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663107

崔春园

乌镇互联网医院

关爱儿童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高血压
癌症
感冒
过敏反应
便秘
感染
疲劳
肝病
肾病





发布了文章

月饼吃多了,赶紧走起来!六个走路小技巧,减肥不是梦?

想减肥,没有比走路更简单的了!没时间跑步,更没时间去健身房,但你每天都会「走来走去」。很多人会在意步数,看看手机上的统计,步数越多,越有成就感。别急着骄傲,也许别人走得比你少,消耗得热量还真不一定少。你知道每天走10000步会消耗多少卡路里吗?国外一位名叫Macpherson(麦克弗森)的学者,就做了一项测试:他邀请了12名男性和18名女性,先以3.2公里/小时走1000步,再以6.4公里/小时的速度走1000步。再分别计算出消耗的卡路里,将结果乘以10,来估算出走10000步消耗的卡路里。结果发现:慢走组,大约平均消耗了183大卡;快走组,大约平均消耗了336卡,两者消耗相差153大卡。麦克弗森还提到,虽然慢走10000步的时间超过了30分钟,但强度不太可能达到中等强度水平。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对于普通成年人,适宜的运动量是:一次进行30到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是一次进行20到60分钟的较大强度运动。那到底该走多快才能达到中等强度呢?年轻人最好能在20分钟内走完2公里,中老年人可以试着25分钟走完2公里。不过,要想真正做到边走路边锻炼,除了走得快,还有一些小技巧你也需要掌握。下面介绍的6个小技巧,就可以有效帮助你「边走边瘦」!走路姿势很重要➊挺胸抬头、下巴向下微收、双肩向外自然展开。千万不要弓腰驼背,更不要低头玩弄手机。驼背还会破坏身体的平衡感,低头会增加颈椎压力,从而大大降低走路的运动减肥效果。要是在室外,还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碰撞人、撞车、跌倒入坑发生意外。 ➋收紧小腹、夹紧臀部。 收紧你的腹部和臀部,让你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才能有效地刺激你的腹部、臀部、腿部肌肉。 不然,小肚腩就会一直松松垮垮的,臀部的微笑曲线也出不来,会一直是下垂的「丧气脸」。 ➌用胯部发力。 用胯部带动大腿向上抬起,而不是小腿蹬地、或者小腿不离地拖沓着走路。 步子迈得大一点 将走路作为一项减肥健身运动,就不能像平常散步一样慵懒随便,要适当加大步幅。 大步流星地向前走。 这样才能有效刺激到你的大腿肌肉,提高走路时的运动心率,要是你有浑身发热的感觉,那就更好啦! 尝试变速走练习 如果想要更有效地健身,还可以尝试取路程中的一小段,用4~6分钟的时间,加快到最大速度走。 你会感觉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气息略喘,身体微微出汗、体温上升。 这就对了!多做几次循环,减肥效果更好喔。 走得久一点 增加走路距离和时长,最好能达到15~20分钟。 只要能走路的路段,就尽量走路。没有条件走,创造条件也要走。 比如提前几站公交或地铁下车。 目的地在5公里以内的朋友,不赶时间(早上可以提前起床),或者不用上班的朋友们,直接跳过公交处和地铁,全部用走完成。 低碳环保,又能锻炼减肥,一举两得。









发布了文章

孩子不喜欢分享怎么办?

分享玩具,分享零食,在成人眼里是很自然的举动,但对有些宝宝来说可是一件大难事:轩轩正专心地玩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车,森森跑过来也要玩。妈妈忙不迭地要求轩轩把玩具让给森森玩。可轩轩仍旧抓着自己的玩具不肯给森森,于是,妈妈将轩轩手里的玩具拿过来,递到森森手里。 通常,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懂得谦让、乐于与人分享,而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3岁以上的孩子虽然争抢行为仍然普遍存在,但他们已经就能够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习为他人着想、谦让等品质。因此,父母不妨抓住孩子3-6岁这个时机,开始培养分享意识。 那么,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如何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呢?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吧! 首先,尊重宝宝的权利。 如果像文章开头的轩轩妈妈那样,自作主张把宝宝的东西拿给其他小朋友玩,宝宝很可能会不高兴。他的小心思里是这么盘算的:我的东西,凭什么妈妈说了算? 要知道,宝宝有权支配自己的所有物。玩具是宝宝的私人物品,不是公共设施,可以选择与他人一起玩,也可以选择自己玩。 所以,父母在表现自己的好心之前,一定要和宝宝商量:“先借给森森玩玩好吗?他一会儿就还给你。”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相信他能有友好、大方的表现。 当其他小朋友玩完了,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看,他把小汽车送回来了,这车永远是你的。”这样,孩子从中能够学到两点:一是森森和他一样喜欢玩小汽车,二是属于他的东西最终还能够回到他手里。 其次,引导宝宝体会分享的快乐。 比如:常常告诉孩子,“宝宝,把巧克力分给小朋友,他会很高兴,会对你笑,你们就能成为好朋友了。”“你想想,如果小朋友护着自己的娃娃不给你玩儿,你心里会不会不高兴呢?”引导孩子明白,能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是有爱心、有同情心、与人友好的表现,他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友谊、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如果宝贝很执拗,坚决把着自己的东西不撒手,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尝尝“得不到”的滋味:当他想要妈妈手中的玩具时,你就说“不”。小家伙一定很不高兴,这时晓之以理,让他明白“只有学会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大家才能开心地一起玩”。 再次,尝试让宝宝掌握分配大权,并及时给予奖赏。 其实,“分享”可以渗透到宝宝生活的很多细节之中。比如,妈妈买了宝宝爱吃的樱桃,在他面前做出自己也很想吃的样子。问问他,是宝宝一个人吃呢,还是家里人都有份?引导宝宝认同:好东西大家一起吃才高兴。然后,妈妈把洗干净的樱桃交给宝宝,由他掌管“分配大权”。请他先分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最后给自己。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孩子头脑中强化“分享”的概念,学会了解和尊重别人的需要。如果宝宝能够主动分享给家人,记得一定要及时奖励TA哦!这样,宝宝就会明白,分享是一种值得赞赏的行为。为了得到奖赏,下次,TA就会有意识地多做,这样有助于TA养成与人分享的习惯。 除了上面的方法,父母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协作性游戏,让他和同伴合作,去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拼图、搭积木等。同时,平时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有关分享的绘本故事,也有助于孩子建立分享的意识。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各位家长会不会像这位妈妈这么做呢?学会“分享”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懂得分享的意义和快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引导孩子分享的那些事吧。 孩子不愿分享,甚至在一些事情上采取霸道的方式,这不能全怪孩子,与其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等也有一定关系。 1 与孩子的心理特点有关 相信不少父母有这样的困惑:孩子1岁的时候,很乐意把东西和别人分享,怎么长到2、3岁反而变“小气”了呢? 其实,从幼儿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讲,1岁以内的小宝宝头脑中还没有形成“物品所有权”的概念,所以能很“大方”地把东西给别人。2岁的宝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并一厢情愿地认为凡是喜欢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因此习惯于把“我的!我的!”挂在嘴边。 而且,2~3岁左右的孩子认知能力只顾及到“此时此刻”,在他们的意识里,把东西分给小朋友,自己就没有了。他不想“没了”,不管妈妈是明天再给他买新的还是待会儿小朋友就还给他,孩子就是不能忍受现在失去!因此,会对自己的“财产”严加看护!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认识到除了自己还有别人存在,自己也应该想到别人,但这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但不要强迫。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 孩子不愿分享,甚至在一些事情上采取霸道的方式,这不能全怪孩子,与其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等也有一定关系。 1 与孩子的心理特点有关 相信不少父母有这样的困惑:孩子1岁的时候,很乐意把东西和别人分享,怎么长到2、3岁反而变“小气”了呢? 其实,从幼儿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讲,1岁以内的小宝宝头脑中还没有形成“物品所有权”的概念,所以能很“大方”地把东西给别人。2岁的宝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并一厢情愿地认为凡是喜欢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因此习惯于把“我的!我的!”挂在嘴边。 而且,2~3岁左右的孩子认知能力只顾及到“此时此刻”,在他们的意识里,把东西分给小朋友,自己就没有了。他不想“没了”,不管妈妈是明天再给他买新的还是待会儿小朋友就还给他,孩子就是不能忍受现在失去!因此,会对自己的“财产”严加看护!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认识到除了自己还有别人存在,自己也应该想到别人,但这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但不要强迫。 2 与成长环境有关 在成长环境中,如果全家人都对宝宝百依百顺,客观上也催化了其“自我中心”感,在任何事情上只考虑自己的意愿、忽视他人的感受,不愿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共享。 另外,与同伴不熟悉,也会让宝宝不愿意分享。孩子是需要安全感的,当他们离开熟悉的成人,就会产生不安全感,比如:初到幼儿园,在这种情况下,让TA把自己赖以依靠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是任何一个孩子都无法接受的。 如何引导孩子乐于分享? 通常,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懂得谦让、乐于与人分享,而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3岁以上的孩子虽然争抢行为仍然普遍存在,但他们已经就能够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习为他人着想、谦让等品质。因此,父母不妨抓住孩子3-6岁这个时机,开始培养分享意识。 那么,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如何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呢?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吧! 首先,尊重宝宝的权利。 如果像文章开头的轩轩妈妈那样,自作主张把宝宝的东西拿给其他小朋友玩,宝宝很可能会不高兴。他的小心思里是这么盘算的:我的东西,凭什么妈妈说了算? 要知道,宝宝有权支配自己的所有物。玩具是宝宝的私人物品,不是公共设施,可以选择与他人一起玩,也可以选择自己玩。 所以,父母在表现自己的好心之前,一定要和宝宝商量:“先借给森森玩玩好吗?他一会儿就还给你。”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相信他能有友好、大方的表现。 当其他小朋友玩完了,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看,他把小汽车送回来了,这车永远是你的。”这样,孩子从中能够学到两点:一是森森和他一样喜欢玩小汽车,二是属于他的东西最终还能够回到他手里。 其次,引导宝宝体会分享的快乐。 比如:常常告诉孩子,“宝宝,把巧克力分给小朋友,他会很高兴,会对你笑,你们就能成为好朋友了。”“你想想,如果小朋友护着自己的娃娃不给你玩儿,你心里会不会不高兴呢?”引导孩子明白,能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是有爱心、有同情心、与人友好的表现,他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友谊、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如果宝贝很执拗,坚决把着自己的东西不撒手,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尝尝“得不到”的滋味:当他想要妈妈手中的玩具时,你就说“不”。小家伙一定很不高兴,这时晓之以理,让他明白“只有学会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大家才能开心地一起玩”。 再次,尝试让宝宝掌握分配大权,并及时给予奖赏。 其实,“分享”可以渗透到宝宝生活的很多细节之中。比如,妈妈买了宝宝爱吃的樱桃,在他面前做出自己也很想吃的样子。问问他,是宝宝一个人吃呢,还是家里人都有份?引导宝宝认同:好东西大家一起吃才高兴。然后,妈妈把洗干净的樱桃交给宝宝,由他掌管“分配大权”。请他先分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最后给自己。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孩子头脑中强化“分享”的概念,学会了解和尊重别人的需要。如果宝宝能够主动分享给家人,记得一定要及时奖励TA哦!这样,宝宝就会明白,分享是一种值得赞赏的行为。为了得到奖赏,下次,TA就会有意识地多做,这样有助于TA养成与人分享的习惯。 除了上面的方法,父母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协作性游戏,让他和同伴合作,去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拼图、搭积木等。同时,平时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有关分享的绘本故事,也有助于孩子建立分享的意识。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