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599

王平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擅长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和健康指导,对失眠、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女性月经不调等内分泌代谢紊乱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高血压
糖尿病
肺炎

发布了文章

置顶

肺炎疫情特殊时期下的糖尿病自我保健策略

自武汉市采取封闭式管理政策之日起至今天已经有40多天了,在这期间我们在武汉的每个市民都为抗疫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也因为封闭管理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对于患有一些非肺炎的糖尿病患者来讲,看病取药就显得尤其困难,但是大敌当前,我们应该以国家大局为重,因为疫情的尽快控制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好处,而疫情蔓延一发不可收拾最终也会殃及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我们完全有责任配合国家的各项政策,在遵守地方政府规定的前提下,尽量自己当好自己的保健医生。对于目前看病难取药难的问题,我给糖尿病朋友几项建议:1.尽量严格管理好自己的饮食,在保证足够营养的前提下,尽量不要摄入糖类、含糖饮料、水果、坚果、稀糊状食品以及油煎油炸食品,避免饮食过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增加糖尿病就医风险。2.根据自己年龄和身体状况设置一些适合自己的室内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从小运动量逐渐增加,每天坚持2-3次运动,每次时间不宜过长,这样可以增加身体免疫力,还可以避免缺乏运动导致体重增加,不利于血糖控制。3.规范用药,及时清点自己所用的药品,如果药物快用完,请提前2-3天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求助,写清楚所需的药品全称、规格和所需数量,告知其他需要注意的事情,他们可以负责代买代购常用药品。千万不要因为出门不方便而中断治疗或者随意调整治疗药物。4.有血糖仪的一定要自己定期监测血糖,避免血糖隐匿升高无法察觉,导致其他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等。5.最重要的点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客观合理地认知新冠肺炎,避免给自己带来惶恐、焦虑等负面情绪,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专科医生或者心理科医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咨询。6.始终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不要盲目相信电视、手机上的各种广告宣传的神奇治疗药物或者神秘治疗方法,以免上当受骗。最后祝愿大家在封闭管理的日子都平安,快乐,舒心,安心!相信我们一定会健康等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的几大误区,您都中招了吗?

工作这么多年以来,接诊了无数的糖尿病患者,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说法,让人误入歧途,现将糖友们认识的几大误区整理一下,总结如下:1.错误一: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厉害的药物,一旦使用上了胰岛素,就会对胰岛素产生依赖性,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了。正解:胰岛素是降糖的非常有效的药物之一,有些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胰岛素,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胰岛功能衰竭导致的血糖难以控制、妊娠以及哺乳期,对口服药物过敏或者对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的、空腹血糖大于11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的情况,都需要使用胰岛素,但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会因此对胰岛素产生依赖,只有1型糖尿病患者才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的,所以2型糖尿病朋友们请放心使用胰岛素吧,等过了特殊时期,血糖趋于正常而且稳定下来之后,是完全可以换回口服药物降糖的。2.错误二:使用胰岛素之后,就会对胰岛素产生耐药性,以后使用胰岛素效果就越来越差了,所以拒绝使用胰岛素。正解:胰岛素最主要的作用是降低血糖,与抗生素杀灭微生物不同,它面对的不是活的微生物,所以根本不会产生什么耐药性,该有效的还是会有效的,胰岛素效果不好,说明自身存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的使用是没有关系的。3.错误三:糖尿病是富贵病,要控制饮食就是不吃肉不吃荤菜。正解:糖尿病患者是要控制饮食,但是也需要科学合理饮食,在适当控制饮食总量的前提下,需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鸡蛋、鱼肉、猪牛羊肉)和膳食纤维(新鲜的叶子菜、茎类菜),我们需要控制的是主食,也就是米饭和面食。4.错误四:主食升血糖高,就完全不吃主食,或者全部以粗粮杂粮代替。正解:每餐要保证适量的主食,不能完全不吃主食,也不能完全以粗粮代替,可以以大米为主,混合少量(不超过五分之一)的杂粮煮成杂粮米饭进食。5.错误五:控制饮食通过不吃某一餐来控制,剩下的两餐吃的过饱。正解:一餐不吃另一餐过饱容易导致一天内血糖变异太大,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也会导致血糖波动幅度大,不好把握用药剂量,血糖难以全面达标。控制饮食讲究三餐均衡,合理控制,坚持不懈,这样血糖才会比较有规律,才会比较好控制。6.错误六:大清早空腹运动。正解:一般来说空腹血糖是一天当中血糖最低的,空腹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血糖高峰会在餐后1-2小时出现,运动降血糖应该选择在三餐餐后半小时以后运动,这样既能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又能避免空腹运动带来的低血糖风险。7.盲目相信中医药降糖,通过不正规途径寻找所谓降糖秘制药、神药,拒绝使用正规降糖药。正解:中医药在治疗很多疾病上是非常确切有效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降低血糖这个生化指标上来说,效果有限。市面上所有宣传的具有降糖作用的纯中药,里面都加有不愿意说明的西药成分,而且有可能对肝脏肾脏有严重危害,吃了可能是把血糖降下来了,但是把肝脏肾脏损害了,所以千万不要购买。我们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改善糖尿病引起的相关症状,比如口干、视物模糊、乏力、便秘、肢体疼痛、麻木等,但是需要有资质的医生开正规的处方药,不要相信来源不明的三无产品。8.错误八:过度相信保健品(茶),不做好日常饮食。正解:我们应该首先做好日常饮食,通过做好日常饮食管理来控制血糖,尽量少服用所谓具有降糖作用的保健品,避免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丟了西瓜。        这是我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针对糖友们容易犯的错误提出一些指导意见,希望能帮助广大糖友们走出误区,走向健康。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吃喝?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自从我得了糖尿病,医生告诉我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那我这辈子到底还能吃什么?我感觉生活好没有意义,甚至经常感到痛苦和绝望。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糖尿病患者究竟该如何吃喝。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广大糖尿患者为什么会有上面说的那种感受。一个人从出生到后来患上糖尿病,大多都因为有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本身就是因为饮食上有很大的问题,比如经常大量地吃甜食,水果,喝甜饮料,经常暴饮暴食等,这些问题都会集中暴露在医生面前,那么医生就会针对我们饮食上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纠正和指导,所以我们才会觉得以前的吃法都是错的,以前喜爱的很多食物都不能吃了,但是毕竟我们平常能吃到的不合理的食物只有那么几种或者十余种,大千世界食物有成百上千种,剩下的能吃的实际上还相当丰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心里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哪些东西不能吃呢?我把这样的食物大体上分两大类,一类是不推荐吃的,一类是可以吃,但是必须严格适量的。         不推荐吃的:1.白砂糖、红糖、水果糖、蜂蜜、巧克力、奶油、可可。2.可乐、雪碧、芬达等碳酸饮料,含糖咖啡以及超市里大卖的各种含糖饮料。3.生糖指数高的水果,比如香蕉、葡萄、橙子、橘子、桂圆、大枣、荔枝、榴莲等。4.油煎油炸食品比如薯条、油炸蚕豆、油炸花生米、油饼、油条、煎饺、煎包等。5.稀饭和各类汤粥、粉状糊状食品比如葛粉、藕粉、黑芝麻糊等。6.各类坚果和炒货,比如炒花生、葵瓜子、松子仁、榛子仁、腰果等。7.炒粉、炒面、炒饭和热干面。         可以吃的,但是需要严格适量的:1.主食如米饭🍚,包子、馒头、面条🍜,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相同份量的情况下,吃米饭的血糖要比吃面食的血糖低很多,所以建议尽量吃米饭,少吃面食(早餐除外),每一餐不超过二两。2.块状根茎类的蔬菜,比如土豆,藕,红薯,芋头,山药等要少吃,吃了以上食物,就把当餐的主食的量减相同的份量出来,这样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3.适量的油脂和肥肉,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患者不能沾肥肉,因为肥肉脂肪含量高,吃了会得高脂血症,实际上少量的摄入动物脂肪,既有利于增强人体营养,又有利于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达到更好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4.各种生糖指数不高的水果,比如桃子、李子、苹果🍎、西瓜🍉、火龙果、绿心猕猴桃等,但是大体积的水果一定要注意一次不要吃太多。         看了上面的内容,可能糖友们还是会说,不是说只有几种或者十几种不能吃吗?你一下子就说了那么多种,不是在骗人吗?其实前面讲过,很多食物是我们平常根本就不会碰到的,不会去吃的食物,真正的平常喜欢吃的又不适合吃的就那么几种而已,所以对我们饮食的品质和生活的幸福感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总而言之,我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合理饮食习惯是,三餐适量的主食,多多益善的蔬菜,合理的鸡、鸭、鱼、肉、蛋,不喝糊状、粥状食物,不吃油煎油炸食品,不喝含糖饮料,不随意吃零食和水果,做到这些,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最后祝各位糖友吃饭没烦恼,开心活到老!                           

发布了文章

坚定、执着,命运终究不会辜负你

        今天不想给大家做科普了,想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萌生这个想法,是缘于几天前有位我曾经的患者来跟我告别,说她要回老家天津了,走之前特意要来感谢我一下,然后才能了却心中的一个愿望,其实在这之前,她跟我联系过一次,我当时不在医院,叫她别来了,心意到了就行了,但她没有改变想法,过了几天依然还是来了,见面之后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感谢,说是我治好了她的病,让她能顺利做完手术,使她获得了重生,她甚至要给我鞠躬,这让我非常感动,感动之余,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也许有人要说了,你这么一个内分泌科普通大夫,看得都是糖尿病,甲亢等慢性病,何德何能让患者对你如此感恩戴德?这个故事要从2019年9月说起。        2019年9月的一天,我照常去院内会诊,到骨科会诊碰到了这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她是一个11岁就得了1型糖尿病的患者,2018年很不幸因为意外导致左侧踝关节多发性骨折,当时她求治于天津最好的骨科医院,当地的医生告诉她无法做手术,只能回家静养,她不甘心,回家边等边四处打听寻找治疗机会,后来又在天津找了另外一家综合实力很强的医院,医院的说法是手术难度很大,做了也保不住那条腿,建议截肢;她顿时感觉有些失望,辗转来到了北京某01医院,当地医生跟她说她有糖尿病,做手术是可以,术后伤口愈合是个大问题,手术方式只能截肢,她当时正值如花似玉的年纪,哪里能接受这个事实,于是她不轻言放弃,重新整理思绪,最后决定来武汉的大医院试一试。在这个漫长的等待和辗转过程中,她的骨折没有得到及时手术治疗,骨折断端已经发生了严重移位,而且产生了并发症。        最开始她去了武汉某和医院,医生告诉她可以给她做手术,但是因为手术难度大,费用要30-50万不等,她根本承受不起,而且不能保证手术成功,最终还是可能面临截肢,对于这种结局,她当然不会满意,后来,她又咨询了某济医院,给出的答案也是一样的,然而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继续寻找一切可能的治疗机会,就有了后来的到我们医院的故事,当时她血糖控制得很差,糖化血红蛋白有12.4%,骨科请我们会诊帮助控制血糖,准备给她做手术,因为调整血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再加上她是一个1型糖尿病患者,调控血糖难度更大,所以就转入我科降糖治疗,转入我科以后,我就是她的主治医生,我通过详细询问她的治疗过程和生活、饮食习惯,精心为她调整治疗方案,全方位给她指导一日三餐,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给她把血糖控制达标了,胰岛素剂量也从她原来的每天70多单位,降到了后来的每天30多单位。然后我们再请骨科会诊,安排让她回骨科做手术,骨科的团队也很给力,精心实施手术方案,最终成功完成了她的骨折手术。        幸运的是,她手术以后恢复得很好,原来肿胀的踝关节消退了,骨折断端也愈合了,原来只能坐轮椅出行的,现在可以正常走路了。这次手术的成功,一是得益于我院骨科团队的医术精湛,能够妙手回春,二是归功于我们能给她把血糖控制好,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要知道,这位患者的血糖也是老大难问题,曾经让她痛苦不堪。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她的胰岛素用量一度达到过每天一百多单位,但还是控制不好血糖,还会经常发生低血糖,她也曾经求治于多家大型医院,都没有给她把血糖控制好,血糖不达标是骨科医生当时最怕的事情。到了我院以后,我们不仅给她把血糖控制好了,而且给她把手术做成功了,这对她来说,是一件莫大幸福的事!        回过头来看看她走过的路,无不为她感到高兴,无不被她的执着的信念而鼓舞。这一路走来,是她自己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前行,是她为这个执着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最终回报给她生活的美好。她是不幸的,11岁就患1型糖尿病,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后来又遭遇骨折,一度差点面临截肢;她又是幸运的,在生命当中最终与湖北省中医院相遇,与之结缘,解决了她将来一生也许不能正常行走的问题。命运不一定会善待每一个人,但是,就算你没有被命运善待,你也要善待你自己,做一个努力、执着、自强不息的人,也许这样,命运之神也会被你感动,愿意给你幸运的机会。        末尾我想对糖尿病朋友们说,就算得了糖尿病又能怎样,也只不过是命运给了你一巴掌,而不是给了你一枪,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自暴自弃,要坚定信念,相信自我,积极勇敢地去面对疾病,面对生活,只要你有信心、有决心,只要你坚定、执着,命运终究不会辜负你,朋友!                 


发布了文章

得了甲亢:碘盐还是无碘盐?其实不用那么纠结!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文简称甲亢)是现代人群中非常常见的一类代谢性疾病,多发于年青的女性,男女比例大概为1:4~5,典型表现为体重下降、怕热多汗、心慌、情绪容易激动、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等等,很多甲亢患者得知自己确诊甲亢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医生,我是应该吃碘盐还是无碘盐啊?是的,这是几乎所有的甲亢患者都会关心的问题,那么究竟是吃碘盐好还是无碘盐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贫穷年代里,中国某些地方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粗脖子病”,属于碘缺乏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脖子增粗,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当地土壤水源当中缺乏碘,该土地上生长的大多数动植物都存在碘含量不足的情况,所以人们摄取的食物是碘缺乏的,长期的碘缺乏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大,所以就出现了“粗脖子病”,为了治疗和预防这类疾病,中国食品卫生部门于1995年实施了在食盐中加碘的政策,这就是沿用至今的碘盐,现在我们常吃的精制碘盐就属于这类。食盐中加碘的历史至今已经有25年,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的“大脖子病”呢?其实,食盐中加碘10年后,我国7~14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发病率从20.4%下降到了5%左右,时至今日,我国因为碘缺乏导致的甲状腺肿发病率应该远远低于当时的5%。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事实上,现在的甲亢表现的大脖子和过去的“大脖子病”已经不能混为一谈了,过去的“大脖子病”是因为碘缺乏导致的,而现在的甲亢发病大多数是因为自身免疫性因素发病,伴随着甲状腺相关抗体的升高,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看到这里大家弄明白了吗?1995年以前的大脖子是因为碘缺乏而发病,而现在的甲亢大多数是因为自身抗体产生的破坏作用,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亢进,两者的发病机制完全不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经常吃到很多富含碘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虾皮等等,加上食盐中含碘,有学者提出了碘过量的说法,而碘过量也被认为和甲亢的发病有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碘元素含量与甲亢的发病率呈“V”字型关系,简单的说,在碘含量适中的状态下,甲亢的发病率最低,随着碘含量的逐渐减少或增加,甲亢的发病率都会逐渐升高,那么现在的我们如果得了甲亢,应该吃无碘盐还是碘盐?         总体来讲,现代人群中应该极少存在碘缺乏,而从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甲亢患者的尿碘含量来说,有少部分人尿碘含量是非常丰富的,也就是说这部分患者中不仅不存在碘缺乏,反而存在碘过量的可能。对于碘盐,这类人群该如何取舍?         我们常见的食物当中,碘含量(以每100克计算)前十位的是:1.干裙带菜15878微克 2.紫菜(干)4323微克 3.鲜海带923微克 4.鸡精766.5微克 5.海虹346微克 6.虾皮264.5微克7.虾酱166.6微克 8.虾米82.5微克 9.可乐68.4微克 10.叉烧肉57.4微克。而碘盐的碘含量在1800~3300微克/百克,远低于紫菜,裙带菜的碘含量,对于现代人群来讲,只要我们膳食均衡,没有长期摄入过多的含碘量高的食物,并且保持合理的碘盐的摄入量,是没有必要吃无碘盐的,如果长期吃无碘盐,反而有可能导致碘缺乏,加重甲亢病情或者导致脖子增大。         总而言之,现在的甲亢不是因为碘缺乏引起,而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是发病的主要机制,现代人群碘含量普遍正常,没有必要刻意去补碘,也不能盲目的禁碘,保持健康均衡的膳食,合理的碘盐摄入量,碘在我们体内既不缺乏,又不过量,就是一个完美的状态。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患者吃饭时能喝水喝汤吗?最好不要这样做!

        汤是人类烹饪史上的一个重要发明,汤类富含了人类所必须的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水,还包含了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重要的营养元素,是一道重要的美食,既鲜香又美味,深受人类的喜爱。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灿烂辉煌,烹饪技术更是精湛绝伦,于是发明了很多汤类美食,土鸡汤、老鸭汤、羊肉汤、排骨汤、鲫鱼汤、三鲜汤、桂圆银耳汤……,诸多汤类数不胜数,既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又起到了营养滋补之功。         作为一种美味佳肴,汤常常在人们就餐时被端上饭桌,在吃饭时被芸芸众生分享,大多数健康人在吃饭时喝汤问题不大,糖尿病患者在吃饭时究竟能不能喝汤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呢?糖尿病患者吃饭时喝汤会带来哪些问题呢?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糖尿病患者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血糖控制不好,同样的进食会比普通人要升得更高,进餐时摄取的食物当中对血糖升高贡献最大的物质就是碳水化合物,而这一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最先被吸收,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吃饭时喝汤,就加快了碳水化合物进入胃肠道的速度,导致消化吸收更快,进而血糖升得更快,再者,碳水化合物在水分越多的情况下吸收越充分,从而导致血糖升得越高,两者相加,血糖升得既快又高,这样是不是对血糖控制很不利呢?弄明白了这个原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在吃饭时不能喝汤了吧?         这是糖尿病患者在吃饭时不能喝汤的最主要原因,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对身体健康不利的因素,需要我们认识到。 1.影响其他营养的消化吸收         汤类美食由少量的固体和大部分水组成,大量的水会稀释胃液,而胃液里面的胃酸和消化酶是消化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的重要物质,胃液被稀释以后,会影响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深度吸收,导致营养流失。 2.无形中增加食量         大家都有体会,吃饭时边喝汤吃饭就吃得快,而食物吸收需要固定的时间,在早期不会很快有饱腹感,那么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食量,食量增加必然引起血糖升高,所以这也是不可取的。 3.增加胃肠负担         上面提到,边吃饭边喝汤进餐速度会加快,导致食物没有被充分咀嚼就直接进入胃肠道,粗大的颗粒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肠疾病。         然而,吃饭时不能喝汤不等于不能喝汤,选择合适的时间喝汤,糖尿病患者还是可以享受汤类带给我们的幸福感的。合适的喝汤时间,应该是饭前半小时或者饭后1小时左右,这样的喝汤方法,既不影响血糖,也对胃肠没有什么坏处。         那么吃饭时一点汤都不能喝吗?有那么绝对吗?也不是。在进餐时如果感觉口腔很干燥,食物难以下咽,少量喝一点汤水帮助润滑口腔,以一两口为宜,也是有助于食物消化的,没有什么坏处。         总之,边吃饭边喝汤不是一个科学的饮食习惯,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喝汤,而是尽量避免边吃饭边喝汤。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喝甜汤,还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另外,结合您自身的其他情况,合理取舍,我想,汤这个神奇的食物一定会为您所用,带给您健康和满足!         

发布了文章

头晕伴恶心是高血压或脑梗死?No!这一类疾病需要引起重视!

        头晕,视物旋转感,头部轻微转动就加重,还时不时犯恶心,胃里翻江倒海,甚至呕吐黄水,心里难受至极…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下意识里您自己会觉得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您是不是第一时间会害怕患上高血压?中风了(脑梗死或者脑出血)?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有可能您既没有高血压,也没有脑梗死或者脑出血,而是得了另外一种疾病—颈椎病!         没错,就是颈椎病!颈椎病是当代人群中非常普遍的又非常容易被误解的一大类疾病。为什么叫一大类疾病?因为颈椎病是对颈部肌肉,血管,神经根,脊髓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的总称,医学上把它分为六大类型—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和脊髓型。头晕,视物旋转,伴有恶心、呕吐就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人,它占整个颈椎病的比例大概8%—10%,虽然占比不高,但是容易跟其他疾病相混淆。         那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是什么呢?原因是椎动脉受压迫导致椎动脉供血紊乱,生活中很多常见的不良习惯会导致颈椎异常变形,压迫椎动脉,诱发颈椎病。         现代生活既丰富多彩又压力山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给我们的颈椎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广泛的伤害,比如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好玩的游戏和娱乐APP,让很多人包括老年人在内可以低头拿着手机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大半天,到了凌晨一两点还不舍得睡觉;喜欢打麻将的牌友,麻将桌前埋头苦干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不下火线;喜欢追剧追综艺的小姑娘,总是平躺在沙发上或者床上享受安逸时光,操持身体是水平,颈部及以上近乎垂直的姿势,使整个身体呈一个横躺着的“L”型;流水线上机械化作业的工人,注意力高度集中,低头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需要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教师、程序员、文职人员等,也是长期的低头族,这一些长期的低头姿势,导致了我们本来应该有正常弯曲度的颈椎发生了变形,变成了直直的“1”字型,还有紊乱的“S”型,压迫了椎动脉,最终产生了相应的症状。         如何治疗颈椎病(这里仅指椎动脉型)和改善症状成了我们关心的问题。首先,改正一切不良的使用颈椎的动作和姿势是一切治疗的基础,只有改正不良的姿势,才能从根本上治愈颈椎病。减少低头姿势,平躺时切勿把头倚靠在床头、沙发扶手上面,并尽量做一些纠正性的抬头动作,比如仰望远处,打羽毛球,双手举高做交替攀爬动作等。其次,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刚好把颈部下方填满,有一个把颈部向上的托举即可,再者,依靠合适的药物改善症状,选择专业的对口的医生帮助治疗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颈椎病虽然不是绝症,也不是烈性传染病,却足以让我们很难受,以至于不能正常工作和休息,日益增加的社会因素会导致颈椎病发病率快速增加,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对颈椎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请我们一定要好好地保护我们的颈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发布了文章

“甜”道酬“勤”—肺炎疫情下的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技巧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病因有两大要素,一是先天易病体质,二是吃得多而运动得少。先天因素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没法改变,而吃与运动是我们能够掌握和改变的,糖尿病治疗的最基础治疗之一就是要增加运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的有关技巧。勤劳的人总是能收获更多回报,正所谓天道酬勤,万事万物总离不开这个法则,糖尿病的治疗也一样,运动治疗需要一个勤字,有始无终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行,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更好地控制好血糖,给自己更好的回报。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地方被限制出行已经长达50余天,至今现在很多地方还没有放开出行政策,我们糖尿病阿姨的广场舞不能跳了,喜欢耍太极剑的大爷没地方去了,每天都要去小区绿道上跑步的大叔不能下楼了,怎么办?不要着急,运动只是一个手段而已,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达到增加运动量的目的就行,并不拘泥于固定的场所,千万不要因为不能出门而中止了运动,户外运动不能去了,我们可以开展室内活动,总之,外出被限制了,我们的运动不能停下来。         适合室内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年青的小伙子可以选择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起等,中年大叔阿姨可以选择仰卧起坐,胸部扩展运动,腰部旋转运动等,老年患者可以选择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既能达到运动的作用,又能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有无伤病来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和运动时长,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在空腹或者饥饿状态下运动,因为此时运动容易发生低血糖症状,严重的低血糖可以昏迷,甚至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尽量选择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运动,这样既能抑制饭后血糖高峰,又不容易出现低血糖。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晚餐后的运动量一定要根据晚饭量来安排,因为晚饭后的不进食状态是一天当中时间最长的,所以不要让晚餐后或者睡前血糖过低,否则容易出现夜间或者凌晨低血糖。         2.运动的时间不易过长,我们运动的最直接目的是抑制血糖过度升高,我们的运动量只要能控制餐后血糖在目标范围之内就可以了,运动时间过长反而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所以并不是运动时间越长越好。         3.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能锻炼到核心肌肉群,减轻腰腹部多余脂肪的运动方式。核心肌肉群也就是我们腹部肌肉,腰部肌肉,背部肌肉和胸部肌肉群,简而言之就是躯干部肌肉群,很多中年以后的患者躯干部脂肪大量增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性肥胖,而躯干部脂肪增加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危险因素,所以如果我们可以选择的话,尽量满足核心肌肉群的锻炼,这样可以很好地减少躯干部脂肪,帮我们改善胰岛素抵抗,更好地控制血糖。         4.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或者短效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口服药治疗的,在计划运动时要提前减少当餐胰岛素的剂量或者口服药的用量,避免运动后出现低血糖。(常见的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R,诺和锐,优泌乐,优泌林,艾倍得等,常见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短效药物有格列喹酮片,格列齐特片,瑞格列奈片等)         掌握了以上运动技巧,选择您喜爱的运动形式,每周间隔均匀运动至少三到五天,每次运动时长半小时左右,持之以恒,贵在于勤,让自己的血糖在平稳中安全地降低,您就掌握了糖尿病运动治疗的致胜法宝。

发布了文章

外松内紧,共战疫情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抗疫,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现在还不是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刻,我们需要继续坚持不出门的政策,不要让医护人员和政府的努力前功尽弃,当此紧要关头,我个人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合理饮食,节约粮食,因为现在每一粒米,每一棵蔬菜都特别珍贵,都饱含了农民的辛勤汗水;2.在家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3.保持乐观积极心态,谨慎言行,积极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抗疫氛围;4.做好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性疾病发生。总而言之,内心不放松警惕,表面淡然对待,相信您一定会健康平安!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