孩子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跳绳30分钟,对长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睡眠充足  充足的睡眠是小儿长高的重要因素。据生理学家研究,小儿在睡眠时,生长激素明显增加,并出现分泌高峰,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小儿每天要保证9小时的睡眠,以利于身体长高。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峰值在晚上11点左右,因此推荐孩子晚上10点前就应该上床睡觉,11点前进入熟睡状态。          要心理健康  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精神、情绪等因素影响人的身高,不良的精神刺激,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内分泌失调,生长激素减少,会阻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家长—定要为子女创造一个温暖、和睦、文明、安静的家庭环境,保障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建议家长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呵护,不要当着孩子面争吵,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更应该避免在吃饭和睡觉时间批评孩子。要定期测量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高晓敏主任介绍,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婴幼儿期生长最快,第一年身长可增长25cm,第二年生长速度为10cm,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前(女孩约10岁、男孩约12岁)每年增长6-7厘米,青春期期间男孩身高增长25-28cm,女孩身高增长25cm左右。家长应该养成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的习惯,一旦发现孩子生长发育迟缓,应该第一时间到大型正规医院的儿科、儿保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如观察生长趋势不良、预测成人终身高确有减损,需完善相关检查查找原因必要时给予针对性治疗改善身高。不推荐盲目给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或使用增高器械,更不能盲目相信广告宣传选择小门诊就诊。矮小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费用越低,3-12岁是治疗黄金期。

发布了文章

紧急提醒!儿童出现26种情况一定要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随着我国3-11岁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面铺开,接种通知来了,家长们的问题也“炸锅了”。有些家长担心小孩太小,是否能接种新冠疫苗;而有些家长们求打心切,家里的娃哇声一片。不论哪种情形,都是为了孩子着想。目前来看,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禁忌症和安全性都和成人相似,但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各位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出现以下这26种情况不宜接种新冠疫苗。1.新冠疫苗的主要成分为灭活的新冠病毒,辅料为氢氧化铝、磷酸氢二钠、碳酸氢二钠、氯化钠等,对以上成分过敏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2.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以前因接种疫苗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则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3.孩子患有免疫功能不全、未控制的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等,暂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4.正在发热,或患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孩子应暂缓接种疫苗,痊愈后或稳定60天后方可接种。5.半个月以内有病毒感染或急性感染,应暂缓接种。6.处于慢性疾病稳定期,未超过3个月的孩子,应暂缓接种。7.荨麻疹发作期,应暂缓接种。8.使用小剂量的激素类药物,病情稳定未超3个月以.上,应暂缓接种。9.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0 mg/d或>2 mg/ (kg.d) )治疗结束后1个月,才可接种新冠疫苗。10.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末次剂量5个月内或B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前,暂缓接种新冠疫苗。11.白血病化疗患者化疗结束6个月内,暂缓接种新冠疫苗。12.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1年内暂缓接种,1年后须检测免疫功能正常后才可接种新冠疫苗。13.使用利妥昔单抗等免疫抑制类药物期暂缓新冠疫苗接种。须在疾病康复后经专业医生鉴定方可接种。14.如果孩子才接种完其他疫苗,建议满14天再接种新冠疫苗。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除外。15.如果到时间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应该优先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暂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如果孩子刚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建议至少间隔7天以上再接种新冠灭活疫苗。17.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4小时后才能接种新冠疫苗。18.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19.哮喘急性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20.如果接种前几天或当天有发热、咳嗽、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建议暂缓接种,等症状基本消失后再预约接种。21.中重度贫血儿童,建议治疗好转后再接种疫苗。22.蚕豆病儿童急性溶血期暂缓接种。23.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若症状严重或者处于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24.对于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儿童,未满6个月建议暂缓接种,可在感染6个月后接种1剂新冠病毒疫苗。25.氨基酸代谢病(如尿素循环障碍伴血氨异常),脂类代谢缺陷病(如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应暂缓接种新冠疫苗。26.糖原累积病(伴血糖控制不稳定) ,或存在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乳酸血症,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伴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等患儿,应暂缓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发布了文章

给宝宝做雾化,比输液危害还大?雾化到底能不能做?

当宝宝出现咳嗽、痰多、甚至咽喉水肿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时,医生常常会要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有的家长会心存疑问:为什么不打针而选雾化?吸入的什么药?是不是有激素?对孩子有伤害吗?尤其最近网上还流传着一些关于“雾化”的说法,如:雾化里的成分都很可怕,雾化对宝宝的伤害比输液还大……一时间让很多给孩子做过或正在做雾化的家长,变得心神不宁,惶恐不安。雾化,真的有这么可怕吗?今天,袋鼠麻麻就针对这些问题,给大家说说关于雾化的真·相。医生为什么给宝宝做雾化?先来说一下,什么是雾化?雾化是将药物制成直径为几微米的小液滴或小颗粒,也就是气溶胶,随着呼吸,药物会直接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常用于缓解治疗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雾化疗法其实是目前临床治疗呼吸类疾病非常理想的一种手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英国使用,在我国临床也使用了近20年了。由于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发生病变的呼吸道和肺部,对比口服或静脉输液,它起效更快、效果更好;局部药物浓度高,但总体用药剂量小,仅为全身用药的几十分之一;不良反应少。打个比方,口服药和静脉给药如果是“狂轰乱炸”,雾化吸入就是“定点打击”,见效快,全身副作用小。所以,完全不必“闻雾化而色变”。雾化吸入该如何用药?我的孩子咳嗽,雾化该用什么药?效果和安全性如何?……这大概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了。虽然雾化看似比较简单,但和打针、吃药一样,都是一种给药的方式,需要先由医生诊断病情、对症用药,可不能自己乱来哦。1、雾化吸入的常用药家长首先要明白的是,咳嗽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很多种疾病都可能引起咳嗽,比如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急性喉炎等。因此一定要先看医生,明确咳嗽的病因,在医生的指导针下对病因选用药物。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厉害影响睡眠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来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刺激引发的咳嗽。如果痰多而且粘稠、不易咳出,可以使用化痰药(乙酰半胱氨酸),或者支气管扩张药(沙丁胺醇),必要时也可能用到消炎的激素成分(布地奈德)……但具体的用药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处方来。2、这些药物最好不要用2016 年第 34 期《中华医学杂志》发布了一份详尽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它是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国内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制定的。在这份共识中,着重强调了当前雾化药物使用的一些不规范之处,如:地塞米松、氨溴索(沐舒坦)、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利巴韦林以及各种中成药等,其实都不是雾化剂型,均不推荐用作雾化药物使用。为什么不能用注射剂型来代替雾化剂型呢?它们最大的差别首先是防腐剂,比如酚、亚硝酸盐等,这些成分吸入后可能诱发哮喘;其次注射液无法达到雾化颗粒要求,会在肺部沉积、无法清除,增加肺部感染的危险。而中成药因为效果和副作用都不明确,更不建议用于雾化。所以,我们要警惕的不是雾化本身,而是药物的“滥用”!另外,共识指出,常规不推荐抗生素用于雾化治疗,抗生素雾化仅限于特定的严重感染的患者,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雾化时,家长要注意这些1、进食1~2小时后进行雾化选择在宝宝进食后,隔1~2小时再雾化,可以防止排痰、气雾等刺激引起恶心或呕吐。吸入前要清洁口腔,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食物残渣。2、使用面罩式喷头因为宝宝的鼻腔比较狭窄、鼻甲弯曲,雾化颗粒经过时,很多药物会停留下来,达到小气道和肺泡的药物就减少了,而口腔明显宽敞多了。所以为了达到好的治疗效果,雾化最好选择口腔吸入。不过小宝宝通常很难配合口腔吸入,不说用嘴吸气,老老实实含着喷头十来分钟就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3岁以下的宝宝还是直接选择面罩式喷头吧!手持雾化器药罐时,应保持与地面垂直,否则药罐如果发生倾斜,可导致药物倒出、不出雾。3、保持平静状态家长可以将宝宝抱起,尽量让宝宝保持平静,如果宝宝十分不配合,可选择在他睡着时,将面罩尽可能罩住口鼻。大一些、懂事的宝宝,可教会他正确的吸入方法,让他慢慢深吸气,使药液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内。4、尽量不要中断雾化吸入通常需要5~10分钟,尽量不要中途停止,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宝宝剧烈咳嗽,可以暂停吸入,帮孩子拍背或喝一些水,等咳嗽缓解后再继续。吸入药液的浓度不能过大,吸入速度要由慢到快,雾化量要由小到大,使宝宝逐渐适应。5、雾化后要洗脸、漱口用面罩做雾化吸入的宝宝,做完后要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擦脸,着重清洁面罩覆盖区域,防止残留的药物刺激皮肤;吸药前不能抹油性面霜。雾化结束后,家长要帮宝宝拍背排痰,并给宝宝喂一些水或漱口,来清洁口腔。具体的拍背方法是:妈妈坐在椅子上,用一只胳膊挡在宝宝的前胸部,手握住宝宝的腋下位置。让宝宝坐在大腿上,或将宝宝的腹部和腿都放在自己的腿上,让宝宝的身体与地面保持平行,或是略微往下弯。将另一只手微微隆起,形成中空状,在宝宝咳嗽的间隙进行拍背。拍的时候,不要拍到宝宝的脊椎,应该由下向上、轻轻拍左、右肩胛骨的位置,也就是肺所在的位置。每次使用后,要将雾化器的零部件拆开,用温开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6、出现这种症状要警惕在雾化的过程中,家长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如果出现口干、恶心、胸闷、气促、心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要及时让医生处理。袋鼠麻麻有话说:在雾化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擅自给宝宝改药、减量、停药,要按医生要求的频次、用量坚持做完整个疗程。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