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931579

李涛

乌镇互联网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山东省十佳青年医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每周三齐鲁医院肝胆外科全天门诊。擅长肝胆,胰腺,脾脏相关疾病的外科手术。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肝癌
noma
胆囊结石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发布了文章

最新医学研究发现预测肝癌手术切除以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新指...

最新一期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IF:5.6)发表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副主任医师的临床研究论文。李涛副主任医师针对新发现的癌基因TMPRSS4进一步研究其在肝癌侵袭,转移及复发中的作用,发现TMPRSS4通过激活Raf/MEK/ERK1/2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从而促进肝癌的复发转移。李涛副主任医师结合手术切除的398例肝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发现TMPRSS4高表达的肝癌患者肿瘤侵袭性强,患者术后容易发生早期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因此对于TMPRSS4阳性表达的肝癌患者术后应加强密切随访并采取相应的辅助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转移,提高肝癌患者的预后。该研究为判断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Sci Rep.2015 Jul 20;5:12366. doi: 10.1038/srep12366.TMPRSS4 facilitate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s a predictive marker for po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Li TAuthor informationAbstractTMPRSS4 (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 is up-regulated in a broad spectrum of cancer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TMPRSS4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oun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TMPRSS4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invasion, migration, adhesion and metastasis of HCC. Further more, TMPRSS4 induced EMT of HCC, which was mediated via snail and slug as a result of Raf/MEK/ERK1/2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of ERK1/2 activation by its inhibitor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cell invasion and reversion of EMT. In addit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TMPRSS4 remarkably suppressed the expression of RECK, an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drastically induced tumor angiogenesis and growth. More important, in clinical HCC specimens, TMPRSS4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umor staging and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E-cadherin and RECKS expression. Expression of TMPRSS4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CC progression and i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postoperative worse survival and recurrence. In conclusion, TMPRSS4 functions as a positive regulator of Raf/MEK/ERK1/2 pathway and promotes HCC progression by inducing EMT and angiogenesis. The increase of TMPRSS4 expression may be a key event for HCC progression and may be regarded as a potential prognostic marker for HCC.PMID:26190376[PubMed - in process]PMCID:PMC4507176

发布了文章

肝癌复发以后如何治疗

透明细胞型肝癌术后复发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发布了文章

胆囊结石的严重并发症

美国外科杂志Surgery发表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李涛副主任医师的关于胆囊结石罕见并发症的文章。李涛医生报道国际上第一例罕见的由于胆囊结石所导致的输尿管压迫和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腹腔镜胆囊切除后解除了肾盂输尿管所受的压迫狭窄。对于胆囊结石的患者来说,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胆囊充满结石有可能压迫同侧的输尿管,引起输尿管的炎症,狭窄,严重者可导致胆囊输尿管瘘以及严重的泌尿系感染,甚至肾功能衰竭。因此对于胆囊结石的患者应当给与足够的重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Surgery.2012 May;151(5):764-5.Anunusualcauseofunilateralurinary tractobstruction.Li T,Sun BZ,Zhi XT,Qu SF,Dong ZR,Hu SY.Source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Qilu Hospital,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China.PMID:22645738[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发布了文章

哪些肝癌患者术后容易复发转移

透明细胞型肝癌术后早期及晚期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发布了文章

全省医疗机构17名专家入选2016年山东省泰山学者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16/10/26/art_285_11161.html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时间:2016-10-26 13:38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和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名单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179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委、省政府确定,10人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79人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全省医疗机构共有17名医学专家入选,现将名单公布如下: 王 欣 山东省立医院 李 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徐 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文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 迪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魏福兰 山东省口腔医院  秦莹莹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  刘英超 山东省立医院  徐 潮 山东省立医院  郭晓波 山东省立医院  完 强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赵 维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孟 雪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王 林 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牛海涛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谭梦姗 青岛市市立医院  郁金泰 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0月24日(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各民主党派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0月24日印发

发布了文章

带你解密胆囊息肉——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教授...

6问6答带你解密胆囊息肉——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教授(转载-家庭健康杂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原创 2017-12-20 赵国妮 家庭健康杂志本刊记者 赵国妮专家简介李涛  医学博士,外科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教授。山东省十佳青年医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手术学组副组长。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获2014年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SCI杂志发表文章32篇,累积影响因子200分。长期从事普外肝胆、胰腺、脾脏、胃肠疾病的外科治疗,具有丰富的外科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的根治手术及综合治疗,以及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脾功能亢进等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也越来越常态化,而体检单上的一些专业名词却让不懂内情的大众惶恐不安,比如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看到“病变”字样,就下意识地把它与“癌变”直接关联起来。那它们之间有关联吗?患了胆囊息肉后是不是必须“一刀切”?胆囊切除后会不会有很多的不良反应?带着读者的这一系列疑问,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的李涛教授。接受记者采访前,李涛教授刚从手术台上下来,他穿着手术服,边摘口罩边跟记者打招呼,带着满脸的微笑和歉意。落座之后,李涛教授跟记者解释说,之所以接受采访,是因为门诊上确实有太多的患者对胆囊息肉有着错误的认知和片面的了解,希望通过科普介绍,可以让更多的人真正熟知这个疾病,同时也希望那些患有此病的患者能够选择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李涛教授的谦和与修养,让记者肃然起敬,这时候,记者已然忘记了他的各种身份:山东省十佳青年医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只看到他那份执着医学、关爱患者的医者之心。随后,李教授对记者的各种疑问给出了详实的解答和辨析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不代表癌变Q在检查报告中频频出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是癌变的意思吗?A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医学形态学描述,泛指胆囊壁向囊腔内突起的病变,其形态表现为局限性隆起,可为单个或多个。以前说胆囊息肉,大家都会认为是良性的,在认识上有所偏颇,而胆囊息肉样病变则是胆囊息肉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说法,病变会有良性和恶性的区分,所以病变并不代表癌变。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样增生和腺瘤性息肉等类型,其中,胆固醇息肉是胆囊黏膜表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炎性息肉是胆囊黏膜的增生,多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这两种为良性病变,并不会发生恶变。胆囊腺肌样增生是胆囊壁腺体和肌层的增生性病变。胆囊腺瘤性息肉是胆囊黏膜上皮的乳头状增生或结节状幽门腺增生,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这两种病变需要小心应对,因为有恶变的可能。并没有胆囊息肉自愈之说Q胆囊息肉能够自愈吗?A临床上并没有胆囊息肉自愈这个说法。如果息肉是胆固醇性质的,因为胆固醇息肉是胆囊黏膜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有的时候会随着身体的晃动或者胆汁的流动脱落下来,随着胆汁流出胆囊,所以有的患者在做B超的时候,这次看到有胆囊息肉但隔段时间再查,就发现没有了,这并不是自愈,而极有可能是脱落了,被排出胆囊了。胆囊切除并不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Q切除胆囊后会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吗?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此问题的解答,都比较模糊。A很多的患者来就诊前都会在网络上查询相关知识,经常会有患者对此问题有疑问,之前的结论也多是模棱两可,只是说有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开展,目前并没有任何的数据支持此结论,所以目前来看,胆囊的切除对结直肠癌的患病率并没有什么影响。保与切的选择Q很多患者比较纠结的问题是:到底应该选择保胆切除息肉还是直接切除胆囊?A国际上,并没有保不保胆这一争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但无论是保胆切除息肉还是胆囊切除,目前的手术技术都能够很好完成,重点在于有没有必要保胆。胆囊切除比较一劳永逸,能从根源上杜绝后续问题的出现,而保胆手术则有复发的可能性,有可能需要再一次的手术治疗。另外,保胆手术的适应证要求更为严格,首先息肉的性质必须是良性的,其次胆管的远端没有梗阻,因为保胆手术需要在胆囊上做一个小切口,从切口处取出息肉,然后缝合,如果胆管的远端有梗阻,那么堵在胆囊内的胆汁极有可能从切口这个薄弱处“冲破、流出”,所以,如果确实需要做保胆手术,术前的检查会更为严格。

发布了文章

肝癌的辅助治疗

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系列子刊Cancer Gene Therapy 发表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李涛副教授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合作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小剂量阿斯匹林可以显著提高干扰素-α对肝细胞肝癌的促进凋亡及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激活JAK1/STAT1通路实现的。该研究对于减少肝癌对干扰素-α的耐药性,提高干扰素-α对肝癌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为临床提高肝癌的疗效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Cancer Gene Ther.2013 Jun;20(6):366-74. doi: 10.1038/cgt.2013.29. Epub 2013 May 24.AspirinenhancesIFN-α-inducedgrowthinhibitionandapoptosis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viaJAK1/STAT1 pathway.Li T,Dong ZR,Guo ZY,Wang CH,Tang ZY,Qu SF,Chen ZT,Li XW,Zhi XT.Source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Qilu Hospital,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China.AbstractSTAT1 has a key role in exerting the antiproliferative and proapoptotic effects of interferon (IFN)-α on tumors, and its defects in 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IFN-α resistance. In this study we want to investigate whetheraspirincan improve the antitumor efficiency of IFN-α on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STAT1. We found thataspirinnot only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FN-α-induced antiproliferation andapoptosisof HCC in vitro study but also enhanced tumorgrowthinhibitionin nude mice. Although IFN-α alon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hosphorylation of both STAT1 and STAT3,aspirinonly prompted the IFN-α-in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STAT1. Further study revealed thataspirin-prompted phosphorylation of STAT1 was activated through phosphorylation ofJAK1. Furthermore,aspirin-activated STAT1 upregulated the transcription of proapoptotic IFN-stimulated gene (ISG) of X-linked inhibitor ofapoptosis-associated factor-1 and downregulated the transcription of antiapoptotic ISG of G1P3, which in turn promoted the expression of Bax and activation of caspase-9 and caspase-3, thereby sensitizing HCC cells to IFN-α-inducedapoptosis. Taken together, our findings suggest a novel strategy of usingaspirinto overcome tumor resistance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FN-α in HCC treatment through activating STAT1 gene, and hav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future IFN-α protein and gene therapy.PMID:23703473[PubMed - in process]


发布了文章

胆囊疾病该如何治

NEJM 综述:胆囊疾病该如何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 NEJM) 是美国麻省总医院创立临床医学期刊, 是目前全球最顶级最权威(没有之一)的临床杂志, 其介绍的各种治疗方案往往成为全球医疗界的行业指南. 值得中国人深思的是,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医疗水平比中国先进得多,但是对于胆囊疾病却不建议保胆手术, 目前国内过渡炒作保胆手术,作为吸引眼球的噱头,但是保胆手术本身并不复杂,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并不采用呢?保胆手术的远期疗效目前并未明确, 过渡炒作保胆对病人是否负责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下面看看世界最权威的医学杂志推荐的胆囊疾病治疗措施对于胆囊疾病,胆囊切除术是较为完善且使用率很高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本着安全和侵袭性小的原则,胆囊疾病的治疗方式在不断发展与变革。无论是外科手术、内镜治疗,抑或是经皮胆囊造口,医生应该根据患者自身条件以及疾病情况来综合判断,审慎选择。来自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 Baron 医学博士等就胆囊疾病的一些治疗方式进行了综述,相关文章发表于 2015 年 7 月的 NEJM 上,现为大家翻译介绍如下。胆囊疾病的外科治疗1.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以及轻中度急性胆囊炎的标准术式。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相比保守治疗后延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花费。腹腔镜治疗不良反应少,但胆道损伤发生率高。当病变部位出现炎症时,治疗的难度会更大。为了减少对病人的创伤,腹腔镜的方式在不断改变(图 1)。其中一种为单孔腹腔镜,其用一经脐大孔来替代原来的四孔。这种方式理论上可以提高美观程度,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减少伤口相关的不良反应,但是疝和胆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另一种为小孔腹腔镜,其术后美观程度较高。图 1. 传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孔洞的位置及大小但是,无论是单孔、小孔还是由机器人协助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由于技术条件、手术花费等限制因素,均未能广泛开展。2. NOTES(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 使用内镜经人体天然的腔道,如胃、阴道等进行手术,不会在体表留下疤痕(图 2)。图 2. NOTES 经胃、阴道和直肠的操作入路相比腹腔镜,其主要的优势为腹壁无伤口。虽然 NOTES 术后更加美观,恢复时间更短并且疼痛更轻,但其总体治疗效果与腹腔镜无差异,性功能不受影响。由于 NOTES 技术难度大,器械要求高,因而开展受到限制。经皮胆囊造口术经皮胆囊造口术是指在超声或者 CT 的指引下,于胆囊造口,随后在导丝引导下放置猪尾状导管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对 90% 的急性胆囊炎有效,特别适用于禁忌腹腔镜手术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 25%。置管后几周内,如果导管发生移位,容易引起腹膜炎。导管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影响患者生活。当窦道形成(一般需要 3-6 周)、胆囊炎症消退,特别是胆囊管畅通、无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残留时,可以将导管拔除。经口内镜下胆囊引流内镜下胆囊引流可以通过经十二指肠乳头途径(ERCP 引导下通过 Vater 壶腹)或透壁途径(EUS 引导下直接进入临近的胃肠道)来实现,其与经皮胆囊造口术在技术方面有所差异。当经皮引流无法实现时,内镜下引流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法。1. 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是在 ERCP 的引导下,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将套管插入胆管中,随后,导丝通过胆囊管进入胆囊,猪尾支架的一端在胆囊内展开,另一端连接一鼻胆管或留在十二指肠内引流(图 3)。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率达 90%,包括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另外,其有利于经皮胆囊造口术引流管的拔除。对于不适合经皮引流和手术,特别是有肝病、腹水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不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则出血的风险很低。但该治疗方法由于技术难度较大,胆道解剖特点较为特殊,因此运用受到限制。图 3. 经口内镜下胆囊引流。图中显示了经十二指肠乳头途径(transpapillary drainage)和透壁途径(transmural drainage)2. 胆囊透壁引流经皮胆囊造口术最新的替代治疗为 EUS 引导下行胆囊透壁引流,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内镜医生在不损伤血管的情况下把针送入胆囊,接着,将导丝送进胆囊,近下来就可以利用导丝进行经鼻胆汁引流或者安置透壁引流支架(图 3)。该方法对于 95% 以上不适合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有效,但只能在有经验的外科中心进行。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内镜下透壁引流作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之前的治疗,其效果与经皮胆囊造口术相似,但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一份包含 63 名不适合手术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放置 10 mm 可以自涨式金属支架成功率很高,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 6%。共评估了 56 名患者的长期情况,54 名患者未复发急性胆囊炎(随访中位数为 275 天),金属支架开放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 190 天。另一份包含 30 名不适合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使用腔并列支架治疗,操作成功率为 90%,临床有效率 96%,由于支架堵塞,有 7% 的患者胆囊炎复发。透壁引流其不良反应包括穿孔、出血和腹膜内胆漏。成功放置支架后的引流减少较为少见,因为所使用的支架尽管尚未由 FDA 批准专用于胆囊引流,但其设计自涨式,镀膜,腔并列的支架可有效减少管腔阻塞。这种支架内径分别为 10 mm 和 15 mm,可以允许内镜进入进行胆囊减压及取石。这种新型胆囊经壁治疗方法还存在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何时取下透壁支架较为合适,或者是在需要取下支架的时候,采用何种方式取下。还有,胆囊透壁引流是应该和胃还是和十二指肠相连,相连后接下来进行何种外科治疗策略。都是下一步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总结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疾病,必须要综合考虑疾病严重程度、患者健康状况以及当地医疗条件,以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图 4)。图 4. 胆囊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

发布了文章

经锁骨上斜切口路径甲状腺手术

"经锁骨上斜切口路径甲状腺手术”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9年新技术评比三等奖

发布了文章

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意想不到的上消化道出血,命都快没了——案例报道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涛教授作为通讯作者报道了 1 例因胃孤立性纤维瘤导致的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文章发表在近期的美国 Gastroenterology 杂志上。Gastroenterology是美国胃肠病学会官方杂志,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消化系统疾病杂志,2016年最新影响因子高达18.2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患者男,56岁,因“短暂意识丧失”送入急诊。头晕、黑便两周,否认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抗凝剂使用史。入院时,面色苍白,心动过速(110 bpm)。体格检查:结膜苍白,腹胀,但无压痛或明显腹部肿块。实验室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除了贫血(血红蛋白 46 g/L;红细胞压积 14.5%),其他都正常。液体复苏后,CT检查:低密度肿块,起源于胃(A);动脉期轻微增强(B)。内镜:肿块突出到胃底(C)。对患者行腹腔镜和内镜下胃楔形切除术。病理检查:灰色肿块,大小3 × 4.5 cm,有局灶性溃疡和出血区域。组织学检查:可见梭形细胞,每50高倍视野下可见<5个核分裂(D)。未检测到KIT基因外显子9、11、13、17突变,也没有检测到PDGFRA外显子12和18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查(E):Bcl-2、vimentin、CD34、CD99染色强阳性,S100、Dog-1、desmin、CD117、ALK阴性,Ki-67标记指数为4%。患者诊断为:良性孤立性纤维瘤(SFT)。患者术后恢复可,出院后3个月随访,没有发现复发。孤立性纤维瘤临床上相对少见,以往认为是间皮瘤的一个类型,然而近年来根据其分化来源,加之许多非间质性部位的报道,现已一致认为为间质原性肿瘤,起源于树突状间质细胞。在临床表现上,常是无症状的,多见于中年人,没有明显性别差异,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肿块。随着肿瘤的增大会出现相应部位的压迫症状,如咳嗽、疼痛、呼吸困难、肺性骨关节病等,少数情况下可引起副瘤综合征,如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而出现低血糖等。本案例则是良性孤立性纤维瘤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报道。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原始出处:Tian-gang Xiang,Guo-Xing Liu,Tao Li.An Unusual Cause of Life-Threaten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astroenterology.September 2016Volume 151, Issue 3, Pages 400–402


发布了文章

胆管肿瘤的治疗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是一种少见的可分泌黏液的胆管系统肿瘤,多发于肝内胆管,肝外胆管的较罕见。由于 IPN-B 常分泌黏液阻塞胆管,常表现为右上腹痛、胆管炎及梗阻性黄疸等症状。近日,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的李涛教授报道了 1 例患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腹部肿块,究其病因,竟为 IPN-B,文章发表在近期的美国 Gastroenterology 杂志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http://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16)30106-8/fulltextGastroenterology是美国胃肠病学会官方杂志,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消化系统疾病杂志,2016年最新影响因子高达18.2分。病例介绍患者为 66 岁老年女性,因常规体查发现腹部肿块入院。患者既往无腹部创伤、肝硬化、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史及腹痛、黄疸、胆管炎病史。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腹轻压痛。血常规、肝功能以及肿瘤标志物(CA19-9、AFP 及 CEA)均为正常水平。腹部 CT 结果:发现一大小约 5×6 cm 的囊性肿块,密度不均匀,动脉期囊壁有轻度强化(图 1A),肿块可能与胆总管相通(图 1B,箭头)。随后对患者行剖腹探查术,并将肿瘤完全切除,连续对患者随访三年后未见复发。图 1 IPN-B 腹部 CT 影像;A 示大小约 5x6 cm 的囊性肿块,密度不均匀,动脉期有轻度强化;B 示囊性肿块与胆总管可能相通诊断该患者的诊断为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病例分析在对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术时,可见肝右管处有一边界清楚的囊性肿块,该肿块与胆总管相通;胆囊受压迫,被挤至一边。随后切除病变并进行肝管空肠吻合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病变局限于右肝管壁,未累及邻近肝脏;囊内容物为黏液,伴囊内出血,且囊壁内衬柔软质脆的乳头状肿瘤,伴有局灶性结节性质硬区域。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胆管上皮在胆管内呈乳头状生长,核心为纤维血管束结构,支持 IPN-B 的诊断。IPN-B 是一种囊性病变,其内衬有胆管样、黏蛋白状或嗜酸性上皮的乳头状结构,且不含卵巢样间质结构。作为一种新近确定的疾病实体,IPN-B 在既往的文献中有多种称谓,诸如胆管乳头状瘤病、黏蛋白高分泌型胆管癌等。2010 年,WHO 分类系统建议将其命名为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此外,因 IPN-B 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惊人地相似,故将前者认为是后者的胆管型。在过去,研究者认为 IPN-B 代表着一种疾病谱,包括从良性到恶性的一系列疾病(慢性炎症、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IPN-B 常伴发肝内胆管结石、肝吸虫病、慢性增生性胆管炎,故常认为后者与前者的发生相关。IPN-B 伴有黏液分泌或肝内胆管结石可以导致胆管堵塞,故常表现为右季肋部疼痛、胆管炎以及梗阻性黄疸等症状。然而,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和粘蛋白分泌的发现率小于 50%,故有时需通过胆管内窥镜检查进一步确定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特点,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现在认为 IPN-B 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癌前病变,有多种亚型。尽管 IPN-B 肿瘤细胞的类型可能影响肿瘤的生长类型和患者预后,但手术切除仍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在完全切除肿瘤后,患者可以获得较长的存活时间。若无手术指证,常采取辅助治疗或保守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如胆管内放疗和胆汁引流等。IPN-B 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罕见胆管肿瘤,但通过手术完全切除后可以长期存活,故在临床实践遇到肝脏囊性肿瘤时应当考虑到 IPN-B 的可能,以便及时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发布了文章

李涛论文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刊发

【本站讯】 5月26日,在刚刚出版的最新一期《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刊发了我院普外科肝胆病区张宗利教授、姜润德和李涛副教授共同完成的关于手术切除巨大肝脏原发性骨肉瘤的论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 李涛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骨肉瘤通常起源于骨骼系统,骨外骨肉瘤较为罕见,而肝脏原发性骨肉瘤则极为罕见。肝脏原发性骨肉瘤往往肿瘤巨大,侵袭性强,容易转移,手术切除难度极大,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英文文献报道手术切除肝脏原发性骨肉瘤仅有7例,而我院普外科报道此例是全球范围内英文报道的中国切除的第一例,切除肿瘤大小约30×20×20cm,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11天出院。该报道为复杂肝脏肿瘤的手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丰富了肝脏恶性肿瘤的病理分型,有助于肝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Gastroenterology》杂志是美国胃肠病学会会刊,是消化系统疾病领域世界排名第一的杂志,其最新SCI影响因子16.72。http://www.qiluhospital.com/site2/xwdt/yydt/06/179655.shtml

发布了文章

胆囊有病变还是早切为妙

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确有必要转给您身边的胆结石患者看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中秋节前的最后一个周五,半天的特需门诊看下来,我心情沉痛如鲠在喉,只想大声疾呼。因为——三个胆结石病人,全部发生了癌变,而且都有转移,已然没有了手术切除的机会!身为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今天特别想和诸位聊聊胆结石。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这个话题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胆结石和胆囊癌是什么关系?第二,保胆手术和胆囊切除孰利孰弊?先从胆结石的病因说起。眼下,国人胆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主要是生活条件的改善,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的大量摄入。当然还有居住环境、体重指数、脂肪肝病史、糖尿病史、胆囊疾病家族史、性别等因素也与胆囊结石有关。有一组数据或可佐证:在我国新疆克拉玛依地区,18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15%。这与当地的饮食结构以牛羊肉为主,密切相关。胆结石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是胆色素型结石(胆固醇含量<30%),一种是胆固醇型结石(胆固醇含量>70%),还有就是混合型结石(胆固醇含量介于二者之间)。现在回答第一个问题——胆结石和胆囊癌到底是什么关系?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胆囊癌合并结石的比例在80-100%,从结石角度上看,胆囊结石的患者中有1.5-6.3%发生胆囊癌。在临床上,每切除100个胆囊,就会发现1例胆囊癌。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一般来说,胆囊结石越大发生胆囊癌的几率越高,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比直径在1厘米以下者,其胆囊癌的危险性增大10.1倍,胆囊结石大于1厘米的患胆囊癌的几率是没有胆囊结石者的29.9倍。胆囊癌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恶性肿瘤,我认为其恶性程度甚至超过了胰腺癌和肝癌。这类肿瘤的发展进程极快,临床上除了切除胆囊后意外发现胆囊癌,早期很难发现;等到发现,基本就是中晚期。有一句话叫“肝胆相照”,形容的是肝胆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导致靠近肝门位置的胆囊癌,非常容易侵犯到肝脏和周围的淋巴结,非常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这样也就导致中晚期胆囊癌的手术切除率很低。插一句,我前面几天有两台胆囊癌手术,两台都是把肚子切开后马上就缝上了。为什么呢,因为打开腹腔一看,肿瘤转移的到处都是,实在没办法动刀了。而除了手术以外,化疗、放疗等其他治疗方式对胆囊癌几乎无效。从生存率来讲,中晚期胆囊癌基本没有活过5年的。所以,胆囊癌的发病率和死忙率基本一致,发现一个死一个,发现两个死一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胆囊癌现阶段是不能治疗,只能预防为主。那怎么预防呢?我的观点是一旦发现胆囊病变,还是先切除为妙!因为胆囊癌的发生,恰恰是有迹可循的——主要是胆囊结石,腺瘤息肉。尽管这类良性病变发生癌变的总体几率很低,但如前文所说,一旦发展成胆囊癌,死忙率极高。这样就讲到了第二个问题,保胆手术和胆囊切除孰利孰弊?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三甲医院基本不做保胆手术,只做胆囊切除。想过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胆囊这个器官在人体结构中,已经基本退化为一个储存胆汁的仓库,而且这个仓库也不是很重要。打个比方,狮子、老虎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抓一个大的猎物,需要大量的胆汁去消化,平时这些胆汁都储存在胆囊中,对于它们来说,胆囊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每天都在不停的吃,肝脏本来就在不停的分泌胆汁,还要胆囊这个仓库有什么意义呢?特别是对于有病变的胆囊来说,切除对于人体是没有大碍的。我的临床生涯中,诊断过数千例胆囊癌,其中甚至有我本人的同学、亲戚。他们不听劝告,数年后转化为胆囊癌。在术中会诊,诊断为晚期胆囊癌,仅仅活了3个月就走掉了。这都是以无数条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血的教训。用俗话来说,如果因为胆囊的良性疾病,譬如胆囊结石、腺瘤、腺肌瘤病等,没有及时治疗而发展成为胆囊癌,失去生命和车祸死亡一样冤枉!目前,导致胆结石患者纠结于是否手术,大体有以下个误区。其一,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是不能轻易摘除的。其二,有传言说胆囊切除之后,容易引发结肠癌。我认为这是毫无依据的,大肠癌的发病原因和胆结石类似,主要也是饮食结构的改变。其三,教科书上说,胆囊息肉只要不超过1公分,就不需要开。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癌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之后,再来开这个刀呢?而且,有研究表明,对肿瘤来说息肉大小并不是安全的排除指标,直径小于10毫米的息肉仍有可能为恶性!综上所述,我认为胆结石患者如果能坚持定期随访复查,那么是可以等到一定阶段再去手术切除;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建议还是早开早了事。

发布了文章

女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预后及风险分析

美国外科权威杂志Surgery在线发表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李涛副主任医师的关于女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的文章。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女性患乙肝及肝癌的风险较男性低,但是近年来随着女性生活习惯的改变,女性患肝癌的比例增加并且预后也较差。此研究系统探索了手术切除的459例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年龄及雌激素水平对手术切除后的预后及复发的危险因子的影响,发现尽管女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预后显著优于男性肝癌患者,女性肝癌患者肿瘤较小,血管侵犯较少,肝内播散较少,但是雌激素仅对早期女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有提高作用,而对晚期女性肝癌患者的作用不明显。尽管女性肝癌患者AFP升高的比例较高,但是女性肝癌患者AFP的水平并不能反映患者的预后。血管侵犯和GGT水平是女性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而AFP和GGT水平是女性肝癌患者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这些创新性的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及判断其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李涛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utcome, and risk factors for early and late intrahepatic recurrence of female patients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Tao Li, MD DOI: http://dx.doi.org/10.1016/j.surg.2014.04.008BackgroundThere have been progressive increases in both the incidence and death rates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Our objectiv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HCC.Methods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59 consecutive female and 2,936 male patients with HCC who underwent curative resection. Multivariate competing risks analyses with Bonferroni correct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ResultsFemale patients had a better overall survival rate (P = .001) than male patients, but a survival benefit was only observed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tumor-node-metastasis stage I diseases compared with male patients of the same stage (P = .023). Female patients less often had multiple tumors, vascular invasion, and larger tumors. Although female patients had a greater prevalence of increased serum alpha-fetoprotein (AFP), AFP and tumor number ha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nly for male but not for female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in female patients was not different than male patients (P = .130). Vascular invasion and serum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level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early recurrence of female patients, whereas AFP and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level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late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treatment for recurrence, female patients still had a better overall survival than male patients (P = .025).ConclusionFemale patients had a less invasive tumor phenotype and different prognostic factors from male patients. AFP had no prognostic value in female patients. Estrogen may have a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early- but not late-stage HCC. Female patients have a better outcome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recurrent HCC.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