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14812

陈际连

乌镇互联网医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高血压
糖尿病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策略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对饮食控制治疗的依从性是决定患者能否达到理想代谢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际连一、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说到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不太理解或不能接受,认为生了病打了针吃了药不就可以了嘛,干嘛非得控制饮食呢?其实这种认识存在两个误区,第一,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过量的饮食摄入体内,不能有效地被身体所利用,反而以高糖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对组织细胞造成慢性持续性损害。所以吃进去的食物,进到身体里的是“毒药”。只有通过控制饮食,限制食物的摄入量,才不至于过量,从而减少高血糖对身体造成的损害。第二,糖尿病患者虽然已经使用药物降糖了,仍然需要饮食控制。首先,从饮食量的角度,虽然过量饮食可以通过增加药物剂量来平衡,但药物剂量的增加带来的是可能的不良反应增加、治疗费用的增高,并且如果饮食稍有减少,还会因药物过量而引起低血糖,危害很大。其次从进餐规律的不确定性。因为,正常情况下,人体胰岛素呈脉冲式分泌,分泌量随着进食量的多少而改变,呈现智能分泌。而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多数是按照一日三餐分配剂量,比较固定,药物剂量不能随着随意加餐或进食而改变。如两餐之前随意进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分泌和药物补充,导致血糖升高。还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经常漏餐,这也是非常危险和不可取的,因为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挥作用,很容易导致低血糖,甚至导致昏迷或死亡。二、饮食控制其主要目标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目标,是通过控制饮食的过量摄入,从而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1、维持合理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是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消瘦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不是一慨的节食,控制体重,而是健康饮食,恢复理想体重,不能多也不能过少)。2、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3、达到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4、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5、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β细胞负荷。三、饮食结构的安排饮食中结构中主要是三大物质即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此外还包括盐、饮酒、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等。(一)脂肪1、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饮食总能量的30%。2、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应超过饮食总能量的7%,尽量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单不饱和脂肪酸是较好的膳食脂肪来源,在总脂肪摄入中的供能比宜达到10%~20%。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宜超过总能量摄入的10%。3、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300mg/d。简单来说,就是要低油饮食,不吃或少吃油煎油炸及含油量大的食品,尤其是动物油脂,如肥肉、荤汤之类。提醒大家的是油脂对血糖的升高作用远超过碳水化合物,所以控油是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环节。(二)碳水化合物1、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对碳水化合物的计量、评估是血糖控制的关键环节。2、低血糖指数食物有利于血糖控制。3、糖尿病患者适量摄入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是安全的。但是过多蔗糖分解后生成的果糖或添加过量果糖易致甘油三酯合成增多,使体脂积聚。4、每日定时进餐,尽量保持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实际操作中,多根据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安排。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一般每餐2两左右主食,忌食稀饭。(三)蛋白质1、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个体,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占供能比的10%~15%,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超过50%。2、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宜限制在每日每千克体重0.8g。从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起,应实施低蛋白饮食,推荐蛋白质入量每日每千克体重0.6g,为防止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可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3、单纯摄入蛋白质不易引起血糖升高,但可能增加胰岛素分泌反应。(四)饮酒1、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若饮酒应计算酒精中所含的总能量。2、女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25g(15g酒精相当于4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50ml低度白酒)。每周不超过2次。3、应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饮酒。4、具有2型糖尿病风险的个体应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五)膳食纤维豆类、富含纤维的谷物类(每份食物≥5g纤维)、水果、蔬菜菜和全麦食物均为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提高纤维摄入对健康有益。(六)盐1、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内,合并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摄入量。2、同时应限制摄入含盐高的食物,例如味精、酱油、盐浸等加工食品、调味酱等。(七)微量营养素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铬、锌、硒、镁、铁、锰等多种微量营养素,可根据营养评估结果适量补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者应防止维生素B12缺乏。不建议长期大量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制剂,其长期安全性仍待验证。总之,饮食疗法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血糖控制不佳者不能加餐)。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既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质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的治疗是终身性的,饮食治疗作为基础治疗,也是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有效治疗方法,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或延缓其进展。

发布了文章

血脂异常(高脂血症)知识科普

问题一:什么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即通常所说的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另外还包括脂蛋白异常血症。这其中有人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有人以胆固醇升高为主,有人两者均升高,而有的人则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为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际连问题二:血脂异常会有哪些危害?血脂异常会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相互作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所以防治血脂异常对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问题三:为什么会出现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占绝大多数,原因不明,认为是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不足、肥胖、年龄增加以及吸烟、酗酒等。继发性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甲减、肝肾疾病、库欣综合征和SLE等,或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等。原继发性血脂异常可同时存在。问题四:血脂异常会有哪些表现?多数血脂异常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而是在常规体检时被发现。所以不能以症状的有无来判断有无血脂异常或血脂异常的程度。部分患者会有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改变。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有时可出现游走性关节炎。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问题五:血脂异常该如何治疗?1、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血脂异常,生活方式干预都是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减少食物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如动物油、棕榈油、可可油等摄入,补充植物固醇和可容性纤维。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戒烟、限盐、限酒,禁烈性酒。2、继发性血脂异常的治疗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甲减,减少或尽可能停用可引起血脂升高的药物等。3、规范的药物治疗。如果经上述干预血脂仍然偏高,那么就需要及时启用药物治疗。问题六:调脂药需要吃多长时间?血脂异常纠正即可停用调脂药物,但仍需长期注意生活方式干预。若停用调脂药物后血脂再次出现异常,那么建议长期甚至是终身用药。用药期间需监测血脂水平、肌酶、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

发布了文章

甲亢三大治疗方案选择—药物、放碘还是手术?

得了甲亢(全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三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即抗甲状腺药物(ATD),131 I和手术治疗。那我们该怎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甲亢有一些基础的了解并对这三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出最佳选择。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简称GD)、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等。甲亢的患病率为1%,其中80%以上是Graves病引起。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就是Graves病。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际连第一、三种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抗甲状腺药物(ATD)的作用是通过药物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从而减少体内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达到缓解和治愈甲亢的目的;131 I治疗则是通过具有放射性的131 I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出ß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细胞。甲状腺是合成和储存甲状腺激素的场所。甲状腺组织被破坏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就会减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剩余的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就会减少,可以达到甲亢等目的。第二、三种治疗方案各自的优点ATD 治疗的优点:1、ATD是甲亢的基础治疗,疗效确切,多数甲亢患者经ATD治疗能够完全治愈停药。2、ATD治疗不会引起永久性甲减(部分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甲减,减少药物剂量后甲功可以恢复),因此不需要终身服药。3、部分抗甲状腺的妊娠期使用是是安全的,故可以用于孕妇。131 I治疗的优点:1、甲亢已有60年的历史,该方法简单、经济、快速,尚无致畸、致癌、副作用增加的报告。2、该法治疗甲亢的治愈率达到85%以上,治愈率高。手术治疗的优点: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少部分甲亢患者如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或不能坚持服药者;胸骨后甲状腺肿;细针穿剌细胞学检查(FNA) 怀疑恶变;⑤ATD治疗无效或者过敏的妊娠患者等。第三、三种治疗方案各自的缺点ATD治疗的缺点:1.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需1.5-2年,部分可能会更长。还有些患者会尤其是年青患者对病情认识不够,依从性差,用药不规律或擅自停药,易造成病情反复,延长治疗时间。(所以选用ATD治疗,一定得遵医嘱用药哦!)2.部分患者服用抗甲亢药会有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脱发、肝功能损伤、粒细胞减少等,需要药物减量甚至是停药。3.治愈停药以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复发率达50-60%。131 I治疗的缺点: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131 I治疗难以避免的结果。甲减的发生率每年增加5%左右,10 年达到40% -70%。且131 I治疗引起的甲减不可恢复,须终身服药补充甲状腺素;2.放射性甲状腺炎:发生在摄131 I后的7 -10 天;3.诱发甲状腺危象:主要发生在未控制的甲亢重症患者;4.加重活动性甲亢突眼。手术治疗的缺点:1.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过少会达不到治疗效果,过多会引起永久性甲减,须终身服药;2.手术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如手术损伤导致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和喉返神经损伤。总之,每种治疗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总的来说,ATD治疗多适用于轻、中度病情,甲状腺轻、中度肿大;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及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131 I治疗者。131 I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II度以上、对ATD 过敏、ATD 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复发、甲亢合并心脏病、甲亢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甲亢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拒绝手术治疗或者有手术禁忌证、浸润性突眼者。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或不能坚持服药者;胸骨后甲状腺肿;怀疑恶变。目前我国首选抗甲状腺药物,在有明显ATD治疗不适应证时,可考虑131 I治疗和手术治疗。

发布了文章

告诉你到底怎样快速减肥

经常会有朋友问到到底怎样才能快速减肥呢?既然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就有必要在这里详细的科普一下,相信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减肥对你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题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际连问题一:什么是肥胖?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具体标准指BMI值≥24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男性腰围≥85cm和女性腰围≥80cm为腹型肥胖。(BMI(kg/m2)=体重(kg)/[身长(m2)])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生活中有很多年青女性,为了追求形体美,即使体重在正常范围,甚至是体重已然偏轻,仍盲目减肥,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是不可取的哦!正确的做法是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保持娇好的身材。问题二:为什么会肥胖?肥胖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症有家族聚集倾向,但遗传基础未明,也不能排除共同饮食、活动习惯的影响。研究表明: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脂肪的积聚是由于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即多食或消耗减少,或两者兼有,均可引起肥胖,但这一能量平衡紊乱的原因尚未阐明。环境因素中主要是饮食和体力活动。饮食方面:进食多、喜甜食或油腻食物、快餐、在外用餐等使能量摄入增多。饮食构成也有一定影响,在超生理所需热量的等热卡食物中,脂肪比糖类更易引起脂肪积聚。体力活动不足使能量消耗减少。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日渐完善,职业性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量减轻,人们处于静态生活的时间增加。大多数肥胖者相对不爱活动,坐着看电视是许多人在业余时间的主要休闲消遣方式,成为发生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问题三:肥胖的表现?肥胖主要表现为身体脂肪增多堆积,但在男女中表现不完全相同。男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肥胖,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啤酒肚”“将军肚”,而女性则更多的表现为下腹、臀部及大腿内侧脂肪的堆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都会觉得自己的腿粗的原因了。问题四:哪些人易肥胖?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女性较多见。常有肥胖家族史。多有进食过多和(或)运动不足病史。还有很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而谷类食物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不吃早餐常常导致其午餐和晚餐时摄入的食物较多,而且一日的食物总量增加;晚上吃得过多而运动相对较少,会使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而储存起来;进食速度较快。而慢慢进食时,传入大脑摄食中枢的信号可使大脑做出相应调节,较出现饱足感而减少进食。现在很多快餐食品因其方便、快捷而受人们青睐,但快餐食品往往富含高脂肪和高能量,而其构成却比较单调,经常食用会导致肥胖,并有引起某些营养素缺乏的可能。经常上饭店参加‘宴会’和‘聚餐’者,常常进食过量,尤其是进食脂肪过量。经常性的吃肉过多(尤其是猪肉含较多脂肪和蛋白质)容易导致消化器官(肠道、肝脏)和肾脏负担过重和脂肪在体内蓄积,也不利于健康。此外,进食行为不良,如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喜欢零食,尤其是感到生活乏味或在看电视时进食过多零食,是许多人发生肥胖的重要原因。由于食物来源比较丰富,在家庭中的备餐量往往超出实际需要量较多,为了避免浪费而将多余的食物吃下,也可能是造成进食过量的原因之一。问题五:肥胖的危害?轻度肥胖症多无症状。中重度肥胖症可引起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以及焦虑、忧郁等。临床上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常同时发生,即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还可伴随或并发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胆囊疾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生育功能受损(女性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某些癌肿(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男性前列腺癌、结肠和直肠癌等)发病率增高等,且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增多。肥胖可能参与上述疾病的发病,至少是其诱因和危险因素,或与上述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肥胖症及其一系列慢性伴随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正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和寿命。还有就是对于很多希望减肥的女士来说,认为肥胖会影响美感,甚至会引起自卑心理,对各种社交活动产生畏惧而不愿积极参与,造成心理问题。问题六:肥胖的控制:肥胖的控制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看了上面肥胖发生的原因,其实控制的方法也就很明确了。首先,遗传因素是我们无法干预的。剩下的两个主要环节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一〉行为治疗建立节食意识,每餐不过饱;尽量减少暴饮暴食的频度和程度。注意挑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细嚼慢咽以延长进食时间,有助于减少进食量。另一种方法就是进食时使用较小的餐具,使得中等量的食物看起来也不显得单薄;也可按计划用餐,即在进餐前将一餐的食物按计划分装,自我限制进食量,使每餐达到七分饱;也可使漏餐者不致在下一餐过量进食。餐后加点水果可以满足进食欲望。(二)医学营养治疗控制总进食量,采用低热卡、低脂肪饮食。只有当摄入的能量低于生理需要量,才能把贮存的脂肪动员出来消耗掉。饮食的合理构成极为重要,须采用混合的平衡饮食,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能量分别占总热量的60%-65%、15%-20%和25%左右,含有适量优质蛋白质、复杂糖类(例如谷类)、足够新鲜蔬菜(400-500g/d)和水果(100-200g/d)、适量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应避免吃油腻食物和吃过多零食,少食油炸食品,少吃盐;尽量减少吃点心和加餐,控制食欲,七分饱即可。尽量采用煮、煨、炖、烤和微波加热的烹调方法,用少量油炒菜适当减少饮用含糖饮料,养成饮用白水和茶水的习惯。进食应有规律,不暴饮暴食,不要一餐过饱,也不要漏餐。减重膳食构成的基本原则为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如谷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合理的减重膳食应在膳食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减少每日摄入的总热量;既要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又要使热量的摄入低于机体的能量消耗,让身体中的一部分脂肪氧化以供机体能量消耗所需。特别指出:为了减肥而不吃或少食谷类主食的观点和做法是不可取的。限制和减少能量摄入应以减少脂肪为主。适当注意选择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蛋白和豆类)的食物。超重和肥胖症的‚治疗‛应以限制和调配饮食为基础,但只限制饮食而不合并增加体力活动或不采取其它措施时,减重的程度和持续效果均不易达到满意的程度。建议采用中等降低能量的摄入并积极参加体力活动的做法,使体重逐渐缓慢地降低到目标水平。因此,最好使其每天膳食中的热量比原来日常水平减少约1/3,这是达到每周能降低体重0.5公斤的目标的一个重要步骤。(三〉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增加体力活动与适当控制膳食总能量和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相结合,促进能量负平衡,是世界公认的减重良方,即使在用药物减肥情况下,二者仍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措施。提倡采用有氧活动或运动,有氧运动多为动力型的,并有大肌肉群(如股四头肌、肱二头肌等)参与的运动,例如:走路、骑车、爬山、打球、慢跑、跳舞、游泳、划船、滑冰、滑雪及舞蹈等。因为中等或低强度运动可持续的时间长,运动中主要靠燃烧体内脂肪提供能量。没有必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减肥。最后强调一下,减肥没有捷径!!!方法在于控制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重点在于长期坚持。很多朋友都期望短期恢复到所谓的理想体重,其实这不太现实。在短期内过度限食可能见到一些暂时效果,但如果不长期坚持减少膳食中的热量,也不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则很难保证体重保持在已降低的水平。个别的体重甚至会进一步增长,甚至超过减重前的原始水平。减肥反复失败会使反而容易失去信心。但是即使在一年之内比原有体重减少5%−10%也会对健康有极大好处。

发布了文章

甲状腺结节知识小科普

现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变得起来越普遍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们,在做颈部B超时,发现“甲状腺结节”,于是各种紧张和不知所措。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揭开甲状腺结节的神秘面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际连首先,什么是甲状腺结节呢?甲状腺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位于颈前。甲状腺结节正是甲状腺内的一个独立病灶,它可能是良性肿瘤、局灶性甲状腺炎、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囊肿、甲状腺舌管囊肿、单叶甲状腺发育不全导致对侧叶增生、手术后或碘131治疗后甲状腺残余组织的瘢痕和增生等。那么为什么会得甲状腺结节呢?这个跟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增大,长期忿郁恼怒或忧思郁虑及体质因素如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等有关。一般人群通过触诊(用手摸)的检出率为3~7%,而通过B超检查,检出率可高达20~67%,也就是说十个人中就有多达近7个人患有甲状腺结节,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群更为多见。甲状腺结节会有哪些表现呢?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当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见本人相关文章)。当然如果甲状腺结节压迫周围组织,可以表现有声音嘶哑、压气感、呼吸/吞咽困难。(所以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是通过健康体检时做甲状腺B超检查才被发现)甲状腺结节会不会是甲状腺癌?这是甲状腺结节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甲状腺结节的癌变率大约5~15%,并且近年还有增高的趋势。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不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和治疗费用也有显著差异。所以如何评估你的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甲状腺癌受年龄、性别、放射线接触史、家族史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这个估计多数人都不会有);②全身放射治疗史;③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状腺癌;④男性;⑤结节生长迅速;⑥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得排除咽喉炎等引起可能哦);⑦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⑧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⑨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所以如果您是众多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一员,您也可以参考上面的危险因素,自我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接受专业的医生指导很重要哦!发现甲状腺结节后需要做哪些进一步检查呢?1、甲状腺超声检查:无论是触诊怀疑或是经X线、CT、MRI或是PET检查中提示“甲状腺结节”,均应行颈部超声检查。颈部超声可证实“甲状腺结节”是否真的存在,确定结节大小、数量、位置、质地、形状、边界、包膜、钙化、血供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情况,同时评估颈部区域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特点。所以说颈部B超是甲状腺结节患者必行的检查。2、甲状腺功能测定(TSH):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就行甲状腺功能尤其是TSH水平测定,这项检查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结节有无功能或有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并对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有一定的帮助。3、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92%,假阴性率为5%,假阳性率为5%。FNAC的结果可分为五类:取材无法诊断或不满意、良性、不确定、可疑恶性和恶性。简单的说就是穿刺不能绝对确定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所以凡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可考虑FNAC检查。直径﹤1cm的结节不推荐常规行FNAC(特殊情况除外)。4、其他如血清Tg和Ct检查不做为常规推荐。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仅需要定期随访,无需特殊治疗。少数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治疗、放射碘治疗或其他治疗手段。中医学通过疏肝理气、化痰祛瘀等治疗能有效抑制结节进一步增大或缩小结节大小,取得良好疗效。甲状腺结节患者应定期随访:因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不确定性和其较高恶变可能性,所以定期随访对于动态了解结节情况及发现恶变顷向,及时给于干预尤为重要。对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可每隔6~12个月进行随访。对暂未接受治疗的可疑恶性或恶性结节,随访间隔可缩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恶性甲状腺结节中有90%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而多数DTC患者预后良好、死亡率较低,但是约30%的DTC患者术后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2/3发生于术后10年内,有术后复发并有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

发布了文章

中医大夫口中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看过中医的朋友们,对阴、阳肯定不陌生,因为医生经常会说:xx阴虚、xx阳虚、xx火旺。但阴阳具体指什么?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感到疑惑 ,且听我为大家道来: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的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如《老子》说:“万物皆负阴而抱阳“。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际连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灵枢·阴阳系日月》:“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一般地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人体很多部分组成,西医学中分别给他命名为皮肤、肌肉、神经、血管、心肝脾肺肾等,而这在中医学中把它们称之为阴,因为它们是静止的,不动的。而它们的功能活动,比如皮肤的抵御外邪的作用、肌肉的收缩、神经电生理的传导、血管的缩张、心肝脾肺肾的功能活动,在中医学中称之为阳。当然在中医学中,阴阳无限可分。你比如说,心肝脾肺肾,心肺居上(胸腔),属阳,肝脾肾在下(腹腔),属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心有心阴、阴阳,肝有肝阴、肝阳、脾有脾阴、脾阳,肾有肾阳、肾阳……。阴阳是互根互用的阴和阳相互依存,没有阴,是没有阳。就如同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热,就没有寒。如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气血而言,气属于阳,血属于阴,血为血之帅,血为气之舍。没有气,血液就无法推动,也无法固摄在血管之中。没有血,无形之气就无法单独存在。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现象,我们称之为阴阳的互根互用。这种关系若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阳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阴阳是对立制约的阴阳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其结果则是保持着动态平衡,在人体,则称之为“阴平阳秘“,保持着人体正常的健康状态。如果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发生了阴阳某一方面的偏胜或偏衰,即是疾病的形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所谓“物极必反“。阴阳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在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所以说,阴阳只是我们中医学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的认识而已。《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在中医学中,还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或阳来加以概括说明。”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听到中医口中的XX阴虚、XX阳虚的原因了。当然这只是初步诊断,后面还要根据不同的表现,结合脏腑辨证,分别确定是肾阴虚、心阳虚,还是肝肾阴虚,心肝火旺(阳盛),胃热炽盛(阳盛)……。本文由安徽省中医院陈际连医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了文章

内分泌失调这样调!

说到内分泌,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内分泌失调”。那么如果我问你什么是内分泌失调呢?估计你很难给我一个确切的答案。那么在这里我将告诉你真正的答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际连为了适应内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并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人体必须依赖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相互配合和调控,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共同担负起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死、运动、衰老以及病态的生命现象。内分泌系统中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所分泌的各类激素,通过血液传递,作用于机体靶细胞,从而发挥其对细胞的生物作用,这个过程就就叫内分泌。在整个内分泌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以称作是内分泌失调。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机体内环境紊乱,脏腑器官组织细胞功能活动失调,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内分泌过程就好比军队高级指挥中心(内分泌腺体)下达的各种作战命令(各类激素)通过各种途径(血液传递),最终送到下级指挥中心和每个士兵身上(靶细胞),士兵们根据命令内容协同行动(生物效应)。而内分泌失调就相当于从高级指挥中心下达命令到该命令经过传递再到每个执行命令的士兵这个环节中的某一个或多个一环节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命令无法正确执行,内忧外患必接踵而至。所以可想而知,内分泌对人体是何等的重要!上面提到了内分泌里一个关键角色——激素!这个名字想必大家也都不会陌生,很多人都会谈“激素”色变。脑海里蹦出一个又一个铁一般的“事实”:“XX药含有激素不能用”“XX是用激素催熟的”“吃激素会长胖”“胰岛素打过会依赖”……。感觉所谓激素在很多人脑海里就如同毒素一般,避之尤恐不及。我想如果激素也会有感情的话,它一定会很受伤,为何它为人类做了那么多贡献,反过头来还会给人留下如此负面的映像呢?那么我会告诉你,这真的是你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误会了可爱的“激素”了。既然它是人体自身分泌的,如果它是“毒素”的话,那么我们岂不是都早已“中毒”,深受其害?那么如何解释上面好些负面“事实”呢?一句话就够了——不及则病,过犹不及!内分泌系统中的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他们都可以分泌激素,而他们分泌的激素种类各不相同,对人体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简单罗列下包括各种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性激素(睾酮)、胰岛素等等。对人体来说它们不但不是“毒素”,反而不可或缺。比如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会引起糖尿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儿童还可因些导致吊小病;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卵巢功能低下,出现月经失调、不孕、性冷淡;雄性激素分泌减少同样也可以引起性功能减退等。这就是所谓的“不及则病”,就是激素的分泌量达不到我们的正常需要量,从而引起各种疾病。而激素的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过量分泌的话也会带来各种问题,如糖皮质激素过多会引起向心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性功能障碍等;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甲亢;泌乳素过多会引起泌乳、闭经等。所以激素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并不在于激素本身,而在于对激素使用适应证的把握,什么时候需要用,什么时候不需要用;对激素使用量的把握,既不能少也不能过;对激素使用时间的把握,用多长时间,三天一个月还是半年。精确把握激素使用平衡点,避其不利,让其为我所用,使失调的内分泌重新回到新的平衡,机体才能平息内扰外患,重塑健康体魄!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知识答患友问

很多患者朋友刚被确诊时对糖尿病不甚了解,即使是很多老糖友对糖尿病的认识也存在一定误区,现将本人十年临床诊治糖尿病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患友提问汇编在此以飨大众: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际连一、问:什么是糖尿病?答:通俗来说,糖尿病就是以血液中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主的代谢疾病,常与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肥胖等伴发,统称“代谢综合征”,是内分泌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二、问:我为什么会得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总的来说,跟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遗传因素方面,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与自己血缘关系较近者),则本人携带易感基因可能性大。环境因素,诸如年龄增长、病毒感染、化学毒物、饮食因素(“营养过剩”)及活动量减少等都是糖尿病患病因素。三、问:得了糖尿病会有哪些表现?答:糖尿病患者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下降”。另外可有皮肤尤其是外阴瘙痒、乏力、视物模糊。有并发症的患者还可以表现出并发症表现(具体见下面“糖尿病有哪些危害”条)。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上述症状可能不明显,甚至是完全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仅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血糖升高,所以不能以症状的有无和轻重来衡量糖尿病的有无和轻重,一旦血糖升高,就需要治疗,哪怕是毫无症状。四、问:糖尿病会对我有哪些危害?答:由于血液中血糖升高,容易合并感染,如皮肤感染(疖、痈等)、上呼吸道感染(易感冒,咳嗽咳痰咽痛等)、泌尿生殖道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外阴瘙痒)等。严重时可以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呼气有烂苹果味、呼吸深快,甚至昏迷死亡)。由于长时间糖代谢紊乱,可引起眼睛、肾脏、神经以及心血管等多系统的并发症,导致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失明),尿中有蛋白漏出(甚至肾功能异常、晚期可引起毒症)、外周神经感觉异常(手脚麻木、疼痛、烧灼感)、内脏神经损伤(表现为腹胀、腹泄、便秘、尿潴留以及性功能障碍等)。五、问:我到底是哪型糖尿病?答:糖尿病目前分为4弄,分别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5%左右,其次就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细胞绝大部分已被破坏)。妊娠糖尿病即怀孕期间发生的糖耐量异常。六、问:糖尿病可以治愈吗?答:虽然现阶段国内外对糖尿病的研究较为深入,但仍不能完全根治。在现有的医疗水平下,只能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高血糖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特别提醒广大患友,现在很多不法分子,抓住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紧张心理,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各种可能的媒介,慌称其为“xxx糖尿病诊治权威机构”,研发出“xxx产品”,能“彻底治愈糖尿病”“糖尿病再也无需饮食控制”“不用再打胰岛素”“停用所有降糖药”等等“神奇”疗效,请切勿轻信,以免造成财物及健康损失!建议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七、问:得了糖尿病我该怎么办?答:虽然糖尿病的危害比较大,目前又不能完全治愈,但也不必谈“糖”色变。以下是给各位糖友的一些建议:1、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虽然糖尿病目前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生活质量。2、医患配合很重要。糖尿病不同于其他疾病,单靠医生用药治疗就行。糖尿病的治疗强调“五驾马车”,即“患者饮食控制、适当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定期血糖监测及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所以在医生为自己制定药物降糖方案以后,仍需适度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3、定期监测随访。血糖控制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并且随着病程的进展,胰岛功能是动态变化的,血糖也会动态变化。因此定期监测血糖、到医院复诊指导调整用药非常重要。

发布了文章

痘痘那些事儿

痤疮,又名“青春痘、粉刺”。经常听到人们对长有痤疮的人说,“长痘说明你还年青”。那么青春痘是年青人的“专利”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之所以被称之为青春痘,那是因为青少年是痤疮的高发人群,久之便有了“青春痘”一说。实际上有的人的痘痘会持续很久,甚至是到了40岁是才开始长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际连那么为什么青少年会是痘痘的高发人群呢?这就要从痤疮的发病机制来看。痤疮的发病机制有如下几个方面:1.内分泌因素:主要为雄激素,雄激素能促进皮脂腺发育和皮脂的分泌。男性睾丸间质和肾上腺可分泌雄激素,女性的肾上腺和卵巢也分泌雄激素。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是高发人群的问题)。2.毛囊皮脂导管角化异常:游离脂肪酸还使毛囊上部的毛漏斗处角化过程增强,造成导管阻塞,皮脂排出受阻,形成角质栓,即粉刺;并使毛囊皮脂腺内压力增高,使毛囊壁破裂,真皮炎症更加剧,形成痘痘。3.细菌因素: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产生红色隆起皮疹(痘痘)。其他还有一些诸如遗传因素,即家族中多人患有痤疮,并且较一般患者症状更明显。痤疮就是脸上长痘痘吗?其实不全是。痤疮的表现有多种情况,长痘只是其中一种。痤疮好发于额部、两颊、胸背上部(这些部位皮脂分泌较多)。具体分为:粉刺(用力挤压可挤出顶端黑色下部黄白色的脂栓,这是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又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的典型皮损是约1毫米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毛囊开口。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痘痘)。炎性丘疹呈红色,直径1~5毫米不等;脓疱大小一致,其中充满了白色脓液;结节直径大于5毫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囊肿的位置更深,充满了脓液和血液的混合物。这些皮损还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块和窦道等。炎症性皮损消退后常常遗留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皮疹在气候炎热时会更加明显。临床上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3度、4级:1级(轻度):仅有粉刺;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一些炎性丘疹;3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较多的炎性丘疹或脓疱;4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得了痤疮一定得性激素吗?性激素的检查,尤其是了解雄激素的水平,有助于判断雄激素在痤疮形成过程中的所占的作用比例。但有的患者雄激素水平并不高,这可能与皮脂腺对雄激素的反应性增强有关。得了痤疮真的要等青春期过了,才会自己好吗?春期后(25岁左右)大部病人症状逐渐减轻或自行痊愈,严重者则到30岁左右才逐步好转。但也有少数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会持续到40岁左右,或到40左右才发,这种情况称为“成人痤疮”或“晚发性痤疮”。虽然我们说雄激素在痤疮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但也是众多致病因素中的一种。因此,痤疮明显的患者大可不必“坐以待毙”。可以通过干预痤疮发病的其他方面,必要时可使用药物对抗雄激素来来达到缓解或治癒痤疮的目的。痤疮的中医学认识:中医学对痤疮的辩证主要从肺热、肝热和肠道湿热等方面。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肝火旺盛,木火刑金或肺经有热,熏灼皮肤。肺与大肠相表里,肠道湿热壅盛,循经上干于肺,郁与肌肤,火热亦熏灼,气血为之凝滞,形成结肿(痤疮)。怎样快速治愈痤疮呢?1.日常护理我们前面讲到痤疮的形成与导管阻塞,皮脂排出受阻有关,因此每日一到两次温水洗脸,清洁皮肤,油性皮肤可用去油洁面奶洗脸,减少面部油脂堵塞,对痤疮的缓解很有帮助。忌用油脂类、粉类化妆品(粉底、BB霜)和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及霜剂。忌用手挤压或搔抓皮损(一旦形成皮损,日后很难去除)。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人体激素释放有着明显的昼夜节律,如果生活节奏紊乱、睡眠不足或睡觉过迟,进而干扰了体内激素水平,导致雄激素不适当地过多分泌,必然会加重痤疮表现。忌辛辣、油腻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中医学认为痤疮与热邪、湿热有关。辛辣之品性温,多食助热;油腻之品易酿生湿热,多食之助湿热;肺与大肠相表里,肠道腑实不通,热结不去,易上熏肺经,加重痤疮。故均需注意避免。2.痤疮治疗的常用方法1)局部外用药物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剂等。2)口服抗生素首选四环素类,其次为大环内酯类,避免选择常用于治疗系统感染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疗程通常6~12周。3)口服异维A酸用于严重的痤疮,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服,用过本品需停用至少3个月以上方可考虑妊娠(最好6个月)。4)抗雄激素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适用于女性中、重度痤疮患者,伴有雄激素水平过高表现(如多毛、皮脂溢出等)或多囊卵巢综合征。迟发型痤疮及月经期前痤疮显著加重的女性患者也可考虑应用口服避孕药。5)其他对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还可考虑物理治疗,如光动力疗法(PDT)、果酸疗法、激光治疗等。6)中医药治疗。中医学主要从清解肺热、清肝泄火、清利湿热角度治疗,常用药物有:地丁、贝母、黄芩、栀子、桑白皮、麦冬、夏枯草、皂角刺、泽泻、赤白芍、当归、火麻仁、大黄、黄柏等。

发布了文章

你体内的阴阳还好吗?阴阳胜衰,证治各异!

前面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了我们中医大夫口中经常说道的阴阳,在中医学中的概念到底指什么。(查问《中医口中常说的阴阳到底指什么》篇) 今天我将继续跟大家来说说中医大夫怎么通过阴阳来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及治疗疾病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际连正常的人体,是阴阳平衡的,《内经》称之为阴平阳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健康状态。由于感受外邪,或情志失调,或饮食所伤,或房事不节等各种原因,导致阴阳某一方面的偏胜或偏衰,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那么当这种阴阳之间的失调,就会产生疾病,进而出现各种症状:《素问 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 脉要精微论》谓:“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进一步说就是阴阳失调可以出现阴证、阳证、阴虚证和阳虚证等。阴证:常表现为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重踡卧,形寒肢冷,倦怠乏力,语声低微,食欲不振,口淡不渴,大便稀溏腥臭,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阳证:常表现为面色红赤,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洪大、滑实。阴虚证:是指机体阴液亏损,无以制约阳气,阴液的滋润、濡养和生津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热证候。常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两颧潮红、目眩耳鸣,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阳虚证:是指机体阳气不足,无以制阴,阳气的温煦、推动和气化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常表现为面色(日光)白,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踡卧自汗,口淡乏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水肿,舌质淡胖嫩,苔白润,脉迟无力等。所以说当人体阴盛时会表现出一些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比如一些里证、寒证,虚证,称之为阴证。但当人体阳气虚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一些虚寒证候,称之为阳虚证。其与阴证的区别,主要在于虚实,其治疗亦有区别。同样,当人体阳盛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如表证、热证、实证,称为阳证。但当人体阴虚时,阴不配阳,阳相对偏胜,所以也会表现出一些类似于阳证的证候,其于阳证的区别,也在于虚实不同。临床上需要综合望闻问切四诊资料综合判断,方不至有误。辨明阴阳盛衰,治疗主要是通过抑阳滋阴、温阳摄阴、滋阴配阳、温阳益气,借助阴阳消长,从而使阴阳重新恢复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也就是治愈疾病,恢复健康。本文由安徽省中医院陈际连医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了文章

你体内的阴阳还好吗?阴阳胜衰证治各异!

前面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了我们中医大夫口中经常说道的阴阳,在中医学中的概念到底指什么。(查问《中医口中常说的阴阳到底指什么》篇)今天我将继续跟大家来说说中医大夫怎么通过阴阳来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及治疗疾病的。正常的人体,是阴阳平衡的,《内经》称之为阴平阳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健康状态。由于感受外邪,或情志失调,或饮食所伤,或房事不节等各种原因,导致阴阳某一方面的偏胜或偏衰,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那么当这种阴阳之间的失调,就会产生疾病,进而出现各种症状:《素问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脉要精微论》谓:“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进一步说就是阴阳失调可以出现阴证、阳证、阴虚证和阳虚证等。阴证:常表现为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重踡卧,形寒肢冷,倦怠乏力,语声低微,食欲不振,口淡不渴,大便稀溏腥臭,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阳证:常表现为面色红赤,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洪大、滑实。阴虚证:是指机体阴液亏损,无以制约阳气,阴液的滋润、濡养和生津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热证候。常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两颧潮红、目眩耳鸣,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阳虚证:是指机体阳气不足,无以制阴,阳气的温煦、推动和气化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常表现为面色(日光)白,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踡卧自汗,口淡乏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水肿,舌质淡胖嫩,苔白润,脉迟无力等。所以说当人体阴盛时会表现出一些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比如一些里证、寒证,虚证,称之为阴证。但当人体阳气虚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一些虚寒证候,称之为阳虚证。其与阴证的区别,主要在于虚实,其治疗亦有区别。同样,当人体阳盛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如表证、热证、实证,称为阳证。但当人体阴虚时,阴不配阳,阳相对偏胜,所以也会表现出一些类似于阳证的证候,其于阳证的区别,也在于虚实不同。临床上需要综合望闻问切四诊资料综合判断,方不至有误。辨明阴阳盛衰,治疗主要是通过抑阳滋阴、温阳摄阴、滋阴配阳、温阳益气,借助阴阳消长,从而使阴阳重新恢复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也就是治愈疾病,恢复健康。本文由安徽省中医院陈际连医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搜索《陈际连健康讲堂》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发布了文章

中医大夫口中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看过中医的朋友们,对阴、阳肯定不陌生,因为医生经常会说:xx阴虚、xx阳虚、xx火旺。但阴阳具体指什么?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感到疑惑,且听我为大家道来: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的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如《老子》说:“万物皆负阴而抱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灵枢•阴阳系日月》:“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一般地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人体很多部分组成,西医学中分别给他命名为皮肤、肌肉、神经、血管、心肝脾肺肾等,而这在中医学中把它们称之为阴,因为它们是静止的,不动的。而它们的功能活动,比如皮肤的抵御外邪的作用、肌肉的收缩、神经电生理的传导、血管的缩张、心肝脾肺肾的功能活动,在中医学中称之为阳。当然在中医学中,阴阳无限可分。你比如说,心肝脾肺肾,心肺居上(胸腔),属阳,肝脾肾在下(腹腔),属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心有心阴、阴阳,肝有肝阴、肝阳、脾有脾阴、脾阳,肾有肾阳、肾阳……。阴阳是互根互用的阴和阳相互依存,没有阴,是没有阳。就如同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热,就没有寒。如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气血而言,气属于阳,血属于阴,血为血之帅,血为气之舍。没有气,血液就无法推动,也无法固摄在血管之中。没有血,无形之气就无法单独存在。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现象,我们称之为阴阳的互根互用。这种关系若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阳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阴阳是对立制约的阴阳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其结果则是保持着动态平衡,在人体,则称之为“阴平阳秘“,保持着人体正常的健康状态。如果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发生了阴阳某一方面的偏胜或偏衰,即是疾病的形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所谓“物极必反“。阴阳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在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所以说,阴阳只是我们中医学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的认识而已。《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在中医学中,还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或阳来加以概括说明。”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听到中医口中的XX阴虚、XX阳虚的原因了。当然这只是初步诊断,后面还要根据不同的表现,结合脏腑辨证,分别确定是肾阴虚、心阳虚,还是肝肾阴虚,心肝火旺(阳盛),胃热炽盛(阳盛)……。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陈际连健康讲堂》收看。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