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62665

俞丽云

乌镇互联网医院

头痛、头晕、面肌痉挛、脑梗塞、脑血管病、痴呆、癫痫、肌肉萎缩、植物神经系统疾病、重症肌无力、眩晕症。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痴呆
面肌痉挛
偏瘫
癫痫
高血压
糖尿病

发布了文章

手脚麻木竟是脑梗溶栓20分钟迅速“止损”

“早上起来就觉得身体不大对劲,手脚发麻。吃完早饭了还是整个人不舒服,就来附近的德济医院看看是怎么回事。现在想想,幸亏来得及时,不然这会估计都说不了话了。”  10月9日8点50分,记者在急诊室听李清(化名)讲述了自己的“清晨惊魂”。  手脚麻木,一查竟是脑梗  李清今年60岁,刚刚退休。据他自己说,平时就喜欢喝点小酒抽抽烟,没有三高,身体也挺好,但病发得却很突然。  早上6点半,李清起床后就感到手脚麻木,用不上力气,就没像往常一样晨练。等到吃完早饭,李清的症状仍然没有缓解,这让他心里打起了鼓,“当时就往坏处想了,怕是脑子出了问题,就赶紧到医院来”。  8点,德济医院急诊接诊的第一位患者就是李清。此时的李清已经难以起身,无法行动。经过问诊,脑卒中中心主任杨洪杰教授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李清的状况应“考虑急性脑梗可能”,需迅速进行溶栓。杨教授带领团队迅速启动脑卒中急救通道,亲自用轮椅将其快速送至影像科完善头颅CT及MRI等检查。拍片确认李清是“脑梗”后,杨教授当即给予rt-PA溶栓治疗。凭借医护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默契配合,从李清就诊到溶栓用药治疗打通阻塞血管,整个脑卒中急救过程不到20分钟,脑梗警报就解除了,并未出现任何脑梗后遗症。  (杨洪杰教授在检查李清的恢复情况)  溶栓过程非常顺利,在用药15分钟后,李清的肌力就恢复了5级,身体感觉良好。“溶栓后会安排他住院观察,并综合治疗排除其它血管的潜在风险。当然,后期的防治也很重要,出院后一定要戒酒戒烟!”杨教授在床边叮嘱道。  家有先例,注意“黄金三小时”  李清告诉记者:“我姐前几年就是脑梗,她身体不舒服在家躺了几天才去医院,一查是脑梗,因为医治过晚瘫痪了。之前听说是要把握救治‘黄金3小时’,所以我早上觉得可能是脑梗就到医院来了,还好没有拖延。”  (在急诊做静脉溶栓治疗的李清)  杨教授表示,对于李清这样有脑梗塞家族史的,属于高危人群,他们得脑梗塞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其他人,而且半年之内复发的概率很大,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幸亏杨教授经验丰富,能这么快救过来还没有后遗症真是万幸”,李清的老伴在床边还没从惊吓中缓过来。  上海德济医院脑卒中急救中心全年24小时开放,融合急诊、神经内外科、ICU、检验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网路,“一站式”综合诊疗,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甚至创过15分钟内完成静脉溶栓的纪录。脑梗作为突发性急症,也是一个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应尽量在发病3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每延误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头痛、黑矇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可等闲视之。

发布了文章

神奇的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可能很多人听说过,但是究竟这是种什么病呢?今天通过一个案例带大家了解一下。  患者乔某,男性,19岁,因“双手活动时抖动10年余”入院。  患者10岁开始发现双手活动时抖动,活动停止后,抖动消失。双手抖动时无头晕、头疼,无下肢乏力及抖动。从发现到今年六月未就诊治疗。今年六月高中毕业后找工作,在干活时双手发抖,对工作影响大,遂入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MR:双侧枕叶、顶叶、额叶白质、胼胝体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脑白质病变,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不排除。  患者的父母为给孩子明确诊断,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我院求诊。  入院后我们的专家教授详细的询问病史并进行查体。  入院查体:理解力、记忆力尚可,颅神经阴性,四肢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左侧踝阵挛阳性,右侧踝反射(+++),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侧病理征(-),左侧指鼻试验不稳,右侧指鼻试验稳准,双侧跟膝胫试验稳准,闭目难立征(-),脑膜刺激征(-)。  在完善检查时发现头颅MR平扫+DWI:双侧顶枕叶及侧脑室体部旁白质区异常信号(主要分布于脑室旁白质区)  串联质谱提示高苯丙氨酸血症。  追问患者家属病史诉:患者从小毛发偏黄,小便有鼠尿味。  进一步完善基因检查:  至此该患者苯丙酮尿症诊断明确。  什么是苯丙酮尿症呢?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或称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deficiency)。PKU是氨基酸代谢性疾病常见的类型。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突变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长臂(12q24.1)。  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是本病基本的生化异常。  苯丙氨酸(phenylalamine,PA)是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它参与构成各种蛋白质成分,但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正常情况下,摄入的PA中约有50%左右用于合成各种成分的蛋白质,其余部分在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变为酪氨酸,再经其他酶的作用转化为多巴、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黑色素等。  症状体征:  1.典型PKU病例出生时多表现正常,在1~6个月后婴儿逐步出现智商(IQ)降低,并出现易激惹,呕吐,过度活动或焦躁不安,有些婴儿出现湿疹。身体或衣服可闻到特殊的气味,如霉味或“鼠味”,是该病患儿的特征性表现。  2.患儿1岁后运动发育也明显落后,语言障碍最突出,可有步态笨拙、双手细震颤、协调障碍、姿势怪异及重复性手指作态等。行为异常表现为多动、易激惹、激越行为和情绪不稳等,见于约60%以上的患儿。  3.癫痫发作是本病的又一特征,常在1岁左右发病,约25%的严重智力迟钝患儿可有癫痫发作。临床表现最常见为屈肌痉挛(flexor spasm),其次为失神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也可见婴儿痉挛症。随年龄长大,婴儿痉挛发作减少,转变为小发作或大发作。  4.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可有轻微多动、震颤、腱反射亢进、踝阵挛等;锥体束征较常见;不自主运动如扭转痉挛、手足徐动、肌张力障碍等以及明显小脑性共济失调也有过报道。严重者可出现脑性瘫痪。  5.一般体态、生长发育多数正常;90%的患儿有黑色素缺乏,皮肤特别白,但又不是白化病,头发淡黄或棕色,虹膜色素淡呈棕黄色,白种人呈蓝色。此外,小孩的前牙稀疏、骈指、脊柱裂等亦可常见。  6.脑电图检查80%可见异常。  苯丙酮尿症的症状和体征除智能低下外大部分是可逆的。当PA浓度控制后症状可以消失,癫痫可以控制,脑电图异常可以恢复,毛发色素可以加深,身体气味可以消失。  治疗:  治疗目的在于减少体液中苯丙氨酸及代谢产物含量,防止或减轻脑损害。  治疗关键是控制饮食中苯丙氨酸(PA)的含量,采取低苯丙氨酸饮食,既能满足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的最低需要,又不会使血中 PA含量过高造成脑损伤。  饮食控制要及早开始。

发布了文章

九旬老人头晕乏力,以为脑梗,竟是“心病”作怪!

已90岁高龄的宋兰(化名)身子骨一向硬朗,甚至还能自己做点家务。谁知近几日,宋兰突然出现头晕、乏力、胃口差等症状,家人担心老人脑梗,赶紧带着她到就近的德济医院就诊,想拍个CT,吊点水。在就诊过程中医生常规查体发现宋兰脉搏很慢,大概只有30-40次/分,听心音时心尖区杂音明显,医生建议宋兰做心电图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宋兰为“心律失常——窦性停搏”,高钾血症,最慢时心率每分钟只有24次。明确病情后接诊医生立即将宋兰转进抢救室,心电监护,抽血化验。24小时值班的心内科主任贾忠伟教授与急诊抢救团队迅速做好接诊和手术准备。考虑到宋兰年事已高,患的又是窦性停搏,逸搏心律非常不稳定,而且肾功不全,纠正高钾血症需要时间,随时可能因心脏停搏而危及生命,心内科主任贾忠伟教授及其团队即刻联手协作,DSA下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不到3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宋兰心率很快恢复正常,头晕乏力症状也明显好转,与她住同一病房的病人们也都啧啧称奇,“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做手术,恢复得还那么好!”事后宋兰家属回忆道,“当时让我们做心电图可不乐意了,因为老人一直心脏有杂音我们是知道的,但心脏没问题。我们就只想拍个CT看看有没有脑梗,还以为 医院是想多做检查多收费咧。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非常感谢坚持一定要给老人做心电图的医生,再晚点,也许老人就没了!看来医生的话还是要听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群寿命延长,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老年人由于高龄,各脏器功能减退,手术等医疗风险也相应增加,这也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记者了解,上海德济医院心内科成立至今已成功完成多例临时与永久起搏器手术,挽救了患者的性命,同时该例手术患者也是该院心内科目前接 受心脏起搏器安装年龄最长的患者。

发布了文章

多系统萎缩,“多”在哪里?——论多系统萎缩的诊断和护理

【案例回顾】陈某,女性,41岁,2015年开始出现持续性头晕症状,加重时伴有黑曚胸闷,卧床休息后好转。随后出现下肢乏力症状,行走不稳,偶有摔跤,伴有麻木感,同时伴有双膝关节疼痛,并进行性加重,现下蹲后直立不能。2017年1月患者出现双手轻微持物震颤及言语不利症状,诉握拳后指间关节出现疼痛感。同年4月患者头晕及四肢无力症状明显加重,并于外院就诊,当时诊断为“多系统萎缩”。住院期间予以米多君片升压,辅以营养神经、润肠通便等对症处理,患者诉症状未见好转。之后转入我科,诉有偶有强笑出现。我科对患者进行的定性诊断:患者主要症状时“头晕及四肢无力”,患者头晕有晕倒史,且卧立位血压相差30mmHg,考 虑自主神经损伤;患者四肢肌力减弱,双侧病理征(+),考虑锥体系损伤;患者言语不清,咽反射减弱,考虑第九、十颅神经损伤;患者行走不稳,直线行走不 能,闭目难立征(+),考虑小脑受损;患者有出现强笑症状,及下颌反射增强,考虑假性球麻痹。患者中年女性,隐匿起病,慢性病程,症状进行性加重,考虑神 经系统变性疾病,累及多个系统,考虑多系统萎缩。【疾病科普——多系统萎缩】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锥体束征等症状。图 1 各阶段MSA的体征MSA的首发症状多为自主性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少数患者以肌萎缩起病。若患者有成年期缓慢起病、无家族史、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性共济失调等症状及体征,则应考虑本病。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也没有明显延缓病情进展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自主性神经障碍和帕金森综合征进行对症治疗。因此对该病及时、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早日使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从而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其生存质量。由于多系统萎缩的病程较长,且尚未有明显延缓病情的方法,因此患者的护理是一个从患病直至死亡的长期过程。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防护主要包括防窒息死亡和体位性症状的防护。需注意观察患者睡眠时的呼吸次数、是否出现鼾声增强、喘鸣发作以及有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情况;加强对患者的保护措施,避免头部和四肢发生外伤、骨折。2、物理疗法的配合和使用是防治直立性低血压的首选方法,可使用抬高患者睡眠或者平卧位时的头和躯干位置、训练患者适应体位变换时的血压波动、穿抗压服等方法。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高钠、高钾饮食,每日饮水2~2.5L。饮食以少食多餐为原则,避免进食过量。4、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的护理需积极预防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导致的误吸,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如饮水前吸足气,吞咽时憋足气,缓慢进食,饮食调成糊状送至舌根部,少量分次喂入,吞咽困难严重时给予鼻饲。5、心理护理MSA患者病程长、生活质量差,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抑郁情绪,需加强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治疗的信心与勇气,对患者治疗中的进步给予及时鼓励。

发布了文章

全国首家防霾换气医院亮相上海,为病人提供高等级净化的就医环境

一道窗纱,“通风”、“防霾”两不误当下,“雾霾”早已成为高频词汇,人们关心议论之声不绝于耳。戴口罩已经成了大众出行抵抗“雾霾”的有力武器,但是当回到室内空间,对于“防霾”,我们就会显得束手无策,更多的方法只能寄托于关闭门窗等方式,尽量避免室外的污染空气进入室内。其实,“防霾”只是避免室外污染的空气对于我们健康的侵害,但仅仅防止住室外空气污染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的到“室内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不亚于雾霾”。 甲醛、二氧化碳、苯系物、一氧化碳等多种室内有害气体正不断侵蚀我们的健康,尤其大众通过“关闭门窗防霾”、“开空调关窗”、“夜间睡觉关窗”等生活习惯更是加速了室内有害气体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月21日,上海德济医院所有窗户都已改造安装成“核孔膜防雾霾换气纱窗”,成为全国第一家防雾霾纱窗全覆盖的医院,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院“病患第一”的核心价值观。 这种“防雾霾纱窗”既成功阻隔室外空气污染,又能高效排放室内有害气体,保持室内外空气时时交换,即使下雨天,雨水也进不来。“一年四季不关窗,防霾换气两不误”,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就医环境。 全国首家“防霾换气”医院亮相上海 8日,记者探访了这家“防雾霾医院”。据了解,从1月份开始,上海德济医院重症监护室(即ICU)就装备了防雾霾纱窗,是全院最先安装使用防霾纱窗的科室。 ICU的病人情况都比较特殊,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极高,洁净的空气对病人的康复有极大帮助。“防雾霾纱窗用了几个月了,作为全天都在ICU的人,我们觉得室内空气质量确实有所改善,尤其是在污染指数比较高的时候,室内外有比较明显的区别”,ICU张继松主任这样告诉记者。 配备了防雾霾纱窗的上海德济医院ICU 能有这样的体验就在于“防霾换气窗纱”在每平方厘米上有几十万个微孔,通过“涡流效应”、“孔板原理”、“静电吸附技术”等,在阻隔室外各种污染物的同时,利用“气体遵循高密度向低密度扩散原理”,在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升高时,将其排放到室外,在让室外浓度高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补充进入室内,保证室内优良的空气环境。 尤其在医院等人群密度高,细菌病毒相对较多的环境下,更加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治理,但迫于“住院病患”多是怕风怕冷,所以让医院陷入两难的境地,开窗通风换气,对病患不利,关窗闭门又无法解决室内空气污染。 而此窗纱在防霾换气、排放室内有害气体的同时,还可以防风挡雨、保温隔热,一年四季大可开窗换气,既不会对病患造成影响,又完美解决医院、病房等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问题。 医院作为公共场所,配备防雾霾纱窗以减轻雾霾对人的伤害,提供安全、干净的环境,无疑是对就医人群负责任的体现,也是其为最广大的95%的“中国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体现。全国首家全副武装“防雾霾”的医院,相信会吸引很多市民的关注。

发布了文章

错把视神经脊髓炎当胃病治,20岁少女险失明

2015年,李娜(化名)顺利考上了合肥的大学。谁料大学生活才刚开始,11月的一天,李娜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一开始是无诱因地感到恶心,后来 不适感逐渐加重,她常常会头晕、耳鸣甚至呕吐。刚开始,医生按照慢性胃炎为李娜做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但是并没有效果。反而在1个月后,李娜开始感到左手一 阵阵麻木,这让她和家人的心里都很慌乱。在换了一家医院检查后,李娜被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并做了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这次治疗终于见效了,李娜的不适症状开始减轻,身体慢慢恢复了正常。16年的5月26日,生活刚刚恢复平静不到3个月,李娜突然感到左眼很模糊、看不清东西。眼睛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突然的视力下降使李娜整个人都蒙了。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果的情况下,经由医生介绍,李娜和父母来到上海德济医院求医。“陈主任,求求你,救救我!”16年6月1日,上海德济医院神经内科的陈伟民医生接到了一通不同寻常的电话。这通让陈医生感到揪心的电话,正是来自李娜。“接到这通电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酸,也没来得及问是什么病,赶紧让她平静一下,立即到医院来当面谈。她来的时候左眼已经完全失明了,人也显得很憔悴,小姑娘很让人心疼。”陈伟民医生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况。经过详细的检查,李娜最后被确诊为“视神经脊髓炎”,左眼已经完全没有了光感。陈伟民医生根据李娜的病情,大胆地施以每天1000mg的甲强龙冲击治疗,大大超过了一般剂量。(陈伟民医生在给李娜做检查)从身体不适到来上海德济医院治疗,李娜的这条求医路已经走了半年多。这对于正处于花季的李娜来说,是身心的双重折磨,而在看病的同时,李娜还在坚持着自己的学业。“这孩子特别坚强,我安慰她,她回头就安慰妈妈;治病的时候还天天听英语,很不容易。”“陈医生,我想省点钱上学用!”在连续用药7天后,李娜的视力还是没有明显好转,于是会诊专家建议加药。但是新药价格昂贵并且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对于李娜一家来说是一笔较大的开支。于是,李娜背着妈妈悄悄和主治医生陈伟民商量,并说了上面这句话。李娜的贴心和坚强感动了陈医生,在与她确认过治疗方案后,陈医生决定冒险一试——不加新药,继续给她做甲强龙冲击治疗,并每5天将药量减半。终于,在治疗的第18天,李娜的视力恢复到了0.5;等到第27天,她的视力已经回到了0.8,并且还在不断好转。17年2月10日,记者来到上海德济医院,看到了病床上正在打美罗华(防复发药物)的李娜,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来德济医院复诊了。“这不是马上要开学了 吗,半年一次的复诊都被陈医生安排在了寒暑假,特别为我们着想。再开学娜娜就要考会计证了,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了。”看到陈医生在检查李娜的预后反应,李 娜的妈妈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在打美罗华的李娜微笑着和母亲聊天)陈伟民医生告诉记者,很多视神经脊髓炎的患者早期很容易误诊,也有因为拖延治疗而导致失明无法恢复的情况。他提醒广大患者,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做检查,不要轻忽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发布了文章

脑血管病的先兆症状有哪些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这对有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年轻人而言存在巨大的隐患。虽然脑血管病的危害不言而喻,但通过控制脑血管 病的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同时注意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发现预警信号及时就医等,绝大多数脑血管病是可得到有 效控制的。那么脑血管病的先兆症状有哪些呢?我们来听听上海德济医院专家怎么说吧!1、突发眩晕眩晕是脑血管病先兆中最常见的,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2、突发剧烈头痛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如有上述情况之一,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3、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管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4、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出血的先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脑血栓形成的先兆。5、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先兆信号。6、高血压病人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出血。上海德济医院专家提醒:除上述常见的先兆症状外,若还有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鸣等异常症状时,也需提高警惕,这些亦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发作先兆,最好及时就医确诊。

发布了文章

抗癫痫药物VS过敏反应应如何应对?

癫痫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仍然是靠口服药物,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正规合理的服用抗癫痫药物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也有某些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可能会引起皮疹(如图所示)、皮肤瘙痒、发热、淋巴结肿大,严重者皮肤起水泡,一旦出现了过敏症状该怎么办呢?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服药过敏症状出现后,有的患者及家属还是坚持继续服用,使病情加重、恶化,这种做法是错误而且很危险的。也有报道个别敏感的病人,仅服一次药物就导致严重的剥脱性皮炎。此外还有可能出现重症药疹如Stevens-Johnson(SJS)综合征,是由于药物过敏引起的以多形糜烂性红斑为表现,可累及口腔-黏膜-皮肤- 眼的一组综合征,后果常较为严重,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死亡风险较高,这种重症不良反应的发生往往与患者自身存在的特殊性身体素质有关。有研究发现汉族人群中存在一种特殊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1502等位基因与SJS有关,如有条件者在服用可能致敏的药物之前可建议进一步做有关HLA基因筛查,尽最大可能避免诱发此种重症药物不良反应。服用一种新的抗癫痫药物出现过敏症状,首先应立即停药,及时到医院就诊,与主治医生联系查找过敏原因并给予抗过敏治疗,重新更换其他不易过敏的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托吡酯等。造成药物过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药物或其反应性代谢产物与特殊体质患者体内存在的某种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以后在机体内产生免疫应答所致。有些抗癫痫药物如 引起皮疹的机率较高,使用时应该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可以减少此副作用。对于曾经出现过的明确过敏药物情况的,患者及家属应该在就诊时提醒医生, 医生会参考以往过敏史来决定目前用药方案。有的患者会问:“既然药物过敏危害那么大,为什么不在制定治疗方案时直接服用那些不易过敏的药物呢?”。癫痫种类繁多,不同的癫痫类型药物治疗方案是不同的,癫痫专科医生往往会在判断癫痫具体类型后采取最佳治疗方案,如丙戊酸钠对所有类型癫痫均可使用,主 要用于全面性癫痫,但对于局灶性癫痫其治疗作用往往不及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而且大部分患者并不会出现过敏反应,因此要听从癫痫专科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 如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

发布了文章

必看!脑电图检查注意事项需知晓

视频脑电图(V-EEG)是将脑电监测系统与录像装置结合起来,同步记录患者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医生可根据录像资料仔细观察患者发作 时的临床表现,与同步脑电图记录对照分析,能更准确地判断癫痫发作的类型和可能的起始部位,同时准确掌握病人在各时间段的活动状态及相应的脑电图变化,及 时发现并排除各种干扰伪差及电极故障,提高脑电图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患者来我科室行脑电图检查要注意以下几点:1.预约检查要知晓取报告时间,一般两个工作日才能取报告,(例,周一做脑电图,周二拆掉,周四取报告。周四周五做,下周二取报告。)2.如预约好后来不了要打电话取消或重新约时间。3.检查前一天要把头发清洗一下,不要涂护发素,发胶等,女士不能带耳钉。4.要有家属陪护前来检查,备好尿壶和便盆,检查期间,患者不可下床去卫生间,要在床上方便,可把床边的围帘拉起来遮挡,方便后要把围帘拉开,不可遮挡床尾的摄像头。5.进入房间后要关闭所有电子设备,充电要在走廊充电。6.在监测病房内不可嬉戏、喧哗和打闹,保持病房的安静和舒适。7.检查期间,患者要在床头活动,避免拉扯电极线。手不可抓,挠等,以免电极片移位。睡觉时头不可在枕头上摩擦。8.癫痫发作时打开病房的日光灯,红外线自动关闭,监测不受影响。9.监测期间可以进行阅读、交谈,及适量的躯体运动和文娱活动(如棋牌类游戏等)10.如有发作,第一时间把被子拉开,让摄像头拍摄到患者发作。把压舌板放入臼齿间,防舌咬伤。同时按呼叫铃,记录发作时间,精确到分钟。11.患者发作不可强行按压,以免骨折,产生二次伤害。家属只要在床的两旁看护,不要坠床和磕伤发生即可,家属不要遮挡摄像头对患者的拍摄同时要看护好电及线不要拉掉。12.为了保证监测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要求患者家属不能坐在监测床上,不能与患者同床休息。以上注意事项希望患者认真阅读并牢记于心,只有患者及家属和医生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把病魔驱赶走,才能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才可以过快快乐乐的生活!

发布了文章

防治脑卒中应重视降血脂!

我国脑卒中发病正呈年轻化趋势,中年人更是面临着较高的卒中风险,据统计40岁以上人群中约15%属于高风险人群,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因素,在防治脑卒中时应重视降血脂的作用。但在实际临床工作常会碰到的患者:“医生,我的化验单上显示血脂在正常范围,还需要吃降脂药物吗?没有高脂血症,还需要降脂治疗吗?”首先必须明确一个问题,临床化验单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C)。其中LDL-C含胆固醇约50%,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HDL-C可将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有害物 质转运走,起到保护血管作用。因此预防脑卒中,须从控制血脂水平开始。其次,对于血脂正常的这类脑卒中高危人群降脂应该怎么做?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管理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选择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1、健康饮食,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 脂肪酸来替代。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 25~40克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2、坚持规律的适量运动,远离烟草。进行有计划、有强度的运动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代谢运动,有心脑血管病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3、一定要了解适合自己的血脂水平,实际上低密度脂蛋白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将低密度脂蛋白降的更低需要增加药物剂量,药物剂量的增加反而会导致相关不良反应增多,比如肝功能异常,肌肉酸痛等。因此建议脑卒中人群定期进行血脂检测,根据自己所处的风险等级,合理控制血脂,更好地预防脑卒中的新发和复发。

发布了文章

脑梗死误区解读

【案例回顾】袁某,老年男性,2017年5月29日上午吃完饭后出现双下肢乏 力,不能自行行走,家属将患者抱至床上休息后缓解,可自行行走,午饭、晚饭后再次出现双下肢乏力,不能自行行走,在床上入睡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可自行行 走,此后每天饭后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在床上休息后缓解,可自行行走,后入当地医院就诊,诊断“脑血管病”,行对症支持治疗,无明显疗效,后自行出 院,患者为进一步就诊,我院门诊拟“双下肢乏力原因待查:脊髓痨?”收入我科。入院体查发现患者双上肢肌力略差,左侧更甚。我院头部 MRI显示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多发腔梗,右侧放射冠斑点样急性腔梗,请结合临床随访。2、老年脑。3、空泡蝶鞍。在我科教授指导 下予以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等处理,辅以康复治疗,患者目前症状完全缓解,可以自行行走。【疾病科普--脑梗死】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者软化。主要症状为一侧肢体突然无力、突发言语含糊、嘴角歪斜、突然摔倒为主。治疗上主要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控制血压、加强康复锻炼为主。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脑梗死作为中国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广大中老年人的生活,而及时的送医、正确的治疗直接关系着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那么,我们怎样加强对脑梗死的识别呢?1、意识状态改变:是否忽然变的喜欢睡觉,总是昏昏沉沉,曾经开朗的性格忽然变得淡漠,不愿意说话,继续下去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智能减退,这时候作为家属需要提高警惕 ,立即送医;2、运动障碍:突然出现嘴角歪斜,吃饭时饭菜从一侧嘴角流出,坐在坐位上时总是身体往一侧倾倒,左路身体向一侧歪斜,突然说话不流利,甚至逐渐进展为言语含糊、失语;3、头晕:突然出现头晕,甚至恶心、呕吐,立即送医;4、其他症状:肢体忽然麻木、突然全身无力、胸闷等异常表现。【脑梗死三大误区】1、“我是因为摔跤引起的。”很多老年人送医后说自己的一侧肢体无力是因为早先自己摔了以跤,这是大家犯了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实际上是患者先出现脑梗死,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后摔倒。所以如果家中有老年人几次摔倒,家属需要警惕脑梗死的可能性,及时送医。2、“我头晕、呕吐只是因为吃坏肚子了。”很多人突发头晕、恶心、呕吐第一反应是自己吃坏肚子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为买买药就能吃好了。实际上,脑 梗死可以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平时又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需要警惕脑梗死的可能性。3、 “我肢体感觉没力气,但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看病吧。”大部分人觉得肢体无力,若不是很严重,可能只是暂时的,就算想去看病也想着第二天去看门诊。实际上, 脑梗死有一个4小时的溶栓期,如果发病在4小时内,患者有机会行溶栓治疗,可以使血管再通,治疗后有机会恢复成正常人水平,是目前对脑梗死最理想的治疗方 法。所以如果感觉肢体无力,不要怀有侥幸心理拖到第二天再看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就只能通过长时间的药物、康复治疗来慢慢恢复了。

发布了文章

癫痫合并精神障碍怎么办?

李伟(化名)拥有健康的家人、蒸蒸日上的事业,然而,噩梦却悄悄降临到他的头上,一年多前的某个夜晚,他突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急诊120送入医院后才慢慢恢复意识,然而这只是个不幸的开端。 一周后李伟再次出现发作,每月3-4次,有时伴舌咬伤,被诊断为癫痫,开始服用各种药物治疗,辗转多家医院,其中的艰辛更是难以诉说。 长期的频繁发作加上多种药物的副作用,李伟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原本知书达理的他不见了,有时莫名其妙的打骂家人,甚至还会出现幻觉,总觉得有谁想加害于 自己。不仅不能继续工作,就连正常生活时,家里人都对他提心吊胆,周围人都觉得他已与精神病无异,大家对他惟恐避之无不及。 虽然一直在苦苦寻找希望,在全国各大医院奔波行走,北京的医院看完了就去看上海的医院,但病情始终没有好转。在同是求医问药的癫痫病友的帮助下,其家人了解到上海德济医院,很快便带着李伟来院就诊。 入院后,神经内科的张翠荣医生详细询问他的情况,为他安排了详细的心理评估、睡眠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为癫痫合并精神障碍。并且告诉他经过正规治疗,可逐渐恢复,这番话对于李伟来说无异是漫漫夜空中的一盏明灯。 很快张医生为李伟精心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癫痫发作得到了有效控制,情绪也逐渐恢复正常。张医生告诉他,抗癫痫治疗是场持久战,一要有信心,二要有 恒心,三要有不气妥的精神。很多人不能做到坚持规律服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癫痫患者经历了“用药好转--自行停药--再次复发”这一过程的原因。 一年很快过去,久病成良医的李伟深深的知道遵医嘱的重要性,他再次来医院复诊。这次的李伟脸上带着笑容:脑电图显示正常,再次复测的神经心理评估也显示没有焦虑、抑郁,艾森克个性量表评估提示性格外向、情绪平稳。 回顾自己的艰辛波折的求医之旅,李伟百感交集,从自己忽然发病,到四处求医未果,最后导致精神异常,离精神病院仅一步之遥,直到遇到德济医院的张翠荣医 生,拉住了濒临崩溃的他,并根据他的个体情况精细调整药物用法、辅以心理疏导治疗,慢慢感觉到自己的情绪一点点好转,自己的内心也一点点平稳起来。 如今的李伟除了每天吃药,其他已与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家人也已放心他出去工作,只是经过这一番人生苦难的洗礼,他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用更加健康的方式去生活。 癫痫并不可怕,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坚持下去并且与自己的主管医生保持沟通交流,就能和病魔和谐相处,过上正常的生活。

发布了文章

牙痛?谨防三叉神经痛来袭!

大多数人都会以为,牙齿痛肯定是牙科的问题,蛀牙、龋齿、牙龈炎等等,有时候不换几颗牙可能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这牙痛病,然而有时候,即使拔掉了所有的牙也未必能解决问题,对于这种牙痛,这锅牙齿不背。王女士,68岁,已经退休赋闲在家多年,1年前开始出现左侧上磨牙经常轻微疼痛,特别是吃饭及刷牙的时候明显,刚开始因为并没有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所以并未重视,偶尔会自己吃些止痛的药物控制疼痛。1个月后疼痛较前明显加重,服用止痛药物后仍缓解不明显,甚至都不敢用力刷牙。其女儿得知情况后,坚持将其带至附近的一家牙科诊所,医生在检查后认为,王女士可能是长时间没有好好刷牙的缘故,导致左上磨牙间隙内大量牙垢而且部分牙齿出现坏烂,一触就痛。经决定后将最严重的一颗坏牙拔除,可是这并没有为王女士带来福音,牙痛不但没有缓解,似乎比之前更加严重了,再次到之前的诊所检查,发现之前拔除的牙齿周围两颗牙齿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坏烂,因此再次将这两颗牙齿拔除。本以为这样就该结束了,但事实并非如所愿。为探究竟,王女士自行来到某三甲医院牙科,仍被检查有坏牙的存在,再继续被拔除两颗牙齿后疼痛仍不见好转的情况下,王女士几乎要绝望了。 半年前,上海德济医院组织社区义诊,神经内科杨红杰主任听取了王女士的经历及症状,认为这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即便她拔掉了所有的牙齿也不能去除病因,给予开具了卡马西平口服,牙痛控制好转了近2个月。之后王女士牙痛病再次出现,给予调整了奥卡西平、加巴喷丁等多种药物口服,一开始还有些效果,但都是好景不长。 最终杨主任将他介绍到了神经外科,在龚主任的门诊下安排性头颅MR检查发现王女士左侧三叉神经被血管骑跨压迫。经过龚主任的耐心讲解,王女士同意住院并行左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经过2个多小时的时间,手术顺利结束,从此王女士告别了牙痛的困扰。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大多是由于三叉神经遭受刺激(如肿瘤、血管压迫、炎症等原因)引起其所支配区域的异常疼痛,多以上颌支受影响最多而表现为牙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状。对于血管压迫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目前主要以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为主,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并发症较少,能够更快的解决三叉神经痛引起的困扰。

发布了文章

预防脑梗塞,重在控制危险因素

缺血性脑卒中(又叫脑梗塞)的低生活质量多是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害、神经功能损伤引起的情感社会后果、脑卒中的高复发率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后不会立即遗留神经功能障碍,但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却是将来缺血性事件的高危因素,尤其是TIA症状缓解后的数天或数周内。国外有报到首次缺血性脑卒中/TIA后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平均年度风险率为3%-4%。2011年我国发布的《卒中宣言》指出,城乡脑卒中存活者复发率高达40%;具体到每一例患者的卒中再发风险评估则受卒中事件的特点和患者个体情况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脑卒中事件类型、患者合并疾病和对预防治疗的依从性。1、调控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和TIA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均与脑卒中或TIA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根据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基线收缩压每增加10mmHg,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9%。那么,血压控制多少是合适的呢?血压的下降目标值虽然应该个性化,但达到收缩压小于140mmHG和舒张压小于90mmHg是合理的;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加用或调整降压药物方案。2、控制血脂:根据卫生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我国血脂异常者至少为2.5亿,其中成年人患病率更高,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低密度脂蛋白的达标率更低,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 有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每下降1mmol/l,相当于卒中相对风险减少21.1%,且他汀类药物强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可显著降低卒中复发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目前并不推荐具体的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值,这个应该个体化。同时,也要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定期复查血脂也是必要可少的,发现血脂升高,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实行降脂方案。 3、控制血糖:随着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如高热量饮食及及久坐等,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巡视增长,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一项关于高龄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对不良预后的影响研究证实,高龄急性初发脑卒中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患者符合糖代谢异常诊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均是脑卒中后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这就要求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异常的血糖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干预。 4、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肥胖是指体重指数(BMI)>30KG/m2,它是冠心病确定的危险因素,也可增加突发卒中的风险;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减少卒中的风险,强调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加强肌肉锻炼,减少久坐的行为习惯等;合理营养也不可轻视,推荐低盐低脂饮食。 总而言之,脑卒中的预防,每个人都应该放在心上并有所行动。

发布了文章

暴躁抽搐30年,300斤小巨人30天“吃”掉30斤

脾气暴躁,精神抑郁,暴饮暴食,重度肥胖……这些负面的词汇一直笼罩着杨刚(化名)的生活,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却还需要父母无时无刻的照料。 30年来自暴自弃 足不出户成300斤小巨人 这一切,都源于小杨刚2岁在家玩耍时,不慎撞到了台面,噩梦从此开始了。 这次撞击后不久,小杨刚突然眼睛歪斜,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意识丧失,整个过程持续了2分多钟。此后,这样的发作每隔2个月就会发生,最频繁时甚至4天就会发作一次,每次发作完均伴随着疲惫,头痛,休息半天才缓解。除了这样“吓人”的发病,小杨刚还会出现双眼向右凝视、点头或耸肩、四肢僵硬的情况,持续数秒就会缓解,这种发作每天都有,频繁时1天竟达到数十次。每次发作前都没有先兆,这可愁坏了杨刚的父母。 杨刚的父母带着孩子辗转于北京、上海等各大医院,即使不甘心,杨刚确实是得了“难治性癫痫”。 由于常常发作,杨刚的智能和运动发育远低于同龄人,渐渐地,发作后还会有精神、行为的异常。杨刚最终在初二时辍了学,这更加重了他的不良生活习惯,有时甚至会打伤自己的父母。“他每天在家里睡觉,睡着了就有小发作,一两分钟惊一下;有时说头脑疼得出现幻觉,行为上偏激,脾气上来就大吃大喝,越是垃圾食品越要吃,特别爱打游戏,这样他心里才满足,走路走500米就喘不上气来,不能再走。白天精神差,容易瞌睡,因为太胖,晚上只能半躺着睡,并且鼾声如雷。”杨刚母亲这样向记者描述杨刚这几十年来的生活。 难治性癫痫,重度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肾结石、重度肥胖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杨刚,也成为他主动走出房门的“拦路虎”。近30年来,杨刚主要靠药物治疗在控制病情,也尝试了多种治疗办法,但就像他的减肥大业一样,均以无效告终。 生酮饮食治疗 控制癫痫还能每天减重一斤 正在吃生酮餐的杨刚 今年4月,身为基督徒的杨刚上网时,偶然看到一个蛇形的图标,就像基督的法杖。顺着这张图,杨刚来到了上海德济医院,找到郭辉教授,想通过手术的方式彻底摆脱癫痫。在医院的走廊内,杨刚妈妈看到了关于生酮饮食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介绍,尤其是它起源于圣经,在医学上治疗癫痫已有百年的历史,就想让杨刚试试这个治疗方法。通过检查,杨刚为弥漫性病灶,发作类型为全面性强直阵挛,没有手术的机会。参与查房的王曼营养医生告知他可以尝试生酮饮食治疗,不仅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还能有效减肥,治疗重度脂肪肝,改善精神状态,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但是生酮饮食治疗,食品有严格限制,还需要长期坚持,这对于爱吃零食的杨刚是一大考验。 经过王曼医生的耐心讲解,杨刚于5月2日开始正式吃起了生酮餐。“吃生酮不到1周,他夜间睡眠就不太惊了,心情也好了,肯起来活动了,体重下降了8斤,这无疑增加了杨刚全家生酮治疗的信心;生酮2周时几乎看不到惊了,愿意运动了;到了第3周,他已经不惊了,也不打呼噜了,整个人的情绪面貌有了很大改变”,杨刚母亲一脸自豪地说着他一个月来的转变:“他改掉了从小学就一直通宵打游戏的坏习惯,生酮饮食治疗出院后,每天按时作息,坚持锻炼,上、下午都快走近9公里。” 面对记者,183cm的杨刚开心地要与王曼医生比高 6月19日,记者在医院看到了生酮饮食治疗一个月后来复查的杨刚母子。“我们现在每天都要去量体重,他原来142公斤,吃了生酮一个多月,今天称的时候只有127公斤了!并且重度脂肪肝也改善为中度了”,杨刚母亲拿着记录了体重数字的数据条,向记者炫耀道。

发布了文章

81岁老奶奶患严重皮肌炎

81岁老奶奶患严重皮肌炎,住神经内科一病区,自己包括家人很焦急,病人很自卑,担心其他病友嫌弃,怕传染,除了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治疗外,我们还经常和病人亲密接触(今早和病人来一张自拍合影,原来发现自己还挺上相的),以此来排除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及消除被他人嫌弃,帮助病人早日康复!(转自上海德济医院神经内科陈伟民医生朋友圈)

发布了文章

摘自【法治周末】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癫痫孩子

今年的6月28日,是第11个“国际癫痫关爱日”。在我国,目前约有近千万名癫痫患者,其中六成以上患者为18岁以下儿童,如果能及时诊断、及 早治疗,癫痫发作带来的脑损伤就越小。为了拯救孩子,许多家庭由此走上了漫漫求医道路,有的找到了希望,也有的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还有的未曾努力就已经 放弃……而许多家长更担忧的,是歧视的烙印有可能伴随孩子的终生。   癫痫,不仅仅是一种疾病,更是一个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不断地换药,加药,吃了一年,一点儿进展都没有。看到孩子的发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频繁,不但点头,有时还会跌倒,甚至睡觉期间发作时小便 失禁,心里真是痛不欲生。每发作一次,孩子都会面无表情地睡上一觉。好不容易挂上国内知名专家的号,加了氯销西洋片,妥泰加到最大量,再加上德巴金,总共 3种西药,但结果却是,女儿整天沉睡,提不起精神,一下子胖了十斤。”   在那段难熬且不堪回首的日子里,依依的母亲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五年前的夏天,浙江女孩依依被确诊患上了lennox-Gastuat(简称LGS)综合症,这是在癫痫中最难治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患儿智力发育普遍受到影响,预后不良。至于为何发病,医生也无法解释。   依依做了所有相关检查,包括遗传、代谢筛查,脑部核磁共振,基因检测等,结果都无异常。   癫痫俗称羊角风,坊间多叫“抽风”,是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据国际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千分之七的人患有癫痫病。   在我国,目前约有近千万名癫痫患者,其中六成以上患者为18岁以下儿童。频繁的发作损伤了儿童本该处于高度发育中的大脑,使其智力退化、记忆力下降、语言能力逐步减弱。许多孩子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使得本该属于他们五彩缤纷的童年,早早地被残酷的命运所摧毁。   偏方是蜈蚣、蝎子和公鸡血   今年3月上旬,赵楠牵着虚弱的儿子,从安徽淮南农村赶到上海,寻找他们最后的希望。   赵楠38岁生下田田时,一家人的脸上总有笑容,然而这种欢乐只持续了短短4个月。随着田田不定时的间断抽搐,全家进入了漫长的灰暗时期——田田今年7岁,有超过六年的癫痫病史。   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田田几乎每天都会发作,少则每天两次,每次持续大约两分钟;严重的时候,一个晚上就能发作4次。   赵楠回忆,发作时孩子会突然失去意识,倒在地上,翻着白眼,手脚带动全身剧烈抽搐,偶尔嘴里还会吐出白沫。抽搐过后,孩子会浑身乏力,从地上抱起来时,脑袋是耷拉着的。   到了上海,她领着田田去了两家大医院,但都没有找到希望。从第二家医院出来的时候,她觉得再耽搁下去,孩子可能就要没了。到目前为止,田田去了所有能去的医院,抗癫痫的药也没有停。   几年下来,宿疾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当药物治疗无法得到控制时,多数难治性癫痫患者会尝试偏方和中药等途径。   王曼是上海德济医院癫痫生酮治疗单元主管。过去六年间,在她接待过的难治性癫痫病患者中,有近一半人尝试过偏方,三分之一尝试过中药。“有的患者找中医专家开药,拿回家自己熬制,还有一部分,是在不正规的癫痫医院,西药混合中药。”王曼说。   很长一段时间,赵楠在服装厂上班,丈夫腿脚不利索,在外做小生意,照顾孩子的重担落在田田奶奶肩上。   田田药物治疗无效后,奶奶开始四处奔走,搜集各种偏方,有些偏方出自中药,但更多的则偏于迷信——老人相信,这些偏方能驱散附着在孩子身上的“鬼神”。她偷偷给孙子强灌过蛇胆、蜈蚣、蝎子、公鸡血,甚至食用过羊胎。   但偏方往往诱发了更多的问题。田田6岁时,因为奶奶强行多次灌喂公鸡鲜血,导致田田不愿开口讲话和吃东西,并一度濒临死亡。田田被送往医院时,医生建议插鼻胃管,然后用针筒往里面打食物。直到食物到了胃里,全家人悬着的心,才得以放下。   而到现在一年多了,孩子每餐的食物依然需要妈妈给插上鼻胃管,用针筒打进去。   生酮疗法成为拯救孩子的希望   据统计,尽管抗癫痫药物不断发展,但仍有30%左右的癫痫患者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完全控制,这类患者常被称为难治性癫痫。该类患者药物控制率低, 仅有部分患者有手术指征,且手术风险大,特别是在婴幼儿及儿童患者中,手术常常不是最佳选择。目前,临床常用生酮饮食疗法作为替代疗法。而这一疗法,也成 为了像田田、依依这样孩子的希望。   生酮饮食是一种由高比例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适当蛋白质构成的特殊配方饮食,这种饮食使人体的主要代谢能源从利用葡萄糖转化为利用脂肪,脂肪在 肝脏中代谢产生的酮体,具有镇静和抑制食欲的作用,在医学上用于治疗癫痫,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并且,酮体可作为大脑的第二供能能源。   生酮饮食疗法进入中国是在2004年,由深圳儿童医院廖建湘教授引入,应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启动癫痫患儿生酮饮食疗法。   不过,法治周末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浙江台州和安徽淮南四地的4个癫痫患者家庭发现,目前生酮疗法在他们的身边并不普及,患者也未能在最佳时间接受生酮饮食疗法的治疗。   对于癫痫患者,业界公认要及时诊断、及早治疗,治疗越早脑损伤就越小、复发越少、预后越好。   耗费时间最长的是林桦的女儿,从发病到接触生酮饮食疗法,她们熬了25年。   林桦在上海一所大学工作,女儿4个月大时开始抽搐,后在瑞金医院确诊为婴儿痉挛症。她介绍说,孩子身边一直有很好的医生,并得到了尽心治疗,但病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多年持续的癫痫发作,阻碍了孩子的智力和语言的发育。   林桦觉得,在女儿所待过的医院里,神经内科的医生大都不了解生酮疗法。一个神经内科的医生告诉她,生酮疗法就是靠吃猪肉,尤其是吃肥肉,治疗癫痫。   当时,林桦的女儿体重已近170斤,重度脂肪肝。“这样一听,觉得不靠谱。”林桦说,“我们在2015年9月因不能手术治疗才接受生酮治疗,指 导生酮的王曼营养师告诉我说,生酮不是吃肥肉,是一种高脂肪的特殊配方饮食,建议先试用3个月看看治疗癫痫的效果,即使对于癫痫无效,这么胖的女儿也一定 可以减肥,治疗重度脂肪肝。”   另一位患者辰辰,先是在北京的两家三甲医院接受了治疗,中途服用过一年中药。去年夏天,全家到日本做了基因检测,确认是基因突变所致,并在日本接触到了生酮饮食疗法。只用了11个月时间,辰辰的脑电图已经恢复正常,几天前拿到最新脑电报告的那一刻,辰辰妈妈喜极而泣。   熬得过去,才有机会扭转孩子人生   今年3月27日,在听从一位病友的建议后,赵楠抱着田田找到了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德济医院。在那里,田田接受了生酮疗法。此时,距离孩子发病已经六年多了。   有家长向记者感慨:对所有从癫痫的不幸中走出来的家庭和个人,所有生存要诀里,熬是第一位的——当一个家庭选择了生酮疗法时,就意味着要做出改变、付出努力,当然,也有可能意味着有机会扭转孩子的一生。   “正式开始生酮疗食疗前,会有一段时间的禁食,除了喝水,啥也不让吃,饿上21至24小时左右。”2013年8月,依依8岁,开始接受生酮治疗,由于年龄偏大,禁食时间被延长了。依依妈妈回忆说,“孩子饿得哭了起来,因为没有力气,只能躺在床上哭。”   比起禁食,更难熬的是生酮治疗开始之后的坚持。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要想看到效果,要等上几个月甚至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我们选择了生酮,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位癫痫得到控制患儿的母亲说,“绝对不能像用药一样,一个月多一点,加大量后不行就换一种。”   “比如,一个8岁的采用生酮饮食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儿,身高135厘米,体重30公斤,一日所需热卡约为1450大卡。其中脂肪为132克,蛋 白质为56克,碳水化合物为10克,一天需要吃四餐,早餐、中餐、晚餐和夜宵。”食谱主要根据孩子平时的饮食喜好,由营养师来配制,上海德济医院生酮营养 师王曼介绍说,早餐可以吃一个生酮特制蛋饼,外加一杯生酮专用奶,午餐可以吃一份肉末茄子,晚餐是清蒸鲈鱼,加一份西红柿鸡蛋汤,夜宵可以喝生酮粉加2至 3块生酮饼干。除了正餐,每天还有固定的零食:8颗夏威夷果、几粒松子、2至3片海苔以及30克嫩黄瓜。   依依妈妈说,在学校里,最大的困难就是怕她吃额外的零食。依依最开始做生酮治疗时,数据不稳定,后来找到原因是她在学校里偷吃了其他小朋友给的食物。   生酮治疗期间,家长还格外害怕孩子生病住进医院,因为该疗法对食品加工非常严格,需要精确称量,住进医院会给家里带来很多不方便。   林桦说,她照顾女儿最艰难的时期,就是孩子得了肺炎住进医院的那一次。“医院离家很远,没办法做生酮餐,到底怎么办呢?这让我非常痛苦。”她接 着说,“后来,我在家里做成品,然后速冻,跟医院的医生协商好,把速冻的生酮食品放在他们的冰柜里。就这样,我们度过了整个肺炎的治疗。”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熬出来。生酮疗法需要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有的孩子只需要几天、几十天,有的孩子则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看到明显效果。   王曼说,在这期间,孩子的一日几餐均要严格执行,配餐的食材均要准确的称量和制作,而很多家庭因为操作不专业,尝试一段时间后,癫痫并没有得到 改善,有些家庭在尝试生酮饮食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以后,看不到任何效果,就放弃了,也有家庭,是因无法避免孩子偷吃额外的食物而放弃治疗。   “孩子的癫痫得到控制后,就开始试着停药,生酮饮食也慢慢转向改良的低碳饮食,由于癫痫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孩子正常上学,成绩中等。一旦坚持下 来,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难。”依依妈妈说,如今,距离依依上一次发作已经四年多了,自从不再服药,女儿变得比以前活泼多了,还学会了单车和跳绳。每逢周 日,依依还喜欢叫上几个小伙伴,组织大家捉迷藏。   治疗费用成了“老大难”   难治性癫痫的医疗费用,是摆在患者家庭眼前的“老大难”问题。尤其生酮饮食疗法作为辅助性疗法,在生酮饮食治疗初期,患者需要搭配生酮专用食品,费用较高,无法报销。   依依妈妈说:“这四五年的治疗花费确实不少,一二十万元肯定有了。”从上海带回来的收款单据,就堆了一堆。   这对安徽淮南的赵楠一家来说,这是个大数目。但在王曼营养师的培训下,出院后孩子的生酮餐全部可由赵楠自己制作,节省了不少费用。从上海回到安徽后,孩子病情好转,赵楠看到了生酮饮食带来的希望。   辰辰的病情现在也得到了控制,正在北京市昌平区某学校读书。为了照顾孩子,辰辰妈妈辞掉了工作,全职陪护。   下午4点放学后,辰辰妈妈会接上孩子,去写字辅导班上课。在车上,辰辰妈妈拿出一个包,里面是各种营养品。辰辰妈妈介绍说,长期接受生酮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比如缺钙、肾结石、生长迟缓等,需要预防。   林桦女儿的病情也得到了明显控制,体重已减至110斤左右,重度脂肪肝也已治愈。由于早前癫痫发作对身体损伤较大,现仍然需要人照顾。   歧视的烙印挥之不去   而比起费用来说,更让家长们担心的,是社会偏见。   尽管以现代医学发展水平,只要癫痫病人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大部分的患者病情都能控制乃至治愈,尤其是儿童癫痫患者,治愈后智力、体力、生理能力都可与正常人无异。而歧视的烙印,还是有可能伴随他们终生。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在有癫痫患者的家庭中,76%的家庭成员有羞耻感,99%的家庭感受到精神压力,57%的人反对自己的子女与癫痫患者一起上课或玩耍,87%的人反对孩子与癫痫患者结婚。   “打听过,但没听说谁家里得过这病。”孩子得病后,赵楠也问过周围的人,但一直没有收获,也就不再问了——也许确实附近没人得过癫痫,也可能是患者家属不想让外人知道,羞于启齿。   事实上,对于癫痫,包括淮南在内的许多地区,如今仍流传着一种充满乡土气息的解释:孩子有邪气,妖魔鬼怪附了身。依依的家在浙江台州,东面靠海,自古繁华富庶,但当地对癫痫也有着许多偏见和歧视。   “想让更多人知道,孩子和家庭就得面对更多的误解和歧视。”依依母亲担心,即便孩子的癫痫已经治好了,长大以后谈恋爱结婚,被对方发现有过癫痫病历,还是会被嫌弃。   据世界卫生组织今年2月一篇文章显示,目前全球有5000万癫痫患者,世界各地对癫痫的歧视和社会耻辱现象,往往比控制癫痫发作本身更加难以去除。比如癫痫患者较难获得健康和人寿保险,可能丧失获得驾照的机会,并在特定的职业上面临障碍。   浙江省抗癫痫协会秘书长、常务理事、浙二医院癫痫中心主任医师汤业磊,天天和癫痫病人打交道,病人的痛苦他深有体会:“他们最大的困扰就是普遍 遭遇的歧视,尤其针对癫痫患儿,生病导致他们在上学、交友等问题上受到排斥。不少癫痫患者因欠缺治疗而失去接受正常教育的机会;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存在对 癫痫的错误认识,不知如何对待癫痫儿童,使得患儿在学校被嘲笑,或失去参与正常校园活动的机会,严重影响了癫痫患儿的正常生活。”   如今,田田白天很少发作,晚上偶有发作几次。赵楠盼望着在生酮饮食的治疗下,孩子能一天天改善,争取能在下半年入学。   “希望学校能给予癫痫儿童帮助,让他们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不会受到歧视与排挤,能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快乐成长。”目前,田田的报名材料已经上交,赵楠在教孩子汉语拼音,她希望秋叶落下时,能够看着孩子每日快乐地放学归来。

发布了文章

严重脑外伤几成“植物人”高压氧治疗后脸上绽笑容

住在6病区的李老伯,30天前雨天楼梯湿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脑着地,造成严重脑外伤,虽经手术送到ICU(重症监护室)后救回一命,但住院十天之 后,每天只能睁睁眼,眼球无目的漫游,思维、判断、言语、记忆等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反应能力完全丧失,不能理解任何问题,不能执行任何指令,对任何刺激做不 出主动反应,就连家人呼唤他的名字都无动于衷,几乎成了“植物人”,这让家人心痛不已。带着一点点最后的希望,儿女送李老伯来到上海德济医院高压氧治疗中 心进行高压氧治疗。 头颅CT示:左颞顶部硬膜外血肿   在做了五次高压氧治疗之后,李老伯开始手脚会动,眼睛会眨,疼痛刺激有了反应。家人像往常一样试着呼唤李老伯的名字,惊喜地发现能明显感觉到李老伯的 声带在震动。虽然因为气管被切开,发不出声音,但明显看到嘴型也在动,似乎是在应答家人的呼唤。李老伯这一微小的进步不但化开了家人连日来的心中愁云,也 给大家带来了对治疗的希望。   在脑外科和高压氧治疗中心的密切 配合治疗下,现如今做了二十次高压氧治疗的李老伯,意识已清醒,时间和空间认知部分恢复,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与进行交流,已经可以和我们的美小护互 动啦。每次来做治疗,美小护都会对李老伯开玩笑说,“李老伯,听说你喜欢养花啊,快好起来,就可以去照看你的花仙子啦。”李老伯听到这句话,连连点头,脸 上竟然绽开了笑容。   说起高压氧的神奇治疗效果,美小护滔滔不绝介绍到。高压氧疗法是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特殊密闭高压氧舱中呼吸100%纯氧气用于治疗多种病症的方法。它 是一种现代生态级的纯物理治疗方法,无创伤、无侵害,无毒素,无残留。通过短时间内迅速大量增加全身和病损处的血氧供给,对各种组织和细胞产生强烈的治 疗、修复、促进代谢和生长等作用:保护病灶周围“缺血半影区”内的神经细胞,使受损伤的神经元恢复,减少坏死灶;   加速组织修复,促进胶质细胞分化增殖,产生大量胶质纤维修补损伤的组织;激活大脑和脑干觉醒系统,促进昏迷的苏醒,从而使李大伯从近乎植物状态,很快脸上就绽开笑容。   最后,美小护笑着说到“自己说得再多再好,真实的案例才是神奇效果的最好证明。”

发布了文章

一文了解高压氧对普通人群的保健作用

高压氧治疗,在临床应用已有大约50年的历史,对改善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听过高压氧治疗,却没听过高压氧保健?是的,高压氧对健康人群也有很好的保健、养生、康复作用。那么高压氧到底是什么呢?又具有哪些具体的治疗与保健作用?   【什么是高压氧治疗】  病人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里吸入纯氧治疗疾病的过程称为高压氧治疗。现在医学中,高压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更成为综合治疗的重 要手段,由于高压氧可使组织细胞的供血和氧浓度增加,其能量合成增加,新陈代谢加强,细胞的分裂、增殖、生长加速,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增强,所以凡是缺血、 缺氧性疾病,或由于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疾病,需修复、再生的疾患,高压氧治疗均有显著疗效。高压氧不只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对许多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 疫性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高压氧适用于哪些症状】   头昏、头晕、眩晕、头痛、失眠、多梦、耳鸣、听力下降、偏瘫、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行走不稳、脑外伤综合症、血管堵塞、脑出血、脑梗塞、长期不愈合的伤口、肢体发麻等。   【高压氧的保健功效】   一、 有助于改善睡眠   人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会引起大脑耗氧增加,造成相对缺氧,人在轻度缺氧时表现为兴奋,兴奋的结果又会影响睡眠,进入一个:失眠---缺氧---失眠的恶性循环,通过吸入高压氧可以改变这种恶性循环。   二、 有助于缓解疲劳   引起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都与缺氧有关,氧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时转化成能量,使人体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三、 有助于美容光肤   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延长汗腺或皮脂腺的寿命,从而保持皮肤的光泽和华润,皮肤的弹性与皮肤的张力及皮下脂肪的状况有关,氧有助于保持皮肤张力。   四、 有助于消除吸烟带来的伤害   人吸烟产生的烟雾里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争夺血红蛋白受体,在高压氧的作用下,可以加快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从而恢复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所以对于平时吸烟的人,给予间断性的定期吸氧,可以减轻吸烟对人体的伤害。   五、 有助于缓解醉酒   酒精的代谢是在肝脏中进行的,在代谢过程中离不开氧的参与,同时释放出能量,所以分解体内的酒精需要很多氧气。饮酒后,人体会存在一个氧相对缺乏的状态,氧有助于缓解醉酒。   六、 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其中很多疾病与缺血缺氧有关,如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动脉硬化等,长期慢性缺氧是这些疾病发病的原因之一,定期吸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七、 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人体的免疫力包括细胞免疫力和体液免疫力,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利于免疫物质的产生,增强了免疫物质的活性,因此,可以很好的抵御外来致病微生物的入侵。   八、 有助于亚健康的恢复、提高工作效率   大脑完成工作时需要氧气的持续供应,而脑力工作决定了比普通工作需要更多的氧气,长期的脑力工作机体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经常会感到头昏脑胀、烦躁、困乏、记忆力下降等,吸入高压氧会使你思维敏捷,头脑反应灵敏,提高工作效率。   九、 有助于延年益寿、延缓衰老   衰老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心、肝、脾、肾脏等器官的老化,这种自然衰老都与器官功能衰退有关,氧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器官的功能。   十、 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众多的发病原因中大部分与缺血缺氧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神经内科专家经多年研究也证实,老年痴呆与脑部慢性缺血缺氧有关。

发布了文章

重症肌无力的“爱恨情仇”,你理清了吗?

案例回顾 江某,男性,49岁,201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下垂、视物成双,休息后可缓解,之后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予溴吡斯的明、醋酸泼尼松治疗,眼睑下垂、视物成双均改善,强的松逐渐减量至1片。 2014年江某出现言语含糊、吞咽障碍、双眼睑下垂、四肢乏力,在外院就诊予醋酸泼尼松加量,之后症状有所改善,患者自行将醋酸泼尼松逐渐减量至1片。 2016年患者出现言语含糊、吞咽障碍加重,伴肢体乏力、气促、呼吸费力,就诊,予醋酸泼尼松加量,症状改善后出院,之后患者又自行将醋酸泼尼松减量,最终减至1片维持。 1个月前患者劳累后再次出现言语含糊、吞咽差、四肢乏力、眼睑下垂,晨起呼吸、咀嚼、吞咽费力,大约2周前患者自行将溴吡斯的明加量,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患者再自行将醋酸泼尼松加量,仍未见明显好转。 遂至我科就诊,在我科教授的指导下予甲强龙冲击、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出院,并嘱患者定期门诊复诊,不能自行调药。 疾病科普——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临床特征为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短期收缩后肌力减退明显,休息和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肌无力可部分和暂时恢复。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可治性慢性疾病,无论是新就诊患者还是随访已久的患者,可能会有一些共同的误区。 1、没有完全接受或认识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在医生的随访下调整药物,控制病情,出于“走捷径”的心态和惯性,期望有“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少部分患者“有病乱投医”而多花钱和走弯路。 在日常碰到的患者中,认为“吃几帖药就能断根”或“把胸腺切掉就能断根”等观点并不在少数。如果能客观理解重症肌无力的疾病特质和规律,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的规范治疗。 2、对疾病的发展演变缺乏认识,以为到了医院用了药就万事大吉。其实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一方面重症肌无力的病情演变有其自身规律,另一方面药物治疗的起效需要时间。 对于很重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即使医生给予了针对性治疗处理,其病情仍可能在后续一段时间内继续下行加重,甚至发展到危象。 3、部分患者在初期的胆碱酯酶抑制+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效果很明显,很快就“好了伤疤忘了疼”,自行停药,逍遥自在,可没过多久病情就复发了,程度甚至比之前更重。 目前的观点认为,使用免疫抑制剂有效后需要维持一段时间,具体需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减量。 总结以上误区,供广大病友参考!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