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44897

韩俊毅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专业擅长:长期致力于胃肠道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胃肠道肿瘤的开放及微创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完成各类胃肠道肿瘤根治性手术。熟练掌握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原则,规范进行胃癌、结直癌及胃肠道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肠癌
癌症
直肠癌
结直肠癌
胃癌
出血
呕吐
感染
腹痛

发布了文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常伴有肠腺上皮的化生和(或)异型增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所以,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不是“胃缩小了”,而是指胃黏膜上面的细胞、腺体的萎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在不同地区中差异较大,在胃癌高发的东亚、东欧、南美等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在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占胃镜受检病人总数的7.5~13.8%。随年龄增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随之增高。WHO调查发现,20~50岁患病率仅12%左右,而51~65岁则高达52%以上。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也有学者认为胃黏膜萎缩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器官老化现象。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诊断为萎缩性胃炎无需恐慌。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多种因素相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等因素相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如果确实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及早根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黏膜的炎症,阻断病变的进展。胆汁可损伤胃黏膜屏障,使黏膜修复功能减弱,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高龄、胃动力减弱、吸烟等可能是引起胆汁反流的原因。已有研究表明萎缩性胃炎患者维生素B12、叶酸缺乏、长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抑制胃黏膜分泌维生素C,使维生素C对氧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程度。另外,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自身免疫、高盐饮食,水果、蔬菜摄入少、饮食过烫等相关,与酗酒的关系尚不明确。很多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症状者可能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满、早饱、嗳气、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早饱是指少量进食则有吃饱的感觉,也是胃或上腹部的一种胀满感。嗳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打嗝、打饱嗝。少部分患者还可有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或者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上,常常有肠腺上皮化生,一般简称为“肠化”,是指在胃黏膜慢性炎症时,本来是胃粘膜的地方变成了肠粘膜。肠化可以分为大肠型化生和小肠型化生两种类型。另外一个术语是“异型增生”,病理也称为“上皮内瘤变”,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改变,有恶变的可能,代表肿瘤性生长的起始阶段,是胃癌前病变。分为轻、中、重三级或低级别、高级别两级。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往被称为A型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以往被称为B型胃炎)两大类:(1)自身免疫性胃炎,其萎缩性部位主要位于胃的上2/3,由自身免疫因素引起,患者常伴有胃酸分泌过少、贫血(恶性贫血)、消瘦等症状,这型胃炎在我国比较少见。由于这类病人分泌的胃酸会减少,治疗这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式就是要服用弱酸制剂补充人体胃酸分泌的不足;(2)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萎缩部位主要位于胃的下1/3,萎缩的部位呈点状,不一定影响胃酸的分泌,我国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属于这一类型,对身体的影响较小,一般不会影响整体胃酸的分泌,对人体的消化功能也影响有限,有些患者甚至还可能表现出胃酸分泌过多的症状。多灶萎缩性胃炎即B型萎缩性胃炎是胃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胃黏膜萎缩被认为是癌变的基础。当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和异型增生时称之为胃癌前病变,癌变风险明显增加。根据国内多年随访资料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认为其癌变率是:5〜10年癌变率3%〜5%,10年以上10%,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2.5%〜11%,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4%〜35%,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10%〜83%。但绝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稳定,不会进展为胃癌。

发布了文章

中瑞老年胃肠肿瘤巅峰论坛马上召开

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与上海市东方医院胃肠外科共同发起的“2022上海-瑞士国际老年胃肠肿瘤巅峰论坛暨东方老年胃肠肿瘤学术沙龙”将于2022年9月25日在上海举办。欢迎围观![握手][玫瑰][玫瑰][玫瑰]

发布了文章

欢迎参加胃食管反流病云沙龙

欢迎参加胃食管反流病云沙龙

发布了文章

老年胃肠癌病人的手术问题

1.高龄胃肠肿瘤患者手术的必要性?胃肠道肿瘤的好发年龄阶段是55-70岁,但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以及人口老龄化,年龄偏大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按照之前的观念,年龄大于80岁就很少考虑手术治疗了,结果因为肿瘤长大导致不能进食,或者肿瘤溃疡穿孔,人很快就不行了。但现在人的寿命长了,即使是肿瘤,如果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生存期可以明显延长。经过术前评估,如果没有绝对手术禁忌症,建议采取积极的治疗态度。2.如何保证高龄患者手术安全?高龄患者心肺功能较中青年明显减退,并且常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使得手术风险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胃肠外科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以及重症监护室紧密合作,建立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诊疗团队,术前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从基础生理条件、呼吸系统、营养支持等方面全面准备,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手术并发症。手术前全面规划,做到术中每个动作都有方向,每个操作是高效,做到即快又准又安全地切除肿瘤,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除此之外,胃肠外科医生团队不断强化医疗知识,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3.如何促进高龄患者术后康复?通过录制健康宣教视频,向病人及家属示范讲解如何进行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康复效率。同时,组建“健康班”,建立医患沟通桥梁,并不定时推送康复知识,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素养。韩俊毅医生表示,事实上,各种现代化的医学技术手段和医院多学科的协作,已经为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提供了保障,手术之后再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病人可以明显获益。

发布了文章

胃癌和肠癌术后能不能吃鸡蛋?

鸡蛋在胃癌、肠癌术后不仅不需要忌口,而且要在可能的情况下保证供给,因为鸡蛋作为常见的食物,被归类为营养品之一,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是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每天吃鸡蛋可以保证营养足够,也因此很多人认为自己每天要多吃几个鸡蛋。一个人一天要吃多少个鸡蛋?  一个正常的鸡蛋中含有7.5克蛋白质,6克脂肪以及0.8克碳水化合物。而因为身体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量不同,所以每天所食用的鸡蛋量要根据不同的人群来决定。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6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补充35克蛋白质,一个鸡蛋中含有7克蛋白质,也就是说一个6岁的孩子一天可以吃5个鸡蛋,小于6岁的孩子量要减少。成年男女按照正常量每天可以吃8~9颗鸡蛋左右,但因为目前蛋白质的来源不仅是鸡蛋,还有其他食物。如豆类、肉类、鱼类等。所以正常来讲,各种食物丰富的情况下每天补充一个鸡蛋即可,若食物不够丰富,每天可以吃三个鸡蛋。鸡蛋会导致胆固醇上升吗?  目前有现代学者进行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并没有因为限制胆固醇摄入而有所降低,上次有相关数据指出心脑血管疾病和胆固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加上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并不高,每100克鸡蛋中只有1.5克蛋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胆固醇上升。此外身体的胆固醇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食物摄入,一方面是通过肝脏合成。若身体有一定量的胆固醇,食物摄入超标也会被肝脏代谢出体外,所以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并不用担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上升。  但注意若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患者要控制鸡蛋的量,这些疾病易出现胆固醇上升,并且出现相关并发症。

发布了文章

吃坚果的秘密

春节假期“吃吃喝喝”免不了,各种“坚果大礼包”成了大家礼尚往来的常见品种。那么,到底什么是坚果?坚果怎么吃才健康呢?    植物学中,把坚果定义为被子植物不裂开干果和果实和裸子植物坚硬的果实。生活中,我们俗称的“坚果”一般指果壁坚硬、中间有一枚或多枚果仁的食物。营养学意义的坚果包含范围很广,榛子、松子、核桃、开心果、巴旦木、杏仁、核桃、板栗、瓜子、花生、莲子等都属于坚果。    研究发现,适度进食坚果可以促进健康。目前比较流行的地中海饮食和DASH饮食都推荐每周补充适量的坚果。    坚果摄入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和因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美国临床营养杂志2020年发表的研究文章,纳入了来自16个国家的124329名成年人群,平均随访9.5年,结果发现:坚持坚果摄入(每周>120g)的人群因心血管事件导致死亡率降低28%,肿瘤导致的死亡率降低19%。适度的摄入坚果还可能改善抑郁等精神症状。为何说适度进食坚果可促进健康?    这是因为,坚果中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鱼类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类似,可以维持体内抗炎和抑炎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预防或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病风险。    此外,坚果中的维生素E也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氧化代谢产物。坚果中的植物甾醇和植物性化学物质也有助于降低体内的低度系统性炎症。每天吃多少坚果为宜?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大豆及坚果类食物每天食用量为30-50g。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推荐坚果每周50-70g,相当于每天吃10g左右。坚果对体重有无影响?    研究发现,适度食用坚果和不食用坚果的人群体重差异»0.09kg,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坚果属于高能量食物,过量使用肯定会导致体重增加,它也是进行体重管理的人群容易忽视的能量来源,每100g坚果的能量相当于一个麦当劳香辣鸡腿堡(570kcal)。因此,坚果虽香,也不能贪吃哦!

发布了文章

腌腊食品怎样吃才健康?

    为了保持腌腊制品的新鲜,生产厂家会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硝,即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物相结合,可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    大家都知道腌腊制品吃多了不好,但是冬天的餐桌上少了这道菜又觉得缺少风味。    今天就来讲讲怎样吃腌腊食品才能美味又健康。“爆腌菜”不宜吃:    腌菜中亚硝酸盐最多的时候出现在开始腌制以后的两三天到十几天之间。传统酱菜的酱制时间都很长,甚至长达几个月,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有安全问题的腌腊食品主要是短期腌制蔬菜,也就是所谓的“爆腌菜”。有人喜欢自己做短期的腌菜,也喜欢把凉拌蔬菜放两天入味再吃,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做法。减少亚硝酸盐危害:烹饪之前先水煮。含有亚硝酸盐的香肠、腊肉如果再煎、炸或烤会产生更多的亚硝胺。水煮加热是最好的方法,可让一部分亚硝酸盐溶解到水里。和大蒜同烧:吃香肠配大蒜,或用蒜苗炒腊肉能抑制亚硝酸盐转变为亚硝胺。大蒜所含的含硫化合物可抑制肠胃道细菌将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进而阻断了后续的致癌过程。搭配蔬菜水果:维生素C能抑制亚硝酸和胺类的结合,阻断亚硝胺形成。所以,在吃腌腊制品时可同时吃深色绿叶蔬菜、饭后吃水果以获得丰富的维生素C。搭配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可有效降低腌腊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抑制它转变为致癌物质。饭后喝杯绿茶也是好办法。

发布了文章

结直肠癌的预防

转自2016年专家共识:结直肠癌的基本预防(一级预防)1.高膳食纤维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2.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可能降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3.长期吸烟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4.长期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5.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6.合理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7.结直肠腺瘤的筛查可发现结直肠肿瘤的高危人群,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8.阿司匹林、环氧合酶2抑制剂等非甾体抗炎药可减少结直肠腺瘤初发,但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9.叶酸干预可预防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的发生;10.维生素D的摄入和循环25羟维生素D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呈负相关;11.其他饮食来源的抗氧化类维生素对预防结直肠腺瘤初发尚需进一步大规模临床研究验证;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的二级预防12.摘除结直肠腺瘤可明显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但摘除后再发率较高;13.改善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可能降低腺瘤摘除后再发率;14.阿司匹林和环氧合酶2抑制剂等非甾体抗炎药具有减少腺瘤再发的作用;15.阿司匹林和环氧合酶2抑制剂等非甾体抗炎药在发挥预防作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16.钙剂具有减少结直肠腺瘤再发的作用;17.维生素D对结直肠腺瘤的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联合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结直肠腺瘤再发的作用更明显;18.对于腺瘤再发预防,叶酸的作用尚未定论;19.二甲双胍可能具有预防腺瘤再发的作用,需要更多研究验证;20.来源于天然植物的药物和调节肠道微生态预防结直肠腺瘤再发值得深入研究;炎症性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预防21.溃疡性结肠炎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尤其与病程超过10年的全结直肠病变,以及反复炎症反应者关系更为密切,要重视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定期内镜筛查;22.5氨基水杨酸仅在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应控制和延长缓解期时应用有预防癌变的作用,在CD中的作用尚未明确;23.硫唑嘌呤能提高黏膜愈合质量,可能具有一定预防炎症性肠炎癌变的作用;24.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炎症性肠癌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目前不推荐使用熊去氧胆酸预防炎症性肠炎的癌变;25.微生态制剂在预防炎症性肠炎癌变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26.全结直肠切除适用于癌变、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可推荐内镜监测;家族性结直肠肿瘤的预防27.林奇综合征(LS)等家族性结直肠瘤患者和家族成员应进行遗传学监测;LS患者、基因突变携带者和未行基因检测的家系成员,应接受结肠镜随访和肠外肿瘤监测;结肠镜检查并内镜下切除息肉可以降低LS患者结直肠癌死亡的风险;28.结肠切除术是LS患者基本的治疗方式,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仍应每1~2年进行1次肠镜随访;29.对以下可疑为腺瘤息肉综合征的患者建议行相关基因检测,主要筛查基因为结肠腺瘤息肉病基因和mutYDNA糖基化酶基因:结直肠腺瘤息肉超过10枚;有腺瘤息肉综合征家族史;结直肠腺瘤患者,且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相关肠外表现;30.从10~12岁开始,对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患者、基因突变携带者和未行基因检测的家系成员每1~2年进行1次结肠镜筛查;31.根据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患者年龄、息肉的负荷和患者情况综合考虑型结直肠切除时间;32.对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患者、基因突变携带者和未行基因检测的家系成员,相关结直肠外肿瘤应从25~30岁开始随访。

发布了文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方法哪个好?

(来源于“胃肠病)随着人们对幽门螺杆菌(HP)认识的重视,好多体检项目中也加入了HP检测这一项重要内容。很多朋友拿到了检测报告后,看到阴性就笑逐颜开,看到阳性就愁眉不展。那么,是不是阳性就一定被感染了么?阴性就一定没事吗?抽血是阳性,吹气却是阴性,到底该信哪一个呢?怎么才能确定自己的检查结果是正确的呢?今天,咱们就几个常见检测方法,一一来分析一下。一、呼气试验(UBT)这是最常见的检查手段,包括碳13和碳14,二者的准确度基本无差别,都在95%以上。只是碳13相对放射剂量更小,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和哺乳期和孕期妇女。一般来讲,这个检查只要是阳性,那就是现症感染。但是这个检查常常会出现假阴性,原因可能在于:1、一个月内服用了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草药或中成药,甚至某些保健品;中药如黄连、黄芩、大黄、蒲公英等草药以及含有这些成分的成药;2、14天之内服用了抑酸剂(就是xx拉唑类、xx替丁类)、铋剂(如果胶铋、丽珠得乐、次碳酸铋等);3、疾病因素:消化性溃疡活动出血、胃恶性肿瘤、伴有弥漫性肠化生的重度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由于患者胃内细菌负荷量减少,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假阴性;4、某些能暂时抑制HP的食物,比如生吃大蒜等。建议:1.做呼气试验前,一定要停用上述的相关药物,空腹4小时以上,检查前3小时不抽烟、喝刺激性饮料,吃过药后,不要说话,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2.有上述疾病者,如果阴性,最好再结合其他检测方法等其他检查相互印证。二、HP抗体检测(血清学检测)就是常说的的抽血化验,通常的项目叫胃功能三(四)项检测,或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它可以反映一段时间内Hp感染状况;是唯一不受近期用药和胃内局部病变影响的检测方法。由于它检测的是Hp抗体,即使阳性仅能确定曾经感染,不能确定是否现症感染。也就是说你曾经感染过,已经根除后,还会出现阳性。但是如果是阴性,就可断定没有感染。就是说,它的阴性结果很可靠。注意:1.血清抗体定性检测不能用于治疗后的复查。2.血清学方法在消化性溃疡活动出血、胃MALT淋巴瘤、伴有弥漫性肠化生的重度萎缩性胃炎情况下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手段,尤其当其他检测方法检测结果阴性时。三、快速尿激酶实验(RUT)在做胃镜时候,医生会取出来一小块胃粘膜组织,在专用试纸上测试,很快就出结果。是最快速、方便、经济的一种侵入性检测方法。但是由于以下原因,它也会出现假阴性:1.由于Hp在胃里分布的密度不均匀,取材往往不能确定正好取到;2.观察者的主观因素、观察时间、试剂质量、以及实验环境的湿度、温度都会影响结果;3.与呼气试验一样,受某些药物的影响: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菌药物、胃酸缺乏和出血,这些都会增加出现假阴性的可能。建议:该试验如果为阳性,则可断定为现症感染;如果为阴性,而又有Hp感染症状,则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四、粪便Hp抗原检测(SAT)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和安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可与13C-尿素呼气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相媲美,尤其适用于依从性差的儿童。2015年的共识,共识推荐SAT可作为诊断及根除治疗后疗效评价的备选方法,受试者只需留取粪便标本而不需口服任何试剂,适用于所有年龄(包括儿童和老人)和所有类型(包括孕妇)的患者,且无任何毒性反应。由于检测的是Hp抗原,因此可准确反应Hp的现症感染情况,阳性则可认定为现症感染。注意:受检者可以在早晨留取粪便做Hp抗原检测,腹泻粪便或过度浸泡的粪便视为不合格的标本,不可用于检测。这是造成假阴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五、幽门螺杆菌检测试纸网上卖的检测试纸,和一些营销团体搞的免费检测幽门螺杆菌,都是取的牙缝间的牙垢进行检测。简单易行,价格低廉,但是准确度并不被医生们普遍认可。原因在于:1、受口腔清洁度的影响,刷牙或进食后取样的结果不会准确;2、口腔、牙菌斑只是HP的通道或暂时定植地,即便结果是阳性,胃里不一定也有;3、检测结果凭肉眼主观判断,误差较大;4、与呼气试验一样,也受检测前服用药物影响。最后,提醒您:首次检测和复查均建议碳13/14呼气试验;即使您的检测结果确定为现症阳性,也不必忧心忡忡,不是每个人都会发展成胃病、甚至胃癌;但是,它是被公认的一类致癌因子,我国指南建议:为了防控胃癌,只要没有抗衡因素,成年人都要检测和根除。另外,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相传,因此,注意饮食卫生,推广公筷、公勺、儿童餐具单独存放消毒等,也非常重要。

发布了文章

防治胃癌——如何健康地吃腌咸菜

(转自中国心脑健康)      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随着小雪节气的来临,各家各户的你们是不是又开始热火朝天地忙乎起自家特色的腌菜了?  什么样的腌菜更健康,作为家庭大厨的你又知道多少呢?不妨让我带你一起走进腌菜的世界,细细感受品味每一坛腌菜的爱恨情仇吧。腌菜口味独特,酸、甜、脆还微微带着点辣味儿,一口下去使人胃口大开。腌制食品虽好吃,但不宜多吃,因为会对您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01  首先,大量吃腌菜容易引起人体维生素C缺乏和结石。腌制蔬菜的过程中,维生素C被大量破坏,大量吃腌菜,会导致人体维生素C缺乏。  另外腌制的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食用后会被大量吸收,在肠道内形成草酸钙不易被排出体外,草酸钙会结晶沉积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    因此,适当吃点腌菜可以调节胃口,增加食欲,但若嗜食腌菜成癖,则是不可取的。如果长期食用,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02其次,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胺”。腌制类食品应限食的原因,是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很多盐。盐份中含有杂质,如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可能产生如亚硝酸胺等有害物质。在腌制的过程中,腌制食品易被细菌污染。03  再者,盐份过高,对肠胃有害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由于食品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大量放盐,这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易使喜欢进食腌制类食品者的肾脏负担加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多盐和高血压是呈正相的关系,对心脑血管不利。伤害物一:亚硝酸盐对策:腌菜一个月后开始食用。腌菜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之一就是亚硝酸盐,该物质最多的时候是开始腌制以后的两三天到十几天之间。在腌制过程中硝酸盐被一些细菌转变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一般来说,到20天之后亚硝酸盐含量已经明显下降。伤害物二:亚硝胺对策:腌菜时不妨加点葱、姜、蒜、辣椒汁、柠檬汁,这些物质都能降低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的含量阻断亚硝酸盐合成亚硝胺致癌物。伤害物三:霉菌对策:保持用具清洁,减少腌菜污染。取食腌菜时,一定要用清洁的专用竹筷或夹子,切忌沾染任何油污,以防霉菌。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虽然酱腌菜多食会对人体健康不利,但是酱腌菜中含有膳食纤维和一定量的钙、镁、钾等矿物质,乳酸发酵和醋酸发酵也可以产生少量B族维生素,故而卫生合格的酱腌菜并非一无是处。  世界各国人民都喜欢食用酱腌菜,少量吃一点酱腌菜作为开胃食品是无妨的,但如果用它作为一餐中的主菜,替代新鲜蔬菜,就不妥当了。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和少年儿童,需要更多地食用新鲜蔬菜来预防疾病或促进生长,并养成口味清淡的良好膳食习惯,故不宜多吃酱腌菜。

发布了文章

成人便秘概述(转)

转帖: “同样一天三顿饭,为什么别人每天拉一次,而自己却好几天拉一次?”你是不是也曾怀疑过自己到底是不是得了便秘?              多久拉一次大便才正常?                    1.  最理想状态:每天1次                                  大便,俗称屎。食物未被吸收而产生的残渣部分,由消化道通过大肠,形成成形的粪便,积累到一定量,最终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平均需要24~48小时。                             如果饮食规律,每天1次大便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不过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是这样才最健康,因为每个人体质、饮食习惯等各有不同,排便次数也可能有差异。                2.每2~3天1次(每周3次)也算正常                      次数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质量”。如果一直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正常,不伴有排便困难和排便不尽感,这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                  3.每周少于3次,要小心了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通常有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例如拉“羊屎蛋”样大便,或总觉得大便拉不干净。                        便秘得搞清原因,再治!                    便秘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却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活质量。有很多认为自己有便秘的人,将各种偏方试个遍,如吃香蕉、吃泻药、灌肠……结果,便秘没有改善,还可能引发了其他的疾病。 ​                          要治疗便秘,建议搞清楚原因,再治疗。              1.急性便秘:                                急性便秘,是指便秘者按原有的规律习惯排便,但短时间内忽然发生便秘。这其中可能是疾病引发的,比如痔疮、肛裂、直肠脱垂等;还可能是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情绪紧张等因素导致;还有一部分是服用药物导致的,如钙片等。                                如果是这类便秘,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原发疾病的同时解决便秘问题。            2.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也叫功能性便秘,是指持续了至少六个月以上,同时排除了其他器官或组织疾病导致的便秘。                      慢性便秘的原因往往有很多,比如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忍便,精神抑郁或过分激动,生活恶习等,从这些方面入手可以改善慢性便秘。                改善便秘,试试改变生活方式!            如果慢性便秘时间还不到6个月,可通过生活方式改善至正常。                    1.使用蹲便。                      蹲便比坐便好,可缓解大便梗阻的现象,使腹压增大,有助于顺畅排便。如果家中是坐便,可以在脚下垫一个小凳,坐在马桶上挺直后背,身体前倾,双肘靠膝。              2.养成排便生物钟。                        定时排便是一种行为干预,开始不一定能拉出来,但每天练习,几个月之后就会养成按生物钟排便的习惯。                   3.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            大肠主要是靠膳食纤维吸水来填充体积的,所以膳食纤维要吃够。如果主食多以细粮(精米面)为主,没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就会导致大肠蠕动不足,不仅排便速度慢,而且大大增加肠癌的危险。              4.增强体能,放松心情。                              精神抑郁或过分激动,使条件反射发生障碍,因而产生便秘。              5.药物治疗。                                    如果便秘经生活调理没有改善,可去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再考虑用药。                          提醒:泻药一定不能乱用,长期滥用泻药,尤其是刺激性泻药容易导致人体产生依赖,便秘的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出现结肠变黑病。因此,如果要用药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发布了文章

直肠癌术后大便不规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为什么直肠癌甚至少数左侧结肠癌术后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规律的情况呢?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由于肠癌的根治手术都要求切除一段较长肠管,因此肠道的储粪功能在早期会有一定影响。但一般随着机体调节能力的恢复,这种因素会逐步减弱。2.直肠癌手术可能会切除直肠中下段,而这段肠管与排便反射相关。当切除这段肠管后,便意可能会受到影响。3.直肠手术可能会对盆腔内神经、参与排便反射的肌肉造成一定的影响,直肠癌位置越低,这种影响就越大,因此,牵涉到保肛手术的病人,更容易出现术后排便问题,包括大便次数多,排便不尽感,而另有些病人则出现便秘,排便困难。

发布了文章

阑尾炎诊断和治疗

各位朋友,大家周末好!近期我科收治多名阑尾炎并发阑尾脓肿的病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治疗中使用了多种抗生素。在此提醒大家:1季节交替是消化道疾病高发时段:胃穿孔、溃疡出血、阑尾炎等等“小毛病”出现概率较高,请加强自身和身边人的防护工作。2患病后不要拖。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后,如果没有禁忌和特殊情况,建议及时手术,尤其是有粪石或者阑尾局部纤细的情况。以免穿孔或者出现反复发作,造成治疗上的困难。3年轻女性的阑尾炎更要重视。由于距离盆腔近,炎症可能波及卵巢输卵管或者造成盆腔炎症,对未来生育可能会有一定影响。所以及时处理可以避免。4不要惧怕手术。绝大多数情况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对于脓肿或穿孔病例,有时候腔镜更有优势,可以有效避免切口感染。5不要排斥CT检查。过去阑尾炎诊断靠“摸肚子”,做B超;现在,“摸肚子”依然不可少,但是CT更加直观,可以准确判定是否有阑尾炎并评估治疗方法。医生使用CT并非经济上的考虑。

发布了文章

多事之秋话保胃

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即雷声逐渐终结,暑气消退、秋寒开始;二候蛰虫坯户,随着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三候水始涸,即天气逐渐干燥,水汽蒸发快,河流和湖泊的水量变少。遵循秋分时节的特点,防秋寒和秋燥是这个时候的养生要点。临床实践表明,随着天气的日趋寒冷,医院也会迎来胃病患者的就诊高峰。医疗气象研究也证实,胃部多种疾病的发作和加重,以寒冷季节频率较大,而且在冷暖交替季节尤其是夏秋、春冬季节交换时几率最高。一项纳入4万多例的人群研究表明:胃溃疡的检出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为高发期,冬季高发过程与气压极大值和气温极高值有关;秋季高发过程与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幅度有关。根据这一结论,患者可以根据气象预报提前进行预防,从而减轻痛苦,减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其实,除了胃溃疡之外,其他胃部疾患,如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食管反流病在季节变化时都有症状加重或好发的特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主要和食道下括约肌松弛、刺激性胃内容反流诱发炎症相关,因此,任何加重上述因素的情况都是胃食管反流症状发作的诱发因素。其一,秋季早晚温差大,冷刺激可以使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可能加重反流;其二,由于天气转凉,随着食欲好转,食量增加,使胃及十二指肠的负担加重,尤其是睡前进食,会进一步加重反流;其三,如果紧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天气凉爽,很多年轻朋友饮食、休息无规律,生物钟颠倒,更易引发胃功能神经紊乱,加重反流;最后,秋季也是火锅、饮酒聚会的旺季,如果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等也是导致反流加重,诱发多种胃病的原因。那么多事之秋到底如何预防及治疗胃食管反流呢?第一,俗话说“春捂秋冻”,但“秋冻”也要讲究科学。在刚进入秋季的地区,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逐渐增加衣物,不要急于换上过厚的衣服,同时注意锻炼,适当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耐寒能力,增强免疫力。但是,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和小孩,有胃慢性疾患,尤其是重度胃食管反流,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骨关节疾病的人群不太适合“秋冻”,一定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衣加被;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秋冻”尺度、顺应天地之气,科学御寒;第二,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从而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同时,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要戒烟戒酒;第三,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情绪的刺激;第四,睡前三小时内不进食,晚餐避免过甜和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还可以做一些慢跑、瑜伽等舒缓的运动项目来锻炼身体、抵御秋寒;最后,如果已经有严重的反流,应严格按照医嘱治疗,内科治疗无效时,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外科干预。祝大家安度绚烂多彩的金秋,使这个秋天不“多事”!关于我们 运营规范 服务协议 侵权投诉 

发布了文章

中秋节吃月饼有讲究

    中秋节必吃的月饼又成为家家户户的餐桌必备。夜晚一家团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也算是人生一大乐事。不过,月饼毕竟属于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盲目选择、不加节制地食用,非但不能点缀节日欢快地氛围,还会给身体带来负担,甚至造成胃肠炎的发生。中秋护胃肠三大类月饼要“挑”着吃    月饼因为种类不同,其材料和营养成分也有很大的区别,对于不同健康状况的人来说,学会挑选月饼,是健康过节的一个基本前提。A、蛋黄月饼、肉类月饼    蛋黄、肉类月饼是最常见的月饼种类,但也是对健康影响较大的一种。它富含糖分和热量,蛋黄的加入又进一步提高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以及患有“三高”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选择这种月饼时,心血管病人本来就要限制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如果盲目选择这种月饼,有可能会加重病情B、豆沙月饼、五仁月饼    这类月饼的脂肪和胆固醇不及前者,而且杏仁、核桃仁、黑芝麻、红豆和绿豆等坚果营养丰富,相对来说比较健康,但制作这类月饼仍然需要大量蔗糖,患有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是不适合食用的,儿童食用过多也容易诱发龋齿。C、冰淇淋月饼    冰淇淋月饼是年轻人很喜欢的一种月饼,这种月饼口感独特,但同样也是高热量的食品,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的人群都应慎食。而且,这种月饼必须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在常温下保存两个小时就应该丢弃了,否则胃肠功能较弱的人食用后很容易得肠胃病。专家提示     月饼虽美味,但给胃肠道带来的压力较一般食物大,所以,建议近半年来做过胃肠手术的朋友,应尽量减少食用月饼。

发布了文章

胃食管反流的“前世今生”

跟胃病是有关系的,这种问题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一提到胃食管反流,老百姓脑子里面想到的就是反酸和烧心这两个名词。除了反酸和烧心,胃食管反流还有哪些症状呢?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呢?你是否真正了解过胃食管反流病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胃食管反流病的前世今生。胃食管反流病的最初定义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中,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反酸和烧心。胃食管反流病是现代医学的名称,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吐酸病”、“食管瘅”的范畴。关于“吐酸病”,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其书云:“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位主要在食管和胃,与肝胆脾胃密切相关,其病机主要是肝胆失于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上犯食管,形成反流的症状。《黄帝内经·素问》       随着人们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和多学科交流协作的深入,发现其还可发生食管外反流,即胃内容物反流至上食管括约肌以上的部位,包括鼻腔、口腔、咽、喉、气管和肺等部位,并引起相应的症状。       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可引起反酸、烧心、嗳气、反食等典型症状,也可引起腹胀、上腹痛、胸痛、后背痛等不典型症状。胃内容物反流到达咽部可引起咽部异物感、反复清嗓、慢性咽炎等。若反流物到达口腔、鼻腔或中耳则可引起口酸、口苦、慢性鼻炎、鼻后滴流、反复中耳炎等。反流物进入气管及肺部则引起咳嗽、哮喘、肺炎等反复发作。汪忠镐院士在胃食管反流相关性严重呼吸道症状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的概念。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也随之拓展,现在将胃食管反流病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腔(包括咽喉)或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终末器官效应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分期图图片来源: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识       大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即烧心、反酸、嗳气、腹胀等。若出现不典型的症状,包括胸背痛、呕吐、鼻炎、咽喉炎、咳嗽、哮喘、声音嘶哑、心慌、失眠、口苦/口酸/口臭、中耳炎等,并且这些症状在餐后、饱餐、进食不当或饮酒后可导致规律性症状发作或者加重的,应该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在平躺或弯腰动作时可以诱发发作,自己感觉到有反流物快速流动到咽喉、口腔、鼻腔等,在避免了饮食、体育活动等因素后,症状可以缓解的,多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可至胃肠外科或消化内科就诊。参考文献:[1]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J/OL].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20,7(1):1-28.[2]杨冬,王贞,战秀岚,等.伴食管外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80例的临床表现和食管动力学特征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2):94-99.

发布了文章

胃食管反流病的照妖镜—食道压力测定和24小时食道PH测定

    食管压力测定就是将测压导管置入食道,根据导管上压力感受器的测量值就得到食道各部分的压力。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即可以判断食管体部蠕动的类型与反流有没有关系。    24小时食道PH测定就是通过24小时不间断测定食道内的酸碱度,来了解有无酸(碱)反流及程度。两种检查流程简单,留置导管很细,很少有不适感,因此非常适合怀疑有反流或者反流严重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下面这几张图就说明了两项检查的重要意义。    这位病人有严重的烧心感及胸骨后疼痛,临床症状符合胃食管反流的诊断,但是口服制酸药物后症状时好时坏,所以特意来咨询是否需要手术。其实是否需要手术主要考虑几个因素:是否存在严重反流?是否正规内科治疗无效?是否存在食道下括约肌的松弛而食道中上段的动力基本正常?简单的说,24小时食道PH测定可以明确患者收否有严重反流;而食管压力测定可以告诉我们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及建议手术方式。回到这个病例,各项检查提示这个病人存在反流,而且反流时间和症状相关性非常强,因此胃食管反流的诊断是明确的。然而,食道压力测定发现这位病友的下食道括约肌压力是正常的,而食道中上段的蠕动存在问题,导致对食道廓清能力降低,所以出现反流症状。而胃食管反流手术的机制主要是针对下食道括约肌松弛,通过手术增加下食道括约肌张力,因此,对于上述病人,手术治疗并不合适,贸然手术反而适得其反!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食管压力测定、24小时食道PH测定对于胃食管反流多么重要!对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必须专业化。目前,我们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已经组建了包括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胃肠动力专业、内镜中心等多学科协作团队,为胃食管反流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

发布了文章

胃食管反流要做点什么检查?

你在被烧心、反流困扰吗?你因反流所致的咳嗽、哮喘、慢性咽喉炎而烦恼吗?你因为胃食管反流病长期服药担心吗?你即使服药仍然不能控制你的反流而焦虑吗?这时候你需要了解一下我们的胃食管反流病啦!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烧心、胸痛等不适症状,甚至反流到咽喉部引起慢性咽炎,反流至气道引起慢性咳嗽和哮喘等等食管以外的症状。如果进行胃镜检查,一部分可以检查发现有食管炎,但是更多人检查发现食管没有炎症,完好无损。胃食管反流病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它是我们的上消化道动力发生了障碍,也就是我们的食管、胃、食管与胃连接部和十二指肠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运动异常,都会导致我们的胃酸、十二指肠内的消化液反流到食管和口腔,从而引发了我们的不适症状。如何知道我们的上消化道有运动异常或者其中某个部位发生问题了?我们有很多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来诊断。如高分辨食管测压可以清楚地了解食管运动情况以及食管胃连接部压力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食管裂孔疝;24小时食管PH+阻抗监测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是否发生了反流,反流物的性质(如酸性液体,非酸性液体,固体、气体),反流的高度,是否有反流到咽喉部的可能等。体表胃电图可以了解胃运动节律以及是否协调。完成以上三项检测,我们就可以知道你的上消化道存在的问题啦。如何治疗呢?根据我们所检测的情况做出不同的治疗。如果你是食管和胃动力减弱,我们有神经调控治疗仪帮助你恢复食管和胃动力;如果你的食管与胃连接部压力太低,或者存在食管裂孔疝,那就需要做一个小小的微创手术来解决。

发布了文章

年轻时您为我们遮风挡雨,年迈时我们守护着您——超高龄老人胃肠道手术问题

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但现在的上海乃至全国,人均寿命早已超过七十岁,而上海更是在八十岁以上。在我病房内,八十五岁乃是九十岁以上的超高龄老人一点也不鲜见,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八零后”、“九零后”。在最近短短3个月内,我已经连续为三位九十三岁老人行胃肠癌根治手术,两位八十八岁老人行扩大结肠癌根治术,其中一位还有右半结肠癌的手术病史。这五位老人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四位顺利出院,一位因为反复肺部感染转入康复医院治疗。所以,从总体治疗效果看,仅以这几个病人为例,应当摒弃那种老人不能手术的错误观念。而实际上,我们手术的八十五岁以上老人屡见不鲜,绝大多数的老龄患者均康复出院,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那么,高龄和超高龄的老人在胃肠道手术方面到底要注意什么问题呢?首先,正如前文所列举的病例,那种“年级大了,就不要开刀”的说法是相当片面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就是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出现胃幽门梗阻、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甚至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尽管随着介入、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胃肠道肿瘤的并发症可以暂时缓解,但这些并发症大多数情况下最终必须通过手术解决。另外,更明智的做法是在出现并发症之前就切除病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肿瘤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而且可以使部分病人达到临床治愈。其次,术前的精确评估和围手术期处理是重点。在我院,八十岁以上老人在完善术前检查后,会常规进行多学科讨论会诊,对老年病人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对术前处理做出专科指导,对术中紧急情况做好预案,对术后恢复提供解决方案。由于坚持这种制度,我们对老年病人手术处理流程已经完全成熟,为病人的平稳恢复保驾护航。例如,超高龄病人一般术后均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接受24小时的持续监护,及时处理各类情况,维持、保护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从而使病人能平稳度过术后最易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时段。除以上两点外,更为关键的是手术的精细和微创。精细的手术操作一方面可以最大保证手术的根治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出血和组织损伤,术后患者恢复较快。而微创技术的出现,更使精细操作如虎添翼,将对病人的手术打击进一步减低。我们目前均采用3D腹腔镜手术平台,高清、立体的视野使整体手术非常流畅,淋巴结清扫彻底,器官和神经保护成为常规。由于解剖精细,因手术出血而输血的情况非常少见,术后病人相关并发症自然减少,重要脏器的负担也随之减少,这些均使病人的快速康复成为可能。最后,术后及出院后的处理是保障。在超高龄病人术后,度过手术关后,还有感染关、营养关、机能恢复关,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的生理特点,在术后很容易出现各种情况的反复,所以保持耐心并积极配合主管医生是克服困难的利器。只有医患双方同心协力,互相信任,才能使主管医生集中精力、全心全意地治疗。

发布了文章

常在刀剑上跳舞——治疗一例后腹膜巨大节细胞神经瘤的经历

年仅26岁的毛小姐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盆腔有一巨大肿瘤,大小达11*10cm,肿瘤从椎管内通过腰5-骶1右侧椎间孔向腹膜后生长,并包绕挤压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侧髂总动静脉、右侧髂外动静脉、输尿管、神经等腹盆腔重要结构,术中术后出现大出血、下肢瘫痪的风险极高,手术难度极大。患者辗转于浙江和上海各大知名三甲医院求诊月余,而没有任何一家医院敢于为其手术。绝望中的毛小姐来到我院胃肠外科求医。第一次收治后,科内医生一致认为手术风险太高,而此时小毛和其妈妈也却有顾虑,所以蜻蜓点水般即出院;然而未过1月,毛小姐再次就诊,在家中她思虑再三并多方请教,和家里人反复商议后共同决定手术。姑娘的一句话让人动容,“一年前我在体检中发现这个肿块,起初怕这怕那,所以没有手术。现在肿瘤越来越大,我的症状也越来越重。我知道这样下去,我会慢慢瘫痪,生不如死……所以我要求手术,因为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望着姑娘坚毅却有隐含着一丝绝望的眼神,医生的使命感让我犹豫了。请来了资深的卢爱国教授做为后盾,又请了脊柱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的主任专家,对毛小姐的病情进行了综合评估,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但是手术难度极高,风险太大。许多人劝我们放弃手术,但是经过与卢爱国教授的反复分析,我们觉得应该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切除肿瘤,当然,一旦手术有个小失误,结果将是灾难性的。为此,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为其制定了详细的二期手术方案:首先由脊柱外科李立钧教授团队从腰椎后入路将肿瘤的椎管内部分予以切除,同时行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在患者一期手术后2周,再由卢爱国教授和我从腹腔前入路将该后腹膜巨大肿瘤进行完整切除,并请泌尿科经膀胱镜行双侧输尿管J形管置入术。虽然术中操作极其困难,二期手术术中出血量共近4000毫升,几乎为成年人的全身血量,但由于操作精细、配合默契,术中虽有惊却无险。手术最终取得圆满成功,肿瘤得到了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均正常,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一周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2周第一次随访,患者恢复良好。其实这样的病例可能一辈子就能碰到一个,我们倾尽全力,也许就完全改变了她/他的一生。医者,道也,且行且珍惜。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